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文化执法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

2024-09-05

县级文化执法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精选6篇)

1.县级文化执法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 篇一

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1999年设立时,“12315”只是一个电话号码,主要是为了方便消费者咨询、申诉、投诉。经过12315的长足发展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12315”已形成了行政执法体系,成为群众心目中的“正义代表”、“公平的化身”,成为家喻户晓的工商“金字招牌”。2008年9月1日,停征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之后,工商管理职能的重心必将转移到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维权服务上来,“12315”行政执法体系的作用

将进一步凸显。

一、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的现状

1、建成了“一个中心、三级网络”的基本框架。通过进市场、进乡村、进商场、进社区、进景区、进校园“六进”活动的开展,全县262个行政村村村建立了12315维权联络点,147 所学校校校都有了12315维权联络点;依托工商所形成了17个维权站;与28家相关政府部门协作成立了职能部门联动网,与2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工作人员建立了社会监督网络,与5个社会群联组织形成了社会群联网,初步搭建了以12315申诉举报中心为中心、以17各维权站为骨架、530个联络点为基础的“一个中心、三

级网络”12315维权网络平台。

2、工作基本达到了规范化、制度化。制度是保证运行的基础。12315成立之初,从工作实际出发,制定了《12315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工作流程》、《12135申诉举报中心工作职责》、《12315维权站工作职责》、《12315联系点工作职责》、《受理、分流、督办操作规程》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建立了联系点负责人定期培训制度和定期考核制度,初步实现了知识的不断更新。

二、12315行政执法体系发挥的初步成效 1、12315 成为工商部门联系社会的纽带。12315 消费者申诉举报维权网络已成为保护消费者、经营者合法权益的便民服务窗口, 化解消费矛盾和交易纠纷便捷渠道, 维护社会稳定的“减压阀”, 受到各级党

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同和广泛赞誉。2、12315 成为工商部门服务群众的窗口。大力实施12315 维权网络“五进”工作, 建立外部社会维权网络。全县12315 消费维权网络“五进”总数达到530个, 其中, 12315 网络进商场38个、进社区220个、进市场8个、进乡村262个、进景点2个。2007 年各级12315机构接到消费者申诉举报咨询电话165个, 比上年增长5%。全县共受理消费者申诉306件, 处理306件, 调处成功率达100 %, 为消费者挽回经

济损失18.52万元。3、12315 成为工商部门提升形象的品牌。积极开展12315 维权工作, 认真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 及时、快速查处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 有效提升了工商部门的形象。

4、进一步提高了工商部门的执法水平。在认真消费者申诉举报,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 经过汇总分析筛选, 及时将消费者申诉举报转化为案源线索, 严厉查处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案件, 进一步提高

了工商部门的执法水平。

三、当前12315行政执法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

1、资源整合力度仍需加大。中心工商所整合之后,原来的维权站需进一步进行资源整合,各基层维权联络点存在有名无实的情况,联络点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与更新。

2、消费维权应急处理机制不健全,处置消费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强。截止目前,除食品安全方面制订有专门的预案之外,还未建立其他重大信息、紧急信息和消费安全突发问题的处置预案,还未明确各相关科室、各工商所的职责和调查处理程序,各相关单位快速反应和迅速处理消费安全突发问题的能力有

待加强。

3、消费预警机制不太完善。根据12315受理的消费者咨询、申诉和举报,没有认真做好数据录入工作,也没有定期进行汇总和分析,消费警示也不甚及时。同时,内部各科室之间的业务衔接融合也有待加强,各个科室只负责各分管部分的消费提示和消费警示,没有完全纳入统一。

4、运行成本比较高。12315 网络延伸维权点每年受理及处理消费维权案件的数量和能力有限,但这些维权点每年也要新陈代谢,网络的建设、更新及运行都需费用,这些都没有稳定的保障,也是基层维权联

络点半死不活的原因。

三、对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1、明确职能定位。按照“一个窗口对外”的原则, 外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诉举报信息应归口12315 中心集中受理, 再根据内部职能机构分工和管辖区域进行分办、督办、汇总、分析, 建立相对集中受理外部申诉举报信息的机制, 避免多头受理、重复处理的矛盾。

2、建立保障机制。明确12315 中心的机构、编制和经费保障。

3、完善各项工作机制。消费维权应急处理机制、消费预警机制均需完善。

2.县级文化执法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 篇二

一、县级图书馆服务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街道行政社区是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主要类型, 也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阵地。社区内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图书馆活动、广场文化、科学普及活动、综艺活动、老年文化活动中心、老年大学 (学校) 、少年儿童文化园等。担负着满足社区内居民及社区内单位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任务, 也承担着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对居民进行各种文化宣传教育的重任。

虽然国家提出了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 比如今后城市居住区和新建小区住宅必须配套建设文化设施;公共文化机构要创新社区文化服务方式, 拓宽服务领域, 根据群众的需求提供服务;加强全国文化共享工程建设, 推动数字化文化服务进社区。但不可否认, 我国社区的文化基础还相当薄弱, 与城市社区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 社区文化建设面临很大的挑战。

以笔者所在的确山县为例, 确山县的公共图书馆网络由县图书馆、基层乡镇文化站图书室、乡村社区图书室组成。全县二十个乡镇基本建成万册图书室。每乡镇平均有三到五个社区设有图书室。有的是由村民自建的, 有的是由省市专项基金扶持建立的, 由村委会安排人员管理图书。总体来说, 确山县社区图书馆网络架构已基本成型。省市扶持建设的图书室图书内容较新, 对村民有很好的吸引力;而村民自建的图书室, 由村民收藏及捐献的旧书构成, 内容较陈旧, 很难吸引村民到图书室看书;村委会安排的图书管理员流动性大, 业务水平不高, 开放时间难以固定, 图书丢失严重。另外, 服务质量也很难提高, 街道居委会或者乡村社区, 除了基本的人头工资, 无其他经费来源。没有经费投资在图书馆基本设施上, 很难持续向社区群众提供其他文化服务, 因此难以形成持续发展, 而县图书馆坐落在行政区一个偏僻的深巷中, 距离居民区较远, 读者借书十分不方便。由于县图书馆和社区隶属不同的行政主管, 业务交流有限, 由此, 形成一方面是巨大的潜在文化需求, 一方面是种种条件限制下的薄弱的文化基础困境。

二、县级图书馆服务社区文化建设的建议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县级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树立“有作为才能有地位”的行动指南, 变被动等待读者为走出去主动出击、服务社会。

1. 重视树立图书馆形象是首要任务, 主动进社区宣传图书馆是当务之急。

仍以确山县为例, 确山县图书馆安排专门人员, 经常利用晚上街上人多的时间, 通过在城中心设置宣传板、发放材料、解答咨询等方式推介图书馆;与文化馆合作, 举办图书馆服务宣传社区晚会, 收到积极效果, 社会反响强烈, 新增办证读者近三千人;积极主动与居委会合作, 在一些有条件的社区建立分馆, 由确山县图书馆提供图书并负责管理人员培训, 居委会负责提供场地并招募退休教师作为志愿者管理图书。这种“身边的图书馆”贴近百姓生活, 具有便利、快捷的借阅优势, 吸引了大批社区居民走进图书馆, 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独特一景, 树立了图书馆良好的社会形象。

2. 充分开发图书馆读者中的专家资源优势,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

3.县级文化执法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 篇三

关键词:苏南县级市 新农村 体育文化 现状 对策

1.前言

太仓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口南岸。经济发展迅速,近年来GDP排名在全国县级市始终保持前十位,力争在2013年通过现代化的考核验收。太仓2006年起开始新农村的建设,目前有政府支持的新农村80多个,新农村的经济文化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新农村体育文化健身活动的组织管理体系基本建成,新增了一批体育活动的场所和体育设施,培养了一批新农村体育指导员和体育骨干。这些措施的落实,满足了新农村体育文化活动的需要,提高了新农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为新农村的体育文化建设以及和谐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调查法:查阅相关研究文献80多篇,对地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

2.2.2 访谈法:对太仓市体育局领导和有关新农村体育负责人就新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和设想进行访谈。

2.2.3 参与观察法:笔者亲自参加新农村体育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亲眼目睹了当前新农村体育文化活动的现状,对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改进和提升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3.苏南县级市新农村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现状分析

3.1组织网络基本建成,但职责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监控

太仓市目前新农村体育活动组织管理由市体育局统一管理,各镇党委指定一名党委委员负责新农村体育文化活动的管理,镇文体中心负责人和新农村体育指导员负责体育文化活动的落实。但从走访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太仓新农村体育文化活动的基层组织管理还比较薄弱,体育局主要是宏观指导,具体的组织实施是由镇文体中心和体育指导员负责,镇政府领导,对于新农村体育文化活动意识淡薄,没有充分认识到新农村体育文化对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性,他们往往重经济效益,轻文化建设,没有充分认识到体育文化的发展建设需要一定的渠道,需要某些手段,需要一些活动的交流,才能充分发挥体育文化活动的功能。体育局更多的关注是竞技比赛,对新农村体育文化活动没有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也没有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这就需要进一步发挥新农村体育文化活动组织管理部门的功能,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广大居民参与到体育文化活动过程中来。

3.2体育文化设施不够齐全,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

太仓市体育活动场馆主要有公共免费场馆、学校场馆、俱乐部场馆、社区健身中心等。太仓市体育活动场馆情况见下表。

太仓市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上明文要求新建社区要有群众健身的休闲广场、健身设施,有条件的社区还建立了健身中心、游泳馆。目前太仓新农村体育活动场馆主要是篮球场、健身路径、社区健身中心为主,说明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行,新农村的体育设施有了长足发展,为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目前的需求来看,新农村的体育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体育活动的需求,特别缺乏大型的免费体育馆及田径场,新农村体育活动还大部分集中在一些室外空旷场所,遇到恶劣天气,就不能保证一些活动的正常进行,还有一些活动,不便于在室外进行,但又是广大人民群众特别喜爱的活动,例如乒乓球、羽毛球等,这样就影响群众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阻碍了新农村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因此,加强新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是进一步促进新农村体育活动的必经之路。

3.3体育文化活动有一定的规模,但缺乏人气

随着苏南经济的不断发展,太仓在群众体育竞赛方面,多点开花,目前有每年举办的男子篮球甲级、乙级联赛,男子足球甲级、乙级联赛,老年桥牌赛、门球赛、太极拳比赛以及青少年学校体育的系列赛,新农村与新农村之间,还经常开展一些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交流活动。在新农村体育活动方面,太仓的几个早期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单位,均由社会体育指导带领,开展了健身舞蹈、扇操、太极拳等活动。社区广场每天都组织大型的交谊舞专场,让市民可以自由的享受到舞蹈的乐趣。对于活动能力较差的老人,社区以社会体育指导员带头,利用简单的活动器械,开展一些拉伸,扭转的辅助活动。通过体育比赛和体育活动,提高了广大新农村群众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吸引了部分人员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推动了新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但是由于新农村分布还较为分散,且大多数农民体育意识不足,导致了许多地区活动人群稀少,大多数新农村居民仍然没有投入到体育文化活动中来。

3.4保障体系不够健全

随着苏南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部门也十分重视群众体育的发展,制定了详细的群众体育发展规划,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提高身体素质,促进体育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但是,由于目前新农村建设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举办体育文化活动需要消费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往往一些好的设想以及一些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受经费、场地、组织等因素的制约,不能很好得到发扬和传承,导致新农村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呈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格局。

4.苏南县级市新农村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策略

4.1以国家政策为引领,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功能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文化建设目标,国家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更是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把文化产业列为支柱产业。体育文化作为文化发展的一个分支,党和政府对农村体育的发展一直给予高度的重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十条规定:提高农民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是农村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和各级农民体育协会的作用,并与文化站协同配合,做好农村体育工作,继续开展评选全国体育先进县活动,推动农村体育发展。农村体育活动可以在一定的组织管理下蓬勃发展。基层干部可以利用春节等农民闲暇、聚集的时间来举办一些篮球和乒乓球比赛。这不仅对改变当前农村一些赌博喝酒等陋习,创建农村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着积极的作用,更能激发农民对全民健身运动的参与兴趣。各级新农村建设的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国家的相关政策,积极推动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体育文化活动中来,以体育文化活动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先锋,带动新农村文化建设。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以政府文件精神为引领,确实落实各项文件精神,组织好新农村群众体育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从而促进新农村的建设,保证新农村的和谐、稳定。

nlc202309020105

4.2依托新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强体育设施的投入,吸引广大居民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基础,自新农村建设以来,各级政府为新农村的经济发展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新农村经济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只有农村的经济发展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民才会有闲暇时间、物质基础来参加体育活动,体育运动在农村的发展和普及才有可能。当前新农村群众收入还较低,农村的体育设施很匮乏,对于设备设施要求不高的篮球、乒乓球项目也难逃这一尴尬局面。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体育的落后状况必须主要依靠政府来实现。乡(镇)村两级基层干部要切实把农村体育工作作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抓,要把有限的体育文化活动经费适当地投入到体育基础设施中。体育下乡,篮球进村工程,就是要村村有个篮球场,有经济条件的乡、镇村两级政府可以成立体育协会,通过体育协会,组织相应的体育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4.3加强新农村体育文化活动的宣传,提升广大居民的健康意识

发展农村体育文化需要宣传媒体保障,目前,新农村群众的生活水平还较低,健康意识差,体育意识很不成熟,体育价值观念非常淡薄,对体育的理解和认识仅停留在欣赏的层次上,缺乏自觉投身参与的意识。必须依靠政府通过全民健身活动的宣传、普及与推广来转变群众体育观念,提升群众的健康意识和体育参与意识。加强对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宣传,让广大群众不仅能感受到竞技体育带来的民族荣耀与自豪,也能感受到群众体育带给自身的快乐与健康。体育意识对于群众参加体育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传媒是农村体育运动发展的推动力。近年来,体育大众传媒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并对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既有体育赛事报道,也有体育文化等方面的报道,这必将对体育运动在我国农村的发展和普及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

4.4加大新农村民间社团组织的培育

新农村体育社团的发展空间很大,体育社团是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也是一些体育先进村镇的成功经验之一。体育社团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社会体育发展水平、体育社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九条规定:充分发挥各群众组织的社会团体在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行业系统体育协会和其他群众体育组织,逐步形成社会化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立和完善农村体育社团,是发展我国农村体育的必要措施和重要步骤。

4.5依托农村学校体育平台,培育农村体育骨干

农村学校体育是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平台,在我国的广大农村中小学校可以成为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平台。首先,农村中小学生是农村体育的参与主体,让体育运动进入中小学校的体育课堂,既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所倡导的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也能激发广大农村中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兴趣,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进而促进体育运动在我国农村的推广和普及。第二,农村中小学校的体育设施为农村的体育运动开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学校的体育设施一般都有运动场所,可为农民所用。农村中小学校的各种比赛等活动对农村体育运动的开展能起到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

广泛开展农村体育文化活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村体育文化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把农村体育文化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大督查力度,为实现全社会的健康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各级政府要抓住当前机遇,切实加强农村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建设,为农参加体育活动提供方便,创造良好的健身环境和条件。由于农村问题的特殊性,所以农村体育在农村中的全面开展绝不是哪一届或者某几项政策的出台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它是一个长期历史积累的问题。同时它也不仅仅是体育系统本身就能解决的问题,它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关注。发展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但并非可望不可及。发展农村体育、创建小康型农村,是我国为实现全民健身、终身体育等理念的实际行动,它必定会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我国农村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邹师,齐维毅,丛冬梅,陶华滨,张丽艳,刘中革,张永刚.辽宁省群众体育发展概况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1).

[2]刘明生.上海市社区体育组织现状及发展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1).

[3]冯晓东,杨树东,刘崇越.北京市农村群众健身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5).

4.县级文化执法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 篇四

摘 要: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宿迁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就存在的有关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宿迁,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对策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之下,农村文化建设呈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为“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这种状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改变。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宿迁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就存在的有关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1.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1.1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

1997年至1999年,宿迁相继投入建站补助经费78万元,与省补资金合计为413万元。共计建成81个达标乡镇文化站,其经费不足部分由县乡两级政府用土地划拨、政策性减免、劳动力和垫支、借支等方式解决。随着这一批相对较高标准文化站的竣工并投入使用,乡镇文化活动阵地得到了扩充和加强。

2001年起,县区文化局撤并到广文局,乡镇文化站撤并为文广中心”。全市由125个乡镇撤并为109个乡镇,“文广中心”也缩减到109个。文广中心核定事业编制4名,其中:农村文化服务员1名、采编播音员1名、机务线务员1名、新闻报道员1名。编制核定到岗位,不具体到人,人员实行公开招考,择优选人,合同聘用,岗位管理,人事代理。乡镇文广中心设主任1名,在业务人员中竞争上岗,择优聘用。文广中心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经费纳入乡财政;行政隶属当地政府;业务上接受县(区)广播电视文化局指导。

2007年,我市争取到省文化厅、财政厅的支持,再新建10家达到省级标准的乡镇文化站。

1.2“三送”工程

2006年,我市建立了市“三送”工程中心,为“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提供了组织保障。市文化局与市委宣传部联合组织开展了“百乡千村文化行”活动,并以此为抓手,统筹安排全市“三送”工作。去年,全市共送戏下乡418场次,送电影下乡836部近万场,送图书下乡10万余册,观众和读者人数逾200万人次。2007年,继续开展“三送”活动,计划送电影1万场以上、图书20万册以上、戏300场以上。

1.3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截至2007年底,全市完成省文化厅下达的“共享工程”共6个县级分中心和9个基层服务点建设任务。农村文化服务功能能力进一步提高,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

1.4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

截至2007年9月底,全市农村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1万户,入户率18%。94个乡镇实现县乡有线光缆联网,占91.26%。光缆通达村774个,占全市1449个行政村的53.4%。

1.5“农家书屋”建设工程

2006年,完成了20个村级公益性“农家书屋”试点工作,并利用“农家书屋”开展各种学习培训和交流活动。2007年,扶持新建“农家书屋”22个。两向上争取资金44万元。群众自建19个。共计61个。

1.6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2007年,市政府公布的第一批宿迁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7项,并成功申报省级代表作6项,编印了《宿迁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汇编》。

2.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

2.1农村文化建设认识不足,农村文化政策落实不到位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村文化建设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各方面力量的热心关注和广泛参与。乡镇领导对文化工作的重视与否,直接关系到该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目前部分乡镇领导存在 “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仅限于写在文上、放在桌上、挂在墙上,就是不落在行动上,导致农村文化经济政策落实不够到位,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普遍不足。甚至部分乡镇文化工作出现“建站容易巩固难、文化队伍稳定难、群文活动开展难”的局面。

2.2:农村建设文化站难,巩固运营好文化更难

乡镇文化站达标建设工程是省政府提出的新五件实事内容之一,按照省文化厅、财政厅实施方案要求,2004年上报无站房的每个补助30万元,原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下的补助20万元,201平方米至400平方米补助10万元,401平方米以上不足500平方米的补助5万元,不足部分要求市、县(区)、乡财政补足或社会捐助,而实际情况是我市财政难为其力。乡镇财政在新的财政体制下,自身运转尚存问题,让其兜底实在是勉为其难。从05年个别的试点到06年的实际建设,省补助的资金仅够基建费用。规划设计、土地划转、拆迁等费用均需乡镇承担,而乡镇财力匮乏,难以负担。即便房子建设起来,必要设施设备大多无力购置,巩固利用成了实际问题,出现建得起用不起,或建好无法用好的现象。实际上,国家及省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高度重视乡镇文化站建设,也不断安排专项建设资金,而效果始终不明显,原因主要有:一是所有权归属乡镇,乡镇政府拥有实际处置权,文化站被任意挤占、转让、拆而不建的情形难以避免。二是没有建立有效的公益性文化投入机制。文化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以致文化站用房、图书、器材等设备设施老化,难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06年开始的新一轮乡镇文化站达标建设工程,总结了以往经验教训,要求把省、市、县(区)投入部分形成的资产确定为县(区)主管部门所有,乡镇及社会投入部分归乡镇所有,这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方面市、县(区)补助难以落实或落实力度不大,实际缺口多,乡镇负担过重,新一轮乡镇文化站建设难以达到理想状态;另一方面土地证、房产证,两权一证是否可行,有关部门可否照此办理还是个未知数,因而难以避免随着时间推移而重蹈旧辙的状况。

2.3缺乏投入保障机制,难以形成文化氛围

文化底蕴不是一朝一夕的积淀可成的,开展

一、两次文化活动、营造一时、一个阶段的文化气氛或做一两件有文化品位的事是比较容易的,而要长期坚持,形成氛围没有一个切实有效的投入保障机制是相当困难的,即使形成也难以持久,更难以发展,乡镇文化站的兴、衰就说明问题。

2.4:文化队伍素质不高,缺乏专业文艺人员

群众文化是一个特殊专业,要求从业者不仅要有较好的专业素养,而且要有坚韧不拔的奉献精神。从我市乡镇文化队伍情况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从教师中择优选拔的,支撑农村文化工作近三十年的文化工作者,经过两次改革,大多退休或转岗,处于青黄不接的尴尬状态。现有在岗人员是从现有乡镇事业人员中确定,相当部分人员既无专长,也无特长。同时他们还有下队、驻村任务,无暇顾及本职工作,由于各种客观原因,致使文广中心地位每旷日下。加之乡镇文化站条件差、待遇不高,活动经费缺乏,难以营造招揽人才的良好氛围,导致本来就很少的专业人才外流,出现人才断层和年龄老化现象。

3.加强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3.1.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加强组织领导考核

各级党委和政府只有切实负起责任, 进一步明确并强化乡镇党委政府对繁荣农村群众文化的责任,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从而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3.2拓宽建设资金渠道,完善文化运行机制

借鉴以往乡镇文化站建设巩固不力的教训和国土、财政等系统的成功经验,对无房或不达标的乡镇文化站,由市、县(区)文化部门按省里标准(建筑及占地面积等)统一设计多份建设施工方案,供乡镇政府选择;县区政府统一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建设资金由省厅根据审计结果足额拨付;市政府协调土地、建设等部门办理土地、房屋产权证,所有权归县区文化主管部门,使用权归乡镇文广中心;乡镇负责内部设施设备添置及日常维护;拆迁、置换、出租等必须经县区政府或文化主管部门报请省文化厅批准。

3.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挖掘农村文化资源

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要靠外部支持,而且也要通过对现有文化体制的改革,创新运作机制,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我们要改革不适应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有效利用农村的文化资源,释放和增强文化建设的活力,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农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探索乡镇文化站“公有民营,股份合作”的运行新机制,以及按照“集成、综合、联网”的原则,整合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农村现有各种宣传教育阵地。针对目前农村文化现状,以“发展主流文化、管理宗教文化、培育民俗文化、引导休闲文化”为目标,切实发挥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服务功能。

3.4放宽单位编制限制,建立人才引进机制

5.县级文化执法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 篇五

关键词:农村;法治文化;法治精神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1-0116-02

法治文化是法治的灵魂,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近年来,亳州市出台了《法治亳州建设纲要》,以及《关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把法治文化建设任务量化、细化、责任化,实行工程化、项目化、常态化推进,为“三个亳州”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但在法治城市、法治县区、法治单位的创建活动的实践中,农村法治文化建设还存在不足,落后的农村法治环境和农民日益增长的农村法治文化需求产生巨大的冲击,因此需要尽快优化现有的农村法治文化环境。

一、亳州市在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上的重点、难点

1.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法治文化建设最大的阻力

法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法的起源、本质、作用和发展变化,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法制与经济,总有一种难分难舍的内在关系。总书记说:“改革和法治是两个轮子,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和法治的关系,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奠定民主与法制的物质条件。特别是,亳州市城乡之间、富裕村和落后村之间的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2014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 192元,人均消费性支出14 264元,恩格尔系数为31%,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4.5平方米;而2014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 967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 591.9元,恩格尔系数为36.2%,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2.2平方米。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带来地区法制建设的不平衡,要发展农村基层法治文化建设必须优先发展经济,也只有农村的经济状况和农民的物质生活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后,农村和农民才有条件和精力来发展文化,整个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问题才能得到改观。

2.经费投入不足是法治文化建设最大的硬伤

在基层,司法机关在人、财、物等方面往往受制于其他国家机关和组织。特别是乡镇一级司法所的经费必须由镇政府所决定,如果要在推进农村法治文化建设中“大展拳脚”,离不开政府的鼎力支持,因此转变政府的执政理念迫在眉睫,要做到拿好“经济报表”的同时也拿好“法治报表”,把法治文化建设纳入社会文化工作统筹中,当作一项长期的事业来做,并寓于地方发展的大局,改变开展法治建设只是为了应付普法依法治理考核的短浅观点。当前,各级政府对文教卫、养老、清洁工程等等的财政预算都有一定的投入比例,但是对于法治文化建设的投入则没有明确要求的比例,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党委政府的决策意图,随意性大,往往是为了完成上级特定时期的交办任务,“蜻蜓点水”式地上一堂课,贴贴宣传画,搞搞体育运动,组织一些歌咏比赛等等,把法治文化建设等同于文体活动去抓,缺少通盘考虑和统筹规划。表层的、形式化的东西多,一阵风过去后,预算投入就滑坡回落。

3.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是法治文化建设最大的困惑

法治文化建设服务的对象和最大受益者是广大人民,人民是法治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主体。然而在文化活动,出现了很多群众不愿意参与的局面,宣传文化活动出现的“热与冷”现象不容忽视。(1)广场活动热,阵地活动冷。(2)重点地区热,边远地区冷。(3)重要活动热,一般活动冷。(4)民办项目热,官办项目冷。根本原因是形式化的东西多,很多活动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纯粹是应景之作,严重脱离群众的实际需求。在实地调研中发现,自然村农家书屋里的书多数是出版日期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书籍,和当前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格格不入,当然导致了“见物不见人”的尴尬局面。所以,法治文化建设一旦脱离了具体的生活就成了无源之水,不能对群众产生感召力。

4.传统文化的积弊是法治文化建设的最大羁绊

费孝通先生说,中国传统的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是以村庄为相对固定的单元系统组成的国家,绝大部分的社会成员以血缘关系组合在一起,家族也是一个村落。人们从熟悉中获得信任感,并且只对乡规民俗认可、奉行,看重的是人情、天理,而不是法律、行政条例。这也就是很多的法律史学家,把我们传统的法律称为是情理法的原因。

在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熟人社会形成的“和”文化在农村根深蒂固。人们在遇到纠纷时往往会选择“私了”的方式,厌讼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法治文化的普及。在“人情大似天”的乡土社会文化土壤当中产生不了我们现代意义上的这样一个法治的追求。“乡土社会”的过分发育是对法制社会的腐蚀、市场竞争的摧残、和谐社会的瓦解,甚至公权力也沦为交易工具。

5.政府部门引导不力是法治文化建设最大的缺失

基层一些同志认为经济发展是硬指标,法治文化建设是软任务,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从亳州市法治文化建设的现状来看,在法治文化建设的人员配备、经费保障、活动用地、发展方向、服务内容、技术指导等等方面,仅仅靠群众自发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府部门的正确规范和指导,否则农村文化建设很容易出现偏差。在调研中发现,基层一些公务人员,不学法、不懂法,甚至讲起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讲不过群众。

二、尝试性的建议

近年来,亳州市不断创新普法形式,制定了《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亳州建设信息工作制度》,组织开展了具有亳州特色的“江淮普法行”“万名公民旁听庭审”和“徒步普法行”等活动。从法制宣传活动的形式、制度建设和重点对象普法等多个方面入手,基本完成了对“六五”普法工作格局的部署。但与建设法治城市的要求相比,与适应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相比,法治文化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和薄弱环节。为在依法治市轨道上更好地全面推进“三个亳州”现代化建设,提出几点尝试性的建议。1.确立法治文化建设的正确理念

亳州市文化历史悠久,受传统道家、儒家文化的影响,我市农村中“人情味儿”“乡土味”十分浓郁,但是以血缘、地缘和业缘所维系的圈子,也同时让法治精神难以渗透到农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造成了有法制,但是没有法治的局面,对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增加了障碍。要铲除盘根错节“乡土社会”的积弊,逐渐步入“公民社会”“法治社会”,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增强法治信仰,打造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核心内容,应逐渐地把法治的理念和精神通过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渗透到农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法律成为农民信仰的对象,特别是对于弱势群体,积极为他们提供应有的法律援助,保证公正司法,是塑造法律信仰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对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提供资金和政策上的倾斜,以保证及时、快速、准确无误地为农民提供法律服务,从而,培养农民对法律自发的、理性的高度认可和遵守,不断转变成农民的自觉文化,用真正的法治赢得民心。

2014年底,《中共亳州市委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依法治市”的总体目标:让法治信仰深入人心。旨在借助亳州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法治化轨道上推动亳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让法治理念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方面,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2.完善法治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

近年来,亳州市在创新法治文化建设的载体与形式方面,取得初步进展,比如建设法治公园、法治广场、法治走廊等法制宣传场所。还应该在法治文化建设格局上有进一步的突破。一是充分利用法制宣传新媒体:互联网、广播电台、《亳州晚报》等作为宣传法律知识、报道法治动态的阵地。二是利用开发传统曲艺资源:“土里生来土里长,要听还是拉魂腔,字字句句泥土香。”梆剧、二夹弦、泗州戏是亳州市特有的戏曲表现形式,能够使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更贴近基层、更贴近群众、更接地气。三是可以开发民间艺术资源,拍摄一些普法短剧、相声,组织一些法治文化书法、绘画、剪纸作品的展出。

3.加强法治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

要充分发挥亳州市法学研究会、法律工作者、司法人员、市县两级党校法学教师及各界人士建设有一批专家、学者和法律工作者组成人才队伍,逐步实现法治文化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2015年3月亳州市召开县区法治建设工作会议,对县、区法治建设重点考核工作进行了指标量化,明确了“123456”工作法。其中,“4”就是,抓好4支队伍,抓好普法讲师团队伍活动;抓好普法志愿者队伍活动;抓好法治联络员暨法治信息员队伍活动;抓好法治文化建设队伍活动。

6.县级文化执法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 篇六

刘尧

(浙江师范大学 教育评论研究所浙江金华321004)

县级社区学院主要是指面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解决农村人口全面发展问题,由县级政府主办,县域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高等教育等多种教育统筹整合,农科教等部门共同参与,采取多种教育手段和方式提供便利的学习机会和满足学习者多方面学习需求的农村高等教育机构。县级社区学院一般设立于县市内,由县市教育行政机构认可并接受其督导,以推进县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和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为根本宗旨。它具备立足于县市、面向大众、花费较低、形式灵活、内容实用、交通便利等一些基本特点。县级社区学院是建在农村、为了农村,以开展农村高等教育为主要职能的农村高等教育机构。

一、我国县级社区学院的发展背景

我国县级社区学院的起源是国务院前副总理李岚清在1994年访问美国期间,专程访问了芝加哥市郊杜培郡社区学院,回国后即向北京市有关领导作出“试办社区学院”的指示。原国家教委成人教育司在1998年5月召开的新时期成人培训暨再就业培训研讨会上,对北京市、上海市、河南许昌市进行社区学院试点工作予以很高的评价。在2001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当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至立同志又强调指出:今后高等教育要大力发展地区性高等职业教育和社区学院,使高等教育的区域性更加合理,培养当地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

1.我国县级社区学院发展的政策背景。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开展社区教育试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的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继续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促进科学种田。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以上这些都为县级社区学院的发展,提出了艰巨的任务和坚实的政策保障。

2.我国县级社区学院发展的实践背景。我国社区学院发展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成人高校和专科院校与地方结合办起的社区学院。这些社区学院都是以美国社区学院为模板而建立的。第二个阶段,是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开展社区教育试验工作之后,在教育部发动的社区教育实验中,主要以建立终身教育体系为宗旨,把教育深入到街道、社区、乡村。在此前提下,全国各地一些街道、乡镇或居委会建立的“社区学院”,这些多数不是真正高等教育意义的社区学院。第三个阶段,是利用电大的独特的系统优势、网络优势和资源优势,在县级电大挂牌成立县级社区学院,或者是以县级成人学校、职业学校为基础组建县级社区学院,为当地社区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载体和平台。浙江省的县级社区学院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二、浙江省发展县级社区学院的政策依据和实践探索

2006年9月29日,《浙江省教育强省建设与“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出台。《纲要》提出了教育强省建设的总体目标,并对未来5年乃至15年内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作出具体要求。

1.政策依据。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在“努力提高农民素质”方面,明确提出了“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学校、函授教育、网络教育、乡镇成人学校等作用,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社区教育,逐步构建农村终身教育体系”。《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建设一批社区学院和农村成人文化学校,城乡社区教育普及面分别达到90%和60%以上。”《浙江省教育强省建设与“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到2010年,对一些有足够财力支撑能力的教育强县(市),可整合广播电视教育、自学考试、网络教育、函授教育等远程教育资源,举办1所为地方服务的社区学院(不列入全国高校序列、不纳入公办高职高专建制)。2008年全省有教育强县(市、区)78个,人口覆盖率达90%,这些都为县级社区学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实践探索。浙江电大作为一个省、市、县三级系统办学、实行现代远程教育的教育机构,有其独特的系统优势、网络优势和资源优势,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大有作为。2006年,浙江电大印发《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关于电大办学向乡镇延伸的意见(试行)》,就电大进一步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向乡镇延伸办学提出意见。浙江省电大设立乡镇工作站,将职业教育、社区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带到了乡村和城镇,送到了村民家里,实现了他们“足不出户受教育,干着农活读大学”的愿望。2008年,浙江省电大系统有10所市级电大,59所县级电大遍布全省各地,并且下属的杭州、台州、金华、嘉兴、衢州、丽水、温州、湖州等8个地市电大,30余个县级电大也已经挂牌成立社区大学和社区学院,为当地社区教育的开展提供载体和平台。

3.主要类型与现状。经过近几年的探索,浙江省县级社区学院有了长足的发展。其类型有两种:一是以地市电大为依托建立社区大学,向下覆盖县(市、区)级的社区学院,街道办事处(乡、镇)社区学校和居委会、村级教学班,以点带面,形成地市社区教育的综合立体网。到2008年,杭州、台州、金华、嘉兴、衢州、丽水、温州、湖州已经建立社区大学,绍兴已经有政协提案提出,政府近期也将依据以上方式建立社区大学(学院);二是在成人学校的基础上建立社区学院,宁波市以及下辖区县(市、区)基本是如此建立社区学院的。经过网上搜索和调查统计,截止2009年3月,浙江省90个县(市、区)中有55个成立了社区学院,占61%;筹建的6所,占7%;待建的29所,占33%。2008年,浙江省进入全国百强县(市)的有27个;浙江省教育强县(市、区)有78个,人口覆盖率达90%。2009年浙江省78个教育强县(市、区)中,不完全统计,已经有81%的教育强县(市、区)建立(或筹建)社区学院,还有19%的教育强县(市、区)尚待建立社区学院。

三、浙江省发展县级社区学院的指导思想与功能定位

浙江省县级社区学院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创建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发展目标,以提高城乡居民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文化水平为基本任务。县级社区学院多数依托县级电大(成人学校)的办学条件,整合县(市)各类教育资源,本着“立足社区、服务社区”的原则,为社区提供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各类教育服务,为社区培养大批实用性和专业性的人才服务,为促进社区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目前,浙江省县级社区学院的功能定位主要是:

第一,协助、沟通的管理功能。县级社区学院协助县(市)社区教育专门领导班子制定社区教育发展规划、阶段性的工作计划;为县(市)社区教育专门领导班子提供决策依据,为街道(镇乡)、居民区(村)社区教育机构提供咨询服务,指导工作;负责全县(市)社区教育的整体管理;培训各级社区教育干部;开展社区教育科学研究。

第二,教育教学功能。县级社区学院的教育教学功能主要包括:①准学士和本科预备教育,即转学教育;②职业和技术教育;③普通教育;④社区服务;⑤成人和终身教育。

第三,参与当地经济发展功能。县级社区学院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网络优势,与企业结合,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调查研究、决策咨询、科技开发研究,为社区经济发展作贡献。

第四,社区文化建设功能。县级社区学院通过构筑以社区学院为龙头,街道(镇乡)、居民区(村)的社区教育机构为骨干,以社区学习型组织为基础的社区教育体系,大力开展社会文化生活教育,促进社区“三个文明”建设。

四、浙江省县级社区学院的发展模式与管理体制

浙江省县级社区学院建立有3种模式:一是独立建校,如杭州市旧城区的社区学院多数属于此种模式;二是依托已有的成人教育机构并整合有关教育资源建设社区学院,如宁波市的多数县(市)的社区学院就是这种模式。三是依托县级电大并整合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资源建设社区学院,如台州、金华、嘉兴、丽水、湖州、衢州、温州和杭州市萧山区、富阳市、建德等社区学院就是这种模式。第三种模式是浙江省县级社区学院建立的主流模式。

浙江省县级社区学院普遍采用的管理体制是:县(市)建立社区学院、街道(镇乡)建立社区教育学校、居民区(村)建立社区市民学校或村民学校。通过三级社区教育网路系统的有效运作,开展县(市)社区

教育工作。最为典型的是萧山社区学院,它努力扎根于萧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沃土,顺应萧山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轨迹,着力在构建社区教育的立体化网络。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已基本建成了“纵横两条线,天地人三张网”的立体化网络系统。

浙江省县级社区学院内部管理体制,因不同学校而有所不同,正在调整和形成之中。比较完善的是萧山社区学院的内部管理体制。该学院设立三个职能部门,分别是社区教育部、继续教育部和社区培训部。社区教育部主要负责全区社区教育工作的规划、推广和研究,并负责指导镇街社区教育中心和社区市民学校的业务指导;继续教育部主要负责除原电大系列的学历教育外的学历教育,具体是协调各成校的学历教育,负责与普通高校的合作;社区培训部,除承担电大的原有的培训工作,主要是开拓新的培训领域,与区劳动保障局、人事局、民政局、农业局等单位进行联合,负责全区政策性培训的计划制订、任务分解、工作落实等,同时,也组织一些较高层次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

五、浙江省发展县级社区学院的保障机制

浙江省办好县级社区学院,建设学习型社区,既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为此,在建立健全有效的保障机制方面做了如下探索。

1.加强政府的统筹职能。从浙江省各地的实践看,“政府主办、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支持、群众参与”,已经成为浙江省县(市)社区教育最佳的管理模式。——县(市)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统筹领导全市的社区教育工作。县(市)社区教育委员会由当地政府主管领导任主任,组织、宣传、人事、教育、财政、民政、劳动、公安、科委、工、青、妇等部门领导及骨干企业集团代表任委员。在教育局或社区学院设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全面规划,指导和实施社区教育计划。——在社区教育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县(市)社区学院及各街道(乡镇)社区教育学校、居民区(村)社区市民学校(村民学校);形成县(市)、街道(乡镇)、居民区(村)三级社区教育网络。

2.建设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社区教育(县级社区学院)健康发展的依托。根据浙江省政府规定,每个乡镇要配备一名成人教育干部,社区教育专职教师按每万人2名配置。全省各地在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全省各县(市)建立了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为主体,专兼结合,适应社区需求,富有工作责任心与事业心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目前,浙江省社区教育(县级社区学院)的师资队伍一般由专职、兼职和志愿者三部分组成。杭州市社区教育的实践证明,专职师资队伍是发展社区教育的骨干力量,兼职师资队伍是创建学习型城市的主体力量,志愿者队伍是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基础力量。

3.落实社区教育办学经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社区教育,既是政府行为,也是社会行为和个人行为。因此,浙江省普遍采取“四个一点”的办法,即“政府拨一点,社会筹一点,单位出一点,个人拿一点”的办法,来解决社区教育办学经费问题。浙江省2003年规定社区教育经费至少应按照每年不低于人均1元钱的标准划拨,经费列入县(市)政府经常性财政开支,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在开展社区教育工作中各自职责和所承担任务,落实相应的经费。社区教育经费主要用于社区教育的办公经费、宣传经费、奖励经费和师资培训经费等,各地也在社区建设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社区教育。

4.拓展社区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杭州市利用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社区学校等社区教育平台,开展了多规格、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富有杭州特色的教育培训,如职业(岗位)培训、转岗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满足社会对大量中低层人才需求,有效提高就业率,缓解就业矛盾;开展普通话、外语、计算机等通用技能培训,提高市民文化、科技素质,树立杭州市健康、文明、进步的城市形象;对青少年进行校外教育,内容涵盖思想政治、爱国主义、国防、工业、农业、科学技术等方方面面,提高在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开展学历培训,满足市民对高学历的要求。县级社区学院也将触角延伸到了广大的农村。围绕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村社区教育将重点放在了农民实用技术和“双证制”教育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失土农民培训、乡镇企业职工“双证制”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上。

六、浙江省发展县级社区学院存在的主要问题

浙江省县级社区学院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但毕竟发展的历史不足10年,在近几年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改革完善问题:

1.有些县(市)对社区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社区教育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社区教育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重要性和紧迫性还没有完全被社会所认识,有些地方领导对社区教育的性质、功能还不清楚,在思想上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偏重于社区的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在社区教育工作上行动不到位,不少群众对自我学习的需求也不是很强烈,学习自觉性不高,社区教育的功能还没有真正得到发挥,仍处于一种自发状态。截止2008年,还有16个教育强县没有建立社区学院。

2.缺乏统一有效的组织管理机构,统筹协调不力。目前,浙江省对社区学院建设与管理没有出台任何规章,也没有设立统一的社区学院管理机构。现在的社区学院多为地(市)和县(市)政府批准设立。所以,县级社区学院的建设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如名称就比较混乱,有的称社区学院,有的叫作社区教育学院。有些县(市)还没有建立专门的社区教育领导机构,现在这项工作,县(市)文明办、民政、农业、宣传、经贸、劳动、文化、共青团、工会、妇联等部门都在抓,但都是从部门的角度去做,缺乏统一的目标,统一的部署和安排,工作合力难以形成。

3.经费投入不足,设施条件较差。比如:到2006年为止,温州市社区教育还基本没有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中共温州委办发〔2005〕68号文件规定的社区教育经费至少应按照每年不低于人均1元人民币的标准普遍没有得到落实,使得经费严重缺乏,使得社区教育日常活动经费得不到保障,社区教育应有的教学设施资源得不到添置,该开展的活动无法开展。据调查,2006年,金华市除义乌市外,其他县(市)都未安排专门的社区教育经费。这样,势必影响社区教育的健康发展。

4.培训针对性不强,效果不理想。有的乡镇的培训,仅以政府的培训计划来做,没有与农民和社区的需要相结合,针对性不强。一方面是农民真正需要的一些技术得不到培训,而另一方面农民真正需要的培训项目又得不到政府有力的资助。如:温州市鹿城区,开展鞋样设计技术培训,每期(3个月)需要经费3000元,设计打版,每期(4个月)需要经费2180元。政府补助的每人200元经费,根本不能解决什么问题。还有一些培训与市场不对接,虽然通过培训学到了一技之长,但到头来还是找不到就业门路。

5.缺乏农村教育特色。农村的社区教育与城市的社区教育不同,教育的对象文化层次低,而且呈分散状态。尽快建立起一套真正满足农村人口需要,切合农村实际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以及教育运营机制,是发展县级社区学院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难题。配备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群众信得过、能够深入农村、满足农民需求的农村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是推进农村社区教育工作的有效保证。

七、对浙江省发展县级社区学院的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社区学院发展不仅决定于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还受制于人们对社区学院的认识与接受程度。今天,我省创建社区学院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已经具备,社区教育正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健康发展。但是,对于创建社区学院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认识不够,阻碍了社区学院的发展,所以,要加大宣传力度,尽快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都来关心和参与社区学院建设的风尚。

2.加快立法进程。社区学院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法律的保障。美国各州都制定有完善的社区学院法律法规,社区学院的办学宗旨、管理体系、组织机构、营运方式和资金保障等,法律都有明确的规定。这就从法律上确立了社区学院的地位,使社区学院成为美国全民终身教育网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国县级社区学院也应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因此,我国应由教育部门牵头,尽快制订有关县级社区学院的法律法规,规范和促进其发展。

3.加强领导管理。从浙江省的经验看,“政府主办、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支持、群众参与”,是社区教育最佳的管理模式。县(市)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在教育局或社区学院设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在社区教育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县(市)社区学院及各街道(乡镇)社区教育学校、居民区(村)社区市民学校(村民学校);形成县(市)、街道(乡镇)、居民区(村)三级社区教育网络。

4.明确职能准确定位。县级社区学院教育职能的多样性和综合性,使其能行使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多种职能。它办学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发展,建立学习化社会。其教育体系包括:高等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其教育任务是以社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职业、技术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依据,通过学习或培训,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可

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为稳定社会、繁荣文化、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社会文化生活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学习化社会提供一个平台。

5.根据社区需要设置课程。县级社区学院要根据社区的需求设置课程,课程开发要与当地的工商部门、企业、社会、个人联合进行,可以组成课程专业设计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进行课程开发的有关工作。县级社区学院要依托社区机构和产业,创新社区教育课程体制,发挥社区学院的地方性、职业性、灵活性等特点,与普通高校互为补充。加强社区学院课程建设,提升社区教育的质量,为实施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区,最终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贡献力量。

6.采取较低廉的收费制度。经费问题是创办县级社区学院的大问题。全面推进社区教育,既是政府行为,也是社会行为和个人行为。因此,可以采取“政府拨一点,社会筹一点,单位出一点,个人拿一点”的办法来解决社区学院的经费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尧.浙江省县级社区学院发展背景、现状与趋势[J].教育与现代化,2007(4):66-74.[2]刘尧.我国县级社区学院发展模式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7,28(4):6-7

上一篇:围墙施工合同范本最新下一篇:七年级期中英语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