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精选10篇)
1.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篇一
2014年池州政法干警招聘考试:增进对廉政文化的认同
欢迎加入池州政法干警考试交流群:24861220
1强化担当意识,自觉履行党风廉政建设领导者、组织者、执行者的职责,强化“想抓”的意识、“能抓”的措施、“真抓”的作风和“善抓”的本领
党委能否落实好主体责任,直接关系党风廉政建设成效。强化担当意识是落实主体责任的根本。必须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高度,针对当前文化系统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和腐败现象,不断深化对主体责任的认识。部门党组要自觉履行党风廉政建设领导者、组织者、执行者的职责,强化“想抓”的意识、“能抓”的措施、“真抓”的作风和“善抓”的本领。
加强作风建设是落实主体责任的途径。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必须把抓作风建设作为落实主体责任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坚持不懈,一抓到底。加强制度建设是落实主体责任的保障。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逐步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确保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
具体工作中,落实主体责任需要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部署、落实和监督检查,文化系统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把反腐倡廉措施寓于文化改革发展的各项业务工作之中。一是强化主体意识。开展多种形式强化责任主体意识教育培训,推动各部门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解和落实的责任体系;充分发挥文化部门的人才优势、阵地优势、资源优势,推动各级党组织积极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鼓励引导文化单位创作生产弘扬廉洁价值理念的文化产品,增进全社会对廉政文化的认同,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认真排查业务工作中的廉政风险点,制定完善节庆活动管理、文艺评奖评审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定期述职述廉、党组巡视、开展纪委书记约谈、民主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制度;提高制度刚性约束力和执行力,督促各级领导干部模范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
三是发挥监督职责。重点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文化专项资金使用、文化基建工程项目招投标、文艺评奖评审等廉政风险点的监控;充分发挥纪检组织的职能作用,深入推进纪检组织参与文化部大型业务活动,确保大型文艺活动的导向性、权威性和公正性;支持纪检组织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发挥查办案件的惩戒和治本功能。
四是严明党的纪律。严格遵守党的各项纪律,首要的是政治纪律,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作为宣传文化部门,特别要严格遵守党的宣传
纪律,牢固树立导向意识,守好宣传思想阵地,维护党的意识形态安全、国家文化安全,确保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
文化部党组将抓住落实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增强使命担当,坚持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切实把主体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深入扎实地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更多政法干警相关信息,敬请关注:
池州人事考试网、安徽政法干警考试网
2.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篇二
一《.围城》的文化批判研究
一些研究者[8][9][10]指出:《围城》对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的弊害和西方文明的负面影响两个方面进行了批判;另有研究者[11][12][13][14]主要讨论了该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也有研究者关注崇洋文化批判[15];还有研究者[1][2][16]讨论该书对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文化的批判,这就涉及了当时中西文化的结合问题,这种结合在许多相似角度的研究中被称为“中西方文化合流”、“中西文化碰撞”、“东西方文化夹缝”、“传统文化与西洋文明的荒谬结合”、“磨合中的中西文化”或“接受西方文化与固守传统文化的两难境地”等。对于此种文化结合状况的评价也比较一致,往往用“荒谬”、“矛盾”、“畸形”、“夹生”、“分裂”、“错位”、“半土半洋”、“不伦不类”等词语来形容,当时的知识分子则面临“痛苦”、“挣扎”、“彷徨”的“精神危机”。
对于这种中西文化错位结合,《围城》中的赵辛楣已有评价:“中国真厉害,天下无敌手,外国东西来一件毁一件。”[17](P208)鲁迅也说过:“什么主义、思想,一到中国就变味走样。”[2]《[2]围城》中具体的生动例子更比比皆是:“落伍的时髦,乡气的都市化,活像那第一套中国裁缝仿制的西装,把做样子的外国人旧衣服上两方补丁,也照式在衣袖和裤子上做了。”(P31)张吉民先生家里“盛产”这样的畸形、错位:张太太“享受了最新的西洋科学设备”,却“坐在热水管烘暖的客堂念佛”,可见“西学为用,中学为体”并非难事。(P41)夫妇二人一方面培养女儿“洋本领、洋习气、洋时髦、洋姿态”,但另一方面在女儿的婚事上,又“保有他们家乡人的传统思想……”(P37)这样充满文化矛盾的例子还有:董斜川一方面“英年洋派”,另一方面又言语做诗离不开“同光体”;曹元朗更呈上“杂凑乌合、拉杂错综”的“拼盘姘伴”的大作。
李兆忠在他的《喧闹的骡子--留学与中国现代化》[18]中针对这一时期的文化困境提出的两个概念“骡子文化”和“假洋鬼子”,令人印象深刻。他以“骡子文化”为当时的中国现代文化命名———其“父母”分别是近代西方文化这匹马和传统中国文化这头驴,同时诞生的还有中国现代文化自身认同的困境和身份的尴尬。而他对“假洋鬼子”一词丰富内涵的解释剖析了在中西文化碰撞、错接过程中国人的复杂心态,他认为其中既有不实的想象,又有盲目的排外,有傲慢自大,又有真心敬畏,甚至还有憧憬向往。遗憾的是,《围城》中的一些留学生却偏偏成为了“假洋鬼子”,跌跌撞撞地追随着狂奔的“文化骡子”,甚至还成为“快骡加鞭”、推波助澜的角色。因此,李兆忠提醒:作为留学生,不要被一直呼声甚高的“中西合璧”迷惑,要警惕走入“中西合污”的歧途,另外还需要始终有一种“自我身份”的确认。这种提醒,连同上述对各类研究的总结,引导我们把对《围城》文化批判的研究聚焦在留学生的身份认同(identity)上。由于“留学生”一词在中国有多重含义,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在本文中该词的用法与《围城》一书中一致,指“归国留学生”。
二.关于身份认同的相关理论研究
关于身份认同的理论基础有社会学、教育学和文化研究等角度。在文化研究角度中可以指包括语言、宗教、教育、地位等文化因素的个人特征,也可以指作为社会文化整体的身份特征:地域语言、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等。本文中的“身份认同”,当然是指文化身份。文化身份向世界表明“我(我们)是谁”,并通过个体归属为某个社会群体成员的所言、所行、所思、所想体现出来。显然,个人文化身份认同受到家庭、教育、社会等因素影响。
对于留学生来说,其“文化身份”前又可加一“跨”字。付永刚指出:一个人从一种文化进入到另一种不同的文化,并且长期在其中生活、学习、工作,其文化身份的自我认同会受到影响,产生不同于单一文化身份的跨文化身份。Kim则把跨文化身份描述为:“正如文化身份反映的是个人与某一血缘/或社会团体的一种心理上的联系一样,跨文化身份也可以被视为个人与不止一个这种团体的一种心理上的联系。跨文化身份的含义还包括一种重要的自我情感认同,这一情感认同并不限于自己的社会团体,也延伸到其他文化,因而形成了一个超越狭隘的团体利益、理解并认同他文化观点的世界观。”
我们可以看出,付永刚上文所谈更适合出国留学生,不过,出国留学生和归国留学生是同一主体先后担任的两种性质类似、关系紧密的角色,都具有跨文化身份的特点。对于归国留学生,更具体、契合的应该是与反向文化冲击有关的身份认同理论。反向文化冲击通常是指归国人员回国后对国内生活的种种不适应,对国内社会现象的种种误读以及由此引起的对自身身份认同的混乱感,与此相关的理论有:Sussman创建的文化身份模型理论(The Cultural Identity Model:CIM),Hall提出的民族身份心理(Psychological National Identity),Alder概括的四种性格类型的文化回归者,Tohyama归纳的四种文化身份转变类型等。
三《.围城》留学生畸形的身份认同
《围城》中这批留学生和其代表的新知识分子,处于文明冲撞的重要时期,本应肩负起双重的文化使命:一方面是学习外来先进的文明,取其精华,造福社会;另一方面是反省和“重构”传统文化,使之获得新生和发展。按照前文Kim充满乐观态度的描述,他们应该能“超越狭隘的团体利益、理解并认同他文化观点。”这种使命和描述都是其文化身份的应有之义。而《围城》中留学生们身份认同的实际情况又怎样呢?我们可从文化身份的两个过程(自我认同与外部认同)来寻找答案。自我认同是指一个文化群体或个体自我认可并对其他文化群体或同一文化群体中的其他成员表现出的形象;外部认同是指他人赋予某个文化群体或个体的形象。《围城》中关于以上两方面的信息无疑是令人失望的。
先看自我认同。留学生们自己在“盛名之下”、在聚光灯和显微镜下,“身心庞然膨胀,人格伟大了好些”(P30),有时甚至感到高处不胜寒:在面临不愿送两位女同事回家的尴尬时,赵辛楣说:“咱们是留学生,好像这一点社交礼节总应该知道。”(P239)但他们这种荣耀感的来源却实在不敢恭维:方鸿渐在准备“学不成归国”时,受到父亲岳丈两面夹攻,因此知道了留学文凭的重要:“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P9)同样,留学生们借方鸿渐之口说道:“现在的留学跟前清的科举功名一样……留了学也可以解脱这种自卑心理,并非为高深学问。我们出过洋,也算了了一桩心愿,灵魂健全,见了博士硕士这些微生虫,有抵抗力来自卫。……”(P75)在鸿渐教书遇到困难时,立刻懊悔“留学外国,没混个专家的头衔回来,可以声威显赫,把藏有洋老师演讲全部笔记的课程,开它几门……”(P202)这就是他们对留学生文化身份的“自我认可”和“表现出来的形象”。
书中对留学生身份的外部认同也有各种评论。钱钟书先生对当时的留学热以冷静的眼光进行了无情的剖析:连学国文的人都要出国“深造”,因为其他理工政经科目“早已洋气扑鼻”,“只有国文是国货土产,还需要外国招牌,方可维持地位”。(P8)社会各界也对留学生有着妙趣横生的“好评”:汪太太在怂恿方赵二人来相亲时夸奖:“你们新回国的单身留学生,像新出炉的烧饼,有小姐的人家抢都抢不匀呢。”(P222)方父关于在“娶妇必须不若吾家”的“妙论”中所说“留学生娶大学女生。女人留洋得了博士,只有洋人才肯娶她,否则男人至少是双料博士。(P31)”更是直白地表露了这位前清举人、乡绅名士对留洋及洋人的崇拜和敬畏。就连方老太太也夸奖:“是要出洋的,学得这样周到”。(P30)可见当时社会对留学生的“期许”和“厚望”只关个人私利,充满庸俗市侩,与国家民族福祉、文化文明发展全无干系。
四《.围城》留学生病态的人物形象
如李兆忠所说,没有正确的自我身份认同,留学生会象《围城》中所描述的那样,甘当“假洋鬼子”,紧追“狂奔骡子”,沦为可笑、可叹、可悲的形象。
三闾大学校长、“老科学家”高松年是书中留学生“群英谱”中坐“头把交椅”的一位,这不仅是因为他“二十年前在外国研究昆虫学”的资历,更因为他的行为不幸地集中印证了《喧闹的骡子》中的悲观论点---“不伦不类的骡子文化”加“中西合污”。他研究生物学学会了“适者生存”,所以回国最能适应环境,由“生物系统论”发展到了“管理系统论”,声称:在这个健全的机体里,容不得特殊人物,而“只有安分受支配的一个分子”。(P182)这种治校理论哪有一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现代大学精神,分明就是中国古代的专制思想披着科学的外衣在现代大学中幽灵作祟。这位“老科学家”兼“老留学生”不但“走出去”,还热心“请进来”,准备实施从牛津剑桥引进的导师制,而经过“改良”的导师制比德国纳粹党教育制度和明朝文字狱还要反动、厉害。(P208)这场闹剧的“友情客串”---教育部视学更是留学生“假洋鬼子”形象的最佳代言人---“开口平均每分钟一句半‘兄弟在英国的时候’”。(P210)
同样是“资深留学生”的韩学愈花钱买了个子虚乌有的美国大学博士学位,把自己在国内娶的白俄老婆当作美国人隆重推出。曹元朗则“念念不忘是留学生,到处挂着牛津剑桥的幌子,就像甘心出天花变成麻子,还得意自己的脸像好文章加了密圈”(P75),其《拼盘姘伴》更体现了对西方文化文学“去其精华而取其糟粕”的盲目追逐和拙劣模仿。同样留学英国的褚慎明则连蒙带骗、投机取巧、两头撒谎、四处招摇(P81)。
这些留学生不仅没有成为民族栋梁、国家进步的推动者,甚至算不上知识分子,“不过是打着知识幌子的社会渣滓”,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里诞生的畸形儿。”是“不中不西、不伦不类的文化怪胎”,其聚会的场面不过是“文化的杂耍嬉戏”。他们缺少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远大理想,要么忙着混个官当,所谓“外国科学家进步,中国科学家进爵”,要么想发点国难财,如婚后转行热衷走私的曹元朗、苏文纨夫妇。
五《.围城》留学生扭曲的生存环境
Hall认为每个人都有国家和文化双重身份,一个人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是由其受某种文化影响决定的。文化身份感强的海归人员经历较少的反向文化冲击,而文化身份感弱的则会感受到很强的反向文化冲击。这与Sussman[25] CIM模型中关于肯定的文化身份(Affirmative Identity)的观点一致,即对母国或主族文化认同者在回国时遭遇较少烦恼。这些理论本意是帮助留学生顺利回国,具有积极意义。然而讽刺的是,当我们借此来分析书中的留学生的身份认同与归国成败关系时,却有意外的发现。
书中的留学生可分两类,一类是方鸿渐、赵辛楣这一对难兄难弟,他们是正面人物,却也是失败一方。方鸿渐自不待言,而赵辛楣先在上海的情场败给留学生曹元朗,又从三闾大学的职场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对于后者老留学生高松年“功不可没”。另一类则是钱钟书先生讽刺、鞭挞的“成功者”们:高校长“适者生存”、“十八般武艺,件件都精”、“科学家进爵”;韩学愈成功地盼到了方鸿渐停聘,跳跃欢庆太太的国籍和自己的学位得到了“证明”;曹元朗异军突起“抱得美人归”,更捞到了作为嫁妆的肥差;褚慎明成为了“中国新哲学家的创始人”。很明显,与赵钱二人的不合时宜不同,他们归国后如鱼得水,所谓“反向文化冲击”对其根本不存在,表明其对“母国或主族文化”是肯定的,文化身份感是强的。但需要指出的是,他们的文化身份绝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识分子,士大夫的高洁、气节在其身上荡然无存。这些成功人士所认同的文化是前文所说的是30年代中西方对接错位造成的病态的“中国现代文化”,所认同的文化身份是当时扭曲的社会文化环境所造就的畸形身份。反观方鸿渐,在《围城》结尾他被比作如泥娃娃、老时钟一般“落伍”,可见他对当时的“主流文化”并不肯定、认同。
正是这种不肯定、不认同保全了他的正面人物身份,因为这“主流文化”是扭曲的殖民文化,正如张清华[1]所概括的:西方文化在当时的社会只是点缀和装饰,而中国传统政治与文化秩序顽固而腐败。输入的西方文化只不过像方鸿渐所说的“梅毒”和“鸦片”一样,是表层的、负面的、堕落的,实际上也背离了西方文化核心价值。扭曲的社会文化造就了留学生们畸形的身份认同,培养了种种病态的人物。
六.结语
在《围城》的结尾,钱钟书借祖传的老钟表达对人生的“感伤”,同样也流露了他对中国现代文化的“感伤”,他指明了事实,暴露了问题,却没有提供答案。但正如鲁迅在《关于知识阶级》里谈到的:真正的知识分子总是“对社会永不会满意的”,这是他保持思想语言的独立自由的前提。[31]而梁丹译把《围城》比喻成医生,尽管没有开出如何肃清文化糟粕的处方,但它对之进行了“确诊”和批判,价值巨大。[13]
今天,我们一方面似乎可以乐观地认为:随着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30多年来,随着中国走进现代、走向世界,今日的中国留学生的文化身份已经逐步变得明确、正常而健康;但另一方面仍需要把钱钟书先生的批判看作是一种用心良苦的提醒,警惕在留学生文化和整个中国现代文化中重蹈覆辙。
摘要:对《围城》的研究重点之一是其文化批判主题。本文聚焦于留学生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运用身份认同、跨文化身份和反向文化冲击等相关理论,分析了《围城》在以下几方面针对此问题开展的文化批判,包括:留学生畸形的身份认同、病态的人物形象和扭曲的生存环境,通过剖析正反人物的成败事例指出:社会文化环境是各类问题的根源。在留学热愈演愈烈的今天,重温钱钟书先生的批判能够让我们保持警醒,避免在留学生文化和整个中国现代文化中重蹈覆辙。
3.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篇三
关键词:文化认同 区域经济 价值 重要性
一、区域文化的形成。
在同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及历史发展进程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并进而形成整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不断演变,各个文化群体流派的交流碰撞的深度、广度、频度的不同,以及各地长期以来独特的不对称的文化心理积淀,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不同区域内人们各有千秋而又相对稳定的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性格特色和心理特征,也创造了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文化成果。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某些地理区域出现了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质,其居民的语言、宗教信仰、艺术形式、生活习惯、道德观念及心理、性格、行为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区域文化就这样产生了。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也构成了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色,与其他区域的文化相区别。
二、文化认同的涵义。
文化认同,就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它是指民族、国家、区域范围内成员对其文化的理解、接受和实践的文化心态,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它是一种可以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文化认同通过很多方面体现出来,如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建筑、服饰等浅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行为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深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它体现着区域成员的共同利益,并在心理上、情感上形成对区域共同体的归宿感、依赖感,由此而焕发出牢固的内聚力。拥有共同的文化,往往是民族认同、社会认同、区域认同的基础。个人对社会的认同,主要体现在个人的社会化,即对社会所创造和拥有的文化的学习与接受。人们之间在文化上的认同,主要表现为双方相同的文化背景、文化氛围,或对对方文化的承认与接受。它的目的在于用共同拥有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更好地生活在所在的集体当中,并为集体的团结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三、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表现在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和文化的巨大反作用。经济发展决定文化发展。经济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
(一)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文化的发展需要较多的投入,无论是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还是文化人才的培养,都需要资本的投入。
(二)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对文化发展起支撑作用。文化的发展以社会文化消费需求的存在和增长为前提,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靠文化消费需求的刺激和拉动来实现,而文化消费需求的形成和增长又以一定的居民收入水平为支撑。
(三)经济发展过程决定着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发展思路不同,对文化发展的投入不同,文化发展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就不同,文化的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必然不同。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能推动经济的发展,而落后的、与时代经济不相符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反作用体现在:
(一)文化建设通过对反映社会群体利益、愿望和意志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道德风尚、行为规范等的确立,有利于形成适应经济发展的先进文化理念和文化环境,支配人的行为,调节社会关系,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发起经济主体巨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产生创造力,推动经济迅速发展。
(二)文化建设通过对制度建构的指导,实现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优化,以此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体制的建立及运行需要文化的指导和保证,需要通过文化增强凝聚力,需要通过经济主体在价值观念上对制度有内在的认同。
(三)文化建设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市场经济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使经济、社会充满各种矛盾,经济发展缺乏人文关怀。解决这些社会病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文化建设,通过文化的作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尚的生活意义,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知识、道德、审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文化认同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价值及重要性。
(一)文化认同是区域凝聚力的基础,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共同的文化把人们凝聚在一起,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
文化认同可以对区域内不同的成员形成吸引力、感召力。这种力量促使区域成员紧密地团结起来,自觉维护共同体的利益,增强成员之间的协调性、整合性,从而保持整体的稳定,促进共同的发展。特定区域文化的文化认同,能产生普遍的群体认同感和归属感。文化认同带来的这种精神力量,有利于区域动员一切经济和社会资源,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尤其对于一个跨行政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来讲,文化认同整合经济资源凝聚力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各地区之间的民风民俗、历史文化等方面各不相同,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就难免会产生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摩擦与矛盾。因此,为了避免或将这些摩擦和矛盾最小化,实现共赢。构建文化认同极其重要。文化认同代表着一种力量,代表著一种情感,因此,它是区域经济合作,尤其是跨行政区域经济合作的黏合剂。它有助于消除地方性壁垒,加强交流与合作,增进融合与发展。它具有把人们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从而使经济合作具有了整合资源的凝聚力和增强经济合作的信任感。
(二)文化认同可增强区域竞争力区域文化竞争力是衡量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对区域经济竞争是不可或缺的深层力量。
全球化时代是文化创新和文化竞争的时代。文化竞争首先是文化产业竞争。文化产业是文化的生产、交换、消费进入市场体系,由市场调节的产物,包括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发展文化产业是优化产业结构战略举措和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新的增长点。文化产业竞争的背后是区域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区域向心力、凝聚力的支撑点。一个区域的特色文化是该地区历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淀,这种积淀需要概括。需要传播,从而形成共识,发展文化产业可强化这种认同,形成文化传播和认同的物质支撑体系,从而有助干进一步增强区域竞争力。任何经济活动的背后,总有某种文化因素在起作用,因为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经济模式是由人创造的。不同地域的民众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包括价值观、劳动技能、教育水平和实践经验等。这种建立在认同基础上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能增强区域竞争力。
(三)文化认同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与经济发展有内在的联系,文化环境所孕育出的人文精神是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的精神支撑。.地域文化环境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文化认同营造了区域发展的文化环境。在经济运行中,每一个活动主体都将感受到文化背景的巨大力量。文化背景的差异,总是通过经济活动的方式、规模、层次曲折地反映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讲,区域经济发展的变革往往是从文化观念的更新开始的。一般来说,先进的文化造就发达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将伴随贫困的经济。就算是相同的经济制度和发展模式实施在不同的文化区域中都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在沿海地区的区域文化中所具有的敢为人先、兼蓄并收、求真务实、重商重义的精神,为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使得沿海地区的人们在改革开放中充满生机和活力。例如,长江三角洲的上海及江浙地区是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在其经济增长的原因中,历史传统、思想观念、科技等地域文化因素是重要的方面。该地区的文化水平高,商品意识浓厚,为地区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共同的文化氛围。因此,不同的地域文化使区域经济具有了不同的特点,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文化认同是寻求某种文化的一致性或同一性,离开了群体成员对共同文化的确认,就难以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背景。很多地区经济发展落后都与观念封闭、保守有关。
(四)文化认同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基本相同的文化背景,地理位置相毗邻的几个行政区域,为了共同的发展,比较容易建立区域经济合作。在跨文化经济合作交流中,由于对彼此的文化背景缺乏全面认识,因此,必要的磨合成本是必须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合作不利。文化认同促进了彼此的沟通、理解,因此可以大大降低这方面的成本。伴随着资本进入到一个区域中,投资的人也会本能的寻找自己熟悉的文明与生活方式,这是沉淀在血液中的东西。饮食、语言、习俗乃至宗教等,都成为不可或缺的因素,这也是降低磨合成本的一种体现。对于经济合作或者异地投资而言,文化认同心理意味着法制风险、经济风险与经营风险等的降低。这种风险成本的降低,一方面要靠政府的相关制度与行政能力,而另一方面就是要靠这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对于跨行政的区域合作,彼此文化的认同与信任心理是至关重要的。
(五)文化认同为制度创新提供了空间,任何制度创新的行动都会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
学习、借鉴并运用先进的制度必须考虑植根社会的文化因素,否则移植的制度难以存活,改革原有制度而实施的制度创新或创立新制度同样要考虑所处区域的文化特质,否则会加大制度创新的摩擦成本。然而环境既限制变化又为变化提供机会,由于任何一个地域文化特质都具有与外来文化相融合的可塑性。因此,地域文化特质既对制度创新形成制约,又给制度创新提供了空间。关键是要寻找实施制度创新的摩擦成本最小化的切入点。恰当的切人点就是制度创新的现实起点,也是制度创新的可行的通道。寻找制度创新的摩擦成本最小的切入点,需要从制度创新动力源上加以分析,制度创新可分为诱致性创新和强制性创新。诱致性制度创新是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强制性制创新则是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行。
参考文献:
[1]何频现代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生产力[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庆松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社会现代化[J].前沿;2004
[3]王兰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浅析[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
作者:张筠,黑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1982-)女,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4.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篇四
大众传媒的文化表现与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众文化转型的未来走向。大众传媒的“议题设置”是社会主流文化和社会控制性舆论形成的主要原因,逐渐成为再现和建构文化身份的重要途径与资源[4]。针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公共传播领域呈现出的缺失状态以及信息交流不对称的态势,媒体要发挥社会文明的传承功能,具备高度的文化自觉性,深入了解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并对其深层文化的精神实质进行探索,通过对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与包装,主动介入或干预体育文化的传播,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科学、合理的言说框架,通过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描述与不断追溯,进而吸引受众的广泛参与,重拾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记忆,弥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断裂,并实现与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同时,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装置”,大众传媒在传播过程中,应同时兼顾效益与公益,加强体育文化传播的“把关”工作,做好媒介“守门人”,发挥主流舆论导向作用,积极响应国家的文化强国战略,不断强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现代意义,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伦理本位”理念引导,地方特色呈现、民族个性和审美习惯表达方面不懈努力,探索符合广大受众文化接受的传播方式,重新发掘和弘扬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加强国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理解和记忆,发掘和塑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的体育文化精神。另外,在数字化传播时代,大众传媒应根据受众的不同特点,建立起形式多样而灵活的信息反馈渠道,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通过在政府主导下成立专门的民族传统体育网站、建立官方微信平台等手段,在充分发挥报道权威、内容详尽、分析透彻等优势前提下,加强与新媒体的互补与融合,不断扩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形态。
4.2拓宽传播渠道,拓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建构的空间
组织传播和群体传播在信息传播方面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两种传播方式尤其是组织传播,以自身的系统性、民族性、文化接近性等特点具有明显的传播效果。群体理论研究表明,相对稳定的群体对影响人们的思想起着重要作用,其效果甚至要大于大众传播,并且有利于个人从群体中获得社会认同感。长期以来,尤其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民族或地域,它们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在不同群体文化活动中,群体规范一旦形成,将在个人的社会文化实践活动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利于群体形成较为稳定、一致的文化认同;因此,应鼓励相关组织或群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实践活动,如近年来在全国广泛兴起的广场舞群体,同时各级政府基层组织要对本地域或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宣传和对外交流,并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推进文化传播的信息化建设,如建设专门的网站,使静态保护和动态保护相结合,并在政策、资金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给予扶持,积极对接优秀的民间群体组织,因势利导,不断拓宽体育文化传播空间,促使更多受众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生认同。教育传播作为重要的组织传播方式,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至关重要。但现代的学校体育教育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陷入了对西方竞技体育的“文化模仿”。虽然,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不同地区的学校可以选用具有地域特色的内容[15],但由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教材建设问题以及其本身的特点影响制约了其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和开发。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要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扶持力度,因地因时制宜,充分挖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鼓励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器材、服装、规则的创新,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学校教育中的科学性、健身性,使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真正能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窗口,并使广大学生真正热爱并参与其中,不断提高文化认同感,并主动承担起本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责任。另外,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普及,“文化媒介化”现代化转向会促成受众对多样体育文化的“想象性认同”,博客、QQ、微信等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尼葛洛庞帝曾说过“数字化生存……让弱小孤寂者也能发出他们的声音”[16]。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改变了大众传媒单向传播的态势,有利于拓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空间,为多样体育文化的交流与竞争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另一方面,由于媒介环境下群体规范约束力的降低,群体压力的减小,会促使更多个体在网络空间寻求自我身份表达和认同的资源,而隐身于各种传播空间的“意见领袖”因拥有大量的“粉丝群”,通过对某一主题的上传、转发和评论,起到了“议题设置”的功能,在一定程度引导着社会舆论的发展走势,因此要重视“意见领袖”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中的引领功能,同时要加强信息监管,加快推进法治建设,不断提高传播者的媒介素养。
4.3建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体系和话语体系
发展繁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增强其影响力和传播力,对民族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天人合一”“内外兼修”“身心自然”等历久弥新的“文化基因”要予以坚守,深入挖掘具有文化特色、历史底蕴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构建出一种整体的、符合现代社会公共诉求的、独具时代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价值观,使其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独特的“文化标签”[17],成为能与“他者”体育文化平等对话的文化资本以及建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价值坐标,并使其在文化意义的承载和表征上与现代国家和政府、社会公众群体紧密关联,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所承载的意义结构与人们集体性的文化心理结构重新契合。否则,单纯为迎合外部世界的“文化想象”[11],而进行的带有强烈功利主义色彩的盲目商品化,只会形成完全脱离生活的“假”文化和没有活力的“死”文化,背离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本质。另外,须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保护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过程中,“不能消极地把保护工程看成是对濒危文化遗产的收容所”[18]。“现代传播媒介是一种对个人和社会进行影响、操纵、支配的力量,它具有界定事物、论述事物、解释事物、形成或塑造公共认知行为和价值判断的能力”[19],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其文化影响日趋明显。文化传播主体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要树立文化多元主义的立场,采用灵活多样的传播策略、手段和技巧,把控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互动的合理张力,建立“文化对话”机制,逐渐消除和打破跨文化交流的隔阂与疏离,不断提升我国媒介体育的文化话语权,这样就可以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从术语界定、意义诠释、言说方式3个话语体系要素出发,对全球性文化进行科学的、合理的选择性接受、合己性理解、颠覆性解释、破坏性重构和创造性发展[17]。
5结束语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整体的实现过程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相统一,符号和意义相统一的传播过程,也是人类文化认同的形成的实践过程。当然这种统一不是绝对的统一,这种文化认同也不是普遍的认同,而是基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情境中,或因时间而变,或因空间而异,但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底蕴、文化因子却未曾改变,“本土犹如系物桩,拴住同一本土的人与时间连续体、历史共同体之间相同或相似的经历、情感、身份和主体文化”[17],吸引着人们自觉践行着文化传承的功能。而全球化传播带来的时空压缩和混杂性,致使传播主体异位、意见领袖式微、传播内容同质、传播定位迷失、文化冲突加剧,彻底颠覆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结构,使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维系功能被消解了。伴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众传媒凸显在文化变迁中“舆论领袖”的重要性的同时,正加剧着“文化媒介化”态势,已成为人们赖以观察、认识世界并调整和选择自己行为的须臾不可或缺的参照系[20]。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碎片化、表面化的文化表征,解构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核心价值基础,致使广大受众体育文化身份模糊、混杂与流动,从而引发普遍意义上的认同危机。“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在正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问题的现实基础上,基于传播学视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相关问题进行追溯、描述、解释、修正与创新,如何通过传媒建构起当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新表征,打破“他者”体育文化的禁锢与隔离,重拾“我是谁”“我们是谁”的民族传统文化坐标,进而重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信心,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赵箐,张胜利,廖健太.论文化认同的实质与核心[J].兰州学刊,(6):184-189.
[2]张建华.符号学视域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其传承[J].中国体育科技,,51(3):127-130.
[3]卢高峰,王岗.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问题机遇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4):52-57.
[4]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孟颖,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5]居延安.关于文化传播学的几个问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3):49-54.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67-240.
[7]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M].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31.
[8]石义彬,吴世文.我国大众传媒再现和建构中国文化身份研究:基于数字传播和全球传播环境的思考[J].当代传播,(5):4-7.
[9]刘江宁,周留征.当代中国文化认同问题之透析[J].理论学刊,2013(2):108-111.
[10]让波地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1]王海飞.文化传播与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变迁:裕固族30年来文化变迁的民族志阐释[D].兰州:兰州大学,:10-60.
[12]李克钦.论文化全球化与文化认同建构[J].学术问题研究(综合版),2013(1):61-65.
[13]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4]方国清,王岗.体育全球化意识形态的陷阱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33(5):37-40.
[15]黄家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体育课中的传承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8):83-86.
[16]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的生存[M].胡泳,译.海口:海南出版社,.
[17]邵培仁,夏源.文化本土性特点、危机及其生态重建:以媒介地理学为分析视野[J].当代传播,(2):19-24.
[18]陈永辉,白晋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开发[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43(3):75-80.
[19]陈龙.媒介文化通论[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9.
5.年终总结认同公司文化 篇五
年终总结认同公司文化
1企业就像人一样,有躯干和灵魂,没有灵魂的躯干就是行尸走兽,同样企业没有灵魂也只是机器的堆垒,制造物品的工具。而企业的灵魂就是企业文化,它看不见摸不到,却实实在在的存在于企业中,是企业行为规范的准则,是企业和谐发展的力量。
通过总经理的培训我学习到,企业文化是人的文化,是组成团队个体任何一人素质的综合体现,是企业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所以企业文化就和员工的文化素质息息相关,提高员工素质和加强队伍文化建设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要务,其中员工素质可以由12个字来概括,分别为思想、理想、道德、坚韧、纪律、创新,同时它也是国家提倡的四有新人的创新和发展。
这12个字是人神两界所崇尚的人的品质的最高境界,修真的道路上布满来荆棘,环境是艰苦而恶劣,这也是为什么有苦行僧的原因,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成为圣人的路很艰难,我们或许做不到那么多,但如果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坚持其中的几个,也大有裨益。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有个男嘉宾,全国著名的培训师,说要在多少年之后要超过新东方,口气很大,而在仔细了解他后发现,这么多年著名以来,没有存款和房子。所以我感觉到,一个人的理论素质再好,再懂得很多很多道理,如果不落在地上实事求是的工作,再怎么做也只是空中楼阁,结不出任何果实,最后还落一个骗子的名声。所以我们要求企业文化为目标,夯实我们企业文化建设的道路,践行我们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在工作中认认真真、实事求是、兢兢业业、知难而上、勇攀高峰。
通过总经理细致、风趣、丰富的解说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使我从一个简单的识别层面突然了解到其中的内涵,公司的企业文化目标是让每个员工生活的再好一点,这凸显了董事长作为一个管理者的胸襟和情怀,经典理论上说,企业的目标是什么,是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是实现效益最大化。我们的企业目标与经典理论相悖,却更好的说明了嘉隆地产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公司的经营宗旨是认真工作每一秒,快乐生活每一天。认真工作是快乐生活和生活再好一点的前提,认真工作不是僵硬死板的埋头苦干,不是弄虚作假的表面文章,是快乐的工作,高效的工作,工作不是压力不是硬着头皮的任务它是我们的生活,把它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只有工作快乐生活才快乐,才能把这种快乐当成一种习惯,进而才能快乐生活每一天。
公司的经营理念是团结、务实、创新、高效,这是对企业整体的要求,也是对每一个员工的要求,嘉隆是一个团队,是一个有目标和灵魂的组织,团结、务实是这个组织的基本要求,而创新高效则是团队为之奋斗的目标。所以我们在基础工作中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开展工作,通过员工自觉履行的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把事做正确的工作作风,实现公司的长远发展目标。通过这次学习,我认真规整了人力资源中心的工作,通过提高本部门人员的业务素质,来践行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
年终总结认同公司文化
2董事长充满激情的8个小时的精彩讲解和培训,把经过十四年的积淀、沉蕴的企业文化,提炼了出来,展现在大家面前,让人耳目一新、为之一振、欢欣鼓舞,我深深地感到,新的企业文化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必将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当前企业发展的瓶颈一定会由此而突破,企业一定会由此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企业的基业长青得到了切实保障!
整个企业文化体系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基调,充满着人文关怀的精神,蕴含着深深的人生哲理,让人感到温暖、温馨、尊重、自豪、激情。企业的使命由原来的大而空、遥远不可触摸演变为现在的“员工幸福,顾客满意”,更加现实、贴近大众心理;企业愿景由原来的模糊、不明确,变得更加具体、清晰:“员工实现梦想,企业健康长寿”。
核心价值观:诚实守信、用心服务、敢于担当、感恩回馈,不仅体现着做人的道理,更体现着立身于社会之道和生存法则;家文化的营造:爱心、信任、责任、宽容、和谐五大元素的融入,会把大家庭中的每个成员熏陶得完美、完善、和谐、荣辱与共。“卖放心商品,做良心企业”的企业宗旨,彰显着企业生存的底线和社会良知的责任感。“诚信、务实、拼搏、创新”的企业精神,是企业永恒发展不变的精、气、神。
企业文化体系中的五大应用理念:人力资源理念、经营理念、管理理念、服务理念、营销理念。是企业各个环节的实操行为规范,每一部分都包含有宗旨、目标、措施、策略,这些行为规范,不仅是企业价值的心灵取向、外在表现,更是企业要达到目标的理性选择,具有明确、清晰、健康、向上、实操性强的特点。
可以说新的企业文化体系的建立在企业的发展史上应该是划时代的标志,它的推广必将成为企业的动力之源、治理之本、凝聚力之魂,是企业取得成功、不断发展壮大的关键。
企业文化体系的确立后,如何推广宣传、落地生根,应该是下一步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以后我们应持续不断地将企业文化理念渗透到每个员工心中,渗透到大家的服务工作和管理工作中;贯穿于每个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工作考核中,把企业文化理念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让所有员工都能够共有企业文化所体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如此,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才能轻易实现,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才能真正增强。只有当员工深刻的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符合企业文化要求的,处处以企业文化来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企业文化才能真正的发挥其终极的效果。
我相信,在新的企业文化的指引、熏陶下,大家一定会在万果园大家庭里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心情舒畅地得到发展、得以创新,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素养,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含金量,齐心合力将企业规模做大、实力做强、形象做优!愿每一个万果园人在万果园大家庭里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愿万果园企业健康发展基业长青!
年终总结认同公司文化
3200x年是我们XX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年”,锐意创新的时代要求鞭策着我们努力培植先进的企业文化。我们对企业文化塑造应该报一种什么样的期望,企业文化究竟能够给企业带来什么成果?我认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保证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持续发展。
首先,企业文化塑造是为了使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企业文化塑造中,主要通过共同价值观及理念的贯彻落实来增强对内部的凝聚力。在XX,你总觉得自己是受尊重的,你不用担心自己学不到东西,得不到重用。做大做强做优企业的追求不断地昭示着我们进取不息、追求卓越。追求卓越的核心思想就是创新。追求卓越表现了XX人永不自满、永远进取、永远创新的生生不息的精神境界。作为XX的一员,企业的利益高于一切。
其次,企业文化是为了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企业文化要能够“看得见”,我们要让XX企业文化出现在全公司的各个角落。不但要有能够体现公司文化的办公环境、建筑和设施,在办公区、会议室、板报、内刊等传播媒介和公众场合,更要注意时时宣传和阐释我们公司的文化,尤其是企业文化理念;企业文化还要让员工“感受到”,员工的感受来自于切身的工作,与其相关的因素有领导风格、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团队关系、培训体系、制度和规范等。对企业管理者来说,培养学习的文化,形成学习的氛围,提倡团队合作,经常与下属沟通和交流,定期进行反思和感悟,这样才能真正领会到文化的真谛;企业文化更要让员工“自己做”,必须让员工行动起来,即使是带一定强制性的,但必须按照要求做,也就是进行“文化体验”。在体验时,是否考虑能够给员工一些利益,如轻松的沟通环境、更加灵活的激励机制。这些细节可以让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好比我们在促销中的“尝一尝”。
第三,企业文化是为了将企业的生命周期延长。我们要在狠抓公司各项管理的进程中,始终将企业文化建设贯穿其中,开展职工演唱会、诗歌朗诵、体育比赛等系列活动,帮助职工陶冶情操、娱乐身心。商战无情,随着外来超市的不断进入,零售业竞争硝烟弥漫。我们XX连锁要在挑战面前审时度势,要迎难而上、稳扎稳打、步步推进,力求从商品、企业,服务三个方面做大自己的品牌。以“高品质,多品种、低价位”为经营宗旨,以“创石家庄人自己的连锁品牌,做石家庄人自己的低价卖场”为己任,打造连锁超市的核心竞争优势,行业创优、区域创优。同时构建科学管理机制,成功的把打造学习型团队、培育现代的企业文化、提升员工素质作为企业创新发展的不竭之源。这样既增强了企业的团队精神和文化品位,形成了XX特有的向心力,凝聚力,又激发了员工以企业为荣的学习力,创造力。
在新的一年中,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员工在企业中的成长,经常举办业务培训,将经营中总结的经验和学习心得与他们分享,并采用外出参观、跟班学习、组织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为他们发展提供平台。同时通过培训和企业文化的熏陶,使他们严格自律、刻苦学习、踏实苦干,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身价值。因为只有具备智慧和激情才能让我们的员工魅力持久。没有文化支持的企业干不成大事,不去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很可能被时代所淘汰。因此,把创建学习型组织与企业文化建设很好结合起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将培育进步的企业文化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作为企业管理的主导环节,在这样一种企业文化的氛围中,我们XX人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努力“学习新知识、创造新业绩、倡扬新风尚、建设新生活”,使大家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心情舒畅地得到发展、得以创新,提升自己生命的价值,将企业规模做大、实力做强、形象做优。
年终总结认同公司文化
4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经营思想、管理模式、团队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其同类企业的基本标志。通过企业文化的学习,使我更进一步了解了柳汽企业文化的内涵,明确了我们到底要怎么把企业文化融入我们的工作中去。
企业文化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文化,人是知识和技术的载体,因而而企业文化重在对人的最大潜能的发挥,而这种潜能的最终目标是转变员工的思想认识,提高他们的专业理论和技术能力,从而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柳汽的企业精神是:“自立自强、创优创新、同心同德、为国为民”,它一种动力,一种工作理念,它是公司的生命和灵魂,使公司走向成功,使公司的一切工作都以卓越的成效完成,真正做到“更上一层楼”。而核心价值观“持续改进,创优创新;靠大靠强,质量优先;海纳百川,客户至上”更是对柳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具体体现在:“持续改进”强调积累,积少成多,化时间为空间,积累一点点的进步为巨大的进步;“创优创新”要求我们每位员工多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或许就能找出更好的方式给客户创造最优的价值、获得更多的回报;“靠大靠强”则要求我们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始终以更好的企业为标杆,包括他们的组织、文化、管理都应该成为我们整个生产经营,使我们的工作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质量优先”说出了质量永远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持续生存发展的基础;“海纳百川”指出了汽车行业是技术密集、人才密集型的企业,汇聚各种人才,先进的技术管理,彼此相互融合、创新,企业方能做强做大;“客户至上”,顾客就是上帝,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出发点,提高公司产品的知名度。目前,我公司和国内外大公司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的品牌知名度还不高,同时我们的产品和和国内外知名企业相比也存在的一定的差距,唯有通过“持续改进,创优创新;靠大靠强,质量优先”,确定有自己特色的柳汽精神,用不变的核心理念来迎接瞬息万变的市场挑战,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6.全球化、文化认同与文化帝国主义 篇六
摘要 对于“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认同危机与文化帝国主义现象,本文从多侧面作了论析,认为:全球化是人类认识模式转变的标志,隐含着从西方中心主义的单一思想方法向多元思想方法的转变。意味着要把不同文化的共同体激活,共同参与人类文明建设。文化认同是个动态的概念,必须在与其它文化的相对关系中进行自我界定。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帝国主义就等于全球化。我们要确立全球化的问题意识,把全球化、问题化结合起来加以考察,在多重批判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7.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篇七
追本溯源, 以相同历史文化起源、共有文化遗产为基础的所谓“欧洲文化”是客观存在的。这也是不同国家的欧洲人在共同面对非欧洲人的时候, 对自己同属欧洲公民这一身份存在认同感的原因。在面对非欧洲人的时候, 他们往往能够将“自我”的概念扩展至整个欧洲, 即其不仅仅是法国人、英国人、西班牙人、比利时人, 在面对非欧洲人的时候, 他们很容易同时认同自己还是欧洲人这一共有身份。但是相对的, 与欧洲各民族国家在形成过程中产生深入人心的本民族文化传统以及由此产生的所谓“民族文化认同”来说, 作为“欧洲文化认同”基础的欧洲共有文化和历史却显得有些宽泛, 其作为欧洲人的共同记忆, 能够提供给欧洲文化认同感的力量有限。
正因如此, 欧洲人在面对其他民族欧洲人的时候, 常常无法通过所谓“欧洲文化认同感”认定对方与自我同属一个团体。具体地说, 法国人和英国人在同时面对美国人的时候他们可以通过所谓的“欧洲文化认同”模糊彼此之间的界限, 此时他们都认同自己是“欧洲人”, 但是当法国人在面对英国人的时候却无法将对方视为同一群体, 这正是因为相对于所谓“欧洲文化认同”来说, 欧洲各民族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来得更加强烈。同时, 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深, 欧洲文化认同相对于民族文化认同力量上的薄弱导致欧洲一些国家中极端民族主义倾向的暗潮开始涌动。民族文化认同和欧洲文化认同力量的不均衡成为制约欧洲一体化发展的瓶颈, 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2 欧盟东扩带来的文化认同危机
中东欧国家的相继入盟消除了东西欧国家之间长期存在的我们与他者之间的界限, 体现了更多欧洲国家对欧盟的认同。此外新入盟的中东欧国家在经济基础上相对于西欧国家来说较为落后, 对经济利益的诉求是这些国家对欧盟产生认同感的基本动力, 反过来说, 中东欧国家丰富的自然资源、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东扩后随之而来的更高国际影响力, 也吸引了欧盟的目光。事实上, 欧盟东扩以来, 新老成员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冷战后, 很多原属华约阵营的中东欧国家提出了“回归欧洲”的口号, 试图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来努力满足欧盟的成员国资格要求。现在看来, 其大多通过政治经济层面上对欧盟的助益而达到了目的。但是, 欧盟东扩带来的经济层面上的认同并不能掩盖这一行动在其他方面带来的困惑。
在政治上, 新入盟的这些中东欧国家在冷战时期大多属于华约阵营, 近半个世纪的东西方对抗所带来的文化价值观念上的冲突, 不能一朝一夕就被轻易消融。在经济上, 新近入盟的各中东欧国家因为经济基础簿弱, 为促进欧盟经济的整体发展速度, 欧盟各项政策势必向其进行一定的倾斜, 这也注定会伤害欧盟内一些经济较发达国家的利益, 导致原欧盟国家和新入盟国家之间的对立。
此外, 自1987年就开始申请入盟的土耳其, 至今仍被欧盟拒之门外, 文化认同的差异, 使其难以实现跨文化交际。1994年, 欧盟就明确规定, 除信奉基督教的波罗的海国家之外, 排除所有信奉东正教的苏联加盟共和国加入欧盟的可能。但随着欧盟东扩的步伐, 这一条文已经形同虚设。但是不管怎么说, 新近入盟的中东欧国家在历史文化起源上与西欧国家同根同源, 在历史上即被视为传统欧洲国家, 在文化历史根源上新入盟国家与原欧盟成员国公民之间存在文化认同感, 原欧盟成员国公民不管是否接受其加入欧盟, 均承认这些国家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均属于欧洲国家。而土耳其则不然, 在地理上, 土耳其只有3%的领土和12%的人口处于欧洲, 在历史上, 土耳其也从未被承认是一个欧洲国家, 在宗教文化上, 土耳其99%的国民信奉伊斯兰教, 其在历史上更曾是基督教欧洲最大的敌人, 拜占庭帝国就是覆没于土耳其的铁蹄之下。因此, 土耳其从未被欧洲人划入“本我”的范畴。这也就是为什么虽然接纳土耳其加入欧盟能够给整个欧盟带来巨大利益, 但是仍无法被大多数欧盟民众接受的原因, 在这里“文化认同”就是最主要的问题。
3 精英与大众文化认同意识的不同步带来的制约
欧盟一直依赖一群杰出的文化政治精英来影响和推动着欧洲联合的进程。但是欧洲集体认同在力量上的缺失导致了欧洲精英阶层和普通欧洲民众在欧洲文化认同上的不同步。由于欧洲精英团体在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对民众意愿的忽视, 导致广大欧洲民众长期以来难以表达自己的意愿, 长时间累积的疑虑最终导致两种结果, 或者是长期压抑下的爆发, 具体表现在欧洲宪法条约在法国和荷兰被否决, 或者是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渐趋冷漠。无论是哪种结果, 都是由于欧洲精英阶层和普通欧洲民众在欧洲文化认同上的不同步, 导致的跨文化交际的失败。例如, 在1979———1999年这20年间, 参加欧洲选举的选民数量逐年下降:1979年为61.14%, 1984年为59%, 1991年为57.12%, 1994年为56.15%, 1999年甚至低于50%。即使在欧盟的核心国家法国和德国, 1999年的参选率也只有44%和45%, 英国则更低, 只有25%。而2004年6月10日———13日的欧洲议会选举投票率则不足45%, 创25年来的新低。曾经极力争取入盟的斯洛伐克仅有16%的选民参加了投票。这些数据表明, 至今为止, 欧洲一体化仍是一项属于精英的运动, 欧洲民众因长期意见受到忽视, 对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热情逐年下降, 对现有欧洲体制的认同感有待加强。
4 前南问题的处置失当引发的认同危机
前南斯拉夫地区作为欧洲传统热点地区, 同样也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世界少数几个爆发大规模战乱的地区之一, 在历史上一直号称欧洲的火药桶。其既曾作为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也曾因国内复杂多变的民族问题广受世人关注。从1991年塞尔维亚引发战争, 到1992年穆族在波斯尼亚地区受到残害, 直到后期国内全面战争的爆发和北约的干涉。在这一期间欧盟的无所作为令人们产生了对欧盟的信任缺乏, 并最终引发了对欧洲联盟的信任危机。事件发生后, 不仅当地居民, 就连很多原本对欧盟抱以希望的欧洲民众也失去了对欧盟的信任, 变得不再对这一新生联盟存有认同, 最终不再相信欧盟能够真正具备维护欧洲“统一”的能力了。
而在前南战争真正爆发以后, 欧盟又多次处置失当。南斯拉夫在历史上从不是一个真正的多民族国家, 反倒是一个用铁腕手段强行整合到一起的人为国家。欧盟领导人从自身利益出发惧怕南斯拉夫的分裂会影响到自己, 从而选择对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不闻不问, 或者说选择了支持实际上的施暴者, 以至于南斯拉夫冲突逐渐扩大。在这场灾难中欧盟对道义责任的选择性遗忘最终导致其失去了很多欧洲民众对其的认同感。
南斯拉夫各民族之间的不认同导致这场战争既不能置之不理, 更不能强制压迫, 妄图通过谈判疏导的方式解决纠纷, 强行维持南斯拉夫作为一个统一国家而存在的方式本不可行。欧盟忽视南斯拉夫内部认同危机的做法, 最终导致了自己的被动, 也最终因此令大批原本对自己存有希望的欧洲民众对欧盟产生了不信任、不认同。
5 宗教语言文化差异性带来的认同问题
从语言文化起源和宗教观点上看, 欧洲人甚至可以称之为是一个统一的大民族。但是, 地缘文化和宗教也将其分成了几个明显不同的小族群。每个小族群在语言、历史文化、宗教上都有各自的显著特性。例如, 从语言历史文化方面, 我们可以把欧洲分成三部分。区分这三个小族群的“边界”, 跟当前的政治边界并不相一致。伊比利亚半岛、意大利半岛直至高卢地区在历史上均曾被纳入罗马规范或罗马帝国版图并因此形成拉丁地中海文化圈, 其语言同属于拉丁语系的各种方言, 因此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拉丁欧洲族群。而在历史上并未被罗马化, 居住在莱茵河、多瑙河以北的日耳曼各族则保有着其日耳曼文化, 其范围包括当今的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国家、德国的大部分、比利时中部、法国东北部 (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 、瑞士以及荷兰和英国。这一地区的语言大都属于日耳曼语系, 主要包括德语、英语、荷兰语、瑞典语等。我们可以称其为日耳曼欧洲族群。除了以上两个族群, 欧洲还存在着一个斯拉夫文化圈, 主要包括各族斯拉夫人。主要范围包括东欧各斯拉夫民族、奥地利以及德国东南部地区的人民, 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斯拉夫欧洲族群。这种族群和政治边界的不一致, 经常导致国家与国家之间产生敌意。例如法国大部分属于拉丁欧洲族群, 而和德国接壤的东北部 (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 却属于日耳曼欧洲族群, 这最终导致了法德两国历史上的长期对立。
除了以语言文化划分的欧洲文化圈以外, 我们还可以用宗教为欧洲划分不同的文化圈。在历史上, 基督教在欧洲分化成了三种不同的信仰体系: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拉丁欧洲族群中的所有国家民族, 都属于天主教信仰体系。在这一地区, 同一语言文化圈信仰同一宗教, 语言文化疆界和宗教疆界重合。民族宗教矛盾较少, 故此这一地区在历史上相对较为稳定。而在斯拉夫欧洲地区, 情况却十分复杂。在这一地区的各族斯拉夫人民有的属于天主教世界, 有的却属于东正教世界。这种信仰文化圈和语言民族文化圈的不一致, 经常导致冲突的发生。
通过以上分析, 可以看出虽然大多数欧洲人具有以相同的历史文化思想和基督教宗教传统为基础的共同文化, 但是欧洲各国在各民族历史、文化、语言、政治等方面存在强烈的差异性。因此, 虽然欧洲文化认同推动了欧盟的建立和发展, 但是随着欧盟范围的逐渐扩大、欧盟成员国逐渐增多, 欧盟内部的共性减少, 对各自利益诉求的渐趋复杂, 一些成员国对欧盟整体的共同利益和目标产生了非议, 动摇了认同的基础, 影响了跨文化交际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3:155.
[2]刘先宽.印欧语系的起源及特点[J].辽宁医学院学报, 2008, (1) :81.
[3]杜耀文.跨文化交际与翻译[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5, (11) :61.
8.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篇八
关键词:员工;企业文化;认同;执行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使企业软实力的集中反映,事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重大而深远。企业文化建设中如何强化员工对国家电网“五统一”企业文化的认同与执行,就是要使国家电网“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到各级干部和全体员工的日常行为上,成为助推企业中心工作的思想基础。在国家电网优秀企业文化建设的传播和落地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有以下的认识与体会。
1.企业文化认同和执行存在问题及其分析
(一)结合难
企业文化理念深刻、内涵深远、涉及面广,从根本上说并不是一种纯理论东西,而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系,需要各项具体工作来推进,离开了具体工作的持续推进,企业文化就会好看不中用。但是在实际中往往会出现“两个推进”结合不好,互受影响(业务工作推进与企业文化传播与落地的推进)。由于我院整合的业务数量多,办公地点分散,工作独立性相对较强,很少有合适的平台和场所加强企业文化传播。再加上员工大多数工作较繁忙,对企业组织开展的各类活动有时分身无暇,给按时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和相关活动带来了困难。
(二)内化难
员工要将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主动地转化成为员工日常的行为上。关键是要员工自觉树立这些意识,并将这些品质“内化”为自觉行动。根据调研发现大部分员工都对过去的那种教条式的理念灌输表示抵触情绪,表示以往企业文化传播的形式比较单一、内容比较枯燥,在企业文化的执行上则存在着与实际结合不紧密、与中心工作脱节的现象,尚须不断改进和完善,以迎合员工中不断涌现的新要求。
(三)考核难
考核评价,是促进各项工作落实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自开展企业文化“三大工程”以来,我院党委制定了实施方案,但总体来说内容不够系统、科学,方法比较粗放,整个企业文化的考评体系还没完全建立起来。
2.创新企业文化认同与执行的实施方式与措施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最有挑战性的一个环节就是企业文化的落地与执行。原因就在于企业文化落地不仅是对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过程,更是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实践并且融入企业中心工作,成为习惯的过程。为此,经研院党委在企业文化的认同和执行上下苦功,精心打造企业文化宣传阵地,并找准结合点,树立“劲雁”品牌,助推企业中心工作的同时还实现员工整体素质的提升。
(一)精心打造三大宣贯平台,树立“劲雁“品牌
以“劲雁心桥”为平台,为员工建设一个表达诉求、畅谈体会的园地。鼓励员工深入一线发掘“闪光点”,宣传身边人、身边事,在院范围内营造学习先进、关爱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先进的示范作用、引领作用和表率作用,以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感染员工、鼓舞员工,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以“劲雁翱翔”为主线,为员工开辟一个展示才艺、拓展能力的天地。通过开展“劲雁·建摄我家”摄影活动、趣味游泳比赛、职工羽毛球友谊赛等文体活动,引导员工积极探创造思维与团队精神,优化了员工的工作心态、工作思路和工作效率。
以“劲雁启航”为抓手,为青年提供一个释放活力、碰撞思想的舞台。自我院成立以来,青年员工的队伍不断壮大,这部分青年有知识、有热情、有朝气、有能力,是企业各项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在院党委的领导下,青年协会为青年牵线搭桥、提供舞台,帮助青年员工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成长成才。
3、找准落地突破点,努力做到“三结合”
企业文化与加强企业制度建设相结合。企业制度本身即体现着企业文化,通过制度这一载体把所倡导的“五统一”价值理念渗透到管理过程,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员工执行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员工执行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将统一的企业文化融入执行力建设中,将其渗透到企业的建章立制和制度规定宣贯上,使其成为员工执行意识的有机组成部分时,才能使每位员工深刻理解并认真实践提升执行力的要求。
企业文化与加强员工队伍素质相结合。员工队伍的素质高低是决定执行力建设是否有效的根本。我院把统一的企业文化融入各项工作实施细则中,通过增强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干部员工工作作风不断强化,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团队执行力也得以全面加强。
企业文化与电网建设相结合。在重大工程前期工作中,积极与工程所在辖区的党组织开展党建联建工作,进一步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充分发挥建设单位的统筹协调作用、施工单位的专业技术优势、以及街道联系社区群众的优势,为项目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4、结语
让统一的企业文化从书上、墙上走进员工的心中,得到员工的认同;同时找准落地的突破,使其转化为企业的竞争能力,转化成员工成长所需的正能量,这是企业文化建设最终的落脚点。今年院党委集众智,纳贤言,围绕院中心工作在企业文化的认同与执行上进行了深层次地探索,有效地提升了团队凝聚力和员工归属感,树立了“劲雁”为品牌,很好地为“大建设”、“大规划”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和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张惠敏,推进文化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J].石油知识,2010,〔04〕
[2] 丁军,发展职工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企业管理[J].2009
9.红色文化认同感现状问卷调查 篇九
一、导语:
(一)调查意图。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精神品质,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承接着过去、启迪着现实、昭示着未来,具有特定的历史性和鲜明的现实性,它是时代精神不断发展创新的坚实文化基质,是当代人宝贵的精神食粮,并且红色文化建设涉及到民族精神的坐标与社会发展的导向。而当代人处于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价值多元化时代,与红色文化产生的生活时代不同,所以对红色文化的感知程度和认同程度也不同。因而,结合时代特征和当代人民的现实实践,深入剖析其与红色文化认同的表现,不断挖掘红色文化的价值资源,对培育当代人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对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调查对象:当代普通民众
(三)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四)参与调查人员:罗婧、刘真、吴佳欢、谢慧、邹姝、杨尧尧、胡益明、张安琪
二、调查问卷主题:
第 1 题 [ 单项选择题 ]
你的性别是?()
A 男B 女
第 2 题 [ 单项选择题 ]
你的年龄为?()
A 20岁以下B 20至40岁C 40至60岁D 60岁以上
第 3 题 [ 单项选择题 ]
你会去看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电影或电视剧吗?()
A非常想看B已经看过了C可能会看D不想看
第 4 题 [ 单项选择题 ]
你经常参加红色旅游吗?()
A经常(一年多次)B偶尔(一年一次)C 很少(几年一次)D 不参加
第 5 题 [ 单项选择题 ]
如果你去红色景点旅游,是因为?()
A欣赏怡人的风景B领略红色文化,感受革命精神C没什么目的,放松放松
第 6 题 [ 多项选择题 ]
你对于红色旅游(参观遗址,学习继承革命精神)的看法是?()A是学习革命文化,传承革命精神的一种方式B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C可以倡导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D是提升当地经济发展的一种方式E就是一种普通的旅游,没有什么实质意义F有利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第 7 题 [ 单项选择题 ]
你的学校或者单位会举办一些有关红色文化的活动吗,如红歌比赛、演讲比赛等?()
A经常(一年多次)B偶尔(一年一次)C很少(几年一次)D 没有
第 8 题 [ 单项选择题 ]
如果举办红色文化的活动,你愿意参加嘛?()
A 非常愿意B视情况而定C没兴趣
第 9 题 [ 单项选择题 ]
你会特别关注以红色文化为背景的影视作品,话剧等文艺作品吗?()
A非常关注B偶尔关注C不怎么关注
第 10 题 [ 单项选择题 ]
你是否成长于红色地区?()
A 是B 不是
第 11 题 [ 单项选择题 ]
当你发现那些红色革命遗址遭到游客破坏时,您的态度是?()
A 气愤并阻止B惋惜但无能为力C 无所谓
第 12 题 [ 单项选择题 ]
你认为在许多外来文化进入中国的潮流下对红色文化有影响吗?()
A影响非常大B有一定影响C没什么影响
第 13 题 [ 单项选择题 ]
如果红色文化正在逐渐消亡,你会?()
A极力挽救B遗憾惋惜C顺其自然D与我无关
第 14 题 [ 单项选择题 ]
你认为近几年社会对红色文化的宣传程度怎么样?()
A宣传力度很大B宣传力度一般C不了解或从未听说
第 15 题 [ 单项选择题 ]
你认为红色文化对中国文化来说重要吗?()
A非常重要B重要C 一般D 不重要
三、结论分析:
(一)结论:我们的调查对象是网民们,参加调查问卷的总共有55人,其中男性53%,女性47%。20岁以下85%,20至40岁15%,40至60岁以及60岁以上都是0%。有7%的人非常想看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影视作品,18%的已经看过,有36%的人表示可能会看,38%的不想看。2%的人经常会去参加红色旅游,33%的偶尔会参加,44%的很少参加,22%的从不参加。如果去到了红色景点,47%的人是为了领略红色文化,感受革命精神,29%的是因为欣赏怡人的风景,24%的人是没设么目的,只想放松一下。网民们对于红色旅游的看法各不相同(多选题),有64%的认为是学习革命文化,传承革命精神的方式,56%的认为是提升当地经济发展的一种方式,53%的认为可以提倡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45%的认为可以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44%认为有利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只有18%认为就是一种普通的旅游,没有什么实质
意义。有22%的学校或单位经常举办红色文化活动,55%的偶尔举办,20%的很少举办,只有4%的没有举办过。如果举办了,有26%的人表示非常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有64%的表示视情况而定,有10%的表示没兴趣。只有4%的人表示会特别关注红色文化的文艺作品,而有51%的表示偶尔会关注,有45%的不怎么关注。在调查的对象中有35%的成长于红色地区,65%的不是成长于红色地区。当发现红色革命遗址被破话时,只有22%的表示会气愤并阻止,有64%的认为惋惜但无能为力,而有15%的表示无所谓。有18%的人认为许多外来文化进入中国潮流对红色文化的影响非常大,有71%的认为有一定影响,11%的认为没什么影响。如果红色文化正在消亡,20%的人会极力挽救,有36%的感到遗憾惋惜,38%的认为顺其自然,有5%的人认为与我无关。有45%的人认为近几年社会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很大,44%的认为宣传力度一般,11%的表示不了解。而关于红色文化对中国文化是否重要,有36%的人表示非常重要,也有36%的人认为重要,有20%的认为一般,7%的认为不重要。
(二)分析:由调查问卷的结论看出,红色文化的历史记忆正在逐渐淡化,红色文化价值标准已经开始破损,红色文化的表达挣处于失语状态。
(三)形成原因:
1、功利化教育的学科偏误
2、信息化时代的价值解构
3、全球化浪潮的文化霸权
(四)危机与对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有效地消解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的认同危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观念上层建筑,它一旦真正建立,就会形成强大的动力场,全方位地渗透和改造社会生活。
1、坚持指导思想,创新历史教育,强化当代群众红色文化的历史记忆
2、弘扬民族精神,加强信息管理,帮助当代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0.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篇十
一、跨文化传播与文化认同辨析
1.文化认同是在文化的选择中实现“自我构建”。民族文化及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以及维系国家和民族的重要纽带,也是民族国家“合法性”来源.认同是在外界的互动的基础上建构的,认同是建立在差异的基础上的①。索绪尔认为“差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意义的根本,没有它,意义就不存在。认同的“实践性”就在于文化的实践性,在作为区别差异的象征结构中,主体在文化的选择性过程中实现“自我”的建构②。
2.跨文化传播需要共同意义空间。传播成立的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否则传而不通③。对于跨文化传播而言,传播的意义构建和文化情境密切相关。“传播活动的发生,就是意义由一种文化情境向另一种文化情境的变动,它是社会的也是历史的变动过程④。就意义的建构而言,作为传播主体的传播者和受传者,他们对意义的传播和接受,都受制于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正是由于凭借统一文化背景和共享的意义,社会成员在思考和解释这个世界……”。
二、中国电视剧跨文化传播进程中寻求文化认同面临的困境
1.辐射范围和人群的局限。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与中国文化接近,故而中国电视剧热销东南亚,深受这些国家人民的喜欢。虽然中国电视剧也在欧美国家的各大电视台播放,但受到文化产业保护政策的影响,他们很少登陆主流频道,登陆黄金时段,其受众大多是当地华人、华侨及移民二代“香蕉人”,所以形象的总结成“中国电视剧火爆东南亚,欧美遇冷”不足为过。
2.语言和生活习惯差异。比如中国古装剧中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人物线索就令老外们不得要领,有些根本找不到对等的词汇来翻译,会影响受众对信息的接收的。其次,不同国家人民审美和生活方式、价值观有很大差异。就像东北二人转,赵本山的小品北方的观众津津乐道,在南方相对就不会那么受欢迎一样,因为生活习惯的差异,外国人是很难理解《东北一家人》的笑点的。缺少共同的生活体验和文化背景,很多电视剧外国人觉得无趣。
3.精华糟粕并存,商业化下精神内核的缺失。在中国当下穿越剧、宫斗剧收视蹿红,此类电视剧打着历史、古典名著的的幌子,其所诠释的历史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的解构,对人性庸俗或险恶的暴露与夸大,这种不良的创作倾向有蔓延的趋势,一些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也开始荒诞狗血,不接地气,却对历史缺乏独特的人文视角与反思力量,对当下缺少现实关注与互动,价值观扭曲。目前很多电视剧的出口都是民营公司在运作,资本和盈利为首要考虑因素,过度的商业开发而忽视其中所包含的的符号意义和美学价值。雷剧大行其道,不得不让人忧虑,更不指望他们对外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引起外国受众的共鸣与认同,真实传播中国的国家形象了。
三、电视剧如何在跨文化传播时提高文化认同感
1.传而不通是缺乏共同的意义空间,中国故事需找好角度。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幅员辽阔的国土为我们的电视剧工作者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这些故事同样对外国人有很大的吸引力。能否讲好中国故事,很重要。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是“花木兰”、“熊猫”、“孙悟空”等具有中国文化的符号中,被好莱坞搬上屏幕,成为借中国形象行美国精神的范本,这表明并不是我们缺少资源,而是我们对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缺乏好的角度和立意。电视剧创作人员要善于从我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去寻找和挖掘有特色的故事题材,但不能仅仅停留于此,还要注重“中国故事,世界表达”,找到受众能够接受的切入点。
伏尔泰就曾对元杂剧《赵氏孤儿》进行了改编和二度创作,改变时,他将儒家思想加以修改,使之为他的启蒙主义思想服务,构建了一部全新的话剧,同时也将中国的文化和哲学理念以西方人较易接受的方式代入了欧洲⑤。如何挖掘古今历史背后共同的人性本质,寻求中外文化相通的价值诉求,进而达到国内外公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同,成为今天中国电视剧走向世界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2.影视技术手段的运用,针对受众进行文化包装。很多外国受众反应中国的电视剧剧情不够紧凑,拖沓,冗长无趣,相对于美剧成熟的的制作手法,显得毫无吸引力,就更不用谈电视剧所蕴含的哲理了。这点我们不妨借鉴韩剧的一些手法。韩国电视剧具有很深的东方文化底蕴,但场景画面却很具现代魅力,电视的制作上是经过精心安排和策划的,从背景音乐、道具服装、发型服饰都营造出恰到好处的氛围,这让韩剧闪烁着现代化的光鲜外表和传统家庭美德和仁义道德,造就了广传于世的“韩流现象”⑥。《阿凡达》等影片和《越狱》《老友记》等美剧之所以风靡世界,除了故事内核外,影视技术、创作技巧,后期包装等也发挥了很大作用,这值得中国的电视剧工作者借鉴。
3.电视剧拍摄、运作方式的变革。我们发现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国外受众所拍摄的电视剧,基本都是都是跟国内国观众见面后,找人翻译配音重新剪辑再销售到国外市场。从剧本、演员、后期制作到发行,缺乏整体规划。中国的电视剧要针对不同国家的观众,创作人员应对其文化背景、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接受特点等进行深入了解,针对性地推出不同的影视剧版本,提高影视剧在不同国家的跨文化传播能力,而不是仅仅翻译成外语就可以了。比如一部电视剧可以同样的故事针对不同市场拍摄多个不同版本,演员选择时选择对外国受众具有号召力的演员,电视剧的剪辑按照受众的接受习惯进行剪辑,电视剧的创作者要站在文化传播的立场上,选择正确的传播策略,让外国的受众对中国电视剧产生兴趣,进而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
四、结语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推荐阅读:
浅析税务文化的文化认同07-09
中华传统文化的启示01-02
中华文化的国旗下讲话稿07-16
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06-17
中华传统文化的心得及感悟12-16
关于传承中华文化的征文800字作文10-17
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传承与创新11-12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诗意生存11-16
灿烂的中华文化整体化教学设计10-27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政治备课教案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