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区农民增收问题

2024-11-07

退耕还林区农民增收问题(精选8篇)

1.退耕还林区农民增收问题 篇一

本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的现实选择

学院科信学院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三班姓名刘帅

学号110012327

农民收入情况的调查报告

摘要: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关键是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5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现阶段农民是否能够增收,增收的速度和质量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而且关系到大多数农民的情绪,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威信和执政党地位问题。全党必须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紧迫感。近几年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三农问题,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了多种措施。并针对农民增收难——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国家先后出台了惠农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各级党委、政府常抓不懈的中心工作,也是当前一项严峻、迫切和现实的课题。近日,围绕“农民增收” 这一课题进行了调研,调查采取问卷、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进行,调查对象为河北省藁城市兴安镇张村。结果表明,农民的增收愿望很强烈,但农民增收现状、影响增收的制约因素不容乐观,需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的对策加以解决,以达到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

关键词:农村现状 农民增收 改善民生

一、农民增收现状

(一)张村基本村情

张村共有居民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该村大部分村民的收入来源也是来自于玉米小麦的种植,少数村民靠畜牧养殖、农产品运输、外出劳务打工等方式获得收入,其中畜牧养 殖户11个。2010年,张村实现人均纯收入4000多元。

(二)张村农民增收及收入状况

近年来,县、乡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农村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张村作为其中的受益村,深切感受到农业、农村经济的巨大变化,但随着农村 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现,通过调查走访我们发现:

(1)增收愿望强烈

其中9.4%的户对当前的收入情况表示满意,90.6%的户表示不满意;37.1%的户当前有增收致富的想法,62.9%的户当前无增收致富想法。从年龄结构来看,45周岁以上群众对当前的生活状态比较乐观,25周岁-45周岁以下的群众对当前的生活状态不满意,致富增收的愿望比较高。

(2)增收渠道较窄

农民从事的行业较少,增收渠道比较窄:83%的户从事农业种植,4%的户从事运输业,9%的户从事畜牧种植,2%的户从事批发零售业,其余2%的户外出打工。

(3)收入不稳定

造成农民收入不稳定的因素主要有:农产品价格不稳定,旱灾、水灾等自然灾害和“非典”、“禽流感”等突发事件,缺乏长期有效的收入机制和稳定的收入来源。农业是弱质产业,抵御自然风险、市场风险能力弱,也给农民增收造成不稳定性。

(4)收入不均衡

收入在5000元以上占11.3%,4000-5000元的占28.2%,4000元以下的占60.5%。图表5-

2、5-3中得出,学历构成、年龄构成分别与收入成正比和反比:即文化程度相对较高,人均收入多,反之,则低;年龄越大,人均纯收入越低,反之,越高。

(5)当前农民的消费开支负担过重。据分析,农民的收入主要支付于农业生产、学费、医疗费等。由于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日渐增长,农业生产的费用占农民收入相当大的部分。医疗费用的支出,农民一旦生病治疗,医药费支出比重就大幅度上升,尤其是主要劳力生病后,致使该家庭劳力缺乏,常常很快贫困。

二、影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从调查情况来看,大多数农民群众从事玉米小麦种植,极少数群众从事畜牧养殖、农产品运输等副业。从这个层面分析,就是在农产品买方市场基本形成的新形势下,农业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明显滞后于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从而遏制农业生产的发展空间、农民的增收空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的原因有:一是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走访座谈中,很多群众反映,农业龙头企业较少,虽有农业合作社,但作用发挥不够明显。普遍认为,农业龙头企业存在以下问题:规模不大,带动能力弱;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连接不够紧密,没有很好地解决“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问题;有些龙头企业尚未建立自己固定的“生产基地”;龙头企业管理粗放,现代经营理念差,依靠科技开发新产品能力低。二是缺乏资金的有力支持。走访座谈中,绝大多数群众反映,由于原始积累少,想致富、缺资金、贷款难是当前群众们最大的难题,也是制约农民增收、投资创业的一个“瓶颈性”障碍。当前,县乡经济乏力、财政吃紧,金融机构贷款机制不够灵活等,是造成资金支持不到位的关键所在。三是缺乏科技的有力支撑。一些群众反映,近年来,虽然各种新品种、新技术不断得到应用,但由于科技支持农业的能力弱,在利用高新技术进行农产品深层次开发和综合利用上进展缓慢,形不成精品,农产品附加值低。

(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座谈中,很多群众提到,对信息、技术等需求、期望值较高,但在获取信息、利用信息上显得乏力。从这种意义上讲,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也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一个关键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服务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农民面对充满风险的市场只能凭经验、凭感觉做出相关的决定,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有群众在此提到,这样往往投入多、效益少,有时甚至连投资也难收回,增收无从说起。二是“科技、法律、信息、营销、劳动力转移”等中介组织还不够健全,相关协会的作用发挥得不够好。三是农业技术人才匮乏,落后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与现代农业生产要求不相适应,阻碍了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化、农业科技的普及和推广,同时农户缺少农作物新品种的应用、种植、病虫害有效防治等技术,缺少精耕细作的田间管理以及经济核算,导致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业增收潜力发挥不出来,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农民群众致富手段少、技能欠缺。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民群众大多数仅有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学习知识、利用知识的能力较弱,导致致富手段少、技能欠缺。综合国内外形势,促进农民增收的决定因素,已不只是土地、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而是知识、能力、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据国内有关经济学家分析,农民学历教育每增加一年,其收入就可增长3.6%—5.5%。目前,我县农民群众受文化程度低的制约,劳动技能薄弱、经营投资理念落后,创业意识和投资意识淡薄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一方面难以接受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和现代农业科技知识,致使农村大多仍停留在传统的耕作模式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制约了增收空间向更高层次发展。在劳动力转移方面,由于农村外出打工的农民在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上跟市场需求标准有明显差距,特别是近几年城市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乡镇企业对农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下降,使农业劳动力进一步转移发生了困难,转移速度减慢。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土地上,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难度越来越大,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越走越窄。

三、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也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在农产品市场约束日益增强、农民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促进农民增收必须有新思路,采取综合性措施,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有一个大的转变。针对以上原因,要加快农民收入增长,当前应主要抓好如下几点:

(一)坚持传统产业与特色产业并重,引导农民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中增收

农业结构调整的核心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农业。基于此,要在坚持传统产业与特色产业并重的前提下,围绕产业调大、产品调优、特色调强、市

场调活的原则,着力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一是以培育主导、特色产业为重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在抓好优质棉(明集)、畜牧、水产、蔬菜等主导产业的同时,着力培育和壮大肉羊、食用菌、芦笋等特色产业。二是以引导农民科技开发、生产要素开发和市场开发为重点,不断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三是以资金倾斜为重点,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议县、乡两级财政,将现有的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土地复垦基金等项目资金捆绑使用、配套倾斜,重点向农业结构调整的乡镇、村倾斜。建议从土地流转、资金扶持、农业基础设施改造和技术指导等方面帮助农户调整产业结构。

(二)加强农民转产转业培训,引导农民从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中增收

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关键靠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而提高农民素质是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实践证明,在收入分配领域,受教育水平越高的人收入也越高。建议实施“知识惠民”工程,大力加强农民转产转业培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增强农民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的能力。一是政府“买单培训”。培训由政府买单,把培训费列入县、乡财政,定期或不定期培训农民,使农民靠知识受益得实惠。二是开展“订单培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培训与扩大劳务输出相结合;三是发放“创业绿卡”,对参加培训经考试合格人员发给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和绿色证书,对外出务工人员发放“创业绿卡”。四是打造“劳力品牌”。建议根据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对内抓改制规范,抓科学管理,对外抓市场开拓,尽快把企业改制中的体制优势转换为效益优势。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把重点城镇建设作为城乡工农产业的连接点,作为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来抓,与兴建市场、发展商贸流通结合起来,与发展旅游业和第三产业结合起来,与发展农产品加工结合起来。

(三)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农民从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中增收

一是建立完善农产品供求信息服务体系。依托供销网络平台,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信息,加速网络延伸至乡镇、种养大户,完善县、乡、村农业信息网络,以“利农网”为依托,利用现代信息平台,开展网上招商、网上咨询、网上销售等服务。二是建立健全优良种苗繁育体系。建议加快新品种的选育和引进,抓好县、乡两级蔬菜、林果、食用菌、畜禽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全面提升优势农产品的良种化水平。三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与国内、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制定一批区域特色明显的农产品质量地方及企业标准。加快县、乡两级检验检测中心的资源整合和建设步伐,完善检验检测设备,提高检验检测水平。四是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进一步理顺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完善专业农技推广队伍,充分发挥农技人员的作用,确保农技人员到岗到位,职责不变。

(四)建议国家增加投入,改善农业和农村的条件,从夯实农业基础上增加农民收入。(1)加快农村交通、水利、通讯设施建设步伐。积极争取各项资金,加快农村公路网络建设,逐步实现公路硬化,积极推进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农业基础设施改造的市场化运作进程,组建农业基础设施改造投资主体,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在各级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专门设立农副产品供求信息、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栏目,构建农村信息平台。(2)加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加大政府对农村合作医疗的经费支持力度,对实施农村合作医疗的实行按参加人数和补助定额给予资助。

(五)着力解决农业贷款难问题,引导农民从加大农业投入中增收

农民缺乏资金支持、贷款难问题一直是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性因素”。建议县、乡两级政府把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作为促使农民增收获益的重要手段。一是建议协调金融部门创新支农方式。可尝试农民土地使用权、林地承包权以及多年生作物抵质押贷,以及推行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担保贷款等,解决农业生产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对农户贷款,除继续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比重外,着力推行农户联保贷款、大额支农授信贷款;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议推广发放订单跟踪贷款,并尝试开展仓储式流动资产质押贷款。二是积极探索建立乡村

农业贷款担保机构。担保机构的资金来源可以由会员认缴贷款风险金、政府对农业的扶持金及其他资金组成,担保机构主要为有发展前景的种养大户及信誉好的农户提供贷款担保;建议深入开展信用户、信用村(镇)工程建设,有效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

考文献:潘锦云《农业税减免的负面效应及对策》

2.退耕还林区农民增收问题 篇二

1 鼠害发生种类

1.1 地上危害型

包括阿拉善黄鼠、根田鼠、松田鼠、高原鼠兔、甘肃鼠兔、达乌尔鼠兔、高原兔和草兔等。

阿拉善黄鼠 (Spermophilus alaschanicus Buchner) , 俗称黄鼠, 分布广泛, 栖息于农田及退耕还林地附近的草丛、田埂、山坡草地。主要为害灌木林地、幼林地、新造林地、未成林地。主要为害树种有云杉、油松、桦树、山杏、榆树、沙枣、沙棘、枸杞、柠条等幼苗, 以及全部牧草。根田鼠 (Microtus oeconmu Pallas) 、松田鼠 (Pitymys Irene Thomas) 在互助县栖息于海拔2 000~4 000m的山地退耕还林地中, 以油松、圆柏、青杨、沙枣、沙棘、小檗等的嫩树皮以及草籽、草本植物的绿色部分为食。主要为害灌木林地、幼林地、新造林地 (林草间作地) 、未成林地。高原鼠兔 (Ochotona curzoniae Hodgson) 、甘肃鼠兔 (Ochotona cansus Lyon) 、达乌尔鼠兔 (Ochotona daurica Pallas) 等鼠兔在互助县栖息于海拔3 000m以下的沟谷阶地、农田、干旱浅山草坡、灌丛中。鼠兔主要以禾本科、豆科等草本植物为食物, 亦食苗木和灌木的叶与根, 特别是在冬季及初春季节中环剥、啃食云杉、油松、桦树、山杏、榆树、青杨、沙枣、沙棘、枸杞等苗木、幼树、灌木的根颈部。主要为害灌木林地、幼林地、新造林地 (林草间作地) 、未成林造林地等。高原兔 (Lepus oiostolus Hodgson) 在互助县栖息于海拔3 000m以上的林区及脑山地区的森林、灌木林、农田及附近的草丛、高山草地、荒坡上;草兔 (Lepus capensis Linnaeus) 广泛分布在互助县2 800m以下的林地、灌丛、苗圃、农田及荒山荒坡中。

1.2 地下危害型

指专门啃食植物根部的鼢鼠, 包括甘肃鼢鼠 (Myospalax cansus Lyon) 和高原鼢鼠 (Myospalax baileyi Thomias) 。甘肃鼢鼠在互助县栖息于海拔3 000m以下的干旱浅山至半浅半脑地区的农田地埂、林地、荒山荒坡及造林地中, 高原鼢鼠在互助县栖息于海拔2 800m以上的农田地埂、林地、荒山荒坡、造林地、草原、山地灌丛、林缘草坡中, 两者广泛分布在各乡镇的退耕地中, 为害云杉、油松、桦树、圆柏、青杨、山杏、榆树、沙棘、小檗等林木的根系, 除主干较粗林木的有林地危害较轻外, 对灌木林地、幼林地、新造林地、未成林地危害严重, 是危害林木的主要种类。

2 防治措施

2.1 生态控制

生态控制措施, 是指通过加强以营林为基础的综合治理措施, 破坏鼠类适宜的生活和环境条件, 影响害鼠种群数量的增长, 以增强森林的自控能力, 形成可持续控制的生态林业。

(1) 营林措施。森林鼠害防治必须从营造林工作开始, 要在营造林阶段实施各种防治措施, 对森林鼠害进行预防性治理。造林设计时, 首先考虑营造针阔混交林和乔灌混交林, 并必须减少纯林面积。要加植害鼠厌食树种, 优化林分及树种结构, 并合理密植以早日密闭成林。造林前, 要加大高标准水平沟、反坡梯田整地力度, 结合整地进行深翻, 将造林地内清理干净, 以改善造林地的卫生条件, 破坏鼠群栖境, 影响害鼠种群数量的增长。造林时, 对幼苗用树木保护剂进行预防性处理 (可以用防啃剂、驱避剂浸蘸根、茎) ;开展春、夏、秋三季造林, 植苗、直播、插干造林综合应用, 最大程度上降低害鼠对林木的危害;对于有地下鼢鼠活动的地区, 要实行深坑栽植, 挖掘防鼠阻隔沟, 特别是深50cm以上的竹节式水平沟、反坡梯田整地, 再结合开挖防鼠沟, 影响鼢鼠的活动, 从而大幅度减轻其对林木的危害。造林后, 要及时抚育, 清除林内其他植物, 搞好林内环境卫生, 破坏害鼠的栖息场所和食物资源, 以减轻对林木的危害。

(2) 天敌控制措施。根据自然界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大力保护利用鼠类天敌, 对控制害鼠数量增长和鼠害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加强鼠害种群动态监测, 重视自然调节功能和天敌对害鼠的控制作用。通过加大宣传力度, 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保护野生动物, 实行封山育林、禁猎、禁捕, 加大保护害鼠天敌工作力度, 为有益动物的繁衍栖息创造条件, 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减少人类对退耕区的干扰和破坏。在未成林地内, 堆积石头堆或枝柴、草堆, 以利于害鼠天敌的栖息和繁衍;栽植较大的树干、招引架招引鼬科、苍鹰等动物, 加强保护天敌并发挥其控制作用, 努力改善生态环境, 提高林地的自控能力。

2.2 物理防治

3.退耕还林草若干问题的探究 篇三

【关键词】退耕还林(草);方法;重点;保障措施

0.前言

生态环境建设是现代环境事业的重点项目,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其中退耕还林(草)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可以增加森林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还能够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生态建设、森林城市创建和在“桥头堡”建设中打造生态高地和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退耕还林(草)事业存在较多的困难与阻碍,需要建设人员探索出相应的方法,及时解决,以保障退耕还林(草)的效果,能够做到退得下,稳得住,不返弹。

1.退耕还林(草)的基本原则

1.1退耕富民相结合的原则

在进行退耕还林(草)时,农户停止耕作是该项工程的短期效果,而农户自觉的进行该项活动,并保持退耕后不再复耕才是最根本的目标,因此需要将退耕还林(草)与富民利民相结合,充分考虑退耕农户退耕后的长远生计,并将国家的补助政策落实到位,结合实际选择经济效益高的造林树种进行造林,因地制宜的发展其它的产业,转移劳动力,调整其收入结构,使农户能够积极配合该项工程的实施,确保退得下,稳得住,不返弹。

1.2因地制宜,统一规划

需要退耕还林的地区情况均有所区别,因此需要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在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中,需要充优先考虑主要交通沿线、城镇面山、饮用水源区及生态较为脆弱的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在实施过程中,如果农户在退耕后,口粮无法保障,则需要进行产业转移,将坡改梯,增加粮食产量,解决其基本的生计问题。耕地的坡度不同,进行改造的内容也不同。如果是45b以上的险坡或者耕地区域在高山、陡坡的上部,建议营造生态林,提高防护效能;如果属于35至45b的坡耕地,可以选择营造兼用林,并将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相结合;如果属于35b以下的坡,则可以运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主要营造经济林。选择树种时,应充分考虑生态性、经济性及实用性,逐步构建系统的产业,完善产业结构,形成生态建设产业化,将其退耕还林(草)转变为长效机制[1]。

1.3合理开发,和谐发展

迫切需要退耕地区的耕地一般面积较大,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工作任务繁重,需要将退耕还林(草)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的一部分,全面把握,和谐发展,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需要将退耕还林(草)与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相结合,不仅解决农户的口粮问题,也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另外在进行该项工程时,也可以同时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项农业设施,为其进行经济生产提供硬件保障[2]。退耕还林(草)项目还可以与其他产和谐发展,如畜牧业、渔业及、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一个系统的发展整体。

1.4由点到面,逐步进行

退耕还林涉及到的人口数量极大,该项工程也直接影响了许多农户的根本利益,且每个农户的情况均有不同,因此不能因为好大喜功实施同一种方式推行退耕还林(草),该过程必然会困难重重,出现较多的意外情况及问题。应先选择较为代表性的区域,进行试验,逐步探索出经验,完善各项措施及政策后,再将其在大范围内进行推广,不能仅仅追求速度,而忽略了该项工作的基本规律,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5政策引导

在该项工作的推广过程中,不能实施强制措施,而需要充分尊重农户的自助经营权,并对各项政策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将政策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探索出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措施,并积极争取政策,保护农户的切身利益,使之能够积极配合各项工作,并选取典型,作为示范榜样,起好带头作用。

2.退耕还林(草)的重点方面

该项工作进行的是否顺利,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有两个重点方面需要十分注意,包括动力来源及产业结构,具体情况如下:①动力来源 农户进行退耕还林(草)的动力来源包括直接动力及间接动力,直接动力包括退耕还林(草)所得的税费增减、植树种草的收益;间接动力包括后期植树种草的产权收益等;②各种产业结构 林种与树种结构、林下间作物结构、畜牧业结构等均是影响退耕还林(草)效果的直接影响因素。林种与树种结构不仅直接影响到耕地植树种草的成败,林下间作物结构则会严重限制农户的经济收入,而畜牧业则与农户的长远利益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择林木的树种、种植的规律及各种产业的结构[3]。

3.相应保障措施

3.1政策保障

全面掌握各项退耕还林(草)的相关政策,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将其灵活的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积极的创新工作方法,包括粮食与经济补偿、产权、税费调整、激励政策、约束政策等,勇于探索,积极争取各种政策的支持,逐渐建立完整的政策体系,制定地方性法规也有了较为可靠的依据。在退耕还林(草)合同方面,各项内容需要十分明确,包括地段、面积、经济补偿标准、违约责任、植树或者种草的时间、管理要求、成林标准等,是当地人民了解到权利义务的具体事项及责任范围,积极配合退耕还林(草)建设工程。

3.2建立项目机制

相关部门需要完善项目实施的机制,将林下种植牧草或者再生能源建设形成完整的项目机制,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促进其自觉的配合并积极进行退耕还林(草)工作。种苗的生产与使用责任机制也是较为重要的方面。林业部门要规范种苗事业,生产者需要办理相关证件才能进行生产和经营种苗,该过程中也存在激烈的竞争,淘汰经营实力不足或者管理不善的生产单位,而实力较强的生产单位则负责提供质量合格的种苗,主管部门要适时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对退耕还林(草)的群众进行技术指导。另外将生产、加工、销售形成一个整体。技术服务机制上,需要定期组织退耕农户进行培训学习,特别是重点地区要现场进行培训、指导,提高种植和管理林木和草地的技术,将有偿服务、义务指导及科技经济联合构成整体的技术责任体制[4]。

3.3引进先进技术

按照退耕还林(草)的总体方案,将其计划为每一年或者每一季度的工作计划,将实时的需要和可能性相结合,总体要求和局部情况相配合,是水土保持、林种、草种、间作等工作细化并落实到各个农户。还需要引进先进技术,强化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保障科技团队人员的稳定性,并培养农民科技人员,不断提高建设管理者及基层生产者的技能素养,加大科技投入,集中开发产量高且高效的作物品种及栽培模式。在进行规划设计,需要考察组织机构的落实情况、退耕还林(草)的积极性及领导的重视程度。施工前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规划设计、人员培训、研究相关政策并签订合同。施工结束后验收及进行补偿时要先考察是施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总结

退耕还林(草)工程对于环境质量、生态平衡有着直接的关系,工程建成后能够有效的改善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情况,也能够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举措。目前该项工作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之处,在实践的活动中,需要建设人员全面正握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综合把握,因地制宜的探索出与之相适应的建设方法,保障退耕还林(草)工程的质量,提高环境质量,保持生态平衡,也给当地人民创造出相应的经济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志升.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发展历程探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1(14):48-49.

[2]薛峰,孙风海,代继敏,洪永生,尹传德.退耕还林补偿政策到期后应采取的策略[J].绿色财会,2010(01):38-39.

[3]黄永洪,陈永华,黄小明.资兴市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林业科技,2011,38(02):83-84.

4.退耕还林区农民增收问题 篇四

2月8日至12日,昌宁县在漭水镇、耉街乡举办2012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民技能培训班,沿江、联福、翠华、金马、水炉、团山、挖沙7个村委会的700多户农户参加了培训。

昌宁县从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到2011年底,全县共实施退耕还林14.9万亩,涉及13个乡(镇)106个村民委员会、583个村民小组、13475户60968人。全县从2008年开始举办农民技能培训班,已对田园、翁堵、勐统、大田坝、苟街、温泉、卡斯、更戛等8个乡镇的部分退耕农户进行了核桃栽培及管理、农业生产、桑园建设、茶叶栽培及管理、畜禽养殖、农田种草、青储饲料加工、农村沼气池建造及维护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培训,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经营水平,促进退耕还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此次培训由县退耕办组织,邀请县林业局、农业局等部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工程师进行授课。采取知识讲座及现场实际操作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向参加培训的农户具体讲解核桃栽植、抚育管理;茶园管理;蚕桑管理及畜禽养殖等实用技能。共发放《核桃早实丰产栽培技术讲义》、《农村家用沼气池安全管理手册》、《茶园管理技术培训讲义》等培训资料4000份。

(供稿:昌宁县林业局高雪燕 王桂兰)

5.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五

张家界市林业办公室

2002年4月10日至5月7日,省林业厅对我市去冬今春的退耕还林进行了验收,全市共完成退耕还林17万亩,计划完成率、面积核实率、质量合格率均为100%。各项内容均达到技术规程要求,造林质量较好。但退耕还林还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是管护费用和工作经费严重短缺。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宏大的工程,任务重,时间长,涉及面广,施工难度大,标准高,要求严。这项工程上级没有安排工作经费,加之我市林业部门从1998年以来,由于严格控制了林木采伐量,“一金两费”收入 大幅度减少,全讪市林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多达1500余人,而当地财政只拨付人头费只有10%左右,其余靠育林基金支付,但都不能保证正常工资支付,所以根本无力支付退耕还林庞大工作经费。另外,对退耕还林,国家暂定补助5—8年,以后怎么办,现在没有定下来,给退耕还林的农户带来了一些顾虑。

二是如何把实施退耕还林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各地想得不够多。如何心实施退耕还林为契机,把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好,如何使农村经济得到更多的实惠,各地想得不多。只是简单地保证任务完成。

三是生态环境保护难度大,依法保护意识不强。退耕还林工作是国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一个重要举措,但是一些建设项目往往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特别是少数领导以重点工程或办公益事业为名,随意核减正常收费和干扰正常执法。更有甚者一些特权部门往往利用自己的职能和作用来干扰正常的执法。一些地方形成了这里大力植树和退耕还林,而那里却在大肆的毁林的局面,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

四是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作开展不平衡。少数地方对生态环境建设不够重视,没有真正落实好保护措施、人员和经费,致使乱砍滥伐,乱捕滥猎和乱食野生动物的现象时有发生。

五是生态环境脆弱,对环境保护作用还是不强。虽然我市经过10多年狠抓生态环境 建设,特别是实施了退耕还林以后,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是生态环境还十分脆弱,保护环境的效果不明显,自然灾害比较频繁。

六是退耕还林与荒山按1:1比例100%的配套难度大。退耕还林与荒山按1:1的比例配套,因在实际工作中村、组农户之间退耕还林与荒山面积不是相等的,有的有退耕地,但没有荒山;有的有荒山,但退耕地很少,因而导致退耕地与荒山面积不相配套。如果用退耕地面积列抵荒山面积,农民的利益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害,那么将挫伤林农退耕还林的积极性。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呢?

一要认真落实好工程建设必要的工作经费和管护费用。实施退耕还林的地方,大多数都是贫困地区,地方财政十分困难,无力独自承担这部分费用,建议国家或省里安排一定数量的工作经费和管护费用,以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二要提前一个下达退耕还林计划。退耕还林人工植苗的季节性强,并且要提前一个准备种苗。为了确保有充足、优质、对路的种苗用于退耕还林,提高退耕还林的质量和成效,建议退耕还林计划提前一个下达,以便与计划有机衔接。

三是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有力推进退耕还林工作的进程。执法监督机构要对干扰正常执法的,随意执法的要加大监督力度,对一些重大的案件、干扰正常执法的主要责任人要严肃查处并进行曝光,心消除以言代法,心权代法的现象。

四是真正把退耕还林与农村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各级政府要在退耕还林工作与农村产业结构上多作文章,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一定优惠政策使广大群众从退耕还林工作中真正得到更多的实惠,使农村经济发展起来,以确保退耕还林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

6.退耕还林工程规划设计问题与优化 篇六

【摘要】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迄今为止一项政策性强、投资量、地域分布广、涉及面宽、工程程序多、群众参与度高的宏大生态建设工程。根据研究以往退耕还林工程规划设计的经验,分析其在退耕还林建设过程的主要问题,对于指导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深入剖析了退耕还林工程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及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对策的研究。

【关键词】退耕还林;规划设计;优化对策

0.引言

至从退耕还林实施以来,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加快了国土绿化步伐,增加了林草植被,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强度减轻。本文通过系统总结退耕还林工程的经验,指出了退耕还林工程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从政策管理、技术措施等方面对退耕还林工作进行优化。

1.退耕还林工程规划的效益

通过大力推广退耕还林,生态系统得到良好改善,农村面貌发生明显改变,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1.1生态效益

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在退耕地区已经很明显。林草植被覆盖率明显增长,森林范围明显扩大。遏制水土流失显著有效,生态环境逐渐在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通过退耕还林工程规划,总体上得到好转,局部开始良性循环。

1.2经济效益

通过有效的退耕还林工程规划的实施,可以提高农民的新产业收入,更科学地管理耕地。

1.3社会效益

在退耕还林的有效实施下,农民利益在明显增长中,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推进。

2.退耕还林工程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影响工程建设质量

群众和领导的认识有偏差,大部分农民群众没有认识退耕还林的深远意义,导致农民在退耕还林工程的过程中不积极,不主动,不配合栽植、补植、管理等工作的实施。其实退耕还林是国家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的举措。有些领导还觉得退耕还林是林业部门的工作,也认为是扶贫的事情,与乡镇政府无关。在退耕还林工程的设计规划、施工建设、检查验收、兑现政策等工作不管不问,导致出现了“不退也补,少退多补”的民心不平衡的扭曲现象,栽植、补植数量少,管理不到位的局面,严重影响了退耕还林工程规划的进展。

2.2监督力度不到位,政策兑现存在问题

监督检查发现有的地块虽然还林了,但是还有大面积的农作物在种植;还有的杂草丛生,甚至还有退而复垦的现象,直接影响了还林的效果。在实际的退耕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和兑现不承诺的问题,有些村干部和政府人员擅用职权对退耕指标作假,私留或送人。在《退耕还林条例》制定下,退耕还林实际操作中还是以老套路去平均分配,不能调动农民退耕的积极性。还有就是在兑现中私自以各种名义扣款私吞。

2.3重造轻管观念严重,苗木补栽不到位

尽管基层单位与退耕农户签订了相关的管护合同,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却没有尽职尽责,导致对退耕还林管理不善,杂草丛生,林木没草肥,成活率和保存率低的现象,后期的补栽补造也没很快到位,没有达到退耕还林的最初目的。根据国家具体政策设计上,不提倡多栽经济林,规定其比例不超过20%,鼓励多种植单纯生态防护林。经济林与生态林的比例不平衡,长远意义上重新造成生态系统的不平衡。在一些工程区,经济林比重超过50%。,政策所规定的林种比例指标难以实现。林业结构趋同,从长远来看,农民难以活的预期收益,可能导致重新毁林开荒。

2.4确权发证缓慢,工程债台高筑

由于勘验任务量大,人员配备少,致使退耕还林确权发证工作进展迟缓,影响了退耕户的后期维护积极性。总体上说退耕还林是一项综合性强,任务繁多,涉及面广,规划要求高的工程,尤其是在经费方面,有些贫困地方很难支出。从而退耕还林工程很难保证了正常进行。

3.对退耕还林工程规划的优化

进一步优化退耕还林工程,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新农村建设,林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意义十分重大。

3.1继续实施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地区生态环境逐渐趋向平衡,农业结构调整优化有所落实,农民对退耕还林政策开始接受,退耕农户主要收入就是由粮食和生活费补助组成,退耕农民生活得以改善。但是依然存在水土流失,生态系统没有得到彻底平衡,因此继续坚持不懈地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对加快土地绿化工程,改善生态环境重要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3.2把退耕还林工程管理纳入工程预算

退耕还林工程工作量大、程序多,在实施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实施中要做好监督、培训和指导等组织工作,实施后要进行检查、奖励、验收等完善政策。这其中退耕还林的检查验收、政策兑现等费用和农户的补助资金和造林补助费都是退耕还林工程投资要预算的费用。因此退耕还林工程投资预算应将工程前期规划设计费、工程中期的监理验收费以及后期监测评估费等工作经费规划进去,从根本上解决工作经费短缺的问题。

3.3逐步完善退耕还林补偿政策

退耕还林是一项长期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补助标准是确保退耕还林工程健康发展的核心。退耕还林工程与农户利益之间有一定的矛盾,调动农户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因此应逐步完善退耕还林的补偿政策,补助标准按照不同的还林来调整,确保群众能继续积极退耕还林、经营林业,保证退耕还林地块的规划面积。

3.4夯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夯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从长远来看是解决退耕农户生计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建立起有利于促进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有效制度;有利于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有利于贫困地区尽快脱贫,全面健全和建设和谐社会。退耕还林功臣规划设计的恢复生态学基础(如图一)。基于生态农业建设的关系图,以利于群落的稳定和发展。

图一:生态农业建设三个关键措施之间的关系

3.5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长效机制

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到期后,退耕林地应实行分类经营管理。放活林地经营权,让农民依法合理利用退耕还林的使用权和管理权。对于生态区位重要地区,每年每亩按一定标准予以补助,以此来弥补群众收入降低的损失,逐步建立起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长效机制。

3.6加强科技支撑

在环境保护保证体系下(如图二),高度重视运用科技手段,加强林业技术推广工作,社退耕户,退耕造林,建立一个健全稳固的体系。按照环境保护保证体系进行退耕还林工程规划设计与林业技术推广,将各种保证体系渗透到工程规划设计中,做到在有效法律体系下的合理规划设计。通过举办培训班与制度、技术、法律组装配套培训相结合,建设一支思想过硬和作风过硬的退耕还林的团队。

图二:环境保护保证体系

3.7加强对林地的管理

(1)加大力度补植补造,科学对退耕还林地进行经济林和绿化林的改造。在退耕还林补植补造项目中,加大改造力度在补植补造与分林分类方面。合理安排经济林和生态林的种植,有效提高经济林和生态林的范围。

(2)狠抓育林抚育。在避免新的水土流失的前提下,督促退耕户搞好幼林的松土除草和预防病虫害、鼠兔害的繁殖。加强管理经济林和生态林,提高经济效益。

(3)加强管护责任。要把退耕还林补助政策与管护绩效相结合,要与退耕户签订管护协议,才能把管护责任做到真正到位。

(4)持之以恒的抓好封山禁牧。

(5)严格控制征占用退耕还林地。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对确需征占用退耕还林地的建设项目,全额缴纳补偿费用和政策兑现费用。

(6)简化确权发证工作。在有效合理程序下,把退耕还林工程确权发证工作和质量进行责任考核,加强规范管理,要及时变更简化退耕还林地块各种手续,核实和发放退耕还林工程确权发证,让退耕户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

3.8加强效益监测

遏制水土流失问题是退耕还林的主要规划治理目标之一。加强效益监测,为退耕还林工程规划设计管理决策提供有效可靠的依据。

4.结束语

在退耕还林工程规划设计中要深刻领会国家下达的计划任务,制定一系列的保障政策措施,为改善生态环境的开展做出贡献。针对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优化,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7.武山县退耕区的营造林技术 篇七

一、探索出的几种科学合理的种植模式

㈠生态、经济综合效能林种植模式渭河及支流、海拔1600米以下的浅山干旱区的洛门、城关、山丹、桦林、鸳鸯、高楼、咀头、榆盘、马力等乡镇的陡坡地刺槐、臭椿、榆树带状混交, 建设具有生态效能的防护林模式;缓坡地刺槐锁边, 核桃、山杏填格, 建设生态、经济兼用林模式;川台地名优新特经济林或林果混交, 林草、林药间作, 建设具有生态经济综合效益的种植模式。

㈡水源涵养林种植模式在南部海拔1600米以上高寒阴湿山区的杨河、沿安、四门、滩歌、龙台, 封育结合、边造边封, 退耕还林与荒山造林相结合, 实施落叶松与杨树针阔带状混交、落叶松与沙棘乔灌块状混交的水源涵养林种植模式。

㈢风景林种植模式城区与城区南北两山采用招投标方式, 栽植雪松、红叶小蘖、侧柏、刺槐;重点景区马力木梯寺、洛门水帘洞依托退耕还林、荒山造林栽植塔柏、侧柏、香花槐, 形成以观赏、旅游为主的风景林种植模式。

二、结合实际, 合理进行林种配置

㈠林果间作, 为林业产业化经营奠定基础结合区域优势, 在洛门、城关、山丹、桦林浅山区河谷川台地发展的166.67公顷红富士和乔纳金苹果、秦选1号花椒、西梅等经济林果, 已陆续进入结果期, 年产量15.5万公斤, 收益34万元;浅山区刺槐与山杏混交或刺槐锁边, 西梅、仁用杏、核桃、山杏、花椒填格的造林模式均取得了较好收益。花椒结果面积0.01万公顷, 年产量5.5万公斤, 产值82万元;山杏已进入初果期, 虽没有大的收成, 但山杏栽植面积大、规模连片, 且目前长势良好, 如能加强抚育管理, 将会成为武山县林业后续产业开发的重要基地。其它兼用树种也已相继开花结实, 进入结果期, 有了初步的收成。温泉乡依托矿泉疗养院, 发挥地域优势, 在退耕还林区兴建农家乐5家, 年收入3万元。

㈡林草间作, 促进畜牧业发展结合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 按照“宽行距、窄株距、中间留出种草带”的原则, 在榆盘苏家、咀头张沟、洛门林庄、高楼、滩歌、山丹等乡镇大力发展紫花苜蓿、红豆草等优质牧草, 配套舍饲养羊、养牛等畜牧养殖业, 发展草畜产业。武山县共计发展牧草基地0.46万公顷, 规模养殖户1785户, 养羊4.01万只、牛1.53万只、鸡49.5万只, 产值9877万元。

㈢林药间作, 生态、经济双丰收为了调动退耕农户对林木的抚育管理积极性, 保证退耕后减地不减收, 收到生态、经济“双赢”的效果,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 围绕农民增收, 武山县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服务、资金倾斜, 积极引导农户因地制宜地进行林药间作, 在咀头、榆盘、四门、温泉、杨河、沿安等乡的退耕地内间作套种低秆浅根中药材柴胡、板蓝根、当归、党参、黄芩0.13万公顷, 年产药材332万公斤, 年收入713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根据地形地貌, 合理规划整地模式

㈠鱼鳞坑整地这种整地模式是坡地植树造林常用的一种方式。在黄土高原梁 (峁) 坡、沟坡地段, 坡度较大 (一般超过30°) , 地形又比较破碎, 采用鱼鳞坑整地对地表植被破坏较小, 是坡面治理的重要整地方法。

鱼鳞坑整地的具体方法是在山坡上按造林设计, 挖近似半月形的坑穴。坑穴间呈品字形排列, 坑的大小常因小地形和栽植树种的不同而变化, 一般坑宽 (横) 0.8米~1.5米, 坑长 (纵) 0.6米~1.0米, 坑距2.0米~3.0米。挖坑时先把表土堆放在坑的上方, 把生土堆放在坑的下方, 按要求规格挖好坑后, 再把熟土回垫入坑内, 在坑下沿用生土围成高20厘米~25厘米的半环状土埂, 在坑的上方左右两角各斜开一道小沟, 以便引蓄更多的雨水。

㈡水平沟整地这是沿等高线挖沟的一种整地方法, 水平沟的端面以挖成梯形为好, 上口宽0.6米~1.0米, 沟底宽0.3米, 沟深0.4米~0.6米;外侧斜面坡度约45°, 内侧 (植树斜面) 约成35°, 沟长4米~6米;两水平沟顶端间距1.0米~2.0米, 沟间距2.0米~3.0米, 水平沟按品字形排列。为了增强保持水土效果, 当水平沟过长时, 沟内可留几道横埂, 但要求在同一水平沟内达到基本水平。

㈢水平台整地又称“带子田”, 一般用于30°以下的坡面。沿等高线将坡面修筑成狭窄的台阶状台面, 阶面水平或稍向内倾斜, 有较小的反坡。台面宽因坡度而异, 一般在0.8米~1.0米左右, 阶长无一定标准, 视地形而定, 外沿培埂或不培埂。

四、严把苗木关, 提高栽植质量

8.退耕还林区农民增收问题 篇八

关键词:退耕还林;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72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4.20.006

1 退耕还林的效益分析

1.1 体现在生态方面的效益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及人们活动的影响,社会发展与环境恶化间的矛盾日益突现,掠夺式开发的结果必然是环境的破坏,从而引发气候的变化。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我国从2000年开始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通过多年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体现出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很多地方水土得以保持,风沙有所控制、洪涝灾害较之以前明显减少,多地恢复了青山绿水,人们的生存条件有明显改观。

1.2体现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效益

这方面的效益不能直接显现出来,但从宏观层面上分析,还是可以看出退耕还林的好处。结合还林工程和产业结构来看,对农民收入有所增加,提高了生产率,促进土地结构和产业的调整。退耕还林后,一些农民地少了,闲余时间到城里打工,收入往往比种植山地的收入要多,而且国家还有补助,很多农民转移到多种经营上来,收入稳步增长。另外多数还林的耕地都是山地,这些地块山高坡陡、水土流失、耕作不便,而且在这样的耕地上耕作,相对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较多,还林后,农民可以把人财物力都集中到平整的地块上,提高了耕作水平和效率,也能增加产量。还林后,一些农民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而且影响下一代子女也转移到别的产业上,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2 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规划和计划欠周详,影响农民积极性

退耕还林的主要目的是使一些耕地还归林木地,从而达到生态改造的目的,对于退耕者,国家给予一定补偿,比如粮食补偿、现金补偿、种苗费补偿等,通过这些形式,使得退耕者在退耕后的生活有所保障,但在实行过程中,有的地方规划和计划不周详,不能从全盘进行考虑,达不到按部就班开展工作,有的地方财政补助不足,使补偿不能及时兑现,影响了农民退耕的积极性。

2.2 退耕好,还林差,虎头蛇尾

有的地方,对于还林目的及还林政策把握不准,退耕工作做得不错,地是退出来了,但是还林却未能保质保量完成,有的地方种苗量不足,有的种苗质量差,有的栽后管理不当,难以保证成活,还而不成林的现象屡屡发生。还有些地方,还林时,缺乏科学规划指导,经济林和生态林比例不科学,往往为了短期效益,经济林比例过大,难以达到生态效益的实现。

2.3 宏观指导不足,难以应对市场风险

有的地方在还林过程中,缺乏宏观指导,不能进行统筹规划和市场预测,在还林时,往往只考虑生态目标,而忽视经济效益,不能兼顾市场风险,在经济林的布局上,种植结构趋同,不以多品种兼顾,往往大面积单一品种,市场一旦不佳,则整个地区都会受损,使还林户的收益大幅减少,难以维持生计,有的地方还会出现毁林复耕的情况。

2.4 政策法规需要完善,落实不到位

一方面是基层管理不规范,有的地方对于退耕者应有的补助存在吃拿卡要的情况,该发的不能及时发放到退耕者手中。在退林资金的管理上存在漏洞,有的弄虚作假,有的挪用、挤占,甚至贪污。以粮补偿的地方,有的出现以次粮充好粮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存在严重损害了退耕者的利益。另外在还林后,有的套种一些低矮作物,随着对套种作物耕作,对苗木的生长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退耕还林条例》是不允许兼种其他作物的,这与实际情况不相符,也是需要完善的地方。

3 建议与对策

3.1 做好规划设计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调查研究、编制规划方案,做好作业设计。科学合理确定造林面积、树种,以乡土物种为主,提倡造混交林,慎重引入外来物种,防止生物入侵。

3.2 整好地,选好苗

整地质量影响树苗成活率、幼林生长和水土保持,整地要沿等高线进行,挖穴呈“品”字形排列,保留植被带以控制水土流失。纳入退耕还林苗木,必须有“一签两证”,即出圃标签、苗木合格证、苗林检疫证。严禁使用劣质苗或挖野生苗上山造林。

3.3 做好栽植工作,严格验收管理

退耕还林造林方式必须是人工苗造林,要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抓好起苗、运苗等环节,选择阴雨天气,随起随栽,做到深栽、压实、苗正、不窝根。要建立退耕还林的从上至下的层层管理机制,还林后要把好验收关,确保所植树木达到质量标准要求,对于不合格的,达不到标准的,按照层级责任,逐级追查,及时返工。同时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作为政策兑现的可靠依据。

3.4 大力宣传退耕还林方面的法律法规

要通过各种形式进行退耕还林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加强全社会的林业法制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现代的媒体工具,宣传《退耕还林条例》《森林法》等,提高人们对于退耕还林能改善生态方面的认识,使人民群众及干部都能从根本上认识到退林还林的最终目的,都能投入到恢复生态的多样性和综合平衡工作中来,为退耕还林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 张敏维.关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几点思考[J].绿色大世界:绿色科技,2010,(3):49-50.

[2] 杨春富,谭泽飞.大仓镇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对策[J].林业建设,2006,(06).

上一篇:党校党性教育锻炼小结下一篇:小学语文教材教法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