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思考

2024-12-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思考(精选12篇)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思考 篇一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和思考

和县县委党校陶训健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号文件明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各地要因地制宜、绝对不能搞形式主义,搞一刀切。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一)、历史背景1、20世纪20—30年代乡村建设运动

代表人物:晏阳初(中国乡村教育之父)、梁漱溟等知识精英。主张:“四救”即文化教育救愚、生计教育救穷、卫生教育救弱、公民教育救私。

2、1956—1978年优先发展工业,重视农业发展,农业走人民公社道路。

典型代表: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但共同占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生产方式没有使农民走向共同富裕,反而走向共同贫穷。3、1978—1991年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典型代表:小岗村 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解决了温饱但解决不了富裕。

4、1992—2002年乡镇企业发展,“三农”问题突显。华西等一批经济基础好、区位优越的地区通过乡镇企业在城乡一体化、工业化等

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就全国来说,城乡差距拉大,二元经济结构矛盾激化,“三农”问题突显。

(二)、世界背景

1、台湾的新农村发展(50年代)。农业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居住环境改善,特别是亚热带农业发达。

2、韩国的新村运动和农村地区开发(70年代开始)。历经三十年,农民平均收入与城市居民基本持平。

3、日本的农村振兴(战前和战后两个时期)。农业非常发达,财政支持力度大,农民协会组织完善,农民收入平均高于城市居民。

4、欧盟:政府补助、重视环境政策。政府加大补助力度,农民组织政党影响政府政策,政府必须时时考虑农民利益。

三、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

1、土地所有权界定不明。耕地保护不够,土地作为生产要素难以合理流动、规范经营。

2、农民收入下降,消费不足,影响可持续发展。消费不足,内需拉动不强,经济发展后劲不足,隐患多。

3、生产条件差,科技水平低。科技投入少,基础设施落后,主要在传统农业框架下的粗放式生产。

4、政府扶持不够,公共财政投入不足,奖金供求矛盾突出。

5、社会化、组织化水平低。农民经营主体分散,信息不对称,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6、农村教育、文化、人居环境、农民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有待提

高。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1、完善土地等基本制度。创新方式,合理流转,保护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2、多予、少取、放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乡村,减轻农民负担,深化农村改革,建立新机制。

3、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面向市场,结合本地实际,发展高产优质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4、坚持城镇化,转移农村劳动力。重视劳务经济,发展二、三产业,把新农村建设和新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协调发展。

5、重视农村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农民素质。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经济发展关键靠人,目的也是为了人,新农村建设重点要培养新型农民。

6、组织农民协会,搞好“三农”服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思考 篇二

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

当前, 我国农业分配关系中无论是农业经营体制还是农业产业的结构及农业的生产发展的方式都在相应的逐步变化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是一个大战略、大问题。务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必须充分认识其长期性, 艰巨性和复杂性, 必须把提升新农村建设质量摆在重要位置, 从实际出发。

二、当下我国新型农村建设发展存在困难

据统计, 我国近七成人口来自农村, 是个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后, 经过三十多年的艰苦奋斗, 在农村建设方面我国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 无论从经济上还是农村建设上都得到了巨大进步。但是, 一些地方盲目扩张, 一哄而上, 贪大求洋, 城市迅速扩大, 导致农村土地城镇化快与人口城镇化;有的“重面子轻里子”、“重硬件轻软件”、“重地上轻地下”、“重短期轻长期”、重物轻人, 忽视人的新型农村城镇化, 建设品位低, 缺乏文化支撑和民生保障, 等等。由此造成, 土地特别是农业耕地和级别农田被大量占用, 危及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 造成环境污染、公共资源短缺、就业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带来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

(一) 严重的人才流失

当下,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一方面, 农村轻壮年劳动力逐步减少;第二方面, 农村里绝大多数农民素质不高, 文化水平偏低, 思想落后保守;第三方面, 大多数年轻人都外出打工。造成这些人才的流失因素如下:其一, 劳动力过分外流到大城市, 使得农业从业人员减少。其二, 教育队伍中教师缺乏, 如调离和改行等, 没有高素质的新成员进入教师队伍中。最后是通过高考, 使得一部分农村青年成为优秀人才, 而选择离开当地, 且政策上欠缺对这部分人才的尊重, 如外出读书户籍回签问题, 户籍办理的人员不同地方不同政策。

(二) 农民权利不平等

平等权是法律的重要价值之一。社会上任何主体都享有平等的权利, 农民也不例外, 但是从实际的总体来看, 我国农民无论是政治、经济或者社会的平等权都欠缺相关的法律保障。重视我国农民在经济、社会及政治的平等权, 制度相应的法律法规, 让他们活的“有尊严”是现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的基本。农民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其重要是以下因素造成。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但是, 据了解, 在我国部分地方, 劳动者就业, 因出身而受歧视屡见不鲜。我们都知道要使得经济的市场化快速发展必须要有市场化的劳动力, 关于相关公平竞争、平等就业、劳动力自由流动等宣传不少, 但是落实实处时, 限制农民的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政策却纷纷出现。使得农民在这些规章下的城市里成了“三等公民”。地方色彩比较明显, 如乡里人和城里人, 这体现不出国家对公民生存权平等保护在劳动权上。

2) 教育资源的差别。九年义务教育的开展一定程度上体现我国教育的相对平等性。教育权利得平等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基础所在。然而长期以来办学政策对农民的歧视, 使农民没有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从教育资源的分配上, 我国每年几百亿的教育经费大部分用于城市上, 农村所占比例甚少。教育跟不上是导致农民的文化素质低的直接原因,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

3) 缺乏受社会尊重的权利。农业无论是在对历史或者现代社会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是华夏文明萌生与延续的根基。职业无贵贱之分, 农民本身就是一种职业者, 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员, 与其他职业中的劳动人员无差别, 都理应得到尊重。可是目前出现一种怪相, 部分人员看不起农业劳动者, 更鄙视农民, 甚至歧视侮辱农民的现象。农民在我国逐渐作为身分来看, 而不是一种职业, 它与“非农”相对。农村里出来的人员, 不管是在乡务农, 还是在城打务工, 实际在都被看成“二等公民”。

三、资源、环境问题和人口问题

人口、资源、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要素, 人口均衡、资源节约友好, 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纵观新中国建立60多年来, 我国农村人口、资源和环境发展历程, 可以发现一直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农村人口规模过大、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态势严峻、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紧张等。农村发展过程中, 知识看重经济上发展, 轻视农村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 使得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农村能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 等到日后再来纠正时, 就会付出巨大的时间、经济和社会代价。

四、建设的思路与措施

1) 转变生产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条件持续改善需要转变生产方式。建国以来, 农村土地生产方式不断转变, 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新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四次重大改革:第一次, 土地改革;第二次, 社会主义改造;第三次, 人民公社化;第四次, 家庭承包责任制。而新农村建设就是在第四次农村改革的基础上, 进一步深化改革, 例如, 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首先我们对现在农业产业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布局;其次, 实现土地的资源合理配置, 向土地规模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再次优化资源配置, 使得人力、物力、财力用到实处, 带动农民主动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了农业产业经营新格局的形成。

2) 落实设施配套。“路通财通”这一理念已得到实践的多次证明。新农村在配套实施上要有规划有目的的建设好道路, 建成村村通家家通的道路。同时其他设施也要配套好、如水、电、气、通信、垃圾和污水处理、公交站等等, 让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营造良好的农村环境。

3) 提高服务意识及水平。突出“以人为本”, 保护农民权益, 改革农村人才机制, 充分发挥农村现有人才资源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坚持以人为本, 把农民的利益需要作为建设新农村工作的基础, 重点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从实际上满足农民的需求和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推进公共设施建设, 医疗建设, 教育建设, 加强对农村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充分利用。

参考文献

[1]黄坤明.守护人间天堂[J].求是杂志, 2013.

[2]张文雄.城镇化重在提高质量[J].求是杂志, 2013.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思考 篇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中国古代史上,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农村建设。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其生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各朝统治者都采取措施来发展农业生产。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吸取秦亡教训,“反秦之弊,与民生息”。唐太宗即位后,经常与大臣议论历代兴亡,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民本思想,实行轻徭薄赋。明中期张居正实行改革,推行“一条鞭法”。清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制度。这些措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近代史上各阶级也注重农村建设。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目的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提出“平均地权”,试图消除国民经济生活中贫富悬殊和贫富尖锐的社会现象。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解放战争时期,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非常关心农村建设。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行土改革,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953年起实行农业合作化运动,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推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推动了农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发展明显滞后是严重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突出矛盾。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

二、发展农村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所决定的,生产力不断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古代史上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盛世局面,如西汉初的“文景之治”,东汉的“光武中兴”,唐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清初的“康乾盛世”等。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实行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农村人口多,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科技兴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自古以来,人们很重视通过科技进步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如培育农作物新品种,革新生产工具,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等。商周时人们已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等;春秋战国时已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技术;东汉出现了双季稻;曹魏时马钧改进了翻车;唐朝时创制了曲辕犁、筒车;明朝时岭南地区出现了三季稻,从国外引进新品种,如玉米、甘薯、烟草。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新中国建立初期,政府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有“杂交水稻之父”称号的袁隆平率先在全世界成功地研制出杂交水稻,于1976年开始推广,至今仍在不断改进,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单产,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的粮食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1978年初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加快了我国科技兴农的步伐。要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走科技兴农之路。当前要大力提高农村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推进农业机械化。

四、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们很早就有了环境保护意识。周文王告诫周武王说:“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麝不卵,以成鸟兽之长。”要求对大自然不要过度开发,按自然规律合理使用。战国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思想。秦朝时人们对自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在《田律》里有记载。古人的环保意识,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958年,“大跃进运动”时大搞小高炉的土法炼钢铁,浪费了不少资源,破坏了环境。改革开放后,虽然政府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但森林与耕地减少,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农村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土地盐碱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要切实搞好退耕还林,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加强对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思考 篇四

当前,我省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正在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规划工作,为下一步新农村建设的全面部署、扎实推进做好全方位的准备。但是,当前我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新农村建设与规划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必须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注:

(一)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培训工作亟待加强。

当前绝大多农民素质不容乐观,文化水平不高,思想保守落后,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法制观念淡薄,道德素质差,缺乏诚信意识,社会责任感不强,文盲、科盲、法盲的比例还非常大。据不完全统计,在我省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约占15%,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约占30%,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不足10%。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较高文化素质的农民大量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留在农村的农民素质呈逆向发展态势,并且呈现老年化趋势。同时,大批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因缺乏城市生活常识和就业技能而就业不稳,回流现象较为普遍。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没有农民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思路,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新农村。因此,必须对农民进行大规模的引导和职业技能培训。

当前我省农民培训工作主要存在哪些制约因素?据调查,我省农村幅员广阔、地域差别大、农民以多业兼营为主,教育培训需求呈个性化和多元化特点,难以集中;长期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农村社会事业基础薄弱,农民教育培训发展滞后,条件手段落后,难以满足需要;农业经济效益低,农民收入不高,农村生活艰苦,农民想方设法跳出农门,离开农村,难以形成良性循环;至今为止,农民教育培训权益仍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

(二)农民整体收入偏低,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调查显示,我省相当地方的农民整体收入偏低,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城乡二元化发展趋势日趋明显,城乡差距日渐拉大。

1、影响我省农民收入增长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一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吞食农民收入的增长份额;二是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名特优农产品比例不高,制约农民增收后劲;三是因农业基础设施落后,造成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的程度较大,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四是农民走出去的渠道不够畅通,各种合法的正当权益难以保证,城乡壁垒依然存在;五是内地县市本地工商企业欠多、欠大、欠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较弱。

2、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的主要表现为:

(1)公益事业发展难。由于多年来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欠帐”太多,农村基础设施非常薄弱,老百姓吃水难、看病难、上学难、行路难的问题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全面取消农业税以后,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都是补助性的,投入非常有限,老百姓的义务意识和集体观念越来越淡化。农村的一些公益性基础建设的维修和新建很难组织发动。例如通村水泥路。

(2)村容村貌改善难。受经济发展和传统观念的制约,农村村庄就象撒播的庄稼,分布散乱,七零八落,镇村建设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布局不合理,设施不配套,农村“露天厕、泥水路、压水井、鸡鸭院”的现象相当普遍,尤其是贫困山区,农户居住十分零散,住房十分简陋,长期烟薰火燎,人畜混居。针对集并村庄、完善设施、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的问题,资金难筹,工作难做。

(3)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配套设施不全,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同时,由于部分农村大兴小水电站建设,不仅使农村生态遭受巨大破坏,而且直接影响了下游的农田灌溉和农民饮用水的水源来源。

(三)农业投入缺乏保障,投入不足制约农村发展。

农业投入不足的问题,依然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一是一些农业项目难以立项。目前资金投入以项目为主,内地县市尤其是贫困山区在争取项目上缺乏优势;二是农村“贷款难”的问题比较突出;三是相当多地方财政困难,投入能力十分有限;四是农民自身投入能力有限。农民收入偏低,自身积累主要用于住房改造和子女教育、婚嫁,真正用于农业投入的资金不多。

(四)基层党员干部素质欠缺,难以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基层党员干部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当前在群众素质和组织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很多工作需要他们去引导。但是,目前一些基层党员干部(包括我们的一些乡镇干部),由于缺乏培训“充电”等种种原因,自身的能力素质与新农村建设形势和任务要求不相适应,发挥不了推动工作、指导实践、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示范带头作用。

(五)建设规划存在不足,必须加以科学完善。

目前,我省大部分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尚在规划和初步实施之中,但不少地方的建设规划存在着以下不足:

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篇五

——关于陈冲冲新农村建设状况的调查报告

姓名:赵记华年级:08级班级:土木工程三班

·前言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对于农村来说,更是取得了翻天复的的变化,为了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有一个更加清晰的理解,暑假期间,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一次调查。通过我对父母和亲戚以及村干部的走访,让我对本村以及周边地区近几年来的发展变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过去提起农村人们就不仅和穷字联系到了一起,现在可大不一样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完善,农民的医疗环境和费用得到改善和保障,家庭私用汽车开始在农村多了起来,老百姓也渐渐学会上互联网了,乡镇商店里琳琅满目的现代化商品也进入了农村。不可否认的是,在取得这些好的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且一些问题是亟待解决的,农村所有这些新的发展与变化都值得我们去深思。以下是我对这次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的报告总结。

调查日期:2011年6月10日

调查地点:河南省汝南县梁祝镇陈冲村

调查人员:赵记华

一.陈冲村的基本情况

陈冲村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毗邻107国道和京广铁路,南靠淮河,北连陇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村约有2365人,500多户,4个村民组其中有近百名党员,耕地面积3700多亩,人均耕地2.6亩,该地区属黄淮平原故土质肥沃以黄土为主,加以沙土。该村经济结构依农业为主,养殖业为辅,年人均生产总值为3000多元,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科学性较差。汝南县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大县,历史上有名的梁祝化蝶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2008年我所在的乡镇更名为梁祝镇。在县城西北方向2公里有一座天下名山天中山,且在这里曾留下了颜真卿的真迹碑文。该地域属于南北方的交界地带,位于秦岭淮河线的边缘,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多种

植经济作物:玉米、花生、大豆、芝麻等。灌溉方式为电动,村内正在建设水泥公路联通

城乡,全面与乡镇接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新农村建设基本现状

首先,在经济方面。拿我们村来说,新建了养猪场,这为一些在家务农的妇女提

供了一些机会,她们在农闲的时候可以去打些零工比如打扫卫生来赚些钱,同时新收的粮食也可以就近卖给他们,还可以吃到新鲜的猪肉;邻村新设了集市,方便了人们

一些生活用品以及蔬菜瓜果的购买,同时我们可以把家里一些东西拿去卖;近几年来,村里鼓励家庭妇女可以在家养兔子,成本不是很高,这又给人们增加了一份收入。

在医疗社会保障方面。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也是社会的首要问题。在我们社

会主义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是体现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的重要标志,关系到国计

民生,有了健全的的社会保障,人民才有了归附感,是真正解决了生活的后顾之忧 最

近几年我村在医疗保障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观,村民都加入了新农合,在很大程度上减

轻了农民看病的负担。对于双女户(一个家庭只有两个女儿)每年还可以免交保险费。

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有55元的补贴,对于双女户,父母自50岁起每人每月还给

予50元补贴,这些都给老人的生活提供了保障。

在教育方面。镇上原本有几个中学,但是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每个学校还设有小

学。近年,镇里统筹规划,专门将其中一所改为小学,其它两所合为一所,还专门组

织老师考试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学生的入学考试也更加严格。寒暑假村里还有专门的老师设立辅导班来帮助学生补习功课。

在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首先,新修了公路,宽阔的水泥路代替了以前坑坑洼洼的沥青路,更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有的村里也修了路,新的自来水管系统可以让我们

随时用到干净的自来水而不用像以前去井里打水,镇上新建的服装店,超市可以使

我们更加方便的买到各种优质的产品。

以前村里道路坑坑洼洼,红白塑料垃圾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死胡同里砖瓦粪便

乱堆、柴火乱垛、牲畜乱栓、乱七八糟的标语乱写、脏水畜尿乱倒。现在,村里专门

建立了垃圾池,并且禁止往河里乱扔垃圾,一些主要的道路也都被水泥路代替,这些

大大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环境。

近几年来,陈冲村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了新态势,经济建设的前景逐步明朗。农业依然

是村经济的主导,在这条主线下又逐渐延伸出一些支线,那就是养殖业和旅游业。

首先是养殖业。就拿我村养鸡大王立为例,它的鸡场成立于2005年,到现在已经有6

年的历史了,可以说是规模逐年扩大,现在养鸡数量达到了万只,其品种比较专一,主要

为蛋鸡和肉鸡两个类型。据了解,其年收入达数万元,而且在不断带动同村一部分年轻人

发家致富,成为附近有名的养鸡大王。当问到发展的原因是,他坦言都是党的政策和国家的帮助让他那么快就走上了致富路。有了好政策,再加上好机遇,好基础,它的成功则是

必然的。秋季秋收后,粮食进了仓,小鸡们便有了口粮,玉米打成糁再拌以饲料就成为鸡

们的美味了,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而且在聊天过程中他向我透露了自己的一个新想法,以

前家里清理出的小鸡的粪便是一个让他头疼的问题,现在他打算采用新的科学手段利用小

鸡的粪便发酵生产沼气,这样就可以变废为宝了。如此一来,不仅以前小鸡粪便无处排放的问题解决了,而且生产出来的沼气还可以作燃料做饭,与环境与经济都是有百利而无一

害的,讲到这里,他的脸上充满了激动的神情。

然后,是旅游业。在前面调查过这里有天下有名的天中山,据汝南县县史研究员邵

建民说,在先秦时期,周公曾带人在这里为新都选址并测日影,考分数,发现在夏至日那

天这里的日影最短,故在这里的山上树立标志由此定名天中山。这里还有由台湾明乘法师

捐资兴建的南海禅师,据说南海禅师是亚洲最大的寺院,其内的大雄宝殿甚是雄伟壮观。

梁祝化蝶的故事广为流传可谓天下尽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乡就在这里,“梁祝墓”“十

八里相送”还有二人学习所在的书院,都在这里。在县城的北关有一座城门,上写“北拱”

二字,这就是古蔡州的北城门,城门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道光年间又重修一次,现在看

到的城门就是那时复建的。拥有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这里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该地已全面兴起旅游业,年接待游客近四十万人,从而带动

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产业化一条龙。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些问题

不可置疑,实施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发生了很大地变化,生活环境有了改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也逐渐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思想

也比以前开放了许多。但是新农村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摸索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农民在新农村建设发挥着主体的作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利益主

体和实践主体,他们评价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政府工作的好坏。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调

查和亲身体验我发现现在存在的较严重问题有:

1.新农村建设的经济问题。新农村经济建设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与人民的现实

生活相连,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我们都知道,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那么陈冲村是一个

农业大村,它的经济来源最根本的是土地,没有土地也就没有了一切。由于季风的原因,这里的夏季与春季相比却是相反的,夏季炎热多雨,且下雨多为暴雨,易发生洪涝灾害,这也是一大问题所在。夏季炎热的气候在另一方面看来却是有利的,夏季作物如:玉米、花生、芝麻等都是在这个季节生长壮大,六月份是麦收季节如果这一段时间天气晴好的话

那又会是一个丰收年,麦子收完就是芒种了,在二十四节气中芒种的意思就是忙收,忙种。

忙收指的是收小麦,而忙种指的是种夏季作物就是玉米一类的作物。天气转凉就到秋天了,秋天是短暂的,在节气中立秋并不意味着秋天真正的到来,只能再往后一个月的时间秋天

才真正到来。很快又要秋收了,秋收是很忙碌的,夏季作物不像其他季节作物一样,它的收获一大部分靠人力,不同于小麦可以用大型收割机,虽然目前也有夏季作物的大型接械,例如:玉米收割机,但是它的实用性受到了限制,其因一是收割不彻底因为科技含量较低,受到水平的限制,另一方面它的收割成本较高一般农民,另一方面它的收割成本较高一般

农民用不起,故秋收是最累人的时节。

2.农村社会医疗保障问题。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安居乐业,这也是首要的社会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有了健全的的社会保障,人民

才有了归附感,是真正解决了生活的后顾之忧。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有

了长足发展,经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家逐步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使社会保障体

系有了较大改观,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但是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社会保障不均衡,不完善,在农村地区就没有很好地解决农民的社

会保障问题。虽然说受国情限制,不可能使每村每户都纳入社保体系,但是对于一些

特殊家庭、特殊人群比如:孤寡老人、军属烈属、伤残人员、丧失劳动力者都应该特

殊对待,以彰显社会公平,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但是在实际调查中我发现国家的政

策并没有落到实处,在有些地方社保根本就没有其存在的意义,在村东头一位姓于的孤寡老人家中我注意到本应是五保老人的他却没有得到政府的照顾,家中没有政府的帮扶物资,老人告诉我,这都是村委和乡镇闹的,在评选五保时有关系的人把名额占

了,而没有关系的,真正贫苦的却没有得到照顾。这样的的事听起来很可笑,仔细想

来却很可气,可悲,可叹,真的是很无奈,明明国家的好政策却没有落到实处,被人

钻了空子,政府是时候应该加强执法监督的力度,杜绝出现上述的现象,呼唤良知,呼唤真理与爱心。

3.土地是农民生存的保障。在耕种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粮食作物产量低。现在农村缺乏农业技术人员,对当地土壤质地、耕作性、水肥特性等认识不足,不能很好的发挥土地的生产能力,肥料、农药、水热等的运用缺乏科学的指导;农业基础设施

不完善。缺少现代农业设施,引水灌溉不方便,绝大多数是从井里抽水灌溉,费时费

力,一旦管子破裂,浪费比较严重。农产品品质低,菜农、粮农、畜农缺乏健康观念,将不安全食品投入市场销售,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和生命健康,如:韭菜农药残留严重、劣质油类、马路暴晒粮食等,老百姓本着“只要能卖好价钱,不管别人怎么样”的想

法来做,到头来还是害人害己,农业污染严重。

4.农村的环境、规划、以及文明教育方面也存在一些缺陷。农村规划差、难。宅

基地抢占、私搭乱建等不按规划来,这里高一块,那里多出一块来,整的胡同里的房

屋参差不齐,极不雅观又不方便,市、集、会等人口聚集场所欠规范。不文明不健康

活动应坚决打击,文明风气需要净化,提倡公平交易,设立公用放心称,质量检查力

度需要加大。农村缺乏娱乐设施和文化设施。目前,绝大多数农村没有像样的娱乐场

地和体育设施,学生放假只是呆在家里看电视,老年人只能坐在村头晒太阳,像一些

小型的图书馆和运动场不但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还能学到科学文化知识,锻炼身

体,延长寿命。

5.农村劳动力外流也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劳动资源丰富是

河南发展经济的一大优势,劳动力足了对于搞好农业生产、兴办企业、增加经济来源都是

有重大意义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劳动力大量外流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例如留守儿童

问题,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等等,这都是不容忽视的。普遍的问题存在于河南农村的各个地

区,汝南县陈冲村村也不例外。在这里有的家庭甚至把赖以生存的土地出卖掉而全家都出

去打工,几乎是常年在外,只是有了大事才回来,这样的人家有很多。我们不能说出去打

工是绝对好的或是绝对坏的,那都不科学。我们应该看到,一方面劳动力外出务工基本上

有很大一部分是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差不多都是到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的,这样

一来可以扩大经济来源,二来也可以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从而提高了个人素质,但是另

一方面,劳动力的流失也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我们应该认清这一方面。农村留守儿童问

题也是个大问题,孩子的父母都出去打工了,把孩子留在家里让爷奶照顾,这些孩子长期

得不到父母的爱,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四.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1.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保证,要切实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不断完善议事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实行村务公开,建立村规民约,提高村班子的素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应该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检验,做思想汇报以及学习心得,提出具有建设性和长远性的意见,用作出的成绩和实际成果来衡量他们的工作水平,不断激励着他们为民着想,为民奉献。同时也可以吸引大学生到农村,为新农村建设提出创造性的建议,注入新的活力。

2.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通过孩子影响父母、父母影响孩子、邻里间的相互影响,逐渐将农村人口素质提高到一个新台阶。发展成人教育也至关重要,积极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把农民培养成为具有现代素质的新农民。

3.加强法律知识的宣传,保障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在农村,可以定期印发宣传材料包括政策政事、法律知识、科学成果等,开展乡风文明活动、普法知识竞赛等增加社会常识和基本法律法规,引导农民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加强对农民的法制教育,才能改变农村法制建设相对滞后的现象。

4.增加科技投入。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规范化指导各项农业技术措施,增加财政对于乡村科技的支持力度,利于农业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5.丰富精神文化。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继承民族优良传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壮大长久做出积极的贡献。如歌舞比赛,杂技表演等,对于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村生活的积极性起到很大作用。

6.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思考 篇六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分析了当前农业和农村形势,深刻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宗旨就是要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发展差距,让农民能够

公平地享受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建设成一个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中央要求政府及社会各界都要明确自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和任务,并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新农村建设。工会组织也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围绕建设新农村的总体目标,积极行动,有所作为。

一、从工会自身的职能、定位出发,整合全社会的力量,推进农民工维权工作

农民工是工人阶级的新成员,他们已经成为职工队伍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统计显示,扬州市现有职工70.47万人,其中进城务工农民就有20.17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8.63。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在当前维护农民工权益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工会组织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勇敢地承担起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职能。农民工合法权益维护好了,让农民工得到了实惠,就会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为,在我国无论是农村、农业发展,还是农民的进步,都离不开农民工这个“桥梁”、“纽带”,建设新农村更离不开农民工的作用。在城里打工的农民工不仅给农村带去可观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信息,促进农村和农业的发展,还带去了城市文明和知识,促进了农民素质的提高。

(一)最大限度地把进城务工人员组织到工会中来。吸收进城务工人员入会应打破界限,不论户籍所在,不论合同长短,不论工作年限,只要建立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只要本人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都应该把他们组织到工会中来。要紧紧依托开发区、乡镇(村)、街道(社区)和各类行业党组织,加快区域、行业联合基层工会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采取独立、联合、上挂、下派、委托等多种组建形式,努力扩大工会组织的覆盖面,千方百计地把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

(二)工会职业介绍机构等再就业服务资源要扩大服务范围,为进城务工人员免费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减少农民工进城就业的盲目性。同时要协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指导帮助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大力推进企业工资协商机制,切实解决务工农民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帮助农民工在城市平等就业,改善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状况。要加大务工农民的职业安全卫生检查力度,切实保障他们的生命健康权。

(三)依托工会所属培训机构,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农民工总体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有过专业技能培训的非常少。据相关统计,小学文化程度占5.3,初中文化程度约占81.4,高中及以上学历的约占13.3。目前进城务工农民主要从事建筑、制造、运输等体力型劳动和餐饮、娱乐、家政等服务性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入门门槛低,对就业者本身素质要求不高。工会组织要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进城务工农民队伍,不断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

(四)加大对农民工问题调研力度,推动政府建立农民工权益保障长效机制。中国社科院人口经济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显示,农民工生存现状不容忽视:同种岗位工资差距中,对农民工的歧视因素达39;拖欠工资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据解决;超时劳动得不到应有报酬;子女入学无门,医疗缺乏保障等等。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工会要加大对农民工问题调查研究力度,建议政府加大改革,尽快消除体制性障碍,针对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进行制度设计,逐步建立确保农民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和人生安全、子女义务教育的保障制度。

二、围绕致富农民这个中心,充分发挥工会组织服务农村经济建设作用

7.关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篇七

一、抓基础,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 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基本公共产品。如村村建立起农家书屋, 部分村居建立健身文化广场。通过基础设施建设, 逐步缩小与县城居民的距离。

二、抓宣传, 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和民主生活会等形式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让基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和理解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及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原因。通过宣传教育, 使群众明白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不仅是拆屋盖楼, 也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政策措施的变化、增长方式的转变, 而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同时也是城市和农村共同发展进步。

三、抓政策, 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政策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保证。各部门要以改革的精神, 打破城乡体制和政策壁垒, 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全局来创新体制、完善政策。当前要突出抓好县城、区域中心镇和中心社区的规划, 要科学规划、突出特色、体现风貌。要强化规划的执行和管理, 加强各类规划之间的衔接。各乡镇要结合本地实际, 制定具体的落实细则, 并根据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相应措施,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抓关键, 突破资金瓶颈

一是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增加投资的机遇, 积极争取上级更多资金的支持。二是要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的力度, 壮大农业发展资金、工业强县资金规模, 加大对重大农业产业化项目的支持力度, 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努力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财政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经费, 主要用于农村;基础建设资金增量, 主要用于农业;政府征用土地出让收益, 主要用于农民。三是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采取以奖代补、以物代资等办法, 激励和引导群众投资投劳建设家园, 使之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投入主体、建设主体。四是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投入机制。大力发展农业保险, 鼓励发展形式多样、产权多元化的农贷担保机构。积极引导支持农业银行、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投入, 努力形成多元化的“三农”资金投入长效机制。五是充分利用民间资金, 在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示范导向作用的基础上, 着力营造由优惠政策、优质服务、优良环境为重点的“洼地”效应, 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投向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项目、重点领域, 建立起“政府引导、群众决策、项目补助、民资参与”的良性投入机制, 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五、抓产业,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强化空间规划和要素整合, 调整优化城乡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布局。工业按照集聚发展的原则, 通过各类园区建设, 引导主城区产业向城郊有序转移, 形成城郊特色主导产业, 提升农村工业化水平。农业要因地制宜, 按照“一乡一品”或“一村一品”的原则向交通便捷的交通干线集中。服务业按照全面搞活农产物资, 促进消费品流通的原则, 自上而下由城市向农村延伸, 大力发展覆盖城乡的生产生活型服务业。二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带动农民的就业和增收, 尤其是把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发展工业的主攻方向。加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依托本地特色, 努力开发名、特、优、新产品, 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和优势产业带。三是推进产业化经营。围绕优势和特色产业, 培育壮大一批有品牌、有特色、有市场竞争力的骨干龙头企业, 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 发挥龙头企业、经营实体、社区组织、农民经纪人的作用, 积极发展各类农村新型合作组织,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鼓励合作社跨区域、跨行业经营, 通过合作社带动产业膨胀。严格按照合作社法的规定, 定期召开社员大会, 适当从销售环节提取管理费, 通过合作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在产业发展、文化娱乐、环境卫生、民主管理等层面成立不同类型的合作社或协会, 打造产业链、文化链和民主管理链, 通过合作社丰富村级管理资源, 加快村级管理民主化进程。

六、抓改革, 推进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

借鉴先进地市的土地流转模式, 建立农民“宅基地换住房, 承包地换保障”的新机制, 最大限度地把农民从农村和土地上解放出来, 为实现城乡一体化搭建农民变市民的有效载体。积极探索和破解土地流转的政策和有效形式, 鼓励和支持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采取出租、入股、质押、置换等各种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鼓励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 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土离乡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农村闲置土地、闲置宅基地和撂荒地普查, 搞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为产业聚集、集约经营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开辟新的空间, 为城乡各种资源的合理自由流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七、抓队伍, 建立一支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

8.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思考 篇八

[关键词]新农村 文化建设 特色文化 文化产业

我国是一个农民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较高的农业大国。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指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的目标,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既是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也彰显着新农村建设的理念与思路,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其中,“乡村文明”属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范畴。2006年2月,中央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把农村文化建设提到与经济、政治、社会和党的建设同等重要的高度。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决定》对如何繁荣发展农村文化提出了总的要求,指出:“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长期的历史任务,也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要满足其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让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文化建设是反映农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同时,新农村文化建设也为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可贵的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是提高农村综合实力的有力保障。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如果说经济、环境等要素是新农村建设的“硬实力”,那么文化则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它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农民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对广大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发挥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破除保守习气,克服传统观念,保证新农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才能增强农村的综合实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实施文化战略是新农村建设的强本固基之举。

二、当前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与新农村发展不相适应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之下,新农村文化建设呈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为“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总体上说来,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农村新文化建设滞后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甚至已成为我国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障碍。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同志把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的主要表现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明显不足,二是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三是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四是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由于农村地区的地方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缺乏足够,重视程度不够,政府文化建设职能严重缺位,文化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文化宣传滞后。目前,农村文化建设处于“无阵地、无队伍、无作品”的“三无”状态。大部分农村电影院、文化馆、图室都变成了商店、旅社、个体摊位;描写农村生活,适合农民口味的精品之作越来越少。电视节目繁多,但真正关注农业技术、农业法规以及农经信息方面的电视节目少;出版社“三农”图书积压,但是农民很难看到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市场经济理论和普及科技文化知识的书籍。农村的娱乐设施和场所太少,加之缺乏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正确引导和有效管理,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观念和生活习俗乘虚而入,封建迷信、宗族势力重新抬头。建庙造神、求仙问卜、算命看相、为活人大修坟墓等活动已经公开化,并呈蔓延之势。一些农民缺乏正确的信仰追求,精神空虚,赌博盛行,流氓恶势力增多,吸食毒品、卖淫、嫖娼等社会丑恶现象又沉渣泛起、死灰复燃。各种盗版书刊、非法出版物和宣扬封建迷信、暴力、色情的书刊被人肆意兜售,各种非法音像制品、淫秽色情光碟或被大量出租和出售,严重毒化了农村社会风气,诱发一些犯罪案件和不安定因素发生。农村教育落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这也是农村文化建设落后的重要表现。我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在农村4.97亿的劳动力中,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8%,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2%,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不足5%,受过技能培训的仅为1%。农村教育落后不仅导致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下,引发了农民文化修养不高、思想保守落后、生活方式陈旧,同时使不良社会风气蔓延。

三、进一步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这是当前繁荣发展农村文化的总要求。贯彻这个总要求,需要把握三点,即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农村文化建设全过程,要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广泛开展农民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所以,各地党委和政府应当转变“政绩观”,充分认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先进文化在农村发展的要求,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将文化建设纳入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使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统一部署,统一落实,努力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目标。应该加大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服务优质、覆盖农村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室”的目标,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加强一些重点乡(镇)文体服务中心、社区文化中心和村文化室建设,新建、翻建一批文体服务中心或文化活动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老年活动场所、农村科技文化培训中心、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并对一些陈旧的文化活动阵地进行整修,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要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引导农民走近知识、走向市场、走向富裕、走向文明,提高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获取、吸收、交流各种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提高转岗的专业技能和农业生产的实用技术,为城乡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提供直接动力。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应该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按照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要求,利用节日和集市,组织开展花会灯谜、文艺演出、书画展览、读书征文、体育健身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发掘民族民间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许多地方的民族歌舞、地方戏曲、民间书画、雕塑以及各种民间工艺等,其中不乏有价值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在这些具有特色文化资源的村庄,挖掘、保护和合理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展展示活动和申报建立特色文化村活动,对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繁荣农村文化、展示新农村农民新形象、增强农村凝聚力和提高农民自信心,有着积极的意义。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应该培养“乡土艺术家”。 最近几年,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如送戏下乡、送演出下乡、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送科技下乡……在全国各地的农村如火如荼地开展。但是这种蜻蜓点水式的“送文化下乡”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对当地农村文化建设也不过是杯水车薪。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变“送” 文化为“种”文化,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戏剧、皮影、泥塑、年画、秧歌等民间艺术和乡村生活有着天然的亲和性,培养乡土艺术家,可以保护大量的民间文化,还可以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支持农村文化精英人才的培养,引导地方培养基层文化队伍,通过国家公共财政引导的方式,奖励和补贴农村基层文化带头人,建立一支乡土化、农民化和本土化的农村文化精英队伍,使之成为农村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这是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应该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从市场发展来看,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农民自办文化应运而生,如“农村文化大院”“农村电影队”“业余剧团”“农家书屋”等。这种“自办文化”相当一部分就是农村文化产业的原始或者初级形态。农村文化产业是一个全新的、充满活力和潜力的领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的重要形态,我们在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同时,应当积极地发展健康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必然趋势。农村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依托。近年来,有些农村地区在这方面已做了有益的探索,他们往往聚集优势文化资源,力促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向产业化发展。如乡村旅游、手工艺制造、民间艺术培训、民俗风情演艺、传统节庆活动等,这些都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较好的市场切入点。在一些农村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还形成了自觉的品牌意识,开始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推出了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名园。总之,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小康社会找到了一条宝贵途径。

湖南省“十一五”教科规划课题:“农民工‘融城’的心理障碍及其矫正研究”(项目编号:XJK08BDY007)以及湖南省软科学项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07NK3127)。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2.

[2]陈坚良,新农村文化建设在公共文化服务的若干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07(1):98-100.

9.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思考 篇九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方法解决前进的问题,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平地村在这个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平地村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固本强基工程的切入点,围绕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这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不断的创新思路,取得比较好的成效。

这里有一系列的统计数字,原来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到三万元,到今年超过了20万元,原来是02年不足3万元,经过三年有20万,农民人均纯收入由02年的三千多块钱,到去年年底的4049元。被国家民政部、司法部评为“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05年村党支部被广东省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这个村的村风村貌得到较大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初步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平地村的实践证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促进农民和农村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现代化事业的整体推进,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说它是本文来源于文秘知音网站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我们有几个观点。第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新要求。这个新要求就是说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就要落实到共同富裕上。坚持以人为本,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让每个人的创造力和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经济上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政治上坚持民主管理,激活农村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体现农民群众的意愿,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依托于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体现了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落实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这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和谐社会的要求,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历史大趋势。

二是体现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新要求。我认为第一点,我们要看到我国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必然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统筹城乡发展,以三化带动新农村的建设,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化带动我们广东就是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的城镇化。

第三个观点,体现了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战略角度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农村、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乡关系等,我认为是破解“三农”问题,推进农村社会小康的一个总纲。四是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新要求。总的来说,我们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有几个差距,我认为最大的差距是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的差距,特别是农民收入水平高低、文化教育事业落后,又加剧了城乡差距,影响社会和谐。我们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抓手,建设新体制,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实现农民富裕安康,农村文明和谐。

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几个生动实践,几个部分来说明。

第二部分是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首先我们看到广东省开始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这一点是从2003年开始,平地人抓住这一契机,首先抓好班子的组织建设,以一公两强为标准,建设群众信任好班子。所谓一公两强,就是有公心,两强是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这两个方面作为一个标准,贯穿于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班子建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始终,从逐步建立起来一个富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群众信任的好班子。他们还采取聘任的方式选拔人才,促进班子结构的年轻化、知识化。

在阳江市委实施的“十百千”优秀后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发挥驻村干部帮扶指导作用,有效增强了村党支部班子的战斗力。加强领导发展的能力,带领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能力,用了很多办法来培训来提高他们的能力,这不展开说了。

第三是创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将广大党员的政治热情转化为建设的动力。有四个创新,创新发展党员渠道,注重在致富能手、青年骨干和种养专业户中发展党员,能够带头致富,也能够带领群众致富。创新党员学习培训方式。创新党员发挥作用途径。创新党员的考评激励模式,实行村民评议党员活动,“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固本强基,有效地改变了平地村原来班子不强、思想落后、发展滞后的(),这是以固本强基为发展契机。

以“三化并举”为实现途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省委和市委的指导下,平地村确立了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三化并举”的战略举措。一是实行“工业带动”、“工业富村”。以万象工业城为发展工业的先锋,盘活土地资源,营造良好的招商环境,通过“土地出租、厂房出租、场地出租”等方式,吸引各地客商前来投资置业。目前,工业园已经开发土地138万平米,吸引了18家企业落户。同时,出租村集体用地,组织本村富余劳动力进厂务工。随着工业项目的增加,流动人口的积聚,村经济得到了兴旺。二是走农业产业化之路,通过引进外地客商开发、引进龙头企业和异地党员联营合作等多种渠道,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村民种植经济作物146亩,产值达到250万元。另外一个方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规划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立了农业技术的培训室,与高校合作建立农业教学实验基地,建设平地春雷网,通过信息化促进农业的市场化。

三是改旧建新,推进城镇化建设。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村,一方面搞好各个村民小组的硬底化、净化、绿化、美化工程,另一方面,规划建设了一个十万平方米,集办公楼、农贸市场、小学、幼儿园、文化广场、社区卫生服务站、星光老人之家、绿化带、路灯、住宅、商铺等配套功能设施于一体的平地新村,形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村的雏形。通过“三化”并举,平地村经济发展水平大大提高,不仅初步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还促进了平地村民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工人和公民的转变。

以民主管理为政治保障。平地村把民主作为建立新管理机制的灵魂,探索一条富有农村特色的“核心+民主”的民主机制,为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提供了制度保障。一个是创新群众参与机制,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管理制度,形成了重大事项“村班子拟定方案——村民酝酿——征求意见——村民代表大会表决”的村民自治机制。他们有一个很好的经验,就是“板凳会议”,也就是说大家带板凳来议论,自由发表意见和建议。第二是建立“两委班子议事会”,一个是村委一个是党支委,确保村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和村民自治的协调与统一。三是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建立和完善了村务情况通报、村务工作征求意见、民主决策、进村入户等制度。四是建立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成立村务监督小组,规范村务公开,建立健全罢免卸任机制,由群众对村干部进行业绩考核和评议,实行罢免。通过生动深入的民主政治建设,村民对村务工作热心了,积极了,主动了,有效地凝聚了民心,调动了民智。

以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一个是培育新村民,树立新风尚。打造以“求变、求富、求强”为内涵的新“平地精神”,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宣传教育活动,“争当文明平地人”主题活动,提高村民的素质。活跃文化生活,定期举办各种文体活动,增强村民的文明意识和集体意识。开展卫生建设村组竞赛和卫生公约大家谈活动,增强大家的生态意识。加强了社会事业建设,特别是优先发展了教育事业,已经投入了二百万元兴建平地新小学,建起藏书量一千多册的青年书屋,设立邹鹰助学奖学金,开办成人夜校。发展卫生事业,开展农村合作医疗,目前参保率已达到52%。加强社会关爱,开展助困和慰问活动,建设星光老人之家。今天的平地村村民安居乐业,邻里和睦友好,文明礼貌蔚然成风。

新的发展思路带来了新的发展成效。回顾平地村近年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动实践,我们认为可以有几点带有普遍性意义的做法和经验。

首先,要坚持观念先导,切实重视为什么要建设新农村的问题。我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三个引导。刚才欧广源书记也提到,三个先导是观念引导、典型引导、政策引导,观念是在前面,观念问题关键是转变干部的观念,形成发展的内在动力。观念不改变,还是等、靠、要,没有办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调动自我的积极性和能力。平地村抓住了村班子和党员的观念改变,通过他们领导和带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解决了群众过去那种依赖的思想,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这是第一点我认为他们很好的经验。

第二,要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解决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的问题。平地村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村、培育现代农民的总体要求,围绕农村产业园区化、居民社区化、生产规划化、组织合作化、保障社会化、环境生态化的基本思路,制定了《阳东县北惯镇平地村实施固本强基工程三年工作方案》,按照规划分布实施,通过这个规划我们看到平地村整个空间结构体系、现代产业布局体系、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人居生态环境体系等专项规划建设的蓝图,我们可以看到平地村这样一个规划,可以成为全省固本强基一个示范点、农业示范村、园林生态示范村和著名的民营工业村,这样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促进。

第三,要坚持依托县域经济,统筹解决怎样建设新农村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除了观念之外,很重要一点就是要有一个经济基础,没有经济物质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一句空话,通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来推进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这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物质基础了。平地村实施“三化并举”,正是把握了广东省和阳江市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有利形势,抓住了地理条件较好、省级民营科技园坐落其中的有利条件,来整合资源,解决了经济基础的问题。在整个过程中,他们也注意到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方面,注重以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来促进协调发展,加强各项公共建设事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平地村在发展中将筹集到的资金主要还是放在公共建设上,为农民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一方面是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另外一个方面是加强公共事业的建设,为村民提供有力的公共保障服务。在工农统筹方面,坚持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两篇文章一起做,一方面是发展园区工业,安置本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一方面注重以壮大集体经济为支撑。壮大集体经济是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物质保障。平地村将农村的土地资源,采取集中创业的方式,整合土地、资金、人力等资源,达到了扩大规模和集约经营的目的,使得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解决了我刚才说的有钱办事的问题。这是他们的做法和经验第三点。

第四,要坚持上下联系动,形成合力,以创新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讲创新精神了。在平地村的建设过程中,当然首先是得益于固本强基中的领导干部挂点联系制度了,党委、政府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农民积极参与,成为建设的主体。社会各界给予了资金、技术和知识等的帮助,成为新农村建设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个部分,平地村的领导挂点推动,本身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还有社会各方面给予了支持,将三者很好的结合起来,所以在这个方面做的比较好,进步发展也是比较快。这是我们总结的四点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第三个部分,我想说一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战略思考。有一点探索性质,不一定对。从平地村的实践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认为在实践中要正确处理四大关系。

一个是外源型发展与内源型发展的关系。这是我们概括的。我们根据平地村发展的启示,我们认为要协调好外源型发展和内源型发展的关系,既要重视外部资金的投入,更要重视壮大本地的经济。开始我们要招商引资、征地办厂打开局面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还是要结合实际,既发展本地的支柱产业与特色产品,这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第二,既要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更要着眼于就地发展。人口以农村人口为主,农村人口庞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记得温总理说过,中国农村人口很多,不可能都很快变成城市人口。将来的模式是这样的,就算去城市务工的人,他也是经常回到农村住的。这是一个特点。另外从国际的经验来说,就算是城镇人口占到了百分之八九十了,但是住在农村的人口会占到百分之五六十,德国就是一个例子。一个方面我们要想到农村要解决它的劳动力的就业发展与经济,第二要改变村容村貌,搞好农村的建设,让大家很高兴的像是住在城市里一样回到村里居住,将来如果平地村很好,我们广州人可能都会来这里居住了,当然可能交通有一点远。决定一方面要通过工业化、城市化转移农村人口,另外一方面要立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劳动力问题。第三要根据自身实际推进工业化,更要着力加强农业与农村自身发展。第四既要面向外部的需求,更要面向农民和农村内部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立足于满足农民与农村的自身发展需要来推进,同时也要瞄准外部需求来拉动村级经济的发展。

第三,制度变革与主体力量培育的关系。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政府要在新农村建设的推动阶段成为投资建设和指导的主导力量,农民是建设的主体力量,社会各方面力量,包括非政府组织,是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相互联系发挥作用的纽带和平台。我初步了解,韩国也是这样。这些力量要组合好,要通过制度与组织的创新发展,形成壮大建设新农村的合力。要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完善政府体制,推进农村综合体制改革。要加快农村组织的创新,从平台村的实践看,村委两班子实际上承担了组织农民的功能,从农民面向更广阔的市场来看,还需加强农民自身的组织建设,特别是要允许、引导、规范农民的专业合作组织。比如说发展行业协会、农业协会等经济组织,为农民和农业生产服务,提高农民在市场中的吸引能力、谈判能力、经济能力,而且还可以在一些方面通过文化活动,组织文化发展,有利于调和矛盾、提高素质、活跃文化氛围。要积极发展各种社会力量,平地村在发展过程中社会力量发挥了很大作用,但这种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源于政府推动,作为社会力量的自发性、专业性需要进一步提高,应该在社会组织结构的调整中发育更多的中介组织,来发挥社会方面的作用。这是第三个关系。

第四个关系就是面向现代与传承传统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坚持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人文指标的统一。我们搞现代化不是以农村取代传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着眼于现代与传统的结合。第一,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风貌相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活方式,应该具有现代生活的健康特征,又具有传统社会的乡土风貌,不是说将城市的那种情况都搬过来。当然我们在传统的方面有一些东西要改,比如说传统的陋习、卫生习惯等,但是农村中的乡土特色、地方特色不能改,保护好地方的人文风情、民俗风情,多姿多彩各有特色。第二,现代精神与传统美德相结合,新农村的新农民必须是现代社会新公民,具有现代精神和传统美德相结合的新的精神风貌。现在我们不要走弯路,现在很多农村民风很纯朴,传统好的东西我们要巩固要发挥,要在意识上和时代性上赋予新的精神风貌,比如说一些权利意识、义务意识、法治意识、民主意识、市场意识等等,过去那种勤俭节约、诚信知礼等,我们要保持。第三,现代制度与传统风俗相结合,现代制度以其理性精神、契约化的形式对于农村村务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具有根本性作用,乡村的传统风俗以人情关系,、血缘和地缘等文化力量促进了乡村的和谐发展。平地村在加强现代民主制度的建设同时,就十分重视乡规民约的作用,把全体村民反复讨论,上下酝酿的“村规民约”变成村民的“小宪法”,规范思想和行为。

1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思考 篇十

识和思考。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只有千方百计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我们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指导、发展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扩展了大棚西瓜、地膜花生、设施蔬菜、优质瘦肉型猪、奶牛养殖“三种两养”五大特色农业基地,大棚西瓜、设施蔬菜、地膜花生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0万亩、6万亩和15万亩,奶牛、生猪常年存栏量分别达到3万头和38万头,被评为“xx大棚西瓜之乡”、“xx花生之乡”和“国家食品工业基地县”。扶持发展了xx、xx等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进了花生、西瓜等深加工项目,新建改造了xx花生米、xx蔬菜等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条,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2005年,全市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到28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41。指导建立了西瓜、生猪等48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组建了5000多人的农村经纪人队伍,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的流通能力,使农民在流通环节上得到了最大收益。另一方面,加快农村非农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了xx板材、xx石雕、xx电热毯等8个各具特色的乡镇工业小区,引导现有和新建企业向小区集中发展,靠产业聚集扩大规模,增强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拉动农民增收。规划建设了107国道和xx、xx公路两侧经济隆起带,制定优惠政策,引导鼓励农民沿路投资置业,开店办厂,在全市形成了大上快上民营经济的热潮。采取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租赁承包等方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同时,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力度,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非农收入。200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72元,同比增长9.2。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有努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升农村文明程度,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不竭的动力

我们把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加大农村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等文化阵地建设力度,为农民茶余饭后、农闲时间读书、看报,学知识、学科技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农村“两室”,乡镇成人学校等教育资源,定期举办先进适用技术、法律法规等培训班,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知识和农业科技水平。深入开展“公民道德进万家”活动,坚持不懈地对农民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农民知荣辱、明是非、树立现代文明新风。引导农民成立鼓乐队、秧歌队、戏曲班等业余文化小组,经常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娱乐活动,寓教于乐,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化品位。指导各村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增强了广大农民自我约束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会等群众组织,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有效遏制了农村封建迷信、赌博和红白事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一对好婆媳”、“友好邻居”等评选活动,树立、宣传文明进步典型,在全市营造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新风尚,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标志。只有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才能彰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魅力

11.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新农村;农民素质;农民增收;农村环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这五句话描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蓝图,也概括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任务,它表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几个方面的建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同时也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建设新农村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素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农民。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培养千千万万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是让农民得到好处,得到更多实惠,享受发展成果;另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广大农民自下而上地积极参与。但是,我国农民的文化水平状况却不容乐观。有关资料显示:全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小学及以下的却占38%,还有7%不识字或识字很少。提高农民素质已经刻不容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促进科学文化知识传播,推动学习型农村的建设,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新农村建设要提高村官素质

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关键在于培养和谐村官。没有和谐的村官,就没有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那么,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就得不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很难出效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个村能否涌现出各方面素质较高的带头人,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积极用新的理念教育引导农村基层干部,提高他们加快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此,需要重点从三个方面加以引导:一是坚持持续发展的观念,以经营者的眼光和头脑谋划工作,以经营企业、经营城市的理念和模式来经营村庄,保持村庄持续发展的强势;二是树立民主法制的理念,把坚持党的领导、村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村、以制治村有机统一起来,使村长管理走上民主化、法制化轨道;三是强化模范表率的意识,以诚待人,以情感人,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村庄的带头人。健全村级组织很重要,起着凝聚人气的作用。农村组织应该办些企业,农民仅仅靠种地只能解决温饱问题,离走上富裕之路还相差很远。因此,村里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办些企业,以工带农,促进新农村建设,使农民走上富裕的道路。

三、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21世纪的中国“三农”问题,直接表现出来的是收入问题,其实质则是就业问题。由于中国工业化加速时期的产业结构急剧变化,1978年至1997年,中国累计从农业中游离或潜在性游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已达27143万人;从1998年至2010年,预计还将从农业中游离出18578万人。按照统计公布的数字,2001年农村劳动年龄人口是4.19亿,而按照现在的生产力条件,大概只需要2亿的劳动力。客观上要求劳动力结构必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种经济结构的急剧变化,对就业形成的压力,已经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1998年,江泽民清醒地指出:“实现跨世纪发展的目标,难度最大而又非完成不可的一项任务,就是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增加农民收入的前提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方面要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总和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另一方面要切实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此外,还要使农产品面向市场,满足市场需求。如何引导农民的生产面向市场,这就需要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种形式,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农产品经纪人协会无疑是新农村建设中的新生力量。这些组织中的农产品生产和营销的专业大户在与市场对接中逐渐形成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从而效地减少务农劳动者的市场风险,增加他们的收入。

四、发展农村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

目前,我国农村教育还存在忽视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教育,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体系不健全,教育资源分散、布局不合理,教育经费短缺等诸多问题,从而造成农民受教育程度还不是很高,农民整体素质提高较慢,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都离不开农村的教育发展。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就是发展农村教育。要发展科技,要使科技能够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就必须有相应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强化农村的人才培训和教育,尤其是成人教育就成为提高农业科技化的关键。这就需要政府下大功夫、花大力气、脚踏实地稳步推进。教育援助款项应重点应用于对农村知识青年、复员退伍军人、农业科技示范户、科技致富能手进行实用技术与推广、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与销售、信息技术应用、经营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教育。同时全面实施“农村知识援助工程”,一方面制定相关政策引导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服务农村;另一方面通过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方式,将高等教育延伸到农村,尽快为农村第一线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是”的农业技术、工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使他们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带头人,从而推动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保护农村环境

目前,我国因城乡建设、矿产开采、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原因,每年减少耕地达数十万公顷,由于城乡工矿企业“三废”物质的大量排放和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生长激素等化学物质的不合理施用,使土地、水源、生物等农业资源遭受严重的污染和破坏。我国现存耕地中,有0.1亿公顷受工业“三废”的危害,0.13-0.16亿公顷受农药的污染,30%的耕地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全国每年流失土壤达50多亿吨,丧失肥力4000万-5000万吨;全国已有82%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已有15%20%的动植物物种的安全受到威胁,有些珍贵的农作物品种和家禽家畜品种已经绝迹。我国资源相对不足,而利用效率却很低。我国年均降水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5%,利用率只有10%左右,绝大部分白白流走了。近年来,我国旱情十分严重,水资源极其紧张,但浪费却相当严重,引黄灌区下游输水损失达30%-50%,河西走廊一些渠道,水量损失竟高达60%-80%,全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不到40%。在一些大水漫灌农田的地方,每亩每次用水量高达150立方米。全国农村每年有多种农作物秸秆6565万吨,绝大部分作为燃料,浪费掉了95%的能源,仅获得了5%的热能,而有些直接在田间烧荒的做法,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保护环境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农民自身乃至几代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发展农村经济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真正实现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确实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12.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篇十二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举措, 2006年, 中央又正式发出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一号文件, 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措施。全国各地积极响应, 有的地方正在积极行动, 有的地方正在酝酿新的政策措施;有的地区已形成自已的经验和特色, 有的地区正在投石问路, 大胆尝试……但是也有少数地区曲解中央文件精神,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认识上的种种误区, 大拆大建, 结果是资源浪费, 农民怨声载道、怒气冲天。笔者认为, 要推进新农村建设, 应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意义, 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要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抓住工作重点, 消除各种认识误区。

一、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远意义

(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能够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本质。

为了推动全党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可见,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也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如果说改革初期应当注重“先富”的问题, 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 那么现在——改革的中期阶段, 则应逐渐注重“共同富裕”这个主题, 让“先富”帮“后富”, 让“先富”带动“后富”。众所周知, 由于种种原因,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正逐步拉大, 这是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城乡贫富差距现象若不予以认真解决, 不仅会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还会失去民心, 直接危及社会的安全运行, 动摇社会主义基础。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那样, “如果导致两极分化, 改革就算失败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是为了以城带乡, 以工哺农, 缩小这一差距, 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能够更好地推进党的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进程, 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20世纪末已实现了前两步, 人民生活总体上开始达到小康水平。为了如期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的三个阶段性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大体用20年时间, 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十六大报告指出:21世纪的头20年, 对我国来说, 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和人民的奋斗目标是明确的, 完成目标的时间是有限的。可是我国的农村面积占了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 农民近9亿, 2004年全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仅有2, 936元, 2005年3, 255元, 2006年……照这样的速度, 2020年又如何使我国的人均GDP达到3, 000美元以上?如何使我们的小康社会惠及十几亿人口?如何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正是为了以城带乡, 以工促农, 缩小城乡差距, 让农业发展起来, 让农民富裕起来, 让农村现代化起来。

(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抓手。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胡锦涛指出, 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眼下, 城乡收入差距已超出了必要的限度, 严重损伤了马克思主义的“人人共享、普遍受益”这一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挫伤了大量农民的积极性, 甚至有可能带来社会动荡, 破坏社会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是为了扭转这种贫富分化的现象, 构建城乡和谐发展的新局面。和谐应该是整体的和谐, 包括城市与农村的和谐。但以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要解决这些问题, 光靠局部的或以往的单项改革、单个政策措施解决不了问题, 必须开展一场全局性、综合性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家应看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为了农村、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 而是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抓手。

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新农村”本身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中国的乡村建设早在20世纪20、30年代就开始了, 当时是以梁漱溟、晏阳初等学者为代表发起的一场具有改良主义性质的乡村建设运动。解放前的土地革命,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改革开放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自治制度、税费改革等, 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一贯重视农村建设, 也说明如何建设农村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追求。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2006一号文件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等于20、30年代的乡村建设, 也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次革命或改革。

(一) 整体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大要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特征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个字。这二十个字从物质、精神文化、环境建设和政治等多个方面系统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 与以往“大多集中于单项制度突破、着力于某一方面改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税费改革等不一样, 目的在于建立一个物质与精神、政治与经济、生产与环境等各方面都能协调、全面发展的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笔者目睹少数地区只热衷于“村容整洁”等能够短期出政绩的某一个方面, 拆旧房、建新房, 拆平房、建楼房, 甚至拿贷款盖别墅, 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这分明是对“五大要求”断章取义, 其结果只能是劳民又伤财, 不仅打击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 而且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与权威。把握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大要求”之间的关系, 就能真正认识到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而系统的工程, 从而立足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二)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背景。

通常认为一个国家工业化进入中后期的标志是:人均GDP 1, 500美元以上, 农业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在15%以下, 非农业就业率在70%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 我国人均GDP 2005年约13, 943元人民币,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005年已下降到约12.5%, 非农产业已取代农业成为我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领域, 这说明我国已步入工业化的中后期。因此,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 我国已经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阶段;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准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这一背景, 既可以防止犯“忽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片面以农村建农村”的错误, 又可以防止犯“过分强调‘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而忽略农村对城市仍应有的支持作用”的错误, 构建城乡良性互动机制, 实现城乡一体化, 从而真正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 统筹城乡发展。

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提出“五个统筹”的发展思想, 并且将“统筹城乡”放在“五个统筹”之首, 突出了城乡矛盾问题的重要地位。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中国已进入“以工补农, 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可见,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 是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也可以看出高层决策者们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决心坚定。那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全面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观,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规律, 开拓新农村建设思路。

(一) 要确保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协调发展要求我们认识到新农村建设不是单纯追求经济目标的建设, 也不是追求其中的一两个方面, 而是要全面推进农村生产、生活、乡风、村容、管理等方面的建设, 使农村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 实现农村全面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则着重要我们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 少数地区滥砍乱伐、严重污染环境、杀鸡取卵式的发展是要不得的, 要注意处理好农业生产与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 要体现“统筹发展”的思想。

要实现“五个统筹”之首的“城乡统筹发展”, 必须推进农村建设。由于长期以来城乡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 导致我国农村发展滞后于城市发展, “三农”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只有着力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 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刺激农民的消费需求, 扩大农村需求市场, 拉动内需, 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 才能让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 保证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三) 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即“以人为本”, “人”在这里指的是农民,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 政府的作用固然很重要, 离不开他们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建设规划, 离不开他们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引导社会相关资源向农村倾斜, 也离不开他们构建一套工农、城乡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 ……但我们要看到政府的这种作用只是一种引导作用、服务作用, 新农村建设的真正主体依然是农民, 政府要引导农民、扶持农民, 不能包办代办代替, 更不能违背农民的意愿, 只有靠农民自己内在活力和自主创业, 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的发展。以人为本, 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说穿了就是以“农民”为本, 以农民的愿望、利益为本, 一切从广大农民的愿望和实际出发, 尊重农民, 依靠农民, 激发农民的创业激情和创业精神。当前中国农村的落后, 说到底还是人的落后, 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民传统的观念,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发展农村教育, 提高农民素质, 使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人, 承担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担, 创建农民自己的家园。

(四) 坚持集约式经济增长方式。

集约式经济增长方式, 简单地说就是“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 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经济方式的转变, 早在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就明确提出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但是十多年过去了, 迄今仍然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在唱主角, 资源产出效率大大低于国际水平。最近几年, 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拼资源、拼消耗, 实际上是“以资源换增长”, 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只能带来“低循环、低协调、低效率、低效益”的结果。因此, “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的奋斗目标有: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单位GDP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耕地减少过多状况得到有效控制……这些目标都表明党和政府决心走科学发展的道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正是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重要方面, 它不但可以缓解或消除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种种弊端, 而且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定要避免过去那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走一条重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和经济质量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集约发展原则要求严格保护土地, 尤其是耕地。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本来就十分突出, 耕地的流失更令人不安。从国家统计局2003~2006年四年统计公报可看出, 从2003年到2006年流失了400.5万公顷, 2003年一年流失高达253.7万公顷。这些土地的流失有沙漠化等自然原因, 更有人为的原因, 一些地方大搞“圈地运动”, 大兴开发区, 结果是开而不发, 据统计, 省级以下开发区征地后的土地闲置率高达40%以上。因此, 要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指标, 为发展农业生产留下最宝贵的耕地资源。集约发展原则还要求重视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 广泛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且清洁的能源, 调整农产品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 发展生态农业, 发展大农业, 发展循环经济, 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 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力度, 建起令国人骄傲、世人向往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立足实际、实事求是, 建设各具特色的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没有统一模式, 我国幅员辽阔, 农村情况是千差万别, 平原和山区、深山区和半山区、东部和西部, 北方和南方, 各具不同特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立足实际, 分类指导, 统筹兼顾, 突出特色。

(一) 针对不同地区自身的实际。

如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经济水平、制度环境、人文历史、发展机遇等方面的差异, 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和最佳的发展道路, 解决当地农民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比如,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大部分农村发展基础较好, 道路、饮水等基本设施以及农民住房等家居设施已基本改善, 可以走“高成本推进式”或“高成本加速式”的新农村建设道路, 像江苏的华西村, 浙江绍兴的部分农村走的基本就是这种模式。对贫穷落后的广大中西部农村, 尤其是南方广大低山丘陵地区的农村, 可以借鉴“赣南模式”。各地还应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其他先决条件发展特色经济、品牌经济, 如浙江省德清县雷甸镇杨墩村, 利用本地上千年的枇杷种植优势, 全力发展观光农业;广西省百色市隆林县者浪乡央腊村, 借助当地养殖业、果业比较发达的优势, 采用“猪-沼-果”、“猪-沼-菜”、“猪-沼-渔”等模式养猪、种果、养鱼, 发展生态农业。

(二) 根据不同城市带动周边农村能力的大小和不同地区的工业反哺农业能力的强弱选择相应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速度。

我们应注意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理论是“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带动农村”, 也就是说,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应该在城市、工业的帮助下实现的。可是目前不同城市带动周边农村的能力和不同地区的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差异巨大, 因此, 不能不顾现实情况, 盲目攀比, 搞同一模式、同一速度, 一刀切, 一定要量力而行,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参考文献

[1].李利群.试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选择[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6, 3

[2].尹世洪, 李志萌.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J].老区建设, 2005, 6

[3].李斌, 魏兰菊.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两类差异[J].湘潮 (下半月) , 2007, 2

[4].李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几个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 2006, 8

[5].蓝海涛.我国部分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 2006, 3

上一篇:读书有感的散文下一篇:计算机导论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