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村民的素质教育范文

2024-12-21

对村民的素质教育范文(精选7篇)

1.对村民的素质教育范文 篇一

致×××全体村民的公开信

×××全体村民:

为了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激发广大群众的参政议政热情,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探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方法、新路子,经镇党委会研究决定对×××党支部书记、委员进行“两推一选”,为全面建设滨海生态宜居新城镇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现将有关选举事项告知如下:

“两推一选”的职数为党支部委员5人(其中下派书记1人),采取个人自愿和群众推荐的方法报名(全村正式党员符合条件均可报名),镇党委成立资格审查小组对报名者任职资格进行审查。“两推”即群众推,党员推,竞选者在由党员、村民代表及各界人士参加的大会上进行竞选演说并回答三个问题,由与会人员以无记名形式当场投票推荐,当场计票,并公布计票结果,按得票数从高到低取前5名作为党支部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如遇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对票数相等的被推荐人重新进行投票,得票多的当选,推荐出来的候选人预备人选,报镇党委审批。“一选”即村党员大会从6名候选人中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差额选举产生5名村党支部委员,然后召开支委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党支部书记,并将选举结果报镇党委审批。如遇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对票数相等的被选举人重新进行投票,得票多的当选。然后召开支委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党支部书记,并将选举结果报镇党委审批。有党员干部驻村任职的村,如驻村任职党员干部未当选,该职数不能占用。“两推一选”实行公开报名,公开答辩,公开推荐的三公开原则,保证“两推一选”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同时还打破身份、职业界限,无论是自荐还是群众推荐,无论是原职村干部还是普通党员,只要符合报名条件,经资格审查合格者,一视同仁,在同一标准上通过演讲答辩,平等竞争,接受群众和党员的挑选。严禁竞选人采取拉帮结派、欺骗利诱、恐吓要挟等不正当手段破坏“两推一选”工作,一经发现将严肃查处。

“两推一选”大会初定于2012年7月30日上午(准确时间以区委组织部通知为准)在×××部会议室举行。届时,希望全体村民和党员踊跃参与“两推一选”工作,并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力,真正把思想上开拓、经济上领航,管理上精明,利益上廉洁,服务上贴心,能够勤勤恳恳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优秀人材推荐给党组织,为选好自己的带头人投上庄严的一票。

祝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中共镇委员会

2012年7月16日 ××××

2.对村民的素质教育范文 篇二

此次调查以关于大学生三下乡对当地村民的影响为主题, 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15 年社会实践湛江团成员41人, 以问卷、走访等调研方式, 在广东省湛江雷州市白沙镇黎郭村和东岭村采访了当地村民。

1 大学生“三下乡”为当地农民带来的积极影响

1.1 丰富了村民的日常生活

在“您是否还希望大学生继续到该地进行三下乡活动? ”的问题上, 99.24%的村民选择了是, 0.76%的村民选择了否。 极大多数村民认为本次三下乡活动并没有打扰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大多数的当地村民都希望大学生继续到该地进行三下乡活动。这是给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极大的认可、支持与鼓励。

目前, 我国村民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 对精神文化的需要越来越强烈。 然而, 少数边远地区的村民还很难看到报纸、杂志、电视等, 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正好可以满足当地村民在这方面的需要。 大学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一台台精彩的文艺演出、一部部有教育意义的电影、一批批有价值的图书等等, 这丰富了村民的日常生活, 满足了他们的精神文明需要。

1.2 帮助当地学生和村民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三下乡活动得到了村民很大的认可。95%的村民选择了“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 让他们见识到外面的世界”和“对他们的思想启蒙和人生教育有所帮助”, 5%的村民选择了“对学生们有短期的积极作用, 但没有长远的影响”, 没有人选择“对学生没有任何帮助”这一个选项。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的栋梁。 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而且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和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质。 同时, 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也提高了当地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提高了当地村民对国家政策的理解能力。 这有助于国家政策在农村的落实和贯彻, 有助于增强村民提高增收致富的能力, 有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1.3 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当前, 一些地方在教育方面还存在学生因贫困辍学、教学资源短缺、校舍设施落后等现象, 在医疗卫生方面还存在医疗卫生条件差、农民看病难、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等现象, 在科技文化方面还存在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等现象。 而大学生进行的科技下乡, 文化下乡, 卫生下乡等活动, 对于改善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条件, 提高村民科学文化素质, 提高村民生活质量都带来了一定的影晌。

2 大学生“三下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2.1 “三下乡”普及和宣传力度不够

调查结果表明, 34%的村民不知道三下乡项目, 73.8%的村民只了解文化下乡, 而对于科技和卫生方面则所知甚少。 三下乡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 影响效果不是非常明显, 三下乡活动的团队成员与村民交流得较少, 只局限在与学生的交流, 没有很好地融入到当地村民的生活中去。

2.2 三下乡”全面性不足

调查结果表明, 政策宣传活动、文娱活动的受了解程度均低于60%。尤其是政策宣传活动, 只有5%的人认为“通过这个活动了解了很多之前不了解的国家方针政策”。可见, 三下乡活动对于文化教育方面的重视, 却忽略了对于科技以及卫生方面的普及, 把工作的侧重点放在了义教方面, 而科技和卫生方面的工作缺乏探索和尝试, 没有太多接地气的村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 使三下乡成效的全面性严重不足。

3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建议

(1) 加强宣传力度, 打造品牌项目。目前, 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主要的宣传方式是采用横幅和标语的形式来开展的。虽然这种方式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 但是这种宣传力度是不够的。为了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我们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应该不断发掘更多的宣传途径, 加强渠道多元化以及对象具体化等等。

(2) 重视前期调研。前期调查对于“三下乡”活动能否成功举办是非常重要的。在活动开始前, 认真到当地开展前期的调研, 了解当地群众的需求以及发展状况等, 从而有利于准备切实有效的活动来满足群众的迫切需要。

(3) 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在短期内, 我们在当地开展 “三下乡”活动是很难见到成效的。 我们需要和当地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 不断改进活动开展过程中暴露的不足, 倾情投入到这项事业中, 才可以让这项事业发亮发光。

参考文献

[1]廖悦.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现状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 2014.

[2]刘薇.浅析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 (08) :125.

[3]查佐明, 刘慧.从“三下乡”到“常下乡”—苏州大学“村官调研见习团”的经验与启示[J].科教文汇 (下旬刊) , 2013 (09) .

[4]梁康建.高校共青团“三下乡”社会实践创新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 2013 (07) .

3.对村民的素质教育范文 篇三

关键词:宗族:村民自治;对策

一、宗族的概念

宗族又称家族、户族、房头,它以家庭为基础。是“基本上按男性血缘世系原则建立起来的,存在某种组织形式和具有宗族色彩的活动,有着一种内部认同和外部边界的社会群体”。宗族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实体的宗族,如宗族的组织、制度,包括宗族的结构、权力与活动等;文化的宗族,即“观念中的宗族”,如村民的宗族意识与观念,这主要体现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之中。

二、宗族对村民自治的消极影响

宗族组织与政府及其组织的组织结构、性质完全不同。在农村中,宗族组织与村民自治的并行过程中,两者的不兼容性是十分突出的。村民自治不可避免地受到宗族组织的掣肘。

(一)阻碍村民的依法民主选举

民主选举村委会成员既是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也是村民行使自治权利的起点。村民在选举候选人时,一般根据血缘关系和利益关系来决定。宗族势力往往会利用血缘纽带关系形成利益集团,采取非正常手段操纵村民选举,获取自治权力。在宗族强势的地区甚至出现宗族势力操纵村委会选举的情况,有的地方出现了抢选票或选票箱的事情,有的地方甚至激起了族际矛盾。宗族代表当选后,倾向于破坏村委会人事任免制度,把“村民自治”当成“宗族自治”,以族权代替公共权力。任人唯亲,唯同宗同族是任。对村民个人来说,宗族选举代言人,往往会剥夺很多成员的发言权,如妇女。在选举投票中,代填代选十分普遍。

(二)干扰村委会的决策

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是村民自治中最高、最完整、最权威的组织形式和决策机构。但在实际运作中,村里的大小事务都由村委会讨论决定,很多事关重大的决策都未征询村民的意见,村委会干部的决议直接跨越这一程序作为村政决议在村民中实施。进入村委会的成员往往要听从族长或其他人的意见,使得家族成为村委会的幕后决策者。宗族背景的强弱影响到村干部的发言权和决策权。这使得村委会的决策不再是以全村村民的公共利益之上,而是几个家族之间的“分赃”。这不仅损害了村庄所有村民的公共利益,也限制了村民作为独立人格表达意志的权利和自由,使决策没有了正确方向。

(三)妨碍村委会的决策执行和管理活动

没有执行的政策不过是一纸空文,没有任何意义。村委会做出了不利于家族的决定后。家族很可能动用自己的力量或明或暗地对抗和阻止这些决定的执行,向村委会施加压力。极端的情况就使村民的集团械斗、聚众冲击村委会,进而使村落治理失控。而村委会一旦妥协则必然会损害其他村民的利益,使整个村落处于紧张之中,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村庄动乱。这种实际抵抗行动对村委会决策施加压力,使决策出现严重宗族偏好。此外,宗族传统性族规和潜在行为规范,限制了成员的行为,使他们潜意识对宗族有着依赖,不具备完整独立的人格,难以实现自我管理。甚至有的族规与村规民约背道而驰,村民要么对宗族盲从,要么在两者之间处于为难境地,成为村民自我管理的障碍。

(四)影响依法治村和村民对村政的民主监督

任何权力一旦失去监督。就会有滥用的趋势。会极大地损害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公民权益。目前在农村并没有正式的行为规范来指导这种监督行为。村民一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利益关系来监督。由来自各宗族的村民对某些宗族代言人进行监督,村民对他们的监督,要么是自己监督自己使监督制度虚设;要么是自己监督他人使监督走向争端甚至暴动,难以有效行进。而且由于农村各宗族组织性不强、凝聚力差、参政能力低下,大多数农民文化说平不高,普遍缺乏民主监督的能力。此外,没有正式的监督依据和救济途径,监督失去严谨性和严肃性。民主监督被架空,村民自治容易变成宗族自治,族权往往代替了村权。

三、村民自治背景下,正确对待宗族组织

宗族是农民为了寻求利益保护根据血缘关系而形成的传统组织,在近现代的复兴说明了宗族组织的存在是有合理性的,其生命力是旺盛的。它一方面保护着农民个体的利益,在村政中起着制衡自治作用,实现经济互助,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并传承人伦情感、承担传统责任等;另一方面,却侵害农民个人政治权利,妨碍村民自治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综合考察宗族的作用和未来发展趋势,对宗族组织,既不能简单取缔,也不能放纵其盲目发展。

(一)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

1、完善村民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在农村公正、公开和公平地实现民主选举,改善村委会领导班子的结构和提高他们的素质,使村委会从家族的“影子控制”中解放出来,成为独立地为全村公共利益服务的组织。要实现民主选举,首先要在观念上提高农民参选的意识和热情,正确地认识村民自治组织。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使农民个体根本上有选举意识和责任感,确立他们的主人翁地位。其次,对于选票要严格“一人一票制”,杜绝代填现象。再次,认真对待农民拉选票、请客吃饭、贿赂的问题。还要防止选举过程中,宗族之间的冲突。可以成立“选举监督巡查组”,在各个村落的选举中流动,在选举中起监督和协调作用。在村委会选举中要限制宗族的作用,使村民的理性发挥到最大,在各宗族之间形成均衡,淡化宗族色彩,选举出真正能代表民意的治理精英。

2、改革村委会的决策方式,引入“民主恳谈制度”。把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落实到实处,对重大决策一定要召开大会讨论决定。听证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听证制度纳入到农村决策中,实现本土化是个创举。浙江温岭首创的“民主恳谈制度”,在领导和群众之间进行相互沟通。村级民主议事制度要求在做出某项重大决策时,必须召开“民主恳谈会”,提交村民讨论,经村民讨论修改后,再由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通过适当的方式表决,然后形成代表大多数村民意愿的最终决策。这种方式不仅能最广泛地听取农民的意见。也能有效地抑制宗族在决策中的影响,使得重大决策不再是宗族之间的斗争与妥协。但在实际运作中要注意方法,防止掉入效率低下的困境。

3、实行村务公开,统一并贯彻执行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实现村民自治的民主管理。村务公开特别是财务公开。既有利于民主管理也有利于民主监督。通过村务的公开,村民能全面地了解村庄的决策和行动方向,根据这些决策提出自己的建议并贯彻实施,实现自我管理。村务公

开防止了宗族之间的“暗箱操作”,减少村民对政策的抵制情绪。制定统一的《村民自治章程》,对村民自治机关的设置、职权和行为标准、村民的行为标准,秩序治安标准等做出书面上的规定。根据这些规定设置机构、行使职权能防止宗族对村民自治组织的侵蚀,使村民自治组织获得村民的信任。这些透明化、规范化的措施,使宗族组织在干预民主管理和执行上无处插手。

4、完善村民自治的民主监督制度,设立意见板,广泛开展民主评议。村务公开是个很好的监督举措,透明化的村务操作使得寻租无缝可钻。广泛开展民主评议,对村庄的决策及执行管理进行不记名评议,这种事后监督手段能有效评估决策的实效。可设立意见板,为村民提供交流和相互监督批评的平台。村民通过达成协议。使村民能在意见板上自由的提出意见和批评,实行匿名制,达到监督和交流、沟通的效果。设立意见板。需要村民自己对上面的内容负责、对意见板上的意见不能追究和报复。对于有积极响应的意见和批评要进行调查核实,进而改进工作。要严防诽谤和报复。提高村民的责任感。这种交流平台能给农民带来极大的方便,降低上访的成本,很好地监督村委会和村干部以及宗族的消极活动。这种村民间的相互监督,使问题能及时反映出来,防止矛盾的积累和激化。

建设纠纷解决机制和救济制度。村民产生纠纷或问题时,往往第一时间不是寻求政府的帮助和解决,而是转向家族的庇护。宗族成为农村主要的纠纷解决机制和救济制度。由于宗族本身的一些性质,这种解决机制不一定能很好地保护村民的利益,甚至可能引发诸如宗族间械斗等极端情况。而且宗族非正式权威会抵消正式组织权威,不利于民主在农村的推行。在村政中,建设独立于宗族的纠纷解决机制和救济制度,强调其独立性,提高其威信和权威。这一方面保障村民权利和利益,另一方面也利于村民自治组织建设。这种专门的纠纷解决机制,要求成员能不受宗族的影响,具有一定独立性,对纠纷的解决要公正合理,能起到很好的协调缓和作用。救济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村民寻求宗族外的利益保护机制,降低对宗族的依附和盲从,把村民从宗族的人身依附中解放出来。当农民对宗族没有寻求利益保护的需要时,宗族失去存在基础自然就会消亡。

(二)宗族组织的改造

中国农民力量的弱小和分散。在面对国家机器和天灾人祸时,有联合起来的必要,宗族组织是他们的习惯选择,是他们为寻求共同利益保护的联合。市场经济改革实现了利益多元化和经济的发展。农民利益更需要坚固的组织来维护。由正式政权组织引导宗族组织向合法化方向发展有着理论基础和现实需要。首先,对族规和族权的淡化与摒弃。淡化并不意味着取消,主要是使族规与国家政策法规及村规民约相符合,消除其冲突性和对抗性,淡化族规特立性。防止不合法或封建的族规限制村民的自由发展。对族权,要从过去的家族统治权走向象征意义,主要起着道德约束。村民对家族没有绝对服从的义务,作为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人格,受到宪法保护,族权是对村民权利的剥夺,必须淡化甚至摒弃。其次,放弃宗族中的传统思想,消除封建思想的残余。宗族中往往强调尊卑。强调男女等,这些思想愚化了村民的思想,使他们缺乏人格和自主性。对宗族思想的洗礼,是实现族内平等和成员自由发展的基础,也有利于国家政策如计划生育的实施。最后,发展宗族间的和谐关系,减少和消除乡村暴力和群体械斗。和谐的族间关系,对宗族本身来说,有利于宗族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人际关系的构建;对村庄来说,使村庄稳定和谐的基础。从外部引导改造上,正式政权对宗族的改造主要表现在教育引导、合理利用和重点打击上。教育引导主要是在意识层面上,以科学精神和民主意识替代封建的宗族意识,对宗族组长或者使宗族精英进行重点教育。通过提高这些核心人物的意识文化水平,使他们起到良好的示范领导作用。对宗族组织要加以合理利用,充分发挥宗族组织的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影响,使得物尽其用。同时要重点打击那些不听政府教育和劝解,依旧我行我素进行封建活动或是阻碍村民自治、纠结械斗的宗族,把这些宗族的破坏力限制在较小范围内。

4.对村民的素质教育范文 篇四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各位学员,大家好!今天我主讲的题目是“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村民自治制度是实现农村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重要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今天我主要讲三大问题:第一,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内涵、发展历程与主要经验;第二,我国村民自治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的对策。

一、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内涵、发展历程与主要经验

第一个大问题,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内涵、发展历程与主要经验。村民自治是农村居民根据法律自主管理本村事务的基层民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在新时期乡村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

(一)村民自治的内涵

何为“村民自治”?村民自治是指广大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种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村民自治的目的是要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是贯彻实施“四个民主”。第一,民主选举。由村民民主选举出村委会的组成人员,由村党员民主选举出村支委的委员;第二,民主决策。村集体的事务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集体决策;第三,民主管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对村务实施管理;第四,民主监督。村委、村支部要将村务和村党务向村民和村普通党员公开,接受村民的监督。我们要正确理解村民自治的内涵。第一个方面,村民自治是有限度的。村民自治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自治,必须在宪法、法律规定的框架下自治。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超越党的领导,不能超越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来行使权利。第二个方面,村民自治必须在自治机构的基础上自治,而不是个人自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治的组织结构。《村民委。

来说,已经普及到了绝大多数的村庄。

第二个方面,村民自治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地完善,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的建设。村民自治作为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制度,有利于实现法治之下的村民自治,有利地推动了依法治国的进程。

第三个方面,村民自治制度的不断完善,大大推动了农村治理的现代化的进程,推动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随着农村民主决策走向深入,各地普遍建立了以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载体的民主决策的组织形式,规范了民主决策的程序。有一些地方存在了村务大事、村民公决、农村民主日等办法,不少地方将各种农村服务性、公益性和互助性的社会组织引入到了民主管理之中。有一些地方创立了村民监事会、民评官等形式,推动了民主监督的深入发展。所以,村民自治推动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中国村民自治的第一村合寨村的村民自治就取得了很大的成效。1980年初到年底,广西宜州市屏南乡合寨村村民冲破体制束缚,12个自然屯先后投票,直接选举产生了第一届村民委员会委员,并且制定了村规民约,在全国率先实行村民自治,开创了中国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的先河。

30多年以来,合寨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进一步健全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十项制度,规范“十簿一卷”记录档案,不断深化村民自治,全村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村民委员会的管理下,村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村民自治展现出了其独特魅力。我国村民自治是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是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村民自治较好地解决了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的良性互动问题,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

(四)我国村民自治的主要经验

我国村民自治的主要经验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要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也是发展基层民主的根本保证。从根本上说,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党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村民自治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才能切实做到有效保护人民的政治权益。

第二个方面,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随着村民自治、民主实践的深入推进,原来由乡镇政府管理的事项逐渐由自治组织负责,并且最终由基层群众作出决定。

第三个方面,要坚持基层民主的法治化与制度化。依法治国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也是发展基层民主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各国的民主实践表明,民主应由民众理性、依法、有序地参与,否则就会陷入到无序的状态。只有加强基层法治建设,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依法享有政治权利的意识,基层政治才能在法治轨道上逐步地发展。

第四个方面,坚持有机地融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总进程。只有按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总体战略部署,着眼于增强社会主义民主的生机活力,发展基层民主才能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第五个方面,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发展民主需要具备相应的经济、文化和政治条件,不同的条件决定了推行民主的时间和速度以及选择民主的方式和制度。基层民主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基层民主意识提高相适应,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

二、我国村民自治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个大问题,我国村民自治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我国村民自治在选举、决策、管理、监督和配套制度等方面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在民主选举中,违法和侵权的事件时有发生,贿选和暴力因素介入选举等现象有所增加。在民主决策中,有些村在决策重大村务时,干部说了算,将村民自治变成了村干部自治等。

当前,村民自治当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与村级民主发展进程当中的三个不适应有关。第一个不适应,民主制度的建设相对滞后,与群众不断扩大的参与需要不适应;第二个不适应,传统的治理体制与人民群众参与治理的民主进程不适应;第三个不适应,群众的民主素质与能力相对较低,与参与热情日益高涨不适应。这些不适应需要从完善制度、完善乡村治理体制,提高农民民主素质和能力等方面逐步地加以解决。具体而言,我国村民自治制度存在如下问题:

(一)村干部民主选举程度不高、代表性不强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村干部民主选举程度不高,代表性不强的问题。在民主选举方面,村委会的直接选举还存在着形式主义、走过场,甚至是违法选举的问题。有一些乡镇政府和党委指派候选人,搞等额选举,导致农民不认可。在村民自治的实践当中,群众最不满的是乡镇政府以行政权力干预村民自治,乡镇政府以行政命令的形式撤换村民选举出来的村委委员,以长官意志干预与代替村民自治等。

二是在村干部选举的过程当中存在着公开拉票的现象。有的候选人亲自出面拉票,有的叫人帮忙代为拉票,个别人还用小恩小惠贿选,一些村民对公开选举当中的拉票和买票行为深表反感。

三是有一些地方甚至违背法律法规,搞违法选举,直接侵害村民民主权利,如有一些村在选举的过程当中不依法推行村选委会,不依法进行选民登记,不依法确定候选人,不依法投票选举,不依法进行罢免活动等。这在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一些地方违背选举程序,擅自变更选举时间,以请客送礼等方式拉票,选举会场秩序混乱,缺乏秘密画票室,不能够保证选举人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等。

四是有一些地方家族和宗派势力操纵了村民的基层选举,有的村如果推选候选人就仅仅推选本族本姓的,别的族姓坚决不推,所以,农村家长制、家族制的意识仍然存在,压抑了农民的民主意识。

五是有一些地方当选者的代表性不强,根据法律的规定,村委会成员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但由于现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留在农村的是妇女、老人及病残人员,农村空巢现象对村民自治的实施形成了制约。在中西部大部分人员外流的普通村庄,村民自治出现了“维持会”的状态。

有一些农村的“黑老大”现象就突出了农村选举当中的问题,2015年11月初,广州警方出动上百名警力展开收网抓捕行动,在番禺区南村镇抓获市头村村委会主任蒋某辉等涉黑团伙的在逃嫌疑人员13人,缴获作案工具和物证一大批。市头村的村委会主任蒋某辉之所以成为当地的黑老大,与当地的村党支部的软弱涣散有关,与村民代表会议的无权有关,也与其非法选举有关。蒋某辉在村委会换届选举当中采用恐吓、殴打村民等暴力手段,严重干预了选举,干预了村民正常行使的权利,最后他阴谋得逞,当上了村委会主任,他在当上村委会主任之后利用职权组建黑社会,为非作歹,称霸一方,危害群众。

(二)村级事务民主决策不够、个人决策与少数人决策的问题

5.对村民的素质教育范文 篇五

内容摘要:美术教育是正确培养幼儿的审美心理、高尚的道德情操,它能开发幼儿的智力、思维等。是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是塑造幼儿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个性,在提高幼儿的素质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以美养性,以美辩是非。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发展,从而使幼儿能完善自我,为幼儿的思想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美术幼儿作用

美术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与地位,开展美术教育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思维等。是正确培养幼儿的审美心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四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使幼儿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美术取材于自然的社会的、人工创造的,它是发展幼儿对美术的爱好与追求,塑造幼儿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个性,在提高幼儿的素质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美养性。“人之初,性本善。”这就说明人性是来自后天的培养,美术教育能正确培养幼儿性格的良好个性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美术教育能消除人的浮躁心理。在学校教育中,美术科常安排在课中或课后,是因为美术课能调节人的心态。当学生上完了上了前一节课时或几个课时内容时,心神往往感到困倦。此时学生心里会产生“烦”的心情,不利于下一节课的授课。可是当接下来是美术课时,这种心情却“柳暗花明又一村”,并且持续很长时间直至下课。在视觉的冲击的作用下,把学生的思想带到眼前的“美”竟中来,自然就化解了久困的感觉,使心静下来。

第二,美术教育能培养幼儿的毅力。画一幅作品时,不知不觉地过去,有时整天作画,感觉时间过得很快,由于心理的投入,忘记外界的一切,心里想的是如何把眼前的东西更好地表现出来,创造出自己要表达的效果来,呈现给人们看。由于经常作画,时间长了,人就自然而然培养成了一种良好的耐性,坚强的毅力。

第三,美术教育是培养幼儿宽容心。美术作品取材很广。贫穷、丑陋、繁荣、美丽等都在美术的取材中。因此,在美术教育中,贫穷、丑陋、也是一种艺术,繁荣、美丽、富贵也是一种艺术,它不分贵与浅,好与丑的,是平等对待的。只有其符合当前的需要,就把其接纳过来,通过艺术的眼光看待事物,时间长了,人的心理就自然有一种凡遇到的事物都能“容”的心理状态,也就养成了宽容的心理。

第四,美术教育能培养幼儿进取心。美术具有很的感召力,牵动着人心所向。从商的人用其来作广告,招引顾客。从政的用它来作宣传,《林则徐》、《刘胡兰》、《向雷锋同志学习》等作品教育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在他们心中树立崇拜的偶像,培养幼儿的进取心。

以美辩是非。美术教育能培养幼儿的观察力。通过观察比骄傲使学生能从中找出事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找出事物的好坏、美丑和是非来。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就是通过人物的不同动作和表情差异,表现出十三个人中有的喷怒、有的猜测、有的心胸坦然、有的询问、有的装模作样等,从而找出叛逆者犹大。因此,美术就成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增强了学生的判断力。使他们在生活中明辨是非,从而减少了青少年的犯罪率,为幼儿的思想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

6.对村民安全告知书 篇六

尊敬的各位群众同志:

大家节日好!

春节将至,首先祝大家平安吉祥,在新的一年里,在春节期间,请您们时刻牢记:

一、学生假期安全

1、禁止学生在放假期间或其他时段与其他人员在施工工地攀爬各类结构物;

2、禁止学生在放假期间或其他时段与其他人员在施工区域附近的水坑、水池、鱼塘、水沟、水槽游泳、玩耍、洗东西等;

3、禁止学生在放假期间或其他时段与其他人员在施工区域内(尤其是基坑、泥浆池、桥梁、水井附近)嬉戏、玩耍。

二、道路交通安全

1、认真学习道路交通法律及法规,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施工区域内严禁超速、超载、超限,严禁酒后驾车和疲劳驾驶;

2、在施工区域内不要随意横过道路,横过道路时应当观察来往车辆的情况,不得在车辆临近时突然加速横穿或者中途倒、折返,否则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3、禁止在施工区域内的交通道路上堆放物品、坐卧、停留、嬉闹,确保道路交通畅通安全。

三、消防安全

1、教育儿童不要玩火。平时家长要把火柴、打火机放在孩子不易拿到的地方,看到孩子正在玩弄火柴、打火机或是在炉、灶旁点火,要严加教育;

2、做好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教育,严禁在施工区域及周围燃放;

四、用电安全管理

1、禁止从施工变压器私拉乱接电灯、电线、电器等设备;

2、禁止在电力路线下面堆放柴草、燃放烟花爆竹;

3、不准靠近变压器挖坑、取土,以防漏电。

南水北调鲁北段小运河工程一合同段

7.对村民的素质教育范文 篇七

乡村旅游的兴盛为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对村民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村民的人际关系也随旅游的开展而发生变化。但是,在当前有关乡村旅游影响的研究中,学者们大多关注乡村旅游带来经济、环境影响,缺少对人际关系变化的专门研究。为此,本文以清徐县G村为例,从微观层面入手,探讨乡村旅游对村民人际关系的具体影响。

一、G村旅游发展现状

G村位于清徐县北部,是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此地历史遗存丰富,有千年树龄的柏树,各式各样的明清建筑,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2007年5月古村作为景区正式开放后,该村绝大部分村民都从事了与旅游相关的工作,主要经营农家乐、餐馆、特产零售等。截止到2013年,该村年平均接待量为3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达200万元。G村是清徐县旅游发展较好的村庄,村民的对旅游发展的参与度高,因此受到旅游的影响较深。

二、G村旅游对村民人际关系的影响

(一)G村旅游对村民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

1、交往基础的物质化

随着旅游的发展,商品经济在村庄内活跃起来,村民的价值观念也发生变化。在G村,当前村民的人际关系参透着浓重的物质利益,“钱”成了相互连接的纽带。从2008年开始,村民之间在农活上无偿互助的氛围发生变化。由于平时大家都忙旅游挣钱,所以若叫比人来帮农活就得给人家一定的经济补偿,否则是没人来的。此外,村民之间的交流内容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以前,村民聚在一起多讨论种地、盖房之类的生活琐事,而现在谈论的焦点主要是如何做生意。

2、加剧村民间的收入差距

旅游开发之前,村民大多以务农为生,所以整体上经济收入差距不大。随着旅游的发展,村民们开始转向旅游经营活动。然而,由于不同农民的资源禀赋各不相同,其在旅游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也相差很大,进而造成旅游收入的不平衡。如在G村,一些旅游经营好的村民年收入可达20万元,而一些条件差的村民,其年收入最多才3万。巨大的收入差距加剧了村庄内部的分化,影响了村民间的人际交往。一些低收入村民表示:“有些村民挣钱越多眼越高,不稀的和没钱的人打交道”。

3、公共空间建设的缺失

虽然旅游快速发展,但G村并没有大力增建公共设施,为村民构建良好的公共环境。相反,由于游客的持续增多,原有的村民公共空间受到了严重挤压,影响了村庄内部的公共生活。如原来的戏台被改成了游客休息购物区,本村村民的公共活动区域越发狭小。许多村民表示:“搞旅游搞得连我们村民聚会的地方也没了”。

(二)G村旅游对村民关系的积极影响

1、扩大了村民的人际交往圈

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此观光,村民们的人际交往范围由此扩大。绝大多数受访村民认为,发展旅游使他们认识了许多村外的朋友,人际交往圈较原来有所扩展。但值得注意的是,新增加的这部分朋友主要是出于做生意的需要,和游客真正成为朋友的情况很少,大部分村民还是更为在意和本村居民之间的交往。

2、增强了村民的认同感

旅游发展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村庄也变得更加富裕,村民对村庄和自我的认同感也随之提高。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旅游开发提高了村民对自己村庄的评价。一些村民曾表示:“我们村的旅游远近闻名,一说起我是G村的我就特别自豪”。此外,村民之间的认同度也随之旅游的开发而提升。一些村民认为,旅游使G村民的经济收入普遍提高,所以我们村这个集体比其他村的更好。

3、加强村民间合作共生关系

在G村当前旅游发展中,由不良竞争所引起的人际关系恶化问题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竞争与合作共存的新型互动关系。虽然在旅游开展的初期,村民之间彼此争客的现象比较普遍,但随着G村旅游发展日臻成熟,村民之间的竞争方式也发生了转变。旅游开发使得村民的素质和理念不断提高,他们开始认识到,恶性紧张会破坏G村的旅游形象,损害大家的利益。为此,村民开始转向以优质服务为核心的积极竞争,以提升服务来争取更大的收益,进而也带动村庄整体的发展。与此同时,村民间的关系也由之前的恶性竞争变成了和谐竞争,彼此之间文明发展、相互帮扶,如在自家客满的时会主动介绍客人去别的村民家。

三、总结与思考

上一篇:我的偶像是我的妈妈优秀作文600字下一篇:肩上的责任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主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