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考试试题

2024-07-28

中国地理考试试题(8篇)

1.中国地理考试试题 篇一

中国旅游地理期末试题2014.07.02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7分)1.辽宁满族人主要信奉()

A.小乘佛教B.全真教C.萨满教D.道教

2.大连金石滩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经国务院何时批准设立的?()A.1988 年B.1990 年C.1992 年D.1995 年

3.被誉为台湾八景中的绝胜,也是台湾岛上唯一的天然湖泊是()。A.罗布湖B.日月潭B.文丁湖D.洞庭湖

4.()在群山环抱之中,海拔 2194 米,但却是我国最高的火山湖,是我国最深的湖泊。A.天池B.松花江C.兴凯湖D.镜泊湖

5.我国少数满族、回族、黎族的主要分布省区依次为()

A.辽宁、内蒙古、广西B.吉林、海南、广西B.吉林、海南、河南D.辽宁、宁夏、海南 6.为 “ 丹顶鹤之乡 ” 的我国旅游胜地是()。

A.丰林自然保护区B.扎龙自然保护区C.呼伦贝尔大草原D.三江沼泽区7.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是()

A.龙门石窟B.云冈石窟C.敦煌石窟D.麦积山石窟

8.古人称为“金陵第一名胜”的是()A.玄武湖B.莫愁湖C.太湖D.东湖9.江南四大名园为()。

A.沧浪亭、寄畅园、狮子林、留园B.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 B.拙政园、留园、个园、狮子林D.拙政园、个园、寄畅园、狮子林 10."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指()A.蓬莱阁B.滕王阁C.岳阳楼D.黄鹤楼

11.我国最低的盆地是()A.吐鲁番B.准格尔C.塔里木D.四川盆地 12.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同信仰有关,当地独特的底下暗沟渠叫。()A.东正教 灵渠 B.藏传佛教 坎儿井 C.伊斯兰教 坎儿井 D.藏传佛教 灵渠13.从气候的角度看,湖北省绝大部分属于气候。()A.温带B.热带C.亚热带D.中温带

14.湘绣以()为代表作。A.芙蓉鲤鱼B.百鸟朝凤B.猫D.狮虎15.目前,已经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我省景区是()。A.安岳石刻B.峨眉山 — 乐山大佛C.海螺沟D.碧峰峡16.“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描写的是()A.重庆B.成都C.昆明D.南宁

17.被誉为"童话世界"的是()A.雁荡山B.武陵源C.九寨沟D.黄龙 18.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分别具有下列哪些特色?()A.雄、幽、秀B.雄、幽、险C.险、雄、秀D.险、幽、雄

19.我国最大的岛屿是()A.海南岛B.台湾岛C.崇明岛D.香港岛 20.鼓浪屿,南普陀,万石山景点属于()旅游中心城市。A.香港B.广州B.珠海D.厦门

21.被称为石头城的是()A.南京B.西安C.平遥D.大理

22.湖南菜中的代表名菜()A.肥鱼肚B.佛跳墙C.三蛇龙虎会D.宫保鸡丁 23.蒙语意为“青色的城”是()A.包头B.乌鲁木齐C.呼和浩特D.齐齐哈尔 24.以啄木鸟为标志城市是()A.牡丹江市B.伊春市C.五大连池市D.哈尔滨市 25.“昼看三国河山貌,夜闻三国鸡犬声”指的是哪里

A.长白山B.旅顺口C.珲春D.大连 26.被誉为“盛唐石刻艺术的露天展览馆”是 A.茂陵B.乾陵C.阳陵D.黄帝陵

27.下列名山中,被称为中国革命摇篮的是()

A.庐山B.大别山C.九华山D.井冈山

二、多项选择题(每 题2分,共20分)。

1.安徽黄山兼有中国各大名山之美,尤以()温泉合称“黄山四绝”,故有“黄山归来石看岳”之说。()

A.日出B.奇松C.云海D.佛光E.怪石

2.江西景德镇市被誉为我国的 “ 瓷都 ”。景德镇瓷器中被称为景德镇四大名瓷的是()。A.青花瓷B.青花玲珑瓷C.薄胎瓷D.粉彩瓷E.影青瓷 3.关于广州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华南最大的工商业城市B.被称中国的“南大门”C.又称“羊城”D.素有“花城”之称E.五羊塑像是她的城市象征4.下列关于嵩山的说法正确的有()。

A.嵩山属于豫北山地B.嵩山被誉为 “ 天然的地质博物馆 ”

C.嵩山被誉为 “ 天然的历史博物馆 ”D.嵩山是佛、儒、道三教合流之地E.嵩山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砖砌佛塔嵩岳寺塔。5.属于回族的传统节日有()

A.开斋节B.古尔邦节C.那吾鲁孜节D.呈纪节E.中元节6.甘肃省内有名的佛教石窟有()

A.龙门石窟B.麦积山石窟C.敦煌莫高窟D.云冈石窟E.须弥山石窟 7.敦煌的鸣沙山是()

A.风积地貌景观B.风蚀地貌景观C.风成地貌景观D.黄土堆积地貌E.以上都不是8.维吾尔族民族节日有()

A.肉孜节B.古尔邦节C.那吾鲁孜节D.圣纪节E.元日9.扬州瘦西湖的主要景点有()

A.二十四桥B.浔阳楼C.小金山D.烟雨楼E.金山 10.下列属于安徽省的主要风景名山有()A.衡山B.齐云山C.天柱山D.九华山E.黄山

中国旅游地理答卷班级学号姓名

单选:1 — 5:6—10:11—15:

16—20:21—25:26—27:多选:1:2:3:4:5:6:

7:8:9:10:

三、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我国古代最早的旅游地理专著是《》。2.是我国最著名的雾凇奇景。3.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峡谷。

4.我国古代著名的三大水利工程是、和。

5.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资料最丰富,最完整的古人类遗址。6.是明清两朝帝王祭天祈谷之所。7.被称为“天下第一泉”的为济南的。8.是孔子的故乡。9.河南省古称________,是中原文化的发祥地。10._______号称“晋中第一名胜”。11.黄帝陵是祭祀华夏民族的祖先_______的地方。12.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13.西安城南4公里和平门外的慈恩寺内,为七层方形楼阁式砖塔建筑的是。2.简述宁夏“五宝”。

3.我国唯一的一处文化景观遗产是哪一个?列入的原因是什么?14.有电影城、汽车城之称。15.天水市著名的中国四大名窟之一的是。16.有北国“冰城”的美誉。17.有“火山地貌博物馆”之称。18.是新疆最大的清真寺。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1.北京故宫:

2.桂林山水

3.苏堤春晓

五、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1.简述东北旅游区的资源特征?

4.嵩山风景名胜区的特点有哪些?

五、论述题(10分)

比较苏州、杭州游览区的旅游资源特色。

单选:1 — 5:CCBAD6—10:BCBDB11—15:ACCDB

16—20:BCBBD21—25:AACBC26—27:BD

多选:1:BCE2:ABCD3:ABCDE4:BCDE5:ABD6:BCE

7:AC8:ABD9:AC10:BCDE

1.山海经2.吉林雾凇3.雅鲁藏布江4.都江堰京杭大运河新疆坎儿井5.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6.天坛7.趵突泉8.山东曲阜9.豫州10.晋祠11.黄帝轩辕氏12.秦陵兵马俑13.大雁塔14.长春15.麦积山石窟16.哈尔滨17.五大连池18.艾提尕尔清真寺

1.故宫旧称紫禁城。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建成后3月即失火烧毁,20年后重建。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两代24位皇帝在此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它是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四面由筒子河环抱。城四角有角楼。四面各有一门,正南是午门,为故宫的正门。2.桂林山水

3.苏堤春晓俗称苏公堤,为西湖十景之首。是一条贯穿西湖南北风景区的林荫大堤,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堤宽平均36米。宋朝苏轼任杭州知府时,疏浚西湖,取湖泥葑草堆筑而成。沿堤栽植杨柳、碧桃等观赏树木以及大批花草,还建有六座单孔石拱桥,古朴美观,分别是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

2.中国地理考试试题 篇二

关键词:中考试题,地理课堂教学,改进

从2006年开始, 地理纳入中考, 这是一个可喜的尝试, 也使中学地理教学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此之前,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副科, 不参加终端考试, 因此学生的学习情况, 包括知识的掌握、能力的高低、情感价值的形成都很难用科学的指标来评价, 而且因为不考试, 从学校到学生、家长对地理的学习都不重视, 教师的教育理念相对滞后, 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写、学生抄的照本宣科, 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地理加入中考后, 对地理老师的教学要求提高了, 从中考试题来看, 主要考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从某种程度上讲, 它引导老师怎样组织课堂教学。

一、2006—2010年地理试卷的特点

1. 试卷满分为50分, 其中选择题20分, 判断题5分, 综合题25分。

从内容上看, 题目重点考查了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而且题型多样, 难度适中, 覆盖面广, 八年级尤其是八下的内容考得比较多。

2. 重视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掌握和理解, 同时也体现综合性。

基础知识占了80%, 在20道选择题中, 有16—18题属于基本知识;判断题也是对基本知识的灵活运用;综合题从不同的角度考查了学生对各章节中多个知识点的综合理解、运用的能力, 也是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3. 关注能力, 强化运用。

试卷中没有什么机械性记忆的题目, 重点考查的是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读图分析题、材料分析题等, 把几幅景观图放在一起分析所在地的自然特征;材料题要求学生用材料找到所需的知识点, 完成答题, 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等等。

4.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运用地理知识来探究社会热点问题, 重视地理与学生生活的关系, 学生生活中的地理。如:无锡蓝藻事件, 关注水污染问题, 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节约用水, 宣传环保知识。比如汶川地震, 关注地震方面的有关知识。还有北京奥运会, 等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关注社会, 关注身边的事, 做一个有心人。

总的来说, 地理作为一门考查科目, 突出了基础性、综合性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地理教学有着较好的引领作用。

二、中考后地理课堂教学方式的改进

根据以上对近几年中考地理试卷的分析, 不难看出那种单纯为了考试而采取的应试教育是不会取得好成绩的。把地理学习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提高学生读图与运用的能力, 在加强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 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才是初中地理教学的走向。

1. 充分利用地理直观教具。

地理学的学科对象是整个地球表面, 很多自然界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是无法直接感知的, 教师在教学中配备充分的直观教具, 可帮助学生理解并提高兴趣。

比如:在学习地球和地图的时候, 教师要充分利用地球仪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也是地理学习最早接触的立体教具。地球仪对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有关地球的基本知识与概念, 如经纬线、经纬度、经纬网、地轴、半球划分、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时差、地球的运动等知识都是必不可少的。我给每个学生发一个小地球仪, 先让他们转动地球仪, 也就是先玩, 慢慢地进入知识点的学习。有了地球仪,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都有了比较大的提高。

在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的时候, 我给每个学生发一套中国政区的拼图, 让他们自己先拼着玩, 拼了几回后, 同学之间互相比赛。在他们熟悉拼图的基础上, 我再开始上课。在学中玩, 在玩中学, 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2. 运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组合教学是依据教育科学理论, 充分发挥视、听等感官的功能, 有目的地传递教育信息, 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地理教学需要大量的图片, 更加需要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有较丰富的表现力, 能生动形象地再现教学所需要的客观事物和现象, 或创设问题的情景, 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 诱发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当然多媒体教学也不能是花架子, 看上去热热闹闹, 一节课下来, 学生很开心, 但真正掌握的东西不多。所以我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 创设问题让学生去看书、思考, 并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完成问题。我校是小班化教学, 所以我尽量在每节课上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让学生能够做到动脑、动手、动嘴, 思想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 并及时表扬鼓励。

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 并有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 我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 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3. 注重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从这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 读图题的比重越来越大, 综合性越来越强, 除了25分的综合题大量运用地图外, 在选择题中也有很多读图分析, 所以学生读图能力的提高是中考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我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比如, 在学习经纬度、经纬网的时候, 我让学生每人带两种颜色的毛线, 排放成经纬网, 熟悉经线、纬线、经纬度、经纬线的指示方向与经纬度的判读等, 然后在世界政区图上给出一点, 让学生去找经纬度, 或给出经纬度去找出这个点, 反复训练读图找图, 使学生把经纬度、经纬网这个学习难点化繁为简, 从而很好地掌握, 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学习折线图、曲线图的时候, 我引导学生先看图名, 再看纵坐标横坐标代表什么意思, 继而学会分析图表, 得出所需答案, 学习气温曲线图, 降水量柱状图时先带学生画图, 在画的过程中去理解。复习的时候把工作做得更细, 把重点图用空白图的形式印出来, 把与这幅图有关的知识点用填空的形式出现, 第一轮让学生找图完成, 第二轮让学生在不看图的情况下完成, 通过读图、找图、填图、画图等训练, 学生的读图能力大大提高, 表现在考试中读图题的失分越来越少。

4. 精讲精练, 及时反馈, 做好达标测试。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教师就要做到精讲精练。精讲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 从中考大纲出发, 突出教材的重点, 用精炼的语言准确地揭示教学内容, 精炼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 选择少而精并有层次的题目, 指导学生有目的的训练。过量重复的训练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产生厌倦情绪, 对学习不能真正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我在备课的时候, 做到紧扣重点, 选择练习, 提高课堂效率。

及时反馈, 可以边讲知识点边反馈, 也可以新课上完后再反馈, 教师在反馈的过程中能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从而能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已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5. 关注社会热点, 使地理知识活学活用。

中考经常会考到社会热点问题, 比如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世博会等, 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教学内容, 联系社会实际, 关心国内外重大的时政和生存环境, 关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地理事实材料, 加强社会热点与课本知识的结合, 用地理知识分析评价社会热点,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另外, 在上课的时候要经常提醒学生注意不能写错别字, 因为中考对错字扣得很严, 比如广州的“州”与七大洲的“洲”是不一样的, 还有中国行政区的简称等容易写错的字, 要让学生去写, 考试中该得的分一分都不能丢。

3.地理考试命题刍议 篇三

一、命题要突出前瞻性

所谓前瞻性,是指超前意识。众所周知,人类的发展不可局限于眼前的利益,目光应放长远一些。就地理考试而言,如环保,原先并不受人重视,只是因为人类的活动严重破坏了环境,导致地球不堪重负,进而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生存与发展,人类才予以充分关注。所以命题要对人口、资源与坏境等问题予以充分关注。

当前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一些严重的问题,如人口的剧增,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污染,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以及城市化进展和现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这都是地理的研究范畴,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们对地理的重视,地理考试命题,也要与时俱进,必须面向现实,面向未来,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超前意识,不要墨守成规,考试不能满足静态知识的简单复印,力求求新求变,突出前瞻性。

如我国资源丰富,不要津津乐道我国的某些资源储量占世界第几位,而应考查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的世界排名,让学生充满忧患意识,开采完了不可再生能源,中国未来将依靠什么能源?电动汽车的利与弊等。如西部大开发,命题时要让学生明白,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

如2014年全国卷文综Ⅰ第2题: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版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径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

此题就对太阳能光热电站的弊端加以揭示,让我们辩证看新科技的利弊。

二、命题要关注现实,突出社会教育功能

中学地理研究的范围广泛,有自然的,也有人文的,由静态的,也有动态的。命题时要对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问题予以充分重视。如中国环境问题与治理;自然灾害的防治;人口与计划生育问题;粮食安全问题;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问题;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新兴工业化问题等等,对此设题,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活跃期思维,引导其注意国家的大政方针问题,培养其创新能力。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命题不仅要密切关注和揭露现实问题,还要善于解决问题,不能点到为止,不能纸上谈兵。如怎样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调查你的家乡有何环境问题,并设计你的对策等,这样做既可以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也体现了地理学科学以致用的特点。

如2014年课标卷Ⅱ第44题: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国只有1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只左右,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池,二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

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此题就是要学生结合现实,分析迁徙路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等食物以及人为猎杀等因素。保护对策自然对症下药即可。渗透了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极具现实意义。

三、命题要加强学科渗透

当今世界对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迫切,未来社会对人才的综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多方面知识和能力的人才更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通才比专才更适合社会的需要。适应这一趋势,命题时要加强学科内部和学科交叉部分的考核,注重对知识和能力,理论和实践等考查,尤其要以考试的导向功能来加强地理向历史、政治、语文等学科的渗透,注重知识与能力的迁移,突出大文科的综合性。

如前些年全国卷的“三角贸易”的问题,就很好的凸现了综合性。这一方面。做得比较好。但是由于现在各地中考普遍不考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与考试将面临长期严峻的挑战。

四、命题要考查创新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测:21世纪将是创造教育的世纪。目前,社会上对人才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鉴于此,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向的改革势在必行,地理考试要由重视对知识的考查变为对能力的考查,考学生筛选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今天,着重设计一些能有效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题型,如小论文、调查报告和开卷考试都可以一试。

最后,还要把考试变为师生真正的互动性的双边活动,不要用教师的思维来代替学生的思维,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试题,适当引进一些与教科书不同的学术见解,提倡学术争鸣,鼓励学生创新精神的参与,使其不囿于前人的成见,敢于标新立异,凡言之有理,均要鼓励,坚决摒弃考试必有标准答案的庸俗做法。

4.中国地理考试试题 篇四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5小题,共25分)

1、关中:关中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其来源有二:一指在函谷关(今河南省灵宝县东北)和大震关(今陇县西北)之间称关中;《长安志》中一指居于函谷关(东),大散关(西),萧关(北)和武关(南)四关之中部,称为关中。《三辅故事》。现在通称关中是指秦岭以北,黄龙山、桥山以南,潼关以西,宝鸡市以东的渭河流域地区。一般认为西有散关(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取意四关之中(后增东方的潼关和北方的金锁两座)。四方的关隘,再加上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使关中 成为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关中土地肥沃,河流纵横,气候温和,《史记》中称其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和“四塞之国”。考核知识点,参见P228、221

2、扬一益二考核知识点:经济区域,参见P232、222

3、湖广熟,天下足考核知识点,经济区域变迁,参见P234

4、东南财赋地考核知识点,经济区域变迁,参见P236

5、南四湖考核知识点:中国江河湖沼演变,参见P110

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3题,共36分)

1、简述我国五千年来气候变化情况。考核知识点:气候变迁,参见P33

2、谈我国古代农牧业分界线的变迁情况。考核知识点,参见P

古代农牧业分界线的变迁。农业与牧业的分离是在原始社会晚期发生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随后,我国农业与牧业之间的分界线逐渐形成,并多次发生变迁。

夏、商、西周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有许多部落,他们过着游牧生活,与华夏诸部杂居。农业区主要集中在三河地带,即渭河、黄河与洛河地区,北界到达汾水流域。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及牛耕的使用与推广,使农业区得以迅速扩大。《史记〃货殖列传》说当时的农牧业分界线大致为龙门——碣石一线。这条分界线经过太行山、北京北等地。龙门指山西河津、陕西韩城附近的龙门山,碣石指今辽宁绥中县的碣石。此线以北、以西多马、牛、羊等物产,为牧业区,以南为农耕区。关中平原是当时农耕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秦汉时期,这条农牧业分界线发生了一些变化。公元前214年,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占领河南地。政府在那里设臵郡县,修筑长城,实施大规模的移民实边,将农耕区向北推进至长城及阴山脚下。河套及鄂尔多斯高原一带,因农耕经济发达而被称为“新秦中”。后来,中原内乱,匈奴南下,农牧分界线又回到原来位臵。汉武帝时期,政府派兵再次北击匈奴,在河西走廊设臵了敦煌、张掖、酒泉、武威等四郡,农业耕作区再一次向北推进,其北界大致位于湟水流域——河西走廊北侧——贺兰山——阴山及长城一线。

东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方少数民族的南迁,黄河流域广大地区成为了半农半牧区。尤其是后期,农业的北界在渭河平原的北部及汾水中游一带。

隋朝时,农耕区虽然北推至阴山以南的河套地区,但关中平原以北的地区仍是一个 1

半农半牧区。《隋书〃地理志》记:“安定、北地、上郡、陇西、天水、金城,于古为六郡之地,其人……勤于稼穑,多畜牧”。唐代时,政府在河套平原、河西走廊等地兴修水利,进行屯田,农业区有北移的迹象。但随后突厥、回纥、党项、吐谷浑等少数民族内迁,又将牧业线南移了一段。唐政府在陇右、关内、河东等地设臵了许多牧监,用来养马。因此,总的来说,唐前期的农牧业分界线大致还是碣石——龙门一线。后期牧业区则有从西北向内地移动的趋势。

北宋时期,河南、河北及黄河下游一带成为农牧业交错的地区。与此同时,辽国、金国将辽河、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洮河、嫩江等流域开垦为农业区。金国在此基础上,沿大兴安岭东侧,直到大青山以北,挖掘了一条长达3000公里的界壕,这就是当时松辽平原和蒙古高原之间的农牧业分界线。

元时,中书省管辖的范围为“腹里”,包括有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及内蒙古、河南一部。腹里的北部为畜牧业区,南部为农业区。陕西北部为半农半牧区,云南大概也是如此。

明朝称长城为边墙,东起鸭绿江,西至祁连山麓,全长12700公里,这实际是当时的农牧业分界线。

清朝农牧业分界线在我国北部有两条:一条为陕西北部,经山西、河北北部,到辽西的努鲁儿虎山,此线以南为农耕区。另一条为贺兰山、阴山,至乌拉山、大兴安岭南端,这一线以南为半农半牧区(河套平原、银川盆地为农业区),以北为牧业区。东北地区以柳条边(老边)和新边为界,以东为农业区,以西为牧业区。

3、简述政区演变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考核知识点:政区演变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参见P197

三、问答题:(每题13分,3小题,共39分)

1、我国古代人口发展的基本情况。(13分)考核知识点:人口发展的基本情况,参见P309--316

2、试析近2000年来中国经济区域重心变化的基本走势。考核知识点:经济区域重心变化的走势,参见P221--224

3、试分析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考核知识点: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参见P23---31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历史地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5小题,共25分)

1、全新世大暖期 考核知识点:气候,参见P33

2、皇木采办考核知识点:南方森林资源的损耗,参见P73

3、监考核知识点:行政区划,参见P197

4、阳关考核知识点:关隘,参见P211

5、都江堰考核知识点,参见P231

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3题,共36分)

1、简述近5000年来中国水文变化的大势。考核知识点:中国水文变化的大势,参见P106

2、谈政区演变与中国政治制度的关系。考核知识点:政区演变,参见P195--196

3、谈谈东北边疆的历史演变与现代国际争端。考核知识点:边疆的历史演变,参见171--173

三、问答题:(每题13分,3小题,共39分)

1、简述中国历代长城兴筑及其与中国社会的关系。(13分)考核知识点:长城的兴筑,参见P208

2、中国古代都城分布演变的原因是什么?

考核知识点:中国古代都城分布演变,参见P269---281

3、试述历史时期中国海岸演变的趋势。

考核知识点:中国海岸演变的趋势,参见P142--145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历史地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三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5小题,共25分)

1、行省制 考核知识点:行省制,参见P201

2、道考核知识点:历史地名,参见P200

3、九边考核知识点:军事地理,参见P207

4、长城内三关考核知识点:军事地理,参见P215

5、天府考核知识点:地理名称,参见P221

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3题,共36分)

1、简述中国水陆交通路线发展与经济区域的演变。

考核知识点:水陆交通路线的发展,参见P292---295

2、简述近2000年来中国人口分布变迁的基本走势和原因。

考核知识点:中国人口分布变迁的基本走势,参见P316--318

3、政区演变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考核知识点:政区演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参见P197--198

三、问答题:(每题13分,3小题,共39分)

1、以闯关东为例分析移民对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13分)

考核知识点:移民对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参见P325--326

2、谈谈西北丝绸之路的兴衰。

考核知识点:西北丝绸之路,参见P301

3、试分析中国古代战争分布演变趋势及原因。

5.高二地理考试试题 篇五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5分,共60分)读泰国相关地图,回答下题。1.从气候与地形角度看,泰国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有

①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②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多雨③中南部地势低平,积涝成灾④北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A.①③B.②③泰国

C.②④D.①④

2.对于该国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科技发达B.国际市场广阔C.基础设施完善D.劳动力价格较低3.该地区主要优势农产品是()A.茶叶B.玉米C.稻米D.天然橡胶

11月23日,中国首次南极包船——130位精英企业家行修之旅正式起航,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包船探索极地的旅行队伍,并参观我国南极科考站——长城站(62°S,59°W)。据此回答下面问题。

4.到南极旅游,必然需要能源,而从其他大洲带入运输费用较高。如果就地解决能源问题,最适宜开发利用的是A.地热能B.风能C.煤炭D.太阳能

5.长城站在建站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有( )

①低温严寒②地形起伏大③风力大④生态脆弱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读图,回答下面各小题。

6.图中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的地方是()A.TB.PC.RD.Q

7.有关甲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国现在的主导产业是工矿业

B.该国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C.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

D.国徽上有该国的两种特有动物---袋鼠和鸸鹋

8.读图,有关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都以水稻种植业为主B.两地都是世界著名的产油区C.两地同属于亚洲的一个分区

D.两地纬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相同

读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及富山市气温和降水季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9.富山市的气候类型为()

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10.关于富山市降水特征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冬季降水丰富,处于冬季风迎风坡

B.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常年受西风影响

C.夏季降水较少,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D.降水总量丰富,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11.日本多山且河流众多,其河流特征()A.径流量丰富,利于航运

B.濑户内海沿岸的河流径流量最丰富C.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断流D.水能丰富,利于发电

12.日本IT工业集中在甲岛,被称为“硅岛”,其原因是该岛()①环境洁净②海运便利③现代高速交通便利④劳动力丰富⑤科技发达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④⑤D.③④⑤

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的三角洲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3.甲图中河流三角洲位于乙图中三角洲的()A.东南B.西南C.东北D.西北

14.甲、乙两图所采用的比例尺()A.无法判断B.甲乙相同C.甲大于乙D.乙大于甲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15.图示区域包含的大洲有()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

16.沿东经30°经线,非洲大陆的南北距离约为()

A.4500千米B.5500千米C.6600千米D.7800千米

17.如果一架飞机从图中①城沿最近路线飞往②城,则飞机的飞行方向为()A.自西向东B.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C.先向南再向北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18.甲地区(虚线以西)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A.沿岸有寒流流经,下层空气易冷凝B.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C.沙漠区,空气中尘粒多

D.位于高山背风气流下沉区19.图示乙地所在国家是

A.巴西B.印度C.澳大利亚D.日本

20.②处位于赤道附近,但年平均气温仅为13℃-14℃,主要原因是A.受沿岸寒流的影响B.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

C.地处热带丛林,植被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明显

D.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多云雨,太阳有效辐射量小读甲、乙两图回答题。

21.甲图中反映出该国海岸非常曲折,有众多的岛屿和深入内陆的狭长海湾。形成这种海岸特点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B.板块挤压C.冰川侵蚀D.地壳下陷22.甲图所示地区海岸线非常曲折,将会使当地()

A.飓风影响范围扩大B.温带海洋性气候范围扩大C.洋流对沿岸的影响减小D.围海造田难度降低23.乙图所示地()

A.沿岸有季风洋流B.山脉南北纵向排列

C.有小面积的沙漠分布D.降水的季节变化不明显24.甲、乙两图所示地区河流的共同特征是()A.都以雨水补给为主B.有较长的结冰期C.有比较大的`含沙量D.有河口三角洲平原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5.每年日本不同地区樱花开放日期各不相同。从4月初到6月末樱花依次盛开的地区是()

A.本州、九州、北海道B.北海道、本州、九州C.九州、本州、北海道D.北海道、九州、本州

26.日本工业分布主要如图阴影所示,与此空间分布无关的因素是()A.交通B.资源C.水源D.市场

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气候阴凉湿润,降水季节分配均匀。该岛最吸引人的是奇花异草、种类丰富的海鸟、海洋哺乳动物等。读马尔维纳斯群岛简图,回答27—28题。

27.西福岛海岸线曲折破碎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①流水侵蚀②风力侵蚀③海浪侵蚀④冰川侵蚀A.①②B.②③C.③④28.该岛最具有开发前景的能源资源是

A.风能资源B.地热能资源C.水能资源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29.沿EF线上的山脉是()

A.两个国家的分界线B.两个大洲的分界线C.两种气候类型的分界线D.两种农业区的分界线30.M地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A.耕地B.林地

C.草地D.建筑用地

6.地理考试模拟试题 篇六

一.单选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省区轮廓与其对应的简称错误的是

2.下列河流中,结冰期最长、含沙量最大,流量最大,汛期最长的河流分别是()

A.珠江、雅鲁藏布江、长江、黄河B.黄河、黑龙江、长江、珠江

C.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D.雅鲁藏布江、淮河、长江、珠江

3.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我国人口总数达到()

A.12.95亿B.10.95亿C.11.95亿D.13.7亿

4.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下列哪个省区()

A.西藏B.广西C.云南D.新疆

5.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城市人口多、农村人口少B.人多,劳动力充足,所以人越多越好

C.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人口总数迅速减少D.人口增长要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6.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B.东南、西南和东北地区

C.东南和东北地区D.东部和西南地区

7.右图人物所代表的民族是()

A.回族B.朝鲜族

C.蒙古族D.维吾尔族

8.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地形因素D.季风影响

9.玲玲家乡热爱唱秦调,歌声高亢。闻其声,见其人,但相会却很难。两人要相会,可能要走一两天,这是因为()

A.横断山区山高路远B.青藏高原雪峰连绵

C.塔里木盆地黄沙连天D.黄土高原沟壑纵横

10.“大兴安岭,雪花飘飘;长江两岸,柳树发芽;海南岛上,鲜花盛开。”这是对王先生在外出差一周时间内拍下的三张景观照片的描写。景观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是()

A.我国跨经度广B.我国跨纬度广

C.我国地形复杂D.距海远近不同

11.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一条著名的人口地理界线是()。

A、秦岭――淮河B、黑河――腾冲C、长城沿线D、0℃等温线

12.下列地形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是()

A.华北平原B.东南丘陵C.柴达木盆地D.长白山脉

13.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是我国()

A、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C、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D、人口稀疏区和人口稠密区的分界线

14.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A.分布均匀B.由东南向西北递减C.北多南少D.西多东少

15.图2中,与我国地势特征最接近的示意图是()

16.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依次是:()

A、闽、粤、云、藏B、台、琼、云、藏

C、台、粤、桂、云D、台、闽、赣、桂

17.右图山脉西侧和东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A.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

B.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D.黄土高原、东北平原

18.以下不属于我国陆上邻国的是()

A、蒙古、朝鲜B、缅甸、老挝C、柬埔寨、泰国D、俄罗斯、阿富汗

19.夏季时,我国气温最低值一般出现在下列哪个地形区()

A.东北平原B.青藏高原C塔里木盆地D.云贵高原

20..下列行政区中,跨越温度带最多的是()

A.山西B.甘肃C.云南D.新疆

21.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季由南向北的变化情况是()

A.出现的时间愈来愈早B.持续的.时间愈来愈短

C.持续的时间愈来愈长D.结束的时间愈来愈晚

22.下列城市中,位于半湿润地区的是()

A.北京B.成都C.兰州D.乌鲁木齐

23.造成我国大范围内降温的强冷空气的源地是()

A.我国东北B.青藏高原C.西伯利亚、蒙古D.欧洲

24.台风在我国登陆时,常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但有时也对农业生产产生有利的一面,主要表现在()

A.形成大量降水B.带来狂风C.形成闷热天气D.沿海地区形成巨浪

25.下列关于我国四大盆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大盆地均位于地势的第二阶梯上B.四川盆地农业发达,物产富饶,自古有“天府之国”之美誉

7.高考地理能力测试题(二) 篇七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 (选择题) 和第Ⅱ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小明和小亮同一天出生在我国两个不同城市, 表1中是他们生日那天出生地的日出日落时刻 (北京时间) 。读表1, 回答1~4题。

1. (改编) 他们的生日最有可能对应太阳直射点移动曲线图 (图1) 中的 ()

A.aB.bC.cD.d

2. (原创 ) 小明所在 城市的纬 度最接近 ()

A.20°NB.30°N

C.40°N D.50°N

3. (改编) 小明的出生地位于小亮出生地的 ()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

4. (原创) 他们生日这天 ()

A.为美国北 部森林内 地面光照 最强的季节

B.尼罗河流域进入汛期

C.潘帕斯草原一片枯黄

D.北印度洋洋流为顺时针

图2为城市不 同地表类 型近地面 (约150cm高度) 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5~7题。

5. (原创) 近地面气温日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

A.水泥广场 B.沥青道路

C.草地 D.林地

6. (原创) 影响近地面气温的最直接的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天气阴晴

C.地面温度 D.地面反射

7. (原创) 要降低城市水泥建筑物、水泥或沥青道路形成的热岛效应, 获得舒适的局地小气候环境, 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1重新规划城市道路网2变广场为绿地3屋顶绿化、墙体绿化4在水泥建筑物间、道路两侧种植乔木树种, 辅以灌木、草地

A.12 B.34

C.14 D.23

读图, 回答8~10题。

8. (改编) 图3为我国第四、第五套人民币背面的中国美景图, 关于图示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甲———变质作用、流水侵蚀

B.乙———地壳运动、冰川侵蚀

C.丙———断裂抬升、风力侵蚀

D.丁———岩浆活动、流水沉积

9. (改编) 图4中字母分别代表岩浆和三大类岩石, 箭头表示地质作用的过程。图3中丁地的岩石类型对应图4中的 ()

A.a或b B.b或c

C.c或d D.d或a

10. (改编) 关于图3中四地所在区域水循环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甲地区河水蒸发是当地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

B.乙地区降水丰富, 主要参与内陆循环

C.乙、丙是四地区中水循环最活跃的地区

D.东南季风参与甲、丁两地的水汽输送

图5中阴影部分为陆地, 箭头表示洋流运动方向, 读图回答11~12题。

11. (原创 ) 该洋流性 质及所在 半球为 ()

A.暖流北半球 B.暖流南半球

C.寒流北半球 D.寒流南半球

12. (原创) 该洋流 ()

A.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B.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C.流经的海区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D.流经的海区表层海水盐度会降低

甜玉米 (水果玉米) 起源于南美洲印第安玛雅民族地区, 欧美国家栽培广, 近些年引入中国栽培。水果玉米可生食, 也可煮熟吃, 剥下籽粒能做菜, 是一种新兴休闲保健营养食品。据此完成13~15题。

13. (原创) 水果玉米在我国北方品质和甜嫩程度均优于南方, 其原因是我国北方 ()

A.土壤肥沃 B.水源充足

C.生长期长 D.热量充足

14. (原创) 水果玉米的栽培方法和普通玉米相似, 但须隔离300m以上种植, 主要考虑 ()

A.透风 B.浇灌

C.受粉 D.光照

15. (原创) 目前以水果玉米为原料的加工方法主要有:真空保鲜果穗加工、速冻 果穗加工、嫩果籽粒加工制罐, 以及制成甜玉米浆和甜玉米汁等饮料制品。该类企业布局除了要考虑原料外, 其次要考虑的要素是 ()

A.交通 B.水源

C.技术 D.市场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对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贡献不同。图6示意海棠林地、小麦地、草地和玫瑰园地土壤排放的CO2浓度变化。据此完成16~18题。

16. (原创) 图6中1234所代表的植被类型依次是 ()

A.海棠林地、小麦地、草地、玫瑰园地

B.海棠林地、小麦地、玫瑰园地、草地

C.小麦地、海棠林地、玫瑰园地、草地

D.玫瑰园地、海棠林地、小麦地、草地

17. (原创) 据图6可知 ()

A.海棠林地土壤CO2排放浓度在取样时间段呈先减后增趋势

B.玫瑰园地土壤CO2排放浓度在取样时间段呈缓慢增加趋势

C.小麦地土壤CO2排放浓度在取样时间段呈先减后增趋势

D.草地土壤CO2排放浓度在取样时间段呈先减后增趋势

18. (原创) 造成3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土壤CO2 排放浓度较大的主导因素是 ()

A.土壤温度 B.土壤湿度

C.土壤孔隙度 D.人为干扰

读图7, 完成19~21题。

19. (原创) 图7中阴影代表 ()

A.人口稠密地带 B.工业地带

C.耕地分布区 D.行政区

20. (原创) a与b之间是从日本东部沿海航行到西部的必经之地, 春夏多东南风, 冬季多西风和风暴。该海峡为日本北部 唯一不冻 海峡, 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较低

B.海水扰动

C.冬季风的背风坡

D.暖流增温

21. (原创) 对图7中所示岛屿气候的分析, 可信的是 ()

A.冬冷夏热温差大, 大陆性明显

B.冬暖夏凉温差小, 海洋性明显

C.月最低气温都在0℃以上

D.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

湖北近年来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突飞猛进, 初步形成一个“支撑中部, 服务全国”的“大交通”枢纽 格局, 如图8所示。据此 完成22~23题。

22. (原创 ) 交通枢纽1代表的城 市是 ()

A.武汉 B.黄石26.

C.荆州 D.十堰

23. (原创) 下列交通线与延伸方向对应正确的是 ()

A.2—喀什 B.3—南昌

C.4—北京 D.5—贵阳

图9为我国某 城市局部 地图, 据此回答24~25题。

24. (改编) 据图分析, 该城市的高级住宅区最可能分布在 ()

A.西南角 B.东南角

C.珠江新城 D.二沙岛

25. (改编) 图10中能反映珠江新城附近人口日变化特点的是 ()

A.1 B.2

C.3 D.4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4小题, 共50分。

26. (改编) 阅读图文资料, 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图11为云南省图。

(1) 描述图中100°E以西地区的地形特点, 并简述其形成原因。 (5分)

材料二“褚橙”是云南特产的冰糖橙的别称, 主要种植在云南元江干热河谷地带。近年来, 云南通过培育优良品种, 改变肥料配比, 保证果实有良好的口感, 并建设水利设施, 以保证果品稳产高产。与江西、四川、湖南的冰糖橙相比, “褚橙”的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 知名度不断扩大。

(2) 简要分析“褚橙”市场竞争力强的主要原因。 (3分)

材料三原本 主要供应 昆明市场 的“褚橙”, 目前借助互联网销售到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广东等地。

(3) 说出与传统商业模式相比, 电子商务在农产品销售中的优势。 (2分)

27. (改编)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 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材料一图12为新加坡示意图。

材料二法新社2013年6月20日报道:“史无前例”的雾霾19日晚袭击新加坡, 严重干扰了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每年6、7月份新加坡都会有大规模的雾霾天气, 但雾霾的罪魁祸首却是印度尼西亚。

材料三海事业是指与海洋工程 (船舶、钻井平台等) 相关的制造和服务业, 包括船舶设计、制造、维修、改装等。新加坡的海事业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新加坡自然资源缺乏, 国土面积647.5平方公里, 人口543万。

(1) 根据材料二, 分析新加坡雾霾产生的原因。 (6分)

(2) 根据材料一、三, 评价新加坡海事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8分)

28. (原创 ) 根据下列 材料, 完成问题。 (16分)

材料一黄河三角洲是全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自然保护区, 位于黄河入海口两侧新淤地带, 总面积为15.3万公顷。该保护区地理位置优越, 生态类型独特, 是中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 国家对黄河水量进行统一调度, 使山东省境内的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有1.5万公顷湿地得以再生, 芦苇面积增加到5.5万公顷, 为鸟类创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2009年11月, 国务院通过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黄三角的开发建设正式上 升为国家战略。

材料二图13为黄河三 角洲分布 图, 图14为东营市气候直方图。

(1) 由于黄河的受水盆地浅, 又位于构造沉降区, 进入河口地区的泥沙约有80%淤积在陆上及滨海地区, 逐步形成了现代的黄河三角洲。近年来, 黄河三角洲土地面积增长速度缓慢, 试分析其原因。 (3分)

(2) 东营市地处中纬度, 背陆面海, 受亚欧大陆和西太平洋共同影响, 气候温和, 四季分明。请结合图14, 指出东营市的气候类型并具体分析该地在春、夏、秋、冬四 季的气候 特点。 (5分)

(3) 试分析黄河三角洲为什么没有形成像长江三角洲一样的城市群。 (5分)

(4) 河口海岸是陆海相互作用的集中地带, 生态环境敏感脆弱。河口海岸地带又是经济发达、人口集居之地。试分析黄河河口海岸面临的主要问题。 (3分)

29. (原创) 根据材料, 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2012年6月17日是第1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主题为“土地滋养生命———携手遏制退化”, 旨在唤醒社会公众对土地与生命关系的清醒认识, 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和鼓励公众参与, 形成防治荒漠化的自觉行动, 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材料二表2中为我国部分省区荒漠化土地面积。 (单位:万平方千米)

材料三我国部分省区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统计图 (图15) 、我国部分地区沙漠和沙地分布图 (图16) 。

(1) 1地和2地荒漠化比较严重, 其荒漠化产生的共同原因主要是 (双选) () (1分)

A.过度放牧

B.过度樵采

C.水资源的利用不当

D.过度农垦

(2) 指出新疆和内蒙古在荒漠化土地和明显沙化趋势土地面积上的差异, 并列举内蒙古在防治荒漠化方面可采取哪些措施。 (6分)

(3) 1地和2地有我国商品棉基地分布的是______, 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3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1.D用日落时间减去日出时间, 可计算出两城市的昼长。小明所在城市的昼长是9小时12分, 小亮所在城市的昼长为7小时30分, 因两城市同样位于我国, 故他们的生日最有可能是冬至日, 即d对应的太阳直射点位置。

2.C冬至日, 40°N各地的昼长约为9小时9分, 故小明所在城市的纬度最接近40°N。

3.B冬至日, 越往北昼长越短, 故小明的出生地位于小亮出生地的南方。小明所在城市对应的日出时间为7:40, 小亮所在城市对应的日出时间为8:07, 北京时间数值大的地点位置更靠东, 故小明的出生地位于小亮出生地的西方。综上, 小明的出生地位于小亮出生地的西南方向。

4.A他们生日这天属北半球的冬季。美国北部森林内地面光照最强的季节是太阳高度最小的冬季;尼罗河流域进入汛期是在夏季;潘帕斯草原一片枯黄是在南半球的冬季, 即北半球的夏季;北印度洋洋流为顺时针是在北半球夏季。

5.D根据图中曲线可看出林地近地面气温变化幅度最小。

6.C近地面气温主要受地面影响, 地面辐射是大气的热源。

7.B要降低城市水泥建筑物、水泥或沥青道路形成的热岛效应, 获得舒适的局地小气候环境, 可行的措施是:屋顶绿化, 墙体绿化, 在水泥建筑物间、道路两侧种植乔木树种, 并辅以灌木、草地。重新规划城市道路网难度太大;城市广场为城市活动的空间, 不能变为绿地。

8.B长江三峡是由地壳运动、流水侵蚀形成;珠穆朗玛峰是由地壳运动 (板块挤压碰撞) 、冰川侵蚀形成;泰山是断块山, 属于断层中的地垒;桂林山水属于喀斯特地貌, 是在流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的。

9.A丁地的岩石类型为石灰岩, 属于沉积岩。图4中有三个箭头指向c, 说明三类岩石都可以转化为岩浆;由c到d, 即岩浆冷凝形成岩浆岩, d为岩浆岩;从图中看, a与b的地位相当, 一个是沉积岩, 一个是变质岩, 故丁地岩石类型对应图4中的a或b。

10.D甲地区长江三峡为我国的外流区, 当地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是夏季风;乙地区珠穆朗玛峰冰雪融水补给成为当地外流河水源补给的主要来源, 主要参与海陆间循环;降水丰富的地区, 如长江三峡、桂林山水, 水循环最活跃;东南季风能够影响长江三峡、桂林地区的降水, 从而影响两地的水汽输送。

11.B根据图中洋流所处 的纬度以及与大陆的相对位置, 判断该洋流位于南半球, 且为暖流。

12.A该洋流为暖流, 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暖流经过的海区等温线会向高纬 (南) 凸出, 表层海水盐度会增高。

13.C水果玉米在我国北方的生长期长, 其品质优良且甜嫩程度要好于南方。

14.C水果玉米须隔离300m以上种植, 其目的是严防异品种花粉传入。

15.D以水果玉米为原料的加工工业, 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原料。除此之外, 产品要及时运往消费市场。

16.D主要看植被的覆盖程度, 植被覆盖程度越高, 土壤CO2排放浓度越高。从植被的覆盖程度来看, 小麦地要比海棠林地要高, 草地的生物量相对较少。

17.B学生需要在上题基础上观察图像, 注意表述。海棠林地土壤CO2排放浓度在取样时间段呈先增后减趋势;玫瑰园地土壤CO2排放浓度在取样时间段呈缓慢增加趋势;小麦地土壤CO2排放浓度在取样时间段呈上升趋势;草地土壤CO2排放浓度在取样时间段呈波动减少趋势。

18.D小麦地是农用地, 受人为干扰比较大, 土壤孔隙度相对比较大, 土壤湿度适宜, 有利于土壤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矿化作用。而且, 随着温度升高, 土壤呼吸作用与微生物矿化作用越来越强烈, CO2浓度也随之不断增大。

19.B图中有煤炭的标志, 故阴影代表日本的工业地带。

20.D对马暖流从西向东流经该海峡, 该海峡为日本北部唯一不冻海峡。

21.B图中所示岛屿的气 候应具有海洋性特征, 即冬暖夏凉温差小;属于温带 季风气候, 全年月最低气温有可能在0℃以下, 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上。

22.A交通枢纽1在区域联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根据其位 置特点, 可判断为武汉。

23.C2代表的是焦作方向;3代表的是合肥、南京、上海方向;4代表北京方向;5代表重庆、成都方向。

24.D二沙岛的面积较大, 临近水源, 环境优美, 东部有文化设施, 交通较便利。

25.A珠江新城是该城市的中心商务区, 从交通位置也可以判断出来, 其还是城市人口集散地。一般而言, 在下午两点到六点之间人口数量最多。

26. (1) 地形特点:以山地为主; (1分) 地势北高南低; (1分) 山高谷深。 (1分) 原因:位于板块交界地带, 地壳运动活跃; (1分) 流水侵蚀作用显著。 (1分)

(2) “褚橙”产地热 量充足、光照 条件好; (1分) 加大科技投入, 使果实口感好; (1分)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1分) 保证了水果的产量与质量。

(3) 减少中间环节, 降低流通成本; (1分) 打破地域限制, 扩大市场范围。 (1分)

27. (1) 原因:苏门答腊岛干旱引发的森林大火; (2分) 烧荒、燃烧秸秆产生的大量烟雾; (2分) 每年6、7月份, 气压带风带北移, 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 西南风把苏门答腊岛上空的烟雾 吹往新加 坡, (2分) 形成雾霾天气。

(2) 有利区位因素:地理位置优越, 海运发达; (2分) 科技发达。 (2分) 不利区位因素:资源匮乏; (2分) 劳动力不足。 (2分)

28. (1) 黄河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使入海泥沙减少; (1分) 中上游工农业过度引水, 使黄河下游水量减少, 甚至断流, 河水冲刷能力减弱; (1分) 中上游兴 修水库, 拦蓄泥沙。 (1分)

(2)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1分) 春季回暖快, 降水少, 风速大, 气候干燥; (1分) 夏季气温高, 湿度大, 降水集中, 有时受台 风侵袭; (1分) 秋季气温 急降, 雨量骤减, 秋高气爽;

(1分) 冬季雨雪稀少, 寒冷干燥。 (1分)

(3) 历史上黄河经常改道, 多洪涝灾害, 致使三角洲区 域总是无 法建立和 发展城市; (1分) 开发历史较晚; (1分) 有大量盐碱滩、芦苇荡, 不利开发; (1分) 黄河的航运价值较低; (1分) 筑港条件不好, 不利于发展海运。 (1分)

(4) 入海泥沙量急剧减少;入海污染物质显著增加;滨海湿地丧失;全球海平面上升对较低海岸构成严重威胁。 (答出任意三个要点得满分3分)

29. (1) BC (1分)

(2) 新疆荒漠 化土地面 积比内蒙 古大; (1分) 内蒙古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比新疆分布广。 (1分) 措施:合理发展畜牧业, 防止过度放牧; (1分) 加强人工草场建设; (1分) 退耕还草; (1分) 已沙化土地采取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等措施。 (1分)

(3) 1地 (1分) 限制性 因素:劳动力不足, 在棉花采摘期 尤为突出; (1分) 气候干旱 (降水稀少) , 水资源有限。 (1分)

8.高三地理模拟试题 篇八

常住人口(万人)出生率(‰)死亡率(‰)城市人口比重(%)2000年1 84617.575.4033.82010年2 18115.995.4339.91.新疆()

A.2010年人口增长已接近“三低”模式

B.人口密度增大,已经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与本地城镇化无关

D.农业人口2010年比2000年大为减少

2.新疆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增多,其原因是()

A.环境改善,人口合理容量增大,自然增长率上升

B.矿产资源开发、商贸活跃,劳务输入人口数量增多

C.政策扶持、文化教育发展,0~14岁人口比重上升

D.少数民族地区医疗保健水平提高,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3.下列地区环境承载力大小与其主要制约资源对应正确的是 ()

A.塔里木盆地——淡水资源

B.三江平原——土地资源

C.珠江三角洲——气候资源

D.青藏高原——生物资源

图1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 ()

A.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始终快于美国

B.美国先于英国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

C.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

D.各国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数量

5.2030年与2000年相比,三国城市化带来的主要变化是()

A.英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

B.美国——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

C.中国——城市土地价格普遍上涨

D.中国——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图2为某城市功能区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若从环境角度考虑,该城市各功能区规划合理,则该地区最可能()

A.属热带雨林气候B.地势起伏小

C.河流自南向北流D.盛行东北风

7.该城市功能区与其形成的主导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A.甲——行政因素B.乙——历史因素

C.丙——社会因素D.丁——经济因素

PM2.5浓度为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图3表示北京某年12月28日和29日PM2.5浓度走势。28日晚至29日中午北京出现一次大范围降水过程。读图,回答8~9题。

8.图示两日的PM2.5 浓度 ()

A.最高值出现在29日18—20时

B.最低值与午后强对流天气有关

C.变化原因是暖锋过境导致污染物沉降

D.峰值与上下班高峰时段有相关性

9.雾霾是北京“城市病”的表现之一。关于北京雾霾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多风,华北南部地区的重工业排放物是主要污染源

B.秋季受副高控制,工业生产及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难以扩散

C.发展清洁能源,优化产业结构,是防治雾霾的主要途径

D.加强空气污染监测,及时预报,可有效防止雾霾的发生

精准农业是由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的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读图4,回答10题。

10.精准农业系统()

A.依据植物生长模型,利用数字地球技术实施监测

B.依据产量分布图,利用GIS技术控制收割机转向

C.依据施肥处方图,利用GPS进行精准施肥

D.利用GIS识别田间杂草、害虫,控制农药喷洒量

图5中甲、乙、丙、丁为四个国家玉米主产区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四个玉米主产区与各自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A.甲——家庭经营,科技水平最高

B.乙——夏季播种,全年水分充足

C.丙——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

D.丁——地势低平,人口密度较大

12.关于玉米生产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甲——过度垦殖,黑土流失加剧

B.乙——种植面积扩大,破坏当地森林植被

C.丙——不合理灌溉,造成水资源枯竭

D.丁——培育新品种,增加生物多样性

近年来,中国产业转移“西进运动”渐成燎原之势。富士康集团把新工业园从深圳搬到郑州等地,惠普公司在重庆设立电脑制造基地……据此回答13~14题。

13.“西进运动”()

A.是以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异为主要驱动力的

B.是西部地区交通条件改善的必然结果

C.代表了工业由分散走向集中的发展方向

D.反映了市场需求对工业的影响减弱

14.“西进运动”能()

A.促进西部逆城市化的发展

B.导致东部工业化水平降低

C.带动人口大规模向东迁移

D.促进东、西部产业结构调整

2014年12月26日,兰新高速铁路(又称兰新客运专线)全线通车,将兰州至乌鲁木齐的行程时间大大缩短。读图6,回答15~17题。

15.高速铁路与普通铁路相比()

A.周转快,投资小,舒适度提高

B.速度快,运费低,安全性较差

C.运费低,运量大,灵活性降低

D.速度快,效率高,技术要求高

16.兰新高速铁路建设中遇到的最主要障碍是 ()

A.高寒缺氧,冻土广布B.戈壁广布,风沙严重

C.资金匮乏,技术落后D.地形崎岖,地震多发

17.兰新高速铁路建成后()

①实现了甘、藏、新三省区的铁路贯通 ②减轻了兰新线铁路的压力 ③实现了西宁和兰州的 “同城效应” ④促进了“新丝绸之路”的经济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正在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研究发现,方便面产业的快速发展已严重威胁到雨林中珍稀动物红猩猩的生存。图7为东南亚地区油棕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依据材料推断 ()

A.油棕产业符合可持续发展中的公平性原则

B.延续“刀耕火种”式农业,能避免雨林生态恶化

C.热带雨林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益

D.经济可持续与生态可持续相互矛盾,不可协调

19.油棕产业链中 ()

A.油棕种植业属小型自给自足农业

B.棕榈油榨取工业应靠近原料产地

C.方便面生产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D.油棕产业链常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

我国《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五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图8为我国综合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五个能源基地中 ()

A.山西基地煤炭资源丰富,煤电、煤化工等综合开发前景广阔

B.新疆基地油气资源丰富,以能源加工和出口为发展方向

C.西南基地交通运输不便,以新能源发电、输电建设为重点

D.蒙东基地距离我国能源消费市场较远,生产技术水平低

21.各能源基地所在地区环境问题及其调整方向是()

A.鄂尔多斯荒漠化严重,应全面转向第三产业

B.新疆水资源短缺,应兴建坎儿井保证矿区用水

C.西南地区土壤侵蚀加剧,应保护并恢复森林植被

D.内蒙古草场退化面积增大,应停止畜牧业发展

图9、图10、图11、图12为我国四处旅游景观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图中景观与观赏位置、时间对应正确的是()

A.①——特定角度,雪后最佳

B.②——高处俯视,清晨最佳

C.③——适当距离,春季最佳

D.④——置身其中,冬季最佳

23.图中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①——气温年较差大,水汽冷凝形成

B.②——岩浆岩出露地表,风化侵蚀形成

C.③——淡水鱼类丰富,食物来源充足

D.④——地质条件复杂,流水沉积形成

海洋被人们称为“蓝色国土”,海洋开发、海洋保护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据此回答24~25题。

24.我国()

A.台湾以东沿海受寒流影响,渔业资源丰富

B.沿海大陆架富含油气、锰结核等矿产资源

C.沿海受季风气候影响,形成季风洋流

D.海岸线漫长曲折,有利于建设优良港口

25.近20多年来,我国实施“伏季休渔”制度,主要目的是()

A.便于检修渔船,发展生态渔业

B.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

C.防治赤潮、咸潮

D.推动近海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2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占全国的2.19%, GDP总量占全国的22.1%,城市人口比重达68%。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图13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分布示意图。

(1)依据资料,归纳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特征。

杭州是该地区的重要城市。图14为杭州市六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

(2)读图14,描述图中杭州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

(3)图14显示,杭州在1964年(二普)之前和2000年(五普)之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分别说明其直接原因。

江南水乡以河成街,街桥相连。图15为江南水乡景观图。

(4)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上述景观的形成原因。

27.河西务镇是天津市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全镇有蔬菜基地4万亩,其中各类温室大棚2.1万亩。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河西务镇的新鲜蔬菜通过“绿色通道”,在采摘1小时之后就可直接进入北京和天津的各大超市和市场,逐步实现“农超对接”。

(1)分析河西务镇蔬菜能够快速供应市场的原因。

(2)列举对河西务镇蔬菜生产影响较大的三种主要自然灾害,并说明其对蔬菜生产的影响。

(3)河西务镇提出“河岸建成景观带,大田变成采摘园”的发展目标,据此说出为实现这一目标应采取的措施。

28.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匹兹堡位于美国五大湖工业区,曾有美国“钢都”之称;武汉位于中国长江中游工业区,钢铁工业发达。两城市所在的工业区人口密集,制造业发达。图17为两城市所在区域图。

(1)据图说出两城市地理位置的相似性。

(2)依据图文信息,简述两城市发展钢铁工业的相同区位条件。

二战后的匹兹堡钢铁工业由于受市场和环境等因素影响,逐渐从辉煌陷入困境。为振兴经济,匹兹堡开始实施“复兴计划”(如图18)。

(3)读图18概括武汉在发展过程中可从匹兹堡借鉴的成功经验。

29.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横断山区南段,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中缅边境。图19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简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水能蕴藏量达362万千瓦,2013年,全州已建成水电站142座,年总实际发电量达到123亿度。

(1)评价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水电开发的自然条件。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开展合作,大量承接耗电量大的硅冶炼产业,实现硅电合作。这一举措给当地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但也对当地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图20为该州硅冶炼示意图。

(2)读图说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承接硅冶炼产业给当地自然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因地制宜为原则、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目前,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正依托资源及区位优势,发展地区绿色经济。

(3)说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发展绿色经济的具体措施。

(4)评价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2010年新疆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10.6‰,已接近“三低”模式,A对。新疆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B错。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与本地城镇化密切相关,C错。2000年新疆农业人口约为1 222万,2010年约为1 311万,D错。

2.B 新疆十年来常住人口数量增多,主要是西部大开发政策促进了矿产资源开发,商贸活跃,劳务输入人口数量增多,B对。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环境有可能恶化,增多人口主要是迁移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下降的,A错。表中数据显示,出生率下降,C错。死亡率没有大幅度下降,反而有所上升,D错。

3.A 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主要制约因素是淡水资源,A对。三江平原地形平坦,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B错。珠江三角洲,雨热同期,气候资源优越,C错。青藏高原环境承载力大小的主要制约资源是气候资源,D错。

4.C 根据图中曲线在不同年份的斜率(倾斜程度)可以判断,不同年份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与美国互有快慢,A错。美国晚于英国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B错。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C对。各国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占的比重,D错。

5.C 2030年与2000年相比,英国城市化水平高,第三产业比重增加,A错。美国是发达国家,城市环境质量应不断提升,B错。中国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土地价格普遍上涨,C对。203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超过60%,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D错。

6.B 读图可知,城市各功能区从中心向外是商业区、住宅区、绿化区、仓储区、工业区。城市交通线呈放射状分布,说明该地地形平坦开阔,地势起伏小,B对。热带雨林气候区不产苹果,A错。丙处是工业区,应位于河流下游,C错。工业区位于东北部,应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D错。

7.D 甲是中心商务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市场,A错。乙是住宅区,主导因素是河流,B错。丙是工业区,主导因素是环境因素,C错。丁是仓储区,主导因素是地价,该区地价低,交通便利,属于经济因素,D对。

8.D 根据图中数值判断,图示两日的PM2.5浓度最高值出现在28日18—20时,A错。最低值出现在29日8时,与午后强对流天气不对应,B错。锋面过境后,PM2.5浓度上升快,应是冷锋过境,暖锋过境后受暖气团控制,污染物应上升,污染轻,C错。根据峰值出现的时间,说明峰值与上下班高峰时段有相关性,D对。

9.C 北京冬季多偏北风,华北南部地区的重工业排放物对其影响小,A错。秋季受大陆冷高压控制,工业生产及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难以扩散,B错。发展清洁能源,优化产业结构,是防治雾霾的主要途径,C对。加强空气污染监测,及时预报,可有效减轻雾霾影响,但不能防止雾霾的发生,D错。

10.C 精准农业系统可依据施肥处方图,利用GPS进行精准施肥,做到现代化农业生产与管理无污染,C对。

11.C 读图可知,甲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是国有农场,科技水平高,A错。乙位于南非,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B错。丙是美国的玉米带,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C对。丁位于巴西高原东南部,地势较高,D错。

12.A 甲位于东北地区,如果过度垦殖,会使黑土流失加剧,A对。乙位于南非,种植面积扩大,会破坏当地的草原植被,B错。不合理灌溉易造成土地盐碱化,对水资源枯竭无太大影响,C错。丁地位于巴西,扩大农业生产会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D错。

13.A 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劳动力价格上涨。中西部地区经济较落后,劳动力价格低。为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更高利润,产业向西迁移,A对。

14.D “西进运动”能促进西部经济开发和城市化的发展,A错。“西进运动”能促进东部产业结构升级,经济水平提高,B错。“西进运动”能减少西部人口大规模向东迁移,C错。“西进运动”可以促进东、西部产业结构调整,D对。

15.D 高速铁路与普通铁路相比速度快、效率高、技术要求高,D对。高速铁路投资大、运费高、安全性高,A、B、C错。

16.B 兰新高速铁路是兰州到新疆的铁路,建设中遇到的最主要障碍是戈壁广布,风沙严重,B对。线路位于第二阶梯上,海拔不是很高,不存在高寒缺氧和冻土问题,A错。该工程是由国家支持的项目,资金充足、技术水平高,C错。沿山麓或绿洲修建,地形较平坦,D错。

17.D 兰新高速铁路的建成,实现了甘、新两省区的铁路贯通,与西藏无关,①错。该铁路的建成减轻了兰新线铁路的压力,②对。西宁和兰州两地时间距离缩短,实现了西宁和兰州的“同城效应”,③对。该铁路的建成促进了“新丝绸之路”的经济建设,④对。

18.C 根据材料,油棕产业威胁到红猩猩的生存,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A错。延续“刀耕火种”式农业,能导致雨林生态恶化,B错。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完整,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益,C对。经济可持续与生态可持续可以相互协调,实现共同发展,D错。

19.B 油棕种植业属于种植园农业,A错。棕榈油榨取工业应靠近原料产地,B对。油棕生产会破坏雨林,对环境造成影响,C错。油棕产业链规模小,不能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D错。

20.A 山西基地煤炭资源丰富,煤电、煤化工等综合开发前景广阔,A对。新疆基地油气资源丰富,以供给国内市场为主,B错。西南基地交通运输不便,应以水电开发、输电建设为主,C错。蒙东基地距离我国能源消费市场较近,D错。

21.C 鄂尔多斯荒漠化严重,应恢复草地,合理放牧,A错。新疆水资源短缺,应采取节水措施保证生活用水,B错。西南地区土壤侵蚀加剧,应保护并恢复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C对。内蒙古草场退化面积增大,应控制畜牧业合理发展,D错。

22.C 读图可知,①是松花江雾凇,应置身其中观赏,冬季最佳,A错。②是普陀山“二龟听法”石,应选择特定角度观赏,B错。③是青海湖鸟岛,应选择适当距离观赏,春季最佳,C对。④是黄果树瀑布,应在下方仰视观赏,一般夏季最佳,D错。

23.B 雾凇的形成与气温低且日较差大有关,与年较差无关,A错。普陀山是花岗岩山体,露出地表的花岗岩在风化作用下形成图示地貌景观,B对。青海湖是咸水湖,C错。瀑布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D错。

24.D 台湾以东沿海受暖流影响,A错。我国沿海大陆架油气资源丰富,但锰结核位于大洋底部,B错。我国沿海洋流不是季风洋流,不随季节改变流向,C错。我国海岸线漫长曲折,有利于建设优良港口,D对。

25.B 检修渔船不是主要目的,A错。我国实施“伏季休渔”制度,主要目的是给鱼类提供繁殖恢复的时间,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B对。与赤潮、咸潮无关,C错。与养殖无关,D错。

26.【解析】(1)长江三角洲城市数量多,城市密集。城市等级体系完善,结构合理。城市化水平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GDP总量大、经济实力强。城市分布中部多,南北少。

(2)由图可知,杭州人口年龄结构中0~14岁人口比例先增大,后减少;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变化是逐年增加的。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之前,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人口出生率较高,增长快。杭州位于东部沿海地区,2000年之后,沿海开放区人口迁入较多,人口机械增长较多,人口增长快。

(4)江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丰富;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集。沿河设城,便于取水和运输。

【参考答案】(1)城市数量多(城市密集);城市等级体系完善(结构合理);城市化水平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GDP总量大、经济实力强);城市分布中部多,南北少。

(2)0~14岁人口比例:1953年(一普)至1964年(二普),递增;1964年(二普)至2010年(六普),递减;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逐年增加。

(3) 1964年之前,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或出生率较高);2000年之后,人口迁入较多(或人口机械增长较多)。

(4)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丰富;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集(或河流众多)。

27.【解析】(1)蔬菜在两地之间的运输时间,一方面与两地之间的距离有关,另一方面还受流通环节及两地之间的交通便捷程度等的影响。

(2)我国北方季风区旱涝灾害多发,冬季多寒潮等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及生产设施影响较大。

(3)依托农业发展旅游业,要改善农业结构和环境条件;为服务游客,还应加强交通、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建设;还要通过宣传扩大影响;等等。

【参考答案】(1)距离天津和北京市区近,地理位置优越,省道与高速公路相连,交通便捷;流通中间环节少;国家政策支持。

(2)自然灾害: 寒潮,旱涝(暴雨洪涝、旱灾),沙尘暴,冰雹。

危害:摧毁农业设施;造成蔬菜减产。

(3)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或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进一步发展交通(或加大科技投入,推广优质品种;或加强对外宣传;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8.【解析】(1)应从两城市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等方面分析。

(2)从交通、水源、市场、劳动力等方面进行阐述即可。

(3)从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环境、发展科技等方面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1)中纬度;大陆内部;河流沿岸或河流交汇处(铁路沿线或铁路交会处)。

(2)邻近铁路线和河流,交通便利;靠近河流,水源充足;地处制造业发达的工业区,市场需求量大(接近消费市场);位于人口密集区,劳动力充足。

(3)大力发展科技(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政府提供支持(帮助工人实现再就业,提供就业机会);治理大气污染,改造城市环境。

29.【解析】(1)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来评价开发的自然条件。

(2)应从植被遭破坏、当地的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方面来分析。

(3)根据绿色经济的概念,结合当地的优势资源,如气候资源、地理位置、民族文化等分析即可。

(4)可从旅游资源质量、市场距离、当地接待能力、交通条件等方面分析。

【参考答案】(1)有利条件:该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或山高谷深),河流落差大;降水丰沛,河流径流量大。

不利条件:地处季风气候区,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2)排放废气、废水,造成环境污染;消耗木炭(木材),造成植被破坏(或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

(3)依托丰富的光热资源和生物资源,发展生态农业;依托地理位置优势,发展边境贸易;依托特色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等,发展旅游产业;等等。

(4)优势:旅游资源丰富(集群状况较好);类型多样(地域组合状况较好);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上一篇:公司策划书下一篇:初二语文期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