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专题

2024-10-20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专题(精选13篇)

1.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专题 篇一

历史学科教师工作计划

九年级

张敏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5-8的历史教学工作,八年级历史不仅传授基础知识,还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特拟定本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二、教学任务和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上学期。

三、教材分析 九年级上册总共分八单元,23节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

1、特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重点及难点:如何认清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九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敏捷,有的学生也喜欢刨根问底,也有的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是置之不理,提不起兴趣来,学习目的不明,缺乏主动性,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本期我继续担任九(5-6)班历史教学,整体水平还可以,但是个别同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还有待提高。该班落后面较大,整体成绩尚有待提高,不及格的现象还占一定比例。

五、教学方法和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加强同科类老师的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3、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4、成立历史学习小组,互出测试题,切实提高历史学业成绩。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2017年8月

2.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专题 篇二

本单元以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为主线,讲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知识。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以电力的广泛应用和内燃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成就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进一步推动了工业的快速发展,使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社会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列强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课程标准】

1.第二次工业革命。

(1)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3)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2.第一次世界大战。

(1)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2)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知识梳理】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能力提升】

1.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的特点。

(1)自然科学开始同工业革命紧密结合,科学发展促进了技术革新,进而推动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2)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进行,其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发展更迅速。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逐步取代蒸汽机,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使人类历史进入到“电气时代”。电力被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条件。

(2)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成就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进一步推动了工业的快速发展,使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社会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

(3)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他们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最终形成了两大对立的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并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两次工业革命的启示。

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4.两次工业革命的概况。

5.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6.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①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近代工业产生(民族资本主义产生)。③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2)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①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③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7.正确认识萨拉热窝事件。

(1)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线,导致了四年多的世界大战。

(2)塞尔维亚青年热爱自己的祖国,反抗外来侵略是正义之举,但他采用暗杀这种恐怖主义的方式,不值得提倡。

(3)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协商或一些国际机构和平解决。

(4)我们反对霸权主义,主张国与国之间平等交往,和平共处。

8.正确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列强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觊觎全球,争霸世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2)虽然塞尔维亚顺应战前普遍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维护民族独立,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股带有正义性的力量,但并不能改变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

9.如何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1)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摧垮了俄、德、奥匈等帝国,即使是战胜的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也被削弱了。

(2)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十月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涨的新局面。

(3)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军事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带动了民用科技的发展。

【图文历史】

1.爱迪生——电灯泡。

(1)爱迪生:美国科学家,正式注册的发明有一千三百种,被誉为“发明大王”。

(2)电灯泡:1879年,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3)名言: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2.卡尔·本茨——内燃机、汽车。

(1)卡尔·本茨:德国工程师,他的主要发明是内燃机和汽车,被誉为“汽车之父”。

(2)内燃机:①19世纪80年代,由卡尔,本茨设计。②用石油作燃料的动力装备。

(3)汽车:①1885年,由卡尔·本茨试制成功,以内燃机为动力。②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3.莱特兄弟——飞机。

(1)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2)今天飞机已经成为人们便利、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

4.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1)德国向英国提出挑战(图1):①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②左边是德国,右边是英国,它们分别是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核心国。

(2)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图2):①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②性质:两大军事侵略集团。③后果:它们疯狂扩军备战,致使大战一触即发。

【直面中考】

一、单项选择题

1.(2011·江苏盐城)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文中“另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应指()

A.珍妮机的发明B.火车机车的发明

c.电力的广泛应用 D.飞机的发明

2.(2011·湖北荆州)世界石油产量在1870年为八十万吨,到1900年达到二千万吨,导致这一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B.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c.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D.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

3.(2011·江苏徐州)南北战争后的几十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以下体现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

中“勇于创新”的是()

A.蒸汽机车的发明B.蒸汽轮船的制造

c.飞机的成功试飞D.无线电报的问世

4.(201 1·四川攀枝花)以下科技发明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有()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5.(2011·山东临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11年1月lo Et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1800万辆,不仅蝉联世界第一,且创全球历史新高。世界上第一辆投入实际使用的汽车诞生于()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

6.(2011·天津)因1885年成功试制汽车而被称为“汽车之父”的是()

A.瓦特B.史蒂芬孙c.爱迪生D.卡尔·本茨

7.(2011.广西桂林)2011年3月19日,美、英、法等国联手,对利比亚发动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空袭,利比亚战争由此拉开帷幕。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利比亚这么感兴趣,其核心利益就在于石油。你知道石油开始成为重要的能源是在()

A.文艺复兴期间B.新航路开辟期间

c.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D.“一战”期间

8.(20ll·福建泉州)1870年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速度显著提高(见右图),其决定因素是()

A.资本原始积累增加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开始采用大机器生产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9.(2011·山东滨州)“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根源于一种愈来愈恶化、而且逐渐超出各国政府所能控制的国际形势。慢慢地,欧洲分成两个对立的列强集团。”文中的“两个对立的列强集团”是指()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B.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同盟

C.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

D.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

10.(2011·湖南岳阳)2011年5月初,制造了9·11事件的世界头号恐怖大亨本·拉登被美军击毙。下列历史事件中,同样带有恐怖主义活动色彩、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发动战争的借口的是()

A.萨拉热窝事件B.凡尔登战役

c.珍珠港事件D.古巴导弹危机

11.(2011·山东聊城)某同学利用右边的漫画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的研究结论应该是()

A.巴尔干是欧洲战争的“火药桶”

B.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c.协约国必将战胜同盟国

D.凡尔赛体系确立

12.(2011·四川南充)有人把经济上的竞争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为了重新分割世界而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是()

A.日本B.塞尔维亚C.俄国D.德国

13.(2011·广东汕头)近代英国政治家亨利·帕麦斯顿说:“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和永久的敌人,我们只有经常的、永久的利益。”一战中为自身利益而望风使舵、背叛“盟友”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德国D.意大利

14,(2011,浙江杭州)某同学的听课笔记中记载了以下信息:“历时十个月,双方伤亡七十万人,有‘绞肉机之称。”据此我们可以判断,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

A.凡尔登战役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南京大屠杀D.三大战役

二、非选择题

15.(2011·四川成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后半期)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好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恩格斯《反杜林论》

(1)材料一中“横扫整个法国”的“革命风暴”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英国进行的“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又是指什么事件?请简要概括这场“变革”给世界带来的彭响。

材料二新的钢铁材料、新的内燃机……带来了铁路、轮船等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等电讯手段的出现及其大发展,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

——王斯德《世界通史》

(2)请从材料二中找出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的新成果,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3)请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两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任举一例)。

16.(2011·山东东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1)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指什么?为什么说“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发明创造分别是哪种新能源和新动力的应用?

材料三

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3)依据材料三说明,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问题?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1.C 2.A 3.C 4.C 5.D 6.D 7.C 8.D 9.A 10.A11.A 12.D 13.D 14.A

二、15.(1)法国的“革命风暴”是指法国大革命。英国的“变革”是指工业革命。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直接导致了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使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了强大的工业国。(2)相关新成果:内燃机、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使用。(3)答案示例:轮船的发明使得远洋运输更加广泛、便捷。

16.(1)工业革命(或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最早进行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2)电力;内燃机。(3)环境污染。(4)科技进步,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使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言之有理即可)

第八单元璀璨的近代文化

【单元概述】_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这个时期不但在经济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而且在政治制度和思想理论上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上取得了辉煌成果。

17—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同封建专制制度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反对封建专制和反对教权主义成为时代的要求。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将启蒙运动推向高潮,启蒙运动所宣传的思想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如法国大革命等;启蒙思想运动对19世纪以后的亚洲国家有很大的影响,如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

近代,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超过了以往所有时代的总和,牛

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资本主义的先进性和残酷性决定了这一时期世界文化的迅速发展,托尔斯泰、梵高和贝多芬等举世闻名的大师用他们的智慧、心血和佳作共同构建着人类文化的圣殿。

【课程标准】

1.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等人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了解伏尔泰等人的基本主张,初步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3.知道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

4.说出《最后的晚餐》和《向日葵》两幅名画的作者和艺术风格。

5.知道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初步理解作者创作这一作品的历史背景。

【能力提升】

1.认识思想解放斗争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1)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做了思想动员。

(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比较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

3.近代科学革命成功的原因。

(1)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使自然科学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这是近代科学革命成功的根本原因。

(2)启蒙思想的传播,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促使人们去积极思考与探索,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3)科学家的个人因素,没有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辛勤忘我的实践探索,科技的进步是难以实现的。

4.区分近代文学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

(1)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反映了俄国人民反抗拿破仑的入侵。

(2)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讴歌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革命精神。

(3)梵高的《向日葵》,体现了对生命的热爱。

(4)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揭露了德国法西斯的暴行。

(5)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

(6)欧仁·鲍狄埃的《国际歌》,反映的背景是巴黎公社失败。

注意:《战争与和平》和《英雄交响曲》都反映了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直面中考】

一、单项选择题

1.(2011·广东清远)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17至18世纪,有一批思想家对封建制度和教会进行批判,并提出民主、人权、法制等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大力倡导科学理性。他们燃起的思想火花是()

A.文艺复兴B.启蒙运动

c.空想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

2.(2011,广东)请你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完成“姓名”一栏的填写()

A.但丁B.达·芬奇c.伏尔泰D.达尔文

3.(2011·广东佛山)历史学家怀特在为《纽约时报杂志》撰写纪念美国建国日的文章中说,“到杰斐逊起草宣言时,人们已在战场上为那些新学到的自由而战”。美国人新学到的“自由”来自()

A.杰斐逊B.马克思C.华盛顿D.伏尔泰

4.(2011·山东济宁)小明同学搜集到四个人物图片,欲将他们的活动归纳到一个专题中,这个专题应是()

A.资产阶级革命B.国际工人运动

c.近代文学艺术D.思想解放运动

5.(2011·广东佛山)他的著述“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此谓天道自然之理。”此著述的作者是()

A.达·芬奇B.牛顿c.达尔文D.爱因斯坦

6.(2011·江苏扬州)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流言,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权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

)

A.经典力学B.进化论c.相对论D.日心说

7.(2011·山东潍坊)2011年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导致核泄漏、核污染,再次引起人们对原子能利用的持续关注,如何利用科技成果造福人类成为热议的话题。历史上为原子能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打开原子时代大门的科学家是()

A.牛顿B.达尔文c.爱因斯坦D.邓稼先

8.(2011·湖南怀化)下列各项成就,属于下页图人物的是()

A.提出了生物进化论思想

B.提出了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C.提出了相对论

D.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

9.(2011·江苏苏州)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发展。下列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正确对应的是()

①牛顿——电磁感应现象②达尔文——进化论③爱因斯坦——相对论

④爱迪生——万有引力定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2011·河南)下列哪部作品描写了俄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赞扬了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展现了俄国社会广阔的生话画面()

A.《战争与和平》B.《老人与海》

c.《百年孤独》D.《人间喜剧》

11.(2011·山东泰安)荷兰原是郁金香的故乡,梵高却不喜欢此花,反而认同法国的一种花,为此他为这种花专门画了一个画册,并且成了他著名的作品。这部作品是()

A.《蒙娜丽莎》B.《向日葵》

c.《墨葡萄图》D.《最后的晚餐》

二、非选择题

12.(2011·山东滨州)思想解放是伟大社会实践的先导,中外历史上的重大社会变革都与思想解放有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学家布克哈特在评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时说:“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神学纱幕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在此运动期间,意大利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和思想家。诗人但丁的作品强调了人的价值和理性的伟大,闪烁着人文主义最初的光辉,体现了这场运动的核心主张。

(1)材料一中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指14—17世纪欧洲的哪场运动?这一运动的核心主张是什么?但丁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材料二17—18世纪,一批先进的思想家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高举理性大旗,批判封建专制和中世纪宗教神学,主张建立合乎理性的社会和国家。

(2)材料二反映了欧洲的哪场运动?其核心主张是什么?这场运动对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何作用?

材料三20世纪初期,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了,但民主共和制并没有真正实行,一批知识分子秉承西方启蒙运动的理性之光,以《新青年》杂志为阵地,发起了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3)依据材料三写出这场运动的名称,并列举两位主要代表人物。

(4)概括上述三大运动的共同性质。

参考答案:

一、1.B 2.C 3.D 4.D 5.C 6.B 7.C 8.13 9.C 10.A11.B

3.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篇三

本学期我备课组计划完成9年级世界历史上下两册的教学,教学时间紧迫,教学任务重,因此,教学压力较大,各个成员不能丝毫懈怠。

秉承上届初三备课组的优良传统,坚持集体备课、有效教学和相互学习,本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并坚持记录教学反思,以提高教学水平。

结合三年来我省中考题,精心编写具有针对性的内部练习题,交由初中历史教研组、我校知名历史教师及省市教研员审核通过使用。年级统一测试题,由全组在集体备课时讨论校正,通过后印刷,考试结束后由备课组做考试分析,并汇总上报。

根据学校要求,本学期重点抓差,先由各任课教师负责所任班级不及格学生和踏及格线学生的补差工作,以提升合格率为目标,争取在期中和期末考试中及格率和平均分有效提高。

由于我组教师教龄不长,谈不上经验丰富,还望学校及年级领导多多帮助、支持和鼓励。

二、教学进度:

第1周9.1—9.7九年级上册1、2课

第2周9.8—9.143、4、5课

第3周9.15—9.216——9课

第4周9.22—9.28复习1—9课、测验一——三单元并讲评试卷

第5周9.29—10.510——12课

第6周10.6—10.1213、14课、复习第四单元并测验

第7周10.13—10.19讲评第四单元试卷,15、16、17课

第8周10.20—10.2618、19、20课

第9周10.27—11.221、22、23课并复习第五——八单元

第10周11.3—11.9第五——八单元测验及讲评,迎接市半期考试或测试9年级上册

第11周11.10—11.16九年级下册1—4课

第12周11.17—11.235—7课,复习1—7课并

第13周11.24—11.30第一——三单元测验及讲评试卷,8、9课

第14周12.1—12.710—13课

第15周12.8—12.1414—17课

第16周12.15—12.2118、19课,复习第四——八单元,测验及讲评试卷

第17周12.22—12.28复习九年级下册

4.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四

历史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历史课的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本学期主要学习世界历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基本情况

1、学情分析

由于以前学生对历史不重视,基础差,学习不太扎实,对于记忆性较强的科目学生有点偷懒,但只要老师有方法、有耐心,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加以生动化、形象化,同时辅以丰富的教学手段,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定能将历史知识学好。因为是毕业班,为了使中考总复习能提前进行,赢取更多更宝贵的复习时间,教学进度会大大加快,计划本学期将《世界历史》授完。

2、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六个单元,21课,结合历年中考要求,重点为近代史以后的内容。每课的内容多,知识点多,且容易混淆,要记忆的图形也多,教师要教会学生理解,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具体措施

1、讲授切合实际、因材施教。以“开放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为主。采取先慢后快的进度:前三周较慢,待学生熟悉教材与教法、学法时按正常进度上课。

2、力求知识趣味化。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3、狠抓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4、练习要求规范认真。作业批阅及时、认真。

5、及时检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教学进度:

第1周—九年级上册1、2课

第2周—、4、5课

第3周———9课

第4周—复习1—9课、测验一——三单元并讲评试卷

第5周———12课

第6周—、14课、复习第四单元并测验

第7周—讲评第四单元试卷,15、16、17课

第8周—、19、20课

第9周—、22、23课并复习第五——八单元

第10周—第五——八单元测验及讲评

第11周—九年级下册1—4课

第12周——7课,复习1—7课并

第13周—第一——三单元测验及讲评试卷,8、9课

第14周——13课

第15周——17课

第16周—、19课,复习第四——八单元,测验及讲评试卷

第17周—复习九年级下册

第18周—复习九年级上下册,准备期末考试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使以后的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顺利的进行,特制订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一、目的要求:

1、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世界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北师大版的世界历史,是世界近代史的内容,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四个单元,共二十五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正文、图、表、资料、注释、阅读与思考、看图学史、历史比较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本册书以英、法、美、德、俄、日等世界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为线索。教材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加侧重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2个班的历史教学,九年级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经过二年的历史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做好学生的导师。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4、积极参加学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教学中的点滴进行整理,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5、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6、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充分利用故事导入,多媒体教学,把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一一列出,从而培养他们的兴趣,为学习成绩的提高打下一定的基础,另外,教给他们一定的方法,比如:记忆力比较好的时间是在早上,反复记忆历史知识,对学习有进步的学生给以及时表扬,树立学习历史典型学生,建立学习历史的兴趣小组,每班至少两名学生为兴趣小组成员,单独辅导,让他们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并形成特长,也通过他们带动和影响其他学生,全面提高历史成绩。

7、抓好历史月考、期中和期末复习。

历史光靠平时的学习还不行,还离不开复习工作,因为学生的记忆力有遗忘规律,隔一段时间如果不及时复习,就忘得差不多了,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每月组织的月考,对遗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可谓是及时复习,避免遗忘,另外,期中和期末测试题各两套,争取让学生多练习一些题型,避免考试前慌乱无章的局面出现,也避免考场上无从下手。

5.九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工作计1 篇五

何春林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使以后的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顺利的进行,特制订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九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处于变化时期,其思想波动幅度大,对于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不高,缺少一定的积极性和向学性,需要老师采取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从上学期的学生学习状况来看,综合来看,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就是个别学生手懒,不愿写,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采取提优补差措施,提高优秀率是当前最主要的,使学生的成绩快速提高。

二、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首先是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要坚持基础性和科学性原则,准确传授基础知识,切实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2、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只有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才能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坚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优化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主动的探索中获得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课堂教学坚持整体性原则,教学过程中始终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全面整合,使学生全面发展,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和实践。寻求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

4、教学中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同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从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启发学生对历史的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减轻学生的负担。

5、有效的作业,是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发现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布置有效的学习任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争取在课堂中完成习题。对于考试和作业做到及时批改和反馈。查漏补缺。

三、自我提高

1、认真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积极参加组内组织的学习活动,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最好归纳和总结。

2、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积极参加听课活动。

6.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反思 篇六

历史这一学科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科学、文学等。所以对这一学科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对于刚刚进入中学的学生来说,历史这一门课程他们既陌生又熟悉。在小学阶段对于历史知识也了解了一些。面对这些初一的学生,历史这一门课程我们老师应该怎么教呢?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初一的学生大多数都处于青春叛逆期,学生的独立性增强,希望有较多的民主。比如自己支配更多的钱和时间,而有些学生有时会错误地理解民主,并逐渐滋生叛逆心理,从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们希望独立、自由,有自己的空间,有些事情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再加上他们刚到一个新的环境,与新的老师和同学接触,这需要一段适应期。而且许多学生认为历史课枯燥无味,不喜欢上历史课,所以这门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并不大。那么怎么做才能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呢?

一、根据每节课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不同的讲课方式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中华文明的勃兴(一)》,这一节涉及的内容是比较广泛,包括先秦时期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因此我认为这一节课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中选择感兴趣的一方面去收集相关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由小组的代表给大家讲述他们所了解的内容。最后再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所创造的辉煌文明。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教学中,更有利于学生对这部分历史知识的掌握。

又如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这一节的重点内容就是汉武帝对汉朝的统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给大家看一些大屏幕《汉武大帝》的片段,加深学生的形象记忆,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同时也可以加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汉武帝的了解进行点评,并且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汉武帝没有实现大一统,那么中国的历史会怎样发展呢?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西汉历史的了解,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

二、上课前老师要做充足的准备,尽量从学生的视角去讲解

从学生熟悉的内容进行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例如第18课《三国鼎立》,相信许多同学都对这一课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因为这一课的内容与他们所熟悉的《三国演义》的内容有关,因此学习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在课前多了解一下学生对这部分的哪些人物比较熟悉或者是一些小故事,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可以从调查的方向上去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

三、抓住学科之间的渗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历史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都有,所以老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从其他的学科上引入历史这一学科的学习。例如第9课《中华文明的勃兴(二)》这一节会学到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介绍这一时期著名的代表人物。那么在这里可以结合语文课上对《论语》十则的学习,学生对孔子的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由此导入我想学生应该会比较容易接受。

那么对于初一的学生怎么才能学好历史呢?由于初中的学习要求与小学不一样,学习方法也就不同,对此许多学生很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去学习。在此提出一些我的看法。最重要的就是利用好自己手中的教科书。对每一节的学习内容要根据小课题有所大致的了解,并在脑中形成一个知识框架。这样在老师讲课的时候不会摸不到头绪。然后不断地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开始可以简单地进行练习,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最后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

7.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专题 篇七

【学习提示】

学习本课,应从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三个方面把握。关于希波战争重点掌握希波战争的经过及希波战争中希腊胜利产生的重大影响,了解马拉松比赛的来历。亚历山大东征重点掌握亚历山大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罗马征服地中海重点掌握罗马通过扩张成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地中海成为罗马的内海,在长期的扩张战争中,罗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扩散到帝国全境。

【课文撷英】

本课的基本概念和重点语句:

【重点精析】

亚历山大是怎样的一个国王?他的东征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①亚历山大是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代表马其顿和希腊奴隶主阶级的利益。②他的远征是侵略性质的,给被征服一区的人了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灾难。

③但是,通过东征,他把广大地区统一为一个大帝国,加强了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他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的文化也传播到西方,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得到很大的发展。

【疑难点拨】

本课讲述的文明与冲撞的三件大事对以后地中海及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①政治方面:东方的君主专制与西方的城邦体制出现了一种综合形态。

②经济方面:通过远征而形成的欧亚非三洲一体的希腊化世界对沟通希腊和埃及、西亚、中亚以至印度的商业贸易,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③文化方面:亚历山大的征服使东西方文化在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冲撞和交流,使得西方哲学与古代埃及、西亚的数学、天文学知识相结合。东西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节风格也相互影响,希腊雕像的艺术风格甚至通过印度传到了中国。

④思想方面:亚历山大帝国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和胸怀,希腊人从此走出了狭小的城邦界限,不再认为只有自己是文明人。人们开始以一种全新的、平和的目光看待世界和别人,强调人生的平等,充满世界主义精神的斯多亚哲学在这个时期诞生了。【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将正确的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公元前490年,波斯进攻希腊,两军激战是在()

A、马拉松平原

B、爱琴海西岸

C、伊朗高原

D、地中海东岸

2、奥运会“马拉松长跑”项目,来源于()

A、希波战争 B、亚力山大东征

C、罗马征服地中海

D、三次布匿战争

3、马其顿国家崛起是在()

A、公元前5世纪

B、公元前4世纪 C、公元前3世纪

D、公元前2世纪

4、下列哪一地区不是亚历山大东征时所征服的地区()

A、波斯

B、埃及

C、两河流域

D、西班牙

5、亚历山大东征的后带来的积极意义有:①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 ②东西之间的往来更加频繁 ③许多希腊商人、士兵学者和移民来到西亚、埃及 ④其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 ⑤希腊同时从东方汲取了不少的文化养分

()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二、填空题

6、公元前490年,波斯王大流士兴兵进攻希腊,在马拉松平原展开激战,雅典人

_______,重创波斯军。

7、希波战争,雅典的胜利,使雅典的______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8、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进攻波斯,经过十年战争,最终建立地跨三大洲的______帝国。

9、公元前3世纪,罗马经过百余年的战争,先后征服了迦太基、马其顿、西班牙、希腊以及西亚的部分地区,成为地中海世界的___。

三、读图识图:

10、下面两图的建筑物相似于哪一古国的建筑物?

四、材料解析

11、阅读材料 材料一:亚历山大虽然以解除波斯的奴役为号召,从小亚细亚到埃及一路赢得了当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但一旦遇到抵抗时,他是不惜大动屠刀的。城市被摧毁,幸存者被出卖为奴,财富被洗劫一空。材料二:(亚历山大)远征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会,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在一个世界性的帝国内,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出现是必然的。回答问题: ①材料一中,人民对亚历山大东征既支持又抵抗的原因是什么?亚历山大远征给东方人民究竟带来了什么?

②根据材料二概括亚历山大远征在客观上所起的作用。

四、问答题

12.亚历山大帝国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它的版图包括几大洲?亚历山大东侵的影响如何?

13.除本课提到的这些史实外,再举出几个文明的冲撞与融合的事例。

【拓展提高】

14.有学者认为,把残酷的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的扩张说成是东西文化由冲撞而融合的重要方式是错误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史林采风】

亚历山大城

亚历山大在亚非各地曾建立数十座城市,其中最有名的是建立在尼罗河三角洲西部的亚历山大城。亚历山大死后,他的部将托勒密占据埃及建立托勒密王朝,以该城为首都。亚历山大城成了当时整个地中海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地中海地区和东方各国贸易和文化交流中心。它输出的有粮食、织物、纸草和玻璃等,输入的有中国的丝,印度的象牙、珍珠、香料以及阿拉伯的宝石,其中一部分还转销他处。城里的图书馆和博物馆是当时规模宏大的学术中心。图书馆里几乎包括了所有古希腊的著作和一部分东方的典籍。博物馆是科研机构,设有文学、数学、天文、医学四个部门。希腊著名科学家欧几里得就是在这里取得学术成就的。亚历山大城的文化对欧洲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亚历山大城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8.九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分析专题 篇八

第一学期九年级生物县期末考试试题是九年级学生进入九年级以来第一次接触生物试题,本次试题与中考试题是差不多的,这也让九年级学生第一次真正接触到了中考生物试题题型,也为下个学期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次试题以测试学生基础知识为主,同时也兼顾对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试卷作答上对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方面作了要求。整套试卷没有偏题、怪题,试卷难度适中,是一套很好的考察试题。

一、试题分析

本套试卷作为县期末考试卷,原则上应该是涵盖七八年级教材内容,但有所侧重。考查内容大部分为七年级生物的教学内容。试卷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

整份试卷基本涵盖了学科的主干知识,以教材为依托,以课程标标准为依据。以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知识点分布比较广,如科学探究的方法、非生物因素、食品卫生相对性状,植物细胞结构,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等(如大部分的选择题和填空题)。同时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具有综合性,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第2、7题),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如第18题)。

二、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十分地牢固,有些基本概念和理论分辨不清,差异较小处往往会迷惑;

(2)分析理解能力欠缺,对问题理解得较为肤浅,审题能力较弱,简答题回答不全或“跑题”现象严重,说明这方面的能力训练不够;

(3)对光合作用的设计和分析理解方面考查上失分较多,部分同学对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不够理解;

(4)语言组织混乱,文字表达不清。

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必须扎实、全面地打好基础,同时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2、联系实际,强化实验,培养创新精神。完善实验教学,实验内容包括对实验原理、实验程序、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尤其要重视探究性实验和实验的设计和评价。

9.九年级《数学》上册的五个缺陷 篇九

笔者在使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数学》上册(2009年3月第2版,2011年6月第三次印刷)的过程中,发现该书有五个缺陷,简介如下,与同行商榷,供使用该册教科书的老师们教学过程中参考。一、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要引导学生理解此题大约需要25分钟左右,很难完成新课的学习任务,且有牵强附会之嫌,只为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已,应该为学生易于理解的生活问题引入更好。二、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中,缺少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过程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实际问题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难点,也是对初中阶段列方程(组)解实际问题的概括和总结。该册课本的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中,先后以问题和探究的形式,展示了五个典型实际问题的分析过程,在分析过程中浓墨重彩,每个题目几乎用了一个版面,边分析边填空,探究结束;在解题过程中惜墨如金,没有给出完整的解题过程。虽然老师在黑板上板书,补充了解题过程,强调了必要的解题格式和步骤,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遗忘的,想复习一下解题过程,到哪里去找? 由于初中生的文化知识水平的限制,初中数学课本不光是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启迪智慧的引路者,而且是初中學生学习巩固“旧”知识的备忘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经典范例。建议该书再版时在《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中的探究1、探究2、探究3的分析结束之后,给出规范的解题过程,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列一元二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经典范例,便于学生构建列方程(组)解方程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为初中阶段的构建方程(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画上圆满的句号。 类似的缺陷,也存在于九年级《数学》下册《26.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中,只有占一个多版面的分析过程可供参考,缺少经典的解题过程范例。三、学生易犯的错误出现在教科书中该书第86页推导证明“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的过程中,角的记法有错,对照“同理”分析,以点B和点D为顶点的角各有三个”。类似的错误使粗心大意的学生易犯的,出现在教科书中,实在是不应该。四、与课本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提供的习题答案出错该书第114页练习中的2题的正确答案是62.8㎡,而该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中给的答案是628㎡,出错原因有多种可能,教师要是按照这个答案批改,肯定会错杀一大片,教师的脸面何在?五、习题中的关键词用错,为学生正确理解题意制造了麻烦。无误。习题的匹配应该以大多数学生能够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技能,来独立完成为佳。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浅见,与人教社的编辑和同行进行商榷,愿我们的初中数学教科书,在不断修改中完美无瑕。

10.九年级上册历史提纲 篇十

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特点:以人性发对神性,以人权发对神权,以自由平等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人文主义精神内涵: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强调和发挥人的作用与价值。)

3.实质:不是复古而是创新,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4.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

(1)但丁(意):文艺复兴的先驱。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代表作《神曲》: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2)达?芬奇(意):是世界历罕见的、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3)莎士比亚(英):文学巨匠。“四大悲剧”:《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5.影响:(1)冲破了封建教会的精神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强调和发挥人的作用与价值;(3)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的发现”;欧洲人的海外探险):标志着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1.时间:15—17世纪。最早殖民探险的国家是:西班牙、葡萄牙。2.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本动机:获取黄金追求财富。

3.主要航海家:(1)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地理大发现)。1492年从西班牙(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加勒比海的西印度群岛)。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自认为到达的是印度)。

(2)迪亚士: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3)达?伽马:到达印度。

(4)麦哲伦:完成首次环球航行。经过的大洋依次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4.影响:(1)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2)使欧洲资本主义触角伸向世界各地。

5.对哥伦布的评价:他发现美洲新大陆,是世界历一位杰出的航海家。但给美洲人民带来灾难,因此他又是殖民强盗。精神:勇于创新敢于拼搏探险。

6.哥伦布等航行家给我们的启示:要使一件事情做成功,必须要有知识技术,更需要勇气决心和团结合作、创新精神。

三、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一)“三资革命”的相同与不同:

1.相同点:①性质:都是资产阶级革命;②领导阶级:都是资产阶级领导;③方式:都以暴力革命形式进行;④结果: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⑤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⑥都颁布法律文件。(这三部法律文件的共同作用:都是本国革命的纲领性文件,都推动了本国革命的发展。共同主张:都体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思想。)

2.不同点:(1)革命任务不同:①英、法:x建专制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②美: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2)革命成果不同:①英: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②美:颁布《独立宣言》,结束英国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③法:颁布《人权宣言》,彻底摧毁封建专制制度。

3.英、美、法革命对世界发展产生的共同影响: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统治),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开始迈入近代社会。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1.开始标志:1640年新国会的重新召开。结束标志:1688年“光荣革命”。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人:克伦威尔。3.被送上断头台的国王:查理一世(斯图亚特王朝)。

4.颁布法律文件:《权利法案》(1689年)。颁布机构:英国国会。目的:限制王权。内容:①限制王权;②确定国会拥有权力;③对公民的权利作了明确规定。

意义: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不彻底性)。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①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②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马克思)。

6.典故:“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含义:王权受到限制;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但公民无权

拒绝贫困,因为资本主义制度就是产生贫富不均的制度。)

7.《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靠议会生活”的新时代开始了。这句话的含义是:王权受到了限制,英国

实行了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统治开始了。

8、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反复性中,可以得出的启示是:新旧社会制度的更迭需要经过长期斗争。

(三)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性质:既是资产阶级革命也是民族解放战争。)

1.开始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结束标志:1783年美英签署《巴黎和约》英承认美独立。2.转折点: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3.胜利:1781年英军司令康华利在约克镇向华盛顿投降。4.颁布文件:《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颁布机构:大陆会议。

内容:①人人生而平等;②宣布北美13殖民地独立;③建立政府,主权在民,民主自由。意义:①宣告北美13殖民地的独立;②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因为《独立宣言》体现“自由、平等”的民主原则,所以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5.领导人:华盛顿(战中为大陆军总司令,战后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评价:领导美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开创民主政治先河(这是华盛顿的两大贡献)。是美国历伟大

的政治家和开国元勋。被誉为“合众国之父”。

学习他哪些品质(精神):热爱祖国,不畏强暴,勇于承担责任,淡泊名利等。

6.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四)法国大革命(1789—1794年):1.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

2.开始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结束标志:1794.7“热月政变”。3.处死国王:路易十六(波旁王朝)。

4.法国大革命达到高峰:雅各宾派上台执政。(领导人:罗伯斯庇尔)5.颁布文献:《人权宣言》(颁布机构:制宪议会)。

内容:①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③财产权神

圣不可侵犯。

意义:是法国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纲领性文件,促进大革命的深入发展。成为法国大革命彻底性和

典型性的重要标志。

《人权宣言》的内容是针对法国封建等级制度而言的。其作用是:鼓励法国人民x建专制统治。但后来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只有“有产者”(资产阶级)才有选举权,说明法国大革命所标榜的“自由”“平等”只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广大人民则不可能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划线部分是对法国大革命标榜的“自由平等”的认识)

6.法国大革命影响:①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动摇了整个欧洲封建制度的基础。②“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③所争取的民主权利为少数人(资产阶级)所享有。四、拿破仑(“科西嘉怪物”;其执政时期被称为“拿破仑时代”)1.上台标志:17“雾月政变”。

2.称帝:18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国)。

3.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为加强统治,他颁布《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等法律文献。其中最的是《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也是拿破仑引以为自豪的东西。)

4.拿破仑对战争的作用:积极①多次打败欧洲的反法同盟,保卫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②把革命成果通过暴力推广到欧洲大陆,加速了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消极:后期对外战争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消极作用也是拿破仑失败的原因)。5.彻底失败标志:18滑铁卢战役。拿破仑从此退出法国政治舞台。

评价:纵观其一生,拿破仑仍不失是一位资产阶级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法国乃至欧洲历史都产生重大历史影响。

6.对拿破仑一生的认识(启示):勤奋、自信、勇敢、忍耐使拿破仑走向成功;骄傲自满,狂妄自大,迷信武力导致拿破仑的失败。

11.九年级上册语文、历史总结 篇十一

杨文瑜

在这一学期里,我踏踏实实地搞好常规工作,教研活动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和钻研,勇于尝试和创新,积极实践新课程理念标准,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成果。当然也还存在不少遗憾和不足之处,为促进后段语文教学工作的改进和提高,现将相关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尝试新的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

二、严格落实教学常规,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设计合理有序的教学流程,为提高教学效果做好第一步准备。按时上课,严格课堂秩序,组织学生进行积极活泼的课堂交流和研讨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思维。

三、在教学中我坚持选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平时教学中我适度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

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提供了一个的可操作的平台。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本期还积极参与教研活动,认真研讨交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每周能准时参加集体备课,交流心得体会,与其他老师共同学习促进;认真参加听评课活动,虚心学习,吸取好的教学经验,学习好的教学方法。结合学校学生基础和学校教学要求,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运用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学习法等,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适应了实验班教学需要,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部分学生语文基础还是比较薄弱,部分男生作文表达能力还是不能令老师和家长满意,这些问题还值得下学期继续努力改进和加强。

2016年1月8日

高 台 镇 凤 清 小 学 九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杨文瑜

我在教学工作中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工作中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一、抓住学生心理,营造良好的教与学环境

我们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并确定我们工作的重点和工作措施:优生---拓展;中等生---狠抓;学困生---辅导。优生有较好的思维习惯,上课前我们先把问题布置给他们,让他们自已先研究,提高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课时则采用讨论式教学方式,让他们舒展自己的见解,然后老师加以归纳总结,并进行深化、类比和提高,从高、严、难三个方面要求他们;中等生是一个大的群体,在普通班是学习的主流,上课时我们以他们为主,力求在课堂上消化所有的知识点,作业和练习题也以基础题为主,强化训练,普遍提高。对于学困生,我们本着提高一个算一个的心理,用爱心从思想上感化他们,用耐心从学习上帮助他们,在课堂上编出让这部分学生能够完成的题目,力求使他们每节课有事可做,每节课有收获,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

二、加强对教材的研究,营造课堂教学高效益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每节课的高效益。我们注意引导学生对概念、定理、公式、规律的消化;注意针对学生的知识缺陷和疑难问题作重点讲述;注意新旧知识、新题旧题的对比,把复杂抽象的问题作连贯解决;注意解题方法的延伸,摸索解决的规律;注意一题多解的研究和条件多变的问题的对付方法;注意富有思考性的新问题,与学生一起探索研究。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初中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

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一年来,在各位领导和老师的热心支持和帮助下,我认真做好教学工作,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

12.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篇十二

母传宝 一试卷总体结构与特点:

1、试卷结构本卷为开卷试卷,共两大题 29 个小题,总分 100 分,题型分选择题和非选题,分值比为 50:50。1—25 题为单项选择题,其中 1—11 小题是考查世界古代史,12—25小题是考查世界近代史,26—29 小题为材料分析综合题,其中 26 小题 12分,考查世界近代史,27 小题 11 分,28 小题12分,均考查世界古代史,29 小题 15分,考查世界近代史,2、.2、试卷的主要特点

(1)立足基础,设计灵活命题能紧紧围绕教材,以新课程历史课标为指导,没有出现偏题和怪题,试题立足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着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整套试卷能够从书上直接翻阅到的题目很少,绝大部分的题目都需要学生经过一定的分析、比较、演绎、概括才能解答出来,试题内容来源于课本,但设计上显得灵活多变。(2)概括性大,立足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概括性大,突出表现在26-28等材料分析题上。其中综合题均是大跨度,高概括题。第 29 题一个题目考

了整个世界近现史的发展过程,可谓高度浓缩。这些题目充分考查了学生分析,归纳,综合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3)做到学科渗透,注重课程合作在新课改中,每一个科目都不可能是孤立,封闭地学习,他们相互渗透,相互整合。这份试卷也很好地贯彻了这个精神。如第 29 题,要求学生根据图表,说明问题,表达理解。这既考查了学生的历史知识,又考查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二、考试质量及试题评价

1、成绩分析参考人数 105 人,不及格人数 9 人,及格人数96 人,最高分97 分,最低分 41 分,平均分 79,优秀率 25.3,及格率 91.43。

2、从上述数据可看出,本卷试题总体偏易,能照顾大多数同学,特别是能够充分激起中下层水平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且试题区分度适中,较能看出优秀与中层生的差别。

三、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知识问题:尽管开卷,但还是有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薄弱、混乱,甚至是无知。主要是某些学生对历史重视不够,缺乏兴趣,致使最基本的历史知识都不愿了解。

2、未充分理解题意,盲目答题。不少学生不注意审题,或审题马虎,出现不应的错误。

3、学生答题心切,麻痹大意。因试题不难,造成部分学生因审题不清导致失误占总失误的一半左右。

4、不少学生知识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仍然较低,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突出表现在材料题的解答方面,有的学生知识不清,思维模糊。这些以后在平时历史教学中要加以训练和指导。

四、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教学中要善于联系时政要点,要把历史与现实,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历史教学绝不是对过去的简单再现和复述,而是和现实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的历史教学必须和现实紧紧联系起来,在感受历史事件和历史氛围时,找准和现实的切入点,以史为镜,以史为鉴,理论联系实际,在历史中比较现实,在现实中学习画史,从而将较为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历史知识学习变得较为轻松活泼,贴近生活,这也是新课改的重大内涵所在。在教学中,对于周年大事记,要高度重视,要将周年大事相关的材料,纪念活动和周年大事有机结合起来,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历史的现实借鉴意义。

2、历史教学在注重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

综合、归纳、分析、比较以及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注意并注重培养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避免因开卷而带来轻视历史基本知识、片面重视能力的问题。知识是能力之源。

3、必须注意历史与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比如和地理、语文以及政治的相互渗透。这不仅在于拓展知识面,还有助于历史教学本身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增强。在教学中要渗透教育意识,真正把历史课堂变成国情教育,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

13.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专题 篇十三

11月13日上午第一节课,我在九年三班上了一节课题研讨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现反思如下:

面对初三学生,公开课不仅是一堂展示课,更是一节教会学生如何学会运用史实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课。为此在备课时,主要为了课题研讨的主题"快乐教学法"而设计,尽量让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动起来,我则以此为目的确定本节课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

这节课内容看似简单,却有较高的理解难度。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课件中添加了补充资源,如学生竞猜各种汽车的图标,在课件中插入形象的图片,使学生在视觉观赏中体验、感悟所学知识内容并激发学习主动性。

初三学生不像在初一、初二那么爱表现自己,他们一般不愿展示自我。为此,我采用的是启发式教学法。整个过程先创设情境,让学生撰写解说词,然后分组展示.在分组展示的过程中,再出示相关问题,启发引导分析问题,最后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学生讲爱迪生的小故事,再探讨爱迪生的精神,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有些程度不太好的学生也举手跃跃欲试,要讲爱迪生的故事,我就把抓住这个能让他展示自我的机会。虽然讲得不完全,但我也抓住他讲的关键,引发学生感受爱迪生精神.同时我也抓住爱迪生的精神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也许我们中间就有中国式的爱迪生”。让学生懂得科学成就的后面凝聚着科学家们艰苦的劳动,懂得如何去热爱科学,树立想有所成就就要有坚持不懈的行动。这样一来历史变成了有趣味性的活生生的历史,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认识,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初三的学生本就不好动,在调动学生情绪方面还有待提高,整体环节教师讲得还是比较多,应该给学生充分准备的`空间,在学生说不出来时,总是着急去帮学生说出来,这样对学生的锻炼是不利,一定要相信学生的潜力。除此之外,在各环节的过渡语句还有待加强,各环节的把握上还需努力。

上一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则范文下一篇:教师调动考试面试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