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介绍

2024-09-30

传播学介绍(共11篇)

1.传播学介绍 篇一

新闻传播学专业申请之三大名校专业设置介绍

引言:很多申请人的梦想都是能够进入美国TOP的牛校,但是对于究竟应该选择哪个牛校的哪个专业更适合自己,这恐怕是很多申请想知道的问题,所以这期我向大家介绍一下美国三大新闻传播学院的专业设置。

1、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他的新闻研究生院的特殊性在于,伯克利大学在教学方面比较注重的是商业新闻的报道(Business Reporting)他的商业报道在美国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他的专业设置为:

Business Reporting

Documentary

Environmental and Science Journalism

International Reporting

Investigative Reporting

Magazine

New media newspaper

Photojournalism Radio Television

Urban Reporting

2、Columbia University

哥大的新闻学院也是以商业务实报道著名,但是他与Berkeley的专业设置相比还有他的不同之处。他的研究生教育一个是以培养研究型为主的M.A Program还有一种是以培养实际应用人才为主的M.S Program.授课方式多以实际新闻采访报道为主---提供大量的新闻采访实习机会。他的专业设置为:

M.S Program: journalism, newspapers, magazines, television and radio programs and new forms of media.M.A Program: Politics, Arts & Culture, Business & Economics, and Science.PHD Program: Journalism and Public Life, Social Impact of Media, Economic, Legal, and Policy Aspects of Communication3、Syracuse University

雪城大学的NEWHOUSE SCHOOL是美国一个以大众传媒著名的传媒学院。而他的Media Studies偏重于学术类的研究。Newhouse的TRF、PR、Advertising、broadcast等专业比较有名。他的专业设置为:

Mass communications

Advertising

Arts journalism

Broadcast journalism

Documentary film and history;

Magazine, newspaper and online journalismMedia management;Media studies

New media;Photography

Public diplomacy;Public relationsTelevision, radio and film

2.传播学的本土化传播学的本土化 篇二

几乎与施拉姆的中国之行相呼应,传播学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来到中国,既“随遇而安”,主动适应中国文化场的特质与规约,又“攻城略地”,吸纳了中国文化特别是人文学科的优势,不断拓展与前行。2002年由田中阳主编的“传播学研究丛书”的“主编导言”,就对中国传播学的发展前景作了分析:“决定传播学在中国发展命运的最根本性的问题还是本土化的问题。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才能使传播学有效地为中国社会服务。”因为“本土现实文化始终是一个社会文化环境的中心或内核,而传统文化则早已渗透到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中,成为其安身立命的基础和接纳外来文化的母体。故异质文化要进入某个民族的文化场,必须接受‘改造’,使之能与这个文化场相融合。这就是外来文化的本土化、民族化的过程”。但是,中国独有的伦理型文化及其价值观渗透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包括传播等各个方面,人际观念的不平等导致传播观念的不平等,人际关系的不平等导致传播关系的不平等;中国的封建积习深重,形成了不利于传播学发展的社会机制,比如对受众地位的忽视导致千报一面、千台一腔,在某些历史时期甚至走到十分荒谬的地步;对信息反馈的极其漠视使社会决策系统经常性地陷于失控的“偏瘫”、“截瘫”或“全瘫”;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还不成熟,权力寻租,包括官媒合一、官媒勾结及官商媒共谋等,都为传播学的植入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基于此,中国传播学的本土化较之西欧与日本,其难度大得多。

从“传播学研究丛书”的“主编导言”确立基本思路与理念开始,田中阳先生就一直执著于构建本土化的中国传播学,到五十万言的《蜕变的尴尬——对百年中国现代化与报刊话语嬗演关系的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一书出版,则将思维系于“话语”这一关键词,以二十世纪百年时间为跨度,在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与报刊话语互动互应的嬗演关系中,对传播学本土化建设进行了话语创变和理论实验,是本土化传播学的一项突显成果。

读完《蜕变的尴尬》一书,领略中国百年报刊的无限风光,感受百年中国现代化与报刊话语嬗演之互动互应关系,体验中国传播的深沉蕴含,悟思中国特殊社会文化环境下传播学发展的艰辛,更知该书对中国本土化传播学建设的意义与作者“磨剑”之不易!传播是社会的传导神经和雷达系统,是一种人伦秩序的体现,是一种文化形态;它不止是信息的流通,乃是决定一个民族性格和命运的陶炼方式;“对话”的不同方式决定着不同民族的历史本质,尘封的报刊文字就是历史舞台上各种“喉舌”的声音的活化石。把准中国百年报刊复杂多样的话语系统及其特质,探寻现代化与之互动嬗演的关系,就必须百年报刊走一遭,同各种人物对话,与不同记者编辑交流,让新闻事件变得鲜活,使历史舞台重新敞亮,聆听其歌哭与呐喊,在百年话语空间与精神表达中过滤、凝练、提升中国特色的传播学。为此,田中阳先生集几年的报海“瓢饮”之取,连书房也变成了“报池”、“报湖”,比如《申报》,从1895年到1949年终刊,有五十四年;天津《大公报》从1902年创刊翻到1949年也有四十七年;长沙《大公报》从1915年创刊翻到1927年它被查封,有十二年……或数码相机拍,或复印、摘录,其间做了数千张卡片,复印上万张报刊材料,光《新青年》就至少翻阅五遍,做了数百张卡片……因为浩如烟海的报刊话语正蕴含着中国本土化传播学的主体内容。

《蜕变的尴尬》并非单纯的新闻传播史研究,因为紧密联系中国百年现代化历史进程,背景宏阔、史料杂多、主旨庞大,要以史料为依据来布局问题域,必须有合乎规律的入思方式和逻辑框架,把散于无边的史料之海又具内在联系的报刊话语文本,围绕现代化这一主题进行范畴化处理,把人物、事件、话语及其与社会、文化的复杂关系和作者自身的感受类型化,从中提取“科学”、“民主”、“民族”、“喉舌”、“反馈”、“客里空”等关键范畴,组成体系之网的关节点。

《蜕变的尴尬》从报刊文本和话语传播的特定历史语境出发,挖掘其“元历史”,返回话语现场,采用叙事史忠实于话语文本的方法,从中探寻中国本土化传播的特质与源流。“‘赛先生’功盖百年”,《新青年》作为五四时期赛先生的中心讲坛,不遗余力地宣讲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理念,以其独到的科学话语传播为中国文化树立新的参照和“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的革新精神,其有形和无形的话语构成了纯粹的经典文本,是中国传播学研究的重要参照。与《新青年》相呼应,湖南《大公报》作为地方报刊的代表,以其世界意识、现代品格和对科学民主执着不渝的追求精神,形成了独特的话语传播方式。从百年报刊科学话语的演进,可以看到“科学从书生的言说变成富国强民的战略大计,变成亿万中国人民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第一生产力’的历史轨迹……但‘疗愚’的这条线却波折起伏,极为坎坷,‘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八九十年代伪科学长达二十年的泛滥,都是愚昧的充分展现,而报刊却成了愚昧话语的积极传播者,这表现了百年报刊科学话语蜕变的尴尬,百年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艰难曲折”。从百年报刊话语中科学与封建迷信、伪科学的交锋,极左思潮的反科学性对当代报刊科学话语的影响等,均能透析百年中国现代化与报刊话语的深层关系,窥视中国传播的内在症候。

3.传播学介绍 篇三

第五章 新闻传播要求

真实、客观、公正、全面、快捷

第一节 新闻传播的真实要求

一.新闻传播必须真实

新闻传播的真实性:新闻报道与所反映的客观现实的相符程度

新闻报道是客观事实在传播者头脑中的反映,通过某种符号向受传者发布的物化产物

这外化物(认识主体的产物)必须同报道对象完全一致,否则就是假报道或失实报道

新闻传播必须真实,是传播效果的要求,传播必须致效,是传播活动的终极目的

确保:传播的事实有根有据

传播的过程事实求是

传播的结果与事实原貌完全一致

原因:传受双方都要求新闻传播的全过程事实求是,不增添任何附加的成分

新闻传播基本规律要求,只有通过提供事实的报道,才能实现新闻传播的使命

如实报道是实事求是认识路线在新闻传播中的运用,也是对传播工作者的要求

二.新闻传播真实性的科学含义

事实真实 最基本要求,也称细节真实

新闻事件的新闻要素,即5个w要确凿可靠

要素的细节描绘要有根有据

引用的一切资料要求可靠

总体真实 新闻报道的全部事实与实际生活中的同类事实,完全一致

本质真实 通过事实的报道揭示该事实发生发展的原因及其本质

三.不真实新闻的成因及防治

(一)新闻提供者 品质不良

(二)新闻采编者 品质、知识、作风等方面原因

(三)新闻把关人 因私利或小团体利益,走形式主义,造成严重社会影响

防治 从思想上认识新闻失实的危害性严重性,重视并克服新闻失实

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健全严密的防治失实报道出笼、严惩造假的规章制度

做好新闻报道队伍的清理整顿工作,剔除品质不良、弄虚作假者

推动新闻立法,运用法律武器,同以假新闻谋私的不良现象作斗争,制裁造假者

整顿党风、淳化民风,领导带头,提倡真实新闻,反对虚假报道

四.新闻传播真实性的全面把握

(一)对社会生活的总体认识

准确把握真善美、假恶丑两大类事实的报道比例

(二)新闻传播中正反两方面的准确把握

对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有正确认识,新闻报道上有适当反映,做到总体真实

(三)新闻传播流量的科学调控

新闻传播的流量,应反映和维持社会各方面质与量的平衡

(四)新闻传播事实的道德考量

及时报道,同时不对民众产生更大伤害

(五)新闻传播效果的辩证制衡

有时也制越着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第二节 新闻传播的客观要求

一.新闻传播必须客观 新闻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报道

内容:新闻报道的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人物或事件

形式:新闻所显示的倾向性,通过其所报道的事实的逻辑力量实现,采用客观陈述的方法

原因 新闻报道的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必须客观,与事实完全一致

只有客观传播的新闻,才有力量。虚假新闻使受传者失去兴趣,并怀疑传播媒体

客观报道显示的新闻倾向性,受传者易于并乐于接受,从而实现传播者的功力目的

这是新闻传播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是新闻记者成熟与老练的标志之一

二.新闻传播客观性的科学含义

内容:客观存在或客观上正在发生与发展的事实

形式:通过新闻事实的客观叙述等,运用事实的自身逻辑力量显现新闻传播的倾向性

三.不客观报道

客观与立场不矛盾

直接表态等外来成分是不必要的

客观主义和客观报道有根本区别,并不是罗列事实

第三节 新闻传播的公正要求

一.新闻传播必须公正

公正性:即公平原则,或平等原则。指新闻媒介为争议双方提供平等利用媒介的机会

原因

传播者与新闻媒介的社会责任是向受众提供客观存在的事实,以及人们评价的客观情况

新闻媒介是社会之公器,传播者应向公众提供平等的机会

二.新闻传播公正性的科学含义

不以一己立场片面报道事实提供自己赞成的一方面意见;歪曲报道另一方或自己反对的意见

不以一己立场报道事实,误导受众,造成不同意见者的压力与伤害

不以一己立场,剥夺他人利用媒介传播自己立场意见的权利和机会,媒介不是个人私器

传播者负有社会责任和职业道义,保障公民享有平等的媒介使用权利与机会

传播者不享有传播自己个人意见与片面事实,和以其压制他人意见与其他事实公开传播的特权与自由

三.不公正报道之举证

(一)偏袒一方,压制另一方

(二)强扭事实,片面报道

(三)主观武断,强加于人

(四)不给更正,难以申辩

(五)作者有权,读者无权

四.公正与倾向

公正:媒介与传播者取信于民、立足社会的基础

是倾向性借以存在的基础,发挥社会效应的前提

不公正的倾向性是乏力与缺乏权威的 第四节 新闻传播的全面要求

一.新闻传播必须力求全面

指新闻传播中提供各方面的事实、情况、意见,不片面报道和隐匿事实

是社会和民众对新闻传播的共同要求,是新闻媒介和传播工作者的职业追求

原因:

全面性报道是新闻传播实现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的前提

有助于受众了解全局、认识事物整体,知晓事件全过程,根本上实现新闻传播的最终目的

全面报道与评论事实,是传播者的社会责任,是对传播行为的要求和职业规范

二.新闻传播全面性的科学含义

向公众提供全面的不是片面的,整体的不是零星的,正确的不是歪曲的事实、情况和意见

对新闻事实的报道过程完整情节详尽,具体细致报道重要过程和情节,交待说明情况不明者

对社会现象的报道提供纵横全方位材料,分析不偏颇,使公众独立得出自己的印象和结论

对争议问题的报道应充分顾及和全面报道各种情况、意见和看法,不强加自己的看法

三.新闻传播不全面之揭露与防治

(一)报道事实,只顾一面忽略另一面

(二)评论事实,只讲一面无视另一面

(三)分析报道社会现象,只注意一种倾向而掩盖另一种倾向

克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反对单纯的不顾传播规律的主观主义,是确保全面性的必要条件

四.选择与全面、典型与综合的统一

选择在全面把握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选择,是与提供较多的较全面的报道并性的

不因全面性损害选择性而模糊新闻的倾向与立场;也不因选择性损害全面性而影响声誉形象

抓典型是传统工作方法之一,是中国新闻传播的特色,是正确处理选择与全面的关系

典型报道对于重点贯彻党和国家的宣传意图、鼓舞与激励民众的进取精神有重要意义

典型报道与全面把握整体情况,反复细致地比较分析各方面事实不可分开

重视典型与综合报道都不可或缺

第五节 新闻传播的快捷要求

一.新闻传播必须迅速及时

时间性:新闻发布与新闻事实发生之间的时距,时距越小传播效果越好,新闻传播越有价值

时效性:事实发生与作为新闻事实予以报道的时距,同新闻面世后激起的社会效果的相关量

新闻产生应有社会效果的时距限度

含义更丰富,不限于快捷,但基本精神仍是快捷,及时传播时新闻致效的根本保证

原因:新闻报道的是瞬间的变动的事实,不及时的报道不仅没有新闻价值,还可能失实

新闻事实层出不穷,追求更新的事实,是传播工作者的天职

受众要求及时获知外界刚刚发生的变动,以尽快地认识和适应甚至利用这种变动

传播快捷是新闻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抢新闻与报道时机

抢新闻:指传播工作者要尽快地发现新事实,报道新近发生的变动

报道时机:指现实生活中潜存着的有利于某项报道获得良好效果的机会

选择时机应注意发表环境与背景,读者兴趣和注意的变化,实际生活和重大政策

要求:站得高看得远,能够全面从政治上把握事实

懂得正确运用战略与策略,该会即快该压即压

三.慢三拍现象及其成因

决策慢,采制慢,刊播慢

4.传播学论文 篇四

——Communication theory thesis

论文主题目:博客:传统的颠覆还是传统的延续?

论文副题目:从传播学意义上看博客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院系:美术与设计学院

专业:艺术设计

姓名:祝 肖

学号:1 1 0 5 0 7 0 2 1

5指 导 老 师:谷 月

博客:传统的颠覆还是传统的延续?

一一 从传播学意义上看博客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祝肖1105070215 艺术设计二班)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作为在传统的网络传播基础之上产生的新媒介形式----博客与传统媒体的关系。尽管博客有着自己新颖的与众不同的传播特点和方式,可是依然是对于传统媒体形式的一种延伸和补充。博客是对传统媒体的继承与发展,是对传统媒体的改进与升华。它使我们认识到这种新的媒介形式在受众身上真正实现了传播权、知情权和话语权的统一,它是真正属于大众自己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新媒介形式。但是,尽管如此,传统媒体依然有自己生存的理由和价值,博客出现的意义也并不在于把传统媒体彻底地颠覆然后取代之,而是在与传统媒体相互配合的平衡体系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共同发展,共同缔造大众媒介发展的明天。

【关键词】:博客传统媒体网络关系

前言

1998 年1 月17 日,美国总统克林顿被德拉吉“博客”了,差点丢掉总统宝座 2001年9月11日:世贸大楼遭遇恐怖袭击,博客成为重要信息和灾难亲身体验的重要来源。从此博客正式步入主流社会的视野。

2002 年12 月5 日,多数党领袖洛特被Marshall“博客”了,丢掉了共和党领袖一职;

2003 年3 月,在Salam 的“博客”下,伊拉克战争500 多名随军记者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反面教材;

2003 年5 月,《纽约时报》被Romenesko“博客”,引爆新闻史最大的丑闻之一,博客使《纽约时报》总编和执行主编下台【1】

上述的这些事件都是在最近几年里自“博客”诞生后发生在美国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新闻事件,虽然对当时的中国来说,“博客”这个名词很陌生,但不难看出博客与生活政治紧贴,并逐渐深入政治内部。也可以看出它与传统媒体有某些相似,却又有它独特的地方。这篇文章将给大家讲叙博客与传统媒体的关系与比较,将给大家呈现出一个新颖的世界。

一.“博客”的含义和特点

(一)什么是博客

“博客”一词是从英文单词Blog音译(不是翻译)而来。Blog是Weblog的简称,而Weblog则是由Web和Log两个英文单词组合而成。按字面意思就为网络日记,后来喜欢新名词的人把这个词的发音故意改了一下,读成we blog,由此,blog这个词被创造出来。中文意思即网志或网络日志,不过,在中国大陆有人往往也将 Blog本身和 blogger(即博客作者)均音译为“博客”。

“博客”有较深的涵义:“博”为“广博”;“客”不单是“blogger”更有“好客”之意。看Blog的人都是“客”。而在台湾,则分别音译成“部落格”(或“部落阁”)及“部落客”,认为Blog本身有社群群组的意含在内,借由Blog可以将网络上网友集结成一个大博客,成为另一个具有影响力的自由媒体。

Blog是一个网页,通常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帖子(Post,作为动词,表示张贴的意思,作为名字,指张贴的文章)构成,这些帖子一般是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的。而作为Blog的内容,它可以是你纯粹个人的想法和心得,包括你对时事新闻、国家大事的个人看法,或者你对一日三餐、服饰打扮的精心料理等,也可以是在基于某一主题的情况下或是在某一共 领域内由一群人集体创作的内容。它并不等同于“网络日记”。作为网络日记是带有很明显的私人性质的,而Blog则是私人性和公共性的有效结合,它绝不仅仅是纯粹个人思想的表达和日常琐事的记录,它所提供的内容可以用来进行交流和为他人提供帮助,是可以包容整个互联网的,具有极高的共享精神和价值。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2】

(二)博客的特点

1.操作简单的特点。

它是博客发展的推动力。这是博客受众多网民的青睐的最大特点。众多博客托管商在注册会员前都会标着这样的口号:“只要花一分钟,轻松拥有博客”,甚至可以称之为“傻瓜式”注册。我在介绍同学注册博客中国人时,都会说这样的话:“只要你会上网,会认识汉字就可以博客了。”操作简单不仅仅体现在申请注册的时候,而且进入管理平台后,提供模板(自主选择)、博客设置(参数变更)、日志管理(建立分类)、添加日志(记录内容)、发表日志(点击保存)、预览首页(完全搞定)。只要简单走六步,就学会博客了,开始博客之旅的第一站。

2.持续更新的特点。

它是博客生命的催化剂。博客更新速度快得惊人,如果博客注册申请了,将近半个月内没有更新过了,那样的博客可以称之为“睡眠博客”。草根一族上网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充裕,所以持续更新应该能够做得到。强调持续更新,就是了培养勤奋能力,考验坚持系数。现代社会,信息传递超级快速,更新博客就似生物的新陈代谢,没有了新陈代谢也就代表着生命的结束,而没有了更新,博客也同样失去了生命力。如果条件允许,坚持做到每天都更新,这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长久下去生命力会越来越强。

3.开放互动的特点。

它是博客交流的推广链。网络赋予了博客的开放性,博客也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私人空间了。有些草根认为,觉得推广没有必要,写博客只写自己的事情。其实,如果追求私人空间还不如去申请日记本,这样可以封闭了。如果写博就知道开放的重要性,总会有人不经意间“闯”入宝地,这便有了交流。游客与博主在给我们写评论和签留言,这时对我们博客与日志的交流。如果我们对他们进行了回复,并通过链接地址进行回访,达到互动效应,这也是种礼节性的来往。因此,利用开放互动的特点,可以 交流推广,形成固定的博友圈。

4.展示个性的特点。

它是博客精彩的原动力。博客主体是草根本人,因为每一位草根都可以通过博客载体,来展示自己的个性。可以简单地从日志内容,博客界面,文章数量,日志分类,人气指数,体现出博主的个性。同时,现在博客也越来越自主化,DIY 博主可以换上心爱的背景图片,可以使用喜欢的字体颜色,可以增添动感的特效 代码。

总的来说博客是一种新兴的电子媒体和信息传播渠道。具有如下显著的特点:

即时性。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发布和传播信息。主要包括文字、图像和音响信息。

方便性。发布和传播信息所占用的社会资源最少。

自由和开放性。它是自由度最高、开放性最强的一种电子媒体。

灵活及丰富性。它是最灵活的一种电子媒体。小说、诗歌、散文、时评、通信、日记、经济、究论文、电子杂志等等,形式极其灵活,内容无限丰富。

平等互动。作者与读者之间能随时互动。

零门槛。对作者和读者几乎没有任何约束、限制,当然必须受到起码的道德、法律、宗教、仰、政治和文化等等客观因素的限制。

大众性和广泛性。作者和读者的无限广泛性。广义上说,它的作者和读者群是趋于无限大的集合。

二.博客带来的传播学上的意义

1.就传播者来说,博客是一种“零门槛进入”的网上个人出版方式,不需要任何“技术含量”,网民只要上相关网站注册、申请免费空间,几分钟之内就可以拥有自己的博客,整个过程非常简单。随意写作,随时发表。

2.就受传者来说,受众是讯息的接受者和反应者。博客的传播一般有两部分受众:传播者希望信息达到的人和在网络中偶然接触博客的人。因此,受传者既有指定性又有随意性。受传者在博客传播中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主动性,传播者和受传者在博客空间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整个博客传播的过程,是最终达到传受主客体合一的局面。

3.就讯息即传播内容来说,博客的传播内容是“多元化”的,它更新速度快,几乎没有固定的周期,甚至每时每刻都在出版,而且也没有出版形式和格式的限制。博客内容几乎覆盖了所有的领域,不仅在量上丰富,内容也非常广泛。

三.博客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第一,博客是大部分内容来源于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离不开传统媒体。

“博客作为个人出版的最新形式,它的部分力量来源于传统的主流媒体,来自巨型的媒体集团。”【3】博客之所以能在很快的时间内得到信息,跟传统媒体是离不开的。从某种程度来说,他们俩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分工合作的。传统媒体为博客提供信息,然后以博客为主,迅速向四周传播。

第二,博客是传统媒体内容的补充。

大家都知道传统媒体每天传播的媒体内容,有一半是由六大媒体集所

控制。他们有时有顾忌,又是为了私人利益,在报道的时候会遗漏许多信息,或者故意隐瞒等等。蒙蔽了许多事实,让人们了解到的真相不多。而博客是一种自由隐蔽的论团模式,所以他不会受任何东西的压制,也没有什么顾虑,往往会报道出许多真实完整的事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媒体的不足。所以说它是传统媒体内容的补充。

第三,传统媒体内容的监督和预警。

上面咱们说了传统媒体每天传播的媒体内容六大媒体集所控制。所以有时因为某些原因而去制造一些不存在的事件。比如《纽约时报》的执行主编和总编辑,因为假新闻事件而被迫辞职这个事件。从中可以看出博客在一定程度上监督了传统媒体内容的传播。

总结

“博客” 作为一种真正属于大众的自由媒体或是共享媒体,具有着积 极的巨大的潜在的力量。它真正实现了知情权、话语权和传播权的统一,正日渐赢得大众更多的共信力。可我们也要看到,无论博客有多新颖,它都不是对于传统媒体的否定和对立,而是与传统媒体相互取长补短的。博客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媒体的,尽管它有它独特的优势。总之,一句话,它们就是父与子,母与女的关系,没有什么替代,在未来,只有彼此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注释:

【1】方兴东王俊秀 《博客——E 时代的盗火者》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 年8 月第一版前言 第 5 页

【2】http://baike.baidu.com/view/1509.htm

5.传播学考研(模版) 篇五

(2012-04-11 10:11:10)

我是2012年以应届生的身份跨考新媒体,初试专业课成绩史论110,业务122。对于公共课的复习没有多少发言权,专业课倒是有很多经验和大家分享。

首先大致介绍下我的情况,我的本科是普通的211,本科专业是文学类,2011年5月才开始考取清华传播学研究生,从这个时候开始入门看专业课的书,并做笔记。暑假7,8月有实习,所以基本都是晚上看两个小时,也没多大效率。真正的复习时间从八月二十五号开始,持续到考研那一天。仅我的经验: 必读的书目:

新闻:

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新闻学应试精要》

《当代新闻学原理》的精华本就是大家看的《新闻学概论》,但是更加全面具体。大二的时候看过一遍,后来结合真题细细的总结了笔记。大家看到06,07等几年的新闻史论名解,会有“受阅叛变率”等,全部出自于此书。

我同时对比刘爷爷的《概论》《精要》做了全面详实的笔记,以防止遗漏。跨考是个摸索的过程,俗话说隔行隔山,并且我有点儿强迫症,总是挺踌躇别人的笔记会有什么疏漏,于是每天晚上蒙头翻着三本书,一门心思的做笔记。此外,刘爷爷的《新闻学前沿11个关注的问题》这本书比较深,但是其中几章,比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很深入,利于理解。对于这些很值得在笔记中扩展。刘爷爷的《马克思新闻观读本》的蓝色小书也很值得一看,其中“报刊的有机运动”“舆论纸币”等有着详细的阐释。当然,复习时间很有限,应当截取其中重要章节加以补充。

《中外广电史》郭镇之老师的书我就抱着娱乐的态度看看,因为理论的书太枯燥了,⊙﹏⊙b汗,这些史论可以消遣···有的比较零碎,做笔记倒是花了很大的功夫。以前的“四级办电台”等均出自这本书。这本书分为两层次,一是外国广电史,一是中国广电史,后者是重点,但是对于英国,美国,日本必须认真复习,以前有道真题是涉及到英国广电体制和中央电视台体制的区分问题。但今年没涉及到什么,也有学长不建议读。

方汉奇爷爷的《中国新闻史》当然必须拜读,不过,首先大致的读一遍,方爷爷写的太细了,我推荐大家用一本书替代它的后期记忆工作,就是这本书配套的《课后习题详解,结构与脉络》。真心不错的一本书。同时李彬的《中国社会新闻史》我是认真的看了遍,跟看故事书一样,他用的是宏大的新史观,而不是方爷爷的革命范式,另有新意,重点突出。我自己觉得,基本清华的新闻史都是跟着李彬的书走的。新闻史论的复习我是在方书的指导下重点研究李书。并补充了些方书上没有涉及的东西,比如3S,四大副刊等特别具有考试象的词(ˇˍˇ)~。外新史我看李彬的《全球史》入门,也跟看故事书一样,笔记是参考以前学姐的笔记,没时间做笔记啦,所以走了捷径,不过李彬的书不大适合应试,我个人看了郑超然程曼丽的外新史,对于英国,美国,苏联,日本以及比较突出地方的闻事业作了补充,比如以前清华考过半岛电视台,精确新闻,等,李彬的书并没有展开详细论述,这些书蛮好的解释了下渊源。表打我,我也看了下李良荣的研究生读本《西方新闻事业》对于其中的一些思想源流,演变做了归纳,比如今年考得美国新闻两种变化,在这本书中有比较清晰的论述。

传播学 李彬的《传播学引论》和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典型的搭配。李彬的书适合理解,郭书则是适合应试,两本书的笔记要相互结合。我的研友有一个考人大新闻,一个考中国传媒大学,我很幸运的可以接触到更多学者的著作,胡正荣老师的《传播学总论》是比较新的,也蛮适合应试,不过没时间看。嘿嘿。

两本教辅书

圣才教育的郭庆光书配套的《课后习题详解》和中传的传播学精编。后期主要结合笔记和这两本书的记忆理解复习的。刚才提到的胡正荣的传播学总论就是这本书的蓝本我觉得。

麦奎尔可以不看,我没看。书后面的名解也没看,因为以上的书看了就完全涵盖了这些概念,后期记忆的时候我结合他人的《麦奎尔》笔记,将重点全部挑出,编入笔记。人类传播理论我倒是很认真的全书做了笔记并划取重点,但是貌似没用到,诶。

※ 特别推荐彭兰的《网络传播学》(不是《网络传播教程》)这本书值得细细做笔记理解并形成自己系统的。收益匪浅啊。无论传播哪个方向的人都值得一看。

※ 喻国明老师的《传媒经济学》很值得一看,我答题基本都会引用到其中的观点与原理。答题时会略显博学,(*^__^*)„„

期刊: 《国际新闻界》比较深,捡能看懂的看吧,对于热点可以在知网上搜索相关的论文,对比之后形成自己观点。

《现代传播》和《当代传播》我只是用来寻求热点的,呵呵

※ 特别推荐《新闻与传播》,是人大的复印资料,一般学校图书馆有。论文热点多,深度可以接受,而且培养了学术思考能力。※ 陈力丹《中国新闻解析2011》,每年一期,估计13届的可以看《解析2012 》了,很简单的书,基本一天可以对全年的新闻事件与热点做出精准的分析。时间安排:

我个人觉得效率和坚持是一切,早上八点进教室,晚上十点回宿舍,雷打不动的应当坚持下来,中午必须午休,哪怕在桌子上打个盹,也要保持半小时的睡眠时间,为下午打好基础。下午对我而言复习效率不高,我就看看XX史,边看边记,基本2点到5点。上午效率蛮高,可以理解理论类的书。这样的插花复习不会让自己觉得枯燥无味。晚上是一大块完整的时间,我倾向于看看论文和人民网的传媒专题,时刻关注相关领域的热点,像今年的电视评估体系,我九月份的时候已经做了相关的一些观点的整理工作,后期的经济学,新闻理论学习,让我又可以从理论的高度去看待这个问题,所以作为跨考考生,不会显示出你的外行。

说说新媒体的复试:复试时候笔记做了很多,看的书有《数字媒体概论》,《2011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彭兰的《2010年新媒体研究前沿》,清华金兼斌老师主编的《2009论文报告》。建议考取新媒体的同学可以抽空看看任一本,可以高屋建瓴的了解到你所学到的东西。

所以笔试的时候我的论点比较多,思路也较为宽广。

笔试第一个题目是北京微薄管理方案的实施,第二个看上去可能会比较陌生,是 “社会化计算”。这个在我准备复试的书目中有所涉及到的,所以一点儿也没慌乱。我从它的技术基础,特点,应用,以及对于新闻传播学的影响分条论述。

也许会觉得书目很多,但是复习这样的复习让我心里很踏实。从初试结束那天,我就觉得自己能进复试,并且过完年在没有出成绩的时候就来到清华准备复试,每天混迹于国图,迎接新的一天。结果也在预料之中,不过因为复试时应届跨考,没见过世面的怯场,从学硕调到专硕,但也免去了我一年工作经验的要求,和重新二战的忙碌。传媒本来是实践性强的学科,我欣然接受安排,也愿意在清华的平台上继续更进一步。

一直有句话激励着我,《3 idiot》中的神棍说过,追求卓越,成功就会追上门来。复习也是这样,对我而言。准备的尽量充分,自己也要掌控全局,拔高自己的水准,最终的结果总会高于你现在的处境。内心的踏实自信还是用汗水换取而来的,此刻努力,不负韶华。

之前有过好多学弟学妹加我人人和QQ要买笔记,之前我所说的书目(包括复试书目)我基本都亲手做了详细的笔记,还有很多相关书籍。所以如果有需要笔记的同学可以QQ联系我。QQ:764931381。请写明是清华新闻考研笔记咨询。重点期刊论文我都有详细的笔记和整理。

6.专家现象的传播学分析 篇六

另外,媒体在许多议题式节目中都邀请专家学者加盟,包括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很多访谈类、时评类节目,从而使媒体的节目受到学术水平的认可,提高媒介的档次。凡是重大事件的播出或是报道评论必请专家加盟,成为了一种模式,观众不仅对此习以为常,甚至是有点离之不得了。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专家?媒体和大众为何又对专家如此重视和信赖?这种专家现象在传播学中又该做怎样的分析呢?

一、专家的界定

《新华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常用词词典》、《当代汉语词典》对“专家”的解释都是:“对某一门学问有专门研究的人;或擅长某项技术的人。”我们称他/她是这一领域的专家。专家有两类,一是有胆识战略专家,二是有突破能力的业务专家。”看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专家是指那些在各个不同的社会生产领域内,比同类人员具有较多的知识以及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的人。作为一名专家必须能在某一领域内解决一般人所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能发现一般人发现不了的事物的发展规律。

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广告中充斥着专家现象,也可以明白专家何以成为媒体的宠儿。因为专家是他所在领域的权威。下面将从丹尼斯·麦奎尔传播学研究四要素为切入点对专家现象做进一步的分析。

二、丹尼斯·麦奎尔的传播学研究四要素

关于传播学及其研究对象的认识,由于研究的角度、方法、领域不同,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和表述方式。丹尼斯·麦奎尔,英国传播学者,他将传播学的研究要素分成四种: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家族、宗教、文化因素;媒介;媒介内容和受众。这四个要素构成了传播过程。

三、专家现象的社会因素分析

首先,社会对专家的概念是约定俗成的,专家是有知识的,没有知识你就不能成为专家。当我们通过电视屏幕、广播频道、报纸或者杂志,看到、听到“专家”们分析或解释关于伊拉克战争,关于SARS病毒,我们的疑虑消除了,担忧没有了,一切回到未曾发生的开始。专家的话之所以可信,主要是因为专家的话构成了知识。“听专家说的”是我们的社会“话语使用者的组织原则”。尤其是对于非专业领域的大众来说更是如此。 专家作为知识的权威,在“文化霸权”中的地位是自然也是必然受到追捧的,专家现象的形成也就无可厚非了,专家甚至成了大众最为信赖的“把关人”,大众的内在需求成就了专家的霸主地位。

四、专家现象的媒介分析

从昔日的口语传播时代到印刷媒介时代,再到现如今的电子媒介时代,加速度成了媒介影响现存社会形式的主要因素,信息的传播速度更是迅疾地惊扰着我们的感觉比率。虽然身处在滚滚的信息洪流之中,可是我们却感觉到更加的茫然,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不明白的东西似乎也越来越多。于是,作为专家,因为他们是某一领域权威知识能力的代言人,所以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重大的社会状况发生的时候,人们都乐意向专家请教,对专家意见或是解释情有独钟。所以,我们应该注意到媒介在专家现象涌现中的巨大推动作用。

五、专家现象的内容分析

信息化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当代社会,人们更加重视传播内容的选择,“有效地生活就是拥有足够的信息来生活”(维纳语)由于信息在社会发展中的支配性位置的确定,使专家学者的社会地位——实用价值被充分肯定和利用。同时,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越来越高的地位和消费的有效性,也不断显现出专家的作用,大众对专家的崇拜也就不言而喻了。

首先由于大众文化程度越来越高,他们对非专业领域内知识的渴求正是专家现象出现的根本动因,这些知识,也包括特有知识所带来的技术也就是专家现象的内核——内容。也正是因为这种无形中的膜拜被有些广告所滥用,不时地打出专家的幌子欺骗消费者。其次,媒体社会是继信息社会后的又一说法。各种媒介为了获取更多的受众,也会把大众的这种知识需求作为自己的需求,于是邀请专家,或是获得专家认证,反正竭尽所能地与专家挂

钩,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六、专家现象的受众分析

“大众并不是无法抵抗意识形态体制下的无援无助的主体,也不是拥有自由意志、由生物学决定的个体;他们是一组变动的社会效忠从属关系,由社会行为人在某一块社会领域中形成,而这一社会领地之所以属于他们,是因为他们一直拒绝把该领地放弃给强权式的帝国主义。弱势者所赢得的任何空间,都是来之不易难以守成的,但它毕竟被赢得,也毕竟被守护着。”所以,虽然媒介内容的创造者们创造了文本,这个文本包括广播节目、音乐、电视节目、电影,以及书、杂志、报纸等印刷文本,而且这些创造者们首先有一个假定的解读方案,也即他们想让受众从文本中读到的东西,可是,受众不是必然接受甚至也许会排斥这种预设的解读。很显然,处在当今时代的受众更大程度上是主动的受众,他们会选择自己需要的文本去解读,而专家在受众心目中的重要甚至神圣地位是由来已久的,这种受众心理也就成了专家现象的一个内在推动力。

综上所述,专家现象的出现不是空穴来风,“专家”之所以被广告商这样大肆地推崇,被各种媒介各类节目盛邀更是有其缘由的。以上论述以丹尼斯·麦奎尔传播学研究四要素为切入点,从社会因素、媒介、内容和受众四个方面对专家现象进行了传播学理论上的一个分析和研究,可以得知专家现象的出现是契合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乘着各种媒介的春风,以其提供知识的独特性和普遍认可性为内涵保障,与受众的时代需要相呼应。

7.政治传播学论文 篇七

圆明园的政治传播无疑是中国政治传播领域的典范。接下来我们就从政治符号和传播媒介体系两个方面入手,简析一下圆明园的传播途径及手段。

政治符号(Political Symbol)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中,定义是不同的。综合各家意见认为:政治符号“是一种政治力量的工具,这种符号包括国家、民族、阶级、种族、教会或意识形态等等。其构成乃系基于‘社会流行信念’,铸为群众向往之标志,由于刺激群众情绪,使之发生输诚效忠之反应,实为直接左右群众信仰与行动,达成政治目的之有效工具。作为中国近代国耻的象征,圆明园在国人心中早已打满屈辱的烙印,圆明园的西洋楼遗址实体更是被标签化为民族苦难的大地纪念碑。象征就是通过载体自身的显而易见的存在来显明它的意义的存在。通过象征的可展示性特征,载体的意义才得以再现。没有了载体的存在,意义也就无从生成。圆明园经过百年的时间间距,它的作为历史存在物的身份已经确定,不可能被更改,也不能被更改。圆明园现存遗迹实体是我们对历史的体验,也是圆明园作为政治符号最为直接有效的传播方式。历史是不能被重新构造的,不能像自然科学实验一样进行重新验证。对历史的理解是靠体验来完成的。百年中国的命运在圆明园的遗址上最好的展露出来了,身处于圆明园的断壁残垣之中,已经发生过的历史才能继续生存下来,展现出来,我们也才能真正与历史连成一个整体。这种展现历史的功能是任何文字、图片、影视作品等中介物所难以承担的。重建之后的圆明园毫无疑问是无法重新承担我们体验历史的这一重任。因为体验首先就需要一种直接性,其次还需要由这种直接性中获得一种收获。只有真正的身处圆明园遗址之中,才能直接的将历史熔铸于每一个人的生命血脉之中,我们作为个人也才成为历史的个人。

同时圆明园的政治传播媒介形成了一个分工明确,相辅相成的较为严谨的体系。传播媒介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如电话、计算机及其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与传播技术有关的媒体;二是指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输的组织或机构,如报社、电台和电视台等。圆明园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的优势,建立了自己的官网、论坛甚至还注册了微博和微信的公共账号。同时与传统媒体机构保持良好关系,确保了自身在传统媒体领域的品牌形象并时刻做好危机公关的准备。与此同时圆明园还成立了中国圆明园学会,这是中国研究、保护圆明园、发展圆明园文化的社会团体;是由建筑、园林、历史、文物、考古、文学、艺术及相关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自愿结成的学术性、全国性、非盈利性社会组织;是圆明园在政治传播中的策划者与智库。最能体现圆明园历史教育意义,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作用的媒介莫过于历史教科书了。中国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主题的文章,中学六年的历史课本中,圆明园是中国近代史的重点,我们教科书的编纂者总是习惯对比圆明园被焚毁前后的图像,引用雨果给维克多上校的一封信,同时在配上一些当时外国报纸上的战地记者的实时报道。从而凸显出英法联军暴行的残忍、卑劣不得人心,进一步警示国人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勿忘国耻。以教科书为载体,以教育为传播形式,使得圆明园的政治传播从小就渗透深入每个国人的心中。同时与当今与时俱进的舆论宣传相结合,就如同心中的种子不断接受雨露恩泽,阳光普照,终有一天会长出一颗粗壮的爱国主义的大树,结出为祖国奉献这一甜美的果实。

8.传播学读书笔记 篇八

朱先生这部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传统的“四书五经”,“十三经”等著作。囊括了经,史,子,集四部的一些最广为流传,最为经典的著作。书目编排顺序依次是: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第,文第。书中自序中说“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按照传统的已经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所以这样一个比较循序渐进的次序也让读者能更好地来理解该书的宗旨。朱先生也说,要读懂这些书,理解传统文化,特别是经,史,子,集就必须先从理解字义开始,所以他选择把《说文解字》放在第一位,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浪花淘尽,剩下的传统文化才是经典,儒道法释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古希腊经典与《圣经》则是西方传统文化的源泉。让我了解了不读经典传统文化,寸步难行。纵观通篇,朱先生在传统文化的阐述上也加有了他自己的一些认识。比如在《礼》第五中,朱先生说道:“天生万物,是个很古的信仰,但最普遍的还是祖先的信仰,直到我们这个时代,这个信仰还是很有力的,但大部分可以说是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有一些也可以说是生活的艺术。”

朱先生的这本书虽然称作为“经典常谈”,但在我看来其实这本书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经典常谈”,更深远地来看,其实还包含着“经典导读”这更深一层次的含义。众所周知,在国际化程度不断地深入每个人生活时,我们的生活也充斥着许多新生文化,以至于年轻一代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面对日益增多的“泊来”文化,已经很少在有家庭再给孩子接受“传统教育”了。所以能以这样的方式来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做一个诠释、代言,一定程度上也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流传。

《乡土中国》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根据他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的内容所写成的。他想通过此,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这本书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一些概念,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乡土中国》虽然是作者在“乡村社会学”的基础上撰写的,但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结构的分析,其广度和深度已高于一个社会学的层面。 乡土中国所涉及的问题,不仅仅是拥有漫长历史的古老中国的一个小部分,而是这个以农业为根基的文明古国的深层次基础。乡土中国,讲到的也不只是乡村生活,而是通过这个衍生出去,一直涉及到了中国社会的传统结构与中国国民的国民性格,揭示的是一个宏大的社会图景。我认为这本书是中国社会学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理解传统中国与中国国民性的经典之作。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句话是本书所有内容的出发点。乡土性并不是中国所有阶层的特性,但是却是传统中国最基础的特性。关于乡土性的原因和其它,费先生做了这样的描述:“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可见传统中国的经济基础以及农业这种产业的自身特性,决定了基层社会的乡土性,以及与此相关的其他社会特征。

《美的历程》讲述了中国传统图案与传统纹饰是中国传统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早表现之一。它们不光是中华民族独特审美心理的形象展现,而且还继续引导、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趣味与审美实践,其既有人类审美活动的共性特征,又有民族的

个性差异,是参与了中国人的审美心态生成的。其中所含的的审美思想、吉祥寓意、造型方式与内心关照等为现代图案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活力与依据。

在读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传统文化现代化与中华文化的未来走向的问题,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接需要智慧。如何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效地衔接,值得深思。衔接点是什么,能否进行有效的系统重构,中国文化的方向在哪里,就需要我们进行思考和努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没有绝对的划分但也有相对的区别。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也不仅仅是对接的问题,而是如何使传统文化现代化,因为传统文化如果要存在下去的话,它必然也是现代的,或者说具有现代意蕴的。现代文化不是庸俗和浮躁的文化,它也得是富有生命力的先进文化,它又必然是有思想和历史传统的,只有对传统有一个清醒的把握,才能构成富有活力的现代文化。至于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如何衔接,寻找到它们之间的共通性或许就是那个链接点也或者是中国文化的方向。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很长时间的积淀和沉着冷静的思考。

9.《非你莫属》的传播学解读 篇九

定位准确

据《人民日报》报道,全国待业求职人群高达4000万,高校的不断扩招及竞争的日益加剧,使得求职问题比肩婚恋问题成为又一社会热点问题。《非你莫属》的定位与以往电视节目有很大区别,传统的电视节目有娱乐节目、新闻节目、体育赛事、电视剧等。《非你莫属》是“新派求职节目”,这是电视节目的新领域,它融合吸收了其他电视节目的优点,又富有独具特色且面向时代的节目内容。“新派”无疑是最大亮点,而“求职”也扩展了其内涵。节目参与者以寻求工作的年轻人为主,他们大胆直言、气质各异、学历背景各具特色、工作经历各有千秋,言辞犀利、多元价值观的交锋,自然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尤其受到有相似求职需求人士的关注。

成功策划和包装

施拉姆和波特讲过受传者追求的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情景。他们认为庄严的主题如果运用令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表达,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招聘应聘本来是一个严肃活动,但《非你莫属》借鉴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的节目形式,节目由“自我介绍”“天生我有才”“谈钱不伤感情”三环节组成,节目形式新颖、策划精心。舞台设计、灯光设置、音乐效果以及摄像机位的安排合理,4小时左右的录制经后期制作合成精缩为大约65分钟。

具有现实意义

观众使用电视的四种基本类型有两种是“自我确认效用”和“环境监测效用”。电视节目中的人物、事件、矛盾冲突的解决方法等等,可以为观众提供自我评价的参考。正如鲍尔在《固执的受众》一书中所指出,以往的问题是“讯息如何作用于受众”,而现在的问题是“受众如何使用讯息”。《非你莫属》观众在看完节目后会有:“如果我是当事人,我会怎么做?”“如果老板问我这样的问题,我该如何回答?”等诸如此类的思考。通过对自我的重新解读后得到一个客观的自我认知,并在此基础上调整自己的行为,做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此同时,《非你莫属》不仅使我们有一个清醒的自我确认,该节目还有一定的“环境监测效用”。通过观看《非你莫属》,观众可以获得与自己同专业或类似专业的相关信息,可以及时把握求职环境的变化。

娱乐心理的满足

传播学者D·麦奎尔认为电视节目可以提供消遣和娱乐,能够帮助人们“逃避”日常的生活压力和负担,带来情绪上的解放感。这种效用被称作“心绪转换效用”。“这里是大型互动职场真人秀《非你莫属》,欢迎节目主持人张绍刚”是每期《非你莫属》的第一句话。这一句话包含节目的两个看点。首先,“互动”。《非你莫属》的互动包含了老板和求职者的互动、老板和老板的互动,此外还有主持人与求职者的互动和主持人与老板们的互动。这些互动中,淋漓尽致地诠释了唇枪舌剑、机智幽默、远见卓识。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电视真人秀作为一种电视节目,是对自愿参加者在规定情景中,为了预先给定的目的,按照特定规则所进行的竞争行為的真实记录和艺术加工。”广东卫视《生存大挑战》节目制片人阎纯则认为,“真人秀是用全程跟踪的电视纪实手法,按照预先精心制定的规则,如实记录和反映一些经过特别挑选的普通人,在特定环境和情景中的真实反映和表现的大型综合电视游戏节目。”显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难以对其有统一精确的概念界定。简言之,真人秀丢掉了虚拟的演员和剧本,用艺术的形式为观众奉献了一场真性情的文化盛宴。《非你莫属》一方面以“真人秀”形式用最直接、浅显的方式为大众提供欢乐,另一方面还弥补了娱乐节目所欠缺的专业性和知识性。

受众“偷窥” 心理推动

心理学家说,偷窥源于人类天生的好奇心,是人人都具有的欲望。在东方国家,人们内敛的天性决定了他们不愿将自身暴露于荧屏之上。然而,随着网络媒体的普及、人们逐渐开放的观念以及竞争的白热化,人们变得不愿放弃任何获得“好工作”的机会。求职是隐私的一部分,现在电视节目把诸如此类的个人隐私搬到屏幕上,充分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和偷窥欲。

总之,《非你莫属》的成功是因其顺应了时代潮流,迎合受众的口味,具有人有我特,人特我新的品质。为了其长期发展,提出以下三点建议。第一,节目应该建构一种定期与观众见面的“约会意识”。例如《新闻联播》,每天19点整,全国卫视一家亲的局面使观众耳熟能详。第二,在节目的“看点”上,不仅要关注观众收看节目的方便性来赢得受众收看的忠诚度,更要以传播内容的实用性来获得观众的情感忠诚度。这两者是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第三,大众传媒的娱乐性是其吸引观众的看点,但是观众对《非你莫属》的期待不仅只存在于娱乐层面,更多的是对专业性引导的希冀。因此,就要求传播者,认真审查报名者身份,做好“把关人”,将借此机会进行炒作的个人和团体拒之门外。

10.传播学专业求职简历 篇十

简历有所区别,故而我们在决定实施简历制作时,也应该在把握了上述因素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职位的获取。多数求职者会过分的将目光放在如何才可以吸引到传播学专业简历的宣传效果上,而并不会将自己的能力充分表现出来,这种错误的想法也就使越来越多的求职者不能够打造出高质量的简历出来,而这带来的影响也就是求职失败。

篇一:传播学专业求职简历范文

个人信息

fwdq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xxxxxx

民 族:xx

政治面貌:xxxx

XX大学传播学专业

20XX届XX方向XX学士

联系电话:

Email:

求职意向及自我评价

期望从事职业:业务拓展主管/经理、文案/策划、平面设计师、媒介专员

自我评价:具有出色文字撰写及编辑能力,优秀的策划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胜任各种工作。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出色的人际交往能力,优秀的策划能力。熟悉各类媒体,有丰富的采写经验。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业务知识与技能;具有调查研究和社会活动能力;了解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新闻工作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外国新闻工作发展动态。

教育经历

20xx0920xx07xx大学xx学院传播学专业xx学士

学分绩点(GPA)xx(满分x分),院系/班级排名第x

连续四年获得校奖学金

所获奖励

20xx年获得××新闻中心“优秀记者”

20xx年获得××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一等奖”

20xx年获得院级“三好学生”

20xx年获得院级“学生团干部”

20xx年获得校级“三好学生”

项目/科研经历

20xx年xx项目项目负责人

课题:xxxxxx

工作业绩:

20xx年xxxxxx项目项目组成员

课题:xxxxxxxx

实践/工作经历

20xx年x月—20xx年x月xx广告公司责任编辑

主要工作:协助公司每年策划并组织宣传报社形象、提高报社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活动;负责DM杂志《魅力孝感》的创刊号广告业务和宣传,及给广告主拍摄店面及部分杂志版面。文笔流畅,善于信息搜索与编辑整理,具有较强的选题、策划、采编能力,能熟练运用PS等软件

20xx年x月—20xx年x月xx电视台栏目记者

主要工作:每年文化活动的策划,加强各媒体的交流学习,完成跟踪报道。与本地各新闻媒体、电视台保持良好的关系,做好节目的编辑和推介工作;出色文字撰写及编辑能力,出色的人际交往能力,优秀的策划能力。熟悉各类媒体,有丰富的采写经验。

个人技能

大学英语四/六级(CET4/6)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快速浏览英语专业文件及书籍,撰写英文文件,用英语与外国人进行交谈

国家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技术)

熟练使用电脑浏览页,搜集资料,熟练使用office相关办公软件,熟练使用photoshop

普通话

普通话等级证书一级甲读写能力精通优秀的听说能力

本专业证书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证、报纸编辑记者证

篇二:传播学专业求职简历范文

个人信息

fwdq

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男|26岁(1990年6月4日)

居住地:北京

联系电话:

Email:

最近工作[1年3个月]

公司:XX有限公司

行业: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职位:品牌推广经理

最高学历

学历:本科

专业:传播学

学校:传媒大学

工作以来公共交通领域进行了品牌推广的实践学习,实现理论对于工作的深度指导。个人性格开朗、为人慷慨大方、人缘佳。学习能力强,在团队中敢于担当,善于与团队合作进取,对于个人与事业的综合发展有清晰的规划和思考。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一个月之内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目标地点:北京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品牌推广经理

工作经验

XX/4—XX/7:XX有限公司[1年3个月]

所属行业: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运营部品牌推广经理

1、负责络的信息采集、专题策划制作。

2、参与公司产品的推广与品牌建设。

3、进行文案策划、杂志编辑与公关危机处理等。

XX/5—XX/2:XX有限公司[9个月]

所属行业: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运营部品牌推广经理

1、组织策划公司活动及展会等的品牌宣传,并监测公司舆情。

2、以媒体角色参加一些行业产品新闻发布会、专访及企业的公关活动。

3、参与SEO相关工作,进行一系列线上活动的策划。

教育经历

XX/9—XX/6传媒大学传播学本科

证书

XX/12大学英语四级

语言能力

英语(良好)听说(良好),读写

11.传播学重点名词总结 篇十一

一、拟态环境(李普曼《公众舆论》)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就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论及拟态环境问题。并首次使用“Pseudo-environment”一词。拟态环境有如下特点:一方面,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摹写,不是“真”的客观环境,或多或少与现实环境存在偏离。另一方面,拟态环境并非与现实环境完全割裂,而是以现实环境为原始蓝本。李普曼认为,在大众传播极为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经过有选择地加工后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人们的“主观现实”是在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体搭建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经过这种中介后形成的“主观现实”,已经不可能是对客观现实“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产生了一定的偏移,成为了一种“拟态”的现实。

二、把关人(库尔特·卢因)

“把关人”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卢因率先提出的。他在《群体生活的渠道》(1947年)一文中,首先提出“把关”(gate keeping)一词。他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 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式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社会学中的这个概念引入新闻传播,发现在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中,传媒组织成为实际中的“把关人”,由他们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决定哪些内容最后与受众见面。从此,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从人们的不自觉行为成为大众传媒组织的有意操作,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或明或暗的影响新闻实践。经怀特、麦克内利等众多学者的深入挖掘研究,最终成为传播学控制分析领域最具科学性的理论之一。

三、传播效果的魔弹论和皮下注射论

媒介本身被认为是根据媒介和媒介内容的控制者的意志,以强大的力量去形成舆论和信念、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并指导人们的行为(Bauer and Bauer,1960)。核心观点,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饿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宣传心理战的效果研究则进一步促成了这样一种观点:媒介是万能的,可以随心所欲地影响受众,从而产生巨大的传播效果。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几十年内,大众传媒如报刊、电影、广播等迅速发展并普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人们普遍认为大众传播具有惊人的强大效果,传播研究者认为大众媒介具有“魔弹式”的威力。代表这种观点的理论被称为“枪弹论”、“魔弹论”或“皮下注射论”。这种观点产生的理论背景是当时西方盛行的本能心理学和大众社会理论。本能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正如动物的遗传本能反应一样,是受“刺激—反应”机制主导的,施以某种特定的刺激就必然会引起某种特定的反应。大众社会理论是在孔德、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和韦伯等有关工业化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他们认为,大众社会中的个人,在心理上陷于孤立,对媒介的依赖性很强,因而导致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力很大。

有关这一理论的研究大都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结论,并未经过严密的科学调查与验证。这种理论过分夸大了大众媒介的影响力,同时也忽视了受众对大众传播的自主权的前提。受众是具有高度自觉的主人,他们对信息不仅有所选择,而且还会自行决定取舍。此外,这一理论还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社会因素。传播效果与当时当地的社会环境、媒介环境、群体心态、政治军事经济及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不能把传播效果放到“真空”中去考察。

除此之外,欧洲国家的广告客户、内战时期的独裁国家以及俄国新革命制度对媒介的利用都证实了媒介万能这样一种观点。人们已经倾向于认为媒介具有非常强大的力量。同时期盛行的本能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也从另一个角度支持了媒介万能的说法。实际上,这种效果观是很片面的,是“不分时间和地点,不讲环境条件和对象,将传播效果绝对化和神化的错误观点„”

四、两级传播论(拉扎斯菲尔德的 《人民的选择》)

传播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拉扎斯菲尔德(Paul F.Lazarsfeld)于1940年主持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总统选举中选民们政治倾向的改变很少直接受大众传媒的影响,人们之间直接的面对面交流似乎对其政治态度的形成和转变更为关键。通常有关的信息和想法都是首先从某一个信息源(如某一个候选人)那里通过大众媒介达到所谓的“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那里;然后再通过意见领袖把信息传播到普通民众那里。前者作为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信息传达的过程,后者作为第二阶段,则主要是人际影响的扩散。这就是著名的两级传播假设(two—Step flowhyPothesis)。它使人们认识到大众媒介渠道和人际传播渠道在人们信息获取和决策(态度形成和转变以及具体的行动)中的不同角色和作用。在创新的传播扩散中,两级传播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受众对创新的采用由以下阶段组成:认知,说服,决策,使用和确认。在两级传播模式的诠释下,大众传播在人们的认知阶段具有重要作用;而在说服和决策阶段,人际传播的影响更显著。因此,尽管在技术传播时,受众同时既处身于信息传播的覆盖中,也处身于人际传播的扩散网络中,但两者对于受众采用新技术的影响是不同的。既有前述采用过程阶段上的不同,也有更为复杂的传播行为差别。

五、议题设置

答:议题设置理论(the agenda-setting theory),它是由美国传播学者麦克姆斯、唐纳德·肖最早提出。这种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只要对某些问题予以重视,为公众安排议事日程,那么就能影响公众舆论。议程设置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

特点:1)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的阶段。2)议程设置功能考察的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3)议程设置功能暗示了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议程设置的“0/1”效果、“0/1/2”和“0/1/2/n“三个传播效果,“0/1”效果指的是大众传媒报道或不报道某个“议题”,会影响到公众对少数议题的感知。“0/1/2”效果指的是媒介对少数议题的突出强调,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突出重视。“0/1/2/、、/n”效果指的是传媒对一系列议题按照一定的优先次序所给予的不同程度的报道,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所做的判断。

六、沉默的螺旋(诺依曼)

“沉默螺旋”概念最早见于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这个假说由三个命题构成:①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②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③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诺依曼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重新提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 ①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②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③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不足:

①假说中所强调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不应是一个不变的常量,而应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②“多数意见”的压力以及对它的抵制力,按照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

③“多数意见”社会压力的强弱受到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

④由于它在说明舆论的形成过程之际极力强调“多数”或“优势”意见的压力,以至到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要注意“中坚分子”的作用)

■“沉默的螺旋”假说的重要意义:

①它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了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

②它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

正确地指出了这种影响来自于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

①这个假说中的“舆论”与历来的舆论概念不同。诺依曼认为只有那些“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此理论强调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诺依曼在“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

中说明:舆论是个人感知社会变化、调整自己行为的“皮肤”;又是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

②从传播效果研究的角度而言,“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

“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这个观点强调了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它是由诺伊曼提出的。在她看来,舆论在双重意义上是“我们的社会皮肤”:它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同时,它又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就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发展和意义 “沉默的螺旋”理论是传播效果理论重新回归到强大效果论的代表理论之一,虽然到目前为止对于这一假说的普遍性尚未达成一致的看法,但正如麦奎尔所指出,“沉默的螺旋”所描述的意见形成的过程,在一定条件几乎必然出现。“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的是大众传播媒介所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但它更能体现的似乎是在人际传播影响下社会舆论的形成过程。华盛顿州立大学的Patricia May、David Domke、Keith Stamm三位教授在针对“沉默的螺旋”理论进行调查研究后撰文指出:个体是否愿意发表真实的观点与“微观意见气候”(micro-climate),即家人和朋友这个舆论圈的联系最为密切。个体因为害怕在这个群体范围内由于发表不同意见被孤立而保持沉默或者附和的可能性更高。个人意见主要是保持与这个群体范围内意见的一致而不是和整个社会意见环境的一致。此外,多位学者也对该理论的重要前提——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而导致趋同行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意见。虽然“沉默的螺旋”理论在很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考查和研究,但它在效果研究中的意义也是十分明显的:该理论集中讨论的是舆论形成问题,它一方面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大众传播媒介对舆论的强大作用。

七、培养分析或数化分析(美国学者G·格伯纳)

等在实证考察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分析”理论,他们认为,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心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出现很大的偏差。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人们的现实观。格伯纳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现代社会的“故事讲解员”,而且是缓和社会矛盾冲突的“熔炉”,是维护现存制度的“文化武器”。培养分析一方面肯定“共识”是社会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存在的前提,强调大众传播中形成“共识”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又指出大众传媒所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距离,以及传媒的一些倾向所带来的社会后果。培养分析尤其强调电视媒介在形成“共识”中的作用。

培养分析的核心观点: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们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

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给社会有一种”共识“,也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物、各种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要有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

八、媒介即讯息

媒介即讯息。就是说,从长远的角度看,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并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介所提示给人们的内容,而是媒介本身。换句话说,人类只有在拥有了某种媒介之后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2000)。因此,对于社会来说,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体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郭庆光,1999)。《理解媒介》是传播学研究领域最有影响的媒介研究学者、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麦克卢汉的成名作。在这本书里,作者首创了当今习以为常的术语“媒介”,提出了今天的媒介研究者津津乐道的概念“地球村”、“信息时代”,阐述了“媒介即信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的学术观点。

麦克卢汉的理论带有很大的极端性和片面性。主要表现在:

(1)在他的理论中,媒介技术是社会变革和发展惟一的决定性因素,这就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

(2)在过度重视技术的同时,没能充分认识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3)其理论立足于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技术性影响,并试图以此来解释人类的全部行为,也是非常

片面的。

九、权力的代言人

阿特休尔在《权力的媒介》一书中所言,新闻媒介具有天然的政治属性,是统治阶级用以维护现存制度的工具,是实行社会控制的手段。此书对自由主义理论与社会责任学说的主要区别作了评断。即:自由主义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应完全自由,不受任何约束,而社会责任论则认识到不受限制的自由会带来危险。

十、伊尼斯与波兹曼的媒介哲学

“帝国与传播”,这是加拿大传播学派开山祖师哈罗德·英尼斯一部著作的名字。何谓帝国?何谓传播?英尼斯自己并没有下定义。译者何道宽解释道:“他研究的传播,是媒介的发轫、流布、变异、互动、特质、偏向”、“他笔下的帝国有两个意思,一是作为政体的大型国家,二是泛指大型的政治组织”。[2]在英尼斯看来,传播媒介可以分为倚重时间的媒介和倚重空间的媒介,帝国也可以分为倚重时间的帝国和倚重空间的帝国,即宗教帝国和政治帝国。倚重时间的媒介,如羊皮纸、黏土和石头,性质耐久,有利于宗教的传承、维持宗教帝国的统治权威;倚重空间的媒介,如莎草纸、电报和广播,质地轻便,有利于政治帝国的空间扩张和远距离控制,知识和权力的垄断在媒介与帝国的关系中发挥着桥梁的作用。英尼斯认为一个帝国成功的关键是在传播媒介和帝国组织的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间保持平衡,他理想中的帝国是希腊帝国,因为希腊的口头传统比较好地解决了时空的偏向问题,而印刷时代西方文明过于倚重空间和书面传统的状况令他对感到惋惜和担忧。

英尼斯他心目中的传播实质上有两个意思,一是时空的偏向性,二是媒介形态的演化,前者是他的理论基础,因而论述比较详细,后者并非他的主要观点,却是一条贯穿整套理论的线索。麦克卢汉接受并发挥了英尼斯关于时空偏向性的思想,提出了“声觉空间”和“视觉空间”的新概念。麦克卢汉的一个不同之处在于他进而把焦点从人体外在的时空转向了人身上的感官知觉,这就是著名的“媒介即人体的延伸”的观点。在媒介形态演化方面,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四定律或四效应——放大、过时、再现和逆转,这被誉为他的天鹅绝唱。加拿大学派第三代旗手保罗·莱文森在媒介形态演化理论上做出了新的贡献,他的“人性化趋势”理论强调了人的主动性,认为人能够主动去选择和改进媒介,一切媒介都是“补偿性媒介”,能补救过去媒介的不足,使媒介人性化。按照莱文森的思路,不但麦克卢汉可以发展为“数字麦克卢汉”,而且英尼斯也可以发展为“数字英尼斯”:数字时代的网络媒体在空间偏向上不但能把“地球村”完全连为一体,而且开拓了一个崭新的“赛博空间”;而在时间偏向方面,网络媒体的超时空特性打破了传统的线性时空观,虚拟社区中的人们可以在同一场景中非同步对话,从而创造了一种新的“口语传统”。从此来看,加拿大学派对媒介技术确有深入的研究,英尼斯甚至可以被看作是传播学媒介分析的先驱。

英尼斯认为,文明的兴起、衰落和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一切文明都是靠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而存在的,与之相关的是,任何传播媒介不是具有长久保存的倾向性,便于对时间跨度的控制,便是具有远距离运送的倾向性,便于对空间领域的控制,二者必居其一,他把前者称为“偏倚时间的”媒介,把后者称为“偏倚空间的”媒介。

上一篇:爱国爱党作文下一篇:《泰坦尼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