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真事,项目管理与文化冲突

2024-06-30

真人真事,项目管理与文化冲突(精选10篇)

1.真人真事,项目管理与文化冲突 篇一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冲击下,各国纷纷通过大力推动企业的跨国经营来实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跨国界、跨地域、跨体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面对的是与母国文化截然不同的文化以及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文化所决定的跨国经营的环境。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跨国经营的蓬勃发展,人力资源的流动性也在加强。各国企业的组织结构、技术方法、决策方式、控制程序已基本趋同,但员工的不同文化背景使文化差异成为一个影响管理者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从而提高了管理难度。本论文,纠集文化冲突在公司管理中几方面的典型表现及其改进方式,具体阐述了文化与管理的辩证关系。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不断深化,企业经营国际化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浪潮。当企业跨国经营时,各国企业的组织结构、技术方法、决策方式 、控制程序正在相互借鉴融合。跨国企业面对的是与母国文化根本不同的文化以及由这种文化决定的不同的经济观念 、态度和行为。企业管理者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组织结构、资金投向 、投资收益率 、选择外派人员等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探索跨文化管理的奥秘 。

一、关于跨文化与跨文化冲突的内涵及跨文化冲突管理

跨国经营必然带来跨文化管理问题。跨国企业如何面对跨文化管理,解决跨文化冲突 ,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

(一) 关于跨文化

跨文化又叫交叉文化,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背景群体的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跨文化管理是指与企业有关的不同文化群在交互作用过程中出现文化矛盾和冲突时,有效地解决这种矛盾,达到文化的理解、沟通、协调和融合,从而高效地实现企业管理,其目的在于如何在不同形态的文化氛围中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最合理地配置企业资源,特别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企业人力资源的潜力和价值,从而最大化地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

跨文化管理起源于古老的国际间的商贸往来。早在古代,埃及人、腓尼基人、古希腊人就开始了海外贸易,并懂得了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做生意。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丹麦人、英国人以及其他一些欧洲国家的商人更是建立起了世界范围的商业集团,当他们与自己文化环境以外的人们进行贸易时,他们就学会对与他们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语言、信仰以及习惯保持敏感,以避免发生冲突并顺利实现交易,这就是最初的跨文化经营管理活动。不过这时的跨文化管理活动完全取决于从事贸易活动的商人的个人经验,有关文化及文化差异的研究仅仅是人类学家的事情,但对公司和企业还很少注意文化及其差异的研究[到纪后期,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范围更加广泛,相互之间的渗透越来越深,各国之间的依存度、互动性增强,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任何企业都无法回避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随着企业经营区域不断拓展,市场环境与企业内部的员工文化构成也越来越复杂,跨文化冲突在所难免,企业对文化冲突越来越重视,跨文化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

(二)关于跨文化冲突

跨文化冲突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它既指跨国企业在他国经营时与东道国的文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又包含了在一个企业内部由于员工分属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而产生的冲突[当企业跨国经营时各国企业的组织结构、技术方法、决策方式、控制程序已基本趋同。但员工的不同文化背景使文化差异成为一个影响管理者的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从而给管理者的管理提供了难度。因此,跨文化冲突成为跨国企业经营过程中实施成长战略所不能回避的核心问题,面对跨文化冲突的风险,对国际企业的跨文化冲突进行背景、成因分析以及冲突的解决方案的挖掘将有助于跨国企业推进深层的跨文化管理,对于跨国企业吸纳先进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有重要意义。

(三)关于跨文化冲突管理及冲突表现

跨文化管理的核心是解决文化冲突管理。企业的跨文化经营管理,就是对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类型、不同文化发展阶段的文化采取包容的管理方法,并由此创造出企业独特的文化管理过程。跨文化管理的核心是解决文化冲突,在管理过程中寻找超越文化冲突的企业目标,以维系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事实上,跨国家和地区的经营,文化观念上的冲突不可避免。 跨文化冲突表现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其中某些特定的管理职能对文化更加敏感些,主要表现在管理理念、员工激励、协调组织、领导职权和人力资源决策等方面。

在管理理念方面,根植于不同的国家社会文化、受到地域文化影响,各国企业的管理理念有较大差异。中国企业的管理中,带有中国传统古典哲学思辨与思想启蒙色彩的儒家、法家、道家等学说已深深地嵌入到属于东方文化体系的企业道德、企业哲学与企业精神体系中,形成独创的管理理念,而西方的管理理念形成中,则是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步伐,更多地从管理大师们的管理思想中汲取营养,因此,西方企业管理理念中更多的渗透着科学管理与行为管理的思想精髓。这些差异在合资企业中推行企业文化、制定企业战略过程中形成了较大的冲突。 在员工激励方面,由于文化背景、理念的不同,激励可能会表现为各种不同方式,比如美国文化中,人们对工作的态度是积极热情的,而墨西哥文化中,对工作的态度则表现出为了维持所期望的生活水平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行为方式、一种谋生的手段。从而表现出各个国家由于文化不同而导致对员工激励方面的态度和政策不同。

在协调组织方面,文化背景不同可能会形成组织协调方式选择的不同,在日本的企业中,组织协调可能会采用“和风细雨”的商谈式方法,在美国企业中可能会采用严格的制度管理与约束方法。 在领导职权方面,西方管理中往往对企业部门及负责人有较为严格、明确的职责、职权、职务解析,并按照科学管理的规则,遵循一系列授权规则使企业规范运行,形成有序、配套、系统的各职级行使原则。而在东方文化体系中,以人

为本的理性追求、重视情感联系的信誉氛围、崇尚礼遇礼节的风尚,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职权分配方式,难以形成与西方模式等同的领导职权分配与运用方式。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东方文化体系背景中,遵循“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的原则,而在西方文化体系中,更多主张奉行一系列严格、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

二、文化冲突产生的具体原因

(一)不同国家价值观方面存在差异。

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一部分,它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和行动,是决定人们所持看法和所采取行动的根本出发点。不同企业的员工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员工之间的冲突本质上是价值观的冲突。荷兰著名跨国企业文化研究专家霍夫斯特德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归纳出比较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四个方面,即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对权利距离的态度、对不确定因素的回避程度以及性别差异。研究表明,美国等西方国家和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在这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管理者对于文化的认识的偏差。

企业管理者在跨国企业文化差异的认识上,往往存在一些认识偏差。比如:缺少对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了解、忽视各国的文化差异以及文化中心观点等。文化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如果企业管理者能够正确认识文化差异,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跨国企业文化管理,不仅能消除文化冲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且还会充分利用文化差异,有效地实施管理。

(三)文化差异导致的跨国企业文化的差异性

文化差异指的是不同国家,民族间文化的差别。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第一,物质文化。它通过人们制作的各种实物产品表现出来,包括建筑p服饰p食品p工具等;第二,制度p习俗文化。它通过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表现出来,包括制度p法规以及相应的设施和风俗习惯;第三,精神文化。它是通过人们思维活动所形成的方式和产品表现出来,包括价值观念p思维方式p审美趣味[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直接导致了跨国企业在其运作经营各个层面均存在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理观念不同。

西方企业受其“民主”思想的影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企业管理以 “规章制度”为准绳,以法律,合同和诉讼等手段管理;而中国受到传统的中庸思想的影响,认为企业管理应该以“人”为本,注重和谐的人际关系。将企业管理建立在以“人”为本的社会伦理秩序的基础上。

策方式不同。

西方企业文化在决策上主张个人主义,即相关人员全权负责,发号施令。其优点是权责分明,决策率高;而中方企业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即所谓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集体决策风格,这样能集思广益,规避企业风险。

业管理结构不同。

由于受各自历史,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中西企业在管理结构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如西方企业的管理模式有两种:一种是英美等国家实行的“股东主权加竞争性资本市场”的“一元制”管理模式;另一种是以德,日等国为代表实行的“银行导向型”的“二元制”管理模式[

断效果的标准不同。

西方企业往往注重结果而不注重动机和过程,功利性比较强;而中国企业则会从动机的角度用一套道德或意识形态的标准来判断效果,强调“处世有道”,注重过程的得体性。总之,文化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多校性和地域性特征。不同的群体、区域、国家的文化互有差别,每个地区,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跨国企业拥有不同国度、不同地区的子公司,它包含了许多不同的文化,因而,企业内部文化差异的矛盾和磨擦是在所难免的。当企业跨国经营时,各国企业的组织结构、技术方法、决策方式、控制程序已基本趋同。但企业员工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员工的不同文化背景使文化差异成为一个影响管理者的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从而给管理者的管理带来了难度[到具有不同的文化地域、背景的国家进行跨国经营的国际企业,必然会面临来自不同的文化体系的冲突,不同的文化环境必会形成较大的文化,差异[

(一)进行适当的培训,以解决好文化差异的问题。

这是一个防治和解决文化冲突的十分有效的途径。作为一个跨国企业,要解决好文化冲突的问题,需要企业有一批高素质的跨文化管理的人员。而企业选派的高层管理人员,除了要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技术知识和管理能力外,还必须思想灵活,不守成规,有较强的移情能力和应变能力;尊重、平等意识强,能够容忍不同意见,善于同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友好合作;在可能的情况下,尽是选择那些在多文化环境中经受过锻炼的人及懂得对方语言的人[。

跨文化培训是解决文化差异,搞好跨文化管理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通常来讲,跨文化培训的主要方法就是对全体员工,尤其是非本地员,进行文化敏感性训练。这种训练的目的是加强人们对不同文化环境的反应和适应能力。具体做法包括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集中在一起进行专门的文化培训、实地考察、情景对话、角色扮演,以便打破员工心中的文化障碍和角色束缚。

(二)实现管理人才本土化。

纪代末以来,进入我国的跨国公司日益注重本土化策略,且格外重视高中级经理人才的本土化,各跨国公司都加强了在我国的人才本土化的战略。而许多跨国企业已经纷纷展开行动:来,联合利华中国区工作的外籍员工人数已减少了,目前的高级管理职务已由中国人担任。随着在中国投资的跨国公司人才本土化战略逐渐成为潮流,著名高科技跨国公司安捷伦科技于月宣布任命四十一岁的北京人霍丰为新一任中国区总经理,这是该公司首次任命本土人士担任中国区经理职位。目前安捷伦科技中国高层领导的本地化比率已达到百分之七十,中层以上领导的本地化比率接近百分之九十。 月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和北大国际MBA启动了本土“精英管理人才联合培养计划”。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本土化人才战略:把西门子公司的发展融入所在国的经济发展之中。本土化战略的核心内容就是加强本土化人才战略[。

(三)建立共同经营观,实现长期的经营合作。

通过文化差异的识别和敏感性训练等,公司职员提高了对文化的鉴别和适应能力。在文化共性认识的基础上,根据环境的要求和公司战略的需求建立起公司的共同经营观和强有力的公司文化。同时通过文化的微妙诱导,使个体与集体相律动,如同一群人随着音乐起舞而不会相互碰撞。这样不断减少文化摩擦,使得每个职员能够把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同公司的经营业务和宗旨结合起来,在国际市场上建立起良好的声誉,增强国际企业的文化变迁能力。企业可以通过文化的交汇,达成跨文化和谐的具有东道国特色的经营管理模式,逐步建立跨国公司的管理文化,并逐步建立起以公司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四)采取文化创新策略。

对母公司的企业文化与国外分公司当地的文化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各种渠道促进不同的文化相互了解、适应、融合,从而在母公司和当地文化基础之上构建一种新型的国外分公司企业文化,以这种新型文化作为国外分公司的管理基础。这种新型文化既保留着强烈的母公司企业文化特点,又与当地的文化环境相适应,既不同于母公司企业文化,又不同于当地企业文化,是两种文化的有机整合,从而体现跨国企业竞争优势。

综合上述分析,跨国企业作为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发展的动力,必然有其与生俱来的优势,资源整合的广泛性,世界市场的无界性,可以说跨国企业是世界范围内的市场分工。但庞大的市场机制必然需要一个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期间出现的问题更是其发展的派生品。这种问题具体在文化上,就是本文所说的文化差异问题,但庞大的市场机制需要不断的改革,不断的探索,同样它也会以更为有效的方式回馈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我们应该在发展的过程中避免问题,解决问题。

[跨国企业文化冲突管理]

2.真人真事,项目管理与文化冲突 篇二

【摘 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发展迅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文化冲突是合作办学项目中常见的矛盾冲突,表现在沟通障碍、管理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文化冲突的原因在于中外教育理念、管理方式的差异和个人对文化冲突的态度。高校应该从环境建设、加强培训、强化沟通等方面积极应对文化冲突。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文化冲突;措施

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水平的提高,中外合作合作办学项目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文化冲突是合作办学项目运行中出现的一种普遍的矛盾,能否适当应对和处理文化冲突对于办学质量甚至项目的成败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管理者必须时刻保持文化敏感,学会驾驭文化冲突甚至危机,并把矛盾转化为动力,推进项目开展。

一、文化冲突的含义

文化冲突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不同民族、社区和集团的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并且常常各自以自己的文化为优越,视其他文化为危险物。当它们在传播、接触的时候,便产生了竞争、对抗甚至企图消灭对方的状况。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提出,未来社会的主要冲突是不同文化所孕育的不同文明的冲突。随着世界范围的交通、物流、信息、金融日益开放,文化交流已经成为常事。在此过程中文化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加拿大管理学家南希爱德勒认为文化冲突有三种解决方案:一是凌越,一种文化凌驾于其他文化之上,其它文化则被压制。二是折衷,指不同文化间采取妥协与退让的方式,有意忽略回避文化差异,从而做到求同存异。三是融合,指不同文化间在承认、重视彼此间差异的基础上,相互尊重,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形成一种合一的、新的文化。无论哪种形式的合作办学,不同文化主体的出发点都是合作而不是对抗,所以各方都抱有合作与融合的态度。就笔者在合作办学项目中的观察和了解来看,中外双方在接触时都比较重视和小心文化差异问题。但文化冲突问题依然会出现,有时还会演化为比较激烈的对抗,因为这种冲突是文化融合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而且有其积极意义,所以对文化冲突的研究不是要避免和消灭矛盾,而是要找到适当的措施去应对和引导文化冲突走向文化融合。

二、中外合作办学文化冲突的表现

(一)沟通障碍与误解

沟通障碍是合作办学最普遍的文化冲突。有三个层次的沟通都需要信息传递的准确无误解,第一个层次是合作双方战略层面的对话,第二个层次是双方教师日常交流与合作,第三个层次是外籍教师对中国学生的授课过程中的课堂交流。由于这三个层面共同决定着一个项目内人才培养方案的贯彻,对于其中任何的含混和误解都是不可接受的。所以对于合作办学项目来说,沟通障碍的影响更重大,危害也更严重。

(二)管理方式冲突

中外管理方式差异巨大,在决策制定、工作分配、争端处理等领域都很难有一致原则。大多外国管理者倾向于使用直接的、正面的措施,就事论事,不留情面,也不计前嫌;而大多中方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则尽量避免使用强调严格遵守和实施的正式的、具体的契约,更常用间接的,旁敲侧击的,意会而非言传的手段,而且重视平衡和事件的累计。因此在具体工作上,无论中方还是外方处理问题时,都可能面临这样的处境:使用一致的原则可能引起另一方成员的不满和抵制,而使用不同的原则可能会加大管理协调的困难,在未来可能引起更多的问题。例如在某合作项目中,学期初排课时,由于学校教务部门考虑到多媒体教室对于大量多媒体课程相对不足,便在周六、周日和排上了多媒体教室的课程,以提高教室的利用率。但外教拒绝在周六周日上课,理由是在国外周六周日是不上课的,后来把他们的课与其他中方老师进行了调换,但又引起了一些中方老师的不满。

(三)评价体系冲突

合作项目运行中,中外双方也经常会出现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评价。例如在评价的时间段上,一致的评价时段有助于指导员工、尤其是高层管理者的工作。大多美国管理者倾向于以短期为导向,而欧洲人的视野更长。西方人很难理解和处理與东方人在时间限度上的差异,评价体系也难以达成一致。例如某合作项目中,一位在中方认为很有管理才能、老成持重的中方项目负责人,却总被外方认为“不适合”,而一位在外方认为很合适的管理人员上任后又屡屡引起中方人员的抱怨。

对于合作办学项目来说,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文化差异,外方教师也陷入了困境。因为适合外国课程体系与教学要求的教法并不能都为中国学生接受,从而引起学生的反馈较差,而如果改变教学方式去适应中国学生,则可能使得原来设计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案不能得到充分的贯彻。

三、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客观存在的、固有的文化差异是文化冲突出现的根本原因。文化是特定人群所共享的一种社会环境系统,美国管理学家弗恩斯·特朗皮纳斯曾形象的比喻文化是水,人类是鱼。鱼在水中生活,但察觉不到或不必察觉水的存在,而一旦鱼离开了水,生存便会受到威胁,水的重要性也凸现出来。每个接触异于自身文化的人都会有一种不安全感,从而产生一种谨慎与戒备的压抑,这种固有的文化差异和由此形成的防范心态是文化冲突产生的根本原因。

3.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 篇三

祖先留给世界的“四大发明”,留给我们一叠叠厚厚的典籍,一座座古老的建筑,还有“沉重”的思想文化。当每一个人开始打开传统的大门时,瞅着鳞次栉比的故宫千间房,望着活如烟海的发黄的书页,我们张大着嘴巴、目瞪口呆。面对着一大堆宝藏。我们不知去拿哪一件,不知哪一件是我们最需要的,我们想都拿走,却又无能为力,于是不如都不拿吧!存起来吧。另一方面,现代的物质文化是太丰富了,又是那么的简单、直接,何不去享受这些呢!我们对物质的需要得到大大的满足,同时,物质的丰富又大大刺激了我们的需要。千年历史抛给了我们一个难题,怎样去处理两者呢?

建筑、绘画、文学、宗教留给我们的是无遐的思考,在物质基础上,祖先给我们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在其中,我们感受到了北京故宫的皇朝的威严、敦煌厚重的信仰、八大山人的空远的意境。在那个时代,哲人、文人们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在文章上耗费了大半生的精力,在极端贫困之中,仍高唱“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今天,我们困惑,吃不饱,为什么不去工作,不去挣钱,文化能支撑一个人的生活吗?我们身在高度物质化的社会里,和社会的频繁接触中偶尔会思考一些,偶尔会欣赏一下古代的思想,但那些内容太多、太枯燥、太晦涩,我们用电视剧的形式去“篡改”历史,没有人反对,多么生动形象,符合现代生活气息。不知道的人认为传统文化不过如此,知道的人痛心疾首。我们堂而皇之的在历史前面加上了现代。现代的历史――多有现代气息的一个词。

北京的古建筑正在受到“围剿”,那些古老的胡同正在消失,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正受到“侵蚀”,南京的古城墙也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一段段地“塌倒”,这便是现代人的态度,至少是许多人的“传统”意识。延续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真是越来越虚弱,正颤抖着迈向21世纪。也许是中国人被传统束缚的太久太久,所以反抗的精神也越大,摆脱的力量也越大。传统文化的.外在物质表现建筑、绘画等的逐渐消失是历史的必然,但其中的精华精神文明不应被历史所遗忘,我们能够跳出传统的文化束缚吗?可以在一个新的阶段开始吗?当然不可能,但我们

的态度到底如何呢?

古人对自然是推崇的,对道德的约束是严格的,他们欣赏到了自然的神奇,创造了无数的自然神话,通过天坛、地坛等方式表达了对天地的崇拜。我们也许对此很困惑,甚至有些嘲弄,我们的力量是强大的,自然现象都是现所当然产生的,我们甚至可能改天换地。自然又是什么呢?现在哪里有真正的自然吗?那整齐的草坪、美观的园艺是自然吗?不同的物质基础可能会产生共同的文化共同点吗?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冲突能得到解决吗?

4.真人真事,项目管理与文化冲突 篇四

元代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互相冲突和融合

任津辉

教育层次

自考本科

汉语言文学

广西师范大学

指导教师

张俊杰

目 录

一 性格与地域特征带来的文化冲突.........................................................................................................2 二 音乐歌曲的审美观念不同.....................................................................................................................5 三 蒙汉文化融合的魅力.............................................................................................................................8 参考文献:...................................................................................................................................................10

元代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互相冲突和融合

10级汉语言文学本科(4)班 任津辉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谈元代人性格与地域特征带来的文化冲突及音乐歌曲的审美观念的不同和蒙汉文化融合的魁力三个方面,说不对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关键词】文化;互相;冲突;融合

冯天瑜、杨华在《中国文化发展轨迹》中说:“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互动是世界工业化到来之前的主要矛盾。自唐末五代始,北部和西北部的游牧民族再度相继崛起,对中原农耕世界发动规模日益巨大的撞击。”在这民族的大撞击中,首先是文化上的冲突和整合。在13世纪的中国,这种文化冲突与整合的标志就是从中国朔方崛起了一个剽悍的民族——蒙古族,建立了强大的蒙古国。蒙古帝国的建立有着很大的意义,蒙古人利用他们的铁骑很快踏碎了北方一个个分裂王朝,统一了北方。公元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挥师南下,于1279年灭掉了南宋,终于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完成了全国规模的统一,建成了我国历史上领土最辽阔的朝代,“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①元朝初步奠定了中国疆域的规模,给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也带来了一定的保障。

“元代是一个政治现实严峻的时代,文明程度较高的汉族被处于较低社会发展阶段的游牧民族所征服,人们习以为常的传统信念受到空前的挑战,国破家亡的巨大痛苦,使汉族产生了汉代以来最为深沉的郁闷。元代又是一个活力抒发的时代,蒙古铁骑以草原游牧民族勇猛的性格席卷南下,给 汉唐以来渐趋衰老的帝国文化输入进取的因子。于是,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处于一种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

等多重交融的状态。这种时代心理的典型表现,就是辉映千古的元曲。”②确实如此,来自北方大漠的蒙古人南下中原,从而使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产生了撞击,在这种文化的碰撞中,两种文化逐渐由互相冲突走向融合,使以汉族文人为主体的元曲作者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民族和地域的差异,以蒙古族文化为代表的草原游牧文化和以汉族文化为代表的中原农耕文化,具有不同的民族地域和民族性格特点。蒙古族入主中原,一方面必然使两种文化互相冲突,另一方面也必然使之互相影响,在某些方面最后甚至互相融合。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是狭隘片面的。此正如王季思先生在《元曲的时代精神和我们的时代感受》中说:“我们在考察元代的时代特征时,过分强调了民族之间的冲突、斗争,看不见当时不同民族之间有互相转化、互相融合的一面。至于当时北方契丹、女真、蒙古族的尚武精神,在歌曲和音乐上的积极影响,更少注意。而把元曲的时代精神只理解为反抗民族压迫,这是未免狭隘和片面的。”王先生特意提到“歌曲和音乐”,而这正是最能体现民族特点的文化组成部分,故我们就以此为例,谈谈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在民族性格和对待音乐不同的审美观念上表现出的互相冲突和互相融合,从而对元曲的繁荣所起的作用。

一、性格与地域特征带来的文化冲突

由于民族和地域的差异,以蒙古族文化为代表的草原游牧文化和以汉族文化为代表的中原农耕文化,具有不同的民族性格和地域特点。从总体上看,草原游牧文化表现为尚武外向、纵横不羁、张扬个性、率意进取等特点。由于蒙古人在入主中原以前,其文化基本上还处在奴隶社会时期,加之他们的草原生活习俗,使他们与中原汉文化及已被汉化的民族相比,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他们没有固定的住房,住的是用木杆和毡子搭起来的帐篷,圆形,不用时可以随时折叠起来,卷成一团,当做包裹。当他们必须迁徙时,把它们一起带走。他们在张搭帐幕时,常常把出入口的门朝着南方。除了运送帐幕的这些车子外,还有一种双轮的上等轿子,质量很好,构造精密,上面也用黑毡子覆盖着,虽然整天下着大雨,车子里面的人也不会受潮。鞑靼人的妻儿子女,日用器皿,以及必需的食物,都用车子运送,由牛和骆驼拉着前进。家庭里面凡有什么买进卖出的商业(生意)由妇女经营。也就是说,丈夫和家庭所需的一切物品,都是由妇女准备;至于男人的时间,全部用来狩猎、放鹰和军事生活方面。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好的隼和最优良的猎犬。”③宋人赵珙在《蒙鞑备录》中说:“鞑人贱老而喜壮,其俗无私斗争。正月一日必拜天,重午亦然。此乃久住燕地,袭金人遗制,饮宴为乐也。摩喉国王每征伐来归,诸夫人连日各为主礼,具酒馔饮燕。在下者亦然。其俗多不洗手,而每拿攫鱼肉手有脂腻,则拭之衣袍上。其衣至损,不鲜浣濯。妇人往往以黄粉涂额,亦汉旧妆,传袭迄今 不改也。上至成吉思汗,下及国人,皆剃婆焦如中国小儿,留三搭头在囟门者,稍长则剪之。在两下者,总小角垂于肩上。”他们即使进入了中原,在生活上仍然保留着他们固有的生活习惯。“蒙古人从事游牧生活,因地制宜,马奶以及用马奶发酵而成的‘忽迷思’(马奶酒)便成为他们喜爱的饮料。”“进入农业地区以后,蒙古人喜爱马奶酒的习惯一直保持下来。皇帝和贵族都养有专门供取乳用的马群。‘车驾行幸上都,大仆卿以下皆从。先驱马出健德以及诸王百官,各以脱罗毡置撒帐,为取乳室。’”④正是甘甜的

“马奶酒”滋润着勇猛的草原上的剽悍民族,形成了蒙古人豪迈尚武、直率旷达的民族性格。加之,他们当时还处在奴隶制社会制度时期,因此,他们大脑中还没有严格的礼法。“蒙古建国之初,制度简朴,对于朝觐拜见及君臣议事等礼节没有严格规定。”⑤正像明人叶子奇在《草木子》卷3下《杂制篇》中说:“(蒙古)起自漠北,风俗浑厚质朴,并无所讳,君臣往往同名。”他们不像汉族要避讳,尊卑界限分明。即使业余生活,他们也仍然保留着草原文化的风俗。“游牧民爱好的娱乐活动,并没有因为他们走进了城市而被摈弃,而是继续发扬光大。于是在都城周围,就有了专门的猎场;都市中则每年都要因射柳和竞走等而大大热闹一番。”⑥

由蒙古人的生活习俗而形成的民族性格具有鲜明的草原文化的特质。这是一个崇尚竞争、勇敢善战的民族,他们更喜欢的是有高兴事时尽情狂欢,有伤心事时放声长哭,无须压抑、无须造作的直率。这与礼教传统已经相当完备的中原民族确实在文化上产生了很大的冲突,尤其是在忽必烈之前,蒙古统治者在征服其他民族过程中推行杀掠、屠城、强占民田为牧场、变俘虏为“驱口”,严重地破坏了早已进入高度发展的封建社会的中原地区的社会政治秩序和经济结构。“旧制,凡攻城邑,敌以矢石相加者,即为拒命,既克,必杀之。”⑦如蒙古人在攻打金国的过程中,从1213年冬到1214年春,前后三个月间“凡破九十余郡,所破无不残灭,两河、山东数千里,人民杀戮几尽,金帛子女牛羊畜席卷而去,屋庐焚毁,城廓邱墟矣”(《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19《鞑靼款塞》)。如此的作为确实与中原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冲突。而中原民族,尤其是汉族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礼乐文化的积淀,到了宋金时期已经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生活规范和伦理制度,有

严格的等级秩序。在此规范下形成了汉族讲求礼仪、崇尚温和、不喜张扬等民族性格。

二、音乐歌曲的审美观念不同

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原农耕文化实际上是一种礼义文化、伦理文化,其在音乐歌曲的审美观念方面历来重视音乐歌曲(包括舞蹈)的政治教化功能,是一种典型的政教功利审美观。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注日:“乐所以成性。”刘宝楠《论语正义》日:“乐随礼以行,礼立而后乐可用也”;“乐以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在孔子看来,“乐”的本质与“礼”相同,目的都在于使人正心修身,成就“仁”性,所以他经常把礼乐相提并论,如“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等等。基于这种政 教功利审美观,孔子对音乐自有其赞扬和批评的标准。他所赞扬的是《韶》、《武》一类善美兼具(孔子对《武》乐稍有不满,认为虽尽美而未尽善)、“雍容和鸣”的雅乐,认为这类音乐有利于政治教化。他所批评的是“郑卫之音”和“郑声”,认为这种音乐歌曲从歌词内容到曲调演唱都不符合“尽善尽美”和“雍容和鸣”的雅乐标准,情感宣泄太过分,超过了常度(即所谓“淫”),不利于政治教化,因此主张“放郑声”。中原农耕文化在音乐歌曲的审美观念方面既如上述,而草原游牧文化在音乐歌曲的审美观念方面又如何呢?《元史·礼乐志》日:“古之礼乐,壹本于人君之身心,故其为用,足以植纲常而厚风俗。后世之礼乐,既无其本,唯属执事者从事其间,故仅足以美声文而侈观听耳。”这里所说的“古之礼乐”与“后世之礼乐”,其时间界线是指南北宋之交时期,因为下文论及礼乐发展史时肯定北宋礼

乐仍然“号为古雅”,而“及乎靖康之变,礼文乐器,扫荡无遗矣”。这样,元代礼乐当然属于“后世之礼乐”了。古之礼乐,目的在于“植纲常而厚风俗”,这正是中原农耕文化的礼乐观念;后世之礼乐,目的在于“美声文而侈观听”,这正是包括蒙元草原游牧文化在内的礼乐观念。《元史·礼乐志》又说:“元之礼乐,揆之于古,固有可议”,“元之有国,肇兴朔漠,朝会燕飨之礼,多从本俗”,“若其为乐„„大抵其于祭祀,率用雅乐,朝会飨燕,则用燕乐,盖雅俗兼用者也”。这里清楚地说明,肇兴于朔漠的元朝,礼乐制度与中原不同,除在个别极为庄重的场合采用中原礼仪和雅乐(这是受汉族文化影响的结果,详见后文)之外,其他场合仍从蒙古族风俗,多用俗乐(即“燕乐”)。所以,草原游牧文化在音乐歌曲的审美观念方面并不一味追求“植纲常而厚风俗”的政教功能,而主要追求“美声文而侈观听”的愉悦性和观赏性。正像《蒙古秘史》所说:“蒙古人欢乐,跳跃,聚宴,快活。奉忽图刺后,在枝叶茂密、蓬松如盖的树周围,一直跳到出现没肋的深沟,形成没膝的尘土。”他们的民族性格使他们难以对讲求含蓄、以教化为目的的高雅的文艺感兴趣,他们对娱乐性的歌舞有特别的嗜好。元代的教坊乐部规模非常庞大,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元代宫廷中也经常由教坊司演出各种歌舞和杂剧。正由于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在音乐歌曲的审美观念方面有如此巨大的差异,因此,在草原游牧文化的冲击下,中原农耕文化在元代出现了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严重的“礼崩乐坏”的局面,许多传统观念都被怀疑淡化,甚至遭到否定反对。这种文化观念的变化,是使作为俗文化范畴的杂剧在元代繁荣的直接文化因素。

如前所说,中原以孔子诗学精神为核心的音乐歌曲审美观念给予音乐歌

曲以重教化的功能,从而把音乐歌曲也纳入了社会伦理的范围内。孔子就说:“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作。不能《诗》,于礼缪,不能乐,于礼素。”(《礼记·仲尼燕居》)《礼记·乐记》也说:“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说,管乎人情矣。”中国文化给予了礼乐以伦理的调节功能,而以“礼”为主,“乐”是它的附庸。音乐歌曲表达人的感情必须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追求温柔含蓄的风格。这种文化氛围恰恰不利于戏曲的发展。由于戏曲艺术其本质上就属于民间大众化的艺术,它追求的风格恰恰是大众化的通俗直率,它的主要功能不是“载道”,而首先是娱乐。这就使大众化的戏剧从本质上与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精神发生冲突,故它一直只能在民间流传,难以登上封建官方文化的大雅之堂。只有到元蒙统治时期,蒙古人人主中原,以愉悦为主要目的的草原游牧文化居于了主导位置,几千年的汉族文化传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蒙古军队的铁蹄在踏碎中原与南方山河大地的同时,也颠覆了汉族旧的传统思想与传统观念,文化思想上形成了一个断裂,断裂的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对断裂制造者的极大愤慨,如郑思肖等一批由宋人元的遗民,有一种天崩地裂、世界末日的感觉,对失去的、传统的一切怀着深深的眷恋之情;另一种是过去被排斥、抑制或可能被认为是异端的思想、行为失去了制约力,能够决堤而出,加之游牧民族原始生命力的驱动,它所提供的是截然不同于汉族传统的异质文化,新思想新事物不断涌现,汉族伦理文化在遭受沉重打击的同时,伴随蒙古族统治而来的异质文化使当时社会呈现出一种清新、蓬勃的气象,展示出一种民族与文化融合的新姿。这种现象,诚如恩格斯论述欧洲民族大迁移

所说:‘凡德意志人给罗马世界注入的一切有生命力的和带来生命的东西,郡是野蛮时代的东西。的确,只有野蛮人才能使一个在垂死的文明中挣扎的世界年轻起来。’一个野蛮的民族可以拯救垂死的文明民族,可以给一个僵死的世界带来生机和活力。杂剧就是作为一个新的艺术形式,在元代文化造成的断裂缝上破土而出的。由于戏剧思想的被抑制,戏剧力量长期积聚而没有喷发,马背民族的铁蹄踏碎了千年冰封的汉族河山,也踏裂了戏剧喷发的那根神经,于是,成熟的戏剧形式——杂剧诞生了”。⑧刘桢先生这段论述非常精辟,说明了元杂剧与蒙元文化的密切关系,真可谓一语中的。元杂剧的繁荣不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产物,恰恰是在传统文化猝然 断裂的缝隙间茁壮而出的,所以,在它的身上明显带有蒙元文化的胎记。赵义山据《中原音韵》等对元曲所用335支曲牌作过统计,其中出于唐宋词者约112支,出于诸宫调者约22支,出于大曲者14支。三者加起来共148支,仅占全部曲牌的五分之二稍强。⑨其余大部分曲牌当来自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民间歌曲。正如明人王世贞在《曲藻·序》中所说:“曲者,词之变。自金、元入主中国,所用胡乐,嘈杂凄紧,缓急之间,词不能按,乃更为新声以媚之。”因此,元曲的繁荣,直接的原因就是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介入带来的结果。

三、蒙汉文化融合的魅力

有着几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华夏民族,对于外来文化既有本能的抵御,也有更多的吸收。蒙汉文化在碰撞、对峙中又渐趋交流、互相影响,逐渐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以至于在某些方面最后互相融合。而民族文化的交流本来就是互动、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

志为转移的。

对元代统治者来说,他们虽然坚守草原游牧文化的民族特点,力避被中原农耕文化所同化,但要在以汉族为主体的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就不能对中原农耕文化中能有效维系统治的礼乐文化一概加以反对,而必须有选择地加以采用。前文曾提及元代在庄重场合亦用中原礼仪和雅乐,这实际就是有选择地采用汉族文化。《元史》和其他相关资料记载了元代统治者接受汉族文人与已经汉化的契丹族文人及女真族文人的建议而选用汉族礼乐 制度的很多事例,就是证明。如果说蒙古人从成吉思汗到蒙哥对汉文化主要采用的政策是“破”,那么从忽必烈登上汗位后对汉族文化主要采用的就是“立”。忽必烈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他一改前任大汗对汉文化排斥的态度,听取了很多汉文化专家的建议,采用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他于公元1260年阴历三月即汗位,五月十九日就“建元中统”。在他之前,自成吉思汗起,取国号为大蒙古,而无年号,直到第四任大汗蒙哥时,仍然如此。所以,忽必烈的改元建号对蒙古人统治来说很有进步意义,也是他主动向汉族文化靠拢的标志。1271年十一月,忽必烈下诏“建国号日大元,盖取《易经》‘乾元’之义”。为了更好地有利于对中原地区统治,至元四年(1267),忽必烈不顾蒙古贵族质问:“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如何?”⑩命令刘秉忠修筑中都城,至元八年,刘秉忠“奏建国号日大元,而以中都为大都”。从此,大都就被定为元朝的都城。“把大都作为首都,不但可以加强蒙古政权在中原的统治,还可为确立正统中原王朝地位并进而实现统一全国的政治目标奠定基础。以上都为陪都,通过定期的巡狩联系蒙古宗王和贵族,并保持大量的蒙古

旧俗,对蒙古民族的发展亦会有很大的好处。”同时,忽必烈还吸收了中原汉族封建王朝的官员制度,“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立朝仪,造都邑,遂命刘秉忠、许衡酌古今之宜,定内外之官。其总政务者日中书省,秉兵柄者日枢密院,司黜陟者日御史台。体统既立,其次在内者,则有寺,有监,有卫,有府;在外者,则有行省,有行台,有宣慰司,有廉 访司。其牧民者,则日路,日府,日州,日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于是一代之制始备焉”。在统治汉族的过程中蒙古人实际上也在不知不觉中使蒙、汉两种文化在融合着。

注释:

①宋濂等:《元史·地理志》,中华书局1976版,第1345页。

②冯天瑜、杨华:《中国文化发展轨迹》,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62页。③《马可波罗游记》,陈开俊等译,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第62——63页。④史卫民:《都市中的游牧民—元代城市生活长卷》,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2页。⑤史卫民:《都市中的游牧民—元代城市生活长卷》,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2页。⑥史卫民:《都市中的游牧民—元代城市生活长卷》,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9页。⑦宋濂等:《元史·耶律楚材传》

(十一),第3459页。

⑧刘桢:《勾栏人生》,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0—91页。⑨赵义山:《王国维元曲考源补正》,载《文学遗产》第1999年第5期。⑩宋濂等:《元史·高智耀传》

(十),第3073页。参考文献:

1、高益荣《元杂剧的文化精神阐释》[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7。

2、北师大古籍所编:《元代文化研究》 北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3、史己民著:《都市的游牧民——元代城市生活长卷》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越尔巽等编:《元史稿》 [M] 中华书局1998年排印本。

5.真人真事,项目管理与文化冲突 篇五

论文关键词:后殖民主义;文化殖民;文化批判

论文摘要:后殖民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全球意义的文化批判理论,对于整个世界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在其传入我国之后,不可避免的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正确理解后殖民主义思想,发挥其理论的积极作用,并与我国的社会实际相结合,能使我国从文化上更好的应对全球化的进程,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文化保障。

一、后殖民主义是一种全球意义的文化批判理论

二战结束后,亚非拉的广大的殖民地国家,纷纷宣布民族独立,从而正式宣告了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结束和其殖民主义的破产。广大殖民地国家重新获得了政治独立和经济自主,但西方的帝国主义国家并未因其殖民主义的破产而放弃对亚非拉国家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的重新控制和获取世界霸权,而广大亚非拉国家则从各方面积极应对这种挑战。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后殖民主义理论应运而生了。

什么是后殖民主义?由于分析视角的不同,理论界对于这一概念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而本文将要论述的是现时代后殖民主义影响下的中国,也就是后殖民主义与中国的关系问题。因此,对后殖民主义的概念做出一个比较清晰的界定是十分必要的。

萨义德的《东方学》标志着后殖民主义的出现。在书中作者详细地论述了东方学这一概念,“我们可以将东方学描述为通过做出与东方有关的陈述,对有关东方的观点进行权威裁断;对东方进行描述、教授、殖民、统治等方式来处理东方的一种机制。简言之,将东方学视为西方用以控制、重建和君临东方的一种方式”。其实东方学就是西方的东方主义话语。书中在对这种话语的范围、结构和再结构以及其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之后,着重是对其做出了强烈的批判,而对这种话语所做的分析以及批判就是所谓的后殖民主义理论。

后殖民主义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西方的“东方学”中的东方主义话语以及对这种话语的批判。东方主义以东西方关系作为基本框架,是西方学界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东方”文化研究的一部分,它的公开的和潜在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目的都具有难以消除的殖民性。东方主义表现了西方的一种意识形态意义上的话语霸权,是西方帝国在军事和经济之外的文化殖民的话语表征。二是带有殖民余韵的前殖民地的文化话语以及“本土”学者对这种话语的批判。它对西方的既接纳又排斥的心态,它对科学知识的建构和它的本真化幻想。这是前殖民地文化的一种典型特征。三是西方世界(主要指美国)内部主流话语与非主流话语之间的对立和权力关系以及对这一文化现象的批判。总的来说,后殖民主义理论是一种带有很强意识形态色彩的文化批评理论,它所进行的是“对欧洲帝国主义列强在文化上、政治上以及历史上不同于其旧有的殖民地的差别(也包括种族之间的差别)的十分复杂的一种理论研究”。

关于后殖民主义的基本理论特征,有人曾评价说,“晚近的后殖民批评所呈现出来的不同反响的功能之一是对殖民主义和西方霸权所营造和权力化的知识形式和社会特征进行激进的强有力的反思和重构”。具体来说后殖民主义的理论特征有三个方面:首先,对东西方文化关系的再认识。后殖民主义的兴起,打破了长期以来西方学术界对东西方间文化关系的常规认识,对文化帝国主义进行了解剖和批评,从而开拓出东西方关系特别是文化关系的新视域。其次,文本分析的研究方式。后殖民主义对东西方文化关系的研究,主要是立足于文本分析。在文本研究的过程中,后殖民理论家着重探讨了文化帝国主义视野中东方形象的演变。再次,试图超越民族主义的理论努力。后殖民主义的理论议题从根本上说,是研究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和对立是如何形成的,这种差异和对立是否可以缓解,如何缓解。后殖民理论家对殖民主义历史的考察,意在通过揭露西方殖民者对东方文化传统的扭曲,强调文化领域里平等对话、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重要性。

正是在这个所谓的全球化时代,西方的文化霸权代替了西方以往对第三世界经济、政治和军事的直接控制,因而与西方文化霸权的对抗就成了“后殖民时代长期政治冲突的内容”。因此,后殖民主义批判理论从一开始就是对西方文化统治和霸权的挑战。对抗的本质就是反对各种形式的话语霸权,消解“西方中心论”,重铸全球化状态下西方与东方、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的关系。

二、后殖民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和谐与冲突

中国作为东方和第三世界的大国,作为曾经的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后殖民主义对于我们的影响有多大呢?我们又是怎样的看待这一理论的呢?后殖民主义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进中国。这一理论引入我国后,在不同的时期,引起了不少的争论,在一定的范围内产生了影响。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理论界对于后殖民主义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是认为“殖民主义是指以英法为代表的西方列强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对于弱小、‘落后’民族的一种侵略政策,这种侵略政策往往是以武力征服为表现形式的”;而“后殖民主义所呈现的则是一种温文尔雅的‘绅士风范”’,是“战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对于‘落后’民族和国家所实行的一种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政策”。所以,把后殖民主义和文化相联系以示区别于把殖民主义和武力相联系,成为中国学界的一种共识。后殖民主义所秉承的是殖民主义的“侵略”本性。他们认为我国参与后殖民主义话语实践,其目的就是要从根本上解构西方霸权,从而摆脱西方的影响和控制。而这种对西方抵制的一个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试图在“本土”文化中焕发出一种与西方话语相抗衡的文化力量。另一种观点则对后殖民主义大加赞赏,对这一理论持欢迎态度,称赞赛义德的《东方主义》为“金刚怒目式的著作”,其作者“俨然成为替第三世界打抱不平的文化斗士”。客观的.来说,在对一些后殖民理论家的著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后殖民理论思潮兴起的背景,廓清了“后殖民主义”的不同概念,考察了后殖民主义的理论来源之后,我们发现后殖民理论本身由于各种不同的思想融会在一起,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同时也包含了其本身难以克服和消解的两重性,即,既有消解西方中心的话语霸权的一面,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带有新殖民主义的特征。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解和认识,我们来看待后殖民主义理论在我国所造成的影响。   不同文化的相互参照、碰撞乃至交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历史现象,在当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这种文化的交流则更是不可避免。因此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传人是不可阻挡的,不可能人为的将之拒斥于国门之外,必将影响我国的文化发展。由于其理论的两重性,其影响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但在当前我们也必须注意引进和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为我所用,从而推动社会更好的向前发展。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意识到西方的文化霸权主义着意在全球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普遍制造对西方的依恋、崇拜和奴性,从而使第三世界国家首先在思想观念上心甘情愿地永远处于附庸地位。通过互联网等媒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在向第三世界大量输出文学作品、影视作品、艺术品、广告等等,从而潜移默化地输出西方国家的文化观念、伦理道德、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这些西方文化的时尚,逐渐为世界各国的人们所熟知、羡慕,并可能形成竟相模仿之势。许多国家的民族文化正面临着被同化、瓦解的危险,保存和发展民族文化将成为一道世界性的难题。中国也不例外。最明显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已经不知不觉地认同并移植西方的生活模式、价值观和文化习俗,而缺乏自身文化的自觉与反省。如今西方的生活方式通过影视传媒日益渗透到人们的心理,人们仿佛亲临其境目睹了西方的富裕生活。在现实生活领域,人们已经无法拒绝西方的诱惑。因此在文化的引进过程中,我们必须有选择性的引入、借鉴和吸收,对于那些传人我国的西方文化,我们要进行细致的剖析,对于那些西方的文化垃圾以及不符合我国需要的,我们要进行彻底的无情的批判,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认识到其危害性所在,自觉的抵制西方的文化侵略和文化殖民。而这就是后殖民理论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它使我们了解了西方帝国主义对我们进行文化侵略的企图,使我们认识到了进行文化批判的必要性,意识到了在当前全球化的趋势下,文化阵地和经济、政治一样重要,是我们不能轻易放弃的,对于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最后教会了我们一种批判的武器。

同时后殖民主义也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对于西方的文化侵略,我们不但要进行批判和抵制,固守我们本土文化的阵地,更重要的是要完善本土文化,建构一种超出狭隘的民族主义范围的,“既非国粹又根植于华夏传统、既非西化又是现代”的文化形态,打造一个后殖民主义理论家所希望看到的真正能够进人与第一世界文化“对话”的话语空间的第三世界本土文化。并且还要使我们的优秀文化能以一种受人尊重的方式进入西方社会,让西方人真正了解我们的东方文化,采取积极主动的策略来迎接西方的文化挑战,从而更好的对抗西方的文化侵略和殖民。在经济上我们是不发达国家、第三世界国家,但在文化上我们不能也甘于落后,继续沦为第三世界。经济虽然决定着文化,但文化具有很强的相对独立性,经济不发达并不一定意味着文化的必然落后,因此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建立一种先进文化是可能的,这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是一项很紧迫的任务。

总的来说,对于后殖民主义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正确的运用这一理论,克服它的两重性,作到为我所用。具体地讲,后殖民主义研究在中国的命运,取决于能否建构起后殖民主义的中国知识。所谓后殖民主义的中国知识,不是对外国后殖民主义的评介式引进,不是简单套用后殖民主义已有论域来分析中国,更不是在中国找出被殖民的话语及行为。建构后殖民主义的中国知识,需要三个前提。一是对后殖民主义价值取向与方法的正确把握,二对其具体论域与方法的合理超越,三是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深刻把握。对中国而言,后殖民主义的意义更多地在于其价值取向、人文精神,而不在于其关注的具体问题。中国历史与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不能把后殖民主义对东西方、性别、少数民族等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简单套用到中国。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把握后殖民主义以平等、自由等类意识为价值原点关注具体弱势群体的人文精神,直面中国现实问题,具体分析中国具体的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正确把握、合理超越、关注现实三者的结合,是建构后殖民主义中国知识的根本途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对后殖民主义理论的简单生硬套用,才能避免将后殖民主义变体为简单的大中华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封闭的本土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当然我们不是认为不应该关注中国与世界交往中的某些方面被边缘化的问题,而是认为这个视野只是后殖民主义研究的一个小领域。中国的后殖民主义研究者应该更多些批判精神、超越精神、实践精神,更多关注中国现实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如区域问发展不平衡、社会阶层问题、城市中的下岗人群、农民及其他弱势群体问题等等,将人文关怀更多地给予中国大众,而不是外国或中国的少数文化精英。

6.压力、文化冲突与主流社会 篇六

移民他国的朋友,在异国他乡,你的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吗?你能书写成功的人生新篇章吗?让我们一同关注。

从赵承熙事件看移民孩子的成长

赵承熙从一个安静的少年到走向极端,原因何在?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赵承熙的母亲曾试图寻求弗吉尼亚一家教堂的帮助,以使她安静但却愤怒的儿子恢复精神健康,但最终惨剧还是发生了,又是为何?移民及融入的过程到底对孩子产生了怎样难言的压力?

几乎没有朋友,平时将自己掩藏在帽子和太阳镜下,沉默寡言,说话声音几近耳语,拒绝与老师、同学和邻居交流,有时威胁同学,有时沮丧,写以死亡为主题的诗歌和声讨富人的“宣言”……种种描述,勾勒出一个心理状况迥异常人的形象。是什么让赵承熙变成这样的人?

赵承熙在1992年8岁时随父母从韩国移民美国,属于移民第二代。移民第一代与第二代在行为心理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移民第二代在文化上缺乏归属感,感觉自己是属于两种文化之间的人,既不能认同其父母的故国文化,也不被美国人承认为是“美国人”(或者不那么像美国人)。赵承熙从一个安静的少年到走向极端,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他对移民美国后的文化不适应。社会的多元性已经成为美国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但是种族主义和偏见仍然顽固地存在,影响着少数族裔生活的方方面面。据说,赵承熙在弗州上高中时,有一次在课堂上,老师让他朗读课文,他由于害羞和语言能力问题,念得磕磕巴巴,结果引起全班哄堂大笑。可以想象,这种疏远和戏弄对一个未成年孩子心理伤害有多大,实际上也为他日后的报复行动埋下了伏笔。由于处在这种“中间人”的地位,移民二代在文化和精神上的压力很大。一方面,在家里父母传授和要求的是原籍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出了家门又受到迅速变化的西方文化冲击。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两者的观念有时又是相冲突的。如亚裔家长望子成龙,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但在美国年轻人看来,光会读书、成绩好是远远不够的,也不值得尊敬。移民二代穿梭于两个世界之间,却似乎两个世界都不属于他们。对于亚裔而言,由于特殊的长相,让他们很难融入美国社会, “永远的外国人”的影子始终伴随着他们。赵承熙在上大学时把自己的韩国名字改成了读起来更像英语的名字,这是一种减少“异类感”的方法,也说明了他内心的苦闷。

赵承熙父母怀着“美国梦”来到美国,靠辛勤工作,拥有了自己的干洗店,在华盛顿郊区韩国人聚居区有了房屋,一对儿女前后上了名牌大学。赵的父母为人和善,还经常会为邻里做些好事,与赵承熙的冷漠形成对比,而这正是移民的代际不同。第一代移民尽管生活辛苦,从事着美国本土人不愿干的工作,在社会上还受歧视,但与原籍国相比,总体还是满意的,毕竟生活改善了。第二代移民出生在美国,没有这种比较,没有原来生活的经验,从本能上要求平等,要求社会的认可,不愿意继续其父母从事的起步工作。他们对于生活的满意程度是参照当地人的生活,缺少父辈那种对生活的满足感,相反,他们较多地体会到与当地人生活地位差距时,便会在心理上产生更多的被歧视感和被剥夺感。与父辈的期望不同,他们强烈地要求自己的权利和地位垂直上升。第二代移民面对不平等缺乏忍耐性,容易产生愤恨,困惑和苦恼比他们父母要多,往往会采取一些比较激烈的对抗性行为,来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他们的不满。

赵承熙事件将使一些韩裔移民反省他们让孩子在幼年时就移民美国的做法,这种“韩国式移民”是为了避开韩国国内激烈的中学、大学入学竞争,拿一张在韩国颇为吃香的美国大学文凭。多数韩裔孩子的父母为了把他们送到美国读书,作出了重大的牺牲——有的放弃在韩国国内的较高职位,在美国从事层次较低的工作以便陪伴孩子;有的留在韩国赚钱,供孩子在美读书和生活,彼此都承受亲人分离之痛。细想来,中国的家庭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中国的父母也应该好好反思了。

让孩子更好的融入当地社会,掌握好语言、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等等,不一而足。本文仅从父母的言传身教谈谈看法。孩子的教育,首先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从父母对于事物的态度和对问题的解决方式开始的。父母移民他国闯荡,总是试图靠他国的发达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现实和自己的想法总是有距离,而这种距离自己并没有真正能缩短,所以会在言谈举止上流露出对于社会的不满,对于自己的窘境痛苦的无奈。父母对于暂时的困难能坚强地面对,那么孩子也会在困难面前一样地勇敢;如果父母对于自己的命运不满,天天骂社会不公平,骂居住国歧视移民,骂用人公司不承认你的学历和海外工作经验,漠视你的才华,那么你的孩子也会对于居住国社会有一种怨恨的理由。并不是他们愿意这样的,只是你那么做,孩子也把你作为一个榜样去学习,你的这个榜样是好的、社会能接受的,还是社会摒弃的,孩子并不知道也没有辨别的能力。所以,新移民面对现实的困境和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对于不管是父母本人还是孩子的融入社会都是必须的。

从蒋国兵事件看移民如何面对压力

移民他国,特别是技术移民,有机会获得更多的机遇,但同时也要面临诸多的困难。蒋国兵事件再次为我们敲响警钟。新移民如何排解压力,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呢?

2006年7月21日凌晨,移民加拿大的年仅44岁的双博士蒋国兵从多伦多一处高速公路立交桥上纵身跃下,当场身亡。他选择跳桥自杀这样的决绝方式是因为他来加后一直找不到称心的专业工作,心情十分沮丧。蒋国兵早年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曾在美国获得核物理学博士。2001年蒋国兵从大陆移民加拿大与家人团聚,2002年进入多伦多大学化工系攻读并获得博士学位。这一不幸事件凸现了华人新移民所面临的巨大“转型”之痛。

找工作,尤其是找到称心的工作,是新移民面临最困难、最痛苦的事情。新移民找工作难主要有4大原因:第一是个人因素,包括英语水平、适应能力和工作经验等;第二是结构性或制度性因素,比如加拿大不承认外国医学、工程师等学历;第三是劳动市场需求因素,有些专业人才加拿大并不缺少;第四是加拿大仍存在针对少数族裔的歧视现象。

对于大多数新移民来讲,买房是第二大负担。如果工作不稳定,又要按月负担房贷,经济压力可想而知。

还有就是心理落差之痛。有些国家不承认外国学历,无论有多高的学历,多好的背景,移民后都要一切从头再来。正因如此,对于一些人过中年的技术移民及其家庭,在最初的适应期内会感到社会地位以及生活水平的明显落差。如果长时间找不到理想工作更易导致严重焦虑。

压力来自面对困难的心态,蒋国兵事件是一个案例,我们再通过两个案例看看新移民是如何化解压力,最后成功融入社会的。

案例一:抱怨、叹气只会自伤锐气

在中国名牌大学取得物理学博士的许杰,因太太及孩子学业的关系,3年前移民多伦多,但一直未找到专业对口工作,曾经在电子厂装配工作,去年经朋友介绍,得到一家美方老板的看重,转往美国做中国与北美医疗商品贸易工作。他从网上得知蒋国兵的自杀惨剧的新闻,他表示,蒋国兵自杀案为什么在华人社会这么轰动,最主要的是看到他的博士学位,如果只是一个劳工或是偷渡客自杀,会不会如此有反响,相信大家都有答案。这就是华人社会心理的误区,实际上博士并不意味着生存能力强过他人,在乡村他可能及不上一个农民十分之一的生存能力。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博士的遭遇就特别值得同情,反过来,博士找不到好的工作难道就应受社会的歧视,这是华人社会重学历的错误观念。

许杰自己也曾经历过挫折,他曾获得过专业工作,因公司内的歧视争斗而失去,他也有过心灰的时候,回想过去他感叹的表示,“看着年岁已不小,生怕失去自己价值,有时会很紧张,但越叹气人就越灰心,幸亏有以前一帮同学、朋友开导、帮助,才有解脱的机会。他指出,那种只知抱怨的人,你再给他机会,也是一事无成的,因为他不能脚踏实地去做事,也不会愿意交更多朋友,最终还是独自叹气,在社会上闯不出来。中国人迷信说,不要随便叹气,不是没道理的。”许杰认为虽然加拿大就业环境不及美国及其他经济发达地区,但人只要会变通,一样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路。

案例二:淡看成功的便利店老板

任宪民1998年从英国伦敦飞往多伦多时,身上带着一个英国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证书,当时他想,凭着这样的一个学位,加上在英国多年磨练出来的英语,找一份像样的工作应该没有问题。然而到加拿大后的整整一年里,没有一家他应聘的公司要他。 这时,他带来的钱用得差不多了,必须出去工作。在参加了短期的培训后,2000年初他成为一名人寿保险经纪。这一行并不好做,尽管他相当努力,但没有“辉煌的业绩”。2001年,生完小孩不久的妻子找工作不顺,为求生计,决定买一家便利店来经营。已经没有什么积蓄的夫妇俩带上孩子回到中国,向亲人借钱。很多人不明白他为何出国这些年,洋学位也到手了,却混到开小店、甚至借钱开小店的地步。

回到多伦多后,他们买下一家便利店。开始时,任宪民仍继续做保险经纪,余暇到店里帮忙;小店由太太主理。后来看太太忙不过来,他辞去了保险职业,夫妇俩全力经营小店。这些年中,他有时也会觉得不甘,也动过再去深造、寻求发展的念头。可是当年从南京工学院毕业,学的专业是电力系统;出国后为求好出路,改专业再读MBA学位,目的是希望有一份好工作,但结果却是事与愿违。如果再去求学,谁能保证一定是好的出路呢?

这期间他认识了一些加拿大本地的朋友,从这些朋友身上,他看到了加拿大人淡泊的生活态度,其中有些人受过很好的教育,却甘于平凡的工作,并且快乐地享受人生。那些朋友也很尊敬他,觉得任宪民能够经营一家店,把借的钱还清,买了房子,了不起。时间久了,任宪民也接受了加拿大人的价值观。他说,一个新移民在一片全新的土地上,能够生存下来,能够找到赚钱的方法,能够给太太和小孩一个安心,就是一种成功。任宪民说,华人都很勤奋,只要勤奋就会赚到钱。如今任宪民与另一位经营便利店的朋友合伙,买下一家比便利店大一点的小超市,他希望就这样一步步地向前走,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

新移民是在中国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移民的,这些人在国内多属精英阶层,移民后却面临需要白手起家的陌生环境,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治国平天下”是人生追求,高官富贾才是成功,才是幸福人生。为了这样的成功和幸福,中国人,包括华裔移民,往往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西方人是怎样看待成功和幸福呢?西方人常说的一个词“endoy”——享受,他们的享受不是中国人花天酒地、挥金如土,而是享受平凡的生活,享受阳光、享受和风细雨。赚钱只是达到人生的幸福的其中的一个因素,他们认为看幸福是全方位的,其中包括自然环境、身体健康、家庭和睦等等。对此和西方人有过接触的华人一定是体会最深的,他们一定不会在节假日加班。周末,商店早早地就关门——他们度假去了,他们认为家人比工作更重要,享受生活比赚钱更重要。中国人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功和幸福,常常失去了身体的健康、和睦的家庭,甚至最宝贵的生命,这在西方人眼里,是无法想象的。

有2个同年龄的小孩,一个是中国的,一个是西方的,他们各自向老师表示长大以后想做小丑的想法,中国的老师马上斥之为胸无大志,孺子不可教也;而西方的老师则说,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从这可以看出,对成功的定义、对人生价值的观念,中国和西方是不同的。新移民要融入西方主流社会,避免重演蒋国兵那样的悲剧,淡看成功,从容面对生活,也许是移民后必须做的调整。

国外的博士、硕士可以站在主流社会中,喊出“我找不到专业工作,所以才去开出租车。”但对于华人高学历者而言,能够勇敢道出心声者少之又少,文化背景的不同,也导致表达方式的相异,即使很多人私底上有无数的抱怨或是自生闷气,但不会为公众所知,更谈不上受到主流社会的理解。走出心灵的困境,往往比创业更难,但这对于高学历的新移民来说,这是面对现实的困境时,化解压力,从而融入社会,书写人生新篇章所必须的。

身在异乡,不做异客

面对不同的语言、社会制度和文化等诸多差异,新移民应首先确立主人翁意识,以主人的姿态与本土人一道爱护新的家园。只有“直把他乡作故乡”,才能摆脱一个“外来客”的边缘化状态,从而真正融入主流社会。 融合的软性指标,也是非常难的地方是文化融合。如果仅有法律地位,而实现不了文化融合,移民始终是这个社会的“外人”,永远有一种“此地虽好,不是故乡”的感觉。居住国政府及社会各界为文化融合做了很大努力,提供自愿者结对家庭,鼓励移民进入各种社团。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移民国家都有移民入籍考试,试题把侧重点放在要求新移民对居住国的语言、历史、社会、重要法律和

政体有最基本的了解,目的就是帮助他们迅速地融入,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在美国,加州的许多社区,都有一种叫做成人学校的教育机构,传授知识技能帮助融入社会,在这里读书的,95%以上是刚来到美国的新移民。成人学校免费向他们提供语言、文化、职业和生活技能的培训,使他们能够尽快地融入美国社会,并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成人学校成为美国移民消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如加拿大,多伦多百年纪念学院为新移民开设了一批免费的课程,目的是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加拿大社会。针对新移民的免费课程共有30多项,这些课程所提供的都是针对新移民需要的内容。包括以介绍加拿大社会各方面情况的“加拿大新移民课程”,以培训适应加拿大社会技能为目标的“训练您的大脑课程”,以学习应付求职面谈的“面谈技巧程课程”,以掌握学习要领的“记住所学课程”,以学习应付各种考试的“考试的技巧课程”,以及以学会如何在压力之下保持健康快乐的“保持好的状态课程”等。这些课程可以帮助新移民比较容易在加拿大就业市场或者选择进一步深造时,作出符合实际的自我定位。

文化融合的最终实现,还是在于移民自身的努力。那些诸如小声说话、公共场所排队的生活细节,只是文化融合的表面。孩子参加童子军,荣军节戴朵红绒花,感恩节烤只火鸡,万圣节准备些糖果,是不错的积极融合态度,但文化融合真这么容易,移民也就没那么深的文化痛苦了。文化融合的关键在于社会理念的建立。有新移民公开号称:我永远也不会喜欢橄榄球。西方社会是个性化社会,你怎么穿衣打扮怎么建立信仰怎么形成爱好,全是你自己的事,没人打扰你。可公开宣布你不喜欢一项很大众化的运动,是不是很不礼貌?移民都带着孩子来到这里,或者准备在生里生育,孩子上学,体育课中有橄榄球这个必修项目,儿子知道父亲“永远不会喜欢”,他的课怎么上?宽容平等,没有这种社会理念,就不会真正融入。

融合的最高境界是精神融合,从感情上认同,从心理上依赖。新移民或公民在享受各种权利如医疗保险、孩子津贴、父母津贴、公休假日等的同时,也要自觉地履行法规、照章办事,交纳各种保险金、按时支付不同账单、不打骂孩子、信守合同、诚信经营等义务。

培养新移民的主人翁精神,做义工就是一条有效途径。以加拿大为例,安大略省每年约接收10万名新移民,这一群体中的人大都受过专业教育和训练,有无限的特长和才华,每一位新移民亦有机会回馈社会。不必担心你没有工作经验,不必担心你有语言障碍,不管你是16岁还是90岁,每一个公民,不管在加拿大时间长短,都有自己的特长和知识,只要认真想一想,都可以为社会做点什么。不论是清洁社区,探访老人或病人,无论是在医院,在学校,从事义工工作是为了社会公益,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做一个好的公民,也是为新移民未来事业的成功奠定基础。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新移民可以交朋友,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新的国家,新的生活环境,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作义工可以增加在加拿大的工作经验,了解加拿大工作场所的实际情况,练习自己的英语或法语,许多加拿大雇主忽略新移民的海外履历,有了本地做义工的经历,应聘会相对得益。这是新移民融入社会、融入主流的必要部分,甚至是捷径。

积极地参政议政是成功融入的一个标志。比如在加拿大,前总督伍冰枝,前省督林思齐,国会议员陈卓愉等都是代表华裔的成功人士,他们身为华裔为加拿大这片土地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更是对华裔社区的一举一动越发的重视。新移民要充分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做出贡献、推动居住国社会发展的同时,使自己顺利融合,让居住国真正成为第二祖国。

7.真人真事,项目管理与文化冲突 篇七

1.1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植根于“天人合一”、阴阳、八卦、五行等理论之中 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在西方哲学重外在、分析,重与自然的斗争等观念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整体观重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及与自然界的和谐,带有某种经验、直觉、模糊的性质,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是科学实验、解剖学、生理学、现代医学等的综合运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节奏、韵律、神韵、内涵、和谐美,重朦胧、抽象、含蓄美,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重阳刚的力量、速度之美,重外在、形体美。

1.2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一贯向着娱乐性、表演性、礼仪性方向发展 注重个人修养,形成以追求“健”和“寿”为目的的民族内向性格,融进了以身心合一、动静结合的导引养生、武技的发展,然而削弱了体育运动中的竞争性;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始终向着竞争性、惊险性、公开性、健美性、超味性方向发展,并使体育形成体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而忽视了人竞争中的道德教育,容易产生残忍与暴力。西方竞技体育文化追求“强与险”,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追求“健与寿”。

1.3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通过身体锻炼来以外达内 由表及里,由形而下的身体有形的活动来促成形而上的无形精神的升华,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透射出十分明显的重人格倾向;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则重人体胜于重人格,注重人体本身的价值,更讲究从人体的培养上来考虑体育的价值,通过让人在肌肉的运动中,在各种力的交汇中去实现完美人体的塑造,进而实现理想的人生。

★ 浅谈中国礼仪文化

★ 乡镇年度文化体育工作总结

★ 会议总结模板

★ 会议总结范文

★ 会议总结如何写

★ 中国廉洁文化故事精选

★ 体育总结

★ 励志残疾人文化体育励志名言

★ 浅谈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8.真人真事,项目管理与文化冲突 篇八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密切,国际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许多交易往往需要通过艰难复杂的谈判活动达成。国际商务谈判是相对于国内商务谈判而言,指处于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的商务活动当事人为满足某种需要或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相互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彼此通过信息交流、磋商协议来达成交易目的的过程。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国际商务谈判是一项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调解不同国家和地区政府及商业机构之间经济利益冲突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国际商务谈判是否成功将影响商务活动的效果,而谈判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很多因素,如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企业本身的实力、市场的供给与竞争情况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即文化因素。因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行为模式等,在谈判中会表现出不同的谈判风格、谈判思维、谈判方式、谈判策略以及对事物的评判标准等。国际商务谈判不仅是经济利益的分配,同时也是文化间的碰撞与较量。与国内商务谈判相比,国际商务谈判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跨文化性等方面。

一、跨文化冲突和跨文化冲突能力

德国著名的冲突理论研究学者 Glasl 认为:社会冲突是一种互动行为,它发生在不同行为方之间(个体、群体、组织等),至少有一个行为方在感知、思想以及想象、情感和意愿中经历了与另一行为方的区别以及不相容,以至于该行为方的思想、情感或者意愿的实现会受到另一个(几个)行为方的负面影响。该定义考虑了不同个体在感知、冲突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强调只要冲突一方根据自己的文化标准感知到了冲突,冲突便产生了。因此,这个定义有利于我们认识跨文化冲突并对其进行研究。

Ting-Toomey 和 Oetzel(2001)将跨文化冲突定义为:在面对面或间接的语境中,双方在文化价值观、行为规范、某一层面的定位、目标、稀缺资源、做事方法以及结果等方面真实存在的不相容性。跨文化谈判冲突可能关于某些实质性的、关联性的以及 / 间或身份认证中的目标冲突事件。

在国际商务谈判的跨文化冲突研究中,作为冲突主要原因之一的文化距离(cultural distance)值得引起关注。冲突双方间的文化距离越大,谈判过程中就越容易产生误解。文化成员间的距离可以包括宏观方面的深层次差异,如对于历史问题的不满或文化世界观和信仰引起的差异;同时,也可以包括微观方面的不一致,如在某一特殊的冲突事件中由于期待值不同而引起的不协调。来自对立文化共同体的成员们通常拥有不同的价值模式、言语或非言语习性以及固定的交际脚本,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现实的国际商务谈判过程。国际商务谈判的跨文化冲突通常始于谈判双方期待值的不同,涉及冲突事件中构成言语和非言语行为恰当与否的因素。反过来,如果没有达到谈判双方先前的期待,通常会影响双方成员在谈判冲突过程中继 续 使用 的 交 际 模 式 和 策 略 (Canary &Lakey,2006)。

随着国外学者对跨文化能力研究的深入,作为跨文化能力之一的跨文化冲突能力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Ting-Toomey(2009)认为,“跨文化冲突能力是面对文化或种族团体成员间的差异时,对情感挫败的刻意控制和面对冲突相互做出的努力”.随着经济全球化成为大多数社会中日常的客观事实,人们不可避免地会在各种场合和社交环境遇到与其文化不尽相同的人。跨文化能力在政治、经济、管理、教育、医疗等领域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培养跨文化冲突能力也非常重要,因为冲突能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导致进一步的理解歪曲和情绪波动。培养跨文化冲突能力知识、意识和技巧同时能提高总体的跨文化能力性情,反之亦然。在精神紧张和压力下,即使一个人具备了较好的整体跨文化能力,可能仍会因为自身的言语和非言语上的不合适宜和笨拙感到不知所措。因此,密切关注跨文化冲突能力势在必行。学会把握对抗性的跨文化冲突能力能给一段冲突关系带来多重视角和差异化观点。

二、评价跨文化冲突能力的标准

要培养和提高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冲突能力,首先要了解评价该能力的标准。得体性、有效性和顺应性三个特征可以作为衡量某个跨文化交际者在交际冲突情境下表现称职与否的评价标准 (Spitzberg,Canary,Cupach,1994)。如果不能对不恰当或无效的冲突行为做出调整,这些错误的交际传达很容易演变为复杂极端的冲突事件。

“得体性”指在跨文化交际中,一方文化的内行人士判断对方行为恰当与否的程度以及达到对方期望值的满意度。要想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表现得体,称职的跨文化交际者应有能力在宏观交际准则中激发相关的具体知识图式指导交际行为的进行,因为得体或非得体的风格模式能分别导致创造性或毁灭性的后果。因此,得体性标准理论上被视为针对文化敏感性的协调过程,在该过程中,跨文化交际者已经掌握了深入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知识结构,并能把这些知识结构与技巧性的谈判实践结合起来。这意味着商务谈判者能有意识地将不同的文化价值模式与情境下的规范结合起来,从而解释交际冲突事件,也意味着他们能够开展具体的、相关的和积极的谈判行为。

“有效性”标准指在冲突事件中交际双方能达到互相分享意图和综合相关目标结果的程度。要想采用有效的谈判策略,跨文化冲突交际双方须要拥有渊博的言语和非言语冲突知识库以便进行精心的选择。他们常常须要采取某种偏中立的态度,例如视冲突的导火索为无意或偶然发生。相反,在极端的态度下,冲突双方通常做出发自内心的负面反映和假设,并将冲突视为一种长期普遍存在的问题(Canary & Lakey,2006)。在阐释文化群体间的冲突时,称职的谈判专家头脑中应清楚民族中心主义、模式化印象和偏见身份认证威胁三个因素,如自身的民族中心主义思维模式、对群体外成员死板的印象以及自身的偏见倾向(Ting-Toomey,1999)。除了要持有民族相对主义的思维模式,交际双方还须要掌握策略性的谈判技巧,以便积极地整合不同的交际目标。当准确公正地听取了复杂的意图,共同战略性和创造性地达成了相互期待的交际目标时,跨文化冲突能力的有效性就已经达成。

须要指出的是,有效性和得体性两个标准是绝对相互依存的关系。当交际一方能得体地处理某件冲突时,其善意的行为能引起双方间的有效交际。同样地,当一方促进了相互间以目标为导向的交际计划时,其高效的态度会使另一方的交际行为得体恰当。也存在另一种可能的现象:因为一直遵循礼貌性原则,即便个人的或个体间的目标未能达成,交际一方的表现却也不失得体性。反之,若一方强迫对方接受其个人意愿或交际目标,则会给双方的方的关系带来长期的损害。

要想在处理一系列多变的跨文化冲突事件时表现得既得体又高效,商务谈判者需要在意识上和行为上灵活多变,也需要在情感上积极主动,以便增加冲突管理的选择,这就要求国际商务谈判者具有很强的适应力。“顺应性”标准是指:为满足不同交际情境下的具体需求,交际者能改变自身交际行为和目标的能力,这意味着处理跨文化冲突事件时心理上、情感上以及行为上的灵动性,即交际者能根据冲突双方的观点、利益、目标、交际方法进行协调,以及调试自身行为和目标的.意愿以便适应出现的冲突情境(Rogan & Hammer,2006)。交际顺应性暗示着在跨文化冲突的情景中具有动态的跨文化行为准则转换能力,Molinsky(2007)将其理解为“在根深蒂固的文化系统和行为间有意识的学习和移动”.要想达到以上三个标准,称职的国际商务谈判专家还须了解跨文化冲突能力的构成维度。

三、跨文化冲突能力的维度及其作用

跨文化冲突能力由三个维度构成。首先,构成能力的所有因素中知识是最重要的,能强化其他能力因素。没有“文化敏感度知识”,交际者就无法在跨文化冲突交际事件中揭去自身携带的“有色眼镜”来衡量交际行为。跨文化冲突能力知识匮乏,商务谈判者就不能拥有准确的视角,或对存在问题的交际情境无法用另一文化的参考标准重新界定和理解。跨文化冲突能力知识涉及对跨文化相关概念,如文化价值体系、偏爱的冲突整合方式等建立深刻的理解,帮助圆满地处理文化冲突事件。要想敏锐地阐释复杂的跨文化冲突情境,商务谈判者必须培养广泛的、多层次的跨文化冲突能力知识,从而对谈判冲突问题的宏观和微观特征进行评估。Deardorff(2004)认为,尊重、开放、好奇的态度都会激起学习文化敏感度知识的欲望,跨文化冲突能力知识和探索的态度能提高跨文化冲突意识。

其次,跨文化冲突意识灵活性要求交际者在跨文化冲突事件中不断调整自身的文化习俗和个人习惯。在跨文化交际能力语境下,“意识”指关注个人内心的交际设想、认知和情感,同时,调整以便适应他人的交际设想、认知和情感(Ting-Toomey,1999)。认识跨文化冲突差异必须学会通过不同的文化视角看待不熟悉的行为。在国际商务谈判过程中,交际双方必须控制好自身的情绪,如涉及身份认证和威胁到面子的行为。同时,还需要对即将出现的新谈判计划做好准备,并在冲突事件中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文化差异和具体情境因素。意识和开明的态度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意识能提高自我文化认知和其他认知,自我认知能让人们越来越愿意接受他人的观点或建议。跨文化冲突意识是将跨文化知识过渡到冲突技巧实践的中间阶段。

最后,化解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冲突需要积极的技巧。跨文化冲突谈判“技巧”指交际双方通过高明的言语和非言语交际行为,得体、高效、适应地处理问题化交际情境的能力。在众多冲突管理技巧中,倾听、去中心主义、礼貌性沟通、跨越文化和民(种)族边界的合作式冲突谈判技巧都是非常重要的训练。此外,跨文化敏感度培训也能帮助商务谈判者在冲突事件中从民族中心主义阶段向民族相对主义阶段过渡。

四、结语

尽管国内学者对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冲突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对跨文化冲突研究的理论基础和能力框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Ting-Toomey 认为跨文化冲突能力是跨文化能力的一个方面,这为我们研究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冲突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的角度。培养和提高跨文化冲突能力,要努力达到得体性、有效性和顺应性三个标准,也须要构建跨文化冲突能力知识、提高意识,并积极地实践跨文化冲突谈判技巧。

参考文献:

[1]Deardorff,D.K.The Sage Handbook of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pp.100–120)。Thousand Oaks,CA:Sage.2009.

[2]Molinsky,A.Cross-cultural code-switching:The psycho-logical challenges of adapting behavior in foreign cultural inter-action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7,32,622–640.

[3]Rogan,R.G.,&Hammer,M. R.The emerging field of cri-sis/hostage negotiation:A communication -based perspective.In J.Oetzel & S. Ting-Toomey(Eds.),The SAGE handbookof conflict communication(pp.451 – 478)。Thousand Oaks,CA:Sage.2006.

[4]Ting -Toomey,S.Communicating across cultures.NewYork:Guilford.1999.

9.论高校师生文化冲突与整合 篇九

关键词:高校师生;文化冲突;价值观;文化融合

在高校中,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是学校文化中两种不同形式与性质的文化。两者在教学过程或是日常管理中相互接触,既有交融也有冲突,但冲突表现得更为常见。最近几年,在高校里发生的师生冲突事件愈演愈烈,如某985高校博士生在网上发帖控诉导师打骂、虐待自己学生等,值得深刻反思。高校师生文化冲突给教师、学生、学校、甚至社会都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虽然目前关于师生冲突的研究可谓是汗牛冲栋,但从文化的视角,并且将范围限定在高校的研究目前还不多,鉴于此,研究高校师生文化冲突及融合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对高校师生文化冲突概念的理解

我国学者陈晓平认为冲突不仅是一种现象,也是一个过程,文化冲突作为冲突的一种,亦是如此。所谓文化冲突是指“不同文化或相同文化成员因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依据的社会规范的差异或价值观的差异而对同一行为、同一现象会做出不同的解释和理解及因此导致的差异、甚至是对立的一种过程”。罗宾斯更具体指出冲突的过程主要有五个阶段:潜在对立、认知介入、冲突意向、冲突行为和冲突结果。文化冲突既表现为潜在的心理、情感对抗,也包括显在的行为对抗。与其他冲突不同的是,文化冲突不是由于一些外在的或客观的原因而形成的矛盾,而是由于双方在价值观念或价值导向、行为方式上的不一致而产生的心理上及行为上的对抗。高校师生文化冲突是文化冲突这个大范畴中的一小部分,既有文化冲突的共性,也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大学生群体大部分是80后一代,他们崇尚平等、自由、民主,充满活力,愿意接受新事物,他们在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的同时也受到新时代先进文化的洗礼;他们富有远大的理想,但却在残酷的竞争中也很现实;他们在信奉集体主义的同时,也追求个人利益;他们一方面保守,一方面追求个性;他们努力刻苦,但又追求享乐;他们追求成功,但又急功近利。总之,他们是融合新旧文化的化身。而教师是社会的代言人,他们给学生传授的是代表社会发展需要的主流文化。

二、高校师生文化冲突表现

(一)高校师生间的期望文化冲突

沃勒的冲突理论认为,师生间常有一种希望与欲求的冲突,就是教师希望把学生当作一种材料来加以塑造,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培养学生;而学生则希望依照自己的方式自动地求知。此外,学生希望教师在品德、学识,能力等方面能够达到自己心目中的要求,尤其是在当今对教师角色“神人化”的背景下,对教师人格要求趋于完美。而在现实中,教师并不是完人,与学生中完美形象相差甚远。因此,由于双方对彼此的期望水平与现实水平不相一致,从而使得双方在思想上,情绪上存在潜在的对抗。

(二)高校师生间的代际文化冲突

代际冲突,也称代际文化冲突,其实质也就是在不同的“代”之间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以及建立在其上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冲突。代际文化冲突主要表现为社会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冲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教师试图传递给学生的文化,一般是按照既定的国家教育方针、教育目的而筛选与提炼的,通常是占据社会主导地位的官方文化、主流文化。而在社会与文化转型时期,大学生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即除了受社会主流文化影响,还受到大众文化或“草根”文化,尤其是网络文化的影响,追求个性的大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崇尚的文化流。高校师生间的代际文化冲突另一表现为以传统文化为主导的教师文化崇尚“礼治”和“理学”观念,封闭了大学生自我承认的道路,在民族意识中积淀成的长幼礼让、贵贱等级心理结构,与现代校园文化中强调个体独立的民主精神大相径庭。

三、高校师生文化冲突的根源

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的冲突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师生冲突,它不是由于师生的个性、地位差异等客观原因产生的,而是由于价值观差异,也就是教师与大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的不一致。文化的习俗、思维方式和心理结构等价值观取向取决了人们所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文化冲突的发生就是主体在不同的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的引导下,在思维和行为方式上的矛盾和冲突。高校师生价值冲突主要表现如下:(1)教师稳定单一的价值取向与学生多元的价值取向的冲突。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大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和个性需要得到释放,于是集体主义、个人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金钱主义同时充斥于高校学生的生活与精神领域,从而与教师倡导的单一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在接触中必然产生矛盾、冲突。(2)传统价值取向与现代价值取向的冲突。如教师深受儒家的伦理道德的影响,潜意识里强调长幼有序,贵贱等级,大部分教师对学生还是家长式命令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教师常常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而权威者往往倾向于通过对弱者施压,强迫弱者认同自己文化的方式来维护其地位。这与崇尚民主、平等的人与人关系的学生就可能产生心理或行为对抗。(3)社会价值取向与个人价值取向的冲突等。教师传授的知识大部分是体现社会价值,强调社会公共责任,倾向于以个人为社会、他人作贡献的大小,履行社会责任的程度作为个人价值评价的标准,而对于心理方面尚未定型的大学生,其常常关心是自己“眼下”自我价值观的实现。

四、高校师生文化冲突的影响

(一)高校师生文化建设性冲突的积极影响

1. 对于师生而言,可以缓解心理压力。在冲突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通常可以把内心积压己久的思想说出来,表达出来,这样可以缓解思想上的焦虑和内心的压力,调节不良的情绪,从而对师生的身心健康产生有益的影响。

2. 利于构建更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文化冲突使得师生之间能表达各自的看法和意见,从而了解对方的意图和愿望。由此,师生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相互交流,建立更和谐的师生关系。

3.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高校师生是在不同时代背景成长起来的,思想观念有很多出入,但各自都各有所取。大多数高校教师生活阅历丰富,很多想法都是对自己以往生活经验的总结,因此,他们将自己的一些总结的经验知识传授给学生,能给学生一些启示,利于学生的成才。大学生的新思想,新观念会对其产生撞击,促使教师反思,借助于反思,教师可以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进行批判,从而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专业水平。

(二)高校师生文化对抗性冲突的消极影响

1. 损害师生的身心健康。师生之间因为价值的误解受到威胁和恶化,可能导致师生情感上的对立、反感,影响师生关系的发展。随着师生文化冲突的卷入,师生之间不仅有价值上和行为上的对抗,还会产生相应的排斥和敌对情绪。如果文化冲突的不到及时的化解,师生间的价值分歧越来越大,必然加剧双方的紧张情绪,持续时间太长的紧张状态必然会导致长期的、过载的焦虑心情,并进而对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2. 影响教学效果。高校师生文化冲突大概来讲可以归结为两类:一是师生文化冲突在教育理念上的冲突,师生发生对抗;另一种是师生之间的文化差异的存在成为师生在课堂之上冲突的原因,师生发生直接对抗。两种冲突形式势必会对正常的课堂教学产生一定程度的干扰。即使师生双方的文化冲突是隐性的,尚没严重到影响教学进度的情况,也会影响师生双方的情绪,教师无法对教学互动投入精力,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参考文献:

[1] [6] [7]陈晓平,高校师生文化冲突与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研究[D].

[2]樊富眠、张翔,人际冲突与冲突管理研究综述[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3]钱晓霞,浅议师生间的文化冲突[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2):60.

[4]石中英,代际冲突与现代教师角色的转变[J]·现代教育论丛,1997,(1):15.

[5]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9~50.

[8]叶为,韦耀阳. 重新审视师生冲突—种文化学分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01.

[9]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00.

[10]戴维·伯姆.论对话[M].李·尼科编,王松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1.

10.真人真事,项目管理与文化冲突 篇十

有关冲突的定义,学者的意见并不一致。组织行为的相关研究中,大体上可以归纳成三种不同的看法:冲突是一种行为,这种观点认为冲突发生在个人或团体之间。基于某种特定的目的,而造成不同形式的相互对立行为;冲突是一种知觉,这种观点认为冲突是存在于被知觉的状态之中,外显的对立行为必须为双方当事人所知觉,否则并不构成冲突;冲突是一种互动历程,这种观点认为冲突是个人、团体或组织间,因目标、认知、情绪和行为的不同,而产生矛盾和对立的互动历程关于冲突动因的分类,历来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Robbins将组织冲突的动因分为沟通、结构和个人因素三类,wall和canister将冲突的原因分为个人因素和个人之间的因素两大类,将后者又分为认知、沟通、行为、结构、先前的交互行为五类,并探讨了问题的性质与冲突产生的关系。本文按照个体特征、沟通、结构、权力、利益五方面论述。

(一)个体特征。对产生组织冲突的个体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个性、价值观、个人目标和角色五个方面。

(二)沟通。沟通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过程,低水平的沟通往往造成协作困难,从而产生冲突。丘益中认为组织信息传递无效是由于以下几种原因:

1、传递信息者对信息缺乏真正理解,或者信息本身就是模糊的,造成接收者最初接收到模糊的或者是被曲解的信息;

2、因信息传递具功能障碍,或者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因思想、动机或认知方式不同而对信息产生误解;3.因信息传递者和接收者双方互不信任、怀疑、敌对态度而引起的信息歪曲和人为破坏.或者因诸如恐惧、紧张等其他原因造成的曲解。

4、官僚性的组织机构使得信息传递常发生信息压缩或膨胀等失真现象。因此,因沟通不畅而引起对信息的误解常常成为冲突的重要来源。

(三)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实际上建立了一种组织成员之间的互依关系。当互依关系伴随着认知差异或者目标分歧出现,或者互依关系限制了各方的行为、欲望或产出,冲突很容易产生。

(四)权力。权力斗争是一个更为普遍的冲突来源。权力实际上规定了组织成员(个人或群体在多大程度上占有稀缺资源或者让稀缺资源为自己服务,围绕资源安排所形成的心理契约、势力范围、影响力、指挥链习惯与传统等等往往成为冲突的诱因。

(五)利益。组织是需要协调的各种利益的混合体,组织中的利益包括个人利益,部门(正式组织)利益、小团体(非正式组织)利益等,主要是指经济利益,也包括诸如名誉、地位等非经济利益。冲突过程模式的研究

一般对冲突历程模式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类:过程冲突模式,探讨一个冲突事件的过程,并追踪其与下一个冲突事件之关系;结构冲突模式,界定情境并描述此情境如何形成冲突事件及影响冲突的行为;组织冲突模式,从组织冲突来源去探讨冲突的历程。以下就Pondy、Robbins、Thomas与Gray & Starke四者对冲突历程模式的研究,分别加以说明如下。

(一)Pondy过程冲突模式。Pondy认为冲突并非一连串的独立事件,而是一组相关的事件。Pondy将冲突分为五个阶段:潜在冲突期、察觉冲突期、感受冲突期、显现冲突期、余波冲突期。

(二)Robbins过程冲突模式。Robbins依据Pondy的过程模式,发展成冲突过程的五阶段:潜在对立;认知及个人涉人;冲突意图;行为;结果。

(三)Thomas结构冲突模式。K.Thomas认为影响团体的行为来源有四:团体的行为倾向,对团体的社会压力、诱因结构、规则与程序,团体的冲突受到这四个来源的影响。他从组织结构的观点,将冲突历程分为四阶段:挫折期、概念化期、行为期、结果期。

(四)Gray & Starke动态冲突模式。Gray & Starke从组织动态的历程观点,提出动态冲突的模式。二者认为冲突包含三个重要的层面,亦即冲突的来源、实际冲突行为及冲突的结果。

从以上冲突历程的研究,学者大都同意冲突并非个别独立的事件,而是一连串的循环历程,冲突的形成有其先前的情境因素,冲突的结果对组织会造成后续的影响,冲突的行为必须善加管理,才能消弭于无形。冲突管理风格

Thomas和Schmidt在l976年对中级主管所作的研究显示,中级主管约需要花费百分之二十以上的时间在冲突管理上,可见冲突管理和其他高阶层的管理活动,如授权、规划、激励、沟通与决策等同等重要。专家学者就其理论基础,发展出不同的冲突管理模式。

(一)Blake和Mouton的冲突管理方格理论。Blake和Mouton首先考虑到冲突的情境因素,而提出双面向的冲突方格理论的学者。他们以两个基本向度区分冲突管理风格:一为关心人们,一为关心结果的产生,由这两个向度可引申出五种不同的冲突管理风格:退避、安抚、胁迫、妥协、问题解决。

(二)Thomas的冲突管理行为。Thomas将冲突加以重新定义,并予以验证,从冲突的关心别人与关心自己两面,提出冲突管理可由专断——满足自己;合作——满足别人,两面作用,形成逃避、忍让、妥协、抗争、统合五种行为取向。

(三)Putnam和Wilson的沟通冲突模式。Putnam和Wilson致力于发展冲突管理的基模,来促进组织冲突的有效管理。他们发现,组织中上司与部署间的人际冲突主要缘自沟通的过程,沟通的行为会产生冲突、反应冲突,甚至决定冲突是否能顺利解决。因此Putnam和Wilson便着手发展一套以沟通为基础的冲突管理模式,并制定组织沟通冲突问卷。OCCI的编制是根据Blake和Mouton的五种冲突管理风格为架构编制29道题,以七点量表(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测量同事与同事间、上司与部署间的人际冲突,经因素分析,抽出三个因素:逃避、解决导向、控制。

(四)Sexton与Bowerman的冲突管理模式。Sexton与Bowerman分别以介入的方式和介入的意愿两层面。将冲突管理分为五种类型:求成功者、中立者、免失败者、独裁主义者、平等主义者。

有效的冲突管理风格,须配合冲突的起因、类型、范围及影响,才能发挥冲突管理的最佳功能。冲突解决的风格具有强硬与柔弱等级之分,但非强制性的竞争或是柔弱式的退避,就能适当的解决冲突,惟使用时需事情境加以配合。可见冲突的管理方式具有权变的特质。冲突对组织效能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一)负面影响。组织行为学者Dubrin认为冲突会产生五种负面的影响:

1、冲突造成个人自我利益的极端发展。

2、冲突使个人情绪与心理深受影响。

3、冲突造成时间与精力的浪费,妨碍目标的达成。

4、冲突造成成员间永久的不信任。

5、冲突会造成事实与真相的扭曲。

(二)正面影响。Robbins认为建设性的冲突是有价值的,也是有必要的;没有冲突的存在。则新的挑战较少,组织会变得漠不关心和停滞。Deutsch指出冲突并非全然病态与破坏性,它仍然有许多正面的功能;预防停滞;刺激好奇引起注意;可以揭发并解决问题;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变迁;可以评估及测试自我;赋予个人充分表现和考验的能力;增加认同团体的机会;促进内部的团结。

冲突对于组织有正面功能是有条件的,适当的冲突可以激发团队的创造力,避免团体停滞,在中等组织冲突时组织绩效最高。但是太强或太弱的冲突会阻碍团体的效率,降低成员的满足感,降低组织绩效。冲突与团队效能

Hackman和Sundstrom等人对团队作了广义的定义。团队效能是指团队实现预定目标的实际结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群体生产的产量(数量、质量、速度、顾客满意感等);二是群体对其成员的影响(结果);三是提高团队工作能力,以便将来有效地工作。

(一)冲突对团队绩效和个人绩效的影响。任务冲突对团队绩效是有利的,而关系冲突对团队绩效是有害的。

(二)冲突对对工作任务投入的影响。冲突的产生容易导致成员间信任度和满意度的下降,信任度和满意度的下降又会直接降低团队的内部凝聚力,凝聚力的下降结果是导致团队内部环境的恶化和成员工作不如以前那样主动和努力,从而导致成员对工作任务的投入下降,并将最终影响团队任务的完成。

(三)冲突对团队过程的影响。冲突对团队过程的影响,体现为由于团队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分歧、团队间的资源竞争、团队的项目设计与顾客不断产生的新需求的冲突等。要解决团队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分歧,就必须与组织进行很好地沟通,尽可能实现目标的一致性,以求得组织对团队全力的外部支持;团队在顾及自己利益的同时也要顾及其他团队的利益,使组织项目全面顺利进展;团队项目与客户需求的冲突,最好的解决方法是通过与顾客的沟通,很好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并对项目设计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尽可能使许多细节的问题在不断的互动中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工作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可以定义为指一个人对其工作各种特征加以解释后所得到的结果,它主要涉及的是某一种工作情境因素是否影响工作满意度。目前,关于工作满意度的概念可以归纳整体型概念、原因型概念和要素型概念三类。

(一)维度。最早研究工作满意度的Hoppock认为可能影响工作满意度的要素包括疲劳、工作单调、工作条件和领导方式等,他更多的是从工作内容、工作条件等物质属性角度定义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维度,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有许多缺陷;后来Friedlander从社会环境和员工的心理动机出发。认为社会及技术环境因素、自我实现因素、被人承认的因素是工作满意度的组成维度。在我国,许多学者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进行了工作满意度维度的本土化研究。比如,俞文钊通过对128名合资企业的员工进行研究发现影响员工总体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7个:个人因素、领导因素、工作特性、工作条件、福利待遇、报酬工资、同事关系。邢占军通过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职工的研究表明工作满意度主要由物资满意度、社会关系满意度、自身状况满意度、家庭生活满意度、社会变革满意度等五个维度构成。

(二)测量。衡量工作满意度大多采用问卷测量法进行,国外常用量表主要有以下三种:工作描述指数(JDI)、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调查表(MSQ)和彼得需求满意度调查表(NSQ)。在我国,卢嘉等研制出了我国的工作满意度量表,实践证明,此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它的测量结果与MSQ的相关达到显著水平,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测量方法如关键事件测量法与面谈测量法等也运用较多。

上一篇:违章操作下一篇:象棋伴我成长作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