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应用(精选8篇)
1.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应用 篇一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的影响
41131027 法学金融实验班 彭沛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我尚且不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给中国带来的方向指引、精神支柱云云。我仅就通过有史以来的社会现象给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以及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个简要分析。
政治方面。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英国打开了中国市场,《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太平天国运动、19世纪60年代以后兴起的洋务运动以及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不断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也让一批批有识之士在屈辱之中认识到本国经济、政治制度的不足之处。并且开始憧憬西方民主制度。因此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便在这种历史诉求下开始展开。并且最终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便在这种背景下开始的。我们都知道,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位马克思主义者,在十月革命后相继发表了《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毛泽东更是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说到:“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人最初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乃是基于自身的政治诉求。因此一开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便是在政治层面展开的。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为核心的任务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当时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寻找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政治层面上的重大体现。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八大。十八大对今后走的一条道理回答非常明确:“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可以看出这一全新表述,主要针对政治体制改革而言。可以肯定,中国既不会走固步自封、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老路,也决不会走生吞活剥、搞西方议会民主、多党执政那一套邪路。
经济方面。中国共产党进行的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而其目的在于消灭私有制,因为私有制是阶级剥削和压迫的社会根源。但是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当时的国情有较为准确的认识,在实现其自身的经济诉求时,并没有不顾一切地立即废除一切私有制,而是采取一种过渡形式,先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制度,再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所谓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是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制度。一直到1956年完成了社会主义经济改造的任务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才在我国建立起来。
但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遇到了很多的坎坷。如由于操之过急导致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给当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还有后来发生的文化大革命,将以阶级斗争为中心代替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使我国的经济遭受了重创。不过在此之后邓小平上台,1978年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这一伟大转折。特别在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后来更是确定了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再到如今十八大确立的一个目标:“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全面“建设”改为全面“建成”。两个翻番:“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经济建设的探索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经济层面的重大体现。
文化方面。现代社会已经逐渐开始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缺乏了这个灵魂,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的根基将摇摇欲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文化建设,不是简单地将马克思主义的异域文化应用于中国,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发展为一种中国的独有本土文化,使马克思主义融入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2009年10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要求。所谓的“时代化”,指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要求。“大众化”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植根于普通大众的生活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要树立普通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信仰,最大限度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后来中国共产党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的大众化实践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些话对于一名高中文科生来说也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所以,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应该秉承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观念,大力倡导和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之前对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并没有作具体的阐述,终于在十八大上,首次明确表述为三个层面、24个字。
一、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二、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三、公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层面,既相互区别,又各有侧重,可谓高度提炼概括,凝聚全党智慧。不仅如此十八大还提出了以德治国,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可谓是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彻底地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属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道路。
实践证明,不断实现与民族文化的有机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展现生命活力,实现本土化的根本途径。正如季羡林所说:“在中国要想发展马克思主义,必不能离开中国的实际,这个实际中就包括着中国文化。”就拿我所在的城市中山来说,目前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全民修身运动,旨在让全民都投入到修身运动中去,并且不断地更新与完善健身设施,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全民拥有更多的归属感,从而达到增强全民凝聚力的要求。大一点来说,全国文明城市的评比也已临近尾声,创建文明城市这一举措也是发展民族文化的要求,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加地深入到基层中去。
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改革,中国共产党都很好地坚持了唯物论的方向,正所谓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中共很好地做到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意识的能动作用。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任何政党的发展与兴盛总要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中国共产党走在弯曲的道路之时,逐渐认识到人类无法改变客观规律,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完全背离了时代的发展规律和要求。只有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才能在无产阶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唯物辩证法认为,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中国共产党没有不顾一切地废除私有制,而是采取了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方法。因为事物的存在与消亡有其自身的的发展规律,辩证地去否定其中不利的方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且在后来的路上,实施了改革开放并逐步地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以至于到如今已经成为国内GDP总量第二大国。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2.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应用 篇二
关键词:劳动价值规律,经济效率,产业结构,充分就业,贸易保护
我国在当前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内外情况复杂,如何把握我国经济工作的全局,推动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这需要运用科学的理论工具。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规律来分析我国经济的重要方面,从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和全局就是合适的。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规律在中国开放经济中应用的主要方面
(一)提高经济效率是经济活动的核心。
马克思劳动价值规律认为,商品价格围绕着商品价值上下波动,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那些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企业,就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在市场竞争中就取胜;那些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将逐渐被淘汰。这一企业竞争规律在我国目前开发经济条件下是适用的。目前,我国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相通,国内外企业进行竞争,我国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最根本的办法是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因此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的竞争最根本取决于我国的科技进步与发达国家的科技进步的竞争。提高劳动生产率还可以通过加强经济管理和提高劳动强度来实现。利用各种手段主要是科技和管理手段,来提高我国经济的效率,是目前我国企业立足国内外市场的根本,这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根本。
(二)注重产业选择,降低产业结构升级的成本。
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取决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和市场收益的取得,还涉及到产业结构升级所引起的成本分担。产业结构升级所引起的成本如何在国内外市场间进行分担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竞争力。
企业对不同产业的选择,其承担产业结构升级的成本情况是不同的。如农业、金融、保险、医疗、教育、科技等市场需求稳定,市场需求主要由市场供给条件决定,这些产业可以说不存在产业结构升级的成本。而处在产业链高端的产业,其技术变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步,甚至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引导市场需求的升级,这样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升级的成本就由消费者承担。而处在产业链的低端,产品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企业之间产生恶性竞争,当市场需求稳定时,企业艰难度日;当市场需求升级时,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被迫升级,这时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升级的成本完全由企业和社会承担。这些产业结构升级的成本包括淘汰正在使用的设备所造成的成本、技术升级所引起的成本、劳动力结构性转移所引起的成本等。这种产业结构升级是在供求脱节的情况下进行的,它没有条件让消费者承担,必须由企业自身或社会承担。这种产业结构升级的成本是很大的。
不同国家的产业选择和结构状况不同,因此不同国家承担产业结构升级的成本情况是不同的。如美国的农业、金融、高科技等,其市场需求稳定,产业结构变化较小,产业结构升级的成本也较小;其高端制造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升级可以由消费者来承担。总体上看,美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成本由企业和社会承担的部分较小,这种产业结构总体上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反观我国的情况,改革开放后的大部分时间内,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生产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业结构的升级一直被市场变化牵着鼻子走。产业结构升级的成本主要由企业和社会承担。因此,改革开放后,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企业和社会承担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大部分成本,这种情况现在正逐渐得以改善。
正是由于对产业结构升级成本的分担对于企业和一国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中,我们应该注重产业发展的选择,从而降低产业结构升级的成本。具体来讲就是,努力保护我国农业发展,大力发展教育、科技、医疗、金融、旅游等产业,努力使我国制造业处于产业链的高端。做到这些,就可以大大降低我国企业和社会所承担的产业结构升级的成本。
(三)把充分就业和环境保护作为各项经济政策的指针。
劳动和就业是经济创造之源,劳动者的收入和消费是经济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我们从事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为了就业,为了全体劳动者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此,把充分就业作为各项经济政策的指针是理所应当的。现实的状况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破坏了环境,这也是损害了我们的经济发展之基,损害了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之基。因此,我们在实现充分就业的同时必须保护生态环境,环境保护与充分就业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就业状况是其国际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是本国各项经济政策是否切实有效的综合衡量标尺。我国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要实现充分就业和环境保护,各项经济政策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解决中国面临的紧迫问题。只有做到切实、合理,才能发挥出政策的效果,达到政策的目标。
(四)合理利用对外贸易保护手段。
按照马克思劳动价值规律,我们积极提高劳动生产率,并降低产业结构升级的成本,主动参与全球经济的国际分工,对实现我国的充分就业和居民福利水平的提高是有益的。因此,积极、主动地推动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和国际自由贸易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主基调。但由于下述原因,我们也必须合理利用对外贸易的保护手段,实现我们国内的政策目标。
1、商品满足不同的需求层次和地位的不同。
如粮食和农产品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处于最基础的需求地位。也就是说,人们无时无刻不能没饭吃,但人们可以不用私人轿车。中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0%,如果粮食不主要依靠自己生产,全球如果出现大规模的战争等事件,中国的粮食需求就会得不到满足。因此,即使我们要花费一定的经济代价,我们也要保证粮食的较高程度的自给。这就要求利用对外贸易保护手段来保护我国的粮食生产和农业生产。
2、我国幼稚产业成长的需要。
如我国的金融、高科技育种等产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还没有能力与它们同台竞争。因此,我们暂时需要采取贸易保护手段,使这些幼稚产业得以发展。等到这些幼稚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再对外开放。
3、我国产业关联和产业结构发展的需要。
在国际竞争中,单一的产业结构不但具有较高的经营成本,而且具有较大的经济风险。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而多样。并且,我国要满足世界上约20%人口的就业,必须丰富我国的产业结构。我们利用贸易保护手段不是保护我们的劣势和落后产业,而是实现我国的产业关联效应,降低我国经济的总体运行成本。这样,从整体上提高了我国的经济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又丰富了产业结构,从而为实现充分就业创造了条件。
4、不同的国家利益诉求和国家间力量的悬殊。
国际经济交往是在国家间进行的,资本、技术、劳动力还不能完全在国家间进行自由流动。各个国家出于对本国利益的考虑都程度不同地对资本、技术的流动进行限制,特别是对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进行限制。这种情况下,各个国家对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管制都是追求自我利益,尽量转嫁经济负担和成本。再从贸易规则来看,当前的国际经济规则是由发达的经济强国主导制定的,这些规则更多地体现了经济强国的利益,并不是公平而科学的。这两方面的情况说明,进行必要的贸易保护是我国当前对外经济的应有之意。
上述四方面的情况说明,在推动我国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必须采取合理的国际贸易保护手段,以实现我国的产业目标和就业目标。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规律在中国开放经济中应用的主要方面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劳动价值规律在当前中国经济中应用的几个方面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具体关系如下:
(一)提高经济效率和产业选择是核心。
产业选择、产业结构、经济效率是经济活动的具体内容。只有内容充实、可靠,经济才有活力。产业结构决定着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结构,这种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结构是消费的基础;同时,产业结构决定着就业结构,就业结构是劳动分工的具体体现,就业结构决定着劳动者技能的发挥、分工的效率、劳动者的收入等经济实质内容。
产业选择、产业结构、经济效率是一国经济竞争力的基础。一国的资源禀赋等优势的发挥就体现在产业选择、产业结构上,同时产业选择、产业结构是经济效率的具体体现。而经济效率是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劳动者素质等因素的综合体现,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一国经济的竞争力。
经济效率和产业选择是实现充分就业、环境保护的基础和前提。如果一国经济与其他国家相比缺乏效率,它就不可能在产业选择上拥有主动权。如果一国经济的产业选择、产业结构缺乏经济效率,它就不能实现充分就业和环境保护。
(二)充分就业和环境保护是各种经济活动的根本约束条件。
如果没有充分就业和环境保护的经济是缺乏经济的实质意义的。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集中其各种经济资源,发展某些产业,让部分人安居乐业。这不是一个国家具有经济效率和经济竞争力的表现,这不是合理而有效率意义上的经济活动,这样的经济活动没有实质性意义。充分就业和环境保护是经济活动的整体目标,实行开放经济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在这一目标约束下的经济,必须立足于劳动和创造,必须立足于开拓产业,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效率。充分就业和环境保护是检验一国经济的竞争力与宏观经济管理效果的根本标尺。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与市场竞争每天都在真实地进行着,任何人也不能造假,而这种竞争力的强弱就真实地表现在一国的就业状况和环境保护状况上面。而一国的国际竞争力低就直观地表现在其失业率较高和环境保护破坏严重上面。因此,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我们看一国经济的竞争力和宏观经济管理的效果,看一个指标就足够了,那就是充分就业和环境保护状况,这是对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最综合、最根本的衡量。
(三)合理利用对外贸易保护是经济的调节手段。
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能够提高各国的资源利用效率,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能够提高各国的福利水平。但也存在着各种贸易保护的现实条件约束。正因为有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之间的对立,对外贸易保护要在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之间进行平衡。对外贸易保护不是保护本国的劣势和落后,而是基于提高本国经济效率的基础上进行的。基于当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利益与国家间力量的悬殊,一个国家深度的对外开放与联系,必然使国家的利益和经济的运行置于国际经济的风险之中。贸易保护就是国家利益和国际经济风险的管理手段,通过贸易保护减缓国际外部冲击对本国经济造成的损害。贸易保护是在国际经济规则的约束下进行的。由于国际经济规则本身存在着缺陷,国际经济规则就存在着与国内经济目标发生冲突的地方,这时对外贸易保护就发挥其主动性、灵活性,使这种贸易保护既不与国际经济规则发生严重冲突,又能够实现本国的经济目标。总之,对外贸易保护是平衡国际经济关系与国内经济关系的有力手段,在这个调节过程中,不断提高本国的经济效率和竞争力。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规律对中国现实经济应用所体现的科学性
(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经济效率决定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规律在实践中应用的应有之意。但是在一国的具体实践中,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成本的承担也影响其对外竞争力的形成。另外,对外贸易保护对于平衡国内外经济关系,尤其对于本国充分就业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上述几个方面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规律理论在分析我国开放型经济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这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对内经济与对外经济指向的统一。
对内经济我们把经济效率、成本、就业和环境作为经济的核心问题给予重视和解决,对外经济我们同样把这些问题作为核心给予关注和解决,这体现了我们对问题把握和分析的科学性。这种对内经济和对外经济核心问题指向的统一,有利于我们科学制定政策和策略,协调我们的各种经济行为,实现良好的经济效果,达到我们预期的经济目标。
(三)问题和指标的简洁、明确而全面。
对于开放型中国经济这样的复杂问题,我们使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规律对中国经济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问题和指标具体、明确而简洁。我们沿着这四个方面就可以把握全局,观察我们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并据此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足以显示马克思劳动价值规律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解释力和统领作用,是其他经济理论所无法比拟的。
上述三个方面说明马克思劳动价值规律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孙飞.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价值[J].当代经济研究,2008.12.
[2]李婧婷.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现实意义[J].经济研究导刊,2015.12.
3.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应用 篇三
唤醒当代学者的学术良知、时代良心和当代使命,为重建中华民族思想自我进行积极的精神营造。要把握这一公共出口,必须将其视为一种弱纲领、一种宽松的包容性框架,通过中国化范式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性复归和学术定位。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公共出口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志码]A
(一)
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几乎每一个单独的研究视域都曾宣称自己真正切中了社会实践的时代主题,把握住了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从而代表并引领當代哲学精神的未来走向。而事实上它们只是在很有限的程度上把握住了时代特征,在狭隘的自我研究视域中体现了时代精神,因而无论哪一个单独的研究视域都不可能替代整个哲学体系而发展。[1]唯有以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为基础并把中国化作为共同的时代立场,才能实现其内在融通、和谐共进和向马克思主义的本性回归。
其实,世界上任何一种文明的进步都必定伴随着作为其文化核心的哲学上的更新,而历史上任何一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变迁和发展也必然牵带着哲学向高层迈进。当代中国各方面改革向深层开掘的伟大实践,引起了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而当代哲学在从整体上集中回应现实生活、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大量地进行批判性反思和超越性建构的过程中,自然引发了其原有研究主题、思维框架、基本范式、核心视域甚至是主要内容发生格式塔般的转换和转向。这一转向,一方面催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诸多研究视域和重大成果;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些认识误区,其中多元取向是最典型的一种。[2]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多元取向,在各个方面都有表现,仅从解读路径分析,主要可概括为七种:以“书”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本主义),以“史”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教旨主义),以“苏”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苏联教科书),以“西”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言必称希腊),以“后”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后现代主义),以“马”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唯“马”是从、以马反恩),以“中”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2]它们分别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书本中的条条框框及各种教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史、苏联的观点方式和做法、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和视角、马克思的少数经典文本中的观点、解决中国当代问题的视角,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解读和研究。
不同的解读路径,会产生不同的研究取向并形成不同的研究范式,因其侧重点不同,产生的研究结果也不相同。上述前六种研究方式在历史上都曾产生过积极作用,但由于长期固步自封、自设藩篱,长时间固定于一种研究框架内,硬化了学科边界,从而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出现了诸多认识上的偏差[3],导致了如下结果:(1)抽象化、教条化的义理结构和假大空的宣讲模式与活生生的马克思主义精神形成了强烈的思想反差;(2)用充满霸权意味和准政治特色的原理体系来反注经典文本;(3)使火热的现实生活屈就于冰冷的僵化模式,导致理论与生活的严重脱节,在精神指向上越来越远离时代、人民和生活,使人们对之进行应激性的排斥和远化处理;(4)在马克思主义之上建立各种远离或歪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非正常理论或产物,使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失去自我和本真精神、迷失本性的危险;(5)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的无序和意义的低迷,使之面临合法化危机。就此而言,在前六种取向的研究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东西都无法保全,又如何将其变为时代的思想、如何占满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跻身于主流文化形态,为社会变革提供智力支持呢?
迫于实现哲学的当代化及世界化的考虑,不少人急于用前六种研究方法将马克思主义拉上当代哲学的各种解读平台,对之做僵硬机械的比附和任意解读,在马克思主义头上堆砌了各种各样的“建筑”。这不仅造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泛意识形态化和自我边缘化,严重遮蔽了它的本真精神和当代价值,而且直接导致了它的多元取向和相对主义格局,大大削弱了它作为软实力在当代中国文化生产力建设中的铸魂作用。[4]事实上,哲学虽然是属于形而上的思想领域,但它的智慧却深深扎根于时代之中,作为把握时代的思想,而时时处处表现为一种现世的智慧。如果一种哲学缺乏与时代的相关性,那它就毫无价值,只有对于时代具有切身意义的问题研究,才是真正值得面对和思考的。所以,在当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解读时,必然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为共同的政治出口,坚持以“中”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路径即中国化研究范式,才能走出各种认识误区。
(二)
哲学作为把握时代的思想,真正的哲学问题实质上就是社会现实中的时代课题。每个时代“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5](P120)
。与科学不同,哲学与自己的时代是不可分的,任何哲学观点都“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思”,它的生成和发展都不能脱离时代的特殊要求,它总是从世界观高度和最根本的意义上与自己时代的特殊性内容内在地联结在一起,并以之为特定的时代立场和发展方向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5](P121)无论抽象程度多高,哲学都不能不根植于时代特定的社会现实中,不能不是特定时代的产物。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当代哲学多元论争的焦点并非体现在它是否具有现代性上,而是体现在如何对现实作出反应和求解时代课题上。
从理论上看,只有以“中”解读的方法和路径即中国化范式,才是真正从哲学世界观层面上代表该时代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从根本意义上捍卫并巩固该时代的立场;才能打通各种特殊的研究视野,把各种极具精神性意义的哲学元素有序地整合起来,并在时代的感召下推动它们按照时代前进的总要求整体地、协调地发挥精神指引作用。而正是由于它能够从整体上把握现时代的内容、集中地反映现时代的本质特征,真切地体现和代表现时代的律动和发展趋向,从而集中体现“时代精神之精华”并构成“文明的活的灵魂”的哲学新形态。其他几种研究方法作为某个特殊的研究视域,由于任意割裂哲学研究的整体视域并呈现为处于破缺状态的哲学碎片,无论如何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立场,当然也无从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所以,只有中国化,才是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多元取向认识误区的公共出口。
从当代哲学发展的具体实践上看,近年来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论域在相互争辩和猛烈撞击中,其中国化的时代立场已浮出水面。[6]无论从总体视域、具体论域或者个别论域上看,无论从内部研究抑或外部研究上看,当代哲学的各个视界从不同的侧面和视角,在回应和反思时代课题过程中,大多基本完成了其中国化时代立场的建构,在对西方哲学和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批判性的反思中完成了其中国化的学术定位和自我回归。马克思根本上就是我们同时代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可超越的意识境界,但在未来的研究中它又必须通过逐渐中国化而走向现代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中国化解读,用中国的哲学话语说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使之在每一表现中都具有中国的民族形式,具有为现时代所需求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以一种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去引导中国现时代的改革事业,这既是当代中国哲人应有的时代良知和崇高使命,更是其理性走向成熟与自觉的标志。因而,中国化的立场就是当代中国哲学研究者的共同立场,中国化的发展方向就是各个学者诉求的同一方向。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成为永远的光荣,具有永恒的历史价值,关键就在于它固守着自己的中国化立场,满足了为中国现代化事业提供精神支撑这一最大的政治需要。哲学与时代的统一,正是通过它特殊的政治效应而实现的。在当代中国,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殊政治立场和政治指向,是它唯一正确而切当的出场路径,也是它发挥重大政治效应和意识形态功能的根本途径。
在当前,显而易见,以中国化作为时代立场,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既是保持我们在一系列重大哲学问题上的清醒与坚定,保持其在政治上的合法性、先进性并达到理性自觉与成熟的时代重托和民族期望,也是从各自为战、互相挤兑的无序纷争中挣脱出来,从各种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和旧体系、旧做法中解放出来,从各种主观主义、唯心主义、教条主义、实用主义中解放出来的唯一出路。同样,以中国化作为当代哲学的发展方向,既是建构面向21世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内在需求,更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主流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时代的感召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政治需要。坚持中國化的时代立场和发展方向,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在地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这样才能推动哲学建设事业的进一步繁荣。[7]
步入共同的中国化立场,能够超越各种研究视域的局限,放弃无谓的论争和不切实际的空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和发展的理性根基进行培根固本;而明确中国化的未来走向,则能够昭示当代哲学发展的远大前景和引领时代、重构社会生活的特殊功能与使命。站在中国化的时代立场,不仅为各种具体视域找到了公共的政治出口,也为之开拓了新的自我生成之域;而固守中国化的发展方向,则不仅能为自己拭亮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形象,也能从哲学层面代表并引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化立场犹如一条串线,内在地贯穿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几个重大理论成果的思想精髓,真切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元本质及其多样表现形态之间的辩证关系;而中国化的发展方向则仿佛一个吸盘,能聚焦哲学研究者的目光,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产力这一软实力携手共进。只有坚持中国化的时代立场和主导方向才能走出各种认识误区,并将其原有的前卫理念先行地注
入到中华民族的思想精髓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唤醒当代学者的学术良知、时代良心和当代使命,为重建中华民族思想自我进行积极的精神营造。[8]
(三)
接下来的问题是,该怎样把握中国化这一共同出口呢?它是否会导致新的文化霸权和思想垄断呢?历史地看,改革开放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的确产生了一大批理论家、庞大的理论队伍,然而却形成了整齐划一的超稳定的研究范式,先进性的思想并不是靠其自身、靠真理的力量,而是靠极权政治和空头说教实现统一的。由于极左政治路线长时段的粗暴干预和高压,思想界曾一度陷入全面的停顿和退化,许多重要的思想观念、研究方式、思想体系等,日趋定型与保守,裹足不前、暮气沉沉、罕言创新成为普遍现象。虽然在远离政治的边缘地带,思想界曾开展过一些讨论,多少激发了一些思想创新的能量,但由于政治手段强行介入学术论争,不公正地对待积极的思想工作,致使整个党的思想建设的创造性、开拓性被泯灭,僵化保守之气泛滥,整个思想界蜕变为极左政治的奴仆。阻断言路,大搞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繁琐论证的结果,只能大大降低党的哲学理论威望和对群众的影响,大大削弱它的预见和审视功能,更窒息了其创造性的思想灵性和把握时代的高贵品质。
这种靠极权政治所实现的思想统一,无异于一种文化霸权或思想垄断,它使学者们只能在旧条条中为一些“老话”招魂,使理论研究沦为政治的附庸,从而导致了思想的自杀和精神的自残。
改革开放后,随着实践标准问题讨论的深入,在学界逐渐形成了相对宽松自由的政治环境、社会氛围和学术空间,研究无禁区成为学术界的座右铭,学界开始从各种教条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形成了基于实践的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学术人格和研究心态,形成了不同的学术观点、思想风格、研究范式和核心论域,既有教科书范式、教科书批判范式、后教科书范式,又有问题研究范式、文本解读范式和中西马融通范式,既有总体上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范式,又有具体上的文化、价值、生存、社会、历史、发展、系统等各种范式。
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理论研究又变成了一场辞藻的盛宴。一方面,这的确有利于思想解放、活跃思路、开拓创新,激活不同的研究范式、思维路径和解读方法,引发学术争鸣,推进哲学研究向深层开掘;但另一方面,如果放任思想随意播撒,将自己的研究重点和研究中心无端地旁置、泛化、外移和扩散,就会使自己沉陷或淹没于生活的直接性事实中,使自己的内在性、纯品性、同一性瓦解,使之与科学、文化的固定界限模糊,在日渐边缘化、碎片化、空壳化中魂不附体、精神萎顿,并在自残自虐中走向他者化、异己化。可见,在哲学研究中确立统一的时代立场和公共的政治出口是很必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日益发展并成为显学的。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 篇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饿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主要结果: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和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7.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5.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国家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科学发展观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2.我国在新世纪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战略思想。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精髓,所谓精髓是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让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终点,同时又体现这一理论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正是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它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原因:⑴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是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⑵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和循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⑶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
5.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梦的联系 篇五
当我们谈到中国梦的时候,似乎觉得它是一种感性的,但是中国梦的提出确实是一种理性的结果,它既渗透着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智慧,也渗透着中华民族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智慧。不仅如此,它更是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的结晶,这是我们铸就中国梦最核心最根本的科学依据。中国梦不是随意之梦,中国梦不是无根之梦,中国梦不是无魂之梦。中国人凭马克思主义对我们个人思想成熟、人格培养和人生意义实现的现实指导作用,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实践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凭马克思主义给人类的不朽贡献和所开辟的历史新纪元,从灵魂深处,将中国梦植根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用马克思主义信仰铸就起伟大的中国梦。马克思主义为中国梦的铸就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人在实践和认识基础上形成的认识定势和认识运行模式的总和,是先前认识过程及其成果在人头脑中概括和抽象的积淀,是人设定问题、选择问题、剖析问题、说明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结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的总称。思维方式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人的实践、认识过程与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在辩证地批判了人类思想史上所探讨的诸多思维方式之后,将思维方式的研究置于坚实的唯物史观基础之上,强调了思维方式同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所进行的生产、生活活动之间的内在关系,突出了思维方式的现实规定性与历史规定性的统一,认为任何一种思维方式的出现、形成和发展都同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同时,思维方式作为一种意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起着一定的能动的反作用。他们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具有唯物性、辩证性、实践性、社会性特征。这种思维方式得到了事实的验证,甚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也予以认可,他们也不自觉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来了解和思考事实与例证。马克思主义为中国梦的铸就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奠定了世界共同梦想的认识基础。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并指明了人类社会的未来形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是一部物质生产发展史,其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来自于生产力。马克思主义认为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基础上,又引起和产生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人类社会就是在这两对基本矛盾的推动下不断呈现出由低级到高级,由野蛮到文明的发展态势。当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剥削、贫困和不平等等社会现象,并产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在消灭旧社会的同时也将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她所创造的未来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为中国梦的铸就注入了现实的个人发展目标,汇聚成了伟大的共同理想。马克思主义指出了人的本质特征和追求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的类特征,人在劳动中得以产生和发展,在劳动中形成各种各样的丰富的个性特征。马克思主义指出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人始终不渝追求目标就是自由而全面发展。自由是人本应具有的一种存在状态和活动方式。列宁说:“当我们不知道自然规律的时候,自然规律是在我们的认识之外独立地存在着并起着作用,使我们成为‘盲目的必然性’的奴隶。一经我们认识了这种不依赖于我们的意志和我们的意识而起着作用的(如马克思千百次反复说过的那样)规律,我们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但是马克思主义又指出要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必须还要处理好自由与必然,自由与限制,自由与责任,自由与纪律之间的关系,只有处理好这些关系,人才能够真正实现自由,享受自由。人除了追求自由以外,人还追求着全面发展。这是因为人作为意识的存在物,人要把自己的全部潜能和创造力都释放出来;人作为社会的存在物,人的全面发展虽然“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但是反过来讲社会的发展也必须要依赖于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否则社会的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当然,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人、自然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忽视其中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6.《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业三 篇六
如何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谈谈学习体会。
答:坚持和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首先要坚持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的,在不同地区和不同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资产,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其比重的大小不是固定不变的。只要国家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竞争力得到增强,即使公有制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也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同时,公有制经济比重的减少,也不能影响公有制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坚持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要不断巩固和发展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发挥质的优势。只有努力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才能真正坚持和巩固其主体地位。
坚持和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必须坚持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在社会主义国家,国有经济既要进入那些非公有制经济不愿意或难以进入的而又为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部门,弥补私人企业和市场机制的不足,更要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保持主导地位,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国有经济在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推进、国有企业数量减少的同时,资产总量、上缴税收、利润总额逐年增加,国有资产质量不断优化,管理与经营水平不断提高,技术研发与自主知识产权能力和数量不断增长。比如,中央企业80%以上的资产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国防、通信、运输等行业和领域,资产总量从2002年的7.13万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1万亿元;同期营业收入从3.36万亿元增加到12.6万亿元,上缴税金、实现利润都有3倍多的增长。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排头兵”,在实施大规模的政府投资、大力度的结构调整和大范围的社会保障,在有效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中坚力量。
7.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应用 篇七
1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思想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德国为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的技术人才而建立的一种现代化职业教育模式[1]。它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 以学习情境为主线, 以真实或模拟的职业活动为载体开展教学。它遵循“为行动而学习”的原则, 即让行动成为学习的起始点, 并尽可能地让学习者“通过行动来学习”。它强调:教学应以学生的学习行动为主, 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 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管理者、协调者、监督者[2], 在教学中师生互动, 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 掌握技能与知识, 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它主张在教学中以实践性问题的方式穿插关键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 对高职毛概课的教学改革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毛概课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思想, 笔者对毛概课的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与探索, 构建了以行动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
2.1 基本思路
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和高职生的认知特点, 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 以实际问题为中心, 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整合成若干专题, 每个专题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分别采取讨论式、案例分析式、情境式、社会调查、专题研讨教学法开展教学, 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通过自己的行动学习知识和培养职业能力, 把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觉悟和素质。
2.2 具体做法
2.2.1 讨论式教学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达到对高职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关键在于让学生开动脑筋, 思考问题, 互相交流, 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采用讨论式教学法, 可较好地达到这一目的。
如在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时, 笔者对学生提出了以下讨论题目: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其历史进程是怎样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给我们怎样的启示?通过巧设疑问, 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得到任务后纷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并汇报发言。学生通过这样的自主学习了解了为什么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历史进程, 并且知道了不管是搞好国家建设还是搞好个人学习、工作、生活都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不能照搬照抄, 要理论联系实际, 不断创新。在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时, 笔者采用同样的方法,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和教师的总结, 明白了为什么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知道了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 解放思想, 不断创新, 走适合自己的路;知道要搞好国家建设和搞好个人学习、工作就要从国家和个人的实际出发, 解放思想, 不断创新。这就改变了毛概课教学中长期存在的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 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公众演说能力, 还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所蕴含的思想观点、认识路线和分析方法, 指导自己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从而实现了毛概课的课程目标。
2.2.2 社会调查教学法
毛概课的课程目标之一是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并能自觉地接受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能否被学生接受, 就要看他们能否感觉到、体会到其实际价值, 了解其意义所在。通过采用社会调查教学法进行教学, 有利于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加深理解, 收到入脑入心的效果。因此, 笔者在教学中把社会调查作为教学和考核的重要内容。如在讲授“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时, 笔者布置了一个“改革开放前后我的家乡、我的家庭的变化”的社会调查任务。由于现在的学生大多是“90后”, 对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以及过去自己家庭的情况了解甚少, 过着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却不知足, 不知道今天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因此, 通过布置调查任务, 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改革开放前后自己家乡和自己家庭的变化, 感受到党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同时也看到改革开放中存在的问题, 并积极思考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许多要讲的课本上的理论问题学生通过调查都能得到解决, 真正做到了在行动中学习。在讲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 布置了有关“三农”问题的社会调查, 学生接到任务后,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确定本组的调查方向、调查内容, 接着制订调查计划, 确定调查的步骤和程序, 交给教师审查 (经各组学生讨论、教师审查, 最后确定的调查方向有:农民收入问题、农民素质问题、农业生产问题、农村乡风文明及村容问题、农民养老医疗问题、农村教育问题等) , 得到教师认可后, 学生按照既定的调查步骤和程序开展调查;调查结束后, 学生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报、展示, 最后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在整个调查过程中, 从调查方向的确定, 到调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及最终的评价, 都是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行动真正感受到了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 感受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积极探索有利于自己家乡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学生在社会调查中掌握了课本知识并真正地理解和接受了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
2.2.3 案例分析教学法
案例分析教学法是通过对一个或一组案例的描述或介绍, 引导学生对这个案例中出现的问题或现象进行分析、讨论, 从中得出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3]。案例分析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法, 学生在课堂上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分析问题的结果, 而是积极思考案例中呈现的问题,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讨论得出结论。如在讲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时, 给学生提供“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红色山大王”、“进京赶考”3个案例进行讨论、分析, 学生通过对这3个案例的讨论、分析, 明白了中国革命为什么要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明白了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在讲授“科学发展观”时, 让学生讨论、分析“修建青藏铁路”的案例, 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 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明白了青藏铁路是科学发展观的充分体现及怎样做才能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
2.2.4 情境式教学法
在教学中通过表演或通过影视媒体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 把学生引入情境中, 让学生在情境迁移中获得道德体验, 并实现道德升华。
(1) 通过表演创设情境。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 要求学生自编小品, 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如在讲授“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时, 让学生通过小品模拟了这样一个情境:一个学生在学校饭堂肆意浪费粮食, 两个学生会的干部看到出来劝说, 结果遭遇白眼和“变态、神经病、无聊”、“我自己出的钱, 倒掉跟你有什么关系”等指责。这时, 怎么办?同时提出下列问题要求学生讨论:你有在食堂倒饭的经历吗?你能提出减少食堂倒饭菜行为的建议吗?你是否赞成“我自己出的钱, 倒掉跟你有什么关系”这一观点?建设资源节约型校园你能做什么?学生面对这一真实情境, 结合日常行为各抒己见, 辨别是非, 评判优劣。教师因势利导, 将小品所包含的道理进行归纳, 并结合教材内容予以深化。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 受到了“润物细无声”的道德教育。
(2) 通过影视媒体创设情境。如在教学中, 笔者选择了纪录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小平, 您好》给学生观看。通过观看影片, 使学生对毛泽东及邓小平同志的生平, 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产生的背景和相关内容, 特别是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受益匪浅。
2.2.5 专题研讨教学法
专题研讨教学法是指教学过程中以专题为载体, 创造一种类似教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 让学生通过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 进而了解社会, 学会学习,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法。
在教学中, 选择课程内容中具有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 如下岗问题、贫富差距问题、文化建设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台湾回归的途径问题、廉政建设与反腐败问题等;联系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行业发展的实际问题, 如农民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问题、医院体制改革等问题。让学生进行项目设计, 如就本地区医疗卫生制度的问题向有关方面提出建议, 就本地、家乡文化建设向有关方面提出建议, 就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向学校提建议, 就校园环境保护和白色垃圾的污染及治理向学校提出建议等, 形成有一定深度的专题化教学内容。
学生就教师提供的项目, 自行分组、自行选题, 自行进行专题研讨, 自行完成本组的专题研讨并写成小论文, 在班上进行汇报交流, 在其发言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提问, 师生共同探究。最后, 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这样, 既强化了学生对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掌握, 又提高了学生收集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 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 培养了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3 实际效果分析研究
3.1 学生对毛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 学生学习意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授课过程中, 学生由被动接收变为主动参与;由死记硬背变为自由讨论, 积极交流;由教师“一言堂”变为学生与教师双向互动式、合作式的学习[4]。现在学生上毛概课不但不逃课, 注意听讲, 还对课程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据调查现在学生对毛概课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
3.2 课程的教育教学实效性大大增强
传统的毛概课教学, 教师常常将正确的价值观和一些政治理论“教”给学生, 学生虽然记住了这些观点, 但不一定从心底里真正认同。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 围绕课程内容, 结合社会热点和学生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 让学生进行调查、探究、讨论或案例分析等, 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能深刻领会书本内容, 真正从心里接受那些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价值观, 并在实践中将这些知识内化成行动, 教育教学实效性大大增强。
3.3 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素养不断提升
毛概课教学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 不再是简单地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结论, 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学习兴趣, 围绕专题、案例或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探究等, 最终得出结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学习, 掌握了方法, 学习能力、交流、表达能力不断提高, 培养了团结合作精神和创新品质, 提高了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了基础。
4 结语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带出困境的一种值得推荐和尝试的方法, 但目前所做的探索还是初步的, 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还要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总结, 促进毛概课教学的进步, 使其真正发挥德育功能, 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忻洁琳.借鉴行动导向法, 构建中职德育课和谐教学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31) :47~49.
[2]姜大源.“行为”、“活动”与“行动”辩[J].职教通讯, 2003 (1) :43.
[3]关新.案例及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教育探索, 2005 (12) :56~58.
8.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应用 篇八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当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033-02
当中国逐步引入马克思主义后,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影响,两者开始彼此产生影响,逐步结合。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会出现对文化的重新构建、文化不断传播和融合的情况,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与话语体系不断完善,并在其中贯穿中国传统文化。此处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非传统文化被单纯地替代,其实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内容,对我国各行业合理有效的快速发展,实现现代转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其科学内涵
毛泽东曾在1938年召开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中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点,该观点被记录在《论新阶段》的报告里。在党的七大结束后通过的党章当中明确表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当中,毛泽东思想是首个重大理论成果,因为该理论的科学性,且符合中国的实际状况,所以,可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的结合,同时对中国的革命、改革、建设等方面起到重大影响。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融入中国的文化、历史与实践等具体实际,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将促使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具体成型,并拥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民族特点与实践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涵盖了中国革命、改革等过程的经验,还包括了历史经验的升华等。以中国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为根基,才能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影响,促进其更进一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涵盖几代领导人的重大理论成果,而这些成果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将形成创新价值,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在其中的基础性作用也不容忽视。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由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原因而逐步形成,对社会有很大的影响,包括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也覆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理想人格、宗教信仰等精神方面。“中国文化起源于夏商,我国私有财产制度一直被认为是从夏商时期开始的,同时,中国文化在这此时期开始发展。”[1]私有制的产生、国家的形成以及文字这一载体的诞生,使得文明得以在夏商周时期快速发展。文化层面的变革,在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推动下逐步发展。政治文化在秦汉时期得到高度统一和整合,形成一统的格局。而儒家文化得到汉武帝的推崇,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中,成为统领中国文化的主力。本土道家玄学结合传入中国的佛教思想,即为文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第二次转折。随着先秦时期各家文化的融合,儒释道在隋唐时代实现鼎盛。中国文化在唐朝中期之后,儒家与佛教、道家的思想进一步融合,成为宋朝理学的雏形。儒学在儒释道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了复兴,并完成了中国文化的第三次转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发展基础,而两者之间从根性而言是相互契合的[2]。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样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能够很好地看出中国的特色,两者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势必要结合。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前提
通过对中国实际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的,要使该理论具有生命力,必须将其融入到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中,引导人民的精神方向,理性批判这个社会[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含了两者间的关系,更进一步证明了两者间已经得到很好的结合,在此实现进程中,可以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所包含的有价值的理性内容。这也意味着,两者的结合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现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同样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作为具有科学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包容各个民族的不同文化。由于中国有众多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而马克思主义依旧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中国传统文化拥有诸多优秀思想,其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文化在主体的基础上进行结合,而中国共产党通过各种努力,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此在此过程中继承优良传统,保存精华部分,确保中国文化符合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需求[4]。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具体过程
通过我国传统文化,进一步带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即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快速成熟的基础以及环境就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国每一届国家领导人,都创新性地通过我国传统文化,进一步带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快速发展。
毛泽东对我国传统文化非常了解,另外基于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吸收以及传承,创新性地建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毛泽东解决了农民土地以及工作中心问题,建构了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第六届六中全会于1938年10月召开,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首次提出同时详细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毛泽东认为:在我国具体环境的斗争中使用马克思主义,即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根据我国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反映出我国的作风[5]。毛泽东思想是从我国传统文化中产生的,比如群众路线、实事求是。毛泽东提出同时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终形成毛泽东思想,独具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在我国革命过程中获得了巨大成功,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体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再次飞跃以及在我国发展的新阶段就是邓小平理论,其中国特色非常明显。邓小平将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结合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以及传承,同时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力进行提供了保障。例如,将核心任务确定为经济发展和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小康理念等,这些都和儒家文化中所突出的治国安天下的思想有相通之处。在对立中确保统一的传统中,邓小平提出了能有效处理现实问题的战略构想,即一国两制,这些都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最根本的儒家文化的传承。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时它还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科学发展观有紧密的关联。中国共产党反映了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中国共产党代表我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传承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富民理念。中国共产党要一直代表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让民众可以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得到一定利益。
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核心,始终将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坚持发展依赖于群众、发展为了群众、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这对我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核心、对人的尊严以及价值表示尊重的理念进行了创新和传承。
不过,所有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实践期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同样会遇到各种难题。通过大量实践可知,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只要是我国革命顺利开展,以及建立完善阶段,就是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的阶段。在我国传统文化结合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期间,一方面要避免文化复古主义,还要防止文化虚无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当代意义
在发展过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更加大众化和时代化,使得我国文化更具时代特色,是两者之间进行结合的最终发展目标。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前提是要适应经济基础现状。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
能够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一些现实问题进行诠释,解答质疑,学习人类的优秀成果,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精髓所在。故而,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性才得以充分显现出来。时代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之一,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优秀的传统文化一定是那些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引领文化发展方向的东西,比如传承下来的文化精华以及能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体现民族最高价值追求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创新的先进思想文化。传统文化也在时代的牵引下,逐渐完善与更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在结合过程中要与时俱进[6]。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主流思想与社会的意识形态被普遍认同和理解,当然,为了使得其在文化方面被全面地认同,还是需要进一步努力的。只有中国人民从内心深处理解,其在中国才能真正得以发展。然而,中国的实际国情却是:多个民族、多种风俗、多元文化,现状加大了马克思主义从文化层面被广泛认同的难度。在马克思看来,需要以物质生活中的矛盾作为切入点,以解释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矛盾的方式去考虑一个时代的意识。因而,如果马克思主义要将其社会精神文化领域的理论吸引力和作用表现出来的话,其需要对民生更加关注,与生活更加贴近,并且将其终极价值的理想认知作用以及其生命归宿的认同观体现出来。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使其更具有广泛性和大众化,可以享誉整个社会群众,并且使得他们能够对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马克思主义赞同。此外,两者共同作用,进行结合,才能够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特点体现出来,人民的日常生活需要科学理论作为指导。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利于创造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考虑到当下文化发展的信息化、市场化、价值多元化、面对全球化的特点,更加需要将两者文化进行结合。两种文化理念、价值理念面临新的挑战与冲击,亟需对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进行建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中,经历革命文化、改革文化、和谐文化三个阶段。此外,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现实产物,从根本上集中体现了各民族的根本利益。
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两者文化进行结合,始终将建立与时俱进的时代文化,作为我国目前特色文化的发展标准。此外,科学合理地让两者之间进行结合,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其不仅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和大众化,而且可以创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以西方优秀文化为精髓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参考文献:
〔1〕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张豪.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2.
〔3〕张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8).
〔4〕陈先达.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6).
〔5〕杨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与实质[N].光明日报,2008-8-15.
〔6〕宫丽.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互动关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3).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应用】推荐阅读: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答案12-04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重大意义12-05
论文题目: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应用和体现08-27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考试复习题一12-1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07-27
中国经济马克思主义12-0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间07-05
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07-0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究09-0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济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