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新教育(共11篇)
1.践行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新教育 篇一
践行科学发展观 建设和谐工会
(作者系武汉珞珈书社,撰写多篇理论文章已被收录在中国核心期刊网,在各类理论刊物发表过文章,近日闲来无事,赚点茶水钱···)
和谐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和一种思想被世人所推崇。和谐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愿望。胡锦涛总书记曾在省部级领导干部培训班讲话指出:“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新世纪现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推进社会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必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群众组织,工会在构建和谐事业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工会是党领导的群众组织,其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事业中,工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工会的工作只有融入到构建和谐事业发展中,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这是适应时代的要求,工会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机遇,也是在新世纪现阶段创新工会工作的重大挑战。按照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想目标的要求,工会工作必须要在提高工会干部素质的同时,坚持和发扬工会工作的传统,充分展示工会的优势,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途径和形式,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一、充分认识工会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 一个社会的最基础的关系,就是劳动关系,构建和谐最基础的工作,也必然是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工会正是劳动关系的产物,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在调整劳动关系方面有着必不可少作用。根据《工会法》规定,工会最基本的职责就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依法履行基本职责,保障职工在劳动关系中的平等地位,实现职工的合法所得,满足职工的物质需要,从而实现劳动关系乃至社会关系中的“公平正义”。工会维护职工的利益和权益,开展扶贫解困送温暖工作,使职工队伍实现稳定,便奠定了和谐质监“安定有序”的坚实基础。工会通过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为构建和谐奠定人与人之间“诚信友爱”的基础。工会通过其卓有成效的工作,团结和凝聚职工积极投身到事业发展中去,才能更加“充满活力”。工会在动员和组织职工积极投身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监督行政的日常管理,推动政务公开,完善二级管理制度,从而奠定了构建和谐的“民主管理”基础。工会在我国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是由其性质和承担的任务决定的。我国《宪法》确定了工人阶级作为国家领导阶级的统治地位,《工会法》明确了“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劳动法》则进一步规定了“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具有维护、建设、参与和教育四项社会职能,确立了工会在我国社会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工会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积极配合党组织在动员、组织、宣传、教育职工起着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从法律的角度上看,工会恰恰身臵构建和谐社会之中。工会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工会可以全方位地发挥其特殊的作用。
二、坚持党对工会的领导,是建设和谐工会的政治保证。坚持党的领导,建立健全工会组织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工会工作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工会必须在各级机关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这是中国工会和西方工会的本质区别。中国工会作为党领导的职工群众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在帮助建立协调的产权关系和劳动关系、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当前工会面临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仅凭过去的老经验是难以应付的,必须在实践中坚持创新,用创新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提高工会的执行力,关键是提高工会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政治素质是灵魂、是方向,是工会干部素质中的关键,工会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主要表现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保持一致,每一个工会干部应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会要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衡量工会工作成效,使工会工作突出体现第一要务,突出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核心,强化发展的理念,树立为民的理念,突出服务的理念,培育法制的理念。
三、强调职工参与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民主基础 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人,一个和谐社会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既有个人的自由发展空间,又有全员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团队精神。人的参与意识形成,是建立在对人的的充分尊重的基础上的,如一个人的地位和存在不被重视,那么他的参与就不是积极的,而是消极懈怠的,甚至具有破坏性。党中央提出推进民主政治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实现“民主政治”。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历史,社会主义的民主建设仅仅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如何建设民主政治、实现政治民主,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的任务,必须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工会组织适当开展一些活动是必要的,变活动型工会为功能型工会。但它的主要功能是“参与、维护”,积极参与改革、参与政策制定,充分发挥参政议政的职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会要监督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是否落到实处,工会主席是职工意愿的合法代言人,在涉及职工具体利益的事情上,工会要替职工说话。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法制越来越成为工会履行职责的主要手段。工会干部要树立强烈的法律意识,作到言行都有法律、法规为依据。善于运用法律观点分析认识问题,用法律知识指导工作。在参与制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时,能够及时、准确、科学合理地提出法律依据。当前,在农村以村为单位的“村务公开”和在城市以企事业组织为单位的“厂务公开”,这两个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活动越来越被普遍认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积极组织职工参与民主管理,通过职工参与重大事情的讨论并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保障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民主权利得以有效行使,必将对职工参与单位的建设和管理奠定了基础。通过组织职工参与单位的管理,一方面是启蒙和教育职工的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一方面也是对职工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的训练。通过这种训练使职工懂得有效行使民主权利所应当承担的义务、必须履行的程序及应当遵守的规则。工会在办事情、做决策时,要注重大多数人的利益,强调大众的参与,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这就会大大提高人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促进既定目标的实现,对工会组织民主风气的形成将起着积极的作用。
民主风气的形成,是有益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及健康良好的群体氛围的表现,是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的催化剂,也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职工的创造精神,才能激发每个人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激发职工创造活力,强化干部职工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四、以人为本,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增强工会凝聚力 首先,工会应当立足本职履行维权职责,为构建和谐社会开展工作。修改后的工会法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有些人把“基本职责”仅仅理解为是维护职工的“劳动权益”,甚至认为工会除了维护“劳动权益”就没有其它的工作了。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所谓基本权益,就是指工会工作应当以此为出发点,而具体的工作则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说,工会维权工作是全方位的亦即凡法律规定涉及职工的权益,工会组织都应当依法予以维护。工会维权的内容包括:职工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参与行政管理的民主权利、各种劳动权利、精神文化娱乐权利、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权利等等。所有这些权利,只要是职工有需求,工会都应当予以维护。从维权的形式上看,源头参与实现维权是工会履行基本职责的主要途径,这可以说是事前维权;通过组织职工参与单位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侵权隐患,这可以称作过程维权;职工权益受到侵害而提起仲裁或诉讼,工会予以支持和帮助,这可谓是事后维权。工会开展合理化建议是维权,开展歌咏比赛以及各种体育活动也是维权。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同时也是工会的权利。但是,工会的维权工作不是就维权而维权,维权的目的调适劳动关系,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社会发展和繁荣。工会组织的这种维权行动,有助于保障职工队伍的稳定与和谐。“组织起来,切实维权”,这是王兆国主席在全国总工会十四届三次主席团(扩大)会议上对各级工会组织提出的要求。这是对新时期工会地位和作用的科学判断,是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是工会组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具体体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经济关系最密切的劳动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对工会提出了新的要求,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已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工会工作面临的突出任务和广大职工对工会的基本要求。把职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依法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是法律赋予工会的基本职责,也是增强工会凝聚力的重要保证。其次,发挥工会的参与功能,协助行政部门为构建和谐开展工作。工会具有良好的参与功能和资源。无论是哪一级工会,其领导人按照法律及政策的规定在社会单位中都有一席之位。这些资源为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提供了开展特色工作的便利。可以通过及时而有效地反映职工的状况、愿望和呼声,帮助各级党组织制定出更符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工会通过其在单位管理中占有的功能性资源,可以依法对各级党组织和行政单位执行国家的政策、方针等情况,进行广泛的监督。对于那些违反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行为,工会通过法律的渠道提请有关方面予以严肃处理。最后,积极推进民主政治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最基础的工作是通过组织职工参与民主管理,通过职工参与重大事情的讨论并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确保“政务公开”,保障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民主权利得以有效行使。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是需要工会领导和职工群众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工会要充分发挥出了活动育人的优势与特色,始终把职工文化建设作为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的一项有效措施来抓,组织更多的有利于丰富职工生活、文化的活动,陶冶职工情操,为职工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健康向上的健身活动天地,使工会工作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五、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能力是搞好工作的重要保证 工会干部工作能力是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的决定因素。毛主席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工会干部要不断增强提升自身素质、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努力提高洞察能力,塑造优秀的人格形象,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熟悉工会工作的特点与法规,自觉贯彻执行工会工作方针和总体思路,全面履行工会的基本职能。要改变过去形成的封闭、保守的思维方式,培养开放、创新、务实的思维方式,不断增强围绕中心、创造性发挥职能作用的能力,把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到立足本职、干好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使工会工作永远充满活力。
在社会领域,工会可以帮助解决的具体问题有:就业矛盾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安全生产问题、劳资关系协调机制不健全问题及职工合法权益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可以分析为:受经济发展影响,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整体水平不高;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职工在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有差距;劳动法规不够完善,已有法规政策落实不到位;职工利益表达和维护机制不健全,合法权益维护有难度;部分职工文化素质较低,缺乏维权的意识和能力等方面。为此,工会应按照“在促进发展中搞好维护,在推动改革中搞好维护,在积极参与中搞好维护,在大力帮扶中搞好维护”的总体要求,以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为切入点,以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为基本职责,以团结动员职工群众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为基本形式,不断改进代表参与、团结动员、沟通协商、教育引导等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大力增强和巩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阶级基础、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同时,工会应充分整合各类资源,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维权能力。加强工会自身建设,积极努力创建学习型工会,是加强工会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工会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课题,是做好新时期工会工作的前提条件。工会干部要想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真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打造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
六、关心职工生活状况,营造和谐工作环境
构建和谐社会,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意识,坚持关心和帮扶困难职工是工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人的生存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人的其他需求则是在此基础上得以满足和发展。一切为了职工群众就是工会最大的活力。工会工作做得好不好,根本的标准,就是职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工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职工群众,这是工会组织的活力和工会工作的生命力所在。每一名工会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把职工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职工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职工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职工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要真正把工会建成职工感到温暖亲和,值得信赖的“职工之家”。这样,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工会活力、增强工会组织吸引力和凝聚力,使广大职工成为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主体,把党的意图变成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让每一个职工树立全局意识、整体意识,发扬团结、协助、竞争的精神,增强凝聚力,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形成团结向上的合力。
古人云,“得人心者得天下”。从某种意义上讲,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融洽人心的系统工程。惟有深得人心,顺从民意,才能凝聚力量,鼓舞人心,散发广大职工发自内心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成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强大动力。作为职工群众“娘家”,工会组织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履行好工会的各项社会职能,团结、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到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中,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积极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
二〇〇九年九月三日
2.践行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新教育 篇二
1. 落实科学发展, 在政策、制度、法律层面构建和谐教育。
推进和谐教育, 政府起主导作用, 各级政府需制定正确的教育政策和规划, 从政策、制度、法律层面推进和谐教育的构建。首先要完善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重大的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教育听证制度、咨询制度和监督制度, 促进教育决策更加民主化、公开化、透明化。其次, 贯彻平等原则, 承认并弥补差别。在教育政策中要贯彻矫正平等和补偿平等的原则, 努力实现受教育机会、受教育权利、享受教育资源的相对平等, 加快构建起一个公正合理的教育政策体系。最后, 要坚持依法治教, 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管理教育事业, 对教育领域中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予以制裁和打击。
2. 优化各类教育资源, 在统筹兼顾中构建和谐教育。
首先, 要大力普及高中教育。要以提高高中入学率为目标, 以新建规模高中为重点, 进一步提高现有高中教育质量, 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其次, 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要以“合纵连横、多元投入、就业导向、市场运作”为基本思路, 加快发展壮大职业教育, 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发挥职业教育在服务“三农”、服务经济中的作用。同时缓解高中学段招生压力, 努力实现普、职招生规模相当的发展目标。最后, 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
3. 加快教育创新步伐, 在改革发展中构建和谐教育。
推进教育创新, 就要树立与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现代化教育理念, 扫除制约教育和谐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改革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 最大限度地体现教育公平, 促进教育自身的和谐发展。如可以坚持“政府调控、市场调节、社会参与、学校自主”的发展方针, 开放高中阶段教育市场, 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中等职业教育, 形成多元化的高中阶段教育办学格局;建立健全以学校法人和学校章程为基础的现代学校制度,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积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增强德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全面推广和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二、推进和谐教育, 学校方面是关键因素
1. 学生自身发展和谐是构建和谐教育的基础。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学生自身的发展和谐内因应是学生自己, 教师是外因, 但教师要强化外因对内因的作用, 促进学生内因行动, 以达到学生自身的和谐统一的目的。
2. 教师教育的和谐是构建和谐教育的重要因素。
教育活动需要教师来组织实施,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教师的职业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和谐发展, 提高教师师德和业务能力十分重要。因此, 教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 能够吃透“教材”、“补充”教材、“更新”教材, 又要具有民主精神以及相关的管理技巧和管理威信, 能够引起学生的有效学习和主动学习, 同时, 教师要有崇高的师德、高尚的情操, 以言传身教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建立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
三、推进和谐教育, 家庭方面是重要因素
1. 家庭教育要与学校、社会教育相和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补充, 是构建和谐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家长要和学校保持经常性的联系, 教育孩子形成一致性, 并带领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 家庭教育自身要和谐。
健康、和谐、融洽的家庭环境, 能够促使孩子活泼健康地成长, 有助于提升社会和谐气氛。家庭人际关系、家庭生活氛围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常年生活在一个缺乏关爱、残缺不全甚至家庭暴力的家庭里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极大的创伤, 甚至会造成孩子性格发展的缺陷, 因此, 家长要力求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 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使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3. 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践行科学发展观 建设和谐村居 篇三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倒十星”管理法社区管理
0 引言
早在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就提出了加强“农村社区服务”、“农村社区保障”、“城乡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也对城乡社区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政策的制订与落实,使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加快,城乡发展迅速进入大调整时期,期间各种矛盾冲突也呈多发趋势,因此,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成为对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重大考验,对下是社会问题,对上是政治问题,尤其是在当前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意义十分重大。威海市原王家钦村创新管理法——“倒十星”管理法为破解村、居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1 当前村居管理的突出问题
当前村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考量基层组织和村(居)民,可以概括为“软”、“散”无序。这种无序状态表明,当前村居管理上除了物力与人力资本,更需要社会资本,即城乡社区民众的长期合作能力,也叫社区凝聚力,这是当前村居最短缺的公共产品。社区凝聚力的缺乏,直接导致社会凝聚力的缺乏,将使广大村(居)民难以团结在党的周围,将使党的决策意图难以转化为广大村(居)民的实际行动。分析社区凝聚力丧失的原因,从村居组织层面说,主要在于其失去了曾经拥有的行政权力资源,这一资源已随着村居的官治改自治而一去不返,基层组织没有唤鸡的米,说话自然不灵;从村(居)民层面说,主要原因在于个人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经替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此,解决村居管理问题的关键在体制机制,其中必须考虑三个关键因素,一是村居集体必须具有良好的合作收益;二是村居社区必须具有以社会主义为核心的道德、舆论和价值系统;三是将合作收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结合,使之成为一套考核奖惩指标体系。在此,推出威海市高技区怡园街道办事处中盛园社区(原王家钦村,下用此名)居委会的“倒十星”管理实践。
2 王家钦村的“倒十星”管理实践
多年来,王家钦村党支部始终把加强全村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促进村级规范化管理,作为两委的重要工作来抓。早在2001年,该村就在“十星级文明家庭”评比方法的基础上,推出了“倒十星”村务管理法。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个办法不仅使干群关系、社会治安、村风民风等焕然一新,在诸如旧村改造等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的实施上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1 “倒十星”村务管理办法产生的背景。1997年,王家钦村开始进行了“十星级文明家庭”评比活动,运行几年下来,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2001年,村两委对如何加强村务管理进行了专题走访和调研,发现这一管理机制本身不合理。一是评比标准过于笼统;二是村民缺少发言权,威信力差;三是评比结果缺乏经济性制约,缺乏约束力;四是门前挂牌方式负面效应大,难以调动积极性。经过分析总结,村两委多次调研,村民“三读通过”,最终探索出了“倒十星”村务管理法。
2.2 “倒十星”管理法的基本内容。“倒十星”管理法以“人之初,性本善”为指导思想,首先确定每户都是十星级文明家庭,每户的十颗星都挂在村务公开栏上,并与村民的福利待遇挂钩,如果有违反星级管理标准的,就要摘掉相应的星并扣减相应的福利待遇。
一是改革行为规范确认机制,破两委专治为村民民主自治。该村专门聘请了法律顾问,对十星级文明家庭评比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然后印发到每位村民反复征求意见,再由村民代表会议“三读通过”,新评比标准实际成为要求大家人人遵守的“村规民约”。一旦被摘了星,就要受到通报批评、经济处罚,其中经济处罚实行家庭连带责任制,即一人犯错要扣掉其家庭全年劳保收入的一成;只有做了有受益人、证明人签字的好事,居委会才能允许“立功复星”。这些行为规范由老百姓自己制定,实现了基层组织和集体成员权利与义务的标准化,避免了矛盾冲突。二是创新违规行为确认机制,改“评星”为“摘星”。原来的评选“十星级文明家庭”活动,实质上是先把村民作为“有问题”村民来看待,是不是十星级文明家庭,要在年底由村委评选决定。“倒十星”管理法是把每一户村民都看作是最优秀的、平等的十星级文明户,只有当家庭成员违反了相关的文明家庭标准,才摘掉相应的一颗星。被摘星的村民还有2项补救措施。三是改革公开机制,从分散公开到集中公开。
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再好的措施方法也必须要与时俱进,才能永远焕发活力。2001年推行“倒十星”管理法以来,王家钦村村务管理有了新起色;但两委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这一机制。其一,调整奖惩标准。其二,强化自我监督。其三,建设凝心工程。
2.3 “倒十星”管理法的效果。“倒十星”村务管理法实施后,该村村民的素质显著提高,村“两委”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大大增强,村风民风明显改善,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一是旧村改造圆满完成。二是集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三是村(居)民成功转为市民。
3 “倒十星”管理在新型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村改居”后的王家钦村从400多户的村成长为6大楼群、6000多户、近20000人的大型社区,虽然整个新社区拟被命名为“安馨苑”小区,但由于外来买房的多、暂住人口多,其实是名副其实的“移民区”,想要“安馨”,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这时,居两委又用上了“倒十星”管理这一“法宝”。
3.1 大社区意识,促进新社区建设。为了让“安馨苑”小区成为名符其实的和谐、现代一流社区,居两委统一认识,树立大社区意识,及时提出共建新社区的理念:不排上下级、不论所有制、不分原户籍、共建安馨园、大家都受益。社区服务方面,引入“倒十星”管理法,真正做到“人民社区人民建,人民社区人民管”;社区环境方面,采取公办、民办公助,企民联办,企业和民众联办等方法;社区文化方面,通过图书馆、老年大学、社区体育活动场所的设置,配合以定期举办的纳凉晚会、以及与电视台共同举办 “法律知识大赛”等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素质,树立大社区意识;社区稳定方面,设立六位小区长;小区下面五户为一个管理小组,设小组长,层层负责,保证了对社会环境的良好管控能力。同时,该村建有七人组成的社会治安巡逻队;居民自治方面,居民委员会组织健全,主动接受社区党委领导及时受理社区居民的意见和要求,居民对居委会组织的活动参与率达九成以上;党的领导方面,实践表明,要保证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社区党的领导必须要健全,要有党组织,并认真地开展活动。
3.2 “倒十星”管理法健全社区管理系统。具体实施三步走:第一步是发动新老居民一起创建文明楼栋。第二步是管“小”考“大”,建立整体效益。把全居划分成六个居民小区,分别管理大约200到300户不等,每个小区由小区长、党小组长、物业经理、业委会主任和公安干警等八个方面组成“小管委”,联合开展工作。第三步是通过“小管委”逐家逐户摸底调查,建立详尽的居民档案,实施针对性管理。
3.3 “倒十星”品牌效应凸现,保和谐促发展。王家钦村实行“倒十星”管理法,保证旧村改造、“村改居”、社区管理以及其它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的成功经验,已成为一个“管理品牌”。
4 基本经验和建议
王家钦村的实践证明,一盘散沙的村居重新组织起来的重要保证,正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村民自治管理的法治化”。村民自治管理法治化的基本方向,是由“两委决策—村(居)民被动接受”的“自上而下”型向“民主表达需求意愿—两委集中决策”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协调型决策机制转变,这种转变靠三条。一靠民主法制建设。二靠组织化程度提高。三靠需求表达机制健全。
4.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企业 篇四
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企业
——浅议企业的基层组织建设
贵阳供电局息烽分局 黎源金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面对新形式新任务,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对电力行业来说,落实十七大精神就必须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认识理解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从要义上理解是辩证法、是方法论,国有企业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改革,坚持安全发展、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和谐发展。
2006年中共中央就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印发了四个通知,明确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相关内容,这是我党历次整党整风和加强党员教育活动中首次强调对基层组织的建设指导,是历史性的转变,同时是我党实行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的再次科学决策,形式喜人,形势逼人,在这样的特殊环境下,作为基层党组织的党支部书记,从企业利益出发,从大局的实际情况出发,紧紧围绕企业的建设目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真正地搞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及人员整合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创新和飞跃,它所蕴涵的“发展是第一要义、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仅是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辩证观,也是促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方法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着眼实践,把握规律,改 1 革创新,务求实效,充分运用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辩证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问题,科学把握基层党建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内在动力,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一、坚持发展的观点,科学认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问题。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始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过程,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需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来解决。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要破解难题,有所突破,同样要求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抓住主要矛盾,找准基本问题。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创新发展的基本前提。
1、党员与组织的“分离”、党务与行政事务的“脱节”问题是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的两个基本问题。加强企业党的建设,重要的是致力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是融入中心做工作,进入管理起作用。两者虽研究问题的基点各不相同,但最终目标和依存基础是一致的。进入管理起作用,主要侧重从党的基层组织自身建设,探索党的基层组织健康发展和长期参与企业管理的规律,所依存的基础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关键是如何处理好党员与党组织关系问题。融入中心做工作,主要侧重探索党的基层组织自身能力建设与企业行政和社团组织的领导关系,特别是参与式政治领导关系,所依存的基础同样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关键则是如何处理好党组织与所参与领导的企业行政组织、社团组织和群众个体关系问题。每名党员都纳入一个具体的党组织,并在其中发挥作用,每个党组织设置合理有效,功能定位准确,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的基 2 础,更是提高党的参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根本。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加快,相当一部分党员游离于党组织管理之外,出现了党员与党组织相“分离”的状况;相当一部分基层党组织的设置与应该隶属于其领导的各种组织不贴近,出现党组织与应由其领导的其他组织相“脱节”的现象。这种“分离”与“脱节”,在新时期的基层党建实践中,带有普遍性,构成党的基层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两大基本问题。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特别在体制转换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分离”和“脱节”表现的比较明显。并且这两个基本问题可反复出现,即时而适应,时而不适应,可以在这个时期适应,也可在那个时期适应,呈现反复出现的特性。
2、两个基本问题是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体制转型发展的必然产物。研究解决任何问题,必须从历史背景来分析产生根源,而不是从问题的表现形式出发。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分离”、“脱节”问题产生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找到解决办法,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发展,实现基层党组织对企业和社团的有效领导。从客观上看,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国有企业进入社会转型期,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深刻重大变革,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用人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打破了原来对企业领导高度组织化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架构,直接引发了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关系、基层党组织和应由其参与领导或直接领导的各种组织的关系新变化。从主观上看,分离主要是行政负责制带来的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部分党员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状况,对党组织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弱化,理想信念动摇,党性意识淡薄,还有的党员则是由于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制约,不愿意 3 公开身份,不愿接受党的组织领导。脱节主要是对基层党组织要不要参与各种组织实行领导、怎么领导等问题,缺乏正确认识和统筹考虑,致使把握规律不够准确,工作路子不够宽泛,主观主动介入不够及时。进一步从历史探索性上分析。“分离”主要是随着传统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三位一体”的单位组织模式的弱化和消亡,原来高度政治化的社会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化,在传统政企不分之外出现新兴政企分开之实体,而党组织对党员如何实施跟踪配套管理缺乏有效的办法,工作没有及时跟进。“脱节”主要是政企分开之后产生的客观必然,与传统企业的内在联系,自身特点与角色定位问题等把握不够准确,工作缺乏统筹考虑和有效办法造成的,特别是实践中片面地把基层党的组织建设等同于自身建设,割裂党的建设与各项生产经营的参与领导关系,体现不出建立党组织的目的和党组织的核心地位,致使不能贴近生产、经营和行政业务工作而有效开展党的基层建设工作。
3、破解两个基本问题是创新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关键。党的组织建设是先进性建设的本体建设,在参政能力建设中是主体建设。“分离”使党员游离于党组织管理之外,正常的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和民主集中制原则无法落实,最终将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失去党员依托,最终使党员的先进性、模范带头作用以及权力与义务丧失,导致党的基层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丧失本体依托而无法实现。“脱节”将使党的基层组织失去对其他参与领导或直接领导组织的依托,最终使其创造力的提高、凝聚力的增强、战斗力的发挥丧失组织依附条件,导致党组织的目标任务难以实现,党的基层组织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落空。如果“分离”、“脱节”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党的 4 基层组织体系将日渐削弱,党的整体建设将无法有效展开,党的基层组织“融入中心做工作,进入管理起作用”的目标无法顺利实现。解决分离问题首要的要解决党员归位问题,解决脱节问题首要的要解决基层党组织科学设置问题。这是取得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创新突破必须紧紧抓住的着力点。
二、坚持全面系统的原则,准确把握党的基层建设工作的客观规律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作为企业建设发展的一部分,与生产、经营密切关联。生产经营的发展变化,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在多样的联系之中发生着变化,方法不断拓宽,方式日益增多,工作格局发生改变。科学发展观贯穿着唯物辩证法,要求在事物的联系中探求把握规律。依据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与生产经营发展的互动关系,全面、联系、发展地把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各领域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科学构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新格局,既是解决“分离”和“脱节”两个基本问题的关键,也是基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规律,探求把握这一规律,需要对其企业方针目标、主要特征、服务范畴和承担社会责任有科学的认识。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格局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目标方针。不同的经济组织,其当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重心不同,这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客观规律,是党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全面规划的必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与政企分开政制,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企业员工科学劳动关系的逐步建立,各种经济社会组织体系的分化、重组改制,改变了基层党组织所依附的经济和社会的组织基础,而形成新的社会组织体 5 系和领域。适应这种变化要求,基层党建工作逐渐从农村、国有集体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三大传统党建领域,衍生拓展出既相对独立,又互为关联的社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三大新兴党建领域。三大新兴党建领域与三大传统党建领域形成一个有机统一体,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此消彼长,反映着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发展变化规律,从而构成了基层党建工作一种新的目标模式。科学认识和把握这一目标模式,为有效解决“分离”和“脱节”两个基本问题创造了前提条件,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构建和谐企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证。
和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企业和谐是社会和谐最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和谐根本是人的和谐,企业的和谐依靠发展来解决,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作为企业与社会的核心是人,和谐社会构建之本是人,人是社会的根本资源,是企业与社会宝贵而不可缺少的资源,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过去,很多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合理分配有所欠缺,因此在企业发展中存在很多制约因素。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重视,企业在人力调配和管理上大做文章。发展这个概念用于管理,是指通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社会前进与发展的任务,实现和谐与发展的目标。因此,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党的进层组织建设,用思想教育、思想发动、思想解放等来促进企业发展。企业实现发展的最根本的方法是正确地引导员工的工作动机,6 使他们在实现发展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增加其满意度,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
如何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是当前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笔者认为,企业发展与和谐重点是对员工的激励。
(一)物质激励要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职工工作。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正激励,如发放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负激励,如罚款等。物质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所以,物质激励是激励的主要模式,也是目前我国企业内部使用得非常普遍的一种激励模式。随着企业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金钱是万能的”思想在相当一部分人的头脑中滋长起来,有些企业经营者也一味地认为只有奖金发足了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但在实践中,不少单位在使用物质激励的过程中,耗费不少,而预期的目的并未达到,职工的积极性不高,反倒贻误了企业发展的契机。例如有些企业在物质激励中为了避免矛盾实行不偏不倚的原则,极大地抹杀了员工的积极性,因为这种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法非常不利于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平均等于无激励。因此企业单用物质激励不一定能起作用,必须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在二者的结合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创建适合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
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用一定的文化塑造人,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机制,只有当企业文化能够真正融入每个员工个人的价值观时,他们才能把企业的目标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用员工认可的文化来管理,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
2.制定精确、公平的激励机制
激励制度首先体现公平的原则,要在广泛征求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一套大多数人认可的制度,并且把这个制度公布出来,在激励中严格按制度执行并长期坚持;其次要和考核制度结合起来,这样能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使这种外部的推动力量转化成一种自我努力工作的动力,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最后是在制定制度是要体现科学性,也就是做到工作细化,企业必须系统地分析、搜集与激励有关的信息,全面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工作质量的好坏,不断地根据情况的改变制定出相应的政策。
3.多种激励机制的综合运用
根据本企业的特点而采用不同的激励机制,例如可以运用工作激励,尽量把员工放在他所适合的位置上,并在可能的条件下轮换一下工作以增加员工的新奇感,从而赋予工作以更大的挑战性,培养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其次可以运用参与激励,通过参与,形成员工对企业归属感、认同感,可以进一步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企业员工参与企业决策和企业管理的渠道有许多,其中,职工通过“职代会”中的代表参与企业重大决策较为普遍。但“职代会”目前存在一种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的现象,因此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健全。
5.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质监 篇五
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质监
修武县质监局—吴海军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如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将和谐理念贯穿于质监工作全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质监事业的健康发展。作为体现党和政府执政能力之一的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又将如何构建和谐质监呢?这虽然是一个新课题。然而,作为人民群众来说,却是非常关注的问题,因此,就要从优质服务抓起,从群众关心的事情抓起,发挥质监系统的职能作用,使群众办事越来越舒心,执法机关和群众的关系越来越融洽,真正做到质监关心群众,群众支持质监,上下齐心打造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通过调查研究,目前,就质监系统在构建和谐环境方面的情况看,总的是好的,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还不太高,理想、宗旨、拼搏和为社会积极贡献力量的意识不牢,认知能力不够,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技术装备相对滞后,检验能力不强,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适应和改善工作外部环境的意识不强,认识不到位,社会效应不稳定,甚至有时还发生不作为或乱作为等损害质监部门形象的行为等等,这些都是直接影响构建和谐质监的突出问题。
为切实解决以上的突出问题,构建和谐质监,着重把握好以下几方面:一是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质监新理念。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监督与服务的关系,规范与发展的关系,垂直管理与服从地方党委、政府的关系,切实增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增强服务把关的能力,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增强自身发展的能力。二是要实实在在干出成绩。要紧贴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强化监督,优化服务,大力实施名牌战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原产地域保护工作,深入开展质量兴市、县(区)活动,加强源头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违法犯罪行为,切实抓好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营造和谐社会环境。三是要不断深化先进性教育,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后,全国上下纷纷为“建设美好家园,构建和谐社会”而建言献策,创新落实。“和谐”二字也因此成为当前中国最热门的词汇。众所周知,众多社会关系的和谐,才能构成整个社会的和谐。而作为直接保障人民群众的质量安全有效的质监部门,也应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发挥它独特的优势,为规范市场秩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推进民主法制进程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社会外部环境。质监系统为了更好地发挥职能,做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质监:
一、要营造内部良好环境。营造内部良好环境是构建和谐质监的基础和前提,主要应从以下五点努力:一是要强化教育。各单位党组和行政领导班子要把对职工理想宗旨、顾全大局、拼搏奋斗、无私奉献的教育列入重要议程,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抓实,切实形成上下一心谋发展,团结一致求进步,顾全大局讲贡献,全体努力构和谐的良好局面。二是要加大对干部队伍的管理力度。抓好干部队伍的建设,对构建和谐质监起着决定作用。要加强对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领导艺术、管理才能、协调能力、处事方法的培训和组织原则、勤政廉洁、大局意识、民主作用的教育,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在加强现职领导干部管理的同时,要认真抓好后备领导干部队伍的建设。在干部队伍中切实形成思想好、能力强、作风硬、成绩佳和领导放心、群众满意的良好局面。三是要健全和完善激活机制。切实解决好利益分配中的矛盾和问题,严格实行绩效考核、权力风险、岗位酬劳、奖惩逗硬、多劳多得等便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行之有效的激励制约机制,在职工队伍中真正形成个个求进步,人人争先进,大家比贡献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良好局面。四是要加快技术机构的建设。要认真研究和改进对技术机构的管理模式和发展方案,解决和消除技术机构在用人制度、利益分配、设备投入、项目建设、检测领域、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和弊端。使技术机构真正形成人员素质高,技术力量强,检测范围广,说得起硬话,守得稳阵地,能适应经济发展和满足社会需要的良好局面。五是要协调好工作中的矛盾。要用制度和经济的方式协调处臵好上级机关与下级机关在行政执法、业务开展检验检测等工作中时时发生的互不通气,互不体谅,互不支持,相互指责的矛盾和问题,使质监系统真正形成相互支持,团结一致,同舟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要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是构建和谐质监的重要保证。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要做的工作仍然很多,主要的有三点:一是要抓好宣传。要把对外宣传作为树形象,壮声威,促发展的大事来抓。要持之以恒地对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宣传质量技术监督的法律法规和质监部门的地位作用、职责范围、主要任务、工作成绩等,在全社会形成对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共识,主动理解、支持和配合质监部门工作的良好局面。二是在工作中要突出重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做的事很多,但始终要抓住政府想办的事和老百姓共同关心的事,解决了政府的难题,满足了百姓的要求,就能在社会中形成离不开质量技术监督的良好局面。三是要讲求工作方法,工作方法对营造质监和谐的外部环境十分重要。即使你出发点是正确的,但如果方法不当,同样达不到目的,方法得当了,就能顺利开展工作。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和改进行政执法、综合管理、检验检测等工作方法,尤其是在收费中更要注意政策和策略,要在工作对象中形成主动接受监督,支持质监事业发展,欢迎质监部门到来的良好局面。
三、要坚持依法行政。坚持依法行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作为政府主管质量监督、质量管理、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特种设备安全检查、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卫生监管工作的职能部门,直接涉及企业产品质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直接涉及维护国家、企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涉及到保持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任务之繁重,责任之重大。因此,依法行政,严格把关是质监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可见,和谐行政是创造和谐质监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如何达到和谐行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已经实施,为依法行政提供了法律保障。质监部门的广大干部职工都要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度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依法行政总体要求,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正确履行职责,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增强依法行政的本领,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把依法行政落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真正树立起“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行业形象。
第二,增强执政为民意识。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衡量质监工作是否取得成效的标准。因此,必须在质监系统中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在工作中努力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是要提高认识,摆正位臵,真正把群众当作主人。要认识到群众之事无小事,要坚持为群众办实事,事事连着民心,事事系着和谐。二是要从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入手,开展各项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如重点开展好对食品、建材、农资、电器、特种设备等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产品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确保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三是要做好群众来访和投诉工作,努力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帮助群众挽回因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四是努力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积极推进名牌战略,深入企业指导和帮助其建立健全质量、计量、标准体系。切实做到让群众满意、让企业满意。
第三,增进沟通共建和谐。作为质监部门,在社会上的职责就是要让消费者不设防,要让消费严重影响买到放心满意的东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尽到应尽的责任。首先,要摆正质监部门作为“双管”单位的位臵,牢固树立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思想,取得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其次,要加强与工商、卫生、物价、农业、公安等部门的联系。另外,还要加强与电视台、电台、报刊等新闻媒体的联系,通过大力宣传质量技监部门的工作职能,让更多的人关心支持质监工作。
第四,狠抓党风廉政建设。系统内一些违法乱纪和腐败行为的存在,不仅严重损坏了质监系统形象,而且也给社会造成不和谐。因此,必须要牢记“两个务必”,切实提高质监系统党员干部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紧紧围绕质监事业的发展目标,构建符合质监工作实际、工作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把反腐败寓于各项工作之中。通过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质监事业的和谐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纪律保障。
6.践行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新教育 篇六
一、立足**县情,在注重加快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也注重兼顾社会公平,切实关注城乡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
**县地##,是一个山区贫困县。全县总面积XX平方公里,人口XX万,XX个乡镇中有XX个乡镇属于条件较差的山区,经济发展不够平衡,贫困人口相对较多。到2001年,全县还有省定贫困村90个,贫困人口7.5万,占人口总数的10.7,其中特困人口4.5万,占贫困人口的60,造成他们贫困的主要原因是素质低下、身体残疾、身患大病、发生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我们充分认识到:
抓好弱势群体社会救助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我们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贫困问题,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提出并推进了“以增加经济总量,增加财政实力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为目标,突出工业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带动城镇化,拓展以旅游为主的三产业”的“三增三化一拓展”发展战略,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2000年以来,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4.4,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0年增加了1097元,使我县由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变成省级贫困县。同时,我们坚持用解决贫困的办法推动经济发展。通过大力开展扶贫攻坚,帮助很大一部分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激发了他们创业的积极性,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抓好城乡弱势群体社会救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近几年来,我们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始终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分注重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重视维护社会公平,高度关注城乡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困难,经常组织广大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察民情、了民困、解民难,较好地处理了效益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了基础。
抓好城乡弱势群体社会救助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近几年,我县经济社会在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态势、居民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发展不平衡、居民贫富不均等社会现象,部分城乡弱势群体甚至居无定所、生活无着,导致弱势群众对社会和政府产生了一定的不满情绪,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我们通过建立城乡弱势群体社会救助体系,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消除了“弱势群体”的不满情绪,较好地化解了社会矛盾,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积极探索实践,不断创新救助方法,着力构建了以基本生活救助、住房救助、大病医疗救助、失学救助、残疾人特殊救助为主体的城乡弱势群体社会救助体系
在建立城乡弱势群体社会救助体系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实践,大胆改革创新。一是决策思维创新。按照“区分轻重,注重缓急,点上突破,面上推广”的原则,分别实施临时、紧急、短期和长期救助,让不同类别的贫困群众都能得到有效救助。二是救助观念创新。改变过去救助“政府一杆子插到底”的传统模式,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形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人有难,众人扶持”的社会风气。三是救助方式创新。一方面,注重给贫困群众“输血”,保障他们的基本生存权;另一方面,注重增强他们的“造血”功能,突出培养他们的生存技能,为他们脱贫致富创造条件。在此基础上,我们构建了以实施“五大救助”工程为主体、“四大援助”为辅助的科学的社会救助体系。
1、实施城乡特困人口生活救助工程,让他们生活有着落。一是认真落实农村“五保户”供养政策。2002年税费改革以后,我们就对1611名“五保户”落实了每人每年800元的养老金,2003年扩大供养了2870人。从2004年开始,我们修建了农村敬老院9所,对300多名“五保”老人实行了集中供养,2005年又增加了100人。二是实施农村“非五保”特困家庭生活救助。2003年4月,我们在下乡调研的过程中发现有部分非“五保”特困人口生活相当困难。县委、县政府决定,对这部分人进行最低生活救助。第一批救助了1250人,每人每月给予3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2004年,我们扩大救助了8000多名非“五保”特困人口。到2005年底,保障人数达到10200人,救助标准达到每人每年120元。三是认真落实城镇低保政策。对9800多名月收入低于150元的城镇居民落实了最低生活保障,低保金按时足额实行打卡发放,人均月补差达到62
元。
2、实施城乡特困无房、倒房户住房救助工程,让他们住有其所。2003年春节前夕,我们组织县级领导走访慰问农村贫困家庭了解到全县还有300多个特困农户因灾因贫倒房、无房居住的情况,县委、县政府立即向全县广大干部发出号召,对这部分特困农户实施建房救助,由县里拿钱、乡镇组织、党员干部帮工为他们修建“爱心房”。仅2个多月时间,就筹资230多万元,建起“爱心房”316栋790间,使812名长期无所栖身的特困农民住进了新房。2003年,县委、县政府又筹资800多万元,帮助农村因灾倒房且无自救能力的重灾户解决住房困难,建起2880栋“爱民房”。到2005年底,共建“爱心房”、“爱民房”3385栋,解决了10500名农村人口的住房困难。2004年,我们又针对部分城镇下岗特困职工住房难问题,全面启动了城区“安居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投入500多万建成3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解决1000户城镇特困户的住房问题,当年就有150户城镇特困家庭乔迁新居。目前正在建设第三批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
3、实施城乡特困家庭大病医疗救助工程,让他们病有所医。为解决城乡弱势群体就医难问题,2003年我们大胆决定,率先在全省启动农村贫困户大病医疗救助,对患有尿毒症、重症肝炎、重大意外伤残等8种大病的城乡困难居民,每年一次性补助3000—5000元医疗费用,让他们病有所医。2004年又启动了城市大病医疗救助。县政府设立了医疗救助办公室,每年县财政安排预算资金50万元,向社会募集资金80万元,设立大病救助基金。如易家渡镇唐家堰村白血病患者陈文学,为治病家里已经倾家荡产,我们先后通过医疗救助、社会捐赠等形式为其支付医疗费用6万元,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实施这项救助工程以来,已为1470名特困大病患者支付救助金230多万元。县人民医院、中医院也设立了贫困患者医疗救助专项基金。近3年来,仅县人民医院就为贫困患者减免医疗费用400多万元。
4、实施城乡特困家庭子女失学救助工程,让适龄学生不失学。为保证城乡特困家庭子女和孤儿充分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我们采取多条途径救助失学子女。一是捐资救助。从2003年开始,我们建立了机关事业单位干部捐献年工资总额的1、学校救助和社会捐助相结合的扶贫助学制度,并成立了“教育捐赠中心”,已募集扶贫助学资金860多万元,救助贫困学生8779人次。原**一中学生胡泊,母亲高度残疾,多次面临失学危险,我们及时对他伸出了援助之手,给他解决了3万多元助学金,让他顺利进入湘潭大学深造并完成了学业;二是对口救助。2003年以来,我们坚持县级领导带头,发动社会各界人士结对助学。目前,已有50多个市、县、乡镇单位在我县结对助学607人,落实扶贫助学资金33万元;三是奖励救助。2003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每年都给成绩优异的贫困大学新生颁发政府“大学新生奖学金”;县人民医院也设立了“博爱奖学金”;香港人士发起成立了“刘志宏、何镜波高考奖”。目前,已奖励贫困大学新生750人。四是认真落实国家政策。仅2004年,我们便为8405名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免书杂费210万元;2005年,已为22701名学生发放“两免”和扶贫助学资金907万元。同时,逐步把县级助学资金重点向贫困高中生和应届大学生倾斜,从去年9月开始实行了助学金制度。
5、实施城乡残疾人救助工程,让他们残有所靠。残疾人由于身体原因,自救能力差,对他们进行救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是社会救助的重点,也是难点。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先后投入资金200万元,使1600多名残疾人通过康复治疗恢复了健康,其中每人资助1500元,为1100名肢残人安装了假肢;资助20万元,为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治疗,使185名患者重见光明。投入资金100万元,通过分散和集中培训帮助残疾人就业,使526名残疾人找到了就业门路,特别是让100多名盲人在按摩院找到了岗位。通过助学救助,使160多名残疾学生考上了高等学府。2004年,我们还每人单列资金3000元,对120名住房困难的残疾人实施建房救助,解决了他们住房难的问题。
在重点推进上述救助工程的同时,我们还建立了临时和灾害应急救助、就业援助、司法援助、科技援助等制度,形成了覆盖广、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学的社会救助体系,有效地解决了城乡弱势群体的各种困难。
三、切实加强领导,强化保障,严格监督管理,初步建立了运作规范的城乡弱势群体社会救助机制
城乡弱势群体救助,不是一个短期行为,而是一项长远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坚持从长远出发,逐步建立了规范运转的长效机制。
1、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几年来,为把城乡弱势群体救助抓好、抓落实,县委、县政府切实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各级各部门的责任。县里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民政、教育等有救助职能的20个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救助领导小组。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社会救助。各村(居)建立了社会救助申报点,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级级有人抓、层层抓落实的社会救助组织体系。同时,对20个职能单位的具体职责进行了规范,如县民政局承担主管、综合、协调职能;县财政局负责救助资金的管理监督;县教育局负责教育救助政策的制定及组织实施;县残联负责残疾人生活困难救助;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对城乡失业人员进行就业救助等。县长每季度对各成员单位的进行一次调度,县委书记每半年对救助进行一次专题调研,县社会救助领导小组每半年向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汇报一次情况。
2、归口管理,形成合力。社会救助体系包含着多个单项社会救助制度,这些制度建设的内容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单位,只有实行归口管理,加强部门协调,形成合力,才能发挥救助资源的最大效益。为此,我们要求:所有社会救助由县社会救助领导小组统筹安排,领导小组负责对各项救助款物进行终审。成立了社会救助管理局,作为具有行政职能的副科级事业单位,负责救助对象的申请受理、救助款物发放方案的拟订、救助政策和信息的衔接和汇总等日常事物,协调各方面的力量,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负责制度间的衔接和制度各要素的配套,负责社会救助资源的整合和高效运用,从而改变了过去救助“一盘散沙”的局面,形成了整体联动的合力。
3、整合资源,保障资金。为了给社会救助提供资金保障,我们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地措施。一是努力增加财政投入。我们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千方百计地为社会救助多提供资金支持。近几年来,我们每年用于社会救助的财政投入都在400万元以上。2004年,财政支付的社会救助资金达到了473万元。2005年,我们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增加了100万元预算用于社会救助,使社会救助资金达到了573万元。部分乡镇也设立专项救助基金。如新铺乡就安排资金25万元设立了大病救助基金,及时对本地工矿企业的矽肺病患者进行救助。二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对国家下拨的社会救助专项资金,我们坚持做到专款专用,不搞任何挤占挪用。三是广泛筹集社会资金。我们广泛发动干部群众和争取社会各界人士对社会救助的支持,积极开展“助学日”、“助残日”、对口捐助、慈善捐助等活动,多方筹措救助资金,弥补政府救助资金的不足。近几年来,从社会这条渠道筹措的救助资金达1000多万元。白云乡74岁的退休教师文非,1993年发起成立“扶贫助学基金会”,十多年如一日,已累计募集资金34.9万元。资金得到保障以后,社会救助领导小组根据年初规划,研究统一的资金配置方案,确定救助项目,由各主管单位分别组织实施。
4、规范操作,严格监督。为了使救助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我们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规范操作程序。对每项救助的原则、对象、程序、标准、款物发放等做了详细规定,还编制了社会救助体系网络图和程序示意图,实现了救助的全面覆盖和公开透明。二是严格资金管理。为保证将社会救助资金不折不扣地用在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身上,我们制定了《关于加强社会救助资金管理和财务监督的实施意见》,在各乡镇区设立了“社会救助资金”专用帐户,每年对救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一次专项审计,确保了资金安全。三是加强社会监督。我们推行了“三公示”、“四公开”制度,即:村级评议公示、乡镇核查公示、县民政局审批公示;救助程序公开、救助对象公开、救助内容公开、救助标准公开。还专门在县救助办公室设立了监督举报电话,在各乡镇设立了举报箱,在每个村(居)聘请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社会救助义务监督员。建立了社会评议制,定期将社会救助情况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上公布,并通过政务、村务栏定期公开。
几年来,我们通过实施社会救助工程,建立科学的城乡弱势群体社会救助体系,收到了明显成效。
一是改善了干群关系,凝聚了民心。通过开展社会救助活动,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贫困群众家里,使贫困群众得到党和政府给予的实惠,广大群众耳闻目睹,深受感动,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增强了,对干部的亲切感加深了,树立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有效地凝聚了民心,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合力。白云乡康坪村梁典金老人得到了社会对他的救助后,动情地说“我经历了许多事情,原来对共产党的干部不关心老百姓困难有看法,现在觉得不是那回事了。”
二是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和谐。通过实施社会救助,解决城乡弱势群体的生活难、住房难、就医难、就学难等突出困难,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化解了社会矛盾,确保了社会和谐安宁。近几年来,我县没有发生影响大的群体性越级上访、因矛盾激化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重大恶性暴力案件,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
三是激发了贫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活力,调动了民力。通过实施社会救助,解决城乡贫困群众的实际困难,为他们加快发展夯实了基础,增强了他们战胜困难、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他们致富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白云乡晏家棚村残疾人晏新华,1998年9月通过县残联安装假肢后,开办家庭经销店,大力发展种养业,每年收入在2万元左右,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成为“康复扶贫脱贫典型”和“残疾人自强模范”。2002年以来,共有5000多人通过社会救助走上了富裕之路。
7.践行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新教育 篇七
一、做到几个“落实”
(一) 落实领导机构。
学院于2006年成立了“平安和谐校园”领导机构, 包括: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消防工作领导小组、国安工作领导小组、法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综合治理工作及矛盾纠纷调解领导小组。各领导小组职责明确, 制度健全, 使和谐校园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人可靠、有力可使。
(二) 落实责任。
和谐校园, 安全为重。学院坚持“分级管理, 属地负责”和“守土有责、用物管物”的原则, 实行“一岗双责制”, 层层落实责任制。一是各系部处室与学院签定保平安、保稳定综合治理责任书、安全责任书;二是各系部处室与所管理范围内的重点岗位人员签定安全重点岗位责任书, 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岗位;三是教职工与学院签定三年为一周期的综合治理责任书。并明确规定:凡是安全工作、综合治理工作管理不到位、责任心不强, 造成学校声誉、财产和学生生命财物受到重大损害的部门和个人, 在年终考评时, 取消评奖、评优、晋级资格。由于责任制的有效执行, 几年来, 学校没有发生重大消防、治安、交通、饮食等安全事故。
(三) 落实办事机构。
为了做好学院安全保卫工作, 学院设立了保卫处, 负责学院综合治理、法制建设、消防、交通、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国家安全、流动人口及师生员工户籍管理等工作, 配备了人员和设备。保卫处坚持每天24小时值班, 尽职尽责地维护校园平安稳定。保卫处成立了“学校护卫队”和“义务消防队”, 组织他们安全巡逻、执勤, 开展消防演练、安全疏散、应急救援等活动, 保卫处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到学生中, 了解信息, 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苗头时。
二、做牢几个“基础”
(一) 建筑安全基础。
学院新建校区, 严格按照科学规划和国家安全质量标准建造, 对消防通道、栏杆、房顶、水、电、气等实施设备完全按照安全第一、保证质量的原则实施, 在汶川“5.12”大地震和强对流天气下, 建筑物稳如泰山, 设施设备安全运行, 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二) 师生安全教育基础。
学院对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在教职工大会、学生大会上经常强调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着力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在新生入校时的学前教育中, 在每期开学、放假时, 学院都要发布加强安全工作的通知, 时时提醒大家注意安全防范。通过进行灭火和在地震等灾害逃生自救等演练, 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技能。通过消防知识讲座, 使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进一步增强。各系每年开设安全教育专业课, 邀请保卫处、区公安局、国安局、交通局等专业人士讲授安全知识。
(三) 矛盾纠纷调解基础。
由于学院师生不断增加, 人与人之间、部门之间、学校与周边居民之间难免会产生矛盾。为此, 学院成立了矛盾纠纷调解领导小组, 各系组成了学生办公室, 制定了学生申诉制度, 各部门做到了矛盾纠纷发现得早, 处理化解得了, 团结互谅为好。几年来, 学院没有发生影响较大的矛盾纠纷。
三、做好几个“保障”
(一) 制度保障。
学院坚持以理服人、以制度管人。在教学、行政、后勤服务、学生管理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制度, 通过ISO——90001的目标质量管理体系, 将各岗位的职责、任务、管理措施制定得相当明确, 各岗位操作规范, 没有出现违章违纪现象。
(二) 后勤服务保障。
学院成立了后勤服务中心, 对学院客车、食堂、医疗、校园绿化、各幢楼的安全守护, 水、电、气的使用等进行了规范, 保证了教师准时上下班, 保证了学生安全吃、住, 且不断完善娱乐服务设施, 绿化校园环境, 使荒芜的田坝、徒坡绿草如茵, 校园环境不断优化。
(三) 教职工福利待遇保障。
学院教职工的课时津贴、值班补助等福利待遇不断提高, 激励和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广大教职工高度发扬主人翁的精神, 努力工作, 为和谐校园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做实几个“预案”
为了有效处置突发事件, 学校制定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总体预案》, 以及《消防工作紧急处置预案》、《关于社会闲杂人员来校闹事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关于学生集体活动大型文艺演出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学生安全突发事件处置专项预案》、《校园突发火灾事故安全处置预案》、《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处置预案》等26个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做到了防患于未然。
五、做新几个“协调”
(一) 协调好与辖区公安局派出所、消防队、交警支队、经文保支队及司法局等的关系。
学院地处城市郊区, 周边居民的文化素质、法制意识不高, 给校园整治造成不少困难和麻烦。治安管理方面, 学校与公安部门密切配合, 凡涉及社会闲杂人员进校打架斗殴闲事、消防安全、演练、交通秩序等工作时, 学院主动与派出所, 消防支队联系, 经常向公安经文保支队反映内保情况, 加大了周边环境的治安整治力度, 减少了校园及周边治安案件。学院还通过与当地卫生防疫站、房管局、工商局等部门加强联系, 密切配合整治了校园周边的饮食、图书、交通及摊点等营业店铺和交通秩序。
(二) 协调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关系。
学院现有“中国民主建国会”和“九三学社”两个民主党派, 其成员绝大多数是副教授, 是学校第一线的骨干教师, 为了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人士参政议政作用, 学校每年定期不定期地召开座谈会, 认真、广泛地听取民主人士的建言献策, 采取有效措施, 落实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学校每年给民主党派一定的调研活动经费, 使其调研活动更加深入具体。民主党派人士在充分履行本职工作的同时, 积极向学校反映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为和谐校园建设出谋划策, 得到学校党政的高度重视和采纳。
(三) 协调与周边居民的关系。
学院周边居民文化素质较低、法律意识薄弱, 学院坚持“以德为邻, 奠定平安和谐基石;以和为贵, 构建共同发展大厦”与附近的居委会、村委会协商, 多次个别访谈, 深入居民家中作解释沟通工作, 有效地解决了修围墙难的问题, 制止了村民向校园内抛甩生活垃圾, 堆砌建筑垃圾, 进校园种植庄稼, 到校园山上砍伐树木, 肆意翻越围墙等影响校园和谐的行为, 与周边居民关系融洽。
8.用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 篇八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企业;构建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7-0013-0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企业的和谐关系着社会的和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企来而言就是要求构建和谐企业。人是企业的核心,构建和谐企业,首先要求企业以人为本,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构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和谐发展。市场经济以来,企业面临不断的改革变革之中,企业的组织构架,内部资产所属利益分配出现了较大调整与变化,员工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固有思维模式,行为定义以被打破。利益的变化必然引发思想感情绪的波动。如何解决好企业发展和职工增收的矛盾,如何解决好员工与企业之间出现的一些非良性困素,都值得企业管理者去深思,去面对和处理,常言说得好“家各万事兴”企业只有实现了内部和谐,形成了人与人、人与企业、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建立了善意的融洽关系,才能推动企业的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正视现实,查找影响构建和谐企业的不利因素
目前企业员工总的思想状况是积极向上,奋发进取,大部分的员工有强烈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危机意识,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还存在一些思想上的顾虑和偏差,还存在一些吃大锅饭,平均主义和不关心企业发展的思想蔓延,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正面引导和扭转,将会影响到企业的内部稳定和健康发展,影响和谐企业的构建,进一步发展必将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
1.企业改革过程中的利益调整,使部分员工心理失衡,因而工作积性受影响,任何改革都会触及到一部分人的利益,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满意,而对于改革,员工是既欢迎,又担心害怕,欢迎是员工都清楚企业要发展必须进行改革,担心害怕是改革会不会触及自己的利益,也就是说员工期待改革又惧怕改革,期待的心理导致员工对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尤其是所需付出的代价缺乏事前的共识和心理准备,一旦改革的结果与期待的结果不相符时,就会产生思想波动与情绪上的失望。特别是竞争上岗,按岗定薪,触及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如中老职工,认为自己在企业奉献了多年,现在和年轻的大学生一样要去竞争岗位,拿和年轻人一样的岗位工资,心里总有一些忿忿不平,患得患失,认为企业没有考虑他们的贡献,对他们不公平。这些心理失衡,不仅直接影响到员工对改革的认同与支持,而且还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热情与态度。
2.部分员工存在悲观的情绪,工作时热情不高,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对员工在素质上,知识上,技能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一些员工在快速的变化和全方位的变革中无法跟上节奏,这些员工已经习惯了过去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模式,满足于已有的知识技能,一旦发生调整,就觉得这些变化太大了,太快了,感觉到危机四伏,变得无可适从,甚至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知识储备产生怀疑,有的员工终日惶恐不安,担心自己“位置”不保或被企业淘汰,有的员工面对企业组织的岗位招聘或自卑,不敢参予,或总认为是内定的,还没参加应聘就自我否定,见到别人应聘了又觉得可惜,后悔自己没有勇气参加,老觉得企业对自己不公。这种悲观情绪和猜疑思想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进取精神,影响企业整体战斗力的发挥。
3.部分员工惰性滋往,工作进取心不足,对于目前效益好的国企员工来说,衣食住行这样基本的需求已经不再成为问题,他们更关注自己事业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尽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内部加快了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袋子分别建立了管理、技术、营销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但僧多粥少,但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是普通员工,一部分人因此而产生了“混”的思想,不思进取,知识老化,技能退化。另一方面,在用工体制上也存在不尽合理的因素,比如一个大学生在某一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年,岗位的单一性和重复性使他们不能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特长和才华,他们觉得自己是一个凝固的空间里工作,看不到企业发展的希望,日长月久,就失去了工作的激情和学业业习的热情,年轻一点想着跳槽,年老一点得过且过,工作懒散,整天打不起精神。
4.自身竞争力低,部分一线员工自暴弃,工作自信心不强。在企业一线员工是多数,这一部分人学历层次相对较低,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差。相对而言,这些一线员工,在岗位竞争中,他们处于劣势;在薪酬调整中,他们也没有优势,在干部选拨中,他们没有机会,自身竞争力的不足,看不到前途,对生存的担忧,导致这一部分人没有目标,自暴自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二、创新机制完善制度,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
有人说,一个企业,如果带走他的员工,留下设备,过得了多久,那里只能是杂草一片;如果带走设备,留下员工,过不了多久,那里将是另一个生机勃勃的新企业。员工就是企业的一切。当员工得不到理解、尊重和关爱,正常的情感需求和物质要求得不到满足,感觉不到自己在企业处于当家作主的地位时,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就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内部改革就失去了群众基础,企业发展和稳定就得不到保障,协调发展和谐企业构建就无法谈起。要构造和谐企业,迫切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内部改革与和谐发展的关系,构造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前途和核心价值观,建设兴旺和谐的企业大家庭。
1.健全权益保障体系,满足员工物质利益需求,奠定和谐企业的物质基础。市场经济条件下,员工的经济观念增强,注重实惠,讲求个人利益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要构建和谐企业,必须从实际出发,承认、尊重、关心员工的权益保障需求,加强利益关系的教育引导。一方面,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员工的利益落到实处,把员工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的提高作为企业和谐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健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多项保险制度,解决困难员工的燃眉之急,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使员工消除工作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要引导员工正确认识各种利益关系,自觉罢正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利益观,防止过分重视物质利益,追求享受,不求贡献的不良倾向。
2.建立有效沟通机制,满足员工民主管理需求,夯实和谐企业的管理基础。随着市场经注蝗发展和人们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广大员工在思想空前活跃,民主意识,参与意识普遍增强,希望对企业的整体经营情况、工作思路及事关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政策、决议有充分的知情术、参与权和决策权。所以要构建企业和谐,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高度信任与各个层面的有效沟通、互动交流。在建立沟通机制的过程中,要实施三维立体沟通模式,一是要建立管理层与员工的沟通机制,如通过设立“经理信箱”、司务公开、举行公司领导与员工面对面的沟通座谈会制度等,使员工可以畅所欲言,管理层可以释疑解惑,共同探讨企业发展问题、日常管理问题及员工个人发展问题、生活学习问题,对员工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及时研究解决,从而使员工真正感受到来自管理层对他们的尊重,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奉献热情,形成凝聚团队的巨大动力。二是建立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机制。通过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沟通,提升组织执行力,特别是提高各部门在执行过程中解决问题和改进工作质量的整体能力。三是建立员工之间的相互沟通机制。通过多种方式,建立员工自由表达思想和意见的快速通道,激发员工的智慧,释放员工的能量,鼓励员工发现公司业务、管理、服务中的弊端与提出好的改进方式,在满足员工当家作主,参与企业管理的愿望中,提升企业的科学决策能力和整体执行能力。
3.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满足员工职业发展需求,实现员工个人与企业共同和谐发展。每一位员工,尤其是年轻员工,除了关心自己的收入与待遇外,更关心企业给予个人的职业发展空间,只有当他感受到自己有存在价值、受到重视、能力得到发挥时,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稳定员工队伍。企业应根据新员工、中年员工和老员工三类人员来进行针对性的设计,新员工一般希望能较快地做出贡献,想通过在承担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中迅速地找到自己的位置,要给他们机会和创造空间,使他们能施展自己的才干。中年员工一般能独挡一面,对于他们,企业要充分信任,大胆地将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新的工作任务交予他们,要通过提拨晋升,使其职业通路畅顺。老年员工处于职业后期阶段,退二线和退休问题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大量事实表明,退二线和退休均可能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对企业的工作也会产生影响。对这一部分人要注意做好细微的思想工作,发挥他们经验丰富的优势,安排他们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在岗位安排上,要首先分析员工的思想型职业选择和现实型职业选择,两者距离越近,双方的冲突就越小。应注意规范化进行,逐步建立员工的职业管理机制,实现员工个人抱负与企业长远发展的和谐发展。同时要通过绩效考核方式发现员工价值的生命周期。员共价值的生命周期一般为3年,如果某员工上任一个岗位3年有余,通过考核还不能胜任工作,在通常情况下,该员工不会再在此岗位上创造出应有的价值。如果某员工在一个岗位上工作3年一绩效考核业绩突出,要让其发挥更大价值,就应早点给他换上有更大责任并有更大权利的岗位,让他开始新的价值生命周期。如果某员工价值的生命周期到了,企业不给他换岗,时间一久,员工就会逐渐失去拼搏的激情,产生惰性。
4.构筑有效激励机制,满足员工价值体现需求,激发和谐企业的内部活力。对员工而言,工作本身具有激励力量,特别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员工的工作动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企业的有效激励。有效的激励机制应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目标激励,确定适当的目标,诱发人的动机和行为,调动人的积极性。二是荣誉激励,从人的动机看,人人都具有自我肯定、争取荣誉的需要。对于一些工作表现比较突出、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员工,荣誉奖励是非常有效的精神激励方法。三是的提升激励。职位的高低影响个人工作情绪态度,企业中职位低的员工容易沮丧,且经常表现出抗拒心理。提升激励是对表现好、素质高的员工一种肯定,应将其纳入“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制度。事实上,基于分工的需要,企业总有一些职位较低的人员,作为企业,应设置一定升迁标准及优先次序,建立升迁机制,做到人事公开、公正而合理并提倡只有岗位之分,无职业贵贱的观念,使员工乐于从基层工作干起。四是绩效评价,要通过在企业倡导“岗位靠竞争、薪酬看绩效,绩效要考核”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将员工的薪酬、岗位与绩效考核结果紧密联系起来。对考核优者应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激励,对劣者应热情帮助,给予其一定改进时间,不能一味地降级降工资,影响员工积极性。五是对核心员工和管理层可以适当采取长效激励手段,通过提高利益的相关性来稳定和激励企业的这一部分核心人员,提高他们的企业归属感和工作热情。
5.完善教育培训机制,满足员工竞争能力需求,开展和谐企业的素质提升工程。面临知识的快速更新和岗位的激烈竞争,每位员工都有提升自身竞争能力的愿望。竞争能力的提升源自培训,企业要加强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力度,把建立一个知识型、学习型的企业作为发展目标,建立一个自给自足、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满足员工教育培训需求。首先,要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以增强员工业务学习能力、建立以岗位培训为基础、目标培训为重点、自我学习为补充的培训制度。其次是实施“人才工程”,“因材施训”,注意结合市场变化和竞争态势,分层次有步骤抓好员工的基础培训、专业培训和知识更新培训,使员工及时掌握新知识、新的营销和管理方法,推动企业知识快速更新,使员工始终处于知识的最前沿。再次是通过坚持培训和考核相结合、培训与使用相结合,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实效性,让员工自觉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要通过开展各种方式的培训、自学和工作实践,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将员工和企业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持续发展。
6.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力理,满足员工精神理想需求,构筑和谐企业的文化基础。人总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果没有科技和人才,一打就倒;而如果没有精神和文化,则不打自倒。共同的价值观,能够使不同的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企业文化在成为核心竞争力有力保障的同时,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核心影响因素。对一个和谐的企业而言,必须树立全体员工认同的价值观,明确在价值观指导下的企业目标、企业精神、职业道德,让员工看到努力的方向,才能使员工产生紧迫感、使命感、凝聚力、向心力,激发员工爱岗敬业、奋发上进的工作热情,使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得以发挥。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我们要将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深入人心并统一思想和行动,真正将员工的理想、个人奋斗目标与企业宗旨、目标、信念等融为一体,使企业成为和谐美好的员工之家。
总之,在企业发展改革的背景下,构建和谐企业,关键在于以人为本,确保人与人、人与企业、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因此我们要及时掌握员工思想状况,用科学发展观“有的放矢”开展工作,使企业和员工产生“谐振”,促进我们企业又好又快稳定高效向前发展。
9.践行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新教育 篇九
——从我做起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践行天津精神构建和谐武清——从我做起》。天津,这座美丽的北方城市,有着600年文化的历史名城,历经沧桑,几度辉煌;她深厚的文化底蕴,特色鲜明的民俗民风,使她饱经风雨而不衰,岁月荏苒溢流香。作为北方最早的开放城市,地处首都门户,濒临渤海,地理位置优越,天津成为中国汲取世界近代文明最理想的窗口,她更是凝聚着中国近代史的完美画卷,透过这幅画卷更展示了她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天津精神。这就是“爱国诚信,务实创新,开放包容”。
“爱国诚信”是天津人基本的道德追求和价值取向;“务实创新”是天津人鲜明的意志品质和精神气质;“开放包容”是天津人博大的气魄和胸襟。那么,可以说:以“爱国诚信、务实创新、开放包容”为主要内容的天津精神,既是天津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文化特质和精神品格,又体现了天津近年来在发展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必将成为我们今后发展的精神力量。
我们武清是天津腾飞的翅膀,是滨海旁的明珠。武清处于京津之间的优越地理位置,撤村建居体现了武清的实力,开发区的建设使武清经济突飞猛进,城镇化建设、新农合实施,使农民生活大有保障,交通更便捷,环境更优越,前景更广阔。
我作为武清人,愿为践行天津精神,构建和谐武清尽职尽力。因为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来源于伟大的实践,家乡的一切与我们息息相关。
例如,在与人交往时,公交车上主动让座,奉献爱心,不求回报;公共场所维护公共秩序,保护集体利益,不讨名利;亲人间相互包容,亲密朋友间诚信友谊……日常生活、举手投足、点点滴滴,时刻想到:践行天津精神,构建和谐武清就应该从我做起。
人生就是一场戏,社会就是大舞台,主角荣耀,配角不能少,谁都重要。全剧的完成要靠所有人员共同努力。
构建和谐武清,同样也要包括我,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愿在这次“践行天津精神,构建和谐武清”活动中从我做起。
首先,为构建和谐校园尽力。同事间,和谐相处,真诚友善,有磨擦先道歉,宽容谅解,抛弃积怨,化干戈为玉帛。待学生,亲切和蔼,以理服人,宽严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其次,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将校风、校训做实,我们的校风是:砺志、笃行、博闻、创新;校训是:求严、求精、求活、求新;办学理念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再次,建立诚信文明的作风。诚实守信,见证着爱国诚信。今天,我国已成为国际大家庭中的一员,在市场经济时代,更应把诚信放在首位,我们才能立足于不败之地。
老师们,同学们!构建和谐武清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任前方荆棘丛生,困难重重,我们仍将不畏艰险,持之以恒,以顽强的毅力,求真、务实、创新,向理想的目标前行!
10.践行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新教育 篇十
践行“两学一做” 构建“和谐家校”小学“双访”工作总结
为了深化贯彻落实党的“两学一做”之精髓,为了进一步深化师德教育活动,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师生关系,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当前我镇各小学、幼儿园双访工作现状,如期开展了暑期双访活动。
骄阳高照,暑假开始,本是休息的日子,而启慧小学许和迎校长和部分学校行政却前往学校几位教师家的路上,开启了他的暑假走访之路。
这次走访一是了解教师们的思想状况,特别是新入伍教师工作一年来的职业规划等;二是关心学校教师的生活状况,了解教师本人及家庭的生活情况;三是就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我镇教育改革发展等各方面工作向广大教师征求意见和建议。走访时,校长和教师们聊聊天,拉拉家常,不时提醒教师们要注意身体健康,有困难及时向学校反映,学校会尽全力帮助教师解决困难。教师们非常感动,纷纷感谢学校的理解和关爱,表示要进一步搞好本职工作,回报学校的关心,领导的厚爱。
这次校长家访教师,拉近了校长与教师间的距离。
为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给孩子的假期生活构筑一条安全长城,同时更好地引导孩子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自7月2日起,启慧小学各班积极开展暑期家访。各班班科任老师家访前,都能做好“备访”工作,摸清学生底子,明确家访任务,都能走进了每一个学生的家,提醒家长重视孩子的暑假安全,教育孩子外出活动时须遵守交通规则,不得私自下水游泳,不准到深水河边玩,以防止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老师还与家长如何让孩子(学生)过上一个愉快的假期进行探讨;如何让孩子顺利作业一定的假期作业;有什么需要老师帮助的。并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与家长共同探讨科学育人方法,引导家长与学生平等对话,提醒家长要督促孩子的学习,调整好生物钟。
本次家访效果良好,各位老师的责任感和爱心让学生感到温暖,家长感到亲切,进一步拉近了家校的距离。家访后,老师及时地写出详尽的家访电访记录,把家访中受到的启发及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
通过本次家访,各班老师对班上学生的家庭环境、家长素质、亲子关系等获得更全面更准确的第一手资料;近距离了解了学生及家长的心理状况,更好地把握学生及家长的心理脉搏。
11.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庆阳 篇十一
庆阳是岐黄中医药文化之源。中医鼻祖岐伯曾在此与黄帝论医,成就了《黄帝内经》;“环江翼龙”、“黄河古象”化石和华夏第一块旧石器在这里出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和黄河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庆阳是周祖农耕文化之源。周先祖不宙在此“教民稼穑”,开启了华夏农耕文明的先河。民俗文化独树一帜,香包、陇绣、民间剪纸、道情皮影和陇东民歌被称为庆阳“五鲍”。庆阳素有“陇东粮仓”之称,是全国最大的杏制品加工基地,规模最大的白瓜子加工出口基地,全国品质最优、面积最大的黄花菜生产基地。
庆阳是儒家恩想产生之源。周先祖率族人在庆阳生活过程中,创造了最早的“礼仪”雏形。周文王之子周公旦融合民间礼制精华,形成了《周礼》,对周朝的治国方略、等级、典章、礼仪制度及道德规范做出了严格定制。孔子对《周礼》推崇备至,补充进仁、义、礼、法等内涵,将其拓展成人与人的伦理关系,创立了儒家学说,成为我国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对我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庆阳是南梁红色文化弘扬传播之源。1934年11月,刘志丹、习仲勋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境内华池县南梁创建了西北第一个苏维埃政府一南梁政府。以南粱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是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绣金匾》、《军民大生产》等红色歌曲,就是植根于庆阳民歌沃土的经典之作。
庆阳是“西部大庆”——长庆油田发祥之源。1970年8月7日,华池县诞生了长庆油田第一口油井。境内油气资源总量近40亿吨,占鄂尔多斯盆地油气总资源量的41%。煤炭预测储量2360亿吨,占甘肃省预测储量的97%。煤层气预测储量135884~立方米。具备建设千万吨级大油田、亿吨级大煤田和千万千瓦装机容量煤电基地的资源条件。
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甘肃省庆阳市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甘肃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坚持在比较中发挥优势,在发展中完善思路,在实干中彰显特色,全市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进步,站在了率先、创新、绿色、和谐发展的新起点上。2010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50亿元,增长15.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0亿元,增长23.8‰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88亿元,增长38%。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亿元,增长17.7%。财政大口径收入达到58.8亿元,增长31.5%;小口径收入达到30亿元,增长32.7%;财政支出113.1亿元,增长27.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350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3140元,增長1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大小口径收入均居全省第二位,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居全省第三位,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010年,甘肃省政府目标管理责任考核的9项工作,庆阳全部获奖,其中5项居全省前三位,连续三年获得奖项总数位列全省第一,多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国家部委和省上近3年来先后在庆阳召开各类现场会50多次,推广该市在多项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
2011年6月2日,记者在庆阳采访了庆阳市市长周强。他说,庆阳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刘志丹、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庆阳创建了西北第一个苏维埃政府,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和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片热土上,我们当地政府绝不辜负党中央和中央领导的殷切希望,要乘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富裕和谐的新庆阳。”
记者:正值“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庆阳市政府确立了什么样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周市长:“十二五”是庆阳消除瓶颈、打牢基础、改善民生、蓄势而发,打造区域能源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关键时期和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委“四抓三支撑”总体思路、区域发展战略和跨越式发展的要求,紧盯一个目标(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突出三大战略(工业强市、产业富民、科教兴市),强化四大支撑(交通、水利、生态、人才),开发四大资源(红一革命老区、黑一石油煤炭、绿一绿色农产品和生态旅游资源、黄一黄土地域文化),建设四大基地(国家级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全国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创汇基地、全国重要的红色旅游胜地、全国民俗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实施“十大惠民工程”(增收富民、科技利民、教育慧民、卫生健民、文化育民、基础益民、就业安民、保障亲民、宜居乐民、安全保民),实现率先、创新、绿色、和谐发展。
规划目标是:坚持民生优先,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3%,达到615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达到238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力争新增劳动力基本实现全员就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翻一番,年均增长18%,突破200亿元。突出节能减排,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年均下降23%,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均控制在省上下达的指标以内;森林覆盖率提升到35%以上,活立木蓄积量1820万立方米;城镇化率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40%。促进科学发展,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23.4%;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600亿元,年均增长26.8%;财政总收入1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6%,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记者:庆阳市“十二五”发展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作为一个阶段性的规划,其战略重点是什么?有什么举措?
周市长:战略重点和工作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工业强市,加快建设国家级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我们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建设国家级大型能源化工基地、陇电东送基地和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区),突出“一条主线”(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坚持“两轮驱动”(央企国企、中小企业两轮驱动),强化“两大支撑”(园区平台支撑和基础设施支撑),健全“四大保障”(健全规划体系、加大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强化组织落实)的思路,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优势资源开发快速推进,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由全省区域发展战略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和谐模范油区”创建工作在全国创造了经验,走出了央企与地方携手并进、共同发展的路子。目前,国家有关部委正在拟定的陕甘宁革命老区生态能源经济示范区和蒙陕甘宁“金三角”能源综合利用规划,把庆阳确定为核心区,可望得到国家层面更大力度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今后,我们要继续按照这一思路,以“大工业顶天立地”为目标,持
续推进“引强入庆”战略,充分发挥央企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全力支持中石油、中石化、华能、中铝、甘肃能源集团等大型企业深度链式开发石油煤炭等优势资源,着力实现“三个转化”,即煤转电、煤电转现代高载能工业、煤油气转精细化工产品,加快推进“4466'’工程,即开发“石油、煤炭、天然气(煤层气)、新能源”四种资源,建设“西峰、正宁周家、长庆桥、环县沙井子”四个工业集中区,发展“石油化工、煤炭、煤电材、煤化工、天然气(煤层气)、新能源”六大产业,建设“千万吨级原油生产、千万吨原油加工、千万吨煤化工、千万千瓦煤电装机、亿吨级煤炭生产、10亿立方天然气(煤层气)六大基地,确保新增原油产能600万吨以上,原油就地加工冶炼能力达到1000万吨,新增煤炭探明储量150亿吨以上;建设大型煤矿11座,建设火电项目8处,把庆阳建设成为国家级大型能源化工基地。以“小工业铺天盖地为目标”,坚持“五个围绕”,即围绕资源链式开发,围绕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围绕打造陇药产业,围绕民俗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地方工业,下实手挟持产业带动型、持续成长型和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发展,完善工业门类,通过大小工业齐抓并举,培育多点支撑二多元发展的经济格局。
(二)突出产业富民,加快建设全国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创汇基地。
庆阳是全国重要的旱作农业示范区,农产品种类繁多、品质优良。近年来,我们坚持“夯基础、调结构、育龙头、强科技、攻难点、抓劳务、促增收、奔小康”的思路,农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特别是近年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显著的抗旱增产效果,粮食生产连续五年获得丰收,农业部在我市召开了北方旱作农业现场会,在全国走出了旱作区农业生产由逆向型变为顺应型、由被动抗旱变为主动抗旱的成功路子。围绕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组织化程度,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市上已与南京雨润、重庆阿尔康、天津天士力、山东东阿阿胶、深圳东部集团等知名企业达成投资意向,建成省、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88户,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627个。今后,重点实施“521”工程(加快建设驿马等五个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扶大做强通达果汁等20个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培育开发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努力实现建起一个龙头,培育一个产业,带动一批就业,致富一方群众。强科技,就是围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大力推广实用技术,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目前已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点)49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2个、绿色食品25个,8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循环农业建设成效明显,去年省政府在我市召开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现场会。围绕培养新型农民,着力实施“三大工程”,加快发展劳务經济。每年输转劳动力都在40万人左右,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农村土地流转走在了全省前列,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富有成效。今后要搞好1线(长庆桥一西峰—庆城一环县一南梁)1区(西峰区)8镇试点工作,大力实施工业向园区、农民向城镇、土地向业主“三个集中”,努力把庆阳建设成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区。
(三)突出基础支撑,加快建设陕甘宁三省交会处的区域中心城市。
一是强化交通支撑。目前机场4c级扩建改造、西平铁路、西长风、西雷高速、宁长二级运煤通道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十二五”期间力争建成l条铁路(银西铁路)、3条高速公路(西雷、西长凤、环县甜水堡一合水一正宁)和13条二级公路,实现“高速公路通部分县区,二级公路连基地,油路覆盖乡和村,主要航线达五城(北京、上海、兰州、西安、成都),铁路连通大煤矿,管道运输连成网”。二是强化水利支撑。立足当地、内挖外调,节约为先,大、中、小工程结合,四水齐抓(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境外水),五措并举(蓄、引、提、改、节),“水工先行”,保障四大用水(人畜、工业、农业、生态),保护水资源,建设节水型社会。“十二五”期间,我们坚持规划先行,突出地域性、彰显高品位、体现多样化,按照绿色智能化、便民化、宜居化的要求,深入开展国家级生态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创业型城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市、社会救助工作规范化管理示范市、爱心城市、“双拥模范”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创建等“九城同创”活动。到“十二五”末,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0%,城镇人口达到100万以上。四是强化生态支撑,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和园林城市为载体,以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执法监管能力建设为保障,以一原(董志原黄土原面保护与综合治理)两河(马莲河、蒲河流域综合治理)、四区(重点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资源开发区环境监管、环境敏感区特殊保护、工业园区污染防治)为重点,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突出节能减排,加强生态保护,提升环境质量,增加环境容量。加快黄土高原万村整治和百万亩梯田、2000平方公里流域治理、300万亩碳汇林等生态项目建设,走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高度融甘的“绿色发展”之路。
(四)突出改革创新,加快建设甘肃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新兴城市。
由我市发起的陕甘宁革命老区3省(区)、8市区域经济振兴倡议得到国家认可和支持,国家发改委已经完成规划编制。成功举办了“两院院士庆阳老区行”暨加快国家级区域能源中心建设高峰论坛,区域能源中心建设相关问题有望得到解决。对外交流不断扩大,与多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中国科学院等20多所院校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在法国巴黎举办了文化周活动,环县皮影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瑞士等国家进行了展示展演。农产品出口创汇连续7年居全省第一,驿马成为全省农产品加工出口创汇示范基地。今后,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进一步理顺财政预算、就业保障、医疗卫生、文艺院团、政务办理等体制机制,健全完善行政运行机制、市场机制、示范机制、奖惩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加快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五)突出科教兴市,全力构建和谐社会。
【践行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新教育】推荐阅读:
践行科学发展观 提高后勤管理质量09-23
2019年最新践行科学发展观自我剖析材料06-11
法官深入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06-14
践行科学发展观,党员干部廉洁从业学习体会09-03
践行科学监管理念 确保食品药品安全06-23
和谐科学发展观11-07
科学发展提高和谐创新12-01
凝心聚力保安全 科学发展促和谐07-05
论文打造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科学和谐的发展10-16
践行三严三实服务企业发展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