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优秀教案(精选4篇)
1.《静夜》优秀教案 篇一
静夜思
【朝代】唐代【作者】李白
【原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 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 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攵”。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3朗读、背诵这首古诗。(一)识字写字 1识字。
(1)自学古诗,说说已经认识哪几个字,是怎么认识的。请认识的学生当小老师,教大家把字读正确。
(2)本课十个生字中,“床”“光”“望”“乡”都是后鼻音,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生字的巩固。在教学中,可以用组词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字义,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如,光—光明、月光、灯光;举—举手、举重;还可用“大转盘”以游戏的形式复习生字。
(4)结合“故”的认记,认识“攵”这个偏旁。2写字。
本课要求书写的4个字可分两类。“目、耳”要注意提示横与横之间的距离;“头、米”要提示这两个字的最后一笔笔画不同,“头”的最后一笔是“点”,“米”的最后一笔是“捺”。可让学生运用对比法加深记忆:大—头。
(二)朗读感悟
1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录音,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2小组合作,试读诗歌,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学生自由读,说说在读这首诗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启发想象,熟读成诵。播放柔和的音乐,创设一种意境,让学生配上简单的动作边做边读,熟读成诵。
(三)课后练习
“我会说”,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说话。在学完这首诗后,布置学生留心观察夜晚的天空。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方式把看到的夜空说一说。注意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及时纠正发言时的一些语病。同时还要注意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说话的内容更加充实。
(四)实践活动
古诗朗诵会:每个同学准备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进行一次古诗朗诵比赛。
(五)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一)自我展示,激发学习兴趣
请学生背诵自己已经学过的古诗,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中产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了解诗歌大意
1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录音,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2自由读古诗,圈出不认识的生字。3请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的字音。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记字方法,说说怎样朗读古诗比较好。
(三)一边读,一边想象诗歌画面
1互相交流,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在什么时候见过“霜”;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示“低头”“举头”的意思。2配乐朗读《静夜思》,想象诗歌画面。
(四)朗读指导,熟读成诵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诵,教师随机指导。2朗读反馈,练习背诵。
(五)复习生字
1将生字与音节打乱,让学生以找朋友的方式复习巩固要认的生字。2小组合作,认记生字。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识字竞赛,并评出优胜者。3全班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4用“词语转盘”的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本课的生字。
(六)书写指导
1观察范字,指导书写。
“耳”上横短,下横长;“头”的第五笔是“长点”。2描红、临写,并提醒坐姿与执笔姿势要正确。3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七)实践活动
观察夜晚的天空,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还可用图画来展示。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是盛唐时期的典型代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而奇特,风格飘逸而豪放,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现存诗歌近千首,有“诗仙”的美名。他与杜甫齐名,合称“李杜”。
名诗欣赏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谜语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2.《静夜思》教案02 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用思乡的情感演唱歌曲《静夜思》,能正确地掌握四四拍的指挥手势。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感受乐曲的情绪,培养学生对音乐鉴赏力和评价力;通过聆听、视唱、演唱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视唱、练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歌曲《静夜思》,让学生感受歌曲思乡之情,同时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熏陶,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通过歌声表达歌曲思乡的情感;能用四四拍的指挥手势指挥大家演唱歌曲。难点:能用较长的气息和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能唱好歌曲的二部合唱。
教学教具:
课本、音响设备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导入
教师请学生有感情的背古诗《静夜思》,提出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现这首诗的思乡之情?(用歌唱的方式)(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新歌教授
(1)教师出示图片并播放《静夜思》的朗诵录音。(唤起学生的有效记忆,为教唱做好铺垫)
(2)教师播放歌曲《静夜思》录音,学生对照乐谱边听边并画出乐段、乐句。(初步感知歌词、旋律)
(3)教师播放《静夜思》的视频,学生边看边思考有哪些音乐的要素构成了这种思乡的情感?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歌唱时应注意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歌曲)
(三)视唱歌曲
(1)教师教学生唱第一乐段,学生跟着打节拍。
(2)学生自由练唱,并且小组讨论问题:第三乐句的开始同第二乐句结束的音有什么不同?你感觉有什么作用?如果不用八度,用小于八度的音试试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了解音乐是怎样表达不同情感的)
(3)教师分声部教学生唱第二乐段。
(4)学生分声部练唱第二乐段,并小组讨论思考问题:第三乐句在整首音乐中有什么作用?
(5)学生演唱。
(四)教学生四四拍的指挥图式。
(1)教师学生学习四四拍指挥手势,引导学生同四二拍的指挥手势相区别。
(2)教师一边唱一边做指挥手势,学生边唱边指挥。
(3)同桌自由练习,互打节拍互唱。
(4)教师请一位同学来指挥,全体学生在同学指挥下演唱歌曲。
课堂小结:
由学生自己总结自己的收获。(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布置作业:
3.《静夜思》教案 篇三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日、上、头、乡”这四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辨清字形,并理解诗中的词语
2、认识“夜、床、前、光、低、故”
3、朗读并背诵这首古诗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看图,读诗,加深对生字字义的理解
2、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偏旁,熟字自己分析记忆字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图文结合,让学生理解一个孤身在外的游子,思念故乡的强烈思想感情。
古诗的教学不同于课文教学,古诗中精炼的语言,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一步一步解释指导下,理解词意,诗句含义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理解诗句意思。
2、难点:为什么作者通过一轮明月就会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3、解决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注意诗句之间的停顿,再结合图片,以及背景资料,使学生明白诗句中蕴含的意思。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体现。
1、教师可通过范读,教给学生朗读古诗的方法,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指导学生分组朗读,交流朗读体会。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对生字的练习要重点指导字形和字义
(二)整体感知。
1、教学古诗,要先指导学生理解每个词在句子里的意思,再把词连起来理解每行诗句的意思
2、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理解全诗的内容和感情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释题、简介作者。
1、导语。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首古诗《静夜思》静夜思——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对家乡的思念。全诗表达了作者身处异乡,夜半梦醒,独对皓月时那种孤苦的思乡之情
2、简介作者。李白,字太白,唐代著名诗人
(二)教师范读全诗,试读生字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初步感知课文
2、学生根据注音试读诗文。
(三)借助书上插图。解释诗意
1、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图上都有什么?
2、读全诗,品味诗意。
3、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指名说一说诗的大意
4、品词析句,领悟诗意。
(1)第一句,解释“床前,明月,光”的意思
(2)第二句,理解“疑”,诗人把什么当成了“霜”?理解前两句意思
(3)第三句,理解“举”与现在所说的举的区别,理解后两句意思
5、总结全诗意思。
讨论:
①诗人望着明月,怎么就思念起故乡来了呢?
②第三句与第四句在内容上有联系吗?
交流。
(四)布置作业。
感情朗读全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朗读全诗。
(二)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三)教师指导写字。
“头”笔顺是一“乡”新部首“”
(四)朗读背诵,体会意境。
1、教师范读,学生体会停顿与节奏。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自由朗读。
3、指导背诵。
(1)回忆全诗意思,反复诵读。
(2)参照插图试背。
4.静夜思教案(完整) 篇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一)会读本课10个生字。
(二)理解重点词:“疑”、“思故乡”、“举头”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二、情感目标
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
三、能力目标
初步学习运用理解词义——串连句意的方法学习古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则谜语,请大家猜一猜: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象面圆镜,有时象把镰刀。(月亮)
同学们可真聪明,一下子就猜中了老师的谜语。那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有很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想起了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接着来学这首关于月亮和思念的古诗《静夜思》。
引入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全诗,体悟诗境美。
1、读通、读顺全诗;
2、复习生字:月亮姐姐要考考大家,把生字藏在星星里,看你还认得它们吗?
3、现在让这些生字回归书本,按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全诗。
4、引导一学生吟诵《静夜思》(如果学生自己选择那最好,如果学生不选择,可以通过李白图片引导)
师:谁也会这首《静夜思》(学生举手)
师:看来大家都会啊,好,那咱们一起来试一试!(幻灯片,《静夜思》全诗)学生集体吟诵《静夜思》
师:大家吟得都不错,我这边有位老先生,他也吟了《静夜思》,不妨一起听听看,和你有什么不同?(播放配乐吟诵《静夜思》诗文)师:听了后,你有什么感想?(是不是有种伤心地感觉……)
师:听了老先生的吟诵,真是让我们百感交集啊!自己试一下,说不定你也可以!学生自己试读
师:有小朋友已经迫不及待了!老师也要为大家配上音乐。
学生个别展示,模仿李白站在窗前,背着手,望着天空的月亮来吟诵《静夜思》 集体吟诵
师:同学们,你们的进步可真大,老师仿佛看到一个个小李白站在我的面前。
师:小李白们当你们离开了自己的家,离开了疼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离开了熟悉的朋友,在这么一个冷冷清清的夜晚,面对着圆圆的月亮你想到了什么?可有想到故乡的亲人?
师::是啊!夜很深了,可诗人难以入眠,古时候和我们不一样,没有电话、电影可以看,在晚上,特别是有明亮月光的晚上,朋友们、亲人们会一起坐在月光下,说说话,聊聊天,还会在月光下看风景,游玩。你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哪!可是,今夜,诗人已远离家乡,回家的路是那么长,更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们团圆,思念、忧伤占据了诗人的整个身心,让我们一起吟诵出李白的心声!自我展示,当堂背诵
多种方式熟读成诵。(男女赛读,分行读,分组读)
师:故乡是牵动人们心头的一根弦,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故乡一直藏在我们心里,而月有阴晴圆缺,就好象人有悲欢离合,月亮是人们眼中永远的风景。正所谓“明月寄情于千里”啊!我对你的思念希望通过明月可以让你也感受到啊!
三、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