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手工课教学计划

2024-09-02

小学手工课教学计划(13篇)

1.小学手工课教学计划 篇一

第一课

剪纸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用红纸剪双喜的方法,2.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用折叠的方法剪双喜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花纹设计。

2、设计出富有装饰美的多种效果的双喜纹样,启发创造性思维。教学用具:

1.教师:范画、红宣纸、剪刀、等

2.学生:铅画纸、红宣纸、剪刀、胶水、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1.双喜的由来

2.提问: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还能见到双喜吗?它表达了人们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3揭示课题:剪喜花

二、分析与尝试。

1、分析喜字的结构特点(找对称轴)

2、示范讲解喜字的折叠方法

3、重点讲解喜字剪法的关键

4、学生试剪双喜

5、评价学生作品找出剪错的原因

三、感受与体验。

1、欣赏民间优秀喜花作品

2、分析民间剪纸的内涵

谐音:连(莲)年有余(鱼)喜上眉(梅)梢 蝙蝠(福)鸡(大吉大利)

寓意:石榴(多子多福)牡丹(富贵)龙凤{吉祥}

3、讲解剪纸制作的步骤:画稿设计-剪刻-托裱

4、教师示范剪纸制作过程

启发学生在喜字基础上怎样进行变化创作

四、想象与创作。

1、出示作业要求,请同学们设计一幅带花边的喜字

要求(1)、花边内容不限,要与喜子巧妙结合

(2)、形式不限

(3)、将作品粘贴在白色铅画纸上

五、展示与评价。、请学生将作品按要求贴在黑板相应的区域(创意好、形式美、需努力)、挑选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请学生评价,并发布金点子 3、教师简评

第二课

折纸花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折花的基本步骤;

2:能运用剪、贴、画等方法进行完善; 3: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学会制作纸花的基本步骤;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完善。教学工具:

1.教师:彩色纸、卡纸、纸折百合、玫瑰花、范画

2.学生:彩色纸、卡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周围有很多漂亮的花,你们都见过什么花?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出示三中常见的花(玫瑰花、太阳花、百合)每出示一种花,请学生回答,然后揭示正确答案并对学生提出表扬。

师:“同学们看到了这么多漂亮的花,想不想自己动手做花呢?”学生:“想!”

师:“今天那我们就来学习折纸花。”(板书课题——折纸花)

二、分析与尝试。学生:……

2:学生自己动手来折(探究学生的学习能力)师:“同学们都看明白了吗?”(学生答)

师:“恩,现在老师给你们三分钟时间,同学们们自己动手来折一折。时间一到老师说,停!你们都得停止制作。”

学生拿出彩色纸,根据刚才自己所看到的方法进行折叠。老师在学生周围巡视,看看学生自己制作的情况。作品展示、探究问题

师:“同学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大家遇到了什么问题吗?” 学生:……

教师将几名学生作品与老师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问题。教师小结:有个别小朋友很聪明,看了一遍就做对了,老师提出表扬,下课后到老师这里领取小奖品,还有大多数同学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但出错的关键主要是在制作某一个小环节时,使用的方法不对。教师演示

师:“现在请大家再跟着老师来做一遍……”

教师每做完一步,学生跟着做,当在制作过程易犯错的地方要及时提出。例如:在制作前,先规定纸张哪一面是正面,哪一面是反面,每做一步时,要说明所折方向(目的是为了减少学生在下面制作中出错)。师:“最后我们一朵美丽的玫瑰花就做好了。”

三、感受与体验。

1、在黑板上出示课前准备的范画(引导学生装饰花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师:“在这副画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好多花、蝴蝶、2个小朋友……”

师:“那老师是用什么方法把这朵花变的更漂亮的?” 学生:“老师给它画了小草、老师给它剪了叶子……” 学生:“老师给它画了小草、老师给它剪了叶子……”

老师:“恩,小朋友回答的真棒,等会下课到老师这里来领小奖品。老师采用了剪、贴、画的方法让花儿变漂亮的。”

2、师:“同学们,你们想采用什么方法呢?现在请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学生讨论时,老师参与讨论的群体中。

师:“停!现在老师请同学说一说你们打算使用什么方法制作。” 学生:给他添加叶子、给它涂颜色……(学生想法很多)

师:“大家的想法都很丰富,老师还建议你们可以考虑颜色的搭配,例如:红花配绿叶,颜色对比很强烈(让学生对色彩有进一步的认识)。”

3、学生开始制作,老师巡视并进行辅导

四、想象与创作:作业展评老师选出几幅特别的作品,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

五、总结延伸。今天小朋友们都制作了许多美丽的花,你们都表现的很棒。老师希望小朋友们,以后回到家,可以利用废报纸或旧日历纸做些花,把它们放进花瓶,这样既装饰了我们的家,又美化了我们的生活。

第三课 袜子玩偶——小猪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小猪的特征,用棉袜制作一只小猪。

2.通过制作活动,学习用袜子制作球体的方法,培养学生对袜子的立体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3.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合理利用一只袜子制作小猪。2.针线的缝制。教学工具:

教师:范画、玩偶猪、制作玩偶用的工具与材料(剪刀、针线、毛线、纽扣、PP棉、袜子等)。

学生:剪刀、针线、毛线、纽扣、PP棉、袜子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出袜子玩偶“小猪”

1.猜谜语“耳朵大,尾巴小。爱吃爱唱爱睡觉,浑身上下都有用,人们称它农家宝。”引出“小猪”。2.互相说说看,你心目中的小猪是怎么样子的? 3.图片介绍世界各地不同种类的猪,并作相应地介绍。

4.最后发话:乐园里要举行“猪猪选美比赛”,想邀请大家一同参与,想挑战吗?

二、感受与体验。

1.出示袜子,补充完课题:袜子玩偶—小猪。2.提问:用袜子变“小猪”你想了解些什么? 3.问题归类: a.小猪是怎么制作的? b.表情可以怎么来刻画? c.五官可以选用什么材料?

三、想象与创作。1.研究制作方法。

(1)学生四人一小组,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互相说说制作的步骤。(2)课件出示步骤图,引导学生分析正确的方法。(3)引导学生制作“小猪”身体。(4)巡回指导,并及时点评。2.研究五官制作。

(1)选择喜欢的材料进行五官制作。(2)五官外形的创造。(3)五官位置的安放。(4)动手制作,教师指导。3.研究其它问题。

(1)“猪”的表情如何刻画?(2)如果要做脚该怎么办?

(小问题可以带过,让学生明白就行。)

[通过对问题的研究,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对已有信息的再收集、再整理、再分析的能力。在这问题地研究中使学生对于玩偶地认识更进一层。同时通过互相交流,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展。然后通过亲手制作,使学生对“小猪”的理解从空想到实物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读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四、展示与评价。

把制作好的小猪放到黑板前面,进行展示。

1.谈谈自己的制作体会,并对作品的形、色及特别之处进行说明。2.通过刚才的介绍,每个同学把手中的五角星贴到小猪上,最多为获胜。

3.参加“猪猪选美比赛”。4.颁奖。

[通过自评和互评,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并用“选美比赛”这一情境结尾使整节课有始有终。]

五、拓展袜子玩偶“小猪”。

1、提问:运用制作小猪的方法,你觉得还可以制作什么?

2、教师小结,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3、课后活动:制作一件作品。

六、自评互评,肯定探究。

在评价环节中,通过作品展示——作品介绍——大众评审这三个步骤对作品进行科学地评价。在体现自主的同时对学生地探究进行了有力的肯定,使学生得到了一种探究的成就感。

第四课 中国结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喜爱民族文化,萌发民族自豪感。

2、感受中国民间工艺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情和自豪感。

3、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具准备:教师:各种中国结图片,小铜钱、红丝线等

学生:小铜钱、红丝线等

教学重难点:1.中国结编制各步骤:编、抽、修、缝

2.平结,盘长结等结的编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这是什么?为什么叫中国结?

2、为什么中国结是红色的?你看过什么图案的中国结?每个图案代表什么意思?(让同学自由讨论)

3、着重欣赏中国结中的门神、碧鞋(避邪)、鱼(年年有余)、圆福环(福)、如意结(吉祥如意第亿年个。

4、你觉得中国结美吗?为什么?

二、提供小铜钱、红丝线等材料,教师引导同学学编简单的中国结。平结1.平结是一种古老、实用的结形,有高低相等、不相上下之意,又有平稳安定之意,用途广,常用来做手链、项链、门窗等物品。2.示范,老师带着学生编几个来回。1)固定中间的两根主绳;

2)在需编结处穿上副绳,并打一结固定,使主绳,左右各有一根副根。3)右绳与左绳相交后从后面绕过主绳,压住左绳穿出。4)右绳绕在主绳上,并压住主绳;

5)左绳与右绳相交,从后面绕过主绳,再从主绳与右绳形成的圈中穿出; 6)拉紧,继续下一轮编结。

3.编完之后,剪断余线。用打火机烧副绳尾部,趁热抹在主绳上固定。4.装饰玉珠、木珠、铜钱、瓷珠等饰物。盘长结

三、总结:把自己编织的中国结送给同伴成中、小班的弟弟妹妹,并说说其中含的祝愿。

第五课 红绳手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动手编制简单的手链,利用所学中国结编织法。

2.在活动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合作能力。教学重难点:

掌握基本结的做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出示图解,教师演示讲解,辅导学生练习来突出重点与化解难点。

教学用具:

1.教师:彩色纸、卡纸、纸折百合、玫瑰花、范画

2.学生:彩色纸、卡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指导学生做单人翻花游戏和双人翻花游戏。(两米长的粗绳,约5分钟)

二、分析与尝试。

三、感受与体验:示范,老师带着学生编几个来回。

步骤一:用粗玉线1.5米的两条,0.6米的一条。把3条线系到一起

步骤二:在下面做转运结

步骤三:做一段之后可以把原来系的扣打开

步骤四:继续做转运结,直到长度达到缠绕自己手腕一周 步骤五:把两端的线搭起来,另用一条20厘米的线打4次转运结做调解扣

完成:做好后,在穗子上挂几颗珠子,漂亮吧

四、想象与创作。

1、出示作业要求,学生按分好的组,结合学案上的编织步骤进行编织。(教师巡视,并加以指点)

要求(1)、可以运用所学平结、单平结制作(2)形式不限

五、展示与评价。、请学生将作品按要求贴在黑板相应的区域(创意好、形式美、需努力)、挑选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请学生评价,并发布金点子 3、教师简评

六、小结谈话,课后拓展。

第六课 树叶拼贴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各种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树叶拼贴作画的方法。

2、用自己掌握的造型、构图等知识和技能,表达对美的感受和追求。

3、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树立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叶子的外型特征

2.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生动活泼的树叶拼贴画 教学工具:

教师:树叶拼贴作品、吹塑纸教具等

学生:事先采集各种树叶,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树叶。洗净、晾干、压平。剪刀、白卡纸、双面胶。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啊? 生:春天。

师:春天来了,我们周围有什么不同?

生:万物苏醒的季节,小动物们都醒来了,小朋友们也换下了厚厚的冬衣,树上也长出新芽了,嫩嫩的叶子把小树装扮得更漂亮了„„。师:春天,树上的树叶千姿百态,嫩绿嫩绿的。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画,这画有点特殊,你们看看这是一幅什么画?

生:用叶子做的画。

师:对,是树叶做成的,大家仔细观察,看看当中“画”了些什么?

生:有金鱼、小鸟、萝卜„„

师: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把它们想成了各种不同的造型出来,那你们想不想都做一张这样的画?今天我们就来尝试一下树叶拼贴。

板书:贴树叶

二、分析与尝试。

1、学生把课前收集的树叶拿出来,并让学生观察树叶,辨认树叶片的形态,大小。

师:看看你们都收集的哪些树叶,收集的树叶都是些什么样子的?

生:我的叶子都是长长的。

生:我收集的叶子很大,是梧桐树的叶子。生:我的是柳树叶,很细长。„„

师:大家都收集了很多不同的叶子,老师这里也有一些,看看你们手上的叶子有没有和我一样的?

(师把用吹塑纸剪成的树叶教具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看,对照)

2、让同学们大胆想象——这些树叶象什么? 师:看看老师黑板上贴的树叶,想想能用这些叶子做出什么造型来?可以用你们的树叶先在白纸上摆一摆。

三、感受与体验。

师:现在有谁想上来先摆出来给大家看看的? 学生上台来示范并说明做的什么造型。生:我用这种长长的叶子作成了火箭。生:我用四片叶子做成了蝴蝶。生:我做了小鱼。„„

师:真不错,大家想法都很新颖,一个造型通过不同的摆放,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可以像蝴蝶,可以像鱼等等,这说明大家都开动了脑筋。那老师现在要大家观察一下自己带来的树叶,看看他们长得什么样子?

生观察,得出结果

生:叶子的中间有一条直的线。师:这线叫叶茎。

生:叶子的正面和反面颜色不同。师:这是叶的两个面。

生:我的叶子上还有细细长长的小线。师:那是叶脉。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叶子的外围有像锯齿状的东西。„„ 师:大家说的真好,说明同学们都观察得非常仔细、认真。今天,我们知道了树叶是由叶茎、叶面、叶脉等组成的。把这些特征加入到我们的画中,发挥想象力,可以使得我们在之后的树叶贴画中的制作效果显得更有创意。现在我们就开始动手做吧。

四、想象与创作。

每人拼贴一张有趣的画。师巡回指导并把一些学生做的好的有创意的画展示给大家看。

五、展示与评价。

把学生制作的比较有特点的作业贴在黑板上,让同学观看、评赏,并给画起一个名字。如三条鱼、动物园、蝶儿飞„„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树叶贴画的制作方法,以后我们要多观察收集各种有趣的叶子,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成更有创意的画,来装扮我们的教室,好吗?

六、小结谈话,课后拓展。

第七课 彩纸撕贴画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学生能利用五颜六色的彩纸、广告纸、彩色报纸等材料撕贴出一幅有趣的画。

2.感知绘画与撕贴画的画面效果的不同。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在合作中感受创造活动的乐趣。

3.通过与同学合作,增进合作意识、集体意识,体验成功感。并 教学重难点:

充分利用纸材的特性采用撕纸拼贴的方法,设计一幅有趣的撕贴画并表现出色彩对比鲜明,形象生动饱满的画面。教具准备:

老师:胶水(固体胶),收集废旧彩色报纸、广告彩纸、白纸、垃圾袋。范作、水彩画(或其他绘画形式的作品)、撕贴画、学生:彩色报纸、广告彩纸、白纸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几幅作品:点彩派画家的代表作品、学生作品(蜡笔水彩或水粉风景)、《海神头像》(马赛克拼贴画)、剪纸作品(或撕纸作品)、《京剧脸谱》(彩纸撕贴画)。谈话:你觉得这些作品和绘画作品相比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提示:在这里欣赏比较的作品数量和形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比较,了解撕纸拼贴画的独特魅力)。

二、分析与尝试。

1.①仔细观察这几幅作品在技法上有什么不同?②风格上有什么不同?③你更喜欢哪幅画?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我的发现”。(3)学生汇报。(汇报中说说哪一幅画是用撕开的彩纸拼贴出来的。)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用彩纸来制作一幅美丽的“撕纸拼贴画”。

三、感受与体验。

(1)撕:“你们以前用纸撕过图形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把纸撕开的?” 边撕边示范边讲解:①先把纸张撕成小块面;②双手捏住纸片,右手的拇指、中指紧捏线痕,左手拇指指甲配合食指,按纸的走向,自然地转动右手所捏的纸面,双手密切配合。

(2)拼:请学生把撕开的彩色纸片展示在投影仪上。纸片的形状各种各样,你们想一想它们像什么?

(3)贴: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和几个学生一起来合作表现“接力贴画游戏”,创作出一幅简单的作品,以此演示“撕”与“贴”的整个过程。(提示:在学生和教师的互动练习中,建议把纸片撕得稍大些。鼓励学生大胆随意撕纸,认知撕纸的多种方式,在演示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撕贴的步骤,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想象与创作。

小组分配,提供集体创作的建议:(1)讨论表现的内容主题和表现方法。

(2)分工合作,组织随意撕纸活动。(四人小组合作进行。)(3)根据撕下来的纸片进行拼图,然后粘贴在底版纸上,组成一幅有趣的画面。教师提示:撕贴时将要撕的图形在纸上摆一摆,然后粘贴成画。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在练习中提醒学生撕纸的方法和粘贴的技巧,注意色彩搭配恰当,才有很强的表现力。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小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五、展示与评价

(1)每一组把贴好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自评、互评作业。(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教师小结。

(提供评价建议:①作品表现色块的大小、色彩搭配是否恰当;②作品表现的内容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③作品表现的工艺技巧性与撕的韵味是否统一等。)

六、小结谈话,课后拓展。

第八课 贺卡制作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锻炼学生们动手制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情感的理解,以及贺卡意义的理解。3.锻炼学生举手发言的勇气。4.实现感恩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画、剪、贴、写 教具准备: 1.教学具:不同材料的贺卡示范作品若干

2.制作材料、工具:各种各样的纸、剪刀、固体胶、双面胶、铅笔等。教学过程:

欣赏讨论、实践操作、创新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程。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出示一个小盒子)你猜里面可能是什么呢?

2.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什么(几张自己做的贺卡),问: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一张?为什么?(准备两张制作好的贺卡,让学生比较哪一张好,可引导学生从颜色、设计布局等方面来进行比较)(学生观察两张贺卡,讨论,说说理由。得出设计要新颖、美观)3.

你现在最想做什么?(引起学生动手制作的欲望)

4.师引导: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制作贺卡。那请问谁知道什么叫做贺卡?贺卡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送贺卡?手工制作表达我们的感恩的心,给我们爱的人以及爱我们的人送上我们的祝福。本次节课重点内容是设计一张美观、具有创造性的贺卡。

5.你觉得怎样的设计才更漂亮,更能表达你的情意?(美观、有创意、色彩和谐、搭配合理,运用之前所学的方法„„)

二、确定设计主题,明确设计方向。1.一年有很多节日,就让我们亲手设计制作一张贺卡,送给亲人朋友们,表达我们的心愿,好吗?

2.那么贺卡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呢?可以做成什么类型的呢?同学们前面已经学会了做一些剪贴,谁来说说。

3.师展示准备好的各种材料制作的各种类型的贺卡,生欣赏各种形式的贺卡

4.师现场演示制作一个贺卡的全部过程

三、动手、动脑设计制作。

1.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大脑想象,开始设计制作吧。老师期待大家精彩的设计。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提示大家做好后可以写上自己的祝福语

五、展示与评价。

1.现在请各小组把你们的作品来进行展示,并说说你们这样设计的理由。

2.组织评价(教师可提示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夸夸最漂亮的作品或作品中最精致的地方。可以评自己组也可以评他人。)

六、总结、延伸(激发学生动手实践并延伸到课后的兴趣)。1.每个小组的的设计都很有新意,你们都是小小设计师,让我们为我们今天出色的表现鼓掌。

2.课后请同学们将自己亲手制作的表达自己心意的节日卡,送给日夜为我们操心的母亲,表达我们的心意,相信你的父母一定会感到很高兴的。好吗?

2.小学手工课教学计划 篇二

关键词:小学,美术手工教学,探析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胡锦涛总书记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他指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但我们国家的文化发展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 而要改变这种状况, 需要从小学教育抓起。而小学美术手工课程就可以使学生学习传统文化, 培养动手和创新能力, 让他们对科学和文化产生兴趣, 这样也可以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 完善他们的人格。小学美术手工教学要明确其承载的任务, 做好教和学的统一, 积极吸纳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要明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结合当前城乡教育水平的不平衡性, 做到有的放矢, 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小学美术手工教学的水平。

一、我国小学美术手工教学的现状

我国的美术教学现状呈现极不平衡性, 城乡差距明显, 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 形成了多层次教学差异。有些城市和先进地区的小学生作品会成为国内、国外获奖作品。还有些地区由于当地人们受地域及宗法等陈旧观念的束缚, 受教育程度不高、观念陈旧, 认为只要学好语、数、英等主课, 而其他的课可学可无。有些小学生从未接受过正规的美术手工教育, 还有国家教育部门设定教学教材没有考虑到地域和城乡差异, 导致一些教材和实验材料用品都不符合落后地区的学生使用, 导致教材成为摆设。

二、对当代小学美术手工教学几个重要方面的探析

1. 明确小学美术手工教学承载的任务

《美术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因此, 小学美术手工要为小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机会, 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探索性, 使他们在自己的创作中得到启发和成长, 从而发掘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除了这些之外, 我们还应该看到小学美术手工还是一种文化的重要载体, 对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剪纸艺术、刺绣艺术, 如甘肃东部的香包、陕西的布老虎、山西的皮影、江西的陶瓷、河南的泥泥狗、剪纸等, 这些都是中国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精髓。从横向来说,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了解自己的过去, 这叫“知己”;从纵向来看,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与当代文化和西方文化相比, 就是“知彼”。知彼知己, 方能百战不殆。

2. 注重学生能力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小学美术手工教育必须在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工作。应面向全体小学生, 以学生自身发展为本,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随着世界走向一体化, 创新和协作等一系列素质和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在世界竞争力方面的重要凸显方面。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迫在眉睫。与此同时, 要在小学美术手工教学中起到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养兴趣、培养审美等能力。“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教师应以兴趣、创新为基点, 为小学生以后形成的健全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立足国情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相结合

我国美术教育的不平衡和多层次是我国小学美术的现实状况, 要做好小学美术手工教学, 知道这一基本情况是前提和基础。同时, 这种民族众多、文化多元、区域差距也为我国文化的繁荣和美术教学教育的丰富性和特色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 要求有关部门在制定教材和教学目标时, 不能一刀切, 尤其要明确,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应考虑到我国实际国情, 制定出符合不同民族和群体的使用教材和教学方式。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因此每个民族与国家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构成与特征, 因而在对待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态度上, 我们应始终以一种从容、大气的态度对待, 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及差异性。同时, 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国外, 人们把美术称为“无错误的学科”, 这种包容的态度保证了美术教育以至艺术教育的普及与实施, 学生整体艺术素质要比我国的高, 以至于所有国民对工作、对生活的艺术品位都显得高雅、文明, 对工作、对事业也就求新、求异, 讲究创造性。

4. 加强美术教师队伍的建设, 全社会共同重视小学美术教育

在小学美术手工教学中, 美术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审美修养和审美能力的教育, 尤其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形成的关键阶段, 更要对他们进行审美观的系统培养, 促使其全面发展。一个美术教师肩负着祖国未来教育事业的重担, 因此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格素质、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 不仅关系到整个教师队伍素质的自我完善, 而且关系到学校教育任务的出色完成, 关系到我们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教师要做到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对真善美的热爱, 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多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家长在孩子成长和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尤其是小学生对家长的依赖和模仿作用。同时, 家长应该提高对小学美术课程的认识, 协助老师做好美术教学, 督促孩子在家完成作业任务, 给孩子鼓励和关爱。可以说, 家长在美术手工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言自明的。还有全社会应该正确认识小学美术手工教学, 使其走向一个正常的轨道, 比如创建一些边缘山区的教学基金, 政府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使我们的孩子在欢乐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清娥.小学美术手工教学评估设计[J].中国美术教育, 2002 (2) .

3.小学手工课有效教学模式探索 篇三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可以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通过欣赏、猜谜、故事、比赛、谈话、游戏等手段引导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或用直观、唯美的画面配上悠扬的乐曲给人心灵的震撼,引人入境。

如教学《新世纪版》第六册第三单元《泥泥狗》这一课时,在导入环节我出示一道谜语:走起路来落梅花,从早到晚守着家,看见生人就想咬,见了主人摇尾巴。在有趣的猜谜活动中引入学习内容,学生很快就主动参与到主题学习中,明确本节课教学任务。接着播放收集的不同种类狗的视频让学生欣赏观察,小狗机灵可爱的样子深深吸引了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对小狗的习性、外形等有了初步认识。然后巧妙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学生有了疑惑才会好奇,会想方设法解决。“你知道这只狗叫什么名字吗?泥泥狗有什么独特之处?”,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思考并寻找答案。紧接着是范例呈现,手工课最能激发学生兴趣,莫过于教师制作的精致巧妙的手工作品,教师示范的作品直接影响每一个学生,所以要在课前认真准备好示范作品,出示“泥泥狗”的作品,引导学生从形态、颜色上分析描述作品的特点。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使他们的审美创造力有很大提高。

二、赏析感悟,交流探索

美术是直观的艺术,高品质内容的欣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水平,激发想象创造,丰富学生的感知能力。欣赏过程中,或发表看法,或提出质疑,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学习中,相互交流,提升艺术欣赏和鉴赏水平。

1.创意欣赏,分析方法。新颖的、有创意的作品最能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其一探究竟。可以是教师范作、生活中的创意,或是身边富有个性的学生作品。在很大程度上鼓舞孩子们:“他能完成这样的作品,我为什么不能?我肯定能做得比他好!”这样孩子的创作欲望被激发,更有信心完成有自己个性的作品。

2.玩中求学,自主探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按照常规模式一步一步地教,往往教学事倍功半,作品如出一辙,缺乏个性。相反,孩子之间进行充分交流,思维得到启发,创作灵感一旦被激活,创作出的作品往往让人眼前一亮。因此手工课上我改变教学方法,将作品发给小组,让学生在拆、装的反复玩过程中,自主探究制作技巧,这样,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新世纪版第六册第二单元的《形形色色的车》时,课前布置学生把家里的玩具车带来,在课堂上让学生小组一起探究、讨论,充分了解各种车的基本构造、用途等,并适时拓展车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意识到当代的车和未来的车在某些结构和功能上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之后,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废旧材料创作喜欢的车。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探究,大大降低学习、创作难度,激活思维,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三、总结技法,创作实践

手工课上,学生的制作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制作技巧方面不是光靠探究就能掌握的。因此,教师的总结、示范是极为重要的(尤其低年级)。针对学生的质疑和学生自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给予适时引导、提示、总结和演示。当摆在眼前的难题迎刃而解的时候,学生就会大胆、充满自信地进行创作。

1.自主探究,总结技法。新基础教育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一切皆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自主探究性教学是顺应当前教育改革提出来的,以创造性为前提,让学生主动探索研究问题,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的个性得到更大张扬,创造才能得到更充分发展。教师可以在学生探究做法的同时,及时对学生探究的结果进行总结、提要,并适时通过巧妙演示解决教学重难点,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例如《泥泥狗》这一课,我先引导学生分析范例的做法,引导学生总结提炼为揉、搓、捏、压、剪、卷、印、叠加等方法。接着观看录制的微课,让学生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为学生创作提供保障。

2.集思广益,分工合作。孔子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这样一种情况:有的学生想象力丰富,但动手能力较差;有的学生制作精细,但思路狭窄。如果能让这两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那将是最佳组合,即使两者水平相当,在合作中也能得到启发。如教学《形形色色的车》时,让学生探究完制作技法后根据小组所带材料展开交流、讨论:用这些材料能制作车吗?这些材料分别适合制作车的哪些部位?经过充分考虑,小组成员明确了各自任务,并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合作:有的做车身,有的做车轮,有的拼装……这样一来,创作时间相对缩短,作品质量提高了,学生技能增长了,何乐而不为?通过合作,促进学生之间情感交流,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成员的重要性,体会集体智慧的力量,无形中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好品德。

四、展示评价,促进提升

作品展示评价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作品展评,可以给予学生极大的满足感、成功感,同时在与其他作品的比较、评价中,发现自己作品的优缺点,借鉴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提升自身美术技能和素养。

1.给出量规,自行评价。教师可以依据手工制作的几个要素(如色彩的搭配、制作的精细程度、创意程度、媒材的使用等)给出相应的评价标准和分值,便于学生自行评价,促进自我调整。

2.展示作品,自我推介。可以采用师生推荐和自荐的方式,促使学生敢于展示、推荐自己的作品,还要能够简述自己的制作方法和意图。针对年级特征,教师可以给出一些词语或句子让学生模仿(例如我运用了……媒材,采用了剪贴、组合……的方法制作,表现的是……),提高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3.鼓励表扬,多元评价。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要用真诚和善良的心态对待,要多给一些鼓励,不要轻易否定一个学生的作品。大人看小孩子的作品往往会摇摇头说:“乱七八糟的,看都看不懂!”或者直接说不好,很糟糕。其实,儿童的童真、浪漫就是体现在这样的作品里,天然去修饰,个性鲜明,创造出内心世界的东西。老师不要吝啬我们的表扬、赞美。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表扬的手势,一句赞美的语言,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巨大的鼓舞。我们可以先欣赏孩子的作品,然后根据作品给他三五句评价、指导和鼓励,最后给作品点一个赞,每一个人拿着自己的作品都会很开心,更有成就感。

4.举办展览,相互交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举办作品展览,对别人的作品发表看法是审美能力的体现,学生在展览中发现别人作品中的闪光点,同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可以学到别人的制作过程和制作技巧,利于学生及时对自己的实践进行调整,取百家之长,酿自家之酿,促进学生整体水平提升。

五、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手工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完成一件作品,而是教会学生一种技能,让学生逐渐树立和形成动手美化生活的良好意识和能力,因此,手工课的结尾应让学生走出课堂创作,见识更多生活中的实例,发散思维,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1.欣赏拓思。结尾的欣赏一定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技法更丰富、形式更新颖、更具趣味性的作品,能够激发学生去尝试,开启创造的智慧之门。

2.留疑拓思。保留一些疑问留给学生,教师采用启发诱导方式,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探索,拓展思维空间,保持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

4.小学手工计划 篇四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文件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努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技实践能力,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充分展示学生的想象。开拓创新,积极思考的能力。希望通过这项活动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

工作目标:

1、教学生学会手工操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陶冶情操。

3、帮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学习中快乐,快乐中自信,自信中进取。

4、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进一步开发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5、通过这项活动,让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各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废物利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化生活的能力。

5.小学美术团包手工教学案 篇五

年级

美术

学科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课型设计应用造型表现课题团包手工课时2课时执笔人教学目标设计

1、通过欣赏利用皱纸团包的各种造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2、学生根据想象,创造,将皱纸团包成各种简单的外形,并尝试将制作完成的皱纸团粘接组合成不同造型的小艺术品。

3.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进行立体造型。

4、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方法设计情景教学法、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等。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出示图片,学生欣赏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1.了解艺术基本构建原理2.用皱纸团包各种简单的造型

3、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团、包各种造型的方法。

4、游戏

5、讲解粘贴要点教学重点难点:

1、熟练的运用“团”“包”的方法,制作一件立体的纸作品。

2、艺术设计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造型艺术的理解能力。

(一)课前准备

1、教具学具准备:皱纸,彩色手工纸的边角料,废料,剪刀,胶水,小镊子等。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通过欣赏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的图片或照片,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立体造型艺术,了解立体造型艺术基本的构建原理。

2、发展阶段

学生大胆想象,创造,用皱纸团包各种简单的造型,选择几个造型进行粘贴组合,采用“团”,“包”,的方法,每人制作一个纸立体造型或小组集体创作一组纸立体作品。

(1)

组织小组讨论,尝试,将皱纸揉,团,包各种造型的方法。

游戏:比一比,赛一赛,哪组团包的造型最多。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欣赏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的图片或照片。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了解立体造型艺术基本构建原理。

2、用皱纸团包各种简单的造型

3、组织小组讨论,尝试,将皱纸揉,团,包丰各种造型的方法。

4、游戏:比一比,赛一赛,哪组团包的造型最多。利用皱纸团包各种造型时,引导深长注重抓住各种物体的外形特征,要求学生所选择的造型的外形应以简洁,形象为主。

5、利用制作好的各种皱纸团造型组合立体造型时,着重讲解粘贴:各个皱纸团包造型间的大小变化。粘贴接触面的大小,整个立体造型的重心位置以及细部的刻画。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互动设计

三、学习体验学生作业,老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成果,交流评价

五、课堂小结

1、谈收获

2、课后拓展

(2)

利用皱纸团包各种造型时,引导注重抓住各种物体的外形特征,要求学生所选择的造型的外形应以简洁,形象为主。

(3)

利用制作好的各种皱纸团造型组合立体造型时,着重讲解粘贴:各个皱纸团包造型间的大小变化。粘贴接触面的大小,整个立体造型的重心位置以及细部的刻画。

三、学生作业、老师指导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四、展示作品,交流评价师:桌前有四个商店“新鲜的蔬菜”“好吃的水果”“可爱的小动物”“小百货”,请同学们把你们的作品放到相应的商店里。(出示商店牌)师:我是一名顾客,要去买东西了,请同学们帮老师看一看,选一选,哪个蔬菜、水果团包得好,哪一个有不足之处需要再加工。1.作品一一放到展台上展示,师生共同评价。2.教师给优秀作品以奖励头饰,并指生说出作品的制作过程。3.总结小组作品的优点,并奖励“聪明花”“智慧星”头饰。师:同学们多数都用皱纹纸团包出各种造型,那你发现皱纹纸有什么特点和好处吗?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师:请你谈谈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课后拓展:

1、集体采用皱纸团包的方法与彩泥设计组合成一组立体造型的作品,展示在自己的班级或专用教室内。

2、学生用旧报纸制作的团包的纸立体作品,再根据学生个人的喜好,用水粉色或丙烯颜料,将其涂上不同的颜色。板书设计团包手工

、“团”

选纸

2、“包”

包起来

6.小学作文手工课一年级 篇六

老师给我们准备了所需要的材料,有彩笔、卡纸、宝石贴贴纸等。

开始制作啦,我先选了一张粉色的卡纸,我按照老师的给我的小猫图形将轮廓描了出来。但我一看,天呐,好丑呀!于是,我立刻画了双眼睛在面具上,可是我都画了四五遍还是没画出来。

突然,我想起了幼儿园的时候,我做过的小兔面具。所以我立马用卡纸做出了小兔的形状,再用剪刀把眼睛和嘴巴剪掉,并贴上了亮晶晶的贴纸呢。不一会儿,我终于做出了美丽的小兔面具了。

7.小学劳技课中的手工教育 篇七

一、手工教学意义

我们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从手的劳动和手的发展开始的。俗话说:“人有两件宝, 双手和大脑, 双手能做工, 大脑会思考。”高度阐述了手和脑的作用。当今, 社会上的泥匠、木匠、竹匠、漆匠、铁匠等三百六十行, 通俗的讲是手艺人, 我们把这些行当都称为手工艺。

我们要讲的“手工”, 就是这些项目中的一部分, 里面的经验和技能, 经过筛选和设计, 是比较适合学校学生口味的。手工作为一种培养创造意识、设计思维、动手制作能力的教育活动, 对于促使学生更加心灵手巧, 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从事生产劳动、发明创造与美化生活等方面所需要的基本素质, 有着内在联系;现在学校开设的劳动课、地方课、实践活动课包括劳技课、科技课、美术课等都少不了手工制作。因此, 手工在教育领域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亲自体验乐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动手能力, 思维能力, 想象能力。相信会开拓创新, 手脑并用, 也为孩子们的动手、动脑、创新、探索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

二、手工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感知手工制作的创意空间是无止境的, 使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和创作欲望。

2. 形成对自己的控制能力, 尤其是手、眼、脑的协调运用。

3. 通过动手制作, 启发学生观察

生活中的美, 通过艺术美化学生的心灵。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提高学生的研究与探索精神。

5. 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并通过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手工教学材料

手工制作的材料种类可以分为三种, 1.面状材料, 所谓面状材料就是以长宽变化为特征的材料, 如各种纸、布、木板及铁板等;2.线状材料, 就是只有长度变化的材料, 如各种线、绳、棍、丝状材料等;3.块状材料, 就是立体形态的材料, 如黏土、陶泥、石膏、纸浆等。这样归类和认识手工制作材料更便于选择时创新和拓展, 有利于手工制作新材料的开发。不同材料因其不同的材质、特性和质感而具有不同的成型方法和造型种类。像平时讲的纸工、布艺、绳结、泥工和废品再利用等都是我们开发利用的好材料。

四、手工教学内容

目前根据教科书上的内容, 劳动技术课, 实践活动课, 美术课, 科技课等里面都少不了有手工制作的内容, 其类型丰富, 情趣韵味十足, 有很多内容符合城乡学校适用, 如:贴画类, 编织类, 造型类, 泥塑类, 雕刻类, 发明类等。

五、手工教学方法

1. 鼓励式教学。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 遇到问题后第一反应就是“我不会”, 针对学生的胆怯心理, 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把这句话改为“我能行”。并通过动手实践操作, 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我真棒”!在实践的过程中, 针对学生的进步不断鼓励:你真棒!从而提高儿童的自信心。

2. 启发式教学。

我们手工制作的教学, 可以采用“看一看”, 首先让学生看到我们的实物;“想一想”, 通过实物引导学生观察, 启发学生思考制作过程以及相关方面的思维扩散;“说一说”, 让学生说出自己制作的想法, 并做到有条理;“做一做”, 通过动手实践, 做出自己的作品;“乐一乐”, 学生在制作的整个过程中都怀有快乐的心情。

六、手工制作的基本规律

手工制作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仿造手工, 一种是创造手工。前者是模仿制作或者是按工作图样施工, 是一种习惯性的手工制作, 重在学习掌握制作技术和认识手工制作规律。后者是根据手工品种的原理设计制作, 创造新品种, 属于创造性手工制作, 重在锻炼创造意识与创造思维。这里面涵盖了怎样提高学习创作方法与发挥创作才能, 怎样提高艺术创作能力、技术创作能力与审美能力。如果在学习手工创作过程中, 在设计、制作方面还不是十分完美, 但是构思新颖, 材质运用巧妙, 情思、技巧达到意趣天成、率真自然, 就是一件好作品。

手工创作的环节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要有意图:

手工创作的首要条件是创作意愿和激情, 不论是自身需要还是社会需要, 不论是实用的目的还是表现的目的, 总要形成自觉的或自发的创作意图, 才能进入具体的酝酿构思阶段。因此意图的出现既是创作的前提, 又是创作的开端。

2. 要有构思:

就是通过形象和思维, 对手工作品的造型、结构、色彩、装饰、成品效果、性能等进行全面的计划与思考。这是一种实现创作意图, 开辟创作道路, 提高形象思维活动的重要环节。

3. 要有设计:设计就是构思进一步具体化, 设计一般通过完成设计图来体现。如直观图和制作图。

4. 要有选材:

恰当地选好材料是保证顺利实现构思和设计的重要前提条件。我们要分析和了解材料的特性, 充分利用和发挥材料的作用, 体现设计思想的重要性。这就是我们要说的“因意选材”, 强调用立意去选择材料的主张。材料可以启迪和影响创作的构思与设计, 是常有的事。

5. 要有制作:

8.小学美术手工布艺创新教学探微 篇八

关键词:小学美术;手工布艺;创新教学

小学美术手工布艺课是小学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门课程是在教师对学生的辅助指导下,利用各种与布艺相关的原材料,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实践,完成对手工布艺制作的过程。通过小学美术手工布艺课程的实践学习,让学生了解到古老民间艺术的作用,并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训练并培养学生手、眼、脑之间的灵活协调配合能力。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美术手工布艺课程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美术手工布艺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创设多种丰富的教学情境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对美术手工布艺的学习。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制作沙包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三到五个不同形状的沙包,然后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并带领学生讨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亲身体验到的玩沙包,并通过玩沙包的游戏促进学生对如何制作沙包的课程提起兴趣。然后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制作沙包的过程中去,并在学生共同配合协作的过程中,完成对沙包的制作。因此,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实践能力

在小学美术的手工布艺课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不同学生所具有的不同个性,并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创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去完成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实际的手工布艺课程中亲自参与到操作和制作中,老师只是作为辅助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的思维空间的发展和创造,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手工布艺的学习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培养学生小组的团队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的学习意识是促进课堂教学进行的有利教学部分,同时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能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更好地完成手工布艺的制作,并提高学生合作以及与人交流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的手工布艺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积极的教学环境,并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与课程本身的特点进行结合,通过教师的辅助指导,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并鼓励学生进行模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思维发散能力,同时改变过去传统的机械化的教学模式,实行更加创新自主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加深学生对手工布艺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学习。

参考文献:

9.浅谈怎样上好小学美术手工课 篇九

手工课作为小学美术课的教学内容之一,它的直观性、形象性、灵活性都比较强,特别是“手工”课的动手,更符合少年儿童好动的天性,那么,怎样提高小学美术手工课的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呢?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备好课是提高“手工制作”课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前提。因而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紧扣新教学标准,明确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难点。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教师要搞好示范讲解。所以教师必须提前制作,理顺制作方法、步骤,弄清制作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之处。这样,课堂上示范操作才能真正做到规范、准确、熟练。

二、导入新颖,激发情趣

儿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处在这一时期的儿童其思维正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对具体事物的形象感知要强些。“实物”导入无疑是“手工制作”美术课教学导课的最佳方式。例如教学《小动物》制作,教师事先拿出做好的纸衣服问学生:这些小动物可爱吗吗?(回答:很可爱)这个长颈鹿是老师自己做的,做起来也不太难,老师想把方法也教给你们,愿意学吗?(回答:愿意)好!下面就请你们跟老师学。这样,一下子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你的教学上来。

三、示范讲解要做好 “示范讲解”为小学美术课的重要环节,更是手工制作课教学的关键,因为教师的示范讲解是学生模仿操作顺序进行的前提。这一环节的教学,演示的可见程度要大,面向全体学生,讲解的措词要得当,浅显易懂,“看听”结合。示范讲解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泥工制作小动物,成形和“着色”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成形示范动作要慢,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看好,边示范边讲解,着色,哪个地方该着什么色,着多少色等,都要做好示范讲解。

四、模仿操作,反复实践

学生的模仿操作反复实践,形成技能,是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堂教学的目的。所以这一环节也就是“手工”课教学的中心环节,在教师示范讲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模仿操作。第一,提出实践要求(特别是安全纪律),明确操作要求要领。第二,根据小学生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兼顾性不高这一特点,最好分步实践,教师分解制作步骤,示范讲解,学生模仿操作完成实践形成技能。第三,要求学生进行想象创造,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纸杯做小动物,可让学生创造制作与小动物形似的别的小动物,提示不一样的地方,反复练习,可以使学生掌握这类制作的方法步骤,形成技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手部小肌肉,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之,手工课课作为小学美术课的重要课型,只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注意趣味导入,努力做好示范讲解,正确指导学生模仿操作,或者自己分析制作过程,然后在创意,就能使学生的能力有所形成。还可以利用现在的微课素材,让学生通过网络了解更多的制作方法,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制作知识。能够制作更多创意的作品。开发他们的思维,达到创新的目的。

微课是新型的小型课程,可以让复杂的课程变得简单易懂。它也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产物,它能够把比较繁多、冗长的理论知识进行微型化、碎片化、可视化,从而使学生学习变得更加简便和轻松。尤其是美术课堂,通过微课,能够使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等一目了然,通过播放视频和图片,节省了教师在黑板上做示范的时间,也能使学生看得清楚明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微课在美术课堂的作用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微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喜欢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是得不到学生的喜爱的,就像我们每天都吃同样的菜,即使是山珍海味也有吃厌烦的一天。而微课形式新颖,配上大量精美的图片、音乐和视频资料,首先会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带给学生美的享受,自然也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微课更直观明了,能轻松解决教学重难点

美术课堂需要教师大量的示范,而传统的示范形式,只有前面的同学能够看 得清楚,而通过播放图片或者视频,所有的同学都能看得清楚,对于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重复播放,反复揣摩,直至弄懂。比如国画教学,用微课的形式,学生能够很清楚老师如果起笔、运笔,如何调色,如何用墨。

三、微课可以实现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这些个体是存在差异性的,教学应该因材施教,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的又有几人?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总是只有一个,但学生永远不止一人,这又从何谈起因材施教?微课是解决它的目前最佳方案。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一遍就会了,而有的学生三四遍才能掌握,这就是微课的因材施教。

10.小学手工课教学计划 篇十

在开展小学美术手工课的过程中,教师要训练学生合理开发与利用材料的能力。这不仅是对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一种培养,这也会帮助学生合理地利用各种可用的材料。开发利用“废旧材料”在小学美术手工课的展开中很有意义,这个过程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这也是对于学生创造力的一种培养,能够让学生将各种看似无用的东西灵活的利用起来。这才是美术课程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具备的一种能力与素养。

一、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废旧材料”

在很多学生看来,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废旧材料都没有太多的利用价值,学生也不会在手工制作上去利用这些材料。教师首先要改变学生的这种观念,要培养学生的废旧材料的利用能力,要让大家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过程中得以充分发挥。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教学引导,可以结合具体的手工课主题来训练学生的材料利用能力。教师可以首先给学生做个示范,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废旧材料引入课堂,然后让学生认识到这些材料的利用方式与利用价值。这将会极大的转变学生对于废旧材料的观念,并且让大家看到这些材料在手工课的作品制作中可以发挥的效用。这将会帮助学生在今后的课堂上更积极的利用这些材料。

在手工制作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大家充分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并且更正大家对于废旧材料的价值的认识。在不少地区,由于地域环境、经济条件的限制,教师可以允许学生在手工制作课程材料的挖掘中用生活中的一些材料作为替代品。例如,制作窗花的时候,由于蜡光纸,彩色卡纸的缺少,学生可以采用报纸、包装纸等价格低廉,易于收集的物品作为替代。随着人们的观念转变,对于绿色生活、低碳生活的不断提倡,生活中很多物品都被人们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无论是食物还是生活物品。这些都是很好的基础,也为废旧物品在手工课程的利用打下了基础。因此,教师应当多在手工课的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开发与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将会是很好的帮助。

二、创设“废旧材料”利用的学习任务

想要深化学生对于废旧材料的利用程度,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设计一些利用废旧材料来完成手工制作的相关学习任务,这将会给学生的废旧材料的利用提供很好的条件。教师可以结合手工课的主题来让学生利用一些特定的材料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并且引导大家积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充分开发各种废旧材料可以有的利用方式。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手工制作中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这也会增强大家对于废旧材料的价值的理解与认识。随着这样的教学过程的不断积累,学生会更好的感受到废旧材料的各种作用,对于废旧材料的利用程度也会更深,并且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创作的能力。

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引导大家合理的利用废旧材料。例如,在《梦幻中的城堡》一课的教学中,在确定制作材料时,我就为学生们布置了任务,寻找一些可以组合在一起制作成城堡的盒子。寻找之前,首先就得了解城堡的基本形状组成,例如: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锥形等。然后学生会在生活中寻找与这些形状相符合的生活物品。看着自己通过双手将生活中的小物品进行改造变成了精美的小城堡,学生们倍感喜悦。加上材料本身易于收集,95%的学生都完成了制作,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理念

对于废旧材料的利用不仅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这也是对于学生生态环保理念的一种培养。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学生在生活中都会有各种浪费。无论是食品的浪费还是各种可用资源的浪费,这些都是很不好的行为。而美术课堂上对于废旧材料的利用则能够一定程度更正学生的这种观念。这首先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各种废旧材料的价值,并且让大家明白生态环保理念的意义。这种有效的教学引导将会帮助学生形成更好的思想意识,这同样是美术课程的教学中应当实现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

伴随着元首们骑自行车出行的新闻报道,全球刮起一阵低碳生活风,使得我们身边的各种资源都得到了高效的利用。网站上的一些废旧物品的小创意制作,媒体的宣传,让废物利用变得越来越流行。大的社会环境,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人们已经对地球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得到了正确认识和关注。从美术课的手工制作中,由最开始的条件限制我们无法采用更多的专业材料,到现在鼓励学生去寻找生活中能够替代这些专业材料的物品,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转变,这也很符合生态环保的理念。教师要将这种观念进一步渗透给学生,并且要提升大家的废旧材料的利用能力,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们在美术手工课上有更多收获,这也是提升教学效率的一个途径。

结语:提升学生的废旧材料的利用能力在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教学引导,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各种看似无用的废旧材料可以发挥的作用。教师也可以结合一些具体的教学任务的创设来培养学生的废旧材料的利用能力,这同样能够促进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此外,教师要借助废旧材料的利用来更正学生的思想观念,要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理念。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们在美术手工课上有更多收获,这同样是美术课程的教学中应当实现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

11.浅谈小学美术课中的手工教学 篇十一

一、 了解美术教材,熟悉教材编排

现在的小学美术教材注重对学生设计意识的培养,小学美术教材不再以绘画课为主,而是将绘画、手工、欣赏结合在了一起,加了科普、民族、民间美术等多种内容,重视学生的民族感。在小学美术教学编排中,综合性的手工课比例组建加大,手工课的内容也很多元化,例如小学一年级的手工课程有《我的地图》、《美丽的盘子》、《找找三角形》、《贺卡》等,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在手工课中,不但可以体验各种能力的培养,还能通过手工课去学习更多的技法、更多的知识。有利于孩子们在将来走上社会后,能够创造生活、美化生活。

二、收集各种材料,做好课前准备

现在的手工课,不同于以前的手工课。以前的手工课只要求孩子们准备彩纸、剪刀、胶水就可以了。现在的手工课,孩子们需要准备很多不同的材料,他们要学会运用各种材料,尝试运用材料的不同去感受材料的特性。要上好手工课,就要先准备好制作需要的所有材料。因此,在上手工课之前,不但我要准备好材料,学生们在课前也要准备好需要用的所有材料以及相关的工具。否则,缺少材料和工具的话,就会影响到手工课的教学质量。学生也无法感受手工课的真正意义与趣味。根据手工课程内容的不同,需要准备的材料也千变万化。我除了在平时的时间中,要研究课程内容外,还要研究手工课所需要的材料,总结每节手工课的所带材料,引导学生去收集、准备。有的材料可以在商店、文具店买到,但有的材料就需要让学生到生活中、大自然中去寻找、去发现、去收集。例如在《玩泥巴》一课中,我先用一节课的时间带领学生去欣赏各种泥巴作品,变戏法一样变出一些可爱的小人、小鱼、小兔子等,学生看到后非常的激动和兴奋,小手也痒痒的,想要自己立马动手做一个。告诉学生们这些有趣的作品都是泥巴做成的,想要自己动手做一个就需要带上泥巴这些材料。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家庭条件、家庭情况以及家长的支持程度,有些孩子们可以直接上网买泥巴以及材料;有些孩子是在父母的帮助下,在家门口挖了一块泥巴;有些是用彩色的橡皮泥代替。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双手、自己的想象,创造出具体的或者抽象的、有趣的立体和平面作品。创造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实用的作品或可以观赏的作品。

三、 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创作

以前的美术老师,只注重如何教学生,手把手的教导致学生失去了兴趣,没有自主性。新美术课程标准要求老师要引导学生去创作,不能只注重学生的绘画能力和绘画技法,还要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一味地模仿老师的作品,犹如生产工具一般生产出一样的作品,没有学生的年龄特点、没有学生自己的思想在里面。为了避免学生失去自我,失去想象力、失去对于美术手工课的兴趣。我就要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一年级学生接触手工课开始,我就会让学生先去认识、熟悉手工课所用的常用材料以及工具,如美工刀、双面胶、胶棒、硬质彩色卡纸、软质彩纸、瓦楞纸、橡皮泥等等。学生认识这些工具和材料后,自然而然就想要使用它们,表现的更加兴奋。然后,通过ppt多媒体展示一些相关材料制作的作品图片,引导学生去欣赏,孩子们欣赏的同时会感到很有趣、很新颖,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启发了他们对于作品的设计意念。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会遇到问题,会想要去设法解决问题。

四、及时做出评价,鼓励不断创新

一节美术课仅仅只有40分钟,除了需要老师的详细示范、学生创作的充足时间外,还需要老师做出及时的评价。以前我们总是太过于重视教学过程,而忽略了对于学生作品的评价。我在美术教学中,会经常为学生的作品做出及时的评价。多鼓励学生,让他们有更大的信心去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例如在《动物朋友》一课中,学生在自己动手用瓦楞纸和硬质卡纸制作出了动物头饰后,我会让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戴在自己的头上。上台表演自己做的动物的声音、表情、动作,我及时表扬有创意的学生作品,将有创意的作品进行色彩、结构的评价分析,为学生们拍照留念。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对于做的不太好的作品,我也会进行鼓励,并和学生们一起改进作品,不削弱学生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

12.小学手工课教学计划 篇十二

一、课前调研, 创新教学设计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的内容是否满足学生对职业技能的需要, 学校、教师、学生都缺乏了解。我们到底要怎样培养手工方向的职业技能?对于培养形式、内容、方法、如何评价, 教师要在课前做必要的调研, 以明确课程教授的内容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创新教学设计, 紧跟时代发展的需求。

上课前, 通过对幼儿园的参观学习, 了解现代幼儿园手工制作新需求, 收集幼儿园手工制作教学典型案例, 根据本专业学生的基本情况和以往毕业生从业后的工作情况等, 寻求和探索适合我校学前教学美术—手工课程职业化的有效教学模式, 以适应目前和未来的社会需求。把幼儿园活动中玩具、教具、幼儿园布置等手工制作方法、使用方法、教学方法、创新方法应用到美术—手工教学中, 从而提高学生手工技能和技巧;手工应用的审美感受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手工创造美的欲望和热情, 完成学习任务, 拓宽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根据社会对幼儿教师手工职业技能的要求、学生的年龄阶段和认知水平、手工职业技能培养的特殊性, 自编讲义, 把幼儿园活动所应该具备的美术手工类职业技能大体分为:纸艺、泥艺、材料画、废旧材料再运用。

二、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动手能力

(一) 激发体验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 有兴趣的学习能使人全神贯注, 积极思考, 体验是学生的主体活动, 只有主体积极参与, 产生体验的欲望, 才能达到体验的目的, 创新的要求。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情绪将影响其学习的效果, 教师通过欣赏、设疑、游戏等有趣的手段引导教学, 创设最佳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主题学习中, 明确教学任务。

1.直观欣赏, 创设情境。

通过对优秀作品欣赏展示直观、唯美的画面配上悠扬的乐曲总能给人心灵的震撼, 引人入境, 因此通过欣赏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 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手工课最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 莫过于教师制作的精致巧妙的手工作品直观呈现给学生, 教师的范样做得好, 学生的作品也会相应水涨船高。

2.提出体验问题, 大胆放手学生。

学生有了兴趣、求知欲望以后, 就把体验问题抛给学生, 大胆地让学生说一说、试一试。体验制作的问题, 促使学生产生疑问, 从而激发学生认识的冲突, 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产生制作的欲望。

3.充分发挥手工制作课堂的自主性, 有效利用废旧材料。

“工具材料太贵了。”这是我们在手工制作课堂上经常听到学生们说的一句话。而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鼓励学生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手工制作。废旧材料的运用不但解决了我们准备材料难的问题, 而且提高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让我们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生活垃圾“变废为宝”。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制作出的艺术作品中, 有我们经常利用的蛋壳、饮料瓶、各种包装盒、没用的毛线、布头、黄土、沙子等在活动课上尝试利用废旧物品进行手工制作, 就是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制作出有创新有趣的手工作品。有的学生用蛋壳做了不倒翁, 有的用河边的石头做了京剧脸谱, 有的用牙膏盒、牛奶盒等做了机器人, 有的用旧牛仔裤做了时尚的背包, 有的用旧的饮料瓶做了花篮, 还有的同学用各色的旧塑料袋制作了晚礼服, 等等。经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再创造, 原本要被扔掉的废旧物品有了新的生命, 这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 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对手工制作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 运用赏识教育完成过程点评。

人都有被人欣赏的需要。赏识是为人之道, 也是为师之道。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 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 而且随着年岁的增加, 这种“渴望”会变得更加深沉和炽烈。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之处, 因而教师要赏识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激励他们奋发向上。

手工课程的赏识教育有:在课堂提问和互动交流中, 教师全方面、多方位地关注和激励每位学生, 课堂作品制作过程讲评时运用欣赏的语态, 适时给予学生赏识, 运用富有激励语态的人性化评语;课堂练习过程中, 在半成品阶段及时针对新颖的创意、独特的材料搭配、精致的手工制作等给予肯定, 等等。要善于发现手工作品的优点和每位学生的点滴进步, 善于表扬, 善于肯定。教师要将赏识教育渗透教学的各个环节, 鼓舞每一位学生, 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手工学习的兴趣。

(三) 反馈改进。

改进是一个提高、创新的关键过程, 可以对制作材料、使用工具、制作步骤、方法、装饰等方面进行改进。学生通过交流体验, 相互提醒、启发, 在老师的引导下, 探究出正确的操作方法以后, 就可以进行再实践, 对作品进行改进或重新制作, 纠正体验作品中的错误, 检验点评交流所得出的经验方法。通过前面一系列的体验、点评, 接下来的操作实践就会有方向性和目的性。

(四) 最终展示评价, 促进提升。

作品展示评价是美术教学中尤为重要的环节, 通过作品展评, 可以给予学生极大的满足感、成功感, 同时在与其他作品的比较、评价中, 发现自己作品的优缺点, 借鉴他人的长处, 有助于提升自身的美术技能和素养。

1.给出评价量规, 自行评价。

教师可以依据手工制作的几个要素 (如色彩的搭配、制作的精细程度、创意程度、媒材的使用等) 给出相应的评价标准和分值, 便于学生自行评价, 进行自我调整。

2.展示作品, 自我推介。

可以采用师生推荐和自荐的方式, 培养学生要敢于展示、推荐自己的作品, 还要能够简述自己的制作方法和意图, 促进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进行表达能力的提高。

(五) 举办展览, 相互交流。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举办作品展览, 发表对别人作品的看法也是审美能力的体现。学生在展览中发现别人作品中的闪光点的同时, 会发现自己的不足, 这样可以学习到别人的制作过程和制作技巧, 有利于学生及时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改进, 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

在手工制作课堂上应该以学生动手为主,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每个学期举办一次手工制作作品展, 让手工制作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的, 希望能够得到认可, 所以我们在手工制作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经常鼓励学生。在学生手工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要耐心鼓励他们, 促使他们自主创新。学生的作品只要有特点, 就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从而使学生对手工制作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让学生在手工创作中乐学、爱学、会学, 让学前教育专业的手工制作课程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真正受益的课程。

摘要:手工制作对培养幼儿认真观察、有意注意、耐心细致的习惯及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形成立体空间观念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是学前专业职业技能培养教学计划中的一门必修课。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教学质量呢?首先应做好课前调研, 创新教学;其次,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动手能力。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教学,设计学习兴趣,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智敏.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教师, 2008.

[2]张树华.美术设计——工艺.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5.

[3]刘莉.中职艺术专业手工课体验式教学之浅谈.

13.小学美术手工课程探究 篇十三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手来――小学美术手工课程探究

杨茵雯  (江苏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摘 要:小学美术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思维,通过绘画和手工等简单的艺术形式,对学生进行美学启蒙。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主要还是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开展,在绘画和动手制作的环节中开发学生的思维和综合能力,所以说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有重要作用。针对小学年龄段,小学美术安排了很多动手制作内容,希望学生能够在制作活动中脑、眼、手并用,深入挖掘学生的能力,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行培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手工制作;创新能力

一、动手第一步――尊重学生

小学生刚接触正规化的教学内容,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仍然保持着自主的思维和丰富的创造力,所以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千万不能忽略学生的自主性,不能过多地束缚学生,只有根据学生认识知识的规律开展教学,才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

传统的教学中,考虑到课堂纪律,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往往过于严苛地限制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教师的一些具体要求完成制定的操作,学生的自主作用被严重限制,被动地听老师讲课,再根据老师的指导做作业,学生为了上课而上课,对自己执行的内容不加思考,这种被动的状态,学生自然难以感受到美术带来的乐趣,缺少乐趣学生的注意力也不会过多地放在学习内容上,可以说限制了学生的主体发挥,相当于没有任何指导作用的教学。

所以说让学生参与到美术课堂中,真正动起手来进行自我智力的发展,必须让学生的自主思维得到充分发挥,教师更多的以朋友的身份给予帮助,让学生的思维随意地发挥,产生的创意正是美术创造的灵感来源,缺少这种灵感,美术作品就缺少了灵魂,学生也没有任何提高。将课堂的主导交给学生,创意得到发挥,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充分锻炼,这样学生才有动手的欲望。比如说苏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二课的主题“机器人伙伴”,第一步就是让学生畅所欲言,不要限制学生创新思维的表达,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中,不断迸发好的创意,为学生下一步动手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建议让学生有目的地思考,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请你来说说你想象中的机器人伙伴是什么样的呢?你想叫它什么名字?它都有什么功能呢?”诸如这样的问题,不会限制学生的自主思维,还能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创意过程。

二、动手第二步――探索材料

动手制作第一需要创意和设计,在前文我们简要讨论了应当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了好的创意和设计,怎么动手将这个设计实现呢?就需要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了。

动手制作最主要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体现创新可以从设计和创意,还有就是从解决问题的方案上体现创新意识。动手制作需要学生根据一个具体的设计目的,制作一个能够体现主题的作品,这个作品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学生觉得画一幅画是自己擅长的,()有的学生觉得做一个剪纸是很好的选择,当然也有学生认为做个泥塑模型更容易体现心中的设计,如果有条件可以让学生满足这些动手需求,有想法实现最重要。

比如第五课“小挂件”,给了一个非常简单的主题,但同时给了学生非常多的表现形式。挂件可以是一个动物的造型,也可以是简单缝制的布偶等。教师在开始教学时,先简单问问学生在什么地方见过小挂件,都是什么形式的,从而简单地介绍一些挂件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些思考的空间。其次再问问学生,你做一个挂件想挂在哪里,在卧室、在客厅或者在教室等等,有了这样的引导,学生就有主要的思考目标,“我见过一个正反面不同花色的圆形挂件”“我见过一个用贝壳穿起来的挂件”,学生开始思考并决定了挂件的形式,下面就由学生来思考如何实现。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对挂件的形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再决定自己该以怎样的方式来实现,什么颜色、什么材料等等。这一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类比观察,对自己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了一个构想,这个构想结合观察的过程,就是在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动手第三步――合作实践

“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动手制作不靠团结合作实际也很难完成,尤其是对小学阶段的学生,也就是说学生的创意非常好,也有了不错的解决方案,但是执行起来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比如制作一个有创意的面具,学生可能有模仿蜘蛛侠的创意,选择了红色的卡纸,想要处理成面具的形状还需要剪刀,固定还需要皮筋等,但是做起来学生可能不知道怎样将卡纸剪成符合自己脸大小的形状、安装皮筋应当如何打结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得到解决。

合作不仅仅限于课堂上和同学合作或者和老师合作,在家里也可以跟父母合作,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参与制作的过程,并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总结经验、学习技能。比如第8课“拼贴”,学生想要拼贴一个果篮,先要拼一个花瓶,也准备了很多可供裁剪的原画,准备了剪刀,可是想要按照边缘裁剪的时候总是剪不好,这时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裁剪好的学生可以帮助裁剪不好的学生,裁剪不好的学生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不仅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更能体会到亲自动手解决问题的乐趣。

总而言之,小学美术要针对小学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展开,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从多个角度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思维等,鼓励学生在动手过程中积极思考。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灵活调整教学的措施,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乐趣和智慧的学习空间。

参考文献:

[1]李倩。美术手工课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07)。

[2]彭岚。手工课程的教学问题及改进建议:基于一节手工课案例的分析[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11)。

上一篇:宪法民族团结下一篇:数学可爱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