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与择业

2024-08-20

就业与择业(共11篇)(共11篇)

1.就业与择业 篇一

大学生就业应对方式与择业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中文摘要 目前大学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成为大学生压力来源的一个重要方面。个体面对就业压力,采用应对方式的质量会直接影响人职匹配的程度、个人能力的发挥和组织的绩效。本文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分析了就业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与择业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以便学生个人以及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能够认识大学生就业应对方式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就业应对方式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增强就业应对方式的合理性,促进大学生就业应对方式走向成熟。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在研究大量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预测编制了就业应对方式的正式问卷,问卷分为三个维度,分别命名为问题解决应对方式、消极情绪应对方式以及合理化应对方式。利用此问卷调查了广州地区几所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应对方式以及择业效能感现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采用就业应对方式方面,问题解决应对方式和合理化应对方式在人口学背景上未发现差异,消极情绪应对方式的显著差异存在于性别和专业、性别和居住、性别和经济的交互作用中;在择业效能感各维度的表现上,性别背景在自我评价和自我概念方面差异显著,家庭居住背景及经济状况背景在社会支持方面差异显著,年级背景在自我评价、自我概念及学绩等方面差异显著,文科学生的学绩效能感明显好于医学学生;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对就业应对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对就业应对方式的访谈调查结果表明,专业、性别、经济状况不同的学生采取的就业应对方式会不同。根据以上结论,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以及职业心理教育三个方面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添加评论

评论读取中...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取消 女人多美丽 | 2009-11-07 15:32:14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不错 |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没有帮助

近年来,学生、家长和学校绞尽脑汁,千方百计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先就业后择业”就是高校为了促进毕业生就业、提高就业率采取的一项措施。然而,它可能在短期内取得较大成效,但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值得商榷。

近日广州市一项调查显示,应届大学生“成活率”在用人单位中只有10%。意思是说,有九成应届毕业生背叛老东家,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工作一段时间后很快便流失了,以致一些企业把录用应届毕业生当成一场赌博。为此,用人单位呼吁,高校不应该为提高自身就业率,一味地把毕业生推向并不适合的企业;为学生做好就业定位才是解决就业难题的源头所在。(10月10日《信息时报》)“先就业后择业”有一定的合理性。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和择业难度,加之毕业生社会经验欠缺,对社会了解甚少,很难一次性地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而在求学期间已经付出巨大经济代价的大学毕业生们,无论如何也没有理由再拖累家庭和父母,需要尽快落实工作单位。应该说,客观因素让他们无暇考虑岗位是否真正适合自己、自己能在某个岗位上服务多久。

同时,高校为了追求就业率这块“金字招牌”,也为学生的“饥不择食”推波助澜。学校逼“嫁”,使很多学生在并不清楚单位究竟适合不适合自己时,只能无可奈何地“先进去再说”,“ 们可不想因为个人而影响整个学校的形象”。据说学校还有一个考虑就是,教育学生“先就业后择业”能让他们放下“心高气傲”的心态,扎实地走向社会,对缓解就业压力有益。果真如此,教育学生“先就业后择业”也可谓用心良苦。

但们不能不看到,“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必然影响大学生的诚信形象。绝大多数应届毕业生将用人单位作

为跳板,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不良现象,它必然使用人单位感到伤心和失落,产生被欺骗和被玩弄的感觉,甚至会逼迫他们采用更加强有力的自保护手段以约束求职者。事实上有的用人单位干脆“拒用应届毕业生”。企业把录用应届毕业生当成一场赌博,这对大学毕业生来说决不是好兆头。到头来,形成恶性循环,用人单位和大学应届毕业生之间“麻秆打狼---两头怕”,不仅影响大学生的长远利益,也影响人才市场的正常健康发展。

们经常谴责一些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提出过于苛刻的条件,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签订不平等劳动合同。确实用人单位存在滥用优势地位的因素,但一些求职者的不诚信行为也使用人单位吃一堑长一智,为防止再次受骗上当,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过于谨慎,矫枉过正。从这个意义上讲,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一些不公正待遇与求职者的不良行为不无关系。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当企业对一名员工进行一定时期的技术培养,并帮其办好落户等一切手续时,这名员工突然提出辞职,企业会怎么想?

常言道:人往高处走。大学生发现工作岗位不适合自己发展而离开原单位,另谋高就,这是可以理解的。用人单位也不会小肚鸡肠,迁怒于求职者。但问题的关键是,大多数毕业生并非因为这个原因背叛单位,而是进入时就没有长期工作和服务的诚意。这已不再是能否施展才华的问题,而是一个严重的诚信问题,这正是用人单位最不能容忍的。

找工作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毕业,大学生就业就成了重大的社会问题。2005年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声称要达到去年大学生就业率73%以上的目标。尽管如此,还会有27%左右的学生无法及时找到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就成了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思想。

一方面,如果大学生毕业时能够找得到工作,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就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上级部门规定的就业率就完成了,至于大学生找得工作是否合适就不是大学老师们看重的了。另一方面,大学生毕业后找到工作,可以使他们从纯消费者向生产者转变,开始自食其力。毕业后仍然花着父母的钱自己不挣钱,毕竟让许多大学生良心上过不去。

先就业后择业?

郭召良博士说,把目光紧紧盯在“就业”和“就业率”上面,这对学生本人没有一点好处。

首先,有的学生迫于生计压力,不管是否喜欢或者是否合适,可能会选择了一个“好工作”,但这个工作可能并不适合他,但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在现在工作上干下去。比如,有一个大学生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参加了县的公务员考试,最终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最后进入了县某机关部门工作。但是到机关以后,由于自己性格并不喜欢应酬,也不喜欢喝酒,但工作又要求她不得不应酬和喝酒。她感到工作就像受罪一样,但她又不能舍弃一个月两千多块钱的收入。先就业后择业的结果就可能是 “干一辈子自己并不合适的工作”。

其次,有的学生抱着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在工作过程中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总想跳槽。在单位里边稍微遇到一点问题和困难,就跳槽。有的大学生在毕业不到一年就换了好几个工作。有一个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一年内没有跳槽的毕业大约只有20%左右。有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到了一个超市作销售工作,还来觉得超市工作时间长,就跳到某企业作市场运销工作,后来又发现作市场营销工作成天在外面奔波太辛苦,就跳到某公司做办公室文员,在办公室里边有发现同事关系不太处理得好,她又想换工作,但自己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换什么样的工作了。可以,先就业后择业却变成了一个不断逃避现有工作的借口。不断跳槽的结果是工作始终没法稳

定下来,始终处于“找工作”的状态之中。

超越“找工作”

郭召良博士说,没有职业理想职业目标的“先就业后择业”结果只能是“瞎就业”。们就业要“超越找工作”,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要有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的概念。

首先,国即将进入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你只要找到工作,你的生活就不成问题。所以,大学生不要把眼睛紧紧盯在“谋生”“糊口”上面。要知道,没有多少学历的民工都能找到工作,为什么大学生还找不到工作呢?关键的问题是 们大学生不愿意。

其次,一个人一辈子只在一个单位做一个工作的时代已经过去,在们的职业生涯中可能会多次面临职业转换的情况。因此,大学毕业不能指望一步到位地找到自己的理想工作。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一个有步骤地过程。们可以先从小处着眼,慢慢累计自己,然后就有可能达到自己的职业理想。

郭博士说,“先就业后择业”和“先择业后就业”形式上看来没有太差的差别,实际上两者之间存在本质的不同。“先就业后择业”是一个机会主义者,他们是在现有可供选择的情形中进行选择,他们会随波逐流,他们没有什么目标。“先择业后就业”是理想主义者,他们是事前确定自己的追求目标,然后选择一个合适地地方开始自己的职业,他们主动为下一次职业变动做准备,总是在自己准备好以后,变动自己的职业。

郭博士建议大学生在找工作之前做一个职业生涯规划,了解自己的职业理想、工作价值观、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根据这些方面情况再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当前社会就业情况,制定一个中长期职业生涯发展线路图。郭博士说,只要心中有了理想,那些你过去不愿意做的事情,如果他对你的职业生涯有帮助你就愿意去做,而那些资待遇好职业过去可能会选择的工作你也可能会因为它对你的职业生涯没有帮助而放弃。

郭召良博士鼓励大学生说,“只要你的职业理想够高,你就不会怕起点够低。” 添加评论

评论读取中...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2.就业与择业 篇二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择业就业心态1功利心态

随着就业体制的改革,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深入人心, 但受市场经济的影响, 一些学生择业时考虑自我兴趣与爱好, 但又表现为追求职业的经济实惠性, 即表现为功利心态。功利心态是大学生择业时最常见的、较难避免的一种心态。也就是说大学生择业时只看重那些经济收入高、社会声望高的职业, 心理上倾向于经济发达、生活环境优越的地区。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与西部边远地区及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毕业生对就业地域的选择较为重视。这其中也有攀比的心理, 收入高、职业声望高容易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其实毕业生有这种择业心态是正常的, 经过多年的苦读步入社会之际, 希望找一个理想的工作, 这是人性的本质体现。但是有些大学生期望过高, 就会误入功利心态。首先就业岗位是有限的, 不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普遍要求;其次大学生的自身条件也有差异, 未必能一步到位。如果不能百丈这种心态, 可能会错失就业机会。

2依赖与从众心态

这种择业心态主要表现为依赖与从众方面。一些大学生选择择业目标、面对就业竞争时, 期望依赖家人、朋友、学校、教师帮助的一种心态。家庭条件好、社会背景优越的学生, 无需自己多努力, 有家长及亲朋包揽一切。同时大学生求学期间, 很少有求职择业经验, 很容易产生依赖心理。如果虚心听取别人的指导, 是有益处的。但如果一味地依赖是非常有害的, 因为大学生最终要独立自强, 才能获得更快更好地发展。另外还有一些学生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 如专业、兴趣、能力、素质等, 择业时盲目从众, 随大流选择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盲目追求高收入、高地位的职业。这样的心态没有结合自身实际与职业追求, 缺乏整体规划, 不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造成这种心态的原因有很多, 如择业意识淡薄、自卑感严重、不了解职业岗位信息及所具备的能力等。

3情绪波动心态

高职院校学生择业就业时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情绪波动较大。情绪波动表现为复杂矛盾的心态。一方面很多的毕业生对就业制度改革持欢迎态度, 认识到自己可以凭借自身专长、爱好、能力等选择自己理想的、适合的工作岗位。尤其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 更会感受到就业制度改革给自己带来的机会。但另一方面很多大学生在择业时情绪波动较大, 出现焦虑、不安、抑郁等不良心态。造成这种心态的主要原因在于就业形势严重, 大学生缺乏自信, 抗压能力低等。就业制度在改革中还存在一些弊端, 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选择, 一些优生可能得不到优配。一些毕业生面对激烈的竞争, 感到痛苦、恐惧, 怕择业竞争失败, 被社会抛弃。还有的毕业生感觉自己成绩一般, 能力平平, 怕不能胜任职业, 自卑心理严重。

4实现自我心态

有一些学生在择业时以实现自我为中心, 主要考虑职业能否为自身价值的实现提供机会, 看重自身的发展前景、潜能挖掘等, 不首先考虑薪酬待遇因素。这种择业心态有助于学生在择业时调动积极性, 发挥自身潜能。但择业时国度重视自我, 会给择业带来人为障碍, 使就业路子变窄, 甚至难以实现就业目标。

二、高职院校加强学生择业观与就业观的教育指导途径1加强思想教育, 转变择业观念

目前, 我国地域、行业间发展不平衡, 边远、欠发达地区急需人才去建设。很多的毕业生择业就业时趋向功利化, 重名利、重待遇、轻事业、轻奉献, 不愿意到基层、偏远地区去工作。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择业价值取向引导、正确成才意识等。通过思想教育,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择业观, 转变择业观念, 既为个人理想奋斗, 又有为国家、社会、集体奉献的精神。教育毕业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增强时代感、责任感, 克服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学校要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 介绍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及用人单位情况, 给学生提供广泛的就业信息, 打消学生的思想顾虑, 了解就业形势, 在社会中找准自身定位。

2培养毕业生的综合能力, 增强择业竞争力

目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高职院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增强择业竞争力。首先培养学生的能力要素, 包括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其次调整知识结构, 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不但要精通本专业知识, 又要熟悉其他相关知识。高职院校要根据社会所需, 培养复合型人才, 为大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开展大学生择业心理教育及就业指导

高职院校要针对学生不良的择业心态, 开展大学生择业心理教育及就业指导, 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 敢于竞争, 做好择业心理准备, 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将大学生就业咨询指导与心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 认识自己的不足, 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择业心态。

参考文献

[1]潘梅英,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择业途径探析,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8 (6)

3.择业观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研究 篇三

【关键词】就业影响因素;择业观;大学生择业观

一、就业的影响因素以及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就业的影响因素

就业问题涉及到多个不同学科的研究领域。纵观相关研究,学者们分别从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理论出发给出不同解释。

经济学理论认为,除了传统的经济因素以外,社会偏好、阶级、性别、种族、人权、利益集团等非经济也是影响劳动者就业的重要因素,并将其纳入“工资-就业”理论的分析框架中。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主要手段,教育能够提高人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升人的就业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加个人的工资收入,使个人工资和薪金结构发生变化。

教育社会学认为,教育既是一种社会变迁的动因,又是另一种社会变迁的潜在条件。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明显地影响着经济制度中的职业组合和人力结构,而这一变动也必然影响到教育,必须通过教育制度改革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使得教育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其所需的人力资源。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无论从经济学还是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仍然很落后,我国的高层次人才尚比较缺乏。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并非由于高层次劳动力总体供给过剩导致,而是由于一些结构性因素导致的相对供给过剩。

一般认为,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区域发展差异造成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

从我国的产业结构看,过去30年里,我国的产业政策主要是发展劳动、资源为基础的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发展迅速,而像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能够大量吸纳高层次人才(即大学生)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发育明显不足。地区经济发展的失衡,导致人才的分布失衡,很多大学生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导致有效就业难以实现。而在西部地区,又存在着大量的工作岗位找不到大学生。如果东西部地区差距持续扩大的话,那么大学生就业的空间结构失衡问题还将越来越烈。

其次,高等教育制度不合理导致的劳动力供求的结构错位。

政府垄断高等教育造成“市场失灵”导致人才结构失衡。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映,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致使出现了部分工科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又到劳动部门开设的技工培训学校学习拿到技能等级证书。由于教育体制的僵化,使得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明显错位。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自愿失业选择的增加也是造成大学生低就业率的原因。

根据庇古(A.C.Pigou)(1959)的定义,自愿失业(Voluntary Unemployment)指不满意于已有的工作机会而继续寻找工作的失业现象 。对于这一部分失业者而言,他们既有工作意愿,也具备劳动能力,并且还拥有工作机会,但却因为对已有工作机会不满意而选择暂时选择失业 。造成自愿失业的原因通常有下列几种情况: 立法方面的原因;社会风俗习惯;工资福利方面进行的集体谈判不能达成协议;工人的个性执拗;为失业者支付的失业救济金过高,有的甚至比他们在职时获得的纳税后收入还要多,致使一些人宁愿失业,靠救济金生活;人们过分挑选工作种类和工作条件;准备升学以便将来得到更优越的工作;贪图闲暇与安逸,等等。

研究认为,大学生自愿失业问题与我国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根据劳动力分割理论,整个社会的劳动力市场分为两个市场。第一市场工资高、工作条件好,工作稳定、职业有保障、晋升机会多,诸如国家行政机关、财政预算的事业单位、上市公司、有实力的外资雇主等;第二市场相对于第一市场而言,工资低,工作条件差、工作不稳定、职业没保障,晋升机会少。大学生毕业后都想进入第一市场,但第一市场准入门槛较高,对劳动力的需求数量有限,时常处于均衡状态,相对于毕业生总人数而言,进入第一市场的大学生不多。第二市场准入容易,对劳动力的需求数量多,进入口径宽,就业容易得多。虽然就业容易,但其所能提供的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稳定程度等远远不如第一市场。第二市场的流动性差,往往通过签定若干年的用工合约“捆住”大学毕业生,一旦大学生想跳槽,就得向雇主支付交易成本。因此大学生面临着就业的两难选择:第一市场进不去,第二市场不愿去。于是,选择自愿失业事实上是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现实下所做的理性选择。

二、择业观及其影响因素

(一)择业观

所谓“职业”是指人们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收入的、专门类别的劳动。“择业”指通过一定的途径选择职业。相关研究中,“择业观”一般指人们在职业选择过程中,对选择某种社会职业所持的比较稳定的认识、评价、态度、方法、心理倾向和指导思想。然而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学者们对于“择业观”的具体定义方式有所不同。

在“择业观”概念的研究中,常见的角度包括以下方面。

其一是从人生观的角度分析,学者们从这一角度对择业观下的定义为“建立在人生观形成基础之上的多种因素交错在一起的复杂的动态过程” 。它是人们的人生价值观在择业活动中的深层反映,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

其二是从价值观的角度分析,由于价值观表现为人们对其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能否满足自身需要进行认识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点,因此,把职业作为人们对事物之意义的评价对象来看,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人们对职业能否满足的需用要进行认识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点” 。也有人认为:“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是‘职业价值观,也称择业观,是人们对待择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 。

参考李荣华(2005)的定义 ,本文所采用的“大学生择业观”的含义为:“大学生择业观”是大学生在读书学习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选择某种社会职业所持的比较稳定的认识、评价、态度、方法、心理倾向和指导思想。“大学生择业观”既是大学生职业理想的直接体现,也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最直观表达,还是大学生处理择业问题的总的态度和指导思想。从主体来看,“大学生择业观”的主体应包括在校的所有大学生;从形成过程来看,“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是大学生在读书学习、社会实践、接受教育等活动中逐渐形成并逐渐成熟起来的;从内容来讲,“大学生择业观”反映了大学生作为主体在择业过程中的根本地位、需要、利益以及实现自己利益和需要的能力、活动方式等。

(三)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因素

相关研究中,大学生择业观主要包括择业理想、择业动机、对择业的认知、择业途径、择业价值取向五个方面(李荣华,2005) 。

第一,择业理想,是大学生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指导下,对自己将来职业所做的想象和设计,包括职业的地域、性质、薪资待遇、工作稳定程度、工作环境、与自己特长的关系、接受教育的机会等。

第二,择业动机,是个体的成就动机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动机是由需要决定的,并表现着人的需要,大学生择业的目的、意义、观念都是奠定在需要的基础之上的。它意味着人们希望从事有意义的活动,并在活动中取得完满的结果。

第三,择业认知,是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对自己、对职业、对社会与择业相关事物的认识、了解及选择职业过程中的推理与决策。

第四,择业途径,是大学生为实现一定职业目标而对择业途径、方法、手段等的认识与选择,包括互联网、报刊杂志、社会职介机构、校园招聘等。

第五,择业价值取向,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是人们对各种人生需要之重视程度的反映,也就是大学生以什么态度对待择业的各种影响因素,是对择业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判断与选择。

择业观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和全面性的作用,是大学生走向人才市场寻找工作的先导。其中,择业动机是大学生择业观的基础和核心部分,不同的择业动机,可以产生不同的择业目标、不同的择业认知、不同的择业价值取向。与此同时,择业动机和其他四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有机的整体共同对大学生的择业行为产生制约影响。

三、择业观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择业观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内在因素。择业是每个大学生所面对的人生选择,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一问题解决得是否科学合理,将影响其知识的发挥乃至日后事业基础的奠定。因此,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恰当地确定择业目标,对大学生顺利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实现自身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择业观的形成将影响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划。

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础。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比较分析中发现,美国的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认真学习,在读大学时也在研究市场,把知识放在实践中学习感悟,中国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了,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应付考试了。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

其次,择业观的形成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选择。

择业观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直接因素。大学生就业理念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择业观念存在的某些误区将会严重影响其就业机会以及就业质量。

一是“宁愿出国带光环,不在国内做职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部分重点院校三分之二学生毕业首选出国,不研究家庭、自己所学专业是否适应和承受力大小,结果“海归”变成“海待”。

二是“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我国就业市场反映,承受力最大、需求量最大的是中小企业,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 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99%,工业新增产值76%是中小企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和创税分别占全国的60%和40%,中小企业发展空间,提供创造能力平台,个人职业发展机会,以及易于产生成就感等都大于外企。

三是“就业不如创业”。近年来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多方面为大学生创业创造环境。一些大学生简单的认为就业不如创业,却容易忽视创业过程中所需要付出的艰辛努力,往往由于多方面准备不够,缺少充足的勇气和决心等原因导致创业失败。

四是“就业难不如再考研”。在校大学生在就业难的压力下,一些学生可能被动的选择继续读书。每年参加考研的学生中,都有很多学生并不是出于“热爱所学专业”,并且“愿意从事理论研究工作”等原因选择考研,而是虽不情愿,别无选择,学习已不成为乐趣,但还选择了再学习之路。

此外,择业观也将影响学生的自愿失业选择。

尽管我国大学生自愿失业的根本原因在于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然而从主观上调整大学生择业观也是解决大学毕业生自愿失业重要方面。既然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普及化时期,那么就业也相应进入大众化、普及化时期。大学毕业生既要从精英就业的梦幻里走出来,也要从“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中解放出来,从而重新进行职业审视和就业定位。

4.当代青年择业观与就业观论文 篇四

专业班级:奥鹏 北京石油大学1403 学号:931370 姓名:王振海 摘要:

随着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对于即将迈入大学校园和可能离开校园走向社会的青年人而言,都是充满压力和挑战的关键时期。无论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学习然后开创自己的事业还是从此走向工作岗位,对每一位年青人都是人生的一次蜕变。

自我国高校扩招以来,青年人有了更多的受教育的机会。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也在不断的增长。至此青年人就业就成为了一个社会课题和焦点。暗藏其后的是关系社会、牵连家庭,和个人的择业观与就业观就形成了当今社会的主要的就业形势,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在社会这个大家族中找到适合自己又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位置,实现己的人生价值成了每位当代青年人绕不开的选择题。

关键词:当代青年 就业形势 人生观 择业观 就业观

择业观是职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年人的择业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就业压力有增无减的今天,很多人认为青年人的择业观也是造成其就业难的原因之一。那么,大学生的择业观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不同年代大学生的择业观有没有明显的变化?假如说大学生的择业观有偏差的话,又该怎样调整这种偏差?

一、调查过程与结果

一、大学生择业观的特点

(一)时代性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和发展,与时代的变化是紧密相连的。不同发展时期的社会有着不同的阶段目标,不同时代的大学生就有不同的择业目标,可以说大学生择业观的变化是时代变化的晴雨表,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大学生开始有了自己选择职业的意识,但毕业时必须服从国家分配。他们在就业时最看重的是“社会地位”,追求的理想职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择业标准,第一位是社会地位,第二位是社会意义,第三位是发挥个人才能和报酬。到了80年代末,“符合个人特长”成为他们择业的首要标准。90年代前期,大学生就业时追求“第一职业求稳定,第二职业求发财”。90年代中期以后,曾流行的“待遇决定职位选择”的模式已基本过时,“能否发挥专长”又成为大学生择业首要标准,许多大学生认为要在个人和社会两个价值之间找寻最佳结合点。由此可见,大学生择业观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气息。

(二)主体性从横向比较来看,大学生择业群体有自己鲜明的特征。有学者研究认为:大学生具有“五高峰、四最、三敢、两缺乏、一中心”的特点,即体力高峰、智力高峰、社会需求高峰、非凡行为高峰、成就高峰;最积极、最富有生气、最肯学习、最少保留思想;敢说、敢想、敢干;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经常以崇尚自我为中心。这些主导特征,构成了大学生择业群体,并制约着他们的择业观。主要体现在职业选择过程中,他们崇尚自我、以个人为中心、注重个人奋斗、强调自我价值的体现;在职业活动中只愿当主角,不愿当配角,总担心自己被埋没、被大材小用等等。

(三)差异性大学生择业观因大学生分布的地域不同、学历层次不同、所学专业不同、男女性别不同、需求重点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从地域分布来看,大学生就业去向有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地、本地与外地等差异;从学科专业来看,大学生学习有文、理、工、农、医、经、管、艺等众多领域的差异。这些差异性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升学与职业的选择上,二是选择职业的出发点上。比如,大学生在设计自己的成才之路时是多角度、全方位的:或考研专攻学业,或考“托福”以向外谋求发展空间,或从政以争取社会声望和社会地位,或经商以充实经济基础,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国为民奉献热血青春等。

二、实践总结与分析

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怎样的择业观学校和社会要引导大学毕业生转变“精英”意识,树立普通劳动者观念,大学生也是社会阶层的普通成员,要以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选择工作。在当前新形势下,大学生应当树立以下几个方面的择业新观念:

(一)勇于面对竞争的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竞争,竞争意识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面对就业竞争的现实,大学生应当摆脱被动依靠、消极等待的状况,敢于竞争,树立“爱拼才会赢”的观念,做好多方面的竞争预备。1。要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人才。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一些不平衡之处,同一职业往往有较多的择业者期望获得,假如没有主动竞争的思想预备和积极参与应聘的行为,是难以顺利就业的。2.要培养雄厚的竞争实力。竞争实力是综合素质的体现,包括思想品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竞争实力是在大学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和塑造的结果。在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原则下,竞争实力就是个人实现择业理想的资本。3.要坚持正确的竞争原则。大学生在就业竞争面前,要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老实收信,凭自身的竞争实力并运用恰当的竞争技巧去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4.要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有竞争就有风险。参与竞争就难免要受到挫折。对于就业竞争中的大学生来说,尤其要注重提高遭受挫折后的心理承受能力。把挫折看成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主动摆脱受到挫折后的颓丧情绪,要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择业目标,鼓足勇气,争取新的机会。绝不能因此而灰心丧气,一蹶不振。

(二)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观念打破一步到位、从一而终的旧的就业观。市场经济配置人力资源的特征是人才流动,毕业生也不必急于在短时间内找一个固定的“铁饭碗”,要树立不断进取的职业流动观念,并学会在流动中发现机会、抓住机会、把握机会。

(三)树立自主创业和终身学习的观念自主创业是通过采取单干、合伙等方式创办公司或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开发、科技服务以及其他经营活动来创造就业岗位,并依法获得劳动报酬的就业方式。自主创业给具有创造力和活力的大学生提供了就业和深造以外的“创新之路”。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大学毕业生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否则将会被职业无情地淘汰。大学教育固然重要,但究竟只是终身教育中的一个阶段。大学毕业后的延伸学习和重新学习,对于选择及重新选择职业岗位和取得职业成就,无疑具有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意义。

(四)树立到基层、农村去的观念在大城市、主要机关提供的就业机会日趋饱和的情况下,农村和基层的广阔天地也为大学毕业生施展才华、实现理想创造了条件。

(五)树立发挥专业所长,但也注重综合素质的观念。毕业生在择业时首先要考虑所学的专业,根据专业特点谋求职业,以做到专业特点与职业要求相匹配,发挥专业优势;同时也要考虑综合素质和能力,一味强调专业对口,会使毕业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很多机会。

三、大学生择业观分析

(一)三大择业亮点1.专长比专业更关键。“专业知识把握不牢固,缺乏实际操作能力,这是当前大学毕业生在求职中碰到的一个普遍问题。”现在企业选人不能只看专业,更主要的是要考察其能力,看有没有培养和开发的潜能,所学专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他的专长是否符合公司的需要。假如明天就让你上班,你能马上为公司产生效益吗?2.就业比择业更重要。严重的就业形势不答应大学生追求一步到位,比较聪明实际的做法,还是先找个工作,再寻找机会分步到位。假如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就会失去许多就业起步的机会。因为大学毕业生的第一次就业,只是职业生涯的开始,这不表示你将终生在这个岗位上就业。3.发展比高薪更要紧。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和收入的普遍提高,个人的发展空间和前途已成为求职者关注的焦点。择业时,薪酬已不再是求职者首要考虑的因素,取而代之的是个人发展和企业前景。作为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对此趋势不可不知,以更好地调整好自己的择业心态。

(二)六种落后的择业观1.攀比心理。应届大学毕业生寻找选择就业单位时,往往是拿自己身边同学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标准。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即使某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就彷徨放弃,事后却后悔不已。2.盲目求高心理。部分大学生单向考虑自己的就业理想,要求用人单位十全十美,工资、福利、住房、地理位置、工作环境,无不在其考虑之中,却忽视了如此完美的单位能否接纳自已。不掂量自己的才学,不给自己合理定位而盲目求高,最终导致不少大学生与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失之交臂。3。不平衡心理。部分大学生或因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不足,或因时机把握不准而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单位,但这些大学生往往不正确归因,反而怨天尤人,从而产生不平衡心理。这种不平衡心理往往导致少数大学毕业生对社会对人生产生偏颇看法。4.自卑心理。在竞争激烈的求职场上,部分大学生因所学专业不景气,或因自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其他同学,或因求职屡次受挫,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并进而转化为自卑心理。有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往往没有信心和勇气面对用人单位,不能适当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身的优点,从而严重影响了就业与择业。5.自负心理。与自卑心理相反,部分应届大学毕业生因所学专业紧俏,或因就读学校为名牌学府,或因自己无论专业知识还是综合素质都高人一筹,或因为被不少用人单位垂青,而产生了一种睥睨一切、高人一等的极端自负心理。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往往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这个单位不顺眼,那个单位也不如意,从而错过不少适合自己发展的用人单位。6.依靠心理。有部分应届大学毕业生,虽然接受了几年大学教育,但在很多事情上还是缺乏应有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在择业就业时,对一个单位是否适合自己,往往不是凭自身思考来决断,而是依靠父母师长之意、师兄师姐之言进行取舍,表现出较强的依靠心理。

四、当代大学生在择业时要注重的几个问题1.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有人说好关系是泥饭碗,会碎的;文凭是铁饭碗,会锈的;而只有能力才是金饭碗,走到哪里都会闪闪发亮。”在当今社会,只有有能力的人,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只有有能力的人,成长的舞台才会无禁区。因此,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要继续保持在大学时代学习的好习惯、好态度、好学风、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2.量体裁衣,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什么样的具体职业应该根据每个人的潜能和特长来确定,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行业的更加细化,与此相对的职业也更加多样化,这一情势为具有不同潜能和特长的个人寻求更符合自身条件和爱好的职业,创造了日益广阔的前景。因而,当代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要正确判定自己有哪些潜能和特长,力求做到对号入座。3.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人才市场的供需信息。人才招聘会每周都在办,人才市场天天都开放,准确把握人才市场的供求信息,对于当代大学生择业尤为重要。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谁能及时有效地获取信息,谁能从实际出发,准确审阅就业形势,谁就能早日步入理想的职业岗位。

参考文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0年修订版)

5.“先就业,后择业”暗藏隐患 篇五

案例:草率就业孕育“闪跳族”

小宋去年从南京某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医药公司工作,但短短5个月后,他便选择了离职,原因是这份工作专业不对口,做起来不顺手。现在小宋又在一家电子商务公司上班,但从事的网络营销工作依旧不是他所认为的“对口”专业,小宋坦言,自己对于职业发展并没有明确的规划。“现阶段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多尝试一些工作,再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吧。”

家住仙林的林小姐最近正在为自己的下一份工作犯愁。林小姐告诉记者,工作3年来,她做过文案、市场专员、销售助理,上一份工作是在培训机构当咨询顾问。尽管看起来各行经验颇丰,但实际上每份工作都只干了半年左右。当被问及离职原因,林小姐表示主要还是觉得岗位不适合自己,工作时间一长便感到无激情。看着当年一起毕业的同学事业都稳定下来,林小姐却依旧在为饭碗而发愁。“跑了好几场招聘会,好多单位看到我的工作经历后,就没有再通知我面试了,我知道我已经被拒绝了。”

员工频繁跳槽,企业也受伤

其实,草率就业再择业不仅会让求职者职业发展频遭瓶颈,同样也让企业苦不堪言。建邺区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的陈经理告诉记者:“我们现在已经不敢招应届毕业生了!因为很多大学生从一开始就没有把这当成事业发展的起点,仅仅想混口饭吃,工作自然也无法全情投入,遇到一点挫折就对这份工作失去兴趣,随即选择跳槽。我们辛辛苦苦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到头来一转眼倒成了为他人做嫁衣了。”

另外,对于简历上写着3年里换了四五份工作的求职者,很多企业也都表示不愿考虑,

南京市某医药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夏云表示,频繁跳槽的员工大多行业背景不扎实,专业技能也没有得到系统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这个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也值得怀疑,一般来说公司都不愿冒这样的风险将这样的员工招来。

专家观点:就业别犯方向性错误

一边是就业的生存压力,另一边是择业的发展选择,求职者在二者之间该如何权衡呢?对此,中国职业规划咨询培训第一品牌、向阳生涯管理咨询集团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表示,求职者在找工作前首先要对自己未来发展方向有一定的认知和规划。“如果你期望向技术方面发展,而第一份工作却走上了行政岗位,那么日后想要回到预期的方向则难度较大。”洪向阳说,求职者的第一份工作在岗位性质上一定要与其想从事的工作在方向性上有关联,这样在积累了几年经验后,求职者才可以选择更好的发展平台继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继而获得广阔的事业前景。而如果已经工作了两三年依旧对前景感到迷茫,那么这些职场人士则要尽快做转型的打算了。

转型策略:宁转行别转职

不论是何种转型,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风险存在。洪向阳以“行业”和“职能”这两个维度,对向阳生涯几千个转型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发现,转型风险成本:转行转职>转职>转行,也就是说,转型跨度越大,风险系数也就越大。“有的人在遇到职业发展阻碍时,很容易自我否定,进而全盘否定当下的平台,一时冲动做出转行又转职的决定。进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进行完全陌生的工作任务,要担很大风险,别说发展,能不能适应和胜任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常说‘做熟不做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一般也鼓励求职者宁可转行也别转职,一来能够继续保留他们在专业领域的优势,二来换一个发展环境也可以给他们更多的施展空间。”

在进行职业转型时,洪向阳建议,求职者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准备。“首先,做好职业定位,有方向的进发;其次,尽可能多地收集目标职位的相关资料,对岗位发展需求做详细的、全面的了解;第三,根据目标岗位的要求,求职者要针对自己的情况比对寻找差距和不足,在技能和知识方面进行学习;最后,心态要保持积极、进取的状态。进入一个新环境或新领域,遇到困难是在所难免的,所以求职者一定要积极、乐观地去面对,如果因为一点点挫折就轻言放弃,又如何守得云开见明月呢?”

6.就业与择业 篇六

为了适应近年来就业形势的需要, “先就业, 后择业”的观念应运而生, 而且这一观念当前也被众多大学生在初次就业中广泛的使用。“先就业, 后择业”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有利于大学生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 放宽求职眼界, 实现顺利就业。但是, 结合近几年来大学生的就业情况, 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还不能正确对待这一观念。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先就业, 后择业”观念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现在大学生中对“先就业, 后择业”观念的误解

如将“先就业, 后择业”等同于先随便找份工作, 然后频繁跳槽。这样做的学生其实都忽视了一点:一旦你开始跳槽, 企业就不再关注你所学的专业, 而是关注你毕业后的相关工作经历。如果第一份工作没选好, 将大大增加重新择业的难度, 最终导致个人职业生涯陷入恶性循环。“先就业”的观念是要求大学生摒弃期望值偏高的心态, 摒弃等待学校“介绍”好工作的行为;是让大学生合理的定位自己, 从观念上接受、肯定自己的职业选择。通过先就业, 不断积累工作经验, 在工作中不断进取, 在社会竞争中发现机会, 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和职业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才能谨慎择业。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 (career planning) 简称生涯规划, 是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 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 结合时代特点, 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 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 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生涯规划的目的绝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实现个人目标, 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 筹划未来, 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 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因此, 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发掘自我潜能, 增强个人实力。

引导个人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和潜在的资源优势, 有利于对自身价值进行合理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有利于分析自身综合优势与劣势, 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就像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一样, 也没有完美的工作;对于学生就业来讲, 重要的是了解什么对自己最适合。

2.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 提升成功的机会。

古语讲“预则立, 不预则废”, 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 对于大学生而言, 找的是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第一次就业其实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就业。“先就业, 后择业”的就业观念意在长远, 让大学生能够看到未来, 那么就应该理性地把握好现在的“先就业”。

3.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

目前, 很多学生并没有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盲目地带着“先就业, 后择业”的观念, 把目光紧紧盯在“就业”上面, 不管是否喜欢或者是否合适, 就草率地确定自己的工作, 在工作过程中又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 在单位里边稍微遇到一点问题和困难, 就跳槽。这对学生本人没有一点好处。

三、用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引领学生正确对待“先就业, 后择业”

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 应该学会运用职业生涯规划, 结合自身的能力和技能, 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 走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1. 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和评估自己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就业找工作需要“扬长避短, 尽量发挥自己的优势”。任何职业都要求从业者具备一定的条件或掌握一定的技能。难以想象一名不懂飞机驾驶技术的人去驾驶飞机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也没有人会让一名文盲去做律师, 因为他们不具备从事这些职业的能力和知识。因此, 只有择己所长, 才能充分发挥个体最大能力。

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 可帮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的个性特质、兴趣, 价值观、以及现有的和潜在的资源优势, 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进行综合对比分析, 便于着力培养某些职业特质, 树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从而规划自己的学习与实践, 为获得自己理想的职业做好各种准备。因此, 为了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大学生应该在就业之初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 自己能做什么, 而不是盲目的先就业。

2. 充分认识职业环境

先就业, 不是饥不择食。个人的职业选择正确与否, 直接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功与失败。确定就业方向, 进而进一步了解该方向的就业需求, 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做出选择, 以便使自己的学习、工作沿着预定的方向前进。这也是在就业之前该做的准备工作。

假如学生带着盲目性和短期打算走入社会, 笫一, 不利于学生专业的成长;笫二, 找不准自己的社会定位, 也不利于他们社会心理的成熟;笫三, 如果频繁地跳槽, 在他们最需要积累经验的阶段没有打下厚实的事业基础, 那么短暂的工作经历也难以帮助他们得到更好岗位的青睐。此外, 没有认清职业环境, 仓促就业造成的专业不对口, 工作不适应往往带来人才浪费, 对社会也是损失。鉴于以上原因, 笔者对职业环境的认识需要把握以下两个方面:

(1) 明确职业环境的内容。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也即职业环境由三个维度共同决定:职业、行业和企业。职业是从业人员从事有偿工作的种类。“隔行如隔山”, 不同行业在工作对象、工作方法、发展前景、能力需求等方面都有很多不同, 即使同一个职业, 在不同行业中也会对职责要求、工作特点、收入等方面有相当大的差异。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 是学生职业生涯实现的平台。因此, 如果学生不能正确的对待“先就业, 后择业”的就业观, 最终受到伤害最大的还是学生自己。

(2) 掌握认识职业环境的方法。可以通过“读”, “看”, “谈”, “做”四个途径来达到认识职业环境的目的。

“读”———可以从相关书籍、文章以及资料上获得大量的职业环境信息。

“看”———可以通过企业在校园或社会所举行的招聘会、企业文化宣讲会上获得有关企业文化等的直接或间接的信息。

“谈”———和他人的交流是信息的重要来源, 可以获得较之书籍、网站更为生动、翔实的信息。

“做”———这是职业环境探索过程中最为有效的一个方法, 实习、兼职是了解职业的有效办法, 同时参观企业, 进行社会实践等在真实企业环境中的体验能够使学生形成更为深入、直接的认识。

3. 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

一个人事业的成败,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正确适当的目标。坚定的目标可以成为追求成功的驱动力, 没有目标如同驶入大海的孤舟, 毫无方向, 对前途一片茫然。只有树立了目标, 才能明确奋斗方向走向成功。就业目标的确定需要在了解自己、了解职业的情况下, 再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当前社会就业情况, 来确定合理的就业目标。只要心中有了理想, 有了就业的目标, 在工作中就将会较少的出现学生频繁跳槽的现象。

“先就业, 后择业”这个说法是教育部在特定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其实对毕业生来说, 合适的工作岗位就是职业生涯的起点。“先就业, 后择业”并不意味着要大学生放弃选择, 只是让大学生更加理智地进行选择, 也就是说“先就业, 后择业”应以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为基础。毕业生应该珍视每一次就业机会, 踏踏实实工作, 为社会和企业多创造财富, 与企业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牛毅.高职生就业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8)

[2]祁晓双.谈“先就业、后择业”[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07, (5) .

[3]刘颖.关于“先就业后择业”理念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3) .

7.转变择业观 就业不再难 篇七

难在择业 而非就业

记者前往北京雍和宫桥北侧的招聘会场。上午9点,招聘现场,北京工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毕业的张伟强,并没着急投简历,而是在场内逛了一圈。“我不着急投简历,看准了,有喜欢的工作再去试试。”年初,他有过一段实习经历,在浙江一家机械厂里操作机器。张伟强原本打算实习期过后,能和公司签约,这也算是找到工作了。可在机械厂里实习了一段时间后,张伟强才发现,摆在自己面前的路跟当初想象的截然不同。厂里污染大,异味重,这让张伟强担心长期工作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张伟强的成绩在班里不算太好,处于中等偏下的位置。班里成绩好,基础条件好的学生,毕业后能直接进入设计室。张伟强对自己的定位比较明确,从基础工作干起,积累了经验再慢慢往设计方面靠拢。

“你好,我是机械专业毕业的,想应聘贵公司的质量类岗位储备岗位。”上午9点50分,在招聘会现场逛了两圈,张伟强终于看中了长安跨越车辆有限公司的质量类岗位储备。有了之前的实习经历,张伟强尤其关心工作环境和工作时间。长安跨越车辆有限公司招聘代表刘欢称,公司需要50多名大学生,主要是储备人才,但招进来的大学生都要到生产一线去实岗操作一段时间,然后才根据大学生的能力分配相应的岗位。“只要愿意,像这种专业的大学生都需要!”她说。

教育部大学生就业研究所负责人余舰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孙眉认为今年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并没有外界说的那样夸张。而造成这一影响的原因,既有长期积累和今年凸显出来的问题,也有毕业生自身的原因,而且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关键。

在余舰看来,一方面,现在很多毕业生在寻找工作时感叹:“没有最难,只有更难。”自身不符合企业的人才要求,另一方面企业招聘不到人才,提供的条件与毕业生期望值不匹配,这有可能造成“就业难,招人也难”的双难困境。但我们不难发现,国家“211”、“985”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基本都达到90%及以上,其实难在择业,而不是就业。在抱怨的同时,毕业生也应从自身来找问题。首先,毕业生当中极少有人具备从事服务业的专业技能,往往偏重理论,无创造力,缺乏参与项目或团队协作的实际经验,难以符合企业用人标准。其次,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他们更主张独立,不希望工作有约束、能给他们更多的自由度。企业所提供的工作性质以及薪酬无法达到他们的要求时,往往会选择观望。 最后,就业理念有误,“宁愿出国带光环,不在国内做职员”,“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这些顺口溜实质反映出毕业生的一种就业心理,“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

由此可见,经济增长率降低,就业需求下降、人才的供大于求、自身缺乏专业技能、大学生的就业期望高、错误的就业理念和企业不能提供匹配条件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主要原因。

对症下药 成绩斐然

在社会原因和个人问题并存的严峻形势下,据统计,4月初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高校毕业生签约率还不足三成,然而截止到6月底,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却飙升至86%,实现逆转。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宣传部孙主任告诉记者,事实上,毕业生自主意识增强、就业观念多元化等因素对就业的影响正越来越明显。今年90后已经成为就业舞台主角,他们的就业观与70后、80后相比有明显变化,更看重性价比高的工作,关注企业是否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企业公平公正的用人机制,倾向选择有较舒适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的工作,不愿选择没节假日、经常加班、四处奔波的工作。“类似施工企业的一些单位远离城市,工作流动性大,上升通道相对较窄,不受他们的青睐。”孙主任说,一些工程施工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反馈显示,五六年前,企业人才的流失率仅为5%左右,但在去年达到了15%。

8.毕业生择业就业的法则 篇八

如果你选择的单位或行业有发展前景,即便不是国家机关、跨国公司或热门行业,也要降低心理期待值,投入到这些工作中。

“择人所需”

即自己要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考虑,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员工,不能异想天开,只想一步到位。如果有适合自己特长的工作单位,小点也不怕,能得到锻炼才是目的。

“择己所长”

即兴趣对人的工作热情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心理学研究早就发现,做自己喜欢的事,成功率更高。因此,不必太在意外在的东西,这才能充分发挥你的优势。

“择家所利”

9.就业与择业 篇九

一、学业

学业是学生在校期间作为学生的任务,也是学生学期结束时学校对学生评价和承认的依据,更是学生进入工作岗位的基础。从社会的发展的角度来看,是培养能够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人才的方案。学生的任务就是认真的完成学校和社会叫给的学业。完整的学业应该包含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够处理人际交往事务,培养健全的人格。

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大学的课程相对的单一,都是某一类的专业知识,社会的发展需求要求学校培养出知识全面的人才,除了学习掌握本专业的学科知识外,还应利用大学充足的自由时间和丰富的图书资源丰富自己的知识库,提高自身的知识认真质量和数量。美好的大学生活,拥有充足的自由和知识资源,最重要的是我们在无形之中培养出了独立的人格和行为方式。有效的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应用,很多的时间都是要自己去自学,超前的学习和掌握,是大学生的高效的自主学习方法。

2.处理人际交往事务的能力

人只有在群体当中才能够生存和发展,也就是要和不同知识层面的人交往,获得发展和经验,有效的交往方式能够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事务的顺利进展,这就要求真诚,公正公平,和谐相处,友善相待,共同追求和发展。培养团体意识,把自己放到集体当中去成长和发展。每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和别人的交往,而交往的有效是有方法的,在大学期间正是培养的时候。

3.健全人格的培养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前沿军,是社会发展的力量,是国家的希望。人的一生是做人的过程,人的成功就是做人的成功。大学生的价值观决定了自身的发展方向,大学期间形成的价值观,人生观影响了进入社会的心态和行为。大学是神圣的知识的海洋,是培养高素质的新型人才的地方,那么在次期间的大学生就应该看到人民的,祖国的期望。应该树立为人民为祖国服务,为共产主义奉献青春的准备,并以次为骄傲,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对自己严格要求。身负强国富国的使命,用激情点燃青春的火炬!

二、就业

社会是大学生进入的实践的大学,是利用知识创造新事物的大学,也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实际行动。那么离开大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就业,每一样职业都它的价值。一些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心理。

社会意识对大学生就业也有较大影响。第一、传统文化重视人际关系和权力等级,“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对就业选择还有很深的影响力;计划经济时期的“干部意识”之上又加上了新经济时代的“白领情结”,大都要求去大城市的好单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和择业取向。第二、社会缺乏创业氛围。社会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舆论,优秀人才不能在商界脱颖而出。第三、用人单位注重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缺乏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许多用人单位都只看到人才使用的短期行为,不愿作长期投资。第四、毕业生缺乏创业观。如果换个思维,将开辟就业的崭新天地。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除了外部的社会因素外,还有大学生自身人格缺陷的问题。就业者应具有职业人格和社会人格(大五人格),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不仅要关注职业人格,还要注重建立健全个体的社会人格,这样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摆脱“就业难”的困境。

从大五人格的角度看,目前大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中主要存在的是人格问

题:(1)外倾性不够,缺乏人际沟通和社会信息的收集能力;(2)责任感严重缺乏,想的只是待遇和条件;(3)宜人性不够,与新的组织内的人员几乎没有联系;(4)情绪控制不良,爱发低级牢骚;(5)开放性不够,不愿意也不善于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

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困境问题,除了从大学生自身素质和就业观念角度加以探讨以外,还要从大学生职业社会化方面找原因。首先,缺乏大学生职业社会化的目标,长期以来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很少受到人们关注。其次,大学生职业社会化过程中的执行者方面存在着偏差,亟待做出相应调整,包括父母的偏差、学校的偏差和大众媒体的偏差。

每个人都自己的理想,人生最有意义的事就是为理想而奋斗,那么就要主动出击,主动选择。

三、择业

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致使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悄然来临,随着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据了解,200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280万,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338万,就业问题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择业心态的调适办法

1.客观评价自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每一个大学毕业生首先要认清自己,有一个适当的自我定位,客观评价自己,明白自己能干什么和不能干什么,其次要认清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同时树立职业的社会意识和长远意识,在求职和择业的过程中,既有对自己正确的评价,也有对社会长远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坐标,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把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形成开放的大职业观。

2.客观认识竞争,保持良好心态。良好的心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时作为社会的一分子,都有自己相应的位置和不同的分工,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自卑,面

对求职失败,应该认真反思,吸取经验教训,努力争取新的机会。在对部分成功就业毕业生调查中,绝大多数都谈到自己在择业过程中,注重发现自己的“卖点”、自身的优点或长处,并设法在应聘中突出自己的“卖点”,最终达到目的。

3.树立艰苦创业、立志成才意识。成功的事业有时会由于良好的机遇而变得一帆风顺,但是绝大多数必须付出艰苦努力。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立志成才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对青年一代的要求,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实现理想抱负、获得幸福的良方,大学生只有不断努力、不断进取、不断付出才能获得丰厚的回报;只有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做起、从基层做起才能最终取得辉煌的成就和业绩。

4.做好就业技能准备,增强竞就业争实力。大学生一进校门就要自觉把自己的专业与以后的就业联系起来,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只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大学生学习了理论知识后,就要认识事物,并用它去实现理想,去创造新的事物。突破传统的思想,超越自己的思想,大胆的去实现自己的想法。

四、创业

创业素质的特征

创业的两个最初的基本要素是人和想法,创业素质的形成依赖于创业文化。所谓创业文化,是指敢于开创事业的思想意识,以及相应的价值观念和鼓励创业的社会心理之和。创业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并且给予经济和政治以重大的作用和影响。在美国硅谷经济高速发展中起了重要促进作用的创业文化,是颇值得借鉴的,硅谷的创业文化所表现出的最直接的魅力是:任何人只要有能力、有抱负,都可以在硅谷施展才华,白手起家,创业发展;任何有前途的发明、专利和技术项目,都可以在硅谷尽快投产并产业化。从中可以看出,硅谷的奇迹与这种举世无比的创业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目前,我国企业对许多大学生的评价,却使“天之骄子”降低了几分自信,缺乏创新能力、责任心、独立工作能力、组织能力和承受能力,而这些素质恰恰是创业者所必需的。

世界经合组织把创业能力看成是未来社会的第三护照,早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关心:21世纪教育》中就确定了创业教育的使命,曼谷会议正式提出了创业教育的要求。具备创业素质的人才从素质能力看,应具有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敏锐的洞察力、研究和完成项目的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献身精神等。

创造力和创造精神是创业型人才素质结构的核心。创造力是指独立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创造力体现着能力的综合性,创造力是智力、技能等智力因素和动机、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综合,这两方面因素相辅相成,对形成和提高创造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被列为21世纪人才的首要能力,是创业型人才的特点之一。从“不会”到“学会”,再到“会学”,是三个不同的质量层次。大学四年接受到的知识,有很大比例在大学毕业时已陈旧、过时,因此学习的本质是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未来教育的特征之一就是终身教育,学习将伴随着人的一生。创业型人才的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更新自己原有专业知识的能力;二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三是综合各门学科知识的能力。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对大学生能力要求的第一条就是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能力结构中的高级阶段,获得学习能力,将终身受益。洞察力是指能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思维和设想,能预测何种技术会发展,何种商品或样式能流行,何种举措能抵抗风险、赢得利润,具备常人不具有的先见之明。团队合作精神是创业型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要求创业人才要懂得管理,学会领导与合作,发挥群体优势。

从创业型人才的素质能力来看,创业素质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强烈持久、主动地追求新异和卓越,乐于异想天开,具有鲜明的个性;积极寻找信息、机会与资源,善于规划和利用时间、精力及外部资源;敢于冒险,善于规划未来,对于确定性、不可预测性应付自如,不满足于现状;执着地追求,以过人的毅力来坚持,持有必胜的信念;理智对待压力、挫折和困难,力求从中

10.就业与择业 篇十

就业环境;层次分析法;方案比选

[中图分类号]G64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6-0068-02

一、层次分析法简介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将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成对比较阵,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

二、层次分析法在就业择业环境比选中的应用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进而分解为多指标(或准则、约束)的若干层次,

(1)方案层的确定。以就业择业环境选比选择为例来说明层次分析法的应用。方案层是构成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的最底层,在本例中既是多种备选工作,现假设有3份工作为备选。

(2)准则层的确定。准则层即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分析,我们确定了一系列因素作为评价指标,构成准则层,这些因素为单位名气,地理位置,同事情况,待遇,发展前途,研究课题(工作挑战度)。

(3)目标层的确定。综合效益最佳的方案作为目标层,本例为综合性的工作满意度。

由上述分析可得递阶层次结构模型,见图1。

2.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表示在层次结构模型中,针对上一层次某元素来说,本层次有关元素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比较。如图,各因素相关影响下的比较矩阵:

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判断矩阵:

方案层对准则层的判断矩阵:

如图为因素比较量化值:

3.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

(1)求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由于计算最大特征和特征向量不需要十分精确,我们一般采取近似计算,本例采用的是根计算方法:

跟计算方法分为3步:

<1>计算准则层判断矩阵每行元素乘积的6次方根

W1=6=1.13

W2= 1.26W3 =1.25W4 =3

W5= 1W6= 2.04

所以W1=1.13/(1.13 +1.26+ 1.25+3+ 1+2.04)=0.1167

W2=0.1302W3=0.1291W4=0.3099

W5=0.1033W6=0.2108

所以W=(W1,W2,W3,W4,W5,W6)为所求的对应最大特征值的特征向量。

<2>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CW=

则:(cw)1=1*0.1167+1*0.1302+1 *0.1291 +4* 0.3099+1* 0.1033+0.5* 0.2108 = 1.8243

(cw)2=1.9534(cw)3=2.2757

(cw)4=0.5021(cw)5=1.5337

(cw)6=2.2024

最大特征值=(cw)1/6W1+(cw)2/6W2 +(cw)3/6W3+(cw)4/6W4+(cw)5/6W5+(cw)6/6W6=17.53

类似的,对于B1—C判断矩阵有

W=(0.1365,0.6250,0.2385)

最大特征值=2.52

对于B2—C判断矩阵有

W=(0.0974,0.3331,0.5695)

最大特征值=3.02

对于B3—C判断矩阵有

W=(0.2426,0.0879,0.6694)

最大特征值=3.55

对于B4—C判断矩阵有

W=(0.2790,0.6491,0.0719)

最大特征值=3.14

对于B5—C判断矩阵有

W=(0.4667,0.4667,0.0667)

最大特征值=3.00

对于B6—C判断矩阵有

W=(0.7986,0.1049,0.0965)

最大特征值=3.01

<3>一致性检验

CI=(最大特征值—N)/(N—1)N为矩阵的阶数

如表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取值

CR=CI/RI

当CR<0.10时,一致性可以接受,检验合格

计算可得,判断矩阵均具有较为满意的一致性。

最终总排序表:

三、结语

本文通过利用层次分析法来进行就业择业方案的优选决策。整个过程将模糊信息变为定量数据,从而使评价的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层次分析法适用于多种来实际问题,能更好的帮助大家进行研究分析。

[1]孙黎宏.南平师专学报.2007(10).

[2]运筹学教材编写组.运筹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3]张世英,张文泉,王京芹.技术经济预测与决策[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

[4]纪跃芝,冯延辉.AHP模型在在道路客运质量评价中的应用[D].吉林:吉林工学院学报,1997,18(4):67-72.

11.就业与择业 篇十一

一、新择业人员的就业心理

新择业人员一般是指顺利完成学业、刚跨出学校迈入社会的人群。从年龄结构而言, 应属于青年期的前、中阶段;从其心理特征而言, 应体现青年期前、中期人群的共有的年龄特征。仔细分析其就业心理特点, 可归纳以下几种:

1. 不可一世的心理

这类人大多属于学生人群中的所谓“佼佼者”。学业成绩的优秀、社会工作的出色、师长的厚爱、荣誉光环的“十足”让这些人觉得“飘飘然”, 似乎日后的人生路途“太平”, 一切的一切无须个人考虑过多;似乎觉得社会一定会体恤他们积攒知识本领的“艰辛”、会予以双倍的回报、会给予他们心中所要的职位……如此过于自信、乐观, 可谓是“自负与自傲”, 这只会让他们心理“大意”, 也就不能在心理上自觉堆砌起就业的一切准备。这种盲目的“不可一世”的心理, 让这些人在就业的旅途中往往屡屡受挫。

2. 谦逊谨慎的心理

这种人大多是属于学生人群中较为聪明、执著, 性格开朗活泼, 遇事冷静沉着的人。聪慧的头脑让其对于任何事情都能做到认真思索, 把问题的种种根源都逐一进行排解, 生怕事情没有做好会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不必要的“遗憾”。因此, 这种人往往在就业这个问题的思索中难免持有非常谨慎的心态, 不轻易作出毅然的、大胆的选择, 也就必然会错失就业的好时机、好机会。

3. 黯然失色的心理

这种人大多应属于在学校里“默默无闻、无所作为”的学生。缘于学业成绩的一般、性格的特殊、人缘的“缺失”、同学与师长的“冷眼”, 他们的生活往往“暗淡失色”, 似乎在心理上就“堆砌”起一切都与其无缘的感觉:任凭你努力, 美好的事物它也从不会“光顾”自己的;纵使你“昂首挺胸”, 到头来也只能“收效甚微”……如此的行为“归因”, 促使他们对于任何事情的看法总抱着“悲观、消极”的心态, 包括就业。

4. 玩世不恭的心理

这种人大多属于性格较为偏激、思想过于极端的学生。受制约于其对生活及社会过于片面的理解, 让他们觉得事事都要顺利, 就必然攀谈“金钱、关系、人情”, 因为社会是复杂的。这势必也造成了他们对就业的消极看法, 认为要找到好职业, 靠的不是自己的真才实学, 而更多凭借的是社会关系等因素, 所以, 他们对就业不屑一顾、满腹牢骚。

5. 再三衰竭的心理

这种人大多属于性格较为忧郁、情感带有优柔寡断、较不自信的学生。在其长期的学习与生活中, 养成了一种做事往往更多关注的是结果的习惯, 这在其心理上必然会堆砌起心理学上所谓的“多伦多”现象。“多伦多”的心态从心理机制而言, 是指个体往往注重于对事情结果的看法, 会以“图像”方式呈现在头脑中, 并指引着个体努力作出与这“图像”相对应的行为, 这必然会给个体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与负担。试想, 如此的心理, 怎能有事情圆满的结果?面对屡屡失败的结果, 其心情也难免会“郁郁寡欢”“远愁近虑”。这种情绪上的“恶性循环”, 最终的结果是导致他们害怕面对就业。

二、心理不良的原因剖析

新择业人员的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主要的原因在于学校教育。学校是个教书育人的场所,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既要给予学生富有的知识、技能, 同时更要给予学生智慧开发、心灵陶冶、人格的培植等;学校是个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地方, 这必然要求学校不但要能培养出合格人才, 同时也应能把培养的合格人才“送”到社会。但许多学校也仅是考虑如何培养出合格人才这一问题, 而对于如何把人才“送”出去往往考虑得不周全或忽略, 导致的结果是“人才辈出, 但供社会选择的不多”, 这应成为新时期学校培养人才一个重要的议题。其次, 在于学生自己的原因。之所以能称为人才, 应是全面发展、能积极适应社会、个性乐观。而当今许多学生, 仅是注重学业知识的建构, 忽略的是其他素质的培养甚至是健全个性的培植。作为一个社会人, 未能真正认清社会, 在就业的心理准备上存在严重的“缺失”。

三、应对方法、建议

1.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就业心理的有效指导

学校的主要任务应放在既要培养出合格的、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又要能把培养的人才推向社会, 这才是学校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签于此种考虑, 学校在“育人”上不但要关注学生就业知识与技能的建构, 而且也要从制度上、思想上重视塑造学生健康的就业心理素质。比如成立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通过有效的就业指导, 提供就业信息、分析就业形势、培养健全的就业心理品质, 帮助不同个性的学生自觉澄清思想认识, 端正就业态度, 摆正就业心态, 让学生能用积极、乐观、自信的价值取向去对待即将谋求的职位。可以通过开展丰富、积极的校内外活动, 寓性情陶冶、人格重塑、生活态度教育于活动过程之中, 以求学生都能拥有充满自信、豁达、热情、理性的处事态度, 积极面对就业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

2. 新择业人员应重视自身健康心理“储蓄”

心理素养的积累靠的是社会个体的积极努力, 这对于处于当今复杂社会中的个体而言尤为重要, 个体的“作为”程度水平也就直接影响到其心理面貌。因此, 对于新择业人员来说, 要积极磨炼自己。面对学习生活中的种种“困境”, 不妥协、不退让, 要敢于迎难而上, 在不依赖他人的前提下学会通过自我思考, 学会换角度看问题, 找出摆脱困境的方法, 以此增强自己的受挫能力水平, 形成积极而健康的心理品质。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 作为自己应能积极地去适应社会, 不逃避、不消极, 应在正确估算自身能力水平的基础上, 持合理化的就业期望水平, 认真挑选适合自己的岗位, 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挑战自我, 为能赢取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而不懈努力与奋斗。

3. 善于合理归因, 调节失衡的心理

归因指的是个体对自己作出行为的结果进行原因的推及。教育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 归因的不同会直接影响着个体日后行为的积极与否。因此, 对于个性不同、就业心理动力不同的新择业人员, 面对就业的成功与失败, 自己要能善于进行合理化归因, 以防备自己的心理消极, 为日后再次挑战自我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比如, “不可一世”就业心理不良的新择业人员, 往往在谋求职位中难免由于“优越感”而“痛失”就业机会, 可能有的人在失败面前就会看轻自己、否定自己, 甚至把自己评价得“一无是处”……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 对于其日后重新就业的影响是非常不利的。因此, 善于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进行正确的“努力归因”, 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保持心理平衡, 赢取就业成功的重要途径。

总之, 对于新择业人员而言, 要让自己真正立足于社会, 找到属于自己的就业天地, 需要的不仅是从事某种职业的真正本领, 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更取决于其心理素质的储备。所以, 除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之外, 还要有一个较为健全的就业心理准备。

摘要:就业始终是个永恒的社会主题。要能找好属于自己的职位, 需要基于个人广博的学识、扎实的能力基础、较好的心理素养等。其中, 就业的心理准备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年代中, 乃是重要而又不可忽视的因素。

上一篇:说一种水果的说明文500字作文范文下一篇:三纠三促整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