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环境治理总结(17篇)
1.学校环境治理总结 篇一
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总结
本学年工作正常开展,学生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稳步提高,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校园周边环境良好,本学年校园周边环境工作总结如下:
一、各村小高度重视,与乡司法、派出所经学取得联系,当好参谋,密切协调,紧密配合,校园周边环境得到充分治理。积极与中心校校园周边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取得联系,及时反映不良情况,依法治理好学校周边环境,净化文化市场,严禁在校园周边开设经营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防止不良现象发生。
二、各村小加大了宣传教育力度,净化、美化校园
要求广大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经常性地进行宣传教育,使学生认清不良场所的危害,达到在思想上预防。
三、落实了包保责任制度,层层签定包保合同
采取校长包校、老师包学生,责任落实到位,发现苗头及时处理,防止扩大。
四、建立了家长联系制度
及时家访或召开家长会,了解沟通学生校外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及早采取措施。
五、经常开展校内活动
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开展好其他健康娱乐活动,使更多学生把精力投入到有意义的活动当中。
六、严格落实了减负措施,搞好课堂教学
为使学生对学习始终有兴趣,防止厌学,要落实好减负有关规定,减轻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求知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七、强化了工作管理力度
注重德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自觉抵制不良现象,建立校内外德育基地。
八、加强教师道德建设
严格执行师德标准,做到为人师表,以身做责,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总之,通过本学年工作的开展使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校园建设稳步提高,师生精神状态良好,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
二龙乡中心小学 2008年12 月30 日
2.学校环境治理总结 篇二
一、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美化育人环境
1. 优化育人环境, 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
学校想要走得更远,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应有属于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 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校园氛围。我们现在中小学大多数的校训还没有真正落实发展有特色、活动有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2. 突出榜样引领作用
通过标语、图画、黑板报、信息网等形式的宣传, 营造典型人物的引领氛围;如“明星校长”“十大师德标兵”“星级教师”等评选活动结合起来, 张榜公布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名单, 使师生有了学习的榜样、追赶的目标, 激励了师生自觉按照学校价值观规范自己的学习与工作。提高学校教职员工间的相互协作、创新思想、职业期望、信任程度、自信心、知识基础、赏识与关怀程度、参与管理、沟通交流的综合能力, 这是影响一所学校文化形成的关键原因。
3. 文化建设有特色, 凸显艺术个性
学校教育工作的对象是性格各异、形态万千的学生。学生因其发展阶段的不同, 家庭、社会、生活、思想状态的差异, 正体现了教育工作的丰富性、独特性、创造性。这决定了学校里的一切活动都不得不围绕学生的健康成长去开展。有条件的学校利用长廊、文化名人雕像, 文化广场打造绿色校园, 让学生从网络中解放出来;还可利用教室外挂着名人画像、名人名言、建图书角、开通校园网, 让学生享受学校教育资源的乐趣, 引领师生健康幸福地成长。
二、加大校园活动力度, 升华育人环境
1. 解放思想, 体现创新性
开展各种活动, 突破被“安全”担忧的顾虑和影响教育教学成绩的思想禁锢。没有校园活动的开展, 好比一潭死水, 师生没有积极性和创造力, 对师生的发展极为不利。针对活动的内容, 科学安排, 以活动促提高。如开展“颂华夏经典, 做龙的传人”和“中华魂”诗文朗诵比赛。让全体学生多读书, 多读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好书;学生在读书中学会做人, 学会思考, 学会认知;通过读好书扩大知识源, 亲近母语, 以读促写, 以写促读, 读写并进, 从而提高朗读水平和语文成绩。还可以传统经典为主要内容, 既要有个人展示又要有集体参与, 表演形式有诗文朗诵、朗诵伴舞等, 培养学生对诗文的学习兴趣, 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 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让他们在活动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 享受阅读的快乐。抓住日常教育教学常规中的升降国旗仪式和利用传统节日活动的开展, 勉励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生活, 传承革命烈士的进取精神, 共创学校的美好未来。
2. 建立机制, 体现规范性
适当给予奖励, 给师生以肯定和鼓励。挖掘学校发展历史长河的传奇与故事, 树立模范人物典型事例, 收集身边的感人故事, 激励师生争取更大的进步。坚持不懈地把学校文化工作当作学校常规工作来抓, 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文化工作结合起来, 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3. 实事求是, 体现参入性
无论是教室、操场, 还是教师办公室, 都应该进行了文化布置, 使师生无处不感受到学校精神文化的存在。如每所学校都有举行升旗仪式的活动, 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把学校固有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有机地组织起来, 用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去熏陶师生、感染师生, 积极努力创造学校教育教学新格局, 真正体现学校办学过程中的价值观。
三、强化校园德育地位, 净化育人环境
1. 实施德育方案有特色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按照以人为本, 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学生的总要求, 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读书实践活动、感恩征文、美术、书法作品展览和感恩演讲等形式, 不断丰富“感恩教育”活动的内涵。利用班队会、黑板报、国旗下的讲话、感恩专题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 营造了良好的感恩教育氛围。
2. 开展德育活动有创新
“以生为本”除开抓好应试教育外, 也要考虑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按照《纲要》精神, 义务教育阶段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 要把课堂作为学生的乐园, 让学生乐学善思。教师要大胆改革方法, 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 调整教学方向, 安排有相应专长的教师担任教学, 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时期, 学校每学期每周组织开展歌咏、体操、科技制作、手工劳动、发明创造等各类活动, 并定期采取特长表演、文艺会演等形式, 组织专业教师进行评估, 充分激励师生共同成长。
3. 德育活动结果有评价
强调师生参与德育活动课程“自主”与“责任”的统一, 把学生情感体验的强度作为评价的基本目标。根据主体评价需要, 建立起学生个人德育成长档案袋, 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看到自身的进步, 并对学生主体在德育活动中的情况作出恰当评价。
3.学校环境治理总结 篇三
多中心治理;目标取向;学校治理
【关 键 词】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5)06-0091-02
一、以多中心治理为目标取向的学校治理面临的困境
虽然治理理念在学校发展中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学校治理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是:长期受传统体制的影响,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学校的意识还相对地比较薄弱;学校一直实行的以校长负责制为主的单中心治理方式,还没能够给家庭或者社会组织参与学校管理留下足够的空间和平台;一些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及管理存在着被动的倾向等等。因此,为了有效地解决学校治理过程中存在的这些现实性问题,倡导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组织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学校,是实现以多中心治理为目标取向的学校治理的发展方向。
二、以多中心治理为目标取向的学校治理的意义
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的历史发展时期,新情况、新问题、新现象不断涌现。当前,学校在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服务需求等方面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传统的以校长负责制为主导的学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有的学校发展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将多中心治理理论与实践引入到学校管理之中,以多中心治理为目标取向的学校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为学校提供多元的治理主体
传统学校中,校长是学校管理的主体,这种单一主体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在处理学校公共事务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决策偏颇等失误的现象。将多中心治理理论与实践引入到学校管理之中,可以弥补单一主体决策偏颇失误的一种有效尝试,使学校治理方式由原来单一主体的管理体制逐渐向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治理体制转变,实现多元的治理主体。
(二)多元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学校管理,促进学校决策的民主化
学校公共事务的处理除了由校长和教师参加之外,还需要学校各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多元主体的广泛参与可以使学校治理方式由行政独断专行型控制转变为多元民主协商,从而通过多元民主促进学校决策的科学化。
(三)促进社会组织良性发展
相对于公共组织而言,社会组织在参与学校治理工作中有其自身的独特优势,能够更加自由、灵活,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对遇到的问题迅速地作出及时反应,立足于学校自身解决其现实性问题,可以制定出面向大众需求的有效策略,从而促进社会组织的良性发展。
三、实施以多中心治理为目标取向的学校治理优化策略
学校治理主要包括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两大方面。因此,要想提高学校治理能力,我们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优化学校内外部治理结构。
(一)外部治理方面:重构政府、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多中心治理为目标取向的学校治理需要重新构建政府、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是,由政府负责宏观统筹,由学校负责自主办学,由社会组织负责参与监督,这是一种由政府、学校和社会组织,各司其职,共同参与学校治理的新型关系。
1. 政府在学校治理的过程中,需要转变其职能,变微观的直接性管理为宏观的间接性管理。转变以往政府管理学校的思维定势,建立一种以满足学校发展需求为导向的新理念,在学校治理过程中,政府可以运用政策性指导、拨款或者其他的行政手段或者措施来减少那些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为学校、家庭或者社会组织参与学校治理留下足够的空间。
2. 学校是办学主体,政府应当实施权力下放,把那些不该管、管不了的微观性事务交由学校自己管理。政府只需给学校提供一些必要的保障性条件,用法律法规或者方针政策来保障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诸如学校的招生、人事、财务等权力,交由学校管理。权责明晰,有权必有责,在把办学权力交还给学校的同时,也需要让学校依法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做到权责相统一。
3. 培育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学校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实施管办评分离,积极引导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参与到学校教育公共事务的管理中来,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第三方作用,实施有效的诸如教育评估、教学监测等工作,有效地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的力量,让社会组织承担起以往政府的一部分职能,这样做既能够减轻政府的压力,又能够使社会组织在学校治理的过程中发挥积极有效的监督作用。
(二)内部治理方面:实行决策、执行、监督相分离
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最主要的是构建一个良好的管理运行机制。这个管理运行机制需要学校内部各个机构、部门明确自己的权力与责任,形成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内部结构体系。在这个内部管理运行机制里面有专门负责学校发展方向的决策机构,有专门负责落实学校政策的执行机构,还有专门负责纠正决策偏差或失误的监督机构。这三个机构在学校内形成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衡的内部治理结构。
1. 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构。借鉴国内外学校治理的先进经验,可以在学校内部成立一个负责学校各项决策的治理委员会,这个治理委员会可以由各利益相关群体组成,包括行政、学校教职员工、学生和其他社会成员。首先,学校在决策前,让这些利益相关者充分了解学校治理的每项方针政策、信息、规章等,这样做是为了充分保障他们的知情权;其次,在决策的过程中,决策层不可以独裁,要广泛听取广大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吸收社会各界人士、学校教师等充分参与到学校治理过程当中来,促进学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2. 建立高效的执行机构。一个完善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是应该相对分离的,决策机构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迅速地做出正确的决策,而执行机构则是要精准地执行决策机构作出的决策,无条件地把决策机构作出的决策落实到位。高效的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是学校决策贯彻执行的关键,学校的校长在学校治理过程中不应该独自决策,而更多的应该是推动决策的有效执行。因此,需要在学校建立一个高效的执行系统,并且学校的执行系统是由校长领导的行政系统来组成的,主要负责贯彻落实治理委员会作出的各项决策。
3. 建立健全的监督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的监督工作机制是完善学校内部治理机构的重要手段。首先,提供制度保障,如完善学校的信息公开制度、决策失误追究反馈制度等;其次,搭建交流沟通平台,比如开通家长和社会组织参与学校管理、运作和监督的渠道,引入家长和社会力量参与学校治理当中,让学校的公共事务置于家长和社会群体的公共监督之下,让这个交流平台能够充分保障家长或者社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能及时有效地反馈给学校,充分发挥监督的作用。
4.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情况总结 篇四
今年,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南宁市市教育局《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点》的通知精神和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对学校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和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协调,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做好防范工作,有效地维护了校园的稳定和安全,确保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了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现将今年的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认真贯彻上级工作部署,不断增强各级领导的责任意识。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精神和要求,制定了我校《综合治理社会治安实施方案》,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工作部署,认真做好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学校行政始终坚持贯彻落实“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的工作方针,把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分析,切实加强领导。坚持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和“一把手”负责制,坚持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贯彻上级工作意见,部署防范工作,落实治安安全工作方案,强化校园治安工作措施,督导校内各部门认真加强治安防范,及时整改隐患,落实值班领导和值班人员的工作职责,严格安全保卫巡查制度,确保校园治安安全和稳定。在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中,学校领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努力增强维护师生财产、人身安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思想,学校领导多次带队检查校园安全和召开现场办公会,督导“综治”、“安全”检查,切实做好隐患排查、整改和治安防范工作。签订治安安全责任书,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责任,层层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进一步促进了校园治安安全工作有序进行。
二、加强组织建设,完善了工作制度。
结合学校机构和干部调整后的实际情况,学校根据工作的要求于今年3月初,学校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组成专门人员,同时专门设定了学校安全工作办公室。根据学校综治委的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南宁市教育局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综治、安全工作的实际,及时制定了《安全工作职责与管理办法》,《 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全校综治工作、安全工作、治安消防工作的有序进行。使工作任务更加明确,工作措施更加具体,工作责任更加落实,工作要求更加提高,为进一步实现建设校园治安安全防范长效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维护校园稳定和治安安全。
1、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维护校园政治稳定。
我校始终强化“政治无小事”的责任意识,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把维护校园政治稳定列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加大维稳工作力度,全力维护校园稳定。认真做好对师生员工思想动态、校园社团组织情况和有关基础情况的调查,及时收集和掌握师生员工对重大事件的反映,开展信息收集和汇报工作,除坚持做好春秋两季开学情况的调查和信息收集工作外,还结合重大事件和敏感时期开展专项调查,准确了解师生员工的思想动态,做好稳定工作。
1、加强教师课间执勤工作和班主任路队工作。
2、教师和班主任都签定了安全责任书。
3、10月份开展了交通安全进校园活动。学校聘请了南宁市交警三大队来我校开展知识讲座,在校园内外张贴图片和标语。
2、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秩序综合治理,切实作好安全防范。
1、严格部门管理,对进出校园的闲杂人员盘查,实行凭证进出校园;
2、继续坚持对校内治安情况,对重点部位和场所实行昼夜24小时监控,提高了防范和打击犯罪的能力;
3、认真组织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治理,重点做好校园周边交通、食品卫生、危房、等方面的安全检查和消除隐患工作,为师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4、坚决清理黑网吧,整治违法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网吧,整顿和取缔校园及周边地区非法经营的网吧,游戏厅、录象厅、音像书刊和各类流动摊点,依法取缔和收缴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各类非法出版物。
5、进一步加强学校内部治安管理,落实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督促学校做好各项安全大检查,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三、广泛组织开展法制和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师生员工的防范意识。全年利用安全教育月和法制教育月,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制作宣传展板、开辟校报安全宣传专栏等途径和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知识竞赛和、主题班会、征文和演讲等形式,普及法制知识和安全防范知识。
四、严格管理责任目标,促进校园治安工作健康发展。
校园治安安全管理工作事关学校师生财产和人身安全,事关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为此,学校在采取多种措施,在进一步落实治安安全工作责任的同时,始终坚持把管理责任目标作为各级干部履行领导职责,学校结合“安全工作月”活动,全面实施“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确定“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目标和实施步骤。对突发事件及时汇报及时开展活动,防一切安全以未然。
朝阳中学
5.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篇五
一、从讲政治高度、从维护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出发,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切实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责任制,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二、对学校所有危房和设计有问题的学校建筑重新进行认真鉴定、核实,凡属一类危房及近期有可能出现问题的二类危房立即责令停止教学活动,迁出并妥善安排好学生,同时要求采取措施,坚决予以拆除。并要特别注意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坚决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
三、做好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要求有关卫生部门必须负责对学校周边饮食店、副食品商店等卫生状况进行检查。凡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要立即停止,整顿后仍不达标的,工商部门要吊销其营业执照,勒令停止经营;对学校食堂卫生状况及饮用水经检验不达标的,要责令其进行整改。要禁止过期、变质食品进入校园,要重视传染病和常见病的防治工作,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
四、会同公安派出所对经常扰乱学校秩序、侵害师生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人员和团伙给予坚决打击,在学生上学、放学和下晚自习等重点时间段、路段及易发案的重点部位,加强巡逻监控。同时,对学校周边存
在的重大安全隐患经营或生产场所进行一次彻底排查、处理,凡对学校及学生安全构成威胁的无条件地取缔。切实加强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的管理,严禁在学校周边200米以内设立台球、电子游戏机、网吧、舞厅等干扰教学秩序的经营场所,对于从事反动的和“黄、赌、毒”等违法经营活动的,坚决予以打击。
五、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普及交通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对学生上学、放学乘车安全问题采取有效交通安全防护措施,保障师生的交通安全。严格各类集体活动的管理,组织各类外出集体活动,必须执行审批制度,凡不安全或安全措施不落实的.地方,不得组织学生前往,以确保学生集体活动中的安全 。加强校园内基建项目安全管理,减少各类意外事故发生。
六、乡综治办和有关职能部门针对学校安全的规律特点,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健全定期安全工作检查制度,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做到整改到位,消除一切安全隐患。
6.学校平安治理工作总结 篇六
一、领导看重、步伐制度得力。
校长亲抓、平安负责人员具体抓,开学前订定好各类制度和步伐,学校具体分工负责组织实施,教师明确各自职责。
二、全体教师在平安教导工作中做到:“勤、细、实”三个字。
勤:教师勤反省。每天在早读、午读前认真反省学生上学环境,把告假的名单写在黑板右上角,发明环境,实时反馈给学校,由学校领导支配班主任电话了解。保持与家长联系,互通环境,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共同,指导家长正确教导后代。早读实行轮流坐班,并且多亲近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细:教师平时多的细心察观学活跃态,课间走动,课堂卫生,学生食早餐(例如:班主任坐班食早餐,观学生是否食完早餐没有,洗盆是否洗清洁等)。幼儿班科任教师过细,大小便都跟进。发明不良的行为实时指正。
实:教师在平安工作做到扎扎实实,不松懈。如:课间追逐、嬉戏、零食、乱扔垃圾,上学下学不听路队长指挥等。教师做到事事有落实,一抓到底,做到职责明确,责任落实。
三、齐抓共管,群防群治。
为了把平安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学校依据实际,订定学校各类平安治理制度和各类应急预案,层层签订平安治理责任书,并按类治理成册,归档治理,做到应对各种突发变乱,处置各种平安事项有章可循,用制度约束和规范平安治理。
班主任有强烈的事业责任心和责任感。班级治理井井有条,组织治理才能突出,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好,协调民主,造诣好并形成优越的班集体。故此,xx小学没有呈现过失窃,治安平安事故。
7.教师个人发展应“借力”学校环境 篇七
19世纪德国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阿道尔夫·第斯多惠在他的《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一书中指出:“学校对你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学校,你的全部活动,每一社会关系都会促使你不得不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培养。”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学校也应该是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培养的场所。那么,在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教师应该如何更好地实现个人发展呢?我想,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借力”:
首先,向学生“借力”。新的学生观要求我们不能仅仅将他们视为受教育的对象,而应该视他们为灵动的生命体。学生本就有自己的个性、独特的灵魂以及思维方式,还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喜怒哀乐。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这样一种趋势,即学生的主体意识正在逐步苏醒。得益于此,很多时候他们会给作为成人的我们一些提醒和启发。
具体来说,我们应该向学生学习他们那种自然流露出来的强烈的好奇心。对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而言,探索未知是一种乐趣。他们会为了一个在我们看来无须思考的问题而“打破砂锅问到底”,直到得到自己认可的答案才罢休。对比我们自身,随着年岭的增长,不少人更愿意停留在过去的知识积累层面,认为“储存”足以应付“如数家珍”的教育生活。殊不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教育发展同样是与时俱进。自我满足所带来的只能是被时代所抛弃,被现实所淘汰。我们应该向学生学习他们面对失败和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乐观。学生因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还处在形成阶段,因此他们对于问题的思考并不是那么深入,但恰恰是这种“不深入”给了他们“重新来过”的底气。面对失败和困难,他们不会想到他人的眼光;面对一些误会,他们也不会“画地为牢”。摔倒了,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继续向前。但是我们自己呢?有时因为工作中的一点挫折就陷入了“怨天尤人”或者“自暴自弃”等极端情绪之中,有时因为一个失败就有了退缩甚至是放弃的念头……这些无疑都是不可取的,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负能量”。一个教师,要想更好地在教育的原野上驰骋,不甩开这些“包袱”是肯定不行的。此外,我们还应该向学生学习他们那种因为点滴进步而兴奋不已的自信。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心理上的自我实现的渴求在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经常能够看到学生得意地走过来,高兴地说:“老师,我今天学会了包饺子!”“老师,我已经会自己洗衣服啦!”“老师,今天体育课跑步我是第一名。”……这些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却足以令他们快乐许久,而且这种“快乐因子”,在很大程度上会促使他们在今后做得更好。其实人应该学会悦纳自我,悦纳自我的过程就是自我肯定的过程,这种给予自己的积极心理暗示会有效地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帮助我们更好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
其次,向同事“借力”。《论语·述而》中有这样一句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身边的同事,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资源库”,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闪光点。年轻的同事,往往对于工作有着饱满的热情,就像是初升的太阳让我们看到希望,感受到光芒;年长的同事,往往兢兢业业一辈子,工作起来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让我们看到了榜样的无穷力量。在我们的同事中,有的有着高超的教学本领,进入课堂如鱼得水、挥洒自如;有的善于思考,能够站在我们达不到的高度思考教育,帮助我们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扰;还有的心中满是对学生的爱,关爱学生、无怨无悔、尽心尽力……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师道的尊严被撑起,教师的形象被擦亮。可是,俗话说,十个手指头伸出来也有长有短。在我们的身边或许也存在着一些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现象,有的甚至是我们所无法改变的事实。尽管我们非常不愿意看到这些现象出现,但真的遇到,也应将其作为我们进行反躬内省的契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其实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向领导“借力”。在学校,无论是校长还是其他中层干部,绝大多数都是从教师岗位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他们的成长之路,对于我们而言,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作为学校的管理者,领导中的教学骨干可以给我们的学科教学以方向和理念的指引。可是一个教师的发展不能只局限于学科的“技”和“术”,更应该站在教育之“道”的层面,做到“道”与“技”兼顾,全面而均衡地发展。因而,有些领导极具感染力的演讲才能就很值得我们学习,有些领导灵活巧妙的沟通能力也值得借鉴,有些领导处理突发情况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更应该研究……总之,领导们的优点都应该成为我们研究和学习的对象。这样,我们就会在不断地研究和学习中逐渐拓宽眼界、丰富思想、活化思维,进而更好地投入教育工作。
8.优化学校环境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篇八
关键词:学校环境;创新能力;优化;培养
创新教育也称创造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创造品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意谓在创新型学校环境中,由创新型教师通过创新型教学方法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的过程。创新教育的涵义决定了它代表着一种先进的学校文化,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首先要有一个创新型的学校环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影响的各种学校因素中较为重要的有学校的管理、班集体气氛、校园及教室的环境布置、对教学的评估体系等。适宜、合理的学校环境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条件。
一、优化学校管理环境塑造创新型校长
任何一所学校,是否具有创新型的环境。校长是关键。唯有具有创新精神的创新型校长,才能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教师的创新型教学方法提供指导和支持。创新型校长最主要的特征是能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具体而言,包括加强科学的学校管理,使学校管理有利于促进和鼓励教师创新型教学,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带头研究和解决学校中的创新型课题,带动教师开展创造性的工作;善于听取教师新观点和富有建设性的建议,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并努力为教师提供进行创新性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场所和条件等。创造性的工作是成为创新型校长的必备条件,也是其重要的工作原则。
二、优化学校心理环境,创建自由、民主、宽松的集体气氛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在集体中表现出来的,自由、民主、宽松是学生创新能力得以表现的必要条件。自由,是指要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嘴巴,解放学生的手脚,允许学生标新立异:民主,是指教师不是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教师是学生的伙伴、朋友。教师要参与学生的活动,和学生情感相通:宽松,是指允许学生说错话、办错事,允许学生犯错误,教师要尊重、理解学生,要热情鼓励学生奇思异想的创造性的火花。
三、优化校园环境,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场所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安全自由的心理气氛作为支持,而且还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便于激发其创造设想的外部环境。而校园环境的布置就是较为重要的外部环境之一。适宜的校园环境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安全自由的心理气氛,又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想象。
校园环境布置主要包括一般教室的布置和专供学生课外活动所使用的特定教室的布置。一般教室由于空间等条件的限制,难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进行创造活动所需的物品和空间。但在教室布置中应有专门的区域来展示学生的创新作品和其他一切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的刺激物,如学生富有想象力的图画和作文,以及他们自己设计的独特的小制作等。
专门的活动室是学生集中进行创新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应专门设置这样的活动区域,并特别注意其中的布置,使其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专门活动室的面积应与学生的数目相适应,即每个学生都应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可以自由地、不受干扰地进行尝试。在学生独立进行尝试时,教师不要急于指出学生活动中的不足,过早地提出改进的意见,这样会让学生感到其设想不够完善而畏于独立尝试,从而严重阻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优化学校评估体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
学校的教育评估体系是对学校教育效果的检验,同时,评估体系所选择的标准又是对某种教育思想和方法的肯定,对教师的教学起着很强的诱导和强化作用。在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目标的教学中,应具有相对完善的教学评估体系,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以强化教师的创新性教学。因此,注重学生创新能力考查的教育评估体系应从以下两方面加以优化,
(一)优化基本的教学考试形式和内容
基本的教学考试不仅可以使教师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而且也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增强学习动机。这样的考试主要有三种形式:客观的考试、问题情境考试及论文体考试。客观的考试出题范围较广,评分容易且客观,但这种形式的考试会使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对课本知识的背诵上。从而忽略了对思维能力的训练。而且创造型学生也可能由于不适应此类考试而降低学习积极性,影响其创造性学习的热情。问题情境考试和论文体考试更适合于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考查。问题情境考试,是指选择多方面的信息和材料,创设出学生未遇到过的新的问题情境,让其进行解答,这种考试是对学生推理、分析、概括等综合智力和技能的考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论文体考试是对学生组织、表达、比较、批判及思维能力的综合考察,能很好地表现学生的创造力。
(二)重视学生在专门的创造性活动中的表现
合理全面的评估体系还应涉及学生专门的创造表现,重视学生在专门的创造活动中的表现可以更直接地鼓励与激发创新行为,增强创新意识。专门的创造性活动可分为课内与课外两类。课内活动可有以下几类:①课堂戏剧活动;②课堂竞赛活动;③课堂小组活动。专门的创造性活动为学生创造力的表现和发挥、培养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会,所以要全面考察、评估学生的创新水平,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还必须抓住专门创造性活动这一环节。学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并重视他们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9.学校治理教育三乱工作总结 篇九
为规范办学行为,治理我镇教师乱订资料、乱补课、乱收费,认真贯彻教育局相关规定,我镇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我镇规范管理,严格要求,结合自身教育工作中的实际情况,通过广泛开展治理教育三乱活动,教育教学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认真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管理组始终坚持把纠正教师的不正之风摆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特别是坚持把治理乱收费、和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建立了长效工作机制,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强化了监督检查措施,加大了查处力度。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二)、严格管理,制定措施。
首先,成立治理“三乱”管理工作专门领导小组。全镇教职工都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规定,坚决治理教师在校内外办班收费补课、请家长对各校三乱行为进行监督举报。
(三)加强领导,拟定措施,组织落实。为深入开展治理工作,我镇成立了领导小组,加强对三乱治理工作的领导,同时结合我镇教育工作实际,制定了《治理三乱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内容、组织领导、实施步骤和监督措施。做到“事事有人抓、件件能落实”。
(四)坚持原则,真抓真纠。我镇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
专项治理原则,二是坚持家长举报原则,三是坚持长期治理原则,四是坚持坚决处理原则。
10.学校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篇十
新昌县育才学校
2014,我校在县委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狠抓校园文明建设,保证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进一步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
一、认识形势,依法治校
依法治校,是学校在新形势下赢得长远发展的一项根本举措和紧迫任务,是以法制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课题。我校成立有以校长为组长的普法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普法规划并通过开展法律知识讲座、知识竞赛等形式认真贯彻实施,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窗、晨会和周一国旗下讲话等大力宣传法制内容,建立校内法制宣教阵地,对师生进行安全保卫、法制等方面的教育。与拔茅派出所联手,实行了警校共建,由派出所民警盛松同志担任我校法制副校长,加强了派出所与我校的联系。县保安公司常派的2名保安人员到我校参与安全管理,他们严格遵守学校制定的管理制度,照章办事,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二、加强制度建设,落实岗位责任
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开始以来,为保障学校安全工作有序开展,学校进一步修订了岗位管理制度、安全工作条例、安全教育制度等。针对工作实际,具体制定了《教师教育教学安全管理责任制》、《值班教师责任制》、《医务人员工作职责》、《生活护理员工作职责》、《门卫制度与管理职责》、《车辆进出管理规定》、《新昌县育才学校“平安校园”创建实施方案》及《新昌县育才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等。每学期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如家校安全责任书、教职工安全责任书等。保安人员和值班教师实行24小时在岗制,重大事件及时报告制。以上一系列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有力地加强了教职工和保安人员的责任心,保障了学校安全工作的正常运行。
三、加强进出校园的管理
加强外来人员管理,对进入校园内的社会闲杂人员及时清理,劝其离校,重视学生放假、休假特殊时段的询查,以防不法人员侵入校内。加强走读生和请假学生进出校园的管理,走读生一律由家长送到校园内,禁止独自往返学校;请假学生一律凭班主任批准的请假条在大人陪同下出校园。建立健全门卫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夜间对校园和学生寝室的巡逻,对妨碍治安秩序的行为依法制止。
四、规范后勤管理
制定后勤人员岗位职责和工作制度,实行门前“三包制”,规范后勤管理,发挥后勤人员的智慧和力量,做好食堂、寝室安全管理工作、卫生和绿化工作。工作中,对照学校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认真落实,据实际情况不断健全食堂及寝室的管理,规范各项操作程序,改进服务方式方法,全程监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到了后勤工作无事故,卫生工作有亮点。
五、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硬件设施
在创建“平安校园”过程中,加强人防的同时,学校也注重技防与物防。学校在大门、学生寝室、食堂、办公楼、行政楼及操场等重点部位安装了电子监控设备,共计14个摄像头,对这些重点部位实行24小时全程录像,并在传达室安装了报警电话,同时在教学楼、宿舍楼、办公楼、餐厅等各楼层、楼道口均安装了应急灯、消火栓箱,保证消防设施的充足和安全通道的畅通,各区域都有安全和卫生温馨提示标语。
六、综合治理管理有实效
一年来,各教职工认真履行本岗位职责,为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2014,我校无学生安全事故发生,无校外不法分子进校非法活动,校园卫生面貌整洁,消毒措施得力,后勤人员敬业,教师安全意识强,校容校貌深得家长好评。除想送孩子来我校读书的上访,无其他不良反映。学生喜爱学校,家长放心把孩子交给学校。在家长民主评议中,均反映我校教师富有爱心和耐心,认可学校一系列安全措施。学校的综合治理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和学生家长的充分肯定。
七、存在的问题
1.特殊学生安全教育的特殊性。因我校是培智学校,学生基本弱智,法律意识不强,对人不设防,自我保护意识差,接受力能力弱,对这些的孩子的普法教育需不间断重复强化。我们要求家长全程陪同接送孩子,可部分家长工作繁忙或路途遥远,有时不能全程接送孩子上下学,只能托付亲友甚至私下托付同班学生其他家长代接,存在安全隐患。
2.上下学特殊路段有隐患。因城区来去我校需经过丽都花园繁华段上下坡,坡度极陡,来往车辆拥挤,重型装载车很多,上下班高峰期堵车严重,是车祸多发地段。因公交车不能直通学校,不少经济不富裕的家长只能用电瓶车搭载孩子上下学,违反交通法规行驶,存在安全隐患。
11.现代治理下才有“好学校” 篇十一
首先,治理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在新型的教育治理体系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得到更加充分地关注。教育是人实现社会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人实现个性化的过程,如果说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的话,那么可以说,最好的管理是自我管理。
其次,新型的教育治理体系是一个多主体共同参与、共同管理的体系。学校管理决不仅仅是校长个人的事情,而是全校师生、社会各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过程,管理也不再是自上而下的强制过程,而更强调合作、包容与服务。
再次,教育治理现代化一定是民主化的过程。政府管理教育中往往存在着行政化、官僚化的倾向,而在学校管理内部,也需要克服“官本位”的现象,改变部分校长身上存在的霸气和官气,而多一些大气和书生气。
最后,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就是法治化。过去讲“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充分反映了校长在办学中的重要性,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也体现了学校的管理并不是基于法治,而是建立在人治之上的,这种状况需要改变。
适应教育治理理念的新要求,学校管理需要做些切实的改变。
在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中,依法办学是基础与前提。在当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形势下,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更显任重道远。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26条明确规定:“有组织机构和章程”是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但现实中,并非所有的学校都有章程,有了章程的学校也并非都按章程办学。章程相当于学校的“宪法”,国家有宪法日,学校是否可以考虑设立章程日或章程宣传日来推进依法治校?国家在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学校是否可以考虑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教育治理现代化需要构建多元主体间的新型关系。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需要构建“管办评分离”的体系,而在学校内部也应该积极探索如何进行“管办评分离”,形成良好的机制,协调好决策、执行与监督的关系。
在新型治理体系下,科层式的管理将更多地走向扁平化,人与人之间、各主体之间将更加平等,关系也将更加密切。师生之间不仅要形成学习共同体、发展共同体,而且将构建更加关注心灵沟通的关怀共同体。
教育治理现代化需要把学校变成像学校的样子,使学校成为一个适宜学习、适宜成长的地方,让学生带着愉快和期待的心情去上学。同时,要改变千校一面的状况,提高师生的自主性,增加课程的选择性,办出学校的特色与水平。
学校管理的变革,既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也是发挥学校教育整体功能的必然选择。适应学校管理变革的要求,校长要坚持价值领导,强化教学领导,优化组织领导,从而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作者系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2.构建学校良好人文环境的思考 篇十二
一、目前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 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缺失。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时代, 由于各种文化对大学校园的渗透, 使部分大学生存在着政治信念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的现象。导致思想不求上进、沉迷网络, 早恋;铺张浪费, 不能吃苦;独立性差, 心理脆弱。
(二) 公德意识薄弱。
不文明行为和举止在校园经常可以见到, 例如男女交往举止不得体;浪费水、电、粮食等;酗酒打架;在教室寝室里大声喧哗;随地吐痰;抽烟;乱扔杂物;不爱护树木草坪等现象, 没有树立起良好的公德意识。
(三) 学习态度不端正。
部分学生上课玩手机, 迟到早退现象严重。学生戏言高中一周三支笔, 大学三年一支笔。学习兴趣的丧失导致学生学业荒废, 期中期末的考试更是作弊现象屡禁不止。
(四) 团结协作精神不强。
目前大学生多为“90”后, 基本是我国计划生育后的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导致部分同学虽然学习成绩很好, 但不关心集体, 我行我素, 很少参加集体活动。没有共同进步, 缺乏互尊互爱, 互帮互助的合作沟通精神。
二、构建学校良好人文环境的新思路
(一) 构建以“一帮一, 一扶一”为导向的集体人文环境。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推动作用, 而且可以影响带动全班同学提高品德修养, 促进优良校风班风学风的形成。建设班级系部帮扶, 通过“一帮一, 一扶一”构建以集体为导向的校园人文环境, 让每个学生感受集体的巨大的教育力量。集体监督, 辅导解决每个学生遇到的难题。
(二) 构建以校园学生活动主题月为导向的活动人文环境。
活动是教育的载体, 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学校为同学们搭建各种活动平台,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努力建设青春校园。大力资助学生会组织的集体学生活动, 开展“英语角”, “书画社”, “勤工助学社”等等校园学生活动团体。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促使其自身进行良性重塑, 最终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 构建以心理———社会———人本为导向的和谐人文环境。
青少年心理的不成熟使得学生容易逆反, 而远离父母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对待学习压力、怎样面对异性等问题容易困扰学生。这些方面处理不当就会产生潜在危险。如何进行正确的引导关系着学生将来的长远发展, 我们的首要目标就是构建以和谐为导向的人文环境, 实现学生心理方面的平衡。为此, 要帮助学生在健康和谐的人文环境中平衡自己的人际关系, 实现劳逸结合, 减少学生的挫败感和丧失感, 大力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的调查研究和实施, 让学生在良好的人文环境中自觉寻找适合自己的前进动力。
(四) 构建以主旋律为导向的信仰人文环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校园文化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人们的价值观也在不断走向多元。学生谈论最多的是某明星, 看的最多的书籍是言情杂志和娱乐报道, 学生热衷于选秀节目。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充斥着校园, 追求明星、追求名牌、追求名利、信仰缺失不断加深。面对这样的尴尬局面, 构建以信仰为导向的德育亚文化, 举办定期专家讲座, 弘扬主旋律。发挥学生主体性, 弘扬主流价值观, 努力提升学生人格境界。
三、结语
面对21世纪教育机遇与挑战, 如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今社会环境下必须正视的问题, 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应该是思想者, 制定者, 实施者;认真思考、积极探索, 实现教育的伟大复兴对每位教育者来说责无旁贷。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如何提高高职高专教育的社会地位, 以及如何卓有成效地开展德育工作成为值得每一位教育者思考的问题。学校环境尤其是学校人文环境是关系到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如何构建学校的人文环境?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词:人文环境,高职高专教育,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 .夏宝龙.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19)
[2] .[美]伯顿·克拉克主编, 高等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3] .韩俊秦.浅谈和谐校园的构建[J].太原大学学报, 2006 (3)
[4] .曲桂军.如何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6 (1)
[5] .王义遒著.文化素质与科学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13.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篇十三
根据县关于学校周边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精神,为进一步改善学校周边环境,切实关心青少年的成长,乡综治委组织专班,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对我乡学校周边环境认真进行了整治,收到了明显效果。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
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整治,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保障科教兴国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举措。为使这项工作切实落到实处,我们成立了以分管政法工作的领导为组长,分管文教卫工作的领导为副组长,并抽调学校、派出所、文化站等负责人组成工作领导小组,将办公地点设在了综治办。同时明确了工作目标,要求通过集中整治,实现“四无”,即无侵害学校师生权益案件;无“黄赌毒”危害学生;无乱搭乱建、违章占道现象;无劣质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对“四种”环境进行彻底整治,即治安环境、文化环境、交通环境和生活环境。
二、强化措施,确保效果
为了完成上述“四无”目标,我们针对调查了解的情况,采取措施彻底改变了学校周边环境。
1、统一思想,加大对学校周边环境整治的宣传力度。
整治前我们召开了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工作会议,会上与各责任人签订了工作责任状,明确了各自的责任。同时我们采取拉横幅、贴标语、开广播会等形式对学校学生和周边群众进行大力宣传,使他们明确了整治目的、整治内容,给那些明显违章者也敲响了警钟。
2、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搞好学校周边环境整治。
整治学校周边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大力配合。对此,我们针对学校周边存在的问题,组织协调相关单位认真开展整治活动。中心校选派专人深入到学校督导检查日常工作,指导学校开展了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派出所进一步加大了对学校周边文化娱乐场所和出租屋流动人口的治安管理,狠狠打击了学校周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今年以来,共打击敲诈学生犯罪分子1人,切实维护了学校周边的治安秩序;工商部门对学校周边餐饮业和食品业多次进行了突击检查,查缴过期、掺杂使假食品5种,狠狠打击了违法经营行为;派处所所还选派专人到校为学生上了生动的法制教育课;其它相关部门也都分别对自己所管辖的范围进行了检查执法。通过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共同协作,使学校周边环境有了明显改观。
14.学校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篇十四
一、通过制度管人,法制为先搞“综治”。
新年伊始,我们就认真组织中小学校长和综治主任深入学习市教育局20xx年综合治理工作重点,并在与市教育局、镇综治办签订综合治理责任状的基础上,与各中小学也签订相关责任状,切实保障责任得以落实。我们要求校校必须建立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责任追究制和领导责任制,各校还必须与各班签订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在此同时,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综合治理“三自”方针,督促各中小学强化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建立,促使综合治理工作达到法制化。凡在“综治”工作中出现了黄牌警告的,一律按制度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真正实行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二、争取领导重视,注重经常抓管理。
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它关系到广大师生安全和校园财产安全,关系到教育的平安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为此,我们开展综合治理工作,非常注重赢得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为防反弹,我们还要求各中小学必须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教职工大会,专题研究学校的安全工作,针对学校的安全工作,学校的领导必须拿出具体的部署和切实的安排,中心学校进行检查时,各中小学必须有相关的会议资料提供。同时,针对各中小学安全防范的重点地带和敏感部位,我们还要求安排值班时必须有学校主要领导参与,以确保校园财产安全。学校开展重大活动,必须实行报批手续,学校校长必须自始至终参与,实行全过程监管。小学路队、中学值班,天天都要有学校领导挂帅,学校内部对各班综合治理考核,学校校委会成员必须全员参与。由于我们开展综合治理工作坚持做到领导参与,从而确保了这项工作经常化,使得我们的校园为师生营造了一个安静、祥和的教学环境。
三、实行分级管理,全员参与保平安。
“综合治理综合抓”这是我们开展“综治”工作一贯倡导的方式方法。所谓“综合抓”就是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全员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共同筑牢“综治”大堤,防患于未然。每学期伊始,我们上与市局、镇综治办签订责任状,下与各中小学签订责任书,还要求各中小学与各班签订责任书,各班级又通过班主任把科任教师都联系起来,使“综治”工作成为一项人人都要参与、人人都有责任工作。如果某校某班某名学生出了安全方面的事故,那就要追究一批人的责任,真正达到上下联运,齐抓共管的治安境界。在综合治理季度考核中,我们坚持综治工作评到处、室、班级,要求帐实相符,评挂一致,且与每个人的责任挂钩。上述系列措施,使综治工作真正实现了全员化,也为保教育一方平安垒起了铜墙铁壁。
四、注重环节落实,勤奋认真求实效。
一是抓好非常时期综治工作的环节落实。全国上下抗击“禽流感”期间,我们严格门卫制度和报告制度,把好了教育的大门,为防“禽流感”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在下半年我们大力做好消防安全工作、交通安全工作、食堂及食品卫生与安全等工作,将学校安全工作落到了实处。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二是抓好平常时期综治工作的环节落实。一年来,我们坚持在中学里开设法制课,向广大中学生开展经常性的法制教育,使广大的中学生们从小知道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从而学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学会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促进自己健康成长。今年暑期的法律知识培训班结束后,我们在今秋开学后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的有关要求,开齐开足了法制课程,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入耳入脑的法制教育,使学生们受益非浅;此外我们还坚持抓好安全防范不放松,要求各中小学站路队、搞巡逻都必须有值日领导、有教师管理,对于重点路段还应有专人值守;对于用电、用水我们更是毫不放松,实行每月自检制、每月一报制,从而杜绝了隐患的发生。针对学校食堂和小卖部等敏感部位,我们一是查责任的落实,二是查手续的完备,实行定期的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力求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我们还坚持加大门卫管理的力度,首先把好门卫人员年龄关,清退了五名过龄门卫人员。其次是要求门卫工作实行坐班制,并且有24小时值班记录和来客来访登记,节假日必须坚持实行值班安排。如发生异常,必须确保做到在第一时间内履行事故报告制度。我们还坚持搞好校园环境的综合治理,要求各中小学必须坚持做到校园环境整洁优美,自行车有序停放。学校大门门前“四包”落实到人,校园内无卫生死角、无杂草,墙壁无乱写乱画,校园内无乱摆乱晒。中学内教师、学生宿舍门栋关照员、关照制度都要予以落实,安全设施必须到位,责任必须到人。由于我们的综治工作扎实、有效,从而限度地发挥了“综治工作保一方平安”的作用,使事故率、案件率均为“零”,从而在社会上为教育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15.浅谈高等学校财务治理问题 篇十五
一、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各个学校的财务管理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导致财务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对于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财务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由于财务制度不完善,缺乏相应的措施,导致在每年的税收、财务、物价等方面的检查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需要各个高等学校以及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这些主要包括有:第一,由于经济过热的影响,同时再加上各高等院校急于求成,因此不顾国家财力,从自身利益出发,对项目和投资盲目地竞争,甚至盲目上项目,进行计划外的工作,这样严重违反了财经纪律。第二,消费资金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几年,由于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相互攀比福利、奖金,各种补贴项目、奖金项目增多,有的单位没有能力发,也要千方百计巧立名目,进行发放,这样不仅让某些人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同时更加剧了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现象。有的高等学校讲求面子工程,不顾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招待所、买豪华轿车、装修办公室,许多公共财产被个人占有,成为私有财产。第三,有的高等院校还与专业公司进行合作和交流,在银行乱开户,导致财务管理失控,分配关系比较混乱,对于学校的正常秩序以及教工情绪的稳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从而削弱了学校集中管理职能和宏观调控能力。第四,小金库现象严重。实际来看,小金库的现象在各个高等学校普遍存在,尤其是在独立核算单位中更加突出,小金库成为了不正之风和消费基金增长的产生之地。第五,固定资产管理混乱。有的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缺乏规范性,资产的调入、调出、报废、变价不办理审批手续,导致账物不符、账账不符。第六,暂付款占用资金比例较大,这严重影响了资金的活化与投放,债权债务不明。第七,创收活动比较混乱,存在着滥收费的现象,无法正确认识到国家、集体以及个人之间的关系。
二、高等学校财务治理的基本途径
(一)整顿思想、纪律、队伍、机构
首先,整顿思想。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树立起正确的教学思想、科研服务理念,充分解决好消费基金的膨胀问题,严厉打击奖金、福利、工资等方面的攀比现象,克服本位主义和局部利益思想,解决不顾大局、整体的问题;其次,整顿财经纪律,加强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健全完善财务纪律和财经制度,保障国家财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提高经济管理的力度,大力宣传《会计法》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得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能够知法守法;再次,整顿财会队伍。想要解决好高等院校财务治理问题,就需要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因此必须对财会队伍进行整顿。对于严重违纪的财务人员应该将其调离财会岗位,对于财会水平较低的人员,应该加强培训。同时,还需要进行会计人员的自身建设,建设一支作风优良、思想好、水平高的财会专业队伍;最后,整顿财会机构。有的高等学校借财权的下放、行政经费、科研经费、附属工厂的会计核算,分解划归相关的部门,在银行单独开户,导致学校会计核算资料不完善。因此,高等院校应该对银行单位开户进行核算,对于应该下放的财权给予加强和支持,以此提高学校的宏观调控能力。
(二)做好“三乱”的治理工作
“三乱”主要是指乱发福利、乱发津贴、乱发奖金。近几年来,受经济的快速发展、物价的改革以及社会分配不公的影响,社会上乱发福利、乱发津贴、乱发奖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有的自定政策乱发奖金,没有奖金来源,仍然继续发,甚至巧立名目,任意增加奖金项目;有的弄虚作假,乱发实物,导致社会消费基金膨胀,这对高等学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此需要根据《关于资金、奖金、津贴分配中有关问题的通知》进行认真的清理,把党中央的思想彻底落实于补贴、奖金与工资分配中去。
(三)做好“六清理”的工作
第一,清理各种乱花乱用、坐支等各种资金,严禁建立小金库;第二,清理不按规定报批,乱收费、乱办班的现象;第三,清理职工公款,对于欠款需要按期偿还,对于金额较大,在短期内无法收回的需要制订还款计划,杜绝新的欠款发生;第四,清理固定资产,做到账物相符、账账相符;第五,清理资金投放,对于高等学校内部办公司没有相关独立核算单位的流动资金借款需要进行清理,根据业务需求,确定资金定额,对于超出的部分应该制订还款计划,减少资金的占用;第六,清理其他债权债务。
三、结束语
本文从高等学校财务治理研究为出发点,对我国高等院校财务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期能够促进我国高等学校的健康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敏.高等学校财务治理模式研究——以权力配置为研究视角[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37-41.
[2]朱乃平,唐永,叶惠,等.浅论中国高校财务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4,(27):129-130.
16.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建设 篇十六
关键词:网络德育;优势;弊端;方法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2-0019-03
一、网络环境下德育的优势
随着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农远”项目走进班级,教育的网络技术有了迅猛发展,农村学校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也有了根本的改变,学校的德育环境随之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德育模式,与现实德育相比,有它突出的优势。
1.网络环境下的德育突破了时空限制
现实的学校德育主要是通过教师、家长、学生及其之间来传递的,在校园和学生家庭中还可由板报、电视、广播、报纸、人们相互交往等来传播和学习道德。而网络突破了时空限制,它的远程、随机、互动等特性,使人的交往方式、范围有了扩大和延长。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局限,网络能够解决,人们通过网络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术,也获得更多的道德信息,从而逐步培养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2.网络环境让学校德育增添了新内容
网络环境下人们没有现实社会中的等级差别,有的是平等、自由、自主,网络让人们实现了自由对话、自我管理,因而随网络环境产生的道德要求也是一个新课题。通过实践,我们认为“自我约束、自主管理”是网络行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学生要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对自己的网络行为完全负责”。面对丰富多彩而又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学生应学会挑选、为己所用,实现道德“自主构建能力”和“自我增强免疫力”。
网络能实现学生自由、自主的道德发展,相对于学校的“硬性规定”,教师“酌情监督”要顺畅得多。
3.网络环境下的德育丰富了学校教育形式
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过程中,注意择取学生生活中的典型并加以辨析引导,用适当的文字、图片、动画、音像等数字化形式呈现在学校网页上,使师生在查看观赏的同时强烈地感到教育的生动性、针对性。
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与接受的互动,声、光、影集于一体的表现形式,为师生喜闻乐见,激活了德育主体的创造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生活、学习、娱乐和工作空间,为学校德育提供了更加活跃的形式及渠道。
4.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更具人文关怀
随着“农远工程”的实施和计算机网络教室的普及,师生们通过QQ、E-mail、Blog、BBS等工具在网络上相互接触交流,敞开心扉。他们通过网络“面对面”地交流,教师了解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情感缺失,学生也懂得了教师们的良苦用心和慈母般的关怀,看到了许多在真实中几乎看不出的教师对学生的“无私奉献”和“魂牵梦绕”, 教师们也了解了学生的喜怒哀乐和生活需要。
网络还让师生与学生家长有了广泛接触,让他们走进了各自的心灵深处。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们在网上和家长取得联系,弥补了现实中亲情的缺失。
二、网络给学校德育带来的新挑战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学校德育提供了便利、机遇和先进条件的同时,也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使学校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1.传统美德被“扭曲”
由于互联网没有中心控制,用户的发展、使用没有限制,网络传播处于无序状态,导致网络信息既有科学的、健康的,也有伪科学、不健康、有害的、黄色的,这些“垃圾”毒害了人们的心灵,给学校教育带来了阻力和影响。如将“孔融让梨”的原因说成“梨烂了”、“梨有毒”等,传统意义上的“谦让”、“利人”等美德被扭曲,学生不知真相。这类例子很多,网络或以“幽默笑话”辑之,或以调侃之文言之,对于鉴别能力不高的中小学生来讲,往往“先入为主”,是非混淆,曲解原来的道德原义,使学校的规范德育显得无可奈何。
2.问题少年被“套牢”
网络时空的自由、开放,网络活动的隐藏、自主,让一些人的精神寄托完全放到了网络空间。一些心理有障碍、被现实生活约束得不能张扬自己个性的少年,往往独自上网寻求刺激、放纵自己,家长无法对其约束,“网络成瘾”是他们的普遍表现。我国的一些小城、小镇上的网吧,大多由这些少年“养活”,每逢周末,大小网吧,都是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们,他们或玩网络游戏,或快速浏览一些黄色笑话、图片,或与“网友”聊些无主题的“天”……他们在网吧里一呆就是一整天,甚至两天三夜,玩得两眼深凹,不知有“天日”……
更严重的是一些少年被“网上制造”的诈骗、赌博等引诱离家出走,“携带”自己的同学参与违法犯罪活动。还有一些学校“埋藏”着网络结帮的“学生黑团体”,他们打架、斗殴、扰乱同学的学习生活。有这些倾向的学生,最后都成了“孤僻”、“破坏力极强”的“小混混”。
3.“规范教育”被“弱化”
网络秩序的混乱、网络技术的不完善,使得网络监督成了一句“空话”。学生或多或少地学会了一些“无用的网络语言”,他们正常的话不说,网络无聊的语言现学现用,在网上相互取笑逗乐、攻击诟骂。一些“玩世不恭”的东西也被他们运用,一段时间被篡改的歌词《上学歌》“背上炸药包,我去炸学校”,让他们在课堂唱得“震响教室”。极少数学生上网后变得冷漠、缺少爱心、自恋、缺乏责任感,出现与他们年龄不相称的行为,本应具备的学生“行为规范”也丢失了,长此下去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更不利于良好集体的建立。
三、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建设的策略
和任何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样,网络要经历从小到大、从他律到自律、从自为到自觉的过程。我们不能因为网络的负作用而回避它,它的优势和先进是无与伦比的,作为学校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网络环境为德育工作提供的便利,充分认识到它给德育带来的负面效应,采取一些有效手段,让网络为学校服务,为我们的教育服务。
1.要建设一支适应网络时代的德育教师队伍
“农远”项目落户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成了农村学校的教育设备,信息技术的普及,使我们农村中小学学生很快学会了使用计算机和使用网络,这就要求我们农村中小学要迅速建设一支懂得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管理的现代教师队伍,以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农村学校要重视网络环境下德育人才队伍建设,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鼓励广大教师自觉学习、主动掌握网络技能,自觉成为时代需要学生欢迎的懂技术素质高的教师。
2.要倡导和努力建设网络环境的精神文明
有一个家长抱怨说:我的孩子就是因为在校学了计算机而迷恋网络的,这是对计算机的不了解和对网络的偏见,与学校宣传不力和学生使用不当有关系。农村学校要注意网络工作的宣传,要对学生并通过学生对家长进行网络宣传,适度宣传网络优势、网络伦理、网络自律规范等,让学生和家长运用网络开展学习,从由限制上网时间,到规定上网访问内容,逐步培养学生网上行为的自律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自觉形成文明、健康的网络道德。
网络文明环境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作为学校和教师一定要主动参与网络管理,敢于抓网络环境下的道德教育。
3.要切实改进农村学校德育工作方法
农村学校德育工作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加强学科渗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当前要认真研究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安全防范,培养学生有益的网络道德行为,进行健康的网络交往。全体教师要主动参与网络环境下的学生道德建设工作,主动和学生家长及有关方面取得联系,加强对学生的网络行为的监管和疏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4.要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道德教育新模式
网络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网络环境中有德育,德育和网络紧密联系。农村学校要积极应对网络给学校教育提出的课题,花大力气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认真构建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策略的模式,在网络上创建自己的阵地,发挥教师网络人才的作用,创建自己的校园网,制作学生喜欢的栏目,并及时更新校园网内容。学校要和有关先进学校、优秀网站取得联系,开发、利用具有知识性、教育性、娱乐性的道德教育软件,让学生在网络中受到完美的、新颖的道德熏陶,使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中,道德不偏离轨道,品质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
17.2009学校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篇十七
今年以来,我校的综合治理工作在上级综治委领导下,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则,通过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通过齐抓共管,营造全校教职员工关心和支持学校安全工作的局面,从而形成了人人各负其责、层层责任落实的局面,有效地维护了校园的治安环境,创建了安静、整洁、稳定的校园,维护了校园政治稳定和正常的教学秩序,实现了全年综合治理工作的各项目标。
一、校长重视,落实责任
学校领导历来重视综合治理工作,健全综治领导小组,把综治工作纳入学校总体工作目标,做到了与其他工作同布置、同落实,对学校综合治理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工作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同时,多次利用教师大会传达贯彻上级综治工作有关会议和通知的精神,特别是对学校的稳定、安全工作作了强调,领导经常深入校园检查督促。同时,我们还按照综治委、教育局的要求,对责任书的落实情况进行小结,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力求防患于未然。
二、加大安全法制宣传力度
一是层层召开会议,组织广大干部、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上级有关的综治、安全工作文件,明确各自的义务和职责,力求做到人人知晓,个个明白,并响应号召,自觉遵守。二是充分运用广播、录像、板报、展板、知识竞赛、图片等形式,把宣传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三是组织师生员工开展活动,力求把综治、法制稳定等有关精神辐射到每一个角落。围绕“综治”、“严打”、“禁毒”、“消防”、“法制”“交通”等不同的主题进行宣传。在宣传活动中,学校综治责任人均到场组织、指导,学校综治领导小组到场督促、检查,保证了宣传时间、宣传效果。
三、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学校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局年初关于08年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队伍建设为保证,以常规教育为抓手,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推动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强化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学校将行为规范教育作为创文明单位的起点,常抓常新。政教处要求人人熟知《守则》和《规范》,并组织这方面的知识竞赛,要求班级对照《守则》《规范》制定计划。为了更好理解和执行《守则》《规范》,学校开展了“创文明班集体”活动,即将做、创、建文明集体及个人的活动分解落实到每个班级、每个个人身上,努力创造精神面貌好、教育质量高、校园环境美、管理规范的良好育人氛围。其次,学校健全护校值班制度和红领巾值周制度,黑板报、卫生、眼保健操的检查制度,加强了文明礼仪岗、文明监督岗,实行了五星评比活动,正是因为常规管理的及时到位,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成效才能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得以充分体现,才使得青少年文明程度大幅度提高。
加强对后进生的帮扶工作。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弘扬‘爱岗、敬业、奉献’的师德师风,组织教师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师德演讲”活动等,将师德建设纳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制定了“学校文明提升工程” 具体实施计划,作为学校经常性的工作来抓,落实师德建设责任制,不断完善师德建设规范,加强师德监控。
四、深入开展“创安”活动,综治工作成效显著
学校通过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认真贯彻创建意见,严格按照教育局、综治委的安排和规划,扎扎实实开展创建工作。积极主动配合公安、政法部门等开展专项治理工作,挖掘内部潜力,强化内部管理,建立起预防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制度,如值班制度、门卫制度、节假日值班制度等,制定奖惩措施,明确职责义务。在今年元旦、春节、“五一”、国庆节等节假日,实行全天候领导值班制度,确保学校稳定无事故。这些制度的完善,使学校的各项管理步入了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转道,做到了事事有章可循,处处有人管理。
二是进一步完善群防群治网络。学校根据综治要求和自身特点,注重物防技防有机结合,重点突出人防优势,同时增加投入,对学校的图书室、财务室、仪器室等重点部位进行重点防卫,增添物防设施,整改安全隐患,实行专人负责。但是,由于学生素质良莠不齐,综治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班级内学生零花钱、学习用品时有发生丢失,校园周边环境的社会治安工作中一些不安定因素依然存在,小商小贩聚集学校附近,摆摊设点叫卖,学校多次劝阻也效果不佳等等。
【学校环境治理总结】推荐阅读:
2010学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09-27
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方案07-18
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制度10-27
学校软环境06-25
学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教案08-13
学校周边环境问题作文09-03
保护学校环境200字作文06-13
学校环境卫生检查表09-15
建议书学校保护环境11-07
学校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方案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