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大生产教案》初中音乐人音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教案27440

2025-02-01

《军民大生产教案》初中音乐人音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教案27440(6篇)

1.《军民大生产教案》初中音乐人音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教案27440 篇一

☆彩色的中国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绪特点,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2能正确的演唱歌曲中的休止符和连音,用适当的强度处理歌曲。

3培养学生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活泼中感受音乐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还没有变声期,所以只要很好的调动积极性,他们还是很愿意歌唱的!

教学重点:用轻快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教学重点: 准确巧妙的唱准休止符.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1.组织教学教师:为什么说是彩色的中国? 学生: 畅所欲言……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在地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这高山、平原、大海、沙漠、岛屿……还有我们多姿多彩的各个民族……

我们的祖国美丽富饶,值得我们去赞扬,去歌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歌曲《彩色的中国》 【讲授】2.讲授新课1.欣赏歌曲《彩色的中国》 【活动】拓展学习考考你: 1.歌曲的情绪如何?

(欢快、活泼,具有歌颂、赞扬的情绪!)

2、歌曲的演唱形式有哪五种?

(独唱、领唱、齐唱、合唱、轮唱。)

3、本首歌曲采用了哪种演唱形式?(独唱、合唱。)指挥图示: 讲解调号F 拍子3/4 强弱规律强弱弱 边指挥边歌唱。

【作业】德育渗透教师: 我们的大自然我们的国家原本是美丽的、富饶的,可是现在由于乱砍乱伐引起的风沙、汽车尾气工业排污引发的雾霾,不仅破坏了我们的环境也给我们的身体也造成了很大的伤害。那么想要爱护好环境,我们从身边的哪些小事做起?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总结:

爱山爱水爱林爱鸟爱人类,护天护地护花护草护环境!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彩色的中国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彩色的中国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导入】1.组织教学教师:为什么说是彩色的中国? 学生: 畅所欲言……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在地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这高山、平原、大海、沙漠、岛屿……还有我们多姿多彩的各个民族……

我们的祖国美丽富饶,值得我们去赞扬,去歌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歌曲《彩色的中国》 【讲授】2.讲授新课1.欣赏歌曲《彩色的中国》 【活动】拓展学习考考你: 1.歌曲的情绪如何?

(欢快、活泼,具有歌颂、赞扬的情绪!)

2、歌曲的演唱形式有哪五种?

(独唱、领唱、齐唱、合唱、轮唱。)

3、本首歌曲采用了哪种演唱形式?(独唱、合唱。)指挥图示: 讲解调号F 拍子3/4 强弱规律强弱弱 边指挥边歌唱。

【作业】德育渗透教师: 我们的大自然我们的国家原本是美丽的、富饶的,可是现在由于乱砍乱伐引起的风沙、汽车尾气工业排污引发的雾霾,不仅破坏了我们的环境也给我们的身体也造成了很大的伤害。那么想要爱护好环境,我们从身边的哪些小事做起?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总结:

爱山爱水爱林爱鸟爱人类,护天护地护花护草护环境!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2.《军民大生产教案》初中音乐人音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教案27440 篇二

教学目标

1、能对舞剧音乐感兴趣,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进一步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和艺术审美能力。

2、欣赏《场景音乐》,感受乐曲的音乐风格,体验其音乐情绪,认识音乐要素对表现音乐情绪的影响,记住作曲家柴可夫斯基。

3、知道舞剧及舞剧音乐的相关知识,认识舞剧音乐在舞剧中的地位及作用。学情分析音乐欣赏是聆听为主的音乐学习活动,聆听为先是欣赏教学的基本策略。本课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整个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场景音乐为主线,在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通过欣赏、感受、表现音乐,来感受体验音乐之美。重点难点欣赏芭蕾舞剧《天鹅湖》选曲《场景音乐》。了解音乐要素对表现音乐情绪的影响。

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课前聆听《四小天鹅》,学生进教室。

1、听力小游戏导入:首先让我们竖起耳朵,玩一个听力小游戏,分辨它们各自表现了动物形象?

2、聆听三段音乐。学生回答。

3、老师揭晓谜底并提问:天鹅在你们心目中是什么形象?是什么音乐描绘了这么典雅、高贵的天鹅形象呢?

4、出示谱例并思考:这段音乐它的速度、力度、情绪、音乐形象是怎样的? 引出天鹅主题音乐

【讲授】

1、认识作曲家柴可夫斯基

2、简介舞剧《天鹅湖》 欣赏《场景音乐》 第一遍欣赏

思考:天鹅主题给你们怎样的感受?

让我们通过自己的声音来抒发你对这段音乐的感受,好吗? 哼唱旋律:

跟琴用“la”和“m”哼唱 唱谱:

跟琴唱,纠正错处,再唱一遍(2)第二遍欣赏

思考:天鹅主题出现了几次?(如果学生不明确,可再听一遍)分段欣赏

思考:每一次主题出现时音色有什么不同?情绪如何?描绘了怎样的音乐形象? a聆听天鹅主题1(师可补充说明:这一主题反复之后,双簧管奏出上行的旋律使乐曲情绪逐渐激动,仿佛在诉说着奥杰塔的不幸遭遇。)b聆听天鹅主题2 C聆听天鹅主题3 学生分段聆听与回答 师概括总结,出示表格:

音乐

音色——乐器

情绪

音乐形象 天鹅主题1

双簧管

优美、舒缓

描绘了天鹅纯洁、端庄而略带哀婉的形象。天鹅主题2

圆号和整个乐队

悲愤

表现了对天鹅公主不幸遭遇的同情。天鹅主题3 大提琴等低音乐器

悲伤

仿佛在为天鹅公主的悲惨命运黯然神伤。(4)第三遍欣赏 师:天鹅主题音乐是一段充满温柔和悲伤的优美旋律,既表现了纯洁、善良、美丽的天鹅——奥杰塔的音乐形象,又象征着公主和她的女伴们悲惨的命运,同时还体现出王子和奥杰塔对幸福的追求。那么,舞蹈家又是怎样来表现天鹅主题这段音乐的呢?(5)观看舞剧片段

思考:

1、这段音乐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2、舞剧表现了怎样的故事情节?你看懂了吗?(6)简介剧情

【活动】

1、欣赏《四小天鹅》

2、讨论回答:

与天鹅主题在速度、力度、情绪、形象上有何不同?

3、邀请同学们表演

【讲授】课堂小结

1、什么是舞剧

2、芭蕾舞简介

3、师小结:在今天这堂课中,我们聆听了一段优美的音乐,记住了一个美丽的童话,认识了一位卓越的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说:“音乐是上天给人类最伟大的礼物”,《天鹅湖》属于柴可夫斯基,更属于全人类,让我们再一次对他表达深深的敬意!并且记住:音乐是舞剧的灵魂!

☆场景音乐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场景音乐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导入】课前聆听《四小天鹅》,学生进教室。

1、听力小游戏导入:首先让我们竖起耳朵,玩一个听力小游戏,分辨它们各自表现了动物形象?

2、聆听三段音乐。学生回答。

3、老师揭晓谜底并提问:天鹅在你们心目中是什么形象?是什么音乐描绘了这么典雅、高贵的天鹅形象呢?

4、出示谱例并思考:这段音乐它的速度、力度、情绪、音乐形象是怎样的? 引出天鹅主题音乐

【讲授】

1、认识作曲家柴可夫斯基

2、简介舞剧《天鹅湖》 欣赏《场景音乐》 第一遍欣赏

思考:天鹅主题给你们怎样的感受?

让我们通过自己的声音来抒发你对这段音乐的感受,好吗? 哼唱旋律:

跟琴用“la”和“m”哼唱 唱谱:

跟琴唱,纠正错处,再唱一遍(2)第二遍欣赏

思考:天鹅主题出现了几次?(如果学生不明确,可再听一遍)分段欣赏

思考:每一次主题出现时音色有什么不同?情绪如何?描绘了怎样的音乐形象? a聆听天鹅主题1(师可补充说明:这一主题反复之后,双簧管奏出上行的旋律使乐曲情绪逐渐激动,仿佛在诉说着奥杰塔的不幸遭遇。)b聆听天鹅主题2 C聆听天鹅主题3 学生分段聆听与回答 师概括总结,出示表格:

音乐

音色——乐器

情绪

音乐形象 天鹅主题1

双簧管

优美、舒缓

描绘了天鹅纯洁、端庄而略带哀婉的形象。天鹅主题2

圆号和整个乐队

悲愤

表现了对天鹅公主不幸遭遇的同情。天鹅主题3 大提琴等低音乐器

悲伤

仿佛在为天鹅公主的悲惨命运黯然神伤。(4)第三遍欣赏 师:天鹅主题音乐是一段充满温柔和悲伤的优美旋律,既表现了纯洁、善良、美丽的天鹅——奥杰塔的音乐形象,又象征着公主和她的女伴们悲惨的命运,同时还体现出王子和奥杰塔对幸福的追求。那么,舞蹈家又是怎样来表现天鹅主题这段音乐的呢?(5)观看舞剧片段

思考:

1、这段音乐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2、舞剧表现了怎样的故事情节?你看懂了吗?(6)简介剧情

【活动】

1、欣赏《四小天鹅》

2、讨论回答:

与天鹅主题在速度、力度、情绪、形象上有何不同?

3、邀请同学们表演

【讲授】课堂小结

1、什么是舞剧

2、芭蕾舞简介

3.《军民大生产教案》初中音乐人音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教案27440 篇三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主备:龙化文 复备:驮中语文教研组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味浓浓的亲情。

3、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学习重难点】

感受文章浓浓亲情,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透过文章浅显质朴的语言,品味文章深刻含蓄的意蕴。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有一种水,能让你喝醉,这种水叫作母爱,因为母爱如水。有一座山,能让你坚韧,这座山叫作父爱,因为父爱如山。我们的父母在艰辛和苦难里繁衍生息,才有了我们的幸福与安宁。如今,他们老了,孱弱的双肩担不起重负,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走进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

二、明确学习目标,学生齐读(1分钟)。

三、导学问题

(一)(5分钟)

用木马旋转方式组内交流答案,四个小组分别展示第1、2题。(提示:其他组成员质疑,补充。)

四、导学问题

(二)(14分钟)

1、阅读课文,看看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请按照记叙的六要素,以“我从文中第___段了解到了散步的_____”为句式,把你筛选的信息说给大家听。

2、从(句子)中,我感受到了(谁)的(性格/品质)。

3、通过对课文的了解,说一说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个家庭。

(1)独学

(2)组内交流

(3)小组口头展示

(4)点评

五、导学问题

(三)(14分钟)

1、为什么说“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2、在你的家里,谁的担子最重,为什么?

3、作为年幼的一代,你又该怎么做呢?

(1)独学

(2)组内交流

(3)小组口头展示

(4)点评

六、作业(6分钟):

1、请以“爱”“亲情”为开头写一组对称的比喻句。①亲情是饥肠辘辘时的一碗米饭,··· ②亲情是爸爸严厉的批评与责骂,··· ①爱如久旱后的一场甘霖,··· ②爱如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2、请同学们回到家后,用自己独特方式向父母表示理解、感恩:比如和爸爸妈妈说句贴心话、为父母端上一杯茶、给父母捶捶背、揉揉肩、刷刷筷子洗洗碗······

七、小结(2分钟):

谈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4.《军民大生产教案》初中音乐人音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教案27440 篇四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意,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谦让的朴实纯真的亲情。(2)、品味课文清新质朴的语言。

(3)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过程和方法目标:

自读品悟——诱导点拨——合作探究相结合 2学情分析

大多数七年级学生在家里学生多被父母浓浓的爱包裹着,认为享受爱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只求索取,不懂付出和承担,故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品味文章字里行间流淌的亲情,感悟其中的“孝”字就更为重要。3重点难点

1、整体感知文意,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谦让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2、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的美.如何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最后一句话。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散步 二分析人物形象

找出人物描写的句子进行分析。集体归纳

我——孝敬、有家庭责任感、讲原则、不宠爱孩子

文中的“我”是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顾两头的中年男人。在处理家庭矛盾时候,有时可以兼顾两头,但有时无无法兼顾两头。

如文中是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无法“两全”,只能顾一头的时候,那么顾那一头呢? “决定委屈儿子”就是要顾老一头。因为陪伴儿子的时间还长,但父母风烛残年,尽孝心的时间不多。母亲——谦让、疼爱孙子、善解人意 即使自己行动多不方便,也宠爱孙子;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信赖儿子,尊重儿子; “但是母亲摸摸孙子的小脑袋,变了主意:“还 是走小路吧!”

所以这里有个家庭伦理道德准则: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一头。妻子——贤良、孝顺、家庭责任感 “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贤良

当“我决定委屈儿子”,妻子没有丝毫的执着; “我蹲下,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儿子——调皮、活泼可爱、聪明、听话 “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当“我决定委屈儿子”时,儿子并没有哭闹,对此变现出非常地听话和理解;

三、景物描写的作用

1、“大块大块的新绿”有浓有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野的冬水也咕咕地起了水泡”。

这“新绿”、这“嫩芽”、这“水泡”,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它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力的礼赞。

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这是春天在召唤,生命在召唤。”

是啊,尽管“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春天总算来了”,母亲也总算“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字里行间流露的正是一种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爱。春天来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正该抖擞精神,以充沛的活力投入新的生活,迎接美好的明天。四理解文中具有象征意义的关键语句

1、“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集体归纳

我——孝敬、有家庭责任感、讲原则、不宠爱孩子 文中的“我”是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顾两头的中年男人。在处理家庭矛盾时候,有时可以兼顾两头,但有时无无法兼顾两头。

如文中是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无法“两全”,只能顾一头的时候,那么顾那一头呢? “决定委屈儿子”就是要顾老一头。因为陪伴儿子的时间还长,但父母风烛残年,尽孝心的时间不多。

母亲——谦让、疼爱孙子、善解人意 即使自己行动多不方便,也宠爱孙子;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信赖儿子,尊重儿子; “但是母亲摸摸孙子的小脑袋,变了主意:“还 是走小路吧!”

所以这里有个家庭伦理道德准则: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一头。2

妻子——贤良、孝顺、家庭责任感 “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贤良

当“我决定委屈儿子”,妻子没有丝毫的执着; “我蹲下,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儿子——调皮、活泼可爱、聪明、听话 “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5.《军民大生产教案》初中音乐人音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教案27440 篇五

教学目标学情分析重点难点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导入新课教师跟随音乐表演舞蹈片段,引入今天课题。

【讲授】讲授新课

1、观看图片,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出芭蕾舞的基本特征。开:“开” 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肢体的线条。

绷:“绷”是指将膝关节和踝关节绷直,使舞姿更加舒展。直:“直”能使舞姿舒展、优美,达到完美的长线条视觉造型。

立:“立”不单指脚尖的直立,更多的是要求整个身体的直立、挺拔。

2、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1)欣赏《四小天鹅》视频,思考:这段舞蹈以身体的什么部位为主? 做了哪些动作?这些动作有什么特点?

找到芭蕾的另一基本特征——“轻“,“轻”是指舞姿优美、轻盈、自如,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和心灵愉悦。

(2)欣赏《四小天鹅》视频,思考:这段舞蹈以身体的什么部位为主? 做了哪些动作?这些动作和四小天鹅相比有什么区别?

找到芭蕾的另一基本特征——“稳“,“稳”是指动作要做的不仅准确而且稳健、扎实。(3)欣赏《黑天鹅变奏曲》视频,思考:这段舞蹈都做了一个什么动作? 找到芭蕾的另一基本特征——“准“,“准”是指每个动作都要做到准确无误。(4)欣赏《双人舞》视频,总结:芭蕾是一种什么样的舞蹈?

找到芭蕾的另一基本特征——“美“,“美”是要求一举一动都极具美感,也是的芭蕾最终落脚点

稳:“稳”是指动作要做的不仅准确而且稳健、扎实。美:“美”是要求一举一动都极具美感。

3、总结芭蕾舞的基本特征:

“开、绷、直、立、轻、准、稳、美”这8个字也是芭蕾艺术的审美标准。

4、体验尝试,学习芭蕾舞的七个基本手位,感受芭蕾艺术之美。一位:双手下垂,放于体前,指尖相对,相距一拳的距离。二位:在保持一位的基本上,向上抬起手臂,和腹部平行。

三位:在二位的基础上,继续向上抬起,放于额头的前上方。体会我们刚才所说的头顶天、脚踏地的感觉。

四位:右手不动,左手回到二位。五位:右手不动,左手继续向旁打开。六位:左手不动,右手回到二位。

七位:左手不动,右手向旁打开,两只手臂有一种怀抱大树的感觉。翻转手腕,眼睛看着你的右手,手指向远方延长,慢慢回到一位。【活动】知识拓展

1、我来比,你来猜。

教师示范舞蹈动作,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些动作都是由芭蕾的几位手发展变化而来的。

2、比一比,赛一赛。

“中国好芭蕾”——最美舞姿大赛,请同学们按照课前分的小组,每组选出代表进行展示,将“开、绷、直、立、轻、稳、准、美”八个字融会贯通于动作之中,创编或模仿自己喜欢的舞姿。

【作业】课堂小结亲爱的同学们,芭蕾——优雅的艺术,其实她离你一点都不远,只要伸伸手,你也能和她交朋友。下面,请同学们起立,伸出你的双手,和我一起学习芭蕾的谢礼,结束今天的课程!

场景音乐 芭蕾舞剧《天鹅湖》选曲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场景音乐 芭蕾舞剧《天鹅湖》选曲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导入】导入新课教师跟随音乐表演舞蹈片段,引入今天课题。【讲授】讲授新课

1、观看图片,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出芭蕾舞的基本特征。开:“开” 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肢体的线条。

绷:“绷”是指将膝关节和踝关节绷直,使舞姿更加舒展。直:“直”能使舞姿舒展、优美,达到完美的长线条视觉造型。

立:“立”不单指脚尖的直立,更多的是要求整个身体的直立、挺拔。

2、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1)欣赏《四小天鹅》视频,思考:这段舞蹈以身体的什么部位为主? 做了哪些动作?这些动作有什么特点?

找到芭蕾的另一基本特征——“轻“,“轻”是指舞姿优美、轻盈、自如,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和心灵愉悦。

(2)欣赏《四小天鹅》视频,思考:这段舞蹈以身体的什么部位为主? 做了哪些动作?这些动作和四小天鹅相比有什么区别?

找到芭蕾的另一基本特征——“稳“,“稳”是指动作要做的不仅准确而且稳健、扎实。(3)欣赏《黑天鹅变奏曲》视频,思考:这段舞蹈都做了一个什么动作? 找到芭蕾的另一基本特征——“准“,“准”是指每个动作都要做到准确无误。(4)欣赏《双人舞》视频,总结:芭蕾是一种什么样的舞蹈?

找到芭蕾的另一基本特征——“美“,“美”是要求一举一动都极具美感,也是的芭蕾最终落脚点

稳:“稳”是指动作要做的不仅准确而且稳健、扎实。美:“美”是要求一举一动都极具美感。

3、总结芭蕾舞的基本特征:

“开、绷、直、立、轻、准、稳、美”这8个字也是芭蕾艺术的审美标准。

4、体验尝试,学习芭蕾舞的七个基本手位,感受芭蕾艺术之美。一位:双手下垂,放于体前,指尖相对,相距一拳的距离。二位:在保持一位的基本上,向上抬起手臂,和腹部平行。

三位:在二位的基础上,继续向上抬起,放于额头的前上方。体会我们刚才所说的头顶天、脚踏地的感觉。

四位:右手不动,左手回到二位。五位:右手不动,左手继续向旁打开。六位:左手不动,右手回到二位。

七位:左手不动,右手向旁打开,两只手臂有一种怀抱大树的感觉。翻转手腕,眼睛看着你的右手,手指向远方延长,慢慢回到一位。【活动】知识拓展

1、我来比,你来猜。

教师示范舞蹈动作,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些动作都是由芭蕾的几位手发展变化而来的。

2、比一比,赛一赛。

“中国好芭蕾”——最美舞姿大赛,请同学们按照课前分的小组,每组选出代表进行展示,将“开、绷、直、立、轻、稳、准、美”八个字融会贯通于动作之中,创编或模仿自己喜欢的舞姿。

6.《军民大生产教案》初中音乐人音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教案27440 篇六

教学目标

1、聆听《图画展览会》,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节奏、旋律、音色、力度等)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中的作用,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

2、在理解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和刻画音乐形象上的作用后,自主分析作品。

3、通过欣赏和介绍,使学生掌握“音画”这一概念。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享受,拓宽艺术视野与审美。

学情分析由于学生所接触和了解的音乐知识较少,对音乐要素的认知较为陌生,而且学生也不擅长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分析音乐作品。本节课从音乐要素入手,让学生认识音乐要素的同时,学会运用音乐要素分析作品,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重点难点欣赏《图画展览会》中《牛车》《两个犹太人》《基辅大门》三个段落,体会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绪和刻画音乐形象上所起到的作用。

自主分析,学生能用已知的音乐要素来分析作品所表现的情绪及刻画的形象。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教学活动

一、导入

1、出示两幅图片,画家根据音乐所创作的画作(美术课本《音画交融》中的作品)。

2、引出“音画”概念。

3、介绍作曲家引出课题《图画展览会》。

【讲授】新授课一>漫步主题

1、播放三段音乐(《葬礼进行曲》《野蜂飞舞》《漫步主题》)。请同学们再仔细聆听这三段音乐,并回答问题。问题:每段音乐的特点(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怎样的情感?

2、总结,板书

速度 缓慢 快速 中速

力度 较强 轻 较强

音色 低沉 明亮 明亮

主题 悲伤 欢快 柔和

师:哪段音乐适合用于观看画展的背景音乐?

3、第三段音乐就是我们今天要欣赏乐曲中的《漫步主题》。

4、学唱《漫步主题》主旋律。先跟老师唱谱,随后用“啊”演唱主旋律。

5、欣赏全曲,并回答问题。问题1:主题旋律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出现在哪个部分? 问题2:开头的主题旋律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6、总结,小号明亮的音色是乐曲显得既庄严又柔和。二>牛车主题

1、出示幻灯片——《牛车》绘画作品。请同学描述画面内容。

2、请同学说一说用什么样的手法描写这幅画面?

3、播放《牛车》主题旋律。听一听作曲家是怎样描绘这一画面主题的。

4、学唱《牛车》主题旋律。

5、播放全曲。并随音乐哼唱主旋律,进行律动活动。

问题:乐曲分为几部分?分别描写了怎样的场景?你能给我们讲一讲其中的故事吗 三>两个犹太人

1、介绍绘画作品,画面描写的是一穷、一富两个犹太人,作曲家用对比鲜明的音乐生动的描绘出两个不同的人物。

2、播放音乐,出示问题及幻灯片。

问题:将描写两种不同音乐形象的手法填入表中。

3、音乐活动,配合音乐表演两个犹太人四>基辅大门

1、播放图片《基辅大门》。问题:你在这幅画面上看到了哪些场景?

2、总结,绘画作品描述三个场景,同时音乐家也用不同的音乐创作手法表现了这三个场景。

3、分段播放音乐。出示三个不同场景的画面图片。A、播放第一段音乐(乐曲的第二乐段)。

问题:这段音乐描写的是哪个场景?音乐有哪些特点? B、同时播放第二段和第三段音乐。

问题:这两段音乐分别描写的是哪个场景?音乐中有哪些特点?【作业】小结今天我们运用音乐创作要素欣赏和分析了穆索尔斯基创作的《图画展览会》中的《牛车》、《两个犹太人》、《基辅大门》三首音乐作品。在欣赏三首作品的同时,也学会了运用音乐要素来分析作品。也体会到了音乐语言的丰富多彩,这就是音乐的神奇之处。

图画展览会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图画展览会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导入】教学活动

一、导入

1、出示两幅图片,画家根据音乐所创作的画作(美术课本《音画交融》中的作品)。

2、引出“音画”概念。

3、介绍作曲家引出课题《图画展览会》。

【讲授】新授课一>漫步主题

1、播放三段音乐(《葬礼进行曲》《野蜂飞舞》《漫步主题》)。请同学们再仔细聆听这三段音乐,并回答问题。问题:每段音乐的特点(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怎样的情感?

2、总结,板书

速度 缓慢 快速 中速

力度 较强 轻 较强

音色 低沉 明亮 明亮

主题 悲伤 欢快 柔和

师:哪段音乐适合用于观看画展的背景音乐?

3、第三段音乐就是我们今天要欣赏乐曲中的《漫步主题》。

4、学唱《漫步主题》主旋律。先跟老师唱谱,随后用“啊”演唱主旋律。

5、欣赏全曲,并回答问题。问题1:主题旋律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出现在哪个部分? 问题2:开头的主题旋律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6、总结,小号明亮的音色是乐曲显得既庄严又柔和。二>牛车主题

1、出示幻灯片——《牛车》绘画作品。请同学描述画面内容。

2、请同学说一说用什么样的手法描写这幅画面?

3、播放《牛车》主题旋律。听一听作曲家是怎样描绘这一画面主题的。

4、学唱《牛车》主题旋律。

5、播放全曲。并随音乐哼唱主旋律,进行律动活动。

问题:乐曲分为几部分?分别描写了怎样的场景?你能给我们讲一讲其中的故事吗 三>两个犹太人

1、介绍绘画作品,画面描写的是一穷、一富两个犹太人,作曲家用对比鲜明的音乐生动的描绘出两个不同的人物。

2、播放音乐,出示问题及幻灯片。问题:将描写两种不同音乐形象的手法填入表中。

3、音乐活动,配合音乐表演两个犹太人四>基辅大门

1、播放图片《基辅大门》。问题:你在这幅画面上看到了哪些场景?

2、总结,绘画作品描述三个场景,同时音乐家也用不同的音乐创作手法表现了这三个场景。

3、分段播放音乐。出示三个不同场景的画面图片。A、播放第一段音乐(乐曲的第二乐段)。

问题:这段音乐描写的是哪个场景?音乐有哪些特点? B、同时播放第二段和第三段音乐。

上一篇:偷点议论文作文800字作文范文下一篇:畅游梦幻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