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初探20091220(精选11篇)
1.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初探20091220 篇一
摘 要: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改革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教学改革构想: 切实加强高职院校对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教学改革的重视程度和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校企深度有效合作机制;多渠道、全方位构建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切实践行高职教育新理念、新模式。
关键词: 商务英语 实践课教学 校企合作 双师型师资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以及在涉外商务、旅游和国际物流等领域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1-2]。因此,实践性是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加强实践课教学是实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然而现实中,种种原因导致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教学非常薄弱,致使商务英语专业很难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改革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教学已经非常必要。
一、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为了客观了解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教学现状,笔者于2015年7月-11月对我省部分高职院校中的63位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做了关于“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与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教学状况不太令人满意。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当前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教学理念不新、课程设置不科学、专业师资能力不强、实训条件不足、管理和评价机制不完善等方面。受访的105位教师中,有52.38%的教师认为本校商务英语实践课教学思想理念陈旧,缺乏有效的指导性;33.33%的教师认为本校商务英语实践课课时少,时间安排不合理,教学效率低下;52.38%的教师认为本校商务英语实践课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实践能力不强,不能满足实践课教学需求。还有57.14%的教师认为本校商务英语专业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数量少、不实用;52.38%的教师认为本校商务英语实践课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不科学,缺乏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更有61.90%的教师认为本校商务英语实践课教学模式陈旧、单
一、低效;57.14%的教师认为本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程度不深,缺乏实效性。这样的教学现状使得培养出的人才确实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据调查显示:60.6%的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不满意,认为他们不能胜任某个工作岗位[3-4]。
二、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教学现存问题成因分析
(一)高职院校对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教学重视不够、建设不足。
坚持“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思想,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为了实现这一教学改革思想,教育部提出高职院校应该有效开展实践课教学,确保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要占到总课时的一半以上;同时要积极推行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形式,切实加大对实践课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实训实习条件、管理及考核评价机制等的改革建设力度。然而,现实中不少高职院校对这一高职教育改革思想认识不透彻、落实不到位,导致许多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教学条件差、难以培养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现状。上文中的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实践课现状调查所得出的不太令人满意的结果便是其突出表现之一。
(二)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与相关企业合作机制不健全。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然而,由于缺乏校企深度有效合作的保障与激励机制,现实中很多企业往往因为担心接纳学生实习、教师培训会影响本企业的工作效率、造成设备损坏、泄露企业秘密等而不情愿与学校合作;少数企业虽然愿意接受学生顶岗实习,但常常只是把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使用,并不对其进行专业指导,学生根本学不到真才实学。不少学校常常因为聘请相关企业专家合作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资源、兼职授课等增加巨大经济开支也不主动与企业合作。校企间缺乏深度有效合作是造成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极不吻合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率低下、企业招工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职业危机感和学习意识不强,学习机会少、能力提高慢。
如上文调查所示,当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综合素养并不理想。这一方面是因为一些教师对职业的危机感不强,对于高职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学习不够、践行不够,而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能够获得切实提升其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的学习机会不多。因此,当前急需建立健全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及政府协同培养教师的新机制,以全面、全方位地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
三、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教学改革构想
(一)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对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教学改革的重视程度,加大建设力度。
要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全面贯彻“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思想,高职院校必须在办学理念上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发展服务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在办学实践中积极践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并进一步加大对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教学的改革力度,确保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行业企业的职业标准、工作过程完全对接。同时高职院校要加大对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教学的建设力度,确保建设一批数量足、实用性强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构建一支教育教学理念先进、实践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一套科学、务实、高效的实践课教学管理和评价考核制度,使高职教育改革思想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得以全面落实,切实提高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二)进一步完善校企深度有效合作机制。
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践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一套科学有效、能够促进校企深度合作的保障、激励机制是不行的。世界上职业教育办得比较成功的国家都有一套能够促进校企深度合作的保障、激励机制。比如德国以《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的形式规定了企业必须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订和接受学生实习的义务,否则要向国家缴税用于职业教育;美国通过制定《职业训练合作法》以强化校企合作的法定性和有效性;澳大利亚政府则规定,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权在行业委员会,指导性教学计划和大纲制定权在州教育部,教材的采用和编制权在学校,而且专业和课程设置必须以行业组织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的证书制度为依据[3]。
因此,我国可以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以法定义务的方式规定企业和学校在商务英语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的制定、素养-能力-知识模块的确定、学习内容(教材)的选编、课程设置、学生实习、教师及企业员工培训、实训实习基地,以及实践课教学管理和考核评价制度的制定等方面进行合作的具体内容、要求、方式和效度等。另外,政府还可以制定一些激励政策以鼓励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激励高职院校加强对实践课教学师资及实训实习条件等的建设力度。比如对于企业因为接受学生实习、教师培训等产生的合理支出,可以在企业的税费中扣除;对于学校因为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教师培训、聘请企业专家兼职等产生的合理支出,也可以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有了制度的约束和政策、资金的支持,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方能被最大限度的激发出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得以落实。
(三)多渠道、全方位构建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需要的是既精通英语语言和国际商务基础理论知识,又擅长英语交际和国际商务活动的“双师型”师资。面对此类师资匮乏的现状,有关高职院校应该高度重视、科学规划好商务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既要通过校内学习、企业挂职锻炼、高校进修、出国深造等多种渠道,全面提高校内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综合素养;又要通过聘请企事业专家家到学校兼职等途径,构建一支以“双师型”教师为核心、以行业专家为补充的教育理念新、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另外,为了切实增强高职院校教师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紧迫感和主动性,同时为他们提供切实有效的学习机会,一方面,需要高职院校进一步建立健全师资管理体制,切实落实教师竞聘上岗等制度,同时将绩效奖励、评优和职称晋升等适当向那些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和专业骨干教师倾斜,以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地方政府与行业企业应该建立协同培养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的新机制:建设一批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实行高职院校教师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等制度。这样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才能做到必须学习、主动学习和学有成效,其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四)切实践行高职教育新理念、新模式,努力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教学必须贯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素质、能力为本位,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新理念。学校和教师必须摒弃以往以知识为本、以学科为纲的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建立以英语应用能力为基础,以国际商务活动能力为核心,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多证融通”为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应该坚持以商务英语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采用项目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模式和启发探究、合作、讨论等方法,实现“教”、“学”、“做”有机融合[5],既传授学生必要、够用的商务英语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切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课后应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如商务英语谈判大赛、英语会展口译(同声传译)大赛、外贸制单大赛[6]、英语导游大赛,以及英语产品、企业推介大赛等。整个实践课教学过程应该贯穿企业见习:主要通过观摩,了解职业工作岗位需要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学校学习:学习相关职业工作岗位必备的知识和能力;顶岗实习: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现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综合考核: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共同按照既定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采用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全面考核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养。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能真正满足经济社会中商务英语职业工作岗位对人才的需求。
四、结语
实践课教学环节薄弱是造成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低下、人才培养目标难以实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但是强调实践教育并不是否定知识、文化和德育教育。高职教育只有在德育为先的前提下,突出素质、能力教育本位,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创业。
2.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初探20091220 篇二
1 建设市场营销专业群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建立市场营销专业群能够带动相关专业的水平的提升。市场营销专业所在专业群覆盖专业有:连销经营管理、广告管理两个专业方向以及电子商务 (网络营销) 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各专业间在技能训练课程、实习基地、师资力量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市场营销专业群将面向企业, 根据企业所需要的市场营销人才的要求来设计教学重点和实训重点, 另外, 市场营销专业群的各种资源各分专业可以共享, 在提升专业群整体水平的同时, 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实训室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都相应得以提升。以核心专业市场营销与子专业网络营销专业的关系为例, 市场营销以传统营销为主, 网络营销是现代营销的一种, 网络营销和传统的市场营销, 不管怎么说都是营销活动, 营销的对象即消费者需求是营销活动的归宿, 网络营销活动是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现象, 它具有虚拟的特点, 但它是现实的延伸, 它营销手段的进一步发展。反过来想, 网络营销逐渐被人们认识和应用又充实了传统市场营销的内容。二者形成了互相促进的态势。
建立市场营销专业群可以节省专业建设的大量资本。除了资源共享、互相促进本身就是节约成本的一个方面外, 建立市场营销专业群可以利用品牌优势, 提升专业群内各专业的价值。一般地说, 市场营销是许多高职院校的老专业, 同时, 大多建成了国家级或省级品牌专业, 以市场营销品牌专业建设专业群, 可以使群内各专业都具有品牌效应, 这就节省了群内各专业建设品牌专业的大笔费用。
建立市场营销专业群也是让专业管理走上现代化之路的手段之一。“集约管理等经济学概念走进原本衣食无忧的高等教育, 集群、集成等技术领域的方法手段经管理学化, 也被广泛运用在了高校办学实践当中。这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实行集群化的一个重要客观原因。这个原因造成的专业建设集群化可以形象地称为被集群化。”[1]试想, 如果高职院校其他专业都走上了集成化、现代管理之路, 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确实是迫在眉睫之事。
2 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程序和方法
2.1 确定服务对象
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与企业的大营销紧密相关, 具有相当强的针对性, 建设的出发点是满足企业对高等实用性营销人才的需求, 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会随着企业本身的发展情况和市场的变化情况而变化, 这就需要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具有柔性化特点, 以“不变应万变”, 即市场营销专业群的主体课程板块相对不变, 而辅助课程板块可以因时、因情况变化不断适应。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的宗旨是培养高级营销应用型人才, 因此, 服务企业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服务学生,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企业的需要来安排教学内容, 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级营销应用型人才。
2.2 构建建设思路
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不是简单的几个相近或相关专业或专业方向的拼凑和组合, 而是要探索专业群内在的联系与规律, 因此, 构建建设思路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充分利用相关专业教师对服务对象的企业作深入调查, 真正摸清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的具体清单, 企业本身营销岗位群内容及结构, 企业需求营销人才的结构及特点, 再摸清市场营销专业群本身资源的家底, 二者之间的差距是什么?可以使用SOWT分析方法, 知道本专业群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 制定如何扬长避短的建设策略。其次是在市场营销专业群中, 一要明确市场营销是核心专业, 二要明确它的相关专业, 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市场开发与营销、营销与策划、广告经营与管理等等, 三要明确市场营销专业方向, 如网络营销方向、连锁经营方向、广告管理方向、公共关系方向及具体产品类别方向等等。最后找出各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 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完成建设框架。
2.3 明确建设内容
如果市场营销专业群的群内专业是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广告管理, 一般认为, 市场营销专业群的核心课程群由《市场营销管理与实务》、《商务谈判》、《创业管理》、《销售实务》、《网络营销》、《广告策划》等6门课程组成。这些核心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群的主要教学内容, 它们的改革与建设的成果应能使所培养的营销人才具备职业能力。按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标准, 着力打造这些课程, 根据专业群建设目标, 根据岗位职业能力, 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合理整合,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2.4 开放办学形式
开放办学的形式有许多, 校企合作是最重要的形式, 校企合作的形式也有很多, 其中, 我们就很选择哪种形式为市场营销专业群主要的开放办学的形式呢?我们先来看看校企合作有哪些形式。许多高职院校的大量实践来看, 校企合作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形式, 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 适用市场营销专业群的校企合作形式主要是集群化这种特别形式, 集群化合作形式可以包含其他几种形式, 可以向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进军, 建设的复杂程度较高、工作量大, 特别有针对性。特别适用市场营销专业群, 可以考虑用市场营销专业群适应企业群的岗位群。
为了校企合作走上稳定、正常和可持续之路, 切实为企业搞好服务, 进一步提高校企合作的紧密程度, 促进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应该建立具有特色的相关管理制度, 比如, 可以建立校企合作运行管理制度、校企合作的联络员制度、企业营销骨干到校兼课制度、学校到企业挂职锻炼制度等等。拿校企合作联络员制度来说, 这个制度看起来很简单, 操作也很容易, 但其作用却不小, 它是校企日常沟通的桥梁。联络员应该熟悉所联络企业的基本情况, 道德品质良好, 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协调能力, 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 具备一定的校企合作的基本知识工作能力。联络员要与企业定期联系, 熟悉和掌握联络的企业的基本情况, 特别是企业变化的情况, 并负责向市场营销专业群负责人报告, 把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的信息及时通报给企业。
3 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需要讨论和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3.1 如果条件尚不具备, 强行上马会适得其反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近几年实践表明, 专业群建设对高职院校意义重大, 于是,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本身都高度重视, 因此, 专业群建设成了高职院校近年专业建设的一个热门话题, 大家纷纷上马搞专业群建设。其实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 与其他专业群还不同, 如果条件尚不具备, 强行上马会适得其反。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审查市场营销专业群内若干个专业的技术基础是否相同或相关?是否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要求?能否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的若干个专业?是很重要的。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 不如暂时不建, 否则, 会有很不好的后果。假设某学校有市场营销专业, 计划建设市场营销专业群, 但该校并没开设像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物流管理、市场开发与营销、营销与策划、广告经营与管理等相近或相关专业, 或不具备开设这些专业的能力, 而是简单地凑合了一些不相关联的专业, 这就导致“造成资源没有得到共享, 反而限制了该专业的发展, 无论从学生就业, 还是为企业提供服务来说, 这都是有局限的。当然, 专业群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其他问题, 比如核心专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等。”[2]
3.2 充分体现集群思想
市场营销专业群的专业不是所含专业越多越好, 更不是几个相近专业的简单组合, 一定要体现集群思想。“集群本意是指同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 在某一时期内生活在一起的现象。同一种生物在一起生活所产生的有利作用成为集群效应。……集群式建设的最大优点是群内各子系统永远都可以享用最优化的教育资源, 子系统某一要素残缺或薄弱都会得到专业群系统要素的支持。”[3]要充分体现集群特点, 在市场营销专业群中, 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广告管理四个专业发挥核心竞争力, 形成一个强大的专业组合战斗群, 回避单个专业教学资源不足、教学实力不强等弱点。把核心专业作为发展专业群的突破口, 提高核心专业的辐射能力。
3.3 合理运用“无界化理念”
“无界化理念认为, 现实中的问题是不分界限的, 无法看到工程之间的界限或学科专业之间的界限, 而学科、专业之间的教条划分和藩篱割据毫无意义并阻碍创新。”[4]这个理论符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认为:万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 在市场营销专业与电子商务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广告管理专业之间存在着一种联系, 这些专业的课程之间也存在着联系, 这种联系是固有的, 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 但并不是说, 我们在这些固有的联系面前束手无策, 可以找到各专业之间及各课程之间联系的特点建立新的联系和具体的联系, 为我们所用。无界化理念实质就是告诉我们, 不要用一种人为的条条框框来束缚自己的头脑, 甚至可以把任务因素都可以放在一些思考, 看看会有什么新的因素为我所用。“魔球理论” (也称信息交合论) 是充分合理运用无界化理念的方法, 是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中的一个极好的创新方法。其具体操作程序是:把需要创新的目标作为横坐标, 如市场营销专业, 把各种信息或因素作为纵坐标, 可以是市场营销专业群相关因素, 如电子商务专业, 网络营销课程等等, 也可以是非市场营销专业群相关因素, 像人口、天气、江苏、体育、房地产、小孩 (无穷) 等等, 通过横坐标信息或因素与纵坐标信息因素进行无数次交合, 从中发现有用的、有新意的信息, 根据需要加以整理, 或许就会有一个新的发现。
参考文献
[1]钱结海.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0 (5) .[1]钱结海.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0 (5) .
[2]赵昕.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实践的思考与认识[J].高等职业教育, 2011 (6) .[2]赵昕.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实践的思考与认识[J].高等职业教育, 2011 (6) .
[3]钱结海.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0 (5) .[3]钱结海.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0 (5) .
3.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篇三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地球环境被加速破坏、资源进一步枯竭、人口危机等问题困扰的今天,环境问题和环保意识不可避免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园林专业也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高新技术的发展,多学科的交融,也使传统园林景观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 当前园林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园林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
园林高等职业教育应以培养具备园林专业职业能力、符合用人单位需求、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园林市场需要、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毕业生为目标,并以此作为教学改革设计的基础。就业是职业教育的最大目标。
園林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包括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工程造价、园林工程监理等,因此现行高职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园林景观设计员、二级建造师、园林工程造价员、园林工程监理员等技术或管理干部。这显然与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要培养数以亿计的同我国社会之一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高级专门技术人才”这一目标不相符。
1.2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安排不合理
园林专业涉及面广,综合性极强。从课程设置上来说,一般大一进行要对学生进行必要地美术基础及艺术训练,同时进行一些基础课程的学习。大二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为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打下基础。到了大三,开始全面学习和接触工程和设计的相关课程,许多学生在这个时候才感觉真正踏入了园林的“门”。
学生在这三年间,并没有充分的时间掌握到社会需要的能力和技巧。由此可见,可以适当调整一些基础课时以解决现在专业学习课时不够的问题。
因此,这也迫使我们必须找出切实有效地教学方法,将学生的教育着眼于未来的就业方向,加强教学改革力度,发现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师资不足
就多数学校目前教学来看,园林专业除园林专业相关教师为主体外,一般还需要土木、艺术等相关专业的支持,把学校的各个院系分散的师资充分利用,发挥优势。但是,这些专业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始终还有着区别,在教学中这些非园林专业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园林专业的特点,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例如,往往AutoCAD、3Dmax任课教师会教学一些简单的图例制作,但园林CAD要表现的真正图标和工程CAD有所区别。又如园林绘画的教师往往从艺术院系相关专业中聘请教师,因为这些教师没有接受过园林专业的教育,所以并不一定知道园林效果图表现的重点何在。
2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对于园林专业来说,进行文学修养课程的选修还是十分有必要的。例如AutoCAD、3Dmax等实用性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这些课程重点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应该放在学生学习园林规划设计等课程之后学习。这样使学生既能在做设计的时候多一种表达方式,又能让学生对之前所学到的电脑效果图制知识进行应用与复习。
运用案例,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园林专业应该在设计类课程中广泛应用教学案例。通过典型案例设计实例的剖析,引导学生的设计思路,使学生初步掌握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法和原则。例如,教师可以把课程作为项目化教学进程给学生设计。学生完成自己的方案后,教师可带学生到项目实地勘探,让学生通过对成熟项目的现场勘查,对比分析自己方案的优缺点,切实提高自己的水平。
在教学中,教师动手做给学生看,从而让学生从模仿教师的做法开始设计的具体操作。学生在项目设计过程中不知道从何入手,导致学生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如何做才能做好。这样的结果往往会导致学生越做越差,越做越做不好。因此,在教学中示范实例给学生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高职院校培育的园林技术专业的学生,应开展其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在一般课程学习中,学生与实际的接触多限于形式上的参观。专业课程实践主要是加强课外教育,鼓励学生多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申报大学生科研课题等。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接触到学科的新发展,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可以在进行课程教学后,结合园林绿化实际,让学生参与设计单位的设计工作。通过开展这些实践活动,既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又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
3 结语
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教学改革,应该坚持专业化、技能化、规模化、服务化的改革方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设计学生的发展前景为改革目标,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由于园林专业综合性较强,应根据各高职院校学科背景和办学条件,确定教学培养目标,形成不同特色的办学模式和课程组合,适当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具体要求。
4.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初探20091220 篇四
(1)以教材、教师、考试为本
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学生刚入学便是如此。老师也是从学生时代一步步走过来的,多年的习惯让我们的大学教师对此习惯也难以“释怀”,对于这种已成固定格式的“教学三部曲”在教学过程中不由自主地就显示出来。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教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正因如此,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完全依附于教材,对于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照本宣科,致使整个课堂的氛围缺乏活力、生气。教师在课堂中也是以自我为中心,滔滔不绝于耳,两节课下来老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云里雾里,睡意朦胧。殊不知,在课堂中学生才是主角,老师就像是乐队的指挥家,表演的精彩与否关键是看乐队成员的配合。期末考试悄然来临,自习室只见学生们带着教材使劲猛啃,对着老师划过的重点更是死记硬背,这种传统的考试形式怎能使学生的专业素质有所提高,靠临时突击“背出来”的高分怎能代表学生的真实能力?
(2)专业师资及实践教学缺乏
师资方面: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基于对高校从事物流教育的教师调查得知,“科班”出身教师不足整个物流管理教师队伍的一半,大多都是相关专业在后期进行短期培训改行的。虽经过培训,但没有进过系统化的专业学习,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明显有些力不从心。其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应该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从业经验,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但是,大多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从事教育工作,从业经验基本没有,对于学校提出的假期顶岗实习而言也是人在曹营,心在汉,根本起不到多大作用。
(3)实践教学基地极为缺乏
先进的物流管理设施价格相当昂贵,以大型的自动化立体仓库为例,只有在规模、资金都较为雄厚的专业物流公司才会购买,这也是第三方物流公司兴起的原因之一。学校要想使毕业生能为企业创造收益,在实践教学设施的引进上受资金的限制很难做到与现代专业物流公司同步。这种滞后的物流实训设施使学生无法接触最前沿的物流管理技术。
除此之外,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例如,缺乏职业教学的特色、学生参与企业锻炼机会较少、课程开发工作力度不够等都影响了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
2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1)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确定
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不仅可以进入专业物流公司就业,在生产制造业中需求也很大。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第三利润源”在降低成本方面给企业带来的利益。根据职业教育的特色,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切实面向企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开拓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职业岗位分析详见表1)。鉴于此,相比传统的考核模式,可根据课程内容分为考察课及考试课,以多样化的考核形式代替单一的试卷考试,特别应加大实践操作能力考核的力度。
(2)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经过对河南省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调查,多数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为“2+1”教学模式,即前2年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在校学习,第3年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此种模式虽可以让学生提前进入企业积累工作经验,但当学生看到专业的不足时已来不及再进行学习。繁重的工作让他们毕业后没有充足的时间再进行系统的专业学习,这就是“2+1”模式的最大不足。众所周知,物流人才的职业发展轨迹基本为:一线操作人员—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级管理人才。根据毕业生的不同阶段的发展路径,参照“2+1”教学模式,可以对学生在校期间的6个学期配合职业轨迹进行不同阶段的能力培养。例如在毕业生职业生涯的初始阶段知识的培养可以集中在第1年的基础知识学习上,进入基层管理阶段学生应具备最基本的管理经验,这个阶段能力的培养可以在第3学习进行,采用校内教学与校外顶岗锻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企业遇到的问题可以在实践操作中寻求解决方案,如果是基础理论知识欠缺,回到学校后学生可以进行及时的补充,以此类推。总之,让老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实现学生专业能力向职业技能的慢慢过渡。
(3)根据专业的发展积极开发新课程
根据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我们已经看到未来外贸和国际货运代理相关岗位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根据表1的显示,在核心课程的设置上,相关《国际物流》及《物流专业英语》的课程相对较少。同时,根据企业对毕业生物流成本控制方面的要求,高职院校开设《运筹学》、《人机工程学》也是必不可少的。本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高职院校也可以考虑开设先关通识课程,例如,《职业沟通技巧》、《职业礼仪》、《职业道德修养》等[1]。
(4)教师应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
提起教学方法的创新,很多老师首先想到的就是案例教学法。此种教学方法基本上也是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进行案例分析及总结,学生参与度不高。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1]。情景教学法在物流管理教学中被广泛的使用。著名的“啤酒游戏”就是代表。采购管理课程中的招标采购也是成功进行情景教学的典范。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大家模拟招标现场进行招标,并设立专门的评审小组对招标文件进行审核。此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提前感受到应承担的企业职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反串教学法:此种教学法是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与教研室老师探讨得来的。90后、00后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比较懒散,刻意地给学生施加学习任务可以迫使学生主动学习。课前将学生分组,并将下节课学习的内容分块指派给不同的小组,课后经过小组的讨论派出代表在下堂课中给大家讲解学习心得。此种学习方法可以直接看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给学生提供当一名老师的感受。此种方法虽有些幼稚,但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书面理论知识的同时深入理解知识的内涵。
(5)加强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培训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过硬全凭教师的引导。所以,教师能力的提高势在必行。专业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同行之间的交流以及定期的培训进行;职业能力的提高一则可以通过鼓励老师参加企业顶岗锻炼获得,二则可以通过鼓励教师取得物流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学习取得[2]。。
(6)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校企合作已经成为学校实践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此处所强调的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要将企业的作用更加重视起来,校企之间的合作不仅是需要企业提供给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更需要企业定期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可以将企业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聘请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定期为学生上课,并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考核[3]。
3总结
要想培养出高质量的毕业生,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施迫在眉睫。这需要学校、企业、老师三方的共同努力。学校应加大在实训室建设方面资金的投入,对实践教学环节所需条件给予大力支持;企业应该将自身资源与学校共享,提高学生职业能力;老师则应该承担起应承担的教育教学任务,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能力。
摘要:随着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多,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也逐渐增多。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远远达不到企业对人才的需要。鉴于此,以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现状调查结果为基础,以用人单位对物流专业学生的工作评价为依据,结合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的实际情况,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有效改革措施,切实改善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状况,力争培养出能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
关键词:物流管理,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曾祁,袁航.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和建设探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1):88-91.
[2]许敏.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28(9):111-112.
5.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初探20091220 篇五
关键词:艺术设计;高职院校;有效教学;模式
0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强调的是职业能力重要性,注重基础理论的实用性和技术理论的应用性,课程内容强调“应用性”,教学过程注重“实践性”。而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它涉及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也因此分设有平面设计、广告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设计、网页设计、版式设计这几大专业类别。
1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需求,如今正缺少的是艺术设计理念与计算机艺术创作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掌握经济、文化和艺术等相关学科知识,又要了解中外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现状,具有现代设计策划、创意、制作和发布等多方面能力。
(1)重软件操作轻设计理念。普通高校教师在教授艺术设计课程时主要讲解设计理论知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审美造型能力为主;而高职院校教师则主要以计算机软件应用讲解为主,侧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往往把艺术设计课程变成了软件操作运用课程来教授,最后培养出只会设计软件运用而不会创意设计的学生。艺术设计实际上不单单是设计者操作能力的体现,还是通过艺术手段进行综合思维的设计理念综合体现。软件只是帮助设计者实现设计理念的工具而已,因此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只能成为项目执行人员,而不能成为独立创新核心人才最终面临淘汰。
(2)重知识灌输轻自主创新。教育改革中一直都在呼吁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但实际上在高职教育中教师仍然延续着传统教学的弊病。在教学上还是以教师为主导进行“填鸭式”教学,从而让学生逐渐形成了不爱主动思考、提问与讨论的习惯,设计的艺术作品也会千篇一律,缺乏创新意识,最后失去了对本专业的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应当今多元化的时代发展需求,当务之急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创新性。
(3)重“纸上谈兵”轻实践运用。高职艺术设计的培养要求提出: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运用专业知识实际操作的能力。而在实际高职教学中却往往背道而驰。艺术设计具有服务性与科学性的特点,其审美标准是随着时代因素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很多设计理念与软件操作更新换代特别快,而教材给予学生的知识远远不够,跟社会市场需求与理念接轨是最有效的教学模式。
2 开展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有效教学模式
(1)教师与学生的课堂角色定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可以看出教师在教育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这个“关键”并不是指让教师作为主导力量来进行教学,而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引导。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认为“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句话一直在警示着所有教师,我认为好老师必须先将自己在课堂角色定位为“配角”,而不是“主角”。
作为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教师,我认为更应如此。艺术设计教学中,面对从未接触过专业软件的学生而言教师更容易误入课堂主导位置,造成学生学习的被动与短时掌握的弊端。那么在课堂上教师进行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提问、讨论与合作学习,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有效教学模式。
(2)激发学习兴趣与创新思维。高职院校教师也许都会有种体会,学生刚接触艺术设计专业时兴趣浓厚,但经过几周学习后学习积极性就没那么高了。其主要原因就是教学模式的单一,其实艺术设计课程比其他文化课程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艺术设计的内容涉及面广又与时下流行风格元素毗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更应发挥好这一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Adobe专家委员会委员并享誉“PhotoShop中国第一人”的李涛老师,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深受学生的喜爱。我曾在“2012湖南省数字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与资源建设研讨会”上听过他的讲座,题为《发现·联系·重组——引导学生设计兴趣的方法》。李涛老师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幽默生动的授课风格深深吸引着在座所有教师,让大家受益匪浅。其中最为让我深刻的就是開场引用了经典有趣的招贴海报案例导入,在艺术设计课堂加入合适的案例来引导是整堂课学习动因与教学迁移所在。
李涛老师在讲座中还设计了一个非常好的环节让我深受启发,就是让学生在生活中拍摄像人脸的物象和各种形态的影子,结果拍出来很多平常没有发现的笑脸形状,如开关、扣子、音响、灯具、插座等,还有将拍摄的各种物象影子与不同的物体相结合,形成了创意异影图形。这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将创作与现实生活融合扩展了学生的创意思维空间。教学中鼓励学生通过自己换角度对问题寻求解答方法,通过从已知的物象到未知的物象来进行探索;启发学生主动发现生活的设计元素与法则,不是直接给他们答案灌输知识,而是探索与尝试各种解题的设计方案与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因素。
(3)“工学结合”有效教学模式。“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办学,强调在教学中体现职业岗位与职业行动,本质是要将“工作”和“学习”这两个不同的过程有机融合,形成整体,最终达到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目标,真正完成高职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前几年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往往苦恼于经过三年的专业学习却无用武之地,这正体现了教学模式与人才市场需求的脱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因此,高职院校进行“工学结合”来实现有效的教学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最新理念。现在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逐渐开展起来,如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实习到现场施工场地进行实地考察与学习,周末时间进入各大建材市场熟悉材料;平面设计学生每学期安排实训时间,进入平面公司进行一周实习,完成之后再回到学校学习。学生自己也感受到增加了很多实际经验,而且还更明确了今后的学习目标与方向。在美国艺术设计的workshop教学模式“就是将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目标结合一致的课程体系”,参与者将与专业设计团队或企业研发部门展开讨论,进行头脑风暴和探索性研究,通过自由、互动、活跃的互动方式开展教学,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艺术设计可以说是一种既兼顾理性又捕捉感性的学科,是将具有美感的艺术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的载体。高职院校在开展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上,就要协调好共存于其中两者的“和谐关系”,寻求相互依存,相互协调发展的有效教学模式。
6.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初探20091220 篇六
关键词:商务英语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2(c)-0146-01
Flipped Class Model或inverted classroom 翻译成中文为翻转课堂,即把原来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新授的内容,通过网络让学生先自主学习,把课后学生的练习训练放到课堂上,并在教师和同学的相互讨论、相互协作中完成,此过程优化了知识的内化过程。该教学模式把传统的知识灌输转变为以学为主的探究模式,被加拿大的《环球邮报》评为2011年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
翻转课堂的理念来自于美国柯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老师,为了给缺课学生补课,这两位老师在网络上找到了可以录制PowerPoint 演示的软件,使用该软件录制上课时的教学内容,让缺课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进行补课。2011年春,可汗学院的创办人Salman Khan 在TED上的演讲《用视频再造教育》,再次引发了大众对翻转课堂的关注。同年,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出版了专著《翻转你的课堂:时刻惠及课堂上的每位学生》,总结了翻转课堂的相关理论;意大利学者Marco Renchetti重点探索了在线视频代替传统模式的教学实践所应采取的方法、策略以及产生的效果;美国教育技术专Jeremy F Strayer证实了翻转课堂对学习者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显著的正面影响;美国新媒体联盟《2014年高等教育地平线报告》已经出炉,其中“翻转课堂”被列为令世人最为瞩目的高等教育技术的重要发展,且排名居于六项技术之首,这说明世界教育领域越来越接受和重视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
1.2 国内关于翻转课堂及教学模式的研究
从2011年至今,国外的翻转课堂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对国内影响甚大,国内关于翻转课堂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理科翻转课堂的研究多于文科,主要集中于对翻转课堂理念的研究,如李凑、张晓梅的《翻转课堂理念对电大开放教育面授教学的启示》;对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及策略的研究,如陈洁的《基于交互白板的翻转课堂教学案例设计》;对于翻转课堂模式的研究,如钟晓流等人的《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
1.3 国内关于英语翻转课堂模式的研究
有关英语翻转课堂模式研究有王素敏和张立新的《大学英语学习者对翻转课堂接受度的调查研究》,初步尝试构建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模型;还有范秀丽的《试论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模式》,提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商务英语专业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目前国内还没有成果,该文以此为契机,尝试提出商务英语专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2 商务英语专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以商务英语综合课程为例,根据商务英语教学现状与特点,该研究者构建了一个环形翻转课堂四阶段模型,将综合英语翻转课堂的教学切分为四个阶段:教学部署、自主学习、实践运用、成果评价。
2.1 教学部署
该阶段由教师完成。教师需要根据综合英语课程设置要求、每单元目标、重难点等,在相关英语教学资源网或者精品课程网,相应地选择合适的教学视频,但并不是每次都能幸运地找到相关主题的教学视频,这时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学习动机和态度情感以及已有的相关知识,制作出符合学生具体学情的个性化视频,并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出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视频。
2.2 自主学习
该阶段由学生完成。主要是观看视频、老师提供的课件以及该主题的背景知识,根据教师给出的学习任务,进行相应学习活动,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记忆必要的单词,理解课文和主要的语言及语法知识,能用简单的英语大致介绍课文的主要意思,记录学习过程中自己遇到的难题,并在课堂中提出。
2.3 实践运用
该阶段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此阶段教师需要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单元主题而创设情境,布置相关任务,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完成任务,学生之间相互协作,通过小组讨论、情景对话、角色扮演、主题演讲或者主题写作、课件展示等方式,最大化地把相关知识及语言点运用起来,达到学以致用,完成对知识的内化与运用。教师在这阶段可以把学生的精彩活动录制下来,以便学生网上互动交流。
2.4 成果评价
成果评价也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评价是总结学习成果的最重要阶段,能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学生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由于原先课堂讲授的内容被翻转到课前,课堂上用于师生互动交流的时间得到了极大的延伸,教师对语言知识的反复总结,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内化。评价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多维度,不仅仅教师对学生评价,还有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家长评价。评价项目包括课前和课中,课前主要是对学生练习成绩和提出问题情况进行评价,课中主要是对语言知识的运用、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小组合作表现以及成果展示的评价。
3 结语
国内的翻转课堂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该文所提出的商务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只是处于“初探”阶段。以后自己将用具体案例展示这一教学模式,并在设计过程中改进思路,对商务英语专业翻转课堂的可行性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实践不断改进,争取形成完善且有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莹,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2]陈洁.基于交互白板的翻转课堂教学案例设计[D].保定:河北大学,2013.
[3]王素敏,张立新.大学英语学习者对翻转课堂接受度的调查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3):71-78.
7.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初探20091220 篇七
1 高职院校园艺专业教学现状
1.1 课程安排不合理
目前高职院校园艺专业一般为三年制, 第一、二年为学校学习, 第三年为实习, 因此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两年, 时间非常有限, 但是基础课非常多, 如大学英语、政治等, 大一几乎都在学习基础课, 仅大二一年学习专业课。但是园艺专业的专业课也包罗万象, 除了基本的果树栽培、蔬菜栽培等外, 还学习如园艺产品营销、农产品加工、检验、植物组织培养等, 但每门课程教学时数又不足, 大部分课程都是每周2~4学时, 由此造成的结果是学生什么都学, 但什么都没有学到。
1.2 教学模式死板单一
高职院校仍存在单一的课堂理论教学模式, 老师讲, 学生被动的接收信息, 完全没有发挥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积极实践的能力, 这种模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要求园艺专业的学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条件, 因此造成社会紧缺园艺专业的技术人才, 但我们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又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
1.3 实践教学严重不足
要完全发挥园艺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实践教学是关键。园艺专业涉及范围广, 植物种类多, 需要的实践场地大, 如果有条件还需要自己的基地, 而很多高职院校的园艺专业教学缺少的恰恰是实验基地, 由此造成实践教学不够, 老师只会纸上谈兵, 学生对田间操作更是知之甚少。
2 高职院校园艺专业改革的主要措施
2.1 课程设置模式改革研究
针对高职院校园艺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 要获得改革成功, 首先要改革高职园艺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围绕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强化生产的实用性、弱化理论的系统性, 突出技术的应用性, 提高知识的综合性。园艺专业综合性强, 涉及植物种类多, 高职院校可效仿本科院校, 适当细化园艺专业的分科, 及分为果树、蔬菜、花卉、茶学等, 更具针对性的培养学生某一类作物的相关栽培管理技术, 并适当选修其他作物的相关知识。
2.2 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课堂讲授使学生获取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这也是高职院校目前最主要的教学手段。同时, 应结合园艺专业的特殊性, 及面对的是植物, 我们可以适时的把课堂移到田间地头, 面对具体的对象来给学生讲解相关知识, 这样能使教学更生动形象, 更易被学生理解接受。除此之外, 鼓励和提倡全员参与、校企合作, 根据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培养能够掌握现代园艺生产管理、种苗繁育、市场营销等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和“培养能够规划建设和管理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管理型人才”这两条主线, 打造出“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体系。
2.3 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严重不足时很多高职院校甚至是本科院校都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不足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差, 不能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高职院校园艺专业教学实践应遵循“下到田间地头, 亲自操作体验”的原则, 建立“现场体验→技能训练→综合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必须建立自己的实践教学基地, 或与相关企业结合, 建立“校企合作”模式, 为学生提供园艺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一系列完整的实践机会。学生直接参与基地管理和生产劳动, 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 在学习的过程中, 保证了生产, 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又强化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在参与管理和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问题, 并接受相关技能培训, 提高专业技能, 并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将知识灵活地运用于综合实践, 在实践中体现知识的创新性。
3 结语
农业自古以来就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国家对农业的投入有增无减, 在这种形式下, 农业相关专业包括园艺专业的技术人员非常紧缺。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因此, 高职院校园艺专业教学从课程安排、教学模式及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等各方面都应与时俱进, 进行适当的改革与创新, 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摘要:本文对农业高职院校园艺专业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索出几点改革的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农业高职院校,园艺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余乐, 姜宗庆, 糜莉.新时期农业高职院校园林专业现状与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J].2012 (12)
8.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初探20091220 篇八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大, 大学生就压力越来越大, 高等职业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 高职教育更是遇到了严峻的考验。培养适应社会市场发展需要的人才是高校的最终目标, 高职教育办学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决定了实践教学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主体性教学。实践教学的主要任务, 是从简单到复杂, 从一般到先进、从单一到综合, 使学生逐步掌握适应岗位要求的职业技能, 具备岗位要求的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职高专院校, 在教学改革中更重视实践教学, 在实践教学的研究和改革中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
虽然如此, 国内对实践教学的研究依然比较滞后。教学实习往往因人力、物力的不足, 让学生自己联系学校实习, 有些院校采用“放羊”的方式来开展实习工作, 流于形式, 走走过场;有的把实习的任务推给家长, 让学生在家长的监督下开展实习。这些做法使实习教学形同虚设, 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也给学生带来安全隐患,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 都算是不负责任的。因而,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 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实践教学研究, 对实践教学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通过实践教学加强高职院校与实习基地的联系, 使实践教学真正成为“双赢”项目, 带动产学研的发展, 影响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加入到实习基地队伍, 形成社会育人的良好氛围, 使实践教学得到强有力的保障, 这些都是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实践方法与措施
以实习基地为依托、实习与就业相结合以及多个专业互相融合, 把学生实习与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是一种新颖的实践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以市场为依据, 以就业为导向”, 更好地将学生推出就业市场, 将学习与实践统一起来, 做到了有机的整合。
多个专业互相融合更好地弥补了在实践过程中各专业的不足, 做到多个专业的优势互补和相互渗透, 更好地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让学生在设计公司、小学美术教学的真实情境里, 围绕真实项目进行思考并解决一些教学上难以解决的问题, 提高了教育实习质量, 也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从而提高毕业生岗位职业能力。
(一) 以就业为导向的艺术设计专业实习
设计类学生从一入校, 就被灌输职业必备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要求, 其岗位能力素质的培养在以后的公司见习、职业生涯教育、职业资格培训和社会艺术考察中不断得到加深巩固。专业实习是进入社会就业前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实践环节, 专业实习的最好方式应该是顶岗实习;最好的结果是实习还没有结束实习生就已经被实习公司至少录用, 实习期成了试用期——当然录用的原因主要取决于实习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多层次的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实训、实习, 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平台, 也体现了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特色。
艺术设计的综合性源于该专业是多学科知识综合的集结体。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 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学生走向社会, 接受行业一线的训练, 这加深了他们对专业岗位的认知, 使许多专业课在社会实践 (校外实践教学合作基地) 中完成。以我院美术系为例。学生的毕业设计尽量采用顶岗实习方式, 学生采取分组的形式做到“实题实做”, 即由学生动手完成实际项目 (任务) , 在工作中学习设计, 在设计中完成工作, 以实际工作成果来完成毕业设计。学生毕业设计展览的作品大部分是在公司、工厂里设计制作出来的产品。让学生走出去, 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 在真实的市场背景中进行实践教学, 能使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和深化;学生在各自的实习单位进行深入调查、学习, 融为单位的一员, 亲身参与设计实践, 获益匪浅。通过实践, 学生学到了许多课堂上根本无法学到的知识, 增强了各方面的实践能力, 比如生产性实践能力、吃苦耐劳的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等, 突出实践教学能强化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以实践教学促进能力的提高, 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在教学实习中的“准就业”实践模式, 成为了学生顺利在社会上岗的必经之路, 缩短了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适应期, 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保障, 实现了课堂与实习点的一体化。
(二) “混合编队”中的美术教育实习
多专业混合式集中教育实习是将若干个专业的学生按一定比例搭配, 混合编队, 进行教育实习。这种实习模式的关键在于选派责任心强、知识面广、组织管理能力强的教师做指导教师, 安排能力较强的学生做实习小组长, 形成既统一管理又适应不同专业的组织体制。我院的实践证明, “集中实习, 混合编队”开展的教育实习是针对集中式教育实习弊端的一种改进, 是行之有效的。这种实习模式做到多个专业的有机融合, 将不同专业的学生放一起实习, 比如外语、艺术、计算机等, 既充分发挥了各专业的优势, 知识结构又可以互补, 这种模式的实行难度大, 但意义更大。这种实习编队特别适合于今后小学课程综合化的改革方向, 在实践教学中施行多个专业的相互渗透、有机融合, 可以发挥各专业实习生之间互补、互动的整体优势, 有利于在教育实习中推进素质教育和综合教育。
另一方面, 这种多个专业的融合也是实习基地的需要, 实习基地可以将这种专业融合的优势为其所用, 更好地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各专业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有许多“共性”的东西, 也存在许多“个性”的方面, 不同专业学生一起教育实习, 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发挥“杂交优势”、节省资源。比如:中文的学生可以写教案,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在课件制作上给予意见。我院采取“混合编队”实习模式已有很长的时间, 许多中、小学实习基地学校乐意接受包括音乐、美术、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内的教育实习, 这样可以对其他专业的教育实习提供搭载的便利。
我院的实践教学事实证明, 美术教育实习在“混合编队”实习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首先, 美术课程即使在新课程标准实施若干年后的今天, 还是不能改变其“小三门”的地位, 因此“混合编队”实习中的美术实习一开始就会放手给我院美术系学生, 美术系的学生可以尽情地实施新课标中的新理念、新方法, 实习基地学校的校长们也会最大程度地利用我院美术系的实习学生, 让他们负责设计校园壁画、舞台、墙报、网页等校园文化工作, 并让他们辅导实习小学的小学生进行美术创作、参加比赛。通过实习, 小学的领导都认为美术系的实习学生很好用。
其次, 美术系的实习学生与英语、中文、音乐、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相互合作、有机融合、取长补短, 这显示出我院专业群的强大优势和大学生们鲜活的青春魅力, 这与新课标所提倡的小学教学综合化的精神十分吻合。比如:美术系实习生帮助其他专业实习生设计教具、课件、黑板报等等, 而英语、中文、音乐、计算机等专业的实习生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帮助美术学生。
再次, 在校外活动中“混合编队”实习的优势更加明显。在实习学校国庆节、元旦等节日的文艺表演 (比赛) 中, 美术学生负责设计舞台环境、节目道具、创意服装, 指导举办画展;外语、中文的学生负责指导朗诵小品, 音乐学生进行唱歌、舞蹈表演的辅导, 计算机专业学生给予音响灯光、多媒体等技术支持。这样一个混合编队实习队就可以组织、设计出高水平的文艺演出, 以及其他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由此可见, 这种“集团军”式的实习模式让教育实习别开生面、生趣盎然, 充分调动与发挥了实习生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 极大地提高了教育实习的质量, 受到了实习学校的欢迎和好评。
(三) 艺术观摩、艺术考察
艺术观摩、艺术考察是艺术类学生的特色实践课, 由专业教师带队, 有选择、有组织地到专业相关的、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与研究, 如博物馆、现代名城、传统名居、优秀建筑、设计艺术相关公司、展览会等, 都是教育实践的大课堂。艺术观摩、艺术考察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熟悉掌握运用速写、摄影、文字等各种艺术语言, 学会充分表达主观情感和客观对象。教师既充当传授者、引导者, 又是实践的组织者。“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艺术观摩、艺术考察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生活、环境, 这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教育、社会实践, 还可以学生带着问题去市场调研、研究, 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设计能力、就业定位都有很好的帮助。让学生在对理论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 实地考察体验并梳理总结重点。作为考核主要指标:考察汇报展览, 可以培养学生文字表达和视觉表达等能力。通过艺术考察, 努力提高学生广博深厚的人文素养, 也为学生的创作设计、艺术批评、艺术欣赏的学习提供所必要的知识储备。
三、基地和师资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职业性的专业教师团队, 是培养高职高专应用性专业技术人才的基本条件, 是高职教育能否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关键。
(一) 实践基地建设
加强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是搞好实践教学的有力保障, 是高职高专的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只有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 各个专业的实践教学才有实践的场所, 实习单位领导才会对此项工作予以足够重视, 实践教学才能顺利有效地进行。如艺术设计专业应该广泛与广告等设计公司签订平等友好互惠的协议, 成立挂牌实习基地, 展开多方位、多层次的互惠互利、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合作, 以满足一年几次学生的见习、实习、顶岗专业实践教学。在建设实习基地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保证足够的人力物力, 聘请基地的总设计师为学院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实践教师, 经常邀请他们来校内举办讲座及担教短期的专业课程, 使实习基地建设工作持续稳定得以推进;充分利用周边地区的优势, 为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提供保证。
(二) 师资团队建设
高职高专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促使我们聘请大量行业一线的专业人才担任实践指导教师、校内兼职教师以及专业指导委员会, 请一大批行业专家对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大纲进行专业把脉指导, 完成一定量的专业性强的课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兼职专业实践, 不断积累行业实际工作经历, 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组织行内专家和校内“双师型”教师, 结合实践基地的实际情况, 针对岗位的特点, 与一线行业专家合作编写实践教学教材或讲义。鼓励行业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在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完善实师资团队。
四、实践成效与意义
以实习基地为依托、实习与就业相结合以及多个专业互相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 (1) 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 学生专业实务能力不断增强; (3) 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4) 促进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5) 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就业。
实践证明, 以实习基地为依托、实习与就业相结合以及多个专业互相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 自主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观念,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市场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 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 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取得了一些成绩, 也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综上所述, 高职高专院校艺术类专业教学实践的改革应该与时俱进, 顺应社会发展, 以培养适应面广、专业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深入实施改革, 使设计院校同一线行业深度融合。今后, 以实习基地为依托、实习与就业相结合以及多个专业互相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将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技巧的关键教学环节, 是用人单位检验学生专业水平的实际过程。学生在实践中自己活动起来, 自主获取知识, 解决问题, 弥补学生书本知识的缺陷。研究艺术类学生的实践教学模式是高职高专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之一。为了应对高职艺术类专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解决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改革应努力做到:打好基础, 注重实践, 工学一体, 形成特色, 建立以实习基地为依托、实习与就业相结合以及多个专业互相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推行“立足就业”的艺术专业实习。本文结合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及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实习情况, 对艺术类专业的教学实践模式重点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实践教学,艺术,美术,混合实习,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郑永江.高职高专院校实践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探索[J].高教探索, 2007 (6) .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高教[2006]16号) [Z].2006.
[3]陆卫倩, 李美芳.高职专业实践性教学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 2004 (11) .
[4]吴尚君.现代设计教育中教学实践课程改革新探[J].装饰, 2002 (8) .
9.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初探20091220 篇九
在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活动中,毕业设计是最后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一门专业实践课程,它不仅可以检验学生三年的学习成果,还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前需要完成的最后一门课程。为了增强学生的综合技能和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使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各学校紧跟行业的需求,做了大量的调研和改革,使学生毕业后更能适应企业的需要。
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现状
随着建筑行业的行情转冷,室内装饰项目减少,进而影响到室内装饰行业的就业,为提高本校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就业率,很多高职院校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积极探索毕业设计教学的新思路,严格把控毕业设计考核,切实提高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但是,毕业设计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目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时间安排有待完善
毕业设计是一门综合课程,考察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所涉及的知识面广、任务重。根据课程安排,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同时进行,这就意味着毕业设计要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完成。所以作为毕业生应该合理划分时间,充分协调实习和毕业设计这两个过程,以此使自己的设计作品赋予更高的质量。
2.选题安排需全面
毕业设计的题目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行性,能够全面检验在校期间学习到的点点,而且涉及到各个方面的专业知识,符合人才培养计划要求,同时还要避免宽而不深的误区。所对于选题安排要控制的合理、规范。
3.学生认识有待提高
毕业设计是检验学生三年学习成果的试金石,也是检验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但是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还存着一些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性认识还不高的问题。
4.指导教师队伍需加强
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措施
针对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充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切实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
1.规范选题,选题多样化
对于毕业设计的选题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既能够考察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表达沟通能力。选题要具有全面性、代表性和可实施性,工作量设置不宜太多,在设计深度上要有明确要求。为了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可提供多个选题,供学生选择。比如,安排居住空间、办公空间、酒店空间、餐饮空间、商业空间等不同的室内设计题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指导教师进行把关,这样学生才有更大的积极主动性。在选题时,指导教师应加强控制,避免学生跟风,学生选题后应提出初步设计思路,开题报告应有指导老师签字。
2.建立全面的监控制度,健全毕业设计考核评价体系
毕业设计课程持续时间长、工作任务多,应做好全面的监控与考核制度。毕业设计考核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是初期准备,将毕业设计提前到第五学期末,进行3-5周的毕业设计前期准备工作,发布任务书,明确毕业设计各阶段任务,完成选题。其次是中期检查,即在毕业设计进行过程中要不定期进行检查学生的进展情况,对在外地实习的学生可借助各种通讯工具,督促学生把握进度安排,并进行辅导答疑,做好考核记录。最后是结果考核,邀请校外专家、企业一线人员参与答辩,考核主体多元化。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成果展示,并毕业答辩,教师给予成绩评定。最后的成绩应加大过程考核的比重,比如过程考核占毕业设计总成绩的60%,毕业答辩占总成绩的40%。
3.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监督和管理
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所以学校在安排指导教师的时候要综合考虑教师的综合素养。对于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做到合理的年龄段组合,充分发挥各年龄段教师的特点。毕业设计宜实行小班模式,即一位老师带10名左右的学生,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毕业设计的开展,还有利于提高设计辅导的效率。学校应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监督与考核,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严格考核,在答辩中应坚持原则,对不合格的学生严肃对待,切实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应符合社会、行业和企业发展的需求,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课程设计必须要进行适当改革。毕业设计作为就业前的演练,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每一位高职教育工作者,都应当积极提高教学质量,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努力探索能够和企业接轨的教学模式,努力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应用型技术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10.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初探20091220 篇十
1 高职院校体育市场营销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1 . 1 实训教学定位不准, 实训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
高职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教学更不能脱离市场。由于缺乏对市场的了解,不清楚体育市场营销专业相关岗位需要学生具备的职业岗位能力,多数体育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训课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体育产品”销售方面的实训,而不是让“社会企业”介入,基于“市场需求”来开展实训。这导致体育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实训教学内容多停留在校园内“体育产品”促销这一内容,较为单一。
高职院校体育市场营销专业实训教学内容随意性较大,未根据市场和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来设置。多数实训内容都是与相应的理论课程相匹配,例如:推销技巧,或者选择易于操作的“体育用品业”来开展教学。专业教学中不少课程都是围绕“体育产品业”来开展。实际操作的结果造成各科任教师的实训内容相互交叉,重叠较多、衔接不当。
1 . 2 实训基地严重匮乏
实训基地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实训教学的优劣,影响着人才培养的结果。高职实训教学基地,由校内和校外两部分构成。高职院校各专业都十分重视实训基地建设,而学校的资金投入有限,学校在综合权衡下,通常将资金投入给予国家级、省级重点专业建设实验、实训基地。而对于体育市场营销专业等非重点专业,投入少,甚至没有,使得各学校该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资金匮乏,难以依靠学校的投入建成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难找到对应的岗位来满足学生大面积的实训。实训基地匮乏,致使理论缺乏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践。
1 . 3 实训方式单一
实训条件的不足,制约了体育市场营销专业实训教学项目的开展。高职院校体育市场营销专业多数实训教学都是立足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多数采用以教师讲解为主的“填鸭式”,结合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来完成实训任务,在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不能很好的发挥其作用。在采用案例教学法过程中,纵使教师选择的是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案例,但学生不欢迎。主要原因是案例选择不贴切、不实用,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及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乐于接受的案例为学生自身周边知晓的中小企业和国内响当当的知名企业案例[1]。情景模拟教学,通常在教室内模拟完成。此教学方式对环境要求较高,学生在头几次的情景模拟中参与热情高、兴趣浓厚,但时间一长,由于缺乏真实工作环境的真切感,学生的兴趣度会渐渐减退。
1 . 4 师资力量薄弱, 专业师资匮乏
体育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能力的要求与市场营销专业有相通之处,核心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推销技巧、营销策划、市场调查与分析及商务沟通与谈判等,外加需要学生掌握体育方面知识的课程,如:体育广告策划、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等。该专业的课程体系需要教师不仅具有较好的市场营销专业理论知识,还需熟知与了解体育市场营销销售与管理的操作过程。目前高职院校体育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多数是转行而来,专门从事体育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少,多数都是内部消化,由体育教师转型而来,其体育市场营销专业所要求的相关专业课程知识功底薄弱,专业素养并未能达到专业教学水平的标准。其次,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尤其在体育市场营销实践经验上有所欠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对实践知识把握欠佳,因而不能很好的传授学生所需的实践知识,指导学生的专业实践,与高职院校强调的重实践不相协调。
2 提高高职院校体育市场营销专业实训教学的对策
2 . 1 科学定位实训教学, 开拓丰富多彩的内容
广泛开展市场调研,了解体育产业营销相关岗位,通过对体育产业营销相关岗位核心能力和工作过程的分析,以建设全真的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实训教学的层次与体系,安排实训教学的内容。目前,体育产业营销课程的实训活动多停留在校园内“体育产品”促销这一阶段。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体育产业所包含的范围,涵盖了体育健身休闲、体育竞赛表演、体育中介、体育彩票、体育用品业、体育旅游、体育传媒、体育会展等,不仅仅是体育产品这一范畴[2]。因此,体育产业营销实践的范围过于单一。
2 . 2 多层次, 广门路, 解决实训基地建设难题
针对高职院校体育市场营销专业在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资金困难中的难题,可以通过四种方式来解决。第一,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将政策适当倾斜于体育市场营销专业,校自筹经费建立模拟实训室。第二,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通过引进企业解决校内实训室建设资金困难的问题。学校利用自身的优势,为企业提供有利的条件,如:利用场所和空间,吸引企业进来投资。第三,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第四,申报区、省级示范基地。
2 . 3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2. 3. 1 案例教学法
教师们结合自身周边中小企业和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自编案例用于教学,其教学效果颇佳。针对体育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特点,与时俱进的选择一些国内典型性案例,如:同学们都熟知的案例、网络热议的案例吸引学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2. 3. 2 情景模拟法
建议学校建立校内高仿真实训基地,教师充分利用实训室的仿真环境把社会活动搬进课堂,让同学们到高仿真的工作环境中,认识、了解、掌握所学的体育产业营销知识,锻炼体育产业营销运作能力。通过到实训室进行情景模拟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的推销技巧能力、营销策划能力、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能力、市场调查与分析能力、商务沟通与谈判能力等核心职业岗位能力,为学生们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3. 3 社会实践法
体育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对实践要求教高。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能使学生了解体育产业营销各岗位的基本理论知识,认识各环节的工作流程,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非常有限。为真正提高学生体育产业营销实践能力,需让学生到实际环境中历练,而实现该过程的方法即为社会实践法。实施社会实践法的方式,一方面是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外市场调查、体育产品促销、体育赛事运作、促销方案策划等社会实践;另一方面学校为企业联系相关的教学企业,让学生到企业的真实环境中锻炼、提高[3]。
2.3.4 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实践经验匮乏,是高职院校体育市场营销专业教师普遍存在的一个难题。如何提高教师指导实训教学的能力,需要教师掌握体育市场营销专业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熟知相关体育产业营销实践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关键。在解决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双师型”师资培养问题上,部分学校采取的“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值得借鉴[4]。学校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内部自我提升”等多种方式来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派遣学校教师到企业一线顶岗锻炼,了解工作流程,切实感受产品推销、营销策划、商务礼仪、商务谈判等真实的工作环境,参与企业的管理,熟知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掌握各岗位所需的能力是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主要方式之一。同时让教师走出去,参加各种实践培训与进修,也能很好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教学水平。教师“走出去”,“内部自我提升”也是提高专业教师队伍实践能力的方式之一;聘请行业的能工巧匠为校内的兼职教师,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水平。聘请行业、企业一线有影响力的能工巧匠到校讲课,传授体育产品推销、策划、市场分析等工作过程中的实践经验。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体育市场营销专业实训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认为高职院校体育市场营销专业在实训教学中:一要科学定位实训教学,开拓丰富多彩的内容;二要多层次,广门路,解决实训基地建设难题;三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四要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11.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初探20091220 篇十一
关键词:高职高专;营销策划专业;EOP;CBI
目前对于普通高职高专院校的营销策划专业的学生来说,学校开设普通的职业英语课程, 远远不能满足本专业发展的需要, 达不到就业需要。因此必须一要迎合本专业发展方向:要求学生在专业发展上要多向性准备,而培养必备基本英语能力, 掌握与商务有关的英语和基本的商务知识。二要迎合就业需求:从营策专业学生的高层次就业需求出发, 必须面对国际化要求,因为国际大品牌都在疯狂打进中国市场,他们不出去也一样要面对国际品牌,就等于面对国际市场,而目前国际化的营销人才紧缺。
因此,高职高专营销策划专业英语教学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改革,顺应专业发展需求。首先要以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 Purpose)为导向进行英语教学。具体来说,就是要在给营销策划专业学生开展基础阶段的公共英语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之后,应该继续以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 Purpose)为导向指导高职高专营销策划专业英语教学。
复旦大学蔡基刚教授(2007)曾经提出:大学英语教学一定是沿着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或者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 Purpose)方向开展和实行[1]。对于高职高专学校的营销策划专业学生, 沿用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方向指导对学生进行学术英语教学显然不太现实。因此高职高专学校的营销策划专业的英语教学应该以 EOP 为导向,为学生的具体职业要求培养英语学习技能。这就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对一部分大学英语专任教师进行专业英语进修培训,培养一批营销策划方向 “双师型” 专业英语教师。二,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加强师生互动。三,课外多给学生创造机会深入具体企业公司体验。让学生提前有就业意识,体会到学以致用。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高职高专营销策划专业的英语教学应该依据CBI教学理论指导教学。CBI(Content—Based Instruct ion ) 即 內容 型 教 学 法。 所谓“ 内容 ”主要指 用语 言 进行 交 际的学科知识 。 C BI 的核 心原则有 2 条 :1) 当语言 作为获得信息的工具 ,而不是学 习目标 时,二语或外语 学 习会更成 功 ;2 ) CBI 能更好 地反 映学习者学 习二 语 或 外 语 的需 求。根据 Jack 和 R odgers 的观点 , CBI 主张 二 语或外语 学 习 必须 有 真 实 的交 际 目的 , 所 学 的内容 有 趣 、富 有 挑 战性 , 符合 学 生 的需 求学生 以 往 经 验 紧密 相 连 。 因此,在营销策划专业的英语教学中要注意三点:一, 要选用或整合实践性较强的教材内容。每个单元应该有个特定主题, 如主题是“国际贸易”,教学内容方面除了安排老师主要讲解和国际贸易相关的一些知识外,还应该设计一些延伸技能训练。如写作方面,给学生一些贸易有关的应用文范例:销售确认书,客户投诉信,或物流货运单等等,然后让学生仿写。口语交际方面,教材应该有配套的视频文件,向学生再现一些商务活动现场,让学生提前接触职场状态,教师然后给学生一些project任务,去模拟商务活动任务。二,要改革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教师不能再只用单一的课堂讲授法,要根据具体内容,采用相应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如让学生参与project设计之前要采用启发式引导学生思维,选择好主题后采用研究式帮助学生去设计安排,分配任务。在学生展示后,教师应该用讨论式让学生评价。丰富多彩的授课方式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赢得积极有效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三,要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在评定成绩的评定时,不能再沿用以往的一张试卷决定全局的方法。测试既要重视学生语言知识的掌握也要注重检测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表现能力。具体来说,把学生的平时课堂参与的态度性,纪律性,展示性结合起来,结合本专业特点,创造一些新型考核形式。如在project中,任务的完成主动性,任务安排的合理性,现场模拟的真实性都要考虑在内,再结合期中期末的试卷成绩,参照合理的比例给学生一个综合的,科学且全面的成绩。
正如Wilkins(1976:19)指出的,“经过EOP 培养的学生,在他们将要从事的专业领域里,能够比那些只接受普通英语教育的学生更准确、更有效地胜任交际活动” 。而在 CBI 理 念具体指导下的英语教学中 ,教师 可 以把 语言基本技能教学与学生的英语参与实践结合起来。教师可以最大化的发挥自身的创新意识,设计适合学生的语言情境,最大化的利用和整合资源 ,最大化的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使 学 生 达 到 最 佳 的学 习效果。因此,为了满足营销策划专业学生在专业发展上的多向性要求,在高层次就业国际化需求,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营销策划专业的英语教学应该以EOP为导向,采用CBI教学理论指导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蔡基刚.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34-35.
[2] Jack C . R . & T . S . R o d gers. A p proaches and M 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 ] .Beijing:Foreign L ang u a g e T each ing a n d R esearch P ress &C am b ridge U n iv ersity P ress ,2 00 8 : 2 04 - 2 2 0 .
[3]林盛.EAP——教学大学英语教师的转型机遇[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2):103-104.
[4 ] Wilkins P.Notional Syllabu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初探20091220】推荐阅读:
山东高职院校特色专业汇总08-01
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思考09-28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09-04
高职院校优秀教学设计09-28
高职院校教学评估要点11-03
高职院校教学档案分类浅析论文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