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教育笔记

2024-08-10

十一月教育笔记(精选10篇)

1.十一月教育笔记 篇一

十一月份教养笔记

孩子入园已将近3个月,基本上全班的孩子都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做游戏、午睡、吃饭。慢慢习惯了过集体生活。全体老师也为这个改变而感到欣喜,心中的一块石头慢慢落了地。

但庄致诚这个孩子却是个例外。几乎所有见过他的老师一致认为这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小小的个子,长着一双机灵的眼睛,会记住老师教过的所有歌曲和儿歌。在上课的时候跟老师的互动也非常好。能够记住老师说过的常规要求。但这孩子最困扰我们的就是午睡和吃饭。尽管现在午睡已经不会像刚开学那时大哭大闹,吵得其他孩子都不得安宁。但他那倔强的脾气却使得我们无论用什么方法,都不能让他躺到床上去。于是,中午的时候,其他孩子在午睡室安静的睡觉,而他总是一个人在午睡室外游荡,要不看书,要不玩积木。显得很是落寞!午饭也是一口都不吃,而且很挑食,一般的菜都不爱吃,只吃些青菜和海鲜。而且还必须外婆喂。

这两个问题我们也曾和家长做过深入的交流。得知,孩子几乎是由外婆一手带大的(也难怪孩子在哭闹时总是叫着外婆),任何事情几乎都是外婆包办。导致孩子对外婆有强烈的依赖感。甚至于妈妈喂饭都不要吃。更何况是我们这些接触才没几个月的老师,关于午睡,孩子反应对床不习惯,我们以为时间久了总会好的,也许是一开始的太纵容,导致孩子出现了反叛心理,一看我们要把他拉到床上,就大哭大闹,为了不影响其他小朋友的午睡,只好作罢。问题似乎很棘手,园长也表示了深切的关注。在尝试多种方法无效后,出于对孩子的健康考虑,家长最后选择了退园的处理办法。我们对此深表遗憾。

庄致诚的离开,让我想了很多。首先,我反省了自己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思想,我们不能一味把成人世界中的准则强压给他们。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在工作中,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有时会采取简单粗暴的处理方法。却没有找到一个最适合孩子们的方法。同时,我也看到了很多家庭中存在的教育问题,尤其是隔代抚养所体现出的问题。爷爷奶奶辈对孙子辈的溺爱,致使孩子们缺少独立体验这个社会的机会。缺乏自理能力,情感依恋缺乏安全感,适应环境能力弱,娇气,吃饭挑食等等。

虽然庄致诚的离开时个人行为,但却反应了现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中间折射出来的问题值得我们老师和家庭好好思考。

陈岳芬

2010-11-28

2.十一月教育笔记 篇二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是由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对2006~2010间江苏省教育科研发展所进行的管理与规划。自“九五”以来, 江苏省教育科研课题申报与评审总量呈大幅度增长, 与“九五”期间申报和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2100项和699项相比, “十五”期间, 课题申报和通过评审总量增加到了4200项和1388项, 各项增长幅度近100%。教育规划领导小组计划“十一五”课题评审总量将控制在比“十五”课题评审总量增加10%左右, 再依照预定的评审通过率为课题申报总量的30%来计算, 那么“十一五”期间通过评审的课题将达到1600多项, 课题申报总量将超过5000项, 当然, 这是无法准确估计的。“十一五”课题将实行五年整体规划, 分2006年、2007年和2009年三次申报与评审, 通过评审的课题比例为5∶3∶2。2006年共申报了课题2975项, 有941项通过了课题评审, 与“九五”和“十五”同期相比, “十一五”课题首次申报和评审分别增长了75%、65%和26%、19%。

以上从时间发展的角度简单描述和分析了“十一五”课题规划的整体情况, 而要以2006年课题申报与评审为个案, 则需要对这一年的课题申报与评审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2006年,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共收到申报课题2975项, 除去高等教育的996项, 基础教育有1979项, 其中包括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和特殊教育以及市县教研室、教科所等基础教育研究组织。经课题组专家评审和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核确认, 共评审出课题941项, 包括高等教育和省级科研院所323项, 基础教育618项。在基础教育申报课题的1979项和通过课题评审的618项中, 基本情况如下:

第一, 从行政区域看, 苏南地区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分别申报课题344项、291项、183项、160项和82项, 共1060项, 占申报课题总量的53%;苏中地区的南通、扬州和泰州分别申报课题270项、149项和70项, 共489项, 占申报课题总量的25%;苏北地区的盐城、淮安、宿迁、徐州和连云港分别申报课题99项、72项、109项、72项和78项, 共430项, 占申报课题总量的22%。在通过评审的618项课题中, 苏南地区共有课题347项, 评审通过率为33%,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56%。其中获得资金资助的课题56项, 占所有获得资金资助课题的52%, 包括重点资助课题44项和青年资助课题12项;苏中地区通过评审的课题有157, 评审通过率为32%,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25%。其中有28项课题获得资金资助, 占所有获得资金资助课题的26%, 包括重点资助课题16项和青年资助课题12项;苏北地区有通过评审的课题114项, 评审通过率为27%,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19%。其中有24项课题获得资金资助, 占所有获得资金资助课题的22%, 包括重点资助课题17项和青年资助课题7项。

第二, 从课题申报的组织类型看, 中学共申报课题793项, 占申报课题总量的40%, 其中包括初级中学74项, 高级中学719项;小学申报课题717项, 占申报课题总量的36%;幼儿园申报课题216项, 占申报课题总量的11%;职业学校及特殊教育学校共申报课题125项, 占申报课题总量的6%;市县教研室、教科所等科研机构共申报课题127项, 占申报课题总量的7%。在通过评审的课题中, 中学有242项,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39%, 其中高中223项, 初中19项;除此之外, 小学217项、幼儿园66项、职业学校及特殊教育学校27项、市县教研室、教科所等科研机构66项, 分别占评审课题总量的35%、11%、4%和11%。

第三, 从课题关注的主题看 (主要分析的是通过评审的课题) , 关注课程的课题80项,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13%;关注课堂教学的课题164项,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27%;关注学生发展的课题128项,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21%;关注教师发展的课题59项,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10%;关注学校文化的课题46项,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7%;关注学校管理的课题32项,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5%;关注其他主题的课题共有109项,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17%。

二、问题与对策

不难看出, 基础教育科研非均衡发展不仅体现在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均衡, 而且体现在校际之间、关注内容等方面发展的不均衡上。

第一, 地区科研发展不均衡, 主要体现在课题申报数量和通过课题评审的科研水平上。从苏南、苏中和苏北课题申报的总量上看, 苏南地区申报课题占全省申报课题总量的53%, 超过苏中和苏北地区课题申报的总和, 苏中、苏北地区申报课题分别占全省申报课题总量的25%和22%。从某一地区市申报课题的情况来看, 申报课题最多的南京申报了课题344项, 是申报课题最少为70项的泰州的近5倍, 即使是与苏南地区的镇江相比, 也是镇江课题申报总量的4倍以上。另外, 地区课题通过率和通过评审的课题占评审课题总量的百分比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课题通过评审的比率分别是33%、32%和27%, 各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56%、25%和19%。

最能体现课题科研水平的就是获得资金资助的课题, 因此, 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获得资金资助课题占所有获得资金资助课题的52%、26%和22%这一比率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地区科研水平的差异。总的来说, 不论是从课题申报数量, 还是从课题通过评审所体现的科研水平来看, 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之间无一不呈递减分布状况。

第二, 校际科研发展的差异, 主要体现为初中学校教育科研十分薄弱。仅就此次初中学校课题申报与通过评审的两个数据就能看出其中的差距, 一是全省初中学校共申报课题74项;二是初中学校通过评审的课题19项, 分别占课题申报和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4%和3%。

且不说把其与同类型的高中、小学和幼儿园课题申报和评审的情况作绝对值的比较, 就是与不同类型的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课题申报和通过评审课题的6%和4%, 市县教研室、教科所课题申报和通过评审课题的7%和11%进行比较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再者, 即使是与同类型的高中、小学和幼儿园课题通过评审比率进行相对值的比较, 也是存在差距的。其中高中、小学和幼儿园课题通过评审比率分别为31%、30%、31%, 而初中课题通过评审比率只有26%。课题的申报数量和课题评审通过率都在极大程度上体现了初中学校对教育科研的重视和科研水平薄弱的程度。

第三, 课题关注主题的片面性, 主要反映为课题过多的关注课堂教学和学生发展, 而忽视了对校长和基层教育行政管理者的关注。基础教育科研应从多角度, 多方面、多层次去挖掘主题, 旨在促进学生、老师和管理者的发展, 关涉到的不仅是课堂和教学, 凡有利于他们发展的都值得和需要大家进行研究。而此次通过评审的课题只关注学生、教师、及教学等主要内容, 而缺乏对学校校长、行政管理者进行专门研讨, 如校长的专业化、校长的培训和校长的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几乎没有涉及到。主题关注的片面性体现着基础教育科研内容的非均衡发展。

为发展江苏教育, 特别是发展江苏教育科研,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是其中的一个部门) 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针对基础教育科研地区、校际和关注主题等方面不均衡的发展状况已经或正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主要包括:

第一, 自2000年以来, 每年举办全省基础教育阶段教育科研协进会暨“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活动。“教育科研协进会”是通过协作性的科研活动来推动全省各地区教育科研的发展, 主要包括“中学教育科研协进会”和“小学教育科研协进会”, 逐年在苏南、苏中和苏北各地区开展。

“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是面向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及各市县教育局、教研室、教科所等教育组织的教师、教育行政管理者和教育科研工作者所开展的教育科研论文评选活动。每次教育科研协进会暨“师陶杯”颁奖活动, 主要由“师陶杯”论文获奖者颁奖仪式、专家为部分一等奖获奖论文点评、课堂教学展示与对话交流、参与式专题研讨以及专家主题学术报告等五大部分组成。从某种意义上看, 江苏省基础教育科研协进会暨“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活动注定了, 其是推进各地区基础教育科研均衡发展的最佳策略和方式。

第二, 每学期分别在高中和小学教育科研基地学校举办科研协作活动。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科研基地学校协作活动是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 各基地学校共同参与的科研活动, 每次科研活动主要包括联盟课堂、教师论坛、名师发展规划、校本教研、基地学校校长圆桌会议及专家专题讲座等部分。基地学校协作活动通过学校优势互补、同伴互助及专家引领等方式, 提高了各基地学校教育科研水平、加快了教师专业成长速度, 从而推动学校强势发展、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 并对其他学校科研发展起到了很大示范性作用。针对初中教育科研水平薄弱这一现实,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近期正在一些初中学校展开了调研, 并准备设立初中教育科研基地、开展科研活动以帮助初中学校教育科研获得发展。

第三, 经常组织专家去学校开展教科研专题讲座, 并帮助他们在如何利用学校的优势和特色进行校本教研等方面给予切实的策划和指导。专家们的一致意见是, 中小学教育科研切忌赶时髦、形式主义、急功近利, 而应该贴近学校实际, 走进学校课堂, 解决实际问题。认为基础教育科研应关注本学校或本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 关注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 关注学生、教师、校长等学校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发展等问题, 服务于教育。

三、反思与建议

基础教育科研的地区之间、校际之间及关注主题等方面的非均衡发展只是笔者从某一个案得出的结论, 基础教育科研发展过程中尚有很多的问题值得去挖掘。促进基础教育科研均衡发展关键应该从教育科研的工作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及评价机制等方面建立切实可行的教育科研机制, 特别是要通过健全的规章制度和管理示范来保证学校科研工作的有效运行。具体来说, 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 成立以校长为首的学校教育科研组织。校长不仅要具有教育科研的素养和科研能力, 带头进行教育科研, 并应该在学校独立设置教育科研规划和管理组织, 制定科研工作制度, 鼓励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坚持从事科研工作。

第二, 倡导科研合作, 营造一种开放、互助、共进的教育科研环境。基础教育科研的可持续性发展应建立一种开放的合作机制, 不仅要加强专业科研人员与实践工作者的合作, 更应该加强地区之间、校际之间的科研交流与合作, 在开放、互助和共进的良好科研气氛中促进基础教育科研的发展。

第三, 建立和健全保障机制, 为基础教育科研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目前没有专项科研经费支持的学校还很多, 如, 尹晓军等对宁波市中小学调查结果发现, 近40%的学校没有科研经费, 其中比例为42.11%初中占比例最高。!"

第四, 完善基础教育科研评价机制, 确保科研内容的实效性及导向性。基础教育科研应立足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 切忌“形式主义”, 流于肤浅的表面陈述, 因此, 建立和完善一套切实有效的评价机制实为必要。

第五, 加强统筹管理, 促进基础教育科研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基础教育科研是教育科研大家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 目前呈现出非均衡发展状态, 本文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课题申报与评审为对象对这一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3.十一月教育笔记 篇三

事件:小升初学生家长热报押题班,七天假成“培训期”据《新京报》报道,七天长假,对于不少今年即将小升初的学生和家长而言,则是七天高密度的“培训期”。为了在“坑班”考试中脱颖而出,不少培训机构推出了“小升初目标班”,揭秘往年坑班考试真题并对今年的考试进行押题,这成为了不少学生家长国庆培训班的首选。这类培训价格不低,一些培训班上一次课为两三个小时,通常会安排十几次课,价格为两三千元。

点评:与北京的“小升初目标班”相类似,广州的课外辅导机构也推出了“小升初保证班”、“小升初精英班”等,大大小小的机构竞相模仿,争抢这一块新兴蛋糕。机构开设这类课程,虽然是市场行为,商人的趋利所致,但某种程度上,已经将小升初“应试”的一面进一步强化了。

事件:优秀生听惯表扬,一次批评后“自闭”一个月据《今日早报》报道,正在上初中的玲玲,有一次在上课的时候看小说,结果被老师发现,当场没收。从小成绩优秀的玲玲,这样被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那可是破天荒头一遭。于是,她当即大哭起来,从此就不说话、不走路。心理医生认为,这是心理因素导致躯体功能暂时失调。

点评:玲玲的故事虽是一个罕见个案,但现实生活类似的小朋友还真不少。他们平时听到的表扬声太多,批评声太少,所以一遇到批评就接受不了。教育人士指出,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要同时进行,而且要有一个度。赏识教育不等于简单地表扬,挫折教育也不能粗暴进行,要学会和孩子进行沟通,掌握批评的原则。

事件:经历“最折腾长假”后,部分学校安排“收心考试”上午考语文、英语,下午考数学、物理、化学……据《楚天金报》报道,国庆长假后的第一天,武汉市部分中学安排了一次“收心考试”,意在让经历了“史上最折腾长假”休整后的学生们“收心”,而且根据考试成绩还要进行一次隐性排名,让学生们如临大敌。

点评:什么叫瞎折腾?这就是典型案例。现在中学生每学期要经历的联考、测试、统考、模拟考多得数不胜数,学生压力与负担已经很大。国庆长假休息之后,学校还不放过学生,推出“收心考试”,简直就是胡闹,除了增加学生的精神和身体压力外,没有任何好处。

近年来,“十一”长假培训市场如同黄金周的旅游市场一样的火热。九月初,各培训机构就纷纷打起了国庆培训“牌”,各种宣传活动五花八门,各具特色的培训项目领跑着培训市场。笔者采访中发现,今年的“十一”长假培训市场凸显三大特点。

今年“十一”长假培训市场凸显三大特点

特点一:各学校纷纷推出体验、优惠课程

“十一”前笔者在采访新东方、新动力、海天教育等培训机构时发现,今年“十一”长假期间各培训机构纷纷推出体验和免费课程,以“价格低廉、生动有趣”吸引客户。

“我仅花了6元钱,就学会了德、法、韩、西、意、日等6个国家的礼貌用语,能够向这些国家的人打招呼、问路和介绍自己。”一位参加新东方‘6元6语(即6个语言6种体验)’项目的学生告诉笔者,此次体验还让他喜欢上了韩语,并打算在“十一”长假后继续学习韩语。

北京新东方学校市场部主任林振宇告诉笔者,此类课程仅仅是象征意义上进行收费,仅交纳六元钱便可在新东方体验德、法、日、韩、西、意六国语言,感受六国文化魅力。另外,在国庆期间,新东方还推出了诸多优惠类的课程,诸如为期六天的“初中英语1800/2600词汇班”项目,国庆节前报名仅需298元。据了解,针对雅思考试,新东方长假期间还开设了“雅思模考精讲班”,费用也由原价的280元减至50元,并赠送价值120元的学习资料。

北京新动力学校副校长陈松筠也告诉笔者,他们学校推出的新概念英语名篇解析课、日语动漫听力课、外教口语特训课等外语免费体验课活动,为外语爱好者奉献了多彩的节日“外语大餐”。此外,长假期间还推出了节日连报课程减价优惠活动,在各校区连报两门英日韩等相关课程可以享受减免优惠政策;而在新动力学院路校区和西直门校区报名,则可以享受500元优惠。

特点二:学生成为培训主力军

笔者在采访中发现,学生成为了今年国庆长假培训的主力军。

一位选择新东方英语口语强化班的女生告诉笔者,自己发音不标准,一直害怕与人交流。“语言是自己将来出国留学与人交流以及学习的必要工具,这次‘十一’长假给了我突破这一瓶颈的时间。”

北京新东方学校市场部主任林振宇指出,根据各类人群及各类课程的不同学习特点,新东方精心打造了一系列的“十一特训班”,学生合理利用假期“连续学习”的优势,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实现质的突破。北京新航道学校市场部主任许欢也向笔者表示,广大学子牺牲难得的休息时间为自己充电,就是希望通过培训提高英语水平。

特点三:各类备考课程受追捧

随着出国留学市场日趋升温以及就业压力逐步增加,国庆期间诸如“四六级”、“SSAT”、“ACT”、“雅思”、“托福”等各类备考课程培训班更加火爆。

北京新东方市场部主任林振宇告诉笔者,国庆期间新东方推出的“SSAT(Secondary School Admission Test)”、“ACT(American College Test)”等课程受到学员广泛关注,多数班级人数爆满。

北京新动力学校副校长陈松筠也指出,参加国庆长假培训的学员呈现多元化,但四六级强化班最为火爆。“雅思、托福、GRE、SAT、听说读写课程等报名人数异常火爆。” 北京新航道学校校长马朝霞也告诉笔者。

选择“十一”长假培训应该注意什么?

虽然“十一”期间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很高,但有部分学生在选择培训课程时也存在着目标不明确或其他方面的一些问题。对此,北京新东方学校市场部主任林振宇指出,“‘十一’是一个学习充电的‘黄金周’,有学习意愿的同学,应该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学习方式和课程。学生应对自身水平及学习目标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如果存在困惑,应借助学习顾问或针对性较强的测试系统,做到知己知彼,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规划。其次是应劳逸结合,并合理地安排长假培训课程的时间。”

4.边城第十一章读书笔记 篇四

《边城》中对人性美的展现,又岂是仅在他们三人呢?说着“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皆不许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方配活到这块土地上!”的老船夫,坚持着“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的船总顺顺,又何尝不体现了人性中的勇气与义气呢?在湘西那片灵秀的土地上,有着善良美好的品质的人们,是多么令人向往。所有这些未被现代文明浸润扭曲的人生形式,就是沈从文所要表达,所不懈追求的人性美的极致啊!

沈从文是一位很特别的作家,在他看来,“诚市”是民族文化的歧路,“现代化”是人类退化的根源。他崇尚原始的野性的生命力,认为这才是民族理想的精神和人生状态,他塑造的最成功的形象,是那些原始古朴的,不带政治功利色彩的优美而自然化的人物。他的世界观复杂又充满矛盾,但是贯穿其中的是对人性的执意追求。沈从文将人性放到了一个几乎不可企及的高度,他曾说过“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地做基础,用坚硬的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体型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正是由于这种近乎信仰的追求,才使我们认识了那些忠厚善良、重义轻利的人们,才有了诗一般优美的《边城》。

人性美,是千百年来无数学者研究的课题,即便是宣扬“人性本恶”的荀子,不也是执着地找寻美好的未来吗?《边城》中的理想人格,就是沈从文对于人性的`思索与向往。那是对渐已逝去的美的哀婉,是对现实道德沦丧的忧虑,也是对重建民族人格和道德的理想设计。猝然倒掉的白塔,象征了原始而古老的湘西的终结,象征了衰败的社会的终结,同时也是对未来的美好的渴望。仔细想想,沈从文所追求的人性美则美矣,却过于虚假。那种自然的状态无论如何再也回不去了,谁都不能阻止社会发展的脚步,所以那个湘西世界只能是梦想。

关于边城第十一章读书笔记2

《边乡》里的文字老是不经意的挑逗着我的心弦,文中随处浸润着湘楚景致,随处是质朴朴实的风味情面,字里止间飘散着一种浓浓的诗意。读起它时你便会被难熬围绕,像是触及到了甚么,是眷念女时那个有着温阳的夏季午后?还是现正在那个让我有些把握不透的全国?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那官路将远湘西领土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乡时,有读书笔记大全一小溪,溪边有座黑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那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那便是沈从文先死带给我们的他的边乡,一座沉默的乡,一座朴实的乡,一座宿命的乡,从开初到完毕仿佛皆正在默默的哑忍着甚么。翠翠,那个像观音一样的女孩子,她就是那座乡的化身,从恋上了那个正在梦中可以用歌声将她带到很远地方的人女开初,她便选择了沉默,固然心里起伏不定,皮相却初末如一。文中的结局疼爱她的祖女正在雷雨夜里死,天保淹死,黑塔坍塌,默默相爱的青年情人离去。翠翠仍然重复着母亲的命运,惟有守候,“那人年夜概永久不会回来,年夜概明天就会回来。”

沈从文先死从人物的心里深处,以细练而又细心,散浓而又自然的笔法刻画着人物的心理,使情面不自禁的融进人物的心灵全国,融进湘西那片质朴漂明的土地,融进那群温良坦率的人们中,他用诗一般的说话的沉声陈说着全数仄易远族的哀思,理睬呼唤我们炎黄子孙赋性的亲信,正是果为爱得那般深沉才孕育了那些带着哀思的文字。

我正在想,为何取名《边乡》,正在心里它就那么“遥远”吗?还是正在沈从文先死心灵深处正守护着甚么?其实我们每个人心灵深处不皆有一座“边乡”吗?年夜概那座悲天悯人的乡已随着汗青的激流沉进那薄重的底色中,而留给我们的是对人死战社会的深深思虑。

关于边城第十一章读书笔记3

《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述了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

小说中的翠翠与爷爷一直生活在茶峒山城的深山里,陪伴他们的还有只狗。她在十三岁时认识了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大老天保十六岁,二老傩送十四岁,二老当地人也称岳云。翠翠爱上了二老,而同时这两人也爱翠翠。最终,大老选择离开,将翠翠让给二老,全在离开的途中失足落水而死,二老和船总认为是翠翠和她爷爷害死了他,有些不愿娶她。后来,爷爷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静静离开了,而二老因要娶翠翠与父亲顺顺吵架,无奈出走,这时,船总才让翠翠做二老的媳妇,但二老还没有回来。

在那时,人们依旧是包办婚姻,二老傩送已被一富人指定做女婿,且有碾坊做嫁妆,因此,二老与翠翠之间的自由恋爱很难达成。

作者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纯与透。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文中翠翠与二老之间的爱情故事完全没有城市里的俗气,不论是翠翠心中二老的影子与歌声,还是二老对翠翠的一见钟情,都沾不上一丁点儿瑕疵,都是那么的纯,那么的美好。文中作者甚至写到“由于边地的风俗淳朴,便是作_女,也永远那么浑厚”。善良,单纯,充满了爱,这样的地方,怎能不让人有归属感?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的“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透,茶峒的透不是简单的透,它透到了人心底,它让茶峒“静静的水即使深到一蒿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让翠翠“眸子清明如水晶”。

如此悲哀的爱情却发生在如同世外桃源的茶峒,这似乎有些怪,但换一个角度想想,将这么悲哀的爱情放在这么美好的茶峒,结合起来,倒也挺合适,因为我认为,这种悲哀,它是淡淡的,又是若有若无的,放于茶峒这样的地方,更可以体现它的纯与透。

关于边城第十一章读书笔记4

夜阑人静的夜晚,躲开白天城市的喧嚣,让自己沉浸在一片静穆之中,在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细品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思绪随着书中人物的变化发展起起伏伏……

边城写的是一个恋爱的故事,情节简朴优美,--掌水码头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了城边碧溪老船夫的孙女翠翠。但翠翠心里爱的却是傩送,当天保明白了这个三角恋爱的实情,深知不能勉强,主动退出了竞争,驾船下辰州,好忘却那里的一切,却不幸遇难,傩送虽然仍然爱着翠翠,但哥哥为此而死,使他心中压抑,又对老船夫有误会,也在痛苦中离家去了桃源。而翠翠独自承担所有的变故,在等着,等着那个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的人。

如诗的边城,诗意地演绎着人生,诗意地演绎着生活。书中所示的人性美浸透着完美,而翠翠的无限期等待又显示着不完美。她的爱情悲剧可以说是那个年代造成的,她和傩送本来完全可以结合在一起,培育出美丽的爱情之花,可惜二人却失之交臂,留下了悠长的遗憾。

而现在谁会放弃自己的爱情呢?在当今这个社会谁主动放弃自己想要的东西,完美的爱情都是我们想要追寻的。在《边城》中傩送为了亲情而放弃了爱情,亲情固然重要,但为了亲情而放弃了爱情,也是可悲的。而翠又在不知道天保是因不能得到她的爱而忧郁出走落水身亡,不知道傩送是因为不能得到她的爱而离乡远行,也不知道爷爷突然离世全是由于替自己的幸福思虑奔忙而心力交瘁。后来在陪伴她的杨马兵向她说明后,她才如梦初醒,这实在让人不免为她感到惋惜和可悲。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结局怎样?给人留下了悬念,傩送最后回来了吗?她们俩最后在一起了吗?我不禁陷入了幻想之中,希望他们有情人能终成眷属。看过《边城》,让我对世间完美的爱情又一次产生了怀疑,对人性多了一份了解,但又明白了自己的幸福就应该去争取,争取了,得不到,也就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边城就是这么一出健康纯洁,而又弥漫有淡淡哀愁和浓浓诗意的爱情悲剧和人性的悲剧。

关于边城第十一章读书笔记5

整读完的第一本书《边城》。《边城》讲述一对兄弟喜欢上同一个女孩,女孩不爱的死了,女孩爱的走了,女孩在等他回来。

每次看完书,一两句话就能把故事梗概概括,但是只是看概括,对文章完全没有触动,完全无法带入。那么作者又是如何讲述这个故事的呢?让人在1934年初次发表文章八十多年之后的今天,读到文章还有种身临其境,故事人物有血有肉,人物性格特征鲜明,刻画深刻。

小说开头描写【茶峒】地理位置,主人翁爷爷和孙女翠翠两个,通过环境,事迹,细节让人物真实。不仅是现在还有过去事迹,让人物立体。随着翠翠的活动小说地图向山城扩展,环境活动描写好似真的有种到水乡码头小城的感觉不虚细节刻画成功立体,形形色色的人,引出了另一对主角,先从其父亲说起,再说兄弟两天保和傩送的情况。描述背景,端午最热闹节日,船赛铺垫。

回忆2年前,端午节事件冲突一,翠翠找不到爷爷,碰到傩送二老冲突认识。两年过去依旧无法忘记,事件发展端午碰到大老天保。日常渡船回忆,提到十五嫁人。又一年端午,爷爷想翠翠嫁人的事情,大老表达好感。端午渡船翠翠碰到财主母女,铺垫。爷爷进城,二老回送酒壶,渡船碰到翠翠邀请。中间人向爷爷表述大老情谊,翠翠听传言遇二老。

大老请媒人,翠翠无应答。兄弟知心意,公平竞争。翠翠心中有事,感伤哭泣埋伏笔。二老唱歌,大老放弃离开出事。爷爷期待遇变故,误会疙瘩,爷爷知心意

日子照过心中有坎,二老父子冲突离家,爷爷碰壁。不详,雷雨夜爷爷去世。处理后事。日子依旧,有人逝去,有人在等待。

5.十一月教育笔记 篇五

第一节 文化产业政策运动与文化制度变迁

一、文化政策与文化产业政策

文化产业政策是文化政策的一部分,它要解决的是怎样扶持和引导文化产业稳定、持续发展的问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文化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一)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现状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进行文化体制改革,90年代开始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至今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由一系列行政法规和规章构筑起来的文化产业政策系统,以及由这个系统建立起来的文化管理机制。

(二)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问题

(1)但现有的文化产业政策文本系统,基本上都是在两种体制转型过程中制定和形成的,很大程度上带有计划体制的痕迹。

(2)同时,由于我国不同领域里的现行文化宫路与文化产业政策主要由政府的不同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以政府的名义发布,因此行业和部门的利益保护色彩比较浓重。

(三)解决办法

要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必须重点考虑七个方面的问题:(1)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准确划分;(2)对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人事要成为全体国民的共识;(3)确保相关政策的系统性和连续性;(4)确保相关政策具备一定的前瞻性;(5)确保国民待遇的真正实现;(6)适度的倾斜政策是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保障;(7)确保文化产业消费需求的全面释放。

二、文化产业政策的特征与作用

(一)文化产业政策的特征

1、双重导向性

所谓双重导向性是指文化产业政策不仅具有一般产业政策都有的宏观经济战略导向,而且还包括国家文化发展宏观战略导向。

2、管制和规范的兼容性

任何国家的文化产业政策都包含两个内容:许可与禁止,鼓励与惩罚。

3、市场功能的弥补性与主题目标的战略性相关联

产业政策正是这样的弥补市场机制缺陷和不足的正常,而这个政策由于具有政策猪蹄关于产业发展追求和对“市场失灵”规律的深刻认识,包含着主体目标的战略性,因此,就使得产业政策具有市场功能的弥补性和主题目标的战略性相关联的显著特征。

4、体系的复杂性和产业关系的协调性

文化产业政策是一个完整的政策系统,包含多层次、多方面的内容,文化产业属性构成的多重性,决定了文化产业政策系统的复杂性。

(二)文化产业政策的作用

1、调整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布局,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2、改善文化资源的社会分配,促进社会文化资源的有效配置

3、重建社会文化价值体系,推动社会文化结构的现代变革

4、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体系,提高和发展现代文化生产力

5、促进文化市场结构和市场机制的完善,营造健康的文化生态环境

6、保护和㕂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三、文化体制改革与中国文化产业政策发展

(一)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发展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提出来的。

(二)中共十六大与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重大发展

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是一个里程碑。中共十六大的报告以前所未有的篇幅,提出了中国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一系列文化政策,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1、首次明确确认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有两大途径和存在两大形态

2、明确了文化产业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体性地位

3、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的科学论断

第二节 文化产业政策的结构与内容

一、文化产业政策的结构

文化产业政策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系统,它的内容涉及文化产业的各个方面,并且由此而形成了它的结构。从产业经济学关于产业政策研究的成果来看,一个完整的产业政策体系一般由五大政策组成:产业结构正常、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地区政策、产业技术政策。本国产业与国际产业关系政策。

二、文化产业政策的内容

(一)文化产业结构政策

文化产业结构政策是为了解决文化产业结构问题,即为了解决文化资源配置问题而产生的。文化产业结构问题的结构性规定了文化产业结构政策的内容结构。

文化产业结构问题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第一是各文化产业之间的协调问题,主要指在特定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下的各文化产业之间的均衡发展;第二是文化产业结构的升级或结构优化问题。

制定和实施文化产业结构政策的目的和作用主要体现在:(1)纠正文化产业发展偏差,促进各文化产业协调发展;(2)培育和支持对国家文化建设和文化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的文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成长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3)缩小文化资源分配差距,促进社会文化公平。

1、新兴文化产业政策

新兴文化产业也称幼稚产业,是相对于成熟产业而言的一种新的产业形态。

2、文化主导产业政策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的理论,主导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系统的运动中起引导和带头作用,并决定该产业结构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模式的产业。它的一个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在实现自身持续的经济增长率的同事,还对辅助部门和派生增长部门产生影响,并且最终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3、支柱产业与战略产业政策

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高比重的产业。战略是一个坐标系统,分纵向与横向两个领域。纵向是对自身的超越,横向是对既定的利益格局的挑战。

(二)文化产业组织政策

文化产业组织政策市政府以立法形式制定文化市场规则,调节文化产业组织规范文化企业的市场行为,以期获得最大的市场绩效的文化产业政策系统。

它的目标是通过对文化市场结构的调整,改变或矫正不合理的文化市场结构,有利于保持合理、健康的文化市场结构;同时通过对主体文化市场行为的调节,禁止和限制一切妨碍文化市场的公平竞争的市场行为,规范文化市场竞争秩序,进而通过对文化市场结构的调整和文化市场行为的规范,改善不合理的文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运作效率。

文化产业组织政策大致可以分为产业组织行为调整政策和产业组织结构优化政策。文化产业组织行为政策包括反垄断政策和促进有效竞争政策;文化产业组织结构优化政策主要包括文化企业兼并和合并政策和中小文化企业政策。

1、文化产业反垄断政策

垄断是指对生产和市场的控制以及对竞争的限制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由于垄断限制公平竞争,破坏价格在合理配置资源方面的有效作用,损害消费者权益,阻碍企业技术进步和降低经济效率,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都把反垄断政策作为产业组织的重要内容。反垄断政策主要是从干预市场结构和干预企业行为两个方面进行的。

2、促进文化产业有效竞争政策

促进有效竞争政策也称反不正当竞争政策,它既是一项基本的产业组织政策,也是文化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内容。这不仅是因为文化产品生产与流通有着与其他商品共同的市场经济运动特征,而且有效的竞争是确保文化产品生产与文化市场繁荣的重要保证。

3、文化企业兼并与合并政策

兼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化企业中,由一个文化企业通过购买方式吞并和接管其他企业,从而取得后者的全部资产的控制权,以扩大本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生产能力的一种资本营运行为。

合并市值两家或两家以上的独立的文化企业组合成为一个新的独立的文化经济实体的行为。

通过兼并与合并实现企业资本扩张,提高企业的整体性文化生产能力和文化竞争能力,获取规模经济效益,是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两种主要形式

(三)文化产业准入政策 准入,既是指市场准入。其本来意义是指一个国家允许外国商品或服务供应者进入本国市场所建立起来的制度体系。

所谓文化产业准入,就是指国家关于允许境内外文化投资者和文化商品与文化服务供应商进入本国文化市场的准入制度。

(四)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主要包括产业布局政策和产业技术政策两大类。

所谓产业布局政策首先是指文化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政策,对文化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从而在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战略的过程中,给予文化产业发展以恰当的地位和在整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所占的合适的比例。

所谓文化产业技术政策,是国家指导文化产业升级换代的技术发展和技术进步政策,如关于国家数字电视化政策、关于清晰度标准等。

(五)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文化产业政策

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是现阶段文化企业运动的两种主要组织形式。从产业经济学角度看,文化市场可大致分为三类:公共产品类市场、半公共产品类市场和非公共产品类市场。与此相对应,文化生产单位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政府文化生产机构;二是经营性非营利组织,三是股份有限公司。

(六)本国文化产业与国际文化产业关系政策 本国文化产业与国际文化产业关系政策,主要包括文化贸易、国际文化竞争和参与国际文化分工政策等。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产业政策选择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文化安全政策建设问题 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趋势,正深刻地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和文明进程,也给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问题。

文化生存是民族生存的前提和条件。文化的生存状态不仅积淀着一个民族和国家过去的全部文化创造和文明成果,而且还蕴含着它走向未来的一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因,是它存在和发展的全部价值与合理性之所在。

(二)确立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的文化发展观

国家利益是国家全部战略的核心,它是一个国家维护和创造本国大多数居民共同生存和发展必须的各种因素的综合,是一个主权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全部需求和意志的集中体现。

(三)建立积极的国家文化安全预警系统 建立积极的国家文化安全预警系统,实行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的适度准入原则,应当成为中国在这一问题上的又一重要的战略选择。

建立国家文化安全预警系统,并不是要搞文化关门主义,而是要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文化利益出发,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根据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实行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适度准入。

(四)以公共的力量构筑国家文化安全体系

实施国家文化产业战略,再这样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体系中构筑国家文化安全的万里长城,仅有国办文化产业这一股力量是不够的。要真正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做到中国文化生存和发展的长治久安及其必不可少的良性生态环境,就必须借助于民营的力量,制定和实施文化产业民营化的发展战略。

(五)加快国家文化外贸体制改革

(六)全面推进国家文化创新能力建设

全球化而导致的世界范围的经济和文化竞争领域的不断前移,使得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日益成为一个国家能否在这场世界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的关键性因素,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

第三节 文化产业制度与政策创新

一、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制度要素

制度是人类社会在演变和发展过程中为了实现人的利益的最大化而建立起来共同遵守的一整套秩序和规则的总格。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制度安排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种形态。宪法、法律和规定等是正式制度;价值、意识形态和习惯等是非正式制度。制度结构就产生于制度安排的整体系统之中,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

政治制度以国家理论为核心;经济制度以产权理论为核心;文化制度则以意识形态理论为核心。文化产业是一切社会文化关系的总和,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深刻地反映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制度安排。正是这种制度安排,深刻地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其制度选择。

(1)在现代国家条件下,政治制度是其他一切制度选择与制度安排的前提条件。人类对基本安全的需求是制度产生的内生需求,当这种需求表现为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利益需求的时候,政治制度的权力安排形式与安排结构在文化产业的市场准入制度的设计上就表现为排他性安排。(2)经济制度的基础是所有制问题,也就是产权制度。经济制度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安排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给文化产业的发展与产业制度的建立以深刻的影响。

(3)文化产业制度是文化制度的重要表现形态和组织形态。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制度的建构除了它的政治制度外,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制度选择和安排的核心是它的意识形态及其理论体系。

二、文化产业制度与文化经济增长

制度产生于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内生需要。文化产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一种内生需求,当这种需求的历史必然性不能得到充分和有效地实现便不能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的的时候,建立和发展文化产业制度也就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制度绩效是国民经济的增长效率。就文化产业制度建构和文化产业增长关系而言,它包括经济绩效和政治绩效两个方面的意义。

根据制度变迁理论,制度绩效取决于交易费用。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在有效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中,交易费用、制度费用和政治费用较低,经济绩效较高。

三、文化体制改革与中国文化产业制度建构

文化体制是一个国家关于文化与政治、经济关系的制度性体现和反映,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执政主体关于这三者关系的理论主张,以及在这种理论主张下建立起来的国家文化体制和政策系统。

因此,要寻求文化体制改革在理论上创新:

(1)首先必须对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有一个新的认识,建立新的关于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论系统。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又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

(2)文化体制改革是一场有别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全新的国家制度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理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建立新的国家文化管理体制。

(3)我国文化体制中的深层次的问题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其中有的是由于“左”的理论和政策形成的制度性偏差,有的是制度本身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所提出来的自我发展的必然性要求以及与这种要求不相适应的制度性力量决定的。要看到历史本身是有局限性的,局限性也是历史发展的规律。这种局限性又是非等到事物的矛盾性的充分展开而不会被发现。

四、意识形态管理创新与中国文化产业制度建设

(1)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体系中,意识形态属于非正规的制度安排,不仅不同的意识形态对子经济增长有着不同的作用,而且不同的意识形态管理论和管理制度对于经济增长有着更大的作用。

(2)意识形态的先进性与滞后性、凝聚性与分裂性,决定了意识形态对于经济的不同作用:鼓励创新或者压制创新;团结团队或者分裂团队;减少“搭便车”或者增加“搭便车”。有效的意识形态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3)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系统。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又反作用于存在,由此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这是意识形态运动的基本规律。因此,通过意识形态和借助于意识形态管理来实现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变革和经济的增长,也就成为一个国家和社会管理和制度安排的重要选择。

(4)党管意识形态是我国的根本文化制度,而且也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意识形态的内容和形式都已经在结构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文化产业已经客观地成为意识形态的重要存在形态、传播路径和国际竞争的重要载体的时候,党管意识形态的理论和制度与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间就必须建立起新的理论和实践关系。

(5)党政企不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我国文化领导体制的突出弊端。这种弊端造成了长期以来我国在文化建设上的制度交易成本过大而制度绩效过低,因此,要克服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文化发展和文化增长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解决在文化领域里的制度交易成本过高而国有文化产权绩效低下的弊端,就必须对我国文化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制度改革。

五、文化产业与新文化生产关系创建

6.十一月教育笔记 篇六

一、加强领导,组织机构健全

学校是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基地和摇篮,也是公众聚集的场所之一,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而消防安全则是学校安全的重点之一。学校本着对家长和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一直将消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把“平安校园”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把消防责任落实到人,建立和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使工作有章可循,以章办事。加强了组织领导,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统一指挥,协调一致,分工明确,确保了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日常消防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保证了消防安全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成效。

我校在消防安全“11.9”宣传教育活动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坚持以“学消防,促平安”为主题。加强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让学生牢固树立“时时讲安全,处处讲安全”的思想,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

1、开展一次消防安全大检查

在11月8日,学校深入细致地开展了一次消防安全大检查,发现隐患,马上整改;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安全工作体系,不断加强学校安全防范意识和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进一步消除学校内部各种设施的安全隐患,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

2、上一堂消防安全知识课

在“11.9”消防宣传活动期间,为提高消防安全意识,我校全面动员、全员参与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在星期一升旗仪式时,对全体师生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积极营造浓厚的学校消防知识宣传教育氛围。

3、利用学校的黑板报(11月主题:“消防安全,从我做起”)、红领巾广播(11月9日消防专题)等方式对全体师生开展消防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4、每班利用班队会开展“远离火灾”主题队会。我校充分利用学校板报墙报、宣传栏等形式,以“消防安全,自我保护”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每班上一节“远离火灾” 主题队会。通过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强广大师生的消防安全知识,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增强学生消防安全自救的能力和应急能力。

5、举行一次全校性火灾自救演练。

为加强学校安全管理,提高师生安全意识,结合“11•9”消防安全日,在全校师生中开展疏散演练活动。

11月13日,全校师生分组进行演练。疏散演练活动中,学校先向师生集中讲明疏散演练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然后,各班学生在班主任和副班主任的组织带领下,有序、迅速、安全地从教室疏散到操场;各楼层负责人及时向校德育处汇报了疏散演练情况。最后,德育处对全校师生的疏散演练活动进行了小结,指出存在的不足。

11月16日上午10时,全体师生再一次进行逃生演练。在疏散演练的过程中,各层楼梯和走廊负责的老师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所在岗位,按照岗位职责积极组织学生疏散;任课老师组织班级学生积极做好疏散工作。全校师生沉着冷静、互相合作,一切行动听从指挥,按照学校制定的紧急事件疏散的方案,本着时间就是生命、纪律就是保障,以最快的速度(2分35秒)、最好的秩序圆满地完成了此次紧急疏散的预演任务。

通过两次消防疏散演练活动,全校师生对消防安全常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抗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也得到了较大提高。真正做到了“预防为主,综合整治,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提高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逃生能力。

三台子第五小学

7.十一月教育笔记 篇七

书画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接传统艺术中起原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全面展现了创作者的审美意趣、道德情操和艺术创作才能。为给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展示创作才能与水平的平台,我刊自本期起特开设《杏坛丹青》。本栏目由河南省教育界书画象协会,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教育艺术委员会承办。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美术教育工作者“登台献艺”,为推进我省美术教育事业乃至全省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1《二十世纪河南文学家群像》(雕塑)魏小杰郑州大学教授

2《兄弟情》(水彩画)毛娜郑州大学副教授

3《2008》(水彩)赵维华河南大学教授

4《红马甲》(雕塑)李大鹏河南大学副教授

5《春风拂面》(油画)李建设河南大学教授

6《五月中原》(油画)郭华安阳市梅园中学教师

7《条屏·清韵》(雕塑)李磊磊郑州大学研究生

8《惊蛰》(版画)马勇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副教授

9《风陵渡》(水彩)杨海峰河南大学副教授

10《吉祥三宝》(壁画)史跃军河南大学讲师

11《两个人》(雕塑)孟兰郑州大学讲师

12《回归》(连环画)席卫权河南大学教授

13《山乡巨变》(油画)于会见中州大学副教授

14《冬日午后》(雕塑)解少勃郑州大学副教授

15《重建》(国画)袁汝波河南大学教授

16《悲喜岁月》(水彩)王红岩河南工艺美术学校讲师

17《兰浆归》(雕塑)刘蓓郑州大学本科生

18《夏史图》(壁画)沈山岭河南大学副教授

8.十一月教育笔记 篇八

发展特殊教育,提高残疾儿童受教育水平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2010年)》,特制定本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第一章 规划背景

一、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

近年来,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下,特殊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特殊教育学校数量不断增加,入学人数稳中有升,办学体系进一步完善,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进一步得到保障。

从1989年起,国家设立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投资专项,用于补助地方特殊教育学校校舍建设,改扩建校舍总面积近40万平方米。“十五”期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教育部相继开展了“中西部盲童入学项目”、“扶残助学项目”、“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等,累计投入近1.2亿元,共资助贫困残疾学生近5万余人次。同时,地方各级政府普遍加大了特殊教育的经费投入,社会各界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扶残助学活动,形成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的合力。

截至2006年,全国特殊教育学校(盲、聋哑、弱智三类校)数量为1605所,在校生总数36万人(其中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14万人,随班就读学生22万人),分别比1990年增加了859所和29万人。

二、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尚存在较大困难

由于我国特殊教育基础薄弱,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特别是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差、质量低,远不能满足广大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需求。

1.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滞后于特殊教育发展需求

特殊教育学校覆盖范围有限,总量尚显不足,区域差距较大。2006年全国特殊教育学校1605所(其中中西部1012所),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14万人(其中中西部8万人)。除北京、上海、天津3个直辖市和西藏外,全国现有326个地级市(州、盟),尚有74个未建立特殊教育学校,占地级市总数的22.7%,其中中西部65个,占未建特殊教育学校地级市总数的88%。全国现有县(市、旗)1934个(不含市辖区),人口在30万以上的1246个,尚有493个未建立特殊教育学校,占县总数的39.56%。其中中西部405个,占30万人口以上未建特殊教育学校县总数的82%。

2.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亟待改善和提高

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和经济条件制约,现有特殊教育学校存在较多问题。一是目前60%以上的特殊教育学校设在县镇或农村,校舍建设标准较低,小、旧、陋、破以及教学生活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较为突出,存在较多安全隐患;二是现有特殊教育学校多数是由原普通中小学校改造的,不仅校舍使用年限较长,而且在使用功能及设施上不能满足残疾儿童少年心理、生理及行为特征的特殊要求,与国家发布实施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和建筑设计规范要求有较大差距;三是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成本较高,部分专用教学仪器设备价格昂贵,必备的教学康复训练设施配置困难,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设施设备严重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正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以及康复训练活动。根据中西部部分省份特殊教育学校实地调研情况和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分析测算,70%左右的学校需要进行校舍建设和配置必备教学、康复训练设施,其中中西部约680所左右。

3.国家相关政策促使特殊教育需求不断增长

近年来,在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国家、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对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关注与关心程度在逐步提升,残疾儿童少年家庭传统观念也在进一步转变,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并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对残疾儿童少年入学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预计近年内入学人数将呈上升趋势,现有办学条件将日趋紧张,为他们创造接受教育所需条件已成为当务之急。

第二章 指导原则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按照《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2010年)》,以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努力普及和巩固有学习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加快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第三章 建设目标和实施步骤

一、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投入,在中西部地区建设1150所左右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实现在中西部地区的地(市、州、盟)级和30万人口以上或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旗)有1所独立设置的综合性(盲、聋哑、弱智三类校中两类及以上组合建制学校)或单一性特殊教育学校;现有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所有项目学校达到或基本达到国家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和设施配备要求,基本满足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需求。

阶段性目标:“十一五”期间(2008年~2010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投入,在中西部选择部分地(市、州、盟)、30万人口以上或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旗)重点建设190所左右独立设置的综合性或单一性特殊教育学校,项目学校达到或基本达到国家发布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和设施配备要求,初步缓解中西部地区适龄残疾儿童入学需求矛盾。

二、实施步骤和建设内容

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存在诸多特殊性,从有利于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考虑到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实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需求及省域间发展差距较大等状况,项目实施应与地方配套资金的筹措、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运行保障经费的落实等项工作相衔接,拟对总体规划目标分阶段、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进行建设。

第一阶段:“十一五”期间(2008~2010年),建设190所左右特殊教育学校。要编制完成分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总体规划,做好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的试点工作。在项目学校遴选上,选择列入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总体规划中,具有一定辐射作用的,在师资队伍、运行经费、开工建设等诸方面均具备条件且急需建设的项目学校,给予重点支持。同时积累经验,为下一阶段工作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建设500所左右特殊教育学校。在总结第一阶段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根据各省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总体规划,选择具备建设条件的部分项目学校,给予重点支持。

第三阶段:建设460所左右特殊教育学校。要全面完成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任务,实现规划总体目标。对列入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总体规划中尚需建设的项目学校给予重点支持。

第四章 资金安排及原则

“十一五”期间(2008~2010年)中央专项投资约6亿元。其中建设工程项目投资约4.5亿元(其中新建校项目约65所,投资2亿元,改扩建校项目约125所,投资2.5亿元),必备教学、康复训練设施配置投资约1.5亿元(其中新建校项目0.5亿元,改扩建校项目1亿元)。

中央专项投资对县级新建学校建设项目重点给予倾斜,每校按300万元进行补助,原则上不要求地方配套。对地级新建学校建设项目投资包干使用,每校补助300万元,缺额部分由地方负责安排;对改扩建学校建设项目投资包干使用,每校补助200万元,缺额部分由地方负责安排;对项目学校必备教学、康复训练设施配置,每校补助80万元,不足部分由地方负责安排。

对地理位置特殊、交通不便、施工条件艰苦、需统筹集中建设学校的个别西部省份可采取投资额度切块安排方式,以加大中央专项投资对项目学校的支持力度。

第五章 预期建设成效

一、特殊教育学校结构布局趋于合理

“十一五”期间,通过工程项目的实施,整合特殊教育资源,调整布局结构,增大特殊教育学校的辐射及覆盖范围,有效引导和推进中西部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总体规划目标实现后,中西部特殊教育学校数量将由2006年的1012所增加到近1500所,从而实现特殊教育学校基本辐射中西部地区所有地(市、州、盟)和30万人口以上县(市、旗),学校结构布局趋于合理。

二、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预计新增65所左右特殊教育学校,改扩建125所左右现有特殊教育学校,项目学校达到或基本达到国家发布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和设施配备要求,初步缓解中西部地区残疾儿童少年入学需求矛盾。总体规划目标实现后,中西部地区预计新增470所(增加46.4%)特殊教育学校,近70%原有特殊教育学校(680所左右)按实际需求进行改扩建。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与残疾儿童少年康复、教育相匹配的专业功能教室及设备配置基本齐全,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基本实现区域内特殊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数量显著提高

“十一五”期间,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总数预计由2006年的8万人增加到10.8万人,增长35%,净增2.8万人(不包括普通中小学校随班就读生),受益学生3.8万人。总体规划目标实现后,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总数将由2006年的8万人增加到25.6万人,增长220%,净增17.6万人(不包括普通中小学校随班就读生),受益学生23万人,基本满足中西部地区适龄残疾儿童入学需求。

第六章 规划实施及保障措施

一、明确职责,建立有效工作程序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审核、确定分省总体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配套措施;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按基本建设程序和项目管理要求,分年度审批下达建设计划和投资,指导各地项目实施;省级教育、发展改革部门根据当地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状况、经济水平、师资队伍等多方面因素,編制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与建设总体规划,负责协调、指导、监督本省项目建设规划的实施;地(市、州、盟)、县(市、旗)两级政府负责提供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用地,落实专项配套资金,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

二、强化管理,完善运行保障机制

各地要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相关政策,建立并完善特殊教育学校保障机制;加快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调整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编制,充实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的配备,逐步改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待遇;合理确定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制定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政策,努力增加特殊教育经费投入,保证特殊教育学校建成使用后教学、生活的正常运转。

三、严格标准,保证项目建设质量

各地要按照《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试行)》(1994年发布)和《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JGJ76-2003),进行项目学校建设所需投资的需求测算和设计,确保校舍的安全、适用、实用,反对追求学校建设高标准、华而不实。同时,项目学校建设也要与当地残疾人事业的系统工程相结合,特别是在康复设施的利用上,提倡资源共享、互通互用。

四、专项检查,落实项目监管机制

规划实施过程中,各地要将年度建设项目安排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项目学校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工程建设质量、设备采购招标、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等,要进行经常性检查并落实工作责任。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及相关审计部门将对中央专项投资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在设备采购中出现违纪行为、资金管理不善造成损失和浪费、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的,一经查实,依法追究责任。

9.十一长假安全教育讲话 篇九

老师们、同学们们:

明天我们即将迎来祖**亲六十二周岁华诞,在这里我们借着“天宫一号”运载火箭顺利发射的东风祝我们的祖**亲更加的繁荣富强。

从明天开始我们将迎来国庆长假,在休息的时候要警钟长鸣,不忘安全。在这里我代表学校给大家提几点要求:

一、预防溺水

严禁学生私自到河中游泳和到没有防护措施的游泳池中游泳。

二、注意交通全安

在假期里,我们同学外出的机会大大增加,繁忙的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十分繁忙的道路上,交通安全格外让人担心,我们需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注意避让来往车辆,做到礼让三先,切不可、和机动车抢道;步行同学行走时要靠右路边行走,穿越马路时要走斑马线。

2、此还应注意不要在马路上相互追逐、嬉闹,小学生不准在马路上骑自行车。

3、如果是乘坐公交车,一定要在车停稳之后,再上车、下车,千万不要图一时之快,抢上抢下,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三、预防食物中毒 讲究卫生,从我做起“病从口入”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日常生我们需要注意:

1、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

2、生吃瓜果要洗净。

3、不随便吃野菜、野果。

4、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5、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

6、不喝生水。

三、不要轻信陌生人说话

爱吃和贪玩是小学生的天性,这一点也容易被坏人所利用。因此,时刻提醒自己,应有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别力,以免自己上当受骗。

四、发生意外怎么办

在家或商场、影院等公共场所人多、拥挤。如果发生意外怎么办?着火时:马上拨打119,向消防队求救。向安全地方跑,一旦跑不出去,要用湿毛巾遮住口、鼻,把湿被子披在身上,趴在低处呼吸。如果遇到突发事件或危急情况,应立刻拨打报警热线:110。如果有急事,需查询某处的电话,拨打查询热线:114。如果发现有人生了急病,拨打急救热线:120。如果遇到了交通事故,应立即拨打122。

五、坚决禁止进入电子游戏机室和营业性舞厅、网吧、录像厅等公共场所对眼睛和身心有害;

七、假期合理安排长假期间,要注意休息与学习两不误,每天要合理安排一定的时间复习功课和按时按量按质地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假期作业。多读多看有益书报,细心观察生活中有意义的事。同样也要孝敬长辈,帮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牢记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时刻牢记《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为红领巾增添新的荣誉。我们学校一直倡导,也一直要求同学们“在家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少年”,希望大家牢记老师的谆谆教导,走出校门后,仍然以学校的纪律和社会的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放纵自己。安全关系到我们的生命健康、家庭幸福。希望同学们在高高兴兴度假期的同时,牢牢记住“安全第一”这句话。

10.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篇十

一、“十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1、基础教育。目前,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146所,在校学生71895人,其中小学77所,在校生45034人;初级中学47所,在校生17532人;高中20所,在校学生8885人。分别较2000年增加7648人、4339人和4247人。幼儿园32所,在园幼儿8244人,比2000年增加2617人。全市有6所幼儿园达到省一级一类幼儿园标准。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99.2%,初等教育完成率96.9%,较2000年分别提高0.71个和1.78个百分点;适龄少年入学率93%,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91.9%,较2000年分别提高4.49个和2.9个百分点。全市有122名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71.3%。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以下简称“两基”)的目标初步实现,全市8个地区中已有7个地区通过国家组织的“两基”验收。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迅速,高中阶段在校生达8885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71%;“十五”期间,向省内外大中专院校输送人才达7607人。教育事业的发展,使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2、成人职业教育。“十五”期间全市共扫除文盲7480人,全市现有青壮年文盲1870人,非文盲率为99.3%。实现了基本扫除文盲的目标。全市开办成人文化技术学校47所,比2000年增加21所。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215期,培训农民达25万人(次)。职业技术教育结构进一步改善,职业教育呈现出逢勃发展的势头。

3、民族教育。目前,全市有专设民族小学24所(其中寄宿制学校23所),在校学生4404人;民族中学8所,在校学生2141人。各级各类学校中少数民族学生25712人,占全市在校学生总数的35.8%。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7%,其中纯村94.6%。

4、办学条件。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体制基本形成,教育投入力度逐年加大。2004年全市财政对教育的拔款为9837万元,公用经费占教育事业费的21%,比2000年分别增加了4497万元和提高了15个百分点。“十五”期间,各级政府争取到项目资金达15717.03万元,改造中小学152所,改扩建面积175600平方米。建成地面卫星接收站123个,计算机教室58个,光盘播放点3个,全市中小学拥有计算机4856台,平均每15名中小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十五”期间建成标准化中小学14所,各级各类学校的校舍、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体育器材等办学条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5、教师队伍建设。“十五”期间,通过各种形式,改进和加强教师培训,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高,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99.8%、95.6%和67.4%,比2000年分别提高9.3个、8.1个和8.9个百分点。目前,全市教职工共5313人,其中小学教师中达到大专学历以上的共1897人,占小学教师总数的81.7%,初中教师中达到本科学历以上的共451人,占初中教师总数的40.6%。教师生活待遇和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日渐浓厚。

6、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已经确立,中小学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工作稳步推进,优胜劣汰、能进能出的教师管理体制正在建立。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力量办学得到迅速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入,新课程改革在全市推广,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评价和考试制度初步建立,教育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逐步提高。

二、“十一五”期间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形势

21世纪头20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新兴工业基地建设的关键时期。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广大群众的教育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愈加强烈。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努力推进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当前,我市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困难,如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义务教育的普及、巩固和提高的任务很重;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实施素质教育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现行的评价体系和考试制度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有待尽快提高;办学条件急需改善,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程度较低等。对于这些困难和矛盾,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进一步采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三、“十一五”期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市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先发展基础教育和民族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中小学标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统筹城乡教育、区域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为富民强市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十一五”期间全市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

(2)坚持科学发展观,按教育规律办教育,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坚持社会主义教育的公平与公正性的原则,更加关注处境不利人群的受教育问题,努力为公民提供终身教育的机会。

(4)贯彻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把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摆在突出位置。

(5)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推进教育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

(三)2010年主要目标

1、巩固、扩大“两基”成果。2006年,全市实现“两基”目标,“两基”人口覆盖率达100%。小学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6%,初中辍学率控制在3%以下,全部扫除青壮年文盲。到2010年,全市实现高质量、高标准的“两基”。

2、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特殊教育。重视发展儿童早期教育,努力使城乡儿童接受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2010年,3-6岁幼儿入园率达70%(其中城镇达90%),农村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达85%。将残疾儿童少年接受学校教育作为提高义务教育整体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积极创造条件,给残疾儿童提供就学机会,到2010年力争使全市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85%。

3、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加大 高中教育普及程度,到2007年,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76%;2010年,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0%。大力加强普通高中建设,在全市建成2所省级、3所市级示范性高中。

4、重视发展民族教育。努力完成 “两基”攻坚任务,力争2006年全市全面实现“两基”目标。以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为突破口,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坚持抓三率(入学率、巩固率、完成率)、抓质量,促使民族教育再上新台阶。2010年,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进一步加大在异地举办高中班的力度;大力加强民族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组织实施好教育对口支援工作。

5、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到2010年,力争全市职业学校在校学生达1000人,“十一五”期间,积极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城镇居民职前、在职和转岗再就业培训,每年培训农民5万人次。

6、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在抓学校管理,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下功夫,认真打造教育品牌,力争使教育教学质量走在全省前列。2010年,全市高考本科上线率达55%以上,重点本科上线率达25%以上。

7、培养一支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每年选派20%的教师参加国家、省、市三级培训,“十一五”期间使所有教师都能得到轮训。广泛开展教师学历提高培训,到2010年,全市小学 专任教师学历全部合格,其中专科以上学历达95%;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8%,其中本科以上学历达75%;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85%;职业学校“双师型 ”教师达到一定比例。

8、改善办学条件。2007年前新建扩建校舍4.46万平方米,消除现有危房3.95万平方米,小学和初中生均校舍面积分别达到6平方米和8平方米,其中寄宿生生均宿舍面积达到3平方米。到2010年,教学仪器设备基本能满足教学要求,城镇小学和乡中心小学按规定建成标准的科学实验室、手工制作室和科技活动室;中学按规定标准建成完整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实验开出率达85%。按每生每年新增一册图书的标准,增配图书45万册,生均图书小学达20册,中学达30册。全市20%的学校建成省级标准化学校。

9、加快教育信息技术建设。到2010年,全市乡镇以上中心学校建成计算机教室、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县(市)所在地中小学建成校园网;全市所有中小学建立安装远程教育平台,享受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使所有教师都能参加信息技术教育培训,能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设备进行教学。

四、“十一五”期间教育重点建设工程

“十一五”教育规划目标的实现要通过一批重点教育项目的实施来推动。

(一)实施“ ‘两基’攻坚工程”。“两基”攻坚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按照“改革、调整、完善、提高”的方针,进一步强化政府行为,落实保障措施,实施好“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等教育项目,统筹使用好中央下达的各项资金,在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加快农村学校的改扩建步伐,改善办学条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根据国家扶贫政策,采取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杂费和对寄宿制学生给予生活补助等措施,切实解决失学、辍学问题。“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主要建设任务是新建、改扩建校舍5.75万平方米,项目学校教学仪器、图书、课桌凳和学生用床配齐率达到100%。“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的主要建设任务是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通过实施这些工程,实现“两基”规划任务和教育改革发展目标。

(二)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十一五”期间,以实施好“三室”建设为突破,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进一步解决中小学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使中小学实验教学正常开展,落实新课程改革及课程计划的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按教材要求开齐、开足、开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开出率达85%以上。

加强中小学课程实验教学建设和学生技能操作训练的教育,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做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各类实验和实际操作训练工作,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十一五”期间,我们要按照“面上推广、点上深化”的方针,构建和完善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实施实施义务教育新课程,逐步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深化中小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加强中小学试验教学改革和技术课程实践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建立省和市两级新课程的跟踪、检测、评估、反馈机制,加强对基础教育质量的检测。

大力推进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完善小学升初中就近入学制度;积极探索以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为基础、综合评价相结合的高中阶段招生办法改革。

(三)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加快构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实现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推进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促进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主要建设任务是建设市教育局信息中心及县、市信息中心。工程目标是利用远程教育、网上资源及学校现有的各类教育资源和设施,为学生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利用广播电视、录音录像、幻灯投影、多媒体计算机等多种信息渠道获取知识,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教育方式,促进教育全方位的深刻变革。加强对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和教育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运行保障机制。使师生通过网络进行有关教案、教程、练习、教学咨询、交流、网上论坛等,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化,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拓宽视野和知识层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

(四)实施“优质高中扩招工程”。工程目标是彻底解决全市高中校合不足的问题,扩大优质高中资源,逐步实现全市高中教育均衡发展,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中教育的需求。主要建设任务是整合、利用现有资源,扩大招生规模,改扩建高中5所。

五、“十一五”期间海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措施

为确保全市教育“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实现,采取以下措施。

1、切实加强领导,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教育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协调解决教育发展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每年为教育办几件实事。完善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教育目标责任考核制度,落实行政责任追究制。加大教育执法力度,依法解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制定系列教育评价制度,实施对不同类型地区教育的分类督导评估,全面推动中小学督导评估工作。建立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机制,将督导评估结果作为考核政绩和表彰奖励的主要依据。加强督导与队伍建设,完善督导和检测手段。

2、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提高对农村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继续加大“两基”工作力度,投入力度和执法力度,打好“两基”攻坚战,确保如期实现“两基”目标。已实现“普九”的地区着力做好巩固提高工作,积极扩大高中阶段招生,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提高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建立“市义务教育贫困学生助学金”基金,市上每年拿出一定专项资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认真贯彻落实“两免一补”工作,到2007年,争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努力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规范教育收费,认真执行基础教育收费政策,特别是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费制”收费办法,加大对教育乱收费问题的治理力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坚持以寄宿制为主的多种办学形式,提高规模效益和教学质量。继续落实中央、省、市确定的发展民族教育的政策措施,认真贯彻市政府批转的市教育局等10个部门制定的《关于做好我市“两基”攻坚县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加强学校管理,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农村教育快速发展。

3、大力推进职业技术教育。“十一五”期间,职业技术教育紧紧围绕我市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目标,进一步转变办学思想,破除单纯办学办校的观念,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与就业能力培养;加强与行业、企业、科技推广单位的合作,推广“订单式”、“模块式”培养模式,积极培养本地区经济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专门人才。利用现有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广泛开展扫盲和实用技术培训,加强“三教”统筹,形成较为完备的农牧民文化和实用技术教育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认真落实《职业教育法》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对增加职业教育投入的要求。

4、不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切实增加教育投入。认真落实“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通过转移支付,加大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督促县级人民政府认真履行义务教育责任,抓好教育发展规划、经费投入、教师管理和教职工工资发放等工作。督促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委会承担起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责任,改善办学条件,维护学校的治安和安全,动员适龄儿童少年入学。要求各级政府切实落实中央和省市已出台的关于增加教育投入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要保证《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在积极组织实施国家教育建设项目的同时,市级财政在现在每年安排200万元的教育专项资金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争“十一五”期间,使海西教育基础设施有一个根本的改观。做好城市教育费附加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工作。切实加强对城市教育费附加的征管工作,做到定额征收,专户储存,并全部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坚决纠正一些地方截留、挪用或用教育费附加、转移支付等教育专项资金抵顶教育事业费拨款的做法。继续积极争取和组织实施好国家教育项目,抓紧进行中小学危房改造,力争到2007年基本消除现存危房。完善企业及公民个人向教育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探索企业合理分担职业教育经费的办法。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发展校办产业。

5、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贯彻《人事部、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强学校编制管理,按照“精干、高效”的要求,科学设置学校机构和岗位;依照按需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推进中小学教师聘任制度,实行“资格准入,竞争上岗,全员聘任”。深化学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制度。全面推行校长聘任制和校长负责制,建立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的校长选拔制度;健全校长考核、培训、激励等相关制度。改变教师教育模式,以高水平的教师教育机构为依托,向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协调发展,职前职后教育相沟通,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相并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构建终身学习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在“十一五”期间市每年从市财政安排的教育专项资金中拿出20万元用于教师培训,不断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大力加强教师与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教学与管理水平。

上一篇:没有星星的夜晚-散文下一篇:描写长城的精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