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古诗阅读答案(共19篇)(共19篇)
1.教学相长古诗阅读答案 篇一
古诗《饮酒》阅读答案
【原文】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问题】
7.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成“看”“望”等字好吗?为什么?(2分)
8.“心远地自偏”道出了怎么样的.哲理?(3分)
【参考答案】
7.(2分)不好。“见”字精妙地表达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诗人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如熟友相见,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更好地表现诗人悠然自得的形象。
8.(3分)只要人心恬淡静谧,即使身处闹市,也像住在偏僻幽静的地方一样。
2.教学相长古诗阅读答案 篇二
本诗被选入北师大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材, 单元主题为“珍惜”。理解本诗, 应突出友情这一主题, 丰富友情的内涵, 感受友情的珍贵, 珍惜友情, 珍爱生活。
阅读古诗, 课标在各年段目标中都强调了“想象”的重要性, 它是阅读古诗的重要手段。古诗是浓缩的精华, 只有依靠想象, 才能搭起理解的桥梁, 插上表达的翅膀。本课教学就可借助想象, 深化理解, 促进表达, 升华情感, 提高阅读实效。
一、想象深化理解
“愁”是本诗的重点词。紧扣一个“愁”字, 丰富想象, 就能贯穿全文, 品读全篇。流程如下:
初读了解诗的大意和结构后, 可指名再读写景部分 (第一、二句) , 进入细读环节。
师:这些景物给你什么感受?
此刻的董大心情怎样?可用诗中哪个词来表达? (“愁”)
师:他为什么发愁?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唐, 去看看他们当时的生活。
(交流资料, 了解人物及写作背景。)
师:透过资料, 我们了解到他们都才华横溢, 而又都十分失意。再回到诗中, 你能透过景物体会出董大的愁来吗?
出示自学目标:
先自学, 后集体交流。 (抓住“千里”“曛”“北风”“雪纷纷”等重点词语, 体会出:路途遥远, 困难重重, 再加上生活失意, 使董大心情压抑、沉重, 感到前途渺茫。)
小结:极目远眺, 黄云压顶, 路漫漫, 前程一片渺茫;抬头望雁, 风萧萧, 雪纷纷, 风餐露宿, 这一路上真是困难重重。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带着这份情感, 让我们再读一、二两句。 (指导朗读)
师:然而, 最令他发愁的, 还是什么? (“无知己”)
师:什么是知己?为什么最愁“无知己”?
出示填空 (想象填充, 加深对“知己”的理解, 体会独行的寂寞, 感悟朋友的可贵) :
小结:能做到上面这些的, 就是朋友。因为, 他能在你需要时, 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生活中, 无时无处不需要这样的朋友。连圣人孔子也曾长叹:“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师:此时此刻, 作为朋友的高适, 他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
指名朗读最后一句, 解释诗句的意思。
二、想象升华情感
上述部分, 通过想象, 我们已入情入境、情景交融地理解了内容。但, 要真正体会出“友情”的深刻内涵, 还须进一步丰富想象, 升华情感, 提升主题。如:
师:送别的话很多, 为什么高适只安慰这一句? (简介董大的才艺)
交流后小结:毕竟是知心朋友, 他对朋友了解非常深刻, 对朋友的才干更是充满信心。他不但能用心发现朋友的优点, 还善于借助优点去激励友人, 这就是智慧。曾学过《做一个最好的你》, 文中就讲过这种树立自信的方法, 谁能背一背?
(指名背《做一个最好的你》第六自然段, 即第一种树立自信的方法。联系旧知, 巩固新知。)
师:如果你是董大, 此刻听了知音的这席话, 你的心情可有变化?
小结:真是良言一句三冬暖, 拨开云雾见太阳, 失意时的鼓励, 迷茫时的指引, 使董大豁然开朗, 顿时一扫心头的愁闷。“愁”之切, 更显友之真, 良言之可贵。这就是真友情, 这才是大境界。
让我们带着这份真情, 齐声朗读三、四两句。 (指导朗读)
……
三、想象表达情感
学完本诗, 可读写结合, 通过想象练笔, 促进积累, 深化主题, 把“友情”渗透到生活中去。如: (二选一)
1. 想象补充诗句。
朋友是冬天里的火,
为你驱除寒冷。
朋友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2. 你的朋友有哪些优点?当朋友遭遇挫折或困难时, 你会怎样去激励他?写一写。
3.通过层次阅读教学古诗词 篇三
一.真正做到知人论世
我们在欣赏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们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注意以下几点:①利用现存的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的转述,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②弄清作品创作时间。③全面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背景知识。
二.阅读具有目的性和层次性
诗词阅读的重要性越来越大,语文老师们都能达成共识,老师能引导学生以读代想,以读代悟,把阅读诗词作为学习诗词的重要途径。阅读诗词要具有一定目的性和层次性。像《雨霖铃》,初读可了解离别的季节、时间和地点;再读把握词中的主要意象及含义;三读通过意象创造的缠绵悱恻、凄凉清丽的意境,体味作者低落、痛苦、孤独的心情。前一次阅读是后一次阅读的前提和基础,三次阅读环环相扣,互相联系。学生每次阅读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每次阅读都完成一定层次的任务,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才能取得效果。诗词的阅读应注重音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语速的缓急。引导学生注重诗歌的阅读,让学生知道诗歌鉴赏应该从阅读开始。
三.对诗眼或词眼以及重点语句的把握
一般情况,诗有诗眼,词有词眼。诗眼或词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是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以一字为工,比如《声声慢》的词眼是“愁”字。一种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词句子,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比如《雨霖铃》的主旨句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由于有了这个字词或句子,而使形象鲜活,神情飞动,意味深长,引人深思,富于艺术魅力,称为一篇诗词的眼目。诗眼或词眼的获得,需要提炼字句,务必要使提炼的字词和词句,最能表现特定的生活情景,能最充分、最真切地表达诗人对这些事物的思想和情感,而且这样的词句,要在诗词的关键部位,具有统摄全篇的作用。
四.对意象的把握和意境的体味
意象如同溶入酒的事物一样,含有作者的思想感情。不能只简单解释意象的含义,列举一些有关意象的诗词,要让同学们通过意象主动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还有意象不是孤立的,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讲解意象时,如果脱离作品本身,的确是不可取的。《雨霖铃》中写了寒蝉、长亭、杨柳、晓风等意象,景中含情,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这些意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但对意象的把握一定要结合文本。上文提到这些意象也不是孤立的,它们一块创造一种情人之间离别时无限凄楚的意境,作者在这种意境下抒发感情,读者在这种意境下体味作者的感情,读者和作者通过意象和意境进行情感的交流。
五.解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诗歌鉴赏试题,学生最怕关于表达技巧的考查,因为学生根本就不知道有哪些表达技巧,面对这种题型,大脑当然会一片茫然。鉴赏这类诗歌时,要把握诗歌的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抒情方式和结构模式。例如: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通过对花鸟草木的描写来抒发亡国的忧愤、离散的感伤,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把握了这些内容,同学们对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有了基本的了解,做题才能有的放矢。
六.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诗歌的语言是有限的,但诗歌所表现的内容是无限的,要借助同学们的想象去挖掘诗歌的丰富内容。想象不受时空的限制,尽可能地发挥想象的魔力。《雨霖铃》中“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句话表现了丰富的内容,不是用言语和画面就能表达清楚的。老师要引导学生,以意象为出发点,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去开拓诗歌的境界,从而更好地把握诗歌的内涵。
在老师的引导下,以知人论世为出发点,通过有层次有目的的阅读,把握作品的意象和意境,解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在特定的意境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达到读者与作者心灵沟通的目的。这样,师生才能真正走进诗歌的殿堂,才能真正领悟到诗歌给我们带来的无穷魅力。
4.诉衷情古诗阅读答案 篇四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问题】
11.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是回顾自己早年的生活。
B.“尘暗旧貂裘”暗示自己收复失地的斗志未酬的内心苦闷。
C.“胡未灭”中“胡”原意是指北方少数民族,在词作中指的是金。
D.“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指的是自己在沧州隐居,慢慢老去。
12.这首词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2分)
【参考答案】
11.D
5.《自嘲》古诗阅读及答案 篇五
自 嘲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1.下面对《自嘲》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华盖,指像花那样盖在头上的云气,这里指好的命运。因为“顶有华盖,自然是成佛作祖之兆”。
B.“破帽”一联是对自己过去处世态度的第一重回顾。上句言不改故装,下句言不识艰险。这是自嘲的`第一方面:客观形势是“未敢翻身已碰头”,主观上却依然故我,不识艰险,不作相应策略之改变。
C.“躲进小楼”两句是全诗总结。诗人在检讨、回顾、剖析了自己过去的人生观、战斗姿态后表示对目前情况的自剖、自嘲。
D.诗中这些自嘲中的矛盾、悲哀和伤痛绝不说明鲁迅畏怯或偷懒,也不说明鲁迅后期作品稀少或不伟大,这些却也包含一位伟大人物严于审视自己的自谦、自叹,绝非自誉则可以确信。
2“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一联运用了哪种写作(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说明其实际效果。
3如何理解“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中加粗的字的作用?
【参考答案】
1.A
2.颔联以象征的手法抒怀言志,极富有幽默感。“闹市”,本是喻指敌人横行霸道的地方,而作者却能以“破帽遮颜”胜利穿过。“中流”,水深流急,异常危险,而作者却从容不迫,饮酒泛游,激流勇进,衬托出革命战士的英勇顽强,机智灵活。
6.古诗阅读理解及答案 篇六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全。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诗中点明时间和季节的句子是 。
8.花鸟本是可娱之物,为何在诗人眼里见到后反而落泪心惊?
9.根据下文,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包含的思想感情。
(二)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补全诗句。
11、根据对课文内容理解用原文回答:
⑴根据作者从仕之后艰难历程的四个字是 。
⑵形象鲜明地描画国家的灾难和个人困厄的两个短语是 和 。
12、说一说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三)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3、 这首诗是一首 言 诗。
14、这首诗中成为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佳句是 。
15、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交代了作者出游出发的地点是荆门,到达的地点是楚国。
B、颔联形象地描绘了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和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
C、颈联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江面平静时的夜景和白天云彩兴起变幻的无穷奇景。
D、尾联点题,面对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作者不禁起了思乡之情。
16、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山随平野尽”这句诗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
B、“江入大荒流”这句诗中“入”字用语贴切。诗句所描绘的意境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
C、“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7.浅谈小学高年级古诗阅读教学 篇七
那么高年级的古诗文阅读教学如何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从而更深入地走进古诗文, 体会其内容和情感呢?我个人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认真预习, 扎实阅读基础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离不开预习, 而古诗文的课前预习尤为重要。因为古诗词写作时代久远, 寄寓了古人的思想感情, 还有的典故, 与今日学生的视域和生活经验落差大。加上古诗词抽象、精炼、含蓄的特点均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只有指导学生认真进行课文预习, 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提升古诗鉴赏能力。
五言绝句《江雪》是柳宗元诗歌代表作之一, 是千古传诵名篇。诗中的渔翁形象, 是艺术珍品, 是诗人人格的化身。学生要理解诗人身处逆境却不肯向恶势力屈服的品质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学前, 我布置学生通过查阅资料, 了解古诗的社会背景和诗人的经历。在课堂上, 学生借助资料, 提出了自己的理解, 有的说“当人有心事时, 喜欢躲到清静的地方思考, 我想柳宗元革新失败, 被贬到这里, 他是想自己的革新有什么问题, 所以在雪天寒江独钓。”有的学生说: “柳宗元是在革新失败, 被贬之时写的这首诗, 雪天寒江之景不是实写, 而是说明革新失败, 他遇到了极大的困难。老渔翁在这样的天气里钓鱼, 说明他不怕困难。我想这独钓的老渔翁也应该暗指的是柳宗元自己。”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中讨论探究, 教师稍作点拨, 学生就体会了诗人孤芳自赏的情绪和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
除此之外, 古诗预习工作还可以让学生借助工具书了解字词的意思, 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卡片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诗的写作背景, 通过这样的课前预习既为下一步学习古诗词打下基础, 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
二、品悟诗句, 培养探究能力
品悟诗句是培育学生自主探究的沃土。在引导品悟诗句中, 打破了传统的教师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讲诗意的教学模式, 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加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实践活动。学生在充分自学、自读、自悟, 抓住重点诗句反复品读玩味, 主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从而提高了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李白和孟浩然之间深厚的友谊, 我抓住了“孤帆”这一词设疑:李白伫立江边, 遥望着孟浩然的船消失在茫茫的江面上。江面上白帆点点, 船只来来往往, 为什么李白却说是“孤帆”呢?学生通过观察插图, 小组探讨, 从“孤”字中明白诗人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友人的一艘船上, 他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 陪随行舟, 将友人送到目的地。正是抓住了“孤”这一诗眼, 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诗人对友人那份真挚深厚的情感, 寓情于景, 回味无穷。
三、重视朗读, 体验诗词情感
重视朗读首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 让学生读出不同的感悟, 同时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 让学生渐入佳境, 读出层次。古诗词教学中只有唤起学生情感体验, 产生移情和共鸣, 让学生驱遣想象, 引起联想, 由此及彼, 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 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 才能入境悟情。
如教学《七律·长征》时, 我抓住“不怕”二字, 让学生想象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产生联想, 通过诵读感受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四、课外延伸, 拓展诗词积累
每一首古诗词几乎都有一段浓缩的历史, 一个浓缩的生活场景。如何在诵读、理解古诗的基础上还原历史, 还原生活场景, 让学生能更深刻地了解到诗词的美感呢?因此我们在教学古诗文时应抓住时机适当延伸, 拓展诵读面, 扩大储存量。
在教学《黄鹤楼送别》后, 我让学生搜集送别诗, 如《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等, 体会诗中的送别之情。在学习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后, 比较学习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除了同题材的古诗扩展学习, 还可以是同作者的古诗延伸学习。如学习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后, 再搜集李白的其他名诗来诵读。当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 完全可以跳出教材, 进行组诗的教学。学生的品味在一步步提高, 让他们感受到在古典文学中, 自己所知仅是苍海一粟, 从而激起他们更强烈的学习欲望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 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我们要十分重视古诗词教学, 不断充实自己, 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引发学生去发现古诗词的美, 享受美, 最终使学生热爱古诗词, 热爱祖国优秀文化, 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我们要十分重视古诗词教学, 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引发学生去发现古诗词的美, 享受美感的体验, 最终使学生热爱古诗词, 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
8.古诗文阅读教学的困惑与策略 篇八
究其原因大致如下。客观上,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中古诗文的编排不尽合理。缺乏必要的衔接与梯度,学生无法从中形成系统的知识和完整的能力。比如,初中文言文“短”“浅”,只要懂得大意,不求字词的一一落实,更不必涉及语法教学,而高中文言文篇幅长,难度大,力求字字落实,要懂句式、语法。从初中到高中,教学要求跨度很大,学生普遍难以适应,教师也普遍感到难以人手。再加上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是以主题组元的,必修教材1~5中只有必修三中“寻觅文言津梁”是单独组元的,其余的文言文散见于各个专题中。涉及的学习方式也不一样。其中“文本研习”共5个专题。“问题探讨”3个专题,“活动体验”1个专题,“研习,活动”1个专题。尤其是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知识点也分散在各专题后的少量练习中。不利于学生“系统掌握”“整体积累”。主观上。学生对古文阅读、翻译、古诗鉴赏缺乏兴趣。加上我们的教学方法可能单一、陈旧,教学效率低下……这给学生“抓分”无疑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面对这样的窘境,已经进入高考复习的教师,可以通过一轮复习重新梳理,再次整合,加强训练等手段进行补救,更为重要的是要反思我们平时的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通过实践,我以为,加强诵读。培养语感不失为古诗文教学的好方法。
学生进入高中后,我们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学习古诗文的重要性,激发阅读兴趣,增强阅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要加强诵读品味。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
一、提倡放声朗读。力求熟读成诵
读书无论是“三到(眼到、口到、心到)法”还是“五到(加上耳到、手到)法”,都是很好的经验之谈。因为只有充分调动起视觉、听觉及活跃的思维,做到视听结合,手脑并用,别人的外部语言才能更好地向自己的内部语言转化。从心理学角度看,阅读是感知、思考、评价、判断、想象、推理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过程和行为结构的总和。叶圣陶先生也把有感情的朗读称为“美读”,“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尽情发挥当时作者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这不仅因为诵读时对于写在纸上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味,变成活的语气,而且因为教师的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只能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而学生的朗读是活的,在朗读的过程中有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如同给作品以生命。教师指导下的诵读是一种扎扎实实学习古诗文的好办法。
在诵读中,无声的文字变成了有声的语言,学生更容易感受作品的感情美、景物美、人物美、语言美。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自我的情感体验所产生的效果是远非教师的启发诱导、理性分析所能达到的。长期下去,便会形成对这类信息的敏锐感知,接受起来,也就能“轻车熟路”“畅通无阻”了。这样,在读书过程中既加深了对语言文字材料的理解与感悟,又逐步提高了对语言的敏感。
二、指导静心品味,求得真切感受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参与。因此,阅读教学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思多想,在思考揣摩中让学生体验语感。教师要紧扣文章特点,准确选择典型字、词、句中语感因素较强的品味点。如通过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学会推敲传神的字眼,品评优美的句式,领悟含义丰富的句子,来达到对语言文字的情味与意趣的感悟和领会,达到对语感的有效训练。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如果说创设情境体验语感属于感性的话,那么比较思辨的方法则能推动学生语感能力向着理性升华。它是培养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如《琵琶行》中“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一千古名句,考生常常将“幽”写成“忧”,况且“忧愁”一词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比较推敲两个“yōu”,学生不难发现:“幽”者“幽深”也。强调了“愁”之“深”,而非一般的“忧愁”!通过比较揣摩,精确理解了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学生的翻译能力:默写正确率自然会大大提高。
三、激发丰富想象,形成鲜活印象
语感的产生需要长期生活经验和阅读的积累,需要众多知识的储备。当学生感知语言时,教师如果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有效地启动学生认识结构中的?相似的信息,使两者耦合、同化,学生认知结构与古诗文之间的“结构差”就能尽力缩小。语感活动就会畅通无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更加完善。也只有当学生真正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才能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生成的形象丰满起来,成为立体的、具体的、鲜活的存在。当学生与故事主人公感同身受后,他们会同喜同悲,会为遭遇不幸而感叹唏嘘,为苦尽甘来而倍感欣慰,这正是丰富想象,感受“鲜活”的佐证。
如2007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第一小题问:“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这两句诗是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写送别时翘首遥望之景,天边的流水远送无穷的树色,和设想行人别后的行程有关;雨中阴云埋掉一半青山,和联想正人君子被奸邪小人遮蔽、压制有关。因此,这两句诗包含了三种情感: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如果考生缺乏一定的联想与想象能力,一般只能答出一种或两种情感,很少有人答完整。
四、鼓励拓展视野,促进终身发展
在重视诵读的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把那些文质兼美的名篇背诵下来。这些优秀的篇章储存在学生的脑海里。就会组合到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情感体验中,成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精神养料。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腹有诗书气自华”,随着阅读量的增加,阅读面的扩大。背诵的名篇越来越多。对古诗文的语言感知能力会越来越强,古诗文的阅读水平、解题能力就会越来越高。因此,教师应利用一切机会,向学生推荐古代诗文。例如。每天阅读一首古诗或一篇简短的古文。或者在教学古代作家的作品时,向学生推荐这位作家的其他作品,如在教学《(史记)选读》时,由于课时有限。课堂上只能选讲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但要建议学生利用节假日通读《史记》;在教学《唐诗宋词选读》时,推荐宋诗让学生阅读,以比较唐诗与宋诗的差异。况且“大语文观”也告诉我们,语文学习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和教科书,为此。语文教师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应把学生的目光引向更加广阔的天地,让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当学生真正爱上了读书,如饥似渴地趴在书本上阅读时,他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定会与日俱增,突飞猛进。
如果在三年的高中学习过程中,师生能坚持这样做,就会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就会积累几百首古诗和大量的古文:学生不仅能轻松地应对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古文翻译、古诗鉴赏、名句默写题,而且对自己的终身发展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9.秋尽古诗杜甫阅读答案 篇九
秋尽
杜甫
秋尽东行且未回①,茅斋寄在少城隈。
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②。
雪岭独看西日落,剑门犹阻北人来。
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得好开。
注:①乾元二年杜甫入蜀投奔严武,后严武被召回京,杜甫送行后欲返少城时遇到叛乱,滞留梓州,作此诗。②袁绍大宴宾客,宴会上郑玄受到袁绍礼遇。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秋尽东行且未回”一句交代了时间和作者行踪,“茅斋寄在少城隈”一句中“寄”字写出茅斋无人,自己身在家外的状态。
B.颔联中“陶潜菊”体现了作者渴望隐逸的心境和淡泊洒脱的品格,“袁绍杯”则表明自己被人重视,但却无用武之地。
C.颈联中“雪岭独看西日落”一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在雪岭看西天日落,与首句中“东行且未回”照应,使诗歌内容更加紧密。
D.用语委婉含蓄是此诗的一大特点,全诗没有直接抒怀,而是通过叙写经历和描写景物来抒发情感,手法巧妙,耐人寻味。
E.本诗是一首以抒怀为主题的.七言律诗,作者感时自叹,感事抒情,诗中多用典故,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格调。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参考答案】BD解析:B.“篱边老却陶潜菊”一句中“陶潜菊”即菊花,篱笆边的“菊花”老去,无人照料,既写出了自己离家在外的真实情景,又抒发了自己隐居心情不复存在的忧伤。“陶潜菊”之典故有渴望隐逸之心境却无淡泊洒脱之品格。D.本诗用语委婉含蓄,尾联则是直接抒情,表达了常年客居在外,期盼开怀的情感。
2.①思念家乡的愁苦。诗歌前四句写秋景,暗示诗人身在家外,从“未回”、“寄”、“老却”等词反映出诗人思念家乡之情。
②怀才不遇的感叹。作者借用“袁绍杯”的典故,感叹自己遇到了严武,却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③对亲友的怀念。“剑门犹阻北人来”一句点明剑门关兵事阻断朋友回来,表达了作者对北去友人的怀念及亲友南来的期盼。
④只身漂泊的孤独(长期客居在外的痛苦无奈)。颈联写作者雪岭独看落日,剑门阻隔无法通行,流露出漂泊的孤独、寂寞;尾联直抒胸臆,写出作者长期客居在外的痛苦无奈,以及对开怀喜悦心情的期盼。
10.《望洞庭》古诗鉴赏阅读答案 篇十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①。
题君山②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③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释:①青螺:古代的一种发型。②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③水仙:相传舜的两个妃子娥皇与女英死后化作湘水神。
《望洞庭》阅读题目
16.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B.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C.刘诗选择了月夜摇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D.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17.两首诗都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描绘出洞庭湖的美丽景色。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分)
A.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B.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D.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18.《鉴诫录》说道:“刘禹锡尚书有《望洞庭》之句,雍使君陶有《咏君山》之诗,其如作者之才,号往往暗合。”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两位诗人的“诗才”是如何“暗合”的。(5分)
19.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11.递进式古诗文阅读教学例谈 篇十一
一、 初读感知,建立表象
师:诗是无形画,画在多读中,多读几遍,你的脑海中会浮现一幅幅与诗相关联的画面,读的遍数越多,画面越清晰。请大家自由地读这首诗,然后把你头脑中的画面描述给老师听一听。
生1:老师,读了这首诗,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清澈的池塘边长满了野草,落山的太阳红红的,牧童横坐在牛背上吹着笛子,自由自在的样子真可爱。
生2:好一幅山村田园图画:清清的池塘边,野草茂密,远山、落日倒影在池塘里多美呀!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短笛,正准备回家呢。
生3:我读了这首诗,耳畔像是回响着悠扬的笛声,四周的小鸟也被吸引过来,在池塘的四周飞来飞去……
师:了不起,你们初读此诗,就能在脑海中产生这样美的清晰画面,能相互再说说吗?(生相互热烈地交流)
二、 潜心研读,读出意象
师:刚才我们是从整体上诵读这首诗,在脑海中建立了诗的画面形象。接下来,我们抓住一些字词深入理解一下,看能否把这些词所表达的意象加以想象并用语言表达出来。仔细默读,抓住“满、衔、浸、横牛背、信口吹”(投影诗句和加点字)这些词,边读边记下你的理解,等会儿汇报交流。
(生静悄悄地边读边记,很投入)
生1:一个“满”字,活生生地写出了野草的丰润与茂盛,池塘里水的充盈与灵动,大自然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受。
师:好,你理解得很深刻,能按照你的理解读一读这句话吗?
生1:(读)草满池塘水满陂(强调“满”字,语调轻盈活泼)。
生2:诗中好一个“衔”字,把落日与山写活了。落日渐渐入山,山与山之间的豁口像是张大的嘴巴,要吞进落日。
生3:“浸”字也用得好,把落日倒影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的情景展示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感受到田园的静谧与美丽。
生4:“横牛背”,是说牧童不是骑在牛脊梁上,而是横坐在牛脊背上,显得悠然自得。读了让我眼馋,恨不得也跳上牛背和牧童一起,享受田野放牧的快乐。(众生笑)
师:是呀,情景这么美,村晚的世界这么有趣,你能通过诵读表现出来吗?
生4:牧童归去横牛背(一边读,一边悠然地晃着脑袋,很幸福的样子,大家也跟着晃着脑袋读一遍)。
师:看,大家读得多开心,我们都快变成牧童了。
生5:“信口吹”,就是很随意地吹,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很开心的样子,像这样(表演吹奏短笛的样子)——
师:你们真会读书,把一个个原本陌生的文字读懂了、读透了,真了不起!现在能否同桌相互说一说,把你对诗文的深刻理解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一番?
(生相互述说,都很投入,几分钟后,再一次汇报交流,略)
三、 联系生活,拓展想象
(师播放牧童音乐,伴随多媒体动画“牧童归”画面,生随着乐曲边拍边唱)
师:读了《村晚》这首诗后,比较你与牧童的生活,你有什么感想呢?
生1:我们与牧童相比真是太苦了。我们生活在城里的孩子像笼子里的小鸟,很少接触大自然,享受不到心灵放飞的自由。
生2:我们如果也能像牧童那样无忧无虑地生活多好啊,你看人家牧童没有作业的压力,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的……
师:是呀,与牧童比,我们是有一些让人不满意的地方。但是,牧童也有那个时代的不足,我们今天哪些快乐是他们体验不到的?
生3:我们能看电视、听音乐,能唱歌、跳舞,我们还能上网游戏。
生4:我们到少年宫去游玩,跳蹦蹦床,闯“迷宫”。我们可以到游乐场去开电车、坐空中飞船……我们现代人有现代人的快乐生活,我们的生活比牧童时代更丰富。
师:对呀,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更开心,学习虽然苦了点,但是,那是我们应该肩负的对国家未来的责任呀!
祝禧老师教学《村晚》这首诗时,力求通过“表象阅读,意象阅读,想象阅读”三层次递进,引导学生走进“牧童”的田园文学世界。教者通过文字阅读、文学阅读、文化阅读三个层面,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潜入诗歌的优美意境:一读诗文建表象,其目标定位是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反复诵读,与文本对话,走进文本,理解文本,在脑海里初步建立田野风光的图像画面,为第二轮研读文本奠定基础;二读诗歌的目标定位,是通过组织学生对文字的咀嚼品味,欣赏与感悟,引导学生读出文本的深刻内涵,即文学形象与文化蕴含,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读牧童诗、赏牧童画、说牧童生活让学生亲近自然,领略与品味乡村田园的宁静悠远与盎然生机,学生们全身心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大家的心灵得到一次快乐的放飞;三读诗文的目标定位,是从文化的角度引领学生认识、理解不同时代的儿童文化。教者先引导学生依托文境展开想象,让学生感受牧童生活的情趣,并与牧童的生活比较,引出对不同时代儿童生活价值的讨论,通过思维碰撞,把学生带入更高的精神世界。
12.教学相长古诗阅读答案 篇十二
关键词:代沟,事实性知识,导学案,文化意义
1 古诗理解的难点是"代沟"
古诗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 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很难和学生产生共鸣, 不是学生东拉西扯浪费时间, 就是教师一言堂;其二是卷面的得分率通常低于其他题型。面对这个难点, 很多教师进行过分析, 诗歌文体的精练、文艺评论术语的繁杂、文言词语的干扰都是大家经常陈述的要点。我认为以上这些确实影响了学生的诗歌鉴赏, 但是这些都是可以通过长时间的、大剂量的阅读训练来强化, 可是事实是很多学生在经过了专项的阅读训练后仍然答不对诗歌题。这又是因为什么?
经过我长时间的教学实践和试卷失分反馈调查发现, 大约有百分之七十四点六的学生因为没有读懂诗歌本文而导致失分, 这要远远高于没有掌握诗歌手法或语言风格词语 (文艺评论术语) 导致失分的比例。例如王安石的《春夜》一诗中有"金炉香烬漏声残, 翦翦轻风阵阵寒"句, 很多学生完全不明白"更漏"是什么, 只是误以为是房子漏了;再如李益的诗中有"晚逐旌旗俱白首, 少游京洛共缁尘"一句中的"缁尘"也让很多学生摸不着头脑。
基于这个调查我认为, 古诗阅读之所以是学生们的软肋, 是因为"代沟"的存在。
"代沟"是我们用来形容两代人之间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差异的词语, 很多人甚至夸张地认为不仅两代人之间存在"代沟", 就是年龄差在五年的人之间也存在"代沟"。
按照二十世界上叶的捷克学派语言学家的看法, 文学的阅读行为和语言的交流是一样的, 都包含"说者""听者""内容""媒介"四个要素, 这说明诗歌的阅读也是一种价值观和审美观的交流, 只是这种交流相隔千百年, 毫不夸张的说, 这种交流中存在的"代沟"是不亚于中西小说之间的"误读"的。
2 代沟产生于生活阅历的不足和时代的变迁
"若乃春风春鸟, 秋月秋蝉, 夏云暑雨, 冬月祁寒, 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 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 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 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 杀气雄边。塞客衣单, 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 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 再盼倾国。凡斯种种, 感荡心灵, 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诗歌动人心灵的地方, 是它记录了诗人真实生活中的真实情感, 这种情感或喜或悲, 大多是人类共通的感触, 离乡而后思乡, 落魄而后失意, 白头而后伤逝, 这是今天我们也在体会的情绪, 这正是今人能读古诗的真正基础。但这些情感若非亲历, 便总是苍白的字眼, 体会不到深处, 哪是"少不更事"的学生所能领悟的, 因此绝大多数的学生在诗歌阅读中只能生搬硬套地往答案上安情感词语, 而古诗的委婉含蓄又导致他们很多时候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
如果说古诗人和学生之间的"代沟"仅仅是人生阅历的话, 那么那些心思细腻, 感情丰富的"林黛玉式"的孩子在诗歌阅读上应该是有优势的, 但是事实证明这种优势是不存在的。这就涉及到古诗"代沟"的第二方面--"真实生活"的写照。
中国古诗是有写实传统的, 从诗经和乐府开始便是如此, 到了唐代, 杜甫"不大仿作乐府, 可是他描写社会生活正是乐府的精神;他的写实的态度也是从乐府来的", 而"杜甫的影响直贯到两宋时代;没有一个诗人不直接间接学他的, 没有一个诗人不发扬光大他的。"
这种写实的结果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大量历史常识、文化常识甚至是生活常识成了阅读古诗必备的前提基础。而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社会和今天的信息社会是有很多差异的, 人和人的关系, 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大不一样的。举个极端点的例子, "《诗经·鲁颂》的《駉》这一首诗里提到马的名称就有十六种:'驈''皇''骊''黄''骓''駓''骍''骐''驒''骆''駵''雒''骃''騢''驔''鱼'。这是因为马在古代人的生活里占重要位置, 特别是那些贵族很讲究养马。这些字绝大多数后来都不用了。"因了这种差异, 学生不明白古诗中"北斗横斜"意味着天快亮了, 不明白"人间试裌衣"是春天到来的标志, 不明白"犹有一竿红"说的是太阳还没落山。在智能手机和QQ视频普及的年代, 学生们很难理解"抱膝灯前影伴身"的孤单苦闷, 在高铁飞机联通世界的年代, 学生们很难体会"孤帆远影碧空尽"的牵挂担忧, 在过生日可以摸上满身蛋糕的年代, 学生们很难感受"东篱把酒黄昏后"的欲语还休。
3 有限时间内的知识弥补
"如果将教材中所出现的知识进行分类, 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价值性知识。事实性知识就是'是什么'和'怎么样'的知识;概念性知识就是关于概念和原理的知识;方法性知识就是关于程序和方法的知识;价值性知识就是关于功能和意义的知识。"我们在日常诗歌教学中, 主要训练学生的是概念性知识 (诗歌手法、语言风格等文艺评论的术语) 和方法性知识 (诗歌阅读的思路和答题的步骤) , 偶尔兼顾价值性知识 (关于这首诗的文学常识) 。而关于事实性的知识涉及的非常少, 我们常常默认学生是知道古人的生活的, 我们想当然地认为今天的学生是知道夜晚星辰的变化的, 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城里的学生是知道农村生活画面的, 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北方的学生是知道南方植物的外貌的。于是这些想当然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学生与古诗的隔阂, 无论我们讲多少方法, 都无法让他们跨过这最简单的门槛。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最初的思维课不应在教室中、黑板上进行, 而应在大自然中进行。"英雄所见略同, 中国的教育学家陶行知也认为"以大自然为生物园, 才有丰富的收获。真教育是在大自然和大社会里办。"从近些年的高考作文题也能看出教育部对语文教育大方向的指导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关注生活。
但残酷的现实是, 我们现在语文教育是各自为政的, 小学不与初中通气, 初中不与高中通气, 普教不与职教通气, 各自的教材甚至会出现同诗不同字的情况, 就更别提关于古诗的事实性知识的讲解了。小学认为初中会讲, 初中认为高中会讲, 高中认为初中讲完了, 最后的结果是谁都没讲, 学生一头雾水。而理科生的情况尤其严重, 因为忽视历史学科, 很多学生甚至都不知道"靖康之耻"是怎么回事, 那这些学生理解辛弃疾的一些词就有极大的困难。
更为残酷的是, 一线教师在发现学生有明显的事实性知识缺失的情况下仍然无法给学生做弥补性讲解, 因为教学进度追得太紧, 教学时间不够。于是这个明显的弊病就只能通过没有体系的大量的阅读来填鸭。
作为普通教师, 在宏观的教育体系方面只能建议, 在日常教学中, 我采取导学案式的课前预习案来解决课堂时间有限的问题, 把事实性知识分为历史背景、生活常识、常见意象三部分印发给学生,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在用一小段讲解视频来帮助学生理解认知。
4"填代沟"的教育意义
这种"填代沟"的教育行为, 从小的方面说, 是为了诗歌教学的顺利进行而做的必要的补充;从大的方面说, 是一种文化的沟通和衔接。
"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系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 每个人的'当前', 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 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 而是实用的, 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础。"在这个意义上讲, 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 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 不然就没有了文化, 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钱晓华.寻找诗性的回归--浅谈诵读教学法在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中的作用[J].课外语文, 2014 (22) .
[2]雷宇.诗歌教学的几点体会[J].文学教育 (下) , 2008 (02) .
13.外家南寺古诗阅读答案 篇十三
眼中高岸移深谷,愁里残阳更乱蝉。
去国衣冠有今日,外家梨栗记当年。
白头来往人间遍,依旧僧窗借榻眠。
注:
①外家:作者自幼过继给叔父,“外家”当指叔父的娘家。
②元好问:金末元初诗人,金亡不仕。金哀宗天兴二年春,因汴京守将叛变而沦为亡国奴,被蒙古监管。直到蒙古太宗十一年,他才返回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此诗作于回乡不久。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高岸移深谷”一句虚景既比喻世事发生了巨大变化,暗指国破家亡,又与眼前的实景相映衬,虚实结合,更增悲壮之情。
B、诗歌的前两联寓情于景,情景相生。诗人选取“秋悟”“风暴”“残阳”“乱蝉”等萧瑟、肃杀的意象,准确而有力地渲染了悲秋的氛围。
C、诗的后四句侧重叙事,一方面沉痛中有甜蜜的回忆作为调剂,另一方面与寻栗觅梨的儿时欢乐相对照,抚今忆昔,无限感伤。
D、“去国”即故国,指已覆灭的金朝。诗人饱经丧乱,回到故乡,因眼前景物,勾起儿时回忆,表达了想要建功立业的愿望。
E、这首诗所抒写的主要是一种身世之感,但由于作者遭遇与金源的亡国有密切关系,诗中把个人身世,放在世事沧桑的大背景下展开,显得深沉广阔,而不是一般的忧生叹老。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5分)A、D(A、应是“沉郁之情”。D、“表达了想要建功立业的愿望”理解错误。答对一项3分)
2、(6分)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深沉感慨和历经人世变迁、参透人生真谛后矢志不移的民族节操。诗歌前两联萧瑟秋景已经寄寓了诗人面对山河巨变的哀叹和感慨,颈联又通过今昔对比,直抒国破家亡的悲伤,“白头来往”一句点明诗人历经了人世的沧桑,而“依旧”一词则掷地有声地表明了诗人矢志不渝的节操。
阅读顺口溜
怎样概括段意:
概段意,方法多,可归并,善取舍。
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莫放过。
重点词,关键词,串成句,段意明。
阅读理解分析标题答题技巧
1、标题的含义。
表层义(即字面义)﹢深层义(比喻义或引申义或指代义)。
2、标题的作用。
①点明小说的中心。
②高度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④交代主要人物。
⑤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3、给小说拟标题。
A、看中心句。
B、看开头和结尾。
C、看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
14.教学相长古诗阅读答案 篇十四
一、古诗文阅读教学现状与问题
古诗文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在高考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虽然新课改的实施,也推进了古诗文阅读的教学,但是,从客观而言,古诗文阅读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串讲课文内容的多
古诗文阅读强调的是体验,注重品味,教师就是引导学生体验和品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一个组织者,学生则是主体,他们是体验者,是品味者。但是,实际上则是教师占了主导地位,对于古诗文阅读,教师以讲为主,不管讲的多么丰富,讲的多么精彩,也只是教师获得体验和感受,完全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二)脱离语境梳理词法句式的多
古诗文阅读教学的重点不仅是词法句式的理解,更多的是帮助学生获得古诗文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文化内涵。因为古诗文阅读的价值不是词法句式,而是古诗文本身所具有的情感倾向和文化信息,甚至是古诗文中所表现的精神。
(三)机械背诵文言语法规律的多
古诗文的学习虽然也是需要大量背诵的,我们要求背诵不是让学生机械背诵文言语法,而是通过诵读背诵古诗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于古诗文中的文言语法不是理解的背诵,而是死记硬背,
(四)不重视诵读
古诗文的价值在于作者隐藏在诗文中的情感体验,隐藏在诗文中的文化内涵。要获得这些情感体验、文化内涵,必须要通过诵读悟出来,不是靠老师讲出来。但是,在现在的课堂上,对于古诗文的教学还是传统的以讲为主的教学方式,忽视了诵读在教学过程中的意义。
古诗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尤其是高考语文总分由120分提升到150分之后,加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比重,而古诗文则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可见,古诗文阅读也是我们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是,以此观之,古诗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反思,积极总结古诗文阅读的教学策略,不断优化古诗文阅读教学。
二、高中古诗文阅读教学策略
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我们如何有效地让学生掌握古诗文学习的方法,优化古诗文阅读的教学策略,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
古诗文阅读教学容易陷入词法句式的讲解中,这也是学生不喜欢学习古诗文的一个重要原因。鉴于此,我们应该以新课标改革为契机,优化自己的教学模式。作为古诗文阅读,应该摒弃传统的以词法句式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尝试“翻转课堂”、合作探讨式等新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古诗文阅读教学更多的应该是诵读和品味,比如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是文言文单元,我们完全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进行探讨,在课下让学生根据导学案自己完成字词的用法、特殊句式的总结;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处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就会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加强诵读,品味内涵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是古人总结的方法,尤其对于古诗文来说,更应该注重诵读。可以说,诵读是学习古诗文一个重要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学生的诵读,就可以看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建议,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应该指导学生如何诵读。通过诵读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三)拓展阅读,积淀文化底蕴
首先要更新认识。教材不是万能的,它只是学习的一个载体,教师也不能就教材而教教材,而是通过教材的学习,能够独立阅读课外的内容,故而,我们要创造性地理解教材,使用好教材,更应该积极拓展课外资源,不断扩充学生的阅读量。
(四)以活动为契机,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古诗文的写作年代距离我们时间较远,如果仅仅靠老师在课堂上讲,那古诗文中的有些内容是讲不出来的,只能依靠学生体验。因此,可以通过活动来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15.初中古诗文阅读教学激趣法初探 篇十五
关键词:导语激趣 活动激趣 想象激趣
随着教学改革深入发展,古诗文的权重在初中课本中越来越大。作为初中学生,掌握一些古诗文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古文难,古文难,一提古文就心烦”的哀叹声不绝于耳。古诗文的教学的确不易,学生学得头痛,教师教得棘手。这就要求教师教古诗文时,必须改变教法,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由诵读,在朗读中体会古诗文的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主要从下面几方面探讨。
一、导语激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新颖、扣人心弦的导语,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引人入胜。如教学《三峡》,引导学生背诵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诗句,然后问:“有谁见过三峡的景象吗?”引发学生进入三峡的壮美景象中,激发学生一种向往之情。好的导语设计,让学生先入为主,为学生阅读课文创造了一个前提条件,驱动和控制了学生的心理,使之更易接受知识和技能,给人以启迪,催人奮进。
二、活动激趣。 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双边的活动过程。为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乐学语文,愿上语文课,不怕古诗文,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的古诗文教学课上得生动活泼,学生兴趣盎然。教学《愚公移山》可针对愚公愚不愚开辩论会。此外,还可以分角色朗读、背诵比赛等语文活动,使学生尝到成功的甜头,从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学生在实践中才智得到发挥,就会有快乐的情感体验。
三、想象激趣。 课要上得有趣,引导学生想象课文内容也是一种办法。即力求把单调的文字符号变成形象生动的画面,或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走进课文,面对面与作者或文章的主人公对话,在空间和时间上缩短读者与作者、及主人公之间的距离,使远古的画面走进学生脑海,使古代人物的思想注入现代的内容,使学生觉得新奇,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教学,抓住关键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要学生展开想象,口头描述诗的意境,学生脑海中很快就会浮现出一位两鬓斑白的老者,把战弓拉得满满的,要为国杀敌的英雄形象。诗词的意境很快的被学生理解了。
16.赠吴之山古诗阅读答案 篇十六
【原文】
赠吴之山
明·王问
城柝声声夜未央,江云初散秋风凉。
看君已作无家客,犹是逢人说故乡。
【问题】
10.阅读上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
(1)诗歌第一、二句用了哪些感官来写景?渲染了怎样的氛围?(2分)
答:▲
(2)诗歌第三、四句包含了诗人和友人吴之山各自怎样的情感?(2分)
答:▲
【参考答案】
10.(1)(2分)“城柝声声”是听觉,“江云初散”是视觉,“秋风凉”是触觉(任意写出两个,得1分)。作者多角度地写景,渲染出了幽远、悲凉的氛围(1分)(意思对即可)。
17.《春晚》古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十七
春 晚
左 纬
池上柳依依,柳边人掩扉。蝶随花片落,燕拂水纹飞。
试数交游①看,方惊笑语稀。一年春又尽,倚杖对斜晖。
【注】 ①交游:朋友。
8.“试数交游看,方惊笑语稀”中的“惊”字用得很好,试作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首诗写景、抒情相结合,请简要赏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8.诗人看到“池上柳依依”、“蝶随花片落,燕拂水纹飞”的美好春景,高兴地将之一一指点给身边的朋友看,但回应的仅是稀疏的几声赞叹声。(2分)这巨大的反差,使诗人从对美景的陶醉中惊醒,诗人猛然意识到一些朋友已逝世,身边的朋友一年比一年少了,一阵孤寂之感不禁袭上心头。(2分)这一“惊”字,把诗人这种巨大的心理反差很好地表现了出来。(1分)
9.这首诗使用了以乐景衬哀情(或衬托,或反衬)的艺术手法,将写景与抒情有机结合在一起。(2分)前四句写景,描写了一幅晚春的美景图:池塘边柳树长条低拂,美丽的蝴蝶随落叶飞舞,燕子在微波荡漾的水面上轻轻掠过。(2分)这些景物描写有力地反衬了后四句中表现的.诗人晚年的孤寂之情和对美好时光将逝的伤感之情。最后一句又用景语作结,以晚霞中诗人倚杖的形象,寄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伤感之情,情景交融,言已尽,意无穷。(2分)
18.教学相长古诗阅读答案 篇十八
目前, 中学的古诗词阅读现状不容乐观, 普遍存在阅读理解能力差、鉴赏水平低等问题。学生的精力、时间投入多, 但学习效果不明显。“高耗低效”现象较为突出。学生怕学古诗词主要是基于功利的学习观念、被动的学习习惯以及落后陈旧的学习方法。
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知, 同时又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 即自觉能动认知。具体到学生, 元认知是其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学习行为进行的计划、监控和评价。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将元认知付诸实施的具体做法、手段。
笔者尝试在元认知理论与古诗词阅读教学之间寻找一个切入点, 把元认知策略引入古诗词阅读教学实践中, 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转变学习观念, 改进学习方法, 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效果。
二、元认知策略在古诗词阅读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元认知策略在古诗词阅读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可分为三个阶段: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
1. 阅读前策略
学生在阅读前的知识和经验越丰富, 阅读的兴趣也就越浓厚, 阅读时的思维就越积极活跃。所以阅读前策略的运用就是让学生根据古诗词阅读学习的特点和难点, 制定学习的计划, 让学生了解古诗词阅读前需要积累相关的材料, 丰富相关古代文化知识。
(1) 师生讨论商榷, 制订学习计划
例如在制定7~9年级诗歌学习计划时, 笔者引导学生了解修订后的语文新大纲指出语文学科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所以古代诗歌的教学任务, 在7~9年级是以使学生受到诗的熏陶为主要目标。这种熏陶和1~6年级的古代诗歌教学不同, 不能仅仅停留在以诵读为主要手段使学生感知诗的韵律美上, 而要依次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能力。师生经过讨论制定了7~9年级古诗词学习总计划:在初中的起始阶段让学生在诗歌的背景材料及读诗的方法上做探究性的讨论, 并结合诵读赏析培养学生情感感悟能力。由于在阅读前引导学生了解了古诗词学习的特点和难点, 明确了阅读任务, 学生就会根据计划安排合理的学习方法, 不会盲目阅读。
(2) 课前书面小结, 加强文化积淀意识
由于对古诗词语言的陌生感, 对古典文学知识积累不丰富, 对诗歌作者的生平和社会背景也不甚了解等原因, 许多学生仍然感到古诗词阅读困难重重。于是笔者指导学生在阅读前要做好准备, 进行广泛的资料搜集积累与分析, 为后续的阅读扫除障碍, 并有意识地进行课前的书面小结。
2. 阅读中策略
阅读中策略又叫自我调节, 是指通过对比辨析、观察监控、问卷调查、分组实验等手段来调节和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 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效果。
(1) 对比辨析, 选择更佳学习方法
阅读教学中, 可让学生对不同学习方法进行比较。
实践案例:自己从诗歌本身的字里行间寻找依据来佐证观点的学习方法和教师逐句分析诗歌含义, 学生记笔记的学习方法相比较。
学习曹操的《观沧海》一诗, 我先让学生从诗句的字里行间寻找依据, 体会曹操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学生举手回答很踊跃。
生:“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一句, 我觉得是非常壮观的, 雄伟的景象, 曹操就以这种壮美之景来抒发豪迈的情怀。
师:其他同学还可以从《观沧海》中找其他的诗句来分析吗?
生:“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一句, 我认为是诗人居高临下看的, 海面水波荡漾, 岛屿林立, 我想站在碣石山上的曹孟德, 一定有君临天下之感, 这也许就是作品中透露出的气势磅礴吧。
生:后一句“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有生机勃勃之势, 令人有振奋向上的感觉。
而在学习后一首诗歌《次北固山下》时, 则采用老师逐句分析诗歌含义, 学生记笔记的方法。
通过对比, 90%的学生认为从诗歌本身的字里行间寻找依据来佐证观点的学习方法要好于老师逐句分析传授。也有学生提出前者的学习方法虽然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但也有不足之处, 那就是不利于记笔记和系统的书面整理复习, 而后者恰好弥补了这样的不足。所以学生明白在阅读初期需要自主对诗歌逐字逐句地细致剖析, 这就是所谓的深入文本, 体悟情感, 而老师的系统讲解放在小结和复习的时候更有利于梳理巩固知识要点。
通过对比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哪种学习方法更为科学合理, 清楚何时进行更为科学合理。
(2) 共同进行课堂观测, 体悟诗歌学习特点
笔者在课堂中运用视、听仪器来观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并反馈给学生,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课堂表现, 以此加强对课堂阅读进展的监控, 强化学习的效果。
(1) 老师的观测整理
实践案例:对《观沧海》课堂视频片段, 笔者进行了书面整理:
生:我对《观沧海》有不同的看法, “萧瑟”一词, 有冷落、凄凉之意, 这和刚才同学说的昂扬振奋似乎不合拍, 我倒认为曹操的诗有悲壮的感觉, 确切地说是气势雄伟, 慷慨悲凉。
生:我认为诗歌总的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要不然, 就不会有“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的诗句了。
生:凡事要看主要的, 诗歌中的慷慨悲凉确实有, 我也在背景资料上看到作为建安风格的代表, 曹操的慷慨悲凉的情绪肯定是有的, 但诗歌的中心还是落在后几句, 所以我认为总的基调是豪迈激昂的。
生:我认为片面地说悲凉或是激昂都不好, 应该用慷慨豪迈来概括, 这样比较折中, 既不排斥悲的成分, 也不否定振奋的因素。
师:我认为大家的看法都有一定道理。我们研究事物时的认识不能绝对化, 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 使我们对诗歌有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所以就用四个字作为结束语“诗无达诂”。对诗的理解是没有统一定论的。同学们只要是自己感悟出来的, 并能找到相应的依据, 都是值得肯定的。
(2) 学生的观测发言
实践案例:笔者安排学生阅读这些课堂实录的文字资料, 并再一次组织讨论发言:
生: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是我们讨论研究的时间, 我们组讨论得很热烈, 甚至对有些问题还争论了起来, 老师就把我们争论的问题拿到课堂上讨论, 大家各抒己见, 都摆出了自己的依据, 我认为他们的话都有道理, 可诗歌的中心怎么会有歧义呢?后来, 老师告诉我们“诗无达诂”, 我赞同, 每个人体会各不相同。只要有根据, 他所体会出的情感就是值得肯定的。
生:诗歌的情感不是单一的, 因为人的情感是复杂多变的, 就拿曹操来说, 诗歌中就包含着慷慨悲凉和雄壮豪迈, 两种不同的情绪融合在一起, 就产生了诗歌如此的风格。此外, 同一个作者在不同时期的风格也不同, 拿白居易来说。他早期的作品大都关怀现实政治、关怀社会问题, 而晚期由于仕途不得志, 就转型了, 寄情于山水。从一首诗歌可以看到作者的一生, 所以这堂课我可以说是受益匪浅的。
这些实录资料如同一面镜子, 让我们清清楚楚地看到阅读进展中的得失, 所以笔者认为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再一次对古诗词阅读教学进行课堂观测对教和学都有着深刻的意义。
(3) 问卷调查分组实验, 反思纠正不良习惯
笔者组织学生填写古诗词阅读调查问卷, 该活动一方面给学生提供反思自己学习观念和学习策略的机会, 另一方面也给学生呈现不同的学习观念和提供不同的学习策略。它有助于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意识, 帮助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行为进行反思。
通过调查发现, 学生积累的古诗词不少, 但仅仅停留在识记阶段, 绝大多数学生对在阅读古诗词中采取什么样的阅读技巧不大清楚, 因此依赖课外辅助读物, 抄袭作业是常见问题。于是本人让学生组织讨论这些不良习惯的特征、原因和弊端, 同时在自己所教的一个班做了分组对比实验:阅读时间相同。让A组在鉴赏诗歌前就翻阅辅助资料, 并且采用逐字逐句、查词语手册等方法帮助理解。B组则要求先快速阅读了解诗词的大概意思, 整体把握诗歌情感, 然后从分析诗歌语言、意象、艺术手法入手去鉴赏诗歌, 要求阅读中不能查阅任何资料, 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对诗歌内容的揣摩和理解上。实验结果:A组同学明显感到脱离了辅助材料就无法独立鉴赏诗歌, 而且对诗词的理解比较零乱。B组的同学明显感到掌握了诗歌鉴赏的角度与方法有利于对诗词的整体把握。通过检测, B组学生自信心和诗歌鉴赏能力高于A组。
3. 阅读后策略
阅读后策略指学生进行古诗词阅读后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阅读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 以便不断改进。积极的自我评估是学生不断进行阅读活动, 并获得更多阅读实践的心理基础, 也是学生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阅读行为的原动力。
三、结束语
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是在“自我计划→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再次自我计划→再次自我调节→再次自我评价”中呈螺旋上升趋势的。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唤醒学生的元认知意识, 激发学生古诗词阅读的兴趣, 让学生在阅读前积极地计划准备与积淀, 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法进行自我监控与调节, 从而改善学习方法, 在阅读后对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和认识的结果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唯有如此, 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找到并有效地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最终成为管理和支配自己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张晓慧、袁菲《培训元认知策略,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 2009.5。
19.教学相长古诗阅读答案 篇十九
关键词: 激发兴趣 群文阅读 营造氛围 美读感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经典古诗文词句优美、韵律和谐、意蕴深远,是中华文化的璀璨明珠,也是民族传统的重要载体。小学生正处在记忆黄金时期,让他们多背诵一些古诗文,不仅丰富其语言积累,而且陶冶情趣,锻炼思维、想象、记忆等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热爱祖国语文”。“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
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开展了“小学低年级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堂教学中从教材第一册开始,经过一年多实践,着重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训练的内容、途径、方法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使班级语文学习和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初步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
一、弘扬文化,激发兴趣
1.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古诗文学习的兴趣。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的价值在于不仅能给人以艺术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因此,古诗文启蒙教育对小学生学识与做人起到重要作用。我国诗歌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小学语文教材注意选择一些浅显易懂、短小精悍的名篇教授给学生,目的就是通过“一枝红杏”,让学生感受古文化的“满园春色”。因此教学中,笔者认为决不能为应付考试,把眼光仅限于教材所定的诗歌,而应该开展大量古诗文导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2.吸取古诗文有益精髓,促进语文和品德素养的提高。
古诗词不仅体现诗人对社会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认识,更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思想智慧结晶,能让学生明辨是非、珍惜生活,或者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及思乡惜友之情,或者阐事明理,教给学生为人处世之道,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古诗文除了蕴含丰富的思想意义外,还是音乐、绘画、意境等多种形式在内的综合艺术,有着巨大的美学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同时,古诗文语言凝练、手法生动,对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加强语文基本功有着重要作用。系统的、生动的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群文阅读,合理安排
1.选择通俗易懂的古诗文。
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生识字量少,以通俗易懂的古诗文为主,并注上拼音,重在激发兴趣。例如,《长歌行》(汉乐府)、《敕勒歌》、曹植的《七步诗》、骆宾王的《咏鹅》、王维的《鹿砦》、《竹里馆》,杜甫的《绝句》、李绅的《悯农》、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白居易的《草》,李白的《静夜诗》、《古朗月行》、《秋浦歌》等。
2.根据季节选择相应的内容。
春天选择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文。例如,杜牧的《江南春》,白居易的《忆江南》,贺知章的《咏柳》,孟浩然的《春晓》,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绝句》、《春夜喜雨》,张志和的《鱼歌子》,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刘禹锡的《竹枝词》,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等。
夏天选择描写夏天景色的诗文。例如,苏轼的《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杨万里的《小池》、《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等。
秋天选择描写秋天景色的诗文。例如,张继的《枫桥夜泊》,刘禹锡的《望洞庭》,杜牧的《山行》、《秋夕》,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冬天选择描写冬天景色的诗文。例如,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柳宗元的《江雪》,王安石的《梅花》,王冕的《墨梅》,高适的《别董大》等。
3.结合节日选择相应的内容。
例如,结合过春节背诵王安石的《元日》;妇女节背诵孟郊的《游子吟》;清明节背诵杜牧的《清明》,韩翃的《寒食》等;重阳节背诵有关思念家乡亲友的诗文。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李白的《赠汪伦》等。
国庆节背诵爱国诗篇,如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王昌龄的《出塞》、《从军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等。
4.根据教材补充相应的内容
例如,教《铁棒磨成针》后让学生背诵李白的诗;教白居易的《草》后让学生背诵白居易的诗;教李绅的《锄禾》后让学生自己背诵李绅的《悯农》(春种一粒粟);教张俞的《蚕妇》后让学生背诵梅尧臣的《陶者》;教陆游的《示儿》后让学生背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营造氛围,美读感悟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效果与认知内驱力和学习环境有直接联系。为此,给学生创造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氛围,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训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觉、自主、自乐地徜徉于诗海。
1.营造氛围——诗上墙。教室墙上贴上抄好的古诗,挂着《儿童古诗读本》、《唐诗三百首》、《唐宋诗选讲》等,使学生进入教室抬头可见古诗,起到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作用。
2.日积月累——天天背。小学生的特点是坚持性不够,实践当中我采取让学生每天背诵的形式。如写在黑板报上,每天课前背一背,放学前再练一练。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头脑中的古诗文就多了。
3.家长配合——留作业。每天学生作业中都有古诗文诵读内容,通过各种途径使家长知道教师的要求及意义,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一年级就背下不少古诗文,感到高兴,不少家长乐于配合,相得益彰。
4.形式多——诗配画。由于一、二年级学生识字不多,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给诗配画,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读古诗文的兴趣,而且可以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5.寓教于乐——制卡片。将小卡片的正面写上诗的题目,背面写上答案,下棋似的,答对了,向前走一步,答错了,原地不动。先走完的为优胜,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既学到了知识,又背了古诗。
6.主动发展——点将台。利用班队课,设立诗词背诵点将台,如做游戏开火车背诵,分组背诵,男女生背诵。也可以不点将,让学生自由到讲台前背诵,背得好的奖给小红花,学生兴趣盎然。
7.荷角初露——擂台赛。先选出一个人当擂主,谁背的古诗首数超过了擂主,就成为新的擂主。通过循环式交流评比,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班级背诵氛围好。
8.多方激励——群英会。让学生选择最喜欢的诗人的诗,如李白的诗收集得最多的、且能背下来的就是“小李白”,杜甫的诗收集得多、且能背下来的就称他为“小杜甫”,王维的诗收集得多且能背下来的就是“小王维”……然后,定期举办诗会,让这些“小李白”、“小杜甫”、“小王维”等背一背他们的诗,通过这些方法激励学生主动收集、背诵古诗文。
诵读经典古诗文,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在审美愉悦中培养语感,在轻松惬意中拓展知识。新课标将经典古诗文诵读作为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及培养学生语言积累、理解、运用能力的重要抓手。由于背诵形式灵活且富有变化,极大调动学生背诵积极性。通过一年多训练,学生收获很大。二年级学生大多能背诵七、八十首古诗文,最多的背了百余首,低年级学生背诵了大量古诗文,储存了丰富的语言材料。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给炎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犹如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积淀着智慧结晶,映射着传统文化精髓。那些流传了几千年的言论著作、诗词曲赋如灿烂的星辰,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文化积累和语文功底是一个人整体素质水平的重要标志。熟读、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化精品,是真正的语文基本功。通过广泛古诗文群文阅读,充分美读感悟,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培养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建平.聚焦新课程[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08.
[2]朱作仁.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导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01.
[3]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7.
[4]杨如东.古诗文教学如何进行有效拓展[J].小学新课程,2010.12.
【教学相长古诗阅读答案】推荐阅读:
师生之间教学相长06-28
古诗文教学之趣味教学06-27
古诗教学微型课06-29
古诗山行教学反思07-24
中班古诗教学教案09-13
名师古诗教学实录10-13
《池上》古诗教学反思10-17
经典诵读古诗教学总结06-15
古诗教学设计 《 风》07-16
古诗《秋夕》教学设计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