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等级划分

2024-12-09

科研等级划分(共10篇)

1.科研等级划分 篇一

根据公务员法第三章 职务与级别

第十六条 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

一、最高的,国家领导人

中央常委及五大班子领导:如人大、政协、国务院领导,当然还有国家主席及其副职;

二、大区(军区)领导:建国初期地方设有大区,比如高岗、尧漱石就是东北区的领导。同时,部队在全国设立大军区,其职务可以平行比照;

三、省部(军)级领导:如13楼所说的,部长(副部长)、各省书记(副书记)省长(副省长),和部队对应的就是军长(副军长)、政委(副政委);

四、厅局(师)级领导:国家和中央各部、委、办的司局长,各省的厅局长,各地级市的党政领导(正副职),部队对应的是师级领导;

五、县处(团)级:县(含县级市)级党政领导正副职,中央和国家机关下属各部委所属的司局再设立处的领导,各省(直辖市)厅局的下属处室领导,地级市下面的局、委、办,部队对应的就是团级首长;

六、科(营)级:这个职务一般在地级以上党政机关有这个职级,但不单独设立机构,人事部门叫不明确职务,如只说某人是科级,但不叫科长。在地、县一级就是明确职务,比如地级市公安局的交警队队长,一般就是科级,县级的各局长也是科级,部队想对应的就是营级职务;

七、股级:在县一级党政机关中,局下面设立的就是股,比如公安局的治安科科长,虽然叫科长,其实就是股级,再如物价局的计量所所长等等。

新的《公务员法》第16条、17条规定了公务员的职级层次,分别是: 国家级正职:总理

国家级副职:副总理,国务委员等

省部级正职:各省省长,各部、委、总局的部长、主任、局长等

省部级副职:副省长、副部长,部委归口的国家局局长,副省级市市长等 厅局级正职:各省厅、局长,各部委司、局长,省辖地、市的专员、市长等,外加属于非领导职务的巡视员

厅局级副职:副厅、局长,副司、局长,副专员、地级市副市长等,外加属于非领导职务的副巡视员

县处级正职:县长、地级市的各局(处级局)局长、区长,省部委各司厅局的处长等,外加属于非领导职务的调研员

县处级副职:副县长、副区长,副处长,处级局的副局长等,外加属于非领导职务的副调研员

乡科级正职:乡长、镇长,处级局的科长,县局(科级局)局长等,外加属于非领导职务的主任科员

乡科级副职:副乡长、副镇长、副科长,科级局副局长等,外加属于非领导职务的副主任科员 科员:基层公务员,个别地区在这一级还分设了正、副股级领导职务 办事员:基层公务员

我国干部级别划分——

国家级:

国务院总理(一级)

国务院副总理(二级)

国务院常委(三级)

正省级干部(正部级干部):

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省长、天津市市长);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江苏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

副省级干部(副部级干部):

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

正厅级干部(地市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河北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各副省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副市长);各地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无锡市市长);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注:以上为高级干部

副厅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黑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教育局局长、江宁区区长);各地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苏州市副市长);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

正处级干部(县团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处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沈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浦口区副区长);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扬州市劳动局局长、滨海县县长);部队正团职干部(如105团政委)

副处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农业部兽医局防疫处副处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江苏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处室及区县各局正职干部(如南京市科技局科技成果处处长、玄武区卫生局局长);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镇江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家港市副市长);部队副团职干部(如105团参谋长)

正科级、副科级干部(略)

注: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其各级干部参照政府各级干部待遇,但不具有行政级别,不属于公务员编制

政府各级干部如为上一级党委常委,则其行政级别升一级。如张家港市市长为正处级干部,若为苏州市市委常委,则为副厅级干部

开国大典三军仪仗队

(一)实行军队干部级别时期(1952年-1965年,9等21级)

军委主席、副主席、总司令级;

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级;

军委委员级; 正兵团级;

副兵团级; 准兵团级;

正军级; 副军级;

准军级; 正师级;

副师级; 准师级;

正团级; 副团级;

准团级; 正营级;

副营级; 正连级;

副连级; 正排级;

副排级

注: 1、1955年1月,取消军委委员级;1960年,军委主席、副主席级改为元帅级。

2、野战部队改为野战军(与大军区同级)、兵团、军、师;军区唯一级军区(大军区)、二级军区(兵团

级)、三级军区(军级)、军分区(师级)。

3、兵团、军、师、团均有准级,各级正职为正级,幅职为副级,参谋长、政治部主任为准级。

(二)实行国家机关干部级别时期(1965年-1980年,21级)

定级幅度 基准职务

3级、4级 总参谋长

5级、6级 总政治部主任

4——7级 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后勤部部长、政委,军区、军兵种司令员、政委,军事科学院、高等军事学院院长、政委

5——8级 总后勤部副部长、副政委,军区、军兵种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兵团、海军舰队、军区空军司令员、政委

7——9级 军区、军兵种副参谋长、政治部副主任、后勤部部长,兵团、海军舰队、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副政委,军长、军政委,省军区、要赛区、守备区、海军基地、舰队航空兵司令员、政委

8——10级 副军长、副军正委、军参谋长、军政治部主任

10——13级 军副参谋长、军政治部副主任,师长、师政委,军分区司令员、政委

11——14级 副师长、副师政委、师参谋长、师政治部主任

13——15级 副师参谋长、师政治部副主任、师后勤部部长,团长、团政委

14——17级 副团长、副团政委、团参谋长、团政治部主任

16——18级 副团参谋长、团政治部副主任,营长、营教导员

17——19级 副营长、副营教导员

18——21级 连长、连指导员

19——21级 副连长、副连指导员

21级 排长,司务长,大学本科、专科毕业,实习期满担任军官职务的22级 从士兵中提升的干部和中等军事学校毕业的士兵学员担任军官

职务的

23级 中专毕业生,实习期满担任军官职务的

补充

(二)实行国家机关干部级别时期(1965年-)

基准职务 定级幅度

1,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 大军区级定3级或4级

正兵团级定5级或6级

2,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 大军区级一般定4级

总后勤部部长、政委,正兵团级一般定5级

军区、军兵种司令员、政委 副兵团级一般定5,6级

准兵团级一般定6级

正军级级一般定6级,有的7级

3,总后勤部副部长、副政委 副兵团级一般定6级,有的5级

军区、军兵种副司令员、副政委 准兵团级一般定6级,有的7级

参谋长、政治部主任,正军级一般定7级,有的6级

兵团司令员、政委 副军级一般定7级,有的8级

准军级一般定8级

4,军区、军兵种副参谋长、正军级一般定7级

政治部副主任、副军级一般定7、8级

兵团副司令员、副政委,准军级一般定8级,有的9级

军长、军政委 正师级一般定9级

5,副军长、副军政委、准军级一般定8级,有的9级

军参谋长、政治部主任 正师级一般定9级,有的10级

副师级一般定10级

准师级一般定11级

6,军副参谋长、政治部副主任 副师级一般定10级,有的11级

师长、师政委 准师级一般定11级,有的12级

正团级一般定12级

副团级一般定13级

7,副师长、副政委、准师级一般定11级,有的12级

师参谋长、师政治部主任 正团级一般定12级,有的13级

副团级一般定13级

准团级一般定14级

8,师副参谋长、政治部副主任 副团级一般定13级,有的14级

团长、团政委 准团级一般定14级,有的15级

正营级一般定15级

9,副团长、副团政委、准团级一般定14级,有的15级

参谋长、政治处主任 正营级一般定15级,有的16级

副营级一般定16级,有的17级

10,团副参谋长、政治处副主任 正营级一般定16级

营长、营教导员 副营级一般定17级

正连级一般定18、17级

11,副营长、副教导员 副营级一般定17级,有的18级

正连级一般定18级

副连级一般定19级

12,连长、指导员 正连级一般定18级,有的19级

副连级一般定19级

正排级一般定21级,有的20级

13,副连长、副连指导员 副连级一般定19、20级

正排级一般定21级

副排级一般定21级

14,排长 正排级一般定21级

副排级一般定22级

(三)实行职务级别与行政级别两个级别体系时期(1980年-1988年)

既保留1至23记得行政级别,又恢复军队职务级别。干部工资由职务级别(百分之三十)和级别工资(百

分之七十)组成。

军队干部基准职务等级(17级):

军委正、副主席; 军委常委;

大军区正职; 大军区副职,正兵团职;

副兵团职; 正军职;

副军职; 正师职;

副师职; 正团职;

副团职; 正营职; 副营职; 正连职; 副连职; 正排职;

副排职

注:

1、军队转业干部设置单独级别:科技、文化级设15级,1给予大军区政职工资相同,15级与副排职工资相同;体育设11级,1级与副军职工资相同,11级与副排职工资相同。2、1985年,军委常委级改为军委委员级;工资由职务工资(百分之五十八)、级别工资(百分之三十六)、军龄津贴(百分之六)组成。

(四)重新实行军队职务等级时期(1988年以后)

取消了行政级别,军官薪金由职务薪金、军衔薪金、军龄薪金组成。

军官基本职务等级(15级):

军委正、副主席; 军委委员;

大军区正职; 大军区副职;

正军职; 副军职; 正师职; 副师职;

正团职; 副团职; 正营职; 副营职;

正连职; 副连职; 正排职; 副排职

将原科技、文艺级和体育级合并,设专业技术等级1-14级,1级与军委委员工资相同,14级与正排职工资相同,文职干部分专业技术与非专业技术两类,专业技术文职干部级别与专业技术军官相同,为1-14级;非专业技术文职干部等级设9级,依次为:正局级、副局级、正处级、副处级、正科级、副科级、一级科员、二级科员、办事员。后又在正局级职之上加了3级,分别按副大军区职、正军职、副军职待遇。

职务(专业技术)等级:

军事、政治、专业技术军官、非专业技术文职干部 后勤军官 专业技术文职干部

正军职 四级 按正军职待遇

副军职 五级 按副军职待遇

正师职 六级 正局级

副师职 七级 副局级

正团职 八级 正处级

副团职 九级 副处级

正营职 十级 正科级

副营职 十一级 副科级

正连职 十二级 一级科员

副连职 十三级 二级科员

排 职 十四级 办事员

国家级正职:

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吴官正、[黄菊]、李长春、罗干)。

国家级副职:

中央政治局委员(王乐泉、王兆国、回良玉、刘淇、刘云山、李长春、吴仪、吴邦国、吴官正、张立昌、张德江、陈良宇、罗干、***、胡锦涛、俞正声、贺国强、贾庆林、郭伯雄、[黄菊]、曹刚川、曾庆红、曾培炎、温家宝),候补委员(王刚),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中央书记处书记(王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李铁映、司马义·艾买提、何鲁丽、丁石孙、成思危、许嘉璐、蒋正华、顾秀莲、热地、盛华仁、路甬祥、乌云其木格、韩启德、傅铁山),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

吴仪、回良玉、[黄菊]),国务委员(*** 曹刚川 唐家璇

华建敏 陈至立),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忠禹 廖晖 刘延东 阿沛·阿旺晋美 巴金 帕巴拉·格列朗杰 李贵鲜 张思卿 丁光训 [霍英东] 马万祺 白立忱 罗豪才 张克辉 周铁农 郝建秀 陈奎元 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 徐匡迪 李兆焯 黄孟复 王选 张怀西 李蒙)。

正省级干部(正部级干部):

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周济、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湖南省省长周强、天津市市长戴相龙)

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湖南省军区司令员郑志栋、16军军长孟凡生)

副省级干部(副部级干部):

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铁道部副部长、公安部副部长)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

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

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

正厅级干部(地市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湖南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

各副省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长沙副市长)各地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郴州市市长)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

注:以上为高级干部

副厅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湖南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长沙市教育局局长、岳麓区区长)

各地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郴州市副市长雷渊利)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

正处级干部(县团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湖南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文仕知)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长沙卫生局副局长、北湖区副区长)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郴州市劳动局局长李齐娇、永兴县县长谢光辉)

部队正团职干部(如雷锋团政委修长智)

副处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农业部兽医局防疫处副处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湖南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处室及区县各局正职干部(如郴州科技局科技成果处处长、苏仙区卫生局

局长张莲芝)

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永兴县民政局副局长李华强、资兴市副市长谢旺)

部队副团职干部(如105团参谋长)

正科级、副科级干部略(一般就是些镇乡级别的干部了)

注: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其各级干部参照政府各级干部待遇,但不具

有行政级别,不属于公务员编制

政府各级干部如为上一级党委常委,则其行政级别升一级。如资兴市市长为正处级干部,若

为郴州市市委常委,则为副厅级干部

按例,高级干部在60或65岁以后往往调往相应级别的人大、政协担任领导职务,俗称“退

居二线”

正省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巡抚与布政使,为从二品

副省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按察使,为正三品

正厅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知府,为从四品

副厅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同知,为正五品

正处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知县,为正七品

副处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县丞,为正八品

2.科研等级划分 篇二

在一个信息安全体系结构中, 对关注点 (比如安全策略、安全服务、信息资产、业务依赖等) 进行分级, 不管从技术上还是从管理上都是非常必要的。信息爆炸使得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来复杂, 因此安全等级的划分就成了安全体系结构设计中的核心环节。好的安全等级划分策略能够清晰地定义边界, 能够对安全威胁进行精确的评估, 这会给用户和信息资产的管理带来极大的方便。从安全工程师的角度看, 他们通常精通各种安全技术和攻防策略, 因此希望在安全服务上 (比如认证、保密、访问控制、防抵赖、信息流的安全路由等) 实施等级保护。而用户则更愿意从应用环境、信息资产等方面来关注安全威胁造成的后果。不同的视角造就了多种安全等级划分的策略。

从目前的研究看, 主要的安全等级划分方法有基于安全策略的安全等级划分 (TCSEC) 、基于安全强健性的安全等级划分 (IATF) 和基于安全服务的安全等级划分 (CDSA) 。

1 基于安全策略的安全等级划分

安全策略是指用于所有与安全活动相关的一组规则, 它的显著特点就是用一般术语对安全需求和安全属性进行描述, 而不涉及具体的实现过程。美国国防部1985年12月通过的可信计算机安全评价标准 (TCSEC, 又称橙皮书) 就是基于安全策略来分级的。TCSEC的安全等级划分指标包括安全策略 (Security Policy) 、责任 (Accountability) 、保证 (Assurance) 和文档 (Documentation) 4个方面, 每个方面又细分为若干项, 其中的核心就是安全策略。

根据对上述各项指标的支持情况, TCSEC将系统划分为4类 (division) 7个等级, 依次是D;C (C1, C2) ;B (B1, B2, B3) ;A (A1) , 按系统可靠或可信程度逐渐增高。D类为最小化保护, C类为自主保护, B类为强制保护, A类为可验证的保护。在TCSEC中建立的安全级别之间具有一种偏序向下兼容的关系, 即较高安全性级别提供的安全保护要包含较低级别的所有保护要求, 同时提供更多或更完善的保护能力。

基于安全策略的安全等级划分核心是访问控制。有DAC和MAC。DAC说明主体具有自主权, 能够向其他主体转让访问权限, 这通常会导致系统中一个或多个特权用户可以改变主体的访问权限。主体的权限过大很容易导致机密信息的泄露。DAC一般是通过访问控制表 (ACL) 来实现的, 几乎就是一种静态表格形式, 一旦用户数量增多、用户数据增加, ACL就会变得非常庞大。ACL本身的维护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用户的需要访问的资源各种各样, 而且用户的职责有时也会经常发生变化。MAC意味着如果用户没有按相应安全等级行事, 系统就不会让用户访问对象。这是一种被动的安全模型。系统使用灵敏度标记作为所有强制访问控制的基础, 灵敏度标记必须准确地表示其所联系的对象的安全级别。当系统管理员创建系统或者增加新的通信通道或I/O设备时, 管理员必须指定每个通信通道和I/O设备是单级还是多级, 并且管理员只能手工完成这些操作。单级设备并不保持传输信息的灵敏度级别, 所有直接面向用户位置的输出 (无论是虚拟的还是物理的) 都必须产生标记来指示关于输出对象的灵敏度。显然这种管理不方便, 也容易出错。

DAC和MAC都没有考虑实际的应用环境, 授权访问基本上都是静态的, 一旦主体有某种权限, 它就永远拥有该权限。这种安全等级划分不具有动态性, 也不够精确, 很能适应企业规模越来越庞大, 需要更加清晰和精确的安全等级划分的现实。另外, TCSEC的分级具有纵向性, 即一级比一级强, 但级与级之间的边界却不是十分的清晰, 没有融入横向分级的策略。通常我们也需要横向的分级, 每个级别关注不同的安全问题, 这样就能各尽其责, 边界清晰。

2 基于安全强健性的安全等级划分

2.1 IATF的等级划分思想

美国国家安全局 (NSA) 制定的信息保障技术框架IATF, 提出信息保障的核心思想是纵深防御战略。所谓纵深防御战略就是采用一个多层次的、纵深的安全措施来保障用户信息及信息系统的安全。在纵深防御战略中, 人、技术和操作是三个主要核心因素, 要保障信息及信息系统的安全, 三者缺一不可。在IATF中, 安全等级划分用强健性来衡量。强健性级别被定义为推荐的安全机制强度和保证测试级别, 它由信息价值和威胁环境来决定。IATF根据信息保护策略的违犯造成的危害程度将信息价值划分为V1-V5共5个级别。根据对手占有的资源和愿意冒的风险程度将环境威胁划分为T1-T7共7个级别。

当信息价值和威胁环境的级别确定后, ISSE (信息系统安全工程) 可以在确定安全机制的强度和需要进行什么样的保险活动方面提供指导, 以获得推荐的机制强度级别SML (Strength Mechanism Level) 和保证测试级别EAL (Evaluation Assurance Level) 。对于某一威胁级别 (T1~T7) 和某一信息或系统的价值 (V1~V5) , IATF列出了推荐的最小SML级别和EAL级别。这里SML为机制强度级别, 表现为一系列技术性的安全服务机制, IATF列出了8大类安全机制, 每一类中都包含若干种安全服务。根据对各种安全服务的支持程度SML被划分为基本强度、中等强度和高强度3个级别。EAL为保证测试级别, 即为了使系统达到一定的安全性而需要进行的测试。根据测试的严格程度EAL被划分为功能测试、结构测试、顺序测试检查、顺序的设计测试和检查、半正式设计和测试、半正式认证设计和测试、正式认证设计和测试共7个等级。

2.2 IATF的主要问题

IATF的安全等级划分真正地把人 (即管理) 、技术、操作结合起来, 贯彻了纵深防御的战略。与TCSEC相比较,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IATF把安全等级划分因素归结为内部因素 (信息资产的价值) 和外部因素 (环境的威胁程度) , 根据这两个因素的强弱组合 (V, T) 来划分系统的安全等级 (SEL, EAL) 。这使得IATF的安全等级划分成为一个全面的多维的构造。与TCSEC相比, IATF中对V和T的分级提高了等级划分的精确性。

IATF的主要缺点是它的划分方法仍然是定性的, 并没有达到量化级别的精确度, 其强健性策略并没有提供更为详细的分析方法。它给出都是一些定性的指标, 其V、T、SEL和EAL分级的定义都是定性的, 策略自身并没有提供在特定的情况下选择安全机制的足够信息。IATF中的强健性策略也不见得就是完善的, 可能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需要考虑 (比如部门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 , 也可能还有新的安全机制在表中没有列出。IATF的等级划分能够给信息系统工程师提供一个指导性的框架, 但它并没有提供一种精确的分析方法来确定信息资产的价值和环境的威胁程度。工程师在对V1-V5, T1-T7进行划分时, 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 可能一个工程认为是V3, 而另一个工程师则认为是V4。他们只能基于自己的经验和听取专家的意见去获得一些感性的认识。

3 基于安全服务的安全等级划分

公共数据安全体系结构CDSA由Intel体系结构实验室提出, 并得到了多家组织和厂商的支持。CDSA定义为一个开放的、可扩展的体系结构, 它包含一组层次化的安全服务和相关编程接口, 应用程序可以有选择地、动态地访问这些安全服务。

整个CDSA划分为4层, 即应用程序层、系统安全服务层、通用安全服务管理器 (CSSM) 层、安全插件模块层。这里安全插件模块层提供了5种核心的安全服务模块, 即密码服务CSP、信任策略服务TP、数字证书库服务CL、数据存储库服务DL、授权计算服务AC。这些安全服务由CSSM层来进行统一地集成和管理。CDSA将攻击分为3类, 其中I类外部攻击 (如黑客) ;II类为运行程序的攻击 (如病毒和木马) ;III类完全控制系统并利用分析工具进行的攻击。CDSA被设计成防范II类和III类攻击。

CDSA的优点就是通用, 这既包括技术上的通用, 也包括商业上的通用。技术上的通用包括跨平台、能够兼容各种现有技术协议、允许支持多种开发语言、灵活可扩展的接口、丰富的管理工具、开放的API标准等等;商业上的通用, CDSA则希望能应用到包括电子商务、教育、娱乐、信息、原材料等相关软件和服务中。但CDSA并不是一个全面的安全等级划分系统。CDSA认为I类攻击应该通过优秀的访问控制和系统管理机制来防范, 而不是使用安全软件。可见与IATF相比, CDSA并不是一个纵深的多层次的安全保护方案。CDSA与TCSEC一样, 都没有考虑人的因素, 没有引入系统的安全管理机制。CDSA还具有不可伸缩、接口复杂、系统资源消耗大等缺点。

4 结论

随着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系统工程变得越来越复杂的现实, 安全等级划分成为信息系统研究、开发和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当前3种主流的安全等级划分方法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事实上每一种安全等级模型都有很多变体, 这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从宏观上看, 人和管理的因素, 与应用相结合的信息资产、工作流等都被纳入到安全等级划分的范畴。从微观上看, 划分粒度越来越精细, 对某一个技术性的安全范畴 (信息价值) 都会形成多层次的等级划分。总的来说, 安全等级划分研究的趋势是方法越来越精确、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全面、站的层次越来越高 (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 、划分越来越精细、由单维的构造向多维方向发展。

摘要:随着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 安全等级划分成为构建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的核心问题。不同的安全体系结构通常会有不同的关注视角, 从而导致不同的安全等级划分方法。本文对基于安全策略的TCSEC、基于安全强健性的IATF、基于安全服务的CDSA这3种主流的安全等级划分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对比, 总的来说, 划分的粒度变得越来越细, 划分方法也朝着形式化的方向发展。最后, 本文对该领域的研究作进一步的展望。

关键词:安全等级划分,安全体系结构,安全策略,安全服务

参考文献

[1]US DoD 5200.28-STD. Trusted Computer System Evaluation Criteria[S].

[2]IATF Release 3.1.Information Assurance Technical Framework [S].

[3]赵战生.美国信息保障技术框架--IATF简介[J].信息网络安全,2003 (4) :13-16.

[4]The Open Group. Common Security: CDSA and CSSM, Version 2.3 [EB/OL]. http://www.opengroup .org/publications/catalog/c914.htm, 2000,5.

[5]冯登国,孙锐,张阳.信息安全体系结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心理问题等级划分 篇三

一、心理健康状态

心理健康状态与非健康状态的区分标准一直是心理学界讨论的话题,不少国内外心理学学者根据自己研究调查的结果提出了多种心理健康标准。笔者在临床心理学实践工作中,总结了前人的理论与经验,提出了一个简捷的评价方法。即:从本人评价、他人评价和社会功能状况三方面分析:

1.本人不觉得痛苦——即在一个时间段中(如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快乐的感觉大于痛苦的感觉。

2.他人不感觉到异常——即心理活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出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现象。

3.社会功能良好——即能胜任家庭和社会角色,能在一般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或创造条件)实现自我价值。

二、不良状态

又称第三状态,是界于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的状态。是正常人群组中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状态,它是由于个人心理素质(如过于好胜、孤僻、敏感等)、生活事件(如工作压力大、晋升失败、被上司批评、婚恋挫折等)、身体不良状况(如长时间加班劳累、身体疾病)等因素所引起。它的特点是:

1.时间短暂——此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一周以内能得到缓解。

2.损害轻微——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比较小。处于此类状态的人一般都能完成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是感觉到的愉快感小于痛苦感,“很累”、“没劲”、“不高兴”、“应付”是他们常说的词汇。

3.能自己调整——此状态者大部分通过自我调整如休息、聊天、运动、钓鱼、旅游、娱乐等放松方式能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小部分人若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可能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状态。这小部分人应该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以尽快得到调整。

三、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因为个人及外界因素造成心理状态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发展的超前、停滞、延迟、退缩或偏离。它的特点是:

1.不协调性——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与其生理年龄不相称或反应方式与常人不同。如:成人表现出幼稚状态(停滞、延迟、退缩);儿童出现成人行为(不均衡的超前发展);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异常(偏离)等等。

2.针对性——处于此类状态的人往往对障碍对象(如敏感的事、物及环境等)有强烈的心理反应(包括思维、信维及动作行为),而对非障碍对象可能表现很正常。

3.损害较大——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较大。它可能使当事人不能按常人的标准完成其某项(或某几项)社会功能。如:社交焦虑者(又名社交恐惧)不能完成社交活动;锐器恐怖者不敢使用刀、剪;性心理障碍者难以与异性正常交往。

4.需求助于心理医生——此状态者大部分不能通过自我调整和非专业人员的帮助而解决根本问题。心理医生的指导是必须的。

四、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由于个人及外界因素引起个体强烈的心理反应(思维、情感、动作行为、意志)并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是大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其特点是:

1.强烈的心理反应——可出现思维判断上的失误,思维敏捷性的下降,记忆力下降,头脑粘滞感、空白感,强烈自卑感及痛苦感,缺乏精力、情绪低落成忧郁,紧张焦虑,行为失常(如重复动作,动作减少,退缩行为等),意志减退等等。

2.明显的躯体不适感——由于中枢控制系统功能失调可引起所控制人体各个系统功能失调:如影响消化系统则可出现食欲不振、腹部胀满、便秘或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等症状;影响心血管系统则可出现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影响到内分泌系统可出现女性月经周期改变、男性性功能障碍等等。

3.损害大——此状态之患者不能或勉强完成其社会功能,缺乏轻松、愉快的体验,痛苦感极为强烈,“哪里都不舒服”、“活着不如死了好”是他们真实的内心体验。

4.中国医院等级划分标准 篇四

我国医院等级划分

我国医院分级与分等,且全国统一。

一、医院按其功能、任务不同划分为一、二、三级。

一级医院:(病床数在100张以内,包括100张。)是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服务的基层医院、卫生院。

二级医院:(病床数在101张--500张之间)是向多个社区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院。

三级医院:(病床数在501张以上)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务的

区域性以上的医院。

企事业单位及集体、个体经营的民办医院的级别,可比照划定。

二、各级医院经过评审,按照《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确定为甲,乙、丙三等。注意:

1、三级医院增设特等,因此医院共分三级十等。

2、实际执行中,一级医院不分甲、乙、丙三等。

3、等的划分是按医院的技术力量、管理水平、设备条件、科研能力等按1000分计分而划分出来的。

4、还有一些私人诊所,或门诊。(三级特等医院的标准

医院对建设成绩卓著。其总体水平居国内领先行列。部分专业能体现国际或当代医学发展水平,完全达到三级甲等医院标准的要求,另外还应达到以下要求:

a.各临床学科综合水平在国内处领先地位,能接受其他三级医院的转诊。

b.至少一个以上重点专科跨入国际先进行列并具有一定影响。

c.具有与世界卫生组织或国外学术机构合作的学术中心。

d.在同一评审周期内,承担2-3项部级以上科研究项目,至少获一项二级以上国家级科研成果奖。

e.能培训主治医师以上的进修人员,并具备培养博士和博士后的能力。)各级医院之间应建立与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和逐级技术指导关系。新医改中强调了基层等社区医院的作用。同时完善了大医院技术指导小医院的制度。

三级特等和三级甲等是等级医院中最具权威的医院,而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家医院被评定为三级特等医院,像同仁,协和这样的大医院目前都还不是。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医保网上可以看到“医院等级”为“三级合格”的现象,原因是这样的:一般情况下,医院分一二三级,三级甲等是最好的医院,例如协和,同仁都是三甲.三级合格是医疗条件符合三级医院水准,但技术和设备有一定的不足,一般是挂靠大的国企的招牌医院,比如说电力医院,煤炭医院等.医院等级评定重新启动后还采用三级九等划分等级,评审坚持“六重三不”原则,即重服务、重管理、重质量、重安全、重基础、重保障、不搞运动、不搞形式、不弄虚作假,民营医院可以与公立医院平等的参与等级评定。考核的主要项目包括医疗服务与管理、医疗质量与安全、技术水平与效率。实行1000分制,900分以上评为三级甲等,750分-900分评为三级乙等,600分-750分评为三级丙等。医院等级不搞终身制,实行动态管理。此外,此次医疗质量综合考评标准突出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要求医院必须定期征集病人意见,每季度开一次病人意见座谈会。医院还须设立免费饮水供应、公用电话、实行电子电话预约诊疗等,要求化验室检查报告在24小时内出结果,还要有收费价格公示,提供费用查询,实行费用清单制度。

一、医院分级管理的依据、原则

对医院分级管理的依据是医院的功能、任务、设施条件、技术建设、医疗服务质量和科学管理的综合水平。医院分级管理的实质是按照现代医院管理的原理,遵照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科学规律与特点所实行的医院标准化管理和目标管理。

医院的设置与分级,应在保证城乡医疗卫生网的合理结构和整体功能的原则下,由卫生行政部门按地方政府的区域卫生规划来统一规划确定。

二、医院分级与分等

医院按其功能、任务不同划分为一、二、三级。

一级医院:是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服务的基层医院、卫生院。

二级医院:是向多个社区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院。

三级医院: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

企事业单位及集体、个体举办的医院的级别,可比照划定。

各级医院经过评审,按照《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确定为甲,乙、丙三等,其中三级医院增设特等,因此医院共分三级十等。

各级医院之间应建立与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和逐级技术指导关系。

三、医疗评审委员会

(一)性质

医院评审委员会是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独立从事医院评审的专业性组织。

(二)级别及工作任务

医院评审委员会分为部级、省级、地(市)级评审委员会三级。各级评审委员会的工作任务是:

1.部级评审委员会,由卫生部组织,负责评审三级特等医院,制订与修订医院分级管理标准及实施方案,并对地方各级诉审结果进行必要的抽查复核。

2.省级评审委员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组织,负责评审二、三级甲、乙、丙等医院(包括计划单列市的二、三级医院)。

3.地(市)级评审委员会,由地(市)卫生局组织,负责评审一级甲、乙、丙等医院。

(三)评审委员会的组成

评审委员会由同级卫生行政部门聘请有经验的医院管理。医学教育、临床、医技、护理和财务等有关方面专家若干人组成。成员必须作风正派、清廉公道、不徇私情、身体健康,能亲自参加评审工作。

(四)评审委员会的工作制度

各级评审委员会要制定工作章程,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及有关廉政建设、勤俭节约的规定。

四、评审程序

医院评审一般要经过五个阶段,即自查申报、资格评审、考核检查、作出评审结论、审批。另外如果医院对评审结论有不同意见,可申请复审。

1.自查申报。

各级医院根据医院分级管理标准先行自查,认为符合某一级某一等的标准后,填写《医院评审申请书》一式数份,向相应的评审委员会提出申请。

2.资格评审。

评审委员会根据申请书对医院的申请及时进行初审,确认参加评审的资格。

3.考核检查。

医院评审委员会对医院实行平时有重点的抽查和周期评审相结合的考核检查。评审过程中,医院应向评审委员会提供所需要的各种真实资料和情况。

4.作出评审结论。

评审委员会应对被评审的医院作出级别和等次的结论,并提出正式报告呈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凡申报三级特等医院者,应先报省级评审委员会通过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审,然后由省级评审委员会根据评审结果决定是否推荐其到部级审委员会参加三级特等医院的评审。

医院对评审结论有不同意见,可在接到评审结论的正式通知:个月内向评审委员会请求复审,经评审委员会研究并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决定是否复审,复审只限:次。

5.审批。

各级医院的审批权如下:三级特等医院,由卫生部审批;

二、三级甲、乙、丙等医院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审批;一级甲、乙、丙等医院由地(市)卫生局审批。

五、评审费和评审周期

申请评审(包括复审)的医院,应缴纳评审费。评审费收入只能用于开展医院评审活动正常支出。

每一评审周期为3年。医院应在评审周期结束前18个月提出申请并呈报资料。评审委员会接到申请后,在本评审周期结束前3个月完成评审。

六、评审结果的公布

经过评审的医院,由审批机关发给全国统一格式的证书,并由发证机关按公布评审结果。

七、医院分级与医疗收费

医疗收费应与医院级别挂钩。级别不同,门诊挂号、住院床位收费等都应有所不同,以适当拉开档次。

对评审不合格医院的处理:

对存在较多问题的医院,各级评审委员会与卫生行政部门应提出限期改正的意见或对其重新评审。连续3年不申报评审或不符合基本标准的医院,一律列为等外医院,视情况加强管理,予以整顿乃至停业。

5.旅游安全事故的等级划分 篇五

交通事故在旅游活动中时有发生,不是导游人员所能预料、控制的。遇有交通事故发生,只要导游人员没负重伤,神智还清楚就应立即采取措施,冷静、果断地处理,并做好善后工作。由于交通事故类型不同,处理方法也很难统一,但一般情况下,导游人员应采取如下措施:

(1)立即组织抢救

发生交通事故出现伤亡时,导游人员应立即组织现场人员迅速抢救受伤的游客,特别是抢救重伤员。如不能就地抢救,应立即将伤员送往距出事地点最近的医院抢救。

(2)保护现场,立即报案

事故发生后,不要在忙乱中破坏现场,应指定专人保护现场,并尽快通知交通、公安部门(交通事故报警台电话是122),请求派人来现场调查处理。

(3)迅速向旅行社汇报

将受伤者送往医院后,导游人员应迅速向接待社领导报告交通事故的发生及旅游者伤亡的情况,听取领导对下一步工作的指示。

(4)做好全团旅游者的安抚工作

交通事故发生后,导游人员应做好团内其他旅游者的安抚工作,继续组织安排好参观游览活动。事故原因查清后,要向全团旅游者说明情况。

(5)写出书面报告

交通事故处理结束后。导游人员要写出事故报告。内容包括:事故的原因和经过;抢救经过、治疗情况;事故责任及对责任者的处理;旅游者的情绪及对处理的反映等。报告力求详细、准确、清楚(最好和领队联署报告)。

导游人员在接待工作中应该具有安全意识,协助司机做好安全行车工作。

接待旅游者前,提醒司机检查车辆,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提出更换车辆的建议。

导游人员在安排活动日程的时间上要留有余地,不催促司机为抢时间赶日程而违章、超速行驶。遇有天气不好(如下雨、下雪、下雾)、交通拥挤、路况不好等情况,要主动提醒司机注意安全,谨慎驾驶。导游人员应阻止非本车司机开车,还要提醒司机不要饮酒。如遇司机酒后开车,导游人员要立即阻止,并向旅行社领导汇报,请求改派其他车辆或调换司机。

2.治安事故

在旅游活动过程中,遇到坏人行凶、诈骗、偷窃、抢劫,导致旅游者身心及财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统称治安事故。

导游人员在陪同旅游团(者)参观游览过程中遇到此类治安事故,必须挺身而出保护旅游者,决不能置身事外,更不得临阵脱逃。

发生治安事故,导游人员应做好如下工作:

(1)保护旅游者的人身、财产安全

若歹徒向旅游者行凶、抢劫财物,在场的导游人员应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勇敢地保护旅游者。立即将旅游者转移到安全地点,力争与在场群众、当地公安人员缉拿罪犯,追回钱物;如有旅游者受伤,应立即组织抢救。

(2)立即报警

治安事故发生,导游人员应立即向当地公安部门报案并积极协助破案。报案时要实事求是地介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案情和经过,提供作案者的特征,受害者的姓名、性别、国籍、伤势及损失物品的名称、数量、型号、特征等。

(3)及时向领导报告

导游人员要及时向旅行社领导报告治安事故发生的情况并请求指示,情况严重时请领导前来指挥、处理。

(4)安定旅游者的情绪

治安事故发生后,导游人员应采取必要措施安定旅游者的情绪,努力使旅游活动顺利地进行下去。

(5)写出书面报告

导游人员应写出详细、准确的书面报告,报告除上述内容外,还应写明案件的性质、采取的应急措施、侦破情况、受害者和旅游团其他成员的情绪及有何反映、要求等。

(6)协助领导做好善后工作

导游人员应在领导指挥下,准备好必要的证明、资料,处理好项善后事宜。

导游人员在接待工作中要时刻提高警惕,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治安事故的发生。

a.提醒旅游者不要将房号随便告诉陌生人;不要让陌生人或自称饭店的维修人员随便进入房问;出入房间锁好门,尤其是夜间不可贸然开门,以防止意外;不要与私人兑换外币等。

b.进住饭店后,导游人员应建议旅游者将贵重财物存入饭店保险柜,不要随身携带或放在房间内。.

c.离开游览车时,导游人员要提醒旅游者不要将证件或贵重物品遗留在车内。旅游者下车后,导游人员要提醒司机锁好车门、关好车窗。

d.在旅游活动中,导游人员要始终和旅游者在一起,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经常清点人数。

e.汽车行驶途中,不得停车让无关人员上车;若有不明身份者拦车,导游人员提醒司机不要停车。

3.火灾事故

在旅游活动中,为了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导游人员应提醒旅游者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不乱扔烟头和火种。向旅游者讲明交通运输部门的有关规定,不得将不准作为行李运输的物品夹带在行李中。

为了保证旅游者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尽快疏散,导游人员应:

(1)熟悉饭店楼层的太平门、安全出口、安全楼梯的位置及安全转移的路线,并向旅游者介绍。

(2)另外,导游人员应牢记火警电话(119),掌握领队和旅游者所住房间的号码。

万一发生了火灾,导游人员应:

a.立即报警

b.迅速通知领队及全团旅游者;

c.配合工作人员,听从统一指挥,迅速通过安全出口疏散旅游者;

e.引导大家自救。

如果情况紧急,千万不要搭乘电梯或随意跳楼,导游人员要镇定地判断火情,引导大家自救:

a.若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

b.必须穿过浓烟时,用浸湿的衣物披裹身体,捂着口鼻,贴近地面顺墙爬行;

c.大火封门无法逃出时,可用浸湿的衣物、被褥堵塞门缝或泼水降温,等待救援;

e.摇动色彩鲜艳的衣物呼唤救援人员;

f.协助处理善后事宜。旅游者得救后,导游人员应立即组织抢救受伤者;若有重伤者应迅速送医院,有人死亡,按有关规定处理;采取各种措施安定旅游者的情绪,解决因火灾造成的生活方面的困难,设法使旅游活动继续进行;协助领导处理好善后事宜;写出详实的书面报告。

4.食物中毒

旅游者因食用变质或不干净的食物常会发生食物中毒。其特点是:潜伏期短,发病快,且常常集体发病,若抢救不及时会有生命危险。

发现旅游者食物中毒,导游人员应:设法催吐,让食物中毒多喝水以加速排泄,缓解毒性;立即将患者送医院抢救,请医生开具诊断证明;迅速报告旅行社并追究供餐单位的责任。

为防止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导游人员应:

(1)严格执行在旅游定点餐厅就餐的规定;

(2)提醒旅游者不要在小摊上购买食物;

6.科研等级划分 篇六

关键词:安全仪表等级,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安全仪表系统

1 前言

安全仪表系统 (SIS, Safety Instrumented System) 是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标准IEC 61508和IEC 61511定义的专门用于独立于DCS系统的独立的控制系统。一个SIS 是一个用于保护工艺过程, 防止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导致的灾难发生的独立的、可靠的系统。SIS 包括从检测元件到最终元件的所有部件, 包括输入、输出、能源、逻辑单元[1]。当前, 国内外大型炼化装置、化工装置和煤化工装置的紧急停车系统ESD均采用安全PLC 系统。一个典型的安全系统是由检测元件、控制单元和执行元件组成。其中控制单元是安全系统的核心部分, 因此, 安全系统的控制单元一直是工程技术人员在进行安全系统设计时主要考虑的对象。其可靠性 (Reliability) 、可用性 (Availability) 及经济性 (Cost-effect) 成为评价一个安全系统的重要指标。

安全仪表系统的可靠性一般用等级高低表示。IEC的标准中规定SIL4级的安全仪表系统只用于核工业和火车的安全系统, 不适用于石油化工的装置。通常定性确定石油化工企业工艺的安全仪表等级见表1。由表1可见, 因安全仪表系统失效而导致的后果是决定安全仪表系统等级的主要因素。

2 安全仪表系统等级确定

在装置的控制回路中是否应采用安全仪表系统以及安全仪表系统的等级如何确定, 如何确保设计中的安全仪表设置达到其等级的要求是安全设计的主要工作。整个过程通过标准规范的合规性设计是无法做到的, 因此需要在安全分析的基础上, 采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和历史数据资料进行定性或定量计算完成的。

2.1 安全仪表等级的确定步骤

安全仪表系统的评价是以一个控制回路为对象, 对其进行四个方面的分析而确定的。主要步骤如图1所示。

2.2 安全仪表系统等级的常用分析方法

石化行业的安全分析方法很多, 分为两大类, 即定性和定量风险分析。他们各有侧重, 各有优劣。但能用于安全仪表系统划分的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

2.2.1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 (HAZOP分析)

当采用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对工艺全部过程进行分析后, 可知整个装置中的危险较大的过程和设备。可能发生事件危险性的大小, 主要是分析在故障发生后其可能产生的后果的严重性, 主要考虑:厂界内的后果;职工的伤害程度;设备的损害;厂界外的后果;对厂外人员的伤害程度。同时根据以往的经验确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HAZOP 方法同其他方法相比有比较好的系统性和完备性成为大多数企业的首选, 如果能够实施良好的HAZOP 分析, 大约有一半的事故可以避免。为此, 2008 年9 月14 日,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 (安委办[2008]26 号) 要求“组织有条件的中央企业应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技术 (HAZOP) , 提高化工生产装置潜在风险辨识能力”。

2.2.2 后果分析法

后果分析法是只考虑事故发生后的后果的严重程度, 不考虑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发生的概率。后果分析法的优点是较为简单, 不用考虑事故的发生概率, 而通常事故的概率数值的获得是十分困难的。后果分析法常用于较少有实际经验的石油化工装置。

2.2.3 风险矩阵法

风险矩阵图译自Risk Matrix, 是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可应用于分析项目的潜在风险, 也可以分析采取某种方法的潜在风险。

2.2.4 简易图示计算法

IEC 61508及IEC 61511标准中提供了使用图形的矩阵方式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综合分析, 得出安全仪表系统等级, 其主要考虑如下几方面的因素:事故后果;职工可能的暴露概率及时间;职工可能避免受伤害的可能性, 事故发生的概率。

目前由于国际上石油化工企业普遍采用IEC的标准, 其安全仪表系统的评价方法也主要是以此方法派生出的, 其中的参数各公司定义有所不同。应当说明的是由于各个国家的对可接受危险的标准不同, 同样装置其评价出的所采用的安全仪表系统的等级也不相同。

2.2.5 量化风险分析 (QRA)

定量分析是确定安全仪表系统等级最为严谨的方法, 此方法采用一系列数学模型, 计算出事故的概率及其危险性, 根据计算结果得出应减少的危险度。由于此种方法较为复杂, 一般用于危险性很高的工艺过程。

3 HAZOP分析用于安全仪表系统等级确定

3.1 HAZOP方法简介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HAZOP) 技术是以系统工程为基础针对化工装置工艺过程开发的危害辨识技术, 也是目前工艺危害辨识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HAZOP分析是由各专业人员组成的分析组以一系列会议的形式对装置工艺过程的危险和操作性问题进行分析。HAZOP分析的直接对象是工艺或操作的特殊点, 这些特殊点称为“分析节点”, 或工艺单元, 或操作步骤。对于每一“分析节点”, HAZOP分析组以正常操作运行的工艺 (状态) 参数为标准值, 分析运行过程中工艺 (状态) 参数的变动 (即偏离) , 同时分析出现偏离故障的原因、后果及应采取的措施。HAZOP实施过程可以用图2表示。

3.2 举例说明

3.2.1 流程简介

目前苯酐生产一般采用固定床邻二甲苯空气直接催化氧化法。20世纪60年代开发了40g工艺 (即氧化反应进料浓度为每标准立方米空气含邻二甲苯40g) 。上世纪70年代, 法国Rhone-Progil公司, 德国DAVY公司和BASF公司先后开发成功了“60g工艺”, 实现了爆炸范围内安全生产。随后苯酐生产进料负荷不断提高。我国已有多套大型苯酐装置采用90g工艺。经预热的邻二甲苯 (加热至145℃) , 在汽化器内气化并与空气混合后进入列管式氧化反应器, 当其在400~450℃、0.4MPa, 催化剂作用下, 与空气进行氧化反应生成苯酐。反应热由溶盐循环系统移走, 反应器出口气进入气体冷却器, 预冷凝和切换冷凝器, 得到粗苯酐[2]。工艺流程示意如图3。

3.2.2 HAZOP分析准备

HAZOP分析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内容[4]:

(1) 确定分析目的、对象和范围

确定分析目的、对象和范围是极其关键的, 必须尽可能的清楚明确。分析对象通常由该装置和项目的负责人确定, 并得到HAZOP分析小组领导的帮助认可。应当按照正确的方向和既定目标开展分析工作, 而且要确定着重考虑的后果。

(2) 确定HAZOP小组组长

HAZOP组长应担负起以下职责:小组成员的挑选, 工作计划的制定, 确保HAZOP分析有序、高效的进行, 报告的审查, 整改措施的确认等。

(3) 获取必要的资料

这是进行分析的前提, 最重要的资料就是工艺管道和仪表流程图 (P&ID) , 有时还需要平面布置图、流程图 (PFD) 、操作规程、仪表控制图、逻辑图, 图纸和数据应当在分析会议之前分发到每个分析人员手中。

(4) 挑选HAZOP小组成员

HAZOP分析小组的知识、技术与经验对确保分析结果的可信度和深度至关重要, 这就要求分析组的组织者应当负责组成有适当人数且有经验的HAZOP分析组。一般说来, HAZOP分析小组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人员:工艺工程师、设备工程师、安全工程师、操作主管、仪表/控制工程师、记录员。

(5) 确定分析程序

根据分析的不同目的, HAZOP分析的内容可能会有所差别, HAZOP组长在准备工作阶段可以初步确定分析节点并提出初步的偏离目录, 准备一份分析表格做会议记录用。

(6) 安排会议

一旦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组长就负责组织会议, 合理制定会议计划。估算整个过程所需的时问, 然后组织者可以开始安排会议的次数和时间, 保证会议高效率。

3.2.3 分析记录

下面就用一个实例说明如何用HAZOP分析来确定安全仪表等级。由于篇幅原因, 本文只列出一个节点的一个偏离进行示意。

(1) 传统HAZOP分析表格

(2) 改进后的HAZOP分析

将原有HAZOP表格增加风险一列, 通过风险矩阵的分析并参考图1。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低压情况发生的概率为IV, 后果却很严重, 如果不能停止进料的话可造成催化剂烧结, 因此取5, 为需要整改的情况。

4 结束语

安全仪表系统的合理设置是石油化工装置安全设计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少投入, 是石油化工企业所关注的。在选择如何确定安全仪表系统等级方法时, 并不是机械地进行数学计算, 要从分析方法, 分析过程的复杂程度, 分析过程是否让人容易理解和接受, 实际操作会有什么问题等方面进行考虑。同时分析计算中所采用的数据及工具应及时更新, 在参考同样的系统时不能完全照搬。

HAZOP分析具有激发创造性、开拓思路、系统检查全面、获得有益知识、易于决策等优点。随着。HAZOP研究的局限主要是其审查的结果依赖于所审图纸及资料的准确度, 并要求审查的专家小组成员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和经验。[2]

通过HAZOP研究确定安全仪表等级, 可以使设计和操作人员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装置的性能, 既完善了设计, 保证了装置的生产安全, 也提高了设计效率, 因此此种方法值得在国内设计院推广。

参考文献

[1]薛东胜.从国际标准看安全仪表系统的设计 (一) [J].石油化工设计, 2008, 25 (3) :8~12

[2]李少鹏.苯酐装置氧化反应器系统HAZOP分析[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2007, 23 (6) :12~15

[3]薛东胜.从国际标准看安全仪表系统的设计 (二) [J].石油化工设计, 2008, 25 (4) :11~13, 15

[4]U.S.Department of Energy, Process Safety Mamagement For Highly Hazardous Chemicals[S], DOE Handbook1101~96, 1996

7.科研等级划分 篇七

近年来,我国港口危化品吞吐量快速增长,而水上散装运输是危化品运输的主要方式。散装液体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毒性、反应性等危险特性,由于其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一旦发生船载危化品突发事故,应急处置难度很大。随着船载危化品突发事故风险不断增加,突显出我国在船载危化品突发事故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由于在船载危化品突发事故应急中,缺少科学的事故分级方法,不能快速准确的识别灾情类别和级别,导致应急级别和处置方案出现偏差,资源配置不当,从而延误救援时机。所以,亟需建立一套船载危化品突发事故等级划分标准,为启动相应级别的船载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提供支持;为相关主管部门对船载危化品突发事故应急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目前,与船载危化品突发事故等级的法规预案有《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简称《防污条例》)等,这些预案在划分事故危害等级时,在死亡人数等指标上高度一致,并且考虑到了已经死亡人数和危及生命人数,而在经济损失等指标上,各预案略有差异,除此之外,各个预案各有一些体现各自领域特点的指标,但是尚没有一套能够体现船载危化品突发事故特点的事故等级划分标准。

为此本文根据船载危化品突发事故的特点,从各种船载危化品突发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出发,选取船载危化品突发事故等级划分指标。

船载危化品突发事故的相关定义

1、船载危化品

本文中的船载危化品主要为船载散装液体化学品,具体范畴为《国际装载散装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IBC规则)第17章所列散装液体化学品。

2、船载危化品突发事故

参考相关预案中对“事故”的定义,本文对“船载危化品突发事故”的定义如下:载运危险化学品的船舶在水上航行、停泊或装卸作业过程中,所载运的危险化学品发生火灾、爆炸、泄漏等,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事故。

3、船载危化品突发事故的类型

参考现有预案与研究成果,根据船载危化品的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特性,从船载危化品突发事故的事故后果(人员伤亡、环境污染等)出发,本文将船载危化品突发事故分为火灾事故、爆炸事故、中毒事故、污染事故、其他事故(腐蚀、灼伤等)。

船载危化品突发事故等级划分的原则与方法

1、等级划分的原则

考虑到船载危化品突发事故造成的危害种类多、涉及的应急部门多、关系的现有预案多,所以,其等级划分标准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1)划分方法与指标要与现有预案体系一致。

(2)指标选取上,在伤亡人数等共性指标上要保持一致,并添加船载危化品突发事故的特殊指标。

(3)要能够体现危化品性质的多样性,例如在环境污染方面,要体现出危化品性质相对于油品的多样性。

2、等级划分方法

现有的预案体系对事故等级划分时,同时使用伤亡人数、经济损失等多个指标,指标间为“或”的关系,即任一指标达到某事故等级,则此事故就被定为该等级,本文对船载危化品突发事故危害等级划分也采用这种方法。

船载危化品突发事故等级划分指标的选取

本文对船载危化品突发事故等级进行划分的目的是在船载危化品突发事故发生时或应急行动开展初期,为启动相应级别的船载危化品突发事故应急预案提供支持。因此,需要对事故等级进行划分的时机是在事故已经发生,且事故可能进一步持续造成更大的危害时,此时事故造成的危害后果尚无法全部确定。所以,事故危害包括已经确定的事故危害和根据事故态势预测可能造成的事故危害。

事故危害后果主要包括人命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三个方面,所以,本文对船载危化品突发事故等级的划分主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考量,从而分解出船载危化品突发事故等级划分的相关因素,详见图1。

按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事故危害后果种类,对指标进行优化后形成船载危化品突发事故等级划分指标体系,见表1。

关键指标的分级研究

在以上事故等级指标中,指标A~D的分级标准可保持与现有预案体系一致,指标E可参考《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进行分级,指标F可参考《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进行分级。而指标G“敏感资源污染”和指标H“水体污染”则属于船载危化品突发事故等级划分的特有指标,需要根据船载危化品突发事故的特点确定分级标准。

1、指标G“敏感资源污染”

该指标指污染事故中受到污染的重要敏感资源情况,包括自然保护区、旅游度假区等,其包括已经受到污染的敏感资源和根据预测即将受到污染的敏感资源。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发布的《船舶污染海洋环境风险评价技术规范(试行)》中建立了《敏感资源的敏感值表》,其根据环境敏感资源的不同种类分为5个级别,分别赋予0~4的不同的敏感值。本文根据受到污染的敏感资源的敏感值之和将事故分为四级:6以上、4以上、2以上、2以下,对应事故等级为I级、II级、III级、IV级。

2、指标H“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指在船载危化品泄漏入水后给水体造成的污染程度,在《防污条例》中,以溢油量为依据对本指标进行了事故等级划分,但是没有针对船载危化品突发事故的量化指标。由于船载危化品种类繁多,其毒性相差很大,所以,本文以危化品的毒性和危化品泄漏量两个指标组合,对本指标进行等级划分。选择危化品的水生生物急性毒性作为主要指标,参考“经修改的GESAMP船运化学物质危害性评价程序”中B1栏的毒性级别(见表2),其主要是依据96hr LC50(鱼类)、48hr EC50(甲壳纲动物)或96hr EC50(海藻或其它水生植物)进行级别划分。

为保持与《防污条例》中溢油事故等级划分的一致性,我们根据国内相关试验数据结果,确定油品的毒性等级,处在“经修改的GESAMP船运化学物质危害性评价程序”中B1栏3级,以其作为基准值。在确定油品基准值后,参考每种危化品在“经修改的GESAMP船运化学物质危害性评价程序”中B1栏每个毒性级别,根据其泄漏量划分不同的事故等级,共分为四级,即不同毒性等级的危化品,其泄漏量划分标准不同。从而形成“水体污染”的划分标准,见表2。

8.外墙保温材料防火等级的划分 篇八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11-1-17收藏此信息

很多保温材料都是易燃物,建筑的外墙保温材料是预防火灾的最薄弱环节,当前国内还未对外墙保温材料防火等级进行划分。外墙保温材料火灾发生主要集中在三个阶段,一是保温材料在施工现场的码放阶段,二是保温材料上墙阶段,三是保温系统施工完毕进入使用阶段,在第二、三阶段,保温材料表面或保温材料之间没有防火保护层,是火灾发生的关键时段。

德国将保温防火问题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在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超过22米的建筑严禁使用可燃保温材料,聚苯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只能用于不超过22米的建筑上,高于22米的建筑大部分使用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二是在欧洲标准ETAG 004,对外墙外保温系统和保温材料应按照EN 13501-1使用火反应试验数据分级进行燃烧性能等级A1-E的评定,并规定要标明火焰在保温材料中传播的可能性。

9.2022关于普通话成绩等级划分 篇九

1、三级乙等:考试得分60分-69.99分之间。

2、三级甲等:考试得分70分-79.99分之间。

3、二级乙等:考试得分80分-86.99分之间。

4、二级甲等:考试得分87分-91.99分之间。

5、一级乙等:考试得分92分-96.99分之间。

6、一级甲等:考试得分97分-100分之间。

普通话考试次数

大部分的地区每年都会举行两次普通话水平考试,所以考生需要提前的了解考试的时间、考试的具体地点,根据要求参加考试。

普通话水平的考试次数并不固定,可能有的地区为了满足基础的语言方面的要求,会增加考试的次数。

想要考取普通话证书,只要符合报名条件,都是可以进行相应证书考取的。

中专院校的在校生是由学校统一安排考试的,普通话水平证书可以说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要考的一个证书。而且有很多的工作岗位,对于普通话的水平也会有要求,在大学的时候,时间比较充裕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去考普通话的水平证书。

社会上的人群想要参加普通话的水平考试,可以去当地的普通话测试中心参加考试。

普通话水平的考试主要是通过考生的发音、音调以及朗读的气息等,考查考生的普通话的水平。

普通话考试怎样报名

1、网上搜寻“普通话水平测试报名入口”,用身份证号注册账号。

2、登录成功后,选择合适的高校进行网上报名。注意有些高校只接受本校学生报名。

3、按顺序填好相应资料,选择考试时间,提交审核。

4、考试缴费。网上系统支持在线缴费,打印准考证。但有些学校需要到现场缴费并打印准考证,具体看学校要求。

普通话考试的注意事项

1、考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音量,以试音时的音量为准。试音成功后要一直保持那个音量,过大或过小都可能造成评测失败。

2、朗读速度,最好不要太快,机器识别也需要时间,太快的话识别不了。正常来讲,不会读不完,自己可以在家先试一试,计算一下时间。以第一题为例100个字,3.5分钟。考试的时候也可以看屏幕下方的进度条,控制好速度。

3、为防止漏读或者错行,可以用手指着读,特别是换行的时候要看清楚再读,不要慌张。第一、二题如果读错,是可以重读的,机器会自动识别,以第二次为准。但切记最多只能读两次。读字和词的时候尽量发音饱满、到位,字正腔圆,不能含糊不清,一带而过。

10.科研等级划分 篇十

摘 要: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系统逐渐从“倒三角型”向“哑铃型”转变,立足于其优势条件,进行科学研究会一直是大学附属高等级医院的一项必要工作,大学附属高等级医院的科研管理部门将面临挑战。为让科研管理的目的更加清晰,本文回顾了我国医院科研管理的进展,系统分析医院科研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改进方案,从本院实际情况,结合个人工作经验,探讨了未来大学附属高等级医院科研管理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医院科研管理;绩效考核指标;发展方向

1医院科研管理的源头

在我国,建立医院的机构包括国家、高校、企业等。理想情况下,根据各个医院的规模,国家对各家医院都会进行评级,包括民营医院。医院的本职任务是治病救人,不同等级医院发挥不同的作用,理想情况下,社区医院负责居民健康保健,疾病首诊,高等级医院在分级转诊中发挥其诊治复杂疾病的作用,其中级别最高的三级甲等医院不仅需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还需要执行高等教育与科研任务。从我国现有的情况来看,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系统逐渐从“倒三角型”向“哑铃型”转变,二级医院根据自己现状,逐步向两端转变。三级甲等医院代表了国家最高医学水平,同时医疗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科研的支撑,因此国家在三级医院,特别是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审中,科研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提升科研水平是二级医院向三级医院转变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三级医院能够保持其先进技术的重要支撑。在此背景下,有条件的医院都成立了科研管理部门负责推进医院科研工作的开展和科研水平的提升。近年来,一些非大学或医学院附属的医院为了提升自身科研水平,纷纷建立与大学或医学院的合作关系,从教学医院起步,进行医学生教育与科学研究,期望逐步成为大学附属医院;而作为大学来说,也非常需要与基础设施完备、门诊住院患者多的医院建立附属关系,便于将基础研究成果推向临床应用,推进转化医学的发展。从主观方面来看,未来,国家对高等级医疗机构科研要求,特别是大学附属医院的要求,将会变得更加严格;从客观条件来看,医学诊疗水平的发展離不开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疗机构除了拥有合法开展临床实验单位外,其还能够快速找到最佳的临床患者,因此如何对医疗机构的科研工作进行科学管理,通过管理的介入与引导,让医院的科研产出更多,让医院提升其临床应用水平,让医院能够给予患者最佳的医疗服务,让医院更好地完成其本质工作,是医院科研管理部分非常重要的工作。

2医院科研绩效考核指标

科研绩效考核指标是医疗机构科研绩效管理最重要的依据。从文献回顾看,研究科研绩效考核指标的工作非常多。从相关文章主要结果来看,科研绩效的一级指标(表1),主要包括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获奖)、学术论文和专利。几乎所有的医院都将这四项成果纳入到医学科研水平的评价系统,可以说这四个指标是最直接、最简单的评估指标,可操作性强,权威性较高,是一个医疗机构科研水平最直接的体现,但这4项成果能否真正提高医院自身的诊疗水平,患者得到的医疗服务是否得到改善,改进多少,尚未见系统性的研究与分析。此外,其他指标如人才培养、科研著作、科研经费量、成果转化、新药开发及临床与基础研究比,都有文献报道。

在二级指标中,国家科学自然基金、国家科技进步奖项、SCI索引论文、中华医学系列论文及发明专利分别是科研立项、科研成果、学术论文及专利中提及最多的二级指标。文献报道的区域主要还是传统上医学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如北京、广州、上海、山西等。

就目前来看,高等级医院进行科学研究的动机还是被动高于主动,且考核指标是根据国家卫生主管部门对三级甲等医院的考核要求制定,这些考核指标与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相比而言相对滞后,若按照医院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极有可能不能通过国家对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审或复评审,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因此,在科研考核上,亟需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使得考核体系既能激发医疗机构有自我发展的动力,也能让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将我国科研管理方式慢慢由简单、单一向多样与智慧发展,让科研与医疗需求结合得更加紧密。

3医院科研管理研究进展

在有科研任务要求的高等级医院,临床医生的工作量非常之大。而医院科研工作还是以临床医生为主,其他研究人员包括大学合作者为辅,因此相比于专职研究人员,临床医生会面临更多的问题。虽然,近年来我国医院的科研表现较过去有了跨越式的提高,但医院为了谋求生存,重医疗、轻科研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为改变目前现状,某些医院制定相关政策激励临床人员进行科研工作:①将科研表现作为职称晋升的关键考核标准,但不和个人正常收入关联;②加大对科研成果方面的奖励;③鼓励与大学的合作,在成果奖励上不做削减;④建立公共科研平台,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但也有相关报道认为此种模式,会让医生陷入“被科研”的困境,认为应当从本质上提高医师的科研兴趣,进而提高SCI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从我国对高等级医院定位来看,进行科学研究必然将成为在高等级医院医生的工作职责,他们将肩负提高我国医疗水平的职责,而一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主要职能是服务居民日常健康保健,基本疾病的诊疗,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为提高医院科研成果的产出量,相关学者提出聘用科研助理的方法,通过一段时间试用,取得不错的效果,科研助理作为专职科研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临床医生科研时间不足的困境,同时还可以通过与临床医生的交流,挖掘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科研助理的教育背景可以多样化,通过科研助理可以逐渐将其他学科的方法引入到临床医学中,促进临床医学的发展。相关研究也认为目前医院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远远落后于医院发展。此外,除需要提升科研管理队伍水平外,还需通过引入信息技术来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效率,高效的科研管理系统建立在高效的科研管理流程之上,在顶层设计已经完成基础上,才能开发出高效的信息系统。

其他医院科研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包括经费管理和非常时期下如何发挥科研管理的作用快速应对实际问题。由于科研人员非专业财务人员,因此需帮助科研人员制定相应的经费预算决算管理方案,让其把更多精力放在科研本身,而非繁琐的财务事物,此外还需考虑科研工作给相关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带来的额外工作量,若能建立科研工作相关者的绩效管理方法,兼顾各方利益,对提升各方工作的积极性会起到一定效果。在非常时期,高等级医院是最佳科研平台,因此对高等级医院的科研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其能够稳步推进我国医学水平的进步、能攻克重大科学难题。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医院逐步由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成长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经济实体,政府只对医院进行一定补贴,医务人员的奖金福利发放都是医院自己经营所得。因此,医院对科研的投入会受到一定制约。若科研成果能为医院带来收益,则可能建立科研-临床-科研的良性循环,促进医院自身发展。如医院通过自身科研水平的提升,晋升为三甲医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流量。如何通过科研来提升医院诊疗水平、合理增加医院收入的研究并不多,相关报道较少,科研管理部门如何开展这样的工作,也未见详细讨论。

4医院科研管理的未来设想

未来,高等级医院将会承担越来越多的科研任务,在承担科研任务的同时,还要提升医院的诊疗水平,保持接诊患者量,因此如何建立一套合理的科研管理体系一直是科研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本文认为一套合理科学的管理方案将包括以下要点:①积极协助临床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通过制度创新尽力减少与科研无关的业务操作;②及时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尽可能将意思准确传达给临床科研人员;③制定相关奖励制度(包括管理人员),提高所有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④将科研管理的流程进行优化,引入新技术,在优化流程的指导下,进行新工具的开发,在工作量不变,甚至减少的前提下,完成更多的工作任务;⑤兼顾国家指标,建立与临床工作贴近的科研考核指标;引导将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为成果的转化提供便利;⑥总结相关工作,为医院未来的决策提供参考。

本文主要回顾了国内的研究结果,后续将会对国外的医院科研管理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期待找到适合我国医院科研的考核指标。

参考文献:

[1]吴端操.民营医院在等级评审中加强规范化管理的实践[J].现代医院管理,2011,09(2):8-9.

[2]曹凯.民营医院等级评审开打[J].中国医院院长,2012,(14):32-33.

[3]周洁娜.正确处理社区医院和上级医院的关系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6):89-90.

[4]张辉,郭华.Access数据库在基层及社区医院放射科工作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0,29(26):137.

[5]雷光和,陈小嫦.双向转诊在分级医疗服务体系重构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9(12):897-898,949.

[6]孔小庆.医疗集团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机制建立与实施[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4,(3):240-241.

[7]张鹭鹭,仇元峰,欧崇阳等.我国城市医疗服务系统哑铃形宏观结构论证[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9):599-602.

[8]方小平,王雨濛.赤腳医生、乡村医疗制度化与三级医疗体系“哑铃型结构”的演化[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13,14(1):170-187.

[9]张鹭鹭.我国医疗服务需求及卫生服务系统动态模型体系的构建与模拟研究[D].复旦大学.

[10]邹雄,李连凤,周东华等.四种综合评价方法在广西某三级甲等医院科研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医学与社会,2013,26(11):48-51.

[11]胡强,朱建民,葛春林等.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科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初步研究[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2,25(4):240-243.

[12]孔巍,黄淇敏.高等医学院校科研绩效影响因素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9):1174-1177.

[13]田书墨,姜虹,邹俐爱等.高校附属医院科研绩效评价策略探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23):77-80.

[14]杨雨齐,孔美君,宋苹等.广东省中医院科研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初探[J].延边医学,2014,(22):111-112.

上一篇:慈善会计划书下一篇:出行平安祝福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