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研究

2024-08-27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研究(共12篇)

1.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研究 篇一

用心用意,方能出色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例谈

【内容提要】初中语文教学就如同世间的一切事情一样,需要用心用意去做,才能做得好,做得出色。《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的教学就是成功的一个例证。

【关键词】诗歌教学

2012年的秋天,上级领导和同行来我校教学常规检查,听了九年级十三班我执教的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诗圣杜甫平生第一首快诗。诗人一改过去沉郁顿挫的诗风,没有丝毫的修饰和矫情,淋漓尽致的流露少有的激情。上课开始,我首先用多媒体打岀杜甫的肖像,然后对诗人杜甫的简历,以及所学过的他的诗作进行回忆,并概括其诗的风格特点;接着播放一节奏明快、感情愉悦的音乐,教师朗读全诗,然后是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再次是教师提岀疑问,学生来探究诗的美,讨论、争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最后简单分析学过的《春望》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跟本诗对比,突岀诗人的忧国忧民的意识。我的教学打动了学生,也同样感染了听课的领导和同行。课毕,课堂内响起热烈的掌声。

这堂课是成功的,赢得了听课的领导和同行的好评。课后反思,我认为这堂课之所以成功,应归功于如下几方面做得好。

一、对教材深入地研究。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参阅了几本教学书籍,也在网上查阅了许多相关资料,研究了诗人杜甫的诗歌风格,阅读了杜甫的生平事迹,查找了这首诗的时代背景,还深入钻研了这首诗的分析文章,因而较好的把握住了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为上好这节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为了上好这节课,我精心设计了这节课的整个流程,如开头如何创设氛围,如何导入新课,如何开讲,何处设问,何处吟诵,何处留下空白„„正是对整个教学流程的高度重视,为组织好这节课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重视师生的诵读。本诗字词精练含蓄,辞断意属,跳跃性强,就需要读者用普通话清晰响亮而有表情地诵读出来。为了吟诵好这首诗,我还闭门练了两天。课堂上,我进行了范读,同学们进行了齐读,钟广君同学进行了诵读表演,他摇头晃脑的,“初闻涕泪满衣裳”双手抹胸前衣服再甩手状;“却看妻子愁何在”,眼睛瞟向旁边的女同学;“白日放歌须纵酒”,手握酒杯一饮而尽的情状„„这一招一式,把诗人听到官军收复“蓟北”消息后的激动与欣喜形象的表现出来,同时也引得全班哄堂大笑。通过我和学生不同形式的诵读,较好的完成了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对诗人情感的体验,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质疑、释疑,探究诗歌的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我提出疑问:“这首杜甫生平第一快诗写得很美。那么,它美在何处呢?”我提示学生从炼字、抒情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方面来分析。通过提示,学生似乎有所领悟,小组讨论非常热烈,甚至争辩。有的同学说:“喜字贯穿全诗,听喜讯,流喜泪,呈喜态,喝喜酒,唱喜歌,最后喜返乡。”有的同学说:“‘涕泪’‘妻子’‘青春’这几个古今词义不同的三个词用得好。”有的同学说:“‘从’‘穿’‘下’‘向’四个词把相隔千里的‘巴峡’‘巫峡’‘襄阳’‘洛阳’的四个地名串得瞬间即至。把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情写出来了。”有的同学说:“夸张修辞手法运用得好。‘涕泪满衣裳’‘喜若狂’既写诗人长期颠沛流离生活的感慨,又有听闻官军胜利的喜悦。”„„一时间,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文本对话等活动迅速开展起来,三维目标得到了很好的实现。1

五、联想想象,拓展思维能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育学生的想象力。1.通过联想,扩大结果。当展现杜甫肖像时,问:“这人是谁?他的基本情况怎样?学过他的诗有哪些?能背出来吗?这些诗有什么共同点?”学生纷纷回答,并相互补充,积累了诗歌的一些知识。2.对比教学,加深对诗人情感的体会。课中我补充诗人写的《春望》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来评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见花落泪,闻鸟心惊;“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战乱给国家带来的损伤,给百姓带来的痛苦。一喜一悲,正反对照,更好地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3.链接生活,学以致用。当学生能学以致用时,他们学得最好。听到好消息时,我们的反应怎样呢?写下来试试。苏小云同学写道:“广播传来放假声,校园顿时砸开锅。同学脸上乐开花,手舞足蹈收书本。”虽诗的韵律不够,但情感写出来了。

六、教师入情入境的渲染、描述、吟诵,也是这堂课的成功的保证。“情感是诗歌的生命,”没有情感就没有诗歌,同样情感也是课堂教学的法宝。没有情感的教学是平淡乏味的教学,没有情感的教学是游离文本的教学。在课堂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依然是情。情从何来?情由境出,情从境生。对境进行描述、渲染,情便油然而生,教学便有了灵魂,有了生命,有了效果。

诸如此类,这一切的一切,不用心,不用意,是做不好的。所以,归根结底,语文教学就如同世间的一切事情一样,必须用心去做。用了心,你就会想方设法去做,做到自己满意为止。也只有这样用心用意,方能出色。《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的教学就是一个成功的例证。

2.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研究 篇二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真正感知诗歌的意蕴

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 就没有文学艺术。诗人在创作诗歌的时候需要借助想象才能描绘诗歌的画面, 才能更好地展现诗歌的意境, 更好地表达诗人的情感。学生在理解诗歌的时候必须借助于想象才能更好地感知诗人在创作诗歌时所营造的氛围、表达的情感。想象是连接今人和古人的一条最为重要的途径, 是走进诗人情感世界最好的方式。因此, 要真正的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 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想象。通过想象走进诗歌的意境,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感知画面的特点, 进而走进诗歌的意境去感知诗人形象, 去理解诗人的思想, 去感知诗人在诗歌当中所表达的情感, 真正地理解诗歌内容。

例如, 学习晏殊《破阵子》这首词, 教师就需要先引导学生寻找诗词当中所运用的意象, 找出燕子、梨花、水池、黄鹂、柳絮、碧台, 清明前后的具体的景物, 想象出一幅画面。学生结合平时的生活经历, 在脑海中就能够展现一副充满生机、明媚秀丽的画面。这个时候学生就能感受到诗歌所创造的画面之美。接着引导学生进一步来阅读词的下半部分, 找出词中所表现的人物的具体动作, 巧笑、逢迎、疑怪、昨宵春梦、今朝斗草等动作和活动的细节, 把人物的动作表情和心理等这些词语想象出来, 构成了一幅生动鲜活的生活画面。学生通过想象就能够很好地感知这首词所表现的非常鲜活的人物和活动, 就能够理解当时的生活场景, 从而感知诗歌的生活情趣之美。

二、培养学生想象的联想能力, 体味诗歌的情感和哲理

诗人所描绘的生活情景、所展现的具体事件和今人是不一样的, 但是诗人所表现的情感和哲思是相同的。因此只有通过联想才能更好地感知诗人的情感与哲理。在中学语文诗歌教学当中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把个人的生活感悟与古人所描绘的生活以及人生的感悟联系起来, 开启学生的联想能力, 让学学生更好地去体味诗歌当中所隐含的情感, 这是提高初中诗歌教学成效的途径, 也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诗歌内容, 体味诗歌情感的有效途径。学生只有学会了联想, 才能够更好地把诗歌和自己的生活和人生的经历联系起来, 真正地体会诗歌的情感哲理。也只有把个人的生活和人生经历联系起来, 学习诗歌才能对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有更好地指导和借鉴, 才能够真正的体现学习诗歌的意义和价值。因此, 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例如, 学习范仲淹的《渔家傲》, 要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哲理, 就需要引导学生更好地通过联想。教师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再现这首词所展现的塞外自然环境以及当时的战争生活场景, 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联想, 把学生的生活现状和诗歌中的具体的情感联系起来。现在很多学生的家长都是为出打工, 学生和家长很长时间不能团聚, 对父母的思念非常深, 把学习诗歌与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生活经历统一起来, 就能真正体会到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才能真正体会这首词当中所抒发的浓烈的思乡之情与爱国情感。学生学会了联想, 就能够很好地打破时空限制, 能够更好地感知诗人的情感和哲理。不是把诗歌的学习仅仅停留在文字的背诵层面上, 而是真正的和古人进行心理的对话、灵魂地沟通。

三、引导学生掌握诗歌术语, 学会欣赏诗歌艺术

中国古典诗歌除了表现了古人当时的生活, 抒发了人类相同的情感, 表达对生活的体味和人生的感悟, 还有就是诗人应用一系列的艺术手法更好地服务于诗歌情感的抒发和哲理的表达。学习诗歌不仅要理解诗歌的思想和情感价值, 还在于其高超的艺术魅力。因此, 初中诗歌教学应该让学生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 教会学生一些术语, 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引导学生从表达、修辞和表现手法等几个方面更好地感知诗歌的艺术价值。

例如, 学习《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首词的内容时, 本人首先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 体会这首诗当中所描写的场景, 感知诗歌当中所抒发的情感, 然后引导学生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首词所运用的一些艺术手法, 如何更好地为诗歌的情感抒发服务。在这首词当中, 作者把水比作眼波横流, 把山比作眉峰攒聚, 这种比喻非常新奇。同时作者还用要问行人去哪边, 眉眼盈盈处, 点出了友人此行的目的。“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这句话更是想象奇特, 能够很好地把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的事物, 表达美好的祝愿, 通过这一新的艺术手法能够很好地感知词人所表达的情感内容, 同时也让这首诗更加富有艺术魅力, 更耐人寻味。

总之, 初中诗歌教学一定要注重教学的有效性, 既让学生学会、背会诗歌, 更要让学生能够理解诗歌, 能够读出诗歌的情感, 读出诗歌的思想, 能够感知诗歌的艺术魅力。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 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诗歌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摘要:为更好地提高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有效性, 帮助学生感知诗歌的情感, 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让学生在学习诗歌中提升思想和道德境界, 陶冶情操, 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本文理论阐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分析了提高初中语文诗歌有效性教学的具体策略, 操作性强, 效果好。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邢关印.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方法探要[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12)

3.初中语文诗歌有效教学研究 篇三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诗歌教学 有效策略

很多初中学生能够把所学诗歌背得滚瓜烂熟,但不能够很好地感受诗歌的情感,更不能够对诗歌进行有效赏析,当然也就谈不上对古典诗歌进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很难有思想和道德境界的提升,也不能够很好地陶冶情操,自然无法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因此,初中诗歌教学一定要注重教学方法和策略,真正地培养学生的诗歌理解能力和鉴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真正感知诗歌的意蕴

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就没有文学艺术。诗人在创作诗歌的时候需要借助想象才能描绘诗歌的画面,才能更好地展现诗歌的意境,更好地表达诗人的情感。学生在理解诗歌的时候必须借助于想象才能更好地感知诗人在创作诗歌时所营造的氛围、表达的情感。想象是连接今人和古人的一条最为重要的途径,是走进诗人情感世界最好的方式。因此,要真正的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想象。通过想象走进诗歌的意境,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感知画面的特点,进而走进诗歌的意境去感知诗人形象,去理解诗人的思想,去感知诗人在诗歌当中所表达的情感,真正地理解诗歌内容。

例如,学习晏殊《破阵子》这首词,教师就需要先引导学生寻找诗词当中所运用的意象,找出燕子、梨花、水池、黄鹂、柳絮、碧台,清明前后的具体的景物,想象出一幅画面。学生结合平时的生活经历,在脑海中就能够展现一副充满生机、明媚秀丽的画面。这个时候学生就能感受到诗歌所创造的画面之美。接着引导学生进一步来阅读词的下半部分,找出词中所表现的人物的具体动作,巧笑、逢迎、疑怪、昨宵春梦、今朝斗草等动作和活动的细节,把人物的动作表情和心理等这些词语想象出来,构成了一幅生动鲜活的生活画面。学生通过想象就能够很好地感知这首词所表现的非常鲜活的人物和活动,就能够理解当时的生活场景,从而感知诗歌的生活情趣之美。

二、培养学生想象的联想能力,体味诗歌的情感和哲理

诗人所描绘的生活情景、所展现的具体事件和今人是不一样的,但是诗人所表现的情感和哲思是相同的。因此只有通过联想才能更好地感知诗人的情感与哲理。在中学语文诗歌教学当中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把个人的生活感悟与古人所描绘的生活以及人生的感悟联系起来,开启学生的联想能力,让学学生更好地去体味诗歌当中所隐含的情感,这是提高初中诗歌教学成效的途径,也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诗歌内容,体味诗歌情感的有效途径。学生只有学会了联想,才能够更好地把诗歌和自己的生活和人生的经历联系起来,真正地体会诗歌的情感哲理。也只有把个人的生活和人生经历联系起来,学习诗歌才能对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有更好地指导和借鉴,才能够真正的体现学习诗歌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例如,学习范仲淹的《渔家傲》,要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哲理,就需要引导学生更好地通过联想。教师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再现这首词所展现的塞外自然环境以及当时的战争生活场景,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把学生的生活现状和诗歌中的具体的情感联系起来。现在很多学生的家长都是为出打工,学生和家长很长时间不能团聚,对父母的思念非常深,把学习诗歌与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生活经历统一起来,就能真正体会到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才能真正体会这首词当中所抒发的浓烈的思乡之情与爱国情感。学生学会了联想,就能够很好地打破时空限制,能够更好地感知诗人的情感和哲理。不是把诗歌的学习仅仅停留在文字的背诵层面上,而是真正的和古人进行心理的对话、灵魂地沟通。

三、引导学生掌握诗歌术语,学会欣赏诗歌艺术

中国古典诗歌除了表现了古人当时的生活,抒发了人类相同的情感,表达对生活的体味和人生的感悟,还有就是诗人应用一系列的艺术手法更好地服务于诗歌情感的抒发和哲理的表达。学习诗歌不仅要理解诗歌的思想和情感价值,还在于其高超的艺术魅力。因此,初中诗歌教学应该让学生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教会学生一些术语,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引导学生从表达、修辞和表现手法等几个方面更好地感知诗歌的艺术价值。

例如,学习《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首词的内容时,本人首先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体会这首诗当中所描写的场景,感知诗歌当中所抒发的情感,然后引导学生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首词所运用的一些艺术手法,如何更好地为诗歌的情感抒发服务。在这首词当中,作者把水比作眼波横流,把山比作眉峰攒聚,这种比喻非常新奇。同时作者还用要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点出了友人此行的目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句话更是想象奇特,能够很好地把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的事物,表达美好的祝愿,通过这一新的艺术手法能够很好地感知词人所表达的情感内容,同时也让这首诗更加富有艺术魅力,更耐人寻味。

总之,初中诗歌教学一定要注重教学的有效性,既让学生学会、背会诗歌,更要让学生能够理解诗歌,能够读出诗歌的情感,读出诗歌的思想,能够感知诗歌的艺术魅力。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诗歌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邢关印.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方法探要[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

[2]易军.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问题、对策及创新实践[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7)

4.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研究 篇四

我们在进行诗歌教学的时候,往往将大量的精力花在对诗句的理性的、定位的分析上,试图通过对诗句的解释来引导学生把握诗的意境,甚至尝试用散文语言来一一对应的翻译诗句。结果学生虽然“读懂”了诗歌的句子意义,却常常失去了对诗歌神韵的感悟,从而也就没有了我们通常读诗时所拥有的那种审美愉悦。究其原因,即在于忽略了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育。

人们常说“诗不可解”。这话是很有道理的。作为表现艺术而非再现艺术的诗歌,其语言往往含蓄隽永,具有不定位性;其意境往往深邃、幽远,具有朦胧性。常常“境生于象外”,甚或“言在此而意在彼”,故在诗歌的教学中,应将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放在重要位置,注重学生审美素质培养,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那么,在诗歌当中应如何实施审美教育呢?

一、入境悟象,理解“美”

诗歌中的词句的组合往往构成一定的意象,这种意象是作者在份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思考、观察、选择,按美的规律组合起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对它的把握不是通过对词句的简单解释可以实现的。而必须通过引导学生入境来达到体会领悟形象的目的,从而理解意境的美。

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诗是视觉性极强烈的意象,横阔荒凉无限展开的“大漠”和集中在无垠中一点一线的“孤烟”,一泻千里,杳无尽头的“长河”和孤独落寞的“落日”形成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对照,而“直”和“圆”两个意象则更强化了诗句的雕塑意味,这样脍灸人口的诗句只有进入到诗人设定的情境中才能充分理解它的无以伦比的美,而如果我们将诗句翻译成“大漠里的孤烟是直的,长河上的落日是圆的”从语法上来看好象是说得通的,但诗意却早已荡然无存了,意境更无从谈起,所以在诗歌教学中诱导学生进入情境应是第一位的。

二、激发情感,感悟“美”

王夫之曾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会无垠。巧者则存情中景,景中情。”刘勰亦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古往今来,千百首脍灸人口的诗歌之所以为后人世代传诵,读之常新的原因即是诗人在诗行中贯注了自己的全部情感,甚至心血和生命,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在学生和作者之间架设一座座情感交流的桥梁。从而引导学生体悟美的深刻底蕴。

如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往,轻舟已过万重山”,体现了诗的意境的美。这首诗是李白在流放途中所作,他突然遇赦,心情欢快,振奋、急切盼望见到家人。诗中无一字言情,无一字不言情,把情感都溶化在景色中,头两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借江上绚丽的景色流露诗人出发前的快乐心情。

三、四句借舟行疾速表现了诗人急切思归的情感,连本来使人感到凄婉的猿声也被涂上欢快的色彩。所以王国维曾说:“昔人沦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三、驱遣想象,创造“美”

黑格尔说:“最基本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所谓想象是建立在感知与记忆基础上的一种表象运动,它不仅是表象的复现,而且对表象进行重新组合与再造。诗歌在运用文字塑形

用心

爱心

专心

象的过程中,主要借助于创造性想象,它创造出来的形象具有很强的间接性和跳跃性。故在诗歌教学中应注重驱遣学生的想象,通过想象对诗歌进行“补充”、“转换”、“再创造”将诗歌的文字符号转化为立体画面,把作者没有直接说出的内容补充完整,达到陆机所说的“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审美境界。

我们学习《春江花月夜》,诗中虽然对春江夜景有细腻的描写,却不能直接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美的物象,教师须借助诗句的描摹,调动学生的想象。促使其在头脑中形成风清月朗的春夜,水天一色,花影层叠,笛鼓阵阵的景色。《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中,要抓住作品在梦游中驾长风、披月光,越镜湖等奇妙情景,让学生鼓起想象的翅膀,进入作品的艺术世界中与作者一起遨游,从而领悟诗人的神妙艺术构思,想象诗人的美好情感,产生审美快感。

四、比较阅读,鉴赏“美”

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审美的过程亦是如此,我们只有通过对各种不同风格的诗词进行比照,才能将学生对作品的片面的,零散的认识,转化为比较深刻的,全面的理解。从而更好的发现美,感悟美。

同样写离别,屈原《离骚》中“悲莫悲兮生别离”何其幽愤悲苦;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已,无涯若比邻”却能独标高格;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又是多么的飘然脱俗;柳永在《雨霖铃》中更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黯然销魂。通过对比的阅读,教师无须架空的分析,学生已然可以走近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去感悟美,鉴赏美。

诗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评杜甫诗曰:“杜诗只‘有’、‘无’二字足以评之,‘有’者但见性情气骨也;‘无’者不见语言文字也。”可见真正优秀的诗歌应该是内容与形式“浑然天成”、“天衣无缝”的,这也正是诗之所以“不可解”的原因。故在诗歌的教学中注重审美的教育,而不是词句的解释。这是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生动感人的艺术境界的最有效的途径。

我们在进行诗歌教学的时候,往往将大量的精力花在对诗句的理性的、定位的分析上,试图通过对诗句的解释来引导学生把握诗的意境,甚至尝试用散文语言来一一对应的翻译诗句。结果学生虽然“读懂”了诗歌的句子意义,却常常失去了对诗歌神韵的感悟,从而也就没有了我们通常读诗时所拥有的那种审美愉悦。究其原因,即在于忽略了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育。

人们常说“诗不可解”。这话是很有道理的。作为表现艺术而非再现艺术的诗歌,其语言往往含蓄隽永,具有不定位性;其意境往往深邃、幽远,具有朦胧性。常常“境生于象外”,甚或“言在此而意在彼”,故在诗歌的教学中,应将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放在重要位置,注重学生审美素质培养,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那么,在诗歌当中应如何实施审美教育呢?

一、入境悟象,理解“美”

诗歌中的词句的组合往往构成一定的意象,这种意象是作者在份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思考、观察、选择,按美的规律组合起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对它的把握不是通过对词句的简单解释可以实现的。而必须通过引导学生入境来达到体会领悟形象的目的,从而理解意境的美。

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诗是视觉性极强烈的意象,横阔荒凉无限展开的“大漠”和集中在无垠中一点一线的“孤烟”,一泻千里,杳无尽头的“长河”和孤独落寞

用心

爱心

专心 2 的“落日”形成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对照,而“直”和“圆”两个意象则更强化了诗句的雕塑意味,这样脍灸人口的诗句只有进入到诗人设定的情境中才能充分理解它的无以伦比的美,而如果我们将诗句翻译成“大漠里的孤烟是直的,长河上的落日是圆的”从语法上来看好象是说得通的,但诗意却早已荡然无存了,意境更无从谈起,所以在诗歌教学中诱导学生进入情境应是第一位的。

二、激发情感,感悟“美”

王夫之曾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会无垠。巧者则存情中景,景中情。”刘勰亦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古往今来,千百首脍灸人口的诗歌之所以为后人世代传诵,读之常新的原因即是诗人在诗行中贯注了自己的全部情感,甚至心血和生命,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在学生和作者之间架设一座座情感交流的桥梁。从而引导学生体悟美的深刻底蕴。

如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往,轻舟已过万重山”,体现了诗的意境的美。这首诗是李白在流放途中所作,他突然遇赦,心情欢快,振奋、急切盼望见到家人。诗中无一字言情,无一字不言情,把情感都溶化在景色中,头两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借江上绚丽的景色流露诗人出发前的快乐心情。

三、四句借舟行疾速表现了诗人急切思归的情感,连本来使人感到凄婉的猿声也被涂上欢快的色彩。所以王国维曾说:“昔人沦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三、驱遣想象,创造“美”

黑格尔说:“最基本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所谓想象是建立在感知与记忆基础上的一种表象运动,它不仅是表象的复现,而且对表象进行重新组合与再造。诗歌在运用文字塑形象的过程中,主要借助于创造性想象,它创造出来的形象具有很强的间接性和跳跃性。故在诗歌教学中应注重驱遣学生的想象,通过想象对诗歌进行“补充”、“转换”、“再创造”将诗歌的文字符号转化为立体画面,把作者没有直接说出的内容补充完整,达到陆机所说的“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审美境界。

我们学习《春江花月夜》,诗中虽然对春江夜景有细腻的描写,却不能直接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美的物象,教师须借助诗句的描摹,调动学生的想象。促使其在头脑中形成风清月朗的春夜,水天一色,花影层叠,笛鼓阵阵的景色。《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中,要抓住作品在梦游中驾长风、披月光,越镜湖等奇妙情景,让学生鼓起想象的翅膀,进入作品的艺术世界中与作者一起遨游,从而领悟诗人的神妙艺术构思,想象诗人的美好情感,产生审美快感。

四、比较阅读,鉴赏“美”

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审美的过程亦是如此,我们只有通过对各种不同风格的诗词进行比照,才能将学生对作品的片面的,零散的认识,转化为比较深刻的,全面的理解。从而更好的发现美,感悟美。

同样写离别,屈原《离骚》中“悲莫悲兮生别离”何其幽愤悲苦;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已,无涯若比邻”却能独标高格;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又是多么的飘然脱俗;柳永在《雨霖铃》中更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黯然销魂。通过对比的阅读,教师无须架空的分析,学生已然可以走近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去感悟美,鉴赏美。

用心

爱心

专心

诗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评杜甫诗曰:“杜诗只‘有’、‘无’二字足以评之,‘有’者但见性情气骨也;‘无’者不见语言文字也。”可见真正优秀的诗歌应该是内容与形式“浑然天成”、“天衣无缝”的,这也正是诗之所以“不可解”的原因。故在诗歌的教学中注重审美的教育,而不是词句的解释。这是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生动感人的艺术境界的最有效的途径。

用心

爱心

5.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研究 篇五

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

(1)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2)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

1.常用修辞

1.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①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过零丁洋》 文天祥),把危亡的国事比作风中柳絮,把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浮萍,形象地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 龚自珍)诗人以落红自喻,以落红护花生动形象地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

③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王维),以“征蓬”“归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2.拟人

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借花鸟表现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心情。

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错晓。(《望岳》杜甫),“钟”字拟人化,写出大自然赋予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3.隐语(谐音)、双关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李商隐在《无题》一诗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与“思”双关,意即只要有一息尚存,痴情不改,实指坚贞的爱情。4.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①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② “终岁不闻丝竹声”、诗中以“丝竹”代音乐。

③ “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诗中的鞍马代“客人”

④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诗中以“杜康”代酒。再举几个例子:

“边声”通常是边塞上引发人们悲愁的风声、笛声、马的嘶叫等特声响氛围的借代;

“长安”原为汉唐的都城,后世也作为其它国都的代称。因为汉唐是汉民族强盛的代表,所以后世用作其它朝代的代指,多少寓有昔盛今衰的感慨;

“阳关”“折柳”寄托离别,“鹧鸪”“杜鹃”寓有悲愤;“石壕村”代穷苦百姓,“长生殿”代统治阶级……。

5.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曹操),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以及诗人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宽广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

②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登飞来峰》王安石),表现塔高,点出诗人立足点之高,为下文的感受作铺垫。6.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7.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8.排比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

9.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11.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12.用典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一般而言,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

①点化前人语句,如《孟子》中的“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为杜甫点化,在《咏怀五百字》中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②引用神话故事,如李贺的《李凭弹箜篌引》,有“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有“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还有“吴质不眠倚佳树,露脚斜飞湿寒兔”的诗句,都是形容李凭弹的好。引用神话传说,能增强诗词的艺术表现力,构成奇特的艺术境界。

③运用历史故事,如《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三、四句借用飞将军李陵的典故,《史记•李将军传》中说:“(李)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清人沈德潜认为这首诗“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因此,三、四句是借用飞将军李广的典故,对当时领兵远征的主将进行了批评。2

常用典故

1.投笔:班超家境贫寒,以帮官府抄写文书为生。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2.长城:檀道济是南宋大将,权力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陆游的《书愤》:“塞上长缄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楼兰:楼兰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从军行 》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折腰:陶渊明任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隐。“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

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化碧:苌弘是周朝贤臣,被栽赃流放。他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6.鸿雁:匈奴单于欺骗汉使,陈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红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

晏殊《清贫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红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7.尺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尺素”就用作书信的代称。

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索,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8.青鸾:西王母每次出行,都让一只青鸾报信。后人便用“青鸾”“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

李商隐《无题》:“彭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9.双鲤: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双鲤”就用作书信的代称。

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10.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

11.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

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12.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

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13.劳歌:指在劳劳亭送客唱的歌。劳劳亭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14.长亭: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5.南浦:屈原《楚辞 河伯》:“送美人兮南浦。“南浦”指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后来常用来指称送别地。

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16.阳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就把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作“围城”、“阳关”。

17.柳岸: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俗,后来就用“柳岸”指送别的地方。

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8.风骚:原指《诗经》的《国风》,《楚辞》的《离骚》,后泛指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指文采。

毛泽东《沁园春》:“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19.雕虫:语出汉代杨雄《法言》:“童子雕虫篆刻,状夫不为也。”后来比喻微不足道的技术,多指文学技巧。

李货《南园》: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20.鸿鹄:《史记 陈涉世家》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涉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大泽乡。后来就以“鸿鹄”比喻有远大志向。

吴潜《八声甘州》:“矫首看鸿鹄,远举高 飞。”

21.杜鹃:俗称布谷,又叫子规、杜宇、望帝。望帝传说是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苦啼,以致口中流血。后来多用“杜鹃”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辛弃疾《定**》:“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

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22.鹧鸪:鹧鸪的鸣叫声似说“行不得也哥哥”后多用来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

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23.黍离:《诗经 黍离》中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到长满禾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许浑《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24.桑榆

《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数端,谓之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

王勃《滕王阁序》:“东榆已失,桑榆非晚”。25.商女

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

王安石《桂枝香》:“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26.杜康:《说文解字》中说:古代的杜康(也叫少康)发明制作了箕帚和高粱酒。后就用“杜康”作为酒的代称。

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27.瑟瑟:愿为绿色宝石的名称,后来借指绿色。

28.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9.鸡黍:《论语》载,子路随孔子出游时落了后,遇见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30.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

31.梅花落——曲调名。

“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由《梅花落》的笛声想象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再由梅花的飘落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与诗人当时的心境切合。这样,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以通感的方式描绘出了冷落的感受。

32.霓裳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改编的乐舞曲,主要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33.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

“商女不知忘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34.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

6.怎样进行初中现代诗歌教学 篇六

现代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诗歌以其凝练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有别于其他文体的特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那么,怎样进行现代诗歌教学?

一、注重诵读,整体感知

汉语特有的音韵之美,决定了诗歌特别适合诵读。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己去读。

诵读,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诵读。首先要读准字音,读准字音是诵读的前提,其次是读准节奏和处理重音,最后是读出语气。诵读也因诗体,诗歌的内容,诗歌表达的感情的不同,读的方法也不同。如光未然的《黄河颂》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所以指导学生诵读时应注意这首诗是自由体的新诗。要体会作者寄托在诗中的感情,就一定要处理好节奏与重音。节奏的缓急和语音的轻重,语调的高低,都是由诗歌表达的情感所决定。一是根据情感的需要确定语速。如果表现的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要快一些,表现出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慢一些,所以《黄河颂》就应读得快一些。二是要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及音长音短,一般来说,能鲜明地表达出诗人情感的词语,包括中心语、修饰语,都应重读。

二、捕捉意象,体会感情

著名诗人钱涛曾说过:“教学一首诗,都不能离开对于意念、意象和意境三个层面的研究。”“意象是诗人表意时所借用的形象。而意境则是造象立意所达到的艺术境界。”这两句话扼要地阐述了诗歌的深刻内涵,也道出了把握意象是诗歌教学的基础这一道理。抓住诗歌的主要意象,对认识和把握作品的内涵有着很大的帮助。例如,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时,让学生捕捉诗歌中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分别表现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学生捕捉到了意象,自然就领悟到了作者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抒发的思想感情相融合的艺术境界。诗歌的教学重点是领悟感情。品味语言,捕捉意象,体会意境就能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三、推敲字词,品味语言

诗歌的语言表现出新颖、凝练,不拘泥于通用的语法规范、逻辑结构,写景抒情能直入人心的特点。对诗的用词的研究、鉴赏,不仅可以更好地领略诗歌的价值,还可以为写文章时在遣词造句方面提供借鉴。好的诗常在炼意、炼字、雕词琢句上独见功夫,因一词一字而尽传精神。所以,教师要精当讲解,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认真思考和体味,就能获得独有的感悟。

如《华南虎》)“恍惚之中”就很值得玩味。老虎发出“石破天惊的咆哮”声了吗?应该说是没有的。如果有,“我”就会真真切切地听到,而不是“恍惚”。那么,诗人“恍惚”听到“石破天惊的咆哮声”,其实表现了作者自己内心的不屈及渴求超越之情。

四、发挥想像,感受意境

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感受作品的意境,是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意境则是诗人造象立意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发挥想像能把读者带进诗中或者更为广阔的意境,进一步感悟诗意。如《纸船》,诗歌通过纸船这一意象,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与深情。通过想像,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思念母亲的女儿在不停地叠纸船并抛到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但她还是乐此不疲地折叠丢抛。这样感人的画面最容易触动情感,从而留下深刻的感受。

五、仿写练习,学以致用

课程标准十分重视读写联系,学用结合。通过阅读促进写作,通过写作深化阅读,现代诗歌教学同样也符合这个规律。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诗来源于生活,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悟,那么我们也同样可以把对生活的感悟用诗化的语言表述出来。如学习《金色花》和《纸船》后,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表达对父母的爱。有的写到:“母亲,您对儿子的爱,就像一本没有页码的大书,永远也读不完。”有的写到:“母亲,香喷喷的饭菜吃在我口,剩菜剩饭被你吃下;美丽的新衣穿在我身,多年的旧衣你独自‘享受’。”有的学生是边读边流泪。也许学生此时的创作还很稚嫩,但就是这一次次真情的释放,培养了对文学的热爱,对生活的观察,对人生的感悟。这正是语文人文性的很好的体现。

六、借助媒体,激发兴趣

在诗歌的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讲得多了,诗歌的韵味全无,讲得少了,怕学生体会不透。光靠常规教学的讲解,让学生学得津津有味是有一定的困难,这时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就显露出来。比如我上《秋天》这一课时,在简单介绍背景和作者后,就让学生欣赏配乐朗诵的《秋天》。调动画面,在屏幕上展现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农民伐木、背篓装瓜果、江面撒网、渔人摇桨„„,借助这些音像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潜能,那么学生体味诗歌中诗人所抒发的感情和诗歌的主旨就容易得多了。

讲好一篇诗是一种艺术创造,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发挥创新精神,不断在教学上进行探索、改革,让现代诗歌教学逐步走向科学化、艺术化的轨道。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探究

作为教师,要交给学生发问的方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那么,学生如何质疑呢?

1、紧扣题眼质疑。如《山中访友》中,作者访问了哪些山中的朋友?他对这些朋友都说了些什么?围绕“访友”二字,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作者访友体现了什么?

2、从课文的主要内容上质疑。如《景阳冈》针对主要内容“打虎”质疑:文章写了打虎的什么场面?打虎的结果是什么?

3、从中心思想上质疑。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表现了人物什么命运?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读了课文,你体会到了什么?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4、抓重点词语质疑。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可针对“纹丝不动”质疑:邱少云在什么情况下纹丝不动?他为什么纹丝不动?他怎样做到纹丝不动的?邱少云纹丝不动的结果怎样?《景阳冈》中老虎“一扑”“一掀”“一剪”武松“揪住”“按定”“只顾乱踢”“提起”“只顾打”各体现了什么?

5、抓中心句质疑。如《一夜的工作》,找出中心句:“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课文是怎样写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

6、抓过渡句质疑。如《伟大的友谊》,找出过渡段,质疑:这段的哪部分承上,哪部分启下?

7、从语言反复处质疑。如《灯光》一课中,“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郝副营长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

8、找特殊标点质疑。如《鸟的天堂》一文中,“那是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为什么前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后一个不加引号?

9、在细节描写处质疑。如《军神》中人物细节描写提问:找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凡卡》中为什么要写“我”挨打这个细节?

9、由人物的神情去探究内心想法质疑。如《白杨》最后一段写到:“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提问为“爸爸在沉思什么?为什么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7.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研究 篇七

一、入境——创设情境, 激发阅读诗歌的兴趣

由于知识积累和文学鉴赏能力的不足, 对于诗歌的学习, 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农村的学生有种畏惧心理, 所以在学习之初, 教师的作用就是创设情景, 为学生对诗歌的感知指明导向, 创设与诗歌内容相适应的情境, 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提高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抓住诗人所描写的意象, 让学生能感悟到的意境, 是我在诗歌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经常用以下的几种方法来创设情境:

讲述:故事能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思考, 有助于快速地导入到教学的内容中去。如教学《天上的街市》时, 就由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入手。

渲染:音乐是流淌的情感, 能拨动人心深处的那根弦, 能抚慰人的心灵, 更能渲染气氛, 创设情境。播放音乐, 能让学生很快进入状态, 如教《再别康桥》时可以播放一段二胡曲作为背景音乐来导入。

朗读:诗歌以凝炼含蓄的语言, 浓缩着诗人的情感, 寄托着诗人的理想和追求, 与通常的日用语言表达不一样。教师用充满激情的朗诵来导入课堂, 可以引起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设疑:对于一些哲理诗, 往往寄托着作者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与表达, 对初中学生来说, 可能会显得有些难以入手。老师在教课之初就可以抛出一个问题, 以激起学生的思考, 从而展开课堂的学习讨论。如在教授冰心先生的《成功的花》时, 就列出一个问题:“如何看待成功?”

在采用这些方法的时候, 老师不能一言堂, 而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他们积极参与, 才可能有更高的学习兴趣。虽说是教无定法, 但诗歌是文学作品的最精粹的表现形式, 每句诗句都能给予读者以很大的想象空间, 我认为不应该用画面来代替语言的魅力, 那样会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 也削弱了诗歌本身的美感与魅力。

二、感知——感知诗歌意境, 领悟诗歌主题

朗读:所有的诗歌都是通过诗人在作品中所描绘的一个个鲜活的意象, 进而展现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意境, 表达作者的理想和诉求。教师应引导学生, 将理性融入直觉, 进行形象思维, 诵读品析诗句, 理解哲理。诗歌的诵读必须做到四步:一读读准音, 二读读通意, 三读读出味, 四读读出情, 走进作品、走近人物。在读的过程中, 慢慢咀嚼, 细细品味, 直至读懂, 读出味来。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意境, 领悟诗歌的内容。

讨论: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诗歌都有不同程度的理解感悟, 只不过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积累的水平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所以在课堂上让学生针对某个问题作些讨论交流, 则有助于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一联的理解, 这一联其实包含的理解很多方面, 多数学生各执一端, 都说得有理, 但并不全面。通过讨论交流最终得到共识:描写时序交替中大景物, 暗示时光的流逝, 蕴含自然理趣;诗句透出自然的理趣, 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诗中透露出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

描摹:让学生通过手中的笔来描写诗人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意境。这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也是一个阅读感知并再创造的过程, 既领悟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意图, 也糅合进了自己的感情和理解。

让学生在诗歌教学中多一些诵读, 少一些剖析;多联系一些自我体验, 少一些微言大义的挖掘。只有切身的感知与体验才是最重要的。

三、品悟——品评诗歌内涵, 领悟人生哲理

如果说前面两个环节的入境与感知只是停留在诗歌表面的理解与运用, 那么这个环节的教学则是老师要教会学生用审慎的目光去阅读, 用质疑的眼光与诗人展开跨越时空的交流。读是一种知识的积累, 感知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体验, 而品悟则是在跳出诗歌本身的基础上的一种理性的思维创造。在诗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联想、想象、质疑与认同, 则是一种鉴赏能力与文化素养的提高。

联想:联想是当学生阅读一首诗歌时, 他会由诗歌的意象、意境、主题等联想到另外的人和事, 有了新的情感体验, 并会勾起相关的作品及情感感悟来。讲苏轼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让学生联想李白以明月寄欢悦之情的诗句“雁引愁心去, 山衔好月来”, 以明月寄幽寂之情的诗句“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等。学生通过联想活动, 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到对象上, 加深对客观事物的感受认识和理解, 拓展审美情景, 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想象:想象, 就是在读诗文的时候, 根据诗文的描述, 在头脑里自觉或不自觉地浮现出诗文中所描述的情景。如在教《沁园春·雪》中“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娆妖。”老师教学时应启发学生想象:红日、白雪交相映衬, 娇艳又纯洁素雅, 富丽热情又充满青春气息, 使学生欣赏诗歌的同时, 眼前能够根据他的实际展现出一幅雪景图来, 最后能在阅读中将他对祖国秀美河山的热爱之情表现出来。

质疑与认同:学生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 是一个有思维的主体, 对于诗人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观点与感情体验, 并不是全盘接受, 而会带着审视的目光去阅读分辨接受, 并有选择地认同, 化为自己的知识情感体验的一部分。如对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崇高爱国精神而赞叹不绝;杜甫的“会当临绝顶, 一览众山小”会让他们树立起一种远大的志向并有为实现其而不惧艰辛的决心。这些都是学生在充分认同了诗人在诗中的表达后的内化。

8.刍议初中语文诗歌的审美教学 篇八

一、积蓄气势

在一定的程度上,诗歌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很好地享受这种美。审美教学不能够脱离学生,要以学生的情感、思想、学习兴趣和态度为基础,制定良好的教学策略。学生在审美方面心情的好坏,能够影响他们感悟诗歌的能力。心情开阔乐观的,对于诗歌就有很好的感悟能力;心情愁苦郁闷的,对于诗歌的感悟就会比较迟钝,更有严重者甚至都没有兴致来进行诗歌的审美。所以,积蓄气势对于诗歌的审美教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积蓄气势就是通过课堂氛围的营造,将诗歌所要表达的氛围融入到课堂里,让学生由浅入深地感受到诗歌的诸多方面情感,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身对诗歌方面的情趣,让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对诗歌的学习和感悟中来,以便更好地分析诗歌,感悟诗歌的美。

二、转移情感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有这样两句脍炙人口的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从这两句诗中,可以让学生联想以前学过的一些诗句,就会发现这短短两句诗中存在着诸多的意象,它们将早行的情景刻画地淋漓尽致。透过作者通过意象勾勒出的一幅早行图,学生就能够深深地体会到道路的曲折,羁旅的愁思,体会到“人但知其能道羁愁野况于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的超高境界。

在诗歌中,所用意象不同,所表达的意趣也就不同,诗歌所呈现出来的美的形象也就自然不同了。如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中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一个“溅”字,巧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作者当时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借用花的溅泪表现出来,体现出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所以,在对初中学生诗歌方面的教学中,要先把学生所积累的各个方面的知识、经验调动出来,再通过引导学生对于意象的联想,将情感转移到诗歌的意象上面,进行丰富和扩充,从而让学生完善在自己脑海里所形成的画面,让学生在欣赏中体会创造的乐趣,在创造中再进行欣赏,最终让学生在转移情感中体会到诗歌之美。

三、引发共鸣

共鸣是在审美的过程中所引发的一种心理现象。从审美的对象转移到和自己相关的情感、经历上面,从而让自己的感情激荡,和作者碰触出火花。当白居易为琵琶女写下“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时,他已与琵琶女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当故国破碎,物是人非,愁绪满怀不能去之时,希望它随一江春水向东去,学生定是读到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时产生的共鸣。“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美好的理想、情感逝去之后,一切都恍如隔世,物是人非。当学生在诵读这首诗时,学生会回想起自己的一些美好时光,会想起在美好时光里所经历的很多美好的事情,与诗人产生一定的共鸣。让学生把自己放入到作品中去,分享诗人的喜怒哀乐,这样对于诗中所绘情感,必能感诗人之感,感自己所感,进而融二为一,以诗人之感为自己之感,这就是诗歌所能引发的学生情感共鸣,也是诗歌审美教学所带给学生的美感体验。

四、习得真意

对于诗歌的审美教育,就是通过对诗歌的鉴赏,体验诗歌所带给自己的美感。例如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zì)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教这首诗的时候,除了将诗歌所抒发的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从而表现出一种高瞻远瞩的雄伟气魄讲授出来外,还要让学生记住这种气魄,做到得其真意,而非拘泥于具体的意象、情感,这才是鉴赏诗歌的最高境界。即便触发学生审美情趣的诗歌不在眼前出现,但是诗歌所引发的学生共鸣依旧在,审美的兴致依旧在,能够让学生回味诗歌的感情,思索诗歌的意境,乃为最强的诗歌审美教学。

总之,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开展诗歌的审美教育,要培养出学生乐观豁达的品格,以博大的胸怀来对待他人,用淡泊名利之心来面对名利的争执,用坚强的毅力、乐观的心态来对待生命中所遇到的诸多困难和挫折。诗歌的审美教学应该给学生一份安宁的天空,让学生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诗歌作品中,享受和体验诗歌本身所具有的艺术的美感,最终将自己的情感和诗歌内在所要传达的情感契合起来,从而达到诗歌审美教育的目的。

9.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研究 篇九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模式探究

伍连珠

摘要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高分又是我们不容忽视的现实。基于以上两点,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教学中,我们既要继承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华,又要融合新课改创新精神,努力创建一个既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又高效、实用的切合实际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个很普遍的现象,那就是有很多学生看着一篇几百字的短文经常大嚷:“我不知道里面写的是什么!”作文课上,好多学生面对着作文题目,不是积极地去寻找素材,构思篇章,而是在桌上同时摊开几本作文书,从这篇文章上剪个头,再从那篇文章上裁个尾,中间东拼一句,西凑一句。看着一篇篇令人啼笑皆非的剪辑式的作文,笔者不禁有些酸楚,这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丧失,是学生语文思维的退化和萎缩。

近日,在一次阶段考试中,笔者发现有好多学生面对语文试题心不在焉。学生在考试中这种极度轻松的表现,正是因为学生丧失学习的原动力,也就是缺少对知识强烈的渴求。学生这种无所谓的、极度轻松的表现影响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前途,还关系着一个民族的素质。于是, 经过我们的研讨,觉得诗歌鉴赏的教学我们可以采取这样一种教学模式。

一、自主预习,设疑激趣。

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绝佳途径,也能体现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学习诗歌的前一堂课,要及时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可以留一些问题让学生完成。根据诗歌的特点,你可以设置以下形式的问题:

1、搜集有关作者和创作背景的资料,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展示。

2、把这首诗改写成散文。

3、写100字左右的初读感言。

4、由这首诗我联想到了哪首诗,为什么。

5、请画出这首诗在你脑海中的画面。

6、以“诗人,我想对你说”为题写200字左右的文章。这些作业要避免形式,一定落到实处,学生一定要认真完成,可以独立,也可以合作。课堂上一定要给学生展示预习成果的时间,好的给予表扬奖励,差的要给予批评。当然,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通过多姿多彩的预习形式,既可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也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在预习中真正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二、巧妙导入,烘托渲染。

1、知诗人,明背景。“文章和为时而作,诗歌和为事而作。”任何的文学作品都离不开创作背景。学习古诗,只有先了解这个诗人及创作背景,才能更好的理解这首诗。这可以以学生展示预习作业的形式展开。基于学生搜集的作家和创作背景资料,教师巧妙衔接,导入新课。

2、巧构思,激兴趣。根据不同诗歌的特点,教师可利用多种手段,巧妙构思,创造情境,导入新课。导入语言要极力渲染,有感染力,尽最大的努力,以最快的速度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反复吟诵,整体感知。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可以带领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可以使学生体会诗歌的美感。因此,古诗课堂离不开反复吟诵。

1、榜样示范,激发愿望。

榜样示范原理是观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察学习依赖于重要的榜样示范活动。我建议教师一定要进行范读,力求做到声情并茂,并鼓励学生会读得更好。这无疑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强烈的诵读愿望。

2、自由吟诵,避免齐读。

学生带着强烈的诵读愿望,自由吟诵,情感自由发挥,初步感知诗歌。我不建议齐读。每个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不同,情感把握,音高,语速都不尽相同,如果齐读的话,就会使学生为了读齐而读,无形中阻碍了个性发展。

3、学生评价,个体点拨。

由学生评价某一个学生读得好在哪里,应该改进的在哪里。这个学生在同学的帮助点拨下反复吟诵,改进,直到同学们满意为止。让学生的进步在课堂上明现,构建一个自由、互助,和谐的课堂。

4、优秀展示,极力称赞。

学生中藏龙卧虎,一定有朗诵特长的人才。这样的学生一定要在课堂上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而且要极力称赞,树立榜样,不仅是学生的榜样,也是老师学习的榜样。在师生、学生之间形成互学,互助的良好氛围。

四、巧设问题,理解鉴赏。

对于诗歌内容,情感的理解,我不建议采取逐句鉴赏,这与新课改提倡的教学要强调重点,避免面面俱到是相违背的。因为高考诗歌鉴赏就是以简答的形式出现,为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密切联系高考,我建议以设置问题的形式展开讨论来完成。让学生在讨论回答问题的同时,理解诗歌的内容,情感,手法并掌握诗歌的学习重点。这就要求我们对于问题的设置一定要精心,仔细,我觉得应该具备以下几点要求:

1、符合学生对诗歌学习的认知规律,即品形象——入意境——体诗情——赏手法——味语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2、抓住特色,突出重点。一首诗的特色,就是其优秀的地方,也是我们要学习的重点。我们在设置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凸显其学习重点的地位。

3、难易适中,温故知新。我们面对的学生是即将进入高二的学生,在高一我们已经学习不少唐宋诗词,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因此设置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水平和能力。一道题如果所有学生都不会,或者所有学生都会,这个题的设置都是不成功的。每道题难易适中,题与题之间也要有难易的梯度。知识是具有连贯性的,出题时要尽量做到温故而知新。

4、巧设铺垫,点拨引导。在教学中,教师要在适当的时机巧妙的设置悬念去铺垫,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播和引导,时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5、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新课改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那就必然离不开小组讨论的形式。我建议可以根据座位的位置来分成若干个固定的小组,最好是6个人一小组。回答问题时要有一人代表发言。要根据发言的情况进行评比。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竞争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强调重点,拓展延伸。

每一课都有一个重点,学习重点可以在课前提出,也可在鉴赏诗歌后总结出。我们建议最好是通过学生回答问题,自己能发现这节课应该讲的重点是什么,一定要强调重点,让学生知道这节课讲的是什么。要应以教师讲解为主,也可适当启发引导。

六、学生反馈,当堂检验。

一堂课上的好坏关键要看学生掌握的如何。当堂学的内容,当堂消化并当堂检验。一首诗学完以后,最好要当堂背会。可以以竞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看谁背得快,争取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背会。

七、设置专栏,课后评比。

10.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策略分析 篇十

在高中课程中,语文对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及提高文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鉴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及科学素养,对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新课改的逐步推行,要求学校注重审美教育。诗歌鉴赏作为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在语文教学中占有较大比例。如何在高中语文中开展有效的诗歌鉴赏教学,就成了当前教师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以下四个方面是笔者在教学中对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策略探究。

一、整体把握诗歌主要内容

诗歌题目通常都会较直白地透露一些信息,对学习者鉴赏诗歌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比如李白的《送友人》、王实甫的《长亭送别?碧云天》是送别诗;王昌龄的《出塞》属于边塞诗;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属于怀古诗等。上述诗歌的题目中,都较明显地蕴透露了诗歌的主要情感。其中,《送友人》从题目便可容易得知诗歌主要是讲述与友人分别,要表达的是依依不舍之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则通过缅怀古迹,表达自己对历史人物的赞扬等。因此,在鉴赏诗歌时,首先要从题目入手,通过解析诗题,初步把握诗歌的整体情感倾向,为下一步的鉴赏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了解诗人及诗歌写作背景

古语有云“知人论世”,主要是强调作者与作品的关联性,要求读者能够在这种联系中对诗歌进行鉴赏。诗歌是诗人的情感体现,所以诗人的生平、所处背景、思想及创作风格都与其诗歌创作有着紧密联系。学生在鉴赏诗歌前,应先大致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所处历史背景、创作风格等信息,才能准确地把握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因此,在平时的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多了解一些著名诗人、词人的文学流派、生平与思想、创作风格等信息,为诗歌鉴赏打下坚实的基础;建议学生根据流派对诗人进行分类整理,并注意归纳总结;引导学生领会所学的历史知识对诗歌进行鉴赏。

如辛弃疾主张抗金,收复中原,但始终不得重用,故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既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赞扬,又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及壮志未酬的惆怅。李煜是南唐后主,从君主沦为阶下囚,故在《虞美人》中既表达了对往日美好生活的怀念,又表达了词人对故国的思念。杜甫经历了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一生忧国忧民,创作的诗歌主要描写真实的社会面貌,反映人民的疾苦,在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也有所差别。在杜甫晚年,生活颠沛流离,故在《登高》中由自然的秋写到了人生之秋,饱含了人生苦况。诗歌往往是诗人情感宣泄的载体,掌握作者的背景、生平等重要信息,才能真正领悟到作者内心的情感,并产生审美共鸣。

三、找诗眼,准确把握诗歌主题

古人创作诗词讲究“炼字”。因此,在诗词中最传神的字或词,被称为诗眼。它往往是全诗或词的主旨体现,故找准诗眼也是诗歌鉴赏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而言,找诗眼主要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①抓住体现作者强烈情感的字词,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中的“愁”,“怎一个愁字了得”;②抓住描写形象生动及准确的字词,比如“银烛吐清烟”中的“吐”;③词类活用的字或词,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④抓住诗中的巧妙修辞,比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运用拟人手法;⑤抓虚词,比如“亲朋无一字”中的“无”、“只是朱颜改”中的“只”等。

比如,在赏析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时,颈联“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中的“隐”“没”便是诗眼。其中,“隐”主要写高树遮住了明月,“没”主要写银河被淹没在曙光中,主题即为:时光催人离别,它不会为了友人而暂停片刻,表达了与友人难分难舍的情感。

四、注意归纳常见意象,正确理解象征义

物象与情意的组合,即为意象,主要是指诗歌中既包含了人物形象、又包含了所写景物及作者情思的形象。诗歌中的意象多种多样,可以是景或物,可以是人;可单一,也可多个。根据物象不同而有所差异。在进行诗歌鉴赏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让其对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归纳与总结,比如“月亮”多表达的是思乡、思念之情;“浮云”多指漂泊的游子;“鸿雁”多指思乡之情或羁旅伤感之情;“梅、竹”多指高雅、品节高尚之士;“蝉”比喻高洁等。

比如杜甫的《登高》诗中出现了“风、天、猿、渚、沙、鸟、落木”等景物,并用了“急、高、哀、清、白”等词语修饰,渲染了一种忧郁的秋意,奠定了整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又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出现了“黄花、秋风、落雁、梧桐”等一系列景与物,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表达了词人哀愁、凄苦、悲愤的内心世界。又如柳永的《雨霖铃》,词中出现了“杨柳、残月、晓风”等意象,便可知作者要表达的是伤别情怀,感情基调是忧郁的;再如王维的《山居秋暝》,诗中出现了“山、雨、明月、清泉、石、莲”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图,寄情山水,表达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及对美好山林生活的向往。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积累,学生便能在进行诗歌鉴赏时正确把握诗中意象,实现对诗歌内容及情感的解读,不断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总之,诗歌鉴赏对培养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及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能把握诗题解读要领和诗歌鉴赏技巧,不断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11.初中语文现代诗歌的教学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研究

诗歌是文化宝库中最璀璨的文学形式之一,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诗歌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感悟能力和写作能力,但由于文艺理论知识滞后、教师的学识素养不足等方面的原因,中学诗歌教学还存在诸如教学观念保守、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目标模糊、教学氛围沉闷、教学手段极端等问题。本文就结合本人在长期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经验进行一些探讨。

一、在现代诗歌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诗歌创作的相关背景,更深层次地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现代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韵律美的语言、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现代诗歌的思想感情是十分丰富的,但是初中生的人生阅历比较少,难以深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这就需要教师将现代诗歌的创作背景、作者经历进行一些介绍,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将现代诗歌的教学与审美教育、德育结合起来

初中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现代诗歌的教学与美育和德育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祖国培养一批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思想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中国当代的初中生思想也受到了许多干扰,所以需要通过现代诗歌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统的思想。现代诗歌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在初中语文现代诗歌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对人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但是人文素养的培养却不是一蹴而就的。现代诗歌普遍涉及人文素养,所以学生在初中语文现代诗歌的教学中,应在潜移默化中逐步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更好的挖掘,从而为我国培养一批具有人文素养情怀的文学创作,不断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謝秀丽.在诵读中品味,在感悟中创造[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08).

12.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研究 篇十二

语文学科兼有认知训练和非认知训练两方面的内容, 因而它对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如同情心、利他精神、优秀的传统道德思想等, 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笔者经过几年的实践, 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 积累了实施情感教育的一些策略。

一、引导学生与文本形成共鸣, 理解诗歌艺术形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名篇, 它们凝聚着作者深厚的情感积累, 折射着历史, 形成一个真善美的世界。”在诗歌教学中, 教师必须注重挖掘教材中极富感情的内容, 披文入情, 创造情境, 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 感染学生的心灵, 陶冶学生的性情。而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否生动、丰富、到位,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语言的理解和积累程度。因此, 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字、词、句的意思, 在此基础上, 重视课文的朗读, 读出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哲理、意境等, 在朗读中拉近学生和作者心灵的距离。

七年级 (上) 《在山的那边》一诗抒写作者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与信念, 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 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 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 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笔者先让学生自学, 理解并掌握诗中字词, 接着让学生重点进行朗读、感受, 根据“山那边的山啊, 铁青着脸”“那雪白的海潮啊, 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等诗句, 想象山的险峻和海的壮美, 然后引导他们用“山不仅仅是山, 还是……海不仅仅是海, 还是……”这样的句式, 说说自己的理解, 谈谈自己的感受。绝大部分学生通过思考, 能够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 准确地理解“山”与“海”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从而感悟诗歌中的思想感情。这样,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领悟语言文字本身的意蕴, 走入作者所描绘的艺术境界, 产生共鸣。

初中生仍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 他们的认识过程还不能完全脱离情感, 他们的心理特点还没有形成固定的认知结构, 有着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其认识水平基本上还停留在感性阶段。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把学生带入作品的特定情境之中与主人公形成共鸣, 理解艺术形象, 从而产生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或审美评价, 在心理上产生感受, 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使性情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净化, 从而获得哲理美的享受。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 之所以能使人爱读或流传不衰, 不仅因为其语言文字优美, 更重要的是文中渗透着作者炽热的情感、包含具有深意的艺术形象。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让学生身临其境、陶醉其间, 使之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理解艺术形象, 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引导学生与作者形成共鸣, 陶冶学生的情操

英国作家王尔德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 读者完成了另一半。”这种完成就暗含了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互作用。为此, 教师要广采博览, 深刻透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 这样才能深入剖析诗歌作品, 进入角色, 挖掘出作者创作时的匠心, 力争把诗人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才能使学生在对潜在的字、词、语、修辞的领悟中, 受到诗歌作品的感染熏陶。

如教授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一诗, 笔者首先让学生查找有关郭沫若的资料, 了解郭沫若的坎坷经历、爱国热情及其在黑暗中不断探索追求的精神, 然后结合诗句启发学生领悟“天上的街市”的美好。天上人的生活自由幸福, 实际上是诗人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否定, 对幸福、光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在此基础上反复朗诵, 学生就会因此受到感染而进入诗人创造的意境之中, 领会诗人爱憎分明的情感。

三、引导学生与教师形成共鸣, 激发学生的情感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 是一个情智结合的过程。”教师应该以自身快乐的、饱满的情绪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另一方面, 学生的积极情绪也能促进教师的教学,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在诗歌教学中, 教师应该重视以朗读来实现师生的情感融洽。朗读是以声音传达视觉信息的活动过程, 而声音本身也是一种情感、一种形象。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捕捉住一切细微的事情。”试想, 当教师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 那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 能不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情感、能不产生销魂摄魄的效果吗?诗歌的多种风格, 决定了朗读的多种风格。朗读的语调、声音或高亢或沉缓, 或激越或悲伤。恰到好处的声量、充沛浓郁的氛围、笼罩心头的情感, 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形象、作品的画面, 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 深入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心灵, 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经历喜怒哀乐, 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上阕要读得豪情万丈, 下阕要读得居高临下, 最后三句要读得意气轩昂、激情满怀, 才能体现出作者伟大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心。2008年浙江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二等奖获得者、金华五中的叶香美老师在执教《雨说》时, 为帮助学生深入体味诗歌所创设的优美意境, 把握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由师生共同朗读开始, 反复吟诵, 相互感染, 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熏陶了学生的情感, 激发起他们深入学习诗歌的兴趣。学生通过随后的分析、研讨, 能够准确理解诗人拳拳的赤子之心, 以及对祖国改革开放事业和下一代美好诚挚的祝福。

一般来说, 在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时, 要顺势引入对诗歌深层次的学习, 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主思维的动力, 提高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从而激起一种强烈的、积极的审美愿望,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

四、引导学生互相之间产生共鸣, 促使诗歌学习常态化、生活化

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 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实践问题, 与每位学生的情感经历有关。教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相互感染、产生共鸣, 从而形成浓厚的诗歌学习氛围, 促成诗歌学习的常态化、生活化。

笔者曾经组织几个爱好诗歌的学生, 自己去阅读和欣赏诗歌, 然后写“诗歌日记”, 引导学生去发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日记的内容涉及学习、亲情、爱情、友谊、社会等诸多领域, 要求必须表达真情实感, 必须是“写真”的。教师对学生的每一点健康的情感内省和诗意的表达都给予充分肯定, 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帮助那些还处于自我封闭状态的学生从个人情感的天地中走出来。后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进来, 他们相互影响、相互鼓励, 学着字斟句酌, 虽然大部分“诗歌日记”显得幼稚和粗糙, 但他们乐此不疲。还有的学生自发组织“读诗会”, 每个星期都安排活动, 有的激情朗诵, 有的讲评, 有的质疑……大家都很投入。学生在这些活动中, 一方面表达了内心的情感, 另一方面更加深切地体悟到诗歌中蕴涵的形象美、意境美、艺术美和情感美。

总之, 在诗歌教学中, “先学后教, 主体参与”, 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 净化学生的情感, 就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相应的情感因素, 运用情感的语言, 采取多种方式, 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 即把教材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 从而形成学生相应的情感活动, 使其思想上得到启发, 感情上得到满足, 产生美的情绪体验, 这样不仅可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而且可使其获得应有的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刘墨等《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开明出版社。

[2].傅道春等《新课程中教学技能的变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邵君华《积累品味鉴赏——古代诗歌鉴赏三步法》, 《中学语文》2007年第26期。

上一篇:经典唯美经典的句子下一篇: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二(词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