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课件(8篇)
1.《题西林壁》课件 篇一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题西林壁教学设计《题西林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⒈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⒉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⒈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
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⒉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关键:边看注释,边想象画面理解古诗,结合生活感悟哲理。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和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和能力,但他们大多还是觉得古诗文学习起来有些艰涩难懂,对诗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程度上,不能很好地体会到古诗独有的意境和韵味。本首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如何让学生学懂、学深,让古诗课堂充满趣味,还能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这都是本堂课面临的挑战。
教学策略: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的核心目标即培养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丰富积累,培养语感以及本教材对阅读教学内容的要
求。所以我将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即按范读,默读,诵读,演读,美读的方法,以读代讲。在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时,我将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庐山不同角度的美,让学生在感受,想象中提出疑问,为什么作者已经从横侧远近高低的角度看到庐山的美景了还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提出质疑后,采用小组讨论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悟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真正做到把读书和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感,在读中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培养,用指导学生读得方法,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⒈: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⒉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
首古诗吧?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面,齐读古诗《题西林壁》。
⒊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预习反馈,整体感知
⒈出示词语,读准字音,提醒读错的字音。
⒉解诗题,知作者
⒊正确朗读古诗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㈠解诗题,知作者
⒈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
⒉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
㈡抓字眼,明诗意
⒈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⒉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⒊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⒋师:你们能用语言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远近高低各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⒌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这么多种变化吗?
⒍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 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不识庐山真面目:“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只
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2.题西林壁教案 篇二
在教室里悬挂以山为主题的国画,同时包括风景画。
二、导入
1、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
生说风景(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放映庐山录像)(目的:让学生对庐山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
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生谈感想(目的:使学生对庐山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同时巩固认识。)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三、讲解
2、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3、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
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重点:卷舌音、平舌音)
4、范读古诗,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
师配乐朗诵古诗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
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
生齐读古诗(配乐)
5、明确学习任务,组织自学。
师:在这堂课中我们要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出示学习任务),请读一遍。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学习任务?(激励学生)好,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完成前四项学习任务。如果遇到了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合作学习)(课堂预计:自学过程中,学生在解释诗时会不知道如何下手;解决办法:讲学法,我们在解释古诗时,通常要使用拆分法,所谓拆分法,就是将一句诗分成若干个部分分别加以解释,然后将这些解释联系起来。同时你还必须联系整首诗的内容来解释,举例说明。)
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出示相关资料(资料:苏轼个人情况。西林寺。)播放庐山风景。
6、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故事的作者是谁?是什么朝代人?他一身有哪些著作?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从几个方面描写了庐山?)
师: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吗?
生汇报。
师: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生提问,师组织互助解疑。
7、巩固
师: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我希望同学们边看就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的内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岭。
生观看录像。
师:在看过了美丽的庐山后,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判断一下黑板上的图形哪一个是山岭,哪一个是山峰,现在请同学来朗诵这首诗。(引发感情:在朗诵这首诗时你可以想象一下庐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非常的高兴,于是就朗诵出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
8、分析古诗结构,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说的道理。
师:看得出许多同学都想来朗诵,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但在朗诵这首诗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学生朗诵时出示课件)(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诗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提示: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
9、背诵
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
生背诵古诗(出示课件)
师检查背诵情况
10、总结
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现在,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在听故事时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那里。
师讲故事《盲人摸象》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四位盲人他们错在那里?
11、讨论:说你对“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见解。
师:请大家对照学习任务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完成了。(出示学习要求)生检查。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
3.题西林壁 篇三
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品赏析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注释
⑴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⑵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⑶各不同:各不相同。
⑷不识:不能认识,辨别。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4.题西林壁作文 篇四
庐山从远处看,山峦重重,层层山峰堆在一起,峰顶还长了几株大树,好似老伯伯的皱纹上长了几颗小绿芽,可爱极了。
近处看,横着像山岭,侧着看像山峰。巨大的山岩冰冷而坚硬,像个意志坚定的战士在守卫边疆。一条小溪映入我的眼帘,溪水冰凉冰凉的,用我的小手捧起来喝了一点,嗯,真不错,味道还有点甜呢!
我抬起头往天上看,山峰高耸入云,山上满是绿树和小溪,还有些小花小草从中间的空隙里钻出来。乍一看,好像一副凌空展开的巨大的.画卷。美丽极了。
但只有站在高处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这时我把这首诗写在了西林寺的墙壁上。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告诉我们,看某样东西,要仔细观察,写的全面,例如,这首诗就是这样,先描写横着的,侧着的,在写远,近,高和底低,每一个方向都不一样,还说明了看不清庐山面目的原因。
5.《题西林壁》课堂实录 篇五
师:真聪明,同学们这么善于思考,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庐山玩一玩,请大家做好准备,我们出发了。
(课件出示精美的庐山风光图片)
师配乐导语:随着优美的音乐,我们来到了庐山,这里山高水长,云雾迷蒙,这里古木参天,鸟语花香,这里流泉飞瀑如梦似幻,我们沿着山道拾级而上,来到了西林寺,走进寺内,映入眼帘的是墙上的一首诗《题西林壁》(课件出示古诗)。
三、初读
师:哦!原来是宋代大诗人苏轼路过庐山写下的一首诗,请大家自由读一读。
生读,师指名读一齐读。
师:多好的一首诗啊,谁能把它背下来? 生自由朗读背诵,师指名背。师:真厉害,不用一两分钟就背下来了,今后我们学习古诗不要管它三七二十一,先背下来再说,以后自然会有用的,古诗背下来了,接下来我们干什么? 生:理解古诗的意思。
师:同学们平时都怎样理解。生:查字典……
生:先理解一个字的意思再理解词、句,最后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生: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四、自学古诗
师:很好,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古诗,碰到不理解的可以查字典,小组讨论或请教老师。生自学,师巡回指导。
五、理解古诗
师:学好了吗?好,现在我们不检查哪个字、词或哪句诗什么意思,只要讨论一个问题(课件出示),作者都站在哪几个地方看庐山? 生:作者横看庐山。
师:(歪头)你能告诉我们横着怎么看吗? 生:不对横着看就是正面看,是连绵不断的山岭。
生:作者还站在侧面看,是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底处看。
师:说在这些地方看到的景色一样吗?从哪个高看出来。生:从“各”字看出都不一样。
师:谁能读出不一样的感觉来。(指名读)
师:刚才我们讲的横、侧、远近高低总的来说是按什么顺序看。生:方位顺序(师教书:方位)师:还可按哪些不同的顺序去看庐山。生:早上、中午、晚上。
师:这是一天中不同的生:时间去看。生:春夏秋冬看到的也不一样。师:对,季节不同,景色不同。
生:还有天气不同,晴天、阴天、雨天时看到的景色也不同。
(课件出示各个角度、各个季节不同时间的图片)师:同学们真善于思考,是啊,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怀着不同的心情站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庐山都不一样,真是…… 生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我们理解了前面两句的意思,再来看下面两句,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师:谁能用“之所以……是因为……”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生:我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这庐山之中。师:谁能反过来说一说。学生练说,指名。
生:因为我人在这座山中,所以认不请庐山的真面目。师:读到这里大家产生了什么疑问? 生:为什么诗人身在此山中反而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师:谁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况吗? 生:有,我们下象棋,自己下的时候,走错了也不知道,在旁边的人却一目了然。师:这叫做当……
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师:我们想看清地球的真面目应站哪看? 生:太空。
师:对,10月15日,也就是前天中国发生了一件什么大事。生:神州5号航天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返回。
师:杨利伟就看到了地球的真面目。真是不识…… 生:地球真面目,只缘身在地球中(众笑)。
六、吟诗
师:现在同学们对这首诗有了自己的理解,让我们想想古人吟诗的样子,自己吟诵这首诗。
生吟诗,指名吟诵。
七、感悟
(出示录音故事《盲人摸象》)师:谁能告诉这些盲人大象的样子。
八、升华主题
6.读《题西林壁》有感 篇六
曾记得这样一个人,他是我们学校的,患有白血病,家里本来就不宽裕,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学校开展了募捐活动,对于我们来说,这几块钱并不算什么,但对于他是却是生命的延续。
老师曾经说过,春天能听到鸟的歌唱,这是幸福;夏天能听到蛙鸣,这是幸福;能坐在教室上课,这是幸福;能够助人为乐,这是幸福。幸福是有规律的心跳,有节律的呼吸。幸福不是要奢侈,而是平平凡凡的过每一天。
7.题西林壁教学反思 篇七
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学本诗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采用讨论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含义,使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站在不同的角度会看见不同的事物?的例子,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没想到,学生回答地让我惊讶!他们说出了很多连我都没发现的例子.我不得不称赞他们的观察力.我顺势又提了个问题:通过学习了古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他们回答地也比较到位.
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由于学生感悟很多,所以预设的拓展理趣诗的内容没有出示;虽然力求关注每位学生,设计了多样化评价、解说式评价、引导性评价等评价方式,但真正到了课堂上,还是觉得不尽完美。
8.题西林壁教案 篇八
《题西林壁》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3.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4.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教学重点、难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3.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谁去过庐山或看过庐山的风景片吗?请简单地介绍一下庐山的风景或景点的名称。
2.庐山的瀑布气势磅礴,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有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不仅瀑布有名,山也特别有名气,李白以庐山的山为背景还写过一首另一首诗《望庐山五老峰》中有一句: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3.同样以庐山为背景,不同的诗人,就会有不同的感受。苏轼就曾经写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还将最后一首题于西林寺的墙壁之上,这首诗就是——《题西林壁》。
二、解诗题,知作者(板书课题:题西林壁)
1.简介:当时题壁诗盛行,因为雕版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于是题壁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因为题壁简单易行,只要把作品写在墙壁上,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过而读之,就可以传播开来。
2.诗题
3.作者
三、读正确,明诗意
1.听录音读
2.指生读
3.师生合作读:生读前四字,师读后三字,交换角色再读。
4.齐读。
5.诗意
四、入诗境,悟诗情
1.这首诗写了什么?请你轻轻地读一读,认真地想一想,然后和同桌交流。
2.老师提三个问题,如果能答出来,就说明这首诗大体读懂了。
题一:这首诗中藏着几个方位词,找出来。
(板书:横侧远近高低)
题二:作者欣赏庐山是不是真的横着看,侧着看,远处看,近处看,高处看,低处看?这些方位词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板书:角度不同)
角度不同,景色怎么样呢?从诗中找证据。(远近高低各不同)
(板书:景色不同)
小结:苏轼不愧为大文豪,诗的前两句用14字就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景物就完全不一样。
题三:作者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
此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小结:看来要想了解全面,就要超越狭小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引导回答: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狭窄,只能看到局部,不能看到全面。
五、诗意引申
1.师举生活实例1:一位同学放学校外等车远观学校教学楼……于是,他轻轻地吟诵道:
(引读)不识庐山真面目——
2.师举生活实例3:以《背影》为例,引出不识“父爱”真面目,只缘身在”父爱”中。小结:诗中的“山”不是指庐山了,这个“山”可以是指一样东西,也可以是指一件事情,更可以是指一个人。
3.同学们有没有碰到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情况?举例说一说。
(逐一事例引读)不识××真面目——
4.这首诗不仅仅感受到了庐山景观的奇丽,还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人生哲理?
引导理解:人们所处地位不同,看问题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片面性。预知事情真相与全貌,需全面了解。
四、全文总结
小结:写庐山诗,大都从不同角度赞美庐山美景,作者却另辟蹊径,由自己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景象完全不同得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人生哲理。这是作者的巧妙之处,是这句诗成为千古绝唱的妙招。
五、拓读古诗
【《题西林壁》课件】推荐阅读:
《题西林壁》说课稿11-06
题西林壁的赏析06-16
题西林壁 教学设计06-20
题西林壁苏轼的诗意11-03
题西林壁古诗的解意06-13
《题西林壁》优秀教学设计01-03
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古诗诵读(7)《题西林壁》教案设计10-19
小学作文:西林真美10-15
教师PPT课件制作技巧,10分钟搞定课件12-01
影视编剧课件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