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2024-07-30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共14篇)(共14篇)

1.浅析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篇一

运用科学的教学设计 提升高中化学学科素养

摘要:化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学生的培养有更新的要求,对与课程改革紧密联系的教学设计也有了新的要求。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以科学的教学设计为载体,对于高中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的研究,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

教学设计

21世纪以来,国际经合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出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相继在教育领域建立了学生的 “核心素养” 模型: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信息技术素养、语言能力、自主发展、数学素养、问题解决与实践探索能力。高中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核心素养呢我们认为最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应该包括:思想品德素养、各学科的基本科学素养(包括双基、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人文素养即内在的精神品质(包括文史政法哲艺的知识、思想、方法和精神)、信息素养、思维素养、跨学科跨情境的综合能力及实践素养、语言素养(包括人际交往、合作交流、学科用语、国际理解教育等)、道德素养(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如正义感、诚信、礼仪等)和身心素养(良好的体质、积极和平衡的心态等)。化学在生命科学、空间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中协同发展,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以培养学生完美人格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宗旨,指导学生从更高的视野和境界上自我发展;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化学信息素养、化学能力、合作能力和语言素养、化学思维素养;跨学科综合创新素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

目前普通高中 《化学课程标准》,以化学知识为导向,使知识本位强于能力本位。重化学理论,轻化学实践探究;重化学知识的纵向拓展,轻化学知识跨学科的横向综合。造成化学知识理论性强、抽象,教学内容陷入理论的情境中,常常脱离现实生活。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原因是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太少了,始终缺乏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缺乏创造性思维、原创能力等的培养。我们提出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模式的转型,由重视教学“化学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转向重视“学生化学核心能力和化学素养的生成”,由重视学生“化学知识结构”,轻“学生能力” 培养,转向促进“学生化学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

一、以生为本,设计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现代化教育的目标是开发学生的智力,所以我们的教学必须立足于使学生主动求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优质教学是一种教学体系,以目标卓越、过程优化、效果优质为价值追求。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课程资源,因为教材的缺憾与空白要靠教师去圆满,教材的运用与开发要靠教师去创造。因此要求教师要目中有“人”,教学有对象意识,才能因材施教,根据学情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进行重组、活用,要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使预设进尽可能得到精彩的生成,努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教学目标是教与学双方活动的准绳,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尺。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都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我们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到:知识的巩固、衔接、新知的学习程度,学生技能和能力的培养等等。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非常重视教学的认知目标,但是对非认知目标则没有足够的重视。例如,在教授知识的运用和发展阶段,把练习的内容直接与高考接轨,而很少考虑教学内容与社会和生产生活的实际联系,更很少考虑到对学生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更应该坚持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坚持以学习为中心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上不仅包含学科学习内容,而且要注重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化学教学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运作。

二、扬长教育,实施科学化的教学活动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是指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求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如何使每一个学生在化学课堂中都能得到发展,这是我们在教学中考虑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学生在情感智能的各个方面发展不均衡是我们必须承认的事实。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果斯基说过:“只有当儿童不同的能力和需要得到尊重,并能以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方式学习和表现时,他们就会学得更好,学得更有兴致,从而能在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中实现自己富有个性的发展。”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可以多种的,每个人都可能有某方面的强项,如果我们能让教学活动设计尽可能涵盖其中的多个方面,给每个学生以表现和发展他强项的机会,这样我们的教育就会成为一种扬长的教育,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信,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乐趣至关重要。在这方面我的体会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兼顾考虑学习能力、个性、等因素,尽可能做到实力相当,大体平衡,有助于他们发挥各自优势智能和团对精神,使每个成员都获得自信心和成功感。如酸碱指示剂的学习可让学生采集花朵自行制作酸碱指示剂,并用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同学们探究学习。由于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必然对所学内容产生一股强大的吸引力,效果不言而喻。又如在刚刚进行同分异构体的学习时,很多学生感觉很困难,这缘于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中存在的问题,我在这里的教学设计是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小组成员分别扮演戊烷分子中的5个碳原子,然后在讲台上表演出他们可以有多少种结合方式,这时你可以发现不同类型的学生在这里会充当不同的角色。以上两个教学片段即是充分考虑多元智能因素的教学活动设计,同学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每个小组都希望得到展示交流的机会,作为教师听到同学们独到的创意,看到同学们之间平等地交流与质疑,感受到同学们迸发出的创造的火花,这时才真正体会课堂是有生命的。

三、延伸课外,开展生活化的研究性学习

采用“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对提高化学学科的的兴趣和成绩,以及使学生在化学课堂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还是有帮助的。但“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并不是万能药,在化学课堂中进行教学时也常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比如单从一节课来看,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课堂在认知容量上比不上传统的课堂,教学的进度也不那么容易把握。通过平时的一些摸索,我找寻到了一些将研究性学习内容引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较好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方法1:通过对课堂实验过程中一些异常现象的探究,引发研究性学习。例如,“乙烯”一节中,在制备乙烯的中会产生出明显的刺激性气味,而乙烯本身是无色接近无味的气体,如果抓住这一问题探究下去,让学生分组讨论原因,并设计出除去杂质并验证乙烯存在的实验方案,然后小组间互相交流评价,便在课堂中开展了研究性的学习。

方法2:对课本知识进行大胆的改进和延伸,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展开研究性学习。在必修2中学习元素周期表时,我们只是学习课本上的长式元素周期表,对于其他形式的周期表学生知之甚少,认识了这点后我做了这样的安排要求学生利用课外资料、网络信息等手段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制作一张属于自己的并且是独一无二的周期表。

方法3: 对社会中的化学热点问题展开研究和讨论。例如,近几年来我国连续发生的几起有毒原料泄漏事件、安徽有毒奶粉事件、广州假酒案事件等。

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自主-合作”学习相结合,促成教材、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进生活,走进社会,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展了自己的思路,在加深了知识学习的同时,感受了化学的丰富多彩。

总之,现代化学的飞速发展需要社会的每一分子具有良好的化学科学素养与之适应。核心素养是最基础、最具生长性的关键素养,就像房屋的地基,它决定房屋的高度。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关键期的特点,错过了关键期就很难弥补。在倡导“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l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的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应本着严谨治学的态度,注重化学课教学中各环节的教学设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参考文献:

[1]王燕红.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教师需要具备的专业素质[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2]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2014(03).[3]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人民教育,2014(10).[4]李晓东.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关键.今日教育,2016(03).[5]范冬萍 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与科学教育新理念.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6]裴新宁; 刘新阳.为21世纪重建教育——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全球教育展望 ,2013(12).[7]《走向核心素养》专题.人民教育,2015(07).[8]余文森.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及其培育.今日教育,2016(03).

2.浅析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篇二

通过实验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和技能, 更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以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

一、科学实验教学方法不能真正实施的原因分析

究其原因可能是:理科教材中实验内容与结构本身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实验内容单调, 结构体系陈旧, 教学类型较为固定

由于长期受原有教育思想的影响, 重视运用实验来检验、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 所以, 我国理科教学中侧重于把实验作为传授知识和训练实验技能的工具。演示实验的数量较多, 验证实验居多, 在开发学生智力, 培养学生质疑、探索、设计等能力方面严重不足, 学生亲自动手做探索性实验的机会不多。

2. 忽视学生实验过程中的思维拓展

实验教学必须让学生动手“做”, 这当然是正确的, 但是, 实验除了“做”之外, 还必须“想”, 要会思考、设计。因为技能训练仅是较低层次的实验能力, 远远不是实验能力的全部, 实验教学更应当重视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分析这种较高层次的实验能力的培养。因此加大实验过程中的思维力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应当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分析装置和操作的原理, 分析实验中正常和异常的现象, 充分利用实验探讨更多问题, 并引导学生在实验前设计或者评价这个实验方案, 或者可重新设计、补充、改进一些实验, 使常规的课本实验通过优化组合挖掘和拓展其功能。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给学生提供探索知识的条件, 让学生参与实践, 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独立操作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表达能力。

3. 缺乏对学生实验心理的指导

由于条件限制,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麻烦和问题。如:药品失效、浓度不准、仪器不灵活、数量不足、不配套等导致实验的失败;制取气体有毒会损害健康, 腐蚀性药品和明火可能造成对人体的伤害;实验环境通风条件不良, 实验室内充满难闻气味;实验结束后仪器的清洗及废弃药品或产物的回收等一系列的问题。若不及时对学生进行实验心理的指导, 会使学生产生厌恶实验、害怕实验的不健康心理, 而这一点也是目前实验教学中比较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 我们比较注重实验的安全性, 这当然是正确的, 但在安全教育的同时, 我们也应当培养学生健康的实验心理, 让他们喜爱实验, 而不是害怕实验。

二、教学实施方案

科学是一种过程, 以实验为基础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 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科学素质、造就创造性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 是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方法之一。

1. 重视制作活动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制作活动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参与做,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 锻炼思维,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按照《科学》教材提供的操作方法, 是比较难把握做好地球仪的。在制作过程中存在几个难点: (1) 经纬网不容易画均匀; (2) 无法精确地确定南北回归线和南极圈、北极圈的位置; (3) 七大洲的轮廓较难画, 且在小型地球仪上的位置较难把握。在制作过程中, 针对以上难点笔者与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在学生中有一部分人在小学时曾制作过小型地球仪。不过, 那是有专门器材提供的, 学生只要将印有经纬网和七大洲的小纸片贴在一个小球上就可以完成了。但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既然直接画小球有困难, 那么, 我们是否可以先画在纸上, 再将纸贴到乒乓球上?

将纸贴在乒乓球上, 是一个较好的方法, 但这里存在一个困难:一张平面的圆形的纸是不可能平整地贴在一个球面上的。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根据这一情况, 我们必须自己设计用于贴在乒乓球上的纸片的形状和大小。根据测定可知, 小球最大圆的周长是12厘米, 若将它定为赤道的话, 则经线刚好为6厘米, 我们决定将纸片的图形定为半球的形状像锯齿形, 南北回归线和南极圈、北极圈的位置可计算出, 也画在图纸上, 这个图形的纸片贴到小球上, 还会有一点空隙露出, 这就需要依靠上色来掩盖了。七大洲的画法, 可以先在纸上描绘, 然后, 将纸贴上小球 (贴的时候要注意经纬度的位置) , 为了美观, 可将七大洲的纸片贴上小球后, 用铅笔描下轮廓, 然后取下纸片, 在轮廓内上色即可。

2. 加强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和探究、设计能力的培养

(1) 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 从他们身边熟悉的事物和生活经验出发, 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便于其理解和接受, 从而能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理解科学和发展科学。

(2) 重视对学生典型活动的设计。探究和设计的能力只有让学生通过亲自操作、亲自实践和独立思考才能掌握。实践活动课正是给学生提供探索知识的条件, 让学生参与实践, 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实践活动中, 学生通过调查、探究、观察、实验来认识和学习一些基本概念, 并将这些概念与其在社会、环境、经济发展中的应用有机结合起来, 以激励学生学以致用, 学会生活。选择对学生认识发展有意义的典型经历活动, 使教学活动的展开向深度扩展。通过强调科学探究对教学过程加以改造, 以促进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激发他们学科学的兴趣。

由于该实验所要求测量的数据较多, 需要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 了解数据记录、处理和分析的一般方法, 学会表格和图形的应用。

3. 充分展示教材, 创设娱情激趣的教学情境

游戏对于学生来说是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适当地插入小游戏, 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方式。笔者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教材的内容, 尽可能地设计了一些游戏的情境, 让学生在“玩中学”。

新教材第一章中有个实验:“先用眼睛观察你的指纹, 再用放大镜观察你的指纹, 并把观察到的指纹画下来, 看看别人的指纹与你的指纹有什么不同。”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除了完成这个实验外, 还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准备了一盒印泥, 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在纸上按下自己的指纹, 再比较自己的指纹与别人的不同之处。这个游戏受到学生的欢迎, 他们非常认真地投入到游戏中, 认真地按下自己的指纹, 并尽量地收集其他同学的指纹, 认真观察、比较其中的不同点。

4. 运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 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是指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出发, 以实验为基础, 以自然科学方法论为依据, 把学生认识科学知识的活动组织成其主动参与探究科学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运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 可实现知识、技能、能力与态度在探究过程中的统一, 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 形成实验技能。实验教学除了必须让学生动手“做”外, 更重要的是“想”, 要会思考、设计。

3.浅析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 篇三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科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在传统物理教学中,教师把重点放在考试大纲上,在教学理念上以考试大纲为教学要求,只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教授,没有去深度探究知识的发现和形成过程,形成了教师的封闭式教学和学生的任务式学习,造成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所以在物理教学中一定要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把基础文化知识和科学学习方法教授给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科学方法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物理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不仅是物理学在漫长的发展中形成的产物,也是发展物理学的手段,科学方法以物理知识为载体,存在于丰富的物理知识中,物理知识与科学方法构成了统一的有机体。结合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大纲,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在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和掌握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的同时,也可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物理思想和创造才能,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基本原則

隐性教育为主,显性教育为辅

所谓隐性教育是指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隐蔽的发挥教学科学方法的导向作用;显性教育主要是指通过特定和容易让学生理解的方式,提出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方法名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把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科学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隐性教育的渗透性影响,为显性教育创造条件,实施隐性教育为主,显性教育为辅,最终以显性的方式展现出来。

应用性原则

物理科学方法是知识性和实用性的结合体。把科学方法教育应用到实践中,通过训练可以获得所学物理知识的反馈和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参与能力,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循序渐进

在物理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接受能力等特点不同,实施循序渐进的科学教育方法。

传授知识、科学方法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物理知识是在科学探究方法的基础上得出的,因此方法是知识探究过程中的产物,知识与方法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科学方法教育与学生能力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不以任何背景为依托,即使在任何条件下,也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所以为了充分实现物理知识的价值,在物理教学上要正确处理好知识、方法和能力之间的关系。

三、在实验中的科学方法教育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法,确定实验的目标和方向,运用物理理论知识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在把实验提升到理论高度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1、分析设计实验思想,挖掘实验科学方法

在每个实验精心设计的方法上,不仅有一定的规律,而且也具有创造性和启发性,蕴含了丰富的科学方法,例如:

(1)等效法:在高中物理教学试验中,在有限的器材等硬件条件下,通过运用等效法,利用简单的测量仪器测量出较难得出的物理量,例如: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和均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试验中都运用了等效的方法。

(2)理想实验法:物理实验中,依据科学实验的理论,运用逻辑推理总结出物理结论的方法即理想实验法,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斜面研究。

(3)比较的方法:比较法就是在实验进行前,提前制定一个标准,然后通过实验与之相比较,例如通过比较的方法得出内接电阻和外接电阻的优缺点。

(4)试验放大法:通过利用放大法把很难直接观察到的微小变化显示出来,例如对万有引力的证明。

注重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的处理,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观察作为实验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科学方法,在实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的观察法有:

(1)重点观察法:保持物体质量一定并一定的控制力F,来观察加速与F和质量的关系,从而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a=F/m。

(2)对比观察法:例如蜡烛在焦点内和焦点外的透镜成像定律研究。

实验记录是科学方法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将思维方式和数学方法统一起来,把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好而理论分析,主要的数据处理方式:

(1)近似值法和平均法: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在物理教学实验中,得出的数据会有一定程度的误差,为了得到比较精确的数据,这就需要进行多次试验,最终选取其中的近似值或平均值。

(2)表格法:在金属电阻率实验中,把导线的电阻R、导线的长度L、导线的直径d和导线的面积等列入表格中,采用相应的仪器测量出他们的参数,进而算出不同数据的电阻率ρ。

(3)图像法:物体平抛运动的实验是图像法最为典型的应用,通过图像的方式勾画出物体的运动轨迹,最终求出重力加速度和初速度。

改进和设计实验,是检验科学方法掌握程度的最佳检测手段

改进和设计实验是科学方法教育的重要方式,选取物理教学中的经典实验,对其进行创新,改变原有的实验条件,强调实验目的,使学生能够在实验过程中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影响实验的主要因素;从实际出发,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悬挂测试中心等)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设计实验步骤,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实验过程,记录实验结果,最后得出实验报告,这样不仅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参与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想,巩固了课堂知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结束语:

科学方法教育对摆脱传统思想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教学功用,在物理教学中要不断深化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推动科学方法教育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大昌.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物理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国家研究理事会.科学探究与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罗星凯等译.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0.

[3]王文英.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开展科学方法教育之实践和探索[D]:[硕士学位

论文].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0.

[4]张宪魁著.物理科学方法教育[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11.

4.浅析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篇四

论文摘要: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的基础,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着实验教学效率的高低。但从实验教学现状来看,课时不足,实验研究较少,机械化重,实验标准化要求较高等原因都导致了生物实验教学开展起来困难重重。文章就基于对实验教学现状的思考,并结合实验教学提出相应的对策。

在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也逐渐从知识学习转向技能培养,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得到了不同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体现。在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占有重要位置,它是实现“知识学习”向“技能培养”转变的关键,而要保证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实验教学设计就是基础。因此,针对当前实验教学设计的现状而思考相应的对策来优化实验教学设计,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对促进高中生物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5.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 篇五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

重庆市万州中学 黄全安

在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日新月异,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多数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人士已经普遍认识到,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掌握方法的多少和熟练程度。因此,物理教学中既应该让学生掌握物理学的概念和规律,更应该让学生重视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

所谓科学方法,是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般规律性理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内容有:一是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的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二是物理学习方法的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在完成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科学方法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和指导,有利于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培养科学的态度,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掌握了物理知识本身,而且掌握了研究和学习物理的方法,以及探索物理的精神。

一. 指导阅读课本,培养自学方法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科书,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一方面通过读书掌握物理的科学语言;二是通过反复读书,使掌握的知识更加全面、系统、准确;三是通过读书提高自学能力,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怎样正确指导读书呢?

(1)基本概念、基本定律要着重读,对其中的重点字母要深入体会、准确理解。因为这些字句或揭露了事物的本质;或指出了事物变化的范围和条件;或反映两个事物的区别与联系。教学时,必须指导学生把这些重点字句“抠”出来搞清楚、弄明白。如功率的概念中把“时间”限制为“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而不能简单说成“功率等于功跟时间的比值”。又如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阻碍”的含义不是“阻止”,它是指:原来磁场增强时,感应电流磁场与原磁场反向;原来磁场减弱时,感应电流磁场与原磁场同向。在教材中“这段”、“该点”、“某时”、“某刻”、“任意”、“总是”等字眼很多,切不可轻视。要养成“抠”字眼的习惯,正确理解概念和规律的物理意义、适用条件。

(2)指导学生识图、读图、画图。物理学上的图形很多,如速度图线、振动图线、

波动图线、交流电的图线、气体状态变化图线、电力线、磁感线、电路图、受力图等,是用来描述量与量之间关系或变化规律的,是最简单的物理语言。学会识图、读图、画图是一种基本功,决不能忽视。通过对图形的理解,可以提高空间想象力,增强物理综合能力。

二. 在物理知识的教学中渗透方法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

科学方法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既需要潜移默化的熏陶,也需要有目的的训练。脱离物理知识对中学生大讲科学方法,则犹如建设空中楼阁;埋头讲物理知识而不注意方法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则犹如给学生一堆砖瓦。因此,科学方法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应渗透在物理知识教学之中,只有根植于物理知识沃土之中的科学方法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才会结出丰硕的智慧之果。在物理知识的教学中,处处蕴涵着科学方法。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建立常常运用观察和实验、比较和分类、分析和综合、数学和推理、理想化等科学方法。如在概念教学中,将电势能和重力势能类比,学生很容易接受;在洛仑兹力教学中,由安培力演绎出洛仑兹力。在牛顿第二定律、玻―玛定律、楞次定律等规律的教学中,常采用观察和实验、数学推理的方法来研究。如“电磁感应”的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的好例子,可将教学过程组织为较完整地体现科学研究一般方法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具

6.浅析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篇六

对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而言,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非常重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要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师不仅要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也要在知识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技巧.这样才能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能力

科学素养的培养应当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教师要让学生对于一些基本的实验方式有所了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是一个重要环节.学生不仅要对仪器有细致观察,进而选取一些合适的实验器材,对化学药品也要有仔细观察,这样才不会用错实验药品.最重要的是,学生要对实验过程进行仔细观察,尤其是对于实验的各种现象,实验最后的产物或者是结果进行细心观察.这些都是决定学生实验成败的关键,也是学生的基本实验素养的一种直观体现.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观察的内容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1)化学实验仪器和装置.要观察其形状、大小、比例、尺寸和造型等.对化学实验装置,要先从下到上、从左到右进行整体观察,在此基础上,再迅速找出装置的中心部位,进行重点观察.(2)化学实验操作.要观察实验仪器的持拿和使用方法;观察实验装置的安装方法;观察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方法.(3)物质及其变化.要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挥发性、溶解性、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和酸碱性等特征.只有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化学实验操作都有很多讲究,操作上的任何不规范或者错误,都会直接对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带来影响,严重时还可能引发一些安全事故.因此,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一些正确的实验操作技能非常重要.教师要让学生熟悉一些常规仪器以及实验器材,对每一种器材的基本使用方法牢记于心.同时,让学生能够结合不同的实验灵活地调整实验操作过程,并且要善于解决实验中的一些问题与突发状况.这些都是学生实验素养的良好体现.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例如,在讲“滴管”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滴管伸入溶液前要先挤捏胶头?为什么使用时不能伸入试管或接触烧杯内壁?为什么滴管不能横放或倒拿等.同时,教师应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加热、过滤、溶解、蒸发、气体收集、仪器的装配与连接等基本操作,并且要让学生弄清道理、掌握要领、操作正确、叙述明白.在这样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规范的操作及科学的实验态度和方法,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深化有促进作用.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7.浅析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篇七

一、重视教材与教学资源的整合、运用

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所有材料和辅助设施。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需要,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研究教材、探索教材,将身边的教学资源与教材有机地整合,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扩宽学生学习渠道,开阔视野,使教与学更加灵活,多样化,同时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使之参与到教学中来。目前,由于教师日常工作比较繁忙,以及教学设施的限制,教学资源的利用总是被限制在教材方面。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开发和利用其他资源作为教材资源的补充、延伸和扩展,提高效率。大家都知道当今是互联网的时代,它已经成为信息传递和获取、处理信息的最主要途径。老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精美的课件,也可以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重视学情分析

在设计时,充分了解上课对象。教学活动包括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学程序的设计必须正确处理教学系统中教与学的关系。以我现在任教的班级为例,虽然学生的英语水平处在全年级的中上程度,但总体来说还是有很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不扎实,语言运用能力差。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习惯被动地接受知识,认为英语学习就是背单词、做练习、学习枯燥的语法、考试,没有任何兴趣而言。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该充分利用教学手段,根据学生的实际整合有限的资源,从多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感受英语中学习英语。通过学情分析,教师在准确把握学生们的实际情况下,就可以设计整堂课的教学目标了。

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重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指导

学习方式一般分为适应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适应性学习只是对预先设定好的准则为基础,以获取已有知识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这种学习方式越来越不满足人们的要求。当今,我们提倡创新性学习,要求学生能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能主动地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同时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分类和整理有用的信息。还可以使学生独立地从多角度对所学内容展开思考,并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探索新的问题和扩宽自己的视野。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任务型学习、合作型学习和探究性学习都是创新性学习的形式。我们要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在真实的交流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陶冶了情操,扩宽了视野,同时锻炼了用英语思维的能力。高中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并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富有很大的潜力,老师需要耐心地观察学生每一个新的想法、新的创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时,也促进学生养成善于求异的欲望,创新能力也随之增加。

四、注重教学目标的确立

教学目标一般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目标的确立是期望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达到的程度,是预期的教学成果。以我参加的一堂优质课为例,本堂课我讲授的是高中英语必修第三模块中Unit5 Canada—“The True North”(Warming up,Reading和Comprehending部分)。为了扩展教学内容,利用有效的学习资源,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本课的内容没有整体介绍加拿大的地理概况和风土人情,而是透过旅游者的眼睛来看加拿大。相比较而言,这样的课文难度更大。我将本单元的Warming up,Reading和Comprehending部分整合为一课时,本课讲述的是两个女孩沿着从西向东的旅游路线向我们介绍加拿大的面积,地貌,主要城市,人口,生态环境等,让学生对加拿大的美丽,富饶,幅员辽阔,地广人稀有了更深的了解。根据学情我设立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了解加拿大的一些地理人文概况和文化风俗;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2)能力目标。使用加拿大地图,找到加拿大的首都、主要城市、湖泊、落基山脉;画出主人公在加拿大旅游的路线图,学会按时空顺序叙事;同时根据课文组织语言做一份关于加拿大介绍的报告等等。(3)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加拿大,激发他们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五、重视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为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特点和教学媒体条件等,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步骤。为了扩展教学内容,我们可以)利用有效的学习资源,采用黑板,音频播放软件,电视,多媒体等教学。以高中英语阅读课为例,主要部分包括:Leading-in导入;Warming up热身;Reading阅读;Post-reading读后;Homework作业等。本堂课我充分发挥自制网络课件的优势,使本节课的内容更加充实,容量更多。歌曲导入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听觉上激发学生对本话题的兴趣。其教学过程如下:(1)我采用了加拿大国歌导入,从而引出本单元的话题。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从中猜测出国家名称从而引入话题。(2)接下来进入热身部分,完成课堂小测验,检测自己对加拿大的了解程度。(3)阅读部分分为:Fast reading、快速阅读,让学生快速阅读的同时思考:文章标题中“the True North”的含义是什么?学生通过阅读可能把握标题中的两层含义:字面含义以及在文章中的含义。让学生重视文章标题,思考题目的含义,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和情感,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抓住中心思想的能力。另一方面,发散学生思维,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六、重视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实际上就是要求英语教师对业务不断提高、对自我不断发展,强化创造性、培养课堂技能,养成教师的专业气质。还要经常分析教学实践与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创新,把学生的需要与长期的教学目标结合起来。不断地挑战自己,发展自己,从而把专业的成长与发展和赋予课堂教学以活力当作自己的责任。比如这次课的快速阅读部分此部分在进入之前我忽略了文章的衔接,课件中有一张幻灯片显示的是课题及火车的图片,在这里应进行一个简要的说明,应提及人物和事件,给学生一个总体的印象比直接进入快速阅读部分效果应该会更好一些。最后,一部分Post-reading读后,我安排探究和讨论过程中的观点汇总等形式鼓励学生借助小组活动的形式来合作,来表达,来思考。在口头报告这个环节里,学生们都非常积极踊跃,但由于时间关系,没能让所有组别的同学展示他们的成果,是这堂课的一个缺陷。由于学生的基础相对不扎实,最后一个环节报告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学生们的展示内容比较单一,我应该再适当地调配和整合他们所搜集到的信息,那效果将会更好。还有在报告过程中语言还不够流利,出现还有些单词不会拼读的现象,这都需要教师在平时要多加练习与培养其学习习惯。

总之,高中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有规律地反思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分析教学实践与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创新,把学生的需要与长期的教学目标结合起来,把专业的成长与发展和赋予课堂教学活力当作自己的责任,做到有效教学,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核心环节。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推进高中英语教学改革。因此,重视教材与教学资源的整合,重视学情分析,实施有效地教学设计,才能实现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关键词:有效性,课堂设计,高中英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8.浅析高中历史教学的教学设计 篇八

一、烘托情境,渲染气氛

在教学中我经常安排“情境设置”的环节,这是从情境教学法中受到的启发。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或以暗示悬念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或以情感共鸣形式来烘托学习氛围等等。例如,在讲“南京大屠杀”时我是这样安排的。

1.利用幻灯片图片定格历史:触目惊心的“万人坑”“日军活埋南京和平居民”“日军把南京青年当做刀靶练习刺杀”等。

2.数字报告:“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屠杀的手段极其残忍,有的枪杀,有的刀刺,有的活埋,有的活活烧死……”

3.新闻再现:介绍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的报道。

4.配乐激发情感。面对此情此景,学生议论纷纷,有的摩拳擦掌,有的义愤填膺,情绪非常激动。

通过这些情景再现的方式,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了1937年南京遭受到的苦难,也对这个事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我讲道:“‘南京大屠杀’是南京人民遭受到的苦难,是我们中国人遭受到的苦难,更好似我们中华民族的耻辱。在那个年代,我们的人民曾经被残忍地蹂躏,被无情地屠杀。这是一段痛苦的历史,也是给予我们教训的历史,我们要认清这段历史,努力使我们的国家繁荣富强起来,让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这样教学效果就达到了,通过“南京大屠杀”这一事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也使学生形成了一种民族凝聚力。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学生,祖国的接班人看到了真正的历史,对于日本政府企图掩盖真相、美化历史是最有力的回击,切实做到了历史为现实服务。

情景设置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都可以尝试作为导入的方法,有效的情景设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二、设疑释疑,环环相扣

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疑问的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的疑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主动地去思考问题。疑问是激发学生思维活跃性的重要手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巧妙地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疑问还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会针对同一个疑问不断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在争论中得到思维的锻炼和知识能力的提高。我在多年的历史教学中,一直注重疑问的使用,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化解教学重难点,还可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反馈,柳暗花明

《论语》中有这样的描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里的“愤”“悱”和“不以三隅反”的情况,正是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如果教师不注意观察学生是否处于“愤”“悱”的状态,那么就不可能恰到好处地去启发。如果教师“举一隅”,而没能觉察到学生是否能够“以三隅反”,又如何确定是继续讲下去还是应该转换角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教师的“一隅”呢?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情况,以便随时随地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更正教学方法。

例如,在讲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时,我以“抗战为什么能取得胜利?”为谜面出了一则谜语,谜底是打一历史人物。答案有四个:1.屈原 2.苏武 3.蒋干 4.共工。学生在看到这么新颖的问题时,非常踊跃,讨论也非常积极。但他们给出的答案不尽如人意,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屈原或苏武,那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是一种反馈了,反馈给我的信息就是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理解不透彻。对于这个问题教师还应该再讲解。随后我又讲了对战争胜利的原因应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美国的原子弹和苏联的红军并不是促成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的抗战才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是抗战胜利的重要因素;再者,由于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必然以失败告终。这样一讲学生就明了多了。

所以教学中需要反馈,我们更应注重反馈。没有反馈,我们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不知道前方水的深浅;没有反馈,课堂成了我们教师的独角戏,谈何教学效果?

四、课堂小结画龙点睛

完整的教学过程少不了课堂小结,小结既包括教学过程最后的总结,又包括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教学步骤结束后的及时总结。总结什么,怎么总结,影响到每个环节的教学效果,好的总结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例如,在讲“日本明治维新”这一内容时课后我用了这样一段小结:“同样的闭关锁国,同样的落后封建,同样的受列强欺凌,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失败了。从此两国的道路迥然不同,日本不但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险,而且成为了亚洲最强大的国家,同时它又把其他亚洲国家变为了它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中国继续在民族苦难的深渊中堕落,最终完全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这其中就有日本。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这样的一段话既强调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双重意义,又激发了学生对‘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思考及对中日两国命运的探讨。

总之,处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设计最优化的教学。一份完整、严谨的教学设计是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所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学设计时,我们可以设计良好的教学情境,将知识融入到现实情境中,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教学内容。我们可以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知识、掌握知识。我们还可以通过课堂小结的形式让学生对知识结构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教学设计都应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一定要符合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精神状态,要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符合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才能使学生在开放性的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9.浅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 篇九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创设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形成概念、认识规律,建构物理知识体系,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最后,要通过运用、巩固、深化物理知识,让学生再次经历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科学家运用一系列科学方法通过一定程序解决自然领域或科学问题的研究过程,其本质是以科学态度揭示大自然奥妙并发现科学真理的思维方式。《物理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目标与重要内容,旨在使学生通过与科学家相似的研究过程,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设计等一系列感受和体验,在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励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提升标新立异的创新能力。

一、感受科学探究,创设学习环境

1.感受科学探究,创设学习概念环境。物理概念是从自然现象、物理事实或过程中抽象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相关的现象或过程展现出来,给学生创设一个学习概念的环境。创设环境有运用实验、联系实际等许多方法,但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都必须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地获取知识转化,体现“提出问题”和“猜想与假设”等“科学探究”要素。例如,运用实验引入摩擦力的概念,将放在桌面上的木块与跨过滑轮的绳子相连接,绳子的另一端悬挂掉盘,盘上放重物,木块在绳子的拉力作用下会运动起来。这时让学生猜想,如果逐步减少盘中重物质量,木块将如何?实验之后,再让学生相互交流,分析论证这是为什么。如此,通过科学探究,加深学生对看不见、摸不着的摩擦力的理解。

2.感受科学探究,创设学习规律环境。物理规律揭示的是物理量之间的必然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只能去发现规律,而不能凭主观意志去发明创造规律。因此,物理规律教学必须首先提供一个便于探索规律、发现规律的学习环境,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有所发现、有所联想,萌发或提炼出科学问题。例如,在导入《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时,首先将完全相同的8个“6V、0.3A”小灯泡分成两组分别并联在6V的蓄电池和6V的干电池两端,并在电源两端并联电压表监视电路电压,让学生猜想,接通电源后,两电路电压是否相同?两组小灯泡是否一样亮?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两电压表示数必然相同,两组小灯泡也一定一样亮。实验结果却发现,与蓄电池连接的电压表示数基本没有变化,而与干电池连接的电压表示数降低了2V左右,且与干电池连接的小灯泡比与蓄电池连接的小灯泡暗。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寻找两电路的不同,猜想现象原因,发现对电路的研究必须考虑电源内阻,引出考虑电源内阻的全电路定律。

二、体验科学探究,建构物理知识体系

1.体验科学探究,形成物理概念。有些概念是在观察、交流、探究等感受和体验过程中,获得感性认识并对感性材料思维加工而形成的。例如,利用人推车,牛拉犁,手提水桶,运动员举起杠铃,磁铁吸引铁钉等常见现象,引导学生分析论证、抽象概括出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些概念则需要通过实验来建立,涉及到科学探究的更多要素。例如,电阻的概念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什么叫导体?有哪些常见的导体?”之后,猜想“导体除了能够导电,对电流是否还有其他作用?”“要研究导体对电流是否还有其他作用,可以用什么方法?”“如果需要实验,应使用哪些仪器与材料?如何设计实验?”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制定实验方案。在电源、开关、电流表、小灯泡串联的电路中分别串入铅笔芯与镍铬导线之后,引导学生观察灯泡的亮度和电流表的示数,通过讨论、比较、分析、判断,发现镍铬导线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比铅笔芯大,得出在物理学中用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概念。

2.体验科学探究,认识物理规律探索。物理规律需要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和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去发现、思考、探讨。首先是通过发现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等一系列活动,探索事物的内在联系,提供实事求是的科学依据;之后再通过分析与论证、评价、交流与合作,得出结论。整个过程要使学生充分体验科学探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实现培养科学素养的目标。

3.再次经历科学探究,运用巩固物理知识。要真正理解概念掌握规律,还需要在运用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再次经历科学探究,进行巩固、深化和强化。一是在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强化科学探究。二是在进行实验设计和仪器教具制作的过程中深化科学探究。三是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过程中活化科学探究。

参考文献:

10.浅析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篇十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重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实验教学,使之成为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各个模块均安排了一些典型的物理实验,对其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精彩的验证或探索。物理实验从确立实验目的到设计实验直至最后的结果分析,其实验过程实质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因此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过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应用经过几次消化了的材料来讲授,或者经过抽象的理论分析加以表述,把已有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形成简明扼要的理论体系。比如研究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教材即是以变压器的结构与原理为切入点,简明扼要从理论上推导出了 的结论。这样的结论当然是必要的,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会造成学生对科学概念的产生和发展的误解,以为什么结论都可用数学方式推导出来,失去了对观察实验的兴趣,使学生们不了解科学结论到底来自何方。为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我们可以以实验为载体,把输出电压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尽可能设计成富有探究性、创造性,并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验或实践课题。比如:

(1)提出问题:由教师直接提问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与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说:由学生思考并互相补充得出输出电压可能会跟输入电压、原副线圈匝数、电流频率、铁芯等因素有关。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引导学生制定利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实验的计划,思考需要测量的数据与可能需要的实验器材,如电源、原副线圈可变的变压器、多用电表等。

(4)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各选择一个因素进行实验研究。

(5)根据证据进行解释:由各组选派代表,提供实验数据并作出解释: 与铁芯、频率无关。

(6)交流与检验:引导学生从理论上推导结论,将其与学生的实验结论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误差分析。

事实证明,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的学习效果与科学探究能力发展,比教师做演示实验或在黑板上讲理论的效果要好得多。只有在实验基础上建立了正确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才能由表及里,达到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认识。在物理教学中,创造条件加强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发展新知的重要途径。2 渗透物理学史,使之成为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有力示范 物理学史是人类在物理领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获得知识的历史记录。无数的科学家为物理学大厦的构筑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才结出了今天造福万民的智慧之果。物理学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探究;物理学的科学观和研究方法的演化、变革与发展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有价值的历史争论,尽管在物理教材的知识体系中并未留下太多痕迹,但是如果我们在物理教学中能适度地涉及这些内容,无疑会让学生随着历史的争论而深入当初科学探究的每一环节中去。

比如牛顿在1672年发表了《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一文,认为光具有微粒的性质,在当时就引起了物理学界极大的争论,胡克就曾质问牛顿为什么光束相交时不发生碰撞(即“光为什么不为光自身所散射”)。物理学家托马斯•杨通过双缝干涉实验证明了“光的波动说”的正确。从“光的微粒说”到“光的波动说”,再到“光的波粒二象性学说”的提出,其中所包含的对于科学的每一次质疑与推敲,都会给学生以极大的智慧启迪。科学家的思路是怎么产生的,他是如何思考的,他用了哪些方法质疑,从哪些角度质疑,而最终这些疑问又是怎样在实验和理论研究中得以深入并最终获得结论的,而这些结论还有哪些疑问等等。

所以,物理学史本身作为科学探究的历史,也应当让其更加突出探究历程,为学生进行自己探究开阔思路,加深对科学探究过程的理解并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使教育功能更加完善地得以发挥。3 授以方法,为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寻找路径

能力与方法是密切相关的,教师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就意味着要帮助他们掌握完成某种科学任务的方法。物理学方法是指人们在学习或研究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说、搜集事实、作出解释论证等所遵循的途径和使用的手段,实际上是思维的方法和程序。物理学研究方法,主要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经过科学抽象,运用数学工具,概括总结出实验规律,然后经过实践的检验,发展为物理理论。

物理学方法是物理学发展的灵魂,是以知识学习到能力发展的桥梁。物理学方法是指物理学的具体科学方法,通常认为有:观察法、实验法、理想化方法、类比方法、假设方法和数学方法六种。教师如果能以物理学方法为线索组织教学过程,实施知识教学与物理学方法教育的良好结合,必然使教学过程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例如,在库仑定律的教学中,教师不必要求学生预习,直接在上课之初先让学生进行两个带电体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猜想。猜想是探索性实验的前提,学生可能会想到:带电体的形状,大小,两带电体带电的多少,两带电体间的距离,两带电体间的介质等。然后,再让学生考虑这么多的因素怎么研究,有没有主次之分,哪些是主要因素,哪些是次要因素,次要因素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忽略,等等。当还剩下“电荷量”和“距离”两个因素时,再让学生考虑两个因素对作用力的影响如何思考,并提出控制变量法。这样模拟科学家的探索过程使学生体会与学习物理学方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建构物理概念规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物理规律是物理现象、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及其本质联系的反映。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就是对观察和实验得到的感性材料进行理性加工,并把有关物理问题的本质抽象出来。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任何概念和规律都是严谨的科学探究的结果,使学生在建构新的概念规律时,要学会质疑,学会尽可能经过严谨的探究再建构自己可以接受的知识体系。例如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时,可把牛顿和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进行比较,并结合伽利略的实验研究成果。牛顿认为任何物体都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而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靠外力来维持。牛顿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千古流芳的人物,但在此问题上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孰是孰非,争论也许并不能够令人信服,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出肯定的回答。在此基础上,再来讲述伽利略的实验研究成果,就可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的错误性。

为了丰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内容,可以将某些科学概念规律的典型探究方法作为重点使之凸现,针对于学生的薄弱环节突出某些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对于科学探究能力的渗透式培养。尝试STS教育,使生活成为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良好素材 STS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新兴学科,它强调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在教授物理知识的同时,渗透STS教育,在拓宽知识的过程中,有利于学生提高对科学的过程与方法的认识,增强对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验,加深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例如,学习原子能的知识,教师既要让学生了解核技术可以用作医疗、能源,同时也必须向学生介绍核污染、核放射可以杀伤人类甚至毁灭地球;了解声学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调查身边的声污染情况,并尝试提出减小噪声污染的有效措施等。这些都超出了物理学科自身的研究范围,然而是教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良好素材。

11.浅析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篇十一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业设计;问题;改革策略

引言

我国的高中语文教育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有关语文教学等方面的问题一直争议不断。其中语文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争论点。作业不但反映了课堂教学效果,而且也与教学内容与目标有关。因此,语文作业设计的合理化直接关系到高中语文教育的整体水平与效果。

一、高中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作业形式。在传统的教学形式中,高中语文作业主要以抄写的形式为主,以达到巩固课堂所学内容为目的。但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并不可行。以抄写形式完成的作业无法从根本上保证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同时无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和培养。再者,还造成了众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对语文作业理解的偏差,简单地理解为书面作业和纸质作业,而忽略了其他的作业形式。由此,导致了以写为主,从而忽视了语文学科的其他特点,包括通过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简言之,语文是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要求学生同时具备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协调发展。片面地强调写的能力,易造成其他方面能力的缺失,自然会影响到学生语文素养及能力的协调发展与提高。语文作业的多样化有利于全方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作业形式的过于单一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减退。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吸收的是已有的、现成的知识,是一种简单的记忆过程,并非学生自主思考、探索后所获得的知识。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参与的是一个被动的学习活动,显得简单而枯燥,抄袭作业的恶习也会由此产生。最后,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缺乏学生的自主思想与主观判断,识记部份的比例过大,体现在学生智力、技能培养和开发上弊大于利。在智力、技能和知识这三个训练层中,知识层次耗时过多,技能和智力的开发却相对薄弱,这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系统、持久和科学的训练。

2.学科本位的观点。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过于封闭、过于注重学科本位。这些问题体现在语文作业上为作业内容过于狭窄,绝大部分为课本内容的再现。作业设计只注重学习效果,而忽视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倾向于机械地强化识记所学的内容,不积极参与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学科本位为主体思想的作业设计思路还忽略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促使多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化为泡影,影响到整个高中教学质量及水平的提升。在作业完成方面,学生无法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和加以综合利用。而其他教学方式及作业的完成形式将能够弥补现行的作业方式的不足。简单举例,调研探究练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好奇、活跃思维、形成钻研精神等。

3.教学实践。当前很多高中语文作业的设计形式单一、内容单调,违反了语文教学规律。大量重复的机械写、读训练,不仅扼杀了学生的主动创造和积极参与兴趣,并且还造成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严重依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与升学考试息息相关的所谓“标准化”的作业形式,致使大量的作业训练取代了高中语文教学的文本阅读。为了进一步识记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和知识来提高学生的成绩,教育工作者往往让学生背诵和抄写。虽然机械记忆与被动模仿备受争议,但有些还得是教育工作者需要使用的手段。例如文言文的学习,其作业形式大多是要求学生阅读原文并将其译成白话文,但这还是目前教育工作者要求学生完成作业的主要形式和手段。

二、改革建议

针对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作者认为,首先,需要转变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务必使教学成果检验手段多样化,不再单一地将作业视为唯一手段;其次,作业内容的整合性和开放性需要被重视,强调作业完成过程中合作和实践等品质,关注学生的个性,注重作业形式的趣味性和创新性;最后,以作业多样化为指导方向,以提高学生语文水平为目的,来优化语文作业设计。

1.作业设计的人文性、人性化与工具性的统一。作业设计应以人文性、人性化与工具性的统一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和出发点。以往语文作业中注重体现和强调工具性,极少强调其人文性和人性化。不可否认,语文是负载文化的主要交际工具,而文化内涵是语文的固有根基。语文课程不是文化教材,没有系统传授文化知识的任务,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却能相应地反映出丰富的文化底蕴。

2.作业设计的创意性。传统的语文作业基本限于抄写和识记,显得枯燥而单调。以提高考试成绩、提高升学率为目的的语文教学模式,往往采取机械的手段,重复学习过的内容和知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不过,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应把握语言与思维的特点及其关系,改变以往单一、刻板的作业模式对学生思维造成的限制。从而设计出形式和内容多样化的作业,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文化素养的提高,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教育工作者在作业设计上,应具备开阔的视野,将传统形式的作业加以改造和改善,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学习能力以及促进学习方法的掌握,使语文教学不断适应新型的教学模式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为中学语文教育的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玥.谈新课程体系下的高中语文作业设计.2010.

[2]顾锁华.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作业的设计.

[3]李伟兵.如何有效设计语文作业.

12.浅析科学对环境设计的影响 篇十二

科学对设计产生直接和必然的影响, 环境设计作品往往体现着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一方面, 设计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支撑;另一方面, 设计也成为了科学实践的应用载体。科学为设计提供了新型材料和新技术, 科技又为设计增添了新的表现手段和传播媒介。在信息时代的今天, 科学对设计的影响更加凸显, 科技被看作一种设计表现, 而设计本身也正在成为一门科学。

一、科学准则与理论的完善为环境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以西方设计史为例, 从古埃及时期巨型建筑的建造, 到古希腊时期神庙建筑的成就, 再到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制图种类和现代建筑多元化的发展, 都可以说明设计的发展与科学理论的探索是分不开的。

(一) 古埃及时期

公元前4世纪, 古埃及时期以“金字塔”为代表的巨型建筑就充分反映了当时高水平的科学理论发展状况。那时的古埃及人已经掌握了正投影法, 并会使用比例尺来绘制建筑施工图。

(二) 古希腊时期

公元前5世纪, 古希腊人热衷于研究数学和哲学, 他们将这种科学理性思维延伸到对艺术形式的探究中来, 试图将对审美本质的理解和美的法则上升为公式化的解读。的确, 这个时期科学理论的繁荣大大推动了设计的发展。他们强调合乎比例的数量关系, 艺术家们也自觉地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来。

例如, 在几何学研究方面,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美来自于数及其相互之间的和谐关系, 比例、对称、韵律等形式美法则都可以量化。他们最伟大的发现就是最能引起人视觉美感的比例——“黄金分割”原理。人们发现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等建筑设计中似乎都暗藏这个黄金法则。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和谐为美, 拥有恰当的尺度才是美。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指出美的最高形式是秩序、匀称和明确, 数学可以证明这些法则的确定性。雕塑家波列克列托斯热衷于研究人体比例关系, 在其《规则》一书中准确阐述了人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他提出人体头部与身体的最完美比例为1:7。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系统总结了几何知识, 论证了大量有关美的定义和公理。古希腊人便将这些科学理论运用到建筑设计中, 在古埃及柱体的基础上, 确定了柱子、额枋、檐部三者的形式、比例和组合关系, 并且按照人体的比例和体态建造, 形成了多利克、爱奥尼克和科林斯三种典型“柱式”。柱与柱的排列使用又形成了一种重复、韵律和节奏的形式美感。在这些包含双重形式美感的柱式及其排列组合中形成了以雅典卫城为典型代表的独具特色的古希腊建筑群。在建筑形式上使用的这种模数化和程式化的做法体现了古希腊人对于比例结构和数的审美追求。当然, 这些设计上的成就都离不开科学理论著作的支撑, 同时也成为了我们现在所坚持的美的法则。

(三) 文艺复兴时期

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人们开始摆脱中世纪的宗教束缚, 主体意识开始觉醒, 科学、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成为人们的追求。在设计中表现出对于比例、透视、结构、立体感的遵循和热爱。这一时期, 最伟大的科学发现莫过于皮埃罗·德拉·弗朗契斯卡透视法的发明。后来, 阿尔伯蒂在《绘画论》中详细阐述了透视原理, 后人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 进一步完善了透视法, 使人们可以在平面上表现逼真的立体形象。透视图丰富了制图的种类。法国数学家蒙日在《画法几何》中更是总结了建筑制图的方法。

(四) 20世纪至今

2 0世纪至今, 科学理论对现代设计探索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以数学对艺术的影响为例, 非欧几何和多维空间理论的提出促使人们打破了传统模拟三维空间的思维常规, 在平面上表现四维甚至多维空间。“立体主义”这一几何术语作为画派名称就来源于乔治·布拉克的作品。荷兰图形艺术家埃舍尔深受数学思想的影响, 也是利用几何方法和几何形式来创作。他在平版画中使用了一些基本图形, 并利用反射、平移、旋转等平面几何作图方法, 表现异次元空间。爱因斯坦发表的“广义相对论”使时间和运动成为艺术家关注的焦点。杜尚的《下楼梯的裸女二号》在静止的画面上展示了连续的运动过程。几何学中和谐的数量关系和抽象的几何形式成为风格派的追求。冷抽象的代表画家蒙德里安认为抽象的几何形式才是绘画的本质。里特维尔德创作的“什罗德住宅”就是风格派在建筑设计中的立体化体现。

其实, 在环境设计中, 设计师们常利用具有数理关系的几何体的分解和组合来创造立体造型。将基本几何体进行加法组合, 或对基本形进行切割来取得所需形态是建筑设计中常用的方法。在构成方法上利用重复、分散、错位、重叠、旋转、变异等, 使建筑的几何形式富有变化和趣味性。优秀的建筑设计师们十分善于将几何体运用到自己的设计创作活动中来。在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阿尔瓦·阿尔托的作品中就能找到例证:这些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并没有采用复杂的有机形, 而是选择单纯的几何体形式。贝聿铭设计的当代最杰出的公共建筑之一——“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的基本结构就是由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组成的;在这个建筑的内部空间, 也是通过反复强调三角形符号来强调内部和外部结构形式的统一。他的另一个作品“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音乐厅”的基础结构是一个正方形, 内部由一个圆形的休息区走廊和长方形的音乐厅组成。弗兰克·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更是采用单纯的长方体之间的相互叠加产生了韵律美。1936年, 阿尔瓦·阿尔托设计的“芬兰萨伊诺萨罗市政府中心”, 采用多变的几何形式, 增添了建筑的趣味性。

进入21世纪, 环境设计日益发展, 更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支持。环境设计本身就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科学, 涉及人体工程学、光学、材料学、植物学、生态学、抗震防震等多个科学门类。由此可见, 科学理论的完善支撑着设计的发展。

二、科学实践将设计作为应用载体

科学为环境设计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表现形式、传播媒介与新型材料, 为设计的发展开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 新技术与新材料

建筑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综合的科学, 它受到当时生产技术的制约。例如, “金字塔”建造所用的石料体量都十分巨大, 远远超出人体所能负荷的范围。如此宏伟壮观的建筑物的建造说明当时的古埃及人已经掌握了石料加工、测量与机械运输起重的知识。再如, 以角斗场、罗马神庙为代表的巨型罗马建筑依赖混凝土拱券技术, 在施工中, 还利用动滑轮组装置来起重运输。中世纪的哥特建筑更是发展了罗马建筑的结构形式, 采用骨架券和飞伏壁的结构体系减轻建筑重量, 并在柱墩上砌尖塔来增加稳定性。

世博会展示的是当时最先进的文明成果和技术产品, 从某种程度上说世博会推动了建筑的发展。如伦敦世博会展厅“水晶宫”和巴黎世博会上的埃菲尔铁塔反映了建筑工程技术的成就。1851年, 约瑟夫·帕克斯顿采用标准构件, 将钢铁和玻璃这两种新型材料运用到大型公共建筑伦敦世博会展厅“水晶宫”的设计中来。预制构件使得这个总建筑面积为7万多平方米的建筑只用了4个月的时间就建造完成, 8万多平方米的玻璃幕墙使整个室内空间采光良好。除此之外, 1889年巴黎世博会的展厅是继“水晶宫”之后最重大的玻璃和钢铁结构建筑。另一个能体现法国建筑工程技术成就的标志就是埃菲尔铁塔。埃菲尔铁塔占地一公顷, 耸立在巴黎赛纳河畔的战神广场上。它每一层都设有酒吧和餐厅, 可供游客休息。每逢天晴, 站在这里可以看到70公里之内的巴黎全景。这个高300米, 直至1930年始终是全世界最高建筑的镂空铁塔在施工前每个金属部件都严格编号, 施工时完全依照设计进行装配, 没有出现任何差错。埃菲尔不仅设计了铁塔的结构和形式, 还设计了脚手架等安装工具。

标榜“理性”和“功能”的现代主义建筑的出现是工业革命的反映, 它的发展更是体现了技术和材料对设计发展的重大影响。这时的建筑设计将结构和形式等同起来, 结构构造本身就成为了一种审美对象。欧洲第一个现代主义建筑——格罗皮乌斯设计的“法古斯工厂”就体现了这一点, 它打破了墙承重的传统, 使用柱子承重, 并将包裹在建筑内部的楼梯通过大片的玻璃显露出来。而后60年代出现的“高技派”更是强调纯技术, 追求抽象的几何形式和机器风格, 赋予机械以美学意义, 在建筑表现形式上突出科技的特色和工业象征性。其实, 1914年, 在意大利出现的未来主义建筑运动就开始崇尚机械美、高科技美。《未来主义建筑宣言》中提出:未来的建筑要像一个粗犷的机器一样单纯, 在混凝土、钢和玻璃组成的建筑物上, 没有图画和雕塑, 电梯要以钢铁和玻璃的面貌暴露在建筑立面上。只是当时这并未成为一种设计潮流, “高技派”成为设计潮流离不开60年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体现这种风格的如1972年德国慕尼黑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心体育场的设计。它的设计者弗莱·奥托等人使用了充满趣味感的帐篷结构——巨大的金属柱支撑金属网, 并在其上覆盖玻璃。“高技派”的里程碑建筑——由伦佐·皮阿诺和理查德·罗杰斯设计的“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 它将电梯、水电内部管道等系统结构充分暴露在外, 为了凸显结构, 还饰以鲜艳的颜色。比“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更夸张突出高科技特征的是伦敦的“劳埃德保险公司和银行大楼”的设计, 这个建筑的表面布满管线和结构构件, 在材料上使用不锈钢、铝和其它合金构件, 色彩上使用发光的金属色, 这些都是为了强调科技的特征。

今天, 环境设计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绿色生态环境、智能环境等设计理念的实践无一不需要科技的支持。例如, 绿色生态设计就需要考虑多方面科技因素, 物理环境需要考虑到适宜的温度、湿度、环保的照明、噪音的处理、防辐射建筑材料的使用等;生物环境涉及材料的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循环利用、可再生等问题, 如建筑材料能否运用到新建筑中。而这些设计上的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科技的发展。世界上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建造生态建筑, 一方面反映出人们正在摸索一条建筑与环保相结合的道路, 另一个方面也反映出人们渴望亲近自然的心理。如芬兰凯拉瓦的太阳村的设计。一方面芬兰地处北欧, 冬季漫长且气候寒冷, 因此建筑需要考虑到保温;另一方面木材和黄铜等地域传统材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建筑又要考虑到节能环保。太阳村里每幢房子的屋顶和朝南的墙壁上都装上了大片的深色玻璃, 利用太阳能来供应暖气和热水, 太阳能可以解决大部分居民的耗能需求。对于现代城市来说, 如何将绿色设计理念应用到高层建筑中是需要探究的问题。如在建筑通风方面, 采用自然采光和通风, 利用顶部天窗形成“烟囱效应”, 降低空调耗电量, 改善室内空气环境。屋顶花园这种在建筑顶部进行绿化的理念, 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对其进行了探索。由此可见, 高层建筑等现代建筑的发展更需要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支撑, 这些都说明设计无不是受到当时社会的生产技术和材料的约束的。

(二) 新表现形式和传播媒介

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设计工作提供了新的表现手段和传播媒介——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

高校中计算机辅助设计学科的出现并非偶然。现在的环境设计工作不能说完全由计算机完成, 即使是手绘表现图纸, 最终的图纸效果大部分还是依赖计算机设计软件输出的。不仅环境设计如此, 计算机在视觉传达等其他设计门类中的应用也是很广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让客户在设计之初就能参与到设计中来。静态效果图和建筑三维动画将设计成果生动地展现在客户面前, 这为客户增添了新的视觉体验, 让客户在设计初期就可以欣赏到工程完工后的样子。今天, 虚拟现实技术超越了传统效果图和建筑三维动画, 在城市仿真应用中, 虚拟现实技术向客户提供身临其境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体验。在虚拟的三维空间中, 人们可以从任何角度观察场景, 让客户与设计互动, 并对设计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信息时代, 互联网、数字媒体为设计提供了新的传播媒介。一件设计作品往往有多种发布渠道和传播媒介。网络、手机媒体扩大了设计作品的影响力, 缩短了传播时间。平面化、静态化的传播媒介已经向着立体化、动态化的方向发展。

正是科学为设计提供了新技术与新材料, 新的科技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和传播媒介, 然而反过来看, 这些也正是科学技术成果在设计中的应用, 科学实践将设计作为应用载体。科技为设计服务, 而设计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着科学的繁荣。

综上所述, 现今设计科学的产生是必然的。从设计历史来看, 环境设计从诞生开始, 就与科学相连。环境设计离不开科学, 无论是科学理论还是科学实践都对环境设计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摘要:科学对环境设计的影响是直接的, 设计作品往往反映当时社会的科学发展状况。科学的进步推动着设计的发展, 反过来说, 设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科学的繁荣。

参考文献

[1]倪建林.中西设计艺术比较[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7

[2]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3]余玉霞, 刘孟, 朱宁嘉等.中外设计史[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7

[4]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0

[5]陈广林.科学思维促进艺术发展:理论、历史与方式[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13.浅析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篇十三

教学有法,法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活动中如何遵循教学规律、遵循认知规律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大家交流并希望得到指正。

一、立足教材,让学生学得会听得懂

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然而,也许正因为道理浅显而常被人们忽视。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讲测量的初步知识,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还没有完全掌握,较复杂的有效数字及误差问题就迫不及待地搬上来了;讲机械运动时,静止、运动、参照物还不熟悉,相对运动现象就争相登场。学生跟不上教师的速度,越学越没趣,教师埋怨学生素质差,越教越没劲。于是教学工作进入恶性循环状态。要使教学工作摆脱这种不良状态,必须调整思想,去唤醒学生的自信心,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为此,严格依据课程标准以退为进,立足教材让学生听懂学会,成为教学工作中心。为实现这一目标,我是从以下三方面做的。

1、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物理是一门科学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教师尤其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误区之一就是我们并未真正了解自己的学生已经知道些什么。下面以机械运动为例谈谈我的体会。这一内容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时空概念。

2008年下学期讲授这节内容时,做了一次对比实验。在给初二

(3)班讲授时,讲完教材内容后,我就给出了不少带有灵活性的例

专心爱心用心 1

子,结果把学生弄得糊糊涂涂,本来很简单的东西反而使用权学生觉得云天雾地。在给初二(4)班讲授时,我请两个学生到讲台上并肩行走,让其他学生分别以讲台和其中一位学生为参照物,判断另一个学生的运动情况。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运动与静止。用学生熟悉的例子,一些不太难的题目训练学生,这样学生不但容易接受,而且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前者,我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认为这点知识容易的很,无须花费那么多的时间,而不是考虑学生的物理时空概念如何。后者,我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敢于正视矛盾,先慢而后快,先易而后难,这种明退暗进的做法,符合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学好物理入门课,为后面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降低起点,减小梯度

学习就象上楼梯,太陡了,学生会望而生畏。例如透镜及其应用涉及面广,学生学起来往往比较困难但是,如果我们减小梯度,不仅会使问题化难为易,而且能带动其它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比如:通过复习折射规律,再次明确光的折射规律中“一个面”、“三条线”、“两个角”的关系。首先使学生在脑子里明确光线从一种透明物质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通过让学生观察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实验,使学生明白凸透镜的焦点与焦距;通过做烛焰实验,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有明确的认识,从而了解到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基本原理。从基本物理知识开始、起点低、梯度小,学生都能接受,从而保证了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3、突出重点,各个击破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分散注意力,精力不集中,是很常见的问题。如果授课教师不注意这一问题,往往讲得越详细,效果越差。以路程和时间的计算问题为例谈谈我的体会。我也曾考虑到学生刚开始做物理计算题,就认真分析,详细讲解,从基本公式v=,讲到t=,又对例题各数量关系列表分析。这样,20分钟过去了,学生注意力开始分散,思想开小差,教学效果不理想。后来,我再讲授这节内容时,放弃了原来的做法,而是突出重点,围绕v=,s=vt,t=授课。首先,我把速度和路程、时间的三个公式,一起写在黑板的适当位置。这不但便于学生利用这三个式子理解物理问题,而且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机械运动的理解,例题也举得简单,难度也适当降低。在分析题目的物理过程时,我也给学生做出了示范。同时,明确解物理问题的方法和格式。物理题目决不选无实际意义的综合题,避免人为地造成学生学习中困难,加重学生负担。

二、以用促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大家都明白,物理课堂教学仅仅使学生听懂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会应用。只有会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或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才完成了学习任务,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物理的重要,品偿到甜头,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可惜的是,长期以来教师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太少了,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例如讲完路程和时间的计算后,我给学生布置这样的课外作业,测自己步行来学的速度。后来上课检查学生完成情况时,我发现学生用了多种测算方法,大开眼界。有的学生先测出自己步行时的平均步

长,然后记录下家到学校的步数,用平均步长*步数算出家到学校的路程,用电子表的秒表功能测出所需时间,最后计算出步行的速度;有的学生利用路旁的电线杆估算出家到学校的路程,然后计算出步行的速度;有的学生让家长用摩托车的里程表测出家到学校的路程,从而计算出步行的速度。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对原来不太清楚的问题逐渐清晰了,对测量的初步知识与机械运动有了更深刻、更广泛的认识。

布置一个课外作业,而收到如此在的效果,我非常吃惊。由此,我体会到学生中蕴藏着很大的潜能,问题是教师是否能把它挖掘出来。挖掘学生潜能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人。教师不再强塞给他们概念、定义而是引导和启发、发动学生去探索、去研究、去发现、去获取,其结果使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控制在最佳状态,学生能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得到帮助、启发,同时充分发挥其积极性。

三、感知教材,启迪思维

习惯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很难,培养创新思维只是对少数尖子学生而言,对在多数学生来说就是接受知识,教师的职责就是灌输。其实,这种观念是十分错误的,它忽视了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这种观念指导下的物理课堂教学是教师一言堂与学生被动接受,教与学严重分离形成教学两张皮。物理教学应加强学生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经常鼓励学生猜一猜、想一想,就是为了让学生把自己各问题拴在一起,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上来。这样,学生积极参

与教学的每一环节,成为教学的主体,并渐渐地爱上物理,成绩稳步上升。

如何实现感知教材,启迪思维呢?德海纳德认为:“所有的活力思想,都有一个缓慢的过程,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而向学生预示结果或解决办法都会阻碍学生去努力研究。”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不要过早地给出定义、定律,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思考、探索。目前物理教材编写的很好,许多菰开头有一个在问号,问号后面通过故事、现象或实验提出问题,这些问题或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能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许多节后面有“想想议议”,如果能予以引导,让学生认真思考、讨论,将会使学生加深理解,活跃思维,并能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许多节里安排了小字排印,并用花边框了起来的内容,巧加利用可以在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提示,或者给学生提供些有益的或有趣的信息。如果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够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那势必把课堂教学搞成注入式,使学生丧失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导致学生的死记硬背。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枯燥感,厌学情绪必然产生,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以“研究液体的压强”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液体的压强概念比较枯燥、单调,又比较难学,学生学习时往往缺乏兴趣。教学中若能以学生熟悉的问题为基础,引入课题,就较容易激发起学生的未知愿望。首先,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洗澡时,当水齐胸时有憋闷的感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液体的压强,从而引入课题。引入课题后,要针对学生对液体压强的规律缺乏感性认识这一实际情况,教学中应加强演示实验,通过对实验观察,来探索研究液体压强的规律。主要过程如下:

提出问题:1:液体对容器壁有没有压强?2:液体内部有没有压强?液体的压强有何特点?

这两个问题应由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因此要求学生必须认真观察实验,且在每个演示前都要求学生先进行猜想实验的结果,然后再演示、提问。

14.课堂教学结构的科学设计 篇十四

山东淄博教研室 特级教师 王玉强

至今还忘不了与耿文超一起在成都上课的日子。那是初春的成都,那是大气而充满文化蕴藉的成都,我们在武侯祠的古松下追慕前贤,我们在都江堰的离堆上眺望滚滚流水。也许是我们晕染了这片圣土的灵气,我们的课——耿文超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荣获了由中语会主办的全国国学课堂大赛高中组唯一一个特等奖。

关于课堂教学评选,我是这样认识的。大赛就是大赛,它不是平常课的描摹,也不是个性课的展现,更不是探索课、争议课的由头,它是语文教学艺术与教研深度的比赛,是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的课堂教学艺术的展示。它的要求很高,不管是教师的语言素养要高,课堂驾驭的水平要高,学生的积极状态要好,更重要的是课堂的设计要科学合理,要贴近学生学习的实际,贴近学习的具体文本,或读,或导,或讨论,或点评,一堂课尽量不要有过多的失误,要给学生或者听课的老师一种艺术的享受。

耿文超的课为何出类拔萃?为何深得与会者的青睐?我想从这节课出发,谈谈如何上好优质课。

一、清晰的整体的科学设计

课堂教学的框架结构很重要,整体的设计要自然、清晰、简明。设计要凸显由易到难、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原则。要有梯度,有递进感,有一浪高过一浪的状态,要凸显几个让人值得回味的亮点。要尽量把有关整体设计的内容在屏幕上展示出来,一是学生明白要干什么,二是听课的教师也非常清楚。耿文超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这样整体设计的:

(一)浅味——认知文本

解决了三个问题:

1、读准字音

2、读通文义

3、初步把握感情基调

(二)品味——鉴赏特色

提问:作者是如何传情达意的?(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三)深味——体悟韵味

小组讨论:对比鉴赏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分析两首词在思想感情上的不同。

(四)拓展延伸

提问:历史上你还知道哪些类似于辛弃疾这样的英雄人物,并说出他们的一两句名言。这个设计的主线就是“浅味——品味——深味——拓展”。从整体看这样设计是很简洁、明了的,注重了选修课的特点。

二、蕴藉而精悍的精彩导入

导入,看起来很简单,但真正落实起来并不简单。导入的要求就是简明、生动,不节外生枝,不占太多时间。耿文超是这样导入的:

同学们,作家梁衡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不平凡的经历也成就了辛弃疾独特的词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去领略他词作的魅力!

这个导入表面看是比较简单,但他注意了引用,借用梁衡的话来展示对词人的评价。同时,也给学生一个阅读想像较大的空间。这也说明教师在准备这一节课时参阅了若干资料,从教师本身就深入到了作者的精神思想之中了。再就是“教学目标”的确定。一节课一定要有教学目标,并且要实用而简明。我觉得教学目标一定不要超过两个。一个可以确定在诵读或涵泳语言上;一个可以确定在把握细节上与体味情感。

在这里,我要说说“教学目标”设置的一些现象。有一些年青教师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方面比较混乱。现象有二:一是设置的目标太多太大,根本完不成。二是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三方面设置教学目标。这是根本没有读懂新课程理念的原因,要知道这三者是一个整体,千万不要把三维目标割裂开来。三维目标是课程标准的目标,太大了,你一定要根据三维目标,来确定这节课的小目标。

三、整体感知要落实到诵读上

所谓整体感知,就是从整体的角度,对全文有一个概括的认知。一般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概括文本的内容,说说你对文本的初步认知;二是通过诵读来体味文本的含义。可以采用朗诵、概括内容或提问的方式等等。当然还可以有其他的一些角度。耿文超讲的是诗歌,就采用了诵读的方式,先让学生说说不懂的地方,再让学生读课文。要注意三个方面:读准字音;把不理解的词义画出来;初步把握感情基调。他的课堂是如何引导的呢?我们看看一段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读这首词,你最初的感受是怎样的? 生1:悲凉。

生2:挺悲伤,也很悲愤。

师:两个同学都谈到了“悲”,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到的?

生3:我觉得这首词是通过几个典型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悲凉之情的。师:通过意象传情是一种比较含蓄的抒情方式,我们再找一找词中有没有直接抒发感情的句子?

生4:献愁供恨。生5:忧愁风雨。生6:揾英雄泪

师:同学们找的非常准确,那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这么悲伤呢? 生7:他壮志难酬,报国无门。

师:很好,只有知人论世,我们才能更准确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认为本词的感情基调是“悲”,悲的原因是“报国无门”。下面我再找一个同学读一遍这首词,看能不能读出些感情。

在这里,老师不是把诵读硬加给学生,而是循循善诱,层层剥笋。但在很多的赛课里面,整体感知的环节都被教师有意无意的忽略了。有的根本没有这个环节,有的只是蜻蜓点水,这就没有了基本的教学铺垫,对后一环节讨论探究起不到引领作用了。

四、讨论探究,是一堂课的主体

真正的课堂讨论与探究,是一个亮点,更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与主体。如果设计的问题自然、巧妙、扎实、有力度、有张力,就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了。有些赛课,一味为了讨论探究,抛出的问题就是“你喜欢哪一段,说说理由”,“你喜欢哪一句,鉴赏一下”,“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等等,不一而足。弄得课堂支离破碎,颠三倒四。到底如何设计讨论探究这个重要环节呢?

我觉得,如果是文言文或较难的古代诗歌,就要通过段落的讲解,边读,边分析,边品味。如《氓》《归去来兮辞》《赤壁赋》《春江花月夜》《滕王阁序》《兰亭集序》这些文本,你能用“你喜欢哪一段”“你喜欢哪一句”来探究剖析吗?如果讨论探究,可以在每一段不同的教授方法上作文章。如果这一段是教师串讲,要把重点语句、本段含义与学生一起分析;而下一段可以通过诵读理解,突出重点语句;而再下一段则可以通过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来引导领会。所以,讨论探究要根据文本的不同来确定教学方法的。而耿文超上的课文是一篇简短的诗词,他的设计就十分巧妙。他是这样设计探究讨论的:

提问:作者是如何传情达意的?(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出示:鉴赏的一般环节——内容→手法→感情

小组讨论、发言,教师引导总结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而不采用一句一句串讲的形式?为什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回答的模板?这是不是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新课标理念讲究“自主、合作、探究”,我们要给学生一片自己学习的空间,于是就采用了这种“主问题”的探究方式。为何要给学生提供鉴赏的环节?我觉得,教师有必要规范学生鉴赏的答题路径。如果教师在高二还采用放羊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何时学到规范的古诗鉴赏的方法?

我们从学生的回答中看到了学习的效果:

生:我们组找的是“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一句,这句是说他把当年用过的刀剑看了一遍,却不能上战场杀敌,只能无奈的拍打着栏杆,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的心情,体现了他的郁闷之情。

生:我们组讨论的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这一句。这一句主要是写夕阳将要西沉,孤雁时时哀鸣,传到了赏心亭,作者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把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寄托于孤雁和落日上,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你看学生这两段文字,有原句,有分析,还有表达手法,有对作者感情的把握,这也证明了适当的“方法”的引领,是带领学生迅速学会学习的捷径。

特级教师顾德希说,当代文学理论有了一个巨大的转变,就是从以前重视“作家”的用意,转变为重视“读者”的感受了。这是当代文学理论的巨大贡献。而本课让学生说话,让“读者”展现自己的见解也吻合了这一观点。从学生的答案中,我们就看到了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认识是深刻的,角度是多面的。在这里不仅仅在于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还在于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出依据,进而领会文本。教师还在于引领学生认真诵读文本。如果学生读不出相应的情感来,还要再读一遍来体会。让大家一起讨论,甚至展开争论,让文本说话,让学生的智慧说话。这就展示了一个真实的课堂,一个真实的学生的本真,这才是活跃的精彩的生成的课堂,这也是新课程新理念之所在。

五、有意介入,是一堂课的亮点

讨论探究,也不仅仅在于学生自由的寻觅、思考,还在于教师重点参与与适时引领。我要说,教师也要有意介入。一篇优秀作品为什么能选入教材?为什么一篇经典文章千古成诵?就是因为其内容、其写法、其文采都文质兼美,都经得起时空的锤炼。所以,教师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探究挖掘,然后提出自己的带有个性化的设计。

很多教师在上公开课时,为了提高亮点,往往增加多媒体的画面,增加音乐配音,提升文本之外的效应,而真正的亮点,我觉得应该是教材本身,在于对教材深度的把握与思考。而耿文超是如何有意介入的呢?他在学生自我鉴赏的同时,也适时地增加问题的深度理解。师:这个同学分析的不错,那你觉得这句中哪几个字,最能体现作者的感情? 生:看,拍

师:为什么这两个字最能表达这种感情呢?

生:“吴钩”本来是在战场上杀敌的,却只能“看”,所以心中有一种愁。师:对,李贺有诗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辛弃疾自己也说过: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但在这里只能是无奈的看一眼。

生:我觉得这个“拍”字更能表现出作者不能上战场杀敌的无奈。师:为什么?

生:“拍”是很郁闷,很无奈,很愤怒的一种体现。

师:很好,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这里讲的就是“炼字”的妙处,刚才我们分析的“看”和“拍”能表现出什么境界呢?我们通过读,再来体会一下。

这就是一个教师有意介入的细节,关注了诗歌鉴赏的练字指导,就是要读出、理解、表达出练字背后的情感。耿文超说,“炼字”是诗歌鉴赏题中常常涉及到的题型,也是理解诗歌的一个关键点,引导学生关注“炼字”,教给他们“炼字”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这样的设计,既增强了文本挖掘的深度,也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亮色。教师的有意介入,是一种预设,更是一种深入,一种理性的升华。有意介入,确实能引起学生的兴致,更能为课堂增彩。

六、对比深化,让一堂课叠现高潮

当然,一堂课的高潮可能有很多,有从主题角度设计的,有从作者身世角度设计的,而巧妙的对比设计可能更容易把课堂推向高潮。而本堂课就采用了与苏轼的词对比烘托的办法。设计是这样的:

小组讨论:对比鉴赏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分析两首词在思想感情上的不同。

耿文超的教案设计是这样表述的:通过对比鉴赏,结合苏轼和辛弃疾两人不同的经历,引导学生总结出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不是简单的悲凉或豪放,而更多了一层悲壮!

教师还援引了作家梁衡《把栏杆拍遍》中的一段话:

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时隔千年,让我们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能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遍地哭诉,一次次地表白。当他再也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

这是一堂选修课,所以从辛弃疾延伸到苏轼来对比鉴赏,很符合本课的意境。同样是豪放派词人,为何有不同的风格呢?这要通过介绍人物的身世、理解文本、体味感情才能深味的。

读,是一堂语文课的魂。就是要反复读,重点读,带着感情去读。在这里反复诵读,就体味出了辛弃疾心底的悲壮情怀,激荡起了学生纯洁本真的心灵,达到作者、读者与文本的心灵共鸣与思想融合。

七、适度的拓展,是语文学习的外延

教学一篇文章,拓展是常见的。拓展的角度、范畴很多,可以是内容的拓展,也可以是写作的拓展;可以是引领课外读书的拓展,也可以是片段训练的拓展。这节课是如何拓展呢?

提问:历史上你还知道哪些类似于辛弃疾这样的英雄人物,并说出他们的一两句名言。这个设计要引导学生学会类比举例。耿文超也说,一方面开拓学生的视野,积累素材,另一方面,通过举例加深对这种中国传统的“忠义”文化的理解,增强对学生爱国主义和道德情操的教育。最后教师的总结也掷地有声,使这节课有了一个圆满的豹尾:

中国文人独有的忠勇文化演绎出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千古绝唱:岳飞“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却仍旧高唱“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陆游一面慨叹着“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一面又希冀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哪怕文天祥身陷囹圄,辛弃疾只能“醉里挑灯看剑”,林则徐发配伊犁,但他们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了 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绝唱,却演绎成了时代的最强音!因为他们心中都刻着四个大字“精忠报国!”

上一篇:黄河大合唱课件下一篇:新年祝福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