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济(精选8篇)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济 篇一
民营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与中国经济
民营经济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的和必要的补充,到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到今天的大力发展,其地位不断上升,也成为人们研究和探讨的一个热点。从战略上来看,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的希望之所在。但要注意,我这里的提法是“民营经济”,而不是“非公有经济”,也不是“私营经济”。因为这三个概念的区分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目前人们的讨论中,人们常常不对上述三个概念作严格区分的,似乎是各凭个人喜好或迎合某种需要来随意选择使用。我认为,这种状况是理论混乱的反映,并影响到我们对民营经济性质的科学界定,也不利于我们明确和正确的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非常有害的。
一、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难题
无论是根据我国的宪法,还是从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来看,我们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国有企业从竞争性领域的退出和国有股权的转让出售,以及国有资产较低的积累率,必然是国有资产在整个社会中的比重迅速下降,最终是退居次要地位。这实际是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国有经济(更确切地说是公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如何体现?有一种说法是,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并不取决于数量上占优势,而是体现在质量上、控制力上或发挥的作用上,典型的如国家作为股份公司的大股东可以控制超过自身数倍甚至数十倍的资产。应该承认,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但问题是,国家作为大股东如果能够控制股份公司,则这样的股份公司与传统的国有企业就没有什么区别,过去的弊端照样存在,这样做,不符合改革的初衷和要求。
所以,我认为,公有制占主导地位最基本的条件还是要在数量上占优势、保持优势,有了数量优势,作用上的优势也就有了保障,但又必须符合产权改革的方向和要求。这就是一个难题,破解这一难题关键则是要将国有制与公有制区分开来,并且不要将国有制当作公有制的基本形式。这一点,笔者在多篇文章中都有详细论述,这里仅作一个简单的说明。即:国有制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中都存在,性质也大不相同,这说明,国有制本身并没有一个什么固有的内在性质,相反,它的性质是由它所服务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它是为作为社会基础的私有制服务的,它本身就是一种私有制,如资本主义国有制;相反,如果它是为作为社会基础的公有制服务的,它也就是、也才是一种公有制形式。实际上,作为社会主义基础的公有制基本形式就存在于民营经济之中。
二、社会经济形式结构图中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国有、公有、私有、民营等等概念实际上是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经济形式所作的分类,不同的分类是相互交叉的,许多人搞不清这一关系,这是造成有关概念混的原因。所以,下面我对有关的社会经济形式作一个系统的分类,见下表。
基本社会经济形式分类表
按经济性质
公 混合 私
按经济主体 国家(官)国家公有国营 国家混合国营 国家私有国营 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 按产权结构
国家公有民营 国家混合民营 国家私有民营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社会(民)社会公有民营 社会混合民营 社会私有民营 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
社会公有国营 社会混合国营 社会私有民营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上表作出的分类一目了然。经济性质维度:公—混合—私;经济主体维度:国家(官)—社会(民);产权结构的维度: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形态—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形态。三个维度两互交叉,构成12种基本类型(应该是8种,考虑公、私混合经济性质,为12种)。“国家公有国营”和“国家私有国营”就是我们常讲的“国有国营”,性质有公、私之分。同样,“国有民营”也有公、私之分。隶属不同部门或地区的国有资产股份结合以后,就成为“混合国有”,它有国营、民营及公、私之分。
类似地,民(社会)有也有公、私、混合及国营、民营之分。合作制就是一种典型的“社会公有民营”形式;而“股份合作制”则是一种“社会混合民营”形式;“社会私有民营”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非公有经济,有两种类型,即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明显分离的小私有制(包括个体经济)和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分离的大私有制。“社会公有国营”、“社会混合国营”就是过去存在过的集体经济和集体国有的混合经济,实际上是国营的,故被称之为“二国营”。从上表看,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基本公有制形式有哪些呢?它应该就是“社会混合民营”、“社会公有民营”,在此基础上可作一些扩展,如国家混合民营。国有国营只是少数。少数国有国营企业的目标主要不是盈利,而是社会目标、政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的。
至此,我们可以就标题中的“民营经营”作一说明了。最广义的“民营经济”与“国营经济”相对称,指“国营经济”之外的所有经济形式,既包括国有民营经济,也包括其他非国有(包括公有和私有)的民营经济形式。狭义的“民营经济”实际上是“民有民营经济”,既有私有性质的经济形式,也有公有性质的经济形式。而最狭义的“民营经济”则指私有制经济或非公有制经济。我们最好在第二种含义上使用“民营经济”这一概念,或者范围再小一点,仅指“民有民营经济”。
三、关于“中国经济”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等概念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它们最初确实包含“社会主义经济等同于中国经济的观念”——当时谁敢说中国经济还可以甚至应该包括非社会主义的成份呢!于是我们又用强调“中国特色”撇开了一些抽象的无意义理论之争,特别是批判了纠缠于理论是非忽视实践和阻碍实践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的不良风气。可以说“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促进了思想解放。但它的实际含义却是有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经济,它强调中国经济的主体是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但并不意味着因此就可以将非公有制或非社会主义的经济成份也归到社会主义的经济范畴之中。
所以,现在看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这一概念确实有它容易引起误解的地方,但它已约定俗成,我们不妨继续使用,只是要明确它的具体含义,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如果指中国经济,它所强调的是中国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本质上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这就是说,这一概念已内含着“非公有制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的含义,如果再提出“非公有制经济”也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就是出尔反尔,并引起人们的误会了。
当然,从语法的角度来看,用“社会主义的中国经济”或“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中国经济”来指整个中国经济应该更好,而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特指 “中国经济”中的社会主义部分的主体地位,或者用于强调中国经济的本质上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相关的另一个整体概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概念是从调节经济的手段的角度来说明中国经济的,首先,它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这区别于传统的计
划经济;其次,它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所以本质上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十五大报告的提法是“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没有使用“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的提法,我认为是非常慎重的。
公有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非公有制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因而中国经济本质上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它也是中国特色的特色所在,这些本来是明明白白的事情,为什么人们仍然喜欢将非公有制经济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堆里归呢?我以为仍然是“恐私症或恐资症”在作怪,这又与社会实际经济生活中非公有制经济、非社会主义经济继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有关。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除了要下决心切实纠正实际生活中的偏差之外,理论上的问题也应该搞清楚。但决不能为了使非公有制名正言顺而采取将它硬塞进社会主义经济的框框的办法,因为这样做,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对理论的进步都毫无补益,反而混淆了问题,使人们重新陷入姓公姓私、姓资姓社的无谓之争。
道理其实很简单,制度是为人服务的,是为发展生产力服务的。具体来说,公有制也好,非公有制也好;社会主义经济成份也好,非社会主义经济成份也好,都是为发展中国经济服务的,为中国人民服务的,我们最终选择了公有制为主体,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将非公有制、将非社会主义的经济成份也作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因为这样做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的进步和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个道理明白了,也就大可不必因为“恐私症”的阴影违背基本常识而牵强附会地将非公有制、非社会主义的经济成份归到社会主义的名下,大大方方宣称它们是发展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好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参考文献朱正国:产权结构重心转移和社会主义劳动股,学术研究,1996(6);朱正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新论,南方,1996(10);朱正国:广东财政,国有制与市场经济,2001(1);
4方生:非公经济究竟是什么性质——关于有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几个认识问题,山西发展导报,2000年3月28日。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济 篇二
一、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的成因
美国2001年经济危机发生后, 以互联网、新兴通讯技术为代表的经济泡沫覆灭。随着美国生产力的恢复, 房地产、汽车等领域迅猛发展, 产量剧增。产能过剩与人民消费水平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于是开始从金融方面出台一系列的措施促进人们提前消费、预支消费。希望房地产等实体经济领域的产能能够通过金融手段发挥资源重新配置的作用, 通过金融信用和债务关系创造的社会需求来解决过剩的产能, 促进实体经济的增长。但是, 随着通货膨胀的出现, 美国12次调整利率, 使得消费者还贷压力加重, 最终无力偿还贷款, 产生逆向连锁反应, 导致金融业出现危机。因此, 解决消费需求同产能过剩的矛盾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其归根结底就是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有制间的矛盾。
中国是社会主义制度, 在经济方面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体制。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任何一种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国的经济要想发展, 就必须广泛参与世界经济合作, 这是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然而随着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全世界的实体经济、金融各方面联系愈加紧密, 把自由市场经济所拥有的自发性、滞后性、盲目性等消极因素扩大到全球范围, 哪一个国家发生经济危机, 便很快会波及全世界各个国家。从实体经济看, 2004年至2006年, 中国出口占GDP的比重由30.7%增加到36.8%。而美国、欧盟、日本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国, 2001-2007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27.5%, 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保持在21%。主要产品为建材、纺织类等产品, 美国经济危机发生后, 房地产业等社会实体经济日益萧条, 使中国钢材出口量大幅受阻, 中国国内出现了制造业的产能过剩, 大量企业经营形势窘迫。从金融方面看, 美元连续多年大幅贬值, 自国家2005年4月实行汇率改革后, 人民币从2005年汇改前对美元的8.27, 变成了今天的6.39。受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大量的境外投资涌入中国, 在国内通胀大趋势的影响下, 推动了整个工业原料、人工、仓储、销售、管理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使着国内生产成本日益增加, 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直接使出口产品的结汇收入转化为人民币时遭受损失, 利润空间锐减。
二、世界经济危机形势下中国经济的应对策略
当前的世界经济危机, 是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显现。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对市场经济的管理, 比资本主义更具优越性, 针对当前的世界经济危机, 中国要从自身出发, 找到缓解金融危机的办法, 使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降到最小。
首先, 要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动摇。要深刻的认识到市场经济具有的两面性, 发挥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从经济制度和政策的层面建立防范金融风险的制度, 规范经济管理, 对经济的宏观与微观、公有与其他所有、实体与虚拟经济进行平衡摆布, 遏制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消极因素。要加强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即要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 又要发挥政府对市场经济进行合理管理的作用, 要建立有效的市场经济调控、监督、预警措施, 有效缓减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的弊端。
其次, 要不断健全和完善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 充分对市场进行引导, 大力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要建立和完善的市场经济金融信用体系, 促进市场的公平、公正, 有序竞争。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扬弃单纯追求GDP的做法, 实现经济、人口、环境间的和谐发展, 为经济发展提供源动力和可持续力。
总之,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金融危机是由其社会的基本矛盾所决定的, 其周期性是必然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的今天, 中国不可避免的受其影响。但是,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中国在市场经济的管理上比其他国家更具优越性,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将有效缓解经济危机带给中国的不利影响。
摘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经济危机是由其社会的基本矛盾所决定的, 其周期性是必然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的今天, 中国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理论分析了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中国,世界
参考文献
[1]、郭建, 杨存存.对马克思恩格斯周期性经济危机理论的解读[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9 (4) .
[2]、赵景峰.经济全球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D].中国人民大学, 2004 (5) .
[3]、夏波.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的2008年经济危机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0 (5) .
[4]、张芳, 吴国荣.马克思与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的比较及启示[J].现代商贸工业, 2010 (4) .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济 篇三
摘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私有制的灭亡和社会对生产资料的统一占有,商品货币关系将随之消灭。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我国依据新的社会经济条件对现实的社会主义进行了新的探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中国化与改革实践的互动。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中国化过程中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和斗争,为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只有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才能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起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制度基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商品经济理论
收稿日期:2011-12-11
作者简介:单宝君(1988-),男,山东高密人,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姜阳(1986-),男,吉林通化人,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私有制的灭亡和社会对生产资料的统一占有,商品货币关系将随之消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依据新的社会经济条件对现实的社会主义进行了新的探索,发现了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不能消灭商品经济,而且只有采取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形式才能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
一、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商品经济的认识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上就存在着三种商品交换关系:1.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交换;2.各种类型的公有制经济之间的交换;3.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的交换。由于存在着社会分工,不同所有制形式之间的交换只有通过商品交换的形式,才能使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斯大林认为,“现今在我国,存在着社会主义生产的两种形式:一种是国家的即全民的形式,一种是不能叫做全民形式的集体农庄形式……国家所能支配的只是国家企业的产品,至于集体农庄的产品,只有集体农庄才能把它当作自己的财产来支配。然而,集体农庄只愿把自己的产品当作商品让出去,愿意以这种商品换得它们所需要的商品。现时,除了经过商品的联系,除了通过买卖的交换以外,与城市的其他经济联系,都是集体农庄所不接受的。因此,商品生产和商品流转,目前在我国,也像大约30来年以前当列宁宣布必须以全力扩展商品流转时一样,仍是必要的东西。”[1](P.85)布哈林认为,建立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基础上的新社会不存在商品经济,而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不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的,并不具备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设想的经济条件,因而商品经济不可能立即走向消亡。对于私有制,之所以成为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实质是由于私有制的生产经营单位各自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恩格斯认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作为利益表现出来。”[2](P.118)所有制作为经济关系的基础,其实质是利益关系。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私有制的经济单位作为市场主体,彼此之间的经济联系必然发生利益比较,这就需要把产品当作商品,按等价原则通过交换实现各自利益。同样,即使是同一所有制经济,内部各生产经营单位也是经济利益主体,在它们之间进行产品交换时,也必然通行等价交换原则,其实质亦是商品交换关系。从经济利益主体来分析社会主义条件下依然存在商品经济的内在依据符合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商品经济存在的思维逻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形式不是单一的全民所有制,一个社会经济是不能划分为两个平行的市场,如果真要这样的话,在社会交换被分割的情况下,就难以形成统一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而不同的所有制经济之间采取的商品交换形式,不可避免地使得全民所有制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的交换也采取商品交换的形式。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还存在着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仍然是劳动者的主要谋生手段。在全民所有制企业中,劳动者之间仍然存在着利益的差别,全民所有制经济中的每个人在为社会整体利益作贡献的同时,也在追求着自身的利益,企业及其每一个劳动者所从事的个别劳动,还只是他们获取本单位和个人利益的主要依据,而不能直接体现为作为社会整体利益化身的社会劳动。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之间进行的不是直接的劳动交换,而是通过物与物的交换,他们的利益体现在用来交换的物中并通过物的交换来实现,这种物也就是商品,这种交换也就是商品与商品之间的交换,通过这种交换连接起来的经济就是商品经济。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具备形成单一全民所有制的经济条件,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还存在着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劳动者的个人劳动还不能直接转化为社会劳动,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必然长期存在。在我国生产力落后和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立的社会主义必须经过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之后,才能为商品经济走向自身消亡创造条件。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商品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机制与社会制度的统一。它具有双重性,既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般属性,又有受社会主义制度制约的特殊属性。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从市场经济所依存的社会制度的角度看,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有利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协调和统一;有利于推动基础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道路。对于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说,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和自主发展的重要条件。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目的。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分配领域中的基本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充分地体现了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原则。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有利于调动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生产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没有公平的效率难以持久,不讲效率的公平只会导致普遍贫穷。效率与公平统一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只有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收入分配机制,才能使效率与公平相得益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可以形成示范效应,并带动和帮助后富。在不同发展阶段,共同富裕应有不同的标准。但无论在哪个阶段,国家都要通过收入分配政策和税收政策等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居民的基本生活,防止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保持社会稳定。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国家能够利用宏观调控手段,把人民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有机结合起来的市场经济。加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是发展市场经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由于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由国家的宏观调控可以加以校正。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过程是依据市场经济规律,运用各种政策手段,通过市场把企业的微观活动纳入宏观经济发展轨道,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过程。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换和经济发展方式转换时期。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这一时期极易发生经济结构失衡和社会动荡。只有通过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才能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三、商品经济理论的变革是改革理论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作为执政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支配着整个社会的思想观念。经济理论特别是改革理论的研究在社会主义国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的变革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和局部突破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指导,也为改革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60年代以来“市场社会主义”兴起,突出市场、市场调节、市场机制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活动应该由市场来引导,肯定生产要素应该进一步商品化、市场化。这一过渡性改革理论为深化改革指出了方向,也为改革突破传统思维定式,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设计改革目标迈出了第一步。
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中国化是与改革实践的互动,是一个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逐步突破和不断扬弃的过程。作为改革开放的指导理论,其不断深化反映出中国改革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渐进的科学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和市场经济论的先后提出,为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只有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才能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起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制度基础。
参考文献
[1]斯大林文集(1934—195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毛中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教案 篇四
步骤一:课题引入<习近平提发展价值导向 中国经济十二五期间换挡不失速>(15分钟)
新华网10月25日消息,“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肩负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度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开创了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立足当前实际,着眼未来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宏大的全局视野和长远的战略眼光,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确立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到“十三五”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号列车”换挡调速、平稳前行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在伦敦成功发行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人民币的国际征途又迈出重要一步!”海外媒体评论。
从首次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到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上线,再到IMF年会热议人民币是否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步步推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节节攀升。
回望过去五年,唱衰中国经济之声不绝于耳,“硬着陆”“崩溃论”此起彼伏,但中国却交出了一份亮丽的发展成绩单:
——经济增速领跑世界。“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换挡不失速,年均增速预计可达7.8%,高于同期全球2.5%的年均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增长水平仍然让所有发达国家艳羡。”美国《时代》周刊网站评论道。
——经济总量稳居“大块头”行列。“十二五”期间,中国综合国力稳居全球第一阵营,并成为全球第二个经济总量跨越“10万亿美元”门槛的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四分之一,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稳定之锚”、动力之源。
——经济发展呈现特有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十二五”期间,中国蝉联世界第一制造大国、最大贸易国,与此同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城镇化率超过50%,研发投入跃居世界第二,高铁里程跃居世界第一。
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称:“中国正进入增速放慢但更加平衡和可持续的增长轨道,这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新常态。”
一顶顶桂冠背后孕育着新的辉煌,中国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调结构、转方式”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未来发展积蓄不竭动力。
今年国庆节前,来自海外的一则消息引发人们高度关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高速铁路局公布,包括中国高铁企业在内的35个美国和其他国家企业或团队,已在9月28日最后期限之前提交了参与建设加州高铁的意向书。
从昔日向发达国家出口服装鞋帽,到今天全球范围的“高铁出海”,中国经济之变尽在其中。
“十二五”期间,服务业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经济增长从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加快转变;消费超过投资、出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主动力,“三驾马车”驱动姿态更趋协调;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向各领域加快渗透;创新驱动作用日益彰显,科技成果产出规模扩大,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3%„„
“这些实践结果虽然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但已隐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李扬认为,在努力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过程中,中国经济发展的“含金量”更高。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潮,正把各国利益与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作为重要的经济体,通过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既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也为自身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十二五”期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跃居全球第一,仍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与此同时,中国资产全球配置速度加快,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达到4000多亿美元,使国内资源短缺得到有效弥补,中国装备大步走向世界。
“中国商品和投资已遍布全世界,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将继续上升。”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管理大学中国问题专家图列绍夫说。
如果说,经济数据更多地体现为衡量发展的“量”的指标,那么,民生改善则可以作为衡量发展的“质”的标尺。
步骤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15分钟)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建设社会主义应当实行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有一个历史的探索过程,经历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
客观评价计划经济:我国最初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并且曾经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和优越性。现在我国学术界相当普遍地把计划经济贬得一无是处,这是一种片面性。计划经济是苏联第一个实行的,当时实行这种体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苏联的工业产量迅速跃居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因此,计划经济被看做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与实行自由市场经济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泾渭分明的区别与对立。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发生大危机时,全世界只有苏联一枝独秀。也正因为这样,战后几乎所有新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加以效法。50年代前半期,东欧各国的经济增长率均远远超过了资本主义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开始进行工业化建设时选择这种经济体制有它的客观必然性,并且当时也确实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就是利用集中的计划经济优势,建设了156项重点工程,初步形成了汽车、钢铁、化工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经济体系。156个重大项目的建设为后来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经济资源配置方式以行政计划配置为主。它的特点是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力、物力、财力和土地等经济资源,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它是具有局限性的,现在看来只有在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社会利益关系相对单纯的情况下,集中统一的计划才能够比较顺利地运行和发挥作用。当经济进一步发展后,建设规模的扩大,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它的弊端逐步显现出来,从而提出了改革的要求。20世纪50年代以后,几乎所有的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都在探索怎样进行改革的问题。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1)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
(2)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3)分配中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现象;(4)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单一化。
[小结]: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严重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十多年理论探索的成果。对适合要求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5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没有停止过,其核心是寻求解决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的方法。改革开放后,1979后邓小平就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
[材料]1986年11月,被称为美国五大证券交易所之一的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率代表团前来北京参加中美金融市场研讨会。范尔霖来北京前就有一个愿望: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见面,并给邓小平带了两件特殊的礼物。
范尔霖如愿以偿。11月1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他和代表团的其他成员。
会见中,范尔霖表示,美国的企业界和金融界对到中国投资很感兴趣,愿同中国的金融界加强合作。邓小平说,美国在投资方面有足够的知识,但还要看是否有勇气。
范尔霖将一枚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证章送给邓小平。他告诉主人,佩戴这枚证章可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通行无阻。同时,他还送给邓小平一本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证券样本。
从当天的电视新闻中,人们看到邓小平也向范尔霖赠送了一份小礼物。邓小平送给客人的究竟是什么东西,当时国内新闻并没有报道,而国际新闻媒介却异常重视,称邓小平此举是中国将推行股份制的一个信号。因为邓小平送给范尔霖的是刚刚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的新中国第一份股票——飞乐股票。
股票,有人说它是市场经济的一个象征,这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视为资本主义经济独有的东西。邓小平选择中国自己发行的股票送给范尔霖,其意义非同小可。
一个月后,邓小平在一次听取经济情况汇报时,对金融改革问题发表了意见。他指出:“金融改革的步子要迈大一些。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他又专门谈到了证券、股票这些东西能不能搞的问题。他说:“金融问题,我们知识不足,可以聘请外国专家做顾问嘛!”他这其实是在暗示中国可以搞股票证券交易所,他分析股票证券为谁所用就为谁服务。视察南方以后,邓小平直接提出股票证券,“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用坚定的意志、高超的艺术、周密的谋划和果敢的手段,为中国打开了市场经济的大门。
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1992年)上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步骤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0分钟)
市场经济体制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既有其共性,又有其特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一方面它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必然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特征。
一、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1、经济关系市场化。所有经济活动主体都通过市场发生联系,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全部生产要素都进入市场,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
2、企业行为自主化。所有企业都具有进行商品生产经营所拥有的全部权利,从而自觉地面向市场,自主地开展市场经营活动。
3、宏观调控间接化。政府部门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具体事务,而是通过财政、税收、价格、金融等政策和各种经济杠杆以及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规范和引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4、经营管理法制化。一切经济活动方式和关系都以法律形式来规范,所有经营活动都按照一套法规体系来进行,整个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法制基础。
5、保障制度社会化。这是现代市场经济平稳运行的支撑和保障体系,市场竞争的规则要求对市场竞争的失败者和需要照顾的老弱病残给予社会保障。这种保障制度不是企业的,而是社会化的。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精神文明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的特征。其主要表现是: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企业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各类不同的企业都进入市场,国有经济在市场平等竞争中发挥主导作用。
(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缓解社会分配不公,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具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对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可以较资本主义国家强得多,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步骤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0分钟)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确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实质上就是所有制问题。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社会经济中所处的地位、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在所有制结构问题上,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存在错误的认识,盲目追求“一大二公三纯”,实行了一些超越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错误政策,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之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没有正确的认识,根本原因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只是抽象地从社会主义一般原理出发,而没有切实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出发思考所有制结构问题。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与教训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判断一种所有制是否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是否具有优越性,不能从概念出发,而必须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
2、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根据 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性质)。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社会经济制度都有一定的所有制基础。在任何一种经济形态中,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是决定社会性质的因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所有制是公有制。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否则,就不可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
生产力不够发达,发展也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现阶段我国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必须按照“三个有利于”的生产标准标来检验和评价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能够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能够发挥多种所有制的优势,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因而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及其实现形式
(一)公有制经济含义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长期以来,对公有制的理解局限为只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这种理解是同改革开放以前过于单一的所有制结构相适应的。党的十三大提出公有制经济本身也有多种形式,除了以上两种,还应发展各地区、各部门、企业互相参股等形的公有制企业。
(二)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关于这一点,应当明确什么是主体含义。现在人们看到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超过了公有制经济,因此,提出了还要不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问题,由此产生了否定公有制主体和怀疑改革开放政策正确性的两种观点。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对什么是主体的含义缺乏科学的理解。十五大在对主体和主导的含义,对怎样保证主体地位和发挥主导作用,讲得很清楚。其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其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为什么会产生上面的问题呢?问题在于人们习惯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理解成在GDP中占优势。其实两者是不同的概念。社会总资产是长期积累起来的财富,GDP是当年新增的产值。从社会总资产看现在情况如何呢?私营经济总资产为7.5万亿,个体经济6517亿合计8.15万亿,而2006年国有工商业企业总资产为29万亿,此外国有商业银行还有资产27.46万亿,如果加上国有自然资源和公有土地的资产就大得更多了,非公有经济在总资产中的毕生即使加上外资也远不能与公有资产相抗衡。因此关注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在于它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保持,更应当关注的是为什么有这样大的资产而不能占有更大的GDP份额。所以十五在强调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提出要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十七大强调要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三)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就要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关系体系,它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的经济关系。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是指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同一所有制经济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形式,一种具体的实现形式中可以容纳不同所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都可以大胆利用。”
[案例]:大路朝天——高巨谦和黄海的世纪探索
西方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曾预言: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国企的先天不足决定了它的脆弱性和不可预知的艰辛之路。
高巨谦和他的黄海团队回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998盛夏,中国经历着一场百年不遇特大洪水的严峻挑战。而青岛黄海橡胶集团有限公司的6000名员工,同样遭遇了另一场生死攸关的考验。这个创建于上个世纪30年代初,堪称中华民族轮胎工业发源地的老牌厂家,在这个盛夏的燥热中,喘息着几尽走向了生命的尽头。高达十几个亿的债务,使得黄海处处亮起告急的红灯:原材料告罄,成品库被贴上封条,市场被挤占,人才在外流,管理在滑坡„„黄海就像一只搁浅的老旧的驳船,已经没有力量发出最后的吼声。
高巨谦就是此时被推向这只驳船的舵手之位的。没有人能相信,黄海除却“善终”的命运,还会有其他的出路,这使得高巨谦的赴任,充满了凝重与悲壮。但高巨谦心犹不甘。
黄海人没有想到,高巨谦的第二次创业竟包含着如此撼动人心的气魄:股票上市,争取国家16个亿资金的270万套子午胎技改项目,债转股,打造一个全新的橡胶工业园,建立一个国家级技术中心。这不是远期计划,而是近期目标。这是痴人说梦、天方夜谭吗?高巨谦沉稳地回答:“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经过不断的努力,黄海上市了。高巨谦借“上市”之手,外塑黄海形象,内推企业深层次改革,并以“上市”聚民心、增信心。
[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就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的多种形式,就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等参股所有制经济形式,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是资本集中的一种形式,它可以短时期内迅速集中大量资本,弥补个别资本积累和积聚的不足,缓解个别资本积累的有限性同发展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巨额资本之间的矛盾。青岛黄海橡胶集团有限公司的改革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自学、现实生活中感知)非公有制经济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独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经济成分等。
四、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地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它既包括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又包括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公有制经济。
一方面,没有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不处于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就将丧失其自身的经济基础,就不能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就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社会主义道路;
另一方面,没有其他所有制经就会脱离当代中国国情,脱离初级阶段的实际,重蹈超越阶段的覆辙,同样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两个方面,就其经济性质来说是有区别的:一方面,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另一方面,各种非公有制经济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但它们与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相联系,并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发展。
步骤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10分钟)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平均分配、按劳分配、按需分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是由其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第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很低,这是必须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第三,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旧的社会分工所带来的劳动差别,是按劳分配存在的直接经济原因。
二、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现阶段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前提;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
三、深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一)深入分配制度改革
第一、正确认识“先富”和“共富”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允许在富裕的道路上存在先富与后富,存在富裕程度的差别,承认在一定时期内允许富裕程度差别的扩大,是有其经济根据的。这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必然结果;这是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这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这完全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第二、要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主要处理好以下三方面关系:
一是提倡奉献精神与落实分配政策的关系; 二是反对平均主义与防止收入悬殊的关系; 三是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注重公平的关系
(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案例]:“未富先老”的挑战
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着世界上规模最大同时也是速度最快的人口老龄化过程。历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1953年为4.4%,1964年为3.6%,1982年为4.9%,1990年为5.6%,2000年,这一数字已上升到接近7.0%,2002年底则为8.2%。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中国已经跨入了老龄化国家的行列。预计2017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10%。
国际上一般认为,65岁以及以上人口占总人比例超过7%就进入了所谓的老龄化社会或者说老年型国家,达到14%以上则称为老龄社会和老年国家。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一般以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由7%增长到14%所用的时间来表示。以此计算,英国花了45年,瑞士花了50年,美国花了65年。作为后起发达国家的日本,在1970年时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其老年人口比例从7%增加到14%仅用了24年左右的时间,是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
然而,中国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从国际经验看,在人口老化高峰的至少前20年-30年,必须建立适当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并进行足够的基金储备,以应付人口老化的高峰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的压力。上世纪60年代生育高峰时出现的人口将在2020年前后陆续进入老年阶段,届时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会突然加速而逐渐达到人口老龄化高峰。这样算来我们的准备时间恰好有20年-30年时间。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原则是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步骤五: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5分钟)
一、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仍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苦的历史任务。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 新型工业化道路之所以新,是相对于发达国家以往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和我国过去的工业化道路而言的。它具有如下特点:
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体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性和紧迫性
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只有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全党全社会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问]为什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一,建设新农村是对我们党“三农”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选择。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
第二,建设新农村体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
第三,建设新农村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这一新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重要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曾作出了“两个趋向”的科学判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应当说,这样的判断是有科学依据的。
三、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提出的历史背景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综合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作出的重大决策。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完成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要求
四、统筹区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作出的正确选择。
六、积极扩大就业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从来就不单纯是经济问题。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它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济 篇五
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江泽民同志在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根据我国国情,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建国开始特别是近二十年来的发展,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各项事业有了很大进步。然而总的来说,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和建立的客观依据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改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同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是不同的,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公有制经济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中是否占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条件下的并存,而过渡时期则是以私有制占绝对优势条件下的并存。
(3)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本质上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是国家对社会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第二,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是多层次、不平衡的,要求有多种所有制与之相适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本身的发展也是不成熟的,这也要求我们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服务。
公有制经济的涵义和多种实现形式
(1)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不同形式,不存在高级形式和低级形式之分。无论是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还是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都是公有制经济,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既联系又区别:所有制是指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关系,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所有制实现形式是这些经济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主要是指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在组织形式上可以采取独资企业、股份合作制、合作社、股份公司等形式;在经营方式上可以实行租赁经营或承包经营等方式。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强化产权约束,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
(3)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种主要形式,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股份制有利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股份制不存在姓“社”姓“资”的问题,其性质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由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制经济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4)股份合作制是兼有股份制和合作制特点的一种公有制实现形式。它是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企业中的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投资者,使劳动者与企业利益结为一体。要支持和鼓励股份合作制经济的发展。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1)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由社会主义的性质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所决定的,具体体现在:第一,公有制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是同社会发展的方向相一致的。第二,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只有依靠公有制经济的力量,社会主义国家才能有充分的经济实力引导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第三,公有制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第四,公有制是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物质保证。
(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是我们进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基本前提,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只有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发展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才能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其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靠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来实现的,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个体经济是指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私有制经济。既是劳动者,又是私有者,这是个体经济的显著特点。在个体经济中,劳动者与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直接结合,劳动产品归自己所有,不具有剥削性质。
个体经济存在于各个社会形态之中。个体经济之所以能长期存在,根本原因在于:第一,个体经济是以简单工具和手工劳动为基础,同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的;第二,个体经济具有分散性、经营多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是其他经济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体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发挥着其他经济成分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在积极发展个体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它的管理和引导,使其走上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3)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私有制经济。私营经济在性质上属于存在剥削与被剥削关系的资本主义经济。
私营经济的出现是由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所决定的。现阶段我国发展私营经济,有利于增加劳动者就业,有利于实现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有利于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搞活经济,发展生产等。在私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和引导,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限制它的消极作用,使之健康发展。
(4)外资经济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外商投资部分以及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是指我国同外商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一般是指由外商出资金、设备,我方出土地、劳力合作经营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是指外商经我国批准,在我国境内租赁土地、独自投资、独自管理、自负盈亏的企业。
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中所吸收的外资,绝大多数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这些企业有资本主义经济的成分,但在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管理和调节下,它们已不是一般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我们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范围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外资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有重要意义:第一,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第二,有利于吸收和利用国外资金,弥补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第三,有利于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提高我国企业管理的水平;第四,有利于开辟我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促进外贸发展;第五,有利于增加国内就业人口,培养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发展外资经济,既要为外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切实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也要加强对外资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外资经济的积极作用,尽可能地限制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初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1.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内涵:是指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一定社会经济形成中所处的地位、所占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实行何种所有制结构,由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决定。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党的十五大明确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3.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必然性:(1)所有制结构是各种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社会经济中所处的地位、所占的比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2)任何社会发展阶段上的所有制结构,都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决定的。(3)我国现阶段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是由于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比较低、社会化程度不平衡、经济发展多层次决定的。(4)与这种生产力水平低、不平衡、多层次相适应,只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它们是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外资经济、混合经济等。
4.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与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关系:(1)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它既包括了作为我国经济主体的公有制经济,又包括了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公有制经济。(2)没有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不处于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就将丧失其自身的经济基础,就不能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不能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路。(3)没有其它所有制经济,就会脱离当代中国国情,脱离初级阶段的实际,重蹈超越阶段的覆辙,同样不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4)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用“制度”固定下来,更具有稳定性、可靠性。
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为
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因此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比一般市场经济国家高一些是理所当然的。公有制经济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我们的国有经济不能不断发展壮大起来,反而日益减弱甚至给搞没有了,那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中,就会失去我们的竞争优势,就没有我们的有利地位。对此,全党同志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公有制为主体,既要保持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更要增强素质和活力。要继续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使公有制和市场经济很好结合。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一些共同基金如养老基金,职工持股会等,都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有制形式,要支持其健康发展。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加就业、实现共同富裕有重要作用,要继续支持和帮助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的发展。
第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国民经济活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和扩大就业具有重要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方针政策引导下,我国个体经济从小到大,私营经济从无到有,它们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大,上个世纪从80年代初的“拾遗补缺”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目前已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扩大就业的主渠道,活跃市场、方便人民群众生活的生力军。
随着我国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特别是在国有经济继续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的同时,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逐步退出,国有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继续缩减,个体、私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不可避免的。今后,要完善政策法规,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人才招聘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实现公平竞争。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防止某些私营企业主因对政策的误解而把资金抽走到国外境外。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企业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要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济 篇六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背景
①建国之初,社会经济凋敝,百废待兴,恢复经济成为当务之急。
②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经济,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工业化建设提上日程。
A.农村:土地改革;
B.城市:①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国营经济,掌握国家经济命脉;②合理调整工商业。
2、路线方针
1)1953年过度时期总路线: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过程中,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什么叫过渡时期?
是指1949—1956年,进行三大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公有制,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3)过渡时期总路线有什么特点
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并举,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一体两翼”。
4)“一五”计划(1953—1957)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见课本)
思考:“一五”计划为什么要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而新中国成立之初,现代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而且门类不全。中国要建立独立、完备的工业体系,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就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3、初步成就: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任务,取得突出成就。
表现:
① 国工业产值783.9亿元,比1952年增长128.5%,超过原计划的21%。
② 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
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三大改造的原因: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2、三大改造的过程:(见课本)
3、三大改造的意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三、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1、1956年中共八大
历史条件: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主要内容:①正确指出了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人民对于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正确指出了主要任务:尽快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即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历史意义:在“八大”的指引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蓬勃发展起来。
2、严重失误:三面红旗(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原因:①我们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②对社会主义建设艰巨性认识不够,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规律。
消极影响: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3、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民经济转入调整(调整国民经济比例)的轨道。
①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党和国家制定政策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③方针和政策的制定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能盲目扩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⑤国民经济各部门要协调发展⑥要努力加强政治民主建设,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济 篇七
一、马克思合作集体思想缘起空想社会主义的合作思想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是西方合作社运动广泛发展时期。西方早期合作经济思想流派纷呈, 学界有界定为生产合作、消费合作、信用合作等不同学派。合作思想先驱及其主要论著, 有英国约翰·卑勒思及其《产业大学设立方案》、法国朗吉及其“法朗斯台”团体计划、瑞士柏斯泰洛齐及其《利诺兴葛脱罗》、丹麦葛朗德维及其创办的培养合作社工作者的摇篮——国民高等学校、英国威廉·金及其《合作者》、法国毕舍及其《欧罗巴》、德国卫·阿·胡布及其《英法德劳工阶级产业上的合作及经济上的合作》国际合作思想、西班牙路易斯·勃朗及其《劳动组织》, 法国拉萨尔及其《哥达纲领》等等。而对马克思合作集体思想的形成起着重大影响的是, 从16世纪初莫尔到19世纪中叶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合作思想的发展, 主要有三个方面:
自愿互助。合作经济以市场经济中的弱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 提高社会地位, “手拉手, 一起干”的互助性经济形式。圣西门《论实业制度》即“协作制”提出以“组织最大多数人改善物质和精神生活, 作为自己一切劳动和活动的目的, 把按最有利于生产的方式建立组织和秩序作为基本原则和出发点”, 是与“分散经营相反的协作结构, 即经济的新世界”。
成员控制权。合作经济组织是否定资本对劳动的剥夺的产权安排, 实行民主管理, 集体领导, 共同富裕。傅立叶设计的法朗吉是一种工农结合型的合作社组织。“应当由自愿以资金入股的人组成;报酬分配应当分红化, 实行按劳和按股相结合的分配原则, 并在保证法朗吉全体人员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 留有节余, 实行积累”。“每个人都有对法朗吉的事物和计划, 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力, 以民主的方法组织社会和经济。圣西门提出“权利机构及其领导人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实行集体领导的原则, 执行为公众利益服务的社会管理职能”等等。这些合作社思想已经很接近以后英国曼彻斯特先锋公平社的“罗虚戴尔”原则了。
和谐制度。合作经济发展需要有思想、能奉献的带头人。和谐制度是人类最终摆脱一切苦难所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合作公社、合作工厂”是建立未来理想社会的合作公社制度的探索。欧文1787年来到曼彻斯特市这个英国产业革命和纺织工业的中心。开始和人合办一个小工厂, 1799年欧文成了苏格兰纽拉纳克一家二千多人大纺织厂的股东兼经理。为了改变工人大众艰苦劳动、贫困生活的状况及其恶劣环境, 他实行工厂法, 提高工资、开办消费合作社等。1820年欧文发表《致纽拉克郡的报告》明确而系统地论述了自己的社会主义思想观点及其建立理想社会的合作公社制度。为了实践自己的社会主义学说, 试验自己的合作公社制度, 欧文于1824年带领他的四个儿子和一些门徒来到美国, 在印第安纳州购置了三万英亩土地及其地上建筑物, 建立起“新和谐公社”。以后, 他积极投入了英国各地兴起工人合作社运动, 他成立“全国生产部门大联盟”, 在生产领域建立推广合作工厂, 在流通领域创办“全国劳动产品公平交易市场”, 组织过“和谐大厦”公社等, 但这些改造社会的措施在当时环境下, 都以失败而告终。欧文的合作经济思想及合作公社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合作公社是未来理想社会的集生产、分配、消费为一体的社会基层单位;合作公社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经济基础;合作公社实行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的原则;合作公社社员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实行‘新和谐’社会的制度和政策”等等。
马克思认为, 对欧文所从事的这些合作社运动的“伟大的社会试验的意义不论给予多么高的评价都是不算过分的”, “在英国, 合作制的种子是由罗伯特欧文播下的”。
二、准确理解马克思合作集体经济思想丰富了公有制经济理论
马克思积极投身于国际工人运动, 不仅提出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形式, 而且研究法国、俄国等国家合作社发展的情况, 提出公有制经济必须有另一种形式——发展合作集体所有制经济, 并且提出合作集体经济的性质、特征、组织形式、产权安排, 以及推进发展的具体路径和未来社会生产合作化制度的构想等等, 极大地丰富了公有制经济理论。马克思合作集体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合作社运动, 特别是工人自己发起的合作工厂, 是国际工人运动两个成就之一。合作社使得劳动者摆脱被资本的剥夺, 成为企业主人, 带着兴奋愉快心情, 自愿进行的联合劳动。
马克思积极参加当时国际工人协会的活动, 1864年起草《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章程》, 高度赞颂合作社运动。他说“合作运动, 特别是由少数勇敢的‘手’独力创办起来的合作工厂。工人们不是口头上, 而是用事实证明:大规模的生产, 并且是按照现代科学要求进行的生产, 在没有利用雇佣工人阶级的雇主阶级参加的条件是能够进行的。他们证明:为了有效地进行生产, 劳动工具不应当被垄断起来作为统治和掠夺工人的工具;雇佣劳动, 也像奴隶劳动和农奴劳动一样, 只是一种暂时的和低级的形式, 它注定要让位于带着兴奋愉快心情自愿进行的联合劳动。” (1)
2、合作工厂是劳动者对资本“积极的扬弃”, 区别于股份制经济“消极的扬弃”。没有工厂制度、信用制度就不会有合作工厂的发展。
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自己组建的合作工厂。合作工厂的生产资料不是工人个人的财产, 而是工人集体所有的财产。在合作工厂里, 工人用集体的生产资料为自己劳动, 使自己劳动得到增殖, 产品归工人集体所有。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中, 对工人的合作工厂作了全面的理论分析。他认为, 合作工厂是工人的联合体, 是“他们自己的资本家”, “他们利用生产资料来使他们自己的劳动增殖”, 不仅私人资本被扬弃了, 而且“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对立在这种工厂内已经被扬弃”。这是一种“积极地扬弃” (2) 。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说:“没有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产生的工厂制度, 合作工厂就不可能发展起来, 同样, 没有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产生的信用制度, 合作工厂也不可能发展起来。”
3、合作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形式。合作集体经济发展要通过“经济道路”、“示范”、“社会帮助”来推进, 不能得罪劳动者, 剥夺劳动者个人所有权。
“巴黎公社”失败之前, 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 是实行全社会共同所有的、单一的公有制等等。对农业资本家, 同对工业、金融、商业资本家一样, 必须剥夺其地产, 实行土地国有。但是, 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 马克思总结了这次无产阶级革命失败最重要的教训, 就是“巴黎公社”没有得到农民的支持。《巴古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中他写道, “凡是农民作为土地私有者大批存在的地方, ——无产阶级将以政府的身份采取措施, 直接改善农民的状况, 从而把他们吸引到革命方面来;这些措施, 一开始就应当促进土地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的过渡, 让农民自己通过经济的道路来实现这种过渡;但是不能采取得罪农民的措施, 例如宣布废除继承权或废除农民所有权;” (1) 这时, 马克思第一次提出集体所有制, 并强调作为公有制经济的一种形式, 集体所有制经济要通过经济道路实现过渡, 不能采取得罪农民的措施。
马克思逝世后, 恩格斯坚持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在引导工人和农民开展合作化运动时应该遵循的自愿原则和互利原则。1894年11月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一书中, 说:“当我们掌握了国家权力的时候, 我们绝不会用暴力去剥夺小农 (无论有无报偿, 都一样) ……, 我们对小农的任务, 首先是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转变为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 但不是采用暴力, 而是通过示范和为此提供社会帮助”。恩格斯提出“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 “示范”和“社会帮助”等重用举措, 是对马克思提出“促进土地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的过渡”, “通过经济的道路来实现这种过渡”等思想的新发展。
4、合作集体经济有“集体占有、集体经营、集体生产、集体劳动”等特征, 有公社公有土地和农民个人相结合的产权制度。在一定条件下, 劳动组合、合作经济就是集体经济。
1891年, 马克思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中提出集体经济的内涵、实现形式以及与合作经济的关系。他研究俄国农村公社, “它的一个基本特征即土地公有制, 一看就很清楚, 是构成集体生产和集体占有的自然基础。此外, 俄国农民习惯于劳动组合关系, 这便于它从小土地经济向过渡到集体经济, 而且俄国农民在没有进行分配的草地上、在排水工程以及其他关系到共同利益的事业方面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实行集体经营了。” (2) 马克思在该文第435页中将上述表述改为“俄国农民习惯于劳动组合关系, 这有助于他们从小土地经济过渡到合作经济”。马克思通过对俄国农民个人与公社土地相结合, 开展集体劳动的研究, 提出了俄国“农村公社土地+农民个人”劳动组合形成的“合作经济”或“集体经济”产权制度, 这种经济形式具有“集体经营”、“集体生产”, “集体占有”、“劳动组合”等内涵和特性。在一定条件下, 俄国公社农民的劳动组合、合作经济就是集体经济。这些都是马克思对合作集体经济思想新的发展。
5、合作集体经济推动社会变革, 合作社要发展成全国大生产合作社, 把社会生产变为一种和谐的自由合作劳动的制度, 过渡到社会主义。
马克思分析合作社制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是指出:“合作制度限于单个的雇佣劳动奴隶通过自己的努力所能创造的这种狭小形式, 决不能改选资本主义社会。为了把社会生产变为一种广泛的、和谐的自由合作劳动的制度, 必须进行全面的社会改革, 社会制度的变革, 而这种变革只有把社会的组织力量即国家政权从资本家和大地主手中转移到生产者本人手中才能实现。”
马克思研究生产合作化运动时, 提出未来社会的生产合作化制度的构想, “他们知道, 以自由的联合劳动条件去代替劳动受奴役的经济条件, 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才能逐步完成;这里不仅需要改变分配办法, 而且需要一种新的生产组织, ——还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和国际范围内进行协调的合作” (1) 。
恩格斯从产权与分配制度安排等方面研究, 合作社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他设想通过组建合作社, 把不同阶层的工人、农民组织起来, 通过资金、土地、劳动力入股的方式组织生产合作社, 通过“同意让股东得到少量的利息的这种纯粹临时性的措施” (2) , 逐步扩大劳动力分红的比例, 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他在《法德农民问题》中指出, 对待剥削雇工的大农和中农, 建议他们组织合作社“以便在这种合作社内越来越多消除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并把这些合作社逐渐变成全国大生产合作社的拥有同等权利和义务的组成部分。”。
列宁在10月革命胜利后, 着手实践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合作生产制度, 重审“社会主义是一个统一的合作社” (3) 。他在《论合作制》中说:“在我国现存制度下, 合作企业与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不同, 因为合作企业是集体企业” (4) 。列宁号召要扶持集体企业的发展。他说, 我们深知集体企业“是新的创举, 如果执政的工人阶级不支持这些创举, 那它们就不会成长起来。”又说:“如果国家不帮助各种集体农业企业, 那我们就不是共产主义者, 就是不拥护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5) 1924年到1925年, 斯大林领导“全面合作化运动”, 取得过成功。以后, 他提出“集体农庄运动”这种僵化的模式, 对我国及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合作经济, 产生巨大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集体经济的基本思想和理论观点, 经过合作社运动的实践检验是准确的, 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合作集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但是, 由于时代限制和实践变化, 有些认识仅是一种预见和假想。社会主义国家合作集体经济实践中, 切不能脱离实践中情况, 照搬照套, 形式主义。前苏联和我国合作化运动和集体经济曲折发展的历程, 给我们的启示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准确理解马克思合作集体思想, 积极探索其中国化实践和理论成果, 不仅丰富了公有制经济理论, 而且是指导新时期我国合作集体经济全面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活的灵魂。
三、马克思合作集体经济思想中国化的实践和理论创新
新中国60多年来, 多种形式合作经济、集体经济的发展, 为马克思合作集体经济思想中国化的实践和理论创新增添了大量鲜活的内容。
1、新中国合作集体经济60多年的发展走过了三个阶段
一是新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中, 合作社所有制即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 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百分之九十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 是可能和必须谨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的, 这种合作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在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政权管理之下的劳动人民群众的集体经济组织。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第五条明确:“合作社所有制, 即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第七条规定“合作社经济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 或者是劳动群众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半社会主义经济。”当时我国手工业合作化运动中有合作小组、合作社、合作工厂等多种组织形式。国家依法保护手工业者的生产资料所有权, 指导和鼓励个体手工业者根据自愿的原则组织生产合作和供销合作。二是在“一大二公三纯”影响下, 形成“二国营”的集体经济。1956年以后, 多种形式合作集体经济, 在“转厂过渡”中“升级”为“二国营”集体经济, 否定劳动者个人所有权, 财产“归大堆”。这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挥过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后, “二国营”集体经济逐步得不到计划“惠顾”,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二国营”集体经济又失去应有的活力和职工对企业的控制力, 改变这种管理体制和制度障碍成为城镇合作集体经济发展绕不过的一道坎。上世纪90年代末, 城镇集体经济体量出现集体企业数、就业人数、在全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三减少”的状况。上海集体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从1990年24.2%, 下降为2011年4.8%。
三是改革开放中涌现的多种形式合作经济、集体经济。改革开放中, 合作集体经济突破“一大二公三纯”思想束缚和“二国营”的体制障碍, 按照国际合作社原则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不断探索合作集体经济新的组织形式。在城镇集体经济中重新肯定劳动者的个人所有权和对企业控制权, 部分集体企业改制为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相结合的股份合作企业, 部分集体企业改变单一集体产权主体为职工持股或其他资本出资的多元产权主体公司制等混合所有制企业。在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各个产业、各个区域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 利用市场资源配置, 创造多种新型经营主体。我国颁布《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 以城促乡, 工农互动, 支持广大农民“抱团”闯市场, 扩大生产规模, 维护自己权利, 发展起各种合作社, 有“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社, 技术、品牌、机械合作社, “农超对接”合作社, 社区物业、劳务、手工业合作社, 还有信用、农业、流通异质合作社联合社等等。
2、多种形式合作经济、集体经济的内涵特征和理论创新
改革开放中推进了多种形式合作经济、集体经济的发展, 涌现出一大批新型合作集体企业, 不仅坚持合作经济的内核, 而且兼容股份制经济的优势, 逐步形成具有改革开放时代精神的新的内涵和特征,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自愿互助原则, 以成员的劳动要素、资本要素等联合主为。在新型合作集体企业中, 首先是劳动者的劳动要素联合, 实行共同劳动, 互助合作, 发挥群体优势, 谋取共同利益, 这是合作集体经济的基本原则;其次是劳动者的资本要素联合, 鼓励劳动者投资入股, 保护劳动者的个人产权, 以及享有集体资产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成员既是所有者, 又是劳动者, 成为企业的真正主人, 能够极大地调动劳动者积极性, 促进生产的发展。
二是坚持成员控制原则, 形成有限开放、利益共享的产权制度。在新型合作集体企业中, 产权主体多元, 引入外来人力和物力资本, 改变了过去合作社和集体企业的封闭性, 以劳动要素与资本要素共同出资入股, 参与分配, 形成职工与企业的利益共同体, 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 实现劳动者共同富裕的目标, 这些前瞻性的制度安排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三是坚持合作集体组织形式多样化原则, 兼容合作制与股份制两种优势。国际合作社运动中, 英国出现合作社、合作工厂, 俄国出现公社农民的劳动组合等合作集体经济组织, 形成了合作集体经济多种实现形式, 适应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当时合作工厂的发展离不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产生的工厂制度和信用制度。市场经济产生的股份制, 顺应了市场竞争加剧, 对资本迅速积聚和扩大的要求, 股份制联合的主体是资本, 强调资本对劳动者的控制权。然而, 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产生弱势群体, 合作制适合弱势群体“手拉手, 一起干”维护自身利益的要求。合作制联合的主体是劳动者, 强调劳动者对资本的控制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合作集体经济处在弱势地位, “抱团闯市场”, 做大做强需要融入股份制的优势。在新型合作集体企业中, 既坚持合作制的原则, 使成员对企业具有控制权, 保障成员的民主权利和共同利益, 又灵活地向社会筹资, 把股份制中最有活力的资本联合引进到企业中, 治理结构优化, 决策形式灵活。我国城乡深化改革中, 出现了合作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多样化, 有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登记设立的各类合作社和联合社;有以《条例》登记设立的集体企业或股份合作企业;有以社团组织登记管理法规登记设立各类合作集体组织协会等;有以《公司法》组建设立的合作集体企业联合体或引入外部资本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合作集体企业组织形式多样化, 兼容合作制与股份制两种优势, 有利于壮大合作集体经济实力, 增强社会影响力。
多种形式合作经济、集体经济新的内涵特征既是合作集体企业体制机制创新, 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合作集体经济思想的发展。这种具有股份制与合作制两种优势融合的制度安排, 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 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尤其是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合作集体经济的发展, 它必将成为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支柱, 成为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和完善市场经济的根基, 成为以人为本, 实现劳动者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四、坚持马克思合作集体经济思想中国化必须走出误区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 坚持马克思合作集体思想中国化, 发展多种形式合作集体经济, 必须走出思想理论的一些误区:一是以私有经济取代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受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 有些人在提出国有经济退出的同时, 宣传集体经济消亡、退出, 集体资产无主;二是以合作经济取代集体经济, 形而上学地理解国际合作社运动具体原则, 并使之固化;三是以“二国营”管理体制取代多种形式合作集体经济, 忽视合作集体经济的个性, 强调参照国有企业管理合作集体企业。
走出这些思想理论误区, 一是要认真学习, 准确理解党和国家关于改革开放和公有制理论创新的重要论述和重大政策, 坚持宪法精神, 才能做到不走否定公有制, 集体经济退出, 集体资产分光的邪路, 也不走“一大二公三纯”的“二国营”老路。改革开放以来, 党和国家及时总结“二国营”集体经济突破“一大二公三纯”的束缚, 创造了合作社、股份合作企业、职工持股公司等合作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的成功实践, 并从理论上不断提升, 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有关《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随着产权的流动和重组, 财产混合所有经济单位越来越多, 将会形成新的财产所有结构。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国家和集体控股, 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 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 是改革中的新事物, 要支持和引导, 不断总结经验, 使之逐步完善”, “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与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 尤其要提倡和鼓励”。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 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 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 “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允许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 形成利益共同体。”等。
二是坚持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 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 扶持和培养合作集体经济的新型市场主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形态的多样性是一种趋势。合作集体经济有以劳动者个人所有制为基础的各种类型的合作社, 有以合作制原则为基础, 吸取股份制做法的股份合作制企业, 有以股份制的资本组织形式, 设立集体资产、职工个人资产和其他社会资产交叉持股的混合所有制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企业集团, 还有联合社+行业协会+合作社、产业集聚区+企业+个体劳动者等等新型混合的经营形式。这样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 具有新型合作集体经济特点, 符合社会生产力水平多层次和人们需求的多样化, 有利于更好地探索和创新公有制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 更好地形成劳动者与企业的利益共同体, 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更好地发挥合作集体经济的文化优势, 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坚持马克思合作集体思想中国化, 必将使我国多种形式合作集体经济进入一个广阔的空间, 迎接一个发展的“黄金期”,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宪法》《民法》《条例》《物权法》等法规有关内容;
《合作经济思想史》山西人民出版社;《合作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复旦大学出版社;
《合作经济学概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合作工业经济概论》轻工业出版社;
《合作经济知识丛书》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等编。
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济 篇八
关键词: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更好的服务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
纵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在解决中国实际困难中不断发展起来的。毛泽东思想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内容和方向进行了艰辛探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围绕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进行了科学回答,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建设党的核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则继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向前推进,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
可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腾飞,如何在现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的诠释马克思主义,更好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需要对中国的市场经济进行深度分析,找出关键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道路上更加深入和切合实际。
二、我国市场经济特点
(一)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习近平主席在两会报告中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這一新的论断,一方面肯定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果,肯定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则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不发达阶段,需要全国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和奋斗。
(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1.经济发展模式处于转型期。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受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放缓,由改革开放初期的投资拉动,向以为拉动内需增长逐步转型。由于中国经济仍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准提高,将创造巨大而持续的投资消费需求,在这个阶段,应该更加尊重经济规律,强调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致力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贫富差距加大造成新的社会发展矛盾。中国贫富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贫富差距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产生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将改善民生作为拉动经济增长和促进社会发展,将成为运用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发展中国市场经济长期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关键所在。
3.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内生经济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一些体制机制上的深层次矛盾显现,与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不相适应。坚持改革开放的道路和维护已取得的成果,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决破除一切妨害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更需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继续向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特色社会迈进。
三、中国市场经济下的马克思主义发展探索
(一)继续发展生产力是安全渡过经济转型期的保障
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力量,就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促进国内城镇建设的进程,大力扶持城镇产业的稳步增长,构建完善的城镇产业服务体系,是拉动内需的重要途径,亦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论断。努力改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束缚,发挥生产力的最大效益,是保证中国市场经济安全转型的重要措施。
(二)建立完善社会主义保障制度是解决贫富差距根本途径
市场机制追求效率,社会保障则应更加注重公平。通过社会保障有效地实施再分配,使人民群众都能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构建共同的社会利益基础,才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马克思主义指出,社会贫富差距的出现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完善保障制度,即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用,又是促使其在中国市场经济特征下的发展探索。
(三)重视经济管理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着重点
现实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脱胎于马克思社会主义特征,是结合现实社会主义的特色以及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而形成的,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重要突破。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达到共同富裕,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管理体系和宏观调控战略,做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选准突破口,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还将继续获得创新和发展。沿着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指导下的思路和政策取向前进,我国一定能逐步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实现既定的目标,完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任务。
参考文献:
[1]赵学清,高玉林.论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特点[J].中州学刊,2002(3).
[2]欧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市场经济透视[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9 .
[3]胡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济】推荐阅读:
中国经济马克思主义12-07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07-2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间07-05
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07-0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究09-0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01-0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精髓09-06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答案12-04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应用12-30
论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