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

2024-09-29

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11篇)

1.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 篇一

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杭州市家长对孩子接种二类疫苗意愿度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调查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上升,预防传染病等疾病的意识逐渐提高。儿童由于身体机能处于发育阶段,是易患各种传染病的弱势群体。从1978年儿童免疫计划实施以来,在政府免费向儿童提供第一类疫苗的背景下,许多儿童从中获得益处,减少了一些疾病的发生。基于接种疫苗能够减少疾病的发生,有许多关注孩子身体健康的家长对孩子进行第二类疫苗的接种。

二类疫苗---即自费自愿接种的一类疫苗。常见的二类疫苗有:口服轮状病毒疫苗、甲肝疫苗、HIB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等。二类疫苗建设是当下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二类疫苗建设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二类疫苗投入使用。

调查目的: 作为一项事关儿童健康保障的医疗建设,居然有一些不法分子进行着非法的二类疫苗交易,动摇了二类疫苗的安全性、可靠性。2016年3月轰动全国的山东毒疫苗事件,数亿元疫苗未冷藏流入众多大省。这些疫苗包括流感、乙肝、狂犬病、轮状病毒、Hib、水痘、脑膜炎、脊髓灰质炎等25种疫苗,这些疫苗或无效或影响人命,流入湖北、安徽、广东、河南、四川众多省、市、自治区247名人员手中。

在毒疫苗事件的影响下,众多家长对此表达了不同的态度,在家长们的态度背后,疫苗案动摇了众多内地家长对国内疫苗质量的信任度,透露了众多家长内心的无助与恐慌,疫苗的质量与安全性的保障措施亟待实施。

基于以上背景,我们以杭州市0-6周岁孩子父母为调查对象,就目前杭州父母对孩子接种二类疫苗的现状、认识程度、意愿度以及意愿度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调研分析。我们通过对家长代表和相关医务人员的访谈中了解并收集民声民意,并且对二类疫苗的有益方面进行推广,对与二类疫苗相关的不合理方面进行探讨,得出改进方案,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建议和决策。调查对象:

杭州市的孩子家长(根据疫苗接种表我们确定孩子的年龄范围为0-6周岁)调查内容:

通过问卷调查和团队访谈的形式,进行“杭州市父母对孩子接种二类疫苗的意愿度调查”的相关调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去了解杭州市父母的基本情况以及二类疫苗的接种情况,使得我们的调查研究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人物访谈的方式调查影响父母给孩子接种二类疫苗的意愿度因素。总计发放问卷480份,收回有效问卷约416份。

调查结果分析:

一、家长对二类疫苗的了解程度不够。尤其是年轻及年长的家长。有180位家长表示不了解二类疫苗,约占有效问卷的43.27%,基本了解占44.23%,比较了解占8.89%,非常了解的3.61%,可见家长对二类疫不了解比例较大,杭州市家长对二类疫苗了解程度存在不足。

二、家长对改进方面观点比较集中在几个方面。敢于本次毒疫苗事件的发生,家长表示需要改进的方面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67.03%的家长认为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加强疫苗的监管合理,62.91%的家长要加强有关部门的执法力度,打击不法分子,46.70%的家长表示国家应该加强对卫生疾控中心的监管,42.31%的家长表示要加强疫苗的冷链输出和保存等方面的监管。

调查小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益至上观念的作祟,分销市场的混乱,政策漏洞的弥补不足,监管的不完善„„等等原因,社会变得越来越浮躁,利益和权力至上越来越成为主流。在此刻关于杭州市市民对于儿童接种二类疫苗情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于加深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能够促进他们对社会的了解,提高老百姓对经济和社会医疗发展现状的认识,弘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都处于普遍联系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联系具有普遍性,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民众从毒疫苗事件中到庞某及其女儿与不法商人之间的联系,进而到国家监管部门的职责、法治问题。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积极解决好医疗卫生这样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毒疫苗事件暴露出医药卫生监管中的问题。必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药品供应、监管体制。

基于二类疫苗的主要问题

1、您的年龄是

①20岁-30岁②31岁-40岁③41岁-50岁④50岁以上

2、您的宝宝多大了?月(不满一周岁)或周岁(若不是独生子女,以最小孩子为准)

3、您之前了解二类疫苗吗?

①不了解,完全不知道二类疫苗是什么(跳至B3)②基本了解,我大致知道二类疫苗是什么

③比较了解,了解二类疫苗的种类及作用④非常了解,我可以向别人解释清楚并推荐

4、您听说过此次的毒疫苗事件吗?

①没听说过,我不知道这个事情(跳至第三部分)②我听说过,但没有具体了解 ③我有过一些了解,知道事件来龙去脉④我非常了解此次事件,至今我仍关注此事件

5、您听说过此次的毒疫苗事件吗?

①没听说过,我不知道这个事情(跳至第三部分)②我听说过,但没有具体了解 ③我有过一些了解,知道事件来龙去6脉④我非常了解此次事件,至今我仍关注此事件

6、您觉得本次毒疫苗事件的发生表明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最多可选3个)________________ ①疫苗的冷链运输和保存等方面的监管②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加强疫苗的管理 ③加强有关部门的执法力度,打击不法分子④国家对卫生疾控中心的监管 ⑤加大疫苗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风险认识⑥其他

2.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 篇二

高职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也可以说是高职大学生的动手能力, 是指保证高职大学生顺利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须具备的那些生理和心理特征。[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 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 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质量, 开展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是加强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

第二, 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是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促进高职大学生认识我国国情, 增长才干, 服务社会, 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第三, 培养高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是检验高职大学生所学专业理论正确与否和促进知识转化为素质的重要环节。高职大学生在校学习主要是理论学习, 但高职大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是否正确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来检验。同时, 将高职大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 关键是看其能否将所学知识用来解决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如果学生们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用来解决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说明知识已被自己掌握, 已经内化为自身素质。因此, 培养高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既是检验高职大学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也是促进知识转化为素质的重要环节,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任务。

二、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在学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共同努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积极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 很多高职院校思政课部、学工处和各个院系总支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和打工实践。有的学校把学生的社会实践调查作为学生必须完成的寒暑假社会实践作业, 有的学校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调查进行评比, 对于优秀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给予奖励。

第二, 把高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计划之中, 为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制度保证。有的学校把高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计划与大纲之中, 规定了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定的课时量, 确定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并且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严格的考核, 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重要内容。

第三, 很多高职院校的思政课部、校学工处等部门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打工等社会实践。在学校思政课部、学工处等部门的鼓励下, 很多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外出打工, 一方面可以取得一定收入, 减少家庭负担;另一方面通过打工了解社会, 进行社会实践, 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还有的学生在学习期间, 在不影响上课的前提下做社会兼职, 这也是进行社会实践, 提高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 目前在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 对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有关部门不够重视。首先, 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其次, 对学生的寒暑假社会实践没有作出明确的要求和指导。例如应怎样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怎样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等事先都没有对学生进行培训。同时, 有关部门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考评也不够重视, 从而挫伤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第二, 有的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不重视。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有的学生就是临时在网上下载一份资料, 作为自己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交给老师。

第三, 部分教师对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虽然有的学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把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教学计划之中, 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落实不够。有的老师只重视课堂的理论教学, 而忽视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计划规定的社会实践教学没有得到落实, 只是流于形式。有的教师虽然在教学中进行了社会实践教学, 但是学校对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方式没有作出统一规定, 学生也没有真正的进行社会实践, 而是凭空杜撰了一份社会实践报告, 有的甚至直接在网上下载社会实践报告交给老师应付“差事”。

我认为, 上述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一是在思想上对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有的学校有关部门对社会实践教学监督检查不够, 虽然学校将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纳入了教学计划, 规定了相应的课时量, 但是由于没有进行监督和检查, 因而使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计划流于形式。三是经费不足, 制约了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计划的落实。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有的时候必须走出校门, 深入到农村和企业进行社会实践, 这必然需要一定的经费。四是担心高职大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出现意外安全事故。五是少数教师的责任心不够强, 对学校教学计划规定的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学任务落实不到位。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措施和路径

第一, 把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计划中, 分配一定的课时量, 规定社会实践的内容, 要求和考核标准, 并且作为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习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 学校有部门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教学环节的监督和检查。

第三, 转变思想观念。首先要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要转变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害怕增加学校资金投入的思想。有人认为, 要培养高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必须要花费较多的资金。不可否认, 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需要一定的投入, 但是高职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期间进行社会实践并不需要多少投入。寒暑假是高职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最佳时期, 同学们可以回到家乡帮助父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一方面可以成为父母的重要助手, 减轻父母的劳动负担, 另一方面, 也可培养自已的实践能力。同时, 高职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在外打工, 既可以增加一部分收入, 又了解了社会的情况, 培养并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第四,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社会的实际, 既要讲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 又要让学生了解社会实际, 注重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高职大学生的要求。

第五, 制定高职大学生寒暑假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的方案, 规定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的内容、要求和方法, 加强马克思理论课教师对高职大学生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的的指导, 通过高职大学生寒暑假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第六, 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需要在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社会实践教学法, 要建立固定的实践基地, 建立马克思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效接轨的机制。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培养高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路径和措施是:把培养高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计划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社会的实际进行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要加强对高职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建立马克思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效接轨的机制;学校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教学环节的监督和检查。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社会实践能力,作用,措施与路径

参考文献

3.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 篇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对东方国家的革命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同时在革命中也逐渐总结经验教训,这对各国来说是及其弥足珍贵的财宝,而且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其指导思想对东方各国也有这重要的实践意义[1]。

1、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

1.1 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基本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是尤为重要的理论指导思想和重要的东方革命源泉,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等都对东方各国的民族革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对中国革命有着指导性的作用,也逐渐涌现了像毛泽东、邓小平等多为历史伟人。

1.2 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目标

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世界的人类最伟大的事业,更是东方各国的革命目标。马克思主义东方化理论指出,共产主义不能脱离了实际,要考虑东方各国革命运动的本质,结合本国长期的历史进程,最终走上正规的革命道路。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2]。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根本保证。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贯通起来,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伟大征程和奋斗目标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充满艰辛和坎坷的,是需要我们付出努力和牺牲的,国家的发展是离不开我们全民族的不懈努力,所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就成为我们努力的必要前提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认清我国的当代国情和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努力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最终实现全民族的繁荣昌盛。

2.2 当代国人的奋斗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国家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我们全国人民上下一心的持续奋斗。多去总结自身的不足,团结在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方针路线,努力的提升自身素质,坚决抵制一切可能破坏民族团结的思想,实现各位伟大革命者未能完成的夙愿,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3、当代中国的努力方向

3.1持续奋斗下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要求,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的新时代应征,同时也是我们这一代人持续不变的努力方向。

3.2 党的十八大明确了奋斗方向

在十八大中习近平总书记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同时,还强调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一个短暂的事情,是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坚决按照党的领导路线、方针来落实各项国家决策,要相信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国策,是人民最殷切的希望,努力的发展一切可发展的力量,要调动好群众的积极性,强调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抓住机遇,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奋勇前进。

4、结论

在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的指导下,经过100年的发展变革,中国的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每一位有志青年永远不懈奋斗的最终目标,是中国发展的不变的旗帜和方向,是以往革命者的不懈的追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朽开端。

参考文献:

[1] 吴玉.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与“中国模式”的成功实践[J].新乡学院学报.2010.8.24.4

[1] 吴玉.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与“中国模式”的成功实践[J].新乡学院学报.2010-08-04

[2]吴玉.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与“中国模式”的成功实践[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8-01

[3]朱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大众化教育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05-01

4.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 篇四

一,调查目的目前,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对于加深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促进他们对社会的了解,提高自身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更好结合,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问题,才能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二,调查对象

在校大学生

三,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四,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网上的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一共发放纸质调查问卷100份,回收纸质问卷90份,网上调查问卷收到472份,有效问卷400份。

五,调查结果

六,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有52%的同学认为如果要参加社会实践,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职占40%;而56%的同学有做过兼职,20%打过暑期工,14%参与过实习,表示从未做过的仅占10%;现在大学生兼职、打工,除了做家教(14%)、网络的实习实践(6%)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兼职或打工时从事派传单、商品促销(22%)、校园销售(14%)、当餐厅服务员(8%)等简单、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却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去甚远,76%学生认为所实习或兼职的工作与自己专业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仅24%的人认为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够使大学里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只占38%,在实习或工作中66%的人满意自己的课外实践能力;12%的学生认为兼职是为以后的求职做准备,在选择实习或打工目的是什么的时候,有64人选择“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占了总数的64%,选择“赚取生活费”,占了20%。从选项人数中显示,大学生兼职以赚钱和充实自己为主要目的。现在的大学生已经将打工看得很重了,钱虽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过打工获取的经验对将来就业时有所帮助应该是更多学生考虑的问题。大学生在打工时间上的弹性还是很大的,这应该和他们宽松的学习环境有一定关系。56%的人会选择在假期实习或打工,30%会选择任何没有课的时间,12%会选择周末。有62人认为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赞成合理兼职或打工实习,38人很赞成兼职、打工,没有人反对。54%的人都提出学校除了提供就业指导以及专业课程外,还应该提供实习机会,22%觉得学校应该提供就业体验,至于选择素质拓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各占12%。

七,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没有人在参加社会实践上选择“参加‘三下乡’活动”一项,说明当代大学生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他们的求学经历、生活条件、所处社会大环境都相对优越,也没有经过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们意志往往比较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较差,常常是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当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成为不少地方采用人才的两个新标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参与“三下乡”实践,其目的是为了支援农村的教育事业,同时给农民带去相应的指导,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并从群众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于知道自己的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现在大学生,除了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来自城市的,往往这些学生家庭环境好,父母亲更是不允许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所谓的 “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样,学校所提倡的通过 “三下乡”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就未能够达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个体价值观体系中,人生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总的价值取向,对价值观系统中其它价值观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由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主要是围绕自己出发,致使大学生自身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更不用说参与“三下乡”活动服务人民了。没有人选择反对大学生兼职、打暑期工或实习,大家都认为只要不影响学习能够积攒经验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应当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运用知识的技能。从大学生活的开始到走进社会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谁不想在将来的社会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认为大学生必须投身校园内外的各类实践活动,有助于锻炼品质,提高能力。可见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不可抵触的重要性。不能否认有过打工经历的同学,看起来要比其它同学更成熟、社会适应力更强,但对于学生,社会适应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标,大学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业结构的搭建,即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搭建,为了打工影响甚至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八,调查结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自觉改造客观世界,使外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人的活动,而人是社会的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实践不是单个人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会的活动。所以,实践作为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在社会历史中不断发展演变的。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标准,社会实践不但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也是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综合能力的一个阶梯,更是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演练场地。了解国情是年轻人的首要任务,这就需要放眼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对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有所了解才行。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种直接、生动的教育形式,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纵深发展的今天,更具有其广阔的空间和深刻的内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社会实践必须不断地强化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所调查问题

1、你是否赞成大学生实习、打工或是兼职

很赞成(38%)在不影响学习的概况下赞成(62%)不赞成(0%)

2、你参加实践的目的

为以后的求职做准备(12%)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64%)赚取生活费(20%)其他(4%)

3、你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

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交流(52%)打工或做兼职(40%)三下

乡支援农村建设(0%)其他(8%)

4、你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是(90%)否(10%)

5、你参加过何种实践

兼职(56%)暑期工(20%)实习(14%)从未参加过(40%)

6、你参加兼职或打工的类型

家教(14%)网络的实习实践(6%)派传单 商品促销(22%)校园销售(14%)餐厅服务员(8%)其他(36%)

7、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

完全不符(40%)不相符(36%)基本相符(12%)完全相符(12%)

8、是否能够使大学里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能(38%)不能(62%)

9、在实习或工作中是否满意自己的课外实践能力

满意(66%)不满意(34%)

10.你认为学校除了提供就业指导以及专业课程外,还应该提供 实习机会(56%)应该提供就业体验(22%)素质拓展(12%)职业生涯规划(12%)

5.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 篇五

题目 :如何看待当今大学生兼职

学院 :植物科学技术

专业 :农业资源与环境

年级 :大二

姓名 :

学号 :

调查目的:大学生通过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或者在假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打暑期工从而体味生活这种方式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对很多学生来说,挣钱是打工的主要目的。当然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唯一目的,课余兼职被不少同学看作是一次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另一方面打工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大学生生活实践情况有一个较为透彻的分析,进而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

调查对象:此次调查就选择了北京农学院在读大学生50名,其中植物科学技术学院20名,经济管理学院20名,生物技术工程学院10名,年级分别为大一学生6名,大二学生26名,大三学生18名。调查内容: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兼职或实习,和最想参与哪种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调查方法: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

调查结果: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第二个“课堂”,许多宝贵的东西可以通过兼职学到。“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

贵贱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的地方,主要是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都可以去试一试。有56%的同学认为如果要参加社会实践,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业单位,44%的同学有过打工或做兼职的经历;对于工作种类,其中60%的同学有做过兼职,20%的同学打过暑期工,10%参与过实习,表示从未做过的仅占10%;现在大学生兼职、打工,除了做家教(24%)、网络的实习实践(8%)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兼职或打工时从事派传单、商品促销(22%)、校园销售(18%)、当餐厅服务员(18%)等简单、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却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去甚远,认为所兼职的工作与自己专业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有76%的学生,仅24%的人认为完全或基本相符。38%的调查学生认为能够使大学里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66%的人在实习或工作中满意自己的课外实践能力;认为兼职是为以后的求职做准备有12% 的学生,在选择实习或打工目的是什么的时候,有32%人选择“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占了总数的64%,30%的学生选择“赚取生活费”。从选项人数中显示,大学生兼职的主要目的是赚钱和充实自己。现在的大学生将打工看得很重,一定因素虽然是钱,但更多考虑的问题是希望通过打工获取的经验进而对将来就业时有所帮助。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大学生在打工时间上的弹性还是很大的。选择在假期实习或打工的人占56%,选择任何没有课的时间占30%,选择周末的占12%。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赞成合理兼职或打工实习得有31人,赞成兼职、打工的有17人,反对的2人。54%的人都提出学校除了提供就业指导以及

专业课程外,还应该提供实习机会,22%觉得学校应该提供就业体验,至于选择素质拓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各占12%。

调查结果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求学经历、生活条件、所处社会大环境都相对优越,没有经过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们的意志往往相对比较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较差,对社会的要求常常较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当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不少地方采用人才的两个新标准为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来进行,还可以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来达到。另外,大学生兼职、打暑期工或实习,大家都认为只要不影响学习能够积攒经验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运用知识的技能就应当刻苦的学习专业知识。就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我们就要从大学生活不如社会的大圈子中,谁不想在将来的社会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认为大学生必须投身校园内外的各类实践活动,有助于锻炼品质,提高能力。可见各种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不可抵触的重要性。不能否认那些看起来要比其它同学更成熟、社会适应力更强的同学多数都有过打工经历。但对于学生,社会适应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标,大学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业结构的搭建,即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搭建,为了打工影响甚至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结果是得不偿失的。结论与建议: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自觉改造客观世界,使外

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人的活动,而人是社会的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实践不是单个人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会的活动。所以,实践作为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在社会历史中不断发展演变的。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标准,社会实践不但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也是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综合能力的一个阶梯,更是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演练场地。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新的问题也被不断提出,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不断的被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活动,即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如政治活动、社会改革实践、阶级斗争等。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实践,使实践与认识相结合。大学生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提高能力;二是志愿者服务,将社会需求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利用专业所学服务社会,回报

社会。三是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这是一种贯穿于日常生活当中的社会实践形式,以小见大,以细微之处见长,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长效机制。

6.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 篇六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思维和智慧的最高产物和结晶,它来源于对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更好地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指导实践。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来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结晶。

一、对人类的科学指导意义

哲学同具体科学之间具有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这种关系本质上也就是哲学理论同其联系的实际对象之间应有的关系。恩格斯曾经说过“不管自然科学家们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他们总是在哲学的支配之下。” “ 因为他们离开了思维便不能前进一步。因为科学不能只靠手、眼和仪器, 科学工作主要依靠科学家的大脑, 而这个大脑采取什么样的思维方式,直接地主宰着科学的命运。哲学是研究世界观的科学, 世界观是思维方式的主要内容,是思维方式中最本质的部分, 所以, 一个人的哲学观点对他的全部思想起着支配或统帅的作用。另一方面, 哲学又是对全部科学知识的最高概括和总结。因此可以说, 科学是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哲学则是全部科学的核心和灵魂。肯定了哲学与科学之间的上述关系, 就可以从认识史上和逻辑上说明, 为什么哲学会对科学起指导作用。

二、哲学对社会实践的指导意义

哲学的精髓和意义全在于指导实践,是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离开火热的现实生活去研究哲学,不仅枯燥,而且没有多少现实意义。只有熟练地掌握了哲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将其自觉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才会体会到哲学高天流云般的独特魅力。无论是实践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群众的观点,还是辩证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只要真正把握了,就会让你一辈子受用。

7.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 篇七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内容

(一)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形成的主要因素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们把精力都集中在了怎样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方面,因此生态环境就会被他们所忽视,他们没有时间去关注自然环境是否能够承受起他们所创造的生产力,只是向自然界一味地索取,虽然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可是生态环境却被破坏得满目疮痍。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1]由于获得了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先进生产力,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随之而来的生态问题也在困扰着我们,此时对于生产力来说,“已经不是生产的力量,而是破坏的力量。”[1]因此,要解决生态危机,“需要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的整个社会制度实现完全的变革。”[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解决生态危机的关键在于打破资本主义的制度,只有这样,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才会得到缓解,生态危机才不会继续恶化。

(二)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

从辩证法的观点来看,自然界与人类是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讲,马克思把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概括为“人化自然”,这说明人类和自然界之间是相互依存。人类从大自然中获取所需的能量,而自然界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承载能力。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又是对立的,人类在满足其基本的物质所需之后,就又开始追求更高方面的需要,于是就会否定自然界原有的规律,打破它并随之改变它,使得自然界和人类的关系又变得紧张起来。根据矛盾的特点,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任何事物都是充满着矛盾的,于是,人类与自然界就构成了一个矛盾有机体。如果我们把这个矛盾有机体之间的关系协调好,人与自然之间就会和谐的相处。

(三)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

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观点来看,人的片面发展、社会的畸形进步,这些异化的原因,究其根本是因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没有处理好。无论是个人的全面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都是以生态自然资源的合理应用为基本前提的。所以在“人—自然—社会”这样一个结构中,自然是处于中心位置的。如果没有合理地运用人和自然、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平衡,那么人是不会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样社会也是不会进步的。造成这些生态问题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只有使人、自然、社会和谐地相处,社会历史的步伐才会大步向前迈。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统一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生态环境做过这样评价:“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由此可见,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人民群众的意愿所指,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他们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关系。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了人—自然—社会,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这些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就是建设生态文明。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价值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的内容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规划中,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我们的目标,通过研究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推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

从古至今,人类和自然界始终是相互矛盾着的,他们两者之间既会有相互依存的一面,同样也会有相互对立的一面。因此,当他的依存和渗透大于对立的时候,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畸形。所以,人与自然界之间和谐相处的实质就是:“人以自然而存在,自然以人而存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满足了其所需,实现了自身价值,同样人类可以通过对自然的绿色实践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在当今社会,我们的科技越是发达,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越紧张,为了获得高额的经济利益,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运用,过度消耗,甚至去残害那些珍贵的野生动物,这样的结果直接导致了生态失衡。所以,在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过程中,我们首先要遵循它的客观规律,克服人们心中的私欲,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必备的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循环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实践基础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把它置于他们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交换。”[3]从他的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需要遵循他们的客观规律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这样社会才会向着和谐的模式发展。因此,在建设生态平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就在于实施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4]落实循环经济的发展,我们需要摒弃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这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有效措施,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发展。所以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容,并使之作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三)生态环境的恶化需要改变的是方式

生态危机的蔓延,我们需要反思它的根源。化学污染吞噬江河、湖海、空气、土壤,植物倒下,动物灭绝,雾霾成为悬在健康之上的达摩利斯剑。越来越多的人勇于承认,正是由于我们的索取无度,环境才从人类生活的母体变成萦绕不去的忧思。在抉择举措之前,我们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工业文明不是环境污染的渊薮,追求文明的方式才可以阻止生态环境的恶化。首先,我们需要改变认知方式,环境再也不应该是被牺牲的次要选项,而应成为我们每一次经济动作之前首要的考量,应该成为社会生活当中随时随地的集体意识和条件反射。其次,我们需要改变发展方式,对环境负责,求永续发展。我们必须摒弃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路子,选择绿色、低消耗的增长路径。然后,我们要改变生活方式。每多一次低碳出行,多一次垃圾分类,这样有助于环境保护。最后,我们还要改变制度的约束方式,向污染说“不”,不能仅仅停留在制度上和文书上,还要看行动,看执行。政府部门要自觉加强执行力,社会部门要自觉行使监督权,企业要自觉自律。只有这样能让好的制度开出向善的花,结出有益的果。

总而言之,保护生态平衡的方法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是要能够认识到生态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对待自然界,不仅要遵循其客观规律,还要发挥人的主体性。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保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强劲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0-27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5.

[3]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7.

8.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的嬗变 篇八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市民社会

在批判和继承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的早期著作阐述了对市民社会的认识,“市民社会包括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市民社会不是从来就有的,在18世纪以前,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是合二为一的,“市民社会的等级和政治意义上的等级是同一的,因为市民社会就是政治社会,因为市民社会的有机原则就是国家的原则。”市民社会的真正出现是在法国大革命以后,资产阶级政治革命使市民社会摆脱了封建专制统治,市民社会的等级差别由政治意义的等级差别完全变成了社会差别,这样就完成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政治解放意味着人在政治生活中获得平等的地位,无论出身,职业,文化有多大差别,都能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而这种权利所孕育的社会自由就构成了市民社会的基本价值。

由于外部环境和自身发展路径的错位,中国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偏离了方向,社会自由价值先后被权力与市场包裹,步入了畸形的发展阶段。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以及自满清王朝崩溃后的连年战乱导致国家政治权威弱化乃至出现“权力真空”,致使中国市民社会走向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市民社会的发展道路,市民社会脱嵌政治权威的过程被国家政治权威的重建所取代,“权力社会”成为了中国市民社会的发展方向。

政治权威的重建是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必然选择。因此,中国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必须通过革命途径以重建政治国家,而后在政治国家的主导下建设市民社会。但是,政治国家的主导必定不能构成对市民社会长期的占有和压制,“脱嵌”政治权威成为社会自由价值建立的基础。但事实却并不于此,政治国家并不愿意放权市民社会,而是牺牲社会自由来换取国家的制度完善和国家政权的巩固。按照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理解,“市民社会包括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伴随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其中包括政治权威的弱化)必然会形成相应的市民社会。但是,我国却强调生产关系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希望通过变革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跨越市民社会发展阶段,以国家主导和政治权威的方式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从而实现社会自由,人的全面发展。这主要体现在建立人民公社的实践上。毛泽东1958年8月17日在北戴河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人民公社的特点,一曰大,二曰公。我看叫大公社。——人民公社兴办公共食堂、托儿所、缝纫组,全体劳动妇女都可以解放。”但是,美好的理想却不能代替科学的方法,在“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由于不顾生产力水平落后的现实,片面发展全民所有制和生产资料在分配方面的平均主义,强调“一大二公三平均”,将劳动成果与其利益隔离开来,严重的挫伤了人的积极性,这种人民公社体制在生产关系上的实践不仅没有起到推动社会自由的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反而阻碍了社会进步,自由被生产关系所束缚。随后发动的文化大革命更是将社会自由彻底摧毁,这种政治唯意志论的意识形态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政治成了奴役社会的工具,在这种被权威占据的社会中,人已经失去了自由,政治原则成为指导社会的原则,而政治身份更是高于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社会价值的基本结构在政治原则中崩塌。“政治的原则就是意志。政治理智越是片面,因而越是完备。它就越相信意志的万能,就越分不清楚意志的自然界限和精神界限,因而也就越不能发现社会疾苦的根源。”

“政治挂帅”和“道德至上”使根植于小生产的封建政治和封建道德披着新装上市,正是在这种思想和现实的基础上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因此,脱嵌封建政治是市民社会发展所不可逾越的阶段,社会自由的实现依赖于社会从政治权威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政治解放一方面把人还原为市民社会的成员,还原为利己的,独立的个人。另一方面把人还原为公民、道德人。”公民身份不再以政治成分的高贵而获得,而道德个体不再以虚无的榜样力量而高尚。“现实的个人应该让抽象的公民回到自身,并且作为个人,在自己的经验生活、自己的个人劳动和个人关系中,成为类存在;人应该把自己的力量认为社会力量,把这些力量组织起来,从而不再以政治力量的形式使社会力量同人自身分离。只有这点实现时,人的解放才能完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建立在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基础上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和谐社会的提出除了对社会基本价值的认同外,更多的还是社会发展过程的又一次嬗变。但是,和谐社会的构建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必然经历起始期和完成期。起始期在于对国家社会和市场社会向市民社会过渡过程中所出现各种问题的解决;完成期在于对市民社会的超越,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

[2]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思想导论(第3版)[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14.

[3]李泽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M].明报出版社,2006.

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选题 篇九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选题参考:

1、以历史名人(我校名人)为题,以相关辩证法的观点分析其成才的原因。

2、以世博会主题的变化为题,阐明其背后所体现的社会历史的变迁及原因。

3、选取自己所感兴趣的世博会场馆,联系时代发展的大环境,分析其所体现的科技文化等要素。

4、以婚嫁风俗的变化为题,分析其折射出的价值观的历史演变及原因。

5、以青年人择偶观的变化为题,分析促使人们价值取向发生变化的原因。

6、用相关的原理分析青年人择业观的变化。

7、以科学发展观为题,分析上海“两个中心”的创建。

8、用相关原理分析此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9、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在当代的意义。10、11、12、13、14、15、16、论劳动与价值创造。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现代意义。马克思恩格斯的跨过“卡夫丁峡谷”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的丰富和发展。全球化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命运。以人为本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志愿者心得与体会。

1马克思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指导思想一元化,正是这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结合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谈谈我国目前虽然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和价值观念多样化,但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2、据西方多家媒体报道,马克思的《资本论》等著作,在德国、美国、法国和英国等地持续热销。2008年10月17日,在德国法兰克福的“卡尔•马克思书店”,《资本论》第一部销售一空。仅德国一个出版商,在2008年,就销售上万册之多。近一年来,马克思及其学说,频繁出现在西方媒体上,研究推崇马克思学说的社会活动不断升温。马克思不仅在他的故乡德国“热”了起来,也不仅在他流亡多年的英国“热”了起来,而且,在当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也“热”了起来。不少人千里迢迢从其他国家和地区赶到德国特里尔市的马克思故居,拜谒马克思;众多美国报纸纷纷刊登马克思的研究文章,称赞他对经济问题的精妙分析,甚至《泰晤士报》还把马克思像登在封面上等等。请你谈谈当代西方马克思热的深层原因。

3、我国人口红利期将结束,30年后两劳力养1个老人。由全国政协举办的“21世纪论坛”召开主题为“通过养老保险制度化化老年危机为老年红利”的专题研讨会。会上指出,2015年劳动人口将开始下降,老龄人口加速上升,一直要到2039年才会开始下降。也就是说我国的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在2035年将出现8.1亿劳动人口(15~64岁)对2.94亿老龄人口(65岁以上)的局面,减去在校生、失业人口和未达纳税起征额的低收入人口,将出现不足两个纳税人供养一个养老金领取者的局面,这被称为“老龄社会危机时点”。请结合唯物辩证法原理,谈谈我们如何应对这一难题。

4、如今,作假行为似乎无处不在,假货、假学历、假养生、假景点……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网,对1365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仅0.5%的人肯定自己没遇到过作假行为。具体来说,85.1%的人遭遇过“短信诈骗”,83.7%的人遭遇过“假货”,77.0%的人遭遇过“盗版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处在一个充满了“假”的时代,“假”和我们如影相随:衣食住行,哪一行也不少。难怪有人不无调侃地说,“三聚氰胺”是中国人在奶粉里的“发明专利”。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就连唐骏这样的“成功人士”居然也说,“你欺骗一个人没问题,如果所有人都被你欺骗到了,就是一种能力,就是成功的标志。”虽然我们“复制”唐骏的成功很难,但是,我们要“复制”唐骏的造假能力或许有过之而无不及。坊间人们常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斯言甚是。因为“假的终究是假的”,纸包不住火。不久前,台湾塑化剂**又一次酿成了重大食品安全危机,最近的地沟油事件,又再一次冲击着人们的神经……。请结合唯物辩证法原理,谈谈我们应如何对待这一社会问题。

5、菲律宾算是美国在东南亚最忠实的盟友之一,他们的政治体制也是参照美国的政治体制来建立。但是今天的菲律宾并不是一个和平、稳定、欣欣向荣的亚洲国家。从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遭劫持事件来看,这个国家的局势接近“恐怖”,或是说正处于“恐怖”的笼罩之下。请你结合唯物辩证法观点,评价这个曾被称为“东方民主橱窗”的国家。

6、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观点,评价“中国模式”。

7、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观点,谈谈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浪潮的挑战。

8、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正确评价某一人物。

9、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评价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情况。

10、请你结合唯物辩证法观点,谈谈目前的中美或中日等大国之间的关系。

11、请你结合唯物辩证法观点,谈谈自己对微博的看法。

12、请你结合唯物辩证法观点,谈谈当今的世界政治或经济形势。

13、请你结合唯物辩证法观点,谈谈如何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14、请你结合唯物辩证法观点,谈谈大学生的恋爱问题。

10.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 篇十

广西中医药大学

摘要本文通过参考经典作家们就“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论述,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应用及发展,和马克思中国化及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及发展,以及中国共产党带领下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的时间顺利的角度,归纳性的终结及辩证的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关键词建设 社会主义

引文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1]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它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

早期荷兰、法国有一些社会主义者,希望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和由其所起草的党的文献中看到有关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未来社会的详细描绘。马克思、恩格斯对此慎之又慎,他们不愿意做“未来学家”,认为像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描绘得愈细,他们的学说就愈陷入空想。1893年,恩格斯在回答法国《费加罗报》记者关于德国社会民主党对未来社会组织方面详细情况的预定看法时说:“您在我们这里连它们的影子也找不到。”

但是,这并不是说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没有从宏观上对未来社会做出某些预测。这种预测集中表现在恩格斯所著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的第三章中。在这里,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在分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的发展趋势时,对未来社会基本特征做出科学预测。这种预测没有实践依据,完全是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的。(1)生产力高度发展;(2)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3)对社会产品进行有计划的指导与调节;(4)实行产品经济(5)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6)在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基础上国家自行消亡;(7)每个人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经过实践检验,这些预测的基本点是正确的,对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当然,也应指出,由于历史条件所限,恩格斯的个别论断,如在未来社会的第一阶段,商品和货币就将退出历史舞台,国家开始消亡等,有些为时过早,应当通过实践有所修正。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严格遵循着他们自己提出的“在批判旧世

界中发现新世界”的原则。通过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研究和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与灭亡的客观规律,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提出了未来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的构想。恩格斯曾说: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2]

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应用及发展

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在批判资本主义、揭示其发展的历史趋势时,曾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作过一些原则性的设想。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废除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剥夺私人对生产的管理权,代之以有计划的社会管理;竞争将被联合所代替。恩格斯还强调指出第一个特征是最主要的。他说:“废除私有制甚至是工业发展所必然引起的改造粘个社会制度的最简明扼要的概括。”[3]这里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要求后人一定去执行他们曾经提出的原则和设想,相反却明确指出:“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4]而且,经典作家所设想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的。但历史实践的结果是,社会主义革命大多数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包括像中国这样贫穷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初期,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就要求人们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科学地认识现实的社会主义。

列宁时代,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列宁除了肯定“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之外,他说:“我们不能阐述社会主义的特征;社会主义将来是个什么样子,什么时候达到完备的形式——这些我们不知道,也不能说。”但显然,他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比马克思恩格斯更加切合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实际,这表明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比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了一步。

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的特征的认识不断深化。列宁认真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两个阶段的思想。第一次把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明确地称为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实践的需要,他的主要精力是在探索苏维埃俄国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上。对于完全建成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是个什么样子,列宁在1918年以前基本上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随着十月革命后革命实践的发展,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了一些变化。根据苏维埃俄国的经验,他做出了以下新的结论:社会主义所有制有两种形式。即国家所有制和合作社所有制;向社会主义过渡还需要商品生产。商品、价格、市

场、利润、经济核算等范畴仍然起作用,按劳分配不是建立在从社会储存中直接供应和产品直接交换的基础上,而是借助于商品货币关系和贸易;还存在着劳动的社会差别,在社会主义阶段,还需要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还需要军队和各种行政管理机构。列宁的这些结论,对于指导经济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意义。

3.马克思中国化及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及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实现了三次历史性转变,即:“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近代以来,在历史上曾经十分辉煌的中华民族跌入谷底,几乎所有的西方列强都侵略过我们。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豆剖瓜分的境遇。在那段漫长的黑暗时期,作为中国人曾经是个耻辱。多少仁人志士,各种党派、学说,为改变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寻求着救国图存的道路,但无一能够成功。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彻底结束了这一状况。我们推翻了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是一个伟大的转折点,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关键一步。所谓“根本改变中华民族命运”,就是说,以这一时间点为标志,不但结束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历史,同时也结束了自明朝中叶以来几百年中华民族衰落的历史。旧中国的落后、衰败,不但来自外患,而且源于内忧。长期的封建制度,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就在欧洲经过文艺复兴开始走向资本主义大发展的时候,中国却偏离了世界文明大道,与欧洲强国逐渐拉开了距离。曾经有过的康乾盛世,也只是落日的辉煌。这种衰落的趋势一直延续下来,直到新中国的成立,彻底埋葬了落后的封建制度,才有了根本扭转。正是从这一刻起,我们实现了由衰至兴的历史转折。

从新中国成立起,我们就不停顿地向社会主义转变。经过一段过渡时期,在1956年党的八大召开时,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实现这一转变,把一个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引导到社会主义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上,意义重大。当初,社会主义之所以产生,就是因为进步的人们看到资本主义的丑恶和残酷,希望寻求一种合理、公正的社会制度。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使这一人类理想的实现

有了科学的依据。中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后,能不能避免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马上开始向社会主义转变呢?曾经深受剥削压迫的中国人民当然不愿意经历资本主义这样一个痛苦的过程。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列宁在落后的俄国成功地建立了社会主义,但毕竟还是在资本主义基础上搞的。而我们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尽管历经曲折,但毕竟让我们党搞成了,坚持住了,而且越搞越好。这确实是个伟大的创举。中国革命的成功,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也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4.中国共产党带领下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果断摈弃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继续“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在实践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上,形成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其中许多新思想,比如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的思想,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一系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社会全面发展的思想,从制度上建设党的思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思想,按照“一国两制”方针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思想等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在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宝贵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深刻总结世界社会主义的严重挫折及其历史教训,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从容应对一系列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国际突发事件,战胜在政

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风险,经受住一次又一次考验,排除各种干扰,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前进,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实践中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重大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前进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决定的,同时是由先进文化引导的,是由人民群众推动的等基本原理;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互促进的进程;创造性地把党的建设同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和各项任务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指导思想和党的任务以鲜明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征,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在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将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在当代中国的本质要求就是科学发展,深化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认识;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赋予党的宗旨以新的时代内涵;科学发展观将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揭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联系,揭示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内在联系,回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将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丰富和发展了解决我国经济社会矛盾的方法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

展的问题,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党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确立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的十七大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归结起来说,中国共产党90年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顺应不断变化了的中国实际的形势中,产生了四大理论成果,这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现在理论界通常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合称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四大理论成果,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指引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行动指南。

参考文献

[1]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740-754 页。

[2]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第1版,第104页。

[3]废除私有制甚至是工业发展所必然引起的改造粘个社会制度的最简明扼要的概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37页。

11.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思想发展研究 篇十一

摘 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长期的曲折发展过程。笔者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出发,简单地归纳总结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形成发展阶段,理清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形成发展脉络,以便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发展轨迹,以此来指导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8-0088-03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然而这一理论的成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历程。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萌芽阶段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萌芽阶段贯穿于其主编《莱茵报》时期、《〈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撰写时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撰写时期和《神圣家族》撰写时期。

马克思任《莱茵报》主编时,发表了重要评论性文章《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开辟了一条从思辨王国到达现实王国、从理论批判通向实际批判的路径。他得出了“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的情况并根据现有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1]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表明,他不仅仅是只会单从理论本身出发,而开始回归“具体情况”“现有条件”,是理论开始向实践的转向,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萌芽的起点。

马克思在其后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进一步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2]。如果把“批判的武器”诉诸批判的理论活动,那么“武器的批判”则诉诸批判的实践活动,这说明了理论是不能够代替具体的批判实践活动,突出批判的实践性;而且这一批判的实践活动要取得胜利就必须掌握群众,就是批判这一实践活动的主体,突出其具有的主体性。“物质力量”是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而不是理论本身。所以,这一观点表明,马克思在此时一方面是坚持唯物论的,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实践活动是具有实践性和主体性的辩证统一的。这是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向实践的转向,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积累了丰富的有益材料,形成了其实践观的量变。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手稿》)中,马克思基本完成了一切从实践本身出发来探讨分析自然和社会问题,所以也直接孕育着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手稿》围绕人同自然之间的有机统一、人同社会之间的有机统一、人的解放及全面发展等问题,形成了初步系统的实践观。在马克思那里,人同自然界之间呈现出一种协调和谐的状态,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有机互动的统一关系,当然这种统一的基础是实践。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私有制条件下发生了异化,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这种异化关系表现得更为突出,无产阶级的革命任务就是消灭这一私有制,把人从异化中解放出来,促使人的全面发展。“异化劳动”是《手稿》中的一个核心概念,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科学论述中就渗透着实践的观点。马克思说:“异化借以实现的手段本身就是实践的”[3]。这就表明,异化是在实践中、在具体的与他人的现实关系中产生的,同时会在实践斗争中消除,最终促使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就基本上孕育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在《神圣家族》里,马恩严厉批判了鲍威尔等人把“精神”同“群众”根本对立起来的错误思想及其英雄史观,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可以说,《神圣家族》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深入探讨,二者是一脉相承的,都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的诞生准备了丰富的条件,孕育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阶段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诞生的标志。《提纲》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内容,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开始正式形成,而《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以《提纲》为纲,并对其的具体阐述,标志着马克思的实践观形成过程的彻底完成。

在《提纲》中,马克思把实践唯物论作为认识论的基础,实现了从自然思维方式到实践思维方式,从抽象认识论到历史认识论的转变。首先,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局限性,创立了科学的认识论。第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他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 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 当作实践去理解, 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4]。他认为一切旧唯物主义在本质上就是“客体唯物主义”和“直观唯物主义”,造成这种缺陷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不懂得实践活动的意义。所以,马克思主义的“新唯物主义”是从感性的活动,从实践,从主体的方面出发去理解客观世界。实践是认识的出发点和基本点。第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2]6。这就是说,人的思维的客观真理性这一问题就理论本身是无法做出回答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判定人的思维是否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是否是真理。简言之,就是思维的“此岸”要想到达真理的“彼岸”,就必须通过实践这一中介。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马克思在《提纲》中提出了著名的哲学宣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4。也就是说,认识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用已经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真理性认识回归到实践本身,指导实践,改变世界以便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这是新旧唯物主义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和任务的根本不同。其次,把实践的观点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为唯物史观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一,从实践角度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他认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2]17。换言之,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是革命实践中的双向互动过程。实践的主体不是少数的天才人物,而是普通的人民群众,人的活动使环境发生了改变,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的目的性。第二,从实践角度理解宗教。马克思认为,宗教“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只有对人类的世俗基础的矛盾,即对现实社会的阶级对立和阶级矛盾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深刻说明宗教的社会和阶级根源。宗教这种颠倒反映世界是源于现实世界的颠倒。它所产生的最深刻的根源,正是由于劳动者所创造的财富被不劳动的剥削者占用,即由私有制的形成所带来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第三,从实践角度理解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17于此,马克思开创性地揭示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是说,要揭示人的本质,就必须把人作为从事实践活动并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去理解。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而非自然性;人的本质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人的本质是发展变化的,而非亘古不变的。当然,这种社会性和全部的社会关系都只能是在社会实践、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第四,从实践角度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马克思强调,“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18。这是因为,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改造过程,这一过程本身就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与他人及其与自身的关系,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所以,《提纲》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内容,从而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重大飞跃。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一部著作,它是以《提纲》为纲,对其进行具体阐述,标志着马克思的实践观形成过程的彻底完成。在这部著作中,他们指出,实践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唯心主义的历史观不同……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5]。进一步地,马克思在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指出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所谓“实际生活过程”,就是人们以实践活动创造和改变生活的实际过程。因此,劳动生产实践活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其他一切历史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由此可见,正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才得以最终完成。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发展阶段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正式形成之后,得到了恩格斯的坚持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他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里。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中心内容就是阐述社会主义怎样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的。恩格斯指出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着重强调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中的基石作用。在文章中他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这说明,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是应当归结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归结于有关时代的经济中,而不是永恒的真理和有关时代的哲学中。“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有关时代的经济”都是指具体的现实的实践。简言之,探析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应回到现实的实践本身,而不是诉诸抽象的理论。这是对实践观的坚持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坚持和发展。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恩格斯在回顾和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基础上,以深邃的远见卓识,提出面向新世纪的哲学纲领。同样,有关马克思的实践观也在此得到了丰富。恩格斯对新康德主义者的不可知论进行了深刻批判,认为“对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4]270。正是实验和工业,使康德难以把握 ‘自在之物'就变成为我之物了。”这表明,实践是驳斥这些不可知论最有力的工具,我们能够根据事物自身的条件、属性和规律,制造出我们想要的符合我们目的的事物,这一过程是正确的,就证明不可知论的缺陷所在。我们可以按照我们的愿望,依据客观事物本身的特点,对其进行改造,来为我所用,这样客观的“自在之物”就被打上了主体的烙印,变成了“为我之物”,这是实践使然。所以,某种情况下,实践具有创造性,是客体与主体的统一,是合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坚持和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完善阶段

20世纪初,列宁根据俄国思想斗争和革命斗争需要,继续发展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首先,列宁继续凸显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基础作用。列宁在对马赫主义的批判中指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这种观点必然会导致唯物主义,而把教授的经院哲学的无数臆说一脚踢开”[13]。在这里,列宁坚持了实践的党性原则,强调只有把实践观点导入认识论才是对唯物主义哲学路线的坚持,才是对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彻底否定。

其次,列宁深刻揭示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途径。 他认为我们应该辩证地思考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也就是说,不要以为我们的认识是一成不变的,而要去分析怎样从不知到知,怎样从不完全的不确切的知识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的知识。”[6]人类认识的发展途径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必须经过相当长的阶段,不断地由“不知”到“知”、由“不确切”到“比较确切”的发展过程。这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在实践中发现和检验真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认识。

最后,列宁着重论述了实践标准的辩证性。“实践标准……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7]。这其实是指出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所谓实践检验真理标准的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只有实践,而不是其他别的什么东西能够检验是否是真理。所谓实践检验真理标准的相对性,是指实践作为认识和检验真理的有限性和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局限性。实践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根本不存在永恒的真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1—82,20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9.

[4]教育部社政司.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3.

[6]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2,100.

上一篇:项目投资合同样本下一篇:漫步校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