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系学生会工作总结

2024-12-14

化工系学生会工作总结(精选12篇)

1.化工系学生会工作总结 篇一

化工系学生会2012第二学期总结

光阴似箭,一个学期转眼间又要过去了,化工系学生会这学期的工作也接近尾声工作,我在大学已经度过了近2年了,同时,我在学生会也工作了近2年了。现在我站在学期末,回过头看着自己走过的路;回顾自己工作的点点滴滴,回想过去的一幕幕,些许感动,些许充实!

本学期化工系学生会举办的主要大型活动有:系部篮球比赛、三笔字大赛、女生节“男生和女生谁更辛苦”辩论赛、英语演讲比赛、学雷锋--校园清洁活动、寝室文明设计大赛、象棋大赛、环保知识竞赛等等活动。

化工系学生会成员:

总的来说,在这一学期里,要感谢领导、老师及同学们的支持,才使得我们化工系学生会各个部门的工作、各项活动顺利的开展,除了举办活动之外,我们也积极参加院部及其他系部举办的活动,不断与其他系部交流,同时,我们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下面我就本学期我就化工系学生会举办及参与活动做如下汇报: 女生节特色活动

“女生节”是一个关爱女生、展现女生风采的节日,为了给化工系广大女生送上一份节日的祝福,引导其更多地关注自身道德修养、文化素质、身心健康,引导女生们树立新世纪自立、自强、自爱的女性形象,提升各方面涵养,3月7日,化工系学生会特意为全系女生准备了女生节特别活动。

本次活动主要有两项:一是趣味辩论赛,围绕“男生女生谁更辛苦”展开,辩手们谈古论今、引经据典进行激烈辩论。经过角逐,以及评委们公正、公开、公平的评判,正方“女生更辛苦”获得了最后胜利,正方三辩获得了本场辩论赛的“最佳辩手”;二是猜灯谜活动,活动组织方精心准备了礼物,化工系的同学们各自发挥聪明才智,以赢取丰富的节日小礼品。在轻松的氛围中,大家既娱乐了心情,也从活动中获得了有益启示。积极组织学雷锋系列活动

为进一步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学习雷锋月期间,化工系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雷锋活动。

化工系在党总支的带领下,组织学生观看雷锋精神影片、召开以学习雷锋为主题的班会、开展学习雷锋,清洁校园等系列活动。通过雷锋事迹影片的播放,帮助了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雷锋,走进雷锋,从而真正意义上体会雷锋精神。同时化工系各班级都组织召开了“向雷锋学习”的主题班会,弘扬雷锋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进一步提升同学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在清洁校园的活动中,通过对校园卫生死角的清理,同学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不怕苦、不怕累”的雷锋精神。一系列学雷锋活动,培养了同学们良好的道德风尚和诚信意识,使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在陶冶情操、素质提升等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三届“三笔字”比赛

为展现汉字的魅力,营造书香校园,化工系举办了第三届“三笔字”比赛。

本次比赛分为粉笔组、毛笔组和钢笔组,经过长期的宣传,比赛受到了化工系同学的积极关注的支持,同学们踊跃参与,比赛精彩纷呈。

粉笔字比赛在教学C楼的207教室举行,共有27名同学参加,比赛共分为9组,每3人一组,由参赛选手在黑板上书写出自己的参赛作品,同时请裁判进行打分。小小的粉笔在参赛同学们的手中轻舞飞扬、同学们好似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钢笔字和毛笔字则是要求选手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选取的参赛作品,在比赛现场,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一笔一笔地书写着自己的作品,充分展现自己的书法水平。一些参赛选手还在等待比赛开始的时间里,以字会友,与其他比赛选手交流自己的书法心得。随着比赛的结束,一幅幅优美的汉字作品落入了大家的眼帘,让在场的观众赞不绝口。

最终经过公开评比,化工1021胡云舟同学获粉笔字一等奖,环保1022王节焰获钢笔字一等奖,精化1122李文祥获毛笔字一等奖。

汉字不仅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一种载体。本次“三笔字”比赛使同学们感受到了汉字的魅力,同时也有利于建设优良的学风。第一届象棋比赛

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个人素养,为广大象棋爱好者提供一个充分展示才艺的机会,4月16日,化工系生活部在化工303举办了化工系首届象棋比赛。

本次比赛是化工系的首届象棋比赛,经过赛前广泛的宣传,共有32名同学报名参加。比赛受到了化工系广大师生的积极关注和支持。比赛过程中,气氛紧张而热烈,同学们在小小棋盘上你争我夺、发挥技艺,经过3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最终精化1121张锡胜同学获得一等奖,精化1122李文祥获得二等奖,分析1122胡利萍获得三等奖,应化1122秦闯获得优秀奖。开展义务劳动

为迎接学院的自主招生工作,营造整洁干净的校园环境,4月18日中午,化工系党总支组织辅导员、学生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义务劳动,对我系在女生宿舍毓秀园周边的卫生区进行清洁和打扫。

中午12点左右,学生们纷纷来到毓秀园门口,大家在党总支书记陈纲和辅导员的带领下,被分成4个小组,对毓秀园周边的草坪和道路进行清洁。具体的工作包括拔草、铲土、扫地及清除果皮、纸屑等。老师和同学们分工合作、干劲十足。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辛勤劳动,卫生责任区焕然一新,恢复了整洁的面貌。

劳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自主招生是学院的一件大事,希望通过自己的义务劳动,建设美丽的校园环境,让来校考试的学生和家长对学院留下一个好印象。

举办“保护环境、拥抱安职”知识竞赛

为了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充分调动同学们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4月26日晚,化工系举办了环保知识竞赛系级决赛。本次比赛的主题是“保护环境,拥抱安职”

本次活动在初赛的基础上,共选出6队计18名同学参加最终决赛。决赛在电教103教室进行。比赛内容涉及广泛,既有世界性的环保问题、国内当前严峻的环保问题和环保法规,也有关于一些环境方面的专业知识。比赛环节由必答、选答、抢答和决胜环节构成。在前三个环节得分前三的队伍进行最终的冠亚季军的争夺。活动中,同学们都热情高涨,踊跃答题。

经过激烈的角逐,分析1121班的三名选手获得了冠军。举办庆祝“母亲节”PPT大赛

为了感谢伟大的母亲,表达我们对母亲的爱,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化工系举办了主题为“感受生命,感恩母爱”的PPT大赛。此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同学们感受伟大的母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从征集资料伊始,同学们便积极响应、涌跃报名。经过对选手作品的初步筛选,确定了11名选手的作品参加最终决赛。比赛于5月13日下午3:30在化工303教室举行。比赛过程中,选手们通过自己的作品诠释了自己对母爱的认知,让我们了解到更多关于母亲的故事和母爱的伟大之处。经一个多小时的比赛,最终化工1122班的奚凤航同学摘得桂冠,分析1121班章首军同学获得亚军。

活动在一段有关母亲对子女关爱的视屏中圆满结束。学院第四届环保知识竞赛

5月24日,由化学工程系学生会及环保协会承办的院第八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第四届环保知识竞赛”在综合服务中心三楼礼堂准时举行。8个系部及环保协会组成的9支参赛队参加了当晚比赛。

本次比赛设有三个环节:必答题、选答题及抢答题。题目涉及范围广泛,既有世界性的环保问题也有国内当前严峻的环保问题和环保法规知识,以及紧密结合生活实际的环保课题。选手们精神饱满,认真答题。场下观众也积极参与互动。赛场气氛热烈,上下互动热闹一片。

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管理系、化工系、信息系三支代表队获得前三名。参加学院健美操比赛 在5月下旬,学院组织了健美操大赛,我系由12人组成的队伍,在经过近2个月的艰苦训练,最终获得二等奖。在这次大赛中,所有的队员收获最大的就是学会了坚持、学会了努力。

举办系部组织交流会

2012年6月14日,化工系在化工303举行了本学期的组织交流会,一方面是各部门对本学期工作进行总结和归纳,改正不足之处,发扬优点,另外,此次活动也是为学生会成员忙碌了一个学期之后的一次自我鼓励,大家都乐在其中,达到了真正含义上的“学生会大家庭”。

除了以上的活动之外,我们系的球赛也是经过了非常辛苦的训练和各种大小型比赛,虽说没有取得傲人的成绩,达到应有的水平,但是的确锻炼了球队中的每一位同学,同学们达到了这种心态,也就是真正达到了活动的目的,真正实现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了。下面是我系各球队的一些照片:

以上就是我们在本学期举办的部分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很多问题以及不足之处,例如:活动的宣传力度还不够,活动设计的参与面还不够广,活动还不够有特色以及活动中的细节问题比如:活动的观众安排,活动的安全工作和后期工作等。

经过了这么多的锻炼,我们也意识到,即使我们有了进步,但是离高素质、高效率的部门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毕竟我们的工作经验还有待积累,我们的工作方式还不够成熟。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化工系学生会的每个部门、每个干事能联系的更加密切,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只要我们继续坚持自我审查和自我检讨的习惯,我们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最后再这里向帮助过、指点过学生会的领导、老师们真挚地说一声:谢谢!

董帅帅

2012年6月15日

2.化工系学生会工作总结 篇二

关键词:渗透,理念,绿色化工,校企联合

前言

化学工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 化学工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对社会经济的各个部门有着直接影响。化学工业在不断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也加剧了环境污染, 像人们普遍关注的温室气体排放、酸雨、臭氧层破坏、白色污染、太湖蓝藻、有毒消费品等, 都与化学工业的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直接相关。因此, 实施绿色化工便显得尤为重要。绿色化工从工艺源头上就运用环保的理念, 推行源消减, 进行生产过程的优化集成, 废物再利用与资源化, 从而降低了成本与消耗, 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毒性, 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不良影响[1]。目前, 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崇绿色化工的理念。而应用化工专业培养从事化工产品的生产操作、产品分析检验、合成工艺设计、工艺改进优化、新产品开发、设备设计、选型、安装、操作、维护和管理以及产品营销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2]。因此说, 校企联合培养具有较强绿色化工理念的化工类人才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校在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绿色化工意识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希望为更好地开展绿色化工教育提供借鉴。

1 校企联合在理论教学中的绿色化工教育

1.1 开设“绿色化学”课程, 邀请校外专家及技术人员进行专题讲座。

我校在化工技术新培养方案中增开了“绿色化学”选修课。“绿色化学”课程介绍绿色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特点、重要性、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讲述绿色化学与环境、绿色化学与生产、绿色化学与生活、绿色化学与国防等内容。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认清绿色化学对社会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影响, 认识环境危机、能源危机的严峻性, 明确绿色化学兴起的历史必然性及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影响。

我校还聘请校外专家及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题讲座, 介绍化工前沿性知识, 回答学生的提问, 与学生进行直面交流, 学生的视野得到了开阔。如把模拟化学的数值运算与计算机化学的逻辑运算结合起来进行“分子的理性设计”, 完全顺应目前倍受化学界重视和倡导的绿色化学的思想, 使化学成为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更高境界的化学。在进行绿色化工工艺和技术的过程中, 借助于量子化学计算的结果, 可以更为精确地选择底物分子、催化剂、溶剂以及反应途径, 这样可通过尽可能少的实验达到预期目标, 大大减少了实验次数, 从根本上减少了原料的消耗, 对环境污染的排放也相应减少。再者反应与生物技术、分离技术、纳米技术等的结合使得开发新型反应路径仍有空间。微波反应器、膜分离技术及膜催化集成反应器、超声波萃取传质等等前沿知识的介绍使学生对绿色化工、绿色分离、集成过程等概念有所了解, 开阔了学生的思路,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1.2 重视案例教学, 增强学生对绿色化工的感性认识。

专业授课教师通过案例中采用绿色工艺, 实行清洁生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针对具体工艺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不同工艺路线和流程的技术经济评价让学生了解该工艺的发展状况和绿色工艺的应用。如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无污染的理想能源, 制取氢气的方法很多, 有 (1) 电解法:2H2O→2H2↑+O2↑; (2) 甲烷转化法:CH4+H2O→CO↑+3H2↑; (3) 水煤气法:C+H2O→CO↑+H2↑; (4) 碳氢化合物热裂法:CH4→C+2H2↑; (5) 设法将太阳能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2H2O→2H2↑+O2↑; (6) 寻求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在上述方法中第五种方法设法将太阳能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是可行且有发展前途的方法。因为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洁净能源, 且该反应没有废弃物, 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第六种方法寻求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也是可行且有发展前途的方法。通过采用催化剂降低了反应活化能, 提高了反应速率, 降低了反应温度、操作压力, 简化了流程。在大规模生产中, 这种效应无论从环境影响方面还是从经济影响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再比如, 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主要用作合成有机玻璃的单体, 也用于制造其它树脂、塑料、涂料、黏合剂、润滑剂。其传统合成工艺为丙酮-氰醇法, 即:

而美国Shell公司成功开发了一条新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合成路线, 即:

甲基丙烯酸甲酯传统合成反应中使用剧毒原料氢氰酸, 污染严重, 设备腐蚀严重, 而且合成路线长, 原子利用率低。美国Shell公司开发的新路线不用剧毒物质, 原料价格低, 利用钯催化剂反应一步完成, 产品收率高, 原子利用率高, 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均好。

1.3 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学手段现代化。

绿色化学理念倡导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学手段现代化[3]。我校努力将现代教育方法融入课堂教学中, 如幻灯片投影、多媒体教学课件、音频视频资料等等。化工教学中常常涉及到一些具体的工程设备、工艺流程、设备原理等,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采用板书、挂图和实物微缩教具来进行讲解, 只能演示设备静态, 讲授过程枯燥, 不生动。现利用现代教育方法集图、文、声、像和三维动画为一体的特性,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课后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手段拓宽知识面, 吸引学生主动求知。

2 校企联合在实践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工意识

2.1 改进化学实验项目, 多开展微型实验、串联实验。

化学教师在设计实验内容时应强化绿色化学意识, 并把注重环境保护的理念渗透到实验教学中[4,5], 舍弃或减少毒性大、危险性大、对环境污染及三废后处理困难的实验项目, 尽可能多地选择低毒、污染小且后处理容易的实验项目, 注重开设宣传绿色环保的实验项目[4]。如我们在有机化学实验中开设了从茶叶中提取咖啡碱、从元宝枫种壳中提取单宁等绿色技术实验, 这些实验原料是天然的, 提取溶剂是无毒的, 并且可以回收利用, 废渣无公害且可以用作肥料;如综合实验项目“从海带中提取海藻酸”, 其传统方法是盐酸-甲醛提取法, 我们改用木瓜蛋白酶作催化剂, 超声波提取。这样不但大大缩短提取时间, 提出率从30%提高到90%以上, 而且工艺简单, 无污染。

微型化学实验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试剂与辅助材料用量、水电消耗量大大减少, 从而降低实验成本, 而且爆炸、燃烧、中毒等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相应减少, 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又由于产生的“三废”量少, 极大地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如综合实验项目“海藻接枝丙烯腈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其所用单体丙烯腈不但价格贵, 而且有毒, 而采用微型实验后, 不但经济而且减少了污染。

串联实验是指通过调整实验顺序, 使一个实验的产物成为下一个实验的原料。如双酚A的合成实验产品可作为环氧树脂实验的原料, 乙酰苯胺实验的产品可作为磺胺类药物实验的原料。

2.2 选用先进仪器和技术进行实验,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系统进行模拟化学仿真实验。

先进检测手段包括红外、紫外光谱, 气相、液相色谱, 电镜扫描, X-衍射等。选用较先进的实验仪器, 不但减少了试剂用量, 减轻了环境污染, 同时也增加了实验操作难度, 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规范化的操作技能, 有利于提高实验课的质量。如化工原理课程中的吸收实验, 其测量气体吸收量的经典方法是酸碱滴定法, 因此, 实验气体往往只能选用氨气, 致使实验过程产生大量废液并且实验环境恶劣。但改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气体吸收量后, 实验气体可用CO2代替氨气, 这既改善了实验环境, 又使测量速度加快、测量精度大大提高, 且使学生接触到先进环保的检测方法。

一些常规、传统的化学实验消耗较多的试剂、药品和水, 尤其是一些实验所用试剂药品较贵、有毒、有害或不安全, 这时采用计算机多媒体系统进行实验仿真就很有意义, 如醚的过氧化物爆炸、有毒溶剂的燃烧、砷化物的相互转化等。采用计算机仿真实验既能使学生学会实验方法, 又避免了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伤害[4,5]。

2.3 利用大学生创新实验及毕业设计渗透绿色理念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及毕业设计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6]。指导教师首先必须有强烈的绿色意识, 在设计课题时多注重向学生渗透绿色理念。如课题“海藻农用节水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海藻是可再生性资源, 储量相当丰富, 而且海藻类植物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氨基酸、维生素、胡萝卜素、矿物质等, 极易被植物吸收。用海藻制得的保水剂不但能锁住土壤中的水分, 改良土壤, 提高果蔬品质, 而且该保水剂能被降解, 对环境无污染。又如课题“Ag@Ag Cl-壳聚糖/OREC/Ti O2微球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原料是可再生的, 成本低、可降解, 制备的复合膜对有机污染物有吸附及光催化降解协同作用, 该研究在解决医药、食品、化工企业废水处理方面有重要意义。学生在这种课题研究方式中增长了知识, 开阔了眼界, 培养了绿色环境意识及环保理念。

2.4 校企联合在学生见习、实习过程中渗透绿色理念

见习、实习环节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进一步了解化工行业的实际生产过程, 对现代化工生产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模式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让理论知识和实际生产相结合, 提升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化工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见习、实习是学生迈向化工行业工作前的重要的锻炼[2]。因此, 学校和企业积极联手, 结合企业生产实际, 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工教育。如学生在长庆石油公司实习时, 亲身感受到清洁生产、绿色工艺带来的好处:该公司投建硫回收系统工艺用于废物处理, 它既避免了废物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 又回收到硫磺, 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学生在长庆石油公司及兴平化工厂还参观了污水生化处理工艺。污水生化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 完成有机物的分解和生物体的合成, 将有机污染物转变成无害的CO2、水以及富含有机物的生物污泥, 多余的生物污泥在沉淀池中经沉淀池固液分离, 从净化后的污水中除去。污水生化处理相对于化学处理废水降解污染物更彻底, 运行费用较低, 基本上不产生“二次污染”。

企业技术人员也通过自已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后获得的利益向学生宣传绿色化工的重要性。如通过实施清洁生产促进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降低产品成本, 提高竞争能力;同时, 企业的环境好、无污染、不扰民, 使企业具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 增加了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信任度;改善了职工的生产操作条件乃至生活环境, 减轻了对职工身心健康的影响。

3 结束语

绿色化工是降低传统化工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最有效手段, 学生是未来化工行业的主力军, 需要高校与企业联手加强对学生绿色化工意识的培养, 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培养学生对社会及未来责任感的一项重要举措。当然, 我们的校企合作在不少方面也有不如人意的方面, 如合作关系多停留在表层, 还不够深入, 合作关系脆弱、具有不对等性。总之, 校企合作工作任重而道远, 需要政府、企业、学校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只有大家共同努力,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实施绿色化工的意识, 我国化工工业才能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重庆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坚持绿色化工理念,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J].化工管理, 2007, (12) :72~75.

[2]钱立武, 陈大勇, 郭绍义.化工见习带教工作刍议[J].池州学院学报, 2010, 24 (6) :127~128.

[3]姚连君.探析教学方法多样化的教学效果[J].科技信息, 2008, (9) :173~174.

[4]江玉萍.试论实脸室的环境污染与防治措施[J].实脸室科学, 2006, 8 (4) :93~96.

[5]杨连利, 郭乃妮.对化学实验教学绿色化的探讨[J].大学化学, 2007, 22 (4) :18~20.

3.化工系学生会工作总结 篇三

【关键词】实验;操作;能力;实验报告

自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生了显著变化,改革与发展的进程逐步加快,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技术人才已成为各地职业学校的共识。

化工工艺专业是我校一个老专业,也是重点专业,化工分析是化工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在化工分析教学中,我注重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和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强化学生各种能力培养。

一、配合理论教学进行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学习成绩都不好,但是他们的动手能力不一定差。书本上有些知识点光凭教师的讲解学生不一定能很好理解,印象不深刻,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容易出错。对这些知识点我配合演示实验,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再认识,进而理解书本的内容,加深印象。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注意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不断用实验启发学生积极感觉、知觉事物的变化,自觉地进行观察实验中表现出来的现象,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并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例如,在讲解双指标剂法测定工业烧碱中的NaOH、Na2CO3的含量及总碱量时,大部分学生对NaOH和Na2CO3含量的计算公式不能理解。我借助摄影演示实验(能放大实验现象,增强实验的可见度,更易于学生认真、细腻有序的观察),在测定过程中,先以酚酞作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无色,反应达到第一个化学计量点,这时消耗盐酸的体积为V1(L),记下V1(L),溶液中NaOH已完全反应,而Na2CO3和HCl按1:1反应生成NaHCO3,Na2CO3只反应掉一半。反应式为:

NaOH + HCl = NaCl + H2O

Na2CO3 + HCl = NaHCO3 + NaCl

再加入1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时,煮沸2min,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橙色为终点,这时NaHCO3和HCl按1:1反应生成CO2,记下第二次消耗盐酸溶液的体积V2(L)。反应式为: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那么,工业烧碱中的Na2CO3消耗盐酸的总体积为2 V2(L)。因此,烧碱中NaOH消耗盐酸的体积(V1-V2)(L)。所以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能细致地观察了整个实验的全过程,并对体积V1和V2也能很好理解,对NaOH和Na2CO3含量的计算公式就很清楚了。

二、组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生在面临更多选择的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教育要面向社会,适应市场,要想使学生具有社会竞争能力,除了要求他们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要要求他们有过硬的操作技能。常规化工分析需要学生多动手操作,通过多次反复训练,使学生操作规范化、熟练化,逐步形成技能。

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要认真组织好每一次的学生分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做到实验目的明确,要求具体,计划周密,要使学生学会,掌握操作技术。化工分析的分组实验包括分析天平的使用、滴定分析基本操作、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烧碱液中NaOH和Na2CO3含量的分析、工业用水中钙镁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计的使用等。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式和不良的实验习惯,规范操作,端正他们的工作态度;要求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作好原始记录,培养学生细心的工作态度;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基本技能后,坚持经常练习,久之就会熟能生巧。事实证明,通过组织学生分组实验,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三、组织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培养学生处理数据,评价实验结果的能力

分组实验后,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认真填写实验报告。我将实验报告的内容设置为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仪器与试剂、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原始数据记录、数据处理、实验结果、问题和讨论等九项内容。

原始数据记录强调原始数据不能涂改,即使写错了,应在错的数据上划一横线,在旁边写出正确数据,要保持原来的数据能辨认出来。并且,原始数据必须要保留一位可疑值。如:滴定管的读数应读到小数点后面第二位,即估计到0.01ml,分析天平称出物质的质量,应读到小数点后面第四位,即估计到0.0001g。

数据处理要遵循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分析测定所得的各种数据的有效数字的位数不尽相同,但又需要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运算,为了减小运算结果的误差和节约运算时间,就必须先对这些有效数字进行修约,把它们修约到误差接近的有效数字后再进行运算。有效数字的修约要遵循《数字修约规则》,采用“四舍六入五留双”的法则,并且将原数字一次性修约到所需要的位数,不能将原数字进行依次地连续修约。

问题和讨论要求学生对他整个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及结果产生偏差的原因给予解释,寻找解决办法,并对实验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

把化工分析的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密切地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动手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又有助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职业教育更切合市场需要,同时使学生在整体素质上有所提高,为他们毕业时能取得中级或初级技术等级证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振宇主编.中等职业学校规划教材.第三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7

4.化工学院学生会学习部工作计划 篇四

一、时间;4月初

内容:辩论赛

目的`:

1、配合校里的辩论赛

2、使同学们在辩论中提高辩论能力,在比赛中体会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化工学院学生会学习部工作计划。

策划:

1、申请承办校辩论,做好赛前的准备工作,为比赛提供良好舒适的环境。积极配合校里的工作。

2、在校里辩论赛举办前,在系里举办初赛以选出代表我系去参加校里比赛的优秀辩手。选出的辩手组成一个辩论队,在校辩论赛举办前,对他们进行辩论规则、注意事项和辩论技巧等的指导。

二、时间:五月份

内容:运动会

目的:与学生会其他各部积极配合,做好运动会的各项筹备工作,

所有同学共同努力,争取化学系在团体操及精神文明上取得双丰收。

下半年

一、时间:10月下旬

内容:元素周期大比拼

目的:使同学们在竞赛中更加了解和掌握元素周期表及各元素的结构和性质

策划:在09级、10级同学们之间开展。活动前准备好一系列问题,易、中、难搭配,但要足以区分同学们对元素周期表及各元素的结构和性质得掌握程度。以笔试形式,最后以得分在09级、10级中各评出一等奖前10%,二等奖前25%,三等奖前50%.

二、时间:11月下旬

内容:英语活动月--单词大赛、外文歌曲

目的:配合校里英语活动月的内容,为同学们展现自己的英语能力提供平台。

单词大赛:以笔试形式,所考单词10级在四级范围内,09级在六级范围内。题型分选择和填空。最后以得分在09级、10级中各评出一等奖前10%,二等奖前25%,三等奖前50%。

5.历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总结 篇五

一、发展概述

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旨在多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技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大学生的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丰富校园科研与学术氛围。

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始办于2007年,至今已是第七届,规模也从最初的8所高校发展至现在的164所学校,1103支参赛队伍,影响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2007年至2009年间,化工设计在全国推广渗透,了解并参加此赛事的学校和团队稳步增加。在2010年,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已初具规模,并开始按地域划分为西北、西南、华北、华南、华东、华中、东北七个分赛区进行预选赛,再选拔出优秀队伍进行决赛。之后的几年,化工设计竞赛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各高校积极响应,并组织学生参与,参赛的学校和队伍数量直线增长,至今已发展到164所高校1100多支参赛队伍,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全国化工设计竞赛。

历届参赛学校及报名队伍情况

在报名的基础上,每年作品成功完成并提交的比率基本保持在60%以上,增长趋势与参赛报名趋势相当。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比赛,更是一种在全国高校化工设计课程及理念的普及,将设计的思想注入每一位化工学子的心中,为化工行业的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选拔出一批优秀的人才继续深造。

历届初赛作品数目 历届作品提交率

二、竞赛流程变化

随着参赛队伍数量和质量上的提升,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在流程上也做了相应的调整,由刚开始的全国统一比赛到现在的华南、华北、华中、华东、西南、西北、东北7个分赛区进行,决赛队伍也由最初的10支增长到目前的48支,特等奖的奖项由最初的1支增加到现在的8支队伍,目前还增加了金、银、铜奖项来表彰突出的团队作品,高质量的作品越来越多。同时设置最佳答辩表现奖、最佳创新奖、最佳设计文档奖、最佳团队合作奖来奖励在某些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团队。

历届参加总决赛的队伍数

至此,全国化工设计竞赛经过了7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赛事,参赛队伍的地域差异性已经逐步消除,2013年的各赛区队伍分布趋于平衡,华东、华北、华中、东北四大赛区的参赛队伍数量基本相等。

2013年参赛队伍分布情况

“中国石化-三井化学”杯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作为一项全国性的赛事,正在也将继续发展,并将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突破,并为国家培养更多的设计类人才。

三、优秀作品展示

2009年第三届竞赛题目要求设计一座碳酸二甲酯的合成工厂。浙江大学一休团队以明显优势荣获特等奖。

一休团队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一休团队精馏塔装配图

6.化工系学生会工作总结 篇六

一、常规工作——有序推进、细致落实

1、用知识武装大脑,创建学习型支部

2、开展“党员三评”,督促不断进步

3、党员“再承诺”,发挥表率作用

4、以“服务群众”为主题,深入开展“双结对”

5、做好传帮带,加强新生导航、入党联系工作

6、发展、培养学生党员,不断向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

7、严格组织生活,分享、互动、成长

8、加强支部宣传、提高支部号召力

二、“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

1、“六个一”活动一场党建理论知识竞赛一项党群“双结对”活动一次支部书记事务操作评比一项校外志愿服务实践一场“爱国颂党”支部民主生活会一场党建90周年红色歌会

2、“五重五比”重理想信念,比奉献精神重理论学习,比思想常新重党性修养,比服务群众重专业素养,比业务水平重自身形象,比作用发挥

三、“创科学发展之先,争校园和谐之优”支部立项活动

1、岗位行动a、支部内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学好科学文化知识b、加强党的基础理论学习,完成《六个“为什么”》读书笔记

2、家园行动a、每天佩戴党徽、无时无刻以党员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b、在校园中巡查完善校园文化环境

7.化工专业大学生课外竞赛指导心得 篇七

1 题目的确定

不同的竞赛有不同的目的及宗旨,如全国高校环保科技创意设计大赛旨在激发广大学生的环保意识,结合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主题,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建筑、交通、环境、化工、矿业、物流等领域进行提高能效、推动节能减排、推动低碳生活的科研探索、创意发明设计等有实际成果的实践活动。而华南地区化工创业设计大赛旨在贯彻实施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全面推动本科生素质教育工作的进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能力,激发化工学生科技创业、实践成才的热情,鼓励化工学子成长为牢固掌握核心专业知识、熟悉交叉新兴学科知识、善于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及开拓广阔市场的复合型人才。尽管每一个竞赛组委会对竞赛的目的及宗旨提出了明确定要求,但对具体的竞赛题目大多数竞赛组委会没有提出要求,只有全国化工竞赛、第一届化工安全设计大赛规定了具体的题目。如某届全国化工竞赛的题目是碳酸二甲酯生产工艺设计( 具体的年产量仍需要参赛队伍自己确定) ; 第一届化工安全设计大赛的题目是30万吨/年气体分离装置工艺设计及安全预评价。对于初次参加化工大赛的同学来说,如何根据竞赛组委会提出的要求确定自己队伍的竞赛题目是参加竞赛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影响整个竞赛作品质量及后续进度的关键因素。对于没有确定题目的竞赛,如创业设计大赛、环保科技大赛、挑战杯等竞赛,本人指导的学生第一次见面讨论时大多数无所适从,因为对于习惯与只完成老师布置作业的大二学生来说 ( 本人指导的学生基本上是大二学生,极少有大三学生参加) ,对竞赛组委会提出的宗旨一般无法全面把握,也提不出自己的观点来。然而,题目的确定又如此的重要,每支队伍的题目首先必须符合组委会的要求,其次要适合组队成员的特点,能充分发挥各自成员的优势,最后还要考虑所选题目后继可能遇到的困难。鉴于以上情况,本人和参赛队伍第一次见面时,一般先和参赛同学分析组委会提出的要求,指出确定题目时应结合同学们自己的能力,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急功近利。因此,在第一次见面时,本人先根据参赛同学的特长,提供若干个适合他们的题目或大致方向,要求回去后全体参赛同学通过网上资料查询,并结合自己队伍的优势,提出自己队伍参赛的题目,并将题目告诉本人。本人结合学生提出的题目,提出该题目完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如催化剂选用、反应转化率大小、物性数据、目前设备参数能否保证所选题目中工艺条件等问题。只有当以上问题有一定的解决方法或思路时,才确定参赛的题目。当然对于环保创新及挑战杯赛的题目,创新研究是问题的关键,我一般会介绍一些热点问题,如反应精馏、热泵精馏、内部热集成精馏、相变微胶囊、植物精华超临界萃取等课题,并告诉学生对这些课题,光有想法和理念不行,必须有模拟、有实验 ( 至少也要冷模实验) ,对于设计类的最好做出实物模型,如果没有这种能力或准备,这些热点的题目一般难以获奖,如果只停留在理论研究,没有实验研究,意义不大。

2 指导方法

2. 1 队伍重构

参加竞赛的学生前来和我联系时均已组建好队伍,但这支队伍仅仅是确定了组长及参加人员,尚未有详细的分工,作为指导老师,必须对这支队伍进行重构。队伍重构是保证参赛队伍最后提交作品的关键。从目前各类竞赛发布的信息来看,有不少队伍尽管报名参加比赛,但最后没有提交作品,都是没有对队伍进行重构造成的。队伍重构的第一件事是指导老师明确告诉学生,如果参加比赛,就必须做好吃苦的准备; 需要3 ~5个月持之以恒的付出,最后的结果可能并不一定获奖,但肯定对自己有帮助。只有全组同学均表示同意一定完成作品上交,本人才进入下一阶段的指导工作,否则就当场解散队伍。确定了必须上交作品基本目标后,本人就根据参赛同学的各自优势,分别指定每一个同学负责的内容及需要看的书籍,下次见面时,每个同学均需介绍自己所看的书及完成的内容,同时本人也会提出一些问题。队伍重构的第二件事就是一般指定一名同学学习Auto CAD及三维立体图绘制的软件,学习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设备、化工工程制图等课程,负责工艺流程图、设备装配图、立体管道配置图、设备平面图等图样的绘制工作; 一名同学学习Aspen Plus等化工模拟软件及化工原理等课程,负责过程模拟及化工设计中所需物性的计算、精馏塔塔板数的计算等需要模拟软件计算的设备参数及工艺参数; 一名同学学习化工技术经济、化工企业管理、化工安全等课程,负责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安全分析、人员配置、生产规模确定等内容; 一名同学负责学习化工工艺、反应工程、环境工程等课程,负责项目的工艺设计、能量衡算、物料核算等内容; 组长负责项目创新、资料查询、设备一栏表及最后所有文本的处理及汇总工作。当然在题目确定阶段,所有5名成员 ( 一般竞赛最多6人,这里以5人来设计) 全部参加该项工作,共同讨论选题并分头查资料。小组5名成员既各自独立,又互相合作,每周只少召开一次讨论会。各人的工作要并发进行,不能互相等待。如此重构后的队伍,基本能保证按时完成作品。

2. 2 提问引导

作为指导老师,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只对学生在完成作品过程提出的问题及困难加以引导,告诉他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解决或在什么书上有介绍,绝不参与学生作品的具体工作。以前曾出现过学生的作品似乎太完美了,指导教师恨不得把自己亲自参加比赛,这是作为指导老师的最大禁忌。本人坚持只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提问引导,帮助学生自己不断完善作品,而绝不参与具体的工作。尽管有些队伍最后没有进入决赛,但他们却得到了全方面的锻炼,提升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指导工作中,本人要求学生每次见面时将完成的作品带过来,我当面阅读作品,并提出问题和建议。平时通过邮件将问题发给我,我也通过邮件加以指导。如没有问题和完成的作品,本人坚持不和学生见面。因为经常会有学生见过一次面后,没有好好看书和查资料,过一段时间又会要求老师再给讲讲,本人坚持无问题无作品不面谈 ( 第一次见面除外) ,如多次如此则建议解散队伍。

2. 3 资料提供

作为指导老师,必须有足够的资料文献可提供给参赛学生参考。这些资料文献包括纸质版的和电子版的。为此,我在平时经常上图书馆查看最近有关化工方面的新书,如果觉得对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有帮助的,我就会通过网上书店加以购买,如李平的《化工工程制图》、史密斯的《化工过程设计》、屈一新的《化工过程数值模拟及软件》、埃德加的 《化工过程优化》、邓肯的《化工过程分析与设计: 导论》等书籍。通过有关竞赛网站,收集历届竞赛的题目及优秀品的电子资料,同时将本人指导的往届作品电子资料归类存放,以便以后参赛学生参考。

3 作品点评

尽管在指导过程不断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已经完成的部分作品加以指导点评,但对学生最后完成的作品中进行点评却更加重要。因为常常有许多参赛学生尽管辛苦了几个月,也做出了不少成果,但对于如何将这些成果展示出来一般无法把握,导致尽管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但最后的成绩似乎比那些没有花太多的精力,也就按部就班地完成作品上交的队伍还差,过中原因既有竞赛题目范围太大,需要完成的内容太多,预赛中无法对作品所有内容作详细研读有关,同时也和参赛学生对作品的表达能力及本队特色提炼能力不足有关。

3. 1 文本表达

对于学生提交的作品,我首先从文本表达方面来加以点评。文本表达涉及文本本身是否符合大赛规范、符合书写规范、符合前后逻辑一致以及文本内容是否齐全。如有些提交给我看的文本会有不少的错别字; 公式不采用公式编辑器而是图片的形式; 各种表格随便跨页,也没有表头; 各种工艺流程图不是原创绘制,不知从何处复制,也没有编号。有些文本内容不全,如竞赛规定需要设备一栏表、能量衡算表、物料衡算表、技术经济分析、项目社会意义分析等,这些内容需要清晰列出。有些尽管在设计说明书里已写上,但仍需单独列出,如设备一栏表、能量衡算表。有些对关键设备的详细设计没有展开,如选择精馏塔作为详细设计设备,则需对精馏塔的塔壁厚度、塔节高度、塔板形式、各种进出管的直径、全塔各种零件所用的材料需作详细的说明,当然关于该塔的有关操作条件、液泛情况、干塔情况等工艺参数进行详细分析更是不可或缺。

3. 2 本队特色

由于各队所要提交的各种文本多达100 ~ 300页,如果不对本队作品的特色加以提炼,预赛评审人员会觉得你的作品和人家差不多。如同样用计算机模拟,基本上每支队伍都会说自己用了Aspen Plus模拟,其实如果将其模拟软件打开进行认真研究,就会发现不少问题。如有些根本没有收敛,有的输入有误 ( 模拟收敛,这时无法发现问题) ,有的只做了局部模拟,有的物性方法选择不合理,有的采用简捷法计算精馏塔。这些问题在文本上是无法发现的,如果本队也进行了全面正确的模拟,为本队的其他计算提供了详细而准确的数据,你就必须告诉预赛评审人员,你是如何保证你的模拟的正确性,用什么方法证明你的模拟是正确的,这是所有计算机模拟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经常看到一些作品说采用了什么先进软件,计算了什么东西,但它没有说明或证明这个模拟就是正确的。如果你当面问他,他就会说: 计算机模拟的还会错。其实他是大错特错了,计算机模拟的东西一定要经过验证或有什么保障措施才可以采用,否则不能采用。如本人指导的第一支队,就要求他们自己用VB开发软件,用于设计过程的能量衡算和物料衡算,突出柔性设计特点,并用人工计算验证程序计算的正确性,尽管作品其他方面不是十分完美,但就凭柔性设计、自主开发软件就取得了银奖,当时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到。

比赛作品中还有一个常见的内容就是采用夹点技术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其实许多队伍常常是为用而用,文本中会写上利用夹点技术,节能多少。其实许多队伍应用该技术是有问题的。首先夹点处的温度差他们一般都取10℃ ,至于为什么刚好去这个数据,而不取其他数据就没有详细分析,其实不一定取10℃ ,可能是其他数据更佳; 其次利用软件只能计算夹点处的温度,而具体换热网络的合成有多种选择,此时要作节能与投资权衡研究,取得一个最佳的换热网络。如果本队对该问题有详细的研究,就必须将该特点显示出来,可以绘制夹点处温差和节能量关系图、各种换热网络年总费用图,表明自己队伍的研究成果,如本人指导的参加全国化工设计的队伍,就对该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结果获得华南赛区一等奖,全国决赛二等奖、单项节能一等奖。

3. 3 图纸规范及实物作品

工程图纸的绘制是许多竞赛必须完成的任务。这些图纸主要有厂区平面图、设备布置图、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设备装配图、管道布置图等。由于本人指导的学生大部分还没有学习过有关各类图纸绘制的知识,所以他们提交上来的图纸有许多问题。如设备布置图中不知各设备间的距离如何合理设置,如何让各类设备安置在合理的位置上,有何依据。对于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更是依样画瓢,许多参考以前的作品或教科书,缺乏创新,对具体的控制原理不是十分清楚。对于设备装配图,问题更多,如设备连接处没有焊缝、剖视图没有填充、有些连接线没有了。以上问题必须一一给学生指出,让他们自己回去对照相关教材和资料一一修改。

许多比赛很重视实物作品,尤其是进入决赛环节。像环保创新、挑战杯、节能减排设计大赛,如能提供实物作品,在决赛中将取得更加好的成绩,也让评委对参赛作品的真实性及原创性更加信服。如本人指导的节能减排设计大赛,学生自己在老师指导下做实验,并将实验产品及其有关测量装置带到决赛现场,结果获得了广东省节能减排设计大赛一等奖,而另有两支队伍参加校内挑战杯比赛,尽管他们作品的设计理念及理论分析可说是国内一流,但由于没有实物作品,只做了简单的动画演示,无法打动评委的心,只取得校内二等奖。

4 存在问题及建议

4. 1 竞赛组织

本人指导的比赛,除环保创新、挑战杯、节能减排设计大赛外,其余的比赛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题目太大,内容太多。即要经济分析,又要绘制各类图纸,甚至连工厂或企业机构人员设置都要完成,如此多的内容,即使让一个正规的设计院去完成,没有半年以上的时间也难以完成。因此许多学生的作品除了核心部分工艺设计较为独立完成,其余部分均似曾相识。像创业设计大赛,本人最初的理解是利用化工知识进行创业方面的设计,可以开设工厂、可以进行化工信息服务站建立、也可以是化工研究综合站、化工物流信息站等真正适合学生创业的项目。但到最后却需要能量衡算、物料衡算、各种图纸,最后创业设计成了化工厂或化工企业设计。尽管也按创业设计的要求做市场分析、经济分析、投资平衡表,但这些项目的投资动不动就是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你说还有什么创业的意义。一般情况下学生既不会有如此多的资金,也不可能找到有意向的投资人。其实如果控制在100万元以下,确实可以创业的项目,如贵重香料提纯、化工实验室通用供气系统项目、化工实验室药品、设备共享服务平台P2P系统构建如此真正可以创业的项目由于无法满足其评审要求,基本上没有出现,也失去了创业设计大赛的创业特征。其实化工竞赛的比赛题目完全可以参考电子比赛及力学比赛的题目,如力学比赛中用相同重量相同物质的材料,设计一座桥梁,以负重多者为胜。相仿的化工题目可以是设计一个完成一定任务的精馏塔,以性能最优者为胜,要求做出设备的冷模型; 也可以是在规定的面积内,完成某工艺过程的设备布置及全部管道设计,以管道最短,动力输送费用最小、安全系数最高者为胜,当然组委会需要提供各种其他基础数据。

竞赛的另一个问题是有些比赛进入决赛的队伍太少,一般只有6 ~ 12支队伍。其实许多作品的水平不相上下,如果参数队伍多达200支以上,完全可以选取32支队伍参加决赛,决赛环节中先分小组赛,可互相提问及评委提问,真正体现作品的水平,而不是短短的20分钟左右。

4. 2 参赛学生

参赛学生的年级和心态也是目前参加化工竞赛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像我校的许多参参赛学生,大部分是二年级学生,所有涉及比赛所需知识的课程基本没有学过,指导比赛常常成了辅导课程学习。我也曾表达过不带二年级学生参赛的心愿,但三年级的学生一般又不想参加。因为此时参加各种竞赛,对他们的免试推荐研究生及各种评奖已意义不大。有些课程成绩已满足免试推荐条件,有些准备出国,有些推荐无望的同学准备考研。只有那些可能符合免试推荐条件,但课外竞赛没有成绩或不理想的同学才会有兴趣组织队伍参加竞赛,但这种情况很少,本人也只碰到过2 ~ 3次。建议学校在四年级学生中进行学术优秀学生评奖 ( 因为三年级学生参加比赛,等决赛发证书时,一般已四年级) 或优秀毕业生评奖,并加重学生参加课外竞赛、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开发软件等项目的权重,可以将学科成绩合格作为一个评选资格而不作为评选权重,这样可大大激发三、四年级学生参加各种课外竞赛的积极性。

4. 3 学校奖励

8.化工系学生会工作总结 篇八

摘要:石油化工类专业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该类专业学生培养的重中之重。本文重点研究通过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整合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资源,聘请专业教师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活动,从而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其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弥补目前高等教育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的短板,改善学生创新能力不强的现状。

关键词:课外科技活动 石油化工 创新能力 大学生

目前,石油化工类专业学生的教育模式面临着许多挑战,存在着人才的培养模式过于死板,动手能力差等问题,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作为石油化工类高校,如何弥补人才培养方式上存在的短板,继而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高水平、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现阶段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1 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石油化工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

1.1 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有利于巩固化工类专业学生知识基础。课外科技活动与扎实的知识基础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深度与广度,是大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前提要求。与此同时,课外科技活动对大学生学习也有促进作用,可激发大学生求知欲望,使他们主动扩充知识范围、整合知识结构。总之,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有助于石油化工类专业学生巩固知识基础,培养其吸收新知识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1.2 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有利于培养化工类专业人才的创新精神。课外科技活动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已成为培养化工类专业大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主要渠道。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可使大学生勇于打破常规思维,激发创新的灵感,学生有机会运用综合知识,探索科研课题,并开拓新的知识领域,培养了他们追求新知、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1.3 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提高化工类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课外科技活动的集体氛围熏陶了大学生的协作精神;在课题的探讨过程中,锻炼了大学生的表达能力;完成课题的过程培养了大学生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课题结束后的数据整理和论文形成过程又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水平。

2 通过课外科技活动培养石油化工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

2.1 成立石油化工类专业“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学院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团委书记)组成,负责选拔课外科技团队成员、遴选指导教师等重大问题,制定相关政策和文件、落实经费、组织立项等工作。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培养方法、模式、管理与激励机制、管理办法等进行系统研究,为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参考。

2.2 通过调研全面了解学校石油化工类专业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现状。通过发放问卷和访谈等方式对石油化工类专业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展开调研。随机抽取样本200份,回收问卷194份,有效回收率为97%,调查数据对研究石油化工类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现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问卷涵盖了石油化工类专业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参与情况,以及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内容。

2.3 选拔优秀师生组建课外科技活动团队。对全院师生进行宣传动员,以提高其对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选聘业务水平较高,工作认真负责、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骨干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现指导教师与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团队的对接。定期组织课外科技活动团队成员交流经验及汇报活动开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等。

2.4 建立课外科技活动管理、保障机制,健全评价体系。为激励师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本学院制定了一些保证政策,比如《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团队选拔工作实施方案》等。依据以上保障政策,对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在评奖评优、发展党员等多方面予以优先考虑,以激发青年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

2.5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活动。①组织学术报告,增加课外科技活动普及程度。通过调研,了解到大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主要是通过参加科技竞赛,但科技竞赛开展的频率、以及对专业的要求都使学生参与活动受到一定限制,且低年级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我院在2011-2013年间,将第一课堂知识与课外科技活动的内容有机融合,组织课外组织科技讲座,有效的提升了课外科技活动的普及度。②以各类科技竞赛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2011-2013年中,组织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挑战杯”科技竞赛、第三届全国创意创业大赛、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等省级以上科技竞赛,共获得国家级奖励14项,省级以上奖励71项。③加强校企合作,组织大学生到企业实习。我院在多家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推荐课外科技团队成员到企业实习,队员们在企业参与社会调查、课题研发,亲手操作企业大型仪器设备,这样的实习经历使队员们结合所学专业为企业服务,也在实习中得到锻炼。部分学生毕业后签约实习单位。④各类科技社团的成立也有效的推动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比如2009年成立的院级科技协会“纳米协会”,开展了一系列多彩而有意义的科技活动,因为表现突出2011年被评为校级精品社团,2012年升级为校级社团等。

3 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取得的主要成效

3.1 师生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识提高、热情高涨。通过实施激励政策和开放实验室等方法积极调动广大师生参加省级科技竞赛的积极性。指导教师们指导学生发表科技论文9篇,其中部分优秀篇目刊登在SCI、EI等国际核心期刊中。

3.2 学术科技竞赛硕果累累。以挑战杯为例,在2011-

2013年期间,石油化工类专业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奖项总数为64项,占全校获奖总数的29.5%,遥遥领先于其他专业类别学生。此外,课外科技团队成员在外语、计算机程序设计、节能减排等其他省和国家级的各类学科竞赛中,每年获得奖项数量均名列学校前茅。

3.3 组织课外科技活动并丰富活动载体。通过拓展和丰富科技创新活动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仅在项目研究期间,邀请校内外专家26位,举办各类科技讲座32场,受众人数达7300人。组织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等各类知识竞赛6次,报名参与人数1345人,获奖人数178人。

3.4 在课外科技活动中师生取得共同进步。课题组成员通过研究、实践,总结经验公开发表论文9篇,指导大学生在各类科技期刊发表论文9篇。与此同时,课外科技团队成员通过参与活动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在2012年10月,课外科技团队指导教师张静荣获“第一届中国催化新秀奖”。学生成为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最大受益者,其科技能力、综合素质都不断提高,多人多次受到省级以上表彰,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典型代表。

3.5 促进了石油化工类大学生群体整体精神风貌的提高,考研率就业率名列前茅。课外科技活动团队通过树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典型”,形成“学有榜样、追有目标、赶有动力”的科技创新氛围,从而培养了更多的石油化工类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品质、综合能力,促进了石油化工类大学生群体整体精神风貌的提高。在课外科技活动带动的学术氛围下,学生的考研率一直名列学校前三名;2012年石油化工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5.7%,2013年就业率为93.3%。

许多获奖的集体和获奖的个人感言:正是参与了课外科技活动使他们具有了一种创新思维、一种一丝不苟的探究精神和一种团结奋进的团队精神,在参与课外科技活动中不仅仅获取了知识更培养了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辛立章,张学洪等.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基于桂林理工大学的实践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

5(7):129-130.

[2]耿健,王文生等.新时期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09,23(10):250.

[3]杨震.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96-100.

教改项目:2012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9.化工系学生会工作总结 篇九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转眼,一个学期已然过去,回望这个学期的种种,半年的时间,不仅让我们获得丰富的经历,而且也锻炼了我们敢于面对困难的能力.本学期,在我系各级领导的指导下,在我们部长的悉心引领下,内部人员关系和谐密切,大家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克尽职守,形成了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并且圆满完成了本学期的工作任务.以下,是我对本学期的工作总结:

日常工作总结

1.在办公室事务方面,较为准确及时的制作了值班表,考勤表,各班及学生会的通讯录,并打印好。

2.平时善于听取上级意见,及时准确地传递通知和下达指令。

3.收集整理各部门工作计划,总结,协助学生会各项工作的开展。

4.做好会议记录和考勤工作。

5.做好值班工作,确保学生纪律有序进行。

活动总结

1.在我部与学生会各部的积极配合下,我系的“迎新杯”篮球赛顺利进行并圆满落幕。

2.在广大成员的支持与各干事成员的努力下,我系在“一二九”大合唱活动中,发挥了出色的表现,并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3.在督察部的主持下,我系还开展了“宿舍突查”活动,大一新生宿舍干净整洁的环境,赢得了各评委的称颂。

4.我们举办的元旦晚会,也是有声有色,不仅体现了各班独特的精神风貌,而且涌现出大批的优秀特长生。

在工作取得成功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许多不足:

1.有时不能很好的传达通知。如:时间不详

2.在活动中,与各部门沟通交流不够,导致活动中出现了一些瑕疵。

3.打印通讯录时不够细心,有漏打,错打现象。

在下学期,我们会继续做好本部门的常规工作,吸取本学期工作中的经验及教训,扬长避短,发扬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积极配合学校老师及学生会各部门的工作。

化工系秘书部

王丹

10.化工系学生会工作总结 篇十

不知不觉中,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一个学期过去了,新学年新学期即将到来。在总结过本学期的工作之后,我们得到了很多经验与教训。在下学期新生的到来和新干事的带领有了更好的准备和对新生的管理上将有更强的力度。更好的完成系领导和老师的安排和任务。使我部门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果,同时也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

下面请允许我代表本部门做本学年的工作总结: 一.考勤

1.每周收集考副上交的考勤表并经行统计,且经行操行分的克扣在月底发放到各班,同时在每月输入电脑把数据交给主任.2.对我系各班进行晚自习检查,并对旷课人员名单进行操勤分扣除。3.做早操是每天的开始,同时也能增强抵抗力。每天我们都会派人监督高工班的早操情况。并对到勤率经行记录且上报。通过加强对同学们和班级的约束,来增强其各方面的素质,提高同学们的自律意识,从小事着眼,以达到大局的完美。

4.每天上课我们都会临时不定期的对各班经行抽查来警惕个别不称职的考副,来加强对各班考勤的真实性。二.维持纪律

会场纪律。每次我系的大型活动,我们部门积极完成本职工作,以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展现我系师生严守纪律的风貌,凸显大系的风采。纪检部不仅维持活动秩序,并配合其他部门搞好每一项活动和工作。

三.和各部门配合工作

在本学期的工作中我们与宿管部在每周五合作经行对同学们的就寝情况经行检查,和生活部的一次合作检查寝室卫生下更好的加强了我们各兄弟部门的关系和一同工作的配合。使得各部门关系和工作效率得到了一种升华。

以上就是我部门对本学期的工作总结

转眼工作已开展了几个月了,这学期的共作也即将告一段落了。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各干事勤勤恳恳,认真负责,保证每星期的考勤,点名做到从容不迫,纪录认真仔细。有了这些充分的工作量和充分的纪录资料,从而保证了我 纪检部这几个月工作的顺利进行。感谢我部干事的辛勤工作。

当然,工作之中也有不足之处,望系领导及团委学生会各兄弟部门成员及时指出,我部全体会努力改正不足,扬长避短。为我院学生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努力做到更好!

11.化工项目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篇十一

关键词:工程管理 技术责任制 控制

近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型化工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为保证项目顺利安全开车成功,而生产准备是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化工试车一次成功,并能安全、持续、稳定生产,尽快达到设计能力,发挥投资效益,化工项目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化工项目生产前的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搞好人员组织、技术、全员培训、安全、物资及外部条件、管理等六个方面的准备。生产准备工作贯穿于基本建设的全过程,是工厂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工作,心须从基本建设一开始就把这项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早抓、早落实,为确保化工试车一次成功创造条件,投产后长周期正常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1 人员组织准备

建设项目在批准开工之前,应选择具有生产建设经验的、懂技术业务的领导人员,组建一个能够坚定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符合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要求的生产领导班子,以适应现代化工厂生产建设的需要。生产领导班子中至少有1名主要成员从建设开始就参加建厂的领导(主管生产准备),保证工程建设和生产准备的连续性。

建设单位从基本建设一开始就应设立生产准备机构,负责抓好各项生产准备工作。根据设计要求和改革精神建立适应生产装置特点的工厂管理体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设置管理机构。管理机构和生产指挥系统要逐步充实、完善,以适应各阶段工作需要。对引进装置,其外事机构要配备业务能力强的专业人员,以利掌握外事主动权。切实抓好生产队伍的组建工作。按设计定员和岗位技术标准从同类型老厂中选调或聘用一部分有组织管理经验的干部和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专业对口的技术人员、工人为骨干。生产技术骨干要在工厂筹建时进厂,参加技术谈判、设计审查、施工监督和生产准备工作。操作工、维修工主要应从中技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中招收,经过考试择优录取。主要岗位的操作、维修人员,要在工厂安装竣工前半年按人员配备计划进厂。

2 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的任务是使生产人员掌握所有生产装置的技术,主要应在工艺操作、工艺控制(仪表联锁及分析),设备维护使用、安全等四个方面下功夫,达到能独立指导和处理各种技术问题的要求。从生产准备一开始,就必须把技术系统建立起来。

2.1 配备技术骨干,建立技术责任制

工厂要及早配备工艺、仪表、电气、机械、分析等方面的专业技术骨干,并签订责任书,坚持一贯制,对本专业的技术准备工作负责到底。

2.2 参加设计会审、完善工艺及工程设计

生产人员在熟悉掌握生产工艺的同时,要重视工程技术,熟悉有关的标准规范,及时发现设计、安装中的问题,配合设计、施工部门完善设计施工。

2.3 编制各种技术规程、开车方案和资料

根据设计文件,结合现场实际,参照国内外有关技术资料,工厂应编制以下重要规程和方案:

①公用工程运行规程,包括锅炉、供排水、循环水、脱盐水、电、仪表、气等。②生产装置的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从自控仪表角度来写、应附仪表控制回路及联锁信号系统逻辑图)。③大机组运行规程,包括大压缩机、大泵及相配套的透平、油系统、真空系统等。④工厂安全技术规程及各装置、各岗位安全操作要点。⑤分析规程,包括化学分析和器械分析。⑥机械设备维修及检修规程,包括备机管理。⑦电气设备维护检修规程,包括信号、联锁运行及维护。⑧自控仪表、联锁维护检修规程。⑨各种开车方案,包括设备清洗、管道清洗、吹扫、单机试车、联动试车、气密性试验、置换、触煤装填、烘炉、化工投料试车等。⑩紧急事故处理方案。

2.4 技术规程和开车方案,应组织有关专家讨论,须经总工程师审核、厂长批准。

3 全员培训

全员培训要求全厂领导干部、专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至每个职工(尤其是分析、化验和机、电、仪修理专业人员)都必须经过专业训练,考试合格才能任职或上岗,这是生产准备工作的中心环节。全员培训的目标是从抓思想建设、队伍素质入手,培养一支能满足一次试车成功的过硬队伍。在培训中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要着眼于队伍训练,练思想、练技术、练作风,若练一次开车成功的本领,掌握工艺操作、掌握工艺控制、掌握设备维护使用、掌握安全。对设备要做到“四懂三会”,即懂结构、懂原量、懂性能、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在全员培训的同时,对生产指挥人员及生产技术骨干应重点培训。生产调度人员、车间主任、专职工程师、中控值班长等主要技术骨干应进行“全流程培训”,建立系统观念,加强系统管理。机、电、仪修,分析、化验等特殊工种培训周期長,难度大,这些人员应早进厂,早培训,并应参加设备检验、安装调试,掌握维修、分析化验技术。强化培训,保证培训质量。在建设阶段,工厂要集中精力抓好人员培训工作,应根据建设工期,制订培训计划,保证培训时间,保证培训质量。严格考核制度,促进培训工作。在上岗前,专职工程师由厂技术部门主考任职;值班长、岗位操作工、维修、分析化验工由车间主任会同安全部门主考,经考试合格后颁发安全操作证方能上岗。

4 安全准备

大型化工装置的安全工作是一个复杂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对安全试车及安全生产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安全准备。

安全准备要着重从工厂生产装置的实际出发,研究其危险性的来源及特点。在安全准备工作中,要认真贯彻以下三条原则:

4.1 积极推行全员预防性管理,采取有效的预防性措施。

4.2 实行早期隐患检测,做到早期发现和早期处理。

4.3 搞好人身安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建立厂和车间两级安全组织,配好称职的安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各级安全员。要对每一套装置进行分析研究,明确各个部位可能发生危险的因素和危险的区域等级,编制厂、车间两级事故处理方案,在事故预想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制定各种相应措施。要把防泄漏、防明火、防静电、防雷击、防电器火花、防冻裂、防残氧、防窒息、防震动、防违章、防误操作,作为执行安全预防方针的主要内容。

5 物资及外部条件准备

要指定专职人员,根据设计要求,掌握试车所需原料、燃料、化学药品、润滑油脂的品种、规格、数量、技术标准、包装形式、贮运条件,落实供货渠道,签订供货合同。根据需要提出剖析研制要求。进厂的化工原料及其他物资根据其特点要有妥善的贮存保管措施,避免损坏、丢失和变质。

6 管理准备

根据装置的特点,制定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科学管理制度,在全厂开始单机试车前经厂领导批准后,印发给有关人员学习熟悉,在试车中严格执行。各职能科室都要订出各自为生产服务,为基层服务的职责范围;科、室和车间负责人,各级职能人员,都要制定出责任制。辅助车间要制定为工艺服务的相应责任制,操作、机、电、仪修、分析工都要制定岗位责任制。

生产单位要组织生产人员早上岗,主动配合施工单位搞好工程扫尾、“三查四定”(三查即查设计漏项、查工程质量及隐患、查未完工程量;四定即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定任务,定人员,定措施,定时间限期完成)、单机试车和联动试车,及早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12.化工系学生会工作总结 篇十二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市场所具有的开放性、自主性、竞争性等特点将进一步显露出来。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带来社会变革的最大特点之一, 就是加速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就业竞争, 一方面企业用工自主、劳动者竞争上岗, 这就使企业对劳动者的挑选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对求职人员素质能力的选择更加严格, 另一方面, 随着竞争的加剧, 要求从业人员从技能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 从简单能力向综合能力转变,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赢得成功。

一、实践教学是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应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在理论教学上要以培养对知识的应用和学习的能力为核心, 在实践教学上尽可能结合岗位工作的过程与要求进行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 尽可能地让学生在现实职业岗位的环境中进行训练, 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敏锐的信息意识和及时吸收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最新成果的能力, 逐步养成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能力培养的有力保证

(一) 改善实践教师队伍学历及知识结构

根据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结合实验人员的实际, 采取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职与脱产相结合、长班与短班相结合等多种形式, 大力开展二次教育, 是提高实验室人员队伍素质最经济、最有效、最可行的措施。学历培训可从两个层面展开, 一是推荐已具备本科学历学位、有培养前途、热爱实验室工作的年轻人攻读在职研究生, 培养一批稳定的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技术骨干, 为实验室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外出进修, 为现有的工作注入新活力。21世纪高科技竞争的时代, 培养人才的模式已由知识型向能力型、素质型转变。工科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亦越来越高。知识单一, 工程设计能力低, 不熟悉新型仪器, 不会现代化教学工具, 必将制约着实践技术人员去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更别说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的科技人才。派遣实践教师外出进修, 学习企业的质量标准及其它院校在实验教改运行中的先进经验, 结合化工类学生就业岗位的需要, 我们开展了职业资格的培训, 使学生在毕业时拿到至少一个职业资格证书。几年下来, 实验室“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0%, 实验室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5%, 实验室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0%。形成了一支实验技术高且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梯队。

(二) 积极参加教学、科研工作, 提高业务水平

实践技术人员除完成日常的实践教学工作外, 还参加实验方法的研究和实验技术的改革与创新, 在更新实践教学手段上下功夫, 使自己所掌握的技术不断进步, 以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另外, 还积极鼓励实践技术人员参加科研和技术咨询活动, 尽量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其中, 我系已有多名教师被聘为企业的技术顾问, 参与到化工的实际生产操作中去。

三、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特征进行高职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改革要适应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就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课程教学体系。努力做到四个“有利于”:有利于激发学生形成认知活动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知识迁移、学用结合等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有利于引导学生培养科学的工作和学习作风及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整个学科体系全面而又深入的理解。在构建中应注意到如下一些问题。

1) 实践教学应根据化工专业特点和专业教学体系的特点, 建立独立的、系统的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体系。我院在实践教学中强调以提高能力为中心,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设备, 采取课堂教学、专题讲座、总结研讨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建立了以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新模式。这种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立应更能充分地发挥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势, 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2) 实践教学应该把教学内容的优化放在改革的首要位置。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学内容的改革, 实践教学也不例外。教学内容的确立, 除应符合课程体系的要求, 还要与学科专业教学体系相吻合, 相配套。要有层次, 避免重复。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内容的比重, 使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变为实验教学改革重要日常工作。

3) 实践教学应该增大教学的开放程度。实践教学的实施总要受到学时、实验室及设备条件的限制, 但是有限的教学条件可以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变封闭为开放, 让学生能自由地接受职业能力培养。可利用课内外时间适当地介绍一些实验技术和方法发展史, 以及科学方法论, 使学生能自觉地在自然辩证法的理论指导下上实验课, 增大思想的开放性。可围绕一个实践中心课题, 提供充分的实践实验设备, 设置多个不同实验方案,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自己去查阅有关资料, 了解装置的工作原理、技术指标和操作使用要点等, 选择并制定最佳实验方案, 自主地控制难度和进度, 循序渐进地提高技能和能力。还可以把实验的课堂教学内容扩充或深化, 转变成为第二课堂或课外活动的内容,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教学成果。

摘要: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 最重要的途径就是逐步改进和提高现有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水平, 改革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文中通过阐述实践教学是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指出要从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模式、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实施开放式教学等方面培养职业能力。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培养,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邹林斌.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运行机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上一篇:探索月球奥秘教案下一篇:在欢迎晚宴上的欢迎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