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基本礼仪培训

2024-06-25

幼儿教师基本礼仪培训(精选12篇)

1.幼儿教师基本礼仪培训 篇一

教师面试基本礼仪

一、站姿

教师在面试过程中表现得最多的姿势就是站姿。良好的站姿能衬托出美好的气度和潇洒的风度。正确站姿的基本要求是:抬头、双目向前平视,面带微笑。双臂自然下垂,或相搭放置腹前。躯干挺直,身体重心在两腿中间,不偏左也不偏右,两腿直立。男士自然开列,女士双膝靠拢,做到挺胸、收腹、立腰。不良的站姿:站立时缩脖、塌腰、耸肩,双手放在兜里或插在腰间。

二、坐姿

正确的坐姿给人一种安祥庄重的印象。正确坐姿的基本要求是:入坐时要轻要稳,双肩平正放松。女士双膝靠拢,男士双腿自然开列。女子入座前若是裙装,应用手稍拢一下。面带笑容,上身自然挺直。坐在椅子上,至少应坐满椅子的三分之二,脊背轻靠椅背。起立时,右脚向后收半步,而后站起。谈话时,身体不东倒西歪,不前倾后仰。上体与腿可以同时侧向对方。不良坐姿:两腿过分地叉开或长长地伸出去;跷起二郎腿;将双手放于臀下;腿脚经常抖动。不仅仅是教师面试礼仪,其他行业的面试礼仪也很重视坐姿。

三、目光

在面试过程中,应面带真诚的微笑并适度地注视对方的眼睛,这是一种最起码的礼仪要求。这样做,不但将自己的心情、思想传达给对方,同时也能从对方的眼神中获取正确的信息,从而达到心灵交流。具体要求是:目光要坦然亲切,与人交谈时,目光应该注视对方,不要躲闪或游移不定。目光注视对方眼睛到下巴之间的区域。

当然,教师面试礼仪远不止我以上谈到的这几点,还有诸如步态、交谈以及着装等一系列问题,在这里取三点相对重要的拿出来说明。其实不仅是在教师的面试中,在任何面试中都应该对礼仪问题做到绝对重视,给考官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即所谓的首印效应能为面试成功大大加分。

仪容礼仪

一、服饰的要求

服饰应整洁、素雅、自然大方。这是教师着装的基本要求,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环境的要求。教职工不应该把穿着打扮看成是个人的事,而应与自己的事业联系在一起,让人看着舒服。

1、整洁:整整齐齐、干净无异味、无异物粘附。

2、素雅:色彩不俗艳,不杂乱,款型端正、大方。

3、自然大方:和谐而得体,自然而朴实,下身深色,上身浅色为宜。

二、仪容的要求

1、勤换衣、勤洗脸。

男士要勤刮胡子,女士要适度使用化妆品,化淡妆。

2、保持口腔清洁,刷牙,防止口臭。

3、头发要适时梳洗,发型要大方得体。

男士前发不覆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

女士前发不遮眼,不染彩色头发,不留长指甲,不染彩色指甲油。

举止礼仪

一、站姿——挺拔、自然

教师在面试过程中表现得最多的姿势就是站姿。良好的站姿能衬托出非凡的`气度和潇洒的风度。正确站姿的基本要求是:

1、抬头,双目向前平视,面带微笑。

2、胸腹距离拉长,双臂自然下垂,或相搭放置腹前。

3、躯干挺直,身体重心在两腿中间,不偏左也不偏右,两腿直立。

男士自然开列,女士双膝靠拢,做到挺胸、收腹、立腰。

不良的站姿:站立时缩脖、塌腰、耸肩,双手放在兜里或插在腰间。

二、步态——从容、平稳

正确的步态给人一种自信稳重的印象。正确的步态要求是:

1、双目平视,面带微笑,跨步均匀,上身挺直,步伐稳健有节奏感。

2、双膝靠近,两腿的内侧落地时轨迹近于一条直线。

三、面部表情

教师应该给人的感觉是和蔼、亲切,所以老师在讲课过程中要保持微笑。

保持微笑的表情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

四、手势

手势指通过手和臂的动作变化和造型来传递教学信息、表情达意的一种特殊的体态语言。恰当的手势能正确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反映了教师良好的职业素养。

2.幼儿教师基本礼仪培训 篇二

关键词:小学体育,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如何使教师尽快地理解新的课程理念, 用新的思维和具有创意的教学方法, 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已经成为“十二五”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区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 分院以转变教师观念、增强课改意识、拓宽视野为着力点, 切合实际地开展师资培训。分院根据教师发展情况, 将其分为四个阶段:0~3年教龄的新教师培训, 3~10年为青年教师培训, 10年以上为成熟型教师的岗位培训, 优秀青年教师及骨干教师。

一、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 自己的特色和特点是什么?“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 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靠什么?这里面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就是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这是一名高素质体育教师的真本事。因此, 我们必须努力提高全体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 这是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的必备条件, 更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对体育学科的课程性质作了明确的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以学习体育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 以增进学生健康,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体育课必须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而且要有适宜的负荷强度。”身体练习不等于身体活动, 身体活动是先天就具有的本能, 是随意的行为。而身体练习则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和方法, 这种手段和方法就是我们所说的运动技能, 它是体育课上身体练习的主要手段, 也是体育课程教学其他功能的载体。

三、体育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要求我们必须有正确的导向

中国教育学会学校体育研究会提出了九条对中小学体育课的基本要求 (以下简称《要求》) :

1.教学指导思想正确, 能依据体育学科的性质、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从实际出发, 正确地贯彻《体育 (与健康) 课程标准》的精神, 促进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健康深入的发展。

2.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操作性强, 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可以进行检查和评价。

3.教学内容的选择, 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发展需要, 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性质、特点和价值, 教材处理得当, 主要教材具有适宜的技术难度和较强的教与学因素。

4.教学设计科学, 教学分段合理, 教学组织严密, 教学方法有效, 教学步骤;运动负荷适宜, 对各项练习的时间、次数及强度能做出科学的具体安排;场地、器材、教具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利用, 经济、实用、有效、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

5.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的实际需要, 正确、有效地运用接受式学习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 使教和学的积极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课堂教学评价中, 能够正确地运用激励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及其他评价方法, 给学生以及时、真实、明确的学习反馈信息。教与学的一切活动, 都要以有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

6.能够正确地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的关系, 既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解决好教学中的共性问题, 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体育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又能关住学生的个体差异, 做到因材施教, 区别对待, 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用。

7.能够以运动技术与身体锻炼为载体, 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 把几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之融为一体。

8.能够较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基本功。如口令清晰、洪亮;示范正确、优美;讲解简明、易懂;保护帮助合理、到位;指导练习与纠正动作错误有效、得法;队形调动便捷、合理、到位;指导练习与纠正动作错误有效有效、得法;队形调动便捷、合理;课堂常规贯彻认真、得当;安全措施得力、有效:突发事件处理及时、正确等。

9.农村学校的体育课能够针对农村学校的场地器材与学生的体育基础等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展教学活动, 尽可能地使学生能够学到必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身体得到有效的锻炼, 体育意识与心理得到一定的培养。

其中明确提出了“运动技能”在中小学体育课中的重要性。该《要求》指出, “近一个时期来, 出现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 有些体育课不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教学手段, 不以运动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并提出“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与发展学生的身体, 既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 又是体育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 同时也是实现体育课程其他目标的主要载体”。

四、关注常态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教研部门对课堂教学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导向要有利于常态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在关注评优课、观摩课等课堂有效性的同时, 更应长期关注日常教学的有效性。开展评优活动的目的, 不是仅为评出各种奖项。其核心目的在于激励教师, 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法手段以及体育器材等方面不断进行研究、探讨与创新。激励教师将好的方法与成功经验不断总结积累并应用于实践, 还原于日常教学。将评优的成果应用于日常教学, 这样的研究才更加有价值、有意义。

为了让教师们对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有更深的理解并渗透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多次组织教师学习与座谈, 通过互动式的学习交流让教师们把自己的教学体会、想法、困惑、见解和教学经验说出来大家再进行讨论, 不拘形式、自由组合、畅所欲言、相互补充, 最后达到共识。

下面就是青年教师培训实例的几个过程片断。

1.本节课采用讲练结合、分组讨论、互助学习等组织形式。既是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又使学员亲身体会并在讨论中谈谈自身的感受。

2.本节课在整个新教师培训过程中是一个综合性、总结性的内容。对学员前期教学文件制定、教材分析、目标制定有检测效果, 并对出现的问题予以辅导纠正。

3.课前让学员谈谈实际教学中还有哪些课堂设计方面还不清楚的容, 各组还选出代表发言。

要求:前面小组提过的问题, 后面小组不再重复。

以下就是发言提纲。

(第一组)

A.个别学生、学困生不好教 (你说你的他干他的) 。

B.谎称伤的, 装病怎么办?

C.队列稍息动作不同年级不同教法标准如何规定?

D.游戏比赛中, 个别学生失去兴趣不爱参加怎么办?

E.教师要求不在点, 不能即使找到动作错误问题所在。

F.后抛实心球中, 如何不借助教具纠正学生头后出手角度。

G.语言组织不规范, 不熟练。

(第二组)

A.行进间齐 (跑) 步走时向左看齐还是向右看齐?还是向内侧第一学生看齐?

B.教案里生理负荷的图形是课前写还是课后写?怎样测量算出?

C.对于低年级的学生 (一年级) , 怎样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第三组)

A.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的把握不清楚、不明确。

B.课上组织学生的方法、手段太少。

C.教案书写过程中, 对于组织图形, 图解不明确。

D.教案中, 教学计划表制订不清晰。

E.教师如何做到语言精简、精讲。

(第四组)

A.教师应对学生态度严厉还是温和?

B.教师上课时, 不能面向全体学生, 只能面向部分学生, 怎么提升?

C.怎样备家长?家校联系。

D.怎样纠正上操时大批量学生的错误动作?

E.对学情分析不准, 问题预设不全面。

(第五组)

A.特殊儿童在正常班里怎么办?

B.六年级学生即将毕业心里比较浮躁怎么教学?

总之, 在互动式学习讨论中教师们讨论的课题非常多, 学习场面热烈, 大家积极发言, 有争论、有共识, 在争论中得到提高, 在共识中寻求发展。但是, 新课改的实施仅靠理论说教是不行的, 还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论证和检验。有的教师是一包到底生怕学生学不会, 教学方法单一、枯燥、缺乏新意;有的教师是撒手不管毫无责任心;有的教师不知怎样启发学生思维, 调动积极性。再加上教师们对新课程理念支持下的课堂教学还没有真正的体验, 许多教师感到无从下手, 为课改的启动和实施带来了困难。为此, 我们组织课改指导组的老师和部分教学骨干一起设计各种类型的示范课, 由部分骨干教师执教, 并组织教师们对这些课进行分析、交流, 集中说课 (介绍自己怎样设计和构思此课) 、评课 (指出课中的优缺点, 指出这些课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 是否有可操作性, 并针对学校、学生情况合理地取舍) 、专家点评 (对这些课有无需要进一步完善、怎样改动进行了指导性的评价, 并根据课改要求和学校体育发展趋势, 指出今后体育教学的方向和培养目标) 。这样, 教师们不仅对新课改有了明确的认识, 而且还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上知道该怎样去教、如何让学生体验到愉快的体育, 如何培养起学生对体育的参与积极性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如何把课改新理念渗透到具体的教学中。

3.幼儿教师基本礼仪培训 篇三

为充分发挥校本教师培训的基本功能,全员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与专业水平,全面促进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我们有必要思考、探索、建立一个校本教师培训证书机制,从证书的发放、等级的确定、效力的规范等方面规范和完善校本教师培训工作。

一、证书发放等级

证书放发等级,指的是教师依据一定培训标准、完成相应培训内容、达到相应等级后所获得证书级别。给参与培训班学习且具备专业培训水平的教师发放相应的校本培训等级证书,既可以充分体现终身教育、终生学习等可持续性发展的现代理念,又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广泛参与校本教师培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根据当前校本教师培训实际情况并本着操作性、应用性、普适性等原则,校本教师培训等级证书应当分为普训级、提高级和研修级等三种。

普训级培训。普训级培训的主要对象是年轻教师,培训的重点是提高他们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实践能力和教育艺术水平。培训的内容主要是:教育教学主要规律与原则、教育教学基本方法、师德品质修养、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现代教育技术等。在学习提高基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要求年轻教师结合自己教学实践体会坚持撰写教学日志、教育心得等文章,为以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奠定思想认识、行为习惯和表达基础。参与了一定阶段的普训级培训,并且经过书面、口头、教学效果反馈等方面的综合检测,确认达到普训级培训标准要求的教师,可获得普训级校本培训证书,并可以申请进入提高级校本培训。

提高级培训。提高级培训的对象主要是中青年教师,培训的重点是培养他们教育创新精神和创新教学能力。培训的内容主要是:现代教育思想与教学理念、教育改革与实验知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生管理经验与技巧等。在全面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应当要求中年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体会积极撰写教改实验、管理育人、教学研究等文章在校内广泛开展交流或公开发表,并积极鼓励他们参与各种类型的课题研究活动,以强化其研究意识、提高其研究能力。参与了一定阶段的提高级培训,并且经过书面、口头、教育效果反馈等方面的综合检测,确认达到提高级培训标准要求的。可获得提高级校本培训证书,并可以申请进入研修级校本培训。

研修级培训。研修级培训对象主要是壮年教师,培训的重点是提高他们对实践经验总结和提炼概括的能力与行为。培训的内容主要是:中外著名教育家思想与观念、国内特级教师、教育名师的教育历程研究、学生典型个案研究,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系统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等。在辅导带领年轻教师的同时,应当积极主持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认真总结反思自己的教育经历与教育探索,撰写并公开发表相关的教育教学研究文章。参与了一定阶段的研修培训,并月。经过书面、口头、教育效果反馈等方面的综合检测,达到了研修级培训标准要求的,可获得研修级校本培训证书。

上述三种培训等级确立主要体现出普遍性、一般性原则,对于特别优秀的教师。也可以酌情提前进入高一级的培训级别。随着校本教师培训工作蓬勃有序地开展,其培训证书应当是全国通用有效的。

二、证书发放权限

培训证书的发放,直接关系到校本教师培训的效果质量和发展导向,关系到每一个教师的切身利益和学习欲望,因此,应当根据适度从严、分级发放、动态管理的原则,结合学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特点,对校本教师培训证书的三种类型发放权限应当具体如下。

普训级校本教师培训证书发放。普训级校本培训证书的发放权在教师所在学校。普训级培训证书的发放依据:一是培训时间,即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整地参加了相关的培训活动;二是培训成绩,即培训综合测试达到学校制定的合格标准;三是培训效果,即教学工作、教育质量明显提高等。普训级校本培训证书是一次性的,终身有效。

提高级校本教师培训证书发放。提高级校本培训证书的发放权在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提高级培训证书发放的依据是:一是培训时间,即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整地参加了相关的培训活动;二是培训成绩,即培训综合测试达到了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合格标准;三是培训效果,即学校出具的其培训后教育工作质量提高的相关证明。提高级培训证书实行动态管理,提高级校本培训证书有效期为10年,10年期间可以享受其应得的权益;10年到期后,可重新申请培训测试,合格后即可换发新证书,继续享受其权益,不合格,享受权益取消,重新申请参加提高级校本培训。

研修级校本教师培训证书发放。研修级校本培训证书的发放权在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研修级培训证书发放的依据是:一是培训时间,即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整地参加了相关的培训活动;二是培训成绩,即综合培训测试达到了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合格标准;三是培训效果,即学校、县区出具的其培训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质量提高的证明以及公开发表的文章。研修级证书实行动态管理。研修级校本培训证书的有效期为5年,5年期间可享受其应得的权益;5年到期后,可重新申请培训测试,合格后即可换发新证书,继续享受其权益,不合格,享受权益取消,重新参加研修级校本培训。

校本教师培训证书分三级发放,不仅体现出校本教师培训立足基层、培训基层、服务基层的培训理念,而且也充分表达出校本培训的权威性与严肃性。特别是提高级和研修级校本培训证书实施动态化管理,可以从根本上确保教师始终处于持续学习、不断进步的良好态状,促使校本教师培训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三、证书作用效力

影响校本教师培训有效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的具体作用和效力。如果校本培训的等级证书的作用足以影响教师的工资提升、职称评定、选聘任用,其效力足以说明其培训态度、学习质量、专业水平,毫无疑问,每一所学校都会非常重视此项工作,每一位教师都会积极参加培训工作。

目前,一个必要性、操作性、可行性的办法,就是将校本教师培训证书与教师的学历证书、外语证书、计算机证书、教师资格证书一样,作为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职称的一项硬性资格。具备了相应等级的培训证书,方可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没有相应的等级培训证书,不得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具体办法如下:参与普训级校本培训,获得普训级培训证书,方有资格申报初级专业技术职称;参与提高级校本培训,获得提高级培训证书,方有资格申报中级专业职称;参与研修级校本培训,获得研修级培训证书,方有资格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为了彰显校本教师培训的持久性,体现终生学习的现代理念,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实施校本培训证书动态管理制度。取得了中级、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仍需不断地参与校本培训。如在中、高级专业技术任期内失去了提高级或研修级培训证书,其专业技术职称应低聘一级(即高级自动低聘为中级、中级自动低聘为初级),工资也相应降低一个级别。待重新取得了原有的培训证书级别后,专业职称即可恢复原级别,工资也自动恢复原级别。

校本教师培训,从其培训主体、培训场所、培训途径和培训需求来说,是学校的组织行为和教师的学习行为,但这种行为必须要有明确的培训政策、具体的培训指导和科学的培训制度做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在源头上真正激活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在制度上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校本教师培训,才能在政策上明确保障教师的应有权力和利益,才能在形式上丰富和拓展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否则,校本教师培训将会失去应有的培训意义与价值,要么落入盲目跟风、徒有形式的怪圈,要么陷入骤起骤落、自生自灭的泥淖。

4.教师基本功培训心得 篇四

娄底一小邹艳

通过这次教师基本功培训,我更清楚地认识到新时期要当好一个合格的教师就做到下列几点:

一、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新时期的教师应对教育对象实施影响的同时,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地学习有关知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素质,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学生中树立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

二、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

教师作为一个教育者,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好与每一个学生的接触,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与学生“打成一片”。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进行因材施教。对学生要注意语言分寸,多鼓励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做到教师尊重学生,学生尊重教师,搞好师生关系。

三、更新教育观念

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再教学生再学,老师不教学生不学的过程。多少年来一直没有改变,而未来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常规,使要学生学习变为学生要学习,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主动探究,掌握学习的方法。一旦当我们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变化,再加上采用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技术,学生的负担就会有所减轻,学习的兴趣也会真正萌发。

5.教师基本教学技能培训心得 篇五

有幸于2015年加入技校教师队伍,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并于8月26-28日参加了教学基本技能培训,受益匪浅。

本次教学基本技能培训从职业教育理念、实践教学模式、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实习课教学环节及备课、编写教案、授课、布置作业与批改、课外辅导与答疑、考查与考试六大基本教学技能等几方面全面、系统的阐述了职业教育的核心与关键,归纳了新任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从业基本素质。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作为其参与主体,职校学生知识体系和学习意识较为薄弱,加上其自身年龄偏小,成长环境复杂,更易受外部环境中不利因素干扰,教学工作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而作为职业教育另一参与主体----教师来说,教学的重点不仅在于教书,更重要的是在于育人,如何通过基本教学环节中潜移默化的系列互动,传授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智能,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培养学生持续不断获取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就成了技校教师更为重要和更有挑战性的课题。自此,教师的职能不再仅限于传道、授业、解惑,更多的,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家长、朋友、领导者,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成长,带领他们从技校走出去就能成为对家庭负责任,对社会有贡献的基础性人才。

技工学校实践教学的主要模式有实验课、实训课、实习课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课四种,不难看出,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实际工作岗位上的操作者与生产者,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深入研究和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目标和自身实际,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地将知识点展现在学生面前,并通过实践和指导一系列不断重复和循序渐进的过程将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夯实,实现最终教学目标。

和传统教育类似,职业教育基本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教学法、启发教学法、演示教学法、谈话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示范操作法、指导操作练习法、精讲-问答-点评三环联动教学法、视听展示-分组讨论-教师导控联动教学法等,和传统教育略有不同的是,职业教育对操作能力的特殊要求更强调了讲授指导、示范指导、巡回指导和结束指导的作用,正是这些强化动手能力的实习课教学环节配合了基本教学方法,使职业教育得以高效的开展着。

生产、操作工人位于职业金字塔的底端,他们数量庞大,涉及到我国国民生产的各个领域,其重要性不容小觑。而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虽然历经数十年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和德国、新加坡等职业教育体系相对完善的国家比起来还有很大的差距,而这些差距也正是造成中国劳动力供求关系不平衡的主要矛盾。庆幸的是,国家现今对职业教育的基础性地位越来越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强调要加强我国职业教育工作。因此,我们更应该抓住机会,克服困难,发挥优势,从我做起,严格遵守国家、行业和学校的各项规则,凸显和强化自身“为人师表”的示范性作用,把学校技术教育事业做强、做大,为社会输送更多有用的人才。

6.教师基本功培训心得体会 篇六

教师基本功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基本功培训心得体会

为了迎接这次教师基本功大赛,我们此路小学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基本功培训,培训中我用心去领悟他们的观点,吸取精华,他们的教学理念很新鲜,课的设计十分精彩。我想这和他们高深的文化修养是分不开的,听过看过之后我也受益匪浅。

首先由王艳老师讲解课件的制作。我听后收获很大。课件的制作,对于我们青年教师来说是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功。通过她的介绍,我懂得了课件的制作还有这么多学问。王艳老师主要讲了六个方面的问题:1.自制教学课件展示。2.教学课件概念与理解。3.课件的特点。4.课件的分类。5.开发工具。6.怎样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讲解细致,通俗易懂。给每位教师一个难忘的学习机会。重点讲解了 怎样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以前我在制作课件时,只是制作比较简单一些的,制作完之后还不完整,封面设计不知该怎样制作,通过学习之后,制作幻灯片的知识已经基本掌握,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以便适应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然后由李月萍老师做语文学科的基本功汇报。李老师是我们铁岭市师德标兵,是此路小学的骨干教师,个人素质比较高。首先介绍如何推荐一本书:1.说说读书的好处。2.作者简介。3.内容简介。4.推荐的理由。她主要介绍两本书,一本是魏书生著《班主任工作漫谈》,另一本是苏霍姆林斯基著的《给教师的建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了她精彩的介绍,看了她写的绝妙,更主要的是掌握了推荐书籍的方法,真是收获不小。然后介绍怎样说课,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语言生动,精炼。

王崇艳老师是一名年轻有为、成绩卓越的教师,她汇报的是《语文教学标准》解读,理解透彻,清晰易懂。周芳竺老师是一名新参加工作的老师,但她很有能力,运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去教育教学,这点令我敬佩。这次她讲授的练习题的设计有六种令我耳目一新,这六种方法分别是:

一、兴趣性练习。

二、分层性练习。

三、探究性练习。

四、生活性练习。

五、开放性练习。

六、应用性练习。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特征、认知水平合理采用练习方法,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还有其他几位年轻有为的教师也做了不同学科的汇报。总之,这次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作为教师,我体会到要终身学习,平时要勤读书、勤思考、勤动笔。只有及时地充实自己,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7.台江苗族礼仪文化的基本特征 篇七

一、民族性

苗族自从迁居台江以来, 他们在共同的时空范围、共同的经济生活和共同的地域环境下生存, 其礼仪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一) 台江苗族礼仪文化以语言和仪式的方式传承和发展。由于苗族有语言无文字, 苗族先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诸多文化形式都无法通过本民族文字加以记述, 因此, 台江苗族礼仪文化自产生之日起, 都是以语言为唯一载体表达出来, 以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传承和发展。例如, 苗族先民在岁首节日中使用的芦笙曲就是由苗族语言词汇汇编而成的, 其中一个苗族词汇就是一个芦笙音符。又如苗族在举行黑鼓祭时使用的各种祭祀隐语是由苗族的习俗语言组成的, 其中的信仰文化更是通过仪式和语言的方式展示出来的。因此, 依靠语言和仪式的手段传承民族文化, 是台江苗族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根本性特点。

(二) 台江苗族礼仪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农耕文化。我国苗族是一个典型的农耕民族, 台江苗族礼仪文化从形式到内容、从传说到具体仪式、从举办时间到具体活动内容都体现出了鲜明的农耕文化特色, 尤以节日礼仪最显著。例如, 从内容上讲, 吃新节讲述了苗族民间谷种的起源及人们采摘稻橞和随意下田捞鱼, 姐妹节讲述了姑娘们在田间林地团聚或游方的情景;龙船节描绘了水手们背蓑衣戴斗笠划船比赛的状况。从时间上讲, 台江苗族多选择在农闲或岁首时节举行节日活动, 节日日期主要依据自然时序和庄稼生长的特点决定, 上述这些现象充分体现了台江苗族节日礼仪文化与农业生产密不可分。台江苗族在举行祭祖仪式时喜用糯米饭、米酒、鸡鸭鱼等作为祭品。喜用糯米饭表明苗族社会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 粘稻等各种先进粮食作物还未在苗族地区普遍种植;喜好米酒说明在农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情况下, 苗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当贫乏, 遇事总是借酒取乐;喜用鸡鸭鱼表明在饲养业还不发达的台江苗族社会, 鸡鸭鱼是农户家庭唯一能够自给自足的农户产品。由此可见, 台江苗族礼仪文化具有极其深厚的农耕文化特色。

(三) 台江苗族礼仪文化具有浓厚的巫文化传统。从汉文献记载中考察苗族文化, 可以看到, 从蚩尤时代《国语·楚语下》记载的“民神杂糅”、“家为巫史”到“三苗”时期《尚书·吕刑》记载的“相尚听于鬼神”, 再到汉朝王逸《楚辞章句》中的“其俗信巫而好祠”, 等等, 都充分体现了苗族自古以来就有巫文化的历史传统。台江苗族礼仪文化, 我们能深刻体会其中的巫文化内涵。如在信仰礼仪、丧葬礼仪、婚姻礼仪和节日礼仪中, 台江苗族人民都需要根据习俗宴请巫师或歌师举行祭祖仪式。尤其在信仰礼仪中, 人们除了举行隆重的祭祀祖仪式外, 还要举行祭树、祭桥、招龙、祭嘎哈、洗寨和各种以祭神驱鬼为内容的占卜活动等, 这些巫术活动充分体现了台江苗族礼仪文化的巫文化传统。

二、祭祀性

台江苗族是一个具有浓厚巫文化传统的民族, 当地苗族人民普遍崇拜祖宗、信奉神灵。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时无刻不体现出对神灵的敬畏与尊重, 祭祀神灵成了台江苗族礼仪文化的显著特征。

(一) 信仰礼仪中的祭祀性特征。信仰礼仪的祭祀性特征主要通过黑鼓祭的形式体现出来。鼓社祭期间, 台江苗族以鼓社为单位举行全家族的祭祖仪式。根据1955年台江县人民政府初步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 在台江的覃膏、孝弟、德条三个乡镇的1552户家庭中, 人们举行鼓社祭时杀去393头鼓藏牛, 以当时每头牛平均100元 (按旧币折合) 计算, 共计39300元。每头鼓藏牛要喂三年, 每天每人割草花费的劳动力以0.40元计算, 三年合计169.676元。此外, 杀鼓藏牛时, 每家亲友前来送礼祝贺, 估计每头鼓藏牛平均礼物15元, 393头年约计5895元。在杀鼓藏牛的第二年又要杀鼓藏猪, 几乎每户杀一头, 也有一户杀两头的。据估计杀去的鼓藏猪大约400头以上, 以每头平均15元计算, 累计6000元, 以上共计达22万余元 (1) 。在台江的交汪寨, 总户数有196户, 1955年用48头牛在吃黑鼓时打架, 附近村寨有五千余人到场参观, 虽主事者在斗牛完毕后宣布接受党的教育, 厉行节约, 不再宰杀牯牛, 不按旧例招待亲友, 以免浪费, 但是还是有800多人在交汪苗族村寨吃住一晚, 仅酒饭就耗去8000多斤谷子。如果按照原有旧俗, 那么在交汪寨吃喝通宵, 至少会有3000~4000人 (2) 。

(二) 节日礼仪和婚丧礼仪中的祭祀性特征。如龙船节, 从龙舟制作到划船比赛, 自始至终贯穿一系列祭祀仪式。如砍树制龙舟时, 先请巫师“祭嘎西”、“请龙神”;开工造船时, 先杀鸡“祭鲁班”;制好龙船后, 要杀猪祭菩萨, “喊龙神归塘”;龙舟出行前, 先“祭嘎西”保证龙舟划行平安;龙舟到达比赛地后, 先到“龙塘”抛掷茅草“们勇”, 祈求当地龙神保佑平安;龙舟比赛节结束时, 杀“三牲”祭菩萨和祖宗, 等等。台江苗族举行婚丧礼仪时, 餐宴前人们都要举行祭祖仪式。届时, 先由主人在自家堂屋正中备好酒菜, 举行完毕祭拜仪式后, 所有宾朋方能就餐。特别在丧葬礼仪中, 台江部分地区有专门的祭祀芒筒芦笙队, 治丧期间人们通过芦笙手的表演寄托对死者的哀思。即使在日常生活中, 台江苗族民众在吃饭前也习惯用筷子取少量酒菜于地, 表示慰劳祖先。

三、地域性

台江苗族礼仪文化的地域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流行空间的地域有限性和流行时间的地域差异性上。

(一) 台江苗族礼仪文化流行空间的地域有限性特征。如节日礼仪, 台江苗族在举行节日文化活动时, 通常以某一个固定场所, 如某个平坝、山坡、河边、寨旁作为节日活动的集中地, 以此形成固定的节日文化空间。节日期间, 人们穿着节日盛装, 从四面八方赶来, 汇集在一起举行节日文化活动。在节日参与者中, 有的来自邻近村寨, 有的来自邻近乡镇, 有的来自邻近的县或省, 其人数之多、场面之壮观常为汉族地区所罕见。在信仰礼仪、婚姻礼仪等活动中, 台江苗族民众常常聚集在斗牛场、芦笙堂、游方坪等固定地点举行斗牛比赛、跳芦笙比赛和游方活动, 礼仪文化活动的地域性特征较明显。

(二) 台江苗族礼仪文化流行时间的地域差异性特征。台江苗族礼仪文化在流行时间的地域差异性上, 尤以节日文化最突出。在台江苗族地区, 并非全体苗族都在同一时间举行同样的节日活动。相反, 往往每一节日只流行于某一地区或部分地区, 甚至同一节日举行的具体时间也会因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据调查, 台江巫脚交十月第一个丑日是大年的正日, 第二个丑日和第三个丑日为小年;宝贡乡在十月第一个及第二个子日, 先后过大小年两次;孝弟乡以十月第一个丑日为小年, 第二个丑日为大年, 第三个丑日为小年……革一、大塘、茅坪等乡只在十一月以后的卯日过一次苗年, 老屯乡在十一月辰日过一次苗年 (3) 。又如苗族姊妹节, 由于台江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其县境内各地庆祝姊妹节的时间稍有区别。在台江城郊、宝贡乡、巫脚交一带, 人们在每年农历二三月的任意一天过节;在革东、交下一带, 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过节;在施洞口一带,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过节;在孝弟乡一带, 人们过节的时间则推迟到每年农历三月底四月初。

四、群体性

台江苗族礼仪文化是当地苗族民众在共同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发展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 是广大苗族民众共同的民族标志, 具有明显的群体性特征。这种群体性特征主要体现在礼仪文化主体的行为方式、礼仪文化活动的参与人员和礼仪文化的文化层次三方面。

(一) 台江苗族礼仪文化主体行为方式的群体性特征。台江苗族以支系和宗族为单位聚族而居, 形成同姓村落———鼓社, 他们常常以鼓社为单位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如信仰礼仪, 苗族民众以鼓社为单位, 以鼓头为核心, 在祭师的主持下举行家族式的集体性祭祖活动。人们在祭祖活动中遵守共同的仪式和程序, 祭祖仪式是一个以家族或氏族为中心的集体性行为活动。在招龙、祭嘎哈、洗寨和各类占卜活动中, 除了主持人员祭师或歌师外, 还需有相关人员参加, 参与人员必须听从祭师的指示, 在祭师的指导下行事。在丧葬礼仪中, 一个家庭亲人病故, 所有家族成员前来帮忙治丧, 一切丧葬仪式均在祭师的主导下有序进行。在婚姻礼仪中, 从婚前游方、订婚, 到送亲、接亲, 以及婚后吃客饭和媳饭等, 都是十数人以上的群体性活动, 人们在此过程中还需遵循固定的婚姻规范。

(二) 台江苗族礼仪文化活动参与人员的群体性特征。除了祭祖礼仪、丧葬礼仪、婚姻礼仪外, 台江苗族节日礼仪的群体性特征也较明显。台江苗族在过节时, 除了增添饮食和添加服饰外, 他们更多地注重在节日期间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性文化活动, 如斗牛比赛、对唱情歌、踩鼓、跳芦笙、游方等。例如, 1956年过第一次苗年时, 台江巫脚交、巫脚南、巫梭、反排四个村寨在其交界地“松岔由”斗牛场举行斗牛比赛, 前来参加的观众就有1千多人。四个苗寨共440户, 平均每户约有3人参加。第二次和第三次苗年斗牛赛分别在番召乡附近的覃膏堡和九龙乡的交汪举行, 仅交汪斗牛当天就有近3千人观战 (4) 。

(三) 台江苗族礼仪文化属于普及型的群众性文化范畴。台江苗族礼仪文化是当地苗族人民的生活样态和民族意识的个性表达, 是广大苗族民众都熟悉、掌握和了解的社会文化形式, 它属于普及型的群众性文化范畴。从主体看, 无论是信仰礼仪、丧葬礼仪、婚姻礼仪还是节日礼仪, 其礼仪文化主体都是广大苗族群众;从内容上看, 所有礼仪文化的内容都来源于民众生产生活实践, 都为广大苗族民众认同;从普及性上看, 在台江县境内, 无论在高寒地带还是清水江边, 同一礼仪文化都为广大苗族民众所喜闻乐见。因此, 台江苗族礼仪文化是当地苗族社会众人皆知的民间大众化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 台江苗族礼仪文化的上述四个基本特点表明, 台江苗族礼仪文化体现的是苗族农耕文化的传统精神, 承载的是苗族人民的历史积淀和民族风貌。台江苗族礼仪文化的价值在于彰显民族团结精神, 展示民族情感和人生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继焦.中国少数民族礼仪[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9.

8.F1车手培训指南之基本设置篇 篇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电脑的配置对于车子的成绩也有一定的影响。

首先,车手应该有一台能流幅运行F1C的电脑,因为F1速度很快,在一档内车速已可破百。如果赛车在200公里的时速下,画面停顿0.2秒,赛车已驶出了5.5米远。好在F1C对机器配置的要求不高。PⅢ1G.TNT2显卡,128M内存足可保证8辆赛车同场竞技的需要。

其次,车手需要一台17寸的显示器,这样才能得到开阔的视野,眼睛才不容易疲劳。F1C对于显示器并没有特别的要求,一台16毫秒的LCD也足以保证比赛时所需的流畅度与亮度。

对于模拟赛车软件来说,能为其配备一款方向盘是最好不过的了。

车手可根据个人经济实力,挑选购买自己中意的方向盘,但切记要购买三轴方向盘。即方向盘X轴、油门Y轴、刹车Z轴,

F1讲究的是在尽可能低的档位下,用尽可能高的转速来维持引擎最大输出功率。车手在弯中刹车的同时,轻踩油门,可使赛车在减速的同时,车手得到安定,也可保持引擎转速不至于下降的太快,以保证出弯时轮胎能得到足够大的加速性。

辨认三轴方向盘的方法很简单,进入windows控制面板,选择游戏控制器,进入属性界面。同时踩下油门与刹车踏板,如果与之相对应的指示条可以互不干扰的自由独立动作,那么可以认定是三轴方向盘,反之则是二轴方向盘。当然对于力反馈方向盘,大多数必须安装驱动以后,才能开启三轴的功能。

在购买方向盘后,并不意味着车手能立刻驾驭他,拥有价值上千元方向盘的车手不一定能赢过驾驶300元方向盘的车手,在赛车模拟中,处主导地位的永远是人。

部分车手在拥有了第一款方向盘后,会突然感到不会开车了,在一段时间的驾驶后,会弃用方向盘重回键盘,其实,在购入方向盘后,车手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磨合适应。

在F1C里,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赛道可作为车手进行方向盘适应性训练的场地,车手可紧贴大直道路边高速行使。以锻炼其走直线的基本技能;高速并紧贴T13弯内侧行驶,以锻炼在高速弯角内对方向的把握;美国站独特的超低速S弯适合车手锻炼方向,油门、刹车三者的配合能力。

下面简要的介绍下方向盘使用的量高境界,无辅助级别的方向盘使用要领。

模拟驾驶赛车级别中量高等级非属“无辅助驾驶”。“无辅助驾驶”的简称为“NO AID”。顾名思义,即为“车手”通过控制器在模拟软件中关闭一切在真实赛车上真实存在的帮助车手更加稳定控制赛车的电控系统以及在针对游戏而言的人为制作的帮助控制赛车的选项。

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很简单,但是其中的奥秘和困难却是让很多国内“车手”不敢接触NO AID原因。

我们以模拟驾驶F1赛车软件为例,在国际国内上目前被普遍采取的最多的软件就是F1C,最简单和通俗的NO AID模式在游戏中的设置就是F1-F11全部为OFF,我们以下面的表格为例介绍。

梅红色的部分在现实中是有的.但是对于无辅助模拟F1驾驶来说是不需要的。

自动换档:在真实F1中,自动换档大家都知道是不存在的,它的换档模式是通过方向盘后面的换档拨片通过电子离合器快速的在01秒钟之内进行手动档位的变化。而对于NO AID来说,车手需要通过自己操作方向盘上面的控制键来进行升降档。

防抱死刹车:对于民用车来说,ABS现在已经是标准配置了。可是如果赛车手还需要通过ABS来控制赛车,我想赛车比赛也就失去了它根本的意义,因此NOAID对于这个选项肯定也是DISALLOWED。

进入真正的无辅助驾驶NO AID

在国内的F1C联赛中,参赛人员有超过150人,在这150人中却只有不超过10个人拥有NO AID驾驶级别的能力。可能很多人会对此表示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也就是我们看见的红色区域中的黑色部分。这个禁区往往是很多车手不愿意涉及的。今天我们的重点也就是在这里。

TRACTION CONTROL(简称TC),即为大家所知的牵引力控制。它的工作原理简单描述是TC系统通过在一个或多个车轮在光滑路面上失去牵引时,为每个车轮均分配动力。这项功能完全自动操作,无须驾驶员的介入。

TC在F1的实际运用中最直接的表现即为驱动轮即使在面对相同赛道路面但是有不同的情况下,踏下油门,赛车的驱动轮会出现左右因为摩擦力不同导致不同转速造成SPIN的情况,而最为明显的部分在于赛车在进入弯道后,内外侧轮胎的转速、摩擦力不同,造成赛车的SPIN。因此F1在98年后重新引入了TC系统,目的是为了“解放车手”,让车手能将自己的能力和体力尽量不要消耗在防止赛车SPIN的基础上,可是当现在电子系统运用到赛车的各个部分的时候赛车也就失去了体现车手能力的意义。越来越将赛车变成了一个遥控汽车了。

做为模拟无辅助驾驶,目的就是为了让“车手”更加体会真实,感受快乐,领悟人生。很多车手惧怕NO AID的原因就是即使拥有一个价值不菲的控制器,但是一旦踏下油门赛车就不停的原地打转,对于自己除了没有关闭TC系统外已经得心应手的赛道,只要采取了NO AID模式甚至一圈也没有办法完整的完成,更不要说是取得非常不错的单圈成绩。因此,所有的车手都知道,对于NO AID驾驶F1C,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适应如何踩油门,如何控制驱动轮的转速,如何面对不同的弯角和速度采用什么样的档位。在这一切的如何下,就让很多车手退去了。而且对于NO AID的来说,还有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我们所说的“调教”,这个东西需要自己完全根据自身的感受来设定这才会是完整的NOAID。

也许会有人说真实的F1中不是还拥有TC么,你看雷诺的赛车在弯道中将TC的优势发挥得伶俐精致。是的,这点对于我们NO AID人必须承认,可是我们的依托不就是游戏么,游戏让我们不会有赛车撞击后的损失,不会有G力的影响,那么我们还剩下什么?只有NO AID才能释放出一个模拟车手的全部潜能。

9.小学教师基本功培训经验总结 篇九

为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适应当代教育的发展,科研室结合本校的实际,按照开学初制定的教师培训计划,认真落实有关计算机培训、钢笔字粉笔字培训、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程培训、业务素质提高培训的培训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以五项基本功为要求,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l、以规范促培训。教师的基本功是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每周一次的培训活动中,每位教师都积极参加,认真记笔记,从不无故缺席。

2、以测试促培训。由于教师认识到了基本技能的重要性,虽然白天上班没有时间练习,却能坚持利用晚上和节假日自学自练。由于认真组织五项基本功的培训和检测工作,五项基本功都取得了较理想的成绩。

3、以竞赛促培训。为了进一步巩固教师的基本技能,学校多次举行多种多样的比赛。

(1)坚持每年一次的教师教育理论和教材测试活动,并鼓励教师参加市里组织的继续教育考试活动;

(2)每学期开展教师演讲、朗读、说课、教案评比、习作大赛等活动,并进行教师基本功测试(钢笔字、粉笔字、简笔画),不断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二)以研促培,教研结合,促进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

重视教科研工作,以课题为载体的“教、修、研”结合的课题实验研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1、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读书笔记和资料袋,平时坚持自学,认真记好笔记;

2、认真组织,全员参加每双周一次业务学习;

3、每周二为集体教研和备课时间,互相交流教学经验、取长补短;

4、每学期开展教学开放日活动,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实现三结合教育的作用;

5、坚持组织开展校级公开课和示范课、集体备课、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专题讲座等。如在校内举行:“《务实创新、锐意进取》”、“《实实在上好每一节课》”、“《三段六步教学模式的探究》”、“《与新课程同行》”等讲座。

6、近年来,我校投入大量经费,选派校领导和学科骨干教师外出到大连、沈阳、丹东、兴城、铁岭和营口等地取经学习,领会省内最新教改动态,不断拓展教师的视野,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组织任课教师参加市、县举办的各种教研、观摩和交流活动;

7、结合国家级课题《培养小学教师科研素质的对策研究》、省级课题《新世纪小学科研型教师培养与队伍建设》,县级课题《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开展教科研知识、方法讲座。课题的研究增强了教师科研意识,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水平。

(三)鼓励教师学历进修,提高教师队伍学历层次

为了落实市教育局的“继续教育工程”,要求教师必须参加本、专科学历的进修。学校鼓励支持教师参加进修学习,为参培教师提供尽可能多的条件。有的教师函授学习与教学相冲突,学校领导妥善安排积极支持,让函授的老师放心参加学习。目前,我校教职工共计88人学历得到提高,其中大专学历83人,占95%;本科学历17人,占20%;本科在函35人,占40%。

(四)以信息技术培训为重点,加强培训学习工作力度

1、符合年龄要求的全体教师普遍接受以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教育信息技术培训。重点培养教师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和教育科研的能力,应用信息的能力。

2、我校每年都利用暑假及周例会时间,组织计算机专业教师对教师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培训。我校100%的教师取得信息技术一级证书,其中42人,近50%取得信息技术二级证书(骨干教师100%完成);

3、我校在2003年建立了校园网络,并拥有先进的电教设备,如大屏幕投影、实物投影等。今年,我校又新建设了电子备课室,这对教师在网上查阅资料、制作课件、备课、撰写论文等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

4、经过教师自己的钻研,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教学理论和技能,大部分教师具备了初步的计算机知识,在讲授公开课时都能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化多媒体授课。

(五)加强骨干教师梯队建设

实施“123”园丁计划,分别按教师总数的10%、20%、30%的比例建立市、县、校三级骨干教师梯队,并富有成效地开展培训工作,使一批有成绩、有影响的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成为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六)教师的量化考核

我校是全县进行教师量化考核最早的学校。从2000年3月开始,对全体教师的教学、教研、基本功、知识更新和科研工作进行全面的量化考核赋分,每学对教师的成绩进行排名并公示。

(七)提高认识、狠抓新课程培训

根据县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精神,我们把新课程师资培训作为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04届和05届的一年级全体任课教师全部参加新课标准的培训,本着“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我校教师100%参加了不少于70课时的课程标准与新教材培训。

在2004我县新课改的第一个学期,我校充分发挥了实验校的作用,承担了县新课标观摩研讨会,会上我校邓艳、高娜、孟艳、裴瑛玮等教师在数学、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作了观摩课,为全县新课改教师的教学起到了示范和引路作用。2005年学期末,我校教师邓艳、滕艳荣、侯丽艳在县新课程教师培训时,又作了经验交流和汇报。

五、培训效果显著

我校获省级科研先进学校两次,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已结题。我校拥有县学科带头人10名,市级学科带头人7名,省级培训教师4名,市级培训教师13名,县级骨干教师30余名;60多名教师撰写国家级、省级、市级论文400余篇,张思老师的语文课已获国家级、省级优质课;邓艳等教师获市级、县级优质课、说课数节。

六、继续努力,向更高目标奋斗

我校的继续教育工作虽然己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许多工作有待加强和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更加努力工作,为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而不懈努力。

(一)继续强化教师素质意识,使继续教育工作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继续加强学历进修管理,确保在2008年学历达标率为100%。

(三)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造就一批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四)深化教科研工作,形成“人人参与科研,个个都有课题”科研氛围,努力形成“学校、教研组、个人”为一体的教科研体系。

10.幼儿园礼貌礼仪的基本知识 篇十

1.培养耐心:让孩子学会耐心,有助于他应付各种需要等待的情况,比如幼儿园排队领点心或在公园轮流玩秋千。家里的饭桌是教育的好场所,你可以在分点心时对他说:“等你爸爸和奶奶拿到后,才能轮到你。”当孩子插嘴时,你应该轻轻提醒他,应该等别人说完后再说话。当然别忘了告诉孩子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是可以插嘴的,比如想上厕所、身体不舒服或求援时。

2.说“对不起”:对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学会道歉十分重要。让他明白有意无意弄伤他人或损坏了东西都得道歉。你可以这样引导孩子:“记得上次小明弄倒了你的积木,你有多难过吗?现在,你弄坏了他的玩具,如果你说声‘对不起’,小明就不会那么难过了。”

3.学会“叫人”:孩子们已经学会用“叔叔”、“阿姨”、“阿婆”等称谓打招呼了,家长可以在节日聚会时教育孩子如何正确称呼亲戚,遇见熟人时,家长应及时让孩子问候:“小兵,向王叔叔问好。”

4.学餐桌礼仪:应把重点放在基本原则上,不要强迫孩子去接受一堆的“可以做”或“不可以做”。

5.首先,教孩子正确的坐姿,不要歪着、侧着坐。给他一张舒适的儿童椅子、适合小手用的餐具。当孩子真正有了参与感时,他会努力学着像大人一样吃饭的。

6.其次,得让孩子明白,吃饭时不能吹牛奶泡泡、不能用鸡翅膀“搭积木”--告诉他,饭桌不是玩耍的地方,他不能影响别人吃饭。

7.最后,教会孩子如何拒绝不喜欢的食物。较好的做法是:故意给他一种他不爱吃的东西,引导他正确说出:“不,谢谢。”让他明白吵闹和做鬼脸是不礼貌的行为。提醒孩子享受美食后要感谢烧饭的人。许多孩子不喜欢长时间安静地坐着,不妨让他们在得到家长同意后中途离开。

8.学会感谢:收到礼物是件开心的事,但孩子常忘了道谢。如果你的.孩子当着送礼人的面拆开礼盒,该提醒他说谢谢。如果礼物不是当面给的,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挑一张美丽的卡片--学龄前儿童还不会写字,可以引导他在卡片上画画并签上名字。

9.尊敬长辈(称呼长辈必须用尊称、听从教导、体贴长辈、回家和离家的时候打招呼、有长辈陪伴身边时应请长辈先行、帮助爸妈做力所能及的事、如何对待成人的错误……)

10.行为习惯(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物归原位、爱惜物品、不浪费、和他人和谐相处、要和家长在一起、如何排解不良情绪……)

11.客人来访(引进门、邀入座、敬茶、对客人彬彬有礼、收到礼物要致谢、接待小客人……)

12.拜访作客(先约定、准时到、不乱摸乱动、上门拜访或慰问病人要带礼物……)

13.入园离园礼仪(主动和老师、幼儿、家长问好、道再见)

14.课间盥洗礼仪(照顾自己、谦让、物归原处……)

15.教学活动礼仪(学会倾听、积极动脑、发言举手……)

16.户外活动礼仪(排队、上下楼梯不推挤他人、不扒护栏、行进时有事需先出列、遵守游戏规则、在规定范围内活动、集合解散听口令、不趴堆、游戏时要谦让、玩过的玩具送回原处……)

17.进餐礼仪(餐前洗手、不挑食、不抢食、进餐不说话、不浪费、不发出吃东西的声音、自己送碗筷、饭后擦嘴漱口……)

11.幼儿教师基本礼仪培训 篇十一

关键词:成人教育培训机构 基本制度 建设 创新

一、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基本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基本制度是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是成人教育培训机构集体价值观、意识形态即组织目标、组织精神、组织风气、组织道德的重要体现。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基本制度由成人教育培训机构领导层集体讨论制定,并被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在机构内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

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基本制度也称为根本性制度,它是指在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组织发展和管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并直接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态度或行为的制度。如基本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奖惩制度、业务工作规范、道德行为规范等。由基本制度所派生出来的其他一切制度则是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的一般制度。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的基本制度决定着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管理的基本形式和运行机制。一般制度是基本制度的延伸、补充和完善,并为基本制度服务。

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活动,一般都要涉及人、财、物等多方面的因素,但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及其潜能的发挥,决定了一个成人教育培训机构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能力。许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的经验证明,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及其潜能的发挥主要是靠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基本制度的调动、激励和保持的。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基本制度的作用就在于它能够并且可以调节教职员工的行为,规范各种关系,从而形成稳定有序的工作秩序,调动整合各种积极力量,促使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的工作向着预期目标健康发展。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基本制度的建设涉及教学、行政、业务工作的方方面面,但直接影响教职员工的态度或行为并在管理和事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制度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一是先进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在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的制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前者涉及对教职员工的选用标准问题,即对教职员工的能力、水平、工作态度、工作业绩的评价;后者直接涉及教职员工的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这两项制度的制定和确立,制定得是否合理先进,决定着教职员工对自己职业行为的最终选择,决定着能否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稳定的教职员工队伍的重要导向。二是科学合理的岗位责任制、业务工作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制定科学合理的岗位责任制度、业务工作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对于提高教职员工的岗位责任意识、道德行为意识、为学生服务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是对教职员工进行常规性管理不可缺少的有效形式。所谓岗位责任制,就是把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的总目标细化或分解为个人目标的过程。岗位责任制明确规定了每个教职员工所承担的具体工作职责和任务,以及数量、质量的要求。业务工作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是对教职员工的思想道德、工作程序、工作态度、工作能力、行为规范等最基本的要求和规定,明确回答了教职员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有了这三项基本制度的约束和规范,并使之常态化,对于全体教职员工来说,一个可接受的行为模式和良好的校风就会形成。三是坚持不懈的培训制度。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的学习能力是组织能否发展的关键,一个组织内除员工主动学习和不断增长的知识不可替代,其他是没有什么不可替代的。成人教育培训机构要发展,就必须鼓励教职员工的发展。教职员工的发展是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教职员工个人的发展就没有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成人教育培训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系统的教职员工培训机制,如专人负责机制、专款专用机制,要制定年度详细培训计划等,切实把教职员工的学习和提高纳入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规划,并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去。建立教职员工培训制度,既满足了教职员工自身发展和成人教育培训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又促进了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以此推动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工作不断发展。四是严格的奖惩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 明确了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的用人标准、岗位职责以及行为规范的要求,还需要规定在什么情况下教职员工会受到奖励,在什么情况下会受到惩罚。没有奖惩制度,就沒有是非功过的标准,就会干好干坏都一样。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的奖惩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激励机制和行为导向,是调动教职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最有效手段。考核评价制度是对教职员工德、勤、绩、能、廉等全面的评价。其评价结果是对教职员工进行奖惩、岗位聘任、职称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没有严格的考核制度,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的其他制度就无法坚持和执行,而不能坚持和执行的制度就等于没有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实际上就是所有制度的监督和实施过程。以上几个方面的制度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任何一项的欠缺和不完善,都有可能造成管理上的失控。为此我们把它们称为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的基本制度。有了这些基本制度,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的各项工作就会步入健康有序的运行轨道。

二、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基本制度的创新与发展

稳定性是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基本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然而由于时代的发展和成人教育培训机构情况的不断变化,其基本制度也要适时进行改革与创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的社会职能和社会期望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要求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必须重新整合自己的队伍,积极应对新的挑战。而要整合好这支队伍,关键问题是要创建一种有利于成人教育培训机构人才的引进,人才的脱颖而出;有利于人才的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有利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方式创新;有利于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动力机制。当前要创建这样一种机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实行真正意义的聘任制。聘任制是成人教育培训机构普遍推广的一种用人制度。但由于一些主管部门政策上的支持不够、自筹经费缺乏保障等原因,一些成人教育培训机构虽然形式上实行了聘任制,但效果不够明显,甚至流于形式,政府办的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尤其是如此。而真正意义上的聘任制,是一种以目标、责任和能力为基础的聘任制度。这种制度首先要求教职员工必须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由身份管理变为岗位管理。其次,成人教育培训机构根据办学事业的发展和现实工作的需要,有权面向社会直接招聘教职员工。第三,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对教职员工有聘任权、解聘权,教职员工对成人教育培训机构有受聘权和拒聘权。这种真正意义上的聘任制打破了教职员工单位所有,不但从根本上解决了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问题,而且还大大增强了教职员工的岗位意识、责任意识、自主竞争意识,能起到优化教职员工队伍的作用。

二是实行岗位津贴制。岗位津贴制与聘任制是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动力机制中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聘任制,就没有岗位津贴的依据和标准;而没有岗位津贴制,聘任制就没有生命力和吸引力。成人教育培训机构主要经费来源是国家事业拨款,要真正改革原有的分配制度有一定难度。根据一些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的经验,在经济不能独立的情况下,要实行岗位津贴制,可先实行人员编制与工资、奖金总额包干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打破职称、学历、年龄等身份限制,完全根据岗位所承担的责任以及所需要的知识技术含量和劳动强度的大小等因素,制定岗位津贴标准。实行竞争上岗,按岗付酬,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做到在岗位、责任、业绩、贡献面前,人人平等。

三是实行有振动效应的奖罚制度。赏罚分明历来是人员管理过程中一个重要原则和激励机制。我们现在提倡的尊重个性就是尊重个人的能力、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发展离不开全体教职员工的创造性工作,离不开教学科研带头人和各个方面的骨干。为了充分调动校内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必须对那些在本职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或有重要创新的教职员工,给予重奖。如对在年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在学生调查中被评为优秀教师,对在具体业务工作中有所创新并解决了重要疑难问题,对在办学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进行重奖。所谓重奖,就是让受奖者感受到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并具有振动效应。这种奖励可以是精神的,但更重要的是物质上的。奖励的效果不仅是鼓励和鞭策获奖者个人,更重要的是对全体教职员工的激励,因此具有群体的轰动效应。此外,对在工作中出现失误的,且造成不良影响和损失的,要追究责任直至解除聘任。

以上三种激励机制是相辅相成的,缺少哪一种,都达不到预期效果。要进行基本制度创新,需要成人教育培训机构领导集体的智慧、意志、勇气和魄力,更需要外部大环境和政策的支持。上级主管部门要简政放权,支持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面向社会自主办学,也就是要进一步扩大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的自主权。要进一步完善和强化行政一把手负责制。成人教育培训机构行政一把手是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办学者和第一责任人,对怎样办学和办什么样的成人教育培训机构负有直接责任。行政一把手及领导集体应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对本机构的人财物等各种办学资源拥有控制权、支配权,有权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包括制度的安排和创新以及新制度的推进)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使其为办学目标服务。

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制度的创新将意味着改变原有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为了保证制度创新的成功,需要注意这么三点:一是基本制度的创新要符合全体教职员工的基本利益。一种制度能否成为合理有效的制度,归根到底取决于是否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是否有利于解放生产力。二是要充分考虑教职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一般来说,理性认可的事情人们就会赞成,就会去做,但过于急剧的巨大变化一旦出现,就会因超越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在制度改革与创新中,认识到這一点是非常必要的。三是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重视传统文化。制度创新一方面必然要受到原有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的限制,另一方面还必须冲破这些限制。这就要求在制度创新过程中,一定要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要充分考虑新制度如何与传统文化结合。结合得好坏,是检验新制度有没有生命力的重要标志。改革是为了实现某种目标,但改革必须从实际出发,做现实允许做的事,做现实可能做的事。

参考文献:

1、潘懋元、王伟廉主编:《高等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二章。

12.幼儿教师基本礼仪培训 篇十二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卫生部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专科医师培训标准》、《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住院医师培训相关文章73篇(1994年1月至2008年10月)和江苏省住院医师培训情况调查表。

1.2 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分析法分析住院医师培训质量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住院医师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框架。

2 影响住院医师培训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

分析住院医师培训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对培训质量影响程度的大小,将这些因素分为关键因素、重要因素和一般因素。在住院医师培训质量的影响因素中,培训基地、培训标准、培训过程管理是关键影响因素,组织管理体系、领导重视程度、培训师资、培训考核制度是重要影响因素,培训学员素质、培训支撑条件是一般影响因素。

2.1 组织管理体系对培训质量的影响

组织管理体系是影响培训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住院医师培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整个培训过程涉及到医院的整体工作。要做好此项工作,必须要有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专人负责、分层管理、责任明确,才能保障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立了院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并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和科室的职责,教育处负责培训的具体管理工作,人事处、医务处等职能部门参与培训的考核和评审工作;各科室强化了科室医师培训管理小组,科主任任组长,并落实培训责任老师,负责培训计划的具体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医院建立起各科室相互配合、通力协作、齐抓共管的培训组织管理体系,有力地保障了医师培训质量[3]。

2.2 领导重视程度对培训质量的影响

领导重视程度是影响培训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医学教育的特点是,不直接产生效益,不能立竿见影,其效果难以给予直观的评价。在目前各个医院希望快速发展的氛围下,难免会不被医院领导重视,但是没有领导的重视,医学教育就很难有较好较快的发展。自1992年起,在江苏省卫生厅的积极主持与协调下,全省住院医师培训工作逐步发展起来,但由于各地区领导重视程度、对住院医师培训认识程度的不同,存在各地区培训质量参差不齐、培训基地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领导比较重视的地区,住院医师培训工作开展较好,培训过程比较规范。江苏省的培训实践表明,只有领导重视和支持,才能为住院医师培训建立适当的倾斜政策,从而保证住院医师培训顺利有序地进行[3]。

2.3 培训基地对培训质量的影响

培训基地是住院医师接受规范化培训、执行住院医师培训计划、落实培训内容的主要场所,是影响培训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2.3.1 培训基地规模。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师必须经过严格、全面的培训,而规模达标的培训基地是培养出高水平医师的必备条件,培训基地的床位数、年收治住院病人数、年门急诊量是住院医师培训质量保证的关键影响因素。如内科培训基地的总床位数应不低于200张,年收治病人数应达到3800人次,年门诊、急诊量应分别达到10万人次和1万人次[2]。因此,应不断完善培训基地发展规模,增加硬件和配套措施,满足病人的医疗需求的同时保障培训需求。

2.3.2 临床病例资源。

临床病例资源主要包括疾病和临床技能操作的种类及例数,丰富的临床病例资源能拓宽受训人员临床学习的知识面,并为受训人员的临床操作训练提供积极的帮助作用。培训基地的临床病例资源应基本覆盖该学科的各类常见病、多发病,满足培训细则中对培养目标的要求。如内科—心血管内科培训要求,心律失常的年诊治例数不少于10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年诊治例数不少于40例,高血压的年诊治例数不少于100例等[1]。因此,培训基地应强化培训细则标准的实施,注意临床病例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满足临床医师培训的实际需要,由临床带教老师指导,在遵守医疗安全和医疗法规的前提下,保证受训医师完成规定的病种病例数和技能操作数。

2.4 培训标准对培训质量的影响

培训标准从培训目标、培训方式方法、培训内容和培训具体要求等方面对培训做出了规定,对住院医师培训起着指导和约束作用,是影响培训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如2007年卫生部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发布了《专科医师培训标准》[1],标准包括总则和18个普通专科、16个亚专科培训细则二部分。总则涉及培训的对象、目标、方式及考核等内容,对培训对象的资格、培训过程、准入制度等提出了要求。专科细则从培训目标、培训方法、培训内容要求以及阅读参考书刊等方面做了规定,并对疾病种类和临床技能操作提出了详细、具体的量化指标要求。

2.5 培训师资对培训质量的影响

住院医师培训指导老师是影响培训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指导老师在临床实践中的口传手授,是传输临床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应建立指导老师的遴选、考核和评估机制,从制度上消除对培训质量的影响。培训基地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带教老师自身素质,增强上级医师带教意识,让其教学相长,在带教住院医师过程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2.6 培训学员素质对培训质量的影响

培训学员素质是影响培训质量的一般因素之一。可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收程序把好培训学员的入口关。可首先进行资格审核,再进行笔试,然后根据考核成绩确定面试人员,面试可采用现场答辩会和科室加试二种形式,现场答辩会的主要考核内容是临床病例分析能力;面试后依据成绩确定录取人员名单,进行常规体检,体检合格者正式录取。

2.7 培训过程管理对培训质量的影响

培训过程管理是影响培训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规范、科学、明确的培训过程管理可显著提高培训质量,在住院医师培训过程中,江苏省形成以临床能力培训为重点,提高全面素质的培训模式。全面素质培训是指包括职业道德、临床能力和个人素质的综合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不断强化临床操作能力培养,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手术及各类临床操作的熟练程度和操作水平;不断强化临床思维能力培养,通过疑难病例讨论、临床医学系列讲座、临床影像学系列讲座和临床实践活动,掌握医学辩证法和临床诊疗知识,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不断强化人文知识和沟通技巧培养,通过人文知识系列讲座、高年资医师的言传身教,掌握医学人文知识,培养医患沟通能力。

2.8 培训考核制度对培训质量的影响

培训考核制度是影响培训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住院医师培训考核制度不仅是检验培训质量的标尺,而且对住院医师及其所在科室完成培训计划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住院医师培训考核制度,包括日常考核、出科考核、年度考核和阶段考核,考核的重点是诊断、处理疾病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通过考核这个手段,保证培训质量,促进培训目标的实现。

2.9 培训支撑条件对培训质量的影响

培训支撑条件是影响培训质量的一般因素之一。

2.9.1 培训设备和设施。

培训设备和设施是住院医师培训的硬件条件,是培训的支撑条件,齐全的培训设备和设施对提高住院医师诊疗水平,促进培训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意义。培训基地应不断增加培训设备和设施的投入,规范培训设备和设施的种类、规格和数量,满足培训工作的实际需要。

2.9.2 专科相关科室。

专科相关科室、实验室和治疗室是住院医师培训支撑条件之一,相关科室对专科培训基地起着辅助和补充的作用。如内科培训基地须具备普通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肿瘤科、皮肤科等相关科室[2]。因此,培训基地应统一规划,进行科学的学科设计,完善相关科室、实验室和治疗室的建设,满足培训工作的实际需要。

3 住院医师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框架

住院医师培训质量保证体系是指以提高住院医师培训质量为目标,按照一定的运行机制建立起来的决策、评价和反馈系统,是既对住院医师培训全过程进行实时控制和评价,又对培训结果进行反馈和控制的完整系统。本文提出的基本框架主要由以下六个子系统构成:质量管理组织体系、质量标准体系、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培训考核体系、质量保障体系、信息反馈与激励体系。

3.1 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是住院医师培训各相关管理部门的集合。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应包括卫生部、省、市、培训医院、培训基地五级培训组织管理部门和培训网络,全程指导、协调、监督和管理住院医师培训工作。卫生部、省、市级培训组织和培训医院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统筹管理各培训基地,不定期监督检查各培训基地的培训情况,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和改进措施。同时,打破各医院行政隶属关系,实行属地化全行业管理模式,卫生部、省、市级培训组织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区域内的整个培训工作进行统筹安排、统一管理。

3.2 质量标准体系

质量标准体系是住院医师培训各环节质量标准集合。目前已制定的有: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标准(总则和18个普通专科、16个亚专科培训细则);还需要制定的有:住院医师培训考核标准、住院医师准入标准等等。

3.3 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是对住院医师培训各环节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集合。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科学的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对住院医师培训起到全面的、整体的、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作用。制定住院医师培训基地评审指标体系、住院医师培训基地评价指标体系、住院医师培训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和住院医师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等,对住院医师培训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价,并注意量化的评价指标和定性的评估相结合。建立政府授权的认证机构和中介性评估机构,鼓励专业组织参与认证和评估。

3.4 培训考核体系

培训考核体系是对住院医师进行客观、公正和公平考核的集合。培训考核以“注重过程,强化技能,全面发展”为原则,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平时考核与阶段考核相结合,笔试、口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以及考核小组评价与专家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制订相应的评分细则,尽可能用具体的量化指标来系统体现受训医师基础知识理论的掌握程度、实践能力及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可根据受训医师培训所在的专业划分设计不同的理论考核、临床技能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不仅要突出学科特点,同时还要具有实用性、客观性、针对性及可操作性。

3.5 质量保障体系

质量保障体系是为培训工作提供保障的各项政策和运行机制的集合。专科医师培训涉及多项政策调整、多项法规完善、人才管理机制调整、薪酬激励机制改革等一系列问题,只有高层形成共识,这些问题才能彻底消除,专科医师培训才能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4]。因此,建议在高层共识的基础上,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等相关政府部门,应制定和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法律法规,调整和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和薪酬机制,建立起有效的培训保障体系,为专科医师培训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以促进培训工作的健康和谐发展。

3.6 信息反馈与激励体系

信息反馈与激励体系是对住院医师培训全过程信息进行反馈和根据反馈的信息进行激励和约束的集合。对培训全过程的信息、资料和数据的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建立完备的培训信息采集系统、反馈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实施了一系列综合措施,以进行相应的激励和约束。

摘要:目的:构建住院医师培训质量保证体系基本框架。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分析住院医师培训质量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框架。结果:在住院医师培训质量的影响因素中,培训基地、培训标准、培训过程管理是关键影响因素,组织管理体系、领导重视程度、培训师资、培训考核制度是重要影响因素,培训学员素质、培训支撑条件是一般影响因素。结论:培训质量保证体系基本框架由质量管理组织体系、质量标准体系、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培训考核体系、质量保障体系、信息反馈与激励体系构成。

关键词:医学教育,质量管理,住院医师,培训

参考文献

[1]卫生部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专科医师培训标准[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329.

[2]卫生部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150.

[3]朱滨海,虞海平,赵沛,等.加强住院医师培训做好与专科医师培训衔接工作[J].中国医院,2007,11(10):50-52.

上一篇:毛概814章选择复习题下一篇:北京冬残奥会观开幕式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