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2024-10-07

中国建筑项目质量管理制度(精选18篇)

1.中国建筑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篇一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兰州铁路局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管理实施办法》、敦煌铁路公司和集团公司《质量安全工作要点》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的战略部署,建设规范、系统、高效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促进项目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的要求,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工程风险管理国家标准和铁道部的指导意见,结合现有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本安全风险管理实施细则。

第二条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把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贯彻施工作业全过程。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不断增强全体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不断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减少或消除风险灾害及风险损失。

第二章 项目安全风险评价

第三条 项目部对管段内所有施工作业工点,依据施组设计和施工计划安排,按照适度超前和后伸的原则,分别对施工安全、质量进行风险梳理和分类,并适时进行动态更新和明示,按照事前识别、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要求进行全过程管理。

第四条 采用“年公布,月梳理,日卡控”的管理方法推进安全风险评价情况,实施风险识别的分析、评估和卡控的闭环管理。

第五条 年公布

运用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按照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从人员素质、岗位作业、管理制度、现场操作等多方面分别对安全、质量风险事件和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并对其产生的可能性、危害性进行综合分析、判别,找准关键风险点,并对风险等级进行评估、编号、汇总,制定出本项目的《安全风险识别年度管理台账》,并对参建当金山隧道的分部进行风险公告。

第六条 月梳理

1、根据《安全风险识别年度管理台账》所列的安全风险事件,进行每月安全风险分析例会,对上月的安全风险控制情况进行评价,分析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梳理下月安全风险点,编制下月《月度安全风险应对计划责任展开表》。

2、项目部监督分部在隧道施工现场竖牌明示的《展开表》,《展开表》要根据工程不同阶段不同环节的安全风险要点进行动态展示。分部要将明示的相关内容纳入各专业,各工种,各岗位的班前安全讲话和班前安全交底。

3、由分部将根据《展开表》进行强化人员和设备等的资源配置,加强现场技术保障,逐项落实应对措施,全面落实过程控制标准化和现场管理标准化,切实开展好风险应对工作。

4、进一步健全应急处置组织机构,落实应急预案,储备应急物资,规范应急处置流程,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七条 日卡控

1、根据《月度安全风险应对计划责任展示表》所列的风险事件,加强风险动态过程卡控,严密盯控工程风险的受控状态,注意潜在和未知风险,每日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跟踪,检查,监测残余风险,观察记录其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手段,及时调整应对计划,消除和控制已知风险因素,并编制《安全风险动态过程日卡空表》,在各施工工点分别建立台账,台账放在洞口值班室,由各隧道队负责管理。

2、隧道架子队每日对初态卡控过程进行跟踪,纪实,分析,检验应对,防范措施是否有效,是否出现残留风险,并在《施工日志》和《安全风险动态过程日卡控表》中记录。

第三章 责任分工

第八条 针对风险识别分析登记表所列风险问题,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和“逐级负责、专业负责、分工负责、岗位负责”的要求,一一对应措施,确定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形成《安全风险责任包保责任表》,每半年更新一次。

第九条 项目部职责

1、制定施工阶段《项目安全风险管理实施细则》。

2、通过风险识别,分析,评估,建立《安全风险识别年度管理台账》。

3、联合分部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和风险防范工作要求。

第十条 分部职责

1、开展分部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和风险防范工作要求。

2、初态跟踪风险变化状态,根据风险监测及时调整风险控制措施。

3、对施工人员进行风险交底和岗前培训,负责施工现场的《月度安全风险应对计划责任展开表》的及时更新。

第十一条 架子队职责

1、对各工点安全风险卡控情况进行跟踪并记录《安全风险动态过程日卡控表》。

2、配合项目部和分部的各项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第四章 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第十二条 对分析出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编入标准化管理制度或管理办法,并组织进行培训学习。

第十三条 工程施工前,根据已辨识出施工中存在的危险源,将安全技术要求纳入项目和工点技术交底中,如《爆破工程技术交底》、《开挖作业技术交底》、《喷射混凝土安全技术交底》、《钢支撑技术交底》等。

第十四条 施工前,根据工地安全标准或安全管理方案,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机具、个人防护用品。

第十五条 对关键工序的操作、管理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达到相应的安全能力后,方可上岗。

第十六条 安全管理人员或安全管理方案规定的其他负有监控职责的人员,必须对已开工的工程实施工地安全标准或安全管理方案的情况和相关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将情况填入每日的《安全日志》、《工点危险源监控记录表》、《安全员巡查记录》《防洪巡查记录表》、《安全风险动态过程日卡控表》进行登记。对存在的有可能发生危险的情况或事件,立即进行组织;对于严重威胁操作人员安全的行为,有权要求立即停止工作。

第十七条 于施工中出现的事故、未遂事故、检查中发现的缺陷和上级指出的缺陷,应及时组织有关管理人员,必要时请上级相关部门人员及相关行业专家进行调查分析,拟定并评审纠正与预防措施,并对专门的安全管理方案进行必要的变更;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后,要评审其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并进行相应的修改并实施,直至达到预期效果;纠正与预防措施完成后,应作专门的记录。对应上级指出的缺陷,要将实施情况向上级有关部门专题报告。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八条 对一个重大控制风险事件或风险工点结束后,按照风险管理原则,对照风险事件和处置方案,及时组织检查、验收,做出风险处置结果的评估,形成《安全质量风险处置结果评价表》。当处置结果有残余风险时,应对残余风险进行认定、明示,制定需要关注问题的提示卡,填写需要关注的内容,提醒下道工序或接收单位注意,以便持续改进,全面消除安全质量隐患。

第十九条 其他未尽事宜按国家或上级相关规定办理。

2.中国建筑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篇二

一、建筑工程项目薪酬制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薪酬制度制定程序不合法、内容不合理

《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 企业在制定薪酬制度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 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然而, 随着企业薪酬“自主分配权”的逐步下放, 许多项目部的薪酬制度制定随意性越来越强, 缺乏战略眼光, 缺少必要的协商和沟通程序。

项目部的薪酬制度在薪酬结构设计上过于简单, 不同岗位 (专业、部门) 之间的薪酬差异制定缺乏依据, 没有经过认真的工作分析。这样的薪酬制度必然引起员工对企业或项目部的不满, 对岗位 (专业、部门) 之间的协作性产生不良影响, 从而降低企业的工作效率。

2、薪酬制度在执行中缺乏操作性

项目部组建后, 往往由新到岗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设计项目部的薪酬制度。这种薪酬制度往往简单照搬其它项目原有的薪酬管理模式, 对项目部自身缺乏认真的分析, 对工资项目的原理、发放程序、计算方法等不甚理解, 致使薪酬制度在执行中缺乏操作性, 流于形式, 难以完全执行。

3、薪酬制度不能够起到有效激励的作用

项目部员工薪酬水平往往与项目部整体生产经营状况密切相关, 而与员工个人工作绩效关联度不高。薪酬制度未能充分发挥其激励的功能, 项目部整体工作效率低下。

二、建筑工程项目薪酬制度设计产生问题的原因

1、企业重视程度不够

不可否认, 当前国内的很多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远没有像生产、经营、技术部门那样得到重视。项目部作为施工企业的一个临时性派出机构, 其主要任务在于完成项目的进度、利润、质量、安全及文明施工等指标。在项目管理中, 未能将人力资源管理放在应有的战略高度进行系统的筹划、设计和实施。部分项目部没有设置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甚至没有专职的管理人员。

2、准备、计划不够充分

项目部是为施工现场管理而成立的一次性的生产经营管理机构。项目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项目部成立后由项目经理在企业内部或面向社会招聘, 人力资源部门 (岗位) 在短时间内难以收集到薪酬制度设计需要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对本项目的生产经营特点和员工的现实需求缺乏必要的了解, 不能制定出切合项目部实际的薪酬制度。

3、薪酬制度的建立缺乏依据

许多大型建筑施工项目都在野外工作, 地理位置偏僻, 通信交通不便, 给信息资料的收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受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自身专业能力的限制, 项目部薪酬制度的建立往往在原有的薪酬模式下进行简单的调整和修改, 薪酬制度的建立缺乏理论和政策上的依据。

4、薪酬发放与员工业绩关联度不高

“大锅饭”现象在国有企业似乎积重难返。在项目部薪酬管理中, 员工薪资的高低与个人业绩并无太多关联。特别是在奖金的分配上, 员工奖金的高低可能与项目部整体业绩的关联度更大, 除非是降职或离职, 否则员工个人业绩对其收入没有太大的影响。

5、薪酬制度未能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统筹设计

项目部作为一个临时性机构, 一般不会有系统的、战略性的人力资源规划。项目部的员工培训、职务晋升、休息休假、工资发放、绩效考核及员工福利等相关制度往往是进行单纯的、片面的管理, 没有进行系统的整合, 未能在项目管理中发挥出人力资源管理的综合效益。

三、建筑工程项目薪酬制度设计的要点和措施

1、加强预见性和计划性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参与到项目的方案设计和投标报价阶段。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和投标报价一般由工程技术和商务人员组成, 没有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参与。对人工费用的预算一般采用经验值进行简单估算, 往往与实际发生的人工成本产生较大的差距。假如预算中的人工费用过高, 使员工对未来的薪酬期望过高, 将导致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支付过高的人工成本;如果预算中的人工费用不足, 可能使项目部采取比较保守的薪酬水平, 将难以在项目管理中招聘或留用项目部需要的人员。

在人工成本的预算中还要重点考虑的一个因素是物价和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大型工程施工项目的工期一般都在2—3年以上, 有的甚至更长。随着物价水平和居民消费指数的不断上涨, 项目部薪酬水平也应进行一定的调整, 由此必然会对项目部当期人工成本总额产生一定的影响。

2、掌握足够的理论和政策依据

(1) 同类型工程项目经验数据。同类型、相近规模工程项目的人工成本、劳动生产率、工资利润率等数据和相关资料对新开工项目的薪酬设计显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但由于商业竞争的存在, 其它企业或项目的相关数据信息通常难以获取。

(2) 行业和地方劳动力市场价格。企业或项目部的薪酬水平决定了项目部是否能够吸引、留住和激励项目管理需要的管理 (专业技术) 人员。对施工企业而言, 行业劳动力市场对企业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对于劳动力市场价格信息取得的渠道, 一般包括:政府发布的劳动力市场价格、专业管理公司、企业间的非正式交流、离职员工的离职面谈。

(3)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管理规定。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工资管理的法律法规规定是企业制定薪酬制度的基本政策依据和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项目部应当充分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关于企业工资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项目部制定的薪酬制度和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制度均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上级企业主管部门制定的与薪酬管理相关的管理规定, 是企业内部制定的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人力资源政策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在项目管理中出现的局部利益和短期行为, 使企业内部各单位和各类人员薪酬水平保持相对的稳定和平衡。

(4) 员工的收入期望值。每个企业或项目部的企业规模、企业文化、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各有不同, 员工对企业或项目部薪酬要求也会相应有所不同。项目部应充分了解员工的收入期望, 及时进行沟通, 在制定薪酬制度时尽可能在项目部的成本控制范围内使薪酬水平与员工的期望值达到平衡,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 使效益最大化。

3、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

项目部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取决于项目部各个部门和岗位员工的业绩的高低, 员工的收入水平也主要取决于项目部整体的经济效益的好坏。因此, 项目部应将主要任务和各项经济指标逐级分解到各部门、各岗位, 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员工的薪酬水平和业绩考核结果直接挂钩, 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 促进项目部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另外, 在项目部整体业绩和员工个人业绩之间, 究竟哪一项对员工薪酬的影响更大。部分项目管理者认为, 如果项目部整体业绩水平不高, 项目部没有额外的经济来源, 无论员工个人业绩如何突出, 员工个人也不应该得到绩效工资或者奖金。这种观点有一定的片面性。在施工企业项目部中, 对于中低层管理人员, 其单个岗位或部门的优秀表现一般不足以使整个项目部的业绩取得优秀, 其薪酬水平应该与其岗位或部门的业绩相关性更高些。只要其岗位或部门业绩突出, 就应该得到相应的奖励;对于高层管理人员来说, 其工作上的些许失误, 都有可能对项目部的整体业绩造成较大的影响, 其薪酬水平与项目部的整体业绩联系应该更为直接。

4、平衡几种关系

(1) 工资总额和人均工资控制。如前所述, 在项目施工中决定项目部工资总额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投标预算中的人工费用。在项目工程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 项目部可开支的人工成本费用基本上是一个定数。项目部对工资总额的控制既是项目自身成本控制的需要, 也是企业薪酬管理政策的要求。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在实际工作中, 为了争取中标, 企业往往压低标价, 调低投标预算中的人工费用, 造成与实际需求人工成本费用不符。在项目部薪酬制度设计时, 应根据项目管理的实际需求将在投标中调整的部分费用予以还原。

在工资总额和人均工资控制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项目部的工资总额应按照项目部的组织形式、员工数量, 参考劳动力市场价格及同类型工程项目经验数据和企业历史水平等为主要依据在法律法规和上级企业管理规定的范围内来计算控制, 不应仅局限在投标预算的人工费用以内。二是在项目施工工期内的不同年度, 计算工资总额用的人均工资应根据物价和城镇居民消费价格等因素进行相应的调整。三是工资总额应根据项目部总体经济效益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浮动 (工效挂钩) , 同时对人均工资应限高保底, 保证员工在正常劳动的前提下能够获得与劳动力市场水平接近的劳动报酬。

(2) 不同工作环境薪酬收入水平的平衡。许多大型工程施工项目都在野外施工, 在项目部之间, 项目部所在地海拔高度、空气质量、温度、湿度和相关生存条件, 以及对外交通、通信、对外交流等条件差异很大。甚至在同一项目部内部, 不同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也有很大的区别。在薪酬制度的设计中应对上述各项因素进行科学分析, 合理确定不同工作环境下工作人员的薪资标准。

(3) 固定薪酬与可变薪酬的平衡。固定薪酬主要体现对员工的经济保障功能, 可变薪酬更多的体现对员工的激励功能。根据资料, 在建筑业有41%的企业技术人员固定工资占其收入比例的60%以上。在某些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 为了激励员工绩效的提高, 往往将可变薪酬比例定的很高。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在项目部整体业绩完成情况较好时, 员工薪酬水平普遍较高, 员工工作热情高涨;在项目部整体业绩完成情况较差时, 员工薪酬水平随之降低, 员工感到收入没有保障, 人心涣散。在项目薪酬制度设计中, 固定薪酬与可变薪酬的比例, 应根据岗位和层级不同而有所区别:对于工作内容与项目部经济指标关联不大的岗位或中低层管理人员, 应主要体现薪酬对员工的经济保障功能, 其固定薪酬应占薪酬总额的主要部分, 可变薪酬主要用于对其工作胜任能力的一种体现;对于与项目部经济指标关联较大或者收入较高的高层管理人员, 应更多的体现薪酬的激励功能, 其可变薪酬占薪酬总额的比例可适当大些。

(4) 直接薪酬与间接薪酬的平衡。间接薪酬一般指企业为员工提供的福利或服务, 包括非工作时间付薪、向员工家庭提供的服务、健康及医疗保健及年金等。在人工成本费用预算较低的情况下, 项目部的直接薪酬占总人工成本的比例应适当大一些, 尽可能缩小项目部直接薪酬水平与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差距;在项目部人工成本费用比较充足时, 项目部应提高间接薪酬占总人工成本的比例, 避免直接薪酬过高造成的所得税影响和企业工资总额指标的超标。

(5) 工期内不同时期薪酬水平的平衡。项目部在不同时期的薪酬费用预算时, 除了要考虑物价和城镇居民消费价格等因素对不同时期的薪酬水平计划作适当调整, 还应该根据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特点, 对工期内不同时期的薪酬水平进行宏观控制和统筹安排。对项目施工生产的高峰期产生的经济效益, 在费用安排时要留有节余, 避免短期行为;对项目施工生产的低谷期或难以产生经济效益的时期, 对员工的薪酬水平也应该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标准之上, 以此稳定员工工作情绪, 促进项目部整体工作效率的提高。

5、企业对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和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

项目部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 加强和规范项目部人力资源管理, 需要得到上级企业的重视和支持, 也需要项目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 项目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制度应由企业主管部门来制定和建立。首先, 项目部作为一个临时性机构, 人力资源管理力量相对薄弱, 缺少知识全面和有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难以系统、全面和完善的制订出适应项目部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其次, 企业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经营实体, 能够将薪酬制度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放在全局性的企业中长期战略规划中统筹设计。最后, 项目部以工程项目建设为主要任务, 其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难以健全或实质性的开展工作, 需要由企业来解决薪酬制度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的合法性问题。

(2) 项目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在大型工程项目中,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 在专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比较少的情况下, 就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项目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 还需要充分了解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上级企业管理规定、项目施工的特点和生产流程、与劳动经济相关的经济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公文写作能力, 如此才能更好的适应施工项目管理中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昕:薪酬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胡八一:三三制薪酬设计案例精选[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3]林泽炎:转型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4.

3.中国建筑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篇三

一、工程保证担保制度与保险制度比较研究

1.工程保证担保制度最早起源于美国公共投资建设领域,是为了促进建筑业的快速健康发展。189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赫德法案》规定所有公共工程必须实行保证担保。1935年美国工会又通过《米勒法案》,规定对政府建筑工程项目进行付款保证担保,要求所有参与联邦工程建造的承包商都必须及时履行合同,按时付款,同时还对需进行担保的工程规模、金额都做了详细的规定。美国作为全世界最早也是最大的保证担保市场,目前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多年来,工程保证担保业以其独特的方式,确保美国建筑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许多国家也效仿美国,相继在法律法规中增加了有关工程担保的具体规定。目前,在一些需采用标准合同文件的工程建设项目中实行工程担保制度已成为一种国际惯例。

2.在美国,保险业有着与之相配套的完善的法律体系,竞争力大,保险门类齐全,险种较多,主要涉及承包商险、安装工程险、工人赔偿险、承包商设备险、机动车辆险、一般责任险、职业责任险、产品责任险、环境污染责任险和综合险等等。工程保险制度是工程项目风险转移的一个重要途径,比如将建设工程项目作为保障的对象,投保人定期交纳一定的保费,当在建设过程中遭受意外事故或自然灾害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由保险公司承担,投保人风险转移给了保险人,保证自身免受损失。

其次,工程保险也在一定程度上规制着建筑工程各方主体行为,根据美国的法律规定,建设单位以及承包商必须在工程项目进行建设前办理相关强制性保险。无论是承包商、还是分包商、设计商如果没有购买相应的保险,则不可能取得工程合同并从事业务活动。建设单位可自由选择信誉好的保险公司,若信誉及安全施工的业绩较好,可交纳较为低廉的保费,施工成本降低,利润增加;相反则要交纳高昂的保费,或者面临被拒保而无法拿到合同的状况,保险公司则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高度重视施工安全,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长而久之,承包商会发现,重视安全施工,建立良好的信誉不仅而已节省保费,还可以减少工作损失,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总施工成本.建设主体有关各方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强化了自律意识,守约则受益,失信则遭损,促进了规范运作,确保了工程质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3、我国目前与美国在工程保证担保制度以及保险制度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投保意识差、不能以工程风险管理的手段转移或降低风险;保险市场发展较为滞后,保险市场险种单一,保费相对较高,服务不尽如人意,这无不与我国建筑法律体系不健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国出台的相关法律以及地方性法规中,仅有少数涉及保险的强制性规定,缺少权威机构对工程担保出现的纠纷进行责任划定及技术鉴定,同时也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以及违约惩罚机制,缺乏权威的安全统计机构,而美国之所以能顺利实施工程保证担保制度与其法律的强制性定有很大关系。在这种法律环境下,缺乏相互制约的机制,必然会造成拖欠工程款、不重视安全生产等一系列的问题。

二、工程监理制度比较研究

美国的监理业社会化程度高,不仅国家重点项目要实行监理,一般建筑也要委托监理。监理工作主要是控制和协调。监理工程师等都必须具有当地的注册职业资格证书。美国的监理是全过程监理,侧重于前期准备阶段,比如进行可行性研究、规划以及设计,多为建设单位进行策划性的工作,在施工阶段监理工程师负责解释文件、合同、签发付款单,控制工程进度。美国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了监理工作的内容,能有效地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监理人员负责监督施工单位施工、检测隐蔽工程、防止偷工减料、不按图施工等行为,对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的实践中,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很多项目的业主仍然沿用过去的“建设指挥部”、“筹建处”的管理模式,监理制度仅限于施工阶段且权威性不够,在许多工程建设项目中,监理人员仅有质量控制权及进度控制权,建设公司并未完全放权,从而大大降低了监理的成效。

三、政府在市场中的不同角色

美国政府信奉市场经济中的自由竞争原则,政府的作用更多的表现为在规范市场行为、保障公平竞争方面,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很少。美国没有设置专门管理建筑业的部门,建筑业管理向其他行业一样,主要通过综合性法规和技术行业标准和规范来进行,如有关公司法、劳动法、合同法建筑技术规范和标准等涉及建筑行业的各项规定都对建筑业产生效力。因此,在美国的建筑业管理中,行业协会和学会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当事人之间的互相约束更多依赖于合同约定。

美国的行业组织属于民间性质,虽与政府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却始终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行业组织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建筑业的方方面面,行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也变得越来越突出。他们的作用可归纳为保护行业利益、保障成员权利,沟通商业信息、交流经验成果,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合同文本,认定专业资格、维护职业道德,协调内部业务、促进行业发展等。许多行业组织通过贯彻章程条例和行为规范承担着对行业活动的管理职能或者协助政府进行行业管理。这样既可以避免行政干预,又能使成员行为符合规范,从而保证了整个行业安障经济规律科学运转。

美国政府对建筑业的间接管理主要是通过商务部来完成的。美国商务部依靠市场进行调控,政府只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另外,美国联邦政府还有一个与建筑业有关的部门——城市发展部,其使命是为美国公民(主要是中低收入家庭)提供合适、安全、卫生的住宅和生存环境。除此之外,在美国各个州、市都有与建筑业相关的行政部门。

我国建设領域的市场机制发育还不成熟,工程建设市场条块分割的局面还没有打破,没有建立起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统一的市场体系;其次没有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法规体系,政府还没有完全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管理行业,行业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行业价格机制、取费标准等很不合理,良性的价格、取费运行机制尚未建成,建筑行业、勘察设计行业、特别是市政公用行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佳,极大地阻碍着行业发展;因此,我国政府需加快转变建筑业政府职能,也是中国建筑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内容。

四、对建设单位责任的不同规制

1970年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法》是美国的基本法也是联邦法,该法及其重视“雇员”的人身安全,要求建设单位必须提供安全的工作和工作场所,明确了业主和总承包商承担的安全责任,并且从大量的案例来看,美国伤亡事故的最终法律责任以及经济损失,有很大一部分落在业主身上。从90年代初期开始,业主为了避免法律纠纷,在项目招标阶段,将承包商是否具有良好的安全施工记录作为必要条件,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建设单位采取一系列的手段及措施,积极参与承包商的安全管理。

我国《建筑法》将大部分的建筑施工安全责任交由建筑施工企业承担,而建设单位责任较小。目前某些施工单位负责人安全法律意识淡薄,减少安全投入,建筑安全存在隐患。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对建设施工的管理也只侧重于开例会,走形式,一味的只关心工程质量、进度以及投资问题,随意拖欠工程进度款、挪用本应用于施工安全方便的款项,迫使施工单位一味的赶工期、抢进度,忽视施工单位人员安全的情况。为避免以上情况,应当将建筑活动各方的安全责任问题在法律上得到明确的规定,作为工程受益者的建设单位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加强从事项目建筑的各方主体在安全问题上的重视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事故发生率,确保安全生产。

4.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制度 篇四

第一条:为了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项目部对各专业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工作除了进行经常性检查外,并定期进行每月一次的安全检查,安排在月末进行,检查结果于次月初公布。

第二条:项目部对各专业班组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进行每旬一次检查及不定期经常性的检查,预防事故发生。

第三条:各班组进行周检查,着重检查有无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交底内容进行施工。

第四条:个人进行日检查,及时消除隐患,每天施工结束后,必须对现场进行清理,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第五条:对检查出来的隐患处理

1、安全检查中查出中的隐患要进行登记,并发隐患整改通知书给责任人,引起整改人员重视。对有即发生事危险的隐患,安全员应责令停工,被检查班组必须立即整改。

2、对于班组长违章指挥的作业行为,工地专职安全员可以当场指出进行纠正,对性质严重的给予通报批评,必要时给予行政处分及罚款。

3、被检查的班组对查出的隐患,应立即研究整改方案,进行“三定”(即定人、定时间、定措施),立即进行整改。

5.建筑工地项目部办公用品管理制度 篇五

1、为保证办公用品的有效使用和妥善保管,特制定本规定。

2、本条规定中的办公用品包括:

项目部给各班组、管理人员配置的通讯工具(对讲机)、公司给项目部配置的文件柜、打印机、办公桌椅、员工日常工作所需的办公文具。公司给项目部配置的施工仪器、检测工具。

3、员工日常办公用品的领用及使用:

项目部人员领用办公用品须至办公室主任处填写“办公用品领用登记”。各栋楼负责人领取的施工器具由各栋楼项目部指定的小组长负责。

项目部人员及施工人员工应当自觉爱护公司财产,节约使用办公用品。

分发给各班组的设备、材料必须保存好,凡是因人为损坏的照价赔偿。

4、项目部公共办公用品由项目部办公室统一管理和维护。

5、项目部所有员工应当爱护公共办公用品,打印、复印避免浪费。

6、员工在使用公共办公用品时,如发现机器故障应及时向办公室负责人报请报修。

6.建筑工程项目班前安全活动制度 篇六

班前安全活动,是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做到尊章守纪,实现安全生产的途径。班组必须做好此项活动。

1、每个班组每天上班前15分钟,由班长认真组织全班人员进行安全活动,总结前一天安全施工情况,结合当天任务,进行分部分项的安全交底,并做交底和记录。

2、对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或特殊部位的施工,应组织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有关资料的学习。

3、对班前使用的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安全防护用品、设施、周围环境等要认真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完好,才能使用和进行作业。

4、班组长每月5日前要将上个月安全活动记录交给安全员,安全员检查登记并提出改进意见之后交资料员保管。

xx工程项目部

7.中国建筑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篇七

1 建筑工程质量主要表现方面及处理程序

1.1 建筑工程质量问题

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表现方式总是各种各样, 有结构方面;有建筑材料方面;有施工方面;也有人为因素。具体表现在:

⑴桩身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的要求;

⑵小应变检测反映存在IV类桩;

⑶桩基持力层达不到设计要求;

⑷天然基础、路基填土、地基承载力等达不到设计要求;

⑸在原材料抽查中, 发现不合格原材料已使用在工程中;

⑹混凝土试块不合格, 或存在严惩的超龄和超强现象;

⑺结构抽测时, 发现混凝土和砂浆强度或柱、梁截面尺寸及板厚度达不到设计的要求;

⑻其他结构类型、重要勾件的用材、加工、安装等方面违反强制性规范、标准及设计图纸不符的问题。

1.2 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程序

⑴发现质量问题时, 监督科室必须督促参加建设各方分析出质量问题的原因, 提出书面报告;

⑵监督科室负责人必须向站技术负责人汇报, 视具体情况召集检测单位及建设各方了解质量问题情况和分析质量原因, 由监理单位整理形成会议纪要, 需要进行检测工作的制定下一步全面检测方案;

⑶设计单位根据检测报告进行设计复核, 出具书面复核或质量问题处理意见, 并加盖设计出图章;

⑷监理单位要对经全面检测证实工程或构件、部位、确定存在较严重结构问题及隐患的, 必须依据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意见提出对质量问题处理报告;

⑸施工单位要根据设计、监理及建设单位意见制定处理结构质量问题的处理报告;

⑹经设计单位提出复核、处理意见的, 监督科室应监督建设单位组织整改, 加固或补强施工。事故按设计单位处理完结后, 由施工单位提出报告, 建设单位组织各方验收, 形成事故处理验收意见, 该文件纳入施工技术资料。

2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与管理

科学适度地加快施工进度, 可以在保证施工质量前提下, 在计划工期内得到合理的提前。严格控制质量, 可以避免返工, 否则会因返工造成工期延误, 施工成本增加;投资与质量的关系是质量好要增加施工成本, 但严格控制质量, 可以避免返工, 提高了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减少建设项目的经常性维护费用, 延长工程使用年限, 反而降低了投资成本, 提高了建设单位的投资效益。

对于工程建设项目而言, 不同的工程建设项目, 在不同的时期地点, 控制目标的重要程度有所不同, 而在工程施工中最重要的是进度和质量, 施工进度按最佳工期施工, 可以在合理的时间内使施工企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使建设工程投资按计划工期交付使用, 在预定期限内尽早收回投资。质量好可以减少返工, 减少施工单位成本投入, 减少建设单位的经常性维修, 延长建设工程的使用年限, 保证建设工程的稳定长效运营, 提高投资效益, 降低维护成本。因此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满足建设单位对工程建设要求的重要环节。

3 质量控制与项目进度控制之间互相作用与联系

进度控制是对工程建设项目建设阶段的工作程序和持续时间进行规划、实施、检查、调整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工程建设项目的进度控制, 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而复杂的任务, 是工程建设的三控制目标的重要部分。它有利于尽快发挥投资效益, 有利于维持良好的经济秩序、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项目三控制的核心。施工是形成工程建设项目成果的阶段, 也是保障建设项目质量的重要阶段。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是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 也是施工任务合理完成的重要因素。所以, 工程建设必须依据国家和政府颁布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规定, 以及工程建设的有关合同文件, 对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各个阶段, 如可行性研究、项目决策、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竣工验收五个阶段中各环节影响工程质量的主导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预防、消除质量缺陷, 才能满足使用单位对建设工程质量的要求, 才能保证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合理的施工质量控制在监理协调下可以克服由建设单位进行质量控制的片面性弊端;促进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做好质量控制活动;有利于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的均衡、协调是保证建设工程能如期、保质的最有效的手段。在施工中无序地追求施工工期, 不做科学的工期计算, 就会在计划工期内以非正常施工速度赶工期, 使工人劳动强度加大, 质量目标难以操控, 产生各类工程施工质量问题, 严重的还会造成返工。在施工中没有一个合理的施工工期计划, 就无法保证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合格的建筑工程产品。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措施虽然采用的是事中控制方法, 但是在没有前期工期计划的情况下是一种盲目的工作方法, 是达不到工期控制目标的。不做具体的工期计划, 是某些施工队中存在一种现象, 这样会因为对工期估计不足, 不能合理地组织施工, 造成工期延长, 对完成施工任务, 完成企业经济效益带来损失, 对如期完成建设单位投资任务产生影响。

从以上论述, 可以看出单方面的追求工期会产生质量问题, 会造成返工, 会降低施工企业效益, 影响到建设单位投资效益的尽快发挥。为了保证施工质量, 刻意地追求精雕细刻使会使工期延后, 成本增加。只有认真地做好一个好的施工组织设计, 好的施工方案, 把工程进度控制和工程质量控制的任务落到实处, 才能在一个合理的工期内完成一个合格的建筑产品。

合格的建筑产品是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对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进行科学合理地计算与规划, 才能在工程施工中进行有效地控制和管理。所以, 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的合理规划, 对施工工期, 对施工质量, 对施工经济效益, 对建设工程投资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相辅相成, 只有认真地完成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任务, 才可以保证在合理的时间内生产也优良的建筑产品.

4 抓好质量管理与进度控制要点对建筑工程的作用

工程项目的实施, 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的全面的技术经济文件, 它对施工活动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其执行, 必须进行进度控制和一系列的管理工作, 其中施工进度计划的控制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度控制的要点主要包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审批和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调整。

质量控制在工程建设中, 就勘察、设计、施工和设备安装而言, 其控制的要点主要有“人、材、机械、方法和环境”等五个方面。因此, 事先对这五方面的因素予以控制, 加以规划和设计, 是保证建设项目施工质量的关键。只要紧紧抓住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的要点, 就可以保证建设工程在施工中不出现大的质量问题, 为顺利的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建设工程任务创造好的条件。

5 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发育和完善, 要求质量管理管理部门打破传统观念束缚、健全和完善监督管理体制, 从设计、施工、监理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 从技术上最大限度保证建筑物的工程质量, 减少或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这也是我们建设工程监督工作者的职业意义所在。

摘要:本文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角度, 详细阐述了工程中质量问题及处理程序与方式, 对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相互间关系作了较为深刻的剖析。

8.工程项目管理制度 篇八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1.1工程项目分为:新建工程项目、大型维修工程项目、零星维修工程项目、工程材料采购、工程配套设备及部件采购等。

1.2本制度适用于基建部负责的新建、扩建、改建、技术改造、维修、安装等工程项目。

1.3管理制度的制定依据:国家和政府有关工程项目的法律法规、合同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工程项目)等。

第二章 工程项目管理

2.1、工程项目管理涉及部门

建设单位相关服务部门例如基建部、法务部、使用单位等。由基建部和使用单位组共同审核相关权限范围内的工程事务;由基建部相关人员组成现场工作组负责施工现场的相关事宜。

2.2、工程项目项目立项前期准备

2.2.1公司根据分厂实际生产需要确定厂房建设,并确定对该项目立项。2.2.2公司确定厂房建设方案,整体规划草图。

2.3、厂房建设项目立项

2.3.1基建部提出厂房建设需要的参数,使用单位根据基建部要求的参数反馈意见。双方讨论,确定最终方案。2.3.2相关部门根据方案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在取得报告后办理环评和节能手续,到主管部门办理项目立项手续。

2.4、勘察、设计单位选择

从数据库中挑选3家以上候选单位,数据库中候选单位不足时,由招标办公室负责推荐;另外,如果是经常与公司合作,且以往工程质量、进度等有保证,本次报价合理的,可直接确定为合作单位。

2.5、勘察、设计合同的签署

2.5.1合作单位确定后,由基建部负责草拟设计合同,如对方提供合同版本的,需交由法律事务部审核通过。合同需由基建部经办人签字,后由法律事务部盖章,合同生效后开始执行。2.5.2基建部实时对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向公司主管领导报告,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降低合同损失。

2.6、勘察、设计方案评审

基建部对工程需求进行整理、归类、汇总,勘察单位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出具经第三方审核通过后的勘察报告,设计单位根据公司的要求及国家、地方的相关的规定,设计工程施工图纸。

2.7、图纸会审

图纸会审由建设方发起公司内部各个相关分厂及基建部各专业人员、施工单位参加讨论。图纸会审穿插于整个建设过程,随时疑问及时更正。

2.8、工程项目预算

工程预算是由专业人员以施工图设计为基础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政策编制的,是公司进行招标选择施工单位和采购设备、材料,控制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进行竣工决算的重要依据。施工图纸、当地相关建筑规范、建筑定额、工程量价目表等资料编制初步预算。工程预算编制后,报请公司财务审批并确定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资金计划报备。

2.9、工程项目实施

2.9.1根据相关政策法规选择施工单位、监理单位。2.9.2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合同及设计施工图进行施工。2.9.3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由基建部总体负责,具体实施由工程项目经理负责管理。2.9.4工程项目经理应按照施工合同的规定和施工验收规范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监督,做到按设计图纸施工,按图纸要求申报采购工程材料。2.9.5加强现场施工的巡查力度,对工时、质量、进度、成本、安全进行检查,对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应及时与设计部门联系,妥善处置并做好记录;2.9.6施工材料管理要有序,按规格品种分类摆放整齐,防止混杂,施工中各种物资、材料、机具、工具等应按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办好出入登记;2.9.7在施工中做好工程相关方及各部门间的相互配合,并做好计划的统筹兼顾,保证工程目标的如期实现;2.9.8工程项目经理对于工程进行阶段性验收,确保工程按照既定计划执行,并为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提供依据。

2.10、工程物资采购、供应

2.10.1工程物资的供应需在施工合同中明确约定,包括包工包料、包工不包料、或承包部分物料。

2.10.2施工单位不包料的项目,由招标办公室按照项目提供的工程物料的标准进行采购。

2.10.3施工单位负责物料供应的,基建部应做好采购物料价格的确认落实,物料价格作为工程预决算和审计的依据。

2.10.4因工程物料价格变动,施工单位不愿继续承担物料供应的,基建部报招标办公室进行采购。

2.10.5工程项目经理负责施工现场工程物料管理监督。

2.10.6所有物资进场必须有随车的合格证明资料,证明资料将由施工单位保存,由施工单位一起上报质量监督部门备案。

2.10.7按照国家标准必须报检的工程资料,由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抽样检测送至权威检测部门检测,所有的检测结果将做为技术资料由施工单位一起上报质量监督部门备案。

2.11、工程变更

2.11.1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因现实的条件发生变化,工程在材料、工艺、功能、构造、尺寸、技术指标、工程数量及施工方法等方面做出的改变;变化不大且不影响结构的由工程项目经理决定。

2.11.2公司工程项目建设应严格按图施工,原则上不得发生变更;如确实需要变更而且影响结构的,由设计单位出具变更通知单。

2.11.3由于结构功能发生改变,与设计单位联系后能够变更的,应先由基建部核实,经公司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变更;如果设计单位确定不能变更的,设计单位出具证明,基建部上报公司领导取消变更。

2.11.4当工程变更事项发生时,给予签证,做为决算依据。

2.11.5工程变更引发额外工程的,施工单位书写额外工程增加说明,如果变动不大由基建部领导确定,工程量大的基建部上报公司领导决定。

2.12、工程竣工决算

2.12.1竣工决算由施工单位编制完毕后上报建设单位。

2.12.2建设单位审计部门组织竣工决算审计,根据施工合同、现场变更签证、国家政策及规定做出工程造价。

2.12.3竣工决算由公司相关部门委托第三方审计公司对竣工决算进行审核,并出具审计报告。

2.13、竣工验收

2.13.1工程全部完工,施工单位应先自行验收,确认达到验收标准,施工单位向基建部申请工程验收,具备竣工条件的才能进行工程竣工验收。

2.13.2提交验收的工程项目,施工资料、各部位隐蔽工程资料、必须完整。

2.13.3基建部根据工程的要求,按合同及施工验收规范,联系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监督站对工程进行工程质量检查和竣工验收。

2.13.4竣工验收人员工程项目逐项验收,检验工程量、施工质量、原材料质量及是否符合施工图的技术要求,验证施工方提交的竣工资料文件的表述是否符合规程和施工图的要求等,确认工程能否通过竣工验收。

2.13.5竣工验收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施工单位按质量监督站要求限期整改。

2.13.6工程经验收确认后,使用部门接收工程项目。

9.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篇九

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佳兆业中心二期项目部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控制的对象是全过程,包括采购过程、生产过程等。控制的结果应使被控制的对象达到规定的要求;为了使被控制的对象达到规定的要求,就要积极采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健全全面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通过对该工程的管理、运用,建立了一整套质量管理模式,配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和程序化的管理方法。主要质量管理制度如下:

1、质量责任制度

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度,明确领导班子成员的责任,确定每个部门的职责,最后落实到项目每个管理人员,并签定相应的质量岗位责任状,与个人收入挂钩,形成一个由项目经理为主负责,项目技术负责人和项目副经理领导监控,项目部及施工队各职能部门执行监督,施工班组严格实施的网络化项目组织体系。

2、技术责任制度

建立健全各级技术责任制度,正确划分各级技术管理工作的权限,使每位工程技术人员各有专职、各司其事,有职、有权、有责。贯彻执行现行国家、省、市的各项技术政策,科学地组织开展各项技术工作,把技术管理工作的重点集中为实现工程质量和工期目标上。

3、图纸会审、图纸交底制度

实行图纸会审、图纸交底制度,在正式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组织人员核对图纸,与设计单位联系,进一步了解业主要求和设计意图,参加施工图会审,接受各部门提出建议,完善设计内容。在施工前,对全体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图纸交底。

4、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编制及审批制度

实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编制及审批制度。开工前,根据工程特点,制定需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清单,明确时间和责任人。每个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实施均要通过提出→讨论→编制→审核→修改→定稿→交底→实施几个步骤进行。

5、技术复核和技术交底制度

建立健全技术复核和技术交底制度,施工前应认真组织进行图纸初审和会审,编制施工方案,在做好三级技术交底工作的基础上,强化对关键部位和影响工程全局的技术复核工作,以减少和避免施工误差。

6、工程质量检查制度。(1)开工前检查的内容有:

 图纸会审是否满足施工需要

 技术交底、现场施工测量和放样计算复核、按规定进行交接等是否完成。 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已进行操作人员的上岗培训,是否掌握应用。

 施工准备是否具备开工条件。 创优目标、质量措施是否制定。 开工报告是否制定并申报审批。 原材料实验是否完成,并且合格。(2)施工过程中检查的内容有:

 是否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组织实施。

 施工测量:放样是否经过复核无误。是否进行换手复核,以确保工程的可靠性,保证管段在施工中的准确性

 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和标准化作业以及工程质量是否符合施工规范,验标规定,抽查质量评定表格和工程实际是否相符。 原始记录是否完善,记载是否详实。

 是否按规定进行材料实验和检验,其结果是够满足实际要求,合格证件是否齐全。

 是否按工艺设计及规范、规程要求组织施工。 配料计量是否准确。

 全面质量管理推行情况,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是否正常开展。 质量体系是否持续有效地运行。

 对违反规定的施工操作方法,要求施工技术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指导纠正后施工。

 对隐蔽工程、重点部位、关键工序施工,检查值班情况,核实值班记录,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有效控制。

(3)定期质量检查制度

 公司每月组织一次综合质量检查评比活动,由施工负责人、技术员主持,相关人员参加,采取分组检查或共同检查的方法。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冷静分析,找准主要原因及时提出整改的措施和处理意见,并限期整改。

 质量检查以检查实物工程量为主,同时检查内页资料、施工方法、现场文明施工及质量管理情况。

 质量检查的结果,与员工的效益工资挂钩,实行优质优价,提高员工的质量参与意识及参与质量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4)质量检验评定制度。

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工作是实行施工质量控制、考核施工单位在施工质量方面的成绩、查找问题、促进工程质量管理和工程质量不断提高的手段。 施工单位主要领导,技术人员均应熟悉掌握相关标准,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和监督。

 检验评定工作的具体分工:作业工班自检出原始记录,施工队把关检查出检查评定表等有关资料,并进行抽检复查。

 凡经检验合格的工程,按规定及时填写单位工程检验评定表,作为完成工作量,考核质量成绩和验工计价的凭证,季铵盐不合格的工程,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5)竣工质量检查制度。

工程竣工后,由施工单位领导及时组织竣工检查,检查内容有:  进行竣工测量,核对各部尺寸、标高以及完成工程数量等是否符合设计文件和验标要求。

 各种施工记录、资料收集和整理情况。 复查评定记录,核定质量等级。 如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处理。

7、工程质量检验验收制度

建立严格的工程质量检验验收制度。每一项分项工程或检验批施工完后,首先由施工班组自检、再由施工队或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施工员、质检员、班组长进行互检和交接检,最后由项目部和监理工程师组织验收。同时,总包项目管理部、专业项目经理部、施工队对工程项目实施三级检查,对质量进行层层把关。

特别是建立工程质量验收制度,可加强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每道工序均达到合格以上,以最终达到工程优质目标,可合理安排协调分包单位、监理、项目经理部三方的工程报验工作,提高报验的效率及质量,也保证工程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1)分项工程验收管理规定: 1)凡各专业或分包单位需报验收的工程,必须先由施工队或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组织工长技术交底人员对该工序进行内部联合检查,合格后按照有关规定填写报验资料上报项目质量部门。

2)实行工程项目的计划报验制,质量部门根据各专业或分包单位的报验计划进行统筹安排,有计划的约请监理组织三方现场验收。一些特殊情况急需验收的,质量部门具体安排。

3)各专业或分包单位验收人员根据验收计划安排按时到指定地点等待验收,并携带报验项目的自检记录单,无自检记录单者项目部质检人员拒绝验收,并认定验收该项目一次不合格。

4)为了加强现场验收的严肃性,验收项目第一次不合格,质量部门将填写存在问题通知单,并要求整改后进行二次报验。凡第二次报验不合格项目,其中仍存在第一次报验时质量问题未落实整改的,将给予一定金额的罚款处理,同时对该项目施工负责人罚款,并召开现场质量会。

5)报验资料和自检记录单必须真实反映实际,经验收,实际情况与自检记录单出入过大,验收认定不合格,将给予罚款处理。

6)对重要工序或业主要求参加验收的工序,由监理约请其参加验收;对需要设计部门、勘探部门、政府监督部门参加验收的项目,由项目经理部提前约请参加,并办理签认手续。

7)工序验收合格并在各方手续齐全后,由质量部门从监理手中索取,并返还质检员和资料员存档。

8、质量教育制度

1)加强对全员的质量法规、标准、规则和质量意识教育,增强全员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2)深入学习各类法规、规范、标准、操作规程。做到不违章指挥、严格按规定要求操作,不断增强全员遵章守法的自觉性。3)员工培训要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并建立培训档案,培训合格的人员方能上岗。有关质量管理人员、质检人员和质量体系内审员必须要做到持证上岗。

9、质量档案管理制度

1)档案内容:有关的法律、法规、文件,质量活动记录,工程日志,技术交底记录,设计文件审查记录,设计变更签证记录,定位复测及各项工程观测记录,隐蔽工程检查签证记录,质量评定记录,历次质量检查记录,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记录等。

5.1.2 建档要求:所有工程项目都要按照集团公司或客户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项目档案。从项目筹划到工程竣工验收各环节的文件资料,都要严格按照规定收集、整理、归档。

10、工程质量奖罚制度

建立严格的工程质量奖罚制度,项目经理以各施工班组现场施工质量及质量管理状况为依据,根据指挥部规定负责签发“工程质量问题奖罚通知单”;并相应建立质量专用台帐,建立质量基金,专款专用。

(1)工程质量奖罚制则是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关于质量工作的方针、政策、法令和标准以业主的相关规定,坚决执行本企业有关质量管理的奖罚规定,以现行国家施工验收规范,质量评定为依据,对在施工工程进行奖罚。

(2)工程质量奖罚途径是由质量部门以各施工队或分包单位现场施工质量及质量管理状况为依据,根据规定负责签发“工程质量问题奖罚通知单”;质量部门及财务部分别建立质量专用台帐,建立质量基金,专款专用;工程项目经理部的质量奖罚只对各施工队或分包单位,由项目经理部质量部门签发。(3)工程质量奖罚制度主要奖励规定

1)坚持“样板引路”。质量部门对同一分项工程的样板质量进行总结评比,获得第一名的班组发给奖金。

2)对有要求的地下室、屋面、厕浴间项目,在进行蓄水试验后第二次试验均无渗漏的,对班组或分包单位给予一次性奖励。

3)每月进行一次资料评比,对分项工程质量报表,工程报验资料准确及时无差错的施工队或分包单位,给予一次性奖励。

4)为激发搞好工程质量工作的积极性,每月评选一次质量工作先进个人,并给予奖励。(4)工程质量奖罚制度主要处罚规定

1)凡无样板或在样板验收未通过的情况下,并擅自进行大面积施工的施工队或分包单位,除勒令停工整改外,同时对其负责人罚款。

2)在日常工作中,一些质量问题虽经多次书面提出,但未能得到及时整改的,对其负责人罚款,直到整改达到要求为止。

3)因管理不善,质量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或受到监理或建设单位通报批评的,经项目经理核实,依据问题的性质给予罚款。

4)加强防水工程的质量控制,认真做好蓄水试验工作,凡在验收中发现有渗漏问题的,每一处(以每一渗水点为一处)给予罚款,并按实际渗漏处数量累加罚款。

5)做好成品保护工作。因人为因素造成成品损坏、污染的,视情节轻重及损坏程度给予罚款;性质特别严重的,除给予罚款外并给予通报批评。

6)凡隐蔽工程未经质量部及监理、总包项目管理部检查验收就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的,一经发现,对其负责人给予罚款。

7)工程报验质量资料严重失真,与实际情况超差10%以上的,给予罚款,并限期纠正解决。

8)分项工程质量报表和质量工作总结,每月25日前报质量部门,逾期不报的给予罚款。

9)造成重大隐患,构成质量事故应在12小时内上报项目经理,对隐瞒不报的,一经发现,视问题的轻重对其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予以罚款。

(5)工程质量奖罚制度具体处罚细则

为便于实施处罚,项目经理部根据结构、装修、机电、非主塔楼钢结构安装等不同阶段的施工特点及具体操作,分别编制具体的奖罚细则。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有违规情况者,将对其负责人和操作责任人处以罚款,交财务实施。

11、工程样板引路制度

建立严格的工程样板引路制度,在装修、机电安装分项工程中推行样板制,经监理、设计、业主验收确认后再全面推开。样板工序、样板间尽量选择有代表性,功能设施尽量齐全,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分阶段进行样板的施工验收。在施工过程中验收的质量标准只能高于样板而不能低于样板,样板工程未经质量部检查批准,该分项工程不得进行大面积施工。

所有的室内外装修及机电安装的各项专业分项的施工必须通过“样板引路”这一模式再全面铺开,对严肃工程质量,争取一次成优,起到关键的作用。

针对工程施工材料品种繁多、新工艺多、工序交叉作业多等特点,在装修、机电安装分项工程中推行样板制,经监理、设计、业主验收确认后再全面推开。样板验收的程序、规定如下(1)所有分项工程必须先做样板。

(2)样板工序、样板间尽量选择有代表性,功能设施尽量齐全,可根据实际情况分阶段进行样板的施工验收。(3)验收程序(分三种情况):

1)针对各专业或分包单位做的分项施工样板,应由其技术负责人组织先行自检,并按细化设计,施工方案所要求的标准进行评定,在符合要求的基础上,填写样板验收记录上报质量部门,由质量部门邀请监理、设计、建设单位组织进行核验及办理样板验收会签手续,重要的样板工序可请政府监督部门参加。

2)由质量部门依据各施工队或分包单位情况、技术水平,指定单位、地点来做,其他单位共同参加样板会签,待其通过后参照执行。

3)精装修阶段中,对于没有定型的材料(设计没有最后确定的)及新材料、新工艺,即通过样板选材造型的前期分项样板,由质量部门指定单位、地点来做,并组织邀请监理、设计及建设单位共同进行验收,确定其最后做法。(4)在施工过程中验收的质量标准只能高于样板而不能低于样板。(5)在装修施工阶段中,样板通过后,需挂牌标识。

(6)样板工程未经质量部检查批准,该分项工程不得进行大面积施工。

12、工程质量消项例会制度

制定工程质量消项例会制度,有效地推进了质量问题的消除和质量的提高。项目经理部、监理总包项目管理部、业主及施工队、分包单位共同参与例会,减少质量问题多次重复的出现,提高质量验收工作的效率。

(1)整个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部与监理总包项目管理部、业主及施工队、分包单位共同建立每周一次质量消项例会制度,业主主持召开。

(2)业主根据现场发现的质量问题以书面形式列出,在会上定出解决期限及责任人;同时对上次提出问题落实解决情况,经监理证实,解决的问题给予消项。(3)对消项会确定的问题由质量部门组织监理、业主及施工队、分包单位有关人员共同检查落实质量问题的处理情况。

(4)质量问题在复查过程中,依然未改正处理的施工队或分包单位,项目经理部根据情况对其进行罚款,必要时给予通报批评。

13、质量分析会制度

建立质量分析会制度,将工程质量推向深入,对工程缺陷有目的有预见的采取有效措施,把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和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质量分析会由项目经理或总工程师主持召开,各部门有关人员及班组长参加,每月不少于一次。质量分析会针对质量趋势、质量问题,制定出相应的预防、纠正措施。(1)由项目经理或总工程师主持召开,各部门有关人员及施工队、分包单位负责人参加,每月不少于一次。

(2)各施工队或分包单位内部要开展质量分析会,由其技术负责人主持召开,各部门及有关人员参加,对一些关键性已经出现的质量问题以文字形式写出质量不合格原因调查报告。(3)质量分析会主要内容:

1)对工程实施质量预控,做到心中有标准,施工有标准。2)对工程质量趋势进行分析。

3)分析已经出现的质量问题(含不合格物资、不合格过程)和可能造成质量问题的潜在因素。

4)针对质量趋势、质量问题,制定出相应的预防、纠正措施。

(4)对质量有广泛影响的质量问题及其产生原因、预防、纠正措施等,以通报、纪要形式及时发布。

14、挂牌施工制度。

坚持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实施挂牌施工制度。施工现场必须设立醒目的施工标牌。原材料,半成品均需挂牌进行标识或标示。

15、定期汇报及总结制度。

建立工程质量台帐、填写质量报表,并按时上报。进行质量总结,质量总结分专项总结和半年、总结,以明确质量管理工作的落实和进展情况,有利于调整工作程序、方法和重点,在动态管理下实现质量管理目标。

16、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凡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责任果实造成工程质量部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或达不到本工程采用的质量标准,需进行返工处理的均构成工程质量事故。工程质量事故按照公司规定的质量事故处理程序、权限划分处理,处理一切质量事故必须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对隐瞒质量事故的有关责任者要严肃处理,研究造成质量事故责任人的直接责任,并追究第一管理者的领导责任。

17、持证上岗制度

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主要专业工种均应有操作上岗证书。

12、现场材料设备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现场材料设备管理制度,现场材料设备严格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存放,材料设备存放场地须挂牌标识,应指明材料设备名称、规格、进货日期、检验状态和供货厂家。露天堆码的材料设备要分区分类码放,底垫木高度不小于200mm,码放整齐,钢材、设备必须有防雨措施,上盖下垫。需入库保存的材料布局合理,库容整洁,便于收发。化工油漆等危险品材料,单独设库存放,库房远离火源,不得将库房设在建筑物内。

18、计量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计量管理制度,按1S09001标准要求建立计量管理体系,提高施工质量,降低物耗、能耗。为保证计量器具的精度,在用的计量器具必须按技术监督部门规定的制度进行定期检定。特别加强对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计量管理。

19、分包管理制度

10.项目部质量管理制度 篇十

1.1公司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办法;

1.2城建集团下发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1.3根据项目部制定的质量目标和制定的质量检查计划。

二、目的

确保本项目工程质量达到省市政金杯奖,争创国家市政金杯奖,始终把各分项工程质量管理在受控状态中,使施工操作过程规范化、程序化,保证工程创优目标的实现。

三、适用范围

本管理制度仅适用于xxxxx公司xxxxx项目部。

项目部质量管理小组是项目部质量管理的最高领导机构(详见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五、质量管理责任制

质量职责

5.1项目经理部质量职责

①负责本标段施工组织设计,创优规划,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与交底;

②制定并落实各项工程质量标准和工艺控制方法;保质、按期提供工程所需原材料;

③对设计图纸、施工图纸审核,组织协调各单位有序生产,为施工单位提供技术服务,督促各工点严格执行“规范”、“验标”,确保“人、机、料、法、环”有序、可控;

④严把“工程结构、工程测量、工程试验、工程材料关”,()对管段内工程质量向公司负责,并在施工过程中征求建设方意见,不断改进工程施工工艺,确保工程质量,提高顾客满意度。

11.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控制 篇十一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施工方案;施工技术

1 概述

质量是建筑工程项目实用性能和经济价值的重要载体,一般工程项目具有复杂性、特殊性、时间跨度大、涉及人员多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加强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控制,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及实用性。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就是通过指导和控制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系列活动,从而保障工程实用功能的实现的一项综合性工作,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内容

2.1 工程图纸的质量管理 工程图纸是工程施工的依据和标准,施工人员能否认真阅读设计图纸,关系到在施工环节能否真正实现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建筑工程图纸是工程专家利用工程结构知识、力学理论、建筑学知识以及其他实践经验,结合自身的创意理念而编制的工程施工依据,并经多个专家层层审核而确定的。设计图纸所反映的精神和技术要求,是设计人员对工程质量、施工技术、内部结构、外部表观、经济成本等多项要素进行综合考虑后的最佳方案。加强工程图纸的质量管理,可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提供基础保障。

2.2 建筑原材料的质量管理 建筑原材料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物质保障,材料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材料种类多、数目大,如水泥、砂等原材料、钢筋等半成品材料、脚手架等辅助材料,以上内容构成了建筑工程质量实体的基本单位,管理好基本材料的质量,就为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建筑材料质量的优劣、损坏状况是施工人员应当特别注意的,若不经过质量检测,或者在材料存放过程中管理不善,造成材料质量损害,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

2.3 施工方案的质量管理 工程图纸是施工的依据,但具体的施工方案应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工程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施工企业的设备、人力等各项资源的特点进行制定。施工方案的确定应该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工程的用途、工程所在地区的地质条件、工程的造价不同,其施工方案也不尽相同,同样的施工方案不能适用于所有建筑工程。工程所在地区的地质条件及其他客观因素是影响工程质量的自然因素,土质疏松程度、是否存在断层或者地裂等现象,都可能影响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施工质量;项目周围的建筑分布情况、地下电缆及各种管道的铺设状况、交通状况同样也会给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带来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在制定建筑工程施工方案时,应针对各项地质、人文等因素进行详实的勘测,然后根据勘测结果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

2.4 人为因素的管理 人为因素相对于其他因素,可控性更强。当前形势下,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但其中人为因素占据很大比重。施工单位的资质、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及责任意识都可能影响工程的质量。加强对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的资质审查,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能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3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控制对策

3.1 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能有效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质量管理经过几个发展时期,已经逐渐成熟,全面质量管理相对于全过程质量管理更具有优势。全面质量管理的突出特点是领导支持、全体参与、不断完善的动态管理。利用该管理理念,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将管理责任明确划分到各个工作人员,实行工程事故问责制;实施质量监测机制,对工程项目中质量管理信息进行详实记录,并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存储和共享,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及时性,为工程管理人员进行质量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规范工作流程,各部门之间、各操作人员之间做好各项技术交底工作。

3.2 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的质量受建筑原材料的影响较大,加强对建筑原材料的质量管理很有必要。首先,加强对建筑材料采购人员的管理与控制,提高采购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增强他们的业务水平,避免在采购环节中出现失误,影响工程的质量;其次,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标准来购买原材料产品,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管理检测及监督,对于建筑原材料的进出及购买,必须遵循严格的程序和检验程序;最后,设立材料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将原料的采购、检测、监督紧密结合起来。

3.3 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 施工技术不仅对工程的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对工程的质量管理同样具有深远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型机械设备及自动化设备不断应用到各个领域,建筑工程项目建设领域同样需要大量先进设备,以提高工作效率及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及对先进设备的操作水平;同时还应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利用先进的理论知识及先进的机械设备,提高工作效率,为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3.4 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管理者是实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直接执行人员,其管理水平直接决定建筑工程的质量。为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务必要加强管理人员职业素养的培养,使其树立“质量是企业发展根本”的良好意识,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以此为指导;同时,加强对管理者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防止在工作过程中受不良因素的影响,给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带来危害。

4 总结

建筑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实用性能的实现,还关系到使用者的人身安全。由于建筑工程具有复杂性、特殊性、涉及人员多等特点,因此,其质量影响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如工程项目图纸设计、施工方案设计、原材料的选择、施工技术高低等,因此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不断提高建筑原材料的管理力度及施工单位的资质管理,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从而为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实现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声虎.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4(04):25-26.

[2]祝恺.浅析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管理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4(04):316.

[3]刘尚斌.建筑工程质量精细化管理及控制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1):23-24.

12.建筑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研究 篇十二

一、建设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概念。

工程项目在施工生产的过程中, 在生产过程中的上一道工序的生产结果被接下来的下一工序所掩盖, 产生隐蔽工程, 让工程项目竣工后的最终检验验收带来一定的困难。

为了保证工程项目质量, 满足工程合同、设计文件、规范标准所采取的建设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 就是以确立质量方针的全部职能及工作内容, 并对其工作效果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手段。它是一个有计划、有系统的组织全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活动。其具有以下特征。

1、影响因素多。

工程项目质量不仅受到地理、地区资源等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还受项目决策、机械、材料、操作方法、施工工艺、施工人员素质等人为主观因素的直接以及间接影响。

2、质量变异大。

工程项目的生产强调协调性、连续性以及总体性,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均会使整个工程项目系统受到影响, 使工程项目的质量受到损害, 甚至出现质量事故。

3、质量波动大。

工程项目一般在露天环境下生产, 无稳定的生产环境, 无法根据固定的生产流水线进行批量生产, 所以容易产生大的质量波动。

二、建筑施工项目管理重要性。

为了能够扩大单位影响, 提高工程质量, 把技术等级升级, 争创精品、名牌工程, 在一些方面其实无形的增大了投入。

为了严抓质量关, 对奖罚力度加大, 奖罚额度之大超出了单项工程本身的价值, 并且还使其它工程的质量状况并没有得到保障。虽在某些方面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却容易造成恶性循环, 对质量管理工作的持久开展并不会有利。全面质量管理这个概念, 强调的是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 虽然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但许多施工企业连这都无法做到。质量管理在施工工程中成了点缀。往往是做做样子, 走一下过场, 并没有对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留下有用的东西。

三、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措施

1、施工准备阶段。

调查施工前, 施工项目所在地的环境因素对建筑物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特征, 如温度、气候、地质等进行调查;对现场周围及当地的经济进行调查;对现场交通状况、原材料及机械器具的质量、供应地、供应距离进行调查;通过以上的各项因素调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应对措施, 避免工程质量受到环境因素而产生影响。

根据施工预算的工料分析, 经审核后, 及时组织材料进场。原材料与半成品材料的采购计划, 由项目部材料部门依据预算提出各阶段各部位的材料计划, 严格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的使用要求、材料储备定额和消耗定额, 编制材料需用量计划。

依据工程特点、质量目标、进度计划等因素, 拟划设备、机具选用配置。设计由项目部提出设备机具的选用计划, 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后依据进度适时将设备机具进场。

建筑物工艺设计及审查工艺调研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工艺水平, 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情况, 用户意见及本企业在采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 进行必要的先行试验, 预先掌握新工艺的关键, 为提高工艺水平创造条件。工艺设计主要是根据工程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施工工艺设计, 以便在现有生产条件下能用比较经济、合理的方法将建筑物建造出来。

2、施工阶段。

经常开展各式各样形式的质量意识的增强教育, 加强岗前岗位培训, 有计划的组织岗位培训, 提高操作者的操作技能和质量控制技能, 并对一些比较重要的岗位进行资格认证, 严格规范起来。

明确质量责任首先明确有关职能部门对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责任和权限。其次要明确制造现场和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与权限;确定相关质量业务的处理方法和程序明确各个部门之间和各类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保证设备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提供设备保障严格执行设备维修保养制度。要求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来进行操作, 实行文明操作和定期维护保养。要求设备操作和设备维护保养人员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保养工作, 并适时对设备进行改善性的配件更换和维修。

做好相关质检工作, 施工过程中质量检验工作要做到: (1) 要把好原材料、辅助材料、外购件、半成品这些材料方面的质量关。在施工过程的工艺质量上也要把好关。对制造出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成品, 要达到成为满足用户期望的产品。

对于不合格的材料不予使用到施工项目中去, 不验收不合格的构件, 不转序不合格的工序, 不交付使用不合格的建筑产品。根据产品的类型和特点, 企业应在施工过程中, 检验方式和方法采用多种类型来进行操作。

对质量信息管理进行加强, 统计与分析质量状态是掌握质量动态的有效方法;要建立现场质量信息网络和流程, 要按规定认真做好原始记录, 对相关情况及时汇总分析和反馈处理。对于过程中发生异常时有科学的处理办法;要运用必要的控制图表做好质量信息的处理工作, 以此来加强工序质量控制。

产品生产过程中必须重点控制的关键部位、质量特性、薄弱环节和主导因素就是工序质量控制点。做好工序质量控制, 可以以质量特性值、工序因素等为对象来进行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对质量控制点所用的机具进行事先鉴定, 并做好点检、维护保养和评估工作。质量控制点的相关技术员工必须要进行专业性的培训, 然后通过考核合格后才可以持证上岗。规定对质量控制点进行连续监控的方法和要求。按规定实施监控, 并做好各类监控记录。

在整个工程项目完成后或者说是一个单位工程完工后, 承包施工项目的单位应先进行竣工的自我检测, 在自验合格以后, 才再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工程竣工报验单》, 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竣工初验, 对拟验收项目初验合格后, 管理监理的工程师对承包单位的《工程竣工报验单》予以签认, 并上报建设单位, 然后再由建设单位组织的正式竣工验收。

工程竣工后的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是指在对施工过程形成产品进行的质量控制,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在工程竣工以后, 应当由该项目的相关负责人组织有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工程进行项目技术、质量、施工等现场检验评定。评定结果送交质量监督部门核定质量等级。

施工质量存在的缺陷和失误应进行反复自检, 来验证其工程质量的合格度, 证实其符合性。在施工作业全部完成后, 按合同要求, 应做好工程移交的准备, 项目部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工程竣工文件进行编辑。工程完成交工后, 应对工程采取一些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四、结语。

为了可以对施工项目的全面质量实现控制, 现在, 明确各个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的重点, 把施工项目的质量划分为施工前控制、施工中控制和施工后控制, 这个施工的三个阶段。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 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 使用材料的微小差异、操作的微小变化, 环境的微小波动, 机械设备的正常磨损, 都会产生质量变异, 造成质量事故。建筑施工是形成建筑实体的过程, 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 要提高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 就必须狠抓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董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研究[J].行业季度报告, 2005 (2) .

[2]唐静.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研究[J].大家, 2004 (3) .

13.项目管理制度 篇十三

管人包括岗位设置与人员的行为规范管理。

理事需要明确各种管理事务的相互关系,处理原则、程序,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要做到什么程度。

行为和处事的结果会得到什么样的奖惩等。

综合而论,岗位责任和管理流程都是制度的一部分,只不过岗位责任和管理流程是在其重点领域更有侧重。

项目管理制度是项目成功管理的主要支撑之一。

14.项目管理公司管理制度 篇十四

为规范本公司项目部班组的管理,使生产活动能安全有序顺利进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项目部班组成员。

第三条班组机构人员设置及其职责

班组机构按规定设置齐全。班长负责班组全面工作,其他组成人员分工明确,职责明确,如因职责不清影响工作,分析原因追究当事责任人。具体人员分工及其职责如下:

1.班长职责

(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执行上级指示,一切行动听从指挥,做到令行禁止;组织好班组工作,协调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搞好班组管理,完成各项生产技术指标,管好所辖设备、器材及工器具;

(3)抓好全班技术培训和经常性安全教育;加强基础工作,积极推行标准化管理,开好班前、班后会和安全分析会。

(4)做好考核和奖金分配工作,做到考勤、考核、分配“三公开”;

2.技术员职责

(1)编制本班组设备的工艺质量卡及规程;

(2)汇编大小修项目的进度以及检修流程,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3)编制班组培训计划,完成各项培训任务;

(4)组织班组成员学习所辖设备的技术规范、熟悉设备情况及规程制度等。

3.安全员职责

(1)负责本班组的安全台账记录;

(2)监督、制止现场作业中的违章行为;

(3)按时进行安全周活动;

(4)对现场作业环境中出现的不安全问题,准确汇报班长;

4.宣传员职责

(1)真实、及时宣传本班组的先进事迹,以及工作成绩、活动等;

(2)负责班内人员的政治学习,以及了解新形势,开拓思想;

(3)积极、主动向宣传部供稿,每月不少于____篇。

5.材料员职责

(1)做好本班的工器具、材料的领用发放;

(2)不准私自挪借、支出工器具及材料,对库中的材料、工器具一定要妥善保管好;

(3)及时了解掌握现场所需材料、工器具以及本班组的库存数量,随时保证现场检修所需材料的供应。

6.考勤员职责

(1)负责本班人员的考勤登记;

(2)协助班长登记班内成员的病事假、加班等;

(3)负责工资、奖金的领取发放;工资、奖金表一定要详细、正确无误。

第四条具体管理制度

一、劳动纪律管理

1.XX严格执行工艺纪律,文明生产、文明施工,如因违反操作规程或野蛮作业面而造成的一切责任由当事人负全责。

2.上班时间不得溜班、窜岗,不得在施工场地追逐打闹,不得在上班途中无故滞留宿舍。

3.保质保量完成当天的下达任务,不能完成任务的扣除___天考勤。

4.施工人员不得酗酒打架,发现一次除在项目部工程例会上通报外,扣除本月基本工资。

二、安全生产管理

1.安全教育制度

(1)工人上岗前必须通过公司、项目部、班组的三级安全教育;班组应针对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机械性能及安全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等进行学习了解,然后由分公司统一试卷进行考试,合格后方准上班施工。

(2)上班前安全教育:班组长应针对当班的重要工作内容,结合作业环境,气候条件对本班职工交待操作中各个环节应注意事项与特殊工种的配合等。

(3)上班前安全检查:每天上班前班组长或安全员检查每个职工的劳动防护情况,每个岗位周围的作业环境是否无患,各类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

2.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1)根据公司每月检查XX次的精神,项目部每个月的XX日、XX日对工地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大检查。

(2)检查由项目经理或安全员组织,施工员、各工种班组长必须参加,根据实际情况,抽调特殊工种人员参加各项目检查。

15.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分析 篇十五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质量要求需要转化为可用定性或定量的规范表示的质量特性, 以便质量控制的执行和检查。质量控制贯穿于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各环节, 要排除这些环节的技术、活动偏离有关规范的现象, 使其恢复正常, 达到控制的目的。质量控制的内容是“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这些活动包括:确定控制对象;规定控制标准, 即详细说明控制对象应达到的质量要求;制定具体的控制方法;明确所采用的检验方法, 包括检验手段;实际进行检验;说明实际与标准之间有差异的原因;为了解决差异而采取的行动。根据质量控制的概念,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可定义为:为达到工程项目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工程项目质量要求主要表现为工程合同、设计文件、技术规范规定等质量标准。因此,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就是为了保证达到工程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手段和方法。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按其实施者的不同, 包括三方面:工程建设监理的质量控制, 是指监理单位受业主委托, 为保证工程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 其特点是外部的、横向的控制;政府部门的质量控制, 是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 其特点是外部的、纵向的控制;承包商的质量控制, 其特点是内部的、自身的控制。

1 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

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很多, 诸如建筑结构的错位、倾斜、倒塌、破坏、开裂、渗水、漏水、刚度差、强度不足、断面尺寸不精确等, 但究其原因, 可以归纳如下:

1.1 违背建筑程序如不经可行性论证, 不作调查分析就拍板定案;

没有搞清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就仓促开工;无图施工;任意修改设计, 不按图施工;工程竣工不进行试车运转, 不经验收就交付使用等若干现象, 致使不少工程项目留有严重隐患, 房屋倒塌事故也时有发生。

1.2 工程地质勘察原因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 提供的地质资料, 数据有误。

地质勘察时, 钻孔间距太大, 不能全面反映地基的实际情况, 如当基岩面起伏变化较大时, 软土层厚薄相差亦甚大;地质勘察钻孔深度不够, 没有查地下软土层、滑坡、墓穴、孔洞等地层构造;地质勘察报告不详细、不准确等, 均会导致采用错误的基础方案, 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失稳, 使上部结构及墙体开裂、破坏、倒塌。

1.3 未加固处理好地基对软弱土、冲填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

膨胀土、岩层出露、溶岩、土洞等不均匀地基未进行加固处理或处理不当, 均是导致重大质量问题的原因。必须根据不同地基的工程特点, 按照地基处理应与上部结构相结合, 使其共同工作的原则, 从地基处理、设计措施、结构措施、防水措施、施工措施方面综合考虑治理。

1.4 设计计算问题设计考虑不周, 结构构造不合理, 计算简图

不正确, 计算荷载取值过小, 内力分析有误, 沉降缝及伸缩缝设置不当, 悬挑结构未进行抗倾覆验等, 都是诱发质量问题的隐患。如某挡土墙工程由于设计时未了解清楚工程地质情况, 施工时又未对现场情况进行核实, 加上施工队伍在基础开挖时未能及时将现场地质情况反馈给设计人员, 因此, 尽管上部结构设计、施工质量良好, 但因基础设计不合理, 以至于使用荷载尚未达到设计值的一半, 挡土墙就出现了滑移和倒塌。

2 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2.1 要有效进行预先控制在施工展开之前, 都要把前期的准备

工作, 包括组织准备、技术准备, 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措施, 现场准备等问题理出来, 组织专业人员对现场进行勘查, 反复优化, 编制详尽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并根据施组要求配齐生产要素。只要方案搞好了, 要素配齐了, 项目就能搞好。现在比较普通的问题是, 编干编, 干归干, 编干脱节, 没有发挥预先控制的作用, 以致进度落后施工工期要求, 生产要素配置不能满足施工要求。

2.2 要搞好责任成本控制加强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的横心内容之一, 经济效益好不好, 与成本控制如何有直接关系。

因此, 每上一个项目, 都要编制责任成本预算, 并有相应的配套相措施确保实施。落实这项工作关键在于:预算要准确;责任成本指标要量化到岗位、个人和单机单车;项目部人员的工资奖金与成本执行情况挂钩;有一个负责任的监管有力的分管机构。集团公司有关职能部门, 要加强对项目成本审计。防止发生虚收实支, 虚盈实亏, 该列不列、该摊不摊成本的问题。

2.3 认真做好整体进度计划如果工期确定不合理, 那么肯定存

在赶进度现象, 一般说来只要赶进度质量就会被忽视, 就会产生或多或少的质量问题。近几年来, 由于搞献礼工程、政绩工程而出现的质量事故屡见不鲜, 这些教训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因此确定一个合理的工期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确定一个有利的开、竣工时间也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工程质量的好坏与计划密不可分。要在最有利的季节进行相关的施工, 如路基最好不要在雨季进行施工。沥青面层最好在气温较高的季节施工, 这样受气候因素干扰最少, 施工质量易于保证。所以建设单位在制定整体施工计划时应抓住几个关键工序或分部工程的控制时间。在施工实施过程中, 尽最大努力确保计划的实施, 切忌前松后紧, 以免由于后来赶工期造成质量降低。

3 优化现场管理必须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

3.1 经济效益原则施工现场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抓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和市场, 从而形成单纯的生产观和进度观。

项目部应在精品奉献、降低成本方面下功夫, 同时在生产活动中, 时时处处精打细算, 力争少投入多产出, 坚决杜绝浪费和不合理开支。

3.2 科学合理原则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当按照既科学又

合理的原则办事, 做到现场管理的科学化, 现场资源有效利用, 现场施工安全科学, 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

3.3 标准化、规范化原则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管理要求。

事实上, 有效协调地进行施工生产, 施工现场的诸要素都必须坚决服从一个统一的标准, 克服主观随意性。只有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益, 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

4 现场管理的主要途径

4.1 以人为中心, 优化施工现场全员的素质。

现场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突显了规章制度的局限性。庞杂的施工现场, 众多的工种和岗位, 越来越短的工期以及不断压缩的管理层, 使得我们不可能做到时时监督, 处处检查。因此, 优化施工现场的根本就在于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管理, 千方百计调动、激发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其加强现场管理的主体作用, 重视现场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

4.2 以班组为重点, 优化项目现场管理组织。

班组是项目现场管理的保证。班组的工作范围在现场, 工作对象也在现场, 加强现场管理的各项工作都要无一例外地通过班组来实施。班组是施工企业现场管理的承担者。抓好班组建设就是抓住了现场管理的核心内容。

4.3 以技术经济指标为突破口, 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效益。

质量与成本是企业的生命, 也是企业的效益。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需要严格的现场管理来保证。

5 结束语

16.项目物资管理制度 篇十六

在工程建设中,材料是最基本的资源之一,其供货进度、数量和质量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很大,如何保证材料适时,适地,适量,适质,适价地供应,是能否保证项目建设进度,质量和费用的重要基础,因此,物资管理工作是保证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和项目利润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如何合理使用项目资金,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项目资金的利用率,确保采购物资满足工程质量要求,是项目总承包物资管理的一个关键问题。

一、物资采购的划分

一般工程可以对项目采购物资分为业主提供的物资,项目采购的物资和分包单位采购的物资。

二、供应商的预先考察和评价,总包单位要组织人员对所有提供工程物资的供应商进行预先考察和评价,确保其有履行合同要求的能力。

1、对供应商资格的预审,总包单位首先要对供应商生产厂家手续,供应材料的合格证书,企业的资质进行审查。或者从公司合格供应商名录中挑选有实力的供货商。

2、总包单位在对供应商进行资格预审后,对合格供应商要进行考察和评价,如生产,人员,原料,机械设备等情况以及供应商的质量保证,支付和提供保险等能力的调查,并做好供应商考察表和评价表。并提交公司以进行供应商的选择。

三、合同的签订,在确定供应商后,要和其针对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签订相应的合同条款。

1、签订合同是不能盲目的使用另外一些工地的合同模板草率签订合同,必须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如付款的节点,供货指定品牌,价格约束(例如钢筋网价没有的情况应确定补充条款,混凝土外加剂价格的确定等),质量标准,材料运输中的损坏等方面,避免遗漏导致发生质量问题或其他问题时的责任不明确。

四、业主提供的物资管理

1、审查合同文件。当业主将部分工程或提供部分物资指定给其他供应商时,总承包单位与业主洽商并以书面的形式确定对该分项工程的责任及对该供应商的管理权限;业主推荐的分包商,总承包单位应对供应商进行预先评价,合格后再与供应商签订合同。若预先评价没有通过而当业主坚持使用该供应商时,总承包单位应同业主确定项目对该分项工程的责任和权利;对业主提供的物资,总承包单位应在同业主签订合同时明确其提供物资的清单,包括物资的种类、数量、规格和相关的管理条件等。

2、业主提供物资的验证、贮存和维护,对业主提供的物资,总承包单位在其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按其类型、品种数量、质量要求等进行检验或验证,合格物资进行标识,并单独存放和妥善防护,防止变质、损坏、丢失和混用,在贮存、维护,过程中如有丢失、损坏或不适用等情况,应记录并向业主报告。对经验证不符合合同规定要求或质量文件资料不全的物资,也要做好记录并及时报告业主。

五、项目采购的物资管理

1、物资需求计划,首先,开工前有合约部提供相关材料的总计划,便于控制材料的进场总数量,当工程需要某种材料时,应提前一周由相应的施工班组上报材料的规格和数量,有相应工长审核后编制物资需求计划表,经合约部审核,项目经理审批后方可联系材料进场。

2、材料的运输,一般材料的运输在合同中都会明确有乙方(材料供应商)提供,但物资管理部门必须根据材料的相关特点要求供应商提供合适的运输方式。如需防潮,防火和防碰撞等。

3、材料的验收,规定相关的材料验收手续,材料进场后,组织相关人员对材料进行验收,首先,供应商必须提供本次进场材料批次和出厂合格证,成品必须提供原材检验报告,有些物资要有“三证一标志”,验收过程中,必须对进场物资的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进行严格审查,并做好材料进场记录和材料台账,台帐中对进货日期、数量、使用、发放日期、使用部位等应标识清楚。及时提供给相关领导。及时对进场物资进行取样送检,发现不合格物资立即勒令其退场。

4、材料的储存

1)进入库房内的物资均应分类码放,并贴上标签以标明物资的名称、批号、规格、型号、数量、进货日期、货源地等。并做好防潮、防火、防锈、防碰撞措施。

2)露天堆放的材料应按照类别、品种、规格分隔堆放、码齐,并用标牌标识其名称、规格、型号、质量等级及检验和试验状态等。3)对时效性较强的水泥、外加剂、掺合料等材料,要按照不同品种、标号、出厂进场的时间,分区堆放码齐,做到标牌明显,并采取先进先用的措施。

4)对现场加工好的钢筋半成品,应按不同结构编号堆放,并将标识牌绑扎在钢筋半成品上。

5、材料的发放,施工班组领取材料时,及时进行台账的维护,并让施工班组在材料耗用单上签字。手续齐全后方可确认发放。

6、关于租赁材料,必须做好验收入库,并安排指定地点进行堆放,施工班组需要切割等行为时,根据公司规定所需物资管理部门出具材料定尺切割等证明。每日巡查,对乱丢乱放的租赁材料勒令施工班组及时整理至堆放地点,以免造成租赁材料的掩埋或丢失。

六、分包单位采购的物资管理

1、对分包单位所采购的物资进场是首先要向试验员提供出厂合格证、试验样品及其他相关资料。

2、物资管理部门对分包所进物资进行名称、规格和数量的登记,并建立各分包进场物资台账。

七、物资管理部门资料管理

1、合同签订前,对供应商进行考察和评价,做好供应商考察表和评价表。每个季度要针对已签订合同的供应商针对供货速度、材料质量、服务质量等情况做供应商评价表,并报送公司工程部。

2、合同签订后,物资管理部门需保存合同复印件。

3、需要物资时要提供物资需求计划表,物资管理部门要对物资需求计划表按月、按种类分开存放。

4、物资进场时要提供送货单,并建立物资验收记录表,混凝土送货单需工长与施工班组共同签字,汇总送交物资管理部。

5、分包单位采购物资建立分包单位物资进场台账。

6、调拨物资建立项目间互调统计表。

7、发现供应商所送材料不符合时勒令其退场,并建立不合格物资处理记录。

8、对现场施工班组浪费材料或者不按规定地点摆放材料的,下发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逾期不改或者整改不及时、不到位,采取相应的罚款措施。

9、租赁材料(如钢管)需要切割时,要向物资管理部门提供施工用材料定尺切割申请表。

10、每月19号要求各物资供应商上交物资月结算单,经由各部门审核后编制月收发存报表,上交公司工程部与财务部,并做好ERP,导出ERP单据上交财务部。

11、要进行废材处理时,向公司工程部递交废材处理报审表。

12、材料、设备出场时,需物资管理部门检查后开具物资、设备出场放行条。

13、对可周转材料建立相关台账。

14、按月对剩余物资进行盘点,建立现场余料月盘点表。

17.中国建筑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篇十七

关于实施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制度的通

渝建发〔2012〕1号

各区县(自治县)城乡建委,两江新区、北部新区、高新区、经开区建设局,有关单位:

为切实加强我市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日常安全管理,落实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防范和减少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决定》(渝府发〔2010〕3号)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办法〉的通知》(建质〔2011〕111号)文件精神,我委决定在全市实施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制度。现根据本市建筑工程实际,将有关实施事项通知如下:

一、全市所有建筑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都必须严格按照住建部《关于印发〈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办法〉的通知》(建质〔2011〕111号)要求,落实施工企业负责人带班检查和项目负责人带班生产;施工现场监理工程师应旁站见证监理,并在《重庆市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带班检查记录表》和《重庆市建筑施工项目负责人带班生产记录表》上签字核实。

二、市安全总站按照市城乡建委的要求下发了《关于实施安全隐患检查记录制度的通知》(渝建安发〔2011〕20号),要求项目部每周实行检查和公司每月实行检查。项目部每周检查时间、公司每月检查时间可计入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带班检查和项目负责人带班生产时间,但总时间必须满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2011〕111号文件的规定,即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定期带班检查时间每月不少于其工作日的25%;项目负责人每月带班生产时间不得少于本月施工时间的80%,不得减少时间总量。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带班检查时应填写《重庆市建筑施工企业领导带班时间记录表》和《重庆市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带班检查记录表》;项目负责人带班生产时应填写《重庆市建筑施工企业领导带班时间记录表》和《重庆市建筑施工项目负责人带班生产记录表》。

三、各区县(自治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市安全总站在工程项目安全生产阶段核验、企业诚信评价打分、市级文明工地申报及评定检查时,应把此项工作作为重点检查内容,违反本通知规定的,阶段核验不予核定,企业诚信评价打分按规定扣分,市级文明工地申报不予上报和评定。

四、各区县(自治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市安全总站对现场带班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中,对于无企业领导带班时间记录表、企业负责人带班检查记录表和项目负责人带班生产记录表或表中内容记录不真实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未改的,责令项目停止施工。如因此而造成严重后果和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按相关规定加重处罚。

18.建筑管理项目控制探讨 篇十八

1 项目的进度控制

项目控制在工程进度的管理上主要是对承建单位的监督与检查, 在承建单位进行项目施工前, 项目控制负责人要熟悉整个项目的施工进程, 对整个工程的进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可以进行明确的监督检查。项目控制负责人要定时的对整个项目的进展进行检查, 每个周期都要有计划性的督促其工期的完成, 如果在这期间发现问题, 要及时的与承建单位的负责人取得联系, 交流想法, 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 不让工程延误或出现损失。

因此, 承建单位应该从施工之前就制定出相应的施工进度计划, 规划好每一个环节应该使用多少建筑材料, 需要多少人员投入, 开销, 以及这个环节所需要的工期长短, 都要有具体的数据来阐述。从开始施工前, 到建设的过程之中, 直到最后的竣工及交付验收, 都需要有明确的规划。承建单位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然后与项目控制组进行沟通, 相互交流, 尽量减少因为施工过程中不应该出现的问题而浪费时间, 造成工作的失误, 耽误工期。

1.1 进度控制的依据

一方面是计划文件, 制定的工程进度表、工程控制图表;另一方面是通过报告期统计分析手段, 或调度会议, 现场调度等方法, 描述有关计划完成情况的各种因素。

1.2 进度控制的内容

进度控制不是单一地突出某个计划指标, 而是全面考虑各个指标。凡属计划指标明确规定的内容, 都是进度控制的内容。

1.3 进度控制的办法

若计划指标是可行的, 但计划条件不落实时, 可创造相应条件;若发现计划所依据的外部环境或条件已发生变化, 可修正原计划中不适应环境或不能过到理想效果的若干部分;若发现有潜力, 也可以调整计划指标, 重新组织平衡, 加强调度。计划编制阶段的综合平衡只是静态平衡, 是对计划实施中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环节。国外在项目管理中, 计划工程师是项目经理的主要助手, 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也是进度控制的主要管理人员。

2 项目的质量控制

项目的质量控制, 是为了确保实现合同商定的质量要求, 质量标准而采取的各种预防措施。建设项目的质量不仅仅取决于施工质量, 而且还取决于勘察、设计质量、材料、设备的质量以及项目投入使用过程的质量。因此, 它是由建设全过程中各阶段质量组成的一个整体概念。

2.1 建设单位质量控制的任务

在设计阶段应对采用的标准、规范和工艺、设备进行监督, 并对设计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督和控制;在施工阶段应对各道工序进行质量监督, 依据规范、图纸及合同文件进行检查;在竣工阶段就对整个项目进行全面质量验收, 编写竣工报告, 签发竣工凭证。

2.2 设计单位质量管制的任务

应根据项目总目标的要求精心组织好勘察设计;设计方案要求技术上先进, 经济上合理, 切实可行;尽量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3 项目的成本控制

3.1 成本控制的任务

成本控制是项目控制的一项指标, 有效的成本控制可以为企业节省很大一部分的开支, 成本控制包括一部分经费的预算, 对支出的监督等, 严格控制不改产生的浪费, 将有限的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 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

3.2 成本控制的依据

必须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令、制度以及国家计划的规定;根据成本计划和定额作为控制的标准。

3.3 成本控制的范围

是指对成本形成过程进行全面的控制, 包括事前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分析等三个阶段。事前控制是指通过成本预测, 制定成本计划, 提出降低成本措施, 达到降低成本目标;过程控制是指在制定降低成本计划的基础上, 下达分解后的降低成本指标, 按施工生产的进度及有关施工消耗定额逐荐控制成本支出;事后分析是指在工程项目结束时, 进行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 总结经验, 克服缺点, 纠正偏差, 并通过调整下阶段的成本计划指标进行反馈控制。

3.4 成本控制的方法

成本控制如果在企业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应该对每一个部门的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经费问题都进行管理, 这既包括企业生产产品所付出的劳动作业, 同时也包括在这一过程中所消耗的成本。首先应实行目标成本管理, 按成本项目把成本计划的指标进行分解, 规定各生产环节和职工个人进行成本控制的具体标准, 并根据控制范围和标准, 下达有关成本指标, 落实责任, 做到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其次应从技术上采取措施, 包括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注意施工设备选型配套, 提高设备利用率;最后应改善承建企业内部结构, 建立项目的成本核算体系。

4 结论

综上所述, 项目控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在建筑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有效的对项目进行控制, 可以为企业带来很大的效益, 在整个的施工过程中, 项目控制贯穿于始终, 有效的控制了各个环节的顺利进展。使得整个工期能够顺利的进行, 所以项目控制在现阶段的施工过程中所显示的作用更加的重要了。

参考文献

上一篇:学习时间计划表模板下一篇:2018拜年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