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圆锥的认识》课件教程(精选6篇)
1.小学数学《圆锥的认识》课件教程 篇一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导入就适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跨上探索的道路。当学生发现问题,在其内力的驱使下开展探索研究活动,充分发挥了民主,放手让学生自主地进行研究。在这个充满体验和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用数学方法去解决问题,并且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最终学会学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抓住重点、难点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学生想怎样学,想学什么,这都应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根据本课的重点、难点,我设计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学生个人或小组的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等方法,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掌握圆锥体的特征、高的特点以及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2、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我理解的教师的主导地位就是要在课堂上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方法。我设计的问题主要有七个(不含课堂上生成的问题)。精心设计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活动,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自信和科学的探究精神。
2.小学数学《圆锥的认识》课件教程 篇二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二册(修订本)第13页
教学设想:
xiaoxue.xuekeedu.com
“圆锥的认识”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部分。是在学生掌握圆柱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的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有效的数学学习的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最大限度给学生以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大胆放手,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力求在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
1、重新组合教学内容,设疑激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维的开端,它能启动学生的积极的思维,使他们积极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在认识圆锥前,将圆柱通过变形,让学生的思维产生迁移新知。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上不是为了热闹,不是为了让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为了让学生思考,引发认知上的冲突,能在较短时间产生学习数学的预想与内驱力。在比基础上让学生取名字,并提出猜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开始,通过小组合作,制出圆锥的模型,而没有把这一环节放在最后。让学生充分感知、在做中学,乐中悟,为正确认识侧面、高等奠定了基础。
2、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建构,合作探究,促进学生的发展。
荷兰著名的数学教育家赖登塔尔强调:学习数学唯一的方法是实践再创造。数学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体爱动的过程,更是一个主体对自己感兴趣的且是现实的生活性主题的探索与发现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亲历数学的探索,发现与实践过程,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数学在自己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才有可能学会自主或得和创造数学。
这节课我积极的创造机会让学生通过“看一看”,“做一做”,“摸一摸”,“指一指”,“说一说”,“比一比”,“量一量”,“切一切”,等问题情境,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既分散难点又使学生把知识学得活学的牢。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实践和探索能力,获得可持续发展。
3、关注情意,目标多维,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数学活动更离不开生活。数学活动的实践的过程,就是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过程。许多数学问题本身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的。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发现前人已经发现的数学问题,如圆锥的特征,测量圆锥高的方法在比较中、交流中去伪存真。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创
xiaoxue.xuekeedu.com
新的过程。教学中只向学生提供目标,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探索,没有提醒,没有干涉,只有鼓励,恰当适时进行自评与他评,从生活实例中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对圆锥实物或模型的做、摸、剪、切、转、设计等操作活动自主、合作探究圆锥的特征,从而初步认识圆锥。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联系实际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数学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圆锥的特征、测量高的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动手操作、类比法
教具学具准备:圆柱形铅笔、剥笔器、圆锥体实物模型、直尺、三角板、平板等、研究报告单等。
教学实录:
一、激趣设疑,猜想新知。
师:(拿出一个圆柱形铅笔):能用最简单的话介绍它的“底细”吗?
生1:它是圆柱体。我已学过圆柱表面积计算和体积计算。
生2:我从操作中得到圆柱侧面积等底面周长乘高。
生3:我知道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和特征。
师将这支圆柱形铅笔放入剥笔器中旋转后拿出,指着笔尖部分提问:你能给这个形状取个名字吗?
生1:它有一端很尖,像个锥子,取圆锥吧!
生2:我在搜集这些形状的物体时,家长告诉我找的是圆锥。
生3:我好像无师自通就知道它是圆锥。
教师板书课题:圆锥的认识
师:同学们已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圆锥物体,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1:我想知道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生2:我想知道圆锥的特征。
生3:我想知道计算圆锥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
生4:我想探究圆锥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想先研究哪一个问题呢?
生1:就从最基本的开始的。
生2:按照圆柱的思路来探究吧。
二、操作探究,合作交流。
xiaoxue.xuekeedu.com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做小制作,有好多同学还是制作小能手,今天老师就给同学们一个表现的机会,请利用课桌上给出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一个圆锥模型。
学生动手制作模型,分工合理,老师巡视指导。
师:现在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的设计过程。
生1:我把橡皮泥装在圆锥形冰淇淋的纸筒里再倒出来,加工成了圆锥。
师:这种方法很高效。
生2:我在硬纸上,先描出铅锤的一个圆面做成底;再用纸包起来另一个面剪下多余部分,组装成圆锥。
生3:我用直尺测量出圆锥底面直径,用圆规画出这个圆,然后把圆锥躺在硬纸口滚动一周,把滚过的轨迹剪下来,做成圆锥。
师:在纸上的轨迹是什么形?
生3:扇形。
师:了不起的发现,请现场展示一下。
师:大家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完成了设计,相信同学们能勇敢地继续探究。
学生在小组里动手看一看、摸一摸、剪一剪、切一切、滚一滚,各抒己见,合作完成研究报告单。
通过合作我发现了:
圆锥的底面
圆锥的侧面
圆锥的高
我的其他发现:
教师组织各小组汇报探究结果,同学们相互质疑,倾听整理研究报告单。
生:我们组发现圆锥有一个底面是圆形,一个侧面是曲面,有一条高。
师:你能摸到这个侧面吗?
生:我想补充一下,圆锥侧面展开是扇形。
师:你怎么发现的?
生:制作圆锥时,我滚出了它的侧面。
生:在认真听取滚出侧面形状后,我们组群策群力剪开制作的圆锥也发现它这个侧面是扇行。
师:噢!取他人之长继续探索,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师:还有什么发现?
生:我把用橡皮泥做的圆锥切开,切出了面。
师:观察切出的面是什么形?
生:是直角三角形。
xiaoxue.xuekeedu.com
生:老师按他的做法,现在我把直角三角板转一圈能形成一个圆锥。
师:很有创意,你来表演一下。
生:我发现圆锥的底面周长等于侧面扇形一周的长。
生:我测量出手中圆锥的高是16厘米。
师:能介绍一下测量方法吗?
该生演示,他测量的圆锥顶点到底边任意一点的距离立即遭到其他同学的强烈反对。
师:圆锥的高究竟在哪里?怎样测量呢?
请大家在小组里交流以下自己的想法,合作测量手中圆锥的高。
小组讨论交流,动手测量然后汇报。
师:请小组代表畅所欲言!
生1:我们组充分利用切开的圆锥形橡皮泥,量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高就知道了圆锥的高。
生2:生活中,如果每次都去切,破坏性太大。我们认为课本上介绍的方法比较合理。
师:能现场演示一下吗?
生2:我们已经进行了分工:一人解说,一人操作,一人服务。
师:分工合理,赶快行动吧!
生2:我们把圆锥模型平放在一个平面上,上面用一块平板顶住,再用一把尺子从底面向上量到顶点,量得的长度就是一个圆锥的高。
生3:我们认为生活中许多自然形成的麦堆、沙堆、稻堆既不需要切,也不需要移来移去,用一根小棍从顶点垂直插进去,量出这根小的长度,就得到了圆锥的高。
师:真是实践出真知。大家的成果展示一浪高过一浪,老师想问圆锥为什么只有一条高?
生:圆锥只有一个顶点,只有一个底面圆心,所以只有一条高。
师:这样回答能接受吗?
生:能
三、联系实际,应用生活。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用自己的劳动收获了圆锥这么多的知识。这种发现很有价值,现在请闭上眼睛放松一下。有一个小要求,请在老师的描述中眼前出现相应的形状。
1、它有六个面,12条棱,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2、它也有六个面,12条棱,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3、它有无数条高,有一个侧面展开后是长方形。
xiaoxue.xuekeedu.com
4、它只有一条高,一个顶点,一个底面,一个侧面展开后是扇形。
师:正所谓圆锥无处不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好的世界,你喜欢圆锥吗?请把喜欢的理由写出来。
【教学反思】:
1、联系生活——数学就在身边。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整个学习活动中没有高档的教学设备,从随手所得的一支铅笔开场,从生活中收集、制作、解剖、玩赏。师生、生生之间多向交流。
2、动态生成——学习自己的数学。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学习探究过程中讲学习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舞台。课堂上学生勇于实践,主动探索,用心体验和思考,大胆发表见解,平等、民主、宽松。在相互交流中碰撞思维,敢想敢做。
3、丰盈的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
3.小学数学《圆锥的认识》课件教程 篇三
《圆锥的认识和体积》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的分析:本课“圆锥的认识和体积”是在学生学习了圆柱体积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时首先认识、理解圆锥体的特征,直观又形象。然后通过用空心圆锥向空心圆柱的容器里倒水的实验得到圆锥的体积公式。进而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目标:
(1)掌握圆锥特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推导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逻辑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向学生渗透知识间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学习将新知识转化为原有知识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特征、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空心实物,任意一个圆柱和圆锥,若干沙子或水。
教学准备: 圆锥 水 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容器大三角板 直尺
教学过程:
一、进入学习情境
1.开始,回忆学过的立体图形,并板书圆柱的体积公式。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新的立体图形。
2.观察课本实物图:铅锤、谷堆、冰激凌等。
(1)这些物体的形状与圆柱体一样吗?哪里不一样?根据这些物体的形状,你们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引导说出“圆锥”)
(2)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是圆锥体?(学生举例如 路障、喇叭、跳棋)
3、师:你知道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吗?圆锥有哪些特征?
拿出圆锥模型,介绍圆锥的特征。
(1)用手摸一摸圆锥,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内先互相说一说,后师板书:
1、圆锥有一个顶点
2、圆锥只有一个底面,这个底面是个圆形。
3、侧面是一个曲面,展开图是扇形。)
从实物图中抽象出一个圆锥的立体图形来,教师画一个不带高的圆锥图。
出示两个圆锥(一个高,一个矮),观察这两个圆锥,你发现了什么?是由圆锥的什么决定的?(板书:高)
下面我们来研究圆锥的高。你想知道圆锥高的哪些知识?
1、什么是圆锥的高 ?
2、几条高?为什么只有一条高 ?
3、怎么测量圆锥的高?)
问:谁来回答第一个问题?(齐读板书)
再看第二个问题(1条高)指出高,怎么画?为什么画虚线?所以我们一般用虚线表示。
你认为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2)明确并板书: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因为圆锥只有一个顶点,所以它只有一条高。
4、了解了圆锥体的特征,我们再来研究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怎样计算一个圆锥物体的体积呢?我们学习圆柱体积公式的时候借助以前学过的长方体,今天我们学习圆锥体体积也可利用刚刚学过的圆柱体的体积,大家猜一猜,圆锥的体积与圆柱体积有什么关系?
(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
二、自主学习
探索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的关系。
1、师出示实验要求:把空圆锥装满水,倒入空圆柱中,测量高度,几次装满,统计次数填入实验报告单。
2、汇报交流
(1)小组讨论:通过刚才的实验和统计,你发现了什么?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有什么关系?是不是任意两个圆锥体和圆柱体就有这样的关系呢?再来看实验。
(2)小组代表汇报交流:圆柱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教师强调等底等高这个前提条件
3、概括圆锥体积公式:
师:圆柱的体积是:体积=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 V=S h 那么和它等底登高的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怎样表示呢?
圆锥体体积=1/3×底面积×高 V=1/3sh
三、实践运用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28.26平方厘米,高是14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一生板演,汇报
2、一个圆锥形,底面直径是4厘米,高6厘米,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四、课堂练习
(1)S=20平方米 h=12米(2)r=10米 h=15米
(3)d=6米 h=10米(4)c=62.8米 h=9米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圆锥体,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汇报:
1、圆锥体的特征
4.小学数学《圆锥的认识》课件教程 篇四
活动目标:
1、了解圆锥体的特征,正确说出圆锥体的名称。
2、初步感知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的特征并能准确说出几何形体的名称。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重点:
认识圆锥体并了解其特点。
活动难点:
能准确的区分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
活动准备:
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各一个、几何形体课件、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老师:小朋友们,老师带来一个神奇的袋子,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呢?小朋友都很想知道吧。请一个小朋友来摸一摸,猜猜袋子里到底是什么。(请小朋友来摸一摸并说说摸到的是什么样的东西。)介绍球体(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溜溜的,而且它的哪一面都能滚动,这样的几何形体叫球体)、圆柱体(上面一圆,下面一圆,两个圆一样大,中间一样粗,只有放倒才能滚动的形体叫圆柱体)、正方体(几何体6个面,都是正方形,这几个正方形一样大)、长方体(由6个面组成两两相对的两个面大小、形状一样,这样的几何体叫长方体)。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新的几何形体朋友——圆锥体。
二、认识圆锥体,感知圆锥体的特征
1、老师:哪位小朋友愿意来摸一摸圆锥体,看看它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地方与我们之前看到的几何形体不一样的地方。“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重点讲解圆锥体的底面是圆形,上面是尖形。这就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圆锥体(播放圆锥体课件,让小朋友们说出圆锥体的名称)。
2、请小朋友比较圆锥体与圆柱体的不同,上面一圆,下面一圆,两个圆一样大,中间一样粗,只有放倒才能滚动的形体叫圆柱体,圆锥体是底面是圆形,上面是尖形,不一样粗。
3、小朋友想一想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和圆锥体很像如:冰淇淋、圣诞帽、路锥等等。请小朋友回答之后播放课件为小朋友介绍生活中的圆锥体。
三、感知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的不同
老师进行三段式教学提问如:请你把圆柱体举起来,哪一个几何形体不见了,它叫什么名字,请你抱一抱圆锥体等等,请个别小朋友回答问题。
小朋友们都很棒,为了奖励小朋友们下面我们进行游戏——几何形体蹲与萝卜蹲游戏的规则相同,请小朋友记住自己的几何形体的名字,开始游戏。
四、发展幼儿观察力,完成记录表
每位小朋友一张记录表,请小朋友观察课件并准确的做好记录。
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圆锥体,请小朋友回家后找一找有哪些物品和圆锥体一样的。
教学反思:
圆锥是小学阶段新接触的一个几何形体,是在学生学习了圆柱的基础上学生所要学习的比较难理解的一个物体。首先让学生想象底面相等且高相等的圆柱与圆锥 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分组让学生利用倒沙子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底面相等且高相等的圆柱与圆锥 之间的关系。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削、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等方法,找到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先让学生推导出公式,再尝试计算有关圆锥形物体的体积 接着利用课件演示一个圆柱被削成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过程,使学生明白被削去的部分是圆柱的三分之二。通过这两种形式,学生对“圆柱转化成圆锥”的认识就很清楚了。
5.小学数学《圆锥的认识》课件教程 篇五
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认识》教学课件
教学内容:
亿以内数的认识(教科书第2~4页的内容,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记数习惯,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3.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初步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正确读数一些基本方法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探究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记数单位以及各记数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数级、数位、记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1、课件导入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很多大数。(出示投影)
1994年首都北京的人口有一千零五十一万。
光的速度是每秒二十万千米。
地球离月亮大约有三十八万四千四百千米。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今天咱们一起来认识一些大数。(板书课题)
2、介绍主题图(出示主题图)
我国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次普查中这六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据。(课件出示:我国人口)
谁能尝试读出上面这些数?
指名读数,并让学生说说他是怎样读的?
二、探究交流 解决问题
出示例1:13819000这个数有多大呢?
1.计数器操作,认识计数单位。
在这个计数器上,你发现了什么?
用计数器数数: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数,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上一千。
问题: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要怎样?
认识十个一千就是一万。(板书“万”。)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再加一万,是多少?认识十个一万是十万,板书“十万”。用同样方法,完成一百万、一千万、一亿的认识,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
2.小组讨论学习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大家知道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是什么吗?你们发现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3.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学习数位。将13819000按数位顺序写出。说出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名称、计数单位,表示有多少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2)同桌学生互相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3)学习“数级”。介绍我国计数的四位分级法。
为了便于读亿以内的数,我国沿用了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即从右起每四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内化提高
完成第4页“做一做”第1题。
同桌之间互相说数,一个一、一万一万地说,另一个拨。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6.小学数学《圆锥的认识》课件教程 篇六
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课件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4)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摆小棒游戏引入,参与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
1、先看老师用小棒摆成了什么?(出示小伞,指生回答。)
用了几根小棒?(指生回答。)
看这像什么?(出示小房子,指生回答。)
用了几根小棒?(指生回答。)
这个呢?出示(五角星)用了几根小棒?
2、师:谁来说一下你最喜欢哪种图案?谁还喜欢别的图案?(指几个生说)
师:你们想摆一摆吗?你们能用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案吗?
先听老师要求:摆一种你最喜欢的图案,看看你在规定的时间里能摆出几个这样的相同的图案。赶快开始吧。 (学生摆小棒,师巡视,及时纠正没按要求操作的同学。)
师:时间到。不要弄乱了摆好的图案。
师:你们的动手能力真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用小棒摆出了这么多美丽的图案,真了不起。
3、汇报:
(1)谁来说一说你摆了什么?摆了几个?(一生回答)
你知道怎样求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吗?(用加法)
你会列式吗?(板书算式)
(2)谁还摆了其他的图案?
你摆了什么?摆了几个?你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你会列式吗?(板书算式)
(3)哪些同学摆了五角星?摆了几个?你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你会列式吗?(板书算式)
提示学生把小棒收起来。强调纪律。
4、老师也喜欢摆小棒,想不想看一看老师摆了什么图案?
屏幕出示三角形图,问:看我摆的什么?一个三角形是用几根小棒摆成的?我一共摆了几个几?
生1:你摆的是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用了3根小棒,一共摆了6个3。
你知道我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吗?谁来列个式子?(板书算式)
二、发现问题,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1、“比一比谁的眼睛最明亮:
师:刚才你们通过摆小棒列出了这么多加法算式,我们再来比一比谁的眼睛最明亮,好不好?
问: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指生回答:都是一样的数相加)。
评价:真是火眼金睛。
这是几个几相加?(指生回答:6个3相加)(板书:6个3相加)
逐一指生说出黑板上的加法算式是几个几相加?(板书)
师:以前我们学的加法最多只有三个数相加,今天你们能列出这么长的加法算式,真了不起。如果老师给你足够的小棒让你继续摆,如果你摆到100个,你还能列出加法算式吗?(学生:能!)那你想像一下你列的算式会怎么样啊?
生:算式很长。
……
师:是啊,太麻烦了。那你们能不能变个魔术,让这些很长的连加算式变得短一点呢?
2、“变魔术”:(探究简单的`表示方法)
以黑板上6个3相加的算式为例,谁来当小魔术师?(指生回答)
生……
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
生:……
生:可以用乘法,写3乘6。因为有6个3。
师:哇!你的魔术真精彩!看来你已经了解到了有关乘法的一些知识。
3、引出乘法(新知)
师:数学家发明了另外一种方法算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乘法”。(板书:乘法)
“6个3相加”用乘法可以这样表示:6×3。(板书:6×3)数学家用这样的符号“×”把两个数连接起来,这个符号我们把它叫做“乘号”(板书:“乘号”),读作:乘。谁来读一读这个算式?(几生:6乘3)齐读。
介绍乘号的写法:先写“/”,再写“”。
大家看,乘号像什么?(歪着的加号)
因为乘法是由加法得来的,它表示“有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所以数学家就把加号一歪,创作出了一个新的符号——乘号。
乘号读的时候怎么读?(“乘”)谁再来读一读这个算式?(6乘3)齐读。
用乘法算6个3相加得多少,也可以这样写:3×6(板书:3×6)
这个算式怎样读?指生读。(3乘6)齐读。
3和6是怎么得来的?3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指生回答)
师小结:6×3和3×6都表示6个3相加,那你们看,用乘法表示这样的加法,感觉怎么样?
生:比原来简单了、快了。
师:对,许多相同的数加在一起,用乘法表示更简便。
师:现在你能把黑板上的其他连加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吗?(生:能。)写在练习本上,看谁写得又对又快。
指生回答乘法算式,师板书算式。(先说加法算式再说乘法算式。师引导:说加法算式时可以说成几个几相加,注意纠正乘号的读法)
那100个3相加用乘法可以怎么写?(100×3或3×100)
师:你会把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变成乘法算式了吗?
课件出示练习。指生回答。(课本48页第3题)
三、应用新知,自主练习,解决生活问题
1、师:刚才我们一起玩了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大家不仅列出了加法算式,还认识了一种更简便的表示方法──乘法。
你们还想做游戏吗?
课件出示“荡秋千”图片(课本48页做一做)。
师:(看屏幕图)大家看,这些小朋友在玩什么?(荡秋千)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谁来解答?
指生回答。集体订正。写在课本46上。
2、师:看下一个问题谁能回答得更好。
屏幕出示课本48页第4题。指生回答。写在课本48页第4题上。
3、游戏不仅好玩,而且里面还藏着许多数学知识呢!我们再去热闹的游乐园看看吧! (课件出示公园中儿童乐园的场景。)
师:大家看,这里有什么好玩的呀?(学生观察回答,有摩天轮、有过山车、有小火车……)
谁愿意告诉我你最喜欢玩什么?指生回答。
例如:我最喜欢摩天轮。(及时出示摩天轮图片)
问:仔细观察,你还发现了什么?(例如:摩天轮里几个人一组?一共有几组,有几个几?)指生回答。
你能提一个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生:摩天轮上一共有多少人)
这个问题你们会解决吗?在练习本上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指生回答。(4+4+4+4+4 ,即5个4相加;4×5;5×4)
把自己写的算式给同桌说一遍。
师:谁还喜欢玩别的项目?指生回答。(过山车)
生:我喜欢过山车。(出示过山车图片)
问:从图中你还发现了什么?(例如:过山车里几个人一组,一共有几组。有几个几)指生回答。
你能提一个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生:过山车上一共有多少人)
怎样列式?(6个2相加,6乘2,2乘6)
师:谁喜欢小火车?
过程同上。
3、解决问题:
师:“你们这么快就学会乘法了,那你们愿意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吗?那我们就来比比谁是老师的好帮手?”
大家知道我们一天上几节课吗?(7节)
请大家帮我算一算:我们一个星期上几节课?
(独立思考,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指生回答。
四、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很愉快,你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生: ……
师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我们知道许多相同的数加在一起可以用乘法计算,而且用乘法表示特别的简便。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请同学们课后到生活中找一找,你身边还有哪些用乘法解决的问题,下节课,我们再继续交流。下课!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3+3+3+3+3+3+3+3+3+3=
10个3相加 10×3= 3×10=
乘号
4+4+4+4= 4×3 3×4
10+10+10= 10×3 3×10
【小学数学《圆锥的认识》课件教程】推荐阅读: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课件10-22
小学数学《毫米的认识》说课稿09-04
小学数学《毫米的认识》教案设计12-03
小学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总结07-28
小学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09-16
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09-11
《平角、周角的认识》小学数学教学心得10-25
说课稿小学数学圆的认识01-09
小学数学加法课件01-05
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知识点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