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政府公信力的研究(精选8篇)
1.提升政府公信力的研究 篇一
浅析政府公信力提升
目 录
内容摘要 „„„„„„„„„„„„„„„„„„„„„„„„ 1 正文
一、政府公信力问题研究的意义„„„„„„„„„„„„„„„ 2(一)政府公信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 2
(二)政府公信力是政府治理社会的基本要求 „„„„„„„„ 3
(三)政府公信力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前提条件 „„„„„„„ 3
(四)政府公信力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政府公共决策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要求 „„„„„„„„„„ 4
二、影响政府公信力提升的因素及成因 „„„„„„„„„„„ 4(一)对政府公信力产生致命性伤害的是权力腐败和官僚主义,是形形色色的腐败行为和作威作福的官僚主义作风 „„„„„„„„4
(二)政府行政政策随意,行政工作作风轻浮,政府责任意识淡薄也是造成政府公信力下降的主要因素 „„„„„„„„„„„„„5
(三)管理理念的滞后性导致了地方政府公信力减弱 „„„„„„6
(四)人民群众话语权的缺失使地方政府公信力被削弱 „„„„„7
(五)不健全的社会保障法规体系使地方政府公信力减弱 „„„„7
三、政府公信力提升的途径„„„„„„„„„„„„„„„„„ 8(一)各级政府及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建设亲民务实政府„„„„8
(二)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8
(三)政府要全面履行职能,特别要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9
(四)各级政府及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10
(五)依法行政,加强民主监督,提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公信力
„„„„„„„„„„„„„„„„„„„„„„„„„ 10 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2
内 容 摘 要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所获辖区内社会公众普遍信任而拥有的权威性资源,它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起着重要作用,政府公信力建设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政府各项制度改革和建设的一块基石。提高政府公信力,是提高民众对政府的支持、信任和信心之关键所在。政府公信力的的高低反映了人民政府的信任程度,从而影响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影响力,同时对政府效率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提高政府公信力必须克服影响政府公信力的各种负面因素和民众对政府的信用危机,化解信用危机的有效方法是秉承科学发展观的治世理念,完善制度建设的公民参与机制,定位政府角色和保证制度建设的制度刚性与公正性,来全面提高民众对政府的信用能力,提升政府公信力。
论文关键词: 政府 公信力 提高 社会保障
浅析政府公信力提升
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它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同时它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所谓政府公信力就是政府在其公共行政活动中与社会公众建立起的一种信任关系。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提升政府公信力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紧迫,增强政府公信力不仅是实现政府职能、创新社会管理、增进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和谐和提高全球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提出的新要求。
一、政府公信力问题研究的意义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执政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政府公信力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同时,它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政府公信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和灵魂,完善的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基础条件;不讲信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无法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依赖于全体社会成员对普遍性的行为规范的遵守和信任。政府是社会秩序与市场秩序的维护者,政府不守信用,就会破坏整个社会信用的基础。由此可见,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关键。作为国家软实力的政府公信力,是经济社会信用中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部分,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重心和核心。从历史上看,国家出现的本质就是政府信用的建立,亦即保障个人信用的实施并对其产生有效的约束,进而促使公众在经济交往中保持良好的信用。企业和银行的出现,促使政府信用的价值在经济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是市场秩序的维护者、社会信用的规范者和倡行者,政府加强自身信用建设,全面履行其经济职能,维护好市场秩序,保证社市场经济沿着正确的方向又好又快地发展,兑现对公众的承诺,树立起良好信用形象,是提高社会经济运行效率的根本保证。
其次,政府公信力是政府治理社会的基本要求。政府公信力实质上是人民群众对政府履行公共职责情况的评价,同时也是对政府合法性的检验。信用政府能够增强人民群众的社会信任感和归属感,政府失信则会导致人民群众对政府信任的丧失,从而造成社会普遍失信,削弱政府的合法性。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需要政府制定和实施符合经济规律的法律及政策,市场主体间大量契约的履行离不开政府监督,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也离不开政府对市场的监管。政府的公信力较高,就能够主动进行自身改革,依法办事,在履行监管市场职能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不随意干预微观经济主体的正常交易活动。政府通过施政行为,达到促进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和谐发展,使市场主体实现了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维护了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就能得到民众的配合支持,政府执政效能提高,政府信任就得以巩固。
第三,政府公信力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政府公信力是构建
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政府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示范者、倡导者和组织者,只有具备较高的公信力,才能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统一起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政府公信力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政府公共决策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要求。如何将一个行使权力的政府转变为民谋利的政府,将一个执政型的政府转变为一个服务型的政府,最直接最简单的问题,就是政府在执政中怎样适应人民群众对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的不断增长的要求,怎样及时回应人民的利益诉求,简而言之,就是如何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问题。但是在行政实践中,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和管理机制均不健全,产品、资源和劳务等方面的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来,其资源配置不能合理有效,而其风险性、紊乱性的应对能力和措施的预计不足,等等,都需要政府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引导、监控。否则,势必引起市场主体对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政府的行政效率产生怀疑。由于整个社会处于转型之中,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由于个人主义、地方主义和本位主义等等观念作祟,导致决策的随机性、执行中的随意性和无计划性,使得重复决策、反复投入,甚至出现无视上级政策的行为发生,从而导致政府公信力的下降。因此,如何确保公共决策的民主化、合理化,确保公共决策执行中的权威化、严肃化,既是政府公信力提升的必然要求,也是其必由之路。
二、影响政府公信力提升的因素及成因
首先,对政府公信力产生致命性伤害的是权力腐败和官僚主义,是形
形色色的腐败行为和作威作福的官僚主义作风。行政人员作为政府行政执政的主体,其言行直接影响政府的外在形象,影响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每年各类政府腐败案件层出不穷,政府违法人员逐年增多,在国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典型的政府腐败案件中,每个案件涉案金额高达500多万,涉及地(厅)级官员30多人,使政府公信力在公众心目中大打折扣。在我国,由于“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利制约监督问责机制不完善,民主意识相对淡薄,腐败现象犹存,信用体系缺失等原因使得政府公信力日渐下降。其次,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低,无法满足民众生活和发展需要,而公共产品直接关涉到群众利益。低效服务致使政府行政绩效的公信力大幅下降。再者,政府行政的合法、透明性不够,决策中的民主性不高。民众的知情权和参政要求没有得到尊重,也导致政府行政过程的公信力不够。最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受各种主客观原因影响,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力,政府官员任免、升迁没有更好地体现民意,政府合法性受到部分质疑导致政府产生的公信力不足。
(二)、政府行政政策随意,行政工作作风轻浮,政府责任意识淡薄也是造成政府公信力下降的主要因素。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的公信力整体上处于下降态势。形势比较严峻。近些年来,针对政府的各类群体性事件多次发生,针对政府官员的恶性犯罪案件也不少,民众参与政治普遍冷淡。于此可以看出,政府的形象不再那么光辉高大,其公正性和为人民服务的无私性遭受质疑,其凝聚力和号召力略显苍白。虽然政府和人民保持一定距离,人民对政府存有一定程度的不满和质疑是正常的,适当的民众独立性可以推动政府建设与时俱进,避免像上世纪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那种运动式社会动员给全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但政府和人民如果始终处于相互怀疑、不信任和敌视状态,最终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只有百弊而无一利。不可忽视,我国政府公信力下降有其宏观的社会大环境。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主轴的改革开启了社会转型。由农业社会、村落文明向社会、城市文明变迁,这种整体性社会转型正如邓小平所说的是“第二次革命”。在转型过程中,旧有的社会秩序遭到迅速解构,而新的社会秩序正在慢慢建立,新社会规范因其认同基础薄弱而显得软弱无力,而旧的社会规范正在失去社会基础而对新社会失去足够的效力。整个社会处在新旧因素相互交错、冲突和共同作用情况下,社会容易出现失序和失范。各个领域存在许多不公正和丑恶现象,诸如因政治权力缺乏足够监督导致贪污腐败,市场经济机制扭曲出现坑蒙拐骗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人人自危和自保,彼此信任程度整体下降,这种社会人文环境必然影响和削弱政府的公信力。
(三)管理理念的滞后性导致了地方政府公信力减弱。
社会保障制度虽然几经修改,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改善,随着生产力技术水平的高度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乡差距的逐步缩小,计划经济时代建立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已基本不适应现代国民对利益的诉求。但遗憾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并没有意识到社会的这种发展趋势,他们仍然固守传统管理理念,坚守传统法则,从而使目前的社会保障管理呈现明显的非规范化、非系统化状态。虽然一些地方政府在灾害救助和低保户供养制度的管理上表现比较稳定和规范,但诸如人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等均没有较为合理科学的制度安排,即使有也呈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因此,有学者认为“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滞后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最大遗憾,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政府决策的失误。而这种决策的失误,主要与地方政府的管理理念滞后有关,因为理念是行为的先导,超前的意识及现代的管理理念是生成与执行科学、合理、合法、有效政策或制度的必要前提。
(四)人民群众话语权的缺失使地方政府公信力被削弱
所谓话语权,是指公民有就社会公共事务和国家事务发表意见的权利,是一种表达权和参与权的体现。然而,在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却似乎是有意无意地把人民的这种权力给忽略了,更有甚者,有些地方政府还严厉打压人民参政议政,对有些所谓的“极端分子”实施司法拘留,如河南郑州农民王帅网上反映选举问题遭跨省追拘事件,就充分说明地方政府的越位行为迫使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成为一个集体沉默的群体。有学者认为,坚守公共精神,维护公共利益是建设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着力点,而实现这个着力点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给予人民群众充分的话语权。一旦人民群众的话语权被削弱,那么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就会在民众中慢慢降低。
(五)不健全的社会保障法规体系使地方政府公信力减弱
在社会经济城乡二元结构作用下,我国不少人民还处于社会边缘地位,并呈弱化的态势发展。如郑功成教授所说,“80年代以来的社会保障改革,基本上是针对城镇社会保障制度而言的,广大乡村长期被忽略,不仅被世界各国称道的合作医疗制度已基本消失,而且出现了部分富裕乡村对村民福利全部包办和一些贫困地区连‘五保户’生存也出现困难的极
端情形,乡村养老保险制度虽已试点十年多却又陷人了停滞甚至倒退的局面。由于无法可依或有法不依现象的存在,引发了地方政府公信力逐步削弱。
三、政府公信力提升的途径
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信用政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当前,应该把提高政府公信力作为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并且作为政府管理创新的紧迫任务,认真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第一,各级政府及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建设亲民务实政府。政府讲不讲诚信,有没有公信力,一条重要标准就是看政府能不能严格执法,依法办事。各级政府及部门必须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要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全面实施依法行政纲要,继续加强行政立法,努力健全行政责任体系,强化政府法律责任机制。要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进一步清理、取消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以及实际上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的审批事项,继续推进审批方式改革,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要切实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加大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力度,加快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改革工作,切实解决层次过多、职能交叉、人员臃肿和多重多头执法的问题。要强化行政监察,及时处理和纠正行政不作为、滥用职权、执法不公、以权谋私等行为。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加强信用法规建设,加大失信惩罚力度,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第二,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要改革和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努力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要规范决策程序,健全决策制度,优化决策环境,强化决策责任。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制定涉及全局性、长远性和公众性利益的重大行政事项,都必须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措施的要求和规定的权限、程序进行决策。要拓宽人民群众参与决策的渠道,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全面推广重大决策事项公示和听证制度,制定重要经济社会决策事项公示办法,对事关全局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事项,必须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要强化行政决策责任制,对因违反决策程序和决策失误给国家和群众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必须追究部门主要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同时,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建立政府与公众对政府有关信息的互动回应机制,提高政府的反应能力和社会回应能力。
第三,政府要全面履行职能,特别要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要努力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与公共服务需求。要在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注重公共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服务系统,不断加大对社会公共领域的财政投入;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要加强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级政府都应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群众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统一起来,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及突出矛盾。要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要积极扩大就业,努
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特别要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将社会矛盾与纠纷解决在基层,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难、就业难、就学难、看病难、行路难、办事难等问题。
第四,各级政府及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是建设信用政府的思想基础。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要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领导干部要脚踏实地,有诺必践,讲究信用,靠自己求真务实的作风,在群众面前树起良好的诚信形象。要在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中树立诚信观念和责任观念,加强公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使其恪尽职守。同时,还要完善政绩考核办法,建立健全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坚决反对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第五、依法行政,加强民主监督,提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公信力。政府机关和公务员在一切公务活动中要坚持法律至上的原则,切实履行职能,以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为行政工作目标。国家权力是属于全体人民的权力,政府手中的权杖是人民赋予的。保证权力属于全体人民所有并且为全体人民服务,是现代国家最核心的政治问题,也是最基本的制度设计。全球化时代,政府治理社会的活动以信任关系的确立为前提,政府信用是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在宪政体制下,政府能够依法办事,政府机关和公务员能够秉持法制精神,竭诚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恪尽职
守,一切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有法律依据,保证国家权力的无害性和非任意性的行使,是政府对人民讲信用的集中体现,能够促成公众对国家和政府的基本信任。在行政实践上,政府机关和公务员应该全面实施“行政许可法”和“依法行政纲要”,依法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府执政能力的提升,从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出发,有意识地从制度上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营造有利于社会力量成长的环境和氛围,推动消费者利益集团形成,增强企业和消费者依法维权的主体意识,使其利益能够在规制博弈中得到尽可能充分的表达。这样,通过扶持社会力量发育成长,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使政府权力处在监督之中和压力之下,使公务员更加克制、审慎和谦恭,既是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政治保障,也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必由之路。
结束语:政府产生的公信力是基础性公信力,它是促进政府行政过程透明、民主化和政府绩效提高的制度性保障,同时它具有缓冲和部分地释放因政府行政过程不合理和政府绩效低下带来的民众不满情绪;政府行政过程的公信力是对政府合法性的重要补充,它对政府绩效具有直接促进作用;政府行政绩效公信力的提高可以短时而有效地弥补政府产生和政府行政过程的公信力不足,相反政府行政绩效公信力下降可能立即引起民众对政府合法性和政府行为过程合理性的质疑和追问,从而促进后者的改革和完善。
注释:
徐珂:《政府公信力浅说》,《前线》2007年第9期。
龚培兴、陈洪生:《信念、行为与效率———以“非典型肺炎”防治为例》,《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年第8期。
王攀:《市民参与是减少政府成本的关键》,《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第4月12日。
曾国安、满一兴:《关于政府经济职能演变趋势的理论分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提升政府公信力的研究 篇二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政府公信力,提升路径
根据《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的概念, “政治参与”是指“参与制订、通过或贯彻公共政策的行动。这一宽泛的定义适用于从事这类行为的任何人, 无论他是当选的政治家、政府官员或是普通公民, 只要他是在政治制度内以任何方式参与政策的形成过程”[1]。随着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电讯技术迅速兴起与发展, 政治参与的形式已由现实空间延伸到虚拟空间。公民能够通过微博、博客、论坛等网络平台进一步展现现实中的政治现象以及政治过程, 影响政府机构及其决策。自2008年起,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已连续三年在全国“两会”前夕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反映出作为个体的领导人及作为集体的政府对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视。然而, 网络政治参与形式的出现, 既是共产党执政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情况, 也是新问题, 更是新挑战。
一、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对政府公信力提升的价值意蕴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高中和大专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普及率已经到了较高的水平, 尤其是大专以上学历人群上网比例接近饱和”[2]。作为政治参与的形式之一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是现代公共政治生活的真正优势, 对提升政府公信力有重要的价值意蕴。
(一)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传达民众舆情, 是凝聚民意的聚水塔
网络政治参与的时效性使大学生能够方便快捷地通过博客、微博、论坛等网络交流形式即时表达自己对国家大事、民生小事的各种意见, 彰显自己对公共事件的关注, 表达自己对政治权利的诉求。另一方面, 网络政治参与的开放性, 有利于政府节省人力物力, 以较低的行政成本收集有关民意以及公共政策的信息, 听取民众对政策问题、处置方式的看法及意见, 做到集思广益, 尽量照顾到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大学生作为高知识分子, 其在网络政治中参与意识高涨、发声建言踊跃, 既凸显了个人、个体性对于公共权力的实践和公民自由的追求, 又整合了群体、社会性对于政府公信力提升和政府权利分配公平的期许。可以说,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是凝聚民情、民声、民意的聚水塔, 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地方领导干部, 纷纷通过网络媒介了解民情、听取民声、体察民意。
(二)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构建官民互动, 是促进和谐的润滑剂
长期以来, 大学生习惯政府主导民意的局面, 政治参与积极性、主动性较低, 因为传统政治参与形式主要是政府党委宣传部门或各种主流媒体自上而下地将主旋律思想、主流意识形态传递给大学生, 政府党委宣传部门以及各种主流媒体具有对信息资源的垄断优势, 官民之间是一种不平等的传受关系。这主要体现在, 政府往往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借口, 不及时听取民意或不能按照严格程序听取民意, 制定公共决策。而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则打破传统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 借助网络信息内容的海量性及影响力广泛传播民意, 自下而上地进行信息反馈, 促使政府关注民意, 修正民策。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形式, 交互沟通及时反馈, 使传受角色界限变得不再明显, 官民之间充分体现出一种地位平等、交流融洽的特征, 它是促进官民关系和谐的润滑剂。
(三)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敦促政府行动, 是监督行政的助推器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是一种全新、有力的舆论监督方式。网络舆论不仅仅吸引众多网民的“跟帖”、“围观”, 还带动传媒乃至政府部门的报道、跟踪, 促进问题的直接解决。尤其是在政府部门受到各种外部约束或内部规范导致行动迟缓或缺席的情况下, 通过网络表达的政治要求和诉愿在客观上形成集体效应, 使政府机构明确民众的利益要求和支持意向, 敦促政府采取政治行动、监督政府的行政或公共决策。近年来, 随着微博用户的提速增长, 即时的微博发布更是成为披露身边事件原委, 集结媒体介入并进行深入报道的重要平台。由此, 大学生网民作为事件的旁观者、第三方, 使事件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得以增强, 于是众口交传, 紧接着媒体相互合力对事件进行报道、评论, 将事件的影响力迅速放大, 一方面凝聚民意, 另一方面引起政府的重视, 助推问题的解决。
二、政府公信力缺失现状及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影响的现实困惑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通过自身活动, 包括依法行政、信守承诺、提高服务种种来获取公众信任的能力。然而, 目前政府对民众缺乏良好的信用, 以至于影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
(一) 网络信息的不对称性, 影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导向作用
长期以来, 国家政府部门, 尤其是党委宣传部门, 掌控主流媒体, 在意识形态的控制上具有绝对优势。而网络政治参与时代的到来, 打破了政府的信息优势。一方面, 网络空间的开放性特点, 使公众能通过网络媒介轻松转换身份, 运用论坛、博客、微博等新兴形式或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提供极具新闻价值的材料, 使得公民的参与权与话语权得以直接实现。另一方面, 网络空间的匿名性与虚拟性特点, 增加了公众参与政治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自由度, 公众能够借助网络平台发表一些与主流媒体不一致的舆论, 这些舆论很大程度上也是公众基于现实的心声及诉求。然而, 公众自身文化水平、认知能力有限, 加之网络营销行业的兴起, 造成虚假失真信息泛滥, 公众怀疑政府公信力, 具体体现在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真实性产生非议甚至质疑。比如在“深圳5·26跑车肇事案”中, 网民先是传言一度外逃后来自首的肇事跑车司机侯某并非真正的肇事者, 盛传真正的肇事者很有背景;网民接着质疑深圳警方公布的“头顶佛光”视频为后期制作……沸沸扬扬的“口水战”一方面是由于网络营销公司为了吸引眼球, 达到市场推广效益而主动引起的舆论聒噪, 造成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舆论质疑。另一方面, 面对质疑, 政府机构的核心证据、权威信息来得过于迟缓也是造成政府公信力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校大学生既是网络信息受众, 又是网络信息传播者, 因受高等教育而对权利意识的要求更高, 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度更强, 对发表言论的自由度要求也更苛刻。如果没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对学生的言行进行指向或导向, 必然造成众多缺乏理性的“网络喷子”产生。
(二) 利益调整的不公平性, 影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传递作用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3]。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一来面临诸多新旧体制性、机制性的摩擦与矛盾, 二来缺少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完备的信用信息披露制度、公正的信用评估制度等等的有效支撑, 深化改革任重道远。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 新经济组织和新的社会阶层日益形成, 新的弱势群体利益的需求与旧的强势群体利益的维护之间难免存在矛盾。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 不同的社会阶层与利益群体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利益诉求、不同的利益表达和利益维护方式。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 人们对改革发展的社会预期普遍提高, 对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要求明显增强, 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比如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如瓮安以及近年来出现的四川大竹、重庆万州、安徽池州、云南孟连以及甘肃陇南等群体性事件, 多是经济利益调整结构性失衡积淀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在经济发达地区, 如北上广深因征地、拆迁、移民、企业改制、工资福利等利益协调不均衡产生的民事纠纷, 无疑也是弱势群体在改革过程中遭受利益分配的不公平而积蓄的不满情绪的爆发导致。社会矛盾尤其是不同利益诉求引发的利益冲突的出现, 对民众的信念、动机、期望等心理产生重大影响, 也使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传递作用面临更复杂的环境。政府只有协调好民众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 营造出民主、公平、诚信、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环境, 才能使大学生在网络言论上自觉地认同政府的规划, 信任政府的举措, 在实际行动上无形地将个人奋斗目标与政府的愿景统一起来, 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三) 道德资源的短缺性, 影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约束作用
诚信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品质和价值操守, 这首先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本质所决定的。诚实守信是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4]。诚实守信既是每个政府机构的道德准则, 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守则, 它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我国古代由于受到“农本工末”和“重义轻利”等传统思想的影响, 对商人与商业活动有一定的鄙视观念, 故有“无商不奸”、“无奸不商”的说法。加之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 市场经济容易诱发人的趋利性, 诚信教育的缺席和某些政府官员本身的职业道德、精神信仰失范, 抵挡不了各种诱惑, 因而滥用职权、以公谋私, 使政府的公信力受到损害的问题普遍存在。2012年9月23日, 一则内容为“四川乐山用水枪制造领导冒雨视察工作场景”的微博引发网友拍砖。事件中的涉事方四川省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回应称, 当时并非领导“视察”, 而是由工作人员假冒领导雨中视察场景, 配合招商引资需要拍摄制作宣传片, 其创意来自拍摄机构。早在2011年, 四川会理县在政府网站上发布了一张领导视察工作的图片, 领导如同“悬浮”在地面上, PS效果明显, 被网友们调侃为“悬浮工作照”。后来, 会理县政府也证实照片确实被“拼接、修改”, 并公开向公众致歉。正常的政府宣传无可厚非, 然而不管是伪造“领导冒雨视察”事件还是“领导悬浮工作照”, 都没有保证新闻素材、宣传材料的真实性。而网友的拍砖、吐槽也从侧面反映出整个社会对政府的公信早已打了折扣。政府公信力缺失一方面是由于缺乏课程设置或科普讲座等硬性规范政府党员干部的行为, 另一方面实际上是欠缺课程或讲座营造出来的教育氛围软性规范行为, 导致政府党员干部对自身行为规范的评价能力急需提升。政府有效对党员干部进行道德教育, 一方面约束政府官员行为, 另一方面也规约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使其重拾对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的认可。
三、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视域下的政府公信力提升路径
政府公信力的缺失, 既影响到社会公共职能的正常实施, 也影响到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行动力。我们要直面政府公信力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寻找有效的提升路径, 将政府公信力与发挥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功效实现最大值。
(一) 推行政府信息公平、公开、公正, 推进正确舆论导向
网络政治参与时代的到来, 公众对自身权利维护意识的不断提高, 迫切需要政府推进政府信息公平、公开、公正, 建设“阳光型、服务型政府”。而现在的政府机构在面对公众网络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时, 经常对公众的舆情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对公众的诉求处理迟缓、处置引争议。政府对信息处理权威性的缺失及信息处理的滞后性, 使得公众未能及时得到正面信息的反馈, 久而久之, 造成对政府产生质疑。政府公信力的提升首先需要政府在行使政府职能时能切实考虑公众的利益, 用真实、权威、体贴的信息去消除公众的疑虑。其次, 在信息引导上要充分发挥积极、正面的导向作用, 尽可能在网络信息处理上树立公正、理性的分析和判断榜样。
(二) 利益分配多向弱势群体倾斜, 照顾到其现实利益需求
改革进程中的利益分配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当公民对社会利益分配的失望、愤懑情绪充斥着社会, 这决定着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分配方式, 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来加大对弱势群体利益的帮扶, 照顾其现实利益需求。现在的高校大学生相对来说既是城市流动人群的一部分, 又是弱势群体的一部分, 自身既无任何稳定的经济保障, 又面临着成家立业、孝敬父母, 养育子女的责任。一方面自身专业与职业存在不适应, 另一方面外在生活压力稳步增长, 在本身责任过大和自我各方面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 大学生难免缺乏积极、正面的政治热情和政治追求。因此在政策的制定上, 政府应对作为弱势群体的大学生要本着以解决现实困难和满足基本利益需求的原则, 充分照顾到各方的利益诉求, 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化解民怨。
(三) 加强诚信教育, 夯实市场经济需要的道德基础
市场经济不仅是商品经济, 也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通过商品及信用把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连接起来, 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使政府和社会其它组织在平等基础上达成了一种契约关系, 要求双方履行相应的承诺和责任。从经济的角度看, 商品是维护政府运作的最小单位;从伦理的角度看, 诚信则是维护政府运作的最小单位, 因为诚信是政府运作管理的基本道德规范, 对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起着基础性、决定性作用。政府公信力的本质就是为经济发展“铺路搭桥”, 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网络不诚信问题从虚拟空间继而影响到现实社会公众对政府的情感和对政府公信力的认同, 继而动摇人民基础。因此, 政府必须站在道德资源的角度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 为建立市场经济夯实道德基础。
参考文献
[1]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主编, 邓正来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608-609.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13-01-15.
[3]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 2006-10-11.
3.政府公信力的基本内涵与提升路径 篇三
一、政府公信力的概念由来与基本内涵
在西方,公信力(credibility)一直是大众传播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总体上,对公信力这一概念的探求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信源和媒介。前者指传者特性影响信息传播效果,如在霍夫兰模式中,传者品质对传播效果的制约;后者集中于承载信息的渠道研究,如网络媒体与印刷媒体在可信度上的差异。但公信力的定义究竟为何,却没有一个达成共识的严密而准确的界定。乔治·华盛顿大学媒体与公共事务学院的戴索认为:“公信力是一种信赖,也是一个品牌。”随着现代社会学科之间的广泛渗透,公信力这一概念进入政治领域,指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公共权力面对时间差序、公众交往以及利益交换所表现出的一种公平、正义、效率、人道、民主、责任的信任力。著名社会学家哈贝马斯认为,任何政治系统需要尽可能多地投入各种不同的“大众忠诚”,如果政治系统不能把大众忠诚维持在必要的水平上,就会产生合法性危机——认同危机。
哈佛大学教授Nye等通过对大量的实证数据研究后指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在过去数十年中明显地下降。”政府公信力下降的现象不止出现在美国,而是一种国际问的共同现象,其它国家如加拿大、英国、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爱尔兰、荷兰等也都面临相同的问题。归纳民众不信任政府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无效率、浪费公款并花费在错误的政策上。今天,提高政府公信力已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若人民看到其政治领导人和政府并不代表自己和自己的利益,其信任度就会降低;若公民对国家运作方式及其效能的期望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不和谐,这种不和谐在全球化背景下会更加严重,从而导致不信任和冷漠。在美国,对政府公信力的阐述一般用“the publiccredibility”,其中主要的含义是指政府的公众信任程度。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的经济衰退,导致西方国家各国高额的财政危机,福利国家不堪重负,并面临着新的社会与政治问题,不但出现了财政赤字、绩效赤字,还出现了严重的信任赤字,政府公信力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目前,学术界对政府公信力的认知存在较大分歧。笔者认为,所谓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信守对公众的承诺,从而获得公众内心上对政府的运作方式、政府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以及与政府行为相关的整个社会制度的理解和信任。从根本上讲,就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政府公信力的高低反映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从而影响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影响力,同时对于政府自身行政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政府公信力的形成与评价一般包括三个层面:其一,获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是形成政府公信力的关键。政府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诚信度才能具备一定的信用能力,公众依据政府的信用能力对政府表现持相应程度的信任。其二,公信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政府的所作所为。对任何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民众对政府的信任都不可或缺。政府公信力是从政府角度出发,强调政府在这种信任关系中的主动性。而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则是从公民出发,是公民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期待。其三,不同情势下公信力的评价有一定差异。政府公信力既存在于平时,也存在于突发事件的危急关头,但时间地点不同,评价尺度也会有所不同。
二、当前政府公信力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
从总体上看,我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政治文明建设、完善法制、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务公开和反腐倡廉等活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政府公信力的建设。然而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各级地方政府因为职能转变缓慢、执行能力落后等原因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公信力缺失的现象,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小康》杂志发布的《中国信用小康指数》报告显示,2005-2009年度中国政府公信力指数虽然微弱上扬,但仅刚刚及格,迫切需要进一步改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很相信中央政府,但同时,逾70%的受访者表示不信任地方政府,认为很多地方政府存在着“隐瞒真实情况,报喜不报忧”的情况。与此同时,政府官员以80.3%的绝对多数被网民选为信用最差的群体,这大大影响了政府形象。尽管各种类型的调查或统计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机性和误差,但也从侧面证明,当前地方政府的确存在公信力不强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事实上,公众对于政府信任程度的高低,大致受到体制因素、法律制度因素、行政文化因素和公众监督等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当前政府公信力不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比较突出:
第一,依法治国没有得到坚决贯彻。依法行政是现代政府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基本手段,如果这一手段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政府信用就无从谈起。虽然当前我国法律制定中存在着前瞻性不足、规范性不够等缺陷,但是立法机制比较健全、立法形式较为完备,主要的问题是当前的执法基础相当脆弱,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政府信用大打折扣,司法公正遭到质疑。
第二,公共政策没有充分征询民意。其主要表现是:(1)政策决策不规范。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决策的随意性比较大,发现问题时不是从公众的利益出发,而是更多地考虑政绩;决定议案时不是经过科学调研,而是凭经验和习惯;出现问题后不是勇于承担责任,而是拍拍屁股走人。这些决策不规范行为造成的后果有些是相当严重的。(2)政策缺乏连续性。政府政策要有连续性,不能说变就变。一个普遍的问题是“新官不理旧事”,一届政府一套政策,常常是重打锣鼓再开张。(3)政策执行有偏差。一是象征性地执行政策。正如荷兰学者布雷塞斯等所言,象征性合作系指地方政府假装合作,而实际上并未合作。在实际执行中,这种情况包括口头上支持中央政策,或以书面形式表态,但没有按照中央政府的期望做任何事情。象征性政策执行与“象征性合作”非常类似。二是附加性地执行政
策。主要是指政府行为主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为了个人利益或局部利益对原政策附加了政策目标所没有规定的不适当的内容,改变了政策的调整对象、力度、范围和目标,从而导致政策的变形。三是替换性地执行政策。主要是指某些政府行为主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针对那些与自身利益不相符合的政策,制定出看似与上级政策相一致,而实际却违背上级政策原则的执行方案。政策执行中的偏差无论是哪种,最终导致的结果都是政策实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使公众对政府产生不信任。
第三,政府职能没有及时转变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行为缺位。这是指有的事情本该由政府管而没有管好,导致政府无法满足公众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基本需求,使公众对政府信任度降低。二是政府行为越位。政府某些机构不恰当地介入经济活动,该管的没管,不该管的在管,导致政府形象严重受损。三是政府行为错位。这是指政府一些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造成政府行为在一些地方表现出很强的人治色彩,结果在利益冲突过程中很难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
第四,权力异化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其主要表现是:政绩观不科学,在实践中存在严重的唯GDP是从的倾向,出现各种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泛滥等严重后果,形成了只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局面;由于自利动机的存在,生活中产生大量的寻租、创租和抽租现象,一些意志薄弱者经不起金钱的诱惑,把手中的权力当作交易的筹码,进行权钱交易;当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主体多为本级政府或者上级政府,属于自我评估,在这样的绩效评估体系里,地方政府官员往往会采取短期行为,重汲取轻服务,对公众关注不够,往往引发突发性群体事件。
三、新形势下政府提升公信力的主要路径
转型期间,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调整后的新利益格局与原来的社会结构的嵌合,势必会造成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损。政府公信力不强已经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瓶颈,如果任由政府信用的进一步缺失,社会必然陷入信用危机的恶性循环中。近年来,群体性事件的不断发生,就从根本上反映出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从多方面人手:
(一)深化民本价值取向,是政府赢得信任的科学基础
政府追求的终极目标应是公共利益最大化,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思想基础。为此,政府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尽速摒除“官本位”思想,真正树立“民本位”思想,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建党90周年讲话中所说,只有把人民群众当做亲人,人民群众才会把党和政府当亲人。二是要倡导正确的政绩观。对公务员的考核从“指标数字型”转变到“群众满意型”上来,用群众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作为他们升降任免的主要标准,使政府公务员真正变为人民的公仆。三是要端正政府行政目的,把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取最大化利益作为政府行政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有效解决现实矛盾,是政府培植信任的关键所在
当前,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三大差距”,也是改善民生、增强政府公信力所面临的突出难点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导致社会矛盾增多,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步伐放缓,而且导致社会管理难度加大,提高了公共管理的成本,从根本上制约政府形象力和公信力的提升。因此,要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必须重点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矛盾,把政府该做的事情做好,给人民群众最大的方便和最全面的服务,着眼如何成功有效地解决三大差距,力争在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践、住房保障制度落实与创新等方面有所突破。另外,还要注意针对人民群众的不同利益需求,制定满足多元性需求的政策,最大限度地解决人民群众心中的疑惑,防止怨恨积累的现象出现。
(三)真正落实行政问责,是政府提升信任的有效手段
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的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中指出:“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可见。行政问责制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措施。我国政府近年来一直强调“问责制”的重要性,但效果并不出色。只有在明确界定政府职能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制度规范,才能更好地约束中央政府放权后的地方政府行为,“问责制”才不再是一句简单的空话。当实践出现问题时,有人承担责任,就会逐步建立政府的诚信和威望。当前,网络问政的兴起,一方面反映社会公众的舆论监督意识的崛起,另一方面也凸显问责机制运转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更要思考网络环境下的行政问责,并制定相关应对机制和考核指标,进一步丰富问责形式和渠道。
(四)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是政府获取信任的根本保障
提高政府公信力,需要广泛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是在政府主导型的制度根植于人民思想的社会中提出的,要完全转变政府职能,不但要在政策上改变,而且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从思想上接受和支持政府科学的决策和相应的制度改变。让人民群众参与政府管理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捷径,因为社会公众是政府公信形象的认识主体,而公民社会作为公众自己的组织,通过对社会问题、政府的方针政策等进行讨论、对政府工作提出建议并形成自己的政府观,进而影响到政府公信形象的形成。因此,重塑政府公信力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增强群众参与,培育健康成熟的公民社会。
此外,构建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加大权力腐败惩治力度、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等也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有效手段。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作为中央对地方实施有效统治及中央有效回应社会需求的工具,在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对策方面,相对于中央政府而言,既有相同的共性,也有其特有的个性,在对策的选择上应有所侧重。
4.提升政府公信力的研究 篇四
摘要:公信力,《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使公众信任的力量。政府公信力是政府依赖于社会成员对普遍性的行为规范和网络的认可而赋予的信任,并由此形成的社会秩序。即政府获得公众的信任度,是政府能力在公众心中的综合评价和公众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也是政府对公众的凝聚力和动员力的重要决定因素。目前政府公信力存在不足和下降趋势。我将以下从影响政府公信力的要素和认为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途径来简单论述。
关键词:公信力政府对策民众行政
一、树立政府公信力的必要性。
为公共权力提供连续的合法性基础。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政府的存在和运行都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利益,政府的公信力是人民对政府的信赖程度,为政府的存在和运行提供合法性。政府行使公共权力的合法性来自公民的认可和支持,所以,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实际上就是某种信任。公信政府的合法性基础是连续的、强大的,在于公民对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的信任程度。政府必须以其主动的行为(政绩)来不断赢得公民的信任,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稳定的支持。
一旦政府失信, 社会成员就会普遍放弃通过国家公权力来维护自身的权利, 而转向使用暴力寻求自我保护, 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就会增多。
目前,我国政府的公信力处于下降态势。形势比较严峻。近些年来,针对政府的各类群体性事件多次发生, 从贵州瓮安县“6•28”事件到云南孟连“7•19”事件,再到最近的温州“7.23”动车事故和广东乌坎村事件。一系列群体性突发事件都在考问政府的公信力度还有多少?一次次的群体性事件,把政府的公信力一次次的削弱。其公正性和为人民服务的无私性遭受质疑,其凝聚力和号召力有所减弱。如何提升政府公信力,保持社会稳定是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
二、影响政府公信力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
这些年来伴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确实也积累了不少社会矛盾,城乡差距 地区差距贫富差距都在扩大,使政府公信力受到很大损害首先,政府作为社会事务的管理者,社会关系的协调者,要让所有社会群体 阶层都满意,难 1
度较大;其次,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政府对经济社会的控制力下降下岗失业贫富不均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到一些人的利益;再次,思想观念变化的影响,老百姓权利意识苏醒,法制理念逐步养成,要求更多的民主参与权利。
(二)政府自身因素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因政府自身因素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的情况其主要原因为:
1、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不能适应,政府不能很好地履行其职能,随着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明显加大,对各级政府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一些政府官员由于不善于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应对复杂局面和危机管理的能力较差,致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和调控不力也是政府公信力降低的重要原因,近几年来房价疯涨,民众对政府调控楼市有着强烈的期盼,但政府迟迟不出手,普通老百姓怨声载道,由期盼政府调控到对政府失望,人们纷纷以各种形式表示对政府楼市不作为的强烈不满。这两年政府虽然加大了对楼市的宏观调控政策,房价疯涨似乎已经停下来了,但是普通百姓已经发现自己就算一辈子不吃不喝也买不起一套自己的房子了。对市场的监控方面,以三鹿奶粉为例,作为拥有国家免检称号的三鹿奶粉使用在用政府的信用,在生产过程中被添加了大量的三聚氰胺,从非法奶农到生产商都知道是通行的“潜规则”,政府官员完全“不知情”。这不仅仅是不法企业的诚信丧失,更是政府监管的失职和政府公信力的缺失。政企不分,也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之后的重要表现之一,温州动车事故和临近春节出现的一票难求的现象把中国唯一的政企不分的行业——铁路行业推到了风口浪尖,人们对铁道部也存在很大的不满情绪,作为中央部委,人们对它的不满就直接影响到了政府的公信力问题。
2、政府行政人员的行政形象缺失, 对政府公信力产生致命性伤害的是权力腐败和官僚主义,是形形色色的腐败行为和作威作福的官僚主义作风。人们是通过政府行政人员来了解政府的,政府的公信力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表现。近年来,公众对政府工作人员有很大的不满,从“躲猫猫”、“ 打酱油”、“我爸是李刚”这些网络流行词就可以看得出来,很多政府行政人员在人
们群众中的满意度比较低。上海交警的钓鱼执法更是严重突破了国家公务员的正义的道德底线,为了自己的利益作出欺压人民的事,震惊全国,引起了人民的强烈愤慨,这件事严重损害了政府工作人员的形象。
3、政府信息不公开,公开不彻底,甚至于公布的少量数据中有很大水分。国家统计局2月25日公布的《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中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5%。该数据一经公布,立刻引发了热议,不少人觉得此数据与自己感觉到的涨幅不一致,甚至要低很多。这个“1.5%”,被长期关注宏观经济数据的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袁钢明视为“2010年最严重失真的数据”,“完全是个笑话”。备受关注的中央部门“三公”经费,在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动下,在舆论高度关注和公众热切期盼中,终于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但公布的数据是否有水分,公开得够不够彻底还不得而知。这些都严重伤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三)、从社会公众的角度来分析导致公信力问题产生的原因
社会公众需求多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物质文明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人民在自身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时,也产生了对政治参与生活环境质量自我价值实现等多方面的更高层次的追求多方面的追求,使得人民对政府产生了多方面的期望当政府作为不能满足这些期望时,便会使政府和人民之间产生隔阂从而导致人民对政府的评价下降进而到影响政府公信力
部分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的了解程度有限社会公众往往关注的是自身利益满足的程度所以当面对社会危机和社会事件的时候如果政府不能速地应对一部分社会公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会对政府行为做出负面评价而忽略了政府的正面行为。
三、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途径
(一)建设法治政府,以依法行政建立公信力
各级政府及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政府有没有公信力,一条重要标准就是看政府能不能严格执法,依法办事,各级政府及部门必须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要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全面实施依法行政纲要,继续加强行政立法,努力健全行政责任体系,强化政府法律责任机制,要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
执法,加大行政综合执法力度,加快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改革工作,切实解决层次过多行政权力被滥用的问题,要强化行政监察,及时处理和纠正行政不作为滥用职权执法不公以权谋私等行为。
(二)、政府制度的创新
完善公信力监督评估制度。首先,要保障民意畅通 对政府公信力进行监督评估的最终主体应该是公众,要严格实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确实保护公民的知情权话语权和监督权,重视公众的反馈意见 其次,政府公信力评估内容要丰富全面最后,探索政府监督评估的有效渠道根据中国的国情,借鉴其他现金国家经验,创建适合中国国情的评估体系加强制度实施的监督机制。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逐步重视公信力的提高,纷纷举行研讨会,商讨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途径和对策,但效果并不显著 拿电子政务来说,在中央政府影响和号召下,各地区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政府网站,以此提升公务员队伍素质,全面提高行政效能但网站内容更新慢,网站回应率低,双向沟通变为单向沟通,网站形同虚设,必然会损害公众浏览政府网络的积极性,产生政府做一些无用的网站来糊弄应付我们,政府信用何在的感叹为避免制度创新流于形式,必须更加重视对这些网站的管理,及时了解人民的诉求。
(三)、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以提高政府公信力。首先,在公务员绩效考核方面,更加注重平时考核,加大平时考核力度是避免考核工作走向虚化、考核只是凭领导的印象等缺点的有效途径。突出考核标准,细化考核目标任务,使考核的标准更加客观,可以定量,而不是简单的定性。还可以以高现代发达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网络上建立考核评议系统,增强公众参与度,打破公务员只对领导负责的局面,让人们参与监督。这样就能改变公务员平时的工作态度,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尽量做到让人们满意,毕竟他的考核成绩是否达标掌握在人民群众手中。其次,在培训方面。可以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办一些专门的培训班,或者让公务员到学校继续学习深造。另外,培训师资专业化,培训教师是提高公务员培训质量的关键所在。要分批次选派骨干教师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挂职学习和国内外高等学府进修深造,建设一支优秀的专家型培训教师队伍。实施分类培训。根据各职类对公务员能力素质的要求,围绕履职履责关键能力,着手研究拟定分类培训计划,明确各类公务员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改变以前集中培
训简单按行政级别或区域进行分级分片培训的做法,强化职位概念。
(四)、推进政务公开与各项财政支出公开透明化,增加政府信息的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一是公开政府的重大决策法律法规通过政府网站、政府公报及主流媒体等多种方式扩大传播范围,完善公开程序和方式,加大普及力度;二是公开行政标准 政府各部门的职责职能要公开,政府部门行政所依据的标准 根据要公开,全面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三是公开办事程序 办事手续办事条件办事机构和办事时限,减少办事环节,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
四、公开政府各项支出,并且要确保各项公开支出的真实性,否则会适得其反,降低政府的公信力。中央政府逐步进行三公支出公开后,各地方政府也逐步进行三公支出公开透明化。政务公开和三公支出的公开透明化是民众对政府进行监督和评估的前提和基础。满足人们的知情权,才能对政府进行有效地监督,减少官员各种贪污腐败和以权谋私的行为,才能更有效的提高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进而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五)、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加强对关系社会民生的行业的有效监管,对铁道部进行改革,政企分开。在关系社会民生的行业里,政府职能的缺位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和重大的影响,因此要加强政府对这些行业的有效监督,在全国设立一个统一的高级别的市场监督管理机构,避免各个行业监督部门之间出现推诿的现象而出现市场监管的漏洞。像铁道部这样政企不分的部门也是关系人民出行安全和便利的重要部门,应对其进行改革,进行政企分开,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满足人民的需求。
(六)、从社会公众的角度来说,要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民众的参与也必不可少。民众要提高自己的公民意识,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积极去了解政府的动态,对政府进行监督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四、结束语
政府公信力是党和国家领导最为关注的行政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随着公众民主法制意识的提高,人民对政府的要求也在提高。虽然政府在公开透明、依法行政、打击腐败、功能转型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努力,但与公众的要求和期望仍相去甚远。政府应该从加强依法行政、制度创新、加强
5.提升政府公信力的研究 篇五
公信力是政府能否取信于民的一项客观标准,也是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信任的基础在于了解,一方面要使政府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另一方面要求各级党政干部树立起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加强作风建设,践行科学发展观。
当前,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转型阶段,一些突发性事件也易于在这个时期爆发,一旦发生公共事件,群众无法从正规的渠道了解事实真相,必然会对政府的行政行为产生怀疑,另外,某些干部由于自身的作风问题,影响到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破坏了政府的公信力。针对上述问题,政府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具体如下:
一、完善制定政府公开制度。随着政务公开工作的不断强化,越来越多的信息
需要公开透明化,但是由于相关的管理规定还不够完善,信息公开内容良莠不齐,发布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必须进一步明确信息公开内容和形式,并使之符合客观性和重要性。
二、转变执政理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以群众评价作
为政府考核的重要标准,充分尊重群众的诉求,使信息公开和信访制度成为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三、加强反腐倡廉,整顿机关作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决惩治
腐败,以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建立严格的考评、督查制度,严肃处理玩忽职守、弄虚作假、工作消极等现象,使广大干部群众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解忧患。
四、推行行政问责制度。进一步深化行政问责制。问责对象从行政首长扩大到
普通机关工作人员,问责范围扩大到各种行政行为。通过立法的形式对各种滥用职权、失职渎职等行为进行问责。明确行政职责,使政府每一项职能、工作任务都能真正落到实处,落实党内监督和民主监督,充分发挥各项监督主体对于行政问责执行的监督作用。
五、坚持依法治国方略,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要把政府各项工作纳入法制
轨道,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反受追究、侵权要赔偿。
杜绝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行为的发生。
6.政府公信力 篇六
“躲猫猫”“欺实马”“钓鱼执法”的再调查考验着政府的公信力。三起事件中,无一例外出现了政府部门推翻初步结论的“再调查”环节。在信息公开已成为政府法定责任的今天,企图掩盖事实真相的“躲猫猫”不啻鸵鸟政策,既不合法也不高明。政府不能够保证不犯错,但一定要保证诚实。要树立政府的公信力和依法行政的形象,需要日积月累的艰苦努力;而要破坏这种公信力,一件错事足矣。
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地方政府长期没有真正从传统的行为模式中走出来。只要出现了危机,首先想到的事情,是瞒,遮避消息,把事情纳入内部控制的渠道,争取在内部处理。但是,到了信息化程度如此之高的今天,真正意义上的封锁消息,实际上已经不可能,封锁和遮避的结果,是真相难以大白,流言却不胫而走。结果,受损害最大的,是政府的公信力,这种损害积累多了,政府想改辙,但再说什么,也就没人信了。
“钓鱼式执法”,是以违法的方式执法,对法律和道德具有很强的危害性,既腐蚀着道德,伤害人们的善良之心,又损害着执法者的形象,削弱政府的公信力,打击人们对于法律权威的信心,加剧社会的信任危机,破坏社会和谐。有关部门必须引起重视,采取措施,纠正这种“钓鱼执法”行为。一是要加强干部教育,进一步树立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的意识;二是加强纠正处理和队伍整顿,对违法执法的人员追究责任,严肃处理,起到举一反
7.提升政府公信力的研究 篇七
一、互联网在政府公信力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1、政府公信力的涵义
“人无信不立, 业无信难兴, 政无信必衰, ”毫无疑问, 政府公信力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所谓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通过自身的一系列施政理念、制度机制、执行成效等取得公众信任和认可的能力。从概念中可以看出:政府公信力是社会公众和政府的一个双向互动的行为体现, 即体现的是社会公众对政府行为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也体现了政府自身行为获得社会公众支持和信任的能力和程度。所以可以看出政府公信力的两个构成要素:政府能力、公众评价。而这也是本次探讨的重要切入点。
2、网络作为传播中介在政府公信力建设中的作用
“力量常常依靠舆论, 舆论又靠宣传”。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网络传媒凭借其平等、隐匿、直接、开放、廉价、便捷等特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成为公众获取政府信息、表达对政策的观点, 发表关于政府评论的便捷平台, 总结起来网络在实现公民参政议政、促进政府公信力建设方面主要扮演“传话员”、“监督员”三种“角色”, 下面将分别分析:
(1) 网络是政府公信力的“传话员”
政府公信力的产生根源在于政府政治合法性得以确认, 而实现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政治决策, 在参与过程中社会公众对政府产生信任和肯定的评价是政府得到其合法性的有效途径。不可否认网络就是这样一个有效的平台:网络具有直接性和开放性, 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公众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又因为其自身的平等性和隐匿性, 公民在表达观点的过程中可以平等的姿态、虚拟的身份进行不受现实的羁绊。这样公民通过网络上的BBS、论坛、微博、在线交流平台等方式与政府直接交流、发表意愿, 并得到及时的反馈, 促进公民表达权的实现。政府也可以利用这样一个渠道来通过收集民意、集中民智进行决策并鼓励公众参与政府决策, 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而网络在这里充当政府与公众的传话员, 提供一个二者了解交流的平台。例如2011年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3000元调整到3500元就是公众参与的结果, 在本次征询意见中有23万条网络建言, 相当于平均每日有3000多条, 每分钟产生6条, 意见之广泛, 参与人数之多令人感叹, 而这也是公众参与政府决策, 拥护“开门立法”的表现, 毫无疑问这将提升政府的满意度与认可度。
(2) 网络是政府公信力的“监督员”
“一切拥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无数实践证明了唯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可保持权力的公正使用。让公众通过网络来参政, 公开表发自己的态度, 并与其他人的意见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压力, 以实现对政府行为的监督。这个监督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政府行政行为的监督和制约。2009年的躲猫猫事件就是公众对事件的真实原因质疑, 通过大量跟帖来促使政府不断重视并使得事件得以较为公正的解决。二是对政府腐败行为的监督和检举促使政府的廉洁性。2008南京市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局长周久耕因抽“天价烟局长”被网民曝光, 随之而来的是对他的腐败调查, 这一房产局高管终在网民的呼喊声中落马, 可见网络作为政府活动监督员在监督政府各项行为是否合法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
二、网络时代下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网络是把双刃剑, 在促使政府有效发挥作用的同时也给政府公信力造成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 通过网络曝光并广泛传播的一些政府官员贪污、渎职、言论不当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形象, 政府的公信力一度下降。加之一些网络以讹传讹, 地方政府的处理危机的能力低下, 使得一些网络流言不能有效被澄清, 这样更加剧了政府公信力面临的困境。根据政府公信力的含义分析, 政府能力和公众评价是其主要的构成要素, 当政府公信力出现问题时不可避免的要从这两方面进行探究:要么是政府自身能力问题, 要么是公众认知评价的偏差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 下面将试从这两方面进行分析:
1、政府自身的问题
根据西方的社会契约论, 政府与公众之间是一种委托与代理—关系, 公众把自己的一部分自然权利交给政府代为行使;同时政府也承担起维护公共利益的责任, 并接受公众的监督和评价, 这样看来政府如果不能很好承担起自身的责任或者没有有效的途径让公众监督和评价就会引起自身的信用危机。而现代政府普遍公信力降低得不到公众的认同, 很大程度上就是政府自身行为不到位而导致的。
(1) 政府自身行为缺位、作为越位
一方面一些政府该管的没有管住、没有管好, 有利争着管、无利不想管, 往往出现由于政府管理不到位导致的各种安全事件。像“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事件以及矿难、海难、火灾等危机公众人身安全的事件, 这些事故的发生无一不是由于政府行为缺位, 没有正确履行自身责任疏于管理和监督造成的。另一方面政府还会泛滥权力, 滥用职权以致给公众的权益造成损害:有的政府机构不恰当的介入经济活动, 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破坏市场竞争机制。还有的政府机构为了创造“政绩”, 不惜牺牲国家整体利益设置贸易壁垒实行地方保护主义。这种种做法一经网上传播将会因为网络的扩散效应给政府公信力带来巨大打击。
(2) 政府官员腐败现象屡禁不止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各种功利思想、享乐思想泛滥, 政府官员往往利用其手中的权力进行“寻租”行为, 把公众赋予的权力作为自己谋利的工具, 加之监督体制的不完善这种现象有增无减并且延伸至各个领域。官员们滥用私权、贪污受贿、生活腐化等丑闻一经报道往往激起公众的普遍不满影响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比如原重庆公安局副局长局长文强腐败案、广西来宾烟草局局长韩峰“香艳日记门”、牵扯到上千官员的黄光裕案等等, 这些腐败案件在网络媒体上披露后引起全社会的强烈不满和抗议, 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
(3) 政府信息公开不到位、面对舆情危机的回应不足
政府信息公开是保障公民知情权、促进政府与公众交流互动、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基础, 然而有些政府一方面存在“暗箱操作”现象, 对自身有利的信息才公开, 对于有负面影响的信息则故意遮掩, 隐瞒不报或对其加工处理后才报, 这种政务公开不足府在及时有效公开信息方面也受到公众的普遍指责, 这一系列都会引起公众对政府的不满。
另一方面有些政府对于公众质疑的信息回应不足、行动迟缓。政府的这种不主动回应、被动接受的情形直接导致政府危机公关能力的下降。例如“11.15上海胶州大火”中, 面对公众的问责, 政府的回应性表现明显滞后, 对于公众关心的火灾真相政府也是迟迟不肯回应。这些做法都会导致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认同下降。
2、公众的认知偏差
评价政府公信力可以用“政府满意度”来横量, 而政府满意度=政府绩效/公众期望。可见, 一旦公众对政府的期望过高或者对绩效认识的不准确也会降低政府的公信力。在现实生活中, 在对政府绩效进行评价时公众往往会因为自身的信息不全面或主观性而造成认知偏差。实际生活中, 在涉及政府行为的事件时, 只要有人在网络上披露政府行为存在过错, 就会引起部分人对政府的狂轰滥炸, 并通过论坛、博客等形式将这种情绪传播开来从而引起更大范围的认同与参与。这些评议一方面会对政府行为形成巨大的舆论监督, 另一方面也会存在一定的偏见和误解, 形成错误的舆论导向, 使公众对政府行为进行错误的认识和评价, 引发政府公信力的非理性降低。这其中的原因涉及两种效应:
(1)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 是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现象, 正如日、月的光辉, 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 形成一种光环作用。在这种效应作用下往往会主观臆断、以偏概全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 但是由于部分管理体制的欠缺以及某些领导干部的腐化导致政府工作中存在一些错误和偏差。在晕轮效应的作用下, 就像一个人的缺点一旦被夸大, 其优点也往往容易被忽略或者抹杀一样, 如果政府对某个事件处理不当就会引发公众对政府工作的全盘否定, 从而使政府公信力下降。
(2) 社会刻板印象效应
社会刻板印象是指人们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在现实生活中, 大多数社会刻板印象是通过一条途径形成的, 在网络舆论中, 对于政府的功绩人们往往容易忽略, 认为是政府理所当然应该做的, 而政府一旦做出有违职责和规定的事情, 尤其是导致突发性事件或群体事件并造成轰动效应时, 就会让人们将一连串的事件贯穿起来, 不断强化印象甚至形成固化印象, 以致于只要涉及政府不端行为的事件报道, 不待查明真相, 对于政府的批判和不满情绪就会铺天盖地地压来, 即便政府做出解释和申辩, 也难以获得公众的理解和信任。社会刻板印象一经形成便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很难随着现实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它往往会阻碍政府公信力的逆转和提升。
三、政府公信力的重构与提升
根据定义可知:政府公信力涉及政府能力、公众评价、网络传播三个重要因素而这三种因素, 通过比较可知只有政府会在整个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它一方面政府可以做好自身职责, 为自身公信力提升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利用自身公权力来为公众提供一个正确认识自己的平台。再者政府还可以通过自身资源来约束和监督网络防止其肆意扩大信息、任意传播虚假信息为自身公信力建设提供渠道保证。可见, 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关键和决定因素是政府。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政府在自身公信力的重构与提升方面的应做应为:
1、转变行政管理理念, 建设服务型、责任型政府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是贯穿行动的指南。在新旧体制转型时期和网络舆情危机不断爆发的中国, 要提高政府公信力, 政府就要由守旧的行政思维转向当代服务的思想观念:由传统的“官本位”转向现代的“民本位”、由原来的推卸责任到现在的敢于担当, 树立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做到为人民服务。一方面政府方便。在武汉召开的2011年度全省民营企业家代表座谈会上, 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明确表示政府要牢固树立“宁愿政府麻烦, 不让企业费事”的理念, 这种服务型政府的理念确实是各级政府应该贯彻和推广的。另一方面要建立问责制, 使自己的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 让自己的行政行为过程和结果受到问责机制的制约。“9·8”襄汾溃坝事故, 孟学农辞去山西省长职务, 副省长张建民也被免职;河南登封煤矿事故后第二天市长被建议免职, 一个个问责事件下体现的是政府主动承担起因自身行为缺位、越位而导致的事故责任, 促使政府公信力得到一定提升。
2、推行政府信息公开, 建设“回应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一方面可以使公众及时了解相关政府信息, 增加群众对政府的认识和了解, 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对政府活动的监督, 减少腐败发生。政府部门将公共权力运行的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以及公共权力运行的过程和结果向相对人和社会公众公开, 使公众知悉并做出判断, 把公共权力运行的全过程置于社会公众的广泛监督之下, 这样可以减少“暗箱操作”和“权力寻租”促进行政管理的贵干、明确、高效运行。各级政府普遍推行的政务公开和政府发言人制度如果得到很好的运作就应该会促使公众对政府的进一步了解从而增加对政府的认可度。
网络舆论放大了社会治理的缺陷, 同时也在一个集中的空间中放大了政府的应对能力。在面对虚假信息方面:一旦网上的一些信息在不能马上确定真假的情况下, 没有官方声音与佐证, 民间的传播就会产生负面效应引起人们心里的恐慌。在公众质疑政府行为方面:当公众对政府某些行为进行责问时, 如果政府不马上回应就将迅速聚集起更多的问责呼声, 形成“群体性事件”而一发不可收拾。2011年9月27日的上海地铁发生追尾事故, 上海政府在第一时间利用微博向公众公布事件、安抚公众, 也乘机辟谣和解答市民的疑问, 表示对给市民公众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尤感愧疚, 并称“今天是上海地铁运营有史以来最黯淡的一天”这种做法不仅遏制了谣言也让公众消除了疑虑, 主动道歉也得到大多数公众的赞誉。与此相比的是温州地铁事故不仅一再延后的记者会时间引发骂声连连, 那句某官员说出的“至于你信不信, 反正我是信了”的名言更是遭到狂轰滥炸。
3、引导公众在网络上实现理性参与政府活动
美国著名的公共行政学家乔治.弗雷德里克森指出“只有公民具有高度的公民精神才能实现管理的高效, 即高公民精神与高职业主义才能形成公民友爱与相互信任的有效管理的环境”但我国公众由于长期受封建思想和教育内容的严重缺陷影响, 公民的公德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等相对缺乏, 对公共政策、社会事件等普遍倾向于从个人利益出发进行审视, 加之互联网的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使公众在获得话语权, 同时也得以以“隐蔽”身份参与评论, 这极大降低了个人言论的责任成本, 在网络中个人情绪化的发泄也就大大盖过了理性的思考判断, 以致网络往往成为“泄愤场”。同时, 由于“晕轮效应”、“社会刻板效应”“涟漪效应”的存在个人的泄愤也往往会引起他人的共鸣, 从而形成集体共愤。这是就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对公众进行有序引导, 促使其理性参与政府活动。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传播媒介都是很好的舆论手段, 政府利用其影响力通过多种形式对公众进行宣传教育, 提高其参政素质和参政能力, 促使其更加理性的行使自己的表达权, 监督权。
摘要:网络时代下, 政府公信力在受到政府能力、公众评价影响的同时, 网络传播的影响也越来越不容忽视。网络在逐渐承担起政府公信力的“传话员”“监督员”。然而, 近年来随着政府一些负面信息在网上的曝光, 政府公信力受到很大挑战。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是政府自身行为能力不足;另一方面也有公众自身的认知偏差造成对政府行为的误解。为了提升政府公信力, 政府应该在不断提升自身行为能力的同时给公众舆论进行正确引导促使其理性参与政府活动。
关键词:政府公信力,网络舆论,认知偏差,提升政府能力
参考文献
[1]程少华, 傅丁根.网络监督:蓬勃中呼唤规范[N].人民日报, 2009-0203 (8) .[1]程少华, 傅丁根.网络监督:蓬勃中呼唤规范[N].人民日报, 2009-0203 (8) .
[2]于海娟.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探讨[D].吉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004:4.[2]于海娟.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探讨[D].吉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004:4.
[3]罗素, 著.西方哲学史:下卷[M].马元德, 译.上海:商务印书馆, 1996:25.[3]罗素, 著.西方哲学史:下卷[M].马元德, 译.上海:商务印书馆, 1996:25.
8.提升政府公信力的研究 篇八
摘 要:政府公信力指的是政府在施政过程中通过有效地履行其功能和职责获得人民的拥护和信任的程度。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在当下具有相当热门的关注程度。可以将政府公信力的提升与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结合起来讨论,为打造服务型政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益的理论探索。
关键词:政府职能;政府公信力;公信度
一、政府公信力的意义
作为始于新闻传播学领域的一个概念,公信力最初指的是新闻媒体获得社会的认可、信任或赞誉的程度。而政府公信力则是指执政的政府获得人民的拥护和信任支持的程度。需要指出的是,“政府公信力”是一个来自中国人原创的概念。由于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需要,英语中的“公信度”一詞被国人所改造,其意义更侧重于强调要主动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取得公众信任。在2005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曾有 “要以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的说法。这样一来,“政府公信力”一词就首次得到了正式确认。因其适应了中国特有的现实环境,能够帮助解决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突出问题,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和进一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迫切需要。“公信力”一词得到广泛的使用。更是出现了“政府公信力”、“司法公信力”和“行业公信力”等诸多的提法。
政府公信力这一词的内涵在于:政府掌握了公共权力,如能在施政过程中合理地分配资源,有效地履行其职能,就能获得公众对其的信任。即如果政府代表和服务于人民的利益,则自然会赢得人民的信任与拥护。反之,如果政府与人民大众的期望相背离,自然便会失去公众的信任乃至执政的合法性。可以说,政府公信力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的社会资源。而政府的主动作为正是政府公信力的主要来源。我们知道,一个政权能够建立正是因为它代表了一部分阶层的利益。因此它在建立之初便拥有一定的公信力。但是,这种初始性的公信力往往是短时的,如果政府在施政过程中的不能有良好的主动性作为,这种公信力便不具有持续性和稳固性。政府公信力的建设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二、通过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来提升政府公信力
1.转变政府职能的迫切要求
政府在公共管理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便是政府职能。在当代强调民主与治理的社会,政府职能更注重的是政府与公民合作管理公共事务。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还有很大欠缺。
比如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国民经济已经从计划经济时代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但是部分地方政府还存在着计划经济时代大包大揽的行政管理模式。事实证明,这种落后的模式已经无法再适应现实公共行政的需要。而且尽管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不断提高,范围不断扩大,供给不断增加。但相比高速发展的经济,还是存在着公共服务发展滞后,公共投入短缺,供给总量不足,分配不平衡等诸多问题。其中部分问题的形势还相当严峻,比如社会分配不公的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公众无法享有或很难平等的享有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等政府应该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服务。长此以往,无疑会导致公众对政府的评价和满意度的大幅降低,政府的公信力也会受到巨大的负面影响。
2.在转变政府职能过程中促进政府公信力的提升
通过上面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转变政府职能和提高政府公信力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而政府公信力的提高反过来也会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和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和深水区,政府在这一步骤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和使命。首先,要转变政府的执政理念,应以公共管理理论中的治理理念为指导,通过政府与社会的合作与协商来共同管理公共事务。政府应尽快改变过去高高在上的面貌,将权力自上而下的单一运行,转变为政府与社会上下互动的过程,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拓展与公民沟通的渠道,使公民更直接便利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参政议政的政治自由。只有在公民真正参与到公共行政的过程中,政府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公民的需求,更有效地吸纳民意,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这无疑也会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了解,加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进而增强公民对政府的信任。
其次,要加强政府的作风建设。一定要克服政府里存在的“单边主义”,即一切政府“说了算”,比如信用缺失,表里不一,糊弄群众;工作中随意性强,缺乏连续性;工作态度粗暴;透明度不够等。政府的工作人员应当切实地履行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把工作的重心放在群众身上,深入群众与群众沟通,这对提高政府威望和公信力有极大帮助。
第三,还要纠正当下盛行的各种不正之风。廉洁自律是我党传统的优良作风,更应该是每个政府工作人员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必须要保证党员干部和政府工作人员的廉洁自律,只有在思想上和作风上保持清廉,在工作上脚踏实地,才能在人民心中树立良好的公仆形象,真正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工作。这不仅是提高政府机构工作效率和公共形象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有力保障。
总之,政府公信力的提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因素,但其中的关键必然是政府职能的转变问题。只有坚定不移地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合理地调整政府职能重心与管理权限,才能有效的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完成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占乐.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中的政府职能探析.《长白学刊》,2012年3期
【提升政府公信力的研究】推荐阅读:
政府公信力的作用08-09
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意见08-18
做活服务文章提升工作水平(县政府办公室)08-24
政府公信力09-23
教学艺术与学生能力的提升研究论文08-02
提升小学生写字能力的实践与研究09-29
新闻从业者素质提升研究08-08
企业执行力提升研究(论文)09-12
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提升途径研究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