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学前教育的论文

2024-06-13

于学前教育的论文(12篇)

1.于学前教育的论文 篇一

摘 要:高等学校学生工作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把学生工作定位于学校教育管理,学工人员定位于政工人员的做法,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管理观,学生工作应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此种定位以便于提高学生工作的教育绩效.

关键词:教育管理论文

1.引言

高中学习阶段对于一个人的后期的发展至关重要,在这一阶段中,学生个人的心智逐渐成熟,对于事物的看法逐渐趋向理性。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如何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帮助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是当前高中阶段重要的育人工作。高中阶段,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独立思维,对于外界的约束具有较强的反抗力,因此,必须开展有效的管理教育模式,正确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在当前人本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管理思想下,教育管理模式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获得更大的教育管理空间,从而提高教育管理的效果。本文将从教育管理模式出发,分析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教育管理模式的四个层面,为实际的高中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2.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教育管理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不仅是体现高中教育的学生主体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管理的思想,从而为学生后期的个人的发展提供机会和平台。本文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管理模式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分析。

2.1 建立“三自”学生管理模式

“三自”教育管理模式在大学中已经被广泛的开展,但是在高中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三自”教育管理模式的推广和实行还远远不足。“三自”教育管理模式的核心是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及自我服务。通过“三自”教育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教育的意识,对于学生独立性格的培养意义重大,更重要的是,这种教育管理模式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个体在教育中的地位。当前高中学生在家中大多是独生子女,很多学生在个性方面存在着很多的缺陷,通过这种教育管理模式能够让学生获得换位思考的机会,对于学生个人的成长意义重大。另外,通过“三自”教育管理模式减少了学校在教育管理方面的成本投入,其教育管理效率更加突出,适合我国当前高中教育管理的现状。

2.2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管理理念,其核心部分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主体地位的体现是一种教育层面的相互尊重。在实际的教育管理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具体的工作。第一,教学课程设置的人性化。在教学课程的设置过程中,应当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不能完全按照应试教育的要求,设置粗糙的教学课程。应当从学生未来发展角度出发,适当的添加一些素质教育课程;第二,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人格尊重。当前很多高中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方法简单粗暴,不顾学生个人的自尊心和人格。教育管理方式不仅起不到教育管理效果,同时还能够引发教育管理的悲剧。因此,要突出学生的.突出地位,就必须从学生角度出发,开展更加合理、科学的教育管理方式;第三,注重学生个体的心理教育。随着高中教育中人本思想的推广,心理教育已经成为当前高中教育的一部分。由于高中学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因此,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必须突出心理教育的地位,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2.3 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

充分的肯定是开展教育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有效的实现教育管理价值的重要保障。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不仅仅是教育管理层面的内容,同样也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要在实际的教育管理工作中给予学生充分肯定,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学生自我管理方式的肯定。“三自”管理模式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管理模式的具体表现,在学生自我管理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基于充分的肯定,这种肯定能够让学生感知到自身的主体地位,对于提高教育管理的效果非常有效;第二,教师要扮演好管理的引导角色。在教学以及教育管理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管理方式,教师必须扮演好管理引导的角色,及时认知和纠正学生的错误表现,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开展自我管。

2.4 畅通师生间的交流

交流渠道的畅通对于教育管理效果的保障意义重大,也是更好的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重要方式。要体现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性,必须通过有效的沟通来获得学生思想动态的信息,从而为教育管理的开展提供条件。在实际的教育管理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交流。第一,定期召开班会性质的交流会。班会是高中阶段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班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班会性质的交流会,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能够让教师较好的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更好的开展教育管理活动。第二,建立有效的信息化交流平台。当前手机等通讯工具在高中学生中间已经较为普及,并且各种交流平台也较为成熟和普遍。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建立专门的班级教育管理交流平台,与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使得教育管理有章可循;第三,建立有效的教育管理反馈体系。通过与学生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教师应当及时的将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向学生传达,同时,要将学生反馈的问题及时的进行处理,使得班级教育管理呈现无障碍状态。畅通师生间的交流渠道能够为高中教育管理提供有效的平台,使得教育管理能够真正的深入到学生中间,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

3.结语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管理思想能够真正的从学生角度出发,制定合适的教育管理制度。从这个层面上,这种教育管理模式能够更加有效的体现教育的以人为本管理思想,有效的推动高中教育管理改革的发展。通过文章的分析可以看出,要保证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必须从多个方面开展实际的教育管理工作,更好的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2.于学前教育的论文 篇二

文学自诞生起, 就伴人类一道成长, 随生命一起丰富。从远古的神话传说到当下的现代生活, 文学记录了各个时期人类的生命活动。一部浩瀚的文学史其实就是一部丰富的生命史。

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1]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生命意识的投射, 蕴涵着作者丰富的生命体验。文学作品中, 作者常常运用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方式, 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生命意识投射的方式主要运用于诗歌和散文创作中。庄子崇尚生命不受约束的自由境界, 常常把那种“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的生命体验通过丰富的想象融入其作品。在《逍遥游》中, 那“扶摇直上”的鲲鹏、“御风而行”的列子和“乘云气御飞龙”的藐姑射神人都不受世俗羁绊, 充满了生命自由的欢乐和逍遥, 寄寓了作者对自由生命形态的向往。屈原出生于巫风盛行的楚国, 又是“帝高阳之苗裔”, 既有“内美”, 又重“修能”, 一生怀着“美政”的理想, 然而却因谗被疏, 《离骚》一方面投射了诗人对生命的神性体验, 另一方面又充满了“屈心抑志”、“忍尤攘诟”的痛苦忧愤。曹操既生逢乱世, 又怀治世雄心。他在诗作中常常融入各种复杂的乱世生命体验, 既有“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的悲悯, 也有“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的感叹, 更有“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的表白。李白一生既怀青云直上之志, 又有寄情山水之情, 得意时“千金散尽”, 失意时“散发扁舟”, 其诗作处处彰显出诗人豪放飘逸的生命体验和人格风范。郭沫若的诗歌几乎都是感情燃烧时的产物。情不自已的诗人不但“笔立山头展望”, 而且“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女神》中那熊熊燃烧的炉中煤、那气吞宇宙的天狗以及在火中涅磐更生的凤凰, 既反映了狂飙突进的“五四”精神, 更倾泻出诗人的生命激情。

“文艺是纯然的生命的表现”, “我们的生命本是天地万象间的普遍的生命。如这生命的力含在或一个人中, 经了其‘人’而显现的时候, 这就成为个性而活跃了”[2]。半个多世纪前, 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曾经深刻影响了鲁迅等一代“五四”作家, 他关于文艺与生命关系的诠释至今仍然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文学是人学, 人是最丰富最生动的生命主体。莎士比亚曾借哈姆莱特之口发出了对人的生命的礼赞:“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莱特》第二幕第二场) “情动而言形, 理发而文见”。 (《文心雕龙·体性》) 情与理是生命主体的体验与感悟, 言与文是生命活动的呈现与载体。其实在某种意义上, 文学自身也是一种生命形态。白居易曾这样描述文学的生命形态:根情, 苗言, 华声, 实义。 (《与元九书》) 也即情感是文学之根, 语言是文学之苗, 音韵是文学之花, 意义是文学之果。无论古今中外, 文学都是生命沃土上盛开的花朵, 只有“血肉丰满”的作品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在现行的教育体系中, 文学教育历来受到重视。从小学语文到大学语文, 文学教育一直贯穿学校教育的始终。然而, 传统的语文教育或文学教育大多以知识传授和名理分析为主, 在强调语文知识、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同时, 往往忽视了文学审美教育, 遮蔽了文学的生命活力。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传统思想的束缚, 也因社会环境的影响, 还有教育体制的原因。

从孔子的“诗教观”到梁启超的“新民说”, 从韩愈的“文以载道”到毛泽东的“文学为工农兵服务”, 我国自古以来便有重视文学和文学教育的传统。然而毋庸讳言, 文学和文学教育历来在受到高度重视的同时, 也一直负载着难以承受之“重”。这“重”便是我们向来把文学或文学教育大多视作思想教化和能力培养的工具或手段, 而忽视了文学具有的审美属性, 遮蔽了文学蕴涵的生命意识。

新时期以来, 思想解放下的文学教育虽然努力挣脱了政治的束缚, 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出某些生命的活力。然而, 文学教育仍未完全摆脱工具化的束缚。首先, 在课程设置上, 文学教育仍是语文教学的附属品。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课程体系中只有“语文”, 没有独立的“文学”, (注:仅有1956年至1958年短暂的两年间语文分为语言和文学两门课程, 大学中文系的相关文学课程除外。) 顾名思义, 语文即语言文学, 是语言文字表述的文化知识。文学则是语言文字表述的艺术作品, 是从属于语文范畴内的一个组成部分。长期以来, 附属于语文教育的文学教育仍然是考试体制下的一门“功课”。其次, 在教材使用上, 我们的文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固守“本位主义”。语文教学中, 教师多以教材为本, “传道、授业、解惑”, 常常囿限于教材和参考书, 注重对课文逐词逐句分析, 较少进行创造性拓展;学生多以考试为目的, 注重听、说、读、写训练。这样一来, 文学作品成了僵硬的语言符号, 教师成了传授知识的“先生”, 而学生只需认真听取和记录教师不厌其烦的解读分析, 争取考试取得好成绩。第三, 在教学方式上, 文学教育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概念化、模式化倾向。一是思想内容层面的概念化, 教师热衷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意蕴进行冷静分析;二是语言形式层面的模式化, 教师热衷对作品的结构形式和语言风格进行理性概括。文学教育的概念化和模式化倾向最终导致了审美体验的缺乏和生命活力的流失。

近年来, 我国校园中的学生伤亡事件时有发生, 凸显出学生生命意识的淡薄。于是, 加强生命教育已成为教育界有识之士的共识。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文学是植根于生命沃土的艺术之花, 任何民族的文学都是生命世界的形象反映, 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意识。文学教育具有“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生命陶冶功能。因而, 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文学教育观念和方式, 通过文学中丰富的生命意识, 激活文学教育中的生命律动, 在文学与学生之间搭建起通往生命世界的桥梁, 构建起充满生命活力的文学课堂。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感悟生命, 丰富和完善自我生命世界, 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和人生理想信念, 也有助于激发师生之间的生命情感共振,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实现师生生命质量的共同提升。

激活文学教育中的生命律动, 首先要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生命意识是指人对生命的存在、价值及意义的理解和认识。人们只有具备了自觉的生命意识, 才能善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才能努力去实现生命的价值。长期以来, 在应试教育规约下的文学教育, 偏重文学知识的积累和读写能力的培养, 忽视了作品中的生命意识, 钝化了学生的生命感觉。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就是要通过文学教育, 培养学生珍爱宝贵的生命, 领悟生命的美好。对任何人而言, 生命都只有一次, 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莫过于生命。古往今来, 谁都无法抗拒生命的流逝。孔子面对川流不息的大河时不禁发出“逝者如斯”的感叹;陶渊明退隐田园也难以回避“盛年不再来”的悲伤 (《杂诗》) ;而“烈士暮年”的曹操也不得不忧心忡忡地发出“神龟虽寿, 犹有尽时” (《龟虽寿》) 的感慨。春秋代序, 人生无常。在茫茫宇宙之中, 生命不仅容易流逝, 而且十分脆弱。自然界的各种灾难、人类自身的各种疾病随时都可能侵袭我们的生命。正如法国哲学家帕斯卡所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 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3]。既然生命如此宝贵又如此脆弱, 作为拥有生命的个体, 我们更应该珍惜这唯一的一次生命。

在某种意义上, 文学教育本质上是以文学为媒介的多维生命的对话与互动, 这其中包括了文本中作者的生命体验、传播中教师的生命阐释以及接受中学生的生命感悟。激活文学教育的生命律动更重要的还是要落实在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文学课堂上。在文学教育中, 教师应该是一个生命世界的精神导游, 引领学生去发现生命世界的无穷魅力, 感受生命世界的无限乐趣, 领悟生命世界的人生真谛, 从而通过文学审美, 丰富生命体验, 陶冶健康性情, 完善精神品格, 实现生命价值。在文学课堂上, 我们可以用问答、讨论、评点、诵读等多种方式, 尽可能地把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起来, 引领学生一道进入“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的意境中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我们可以引领学生与李白一起上庐山, 观“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雄奇, 随杜甫一道登泰山, 看“一览众山小”的壮观, 同苏轼一道游赤壁, 赏“清风徐来”的静谧, 把身心交给自然, 让美丽永驻心间。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 孔子就在他的学生中提倡这种“从游”的文学教育方式, 那种“莫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的教育境界让人心仪。

诚然, 人生不是一帆风顺, 生命也会遭遇挫折, 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如何正确面对挫折, 让生命在挫折中实现自我超越。文章憎命达, 忧愤出诗人。在文学史上, 历代文人墨客不但大多遭遇过挫折, 而且还会在作品中真切地记录他们所经历的挫折及其遭遇挫折时的生命感悟。诸如“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左丘失明, 厥有《国语》;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不韦迁蜀, 世传《吕览》;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我们的文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从自然山水中领略生命的美好, 而且还应该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美好的人生一下跌入了“几乎什么都找不到”的生命暗夜。他在《我与地坛》中真实地记录了自己超越生命痛苦的精神历程。在那座“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地坛公园里, 遭遇挫折的史铁生由“竞相生长”的草木感悟出生命的力量, 从一个“漂亮而弱智”的姑娘身上看到了生命的顽强, 在一对老年夫妇那儿见证了生命的美好, 由自己残疾的痛苦体验到母爱无私的伟大。经历了精神炼狱的作者不但走出了生命的暗夜, 而且用智慧的话语照亮了我们健全人日益幽暗的内心, 通过残疾的生命体验和执着的写作追求, 超越了生命的囿限, 并由此上升到对人类普遍生存尤其是精神“伤残”的关切, 他把写作当作生命世界和精神历程的探索, 成为当代最具生命哲思的作家。在《我与地坛》的文学课堂上, 我们可以引领学生一起走进“地坛”, 与作者一道从四季的轮替和生命的往来中去感悟人生, 超越痛苦, 学会正确面对挫折, 让生命在挫折中实现自我超越。文学是生命之花, 生命乃教育之本。文学教育的园地里应该绽放出生命的美丽。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年。

[2]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8年, 第52页。

3.感动于教育的美丽 篇三

感动于李镇西老师的开篇话语。“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一直都在一线,一直都在讲台,一直都和学生零距离……”从李镇西老师朴实的话语中,我认识到,既然我们已经选择了教师职业,就应当做最有责任感的老师。

感动于李镇西老师的拳拳爱心。他说:“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个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起爱心,只有爱心能滋润童心,离开感情,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程桦,让思想飞翔”“杨嵩,在逆境中不断战胜自我”“王铜,男子汉的追求”,这一个个真实的教育故事,无不透出他的爱生之心。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还浅薄地自诩很“爱”学生了;读完这些章节,我对“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感动于李镇西老师的忠告。当我读完《罚站任安妮——我永久的痛》这个小故事后,我不禁潸然泪下,为14岁小安妮短暂的生命感到惋惜和心痛,为李镇西老师的愧疚和嚎啕大哭而敬畏,为“决不再对迟到的学生罚站”这句话而震撼。李镇西老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罚站了迟到的学生任安妮,后来身患白血病的任安妮去世了,李老师愧疚不已,含泪写下了《你永远14岁——写给安妮》这篇长达5 000多字的文章,以警示自己今后一定要尊重和善待每一位学生。这时我脑海里也浮现了罚站孩子的情景:没完成家庭作业的,没背诵课文的,欺负同学的……都被我罚站过。现在想起那些被我罚站过的学生那悻悻的眼神和沮丧的表情,我也愧疚不已。李镇西老师的忠告让我如梦初醒,今后一定牢记——决不再罚站学生。

感动于李镇西老师对学生的宽容。“班主任面对正在成长、需要教育和引导的学生时,应当尊重孩子犯错误的权利,并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任何人都是在错误和失败中接受教育而逐渐成长起来的。”李镇西老师告诉我们,如果真想和学生友好相处,就不要老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他们,要允许他们犯错,犯了错允许他们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

书读完了,夜已深,轻轻地合上这本泛着油墨清香的书,我的耳边依然萦绕着李镇西老师的话语:“让每一个孩子抬起头来”“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了解学生的心灵,及时帮助他们解除心理烦恼”……

向李镇西老师学习,相信在感悟之后,教育会更美丽。

4.本人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篇四

我努力学习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熟悉所教学科的发展动态。在教学中,我面向全体, 因材施教,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 运用各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探索教学中各种问题解决的对策, 热爱、尊重、了解和严格要求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建立新型融洽的师生关系,关心爱护学生,转化后进生工作成绩突出,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同时作为班主任的我深深懂得,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都会对学生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思想教育要常抓不懈,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等。

在英语教研组里,我承担教研组长工作。积极协调好各种关系,创设一个愉快平和的工作环境。在我校“老带新”活动中, 积极主动的带培青年教师, 深入课堂听课、评课, 带教效果好,青年教师成长快, 教学成绩进步明显。

我不争名,不争利,宁可自己多吃点亏,多受点累,也要让大家满意,正是这样的工作准则,使我和同事们一起,共同创建了一个互敬互助、团结友爱,勤奋进取的教研集体,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做着天底下最为辉煌的事业,托起明天的太阳。

在教育实践中,我一直坚持以先进的教学思想、教育理念为指南,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所教学生在各级各项比赛成绩位于兄弟校榜首。

5.于学前教育的论文 篇五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7、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8、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3、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5、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19、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0、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1、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3、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25、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6、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2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9、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2、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33、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3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35、子曰:“有教无类。”

3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9、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0、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1、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42、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43、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44、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5、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46、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47、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4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50、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1、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6.于学前教育的论文 篇六

1、舟溪镇位于凯里市南郊,镇驻地距市中心十七公里,辖19个行政村,76个自然寨,128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15.56平方公里,耕地在积17338亩,全镇总人口23208人,其中少数民族22488人,占总人口数的96.9%。

2、由于受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制约,我镇经济发展相对滞后。XX年,我镇国民生产总值7056.11万元,财政收入189.9万元,人均收入1345.00元。

3、XX年全镇6-15周岁三残儿童17人,随班就读10人。

二、指导思想

1、以邓小平“三个面向”和xx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儿童发展纲要(XX-20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搞好我镇的特殊教育工作,逐步树立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份的意识。

2、在《残疾人保护法》和《关心青少年》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切实加强我镇的特殊教育工作。

三、目标

1、保证三残生的入学率逐年上升。

2、消除三残生在学校受到排挤歧视的现象。

3、保障残疾儿童少年的特殊权益。

四、措施

1、提高认识,明确职责,加强对特殊教育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建立新的特殊教育管理机制。

2、部门设领导分管特殊教育工作。

3、多渠道筹措资金,多形式发展幼儿教育。积极筹措特殊教育专项经费,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及教师的培训等,不断推动我镇特殊教育的发展。

4、积极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助学,帮助三残生。

5、教育辅导站设兼职特教教研员,加强特殊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6、把特殊教育纳入工作计划,多渠道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确保我镇特殊教育的健康发展。如要求学校做到以下一些具体工作:

① 在座位上特殊照顾,让他们坐在符合自身特点的方便位置,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去考虑,同时要便于教师的辅导和观察。

② 抽时间对他们进行特殊教育,每周每人要受到半天时间的辅导。

③ 不准同学歧视和讽刺他们,一定给他们精神上的帮助,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启发和鼓励他们努力向上,决不恢心。

④ 与他们的家长紧密配合,共同教育好这些更需要关爱的孩子们。

五、不足之处及今后的打算:

1、不足之处。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镇的特殊教育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①重视不够,投入的资金不足,教学设施较差;

②师资培训不够,很多教师没有懂得特殊教育的方法。

③人口居住分散,经济发展缓慢,思想认识不足等因素,制约和影响了特殊教育的发展。

2、今后的打算。

①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争取得到领导的重视和广大人民的支持。

②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③加强特殊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能胜任随班读的特殊教育工作。

7.于学前教育的论文 篇七

一、解读教育是生活的需要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是杜威关于教育与生活的论述中最具典型的关于教育本源性的命题。杜威从人类繁衍生息的角度来定位教育的本质和内涵。他在本章中强调人类生活在更新和发展中, 传递所发挥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就人类来说, 信仰、理想、希望、快乐、痛苦和实践的重新创造, 伴随着物质生存的更新, 通过社会群体的更新, 任何经验的延续是实在的事实。教育在它最广的意义上就是这种生活的社会延续, 社会群体的每一个组成分子, 在一个现代城市和原始部落一样, 生来就是未成熟的, 孤弱无助的, 没有语言、信仰、观念和社会准则。每一个个体, 作为群体的生活载体的每一个单位, 总有一天会消失, 但是群体的生活将继续下去”。社会的发展更新过程中, 新生一代未成熟的个体通过已成熟个体对其知识、经验、理想、希望的传递, 保证这个群体在某些个体的消亡中继续持续下去, 而传递的一个重要工具则是沟通。杜威认为:“社会不仅通过传递, 通过沟通继续生存, 而且简直可以说, 社会在传递中、沟通中生存。”为了使人们能生活在一个共同体, 并共同占用东西, 沟通使人们能够相互了解并促成相同的情绪和理智倾向。而教育则是沟通的一种演变。将教育上升到生活的需要, 与生活合为一体。这一命题, 首先使我们认识到教育就是一种生活, 并且应该是一种“健康, 纯真的, 充满智慧与诗意的生活”。所以充分认识到教育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生活的角度来认识教育阐述教育, 才能从最实质的层面来理解教育, 并从根本上去构建教育的一切。

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 认识到教育的本源性, 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除了要向学生进行知识传递, 更注重传递知识过程中的工具——沟通, 它能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样才能保持教育的持久效应。同时沟通也反映出作者认为人人都应该有“平等相待、自由交往、互相互爱”的民主思想。这对一直以来的灌输、强制的教育态度进行了批判, 要求教育者在沟通中了解学生的需要, 尊重学生的本性和天赋, 平等地看待和对待学生, 共同分享人类几千年的经验遗产, 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指导和指引, 使学生接受到更好的更生动的教育。

而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 正因为社会的更新发展, 受教育者需要主动积极接受教育, 进行学习的理由更加充分。作为学生, 学习新知识、新技巧、新技能是在不断完善的人生中必须做的事情。假设世界始终以一成不变的姿态面对我们, 没有时间历史的冲刷, 没有物质的自我更新和变化, 没有人类不断向更高峰攀登的意志, 人类的生活将会是一幅怎样的场景。作为受教育者的我们, 深刻理解“教育是生活的需要”能形成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 将接受教育作为生活中的必需品来对待。认识到教育的过程不是一个其它的过程, 而是人的生活过程。并且在构建终身教育的成长型社会中, 教育贯彻人的一生的任何阶段, 无论是经验、知识的传递, 还是态度, 理念的分享, 都要求我们以不断进取的态度, 充满激情地去吸取教育的养分。

杜威把教育的含义进行广泛的扩充, 从人类生存更新的源头来确定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 不仅使其内涵更广, 而且把教育放到最基础、最重要的位置。不论是原始时期群体生存更新的需要, 还是当今以知识信息为主的时代, 教育使人们在满足生存需求的同时, 也满足精神上的更新和创新。教育强国的理念正是“教育是生活的需要”的延伸, 国家的兴衰存亡与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而民主主义教育更是民主主义国家的精髓。

二、解读教育即指导, 教育即生长

在该书的第三章开头, 杜威指出并对比分析了教育的一般功能所采取的三种形式:指导、控制、疏导。他认为指导表明把被指引的人的主动趋势引导到某一连续的道路, 而不是无目的地分散注意力, 并认为我们必须慎重对待“控制”, 因为控制有压制和强迫的意味, 而教育的指导作用可以通过环境指导来完成。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 包括儿童都有着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 有自己形成的观点和意愿。而在过去的教育中, 教师占主导位置, 学生只能听和接受, 这种强制压制的教育与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本质是相违背的, 意图对学生强加学习或要求学习结果是违背教育规律的, 通过控制是很难培养出真正独立、自主、有个性、有能力的人才。在认识到指导这样的层次后, 通过对学生的理解和认同, 通过环境的指导作用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将教育目标内化, 转为自身需求, 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

教育即生长是将教育和生长过程合二为一, 这是“教育是生活的需要”的拓展。一个未成熟的人经过成熟人的经验、理想、期望的传授, 也就是经过教育, 能在社会中作为集体中的一员得以成长, 而教育的过程就是未成熟状态走向成熟状态的生长过程。在生长过程中, 不仅有环境的指导作用, 而且有个体自身的可塑性, 也就是在创造环境的教育性的同时, 更要顾及个体的身心发展。教育应该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在生活中受教育, 社会即学校。这样的教育就使个体得到不断的生长, 也为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打下了理论基础。

杜威提出的这一学说相对于当时脱离社会现实和不顾儿童身心健康的旧教育来说有积极的意义, 但是仅仅通过直接经验的获取是无法使人们掌握人类几千年历史的经验遗产的, 而以教育为生活的理论也无法处理高深层次的教育, 只适用于初级阶段的教育。

三、解读教育的目的

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一直以来是本书论点中的热点争议。这是从生活的角度提出了教育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生活还是其他?如果是为了生活, 又是为了什么生活呢?杜威说:“我认为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所以, 我们可以看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生活, 而且是为了现在的生活, 而不仅仅是为了将来的生活。这样指明了教育的发展和前进方向。

从杜威的生活和教育的论述中, 不难理解杜威所认为的:“我们探索教育目的时, 并不要到教育过程以外去寻找一个目的, 使教育服从这个目的。”也就是教育和生长的过程合二为一, 那么教育就是为了使人受更多更好的教育, 使人能更好地生长, 进而也就是反对无论是家长、老师, 还是社会所赋予受教育者受教育的其他期望, 仅仅是为了孩子长大后的生活而进行的, 而忽视了当下的生活。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失去了教育对人的真实关怀, 同样也会失去教育的本来意义, 因此要求教育目的要回归本质——生活的需要。这一论点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 在以教育作为提高个人和国家地位的工具的现实上, 有一定的批判意义, 然而正如很多学者所说, 如果一概抛弃社会需要于不顾, 茫茫然听任儿童在活动中追求更多更好的生活和生长, 就会由于缺乏目的意识或社会意识而形成一些所谓的“软性教育”或“盲目教育”, 仅仅凭一个“更多更好”这个模糊概念, 很难把教育的目的与现实中教育目的体现相统一。

杜威所构建的教育思想体系是博大精深的, 而其教育与生活的论述是深邃且全面的。以上只是解读了《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几点内容,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杜威的思想与当今教育改革最响亮的口号:“教育要回归生活”是相通的, 并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教育生活的理念。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凌龙华.教育——首先是一种生活[J].当代教育科学, 2003, (11) .

[3]李家成.论教育生活的生命价值——从民主主义与教育谈起[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2, (3) .

[4]郭元祥, 胡修银.论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活的教育意义[J].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6) .

[5]陈秀兰.杜威经验教育观之实践蕴涵——民主主义与教育之解读[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7, (5) .

8.于学前教育的论文 篇八

一、幸福教育的内涵

关于幸福的定义,西方学者对幸福的界定是它能够将我们对人类存在的思考体现出来,能够认识到幸福不仅是一种主观感受,还包含着想要过一种美好生活的愿望。我国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幸福”的定义有两个方面:一是指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二是指(生活、境遇)称心如意。因此,幸福应该是一种基于客观现实和个人自身因素,在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

基于对幸福的理解,幸福教育是以实现学生的终生幸福为价值取向的教育。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学生对幸福理念的认识及追求幸福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幸福,这两方面之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前者是贯穿于整个幸福教育理念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后者是幸福的体验过程。

让学生在学习什么是幸福的同时,感受到幸福,认识到正确的幸福,又通过整个学习生涯中所切身体验到的幸福,为将来追求幸福、辨识幸福做准备,从而为将来的幸福打好基础,真正做到幸福地度过一生。把学生的幸福作为主要教育目的,把帮助学生培养追求和获得幸福的能力作为第一要务。只有真正切身得到过、享受过幸福并懂得追求幸福的人,才会真正成为幸福的人、有用的人、有才能的人。

二、幸福教育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现状

(一)幸福教育内容和过程“形式化”

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和心理体验,而这种主观感受和心理体验又与客观世界和现实社会紧密相连,因此,学生需要把自己的幸福观放在整个社会和历史的背景下去审视其正确性和合理性。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上往往采用显性教育方式,如正面灌输的说教,选择大多倾向于高、大、全的理想,而课上所涉及的内容与道理又与现实相隔较远,这对学生产生不了影响力,也缺乏亲和感。

现阶段国内高校并没有建立统一化的幸福教育模式,幸福教育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形式各异。这无疑分散了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降低了幸福教育的教学质量。在幸福教育中过分强调了它的理性和客观性,脱离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忽视了人性基础的幸福意义。许多专家在分析现阶段国内高校幸福教育问题的时候,都将研究方向集中于幸福教育的理论研究上,在幸福教育的实际应用上的研究却很少,缺乏对学生幸福教育的自身体验研究。

(二)学生群体需要切实转变对幸福教育的理解和认識

许多学生对于幸福教育存在一些错误的理解和认识,认为幸福教育与专业课学习没有关联,自己是否选择接受幸福教育对于日常学习生活的影响不大。还有一些学生对幸福教育的理解简单化,认为幸福教育就是教大家如何“找乐”等等。这些错误的观念和认识直接导致了学生群体在幸福教育中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不佳。

按照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个体的需要按照内容可以分为生理需求一安全需求一社交需求一尊重需求一自我实现需求。这些需求具有从低到高的层次区分,人类正是通过实现需求层级由低到高的不断跨越而实现幸福感的不断提升。而许多学生片面地夸大物质基础的作用,缺少精神支撑,对于幸福教育也认为是可有可无的,或是空洞说教的东西,这也是影响学生群体整体幸福观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幸福教育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一)在心理健康课程中突出幸福教育

幸福是一种能力,是可以通过人们主动和有意义的活动创造出来的。幸福教育应该是解放人的思维、解放人的心灵,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哈佛大学目前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幸福课”,泰勒·本·沙哈尔在一周两次的“幸福课”上,并没有大谈如何获得成功,而是深入浅出地教他的学生如何更快乐、更充实、更幸福。目前,国内除了浙江大学外,只有极少数学校开设了此课。因此,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开设“幸福课”,提高大学生主动、积极地创造幸福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除了可以借鉴哈佛大学的幸福课程教育,我们也可进行“幸福课”的本土化教育,如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应局限于认知的收获,还应涵盖本节课其他所有可能的目标,如情感目标、压力释放、意外惊喜等;在内容的选取上,可以以关注人类优势与幸福的积极心理学为主,也可广泛涉及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乃至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教学方法上,既可以有正统的讲授,也可以给学生机会自由发表心声,让学生在收获自由和自我中悄悄成长;可以穿插视频、心理剧、经典案例、户外拓展等不拘一格的形式来凸显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学手段;在评价考核方面,可设立多元化的学生评价方式,加大过程考核,重视过程收益,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幸福课要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不仅需要硬件方面的支持,如优质的师资、先进的教学环境等,更需要软件方面的支撑,如积极进取的民族风貌、乐观向上的思维倾向、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在多种条件的汇集之下,增强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二)通过团体辅导活动,培养学生追求幸福的能力

幸福教育与学生生活实践紧密相连,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幸福能力和提升学生幸福层次是进行幸福教育的有效途径。幸福的体验就是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以崇高的理想来筹划生活,以负责的精神来对待周围人、对待社会。一个人只有身处生活实践中,才能体验到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学校可以为学生开展团体辅导活动,通过活动一方面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幸福能力。建议学生用“幸福账本”记录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记录每天幸福的事情和难过的事情,以月为单位,进行讨论,看看幸福的“盈亏”,对幸福进行总结,对消极情绪予以疏解;以互助、自助为机制进行心理疏导。肩负大学生群体教育重任的辅导员,有必要组织大学生进行心理互助、自助,启发大学生寻找适合他们的幸福,提高他们创造幸福的能力;感恩教育,督促学生学会感恩,建议重拾纸笔,用书信的方式向远方的亲人道一声感谢,让学生明白,家人、朋友、老师的帮助等一切并非理所当然,这些都是回味无穷的礼物,让学生点滴记录他人恩惠,常怀感恩之心,让那些曾经的“心安理得”变成“无限感激”,这个过程就是学生们主动创造幸福的过程。

(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境界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那些有智慧的人正是凭借着知识而成为有智慧的人,进而获得一种内在幸福。可见,知识是获得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没有良好的知识基础,就不可能轻易获得幸福。因此,培养学生的幸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境界,不仅要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其掌握构建幸福生活的知识基础。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注重在基础课以及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精神,培养学生勇于钻研、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对生活和对事物的看法,提倡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人生态度,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校还应重视开展人文社科类课程,给学生提供更多欣赏艺术作品的机会和条件,例如,音乐、舞蹈、歌剧欣赏等,使学生逐步积累自己的审美经验。打破原有教学过程中专业过窄、知识面狭窄的局面。另外,应注重开展人文素质讲座,如人际关系、幸福心理学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讲座,就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给予指导,使其形成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四)自我调节与教育引导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积极情感

积极情感是满足个体某种需要时伴随的愉悦的情感體验,表现为自我生命的认同、肯定和接纳,是对生命意义的自觉、愉悦,以及对整个世界的同情、关怀与钟爱。积极的生命情感使人振奋、昂扬向上和富于爱心,成为人生的动力,积极情感是提升个人幸福层次的要素和重要内容。加强学生幸福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积极情感需要通过学生自身和教育者两方面来实施,即增强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通过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一些问题情境,或提供真实案例供学生参考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加以引导,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困难的能力。

(五)提高教师素质,发挥教师的感染力和示范作用

在幸福教育中,学生和教师是相互“感染”的。当教师把自身的幸福体验外化为表情传达给学生,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在自己内心产生同样的心理感受,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幸福发挥了“感染”作用。教师与学生的这种幸福感受是创造与享受的内在统一,这种统一的过程,对幸福教育的教师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在此过程中,教师的幸福层次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幸福的感受,只有努力提高教师的幸福感和幸福层次,才能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体会真正的幸福,体验真正的幸福教育过程。

四、总结

9.于学前教育的论文 篇九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并把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育中去,体育也不例外,体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少年儿童身体素质的主要任务,而品德教育也是体育的教育目标之一。因此,体育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必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寓德育于体育之中,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把握当代少年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品德状况,认清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创造性地探索在体育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策略和技巧。下面我就肤浅地谈谈体育教学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几种做法。

一、身教。

人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只能在人类的生活和社会活动中,通过引导、教育逐渐培养与完善起来,所以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社会影响和学校教育的结果。

“身教重于言传”,“以身立教”是每一位教师应遵循的工作原则。它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对学生个性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教师,拥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是极其重要的先备条件,如果没用正确的道德意识,或者言行不一,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也造成影响。所以在凡事要求学生做到的事自己应首先做到,然后才能要求学生,要充分用自己的性格和人格作表率,使学生从中领悟和产生道德概念,从而乐于接受效仿,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我校由于是新搬迁的新校舍,学期初校园里到处都是没搞绿化的泥地,天晴时风一吹灰尘布满整个校园,室外体育课时经常要蹲下来躲避沙尘暴,所以上课前我尽量用水把周围的场地打湿,看我一个人跑进跑出地接水洒水,同学们都站不住了,纷纷也借来了水桶、脸盆,一起干了起来。而这段劳动的时间也成了我跟学生交流的好时光,他们会讲在家里做什么事情;班里谁的最勤快;谁的力量最大,可以拎多少水;谁速度最快,来回了几趟。从那天起,只要天气干燥,同学们都会在下课时将场地打湿,保证了课堂质量。又如,在气温比较低的那些日子,虽然规定不能戴帽子、围巾、手套,但不少学生还是因为怕冷一付武装来上课,练习时也缩手缩脚的。此时,教师应选择比较简单的衣着,精神饱满地向学生问好,带头做准备活动,活动后鼓励学生拿下“装备”,同时不适时机地向学生灌输要吃得起苦,不要被寒冷打倒。

二、言传。

语言是人们表达感情、沟通思想、传播信息的一种工具。体育教师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作为一项塑造学生灵魂的神圣工作,必须运用符合自身性质、特点、要求的语言艺术。

在进行体育知识教学时,可向学生介绍一些我国体育发展史,体育成就和为祖国荣誉奋勇拼搏的运动员的事迹,去感染、激励学生,对学生进行爱党、爱祖国的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体育课的特点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特征。由于学生各自的身体素质、体能和意志不同,往往在练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存在着畏难的情绪,如怕苦、怕摔、胆怯等一些现象,特别是在跳高、跳山羊、技巧、单杠动作等难度较大的练习中更加突出。出现这种情况之后,要针对学生各种不利于练习的心理,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在练习中,要以热情的态度关心帮助学生完成动作,使学生减小惧怕的情绪。通过不断反复的练习,学生终于有了克服困难的信心,然后进一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思想意志品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世上无难事,只怕用心人”的含义。

对小学生来说,最喜欢听表扬的话。在跳绳教学中,一年级小朋友由于没有接触过跳绳,有一半以上的小朋友都不会,有的甚至一个都跳不过,在教这些小朋友时,首先要用十二分的耐心,因为你在一次次地示范、一次次地讲解,乃至手把手地教他,他还是不会,但他能通过长时间的练习而逐个增加,所以言语的激励是非常重要的,在他跳的时候,我在旁边不停地鼓励他:“对,就这样!”、“慢慢来,有进步了!”、“别人学得会你也一定行!”等等。有的.小朋友一开始还比较有兴趣、信心,时间一长他就烦了,在一边玩其它游戏,当时,我会先问他怎么了,同时鼓励他不要放弃,一定要坚持下去,有时候也结合一些愚公移山的小故事,教育他们只有每天坚持去练,才能在最后达到自己的目的。

记得在一次接力跑比较中,第一轮比赛大家都在喊“加油”,气氛很热烈,在第二轮时,不知是哪个学生在喊:“某某队,减油!某某队,减油!”,一时之间,不少同学也跟着减了起来,而在跑的学生也笑了起来,可以说这轮比赛非常失败。这轮比赛一结束,我就问:“同学们,在你跑步时,没有人给你加油,你觉得跑起来有劲呢?还是没劲了?”不少同学都回答说没劲了。“对呀!只有大家一起喊加油,我们的小队员才会跑得更快呢!而且我们不能给别人喝倒彩,这样是不礼貌的……”经过我一讲,他们的“加油”声又响了起来。同时对那些跑得慢的学生可用“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等词语来鼓励他们,使他们都能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在课的小结时教师既要表扬跑得成绩好的学生,更要表扬那些能不耻最后,坚持跑完全程的同学,并鼓励他们在其他方面都能发扬刻苦精神,取得更多方面的进步。

三、精选。

不同的练习内容,不同的教学题材,对进行的品德教育目的也是不同的。因此,要合理得选择和搭配好一堂课所需要的教学内容。不仅要从负荷、量等符合身体练习上考虑,而且要考虑内容的品德目标,应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思想品德。体育游戏是学生们最喜爱的一项综合性的体育活动,不同的游戏就有不同的品德要求和目的。如做“投准”游戏(投准一个算一分),不仅能发展学生投准和躲避能力,更使他们能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做到互相协作、团结一致,为集体争取分数而努力。例如,做“传球”游戏,则能培养学生机智活泼、团结负责、乐观进取的优良品质。

四、严纪。

良好的组织纪律和集体观念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小学体育课必须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上课常规,加强队列训练,强化学生的纪律性,一切行动听指挥的集体主义精神。在练习中有目的培养学生关心爱护集体的思想感情以及刻苦耐劳、奋发向上等优良品质,使学生一堂课下来,在身心诸方面得到锻炼。

10.于学前教育的论文 篇十

地理德育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当今时代人文精神弱化、道德理性滑坡,在这样的背景下,道德及人文教育已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理课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和谐、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

一、地理课堂中注意渗透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国情教育

国情教育,是向学生传授有关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的最基本情况,并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进行国情教育,要始终抓住人地关系这一主线,而这恰恰是贯穿高中地理教材的重要线索。如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涉及有陆地自然资源、海洋资源、气候资源、旅游资源、环境问题、工业、农业、交通、城市化、人口、国土整治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巧妙设计就能够让学生既了解我国国情的优势:辽阔的国土、壮丽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多样的气候,不断发展的经济建设„„同时又实事求是地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文化素质不高,人均资源少、资源浪费严重,经济发展不平衡、环境问题突出等国情在讲地壳运动一课时,正逢日本发生海啸地震,于是我在课上因势利导,给学生播放有关日本海啸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课有关地震的知识,补充防震减灾知识。

学习人口增长模式时,我引入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数据显示,到2011年我国人口总数13.39亿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3.3%,65岁以上人口占了近8.9%,从而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通过一系列数据,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数量,主要的人口大国情况,对目前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有个宏观印象,增强人口压力的紧迫感,从而引出人口增长的模式以及我国的计划生育国策。从侧面引导学生支持我国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我校农村学生比较多,普遍对大城市认识不深刻。因此在城市化一课里,首先导入实例,比如北京为什么实行购车摇号制度,限制汽劣势,从而既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又激发他们的忧患意识和责任心。车的购买?为什么实行单双号制度?油价为何一涨再涨?通过一系列视频展示我国目前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说明我国城市化速度在不断加快,水平在不断提高,从而引出本节课知识。让学生明白世界城市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过快,使人口和工业过于集中于城市,加上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影响,许多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社会、经济、环境方面的问题,从而在课上重点加以探讨。

在“旅游地理”一书中大力渗透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学思想。通过播放众多我国和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如秦始皇兵马俑、九寨沟、桂林山水、故宫、墨西哥玛雅古迹、印度泰姬陵、埃及金字塔等),理解旅游业与交通、通讯、建筑、商业、保险业有紧密联系,同时又可以带动这些待业的发展,发展旅游业能增加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收入与外汇收入,是“无烟工业”。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空前繁荣,成为我国迅速发展的新兴经济部门。它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扶贫致富的有效途径。这就使学生树立立足当代,面向未来和为人民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念,树立发展与环境互补和对环境负责的观念,做自觉的环境卫士,增强了学生热爱祖国锦绣河山、革命圣地、热爱历代劳动人民伟大创造的情感。与此同时结合蓟县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好我县的旅游资源,抓住滨海新区列入国家发展战略的这一难得机遇,以构建中等旅游城市为目标,大力发展旅游业,以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来这里休闲度假。

在教学中始终要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线,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观念(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环境承载力、合理人口容量可持续发展等),使学生关注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通过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

日本地震海啸中,位于福岛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泄漏事故,海水大面积污染,社会上传闻食盐遭遇核辐射污染,引起公众恐慌,群众大量囤积食盐,造成了社会混乱。在课堂上我以此次事件为契机,大力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教学中,加强以下观念的养成:物质观,宇宙是物质的、大气的物质组成、陆地环境的物质组成、自然资源的物质属性等;运动观,教材中涉及到的有:大气的运动、地球的运动、水的运动、陆地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联系的观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全球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工业农业交通区位的选择等;发展的观点,天体的演化、气候的变化、海路变迁和地表形态的变化、城市聚落的演变、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等。

历史上统治阶级有意把各种自然现象加以神化和妖化,把自然界的突变,如狂风、暴雨、洪水、山崩、地震以及日月食等,都归之于妖魔鬼怪的兴风作浪,用以恐吓、欺骗和愚弄群众,以维护其统治。自然地理教学可以把上述各种自然现象进行科学解释,地球上大气的运动和大气热量收支平衡原理,地球上水的运动和水平衡原理,地壳的变化和地壳物质循环原理,生态系统的变化和生态平衡原理,都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物质的运动性和运动的规律性。世界上无限多样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运动和发展的结果。所以,自然地理教学对破除迷信,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具有重要作用。

三、通过结合家乡具体事例,培养学生对乡土地理的兴趣

乡土地理,泛指家乡的地理。一般认为,我国的乡土地理研究范围应以行政区划中的县级作为其空间范围比较适宜。如在讲到世界气候类型这一重点内容时,将我县的气候知识融入其中,蓟县位于华北平原地区,冬冷夏热,雨热同期,降水较多,北部为山区地形,南部为平原地形,农业和旅游业发展优势较为明显,这些事学生比较熟悉的,也是学生容易总结出来的。从气候类型上讲我县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的东部,形成原因是由于海路热力性质差异,夏天陆地升温快,形成热低压,因此吹温暖湿润的东南风;冬天陆地降温快,形成冷高压,因此吹寒冷干燥的西北风。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既掌握了家乡的气候类型,又熟知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一举两得。

例如讲到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时,可以结合我县实际,北部山区地形崎岖,适合发展林果业,南部以平原地形为主,适合发展种植业,从而理解地形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我县属于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人口密集,农业生产自给自足,是典型的传统旱作谷物农业类型,通过家乡的农业发展,可以很好地理解什么是传统旱作谷物农业。

在讲到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布局时,以我县的水泥厂为例,我县的水泥厂建在西北方,为什么污染很严重。学生总结:我县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天吹西北风,夏天吹东南风,因此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应该布局在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地区,才能将污染降到最低。以点概面,透过个别案例掌握工业的布局问题。

在乡土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例如讲到降水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时,引导学生观察我县于桥水库水位的变化,回忆一年中每个季节降水的情况,加深学生对降水量季节分配规律的印象。同样,在讲到“夏季北半球昼长夜短,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这个结论时,我引导学生回忆我们蓟县夏天和冬天天黑时间的变化情况,使学生加深对这个结论的印象。

乡土地理让学生认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把所讲授的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及从电视、报纸等媒体中获取的有关自然现象和生产活动的信息相结合。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都收看电视台的关气形势预报和天气预报,记录下本地一个月以来每天的天气预报内容,在讲天气时,就可以利用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 图”,让学生说出图中反映的天气状况,并说出天气与常生活、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商业活动的关系。平时经常介绍一些编写地理小论文的知识,鼓励学生撰写乡土地理小论文,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才能,运用学生所学到的各种知识服务于家乡的建设,同时还可以看到学生对家乡各方面的变化和建设提出的一些见解和建议。让学生觉得学习地理知识是大有用处的。在讲课时,从感性到理性,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增强了他们分析问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

高中地理虽然不像初中地理那样有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但是只要我们在头脑中始终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一意识,善挖掘、巧设计,许多教材元素中都可以找到适合的切入点。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中,要避免过于偏重理论的讲解,而多从学生可以接受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的培养上多做些文章。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就会有许许多多的素材、方法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的同时,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培养,使德育与智育犹如盐和汤一样不可分割。

学生终将要成为未来生活的各色各样的社会成员。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中经常要遇到与地理有关的各种问题,需要他们运用地理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去分析、研究、并作出对问题的决择。作为一个学习者,能知道如何利用先进的地理技术获取信息,分析和评价信息;作为一个求职者,知道地方特征与就业机会的联系,以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在求职中更具竞争力;作为一个生产者,知道区位,生产和销售地的自然人文特征与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以及生产中的环境代价,从而决定取舍,或趋利避害,争得效益;作为一个公民,能关注对环境和生命的可持续发展有益或有害的情况,关心环境质量,人类生活状况和生命支持系统--生物圈状况,知道自己如何保护环境,如何鼓励他样做,对公共环境问题持何种价值观和采取什么做法,使个人和社会都受益。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杨光阔乡土材料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11.于松岭:让教育跟上市场的脚步 篇十一

有人质疑环球雅思假外资变成真外资,有人讥笑说这是上市后股票惨淡的不得以之选,不过东方剑桥教育集团董事长于松岭对此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上市不是目的,只是企业发展必经的一个阶段,至于上市后企业经营得怎样,其实与资本市场没有太大关联。

不敢下地狱的人上不了天堂

大部分创业者,做到一定程度就会考虑守业,但是小部分的,心中有梦想,所以一直有动力要把公司做得更大。于松岭就是为数不多的一个。这不是贪念。

1986年,35岁的于松岭已在哈尔滨理工大学物理教研室任教6年,不但在职攻读了研究生而且被评为讲师职称。然而命运捉弄,英语单科差1.5分的结果,导致其无缘深造。他就此认定,自己跟搞学术无缘。辞职时面对校长的不解,他的回答也简单有力:“我要体现我的人生价值。人生难得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放我走让我搏一次,我的房子交给学校。”

“要干就要破釜沉舟,不敢下地狱的人一定上不了天堂。”创业之初的他毅然花了150元钱到动力区教育局办了一张办学执照,填上了校名“剑桥少儿英语学校”。而150元是于松岭一家当时一个月的房租。

像所有民办教育机构一样,他找到理工大学附近的一所小学校租教室,对校长说,“租一间教室业余时间给我用,我先付50元的租金,如果我招来学生上一个月的课,这50元钱就是你们的,如果招不上来学生这50元钱要还给我。”校长因他的挚诚甚至是天真居然应允了。没钱做广告,他挥动毛笔写了很多大字报广告,骑车走街串巷张贴消息。还在马路边放一张桌子开始招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6年7月22日开学时果真招来了22个学生。这些孩子被视为“命根子”。于松岭把课程备得既熟练又充分,教法也灵活新颖。随后,他迅速转向学历教育,囊括中学、中专、大学,东方剑桥教育集团由此塑型,如今已有学生4万多人,教师3000多人,资产15亿元。“我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教育是基础教育,我愿意办这个。”

打好底子再谈上市

有人说,办教育企业要看政策,但于松岭强调,“我觉得要做事,不要考虑政策,也别抱怨,同顶一个天,同踩一个地,为什么有人就能办好?你只要有信念,按照理想去做就好了。除了形式,要依据市场的变化做出反应。”

“我是一个善于把握机会的人。”至今仍让于松岭念念不忘的一个例子是五笔字形出现时,他预感到中国的计算机时代即将来临,于是坚持开办计算机培训班,并亲自到北京中关村采购10台286计算机。没成想开班后学员爆满,往往没毕业就被机关、银行、企业聘走。他马上又倾囊建立哈尔滨最大的计算机培训学校,四个半月就收回了成本。

靠着市场意识打拼,眼下的东方剑桥集团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国家基础教育全是免费的,我们决定发展跟国家不矛盾的。比如学前教育,同时我们还通过自己的正规大学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一方面解决我们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一方面可以延续我对基础教育的热情。”以幼儿园为例,公司已在24个城市建立了50所直营幼儿园。2011年,更是大约每周开办一所幼儿园。未来,东方剑桥旗下学前教育计划在全国开办1000所直营幼儿园。

随着事业的发展,资金开始成为第一瓶颈。“目前美国市场不太好,好的时候我们可以上市。”于松岭认为,教育企业上市,最后培养的还是中国人。拿外国人的钱办中国人的教育,何乐而不为?但他对上市这件事又看得非常清楚。“以后上市要分两块,一个是盈利的范畴,一个属于非盈利。非盈利的就是学历教育,归教委管;盈利部分是培训,归工商管,我们有可能是学前教育这块上市。”当然,“急于上市也不行,盘子做大了,要打好底子,每年30%—50%增长,如果达不到,别人不会买你的股票。”

目前,东方剑桥以每年30%的速度保持增长,到2015年,集团预计收入14亿,届时学前教育将达12亿,占比86%。

生源荒倒逼教育转型

由于结构性过剩、人口红利等多重因素影响,生源逐年减少并将在未来几年出现显著滑落,已成为民办教育界的一大担忧。

于松岭觉得,不是所有的民办高等院校的生源都在下降。具体来讲,首先看民办高等院校学生专业的设置,是否考虑三到五年后的社会需求和未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其次要看民办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如何,所培养的人才是不是真正的应用型,走出社会后是否能受企业欢迎,并且就业率很高。最后还取决于学校的办学理念、方向的调整。

谈及时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时,于松岭认为应当以就业论成败,以创业论英雄。一方面,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需要转变;另一方面,高等院校要解决对学生的技能培养滞后于市场需求的问题,更加注重应用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谈到怎样才能做好教育企业,已经60岁的于松岭表示,“很简单,这其实是一个人的问题,学校里有一个好校长就一定有个好学校,从策划到发展定位,以至师资队伍,这都是简单问题,你是怎么理解教育的,才是最重要的。”他说,“新东方曾经差点把俞敏洪踢出董事会,王强这些人都是留学回来的,业务都比他强,讲课都比他强,可都不是帅才。没有俞敏洪,新东方就没有今天。其他教育行业也是如此。”

12.文化之于大学教育的多维认读 篇十二

一、学生维度:成长的“孵化器”

培养人才是大学产生、存在及拥有持久生命力的根本理由。不论是以传授知识、培养专门人才为宗旨的中世纪大学, 还是以教学和科研为使命的近代大学, 又或是以教学、科研、直接服务社会为共同理想的现代大学, 绵延不断的大学使命就是通过教学活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学校是为学生办的, 大学是大学生的大学。①

(一) 以“文”化人, 大学文化的应有之义

从文化的内涵来看, “文化”与教育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周易·贲》有云:“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这大概是中国人论述“文化”的开始, 但此处却非“文、化”二字的连用。“文化”二字的连用始出现于汉代, 刘向在《说苑·指武》中云:“圣人之治天下也, 先文德又后武力。凡武之兴, 为不服也, 文化不改, 然后加诛。”可见, “文化”其本义是指对人施以文治和教化, 把新生的本来不懂事理之人培养成为有教养的人的过程, 带有动词的“文化”含义, 即我们今天所谓的“文化化”。而作为一种结果和状态, 它又是与人的内在教养、德性等联系在一起的。文化既是教育的源泉、教育的结果, 又是教育的过程。②

不论何时, 大学的根本任务都是培养专门人才。大学是通过什么培养人的呢? 一个十分重要的载体就是文化。文化的基本功能在于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 亦即培育人。大学作为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创造者, 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 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个性化、文明化, 从而塑造健全的人、完善的人。③

(二) 以“境”育人, 大学文化的基本使命

文化生存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 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亭台楼榭、灯箱报栏、师生的言行举止等, 无不是大学文化的体现, 什么样的文化培养出什么样的人。办大学就是办文化氛围。学校全部的工作就是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 让学生在这个氛围中去思考、理解、感悟, 净化灵魂, 升华人格, 完善自己。杨振宁教授曾这样回忆自己的大学生活, “想起在中国的大学生活, 对西南联大的良好学习空气的回忆总使我感动不已。联大的生活为我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我在物理学里的爱憎主要是在该大学度过的六年时间里 (1938-1944) 培养起来的。”④

(三) 以“行”塑人, 大学文化的重要特性

文化是人类超越自然的创造物, “是历史地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 其核心是人自觉不自觉地建构起来的人之形象。”⑤梁漱溟谓之为“生活的样法”。大学文化, 自然也是大学生的“生活的样法”。大学文化提供一种“模型”和“范式”, 塑造、熏陶、感染“大学人”, 培养“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大学生自然既是大学文化的创造物, 也是大学文化的创造者。“南开学生很注意仪容, 草绿色的制服, 银白色的扣子, 六角形的铜帽徽, 显得格外精神。美国哈佛大学校长伊利奥博士到南开参观, 见学生这般情景, 询问张伯苓。张笑而不答, 领他到进校门处。那里竖立的一大穿衣镜上镌有40个大字;‘面必净, 发必理。衣必整, 钮必结。

头容正, 肩容平, 胸容宽, 背容直。气象:勿傲, 勿暴, 勿怠;颜色:宜和, 宜静, 宣庄。’当张伯苓用英语向他作了解释之后, 伊利奥佩服地不住点头。……镜子和箴言有如无声的教员, 学生进出校门, 整饬仪容成了风气。”⑥

综上, 大学文化是“隐形课程”, 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以“文”化人, 是它的题中之意;它构建了学生成长的生活环境和氛围;内化精神, 外塑行为, 是其重要特性。大学文化是学生成长的“孵化器”。

二、教师维度:价值追求的“灯塔”

(一) 学术自由, 大学文化的内核

大学文化是以学术自由和自治为生命的价值信念系统, 此信念系统潜意识地影响着其承载者的行为。19世纪洪堡将“学术自由”作为柏林大学创办的原则之一, 而“学术自由 (Academic Freedom) 、学术自治 (Academic Autonomy) 、学术中立 (Academic Neutrality) ”亦是美国高等教育著名的三“A”原则。

大学的功能和使命决定了它必须是一个理想化的所在。在大学里, 师生享有可以充分追求真理、激发思想、探索知识、发展能力的自由和空间。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 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 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 是学术勃发的世界。⑦

(二) 道德推崇, 大学文化的灵魂

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有一句名言, “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⑧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也曾说:“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宿舍和人数, 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的教师质量, 一个学校站得住, 教师一定要出名。”⑨凡此种种, 无不昭示着教师在大学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一个学校的师德状况直接决定着该校校园文化的品格, 潜移默化地深刻影响着一批又一批带有该校特定文化符号遗传的学生。在大学的文化生态圈中, 师德建设始终处于核心区域, 是大学文化的魂魄所系。

(三) 人文精神, 大学文化的品格

《大学》开篇有云:“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意即大学的精神在于发扬人性之善, 培养健全人格, 改良社会风气。这里的“大学之道”, 体现出一种强烈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大学是人文精神的摇篮。大学人文精神的人文价值整合统一性是大学完整统一性的内在保证。大学文理工商诸专业相隔系科之所以聚于一校而不落于外在空间聚合, 端赖此大学精神纽带维系。大学精神因而是超专业的。承载大学人文精神的不仅是大学的专业知识, 而且有那代代相传的学术传统风气 (重实证或重思想、“兼容并包”的自由学术, 等等) 与社会个人观念 (如“五四”以来北大突出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使命感) , 还有大学社团活动、卓越教授的个人魅力、同学的聚合, 乃至那古老的校园建筑与林木古藤……大学是一个活的生命体, 而且是个性化的生命体。⑩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天职在于传递文化, 在于教育学生;作为知识分子, 对国家、民族、社会拥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文化与之关系密切, 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学术自由, 是大学文化的内核;道德推崇, 是其灵魂;人文精神, 则是大学文化的品格。

三、大学自身维度:个性发展的“基石”

(一) 大学文化具有时空地域性

大学文化是历史传统和社会环境的产物。大学文化的形成不能回避历史, 任何大学文化都是大学所处的独特生态环境的产物。一所大学自创建之时, 就深深地烙下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地域文化和教育思潮的印记, 常常以校训、校歌等形式来表达其办学理念和目标等。著名学者阿什比曾说, 大学“它保存、传播和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它像动物和植物一样地向前进化。所以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 (11)

(二) 大学文化具有内聚性

大学文化作为一种集体意识, 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及辐射等作用, 它能够统一大学成员的意志及欲望, 呼唤他们对组织的忠诚和信念, 引领其思想和行为朝着明确的既定方向发展, 促进战略的实施。这种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群体意识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能使师生员工自觉调整个体观念和价值追求, 逐渐融入健康向上的大学集体, 思想行为与大学发展保持一致。大学文化使一所大学成为一个共同体, 成为一个由理想、价值、荣誉等凝聚起来的教育机构, 作为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 使人形成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正如A·弗莱克斯纳所指出的那样, “总的来说, 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准方面, 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有效。” (12)

(三) 大学文化具有自我发展性

大学文化是大学存在的标志、大学本质的反映、大学传统的体现、大学特色的折射。一所大学真正吸引人的魅力所在还是它独特的文化及其品味, 所以大学文化的创新才是大学真正的创新。从历史和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 一流的大学不仅拥有赖以生存的优秀大学文化土壤, 而且他们在自身的发展中总是不断地研究、建设和发展着自己特有的文化, 积极进行创新, 保持着与时代同步、甚至是超前的先进性, 从而为自身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养分。

综上, 大学文化是大学最重要的无形资产, 是一种高品位的、富有个性的、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东西, 是其个性发展的“基石”。马克思在讨论精神世界问题时曾这样向对方发问:“你们赞美大自然令人赏心悦目的千姿百态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 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也发出和紫罗兰一样的芳香。但是, 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 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文化之于大学也是如此。

四、社会、国家维度:前进的不竭“动力”

大学之谓“大”, 是指大文化、大精神, 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知识之基, 发展之根。大学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场所, 而且是先进文化向社会辐射, 引导社会发展的策源地。

(一) 大学文化的理性批判作用

大学文化是一种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整理知识、继承传统需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术交流、文化交融不乏批判与反批判的碰撞;创新知识、追求真理、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唯有坚持批判的精神, 才能不断地超越他人和自我, 超越现实, 实现理想的目标。大学不是风向标, 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 而不是它的欲望。 (13)

(二) 大学文化的辐射示范作用

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社会文化的显示向导和创新源泉, 对社会文化产生辐射作用。大学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创新文化的结合体, 以其培养的人才作为载体把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文化传承下去, 并将科学知识、先进思想观念传播开来, 成为社会先进文化的传播中心, 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大学文化中的科学精神、人文传统、创新意识、高雅娱乐形式等对外界社会产生着辐射和影响, 引领社会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促进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为社会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增添新的内容与养分。

易言之, 正如哲学家赵鑫珊所说, “大学精神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应是时代精神的代言人。它不仅是属于它所在的那座城市, 而且也应当成为一个国家、民族的大脑精华或是大脑求知欲和探索未知世界的急先锋或卓越代表”。 (14) 大学文化具有理性批判和辐射示范的作用, 是国家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综上所述, 文化之于大学教育的意义可从学生、教师、大学本身、社会和国家等多方面进行认识和解读, 其框架图如图1所示:

上一篇:低段识字的教学反思下一篇:庄子二则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