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规划理念

2025-01-04

景观规划理念(共13篇)

1.景观规划理念 篇一

城市夜间景观与夜间景观规划 来源: 作者:如心 发布时间:2007-03-12 字体:[ 大 中 小 ]

1.夜间景观是城市自然科学文化与社会科学文化的集中体现夜晚的城市通过各种照明手段对城市夜间景观进行二次审美创造,为市民提供适于休闲、娱乐、购物及交往的人工照明环境。现代城市夜间景观环境不仅仅包括高质量的城市照明体系,它更与城市居民的活动体系交融在一起。

城市景观是城市夜间景观的基础,为其创作提供了表现空间、表现主题和景观依托。城市景观分析通过景观分类与景观元分析来确定城市夜间景观规划的对象。城市景观按照不同属性分为自然景观集、人文景观集和构筑物景观集三个子集。

城市景观分类景观元自然景观集 城市绿地、山体、水体、公园等文化、民俗、政治、经济和历史景观的内容与特色,如舞龙灯、除夕夜、元宵观灯、中秋赏月等。所以在城市夜间景观规划组织人文景观时, 可与当地节日的民间习俗联系起来,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夜生活”场景。

2.城市夜间景观规划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思想的具体贯彻城市夜间景观规划设计是规划师在综合考虑城市的自然经济历史社会和区域发展的前提下,对城市夜间环境提出总体的及分区的宏观意向构思,并人文景观集 提出详细要求和限定条件。城市夜间景观规划的任等文化生活形态务,是采用系统化方法,从宏观上确定和部署城市景主要建筑(构筑)实体、基面、城市构筑物景观集观骨架及重点景观地带,处理远期发展和近期建设开敞空间、大型桥梁、景观小品经过以上的分析,在城市夜间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突出城市夜间景观的特色的关系,指导城市灯光景观的有序发展。从微观上解决城市灯光景点的分布,景点之间的关系、主次景点的确立、特征主题和人文活动的引入等问题,对艺术、技术、经济等因素进行综合限定。规划目的,一 自然景观特色是引导,二是约束。

城市自然形体是城市夜间景观形成的基础,是城市夜间景观规划设计是对城市夜间环境形态背景,也是活跃城市夜间景观气氛的要素之一,更是作合理的组织,是城市美学在夜晚中的体现。城市表现力极强的夜间标志点,最能增强城市在夜间的夜间景观规划设计不仅要从城市空间在白天的特征可识别性。但在景观利用的同时,还要综合考虑生这一角度来考虑,还要通过各种方法手段来改变日态保护。光下形态很差的空间及相互间没有关联的存在形季节特色式。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城市在气候上差异很大,导只有将城市夜间景观规划设计成果纳入城市规致了不同季节城市面貌风格迥异,稍加研究利用,都划体系(主要是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会成为丰富城市夜间景观因素。例如,哈尔滨城市划 , 才能使其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可依据性和政策街道充分利用冬季积雪,制作成冰雪雕塑,把雪作为性。因此,在进行夜景观规划设计时要依据城市规突出街道夜间景观个性的背景,形成了具有寒冷地划的指导思想来进行,所以说城市夜间景观规划设区城市特色的夜间景观。计本身也是城市规划思想的具体贯彻。

2.景观规划理念 篇二

1 中国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现状

1.1 规划设计理念陈旧

我国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虽然不断引入新元素、新理念, 但是在吸收其它国家的设计理念时创新度不够, 很多都是直接照搬, 没有将新元素与中国景观园林和人文风情结合起来, 因而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景观园林作品非常少。另外, 在吸收新元素时忽略了中国传统园林特色, 没有做到古今的完美融合。

在规划设计中, 设计者将重点放在了构成景观环境的硬质景观上, 忽略了绿地林荫一类的软质景观。设计中大量使用花岗岩、大理石、不锈钢金属材料等, 而绿地、水景、树木、花卉反而成为了次要要素, 景观园林没能与周围环境达成完美统一。在当前形势下, 设计者需要更新设计理念, 正确认识景观园林, 努力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景观园林, 以景观园林来带动经济建设。

1.2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学科还需创新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作为一门专业学科, 在我国的发展还不成熟, 还处于探索时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理念不断创新, 规划设计不断出现新的风貌。为了促进我国景观园林的发展, 必须培养出更多的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人才, 因此, 高校在人才培养中要紧贴社会发展实际, 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从而促进我国景观园林的发展, 使得传统园林元素与现代元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景观园林规划设计。

1.3 规划设计理论研究滞后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研究, 要在实践中进行理论研究, 并将理论研究成果运用于实践, 从而实现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创新, 促进景观园林的发展。但是, 我国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 没能给予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充足的理论支持, 这也是造成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理念陈旧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 在当前形势下, 要加大景观园林理论研究, 不断促进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发展。

2 创新景观园林规划设计

我国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要不断创新理念, 不断促进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融合, 要从我国地域文化的角度来思考景观园林规划设计, 努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理念, 促进我国景观园林的发展。

2.1 大地景观的创新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要充分利用大地资源, 从土地的利用、地形的利用、动植物的利用、气候光照条件的利用上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大地景观的设计中要形成错落有致、富有层次感的景观, 在季节的更替中可以形成不同质感的景观, 让人们在不同的季节里欣赏到不同的景色, 提高景观园林的观赏价值。

2.2 视觉景观的创新

景观园林既然被称之为景观, 那么就必然具有高观赏性, 给予人们非一般的视觉享受, 否则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也就不能称之为景观园林了。人是视觉的生物, 因此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必须从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价值观、认知模式上去考虑, 设计出符合中国人思维的景观园林, 将传统园林设计元素与现代园林设计元素有机融合起来。另外, 在视觉景观的设计上, 要做到协调统一:一是景观园林与周围自然环境和地域人文环境的协调统一, 二是景观园林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协调统一。比如说:园林的某一个地方被设置为休闲广场, 那么其中所有的设施都要从休闲的角度来考虑, 不能与其它的东西挂钩, 如果在入口处设置一个刻有“学子”的大石, 那么就会显得不伦不类了。

2.3 精神景观的创新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创新的重点要放在精神景观上, 也就是要将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作为一门艺术来进行创新, 从中国传统园林、地域文化、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中寻找精神景观创新的要点。简单来说, 精神景观的创新囊括了我国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所有要点, 要在各个要素中寻找到最佳切合点。从美学角度来说,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要利用空间虚实景物形成具有高观赏价值的景观环境。从生理学角度来说, 阳光、气候、水、植物、动物和人工材料必须有机统一。

3 结语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 我国要加快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论研究进程, 要创新规划设计理念, 努力促进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的协调统一, 根据中国的地域文化、人文风情来建设出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景观园林。

参考文献

[1] 王黎花, 钟尧根.基于中国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理念的综述[J].中华民居, 2011 (10)

[2] 李黎, 兰志鹏.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现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景观规划理念 篇三

关键词:海绵城市;泾干湖;景观设计

一、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

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城市建设和经济水平也日益提高,但是在建设背后,同时存在着城市内涝、径流污染、水资源短缺、用地紧张等问题。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2014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14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督促各地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提高城市排水防涝水平,大力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加快研究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政策措施。”并于同年11月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

传统市政处理雨水的方式是“排”,雨水排得越多、越快、越顺畅越好,但无形中浪费很多自然资源,尤其是北方缺水城市,形成了“旱”“涝”两种极端现象。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①。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的方式,处理城市内涝及水资源的再生利用问题。

二、国内外对海绵城市的探索和实践

近20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针对本国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城市内涝、径流污染、水资源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形成了适应于自然的雨水排泄和利用方式。例如,20世纪80年代,美国提出了低影响开发,意为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机制和设计技术,控制暴雨所带来的径流和污染问题。英国建立了“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澳大利亚则以城市水循环为核心,建立了“水敏感性城市设计”体系。新西兰也建立了“低影响城市设计与开发”体系②。

相较而言,我国的雨水管理和利用系统的研究和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局限于一些小尺度的研究探讨③,例如,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下沉花园雨水系统为雨水收集利用、防洪、地面径流雨水排放、下沉雨水泵站等多项技术的综合设计④,还有深圳市光明新区、上海世博会等均开展了城市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项目等⑤。有部分学者的研究开启了尝试,例如,董淑秋等人对北京首钢工业改造区进行的雨水利用综合规划,俞孔坚等人从生态景观视角对城市雨洪管理系统的研究及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实践等⑥。

三、海绵城市之于城市湖泊公园建设

水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物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在城市建设中广受重视,海绵城市的核心理念就是关于水的生态系统建设。水生态系统不仅为水生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境,也为其他动植物提供不可替代的栖息和生存环境。城市湖泊作为水资源的聚集地,对于调节城市小气候、改善城市环境面貌等方面都有着突出的贡献。但是城市湖泊有着水生态环境敏感度高的现状条件,所以践行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湖泊生态公园的设计,需要包括区域性城市防洪体系的构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栖息地的恢复、地下水补充和水质净化等内容。

(一)兼具区域防洪功能的城市湖泊公园建设

面对城市内涝的时有发生,景观兼具基础设施功能的设计理念越来越受到设计师们的关注。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也正是针对“雨洪公园”和“绿色街道”的建设,雨洪公园就是通过景观的途径,将城市公园景观建设和雨水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既满足城市公园的休闲娱乐功能,又兼具调控管理雨洪的功能。例如,位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菲茨吉本蔡司小区,是澳大利亚水敏感型城市设计的样板,整个小区采用自然式排水,尤其是作为雨洪调蓄、行洪排涝的社区公园。既满足了社区居民休闲娱乐,又兼具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功能。因此,作为城市景观的湖泊公园建设,要考虑其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发挥其作为城市绿地和水体的防洪减灾功能。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栖息地的恢复

城市湖泊是城市水体系统中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部分,它处于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交接处,是鱼类生存和繁殖的重要场所,湖边的绿地和湖心岛屿也是鸟类适宜的栖息地,湖泊沿岸的滩涂地也是各类植物理想的生存环境。因此,在对城市湖泊公园的景观改造中,要特别注意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物栖息地的修复。

(三)地下水补充和水质净化

海绵城市理念在对雨水的处理上,不仅仅是“雨洪公园”这样的基础防涝设施功能,在雨水进入公园中,还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渗透、储蓄等过程实现地下水的补给,构建生态健康的城市水循环系统。另外,城市湖泊公园绿地系统的规划,应当着重以满足植物自水质净化功能为前提要求,进行植物景观的构建。

四、泾干湖生态公园的设计实践

(一)研究地概况

泾干湖公园位于泾阳县城中心,粮集路北段,园内有独具特色的假山、格桑花海等景观,是泾阳县人民休闲活动的极佳去处。但其生态环境不容乐观,生硬的混凝土驳岸和池底,岸边均为景观植物,植物与水体之间相互割离,落叶、杂物掺杂其中,湖水未得到很好的净化,造成水体污染严重,不利于水生动植物存活。园内硬质面积较大,铺装均为陈旧的水泥面以及透水性差的水泥预制砖等,影响了泾干湖公园的生态循环系统。

(二)实践方法

基于海绵城市的理念,对城市湖泊公园进行生态景观建设,就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雨水渗透、储蓄及净化系统,从而达到雨水利用的目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修复,恢复生物多样性,为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营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景观系统。本文就泾干湖公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探讨生态海绵城市之于城市湖泊建设的基本设计方法。

1.铺设透水材料,确保雨水渗透

现状泾干湖的硬质活动面面积较大,并且多为水泥面铺装,不仅景观效果差,而且切断了地上地下的水体交换,使得地表径流水流量加大,容易形成积水,同时也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为了改善现状硬质面环境,在设计中公园北部靠近泾干大街的大面积广场处采用多孔沥青和透水混凝土等材料。多孔沥青表面在沥青层避免使用细小骨料,其孔隙率为12%~16%。沥青层下铺设两层碎石,孔隙率为38%~40%。方案中其余道路部分,采用透水砖,栈道采用生态木材质,使雨水顺利渗入土壤层,从而补结地下水,建立健康的水循环系统。

2.建立生态湿地,储蓄利用雨水

泾干湖位于咸阳市泾阳县,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雨量较少,单次降雨量较大,如何将宝贵的雨水收集并排入湖中加以利用,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湿地对于调蓄雨洪、调节区域生态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泾干湖生态公园的景观设计中,在湖泊周边建立生态湿地是非常必要的,地表径流水体能够在湿地进行储蓄、渗透,在道路沿边设置生态植物边沟、在构筑物边缘设置落水管道,将道路以及建筑顶面雨水收集起来,使之能够顺利汇入湿地,补充水源,从而为湖泊进行水体补给。此举不仅可以有效存蓄水资源,而且在暴雨来临的时候,可以有效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

3.建立生物滞留带,实现水体自净化

湿地不仅能够调蓄雨洪补给地下水,还可以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例如,俞孔坚教授在北京雁栖湖生态景观的规划中,就建设了十公顷的台田湿地,实现了上游污水的自然净化。现状泾干湖周边植物大多为景观植物,养护费用高,并没有为生态环境带来较多的改善,所以在改造方案中泾干湖周边植物采用乡野植物,建立生物滞留带,摒弃人工种植的痕迹,以营造田园、自然野趣、水生植物群落为目标。充分恢复水体植物的多样性,利用植物根系,将被污染的雨水和湖泊水净化成Ⅱ类水,营造生态自然景观。主要在湖底种植沉水植物、沼生植物,湖面种植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吸收水体污染物的同时,丰富水岸景观环境。

4.建立生态驳岸,保护自然生境

生态驳岸可以使水体与自然环境之间具有通畅和谐的物质和信息交换,这样能够为水体动植物和陆地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繁衍的条件和场所。泾干湖原本是硬质混凝土驳岸,将水体和陆地割裂,水生动植物没有适宜的生存空间,导致湖泊水质恶化,沦为一滩死水。在设计中拆除原有混凝土驳岸,采用生态驳岸技术,营建自然流畅的水岸线,为动植物提供更多的生境空间。自然缓坡式护岸,以岸边湿质土壤与原有平缓坡地上的表土自然相接,种植适合的水生植物,形成从陆生到水生的自然过渡,同时可以过滤地表径流,避免污染物直接进入水体而使水体浑浊,从而保证水体能够具有一定的自净作用,同时为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生态驳岸自然协调的外观,与附近水域环境也具有较高的整合度。

五、结语

泾干湖生态公园的营建是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一次尝试,通过一系列生态技术措施,使泾干湖公园在满足市民活动的前提下兼具了雨洪管理的功能,有效地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的一系列方式使雨水得到最大化利用。本文希望通过对泾干湖公园的设计改造,借以探讨城市湖泊的生态修复方式,并将海绵城市生态理念运用于更广泛的设计领域。

注释:

①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J].城市规划通讯,2014,(21).

②车生泉,谢长坤.海绵城市理论与技术发展沿革及构建途径[J].Sponge City,2015,(05).

③张大伟,赵冬泉,陈吉宁等.城市暴雨径流控制技术综述与应用探讨[J].给水排水,2009,(35):25-29.

④郑克白,孙敏生,彭鹏.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下沉花园雨水利用及防洪排水设计[J].给水排水,2008,(07):97-101.

⑤车生泉,谢长坤等.海绵城市理论与技术发展沿革及构建途径[J].中国园林,2015,(06):11-15.

⑥宋云,俞孔坚.构建城市雨洪管理系统的景观规划途径——以威海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7,(08):64-69.

作者单位:

4.景观设计中的空间景观规划 篇四

巅峰智业旅游规划设计院以完善和保护规划区的自然生态系统,提高环境总体质量,满足旅游区总体绿化景观规划要求为指导,结合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环境绿化,绿化规划为构建旅游区的以风景观赏为主点、线、面、片的立体绿化格局。规划区内主要景观节点是中心服务区各个景观节点应依据各自的定位进行城市设计,本区的空间景观规划着重于控制旅游区五大板块建立;控制五板块相互交错、彼此融合的景观格局的建立,同时禅堂水库堤岸线景观带与各功能区的交融,形成人工与自然、动态与静态观赏相结合,点、线、面统一,以人为本的特色景观系统。

旅游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在对空间景观规划区景观轴和景观节点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应严格控制,严格管理,重要景观节点的控制主要以下列几种形式体现,沿禅堂水库堤岸构建绿化景观带;沿交通主干道和次级干道为依托,构建规划区景观轴,三个景观中心:将禅堂水库、五星级酒店、温泉小镇这三个景观聚集点作为景观中心,若干景观节点由出入口、公共建筑及区域内较好景观点形成的若干景观节点,将东西向主干道两侧地段定为景观控制地段。景观控制地段体现着片区的精神面貌和主要特色,在城市设计中应注重不同功能用地景观特色的塑造及相邻近地段景观的过渡,保证景观序列作为有机整体的连续性。在首先保证规划区内各处都有良好的面湖视野的前提下,以贯穿以连续的、无视线阻隔的景观廊道和景观轴为依托,形成良好的视线通廊,形成景观联系。

5.区域景观规划初探 篇五

(广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广州510620)

【摘要】界定了区域和区域规划,景观和景观规划以及区域景观规划的概念和内涵,探讨了区域景观规划基于的生态学、区域规划、景观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原理及实现。

【关键词】区域 区域规划 景观 景观规划 区域景观规划

“看城市和乡村相互依赖的关系,„„领悟一下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和谐与平衡――这种能力正是我们所缺少的。在我看来,在我们能够以任何尺度去建造以

前,我们必须发展将城市和乡村联系起来的区域规划艺术„„”

――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nford)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是绝不受产权边界或行政边界限制的,因为河流是流动的,交通道路是连通,被污染的大气也在随风任意飘散。每块土地和每一片水体都与其他的土地和水体相联系在一起;每一个居住点、社区和城市都与周围的社

会、经济、政治、自然区域的条件相互影响,我们应当尊重这种关系。

区域景观规划概念的界定

区域和区域规划

区域(region)是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人类的任何生产、生活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区域。由于不同的研究对象,不同学科对“区域”的概念有不同的界定。政治学认为区域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社会学则将区域看作是具有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而经济学视区域为由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具有特定地域特征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壳的地域单元,认为整个地球是由无数区域组成。美国地理学家惠特尔西(D.Whittlesey)对区域作了比较全面和本质化的界定,认为“地球表面的任何部分,如果它在某种指标的地区分类中是均质的话,即为一个区域”;也就是具有特定共性、同质

性、内聚力的区域。

区域的基本特征和属性包括:(a)区域的客观性和物质性,即区域是客观实在的一种物质实体;(b)区域的地域性和可度量性,即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有明确的范围和边界,是可以度量的;(c)区域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即区域是有系统的,是可以划分层次的;(d)区域的开放性和耗散性,即区域是一个开放的、耗散的系统;(e)区域的不重复性和不遗漏性,即按同一原则、同一指标划分的区域体系,同一层次的区域不应该重复,也不应该遗漏。

区域规划(regional planning)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地区范围内,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和区域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以及其他各项建设事业和重要工程设施进行全面的发展规划,并做出合理的空间配置。使一定地区内社会经济各部门及各分区间形成良好的协作配合,城镇居民点和区域性基础设施的网络更加合理,各项工程建设能更有序地进行,从战略意义上保证国民经济的合理发展和协调布局,以及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简言之,区域规划就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nford)认为“区域规划

是对那些依靠土地、资源、构筑物等活动的有意识的导引和整合。”

景观和景观规划

景观(Landscape):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其最早出现在《圣经》(旧约全书)中,用来描绘具有所罗门王国教堂、城堡和宫殿的耶路撒冷城美丽的景色,后来景观又具有地理学和生态学上的意义。景观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是多种功能(过程)的载体,因而可被理解和表现为:(a)风景:视觉审美过程的对象;(b)栖居地:人类生活其中的空间和环境;(c)生态系统: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具有内在和外在联系的有机系统;(d)符号:一种记载人类过去、表达希望与理想,赖以认同和寄

托的语言和精神空间(俞孔坚,2002,2003)。

景观规划(Landscape Planning):是指在较大尺度范围内,基于对自然和人文过程的认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具体说是为某些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适的地方和在特定地方安排最恰当的土地利用(俞孔坚,2003)。景观规划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利用景观学原理来指导景观建设。其内容包括视觉景现(创造符合审美要求的环境形象)、环境生态(创造符合生态原则的环境空间)、人文景象(营造特定的精神环境)三大方面内容。但现阶段景观学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原理和方法,景观规划师往往借鉴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来进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目前,生态规划的思想,土地利用规划的思想,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思想

等被广泛应用在景观规划领域。

区域景观规划

区域景观规划(regional landscape planning):是指在区域的范围内进行的景观规划,是从区域的角度,区域的基本特征和属性出发,基于规划地域的整体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区域景观规划着眼于在更大范围内,从普遍联系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出发,研究某一点(譬如城市)与周围的环境的关系,以及周围环境条件对城市的影响,从而更加科学、严谨、系统地规划区域景观。区域景观规划概念的提出应该说是对区域规划和景观规划的内容的有力补充,区域景观规划是区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区域景观规划是更大范围和尺度的景观规划,有价值的区域规划应该从对人类的需求和景观的理解开始。因此区域规划,区域景观规划,景观规划是对土地利用和景观的不同层次上的规划。现阶段,人们对区域景观规划的重要性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对从大的尺度、自然

地理特征、气候区域差异、地理区域差异等因素而造成的区域景观特征和特色缺乏应有的认识和有力的规划及保护。“新的区域模式将取决于景观的特征:它的地理和地形特征、自然资源,取决于土地利用、农业和工业方式、以及它们的分散与整合;取决于人类活动,包括形形色色的个人和社会活动”(Ludwing K.Hilberseimer)。

区域景观规划的原理

2.1 生态学原理

生态自然条件是区域景观规划的基础,笔者认为城市自然山水格局是一切城市景观规划的基础和源泉。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生物有机体同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在此,笔者借鉴边缘效应和食物链

等生态学原理对区域景观规划进行论述。

2.1.1 边缘效应与区域景观规划

1942年地理植物学家Beecher发现,不同地貌单元生物群落的界面地带,结构往往比较复杂,不同生境的物种于此共生,种群密度大,生产力水平较高,于是他将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edge effect)。然而Beecher的概念侧重边缘效应现象和边缘效应结果的叙述;而王如松、马世骏提出了边缘效应的一般概念:在两个或多个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或(其它系统)交互作用处,由于某些生态因子(可能是物种、能量、信息、时机或地域)或系统属性的差异和耦合作用而引起系统某些组分及行为(如种群密度、生产力、多样性等)的较大变化,被称为

边缘效应。

我们知道在现行的行政区划中,行政区划的交界,即所谓的边缘区(edge region)具有空间尺度上的层次性,往往是流域的沿边地带、国家的沿海与沿边地区、城镇间的分割带、自然生态单元与城市建设用地间的绿色交接带,等等。边缘区在自然景观、交通、经济、人文等条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城市土地利用层面上,贯穿于城市各层级空间的边缘区将各种用地、空间与活动连为一体,形成有序的城市整体结构,并蕴藏着源于相邻地域间生态关联的边缘效应。因此,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就城市论城市,我们应当在区域范围内进行景观规划,把城市溶入到更大面积的郊野基质中,把农田溶入到城市公园系统中,使城市景观规划具有更好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同时,充分结合边缘区的自然景观特色,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建立系统的城市景观体系。

2.2.2 食物链原理与区域景观规划

生态学上食物链(food chain)是指植物所固定的能量通过一系列的取食和被取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的关系。而能量在生态系统传递过程中形成的普遍的联系,使生物体彼此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从而形成食物网(food web)。我们知道,区域内各种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都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牵一

发而动全身”,是“唇亡齿寒”的关系。正如前所述,景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其景观结构和格局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其内在联系正如食物链一样,是不能破坏、割裂开的。在区域景观规划的环境规划中,我们更因该注重这种关系,不要只重视城市本身的环境规划与整治,而疏于对整个相关区域的环境规划与整治;只重视城市中心区的景观改造和建设,而疏于城市郊野景观的建设和城市绿化生态防护林的建设;只重视本地区的河段的污染整治,而疏于从源头以及整个流域的污染整治。因此,应该把城市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区域的环境保护规划密切联系起来,进行整体的规划和统一。如长江流域的景观系统中,由于上游地区只从自身的利益出发,造成土地和森林等生态环境的恶化,以致造成1998年大洪水对中下游的生命财产的极大破坏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巨大破坏。

2.2 区域规划原理

2.2.1 从杜能圈结构到城市空间同心圆结构

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根据自己40多年经营农场的经验,假设在自然条件相同,生产成本也相同的情况下从事商品性农业生产,从而得到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六个农业地带――杜能圈。这是最早以地租形式而形成的对农业景观的规划。Burgess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深入研究人口流动所引起的城市空间分异现象,构成城市空间地域的同心圆结构。Burgess的同心圆学说是最早有关城市地域结构的理论,从而为对城市市域景观规划提供了理论依

据。

2.2.2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central place theory)是由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和德国经济学家廖士(A.LÖsch)分别于1933和1940年提出的。所谓中心地(central place)是一个地域社会的中心,通常是一个城镇。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可归纳为:(a)区域有中心,中心有等级;(b)中心地与补充区相适应,补充区以六边形为最佳;(c)中心地等级体系及其空间结构。深入研究中心地理论,我们可以将其精髓和思想应用于区域景观规划和城市规划中。地理位置、区域条件和区域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对城市布局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城市的发展本来就是从其特殊的区域条件和区域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交通线的不均衡分布对城市布局的影响与中心地理论中均一的交通面的假定,使得中心地及其六边形区顺着交通线延伸而形成梯形,从而增加了交通线上的城市密度。进而形成大都市连绵带。克氏六边形最优原则和廖士景观放射形式也是城市

景观规划中对城市形态和景观格局的研究方向和启发。

2.3景观生态规划原理

景观生态规划是(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模式是继Ian.McHarg的“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1969)之后,又一次使城乡规划方法论在生态规划方向上发生了质的飞跃。景观生态规划是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及

其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研究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与景观的相互作用,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景观最优化方案和对策及建议。景观生态规划强调立足于当地自然资源与社会条件的潜力,形成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及社会经济功能的互补与协调,同时考虑区域乃至全球的环境,而不是建立封

闭的景观生态系统。

2.3.1 “班块-廊道-基质”模式

班块(patch)、廊道(corridor)和基质(matrix)是景观生态学用来解释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普遍适用于各种景观,包括荒漠、森林、农业、草原、郊区和建成区等景观(Forman and Godorn,1995),景观中任意一点或是落在某一班块内,或是落在廊道内,或是在作为背景的基质内。这一模式为比较和判别景观结构,分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改变景观提供了一种通俗、简明和可操作的语言。在区域景观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区域景观内不同班块、廊道和基质的比例、大小、形状和相互联系,充分把握其景观格局与景观过程的相互联系,从

而更好地把“班块-廊道-基质”模式应用于区域景观规划中。

2.3.2 最优景观格局――集聚间有离析

“集聚间有离析”(aggregate with outlines)被认为是生态学意义上最优的景观格局(Forman,1995)。这一模式强调规划师应将土地分类集聚,并在开发的区和建成区内保留小的自然班块,同时沿主要的自然边界分布一些人类活动的“飞地”(stepping stone)。“集聚间有离析”的景观格局有许多生态优越性,同时能满足人类活动的需要(McHarg, 1969;Forman and Godron 1986;Franklin and Forman, 1987)。包括边界地带的“飞地”可为城市居民提供游憩度假和隐居机会;在细质地的景观局部是就业、居住和商业活动的集中区;高效的交通廊道联接建成区和作为生产或资源基地的大型斑块。这一理想景观格局又能提供丰富的视觉空间。这一模式同样适用于任何类型的景观,从干旱荒漠到森林景观,到城市和农田景观。这应该是区域景观规划理论的重要依托和源泉。

2.4 可持续发展原理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观念。指出当代人的发展不应以损害后代人的利益为基础,应当保护好后人的自然资源。认为应该将资源保护与人类发展结合起来考虑。而早在100年前,当工业化引起城市环境恶化,霍华德就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概念。以及其后人们不断对理想城市的模式的探讨,都显示人们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今天,在国际城市规划界出现了大量反映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理论的文献。1992年,M.Breheny编著了《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形态》(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urban form)。1996年M.Jenks等合写的《集约型城市:一种可持续的都是形式?》(The compact city: a sustainable urban form)一书,提出了城

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和操作方法。

笔者认为的基于区域景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模式:(1)保留一系列的自然原生的景观要素。把自然的基本元素与城市的基本元素集合起来,在城市空间的塑造中保持这些即使很细小但是非常有趣的自然人文景观部分。(2)规划一系列开放的缓冲性城市公共空间。可持续的城市,需要一系列的自然开放的城市缓冲空间,来区别和独立繁忙的城市空间和自然休闲空间;在城市的边缘地带用自然的元素去创造一个清晰、逻辑的城市系统。(3)吸收独特的地区文化,塑造一个谐调的多样性城市层次空间。应该说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区域发展的最高境界,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区域景观规划必然带给区域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在科学的发展和新技术不断的运用的基础上,区域规划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如何借此机遇发展与区域规划相关领域的区域景观规划也是我们应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而在我国现阶段,区域景观规划还只是一种概念上的提法,还没有上升到系统的理论上来。笔者在此也只是基于所学所思和所想,而对区域景观规划进行初步的探讨。其间的有关概念和提法限于篇幅和才疏学浅,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但笔者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遥感和地理信息

系统技术的发展,区域景观规划必然迎来其研究和实践的高潮。

参考文献

1、重建工,同济大学合编.区域规划概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2、宗跃光.城市景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傅伯杰,陈立顶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张惠远.景观规划:概念、起源与发展.应用生态学报,1999.6月第3期

6.景观规划理念 篇六

城市河道系统的景观敏感性与景观规划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通过对城市河道系统的景观敏感性与视觉美学敏感性的分析,指出景观系统的`敏感性是指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系统对干扰的反应.揭示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大规模改变的同时,城市河道及其沿岸景观系统在结构、形态上也发生巨大变化,导致河流水文、生态系统的破坏与功能的退化,城市水文洪涝灾害频发、水质污染严重和美学质量下降等问题,提出用景观规划探讨城市河道系统的保护、修复与补偿系统及可持续发展途径.

作 者:王紫雯 符燕国 徐承祥 WANG Zi-wen FU Yan-guo XU Chen-xiang  作者单位:王紫雯,符燕国,WANG Zi-wen,FU Yan-guo(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27)

徐承祥,XU Chen-xiang(浙江省围垦局,浙江,杭州,310006)

刊 名: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5 32(5) 分类号:X321 关键词:城市河道   景观敏感性   视觉美学敏感性   景观规划  

7.城市规划中景观规划探析 篇七

编制城市规划时, 必须充分认识城市历史文化背景, 在此基础上塑造城市形象、改造城市形象、创造更佳的城市形象。

1.1 要正确把握规划设计创新的文化精髓, 切忌形式主义

在塑造城市形象时, 一要正确把握规划设计创新的文化精髓, 切忌形式主义。城市形象重在体现历史传统的“神韵”。城市形象的设计是创造性的活动, 只有独具匠心的设计, 才能成为该城市的形象。

1.2 要正确对待外来建筑文化

强调历史文化, 也并不意味着排拆外来文化, 关键是“洋为中用”。历史证明, 唯有地方的、民族的、传统的文化才能立于世界之林。这就是所谓“越是民族的, 就越是国际的”道理。

1.3 要师法自然

自然地理环境是构成城市形象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这种条件绝非人工可以制造的, 正可谓“三分人工, 七分天成”。这就要求我们塑造城市形象时, 需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师法自然。

2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原则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协调人与自然关系, 注重环境容量与可持续发展, 考虑对未来变化的灵活性;保护环境敏感区, 对不得已的破坏加以补偿, 提高城市景观的异质性;在人工环境中努力显现自然, 避免物种单调、结构简单, 合理安排、调整空间结构, 增加生态多样性;考虑规划区外较广阔的空间背景, 较长的历史背景包括生物地理史、人文历史和自然干扰状况;居住环境-生活质量-城市文化的相互促进, 以绿色空间体系为中心的绿化、美化与净化;环境管理与生态工程相结合。

在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中还必须具备5个要素:时空背景、整体景观、景观中的关键点、规划区域的生态特性和空间属性。

3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程序和主要内容

3.1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程序

首先收集和调查城市景观生态的基础资料, 再进行景观生态分析与评价, 即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分析城市景观的要素、结构、功能以及物流、能流情况。最后拟定城市景观生态规划。

3.2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内容

3.2.1 环境敏感区保护规划

在景观生态规划中, 应首先做好环境敏感区的保护规划。环境敏感区可分为:生态敏感区、文化敏感区、资源敏感区和天然灾害敏感区。对城市景观来说, 生态敏感区包括城市中的河流水系、滨水地区等。文化景观敏感区指城市景观中具有特殊或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地区。生态敏感区指城市水源涵养、新鲜空气补充、土壤维护等。天然灾害敏感区包括城市可能发生洪患的滨水区、地质不稳定区、空气严重污染区等。

对城市中的河流水系要疏通河道, 在两旁建一定宽度的绿色廊道。在文物古迹周围建直径大于500m以上的绿化天窗, 这样不仅可以衬托文物古迹的庄严、雄伟, 而且绿化后使得古建筑群与周围现代建筑分开, 避免了现代建筑与古建筑紧挨而显得不协调对天然灾害敏感区, 同样要注重绿化, 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防止水土流失, 减轻灾害。

3.2.2 生态绿地空间规划

一个城市, 改善环境质量除了主要依靠对污染的防治和控制外, 还要重视发挥自然景观对污染物承载作用, 特别是天然和人工水体, 自然或人工植被、空旷的景观地段, 都可作为景观生态稳定带的骨架。绿色生态空间对城市景观非常重要。绿色生态空间可分为:公共绿地、居住绿地、附属绿地、交通绿地、风景区绿地、生产防护绿地等。绿地覆盖率要达到一定的面积。

生态绿地不仅要数量多, 而且要分布均匀, 大嵌块体与小嵌块体相结合。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看, 大型植被斑块具有多种重要的生态功能, 并为景观带来许多益处。而小的植被斑块可以作为物种迁徙的歇脚地, 保护与规划分散的稀有种类或小生境有利于提高景观的异质性。小嵌块是大嵌块的补充, 不能取而代之, 应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并通过廊道连接起来。另外, 规划生态绿地空间时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应通过土地的集中布局, 在建成区保留一些小的自然斑块和廊道, 同时在人类活动的外部环境中, 沿自然廊道布置一些小的人为斑块。

城市景观中, 道路廊道的车流、人流集中、噪声集中, 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 最好把绿地廊道与道路廊道结合起来, 在道路两边规划一定宽度与不同形态的植被带, 以利于改善道路的环境质量, 有利于消除环境死角。城市景观中道路廊道密布, 且有利于绿色植被均匀分布于城市景观中。通过绿色廊道把景观中各嵌块体连接起来, 改善栖息地斑块之间的质地, 减少景观中的硬性边界频度, 减少动物穿越边界的阻力, 以利于各嵌块体中小型动物沿廊道移动。

3.2.3 城市外貌与建筑景观规划

一个城市的景观生态规划, 就是要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创造优美的城市景观, 因此,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还要考虑城市外貌与建筑景观的总体布局, 就是根据城市的性质规模、现状条件, 对城市建设艺术布局的总体构思。确定城市建设艺术的骨架, 体现城市美学要求。

城市外貌要与城市的地形等自然条件相适应。平原地区, 建筑群可布局紧凑整齐, 但为了避免城市总体布局的单调, 在绿化地段可适当挖低补高, 积水成池, 堆土成山, 增强立体感。在建筑群景观的布置上, 高低的搭配得当, 广场、道路比例合理, 使城市具有丰富的轮廓。丘陵山区, 地形变化较大, 城市外貌与建筑景观布局应充分结合自然及地形条件, 一般采用分散与集中结合的办法, 同时在高地上布置造型优美的园林风景建筑, 丰富城市轮廓。

城市景观不但要与城市的性质、规模等相适应, 而且建筑群之间要协调, 特别是古建筑与现代建筑之间要协调。如遇两类不同风格的建筑或建筑群时, 中间用一定宽度的植被带分开, 使两者之间实现完美的过渡.具体规划需根据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城市现状及与周围自然条件的关系而定。

4 城市规划中生境规划的步骤

生境规划是对城市生境进行调查、划分、评价、分级和保护的规划。规划的思路是不断细分生境尺度等级和类型, 然后据此评价和保护生境, 遵从大尺度大类型、小尺度小类型、由粗到细的流程进行规划。大尺度区域可由地理单元或景观来进行生境划分, 而小尺度区域可以按物种甚至生物个体来划分生境。

4.1 确定生境尺度。

根据规划区域的尺度确定生境尺度, 并将生境分为若干尺度等级, 在不同的尺度等级上采用不同的生境评价和规划标准, 这样可在不影响规划目的的前提下节约规划成本。

4.2 划分规划区中的生境类型并计算各类型面积。

对城市的生境进行调查, 并按一定的原则进行生境类型划分, 如林地、草地、湿地、水体等生境类型。这种划分既可以是生态学的, 也可以是地理学的, 但核心原则是保持生境在空间和功能上的相对完整性。

4.3 选择指示物种和关键特征变量研究生境质量。

由于生境种类繁多, 而且具有等级特征, 很难对每个生境进行全面的了解, 因此可以用生境中的指示物种和一些环境特征变量 (物种多样性、面积等) 来代表生境的质量和价值。

4.4 建立评价标准和模型, 计算生境质量和价值。

4.5 划分生境保护等级和范围。

按照生境质量和价值来划分需要保护的生境的等级及其范围, 并确定和保护生境之间联系的通道或生态桥, 使其成为-个生境空间体系。

8.基于生态理念的旅游景观设计研究 篇八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而旅游景观设计的质量对旅游地区的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其他的相关旅游环境部分产生影响,造成自然环境与形象环境的失衡,威胁到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基于生态理念的旅游景观设计应当大力推崇。

基于生态理论的旅游景观设计的设计原则

融合旅游景观生态设计理论、生态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是基于生态理念的旅游景观设计的原理,所以在旅游景观设计应用生态理论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应的设计原则。首先是自然优先原则,维护自然自身的景观特征是生态理论的重要原则之一,所以在旅游景观设计的时候需要将其自然原有的景观面貌保留下来,例如古文化遗址、森林等。在合理开发的基础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其次是生态持续原则,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通常在旅游景观设计施工过程中需要遵循该原则,为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防止损坏旅游景观内的生态系统,保证旅游景观的稳定性,再生性;最后还要遵循综合效益原则,在选择旅游景观的材料等方面,应当对旅游景观的经济效益、综合生态效益等进行充分的考虑。减少对景观的改变产生的负作用。从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旅游景区的生态稳定。

生态思想在旅游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选择材料方面的应用

不同的旅游景区具有不同的自然环境特点,于是在材料方面应用生态理念也逐渐形成了具有个性化的特征,从而在使用建造技术、景观材料、人造景观建筑等方面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并根据这些不同的影响形成旅游景区的地域特点。于是在利用当地的材料、适应地理环境的时候,能够对旅游景观的地域特色的要求实现满足,保证材料使用的合理性。而在建设旅游景观的时候通常是需要大量的。大规模的使用材料,为了保证旅游景观建设时可以节约自然资源、降低旅游景观建设成本,应当对地方的自然资源进行使用,减少使用其他地区的资源造成的资源浪费,同时使用本地材料也是节约经济成本的重要手段。如使用当地的廉价材料石材、土等,耐压性是石材的重要特征,在旅游景观设计时将其设计景观中,与生态理念向符合,有利于提高旅游景观的稳定性。

2.空间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生物栖息地、生物系统、人类生存的自然界等自然环境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生态理念在大自然的整体性中则充分的体现。旅游景区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开放的生态系统,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中对旅游景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而利用有力的景区资源进行旅游景观设计,则设计的景观环境将适应景区的自然因素。另外依照人文特征、当地情况,对旅游景区的整体空间系统进行构建,从而满足旅游景观设计的功能方面的需求,以此来建立整体性的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同时为了应用生态思想,还需要在景观设计中将地域特色文化展现出来,传承当地的文化,发展生态理念。

基于生态理念的旅游景观设计的方法

1.尊重生物多样性

首先在植物景观设计时应当合理搭配。由于植物的种类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且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更多的阳光等特点,于是基于生态理念的旅游景观设计在植物设计上要依照其生长特性,选择互相补充的植物进行搭配,减少多种植物在生长中的竞争。同时在搭配的时候也要注重视觉美感效果。例如将低矮的灌木与高大的乔木设计在一起,形成一组和谐的植物景观,减少它们在生长的过程中进行的直接的空间竞争。同时也可以给游客们一种高矮相间的视觉效果。其次在选择植物选用方面要选用一些具有生态效益的植物,依照不同的生长环境,不同种类的树木间的生态效益也存在差异性,例如大叶黄杨、刺槐、国槐、柏树等树木可以对有毒气体进行吸收,在旅游景观中使用这些树木可以提高空气的质量。或者将耐水性较强的柳树等种植在湿地,将耐干旱的仙人掌等种植在旱地等,从而发挥其生态效益,维护旅游景观的生态平衡。最后在搭配植物的时候可以模拟自然群落,针对旅游景观的环境特征,选择合理的植物种类,从而形成新的自然植物群落,使其能够平衡稳定的发展,各个植物景观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存在,保证景观系统结构的功能健全,另外减少人为管理植物景观的经济成本。

2.遵守自然和谐发展

首先在旅游景观设计中应当保证生态优先,在旅游景观设计时要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进行遵守,对原有的自然景观的结构格局进行保持,减少对原有景观格局的改动,降低干扰,保证旅游景观的生态系统和整体环境的和谐共生。而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主体,就应当发挥人类的职能引导自然发挥其力量,为人们提供利用和服务,并在保证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例如人们在吸收氧气之后就会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可以利用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一定的氧气为人们所利用。通常情况下一些有毒气体可以通过相应的化学反应、物理反应进行恢复,维持生态的稳定,所以在景观设计中要充分结合自然的功能,合理的设计旅游景观。其次对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等功能进行合理的利用,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性的限制,有很多系统结构不能够深入的了解,这时在景观设计时就需要尊重这些景观的系统结构,主要是由于这些景观在无序到有序的周期演变中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的组织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净化能力、自我修复能力,自然生态的这种能力使我们可以欣赏到蓝天白云等自然景观,所以基于生态理念的旅游景观设计要利用其功能,使当地的生态系统可以自我修复、自我调节。从而有效的维护生态平衡。最后在旅游景观设计时要将自然景区的自然演进过程显露出来,让游客们可以通过自然景观感受到自然,例如通过观看树叶的摇摆可以感受到风在大自然中的存在,在树叶由绿变黄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四季的更替等等,以此来真切的感受自然生态。

3.遵循可持续发展

首先对自然景观地区的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在设计旅游景观时要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特点,在基于旅游景区植被、河流、地貌等生态框架之上,对自然景观进行适当的修复,保证其整体性。而在人工景观建造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当地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尽可能保留原有的自然景观生态要素。其次要对旅游景区的传统文化进行发扬,每个地区都有着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特征,在设计旅游景观的时候,需要找出旅游资源中的历史文脉,总而将其设计成为可视化的符号,并在旅游景观设计中引入,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设计元素,创造当地鲜明的历史文化景观环境,另外还可以设计具有生态理念标志性景观。

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基于生态理念的旅游景观设计的深入研究,从中可以了解到在设计旅游景观的时候融入生态理念,需要遵循相应的生态原则,在实际应用中要结合旅游景观的实际情况合理应用,同时只有采取科学的景观设计方法,才能够充分发挥生态理念在旅游景观设计中的作用,促进旅游地区的生态平衡,维护旅游景观的生态系统稳定,从而促进旅游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带动经济的进步。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9.景观生态规划学习心得 篇九

姓名:朱

闻 学号:20126193 班级:环规12-3 《景观生态规划原理》学习心得

班级:环规12-3

姓名:朱闻

学号:20126193 景观生态学是主要来源于地理学的景观理论和生物学的生态理论,是以生态学的理论框架为依托,吸收现代地理学和系统科学之所长,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

经过16周的学习,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本学期的邪完成了景观生态规划的学习理解。

从景观入手,在上学期学过的景观生态学的基础上,我们深入的学习了景观生态规划的相关知识。本门课程的开端首先引入了“景观”的含义,而后接触了“景观规划实际”这一概念。

“景观国华设计”这一理念由来已久,其中介绍专业术语的出现时在20世纪70年代,在是一个相对较晚的时间点,一定的知识与技能的储备上才出现的。

纵观整个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这正是一个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人是提高,人与自然环境关系变化的过程。从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社会,人类对自然环境都十分依赖,原工业社会过分的开采,破坏导致的自然环境的破坏也让人类为自己行为的后果尝到了苦头。到如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的提升,迫使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善。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景观规划设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目的也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研究来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协调两者的矛盾。

而后,在对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的学习中,我们也逐步认识到这一门学科是集合自然与人文相关的具有一定综合性的学科。在其发展中,经历波折,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景观语言,其中这样的一句话来表达了生态设计语言对于景观生态的重要性:“生态设计语言是生态景观的基本词汇,是生态设计的基础。”可见,生态设计语言的产生对于景观生态规划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生态调查的章节,对景观生态调查指标的查阅收集作业也让我对景观生态调查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景观生态调查绝不仅仅是一个对调查的地点的环境现状的简单的表象认识,它是一次全面的、有深度的、有目的性的资料的有调理的收集与整理。起涵盖内容甚至包括人文领域、自然领域、社会学领域。因此收到启发,景观生态规划是一个影响领域多的复杂的综合性规划,在实际的操作中,要求操作具有大局观,要谨记牵一发而动全身。

随后通过学科学习,辅以ppt讲述的理解,景观生态评价给了我深刻的映像。由于同时还在与土地评价学科的学习,让我在学习过程中以及ppt的学习中不是的将两者相结合比较。土地评价从土地入手,先通过对土地相关资料,如肥力、历年的收获情况、各物质的含量百分比等资料的收集处理并整理,有整理的结果来评价土地的情况,期评价方式多样,包括专家评价、层次分析法等多种;景观生态评价则是我们通过实际的对学校小区的实地参与中让我理解到,同土地评价一样,其评价也是建立在大量数据的收集处理并整理,有整理的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的。景观评价具有自己的体系,强调尺度在研究生态格局和过程中的重要性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特色之一,尤其是研究宏观尺度上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揭示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之间的关系更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大尺度地域内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同时景观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分类、评价、规划、管理,原理方法对促进景观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有直接指导作用,是人们从宏观方面认识自然并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有力手段,所以其应用领域有:农业、林业、城市规划、园林设计、自然保护、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环境治理、资源开发利用等。

在生态评价中,有大量的相关指标,包括物种多样性指标、斑块形状指数、物种丰富度等等。

在随后的学习中,我们还逐步接触了整体的生态、人文系统的规划设计。并参与自行规划了“四民族居住区”的新农村规划建设。

10.城市园林景观规划 篇十

中,设计人员要开阔设计思路,以多种形式的景观设计提高城市园

林景观的绿化面积,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在园林景观中的小

路上使用泥地零散铺石的方式进行路面的规划与设计,路的两遍模

拟野生环境打造郊外的自然景观。而泥地零散铺石的方式为增加园

林内的绿化面积提供便捷的条件,泥地与路石间的缝隙增加了园林

绿化草的种植面积,即打造了独特的园林景观有提高了园林内的绿

化面积。

结束语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要以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基础,利用

园林内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提高城市绿化面积。以此促进城市综

合环境的改善,提高人们居住的舒适度。这就要求现代城市园林景

观设计人员要以综合城市基础信息与园林基本情况,以本土植物为

重点,人性化、极向上、新颖而不浮躁、美观而又实用、简单而满

足需求、符合生态要求的城市园林是园林规划设计的原则和追求的

11.探讨小区景观设计中的新理念 篇十一

对小区景观设计的概述

1.概念

小区景观是居住环境主题,是对自然环境的恢复和对城市环境的补充。小区景观设计范围包括所有空间环境构成因素,如各种休息设施,植物配备以及停车唱,公共服务设施等。

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不能拘泥于一种风格流派,而是应该视具体条件和构思而定。我们的追求是要追求宜人、舒适、富有美感的居住环境。创造出一种可参与,可观赏,轻松有情趣的居住空间。以下是我们进行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一些理念。

(1)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的需要为导向。设计者应该更多地从人体工程学,行为学以及人的需要为出发点。

(2)融入生态设计的思想

生态设计思路的融入,使我们更多的考虑如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设计从单纯的体现功能最大化到考虑居住环境的整体生态性转变。

(3)追求生活情趣

紧张的人或使人们愿意在工作之余有更多的休闲和放松。

(4)强调可参与性

居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创造视觉效果是其一个目的,但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居住者的使用。所以我们在设计时要强调人的参与性。

2.人居环境与居民行为心理

一般来说,人的居住环境是由众多因素构成的:树木,草坪,雕塑,喷泉等。这些因素都有明确的功能与意义因此我们在进行居住环境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每个因素的功能和意义,才能做到真正设计出适合人居住的环境。

人类有着复杂的行为模式。在居住环境中的活动也一样(这里的居住环境主要是居住小区的环境)。而在人类复杂的行为模式中,在居住环境中的行为却是以步行和坐下这两种基本行为为基础的。为了弄清楚怎样的小区环境才适合居民的活动,应该这两中人类最基本的行为---坐下和行走入手。

人居环境新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人居环境需要以人为本,人与环境相和谐的新理念,新思维。人居环境是一个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复杂的系统,拥有着边缘学科的特点。根据以上特点,人居环境应是地理、城市规划、社会、生态、人口、园林、环保、建筑等学科的互相渗透。

新理念在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在水景设计中的应用

水具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人的亲水性。在居住区里,可以在安全的情况下可以让人融入到水景中,直接接触到水。

水的第二个特性是:在常温下水是一种液体,无固定形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于容器,周围的环境。容器设计得好,周围环境好,我们设计所期望的效果就出来了。

为此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元素不同搭配,以达到我们的设计目的。水景设计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自然水景,自然水景与海、河、湖、溪流有关联。因此在设计这类水景时必须遵从原有自然生态景观。设计者在设计这类景观时,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景观,创造出新的亲水型景观形态。二是瀑布跌水,城市里,一般会利用人造的小型瀑布改善小区景观。瀑布跌落有很多形式,每种形式又表达不同的情感。

2.在植物配置中的应用

小区植物选择原则如下:

(1)优先选择乡土树种。选择乡土树种的好处在于乡土树种绝对适宜当地气候,易于维护管理。(2)以乔木为主干。乔木树冠面积大,能够制造更多氧气,也能吸收更多灰尘和有害气体。(3)保健树木的选择。我们在选择树木时,也要考虑树木的保健,香味。既要有利于人的保健,又有利于调节身心健康,美化环境。

小区植物配置原则如下:

(1)植物要层次分明、注重色块。在小区植物进行配置时,要注重其层次的搭配。使得颜色在三维空间中都有表现,使空间具有自然节奏。(2)季节性观花观叶植物相搭配。季节变化对景观设计也提出一些要求,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每个季节的颜色不单调,观花植物和观叶植物互相补充。达到一年四季景色不断的效果。(3)以草本花卉弥补木本之不足。草本花卉相对来说容易成为造景要素,与木本植物可以互补。但是在组合时,一定要考虑到小区植物的高度,形状,和颜色搭配。使之和谐一致,互相协调。

小区人居环境的趋势

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环境与能源危机让我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新的理解。我们不再一味强调人对环境的塑造,而是看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总体上讲,景观设计呈现了以下趋势。

1.生态化

首先,21世纪的住宅向着更加人性化,生态化的方向发展,越发强调生态平衡。我们希望设计出的景观能与自然和谐统一,也希望其可持续,不成为自然的负担。

2.个性化

景观不是元素的简单搭配,而是要考虑因地制宜,根据特定的环境来设计景观。

3.回归自然

目前景观设计日益呈现精细化和复杂化的倾向。但使用材料的多样化导致污染。这种看似精细和复杂的设计反而让人们越发脱离自然。我们的设计应该尽量体现自然之美,充分发挥自然优势,让自然东西发挥作用。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对景观设计提出了新的,具有挑战性的要求。景观设计不再是元素的简单堆砌,不再是照搬已有的模式,而是需要设计者运用自己的智慧设计出富有创造力的、集美的享受和功能化为一体的景观环境。当前,我们面临着生态,和能源问题。如何使我们的景观设计既符合生态学又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是每个设计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12.中西方景观设计理念比较 篇十二

一、中国文化重人轻物, 西方文化重物轻人

俗话说, 人事之最难在于知人。说明研究人难于研究物, 人最为复杂, 尤其是人性和人的行为规范。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 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统治地位, 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向来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人的行为的基本准则。就地理环境来看, 中国古人生活相对无忧, 最大的困扰来自如何同人的相处, 所以努力在人际关系上追求和谐, 慢慢的在很多方面就形成注重联系、理性与和谐的思维特点。

而在西方不同的生活状态之下, 滋生出的思考方式也是不同的。古代西方生活条件很艰苦, 像希腊一类地方土壤面积很少, 必须依靠狩猎和捕鱼为生, 这些产业对个人特征的要求更高, 与这种生态环境相适应, 就需要逻辑推理作为解决更多实际问题的工具, 即追求对物的研究。因此, 西方的逻辑理性在对复杂人性的研究上, 无法对其定量化分析。《人类文化发展》一文中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说苏格拉底、亚里仕多德们垒起了一个人的雕塑, 但他们没有来得及刻画出这个人物的形象, 便急急忙忙的走了。黑格尔来了后完成了这个人的一只手和手里拿着的书, 他要人们从精神和理论中去追寻。而马克思却完成了另一只手和手里扶着的犁, 他要人们从物质和实践中去追寻。然而这些大师们都忽略了对这个人的全部刻画, 前人们只是垒起了一个大概的轮廓, 这个人是个什么面目?这个人是个什么姿态?这个人是个什么表情?却无从得知。一句话, 忽略了对人性本质的研究。在这一层面上, 中国文化重人, 西方文化重物。

二、中国文化崇尚道德和艺术, 西方文化崇尚科学和宗教

中国文化崇尚道德和艺术, 西方文化崇尚科学和宗教, 这是更明显不过的了。中国文化发展到周代, 特别重视礼乐, 这种重礼乐的精神, 就是崇尚道德和艺术的精神。孔子以六艺教人, 就含有道德艺术的意义。在仁义礼智四德中, 仁德居于首德, 尤其表现出中国文化以道德艺术为先的精神。因此, 中国古代求客观必然的自然律动机, 就得不到滋长。故而中国古代的科学和宗教也就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而西方则不同, 西方自古以来所崇尚的都是人的理智的理性活动, 在希腊哲学中, 自然或宇宙自一开始便是人们研究的一个独立对象, 从宇宙获得真理, 掌握知识, 拥有智慧成为人生最大的幸福。所以西方人总是把自然作为与人相对峙的客观对象来研究, 西方人以求自然必然律则的科学和向外追求超越精神的宗教便自然得到特别的发展。从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到英国海德公园的水晶宫, 从欧洲文艺复兴景观园林设计到近代悉尼歌剧院建筑景观设计, 无一不体现了西方文化对宗教与科学的崇尚。

三、中国文化强调内涵与隐匿, 西方文化强调外向与彰显

西方景观主从分明, 重点突出, 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 边界和空间范畴一目了然, 空间序列段落分明, 均衡对称, 具有明确的轴线引导, 讲究几何图案的组织, 凡此种种都能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西方文化注重逻辑思维, 这种思维方式不仅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必然会影响到人们的审美习惯和观念。尽管美学不同于自然科学, 而掺进了人的主观因素, 但是西方人还是力求用对待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确立形式美研究的框架, 并且继承了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和亚里士多德的传统, 试图用数量的关系和人体比例来确定形体的和谐。由是便确立了一系列形式美的法则, 如黄金分割比例、黑格尔的“抽象形式的外在美”的命题等等。按照这种法则所设计的雅典卫城、西方景观自然是结构严谨、彰显外向并一目了然, 从而产生清晰明确的印象。

中国景观所追求的是含蓄、虚幻、藏而不露, 使人们置身其内有扑朔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觉, 这自然也是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和观念使然。和西方不同, 中国人在对待事物的认识上多借助于直觉的体会, 认为直觉并非是感官的直接反应, 而是一种心智活动, 是一种内在经验的升华, 不可能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来求得。再则, 中国景观侧重于“景”和“情”, 这景, 自然也属于物质形态的范畴。触景生情, 衡量的标准就是要看能否借它来触发人的情思, 从而具有诗情画意般的环境氛围———意境。基于这种美学思想, 中国景观设计多借鉴诗词、绘画, 力求含蓄、深沉、内敛、虚幻。

四、中国文化讲究融合与一体性, 西方文化讲究个性与多样化

西方人对大自然的惊奇、敬畏和赞叹以及他们航海冒险活动的精神, 诱发了他们无穷的探索精神, 他们的哲学家把探索和认识自然的本性看成自己神圣的使命。到了文艺复兴时期, 更是将人文主义做为人们价值观的指导思想, 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 宣扬个人主义至上, 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 强者才能得到重用, 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因此, 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 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其核心观念是个人。再则, 西方文明主要来自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和基督教文明三大源流。这三大文明之间开始是具有极大反差, 但却能并重发展。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专制统治传统的国家, 历代中国的统治者大都是“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由此中国文化长期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 强调群体性文化, 注重整体性、崇尚自然和讲求伦理道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儒家哲学思想中重要的体现。因此, 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文化特征, 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表现在个人价值服从于群体利益之下, 崇尚人文思想隐迹在自然景观之中, 强调和谐统一、天人合一。其核心观念是群体, 个体生命是没有独立价值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 纵观数千年, 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哲学理念, 中西方景观设计风格迥异、各领风骚。然而, 在现今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 在一个充满变数的社会, 在一个追求个性的时代里, 就整个景观设计行业而言, 任何单一化的、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设计理念或设计方法, 片面地追“先锋”、“前卫”的设计理论, 或者只留意那些具有很强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最终都将遭到社会的抛弃。现代的景观设计要开敞性与自然环境融合、灵活性与生态景观并重, 永远把人民大众的需求放在首位, 有机地结合中国古典景观与西方现代景观的优越性, 创建更加完善的人性化现代景观。

摘要: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 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 价值观念, 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景观设计理念亦是如此, 中西方景观设计理念的不同, 从本质上看主要是因中西文化的不同。

关键词:设计理念,中西文化,景观

参考文献

[1]新儒家学说开篇论.中华五千年网, 2007.

[2]彭一刚.唯理与重情——中西园林美学思想比较[J].建筑师.

13.园林景观设计中低碳理念研究论文 篇十三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低碳;运用

低碳,不是简单的减排、节能、种树、提高绿化的概念。而低碳学的意义,就是要求更多的了解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的生存方式,以此将各个生物的生存环境连接在一起。这就要求我们需要有整体的意识,反对独立、盲目的整治行为。

1.低碳园林理念产生的背景

1.1“碳排放”引发的问题

就我国而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一些高耗能行业迅猛发展,因此能源需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增长态势。城市中人口众多,温室气体排放量自然增大,怎样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及改善区域小气候环境,低碳理念下的低碳园林应运而生,其目的是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增强园林中的碳汇能力,有效改善城市的生存环境质量。

1.2低碳理念与园林景观的结合从“低碳”到“绿色”充分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向往,低碳生活将重新还给我们清新的生态环境,将城市的发展和规划的蓝图重新染上新绿。园林景观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型园林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同时也可以提高城市生态效益,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承载能力。因此,在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过程中都要始终将“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放在首位,尽可能采用清洁型能源技术进行园林建设,最大限度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考虑到植物对温室气体的吸附程度,构建功能型生态园林,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生态化的更高需求。

2.“低碳”理念在园林设计中的体现

2.1低碳理念在园林硬质景观设计中的体现

通常,硬质景观是用人工材料或主要采用人工硬质材料打造的景观效果,包括园林小品,景观广场等。在硬质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对硬质材料的选择与低碳理念息息相关。低碳型材料的运用是减少碳排放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因此,景观设计时在保证使用性能的条件下,选择可回收再利用的新型材料,降低不可再生自然材料的耗费,就是低碳理念作用的结果。此外,在材料选择时考虑到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释放物质是否含有有害成分,根据设计要求研究和开发环保新材料等都是低碳理念在硬质景观设计中的根本体现。

2.2低碳理念在园林软质景观设计中的体现

软质景观主要指的是园林景观中采用的植物和水体,其中植物是碳汇最直观的载体,园林绿化的目的不仅仅是对环境的美化,另一方面也是借助于植物的碳汇功能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园林绿地的合理化布局,能够使植物放氧能力达到最大化。在软质景观设计时,充分考虑季节变化因素选择常绿植物与季节性落叶植物的配比,在景观表现力与固碳能力上同时达到双赢的效果。在树种、树龄的选择上都考虑到固碳性能进行选取,从而使景观园林或绿地具备更高的生态价值。水体设计上尽可能采用自然水源来降低能耗,同时避免过分追求水体的豪华视觉冲击效果,而无形中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并合理配置水体植物与水下照明光源,从而达到降低能量损耗、洁净水体的双重功效,实现低碳型水体景观。

3.低碳理念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3.1根据环境特点因地制宜的园林景观设计

要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规划景观的类型,做到低碳与人文的整合。“文化是复合体,是人类作为社会成员所有的能力与习惯”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造就了不同的园林景观,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避免对地形构造和地表进行破坏,要注重传统自然地理的特色,园林景观设计要多运用乡土植物,尊重场地的自然植被,自然有着自己的演变和更新的规律,从低碳的角度看,自然比人工更健康,更具有生命力。

3.2效法自然的园林景观设计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是协调人与自然的一种方式,而低碳原理又是景观设计的核心,所以协调人与自然,实际就是要创造低碳系统,即顺应自然,减少人工改造环境,避免对原有环境的彻底破坏,减少耗能,保护好资源资源。因此,荒山、原野、野生植物等等,都构成了景观低碳设计中的关键词汇。

3.3节约资源、持续发展的景观设计

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而要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持续性,就必须对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对可再生资源节约使用。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如何利用资源,还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的降低能源、土地、水的使用,在设计中尽量利用自然低碳过程产生的能源,比如风能、水能等。另外,将废弃物质通过加工后形成可利用的材料,较少废弃料,最大限度的发挥材料的潜力。

3.4采用新技术的设计理念

现代科技的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的进步,但是也加速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借助于科技手段,能够为各类形式的低碳系统的建立,提供更多的可能。从而,也会使得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低碳本质得到更充分、更切实的体现。

4.结束语

低碳园林的建设比其他园林建设更具有优越性,不仅具有较高经济效益,还真正实现了与自然生态的结合,十分具有发展潜力。园林景观不仅是美化城市、生活环境的点缀,同时也是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降低城市碳排放的重要平衡点,因此,低碳型园林景观设计将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上一篇:人文与社会教案下一篇:高二人教版语文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