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阅读课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

2024-07-07

本节阅读课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共6篇)

1.本节阅读课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 篇一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英语阅读课,有效教学,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阅读课的教学质量逐渐成为高中英语教学关注的焦点, 英语教师也在转变教学观念, 积极探索和运用新的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有效教学。

一有效教学的含义

美国鲍里奇教授指出教师促成有效教学的关键性行为是:清晰授课;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任务导向明确;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 (三维目标) 的协调发展。前者强调教师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至关重要, 后者是以学生发展为取向即教学的有效结果来界定教学是否属于有效教学。笔者认为, 只有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有效的教学行为才能促使学生进步和发展, 而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又能进一步激励教师总结有效的教学行为并运用于课堂, 两者相辅相成, 共同促成有效教学。

二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英语是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 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核心。教师要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注重英语阅读课有效教学策略的使用。

1. 转变观念, 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新课程所蕴含的理念和方法要求教师转变观念, 不断学习和掌握外语教学法及理论, 关注英语教学前沿动态, 不断给课堂教学内容注入新观点、新方法;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面, 增强驾驭教材教法的能力, 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积极培养自身的科研能力, 参与多样的科研活动, 并将科研活动与常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科研方法和经验, 将自己打造成为研究型的教师。

2. 激发阅读兴趣,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兴趣是学生爱好阅读的内在动力。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首要的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以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如采用提问式、谈话式、讨论式教学法将课堂教学引向激发—创造性模式。另外, 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兴趣。因为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阅读教学时, 可以融入大量的音频和视频内容, 使阅读内容具有直观性,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阅读效率。

同时, 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进行限时阅读, 指导学生掌握预读、略读、查读、研读等阅读技巧, 并且边读边加工信息、边理解, 树立语篇宏观阅读意识等。科学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可以使英语阅读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指导阅读策略和技巧,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阅读课也是一门技能训练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文章的类型和阅读的目的指导和训练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技巧, 如理解词义和句意的训练, 细节理解的训练, 把握作者态度和意图的训练, 进行推理与判断的训练, 归纳主题的训练等。通过对这些策略和技巧的指导训练, 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当学生初步掌握了这些阅读策略和技巧, 形成适合自己学习需要的阅读策略, 并能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进行调整时,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会大大提高。

4. 注重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

文化意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在全球化的今天,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很有必要。教师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并加强文化教学的意识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前提。

学生的文化意识是文化背景知识积累的前提。英语教师在平日的阅读教学过程中, 要尽可能扩大学生阅读材料的范围, 注重讲解文化差异, 使学生了解并熟悉西方国家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 以帮助他们积累文化背景知识, 这样才有可能真正深入了解英语这门语言知识, 达到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目的。

高中英语阅读课有效教学策略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目的并结合教学实践的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

三关于高中英语阅读课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反思

有关高中英语阅读课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已有许多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由于目前学术界对于“有效教学”内涵的理解还比较模糊、片面, 有效教学研究结合具体学科的研究更是不够系统和深入, 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 英语课堂特别是英语阅读课有效教学研究就显得薄弱。大多数学者的观点都是围绕《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展开的, 很难提出有突破性的、可操作性的观点, 教学理论没能真正结合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因此, 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及与具体学科和具体学科的具体方面相结合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在教学实践中探索, 以形成真正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美]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 (易东平译)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1][美]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 (易东平译)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2]余文森.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6) [2]余文森.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6)

[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王立春.用新课程理念引导现代英语课堂教学[J].科学教育, 2008 (6) [4]王立春.用新课程理念引导现代英语课堂教学[J].科学教育, 2008 (6)

2.本节阅读课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 篇二

【关键词】初中英语 英语阅读 新课标 教学设计

每位英语老师都已认识到阅读课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如何设计阅读教学课,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其他方面的能力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有效对教学环节的设计

1.每节课的导入或复习:新课的导入,与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是否充满期待的心情、是否具备兴奋的状态、以及这节课的整体效果相关联。更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的关键。所以教师应该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同时也是教师感兴趣或者了解的话题,这样才能引起师生之间的共鸣,为创造热情、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打下基础。比如八年级英语unit 5 music,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几段乐曲来导入,如: china girl,big big world,i belive i can fly 等。而第二课时是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我们也需要进入一个新课的前奏,让学生有一个适应的时间,如课前热身练习等。

2.课文解析:这是整堂课的中心环节,这部分内容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堂课的整体效果。我们要本着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原则来实施这堂课的教学。先让学生听课文:通过新课导入或复习这个环节,学生注意力都比较集中了,我们必须把注意力有效地转移到课文中。这时,我们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文,通过听课文的方式,既可以加深了对课文的印象,又可以练习学生的听力。再是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快速阅读提出问题 “who telephoned the police?” 要求学生在两分钟内完成阅读,并找到问题的答案(mr smile did),在听了一两遍课文之后,让学生打开课文自己去快速阅读,了解没听懂的地方。这样无形之中对课文的印象会进一步加深。快速阅读也就是fast reading,越来越受到青睐,所以我们必须不仅在平常的练习和考试中训练他们的快速阅读能力,而且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培养他们这种阅读能力。然后就是研读课文,也是阅读课的中心任务,但是如何设计好研读课文这个环节。我们不能再一句句给学生翻译,事无巨细地讲解课文中的语法等。而是应该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通过指导点拨、个别辅导,让学生的各个感官器官调动起来,让学生自己去仔细的阅读课文,去理解课文,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

3.检验学生研读课文的效果: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回答有关课文内容的一些问题来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复述课文的方式来检验。最好通过学生自愿和教师提问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既给了积极性高的学生锻炼的机会,又可以把大部分同学的紧张程度再次提起来。因为在前面过程中,虽然保持着较为活跃的气氛,但是学生的紧张度已经降下来了,根据张与弛相结合的原则,这是有必要再次,也就是第二次提高学生的紧张度。在学生回答问题和复述课文的过程中,可以给与必要的提示和帮助,允许他们口头上的一些小错误,不要影响他们的积极性。

4.分析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一般是学生在研读课文时所遇到的语法方面困难。对于语法的讲解,我们应该把语法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有效快速的结合起来,以句子的形式讲解,以句子的形式巩固,以句子的形式练习,让学生始终在句子当中理解语法的使用。这样,学生在应用和考试过程当中,就可以省却了由语法理论到实际应用的过程。

5.自由复习:在结束一节课时,给学生3-5分钟的自由复习时间,让学生及时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从而对这节课的内容形成一个清晰的轮廓。

6. 作业设计:每节课后都要给学生设计好作业,让学生养成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有效对教学方法进行设计

1.分角色表演,这个可以视阅读内容而定,也就是让学生将文章内容改编成对话形式,加上动作表演出来,让学生有亲临现场的感觉。如 JECBook2A Lesson51 “Ann's Birthday” 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把文章改编为对话,分别尝试表演Ann,Mum,Bill,he twins and Jim,也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表演本文的对话,还可将前两文的内容融在一起,编成了一个完整的对话,尝试达到复习整个单元话题的目的。

2.视图复述,这是初中英语阅读的基本要求,即让学生结合简笔画或挂图,根据关键词﹑句,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主要情节和内容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有时教师也可以也反过来用:让学生根据内容画出简笔画,并把自己的画描述出来。

3.创新思维让学生大胆自行发展文章或让学生发散思维与文章有关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同时,要提前给学生设计一个经典的话题。如JECBook2B,Lesson68 “Stop Making So Much Noise” 一文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设计这样的一个问题,让他们设想 “If your friends are at your home and make so much noise at midnight,what will you do?”等。只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去想象,他们就能根据所学的知识信息,将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

4.阅读后的书写巩固。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灵活设计笔头练习,可以是对话填空,可以是听写填空,也可以是根据首字母完成单词填空都行。

总之,作为一名农村中学英语教师,有效地对阅读课教学进行设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构建出农村新课标下的英语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3.本节阅读课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 篇三

思考一: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应用意识

第一,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提出问题, 根据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组织与描述科学问题。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引出思考, 培养学生的科学应用意识。如在复习“磁体的基本性质” (南北性、铁磁性、磁性强弱不均性、同名相斥、异名相吸性) 时, 分别由学生列举一个实例来说明各种性质的具体应用 (如磁悬浮列车的使用等) , 这样既达到巩固知识点的目标, 又拉近了学生与科学的距离, 让他们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 触手可及, 而且具有为人类造福的使用价值, 是他们学习的目的。

第二, 对于科学知识的应用, 不能简单地视为只是加深对它的理解和掌握, 而要站在科学应用的高度来认识。其着眼点应是对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和作用的分析。如复习“自然界中碳循环”后, 提出:事实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增加 (即温室效应) , 其原因是什么?针对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产生与消耗, 学生回答:产生多而消耗少。简短几个字, 抓住了问题的本质, 课堂精彩, 而且自然回答了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及防治的方法。

第三, 应把符号、模型等科学表示方法以及各种语言形式之间转释的教学放在重要位置。要从整体上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规律, 对学生进行正规与科学的、有计划与有针对性的、较扎实与持久的训练。

所以, 在科学复习教学中, 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引导学生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体会科学的应用价值。帮助学生认识到:科学与我有关, 与实际生活有关。科学是有用的, 我要学科学, 我要用科学, 我能用科学。

思考二: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想动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 教师要把复习内容通过多种形式或呈现方式表达出来, 并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已有经验出发, 创设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 合作交流的情境, 增加复习的兴趣, 保持良好的心态, 提高复习的效果。

例如“二氧化碳”的复习课, 以品故事引入:从前有一个农夫, 养了一只小狗和他相依为命。一天, 农夫带着小狗一起去田里劳作。他背着锄头, 悠闲地叼着烟斗, 带着活蹦乱跳的小狗上路了。途中经过一低洼地段时, 原本活蹦乱跳的小狗是越走越没劲, 最后把舌头吐得长长的, 趴在地上走不动了。于是农夫弯腰去摸摸小狗, 想拖它走, 可是发现小狗喘得好厉害, 这时农夫也觉得自己呼吸有点不顺畅, 吸了一下烟, 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烟灭了;等他抱起小狗直起身后, 很快觉得没事了, 小狗也慢慢恢复过来了。学生们总结了以下几个现象和原因: (1) 小狗从活蹦乱跳到趴在地上不动是因为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而农夫这时不会呼吸困难, 小狗却会, 是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都沉在下面了, 所以农夫抱起小狗直起身后都很快恢复了。 (2) 农夫的烟灭了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这样结合具体实际情景, 换一种形式讲述二氧化碳的性质, 不仅引出了复习课的课题, 还增加了课堂的凝聚力和趣味性, 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思考三:注重学习方法的引领

达尔文有句名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复习课教学中加强学习方法的渗透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一些比较繁琐的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应介绍行之有效的识记方法, 提高记忆的目标性、计划性、调节性等。例如:对“压强”概念的学习, 可以同前面所学的“速度”概念加以类比 (从概念引入的背景、引入的过程、到正确理解概念、定义式、单位等方面加以比较) ,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不同科学概念的共同点, 最终形成共识, 为再遇到新的科学问题时学生就会主动地运用, 并自觉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 有了科学的方法, 学生就能建立正确的思维过程;有了科学的方法, 学生就可以自主的学习;有了科学的方法, 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必备条件。在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 人人都需要终身学习,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引导学生利用科学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为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思考四:再现实验, 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到了复习阶段, 特别是中考前的总复习时, 课堂缺乏生机活力, 学生多为迫于升学的压力而学习, 一个演示实验几乎成了一个奢望。若课堂中创设实验无疑就是一支兴奋剂, 它将给课堂注入的不仅仅是那点知识, 更主要的是一种活力和生命。如在复习“二氧化碳”时, 给学生提供以下一些仪器和试剂:导管、锥形瓶、试管、注射器、橡皮塞、弹簧夹、漏斗、Na OH溶液、Ca (OH) 2溶液, 问:“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动物呼吸作用确实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学生马上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 (试管内盛放氢氧化钙溶液) , 来证明人体呼吸作用确实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旗开得胜, 此时教师可以留足时间给大家, 只听到学生说:“这不行, 因人体吸入的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因而学生想到了对照实验, 再添加一组通入空气的实验, 那有什么现象呢?变浑浊, 只不过速度来得缓慢一点罢了。此时追问: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思考会得出结论:通过对比只能证明人体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比吸入的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来得多。再问:那多出来的二氧化碳气体是怎样来的?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上述器材进一步完善实验装置, 这时学生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装置。通过这一组疑中有难, 层层递进的实验, 不仅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 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求异性、灵活性、独创性, 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也大大提高了复习的效率。

4.本节阅读课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 篇四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阅读课一直很受重视。但尽管教师与学生付出了很多努力, 阅读教学的效果仍不尽人意。这种“高耗低效”的结果, 极大地困扰了广大英语教师, 我们的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

1. 教学观念上的问题:

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帮助学生获取更多信息、知识、拓展视野,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人文素养, 提高分析、思考判断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但许多教师在教学思想上, 没有认识到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一部分, 在日常教学中, 对它的研究不够重视。

2. 日常教学中的问题:

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 有的把阅读当精读, 教学过程就是讲解生词, 补充词组, 罗列搭配, 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结构、语法等;有的则把阅读当做课外阅读, 划词组, “标准答案”一统天下, 学生自读后仅了解一下故事情节。由于教学方法单一、陈旧, 学生感到乏味, 没有阅读兴趣, 很难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3. 教学方法上的问题:

许多教师没有形成一套体现新英语课程标准,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在实际阅读教学中未能很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未能很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 课程设置上的问题: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阅读虽是语言技能的一部分, 但学生阅读量和阅读时间得不到保证, 阅读仅是体现于课堂教学中的一部分训练, 学生所接触到的阅读材料基本上是教材和试题, 没有配套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的阅读材料。

二、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 “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新课程要求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要从过去的以“双基”为主转到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为主, 并且增加了课外阅读量的要求。下面我试着谈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些不成熟想法:

1. 阅读前, 激活文化背景知识, 减少阅读理解障碍。

在日常阅读教学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即尽管学生已掌握了足够的词汇和语法等语言知识, 但仍无法完全读懂和理解文章。究其原因, 就在于他们缺乏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 不具备在阅读过程中激活已有知识的能力。很多研究表明, 如果语篇涉及读者熟悉的主题, 他们就能顺利地理解文中的信息;相反, 如读者不熟悉语篇主题, 就会出现理解障碍。这些研究者认为, 是读者赋予篇章意义, 读者的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影响着读者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和阅读速度。因此, 阅读理解的关键之一是要先弄懂篇章所蕴涵的文化意义, 适当扩充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如在教学八 (下) Module 7 Unit 2 Lingling’s uncle told us not to worry时, 笔者专门收集了文章中涉及的武陵源风景区的系列图片, 以自己亲身去过的一些照片作向导, 向学生介绍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索溪山谷自然保护区, 天子山自然保护区以及杨家界景区。让学生在我的带领下, 尤如在游玩武陵源闻名于世的“五绝”: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 从而激活了学生相关的背景知识。学生其乐融融, 为下面的阅读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2. 阅读中, 立足课堂, 活用教材。

阅读中教师所设计的活动应以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为目标, 视教材为渠道,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意思的能力, 读懂短文并抓住大意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等能力。例如, 在教学八 (下) Module 6 Unit 2 He said it was on at the student cinema时, 课前让学生预先收集电影有关“Pirates of the Caribbean”的信息, 阅读前, 出示电影插图, 让学生看图用下列词来描述电影。

famous fight gold island pirate popular sail sea ship terrible

很多学生已看过本部电影, 再加上预习, 大多数学生都能用上面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同时在表达中也解决了生词。讨论后, 为了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理解, 教师可以让学生快速阅读文章并填下列表格:

Comment bad□good□excellent□

接着, 根据表格, 回答下列问题:

(1) What type of film is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2) Why are Depp and Bloom sailing around the islands?

(3) Who do they meet?

(4) Why is there lots of action in the film?

(5) Who does Keira Knightly play?

在整体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说出每段的段落大意, 以使学生对文章结构有更清晰的认识。

3. 阅读后, 挖掘文中内涵, 开展创造性思维。

语言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肩负着思想教育的重任, 因此,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思想内容, 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不仅可以涉及所学课文的事实, 还可以扩展到相关的领域, 也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与学习, 启发学生思考, 使学生对所学课文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我认为教材并非是一种物化的载体, 而是一种理性化的生命体, 蕴涵着人的价值取向。因此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 让学生用心阅读, 与之对话, 从而在情感上受到熏陶, 在道德上得到提升。

4. 精心筛选课外阅读训练题, 改进阅读理解的讲评方法。

(1) 在选择课外阅读时, 教师要注意控制所选材料的生词量, 选用设题严谨且难度适中的练习题, 以使学生不断成功并建立自信, 克服畏难情绪。

(2) 在讲评阅读理解时, 注意教会学生利用上下文中的同义词、近义词、复合词等提示性信息, 推测词义和语义, 通过寻找主题句和首末段内容整体把握文章脉络, 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自主阅读,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和探究, 学生讨论后教师再发表自己的看法, 说出答案。

(3) 教师要充分利用电脑网络, 优化网络资源。教师应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词汇量, 增强其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订阅一些英文报刊, 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5.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篇五

初中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 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 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 也参与教。为此, 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 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中, 可以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 题目是“读书的好点子”, 然后提出要求:“您对本学期的阅读教学有何建议, 请提出来, 越多越好。”通过对学生的建议——阅读及认真分析, 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 开辟一墙报, 命名为“大家的金点子”, 并将这些点子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 这种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 这样作为主体的学生, 就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通过教学、教法的改进, 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 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 简单地说就是“认读”与“解读”这两个环节。作为文学作品, 还要进行鉴赏和评价。就像写文章一样, 阅读也该有一个整体思路, 这个思路即由整体到局部, 再由局部到整体。每一个阅读者都可以在其中发挥尽可能多的专长:善于组织的就去组织, 善于观察的多谈观察所得, 善于思考的积极表述思想, 善于辩论的要让他畅所欲言, 善于表演的要鼓励他表现自我……每个阅读者都能怀有奋发向上的情绪的话, 最终会产生强大的整合效应;在教学设计的梯度化中, 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 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专注投入程度、思考深化程度以及解决问题的满意度都趋于最佳状态, 才能各有所得, 各有提高。

三、语文阅读能力的具体培养措施

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必须遵循其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而进行, 同时又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为中心, 中学语文阅读能力在各阶段培养目标是不同的。

1. 积累阶段

这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 更是后面阶段能力具备和发展的基础。积累的内容包括:语言材料和思想感情两方面。同时, 还要积累一定的文化知识、生活经验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对学生的阅读作用很大。教师应结合教材作必要的介绍, 然后要求学生积累。

2. 理解阶段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 只有发展了思维能力, 理解力才能应“源”而生, 所以这一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判断、分析, 综合的思维力和联想、想象力, 它们在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1) 判断力的培养。判断力是指读者理解事物的本质, 明确概念。可以利用文本中的判断句或限制和修饰成分来训练, 如“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这句话, 如果把“常常”一词去掉, 这个判断就绝对化了。因为生活中错误之后并不一定就产生“正确”。加上“常常”, 对“错误”现象的本质特点揭示就准确。

(2) 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分析、综合能力构成了人类基本的思维过程, 也是阅读理解能力的核心。只有通过分析, 对课文的整体认识才能深入。如必须在熟悉全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给文章分段, 给段分层, 给句子划分结构,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必须在分析文章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层义、段义、题旨, 以训练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给文章列写内容提纲是训练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

(3) 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能力指由一事物的印象、观念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印象、观念的能力。有了联想, 可以将有形文字的意义空间拓展到最大, 从而使理解更准确、合理。在阅读活动中应鼓励学生主动去联想。教师还可根据联想的类型, 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联想力的训练。

6.本节阅读课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 篇六

近些年,我一直在进行素质教育实践,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新形势下的组织教学不同于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在形式上应该有一些变化,如:教室不再是教学的唯一场所;更多的教学场所应运而生,如工厂、图书馆、动物园、植物园、田野、树林、河流等。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1. 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一地讲授知识

以往我们评价一位教师组织教学能力的高低,往往是看这堂课学生是否认真听讲,教师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能不能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一堂课下来,学生能否掌握这堂课的知识;而现在我们要看的是,学生是否通过这些知识的研究和学习提高了自身的学习能力。知识本身是确定的,而确定的知识是无穷尽的,没有学生能将人类社会积累的所有知识都掌握。不过学生应该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方便他们在日后能及时迅速地掌握某项知识或技能。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终生学习做好准备。

2. 注重引导、帮助学生研究

这里强调的是学生研究,研究的主体是学生,不是由老师包办代替。教师只应起着引导、帮助的作用,引导仅仅是提示、帮助,说到底教师只是扮演一个辅助者的角色。

在以往的教学中也有学生研究,如教师在课上总结出规律后,要求学生进行验证性研究。这样的研究是被动的。今后的研究不再是教材中所安排的,亦非教师布置的任务,而是学生为解决问题所考虑的各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实践。学生的研究活动是一种主动的行为,教师起帮助和指导作用,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帮助他检视和反思,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引导是当学生迷惑时教师引导他怎样辨明方向,而不是轻易告知他方向。

3. 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

3.1 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

在各种课程资源中,对学校提供的课程资源我们要充分加以利用,例如校园中的生物及学校购买的生物材料。不同的教学内容对课程资源的需求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例如,关于生物体的结构,实物或模型具有真实感和立体感,可以作为首选的课程资源;挂图或投影片具有图像清晰、有明确标注等优点,可以在观察实物或模型后用来进一步观察和识别。关于动态过程的内容,如细胞分裂,用静态图解表示则有较大的局限性,用动画、录像片或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对各种课程资源的选择和整合,是合理利用课程资源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

3.2 积极利用社区的课程资源

社区的课程资源有:社区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动植物标本馆、动物园、植物园、少年宫、科技馆、生物科学研究机构、良种站、养殖场、高等院校、环保机构、卫生防疫站、医院、园林绿化部门、公园、菜市场等,另外郊区田野、树林、灌木丛、草地、池塘、河流等,也都为学生学习生物学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利用社区课程资源的方式有多种。从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目标出发,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进行调查研究,是利用社区课程资源的主要方式。此外,请有关专家来校演讲、座谈,观察社区中的动植物,分析社区提供的有关资料等,也是利用社区课程资源的重要方式。

3.3 挖掘利用无形的课程资源

无形的课程资源是指非物化的课程资源,主要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及所了解的生物科学信息。例如,学生普遍接种过疫苗,对身边的动植物大都进行过一定的观察。一些学生有过饲养动物或种植植物的经历,一些学生体验过野外考察的甘苦,一些学生参观过动物园、植物园等。又如,学生通过阅读课外读物、看电视等途径,已经了解了不少生物科学信息。这些都是生物课程的无形资源,是使生物课程紧密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习动机的重要基础。

4. 注重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及时反思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实践中尤为重要。新课标的实践是无经验可循的,教了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可能在新环境下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因此教学前的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熟悉教材,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思能更好地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率,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学结束后的反思能帮助我们及时积累经验,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上一篇:高老头的人物形象分析下一篇:“保护环境_爱我家园”主题班会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