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旱灾的启示

2024-09-17

百年旱灾的启示(8篇)

1.百年旱灾的启示 篇一

当我决定要拿起这本书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一定会中途放下,想要放弃继续阅读。幸好,我还是坚持下来了。

《百年孤独》写的是布恩地亚一家七代人充满神奇色彩的坎坷经历。七代人,这实在是一个太复杂的过程,太多人的一生在这本书中终结,终结他们孤独的一生。

孤独,人们都说诗人是孤独的,他沉浸在自身的世界里。孤独与寂寞是不一样的,孤独的人有一颗充盈的心,他的世界充盈得不需要任何人陪伴,他的世界有他一个人已足够丰富。而寂寞的人有的是一颗空虚的心,他急切渴望有人在身边,他害怕一个人。纪伯伦说过:孤独是精神活动的密友。布恩地亚家族的成员,各自生活在自己的孤独的堡垒中,不需要别人的关注,构建起密不透风的围墙,进行着自己的精神活动。

不过《百年孤独》中的孤独似乎正如前言中所说,是一种因为不能掌握自身的命运而产生的绝望、冷漠和疏远感。在这个家族之间,我无法感受到亲人之间心心相印的感情。每个人都习惯了活在自己的孤独世界里,用自己的方式隔离了外面的一切。没有信任和了解,亲密和沟通的世界注定是孤独的。

奥雷良诺上校周而复始地制作他的小金鱼,做了化掉,化了再做;阿玛兰塔为自己织裹尸布,日织夜拆;俏姑娘雷梅苔丝每天在浴室里整小时整小时地消磨时间……我觉得最奇怪的是雷蓓卡,一位吃泥土和墙上石灰的寡妇。一个吃泥土来排遣自己的孤独的人,这是她寻找的摆脱命运的办法吗?

书中有很多无法正常想象的情节,就比如奥雷良诺上校一次又一次面对死亡,但是每一次他都还是活了下来,一种幸运让生命继续。还有他的十七个模样、不同类型、肤色各异的儿子,但他们都取了奥雷良诺这个名字,并且都带着落落寡合的孤独神情,“他们尽管相貌各异,肤色不同,脾性、个子各有差异,但从他们的眼神中,一眼便可辨认出那种这一家族特有的,绝对不会弄错的孤独神情”。

作者的内心或许是希望人们能团结起来,用一种和谐、温情的气氛去感染自身,将孤独的心释放,不要再被自认为在自己世界就会安全的孤独想法束缚。因为加西亚·马尔克斯说过:“孤独的反义词是团结”。

最后,作者没有为马贡多和布恩地亚家族规划一个令人欣慰的结局,相反却让他们在一阵狂暴的飓风中彻底从地球上,消失了。

背影是真的,人是假的,没什么执著,一百年前,你不是你,我不是我。

悲哀是真的,泪是假的,本来没因果,一百年后,没有你也没有我。

就用这句《百年孤独》中的话结局,这种孤独真是悲哀的沉默,无言的冷漠。

但愿我们不孤独。

2.百年旱灾的启示 篇二

关键词:社区学院,行业协会,职业教育

2013年7月18日至2013年8月13日笔者有幸参与了江苏省骨干教师国外培训, 前往加拿大参加百年理工学院 (Centennial College) 组织的职业学院教学管理等相关培训。通过培训、对百年理工学院各校区的参观, 以及与学院老师的交流和相关材料的搜集, 笔者对以百年理工学院为代表的加拿大职业教育发展历程、职业院校办学宗旨、办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和日常教学组织留有了比较深入地了解, 对加拿大职业教育特色留下深刻印象, 深受启发。

一、概况

20世纪中期加拿大进入全面工业化阶段, 传统的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劳动力迅速从农业转入制造业和新兴的服务业, 加上二战后拉动力人口迅速增长, 传统的劳动力不能满足企业所需的技术型人才, 因此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结构性失业情况, 同时也为满足更多人高等教育的愿望, 加拿大政府开始建立社区学院用来培养职业技术人才, 而社区学院以其灵活的学制、更具针对性及实用性的课程设置和全新的培养模式得到社会的认可, 并迅速发展壮大。社区学院是每个学院划分一段区域, 学生就近申请入学, 而学校只授予文凭或证书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百年理工学院坐落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 创立于1967年加拿大100周年纪念日, 是安大略省25所社区学院之一, 也是加拿大200多所社区学院之一, 其办学宗旨就是为社区培养高素质、实用型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半专业技术人员, 使学员在将来的职场上能获得个人成功。

二、加拿大社区学院教育特色

加拿大社区学院对学生的培养主要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重点, 时刻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 以教师为主导,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与大学相比其课程更符合企业单位的实际要求, 社区学院诸多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其独具特色的、科学的培养模式, 其职业教育具有以下特色。

(一) 多元化成员组成的学院管理团队

加拿大是联邦制国家, 并于1867年制定《不列颠北美法案》规定教育由各省管辖, 联邦政府不专门设定统一的教育管理职能部门而是由省级政府职能部门承担了主要的教育管理职责, 省级职能部门通过教育立法、规划和经费等对社区学院进行宏观管理, 负责制定对社区学院绩效评估标准并从宏观上调控各个学院和专业的资源配置, 防止盲目设置学院和专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而社区学院的具体管理与运营则是由各学院的董事会和学院的学术委员会负责。董事会由学院的员工和社区的行业专家等组成, 他们代表社区的利益和需求, 由学院的院长和执行委员会执行董事会确定的“面向社区、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宗旨。同样各专业有自己的专业学术委员会, 由学院的老师代表、毕业学生代表以及社区的专业对口企业的负责人或技术专家代表组成, 负责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改革等重大决策。有了对口企业负责人或技术专家的参与, 对学院课程的设置、大纲制定、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招生工作都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 所学内容能切实反映市场需求, 并能及时提供该行业人员需求和就业机会等信息。因此, 专业学术委员会是社区学院与社区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保持密切联系的纽带, 既有利于社区学院人才培养, 又有助于社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二) 重视教学质量的监控和师资队伍的建设

社区学院专业和课程的制定都是根据市场的需求, 课程标准由专业学术委员会制定, 要求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学有所用, 符合雇主的要求, 省级政府教育部门对学院课程标准进行监控, 课程标准一般是每年进行小修改, 每五年由专业学术委员会、系主任及教师进行讨论并进行大修改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每五年接受省教育部门重点考核以保证课程质量, 通过市场调查, 制定了每个职业必须的岗位证书和技能证书, 学生需在学院通过学习获取考试资格, 并接受专业学会考核以满足雇主的要求。社区学院对教师素质有着严格要求, 一般要求教师有研究生学历并有五年以上的企业背景和经验, 新教师有两年的试用期, 在试用期内接受教学培训以及系主任的教学指导和考核, 和普通教师一样, 每年由学院通过第三方调查方式对教师进行考查, 考查方式一般采用问卷等方式对学生的就业情况、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学生的毕业率和就业率、企业对学生的评价等, 通过考核既能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 也能考察学院的整体水平。对于专职教师学院会对他们定期培训, 并创造条件与机会, 鼓励教师继续学习与进修, 帮助他们不断更新专业知识, 跟上专业领域的发展, 并鼓励教师每五年到相关企业实习三个月, 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为了保证教师知识结构地不断更新, 加强所学知识的即时性, 社区学院采用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方式, 专职教师一般不超过教师队伍的50%, 其他全为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一般为企业中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 通常担任学生的实验实习工作, 以便及时将更新的知识传递给学生。

(三) 注重学生实践, 与企业联系紧密

百年理工学院教学的宗旨就是帮助学生取得职业生涯的个人成功, 因此特别注重学生职业实践能力, 能力本位的思想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 其课程安排超过百分之七十在实验室完成, 而理论课只占到百分之三十。同时学院更重视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 学院就业指导部门可以推荐学生到企业进行短期和长期实习。短期实习是为低年级学生推荐到企业进行基础性的实习工作, 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企业的了解, 更有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定位, 更加清楚将要学习的专业知识。而长期实习则是学院推荐学生每隔一学期而进行的带薪实习, 即加拿大社区学院与企业合作的Co-op教育, 实习期间由企业和学院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 考核合格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Co-op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企业实践操作、检验在学校学习知识的机会, 同时也为学生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创造了条件, 锻炼了学生适应能力、团队合作的敬业精神, 由此学生还可以获取一定的工资, 缓解了一定的经济压力, 也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提高了竞争力。Co-op项目也为企业解决了短期用工的人力资源问题, 减少了企业招工的成本, 有助于企业近距离考察学生, 并从中选取合适的员工, 与此同时也是企业了解学校的桥梁纽带, 企业可以参与学院课程、大纲计划的制定和修改等, 为双方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学院同样可以从企业获得学生的就业反馈, 以此为依据及时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加强了学院与企业的合作交流。

(四) 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及终身教育的机制

百年理工社区学院课程设置适应各种人员需求, 有成人文化补习、学徒培训、证书认证培训、技术教育、职业教育、短期培训。学院除了担负社区学院功能外, 还进行了本科学位课程培训和研究生证书课程培训, 采用了理论教育和技能实践教育相结合、普通教育和终身教育相结合、学历教育和学徒工教育相结合、全日制教育和短期培训相结合、本土教育和国际留学生教育相结合的办学形式, 形成了多元化、多规格、多文化的办学体系, 其中终身教育理念更为突出, 据统计加拿大社区学院学生平均年龄为28岁, 40岁甚至50岁的学生也不在少数。许多学员有过一次或多次工作经历再回到学校学习, 其中包括已获得硕士、博士学位者再回到职业院校攻读专业资格证书。同时也承担了大量企业在职员工及下岗员工的培训工作, 而且也为社区其他人群包括老人、儿童、移民等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教案。

(五) 行业协会在社区学院教育中发挥重大作用

加拿大的社区学院在发展过程中与工业界结成紧密的伙伴关系, 而这种关系主要是通过工业界的行业协会来实现的。“行业协会”是企业与学院自发组成的固定组织, 其有关活动得到加拿大人力资源开发部 (HRDC) 的资助。行业协会在与社区学院合作开展培训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学院与行业协会的合作, 使学院适时地调整课程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首先行业协会与社区学院共同开发职业教育课程, 社区学院课程的开发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即市场分析、职业分析和教育分析, 通过对企业单位问卷调查分析为专业课程提供依据, 并由相关专业人士对该专业近三年内企业招聘人员所遇到的困难及原因进行分析, 了解企业对该专业今后三年招聘计划, 以及企业对新进人员的技能培训和专业技能强化训练等方面的要求, 从而进行教育分析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方案。在这三个过程中行业协会为从工作本专业领域中选取有优秀工作能力的专业人士进行全程协助, 并能保证无偏见、有信心, 在规定的时间内脱产投入。其次行业协会参与制定社区学院的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包括了课程名称、课程代码、适用专业、所需课时、学习该课程的先决条件、课程的描述、课程的结果、教学方法、所达到的教学目标、实践目标、评价目标以及学习该课程时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在制定大纲的过程中, 行业协会以及行业协会选择的企业代表发挥了主导地位, 充分体现了加拿大职业教育中行业和企业的主导作用, 从而很好地把握了职业能力教育的实质。行业协会在职业认证体系中发挥重大作用, 加拿大对劳动者就业实行比较严格的准入制度, 接受职业教育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是进入劳务市场的重要条件, 一般由行业协会负责制定各自行业的职业认证体系与资格标准, 行业协会将各自行业的职业认证体系与相应社区学院实施的职业教育课程密切相结合, 以强化职业教育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加拿行业协会积极建成了全国各地社区学院之间学分互认体系, 从而减少了学生的重复学习, 节约学习时间和学习成本, 同时为继续深造的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机会, 为加拿大终身教育体系提供有力的帮助。

三、加拿大社区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的启示

近年来, 我国职业院校逐渐认识自己的不足, 纷纷向发达国家教育机构学习, 从以前的本科精英式教育模式逐渐向以能力为本位,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过渡, 如过程化教学、项目引导、工学交替、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等, 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和职业技能,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和发达国家教育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对此笔者有如下思考。

(一) 建立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主要是三年制的大专学历培养的单一职业教育, 且当前社会经济正处于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集约技术型产业转换关键时期, 社会需要各式各样的技术人才, 如何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 培养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挖掘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潜力, 值得深思。我国高职院校应借鉴和学习加拿大社区学院的办学体制, 实施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普通教育和继续教育相结合、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结合, 实施灵活的办学模式, 逐步形成大众化、社会化的终身教育体系。

(二) 提高教学质量, 加大行业企业的参与合作力度

高职教育应该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 同时要为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帮助其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取得个人成功, 因而需要职业院校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内容。除了具有专业背景的高水平的专职教师, 还需要能带来行业新技术的企业高水平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理论和实践教学以及对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的制定, 政府部门应该制定相应优惠措施以鼓励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改革。同时当前国内高职院校进行的订单式培养和学生实习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学生面临的实习企业和实习工作岗位比较单一, 学习专业内容比较单薄, 对企业、专业缺少了解, 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不利于其以后的职业发展和潜力挖掘。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和政府部门更加努力, 发展更多的企业参与学校实习实践活动, 以保证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分阶段参与多公司、多岗位的实践, 使其在实习过程中对所从事专业、对自己掌握知识有更加清楚的了解和把握, 为以后的职业生涯积累宝贵的经验。

(三) 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相贯通的教育体系

加拿大社区学院的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为两个平等的教育分支, 社区学院的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 以就业为导向, 而本科学院主要培养研究性人才。社区学院的学生可以继续进入本科学院学习获取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等, 而本科学院的学生也可以到社区学院进行学习获取职业资格以为将来更好地就业。在我国延续传统的教育框架体系中, 职业教育处于教育的低层次上, 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的偏见, 从而使职业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平衡。这就需要职业院校加大投资和改革力度, 改变旧框架体系中的教育层次, 创造高职教育品牌力度和特色, 增强社会就业影响力, 使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有强力的位置, 从而提高高职教育层次, 培养真正的职业技术人才, 从而实现不仅高职学生可以继续进入本科学校继续学习, 也可以让本科学生为了更好的就业而进入高职院校学习, 以便更加有效地利用教育资源, 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

四、小结

通过对加拿大社区学院职业教育办学经验的学习和借鉴, 我们更应该坚定当前高职教育以能力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思路, 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我国高职教育建设, 向各国先进教学理念学习, 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高职教育体系, 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John D.Dennison&Paul Gallagher.Canada’s Community Colleges, a critical ananlysis[M].Columbia: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2004.

[2]邓松林.加拿大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启示[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 .

3.共青团建团百年心得启示 篇三

此次讨论活动中,东城团区委根据共青团组织建设、宣传队伍、就业创业、服务青年、权益保护等重点工作,设置了五个交流研讨议题,各组学员分别从如何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如何打造一支坚强有力的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如何加强青年创业工作;如何积极组织团员青年参与非首都功能疏解等党政中心工作,更好地服务流动青年;如何做好青少年代言人,促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等方面进行研讨,并形成加强和改进东城共青团工作的意见建议。讨论会上,各位基层团干部围绕议题,各抒己见,根据自身共青团一线工作实际中的所思所想,提出许多可行的共青团改革建议,勾画了自身所想的共青团改革蓝图。

此次讨论作为东城共青团改革的先期探索,体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突出改革意识。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共青团如果不积极应对、不改革创新,就不仅是跟不上、不适应的问题,而且可能失去组织存在的价值。在讨论中,参训团干部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针对共青团存在的“四化”问题,踊跃发言,积极碰撞出改革的火花。二是突出实效意识。团区委围绕做好共青团“四维”工作要求,择重选择五个改革领域议题讨论,避免闭门造车,充分吸纳基层团干部建议,保障全区共青团改革工作取得实效。三是突出一线意识。为了切实改进共青团工作作风,团区委书记班子、挂职书记助理、各部室负责人和相关干部都积极下驻各组参与讨论,参与基层团干部讨论,听取一线团干部心声,共同探讨改革思路,为下一步团区委机关内部改革打下基石。

4.旱灾现真情--西南旱灾演讲稿 篇四

当前,我市正在遭遇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气候较为异常,降水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主要江河湖泊水位持续下降,库塘蓄水大幅减少,给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带来较大困难,给工农业

生产特别是春耕生产造成了极大威胁,也给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截至目前,旱灾已造成全市29.8万人、8.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120.2万亩秋冬播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已超过7亿元。

灾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抗旱救灾工作,进行了多次研究,成立了市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挂钩联系县区抗旱救灾工作制度,把抗旱救灾保民生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进行紧急部署。各有关部门和灾区各级党委、政府迅速行动,及时组织开展了有效的抗旱救灾工作。社会各界积极响应,通过多种渠道积极支持灾区抗旱救灾。灾区广大群众不等不靠,努力开展生产自救,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和影响,全市抗旱救灾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由于近期我市大范围的有效降水天气过程稀少,旱情仍将持续发展、蔓延,灾情仍在进一步加深、加重,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遇到了严重的困难。随着旱情的持续加重,给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还将不断显现,抗旱救灾形势异常严峻,任务十分艰巨。

在全市上下紧急抗旱救灾的关键时刻,我们呼吁所有爱心企业、热心公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充分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积极关心我市灾情,向灾民伸出援手,慷慨解囊,及时捐赠,帮助灾区人民共克时艰,共度难关;同时,我们希望全市各族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全面参与抗灾救灾,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为夺取抗旱救灾的胜利贡献绵薄之力。

5.百年旱灾的启示 篇五

一、抗战前夕重庆的旱灾灾况

抗战前夕, 重庆及周边的巴县、江北县爆发了特大旱灾, 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民国二十六年五月五日, 巴县赈务分会兼主席罗国钧 (巴县县长) 呈给重庆行营的报告称:巴县自二十三、四两年, 新谷欠登, 十得三四, 二十五年栽秧之际, 殊久旱不雨, 收获仍亏, 所种秋粮半成焦土, 秋干既久, 复又冬干, 三春不雨, 夏至将临, 菽麦无收, 种秧失望[1]。与干旱相伴的还有虫灾。1937年巴县水稻因干旱遭受了严重的螟害, 平均损失达10.82%, 损失产量达206640市石[2]。这导致众多饥民纷纷涌入重庆市区, 造成大量的流民。据民国二十六年一月十日的《商务日报》报道:“天灾人祸, 饥寒交迫, 市附近的灾民齐奔都市, 据警局调查, 有九万八千余人之多, 连日以来, 到处发生扰乱安宁之事件, 难于计算。”[3]而近代以来, 重庆作为中国西部最重要的通商港口城市, 居民十之七八都从事工商业或就职政府各机关, 民食所需仰给于各处, 即使在风调雨顺之时, 重庆城区几十万人口的口粮还要从重庆以外的其他地方购粮供应。而在大旱灾打击下, 重庆更是严重缺粮。这导致一些逃到重庆的饥饿流民因没得到及时救济而路毙。据当时的重庆市警察局统计, 民国二十六年一、二两月合计死亡2870人。三月上旬, 重庆市路毙达707人 (还不包括江北分局死亡的饥民。因江北分局辖区之路毙, 由该局同江北慈善机关掩埋, 未报警察总局, 其数不详) 。三月中旬, 重庆市又路毙695人[4]。

二、政府拍摄和放映旱灾灾况电影, 吸引民众募捐

面对如此严重的灾情, 为了引起全国民众, 特别是相对比较富裕的南京、上海、武汉等地民众的注意, 吸引更多的民众募捐, 政府非常重视电影在救灾宣传中的作用。因为与报纸的报道相比, 电影通过银幕的声画形象直接诉诸观众的视觉和听觉, 更具有生动性、具体性和直接性, 更具震撼力。尤其是1931年3月15日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由上海明星公司摄制成功并上映后, 这种集声、像、画、形为一体的新的娱乐方式, 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迅速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当时的国民政府高官陈立夫写了《中国电影事业的新路线———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应负的使命》, 体现了官方的意识形态。他明确指出:“中国需要的电影, 不仅是娱乐的东西, 而必须在娱乐之中包含着多量的教育上文化上的意义。”因此, “中国固有道德如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更为电影取材的最大原则”[5]。当然, 拍摄和放映重庆旱灾灾况的惨状以及重庆民众积极救灾的影片, 唤起民众的同情心, 踊跃募捐救灾也符合这一原则。

为此, 1937年5月11日, 军事委员会电影股专门派员来川摄制各县灾情影片。“罗静予、罗及之昨由沪飞抵渝, 拟于周内完成, 即在全国公映, 俾使各地民众共同赈救灾黎。”[6]经过长达二十一天的摄制, 包括重庆地区在内的四川旱灾影片终于在6月2日摄制完毕, 胶片长度达四千余尺[7]。受此影响, 四川省政府财政厅长刘航琛根据当时的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的指示, 也约联华影业公司摄影师入川摄制灾情影片[4]。

在电影摄制内容方面。首先, 摄制人员对旱灾及造成的严重危害进行了拍摄。比如, 电影对旱灾打击下, 重庆的粮食生产、灾民生活情况进行了报道。电影中当时的重庆郊区农村、巴县、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 (现北碚) 、江北县农村在旱灾打击下的一片凄凉, 灾民的乞讨声、哭泣声, 以及病态孱弱的身体。影片中还配有当时中央赈务委员会委员长朱庆澜的谈话:“彼半生精力皆亲于救灾, 所见所闻亦算不少, 而‘野有饿殍’亦只在书上读到, 今在重庆, 乃亲眼目睹人间如此惨象, 诚不胜懼 (惧) 之至。”[8]

其次, 摄制人员还对政府和民众的救灾进行了拍摄。影片对旱灾打击下, 中央政府和四川省政府、重庆市政府、巴县政府、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江北县政府的努力进行了相关的描述。1937年5月11日, 重庆临时急赈委员会于午后三点钟在市府开成立大会, 到会委员王伯康、陈智若、邓子文等, 推定各所所长。幼孩所夏厚丞, 妇孺所廖荣光, 成年所 (乞丐所) 王作霖[9]。5月20日, 蒋介石电重庆行营代主任贺国光, 令驻渝部队官兵发起救济川灾运动[10]。当然, 影片对民众的救灾也给予了详细的报道。1937年5月16日, 重庆市学生界扩大救灾宣传, 数百学生摄入镜头[11]。5月底, 重庆巴蜀校学生捐款赈灾, 已送交救灾协会。仅江北初级中学教师一次就捐款525元, 超过教职员工月薪10%以上[12]。

电影摄制完成后, 就在全国主要大城市公演, 得到极大反响, 吸引人们的同情和支持, 民众纷纷解囊捐助。1937年6月6日, 上海市川灾救济会议决, 开映灾情影片, 以唤起各界热烈救灾情绪[13]。6月24日, 川灾影片在上海公演, 效果很好, 民众深受感动[14]。30日, 在京城 (南京) 公演, 共有拷贝三个[15]。观看电影的民众纷纷被影片中震撼人心的灾害场面、令人动容的救灾演讲、募捐所吸引、所感动, 意识到在旱灾严重的情况下, 一个有恻隐之心的人, 也应该伸出支援之手, 募捐救灾。

三、电影宣传募捐救灾的效果分析

经过电影宣传, 重庆旱灾救济募捐取得了显著效果。在武汉, 据当时的《新蜀报》记载:“鄂人徐云廷已经八十余岁, 其夫已仙逝, 她也捐三千元。”[16]1937年6月, 川灾电影在上海宣传得力, 各方捐款极为踊跃, 上海南洋模范中学, 由自治会代表会议通过, 全体同学每人至少捐银五角, 共募得国币二百六十余元;圣约翰大学高中部同学更节食助赈, 将近日减少饭菜所得五百元交大公报转汇[17]。又据1937年7月5日的《大声日报》报道:“七月五日午后, 一女仆手持百元, 遍寻 (川灾募捐) 办事处不得, 旋由警士引她至国泰影院。据称捐款主人张易清君, 得见川灾影片, 极感同情, 自愿乐捐二百元, 适值银行月终结息期间, 存款未能取得, 现以家中所存百元, 先行捐纳待取得存款后, 即如数补捐。”[18]更为甚者, 一些本身就是弱势群体的打工者也深受感动, 踊跃捐款。当时的报纸就报道了一名叫朱治民的小工捐一日所得, 用于募捐救灾[19]。

6.清代山西旱灾规律及防治技术 篇六

清代 (1644-1911) 山西旱灾范围广、频次高, 造成了大量人口伤亡和经济损失, 如清光绪三年山西大旱特旱, 山西巡抚曾国荃奏折:晋省报灾州县已有57处, 饥民200余万[3]。面对严重的灾情, 清代山西官民采用了各种技术手段积极应对。近年来, 学界对清代山西旱灾的研究多集中于社会史领域[4,5], 对历史时期山西旱灾的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技术的研究还很薄弱。本文在系统收集清代山西旱灾史料的基础上, 研究清代山西旱灾时空分布特征以及防治技术, 对当前山西旱灾的预防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一资料来源及旱灾等级划分方法

本文以《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中国气象灾害大典 (山西卷) 》、《山西自然灾害史年表》、《山西自然灾害》为基本资料库, 结合《山西通志》与清代各县地方志对清代山西旱灾逐条罗列, 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清代山西旱灾多是以县为单位记载的, 在统计中占到了灾害记录的98%以上。另外还有少部分灾害记录是记载一个府或州的灾害情形, 或是受灾区域记载模糊, 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将结合《山西通志》、各县方志以及碑刻中的灾害记载, 查询相关记录以明确灾害地域性。为了研究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本文采用以县为单位的灾害统计方法, 统计出清代山西各县的受灾频次并划分灾害等级, 在此基础上分析清代山西旱灾的时空分布特征。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6]、《山西省历史地图集》[7]、《山西历史政区地理》[8], 本文掌握清代山西地方行政区划, 总结政区变化情况, 准确把握各县的地理位置, 因归化城同知厅等8厅不在今山西境内, 不在本文考察范围。

根据历史文献资料描述旱灾的特点, 参照赵景波等人对历史旱灾的等级划分标准[9], 本文从单位县出发, 主要考察灾害对本县的影响和灾害持续的时间, 同时参照相邻县的受灾情况, 将旱灾划分为1级 (偏旱) 、2级 (旱) 、3级 (大旱) 、4级 (特大旱) 四个等级, 具体评判标准如下:

1级 (偏旱) :原文只记载“旱”、“伤苗”、“歉收”如清乾隆十七年 (1752) , 乡宁县, 旱, 歉收。

2级 (旱) :记载有“旱饥”、“旱蝗”、“夏秋旱”或跨月、跨季度旱, 减免赋税、缓征额赋, 小河流的水竭, 不在夏季以内的“河水竭”、“井泉涸”, 农作物“禾槁”、“禾枯”, 如清圣祖康熙三年 (1664) , 五台县旱饥;清道光十七年 (1837) , 阳城县旱蝗。

3级 (大旱) :较大区域大旱, 赤地千里, 粮食严重歉收, 记载有“大旱”、“旱大饥”、“大旱蝗”等。如清康熙六十年 (1721) , 沁县:大旱, 民饥。自五十九年八月不雨, 至次年五月终, 麦苗尽死, 颗粒无收。

4级 (特大旱) :大河水竭以及夏季多雨季节时河流“竭”、“涸”, 人口大面积死亡, 人民生命财产受到重大损失, 记载有“岁大饥, 人相食”。如清光绪三年 (1877) , 凤台县大旱, 野无青草, 人食树皮草根, 牛马鸡犬皆尽, 继食人肉, 斗米值钱二千五百文, 有全室俱毙者, 有阖村同尽者;屯留县岁大旱, 斗米千钱, 树皮草根剥掘殆尽, 饿殍遍野。

二清代山西旱灾时空分布特征

(一) 清代山西旱灾时间特征

在上述数据库的基础上, 本文统计出清代山西每年各县的受灾频次, 结果显示:在清代268年 (1644-1911) 中, 共有212个年份发生了旱灾 (1) , 出现频率高达79%, 平均1~2年即发生一次, 每个灾年有7.66个县受灾, 共发生旱灾1623县次, 其中:1级旱灾发生511县次, 2级旱灾发生424县次, 3级旱灾发生578县次, 4级旱灾发生110县次。可见清代山西旱灾主要以3级旱和1级旱为主, 分别占到了旱灾总县次的35.61%和31.48%。统计得出, 清代山西连年干旱的次数为32次, 其中连续2年干旱的次数为11次, 连续3年干旱的次数为3次, 连续4年干旱的次数为3次。

1.年度分析

本文以10年为单位作出清代山西受灾县次随时间变化趋势图 (折线代表每十年清代山西受灾县次变化图, 曲线代表滑动平均值, 点线代表受灾县次平均值) 。从图中可以看出清代山西受灾县次随时间呈波动变化趋势, 并没有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1761-1800年间旱灾发生频次低, 前期和后期为旱灾高发期, 并且后期旱灾频次高于前期。根据国际气象标准求异常值计算方法:异常值≥平均值+3*标准差 (为35.43) , 计算得出在清代268年中, 共有5个年份为极度旱灾, 即清康熙五十九年 (1720) 、清康熙六十年 (1721) 、清乾隆二十四年 (1759) 、清光绪三年 (1877) 、清光绪四年 (1878) , 其中清光绪三年灾害最重。受灾县次在清代年受灾县次均值以上的共有71个年份, 占26.49%, 其中有12个年份的受灾县次在年平均受灾县次的3倍以上。从各朝代旱灾发生情况来看, 光绪年间 (1875-1908) 旱灾最为严重, 平均每年发生旱灾7.97县次, 其次为道光 (1821-1850) 和康熙 (1662-1722) 年间, 平均每年发生旱灾7.1和7.05县次。

2.季节分析

清代山西旱灾史料中, 共有818个受灾县次明确记载了季节特征, 统计显示清代山西旱灾最主要发生在夏季, 发生375县次, 占到了45.84%;其次为春旱和秋旱, 分别发生205县次和194县次, 占25.06%和23.72%;冬季发生干旱最少, 只有44县次, 占5.38%。虽然山西降雨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一般占全年降水量的50%以上, 但是多以短时间高强度暴雨形式出现, 并非均匀地分配于整个作物的需水期, 往往造成降水与农作物生长需水期不相适应, 导致干旱。

(二) 清代山西旱灾空间特征

由于山西各地气候地理条件差异较大, 清代山西旱灾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本文统计出清代山西各县旱灾发生频次, 据此绘制出清代山西旱灾分布图, 如图2。清代山西各县中除了兴县与五寨没有记载发生旱灾之外, 其他所有的县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灾害, 受灾县数占清代山西总县数的98%。从图可以看出清代山西旱灾主要分布在晋南、晋东南以及晋中和晋北部分地区, 清代山西蝗灾主要分布在晋南、晋东南以及晋中部分地区、晋中东部、晋北东部[10], 如图3, 可见清代山西旱灾与蝗灾的分布基本一致, 这是由于旱灾与蝗灾有很强的关联性, 旱灾之后往往会引发蝗灾的发生。古代人民很早就注意到旱灾与蝗灾相伴而生的这一现象, 有“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的记载,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与蝗虫的生活特性有关, 蝗虫是一种喜干不喜湿的昆虫, 干旱的环境促使水位下降, 土壤变得坚实, 地面植被稀疏, 低洼地裸露, 为蝗虫产卵和生长提供了合适的环境, 使得蝗虫大量繁殖, 迅速生长, 酿成灾祸。

三清代山西旱灾防治技术

旱灾是山西历史上对农业生产危害最大的一种自然灾害, 官民往往谈旱色变, 面对严重的旱情, 一方面山西官民受天人感应观念思想的影响, 把旱灾的发生归结为上天的主宰, 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在大旱来临之时都把希望寄托在神灵的身上, 采用祈雨的方式求得甘霖;另一方面山西官民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采用各种技术办法积极应对, 无论是直接地兴建水利工程取水灌田, 还是间接地采用耕作技术防旱以及引进和种植抗旱作物, 在一定程度上都减少了灾情所带来的危害。

(一) 水利工程

1.引河灌溉

山西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水资源极度匮乏,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历代政府都非常注重水利工程的建设, 明清是山西水利开发的一个高潮, 境内主要河流及泉水都普遍得到利用, 农田水利工程主要集中在汾河流域, 此外潇河、文峪河、滹沱河、桑干河、阳武河等水系也得到开发, 乾隆一朝, 山西兴建的水利工程就达156处, 比陕西多118处[11]。从康熙元年 (1662) 开始兴建广惠渠后, 陆续在汾河中游兴建“八大冬埝”, 至光绪二十八年 (1902) , 增至10埝, 虽然受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 这些渠道都为土堰, 工程技术简单, 春天填筑, 秋季推倒, 且没有水闸, 但这些简单的水利工程对农田灌溉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至晚清时期晋北地区开地方之先河, 集中民间资金创建水利公司以加强水利建设。如光绪三十三年 (1907) , 由朔县齐尔昌、曹普等六人兴办朔县六合水利股份有限公司, 为山西最早发起之水利股份公司, 清宣统二年 (1910) , 由刘懋赏联合当地人士兴办朔县广裕水利公司和山阴县富山水利公司。这些水利公司兴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引水灌田, 有效地促进了当地水利事业的发展, 对当地的抗旱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12]

2.引泉灌溉

除引河灌溉外, 清代山西官民也非常重视引泉灌溉, 引泉灌溉是山西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方法, 并且已有很长的历史, 战国所建智伯渠为山西引泉灌溉之始, 另外山西汾阴 (今荣县西) 引瀵水种稻, 太原晋祠引难老泉、善利泉灌溉等。太原人引源出于太原城西南悬瓮山大难老泉灌溉农田, 晋南洪洞县和赵城县民引霍山南麓的霍泉水浇灌农田。《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载:“自太原而南, 其泉溉田最多利民久者, 莫若晋祠之泉。自平阳而南, 其泉溉田最多利民久者, 莫若龙池之泉。自绛以北, 其泉溉田最多利民久者, 又莫若鼓堆之泉。”

3.凿井以灌

凿井在山西具有悠久的历史, 考古发掘资料证明我国凿井历史最早始于晋南。1980年《考古》第一期刊登的《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掘简报》称:在山西襄汾县陶寺发现了目前我国最早的两口水井。清代井灌在山西晋南以及晋东南一带应用非常广泛, 清康熙朝王心敬说:山西“井利甲于诸省”, “所见高原之处, 用井灌畦, 或加辘轳, 或藉桔槔, ……闻三晋最勤”, 井灌防旱抗旱的效果显著, “大井之滋苗则深井亦可灌二十余亩, 浅者且可灌三四亩”[13]。时任陕西巡抚的崔纪面对陕西连年干旱的现状, 引进家乡山西的井灌技术抵抗旱灾:“至遇旱年, 虽井水亦必减少, 然小井仍可灌三四亩, 大井灌十余亩, 在常田或颗粒无获, 而此独仍有前康熙庚子、辛丑, 晋省连旱二年, 无井州县, 流离载道, 而蒲属五邑独完, 即井利之明效大验也”, “其灌溉之法, 小井六七丈以下, 皆可用人力汲引。大井深浅二丈上下, 水车用牲口挽拽。”[14]

4.水窖防旱

山西一部分地区不能引水引泉灌溉, 并且地势较高, 无法打井取水。那里的人们在院落、地头、场边等修建形如罐状或瓶状的容器, 用来蓄积雨水雪水, 俗称“水窖” (又称旱井) , 如图4此设施的一大特点是上口小, 主要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 罐内主要技术是如何防止井水渗漏。此水窖可以在雨雪天时积聚一些水源, 以备干旱时期人畜引用和进行小范围的灌溉。

(二) 耕作技术防旱

山西山地和丘陵面积约占全省的80%以上, 平原面积不足20%, 所以有“八份山地二分田之称”, 山西多山的地理环境严重制约着水利工程的发展, 大部分的土地仍然属于旱地, 清代山西省可浇灌的水田不足300万亩, 还未达到全境耕地面积的6%, 而且水利工程分布不平衡, 水田主要集中在晋中、晋南的汾河沿岸地区[15]。因此, 山西先民在长期的耕作实践经验中, 总结出一套以水为中心精耕细作抗旱保墒的旱地耕作方法, 以至于即使得不到灌溉, 还可以有好的收成。

1.抗旱栽培法

区田法

区田, 劚地为区, 布种而灌溉之, 可备旱荒[16]64。此方法是专为抗旱设计的, 在清代山西旱地广为应用, 区田法最早记载于西汉《氾胜之书》中, “汤有旱灾, 伊尹作区田, 教民粪种, 负水浇嫁”, 区田法的增产效果非常明显, “区种天旱常溉之, 一亩常收百斛。”并且该法适用广泛, “区田以粪气为美, 非必须良田也。诸山林近邑, 高危倾阪, 及邺城上皆可为区田。”区田法的田间布置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把种子播在长条的沟中, 即“宽幅区种法”, 一种是播在方形的小穴中, 即“小方形区种法”, 主要的技术特点是不耕旁地, 区内深耕, 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 等距点播, 保证作物有良好的透风通光条件。

代田法

代田法最早在西汉时期开始使用, 是黄土高原地区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长期农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栽培方法, 这种栽培方法能耐风与旱, 在山西得到普遍使用。这种方法的技术要点是在一亩地分垄和沟耕作, 垄沟相间, 并且垄和沟每年交替使用, “今年耕墒, 明年耕垄, 则地力有余矣”[16]18。土壤轮休, 高效利用, 种子播在沟内, 垄高于沟, 沟内的水分蒸发慢, 从而达到保墒的目的。幼苗出土后及时中耕除草, 集中施肥, 把垄上的土培壅在苗的根部从而扩大了根部吸水吸肥的范围, 又能抗风防倒。

淤田法

山西山区众多, 河流所含泥沙多, 尤其是大雨过后, 河水中含有大量养料及腐殖质, 淤田法即是将这些河水引流到田地中, 利用其中肥沃的淤泥, 以增加地力, 该法始于绛州正平县利用马壁谷水淤田, 后者宋朝加以大规模推广, 宋仁宗时, 河东九州26县共淤田12万公顷[17], 至清朝时期, 该法已为山西农民普遍采用, 至今还在一些山区使用。

2.抗旱保墒耕作技术

无论是何种耕作栽培方法, 也无论是垄作法还是平作法, 都面临如何减少土壤水分散失的问题, 这就涉及一些具体的耕作技术, 形成了“耕、耙、耱”三位一体的旱地耕作技术体系。

适时深耕

我国从春秋战国开始就提倡深耕, 在干旱的环境中, 土壤浅层干燥, 深耕可以让种子接触到土壤下层的水分, 也可以疏松土壤, 加大土壤的孔隙密度, 提高蓄水能力。对不同时期耕地深浅也有不同要求, “春犁宜浅, 秋犁宜深”[16]18, “秋犁较春犁深五分或一寸”[16]19, 因秋季深耕可以留给土壤更多的熟化时间, 土壤也可蓄积更多水分, 春季浅耕是为了避免因播种作物而造成的土壤熟化时间不足和因春季多风而造成的跑墒。耕地要掌握合适的时宜, “凡耕高下田, 不问春秋, 必须燥湿得所为佳, 若水旱不调, 宁燥不湿”, 因为“燥耕虽块, 一经得雨, 地则粉解。湿耕坚垎, 数年不佳”。[18]山西民间一直流传有“湿耕泽锄, 不如归去”的谚语。

及时耙耱

深耕之后, 为了减少土壤水分流失, 应及时耙耱, 《马首农言》在总结种植谷子之时即强调“未种之先, 耕一次, 耙二次, 以多为贵”, 并有“耕三耙四锄五遍, 八米二糠再没变”的民间谚语。因为及时耙耱可以打碎土壤表层土块, 减少水分流失, 从而可以起到保墒的效果。

重视中耕

《齐民要术》中记载“锄头三寸泽”, “矢旱不误锄田, 雨涝不误浇园”, “早锄一寸, 强如上粪”, 山西多地一直流传有“锄钩上带着三分雨”的谚语, 这就说明经常锄的庄稼比不锄或少锄的庄稼耐旱, 干旱的时候锄地可以使土地保持水分。因为锄地一方面可以清除杂草, 避免其与庄稼争夺水分, 另一方面, 在干旱时锄地, 可以切断地表的毛细管, 防止土壤深层的水分沿着毛细管从地下向地表蒸发, 起到保水的作用。

(三) 耐旱作物的引进和种植

清代山西先民在长期干旱的条件下尤其注重农作物的抗旱性, 常种的耐旱作物有玉米、高粱、荞麦、小麦、谷子、马铃薯、黍子和豆子。玉米传入山西的时间约在明末清初, 但是一直没有广泛推广种植, 直到清后期玉米才得以广泛传播, 成为山西主要粮食作物。嘉庆年间, 马铃薯传入山西, “山西种之为田, 俗称山药蛋, 尤硕大, 花白色”。山西当地有“五谷不收也无患, 还有咱的二亩山药蛋”的艳遇, 山药蛋即马铃薯, 耐瘠抗寒, 很快在晋北地区得到广泛种植, 成为当地人民的主要粮食。高粱以其良好的抗旱性能在山西得到普遍种植, “今北方诸谷播种, 高粱最先, 粟次之, 黍糜又次之。高粱最高大, 又先种, 故曰五谷之长, 故司农之官曰后稷。”[16]7

除了技术应对措施之外, 清政府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救灾制度, 形成了报灾、堪灾、审户、发赈、查赈一套严格的救灾程序, 各级地方官必须照章严办, 不得有误, 否则将会受到朝廷的严惩。

结语

清代山西旱灾发生频次高 (平均1-2年即发生一次旱灾) 、范围广 (受灾县数占山西总县数的98%) 。清代前期和后期为旱灾高发期, 中期旱灾发生频次较低;清代山西旱灾主要发生在夏季;从地域分布上看, 清代山西旱灾主要分布在晋南、晋东南以及晋中和晋北部分地区。清代山西先民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采用各种办法积极应对, 包括兴建水利工程、耕作技术防旱以及引进和种植抗旱作物等,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灾情所带来的危害。

清代山西旱灾严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气候变冷, 气候学家认为, 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如果下降3℃, 大气中的水分将减少20%而导致严重旱灾。据杨怀仁研究[19], 自公元2000年以来, 我国历史上的气温变化可划分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其中14-19世纪末, 是一次世界性寒冷时期, 即所谓小冰期, 具体到清代山西地区, 有许多记载描述了气候转寒的这一现象, 另外有学者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年平均气温每下降1℃, 粮食单位产量就会比常年下降10℃, [20]这样也会加剧旱灾的程度。另外山西地处内陆, 为典型的大陆季节气候, 省内山脉众多, 由于海洋影响减少致使全省降水总量小, 一般不能满足农作物需水的要求并且降水在时间上分布很不均匀, 年际变化大, 年内分配不均, 春季多风少雨, 夏季雨量集中, 有高强度暴雨, 加上山西高温低湿、旱风强、蒸发大, 因而常常出现旱情。

摘要:文章采用以县为单位的灾害统计方法和旱灾等级划分标准, 对清代 (1644-1911) 268年山西旱灾史料进行搜集、整理和量化, 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分析清代山西旱灾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清代山西平均1-2年即发生一次旱灾, 清代前期和后期为旱灾高发期, 中期旱灾发生频次较低;清代山西旱灾主要发生在夏季;从地域分布上看, 清代山西受灾范围广, 受灾县数占山西总县数的98%, 主要分布在晋南、晋东南以及晋中和晋北部分地区。面对严重的旱情, 清代山西官民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采用各种技术措施积极应对, 包括兴建水利工程、采用防旱耕作技术以及引进和种植抗旱农作物,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旱灾所带来的危害。

7.百年旱灾的启示 篇七

1 研究方法

1.1旱灾的评估指标和分级标准

1.2灾害分级指标的函数转换

指标个体的物理意义和单位区别差异直接影响数据量纲, 不同数量级之间不好进行比较。因此, 根据灰色原理, 为了获取一致的数据量纲, 将原始数据先进行归一化处理, 对分级的指标进行对应的函数转换, 统一不同指标的灾害等级划分标准, 然后再将各要素进行比较。

受灾面积的转换函数 (x单位:hm2) 、受灾人口的转换函数 (x单位:人)

直接经济损失转换函数 (x单位:元)

2 评估原理与方法

2.1评估原理

通常, 人们用 “ 黑” 表示信息的不完整, “ 白”表示信息完整, 信息不充分不完整用“ 灰”表达。由于人们对灾害损失的成因、各成因之间的关系以及各成因对灾害损失造成的影响不完全熟悉, 所以, 灾害损失应是典型的灰色系统。灰色关联度是定量的表征灰色系统内诸多因子之间的关联程度、从而揭示出灰色系统主要特征的指数。它是相对性的排序分析, 它最基本的是根据判断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得出各因素之间联系的密切性, 序列之间关联度的大小跟几何形状的相似度直接相关。

2.2灰色关联度计算方法

定义X0={x01, x02, …x0m}为参考序列, 令其为1, 即灾情损失最大情况时的函数转换值;Xi=xij (j=1, 2, ...m) 为比较序列。求差序列, 令:

然后求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中的最大差与最小差:

关联系数反映样本值与最优样本值的关联程度, 各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在各个时刻 (即曲线中的各点) 的关联系数

式中, ρ为分辨系数, 一般取值0.1~0.5, 值越小, 越能提高关联系数间的差异, 此处取ρ=0.5, 关联度分辨效果明显。

计算关联度

按照关联度大小排序, 关联度越大, 则对应的灾情越严重, 反之, 灾情越轻。因此可以通过关联度的取值进行灾害等级的划分 (表2)

2.3灾情评估结果

根据上述方法, 现在对16 个个例做无量化的处理后, 分别计算各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的0j (tk) 和灰色关联度0j。根据公式计算各比较序列的关联系数, 表3 出了用公式计算的各比较序列的关联度值和对应的灾害等级。

3 讨论

本文使用灰色关联度的方法建立旱灾的评估模型, 根据各灾区关联度的数值划分灾害等级, 评估近20a阿勒泰地区部分样本实例。

灰色关联度评估模型的可操作性在于:不需要大数量的灾区数据样本, 数据样本的数量也不一定要服从某种典型概率的分布。根据收集的已知信息, 将定性分析跟定量计算完美结合, 计算方法简单, 正确估算出灾害损失的程度。

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评估灾情具有符合实际, 且具有合理性、科学性的特征, 评估结果可以作为部署抗灾减灾方案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傅立.灰色系统理论及应用[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191-199.

[2]陈亚宁, 杨思全.自然灾害的灰色关联灾情评估模型及应用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 1996, 18 (2) :158-162.

[3]杨仕升.自然灾害等级划分及灾情比较模型探讨[J].自然灾害学报, 1997, 6 (1) :8-13.

[4]刘伟东, 扈海波, 程丛兰.灰色关联度方法在大风和暴雨灾害损失评估中的应用[J].气象科技, 2007, 35 (4) :563-566.

8.百年旱灾的启示 篇八

㈠干旱的年际变化

干旱是通渭县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不仅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 而且给一些地方的人畜饮水都造成了困难。据1971~2003年资料统计:全县每年平均旱灾面积47.60万亩, 约占播种面积的30%, 所调查和通渭气象站1957~2003年共46年的资料记载, 因干旱造成减产年份达38年, 占总年数的82.6%;其中受灾面积在55万亩以上的年份有7年, 占总年数的30.4%。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 干旱在通渭县发生的概率较高, 危害很大, 故素有“十年九旱”之说。

㈡干旱的年内变化

造成干旱的原因较多, 主要是由于大气环流背景和地形影响。处于青藏高原外围相对少雨带中, 使通渭县降水量偏少, 加之降水年内分配不均, 造成夏粮作物基本在缺水条件下抗旱生长, 只有在保证率为80%以上的丰水年份产量较高, 枯水年份往往是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1971年通渭县降水量为263.6毫米, 作物生长期3~6月份以及7~10月份降水很少, 春旱、伏秋旱比较严重, 致使全县夏秋田受旱面积达110多万亩, 占播种面积的60%;1979年从年降水量来看达到了467.8毫米, 超过了历年均值。但由于年内分配不均, 在1~6月中旬将近半年的时间内没有下过一场透雨, 致使全县受旱面积达90多万亩, 占播种面积的50%。根据通渭县干旱发生季节和作物生长期的需水特点, 可分为春旱、初夏旱、伏旱、秋旱4个类型。由于受自然地形条件的影响, 县内各地干旱发生次数, 强度以及危害程度各有差异, 从地势分布来看:河谷区最严重, 丘陵区次之, 高山区较轻;就地理位置来说, 南部最严重, 中部次之, 西北部较轻。春旱连初夏旱的年份在23年中出现有6年, 机率为26%, 平均4年出现1次;初夏旱连伏旱的出现有3年, 机率为13%, 平均8年1次;伏旱连秋旱的出现有4年, 机率为17%, 平均6年出现1次。

二、抗旱非工程体系

㈠政策规章

为了真正发挥防汛抗旱办公室的窗口作用、助手作用和参谋作用, 为防汛抗旱指挥部领导决策创造条件, 防汛抗旱办公室在不断强化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的同时, 大力加强内部管理, 制定了《防汛抗旱办公室工作制度》《防汛抗旱办公室职责》《通渭县防汛抗旱工作责任制》《防汛值班制度》《通渭县旱情、汛情、灾情汇报制度》《防汛物资储备及经费管理制度》《抗旱物资、设备管理制度》等7个规章制度, 这些规章制度的产生, 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健康有序地开展工作提供了极大方便, 向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法制化建设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㈡机构建设

通渭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根据县政府知字[1996]14号文件批复, 于1996年4月正式成立, 办公室地点设在县水利水保局 (现更名为县水务局) , 防汛抗旱办公室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及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指导下, 克服种种困难, 不断强化效率意识, 完善运转机能, 优化工作方法, 转变办公职能, 同时认真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经过不懈努力, 工作能力和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办公室力量相应得到充实, 形成一支思想好、业务强、作风硬, 综合协调能力强的办公队伍。办公室现有工作人员5名, 其中主任1名, 副主任 (技术人员) 1名, 办事人员3名, 防汛抗旱专用车1辆, 发报机1台, 直拨电话1部 (传真机) , 彩色电视机1台, 照相机1部, 电脑1台、传真打印机1台, 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配备1间专用办公室, 另设调度室、值班室和日常办公室3处办公地点, 占地75平方米。通渭县抗旱服务队根据通编发[1993]53号文件批复, 于1993年5月正式成立挂牌服务。1995年被确定为全国第1批县级抗旱服务队试点县, 1996年首次通过了省地抗旱服务部门的组织验收。工作人员由原来的10人发展到现在的36人, 其中领导1名, 队长1名, 工程技术人员13名, 工作人员21名, 已形成一支政治素质高, 业务水平强, 懂经营, 会管理的服务队伍。同时, 抗旱服务队下设财务室和营业室, 财务实行独立核算。1996年, 又在平襄、陇川、马营、李店、寺子等乡 (镇) 建立了专业服务网点, 服务范围不断拓宽。

㈢物资储备

目前, 抗旱服务队拥有固定工作场地868平方米, 其中修理车间1座, 器材仓库2座, 设备及配件门市部1处, 抗旱防旱小汽车1辆, 5吨水箱2个, 施工设备2台, 柴油机38台, 喷灌机249台, 机泵138台 (套) , 输水管7440米, 固定资产从建队时的24万元发展到现在的95万元。

㈣服务组织

面对严重干旱, 县委、县政府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安排部署抗旱生产工作。依据县委、县政府制定的总任务和目标, 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结合工作实际, 提出了11项任务和8项具体工作, 安排6条贯彻意见, 向全县发出了“关于搞好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 并组织抗旱工作组多次深入第一线, 督促指导, 及时帮助基层解决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为确保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水利设施的抗旱作用, 通渭县派抗旱技术服务队进驻一线蹲点开展工作, 组织维修水利灌溉设施, 检修机电设备, 清淤整修渠道, 为抗旱生产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抗旱抗灾的关键时期, 基层水管单位的广大干部职工克服困难, 尽职尽责, 放弃休息日, 坚持奋战在抗旱生产第一线。

㈤产业结构调整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来看, 水利基础设施仍很脆弱, 全县有90%以上的耕地是旱作农业, 是“无水也要植”靠天种植的雨养农业, 农田生产水平低而不稳;现有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 有些地方重建轻管, 有设施, 没效益, 效能不高。为此, 要以水为中心, 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一是东南旱作农业区要普及“兴修梯田+推广科技+集雨节灌+调整结构”的旱作农业生产模式, 兴修梯田, 推广“地膜覆盖+点浇点灌+压砂+镇压保墒+配方施肥”和“优质+耐旱+高产良种”综合农业科技, 大力发展集雨节灌, 扩大农业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二是“大、中、小”并举, “蓄、引、提”并重, 以小型水利为主, 制定发展规划, 兴建小水工程, 充分利用一切水源, 发展水浇地;三是灌溉农业区要认真做好战略性节水规划, 全面落实渠道衬砌、小畦灌溉等常规节水措施, 并积极采用滴灌、微灌、喷灌等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 加快常规节水向高新技术节水转变, 特别是锦屏、明尧灌溉农业区, 要团结“再造秀美山川”走向涵挖潜的节水路子, 通过高效节水, 把灌溉区建成“两高一优”的农业园区, 优化农业结构, 采用科学技术, 改进耕作方式, 使水地发展成优质、高产、高效的农田;四是水库灌区要重视水源节水, 一个汛限水位控制一个汛期的水库运行方式, 控制和减少水库弃水, 更好地发挥水库的调蓄作用;五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 树立水是商品的观念, 理顺水利管理体制, 形成“以水养水、滚动发展”的机制, 确保现有水利工程更好地发挥作用。

㈥科技抗旱水平

年年干旱, 年年抗旱, 已是通渭县每年农业生产的主要工作, 耗费了大量的精力、财力和物力。被动抗旱, 特别是1995年、1999年、2007年三次特大干旱, 全县上下从领导到群众集中力量抗大旱, 没有过多的精力去考虑其他事情。主要问题是需要建立起系统的长期的主动的抗旱机制。一要全面进行综合规划, 根据县情、水情和发展目标, 科学地研究制定有关防旱减灾的战略性规划, 包括水利、气象、农业、林业、畜牧业及乡镇企业和农民个体企业, 确立思路, 完善措施, 分解任务, 正确处理好当年与长期、整体与局部、开源与节流、治本与治标、建设与管理、试点与推广、硬件与软件, 改革与发展八个关系, 经过几年的发展, 全面提高通渭县的防旱减灾水平。二要建立人工增雨、人工防雹体系, 制定预案, 做好观测, 建立可靠、先进的通讯手段, 抓住有利降水和成雹天气, 组织实施人工降雨、防雹减灾作业。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通渭县的旱灾现状, 并对通过抗旱非工程体系的实施来缓解旱情的成效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上一篇:禹谟中学班主任考核方案下一篇:丰富多彩的成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