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3的倍数特征教案设计(11篇)
1.关于3的倍数特征教案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掌握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的判断方法。
2、培养分析、比较及综合概括能力。
3、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掌握归纳的方法,获取一定的学习经验。
教学重点:
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学难点:
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3分钟)
(一)创设情景,反馈预习
1、师:课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导学案自主预习部分,我们已经知道了2、5的倍数特征,下面的数你能判断出下面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哪些即是2的又是5的倍数呢?
P:16、24、85、102、138、170、的倍数:16、24、102、138、170
5的倍数:85、170
即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170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个位上是02468就是2的倍数。个位是上0或者5的数就是5的倍数。一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它的个位上一定是0.2、看来要想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或者5的倍数,只需要看这个数个位上的数。可是,为什么只需要观察个位上的数呢?为什么其他位上的数就不用观察呢?
生:2的倍数的个位数是0、2、4、6、8;5的倍数个位上是0、5。
师: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是不是还看个位数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3、教师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二)明确目标,引领方法
1、出示学习目标(见学案),生自读目标。
2、同伴说说自己的理解,谈谈如何实现目标。
【设计意图】交流预习内容,解决预习中的问题;明确学习目标,带着目标进行合作学习。
二、【自主学习,同伴合作】(15分钟)
(一)自主学习,自我感知
1、小棒游戏,探究规律
师: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怎么玩呢?(拿6根小棒)找一个同学在这张数位表上随意用小棒摆出一个数,我能马上猜出它是不是3的倍数。信不信?
师:你来!
师:为了验证我猜得对不对,再请一个同学到前面的展台上用计算器来算一算,跟我比比速度。
学生摆出:
51师:51是3的倍数。我算的比计算器快吧?
师:能摆一个三位数吗?
学生摆出:31
2师:312是3的倍数。
师:再来一个难点的。
学生摆出:112
3师:1123不是3的倍数。
师:想知道老师为什么判断的这么快吗?相信通过下面的操作你能发现其中的秘诀。
2、小组合作探究
(1)用3根小棒摆一个数,这些都是3的倍数吗?
师:我们一起来看探究要求:用相应根数的小棒在数位表上各摆出3个数。
小组内合理分工,请大家看一下导学案的合作要求
①根据要求每人用3根小棒摆一个数,并思考是不是3的倍数,3人摆数,1人记录。
②用计算器算一算,将3的倍数圈出来。
③仔细观察表格,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2)用4根再摆出一些数,这些都是3的倍数吗?
(3)用6根再摆出一些数,这些都是3的倍数吗?
(4)摆出3的倍数与所需的小棒的根数有什么联系?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预设
第一组:用3根小棒摆:2、12、102,都分别是3的倍数。
第二组:用4根小棒摆:22、1111、1102,都不是3的倍数。
第三族,用6根小棒摆:都是3的倍数。
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发现了3根、6根小棒摆出来的数都是3的倍数。
师评价:关键要看小棒的根数,了不起的发现。
生:只要小棒的根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师:你们认为除了3根、6根,还有其它情况是吗?具体解释一下。
生: 9根、12根、15根……都行——
(5)真的是这么回事吗?以9为例摆摆看。
师:来,说说你们小组摆出了哪个数,它是不是3的倍数?
生:我用9根小棒摆出了36,36是3的倍数。
师:哪个小组还想出三位数、四位数或是更大的数?
生:我用9根小棒摆出了216,216是3的倍数。
生:我用9根小棒摆出了3015,3015是3的倍数。
师:说得完吗?
生:说不完。
师:大家用九根小棒摆出来的数都是3的倍数吗?那你认为他们小组的结论合理吗?
生:很合理。
师:大家说着,我把它记录下来(板书):只要小棒的根数是3的倍数,摆出来的数就是3的倍数。
师:由摆数所用小棒的根数我们就能快速判断出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3、总结提升
师:通过摆小棒,我们能判断出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现在不摆了,也不拨了,通过上面的两次操作,能不能说说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
师:小组内交流一下。
小组活动。
师:谁来说说?
生1:各个数位上的数加起来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生2: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生3:只要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师:无论是小棒的根数还是各个数位上珠子的颗数,实际上也就是各个数位上数的和。只要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4、探究原因,区别理解
(1)要想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或者5的倍数,只需要看这个数个位上的数。可是,为什么只需要观察个位上的数呢?为什么其他位上的数就不用观察呢?
研究16
师:上节课我们讲过,16是2的倍数,它是由一个十和六个一组成的,那么想想把一个十,两个两个的分,会出现什么结果?(也就是说如果把16两个两个地分,正好可以分完,没有余数)
但既然十位上没有剩余,那十位上的数还需要观察吗?(我们只需要观察个位上的6根小棒就可以,把它两个两个地分能正好分完)
用刚才的方法判断5的倍数为什么也只观察个位?(因为一个百被5分完没有余数)
看来判断2、5不受百位和十位的影响,只需要观察个位上的数就可以。
通过刚才地研究,我们更加熟练了判断2、5倍数的方法,还知道了为什么只需要观察个位上的数就可以了。
(2)问:为什么3的倍数特征要看各个数位相加的和呢?
举例24是不是3的倍数,但是个位4是吗?这是为什么?自己分一分,画一画,看看24为什么是3的倍数?
一个十3个3个分余1根,第二个余1根,两个各余1根,在和个位继续分,138分一分,试一试,看看是不是3的倍数
一个百3个3个分最后剩1根,三个十3个3个分,每个余1根,所以剩三个一,个位傻上还剩一个8,合起来继续分,12个继续分。
(2)总结:梳理一下:
24、138,分一遍,你发现什么?(剩余就是3的倍数。数位是几,余数就是几)无论百位上是几,3个3个分完,就剩几。
P:剩余的小棒正好是每个数位加起来的数。(因为这些数位和剩下的数相同,所以可以直接把数位上的数相加,如果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如果不是,就不是3的倍数。)
三、【巩固拓展,形成能力】(10分钟)
(一)巩固训练,夯实基础
1、口头练习:是不是3的倍数都有这个规律呢?随便写一个数:先用除法算算是不是3的倍数,再算一算各个数位上的和是不是3的倍数?
把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是3的倍数……
2、圈出下面是3的倍数的数:42、78、111、165、655、59883、□2,这是一个两位数,十位被遮盖住了,如果它是3的倍数,猜一猜,这个数可能是几?为什么?
(预设:生1:1。
师:可以吗?还有其他答案吗?
生2:1,4,7都可以。
师:理由呢?
生2:1+2=3,4+2=6,7+2=9,3,6,9都是3的倍数,所以填1、4、7都可以。
师:恭喜你,三种可能都被你们猜中了!
师:如果它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呢?
生:24。
师:为什么只有24可以呢?
生:因为只有2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二)拓展训练,灵活创新
以前我们用除法来检验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今天我们又学了3的倍数特征,我们只需要求各个数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就可以,但是如果遇到这样的题怎么办?(PPT)
***、123456789
老师:如果用各个数位之和是3的倍数,比较麻烦。
但是我们用划掉3的倍数的方法求,这样即便是很复杂的数也能特别轻易的解决。比如:***,从左开始,1不够,看13,是3的4倍,余1,和6组成16余1,18算完……
后面的练习我们下课完成,好,这节课不仅发现3的特征,还根据特点发现简便地判断方法,更可贵的发现了背后的道理。学习数学就是这样,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希望同学们能在快乐的数学海洋里继续愉快地畅游。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二)同伴讨论,互助共进
完成学案中“同伴合作,互助共进”内容。
重点交流学生所举的例子。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由学生自学和同伴合作,完成因数倍数的知识的学习。
四、【师生共学,交流分享】(5分钟)
(一)小组展示,彰显风采
指名小组进行汇报。
(二)师生完善,共同提高
1、学生纠正、补充、质疑
2、教师精讲、点拨、评价
在学生讨论比较充分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点拨来完善学生对比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点拨完善学生对比的认识。
五、【巩固拓展,形成能力】(10分钟)
(一)巩固训练,夯实基础
先由学生自主完成学案中相应的内容,再同桌交流,完善答案。
1、是不是3的倍数都有这个规律呢?随便写一个数:先用除法算算是不是是不是3的倍数,再算一算各个数位上的和是不是3的倍数?
把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是3的倍数……
2、看一看哪些是3的倍数:42、78、111、165、655、5988
原来判断是用除法,现在用加法。改革了
3、不用计算,能快速算出来那个式子有余数吗?
802、3;342、34、下面的数是3的倍数吗?888、555,那这样的三位数都是三的倍数吗?P:777、888,可以想成3个8相乘,像这样的三位数一定是3的倍数
5、下面都是吗?789、345、6
54都是,有什么特点?相邻、连续三个自然数。
是不是所有都是呢?举例:123.为什么呢?
654,把大的给小的,把6给4,三个都是5了,把较大数给叫小叔一个,数字和不变,所以一定是3的倍数。
6、是吗?363、669、993。是。有简便的方法吗?每个数学都是3的倍数,这个数字和一定是3的倍数。
2.关于3的倍数特征教案设计 篇二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76~77页“3的倍数的特征”。
教材简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过2和5的倍数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3的倍数特征与2和5的倍数特征有所不同,2和5的倍数特征主要观察个位上的数,3的倍数特征是观察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教材安排了在百数表中圈数和拨数珠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索3的倍数特征,但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仍是件非常棘手的事情。笔者尝试换个角度考虑问题,数的组成知识学生在二年级就学过了,它可以有效快捷地找到通往3的倍数特征的康庄大道,因此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数的组成的知识为新知服务。
教学目标:
1.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能熟练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通过观察、类比、猜想、验证等活动,获得探索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3.在探索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能熟练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教学难点:
3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揭示新知
谈话:前面我们学过2和5的倍数的特征,老师想考考你们, 236是2的倍数吗?是5的倍数吗?你们是怎样想的?
师(根据学生回答,追问):为什么判断236是不是2或5的倍数只需看个位上的6?
引导概括:236是由2个百、3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即(2×100+3×10+6),因为(2×100+3×10)是2和5的倍数,所以判断236是不是2或5的倍数只要看个位上的6就行了。
(师小结揭示新课“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设计说明:以往学生在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时,之前学习2和5的倍数特征常起强烈的负面作用,学生的思维局限于观察个位上的数。从表面上看2、3、5的倍数特征是不同的,其实本质上都源于数的组成的知识,即将一个大数分成一个较大数和一个较小数,保证较大数是2、3、5的倍数,如果较小数是2、3、5的倍数则原来大数就是2、3、5的倍数,反之亦然。课始安排复习2和5的倍数特征的形成内因,可以有效地孕育出3的倍数的特征,使3的倍数特征的产生有了生长点。】
二、猜想验证,探索新知
1.初步猜想。
(1)猜想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根据2和5的倍数特征,学生很容易想到3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0、3、6、9。
(2)用236进行验证,先用特征判断,再用计算器计算结果。
交流明确: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不能仅看个位上的数,即使一个数的个位是0、3、6或9,这个数也不一定是3的倍数。
2.再次猜想。
(1)提问:为什么判断2和5的倍数只需看个位上的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启发:能用这个方法来研究3的倍数吗?(学生表示赞同)
谈话: 236=2×100+3×10+6,既然个位上的6是3的倍数,为什么236不是3的倍数呢?
观察交流:因为(2×100+3×10)不是3的倍数。
引导猜想:可能有一个新的组成可以很快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先请学生独自探索再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交流探索过程:根据236=2×100+3×10+6,得到236=2×(99+1)+3×(9+1)+6=(2×99+3×9)+(2+3+6)。因为(2×99+3×9)是3的倍数,所以要判断236是不是3的倍数,只要看(2+3+6)是不是3的倍数就可以了。
提问:2、3、6是236的什么?
谈话:你有什么想说的?
猜想:要判断3的倍数可能只需把各个数位上的数加起来除以3。
【设计说明:波利亚曾说:“在数学的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值得尊重的,是负责任的态度。”在猜想过程中,新旧知识相互碰撞会产生智慧的火花。猜想、探索得到3的倍数的特征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笔者尝试从源头出发,用数的组成知识作为通往新知大门的敲门砖。有之前复习236的组成作为铺垫,后面猜想、探索得出新的组成“236=(2×99+3×9)+(2+3+6)”就不是无源之水。】
3.举例验证。
引导:要想知道猜想对不对,可以怎么办?(先请学生小组内相互举例验证)
学生交流:如用3172进行验证,3172=3×(999+1)+1×(99+1)+7×(9+1)+2=(3×999+1×99+7×9)+(3+1+7+2)。 (3×999+1×99+7×9)是3的倍数,由于(3+1+7+2)不是3的倍数,所以3172就不是3的倍数,和用计算器计算的结果是一致的。
4.提炼特征。
提问:你觉得3的倍数有怎样的特征?
提炼总结: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5.完善新知。
谈话: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如果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不是3 的倍数,结果又会怎样呢?
猜想:可能不是3 的倍数。
师生举例交流,共同小结:如果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的和不是3 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不是3的倍数。
【设计说明:这是苏教版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也是教材的一个亮点,它可以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逻辑命题有四种,即原命题、否命题、逆命题和逆否命题,原命题正确则逆否命题正确,但不能保证否命题、逆命题正确。此环节举例说明原命题的否命题正确,则四种命题全部正确,从逻辑上保证3的倍数特征的正确性。】
三、分层练习,内化新知
1.基本练习:下面哪些数是3的倍数?
29 45 51 67 84 96
提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的依据是什么?
(请学生口答,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巩固练习:不计算,你能很快说出哪几题的结果有余数吗?
48÷3 57÷3 342÷3 567÷3 8022÷3
读题辨析:有没有余数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如果被除数是3的倍数,算式就没有余数;如果被除数不是3的倍数,算式就有余数。
3.提高练习:在下面每个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
①7□ ② 20□ ③ □12 ④ 3□5
提问:为了使答案不遗漏,□里的数从几开始想起?第③小题□里的数从几开始想起,为什么?(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提问:观察每题所填的答案,你有什么发现?
交流:每题□里的数字都相差3。
【设计说明:练习的设计层次清楚,形式活泼,进一步巩固了本节课的重点,使学生能熟练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在做每道题前的提醒,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长此以往,学生在做数学题时自然会提高注意力,从而减少错误的出现。】
四、回顾新知,拓展延伸
1.回顾新知: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拓展延伸:你能用今天学习的方法,探索9的倍数的特征吗?
……
总说明:
教师教学应尽可能地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价值、汲取数学的养分,从而培养他们的智慧,赋予他们前行的力量。这节课有两个特点:一是让学生经历探索3的倍数特征产生的精彩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领悟知识的精髓本质;二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责编 杜 华)
3.《2、3、5的倍数的特征》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
教材第51页~54页。
教学目的
1、经历探索2,5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2、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偶数。
3、通过观察、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发现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
4、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利用特征进行判断。
5、通过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活动过程,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6、在观察、猜测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
2、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
3、探索活动中,发现规律,并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
教具准备
0~9的数字卡片、信封,实物投影仪、数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2、5的倍数的特征。
一、揭示课题。
师:这一节课,老师要带领全体学生进行探索活动,首先探索的知识是“
2、5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
2、5的倍数的特征。
二、探索活动。
(一)活动一:想一想。
1、问: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例一的表中找出5的倍数,并用红笔圈出来。(1)师:读一读5的倍数,观察它们有那些特征?(2)同桌互相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给5的倍数做记号。(3)指名汇报:个位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2、根据5的倍数的特征判断5的倍数。师:任意说一个数,学生用抢答的形式来判断。
(二)活动二:试一试。
1、在下面数中圈出5的倍数。28 45 53 80 75 34 89 95 汇报:你是怎样判断的?
2、在例一表格中找出2的倍数,用蓝笔圈出来,说一说这些数有什么特征。
(三)活动三:练一练。
1、把下列数按要求填写。35 40 55 10 84 95 78 53 90(1)说一说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5的呢?
(2)填一填:2的倍数有哪些?5的倍数有哪些?哪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2的倍数有:28 40 10 84 78 90;5的倍数有:35 40 55 10 95 90;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40 90。)
2、食品店有85个面包,如果每2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如果每5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为什么?
(1)师:你是怎样判断的?可以不用计算吗?为什么?(2)生答:根据2和5的特征来判断。85的个位不是0,2,4,6,8所以不能装完; 85的个位是5,所以能装完。
(四)活动四:数学游戏。
1、每人准备:0~9的数字卡。
2、师说要求,生摸。
问:摸出几可以和“5”组成2的倍数 摸出几可以和“5”组成5的倍数?
3、同桌合作。
一人说要求,一人按要求摸数。
三、总结。
4.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篇四
1、复习旧知
(1)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数是2的倍数?什么样的数是5的倍数?并举两个例子。
(2)下面这些数是2或5的倍数吗?
324,153,345,2460,986
[温故而知新]
2、悬念激趣
为迅速提高美术兴趣小组的绘画水平,须加强训练。现有美术纸534张,不通过计算,你能立即说出这些纸能平均分赠给三位同学吗?(如果能判断出这个数是是3的倍数,就能知道这些纸能不能平均分给三个同学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3的倍数的特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举这个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知识和技能的兴趣。]
二、观察分析,探究规律
1、引导观察,调整思路
(1)下面各数中,哪些是3的倍数?
21 42 63 84 15 36 57 78 99
11 32 53 74 95 26 47 68 89
[这个例子是引来的他方之石,我觉得是最能打破前面寻找2、5倍数特征的一组数。激发学生继续探索新方法的积极性。]
(2)师问:你能从个位上找出一个数是3的倍数的特征吗?从十位上呢?
(3)前后桌四人一小组讨论。[课堂讨论的主要组织形式]
学生讨论发现:这两组数个位上分别为1-9(有的学生也发现:十位上也分别是1-9),但第一组的数均是3的倍数,第二组的数都不是3的位数,因此无法从个位或十位找出是3的倍数的特征。
通过讨论还发现:是不是3的倍数,已不再取决于个位或十位上的数字了。
(4)教师立即提出:为了找到更好的答案,必须探索新的解决办法。
[师不断伺机激发学生探究学习]
2、组织活动,探索规律
(1)插入讨论找3的倍数过程的动画。
出现课本中的数例:
3×1=3
3×2=6
3×3=9
3×4=12 12→1+2=3 (3是3的倍数)
3×5=15 15→1+5=6 (6是3的倍数)
3×6=18 18→1+8=9 (9是3的倍数)
3×7=21
……
(2)继续探究
请你从1、2、3、4、5、6六张数字卡片中挑出其中三张,排成是3的倍数的三位数,你能排出多少个?
可以是: 123,234,345,456,135,246
还可以是:126,156
引导学生讨论:从上面这些三位数中,你能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吗?
讨论发现: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只同所选的数字有关,而与数字的排列位置无关。而且这些3的倍数的数的各位数字和都是3的倍数。
(4)小结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5.关于3的倍数特征教案设计 篇五
《3的倍数的特征》
各位评委老师,您好!我是今天面试第X号学员,我要说课的课题是《3的倍数的特征》 《3的倍数的特征》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下面我将从以下教学指导思想、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具准备、教学程序、归纳总结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学指导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将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我探究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学生观察、操作、口头表达等能力得以培养,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开发与增强。
二、教材分析
《3的倍数的特征》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 下册第二单元地二节的内容。它是在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约分和通分的必要前提。因此,使学生熟练地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2、5的倍数的特征,再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因为2、5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容易理解。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定,必须把其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是3的倍数来判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使学生通过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且能熟练地去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及概括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3的倍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培养相互间的交流、合作与竞争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难点和重点
根据以上的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熟练地去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教学难点: 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
五、教法和学法。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出发,我从三个方面考虑教法和学法: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2、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验证,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课堂变为学堂。
3、采用让学生自主发现的学习方法。这里的学习指学习方法,3的倍数的特征,有规律可循,容易上成机械刻板,枯燥无味的课,学生能死套规律判断,但学生的能力没能培养,智力得不到开发。本课的设计旨在扬弃“满堂灌”的教学,取而代之以启发与发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点拨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去发现规律,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教学过程。
下面重点说说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我分以下的六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复习导入。
为了能把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我出示了这样一道复习题。下面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364、420、515、736、1028、905 让学生回答并说出判断依据,从而进行小结:我们在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都是从一个数的个位上的情况来判定。而今天,我们将学习新的内容,从而引出课题。(板书:3的倍数的特征)
为了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形成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我便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这一心理特点,创设了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出题,随意说一个数,老师迅速地作出该数是不是3的倍数的判断,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猜想验证。
由于学生在《猜一猜》游戏中产生了急于探索的热情,我便让学生去作
猜想“3的倍数可能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充分表达各种各样的猜想,也许有些学生会不假思索地说出他的猜想:“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我便引导学生去验证,并在验证中推翻了刚才的猜想,由此,使学生意识到已经不能用原来的方法(也就是从数的个位上的情况)来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而应该换个角度去思考。
三、体验新知。
由于学生求知欲空前高涨,学习积极性高。这时我出示了一组这样的数据。3×1=3、3×2=6、3×3=9、3×4=12、3×5=15、3×6=18、3×7=21 „„
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3、6、9是3的倍数,但12、15、18个位上的数不是3的倍数,再让学生与同桌合作,动手摆小棒,一人摆,一人记录。顺便提出要求:摆小棒时,每个数位上的数是几,就用几根小棒表示。然后观察各位上的数的和,你发现了什么?此时有的学生可能会说:“12个位上的数不是3的倍数,但1+2=3,3是3的倍数”。同时,学生也发现15、18、21各位上的数相加的和也是3的倍数。于是形成新的猜想:一个数如果是3的倍数,那么它各位上数的和也是3的倍数。为了验证这一猜想我随即说道:“这么简单的数你会了,那么大一点的数是否也有这样的规律呢?”,接着我便又出示一组这样的数据:30、31、46、134、156、296、463、405、384。要求学生用最快的速度算出各位上的数的和,可以使用计算器,并让学生把结果填到各自的练习卡纸上,然后先跟同桌说说,再把结果汇报结果给老师,尽可能多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习,这也正应了美国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所说的:“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的”。
七、归纳总结。
在学习操作验证完成后,我用充足的时间让小组代表上讲台展示成果,说出各自的思考过程,对学生的回答我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引导学生验证自己的发现是否正确,最后达成共识: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 3的倍数(板书)。这样便巧妙地突出本课的重点,突破了本课的难点。为增添课的趣昧性和挑战性,我让学生畅谈整节课的收获,并让学生式写出一些能同时是2、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和同伴交流,观察它们有什么特点?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流程,体现了数学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课标理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新知,相信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关于3的倍数特征教案设计 篇六
甘肃省民勤县东关小学 严文选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0例2。教学目标
1.了解3的倍数的特征,掌握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的判断方法。2.让学生经历观察、探究、交流等活动过程,培养学生比较、归纳、概括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形成较好的数感。
3.学生在探索知识、问题解决过程中,发展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自信心。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养成了动脑筋思考,讨论、交流的学习习惯,再安排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由易到难,符合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由于2、5的倍数特征体现在数的个位上,与3的倍数特征相比较,规律比较明显。而3的倍数的特征学生较难发现,并且易受2、5的倍数的特征的影响,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教材先安排找出3的倍数,再引导学生观察、猜想、验证,逐步归纳概括出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重点: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教学难点: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教具准备:课件、百数表。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游戏:教师课件出示下面的数:36 45 60 72 102 230 143 715。这个数若是2的倍数,则出示左手2个手指;若是5的倍数,则出示右手5个手指;若同时是2,5的倍数,则出示两只手。
2、问: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5的倍数呢?
我们知道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 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板书:3的倍数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百数表。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找出3的倍数并涂上颜色。(学生独立完成)
2.观察数据,小组讨论。
师:横着看,前10 个数中3的倍数,个位上是哪些数字? 师:我们在研究2和5的倍数的特征时看个位的数字,那么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是不是也只看个位的数字呢?
老师启发点拨,引导学生发现100以内3的倍数的一些规律特点,如列举调换位置的数:12-
21、24-
42、36-63、45-
54、57-75、69-96……
师:我们在斜着看,3的倍数是哪些数?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汇报交流,形成共识,教师点名汇报。(1).3的倍数个位上可以是任意数。
(2).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4.验证结论,总结归纳。
教师任意写几个数字,让学生根据各数位上数字之和判断是否是3的倍数,再根据倍数的定义用计算的方法验证。
验证完后,教师及时肯定学生的探索精神,总结出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 的倍数,这个数是3的倍数。
三、巩固运用,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P10页“做一做”。
2、课件出示练习题“课堂活动”。
四、拓展延伸
出示课件“猜一猜” 智慧老人家的电话号码是63665269,它是3的倍数吗?
教师讲授“弃3法”。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教师点名,学生独立回答)六:课堂作业 教材11页3-5题。板书设计:
3的倍数的特征
观 察:
↓
猜 想:个位上是3、6、9的数 个位上是0—9的数
↓
7.《3的倍数的特征》尤 篇七
神木三小
尤艳霞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35---36页,3的倍数的特征。教材分析:3的倍数的特征是在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之后教学的,在教学时,也是先找出3的倍数进行观察,知道不能看一个数个位上的数确定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由此,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练一练”一方面加深对3的倍数的特征的认识,另一方面加强知识的综合,使学生的已有认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探索3 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悟数学思维的严谨。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难点: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数学学习过程应该是充满探索与挑战性的活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投入到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中 1 去。本节课“3的倍数的特征”有规律可循,但容易上成机械刻板、枯燥无味的课,学社死套规律判断,智力得不到开发,能力得不到培养。本课设计旨在点拨学生大胆思考,引导探索发现、归纳验证。提升小学生数学综合能力。
具体来说,一是巧妙导入,自然过渡,激发兴趣。二是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验证、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课堂变为学堂。三是梯度练习,分层优化,给学生搭建广阔的思维空间,在练习中探索,在练习中发现,在练习中发展。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2、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
2、游戏:听数打手势:
3、导入: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板书课题
二、操作探索,猜想验证
1、小组合作,探索规律:
(1).试一试,在百数表中圈出3的倍数。
2(2).观察表中3的倍数,它们有什么特征?(3).猜想,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跟什么有关?
2、小组汇报,集体交流。
3、继续探究:3的倍数跟个位上的数无关,跟各数位上数的顺序也无关,那究竟跟什么有关呢?(引导:把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你有什么发现?)
4、讨论猜想: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5、小组合作,验证猜想。
三、深化理解,解决问题 1.判断下列数是不是3的倍数
134
268 学生判断并说出方法。
2、探究更快的判断3的倍数特征的方法?
3、判断(正确划√,错误划×)
4、让学生在□中填出数字:请你们观察填的几个数字,你们能发现它们有什么规律?
5、思考:45是3的倍数,那么54是3的倍数吗?
6、智慧教室。
7、数学小故事。
熊爸爸在狐狸办的工厂干了3个月的活,月工资856元,这一天,熊爸爸带着小熊到狐狸家里领工资。他们通过计算,得出以下的结果:
狐狸: 2468(元)小熊: 2558(元)熊爸爸: 2568(元)现在只知道有一个人算对了,你能很快判断出是谁算对了吗?
四、小结:今天学的是什么内容?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我们是怎么探索出这个规律的?
板书设计:
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反思
我备课思路就是按照使学生在观察———猜想———推翻猜想———再观察———再猜想———验证的过程中,概括出3的倍数的特征。
8.《3的倍数特征》教学反思 篇八
3的倍数的特征比较隐蔽,学生一般想不到从“各位上数的和”去研究。上课开始先让学生回顾旧知:2的倍数和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学生们发现都只要看一个数个位上的数就行了,于是很顺利地设下了陷阱:“同学们,那猜猜看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猜测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思考方法,让学生猜测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受2的倍数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影响,有学生很自然猜测到“个位上是0,3,6,9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还有学生猜测“个位上的数字加起来是3,6,9一定是3的倍数”,能想到这点应该说是了不起的。本课到这里都很顺利,因为完全在我的预设之中。
下面进入验证环节,先让学生判断自己的学号是不是3的倍数,再在这些学号中挑出个位上是0,3,6,9的数,通过交流,学生发现这些数不一定是3的倍数。学生初步发现了3的倍数的特征与2和5的倍数不同,不表现在数的个位上,那3的倍数究竟与什么有关系呢?于是进入到动手操作环节。在此基础上,抽象成各位上数的和,是理解3的倍数特征的关键。
“试一试”是数学的第三步,如果一个数不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各位数的和不是3的倍数,利用反例进一步证实3的倍数的特征,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随后设计了一系列习题,使学生得到巩固提高。
9.《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篇九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小组合作教学所占优势最明显的一点是对各层次学生的了解,能够在课堂上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让不同的孩子在课堂上有不同的发展,因此在教学时本人充分地利用了“小”的优势,教学中从三个“小”入手,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A(学习能力强的尖子生)、B(学习能力较好的一般学生)、C(学生能力较弱需帮助的学生)三类学生,促使学生通过互助互动而全体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一、“分配”满足个体需求 魏书生老师说:“如果在教学中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而且是活生生的,心理和生理都有着无限潜力的、不断变着的主人,那么教师想出来的办法就容易使学生接受。”随着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要求的不断提高,孩子们的两极分化情况日益严重。因此,教学时在大目标的.前提下,按学生的接受和承受能力,给他们安排不同的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孩子在探索活动中有不同的分工,互帮互助,全体参与,人人都能体验到成功。二、“小”激起个性张扬 小班化教学仍处在班级授课制的形式下,但人数的量小使教师容易控制和操作教学的进程,有利于调整自主学习活动的形式。“小活动”要求的是目标设定小,学生容易达到,并能在活动中找到自我位置,激发起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激起个性的张扬。“小活动”的设计对班级来讲既有整体性,又有零散性,它如同散沙但又易凝聚,如同水滴又能汇成江流,它既能扩大教学影响,丰富教学资源,又能展示一种从个体到总体的精神面貌,给教学增添活力。对个体来讲,激励学生有创造性地解决遇到的问题,让活动具有集体开展的意义,又有自我表现的特点。三、“小组合作”实施多型构建自主学习强调了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价值,而合作学习则体现集体智慧的交融,“小组合”的构建利于弥补一切固定式、形式化的大集体教学的局限,有助于教师教学的巩固和发展,学生在交往中相互影响,相互传递和整合多方资源,每个小组里4、5人通过强强碰撞、强帮助弱等渠道进行互助互学,实现共同发展。
10.《3的倍数的特征》教后反思 篇十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今天我教学了3的倍数的特征,我首先复习2、5的倍数的特征,然后我出示了几个不同的四位数,问生:谁能很快判断出哪些是3的倍数?想知道有什么窍门吗?这们引入课题很顺当,学生也很有兴趣。
下面,我先让学生写出50以内3的倍数,再观察:3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学生一时很难发现,仍从个位上的数去观察,但马上被其他同学否定,当时我心里有点担心怎么看不来呢?,我启发学生再看看个位和十位上的数,通过交流后,在部分学生马上发现把每个数的.数字加起来的和除以3都是正好除的,我让学生用这个发现对书上第76页的表格100以内的数进行验证一下,学生验证后我又让学生从100以外的数来验证。从而得出了3的倍数的特征。再通过用1、2、6可以写成哪些三位数?这些三位数是3的倍数吗?由此有什么发现?让学生进一步明白3的倍数跟数字的位置没有关系,只跟各位上数的和有关系。
这样学生在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时学生思考时就不会漏写了。最后,通过后面的练习,我觉得在教学某些知识时,最好老师不要轻易下结论,只有让他们自己在反复实践中自己得出结论,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
11.关于3的倍数特征教案设计 篇十一
《3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 威海实验小学 于丽平威海市环翠区教研中心 丛丽莉
教学内容:教材93~96页,3的倍数特征。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了解3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0以内的3的倍数。
2.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初步了解观察、类比、猜测和归纳等探索规律的基本方法。
3.通过探索活动,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激发探索规律的兴趣。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熟练地去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教学难点:
经历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过程,掌握3的倍数特征。教学过程:
1.温故知新,直接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过了2、5倍数的特征,回忆一下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生:2的倍数的个位数是0、2、4、6、8;5的倍数个位上是0.5。
师: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是不是还看个位数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教师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学生齐读课题。)2.小棒游戏,探究规律。(1)师生小游戏。
师: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怎么玩呢?找一个同学在这张数位表上随意用小棒摆出一个数,我能马上猜出它是不是3的倍数。信不信?
师:你来!
师:为了验证我猜得对不对,再请一个同学到前面的展台上用计算器来算一算,跟我比比速度。(学生摆出51。)
师:51是3的倍数。我算的比计算器快吧? 师:能摆一个三位数吗?(学生摆出312。)师:312是3的倍数。师:再来一个难点的。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学生摆出1123。)师:1123不是3的倍数。
师:想知道老师为什么判断得这么快吗?相信通过下面的操作你能发现其中的秘诀。
【评析:为了在课之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精心创设了“学生‘摆’老师‘猜’”这一互动环节。学生用几根小棒在数位表中摆数,无论学生摆的是几位数,老师都能迅速判断出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速度远远超过计算器。“老师为什么判断得这么快呢?”学生被彻底征服且急于想知道答案,吊足学生的胃口。】
(2)小组合作探究。
师:我们一起来看探究要求:用相应根数的小棒在数位表上各摆出3个数。小组内合理分工,请大家静静地看一下合作要求——
①男同学操作前两行,女同学操作后两行,记录员将摆出的数记录在表格中。②用计算器算一算,将3的倍数圈出来。③仔细观察表格,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师:明白要求后,小组合作完成。师:哪个小组来交流你们的研究成果? 第一小组:
师:给大家读读,你们圈出了哪些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发现了3根、6根小棒摆出来的数都是3的倍数。师(评价):关键要看小棒的根数,了不起的发现。师: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第二小组:
师:来,介绍一下你们的发现。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生:只要小棒的根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师:你们认为除了3根、6根,还有其他情况,是吗?具体解释一下。生:9根、12根、15根„„都行。师:真是这么回事吗?以9根为例摆摆看。(学生活动。)
师:来,说说你们小组摆出了哪个数,它是不是3的倍数? 生:我用9根小棒摆出了36,36是3的倍数。师:哪个小组还想出三位数、四位数或是更大的数? 生:我用9根小棒摆出了216,216是3的倍数。生:我用9根小棒摆出了3015,3015是3的倍数。
师:大家用9根小棒摆出来的数都是3的倍数吗?那你认为他们小组的结论合理吗? 生:很合理。
师:大家说着,我把它记录下来(板书):只要小棒的根数是3的倍数,摆出来的数就是3的倍数。【评析:“小棒摆数活动”让研究对象直观化,降低了学生观察发现特征的难度,使得所学新知更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借助小棒这个脚手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很轻易地就会发现“只要所用小棒的根数是3的倍数,摆出来的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师:由摆数所用小棒的根数我们就能快速判断出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如果把摆小棒换成拨珠子呢? 3.拨珠子,进一步探究。
师:(出示计数器)你认识它吗?仔细看,我拨出了一个什么数?用了几颗珠子?(板书:345——3+4+5——12)师:算一算345是3的倍数吗?
师:在你的脑子里想象一个计数器,随意拨出一个数,并想一想: ①各个数位上是几颗珠子?一共拨了几颗珠子?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②这个数是多少?算一算,它是3的倍数吗? 师: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拨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操作课件。)
生:个位上有3颗珠子,十位上有6颗珠子,百位上有3颗珠子,一共用了12颗珠子,363是3的倍数。
生:个位上有5颗珠子,十位上有5颗珠子,百位上有。颗珠子,千位上有5颗珠子,一共用了15颗珠子,5055是3的倍数。
生:个位上有2颗珠子,十位上有5颗珠子,百位上有1颗珠子,千位上有2颗珠子,一共用了10颗珠子,2152不是3的倍数。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用12颗珠子拨出了363,是3的倍数;用15颗珠子拨出了5055,也是3的倍数。想一想,用几颗珠子拨出的数是3的倍数?
生1:珠子的颗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生2:只要各个数位上珠子颗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师:我们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也记录下来。(板书:各个数位上珠子颗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评析:在摆小棒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计数器想象一个数,借助学生对计数器熟练运用的经验,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聚焦于对数的特征的研究。虽然每个学生只操作了一次,但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学生们经历了一个典型的通过不完全归纳的方法得出规律的过程。学生再次发现:只要各个数位上珠子颗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4.总结提升。
师:通过摆小棒、拨珠子都能判断出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现在不摆了,也不拨了,通过上面的两次操作,能不能说说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
师:小组内交流一下。(小组活动。)师:谁来说说?
生1:各个数位上的数加起来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生2: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生3:只要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师:无论是小棒的根数还是各个数位上珠子的颗数,实际上也就是各个数位上数的和,只要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评析:在大量的操作体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把先前发现的小棒根数、珠子颗数的特征转变为数本身的特征,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逐步抽象出3的倍数的特征。】
师:这个结论对所有的数都适用吗?每人随意写下一个数,同桌俩共同验证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师:验证之后这个结论没问题吧? 生:没问题。
师:看来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评析:某一结论是否可靠取决于所研究的对象的代表性,研究的对象覆盖面越广,代表性越强,结论的可靠性就越高。教师设计了“任意找”环节,鼓励学生大量举例验证,进一步验证这一结论的可靠性,渗透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也培养了学生缜密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师(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短的时间就得出了3的倍数的特征,2、5倍数的特征是看个位数,而判断3的倍数只看个位数行吗?要看各个数位上数的和。
师:来,我们一起把这一伟大的发现读一遍,这就是3的倍数的特征。把咱们的发现再说给同桌听一听。
师:现在知道了课前老师为什么判断的比计算器都快了吧!.你能用这个特征来判断下面哪些数是3的倍数吗?
5.运用结论,巩固训练。
练习一:判断下面这些数哪些是3的倍数。87 32 231 121 1924 生1:87是3的倍数。因为8+7=15,15是3的倍数,所以87就是3的倍数。师:这位同学用上了“因为„„所以„„”,这让我们的表达更有条理性。生2:因为3+2=5,5不是3的倍数,所以32就不是3的倍数。生3:2+3+1=6,6是3的倍数,所以231就是3的倍数。生4:121不是3的倍数,因为1+2+1=4,4不是3的倍数。生5:1+9+2+4=16,16不是3的倍数,所以1924不是3的倍数。练习二:要使□2是3的倍数,□里可以填几?
师:这是一个两位数,十位被遮盖住了,如果它是3的倍数,猜一猜,这个数可能是几?为什么? 生1:1。
师:可以吗?还有其他答案吗?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生2:1,4,7都可以。师:理由呢?
生2:1+2=3,4+2=6,7+2=9,3、6、9都是3的倍数,所以填1、4、7都可以。师:恭喜你,3种可能都被你猜中了!师:如果它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呢? 生:24。
师:为什么只有24可以呢?
生:因为只有2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练习三:
下面是“趣味行走”比赛报名统计表。
哪个项目的报名人数分组后,没有剩余?
生1:45和50这两组都没有剩余,因为45是3的倍数,50是5的倍数。生2:因为35不是2的倍数,所以只有这组有剩余,其他两组都没有剩余。
师:同学们真棒!求每组有没有剩余,也就是判断它们是不是2、3、5的倍数。把生活问题转化成了数学问题,从而成功解决。
6.全课小结,课后延伸。
师:学习数学要有问题意识,大家有没有想一想:为什么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呢?
师:以12为例,为什么1+2是3的倍数,12就是3的倍数。师: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1+2”这个“1”表示的是1个—— 生:表示的是1个一。
师:这个“1”是怎么来的呢?(点课件分小棒)咱把十位上的10根小棒3根一组,分分看。谁发现了这个“1”是怎么来的?
(学生发现:1是十位分剩下的一根小棒。)
师:就像这个同学发现的那样,十位上,这9根是3的倍数,只要看余下的1根和个位的2根合起来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是3的倍数,那么12就是3的倍数。
师:三位数、四位数也同样如此,例如126。课件显示:
师:下面请大家观看录像。
【评析:拓展环节,是在集体探究出3的倍数的特征后,作为一种数学拓展,一起探究其中的原因。对于一般学生来说是一种了解,对于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引领和提升。】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师:快乐的40分钟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我知道了3的倍数的特征。师(追问):3的倍数特征是什么?
生: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师:老师也有一些收获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可以吗?让我们静静地分享吧!(课件显示。)
师:探究是无止境的,比如说:1249是不是3的倍数,还有更简便的判断方法,11、9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大家可以利用这节课的学习方法做进一步的探索。
【关于3的倍数特征教案设计】推荐阅读:
2、5、3的倍数特征教案06-28
3的倍数特征12-19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08-21
2017冀教版数学四上《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doc06-20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倍数和因数11-16
因数与倍数说课06-27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07-19
倍数和因数教学片段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