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爱情古诗词

2024-07-26

古代的爱情古诗词(精选16篇)

1.古代的爱情古诗词 篇一

古代写爱情的诗词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斑竹枝,斑竹技,泪痕点点寄相思(刘禹锡《潇泪神》)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淑女,君子好逑。

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温庭筠《更漏子》)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人。

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李煜《临江仙》)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洛阳春色待君来,莫到落花飞似霰(欧阳修《玉楼春》)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潇泪神》)

舞徐裙带绿双垂,酒入香腮红一抹(欧阳修《玉楼春》)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2.古代的爱情古诗词 篇二

“市场”, 这个神奇的词语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里, 甚至也存在于人们的感情世界中。市场的最基本条件就是存在着买卖双方———稀缺资源的有效分配者, 有产品的供应, 也有对产品的需求。在爱情市场上, “爱”与“情”是爱情的产品, 供应方生产“爱”、“情”, 需求方消费“爱”、“情”, 当供给与需求达到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时就达到了均衡。除此之外, 在正式成为情侣之前, 男人和女人都在为寻找配偶而竞争, “高富帅”和“白富美”是爱情市场中的稀缺资源, 他们同时拥有财富与仪容。于是, 希望用低成本投入买到高性价比爱情的人常常会冒险一试。这其中就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左右了人世间男女的悲欢离合。恰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贝克尔所说:“未婚男女在不会使其中至少一方的生活变糟的情况下才会结婚。”[1]132显然, 在一个有效率的爱情市场上, 男女双方都力图使自己的预期效用达到最大化, 这就意味着:1+1≥2”的爱情才可以修成正果, 即男女婚后总效用应当大于那男女婚前总效用。

分析中国古代爱情传说, 才子配佳人的爱情总是以喜剧收尾。才子、佳人均是稀缺资源, 他们的结合应证了贝克尔所说的:“一个有效的婚姻市场总是有完全相称的婚配, 高质量的男子与高质量的女子结婚。”[1]130这样的婚姻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 也可能实现个人效用的最大化。与此相反, 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往往以悲剧收尾, 从《牛郎织女》到《白蛇传》, 这些传说反映出:门不当户不对或是阶级不同产生的成本效益失衡, 并最终导致美好爱情的夭折。“山无棱, 江水为竭。冬雷阵阵, 夏雨雪。天地合, 乃敢与君别。” (汉魏乐府《上邪》) , “在天愿做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自居易《长恨歌》) , 这些震撼人们心灵的誓言背后又有多少凄美的爱情故事, 这其中蕴含的又是怎样的经济学哲理呢?

二、成本收益失衡的爱情悲剧

在商品市场中, 边际收益MR等于边际成本MC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运用到爱情市场上, 要拥有一桩稳定的婚姻, 男女双方的付出的成本与获得的收益必须是平衡的。若其中有一方付出的成本大而得到的收益小, 就会造成婚姻的不稳定。由此, 爱情市场上的那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就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即男女双方在婚姻中每增加一单位的投入量, 与其每增加一单位投入的成本是相等的, 此时他们的婚姻达到均衡。

以戏曲中的陈世美与秦香莲为例。书生陈世美与民女秦香莲本是一对恩爱夫妻。穷秀才与贤惠女的相爱, 成本的付出与获得的收益基本上是均衡的。之后陈世美进京赶考, 一去三年杳无音信, 秦香莲在家里奉养公婆和抚育儿女。当她携一双儿女进京寻夫时方知陈世美科考高中状元, 且已娶了皇帝女儿成为东床驸马。此时男方的地位、能力、收入都产生了变化, 爱情的均衡也被打破。如今的陈世美和秦香莲的成本与收益的比值发生了变化。作为驸马状元的陈世美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寒窗苦读的书生了, 在这桩婚姻中他付出的成本已经是大于获得的收益。于是衍生出后面一系列的情节。陈世美不但不认妻儿还欲加害她们母子。秦香莲百般无奈, 喊冤开封府。最后陈世美死在铁面无私的包公的龙头铡下。这一桩爱情悲剧的根源就在于他们的爱情的均衡在男方地位发生变化后被打破了。“爱”、“情”供方之一男方因为成本收益的不均衡决定放弃生产“爱”甚至“情”, 于是, 爱情的悲剧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三、帕累托最优下的爱情均衡

爱情的归宿是婚姻, 门当户对的婚姻模式最易达到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 在该状态上, 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3]高质量的男女结婚, 更容易获得帕累托改进, 愈能实现婚姻效用的最大化。“门当户对”的爱情容易实现帕累托最优。元杂剧中, 落难公子与富家小姐私订终身于后花园, 但总有人棒打鸳鸯, 最后落难公子金榜题名中状元, 奉旨完婚, 有情人终成眷属。虽然开始落难公子和富家小姐是门不当户不对, 但在落难公子中状元后男方的地位、收入都改变了, 使得爱情双方的成本与收益达到了均衡, 由门不当户不对变成了门当户对。

也许有的婚姻中缺乏儿女情长的爱情,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婚姻的效用获得最大化。比如说古代的和亲制度, 不仅使得两国的经济贸易都得到发展还维护了中原王朝大一统的局面。和亲公主与藩王之间起初并不存在爱情, 但这不妨碍婚姻中融入的对国家的“爱”与对人民的“情”。和亲公主带走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等为和亲国家的经济、军事、文化的发展都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李唐王朝与东突厥阿史那社尔的联姻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例。阿史那社尔与衡阳公主结婚后, 在唐与周边的多次战争中屡立战功, 有力地维护了唐朝的统一;西汉呼韩邪单于附汉与昭君出塞, 不但结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战乱, 而且为中原王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4]再比如说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联姻使得大唐王朝与吐蕃的关系达到了水乳交融的顶峰, 而吐蕃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因此, 和亲的双方获得了帕累托改进, 出嫁公主为自己的国家带来了和平统一, 与公主和亲的藩王也为自己的国家取得经济上的发展和政治中的稳定。

四、结论及延伸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中国古代爱情传说以悲剧收尾的根源在于他们的爱情不符合经济学追求最优的本原。事实表明, 那些符合经济学追求最优本原的爱情才有可能以圆满结局, 所以“门当户对, 才子配佳人”, 这些古老的观念在五千年文化的洗礼中仍经久不衰, 并且绵延至今, 依然扎根于爱情世界里。例如:最近轰动社会的富豪征婚事件, 就是典型的门不当户不对, 富豪要的是女方的美貌, 女方爱的是富豪的钱财。然而美貌是贬值资产, 不但贬值, 而且是加速贬值, 随时间流逝, 美貌消逝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一旦消逝, 则价值也随之逝去。但富豪的钱财却是增值资产, 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继续增加。于是, 当女方的美貌逐渐逝去时, 富豪必然会觉得自己的支出成本高于获得的收益。这时, 他可能会选择立即退出而不是长期持有。爱情的悲剧是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的。

当然, 有人会反对说:“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那些把爱情看得比生命还珍贵的人, 一定不会把财富看的比爱情还珍贵。但俄罗斯的一份调查结论或许更有说服力, 这份调查中表明:那些因为爱情而结合的夫妻, 80%都感觉不幸福, 反倒是那些因为功利而结婚的夫妻, 感觉幸福的比例大大超过那些仅仅因为爱情而结婚的夫妻。[4]这里的功利指的就是爱情所必须的物质基础, 这也印证了古人所言的“门当户对,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摘要:“门当户对, 才子佳人”, 这句古话流传了千年, 至今还对人们的婚配观念有所影响。剖析中国古代爱情传说, 其悲喜结局主要是以经济学为根源的, 从而得出结论:只有门当户对的爱情才符合帕累托最优, 才能够实现婚姻效用的最大化。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成本收益,帕累托最优

参考文献

[1]贝克尔.家庭论[M].王献生, 王宇, 译.北京:商务出版社, 2009.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微观部分) 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252.

[3]和亲[OL].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13305.htm.

3.古代的爱情古诗词 篇三

关键词:爱情悲剧;《韩凭夫妇》;“化物”现象;“团圆”情结

一、中国古代爱情故事中的“化物”现象

中国古代爱情故事中以“化物”结局出现的数不胜数,《山海经》、干宝的《搜神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周密的《癸卯辛史》等都有不同的记载。人们耳熟能详的“化物”故事有《孔雀东南飞》、《韩凭夫妇》、《梁山伯与祝英台》、《娇红记》等等,故事结局以男女主人公化树、化鸳鸯、化蝶等非现实的结合,成为中国文学中典型的爱情悲剧。如《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与刘兰芝本是苦命鸳鸯,活着不能成就自己的真挚爱情,在一系列阻挠形成的悲剧性基调之后,作者最后以化树情节出现来实现了故事的团圆结局。同样的“化物”结局还出现在了干宝《搜神记》的《韩凭夫妇》中,同样是不可挽救的爱情悲剧,面对强大荒淫的统治阶级,以异物的结合促成了大团圆的“喜剧式”结尾。

干宝的《韩凭夫妇》出现在晋朝,当时的神鬼学说颇为流行,而《韩凭夫妇》在当时的流传中很受人喜爱,《韩凭夫妇》既承接了晋朝以前“化物”故事的精髓,又将这样的精髓延续下去,《韩凭夫妇》在类似的爱情故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韩凭夫妇》故事产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当时封建制度的不合理与昏庸君王的独断专横有直接关系,可以说封建制度的不合理是造成“化物”结局故事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 “化物”结局的流变

《韩凭夫妇》的故事最早见于曹丕的《列异传》中,只是在《列异传》中故事情节比较简单,相较于干宝的《搜神记》则少了“密遗凭书”,“阴腐其衣”,死后化为相思树的细节,韩凭妻也从无名氏变成了何氏。

最早开始有化物记载的是《搜神记》中描写的化为两棵相思树,叶叶相交,又有一对鸳鸯鸟在树上盘旋,人们认为这两只鸳鸯鸟就是韩凭夫妇的精魂所化。而《韩凭夫妇》单纯的化树结局可以以唐代段公路的《北户录》为代表,《北户录》卷三《相思子蔓》中,作者介绍到相思树的由来正是韩凭夫妇死后所化。其后又将化树的结局转变为了化鸳鸯的结局,如《韩朋赋》中提到:“宋王伐之,又变成鸳鸯比翼飞去”,将原来韩凭故事中的化树结局直接变成了“化鸳鸯飞去”的情节。而现在人们一提到化蝶的结局,必然想到“梁祝”,实际上化蝶的结局最早是来源于《韩凭夫妇》。将《韩凭夫妇》的结局以化蝶的面貌出现源于李商隐的《青陵台》诗:“青陵台畔日光斜,万古贞魂倚暮霞,莫讶韩凭为蛱蝶,等闲飞上别枝花。”李商隐将韩凭夫妇的精魂由鸳鸯转变为双宿双飞的蝴蝶。宋代《太平寰宇记》卷十四记载:“(韩凭妻)自投台下,左右揽之,著手化为蝶”。

显然“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结局受《韩凭夫妇》的影响颇深,人们以一种超脱的化蝶的姿态给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以美好的结局。后来的《娇红记》等也深受《韩凭夫妇》的影响,《娇红记》中的申纯、王娇娘二人同样是受封建家长以及封建伦理道德“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束缚相爱而不能厮守,最终双双为情而死,死后以鸳鸯显灵,让悲剧得以团圆收尾。《韩凭夫妇》由化树、化鸳鸯到唐代及以后化蝶的转变,以及“梁祝”的“化蝶”式结局,也更符合中国人喜爱团圆的心理,韩凭夫妇也好,梁山伯与祝英台也罢,都是由于受到各种各样的外在条件的制约与束缚,因而无法实现爱情的圆满,而“化物”结局恰恰是对重重障碍冲破后获得自由的最好展现。

三、“化物”现象中所蕴含的“团圆”情结

中国古代爱情故事中大多是以团圆结局收场,这不仅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亦是百姓将生活中不能实现的美好愿望寄托于神鬼之说,以此来对封建制度进行抗议。“化物”结局在文学作品中的出现顺应了中国人的心理。《韩凭夫妇》故事本身应是韩凭夫妇以死来了结自己的生命,但在流传过程中,人们一方面出于同情这一对苦命鸳鸯的遭遇,一方面出于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在故事的演变过程中就加上了“化物”来满足人们内心的需求。为了表达对美好爱情的祝愿,在中国人“尚圆”心理的影响之下,人们以“化物”的浪漫主义手法来满足自己的愿望,实现爱情的圆满,从而使“悲剧不悲”,正符合中国人那种“喜合不喜离”、“大团圆”的心理,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爱情故事中常常都以先悲后喜的形式出现。

“化物”结局象征着团圆之美,正是人们对自由、光明、平等的追求和向往,是中国人团圆情结的体现,也是其以文学审美的形式对中国古代封建礼教的抗争。

参考文献:

[1](晋)干宝(撰),汪邵楹(校注).搜神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宋)周密(撰),吴启明(校注).癸辛杂识[M].上海:中华书局,1988.

[3] 鲁迅.古小说钩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4.古代爱情诗词 篇四

2.君门一入无由出,唯有宫莺得见人。 —— 顾况《宫词》

3.细腰争舞君沉醉,白日秦兵天下来。 —— 李涉《楚宫怨二首·其一》

4.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 —— 李白《折杨柳》

5.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 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 —— 关汉卿《大德歌·冬》

6.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 宋祁《落花》

7.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 —— 江淹《古离别》

8.自与东君作别,刬地无聊。 —— 纳兰性德《风流子·秋郊即事》

9.苦难寻红锦妆,问东君归计何忙!尽叫得鹃声碎,却教人空断肠。 —— 阿鲁威《湘妃怨·夜来雨横与风狂》

10.春未足,闺愁难寄,琴心谁与?曲径穿花寻蛱蝶,虚阑傍日教鹦鹉。 —— 岳珂《满江红·小院深深》

11.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 —— 常建《春词二首》

12.紫燕一双娇语碎,翠屏十二晚峰齐,梦魂消散醉空闺。 —— 毛熙震《浣溪沙·花榭香红烟景迷》

13.光景不胜闺阁恨,行行坐坐黛眉攒。 —— 阎选《八拍蛮·云锁嫩黄烟柳细》

14.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 —— 晁补之《摸鱼儿·东皋寓居》

15.写不了相思,又蘸凉波飞去。 —— 朱彝尊《长亭怨慢·雁》

16.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 —— 王守仁《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

17.蛮姜豆蔻相思味。 —— 吴文英《杏花天·咏汤》

18.念碎劈芳心,萦思千缕,赠将幽素,偷翦重云。 —— 吴文英《风流子·黄钟商芍药》

19.而我爱夫子,淹留未忍归。 —— 李白《赠秋浦柳少府》

20.屏山遮断相思路,子规啼到无声处。 —— 高鹗《青玉案·丝丝香篆浓于雾》

21.寻思难值有情人。 —— 晏几道《浣溪沙·闲弄筝弦懒系裙》

22.织锦相思楼影下,钿钗暗约小帘间。 —— 吴文英《新雁过妆楼·中秋后一夕李...》

23.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 毛熙震《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

24.怀春情不断,犹带相思旧子。 —— 吴文英《丁香结·夷则商秋日海棠》

25.天与短因缘,聚散常容易。 —— 晏几道《生查子·狂花顷刻香》

26.闺中红日奈何长。 —— 冯延巳《浣溪沙·春到青门柳色黄》

27.辜负我,悔怜君,告天天不闻。 —— 牛峤《更漏子·春夜阑》

28.算遗踪、犹有枕囊留,相思物。 —— 吴文英《满江红·刘朔斋赋菊和韵》

29.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 —— 李清照《庆清朝·禁幄低张》

30.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 —— 吴均《登二妃庙》

31.空劳纤手,解佩赠情人。 —— 牛希济《临江仙·柳带摇风汉水滨》

32.料黛眉重锁隋堤,芳心还动梁苑。 —— 卢祖皋《宴清都·初春》

33.靡芜盈手泣斜晖,闻道邻家夫婿归。 —— 鱼玄机《闺怨》

34.掩妾泪,听君歌。 —— 李白《夜坐吟》

35.寄相思,寒雨灯窗,芙蓉旧院。 —— 吴文英《宴清都·秋感》

36.长相思,在长安。 —— 李白《长相思·其一》

37.绮席凝尘,香闺掩雾。 —— 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

38.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 —— 江淹《古离别》

39.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 周邦彦《六丑·落花》

40.白头空负雪边春,着意问春春不语。 —— 刘镇《玉楼春·东山探梅》

41.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 —— 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42.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 陈师道《除夜对酒赠少章》

43.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送君。 —— 吴文英《沁园春·送翁宾旸游鄂渚》

44.盈盈一点芳心,占多少春光,问卿知否?红妆莫斗。 —— 顾太清《玉烛新·白海棠》

5.古代爱情诗词名句 篇五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一》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云案·元夕》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金缕衣》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豆词》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寒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

6.联读——古代诗词鉴赏的有效方式 篇六

一、联读方法

联读,顾名思义,就是将两个或者多个作品放在一起联系阅读,同中求异,异中看同。

1.同中求异,就是将一篇作品和题材或者感情与之相似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从而体会这一篇作品的独特之处。古诗词的联读一般使用这种方式。

2.异中看同,就是将看似不相关的作品放一起,从而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加以体会。这一点是比较难的,异中看同需要相当高的抽象力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找到可比性,这样的例子也比较少,比较巧妙的一次运用是李奇的《朱自清和卖火柴的小女孩———再读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朱自清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两个形象,一个是中国的现代作家,一个则是安徒生笔下童话里的人物,这两个可以说是毫不相干的形象,在他的教学中却把他们巧妙地连在了一起。“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点亮的火柴中获得温暖和慰藉,朱自清在想象的世界中获得宁静和慰藉。”“月下荷塘是朱自清颇不宁静的自己点亮的第一支火柴。但热闹的是它们,我什么也没有,于是朱自清的第一支火柴灭了。”

二、古诗词的联读

在古诗词鉴赏时,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反复朗读,感受韵律;抓住意象,体味情感;知人论世,整体感知。殊不知固定的鉴赏步骤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也限制了学生的能力,到头来学生还是无法体会古诗词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妙处所在。

孙绍振教授在他的著作《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 中讲到:“读作品,要真正读懂,最起码的就是要读出个性来,读出它的与众不同。读过之后,感觉不到经典文本的独特,就是没有真正读懂。孤立地欣赏经典文本,可能造成对作者和读者两方面个性的蒙蔽。为了剖析经典文本的个性,一个最方便、最起码的方法, 就是同类经典文本共组。”他所说的“同类经典文本共组”,就是同中求异。以下将以杜甫的《咏怀古迹》为例。

欣赏这首诗歌,我们不妨将李白的一首同样写王昭君的诗———《王昭君二首》与其联读。

《咏怀古迹 》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王昭君二首(其一)李白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先看李白的诗。此时属于汉家、仍在秦地的月光还能够照着昭君。但是,一旦走上了通往玉门关的道路,那便是走向了不归的天涯海角。汉家的月亮每天都能够从东海边出现,但是昭君嫁到了西边就再也没有回来的一天了。所嫁之地常年寒冷,一片荒芜,只能以雪结冰为花,在这样的恶劣的环境下,绝世佳人容颜日渐憔悴,形容枯槁,终究是香消玉殒,没入胡沙。生前由于没钱贿赂画师,因此未能得皇上宠幸,死后留下一座青冢,令人嗟叹、哀婉。

此诗系李白在凭吊昭君墓后所作,叙述了昭君出塞的凄婉的故事。诗中以两组对比开头。一处是第一、二句,分别写了还在汉家,能受月光照的昭君和上了玉关道,一去不回的明妃。还有一处是每天照常升起的月亮和西嫁不归的昭君对比。通过两处对比表现了对昭君出塞的叹惋。接着又写到了寒雪、胡沙、青冢等一些意象,也是对昭君一生悲惨的哀叹。

再看杜甫的诗。群山万壑浩浩荡荡奔赴荆门,那是明妃出生成长的小村。离开了汉宫,从此, 她的一生只能与北方大漠连在一起,红颜薄命,苍茫朔漠中只有一座青冢面向黄昏。仅仅靠画图又怎能识得美人容颜?玉佩在月夜作响,那是昭君的芳魂想要还乡。 那流传了千年的琵琶乐声,分明就是在倾诉心中无限怨恨。

两首诗写的是同样的题材, 都是昭君出塞的故事,甚至也有一样的意象,比如青冢、朔漠(胡沙),但两首诗在艺术成就上却有高低之分。在教学中又该如何带领学生鉴赏?或许孤立地看这一首诗很难将它真正的特点讲清楚。那么,不妨试试联读的方式。

1.宏大的场景、气势。诗是非常注重韵律的,因此朗读是鉴赏诗的第一步。初读两诗就能觉得杜甫的诗有浑厚磅礴之感。这种感觉一定是由意象传达出的。李白的诗以汉家明月起诗,而杜甫的诗开头就是“群山万壑”,一上来就给人声势浩大的感觉。这也是杜甫诗的特点,例如《登高》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孙绍振教授在《名作细读》 书中谈到杜甫的这种手法: “他善于在登高的场景中,把自己的痛苦放在尽可能宏大的空间中,使他的悲凉显得并不渺小。” 这首诗也是一样,将对昭君一生的感叹放到了群山万壑之中。接下来,此诗的颔联更是精妙。“一去紫台连朔漠”,紫台就是汉朝宫殿,朔漠就是北方的大漠,也就是即将嫁过去的地方。仿佛皇宫与大漠没有距离,一离开繁华的皇宫就是苍凉的大漠,迈出了这一步,心就死了,一生就与胡马黄沙相连,原来生与死的距离也就只有一步之遥。“独留青冢向黄昏”, 在风沙漫天的大漠中,放眼望去, 只有一个小土堆朝着夕阳,那便是美人的墓,即使倾国倾城,在死后也只有这么一方小土属于她, 没有陪伴,孤零零地躺在无边的黄沙之中,何其悲哉。再看李白诗中,也提到了青冢,但“死留青冢使人嗟”就是一句陈述,没有画面感,就无法让人去想象。杜甫将一方“青冢”独自放入无边“朔漠” 中,通过大小之间的视觉差异,让人脑海中可以浮现画面,倍感苍凉。

2.故事之外的意蕴、情感。李白的诗,读来感觉便是在陈述一件史实,从出塞开始,以青冢结束,除了最后的“使人嗟”正面表达了情感之外,便不能给人任何想象了。而杜甫的诗,在昭君的故事结束后,并没有截止,而是做出了一段想象,也给自己的感情找到了寄托。“画图省识春风面”,和李白诗中“生乏黄金枉画图”用了同样的典,画师因为昭君没有贿赂便将她画丑,也因此她的美貌没有被发现,继而有昭君出塞的悲壮的事迹。“环佩空归夜月魂”, 昭君的佩玉在月夜里碰撞作响, 这是她的芳魂想要归还故乡,但这也只能是一场空了,身已死,魂即使能归又如何?作者通过这一巧妙的想象,不仅进一步提升了诗的想象空间,让人回味无穷,也让自己的感情有所寄托。杜甫老年,唐朝由盛转衰,国破家亡,甚是凄惨,作者借昭君魂欲归乡表达自身的对家乡的思念,对国家灭亡的无限感伤。最后一句中的 “怨恨”,更能说明作者怨自己无能无力,怨当权者懦弱无能,恨自己心有余力不足,恨敌人的可恶, 不过这些也只能在琵琶曲中随着昭君的怨恨一起徘徊了。

7.浅析高考中古代诗词的鉴赏 篇七

古代诗词鉴赏教学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教学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法虽有万千,有一点始终未变:诗词是一门经典的语言艺术,它注重用词炼句,讲究反复推敲,绵里藏意蕴深远,它对语言简洁、准确和传神等方面的要求,可谓近乎苛刻。

古代诗词鉴赏一直是高考试题中的保留题目。这一考查形式成为引导学生认知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古代杰出文人不朽的人格魅力、陶冶自身高尚情操的最佳载体。

一、联系诗人生平、创作背景及风格

知人论诗,知世论诗的方法,古人很早就讲过,即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和生平遭遇,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包括时代氛围和社会风俗)和创作目的,从而设身处地地揣摩诗人的心境,理解其思想内涵和艺术技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最近几年的高考诗歌鉴赏试题,都是一些不太出名的作品。因此,知人论诗,知世论诗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通过诗歌意象,感悟意境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是意和象的复合体,是作者的主观心意和客观物象凝聚的表现,是作者精神和外在物质的统一。 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颈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由鸡声、茅店、月、人、板桥、霜六种意象,构成了一幅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的商旅图,仅两句十字,倾注了作者对商旅之人的同情心。

有些物象和特定的情意构成了固定的搭配,这些值得我们注意把握。如明月就与思乡、思人相联系;松、菊、梅、竹与性格高洁相联系;折柳与古代的送行相固定。

三、体味诗眼,解读诗歌

古人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句诗一方面表明古人写作构思之辛苦,另一方面也表明古人写诗词很讲究炼字。一个好字、好句,可以成为全句、全诗游龙飞动、生气盎然的关键,即“诗眼”。它可以是一个简练传神的字,也可以是诗作体现主旨的精彩语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我们在鉴赏古典诗歌时,若能从诗眼入手,则可更深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

那么怎样找到一些鉴赏古诗词的基本规律,真正走进其意境呢?

一、分析古诗词中的形象及意境

所谓形象,在古诗词中是指作者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既能充分寄托作者的主观情思,又能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物象。包括诗歌的人物形象(作者自己的形象和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咏物诗中所描写的形象,如《石灰吟》中的“石灰”、《蝉》中的“蝉”等)。解读古诗的特定形象,要把握其内涵,也就是要分析判断形象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

人物形象:“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写出了诸葛亮的杰出功绩;“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通过环境的荒僻塑造了李凝的隐者形象。再如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作者的形象。如“闲敲棋子落灯花”,通过一个动作“敲”,写出了作者久等友人不至的烦躁心情;“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借蝉自述高洁的人格。

意境是指作品描绘的自然景物、生活图景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谐统一,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问及“意境”的诗歌,必然是“景情”兼具的诗歌。

如果说意境是“面”,那么意象(形象)则是“点”,一个大的“面”是由一个个小的“点”组成,作者对意象(形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其主观情感的流露,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此,鉴赏意境,就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合理的想象,把表现意境之“景”充分描摹出来。

二、诗词创作的艺术技巧

诗是艺术的精品,诗歌创作离不开各种艺术技巧。粗略地概括这些表达技巧可大致分为四类:1.抒情手法,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等;2.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夸张、象征、双关、互文等;3.描写手法,如铺陈、渲染、烘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小见大等;4.景物描写的角度,如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视觉、听觉、嗅觉、由远及近、由近及远、俯视、仰视等。分析表达技巧,不仅能细致地体会到诗词的艺术美,而且能更深入地把握住诗人的情感倾向。

三、把握诗人的创作风格

“风格”是指诗人创作时在选择题材、塑造形象、表达手法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特色。如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王维的诗诗中有画,陶渊明的诗恬淡平和等等。 古典诗歌流派大致分为两类,即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代表诗人有杜甫、白居易、陆游等,他们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浪漫主义代表诗人有屈原、李白等,他们善于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和神话故事来塑造形象。

四、推敲“炼字”的妙用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贴切、最精确、最生动形象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分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形象深刻的表意效果。对古诗“炼字”的考查,命题形式一般是要求从某句中找出“最生动传神的字”,然后分析其运用之妙,或指出某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让分析好在哪里。推究“炼字”的妙用,不可把所分析之字孤立谈论,要放在诗句中,结合全诗的内容或语句的表意来分析。解释该字的意义,放入语句中描述景象,关键是点出该字在开拓意境、创设氛围或表达情感方面的效果。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分析“惜”字和“爱”字的妙处,可回答为:诗人以一个“惜”字和“爱”字赋予泉眼、树荫以人的感情;泉眼爱惜,树荫爱恋,富有情趣。

8.古代凄美爱情诗词 篇八

2)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3) 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 白了人头。 ——选自《青杏儿》

4) 百年总是逢场戏,拍板门锤未易当(王恽《鹧鸪天》)

5) 行人忍听啼乌怨,笛里关山落叶风(仇远《思佳客》)

6) 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 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7)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 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

8)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 为途中与你相见。

9)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岁闺中知是谁? ——选 自《葬花吟》

10)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11)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把花 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12)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13)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 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选自《葬花 吟》

14) 原上草,露初唏,旧楼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鹧鸪天》)

15)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16)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青秋节(柳永《雨霖铃》)

17) 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便纵有千钟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18)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周邦彦《兰陵王》)

19) 故乡遥,何日去(周邦彦《苏幕遮》)

20)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周邦彦《少年游》)

21) 大家且道,是伊模样,怎如念奴(李鹿《品令》)

22) 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谢逸《江神子》)

23) 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魂,目断青山阻。谁为我,唱金缕(叶梦得《贺新郎》)

24) 恨君不是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25) 恨君却是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

26)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朱淑真《谒金门》)

27) 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着摸人(朱淑真《减字木兰花》)

28)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朱淑真《清平乐》)

29)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30)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31)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32)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33)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李清照《永遇乐》)

34)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35)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36)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37)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

38)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39)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万俟咏《长相思》)

40)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陆游《钗头凤》)

41)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溢鲛绡透(陆游《钗头凤》)

42)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钗头凤》)

43)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陆游《卜算子》)

44)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45) 只有梦魂能再遇,堪嗟梦不由人做(陆游)《蝶恋花》)

46) 不怕银钢深秀户,只愁风断清衣渡(陆游《蝶恋花》)

47)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辛弃疾《摸鱼儿》)

48)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49)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

9.对中国古代爱情诗词的简要理解 篇九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两性之间的关系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就有的。早在两三千年前的春秋时代, 我国《诗经》中就保留了大量的爱情诗。汉魏六朝的乐府诗、唐代的民间曲子词更是爱情篇什占优势。在男作家中, 上自屈原、宋玉, 到唐朝的李白、杜甫、白居易, 宋朝的欧阳修、苏轼、陆游, 元朝的元好问、王实甫等都在他们的诗词中留下了许多美好的爱情诗句。在女子诗词创作方面, 爱情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例如直文君、班捷好、李冶、薛涛、鱼玄机、李清照、朱淑真、花蕊夫人等的文学创作大都是以爱情为主题。这些爱情诗词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古代文人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思想观念受其所处时代的影响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纵观我国古代爱情诗词, 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审美特点、审美精神、有美要求的不同,其爱情诗词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先秦时期,尽管妇女越来越受到社会、家庭诸方面的贬抑约束。但自由宽松的古风仍有遗留。在婚姻方面虽然已经有了买卖婚姻的萌芽。但那时男女之间还保持着较多的自由。《丈周礼· 地官》说:“ 谋氏掌万民之判, 中春之月令会男女, 于是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命者罚之。” 例如《诗经》 中有相当一部分爱情诗表达两性之间的关系都是热烈、质朴而大胆。如《郑· 秦消》 和《陈· 东门之粉》。前者写郑国上巳节青年男女邀伴春游, 互相调笑。最后赠之以“ 芍药” 以示相好;后者表现陈国习俗酷爱歌舞, 青年男女借舞会自由寻找配偶, 两首诗合起来就仿佛是古代男女交游的风俗画。(王· 木瓜夕、丈郑· 捧兮)写青年男女在劳动中结下姻缘, 或互赠定情物, 或邀歌对唱, 表白相互之间的爱慕。《召南·野有死畜》、《郑· 野有蔓草》都是写男女不期相遇而结合,带有很大的原始味。甚至女子有时还敢要挟男子:“ 子惠思我, 寨裳涉漆。子不思我, 岂无他人? ”这些爱情诗表白内心的喜悦或苦闷都是坦诚而直率, 绝不扭泥作态。在“ 一日不见, 如三秋兮”的相思中, 在“风雨如晦, 鸡鸣不已” 的会见时, 男女两性之间的关系显得那样无拘无束。这充分反映了先秦时期劳动人民纯洁的内心和开朗的性格。

到了汉代, 由于儒家思想占绝对的统治地位, “ 三纲” 中“ 夫为妻纲” 的思想逐渐盛行,男女的地位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从西汉刘向的《古列女传》到东汉班昭的《女诫》, 女教书也相继问世, 妇女在这种封建纲常的侄桔下地位更加低下。所以在汉代爱情诗占相当篇幅的乐府诗中, 我们很少读到像《诗经》的“ 国风” 中所常见的那种轻松愉快的男女相悦之词, 虽然偶尔也有“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汉乐府《江南》)那种欢快的爱情, 但更多的是怨女的悲泣和抗议。例:《有所思》写女主人公听说所爱的人变心后, 遏止不住的心头怒火。

从三国鼎立到唐取隋而代之, 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了顶峰。这一时期是儒学的衰微期。在这种宽松的政治环境中, 一些文人尽可以适情任性, 倾吐块垒, 表现真情, 在那数不清的魏晋南北朝隋唐诗词家的作品中, 我们可以触摸到作者胸中那跳荡的追求情爱的激情。尽管内容上常有讽喻寄托, 但如果没有两性生活的真实体验并坦率地诉诸笔端的勇气, 是断然写不出来的。他们渴求那种两性融洽和谐的生活, 他们写闺情室思, 写游子羁旅分离之苦, 写男女相娱之欢, 他们珍惜现实生活愿及时行乐, 不愿受封建礼教的羁绊约束。

南北朝时的乐府民歌就表现出了对爱情的赤裸裸的大胆的抒写。如《读曲歌》:“ 打杀长鸣鸡, 弹去乌臼鸟, 愿得连冥不复曙, 一年都一晓 ”对爱情的渴盼之心跃然纸上。唐朝经济空前繁荣, 思想也空前活跃, 两性之间的交往更加自由, 如无填与刘采春, 陆羽、刘长卿与李冶等都是诗词酬唱的诗侣挚友。正是这种空前的妇女解放的时代, 才使唐代的爱情诗词充满了浓浓的爱意, 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基调。那里有“ 海上主明月, 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的遥相思念, 有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的绵绵恋情, 有“ 顾我无衣搜尽筐, 泥他沽酒拔金钗” 的夫妻间的深情厚爱。有“ 巴山夜雨”、“ 西窗剪烛”式的家庭温馨„„像“ 两小无猜”、“ 人面桃花”、“ 青梅竹马”、“ 相思红豆”、“ 心有灵犀一点通”等这些爱情的美丽词语或典故均出自唐代文人笔下。

宋代开国一方面是皇帝公开号召功臣们纳妾押妓.另一方面是理学俨然要求人们 “ 存天理、灭人欲”。这仲矛盾的社会现实使得宋代的爱情诗词既情真意切而同时又萎靡哀怨缠绵。例如:“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蝶恋花》)“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分》)“ 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 江城子》)“ 花自飘零水自流"(李清照《一剪梅》)等等,这些诗词所创造的意境大都是高楼西风、庭院深深、门掩黄昏、泪眼问花、寒蝉凄切、晓风残月、楼台高锁、帘幕低垂、千里孤坟、暮霭沉沉、幽阶苔生„„通过这些冷落凄凉的意境, 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抒情主人公孤寂落寞的情怀,从而使宋代的爱情诗词显得那样的缠绵酣杨而又惆怅伤感。

10.古代诗词阅读鉴赏的“六读法” 篇十

一读标题

吴齐贤的《论杜》说:“唐人作诗,于题目不轻下一字”。如杜甫五律《倦夜》,此诗题目,就颇令人感觉跷蹊。按说,疲倦只有在紧张的劳作之后才会产生,夜间人们休息安眠,怎么会“倦”?这是一个怎样的夜?诗人为什么会倦?这些问题都与诗歌内容紧密相连,读者若能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诗歌,则必事半功倍。

例如: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征 人 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意象,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首句“岁岁金河复玉关”,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次句“朝朝马策与刀环”,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第三句“三春白雪归青冢”,怨气候酷寒;第四句“万里黄河绕黑山”,怨景色单调。

赏析:这是一首传诵极广的边塞诗。诗中写到的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唐时属单于都护府。由此可以推断,这首诗写的是一个隶属于单于都护府的征人的怨情。全诗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连属,实际上却统一于“征人”的形象,都围绕着一个“怨”字铺开。

二读作者

即借助平时所积累的有关作者的思想、时代、风格流派等背景材料理解诗歌。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李白与杜甫的诗歌,前者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后者格律严谨、情感内敛、沉郁顿挫,充满现实主义风格,两位诗人的诗在思想内容和风格上的区别是比较明显的。像大家比较熟悉和常见的作者。白居易:关心百姓疾苦揭露、批评政治弊端;辛弃疾: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陶渊明:对官场与世俗社会极度厌倦,洁身自好,不愿屈意逢迎,但也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李清照:前期的词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后期的诗词凄凉悲痛,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也寄托了强烈的亡国之思。

三读序言

有些诗歌在诗题下面附有一段序言,它往往点明诗歌创作的背景,诗歌的写作目的等,在一定程度上露了诗歌的内容。读这样的序言可加深我们对诗歌的理解。如苏轼的《南乡子》词,下面有一小序:“梅花词和杨元素”。从小序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首和词,而且内容是写梅花的,这对我们读懂诗歌内容就很有帮助。

四读注释

在高考诗歌鉴赏题中,为帮助考生充分理解诗歌,往往在诗歌后面附有几则注释。对于这些注释,我们应仔细阅读,从中揣摩诗歌的隐含意义,为进一步深入分析诗歌做准备。

例如: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图,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 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答:(1)“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2)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五读类别

古代诗词,数量之多,题材之广,令人赞叹。但就内容而言,大体可分为边塞诗、山水田园诗、送别诗、思乡诗、咏物言志诗、闺怨诗等。所以只要了解诗歌的类别,并懂得这一类诗歌的特点,解题就方便了。

例如: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行旅诗和闺怨诗: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六读典故

用典,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所以,读者必须对作品中的“典故”有初步的理解,透过典故的本意,理解用典表达的新意。

例如: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蝉:以蝉品行高洁;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11.古代诗词中的节气与农事 篇十一

古代的文人大多生活在农村或者出身于农村, 因此反映农村生活的诗词很多。在中国浩如烟海的诗词中, 涉及节气与农事的诗词非常多。我国最早的一首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诗歌是《诗经》里最优秀的篇章——《七月》。诗中以“春日载阳, 有鸣仓庚”, 描写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

苏轼62岁被贬到海南儋州这个荒蛮之地后, 在《减字木兰花·立春》词中云:“春牛春杖, 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 染得桃花似肉红。春幡春胜, 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 卷起杨花似雪花。”诗中表现出欢欣鼓舞与清新活泼的春的气息, 让人们看到了诗人达观的一面。而伤春则成为五代南唐后主李煜创作的由头和契机。其在《清平乐》中曰:“别来春半, 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 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 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借此抒发离愁, 富有创意。宋代著名的田园诗人范成大, 在晚年所作的大型田园组诗《四时田园杂兴》中, 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

据《岁时百问》称:“万物生长此时, 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据统计, 《全唐诗》、《全宋词》中, 内容涉及“清明”的作品有850多首。有些诗词已成为妇孺皆知的千古名篇, 最著名的一首是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中反映了流传至今的清明节主要习俗——祭祖扫墓。古代民间, 清明还有植树、插柳、放风筝、打秋千、蹴鞠、斗鸡等多种有趣的民俗活动。宋代吴惟信的诗《苏堤清明即事》写苏州清明美景“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 万株杨柳属流莺”, 表现了万人郊游、尽兴方归的宏大场景。

12.古代爱情诗词歌赋 篇十二

爱没有对与错。哪怕是一场感情游戏,也要记住游戏曾给你带来的快乐。

《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离思》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卜算子》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雁邱词》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唐代歌谣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拓展阅读:经典爱情诗词名句

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温庭筠《菩萨蛮》)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温庭筠《梦江南》)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韦庄《思帝乡》)

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牛希济《生查子》)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牛希济《生查子》)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敦煌词)

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敦煌词)

暗里回眸深属意。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李旬《南乡子》)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冯延巳《鹊踏枝》)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李景《摊破浣溪沙》)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乌夜啼》)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李煜《菩萨蛮》)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

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李煜《临江仙》)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芎《诉衷情》)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钱惟演《玉楼春》)

昔年多病厌芳樽,今日芳樽惟恐浅(钱惟演《玉楼春》)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木遮》)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范仲淹《御街行》)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张先《天仙子》)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明月不知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生长恨欢娱少,有爱千斤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宋祁《玉楼春》)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离愁渐行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13.古代爱情诗词与婚恋态度 篇十三

古代恋爱与婚姻

自古以来,恋爱和婚姻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恋爱≠婚姻,恋爱是两个人的事,但在中国古代,婚姻是“合两姓之好”,从而完成“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的重要功能,当事男女双方往往处于被动方的境地。男女的婚姻,完全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操纵下完成的,而古代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和权力就更加微乎其微,她们也就常常成为各种各样的婚姻悲剧中的主要受害者„„„„

古代恋爱

古时候,也是有自由恋爱的,我们可以在《诗经》中找到有力的证据: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诗中男、女主人公在城郊相约见面,娴静的女孩送“彤管”表示心意。可见,那个时代两性关系是存在着比较健康、自然的风气,所以孔子对《诗经》有过一个明白、确切的评价,就是“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即使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也是如此。但是这个时期社会对男女恋爱的压迫和限制,也开始显露。如《卫风》中的《氓》诗有云:“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因为无媒,所以不得不把两相约定的婚姻延期,这也反映出当时礼教初形成时的状况。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中国进入宗法制社会以后,自由恋爱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禁锢,即使是夫妻双方,也常常在结婚当天才认识对方。受门第、宗法等观念的影响,此时的自由恋爱已经触到了封建统治的根基,所以也就注定了我国古代爱情的诸多悲剧。但不可否认,即使是在封建宗法制度的打压下,无数青年男女也不断地追寻着爱情的自由,就像韦庄在《思帝赋》中描绘的那样: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诗中女子大胆表白自己心声,渴望追求自己的幸福。在历史上,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就是一个自由追寻爱情的典范。司马相如以一曲“凤求凰”成功打动了卓文君,卓文君收拾细软走出家门,两人大胆冲破了封建礼教的罗网和封建家长制的藩篱,成为后代男女青年争取婚姻自主、恋爱自由的一面旗帜。这之后还有一个事件值得一记:司马相如一度迷上了茂人的女儿,想聘其为妾。卓文君并不做出逆来顺受的举止,而是作《白头吟》进行规劝:

皑如山上雪,蛟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止,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徒徒。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随后再补写两行:“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卓文君果敢而又有斗争性格,敢于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也敢于捍卫自己的爱情,引起后人无限的称赞。也凭借自己的不屈服,终使相如回心转意,成为历史的一段佳话。但整体来说,这样的佳话在历史上是很罕见的,历史中更多的是类似于“梁山伯与祝英台”、“怒扔百宝箱的杜十娘”这样的爱情悲剧。

古代婚姻与女性的地位

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中,以男子为中心的宗法制度断加强。对整个社会而言,婚姻关系只是旧家庭的继续,而不是新家庭的创始;是男方家族多了一个成员,公婆取了一个媳妇,而不是男女双方都得了一个伴侣;是两姓的事,而不是两人的事。而女子也往往只是成为延续男家宗嗣的生育机器,这也注定了古代婚姻的畸形与女子地位低下的局面。

古代的夫妻双方很大程度地处于被动地位,公婆的权力大得很,它代表了宗族的势力。有时“出妻”,不是决定于丈夫,而是决定于公婆。就像《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的婚姻悲剧那样: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刘兰芝和焦仲卿对于自己的婚姻无掌控权,焦仲卿的抗争被焦母“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击成粉碎。刘兰芝回娘家后,也遭到家长制的威压,被逼嫁于他人,刘焦之死在当时有必然性。因为他们面临的抉择只有两种可能:或者向焦母、刘兄屈服,违背自己的爱情誓约;或者以一死来维护两人的爱情誓约。刘、焦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出第三个可能。

同时,在中国古代,作为封建秩序制定者的男性,不断受到已有统治思想的浸淫,并且不断使之丰富牢固。婚姻以女子和女子背后的家族是否有价值为前提。在封建社会下,古代女性低下的地位及丧失人权的社会背景注定了女性并无真正爱情观可言。女子处于受压迫的阶级,即便是离婚,也只能是男子单反方面提出,妇女常常无端被抛弃,也没有权利提出离婚。甚至于在古代,对于男性休妻,还设有七条规则,称为“七出”。虽然对于不能休妻还有“三不去”一说,表面上看起来算是对女性权利的维护,但是在以维护家长权、父权、夫权为核心内容的家礼盛行的古代,人们对这“三不去”能实行到什么程度,那也很大程度上,仅取决于男方的喜恶。

14.“感发”在古代诗词鉴赏中的运用 篇十四

这里涉及两个方面的理论认识, 一是古典诗词的功用;二是何为“感发”, 又为何要“感发”。

一、古典诗词自身的功用

简而言之, 古典诗词不是单纯用来教别人什么道理的, 诗词重在抒情。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春秋代序, 阴阳惨舒, 物色之动, 心亦摇焉”。钟嵘《诗品序》中也说“气之动物, 物之感人, 故摇荡性情, 形诸舞咏”。外界万物感动了你, 你的情意在心中活动, 这种活动通过语言表现出来, 就形成了诗词, 这是就创作者而言。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又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 虽幽必显”。可见诗词是一种以情动人的东西, 它通过打动读者的感情, 而使读者获得某种精神上的愉悦。《毛诗·大序》说:“诗者, 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 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 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这主要从创作角度而言, 欣赏者一般虽少有手舞足蹈的, 但也不乏为之或悲伤、或感动不已的。所以诗词鉴赏中如对其中所蕴之情的体悟不到位, 或未能与之产生共鸣, 单从方法技巧上去分析, 终隔膜矣。以上之认识, 也契合新的语文教学观念中对作品感悟的重视。应该说, 古典诗词类文学作品在这方面显得尤为突出。

二、“感发”是鉴赏古典诗词的正道

所谓“感发”, 顾名思义, “感动生发”也。此词本就创作者而言“情感于中而发之于外”, 然而阅读者一旦“披文入情”不也很有可能因之感奋激发吗?读者体悟到了作品中蕴含的情感, 由此及彼产生联想, 使彼之情与我之情交融互通, 产生情感共鸣, 得到最大之审美愉悦。创作能“刻画入微”, 而欣赏能“体贴入微”。作者达一隅, 读者反其三。岂止达诂而已, 实能与之俱化。

关于“感发”的探讨, 角度是众多的, 对其全面论述与研讨非本文所能胜任, 我在这里想结合语文教学中的几个例子, 从一个角度两种情况去认识和体会其作用。

这个角度就是:引类比况, 彼此互融。很多作品都有特定的时代背景, 作者有特有的身世际遇, 千载而下, 世易时移, 何以仍能感动读者。从欣赏者之角度言, 我姑且取一个名字“引类比况”, 以期“彼此互融”。“引类”者, 从特有中找寻共通之“类”;“比况”者, 以己代入, 进入同一个境界。陆游《书愤》一诗之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历来认为写得大气磅礴, 笔力雄健, 是广为传诵的名句。这里包含有军旅故事, 又充溢着丰沛的感情。但对于学生而言, 一是诗里涉及到史实, 二是所指本有歧义, 三是年代久远, 学生要真正受到感动, 殊为不易。这时可运用“引类比况”的方法, 让学生将自己的人生体验代入其中, 所获得的感悟会更深入一层。先来找“类”:欣赏此一联二句要结合首联来看, 首联“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人说“初生牛犊不怕虎”, 又言“年少轻狂”, 谁在年轻时代没有发过一些豪言壮语。少不更事, 觉得自己实现理想还不易如反掌?古人如此, 今人亦然。这种能体现人类本性的地方, 就是古今交融的地方, 即所寻之“类”。这也正是名作能经历漫长时代, 广袤地域, 给予众多读者以巨大感动的原因。诗人所言是特殊的, 读者引来与己作比, 遗貌取神, 取其类中之境。由此观之, 颔联二句可以说成是, 每个人或许回顾过去都有一两件引以为荣、为傲的事, 具体之事为何, 可谓言人人殊, 但我们都想一想, 回顾自身的经历, 再来看此二句, 原来这也是让放翁引以为荣、为傲的事。我们自己之事心知难言, 勉为言之, 怎有如许之精辟, 故读诗者想到己事, 辄引以为证, 又或一读其诗, 就想起其事。通过引类比况, 我们对此二句的体悟不更深入了一层吗?实质上, 此即为情感的投入, 将心比心, 彼此互融。于此基础之上来分析技巧, 才是有源之水, 有本之木。

李商隐《马嵬》诗之颈联“此日六军同驻马, 当时七夕笑牵牛”, 学生通过注解能了解这是对唐玄宗的嘲讽, 进而一分析, 可感到前后形成强烈对比, 反差极大, 画面感很强。此时何不顺势“引类比况”, 引导学生想想生活中的情形, 有没有人一时得意, 睥睨世人之时呢?忽而运败势消, 身陷困境, 即“六军同驻马”之时, 其狼狈之状, 抚今追昔, 情何以堪。这样一下子拉近了诗作所述的久远历史与当下的距离。原来这样的好诗佳句, 不一定非在说李、杨爱情或反思安史之乱时才能用, 其“比况”必能生出“移用”之效。就是于本性相通之处彼此替换, 正如五代词人顾敻《诉衷情》中所言:“换我心, 为你心, 始知相忆深”。

另一种情况是, 在有的作品中, 虽然我们未必都能比况到自己身上, 但如能设身处地地站在作者角度思考, 找到作品中的“类”, 即特殊情感境界中可资生发的点, 所得必不流于肤浅, 故而也是一种“感发”。如读李煜词, 试问世间有几人为亡国之君, 有亡国之恨。但后主词仍能感动万千读者, 所以然者, 不也正是我们从他个人的、特殊的情感中找到了“类”吗?这个类即是经历了人世的浮沉, 遭逢了巨大的变故后至深的创痛, 这是获得情感共鸣的基础。王国维《人间词话》云:“尼采谓:‘一切文学, 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 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 其大小固不同矣。”我们从“好声色, 不恤政事”的角度批判、否定了他, 但又为其所创之境折服,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纵或没有李后主亡国败家之痛, 但“几多愁”的伤心失意总难免有, 正如王安石《明妃曲》所言:“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 人生失意无南北”。于“失意”一层, 自有相通之处。“春花秋月”本自美好, 然而伤心人别有怀抱, 缀以“何时了”, 触目伤怀者, 所在皆是也。孟子说:“诵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为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即所谓“知人论世”, 后主何以如此, 进一步了解李煜亡国后的生活处境, 知道他已沦为阶下囚, 处于刀俎之上却一任性情, 作《虞美人》, 命故妓作曲歌之, 声闻于外, 终为宋太宗派人毒死。他这样任性而为算是无畏呢, 还是天真没有节制?“作个词人真绝代, 可怜薄命作君王。”到此, 我们的认识不又深入一层了吗?

三、以“知人论世”之法达鉴赏感发之效

要准确找到其“类”, 知人论世必不可少。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冷泠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悲秋伤愁固不难解晓, 但如知其家国沦丧之痛, 丈夫去世之悲, 漂泊转徙之忧, 遇人不淑之耻, 凡此种种, 对于已渐入暮年的女词人而言, 不禁陷入深深苦海, 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守着一孤清的小院落, 身边没有一个亲人, 只有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 偶尔有一两个旧友来访。李清照本想将平生所学传与一朋友之女, 岂料女孩以一句:“才藻非女子事也”拒之。此事深深打击了李清照, 原来在这个社会上有才情的女子是真正多余啊。而她却一直还奢想什么关心国事、著书立说、传道授业。她收集的文物汗牛充栋, 她学富五车, 词动京华, 到头来却落得个报国无门, 情无所托, 学无所专, 别人看她如同怪异。李清照感到她像是落在四面不着边际的深渊里, 一种可怕的孤独向她袭来,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读懂她的心。她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 吟出这首《声声慢》, 浓缩了她一生写照和全身心楚痛, 也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所以你读上阕起首几句, 无怪她为何连用十四叠字, 这里不只是一种传统的闺愁, 而是一种灵魂深处的孤独, 这种孤独感通过女子特有的纤细敏感的神经表现了出来, 从外而内, “寻寻觅觅”者, 刚醒时之状态, 迷蒙中似乎一切宛在, 故而寻觅;“冷冷清清”中渐渐清醒, 搜寻的结果可谓“环堵萧然”一片冷寂;此时外在景象加诸内心, 不禁悲从中来, 故而“凄凄惨惨”, 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最后“戚戚”乃伏枕而泣矣。个中况味, 线索明晰, 有条不紊。读者从中得到的感悟, 应该与一般女子之悲秋怀远大不相同。

15.古代诗词表现手法 篇十五

一、文章的表达方式被应用到诗歌的表现中

文章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其中“说明”这种表达方式在诗歌中不使用,试论其它四种。

蜀 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记叙笔法中的“抑扬”、“卒章显志”等手法常被应用到诗歌中。诗的前四句描写了祠堂的典型景物,五、六两句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最后两句写出了此次寻找的目的,是对诸葛亮功业未遂的惋惜,更是抒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卒章显志。

描写运用到诗歌中,主要有环境描写、外貌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但这些描写有时是互相交叉的。试举两例:

社 日

(唐)王驾

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前两句正面描写了社日的举办环境,第三句桑柘影斜的描写点出了社日结束的时间,最后一句尤其写得好,表面写很多人喝醉的场面,实际是在侧面描写社日的热闹景象,这句既填补了没有正面描写社日场景的空白,有照应了开头写出了丰收在望的喜悦。这里用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谒金门

(南唐)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王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这首词综合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词的一开头作了环境描写:春风搅动了池水,更搅动了思妇的心。接着两句是行动描写,写思妇在开满花的小径上无精打采地逗着鸳鸯玩,漫不经心的把杏花放在手上揉搓的无聊,“手挼红杏蕊”又是细节描写,一个“挼”字,把此事的无聊展现无遗。下阕开头两句运用行动、外貌描写一个独倚阑干,无心梳头的少妇,这里写少妇无心梳头实际是写无人欣赏的苦闷心理,又是心理描写。最后两句既是神态外貌描写又是心理描写,猜想丈夫快要还家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抒情包括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可分为借景抒情、用典抒情和托物言志(托物喻理)三种。

南 园

(唐)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在诗里,李贺把自己想要建功立业的情感毫不矫饰地直接抒发出来,这就是典型的直抒胸臆。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夜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的最后一句就属于用典抒情,讽刺那些达官贵人不关心国家命运的堕落生活。王安石《桂枝香》词,“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与杜牧同出一辙。宋人辛弃疾词最喜用典,高中学过他的《永遇乐》《水龙吟》都是用典抒情的典范。

插秧歌

(唐)布袋和尚

手把青秧插野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首诗,就是运用托物言志(托物喻理)的手法。

议论运用到诗歌中,说白了就是抒情,所以诗歌鉴赏中,不必谈议论。宋代诗人好以议论入诗,例如高中课本中陆游的《书愤》的最后两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就是议论抒情。

二、一些常用修辞手法成为诗歌的表现手法

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对偶、对比、设问、反问、借代、夸张、双关和衬托。

登 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被认为是对偶的典范。律诗本来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对偶)就可以了,此时不但四联每联都对仗,第一联中还构成当句对,即“风急”对“天高”,“渚清”对“沙白”。其中“渚清”的“清”字被借用作“青”和“沙白”的“白”相对,这叫做“借对”。李商隐的诗《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沧”被借用作“苍”和“蓝”相对,也是“借对”。对偶是诗歌最常见的手法。

日 日

(唐)李商隐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

此诗的后两句用反问(只问不答,答在问中)的手法,把诗人那种“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的日日忙碌不得空闲的生活含蓄的揭示出来。李贺的《南园》诗,最后一句“若个书生万户侯?”也属于这种反问。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首诗里最后一句的“晴”字就是用双关笔法。“晴”谐音“情”。上面提到的《插秧歌》中,“六根清净方为稻”中的“稻”谐音“道”也是双关。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诗使用的就是衬托中的反衬,以动衬静。另外像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杜甫《旅夜书怀》中“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都是这种用法。

三、国画的传统技法被应用到诗歌的表现中

1.渲染,对所写对象进行突出的形容描写。例如,李白《蜀道难》中对蜀道的描写。渲染往往借助夸张手法来实现。

2.烘托,用正面描写其它事物来侧面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方法。

李凭箜篌引

(唐)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此诗中,前十句属于渲染,后四句就是烘托。

3.白描,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寥寥数笔就写出事物的特征。说白了就是叙述。

田 家

(唐)聂夷中

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叙述了田家的悲惨生活,粮食还未收成管家已准备好征税。

4.象征,用具体事物表示某种意义。很多物象具有象征意义,例如月亮、菊花、梅花、松、莲、梧桐、杜鹃、鹧鸪等。

5.虚实结合,虚写与实写相辅相成。例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前两句实写后两句虚写。

【作者简介】

吴秀坤,高级教师,执教于黑龙江省海伦市第一中学,语文组组长,发表文章多篇。

责任编辑 李婷婷



16.古代描写爱情的句子 篇十六

关关:雌雄二鸟互相应和的鸣声。雎鸠:鱼鹰,雌雄有其固定的配偶,古人称贞鸟。洲:水中的陆地。窈窕:容貌美好的样子。淑:温和善良。逑:配偶。

——《诗经·周南·关雎》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匪:非,不是。席:草席。

——《诗经·邶风·柏舟》

之死矢靡它

之:到。矢:誓。靡它:没有别的心思

——《诗经·风·柏舟》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旦旦:诚恳的`样子。反:违反,变心;一说通“返”,指返回从前相爱的情景。

——《诗经·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诗经·小雅·桑》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其室:指所爱慕者的家。迩:近。其人:指所爱慕的人。

——《诗经·郑风·东门之》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 汉·乐府古辞《白头吟》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陵:高峰。竭:尽。绝:断绝交往。

——汉·无名氏《上邪》

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结发:本指初成年之时,后作结婚解,

黄泉:地下的深处,指阴间。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磐石:厚重的石头,比喻坚贞不移。蒲苇:蒲草和芦苇。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劳劳:惆怅忧伤貌。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盈盈:清澈貌。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莲子:谐音“怜子”,“怜”,爱。两句写采莲女见莲子而想到自己心爱的人,“莲子清如水”,象征爱情的纯洁。

——晋·乐府古辞《西洲曲》

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莲:与“怜”谐音双关。

上一篇:五型班组建设2.1下一篇:航空货运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