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优秀管理总结

2024-08-04

医疗质量优秀管理总结(精选11篇)

1.医疗质量优秀管理总结 篇一

新密永生中医院

医疗质量管理和优质护理服务

汇 报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立院之本,质量管理是医院的核心工作,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优质护理服务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永生中医院结合“三好一满意”及“医疗质量万里行”等活动,在医疗质量管理和优质护理服务方面采取措施,下大功夫,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医疗质量和优质护理服务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现就我院在医疗质量管理和优质护理服务上的具体做法汇报如下:

一、健全管理组织

成立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

(一)医院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小组。院长担任组长,负责完善医疗、护理、医技、药剂质量管理目标及考核标准,制定适合我院的医疗工作制度,制定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预案。

(二)成立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由各科主任任组长,一定资质医师任质控员,负责贯彻落实质量管理目标,严格执行医疗卫生工作制度,定期进行科室质量自查与小结,充分发挥科室主任在质控中的作用,从而做到医疗质量处处有人管,时时有人问。

二、完善管理制度

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制定了新密永生中医院《医疗质量考核细则》、《医疗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医疗质量考评奖惩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危重病员抢救制度》、《会诊制度》等管理制度,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我院医疗质量稳步提高。

三、实行院内考核评价

重点加强日常质控考评工作。每周三上午由院长带领各主管院长、各科主任对医疗、护理、医技、药品、病案、院内感染管理等进行监督检查,每周一院周会上讲评。平时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每月对本院医疗质量进行效果评价,确定整改内容,制定整改措施,向各科室反馈,功课做到平时,及时消除影响医疗质量的各种因素。

四、加强业务学习,强化技能训练

医务人员只有通过不断地培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才能得到不断更新和提高,安全意识、服务能力才能不断增强。为此,我们始终把医务人员的培训放在重要位置,全面开展业务技术人员培训,努力提升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能力和水平。

1、加强质量管理教育,增强法律意识、质量意识。一是每周周五组织全体人员集中学习,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护士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核心制度》、《护理核心制度》、《病历管理办法》等制成PPT,分别由医院书记、业务院长等主讲,增强质量意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二是各科室定期组织本科人员学习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提高专业技术能力。

2、每季度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心肺复苏、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医疗纠纷防范等培训活动,把“三基”、“三严”基本知识贯彻于各项医疗活动和质量管理始终。

3、规范医疗文书书写,加强病历质量控制。按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处方书写基本规范》、《诊疗护理常规与操作规程》,规范医务人员的病历书写,提高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每年年初组织全体医护人员进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处方书写基本规范》、《诊疗护理常规与操作规程》培训,每月组织全体医护人员对病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一有问题,及时解决,有效地促进了病历质量提高。

4、组织理论考试和技术比武。每年组织全体医护人员进行“三基”“三严”理论考试3次、护理技术比武3次等。

5、聘请中医院护士长赵玉英来我院做“医疗护理安全”专题讲座,聘请市卫生中等专业学校教师郑锐娟来我院做“护士礼仪”专题讲座。

五、坚持优质护理服务,提高病人满意度

1、加强护理内涵建设,提高中医护理水平

护理技能是护理服务的核心,也是护理内涵的重要体现。我院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区活动中,不仅强化护士的基础护理技能,而且不断提高护理服务的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开展辩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积极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重视护士技能的培训和提高。

结合临床实际,我院坚持开展中药敷药、中药保留灌肠、穴位贴敷、艾灸等中医护理技术项目。护士们都能熟练掌握中医护理技能为病人提供中医护理服务,让病人在治疗中体验到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最近,苗医苗药治痛方法进驻我院,结合我院颈肩腰腿痛康复中心的推拿按摩、针刺、艾灸、熏蒸、火疗等技术,为广大患者解除了病痛,受到人民群众的好评。

2、改变护理工作模式,护理服务更到位

我院优质护理服务病区落实床边护理工作制,将护士工作站前移,护士对所管病人实行病情观察、用药、治疗、康复、健康指导等护理工作。推行“六声”服务,即病人入院有迎声、治疗护理有请声、巡视病房有问声、病人协作有谢声、工作不足有歉声、病人出院有送声,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3、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护士条例》,保障病人安全。贯穿“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重视基础护理质量,加强病情观察,强化护患沟通,提供用药、治疗、健康指导等规范服务,达到促进护理质量稳步提高的目的。

我院在提高医疗质量和优质护理服务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上级的要求、群众的满意还有一定差距。

今后,我院要在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将继续进一步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多措并举,加强医疗医疗质量和优质护理服务管理,确保医疗安全,取得更大成绩!

2015.7.20

2.医疗质量优秀管理总结 篇二

关键词:医疗质量管理,五步法

我院系湖北省三级甲等医院, 长期以来不断探索医疗质量管理方法, 在医疗质量管理方面总结和实施五步法, 即"搭建一套体系, 紧扣两点控制, 提高三项质量, 培育四种意识, 实现五个目标", 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并与2009年和2010年连续2年在湖北省病历质量评比中取得佳绩。

1 医疗质量管理的五步法

1.1 搭建一套质量管理体系, 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组织体系和考评标准体系, 是质量管理的核心, 在于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稳定性, 落实既定的管理制度, 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 (2008年版) 》明确提出,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由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等构成, 下设具体质量控制职能部门、各业务科室管理小组, 组成三级质控环节链。其任务是制定了《医疗质量管理方案》、《医院感染管理方案》、《病案质量管理暂行规定》、《护理质量管理实施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 并推进制度的落实。还要紧紧围绕医疗卫生政策动态, 不断修订、更新、执行适合医院实际的规章制度, 充实管理内涵。

1.2 紧扣两点控制, 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

我院在医疗质量控制方面采用了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相结合的方式, 着力抓以病历质量为重点的13项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医疗质量管理部门结合考评标准, 突出检查重点, 实行周查月评、实时监控运行病历、及时查找医疗质量缺陷并监督落实整改。重点部门, 认真排查医疗安全隐患, 同时将危重症、长期住院、有医疗纠纷苗头、严重并发症、特殊病情、高龄老人及特殊身份的7种病例作为质量监控的重点对象, 严防医疗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随着管理模式的不断推陈出新, JCI认证, ISO9000认证, 六格西格玛认证等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不断引进, 控制则更注重于过程和流程, 其目的都在于更好的确保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

1.3 提高三项质量, 确保患者就医满意度

三项质量即医疗质量、服务质量、管理质量, 是衡量三级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尺。主要依靠约束机制 (权力约束、利益约束、责任约束、社会心理约束) 规范医疗行为来达到患者满意。医院好不好, 患者和群众说了算, 可以想象一所医院医疗技术再好即使, 服务态度恶劣, 环境脏乱差, 群众也一样不愿选择。因此必须树立三位一体的质量概念, 在医疗质量、服务质量、管理质量上三管齐下, 确保患者就医满意度。

1.4 培育"四种意识", 营造质量兴院的浓厚氛围

在医院管理中, 借助于医院文化建设刻意培育医务人员的精医、尚德、敬业及慎独意识, 为质量兴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精医即通过培训、考核与实践使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以满足患者需要。尚德即廉洁行医, 倡导廉洁行医风尚。敬业即培养广大医务人员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慎独意识方面, 要求以职业操守规范个人行为。没有慎独意识, 在大量工作需独自完成的临床实践中, 医护质量将难以保证。

1.5 确保五个目标, 实现管理成效

五个核心目标, 即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目标, 患者安全目标、三级医院等级管理目标、绩效指标、医院文化建设目标, 均是评价医院管理成效的实质性指标, 质量管理的目的在于最大化的实现上述目标。

2 体会

3.加强医院医疗统计的质量管理研究 篇三

关键词:医疗统计;质量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3-0110-02

随着医院管理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疗统计数据的需求越来越高。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积极运用统计原理,保障医院管理做出最优化的决策,正确制订医院的发展规划,作好医疗质量管理监督等工作,以达到提高医院现代化科学管理水平的目标。医疗统计是收集、分析医院各项业务活动、资料数据的重要方法,它为评价医院工作的质量及效果,保护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医院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医疗统计为医院领导掌握医院工作情况,编制工作计划,进行经济核算,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以及改进管理等提供重要的依据。评估医院的工作数量和医疗质量,为医学科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资料和数据,对医院进行科学运营和决策有着重大的意义。

1 医院医疗统计存在的问题

1.1 统计数据准确性不高

从目前医院医疗统计数据来看,许多医疗机构存在原始统计数据不准确的现象,由于随意估算或填报数据影响医疗统计的准确性。主要是由于医院对于医疗统计工作重视不够,统计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差别较大,基层统计数据填写人员变化较快,原始信息记录不全、混乱等。在进行医疗统计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统计法的要求。医疗统计单位不能独立行使统计职能,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医疗统计工作缺少有效的监管。

1.2 统计数据标准化程度低

随着社会化的发展,医院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对医院的医疗统计数据的标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对统计指标体系科学地分类,防止医院就诊出现混乱的局面,使病人就医时节省时间,能及时的对号入座。一些新设备、新技术的使用,使用效益和效果应较好的表现在医疗统计数据之中,但是目前缺乏这方面的统计信息。不同科室、不同病种的医疗质量及医疗服务效益的分析提取,统计数据也不能满足要求。对于医疗数据分析中新加的一些统计数据指标,统计工作不能及时地进行反馈,常常表现有所延迟。医院医疗统计工作在再设计能力方面发挥缺欠,对新增指标应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更要明确医疗信息统计指标的概念。

1.3 统计数据缺乏适应性

在医疗统计过程中,医疗统计指标概念、办法、界定上不统一、不准确,很难满足数据在时间上的对比要求,容易引起错误信息出现。随意改变医疗统计指标,影响整个统计体系数据的衔接和完整。对原始数据记录缺乏有效的管理,如病人的来源地数据记载不规范,这样的数据累计到一定程度,将极大的影响医院客户资源归属地分析,大大降低医疗统计信息的适用性,最终误导医院的正确决策。

2 提高医院医疗统计质量的对策

2.1 加强医疗统计法制工作

加强医疗统计法制建设工作,使医院医疗统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是保障医疗统计数据客观真实性的重要保证。对于重要的医疗统计数据要有规范的发布办法,使医疗统计数据不受包括医疗行政部门在内的各方的影响,确保其客观、公正、真实,保证医疗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完善医疗统计质量监督体系

发挥目前指标体系对医疗统计质量的监管功能,采取先进的统计方法,对改善统计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立并完善医疗统计指标体系对医疗统计工作提供了极大方便,对统计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当前应用的“医院医疗信息管理系统”软件中,生成的统计报表都是这一指标体系的反映,所以要充分利用这些指标,结合统计专业知识,做好对医院医疗统计质量的全面监督和管理。从统计方法来说,计算机的使用让统计工作进入了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管理道路,统计质量大大改善,在各种医疗指标中只要输入准确原始数据,可以确保输出数据的可信度,同时极大降低了统计人员的工作量,使他们摆脱繁琐的数字计算,用更多精力从事统计的其他工作。

2.3 规范医疗统计方法

目前,我国医疗统计流程中存在着统计方法单一、对全面报表的依赖较大、指标体系不合理、任务繁杂和完成任务的条件脱节等情况。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必须以一定的统计制度形式规定统计部门应收集的数据,将这些数据整理、收集和制作报表,并开展统计分析。第二,完善医疗统计方法,保证其在一段时间内的统一和相对稳定,以制度形式明确统计口径、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等,不但保证了数据的可比性,反映现象发展的数据特征,也有利于使用者根据指标的说明和研究的需要对数据进行调整和分析,增强数据的适用性。第三,应建立从实际出发的合理的医疗统计方法体系,适当减少全面报表。

2.4 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统计人员素质对于医院医疗统计质量有重要的影响。统计人员业务能力、素质不齐,医院各级人员缺乏医务统计方面知识,是导致统计数据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做到统计人员培训教育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高医疗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熟练掌握统计相关知识,了解医院医疗数据质量管理要求。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务实求真、忠于职守的职业精神。同时要将统计数据质量相关培训纳入人员晋升考核体系,赋予统计人员监督用于考核医务人员工作业绩的医疗统计指标的权力,使虚假数字消灭于基层。

参考文献:

[1]彭传薇,李小华,刘琛玺.医院医疗数据质量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5(9):37~39.

(编辑:王平)

Strengthen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Hospital Medical Statistics

Liang Jie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modernization of hospital management, quality management of medical statistic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the hospital medical statistics, and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tatistical quality of hospital care,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medical statistics’ positive role in hospital management.

Key words: medical statistics; quality management; research

4.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篇四

一、加强领导,提高对医疗质量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医院管理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各医疗机构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环境,简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越来越高。同时,卫生改革不到位、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双重矛盾逐步凸现,医患矛盾愈演愈烈,医疗纠纷事件时有发生,给医患双方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损失,严重干扰了医疗机构的正常工作秩序,损坏了卫生系统的整体形象,给社会造成不稳定因素。为了切实解决这些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我县从2011年起,把医疗质量管理摆在了重要议事日程,贯穿于卫生工作的全过程,坚持每年组织开展医疗质量管理活动。为加强对活动的领导,我院专门成立了医疗质量管理活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乡医疗质量管理活动的督导,定期检查、考核和调度活动开展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要求各医疗机构建立健全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明确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职能科室分工明确,精心组织,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活动开展情况的督导检查,确保了活动顺利实施。

二、明确主题,确保医疗质量管理活动内容丰富

2011年以来,我县以党和国家的方针、路线、政策为指针,以整顿医疗秩序、保证医疗安全、强化内涵建设、杜绝医疗差错事故为目的;以加强思想教育、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法制意识为重点;以完善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职责、严格诊疗护理常规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为主要措施,每年明确主题开展医疗质量管理活动,引导、带领各医疗机构抓质量、抓管理、抓发展,使医疗质量管理逐步推向深入,努力塑造卫生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医疗服务和质量安全要求。

三、强化培训,努力提升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能力和水平

医务人员只有通过不断地培训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和水平才能得到更新和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才能不断增强。为此,在每年组织的医疗质量管理活动中,我们始终把医务人员的培训放在重要位置,采取多种形式,全面开展 业务技术人员培训,努力提升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能力和水平。具体做法是:

一是组织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职责规程、常规规范的学习。《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文件汇编》、《医院管理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通过单位集中学习、医务人员自学等形式,使各医疗机构所有人员了解掌握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职责规程、常规规范,强化其法律意识,增强依法执业的自觉性。

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几年来,我们参加了院长培训、业务骨干培训、病例书写培训、“三基”“三严”培训、护理培训、药品培训、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医疗纠纷防范等培训活动,使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明显提高。

三是实施科技兴医战略。牢固树立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卫生事业的思想,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学科带头人选拔和培养、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加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措并举,着力抓好人才培养、科研和特色专科(项目)建设,提高卫生技术队伍的整体水平。

四是规范医疗文书,加强病历质量控制。按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自治区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诊疗护理常规与操作规程》,规范医务人员的病历书写,提高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五是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讲座。对盟,县两级组织的各种有关医疗质量管理和业务技术培训讲座,积极组织各单位参加学习,使医务人员学习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新观点。

四、依法监管,全面提高医疗质量管理和服务水平

为了确保各项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得到落实,我们一直坚持“依法监督为主、行政管理为附、管理和处罚并举”的医疗质量管理监督机制。首先,坚持依法监管。变事后的被动说教检查为事前的主动依法监督,把医疗质量的综合监督检查与专项重点工作监督检查紧密结合,通过日常工作中依法下达监督文书,严格对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监督管理;其次,注重各项制度、措施落实。从制度、职责完善到执行,加强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的管理,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医疗安全隐患;第三,健全组织,明确责任。要求各医疗机构建立健全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达到人员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工作协调,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并组织实施。院长为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领导组织职能科室,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指导检查、监督考核;第四,形成制度落实监控体系。局和各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制定医疗质量考核标准。

五、工作成效和体会

通过以上措施的积极开展和有效实施,使我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医疗技术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依法执业意识明显增强,医疗服务质量得到很大改善,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多年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我们深深体会到:

(一)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只有树立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生命线这一理念,坚持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满意的医疗服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才能得到持续增长。

(二)技术创新是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和不竭动力。技术创新、特色诊疗、科教兴院是医院经营管理的三大战略。只有坚持院有优势、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发展思路,医院才能在竞争中形成和保持学科学术地位和技术水平在同行中的优势,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才有可能在市场中立足和发展。

(三)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是促进医院发展的根本理念。在深化改革中,转变观念,改善服务环境和服务态度,改进工作作风,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有助于医疗服务水平上新台阶、上水平。

(四)行风建设与质量管理相结合是解决医德医风好转的有效途径。将行风建设管理与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相结合,可以把柔性管理指标转化为刚性管理指标,是解决技术性质量管理和功能性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处理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收费管理、行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矛盾。

5.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篇五

一年来,在中心领导和医疗管理小组的带领下,经过质量管理小组全体成员,各临床科室及各位职工的共同努力,在质量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科室各医务人员均能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工作上基本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迹。

二、各人才素质均有明显提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明显提高,医德医风建设取得较好的成绩。

三、医疗管理方面成绩显著

1、病案质量较往年明显提高,住院病历书写基本达到预定目标,合格率初步统计为100%。

2、诊断和治疗质量:出入院诊断符合率及术前后诊断符合率均达到预定目标。门诊和住院转诊率接近控制在预定目标,未发生过无菌切口感染情况,处方合格率也基本接近预定目标。妇产科住院产妇死亡率为0,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为0。

四、护理质量管理方面

1、服务态度较好,基本能穿戴工作服,持证上岗。

2、物品管理使用维修较好,尤其是抢救药品物品管理方面,基本能班班清点,保证桥就工作顺利进行。

3、病房管理工作较往年有所改善。情节卫生工作做得较好,病房物品放置有序。

4、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常规器械消毒合格率达100%,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执行率100%。

5、能认真描绘三测单,书写护理记录,及时执行医嘱,技术操作规范,准确。护理五种表格书写,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达到预定目标要求,未出现合理差错事故。

五、医技方面

1、能认真执行各种规章制度。

2、能认真配合各科室做好检查项目的分析,诊断报告及时,结论准确,内容完善清楚。

3、能合理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器械、试剂并能严格管理和维修好。

4、能及时认真做好各种资料的统计工作。

六、药房管理方面

1、能认真执行有关质控制度、措施。

2、能严格执行毒麻药品管理方法。

3、购药渠道正规。

4、调配处方出错率为0。

七、存在问题及整改意见

1、服务态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2、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巩固。

3、情节卫生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4、无菌观念有待进一步加强。

5、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有待进一步加强。

6、各科室感染工作记录、数据有待进一步完善。

7、坚持定期召开各小组会议,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棋盘井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医疗质量优秀管理总结 篇六

医疗卫生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以较低廉的费用为病人提供较优质的医疗服务。近几年来,我院和其它市级综合性医院一样,成为了我市医疗卫生工作的基本组成部分,而且形成了独有的妇幼医疗卫生工作体系,在为全区妇女儿童提供质优价廉的医药医疗保健服务、继承发展医药学术和培养医药人才方面作了不懈的努力。在2004年,我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提高医疗质量、合理收费、降低医疗费用为落脚点,努力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证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一)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提高医疗质量是管理医院根本目的。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医疗水平的高低、医疗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近些年,我院在医疗质量服务的基础上,把减少医疗质量缺陷,及时排查、消除医疗安全隐患,减少医疗事故争议,杜绝医疗事故当作重中之重的工作。我院严把医疗质量关,各科室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诊疗行为,坚持首诊负责制、三级查房制、疑难病人会诊、重危病人及术前术后讨论制度。增强责任意识,注重医疗活动中的动态分析,做好各种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针对当前患者对医疗知情权要求的提高,完善各项告知制度。1 加强质控管理。

(二)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以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服务流程是医疗机构的运行结构和方式,在不增加病房、卫技人员的基础上,优化的医疗服务流程决定了医疗机构的效率和竞争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医院的长期生存能力,使医院的可用资源通过平衡流程中的各组成部分来减少重复和浪费,使医院现有硬件和软件达到较高的利用率和较好的利用水平,尽可能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尽可能满足病员的需求,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在优化医疗流程,方便病人就医上下功夫,求实效,增强服务意识,优化发展环境,努力为病人提供温馨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推出各项便民措施,如收费挂号窗口联网,减少挂号排长队,部分专家设立专门挂号窗口,推出电话预约挂号等措施。医技科室出报告单推出限时承诺。护理部门在开展星级护士评选活动中涌现了一批先进护士,护患构筑连心桥,推出便民措施,想方设法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达98%。

(三)实施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教育,是加强医疗质量的基础。如何提高管理者自身素质和加强全院医务人员的素质教育是质量管理的基础。提高医疗质量不是单靠几位管理者或部分医务人员的努力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医院全体职工具有正 2 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观;需要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同情心;需要树立牢固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意识;在院内全面开展优质服务和“安全就是最大的节约,事故就是最大的浪费”活动,激发职工比学习、讲奉献的敬业精神,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四)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医疗行为是核心。近年来,我院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结合各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制定了岗位职责、医德医风、人事管理、会议、学习、考勤、安全保卫、后勤管理、财务财产管理、统计报表管理、医疗文书档案管理,奖、惩等共五部分241条管理制度;制定了行政管理、医疗质量管理、护理质量管理、药品管理、院内感染控制管理、财务管理以及思想政治工作和医德医风管理等26项质量控制考核细则;制定职能科室、业务科室综合目标责任书,做到一级管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的格局。明确责任,保证职能,做到责、权明确,利益适度,从而管理上做到了有章可循,有章必依,逐步完善管理上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建立符合医院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医院成立了以院长、副院长、医务科和各临床科室为成员的质量管理,质量控制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全院质量管理工作。全院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科室天天抓;临床科室时时抓的 3 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的格局。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坚持平时检查与月、季、年质控相结合,严把环节质量关,确保终末质量关。“抓三基”、“促三严”、落实“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医务科经常组织院内职工学习卫生法律、法规、制度、操作规程及操作常规,并记入个人业务档案。近年来通过开展以医疗业务管理,努力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为目标的全方位质量管理工作,使医院的各项工作达到到了综合目标责任制预期目的,医疗质量逐步提高,安全隐患逐渐减少,无医疗事故发生,医疗纠纷也相对较少,提高了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为明年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复查复评工作做准备。

二、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是医院的最根本目标

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让老百姓用较少的钱享受较为优良的医疗服务是医疗体制改革的最根本目标。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经济效益也是每一位院长、患者、社会人、医护人员等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它是社会性质和服务宗旨的直接反映。作为医院的管理者要从加强科学管理素质,降低管理成本着手,从提高服务质量和业务质量上下功夫,突出以“技”取胜而非以“费”取胜。

7.医疗质量优秀管理总结 篇七

医用高值耗材是指直接作用于人体、对安全性有严格要求、生产使用必须严格控制、价值相对较高的消耗性医用器械。

目前医院常用的医用高值耗材主要有以下类别:心脏介入类、外周血管介入类、电生理类、心外科类、人工关节类(髋关节、膝关节)、人工器官(人工椎体、人工耳蜗)、消化材料类、眼科材料类(人工晶体等)、骨科内固定器械(骨钉、骨板)、其它材料类。

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兴起于上世纪70~80年代。事实上,供应链管理并不神秘。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并开始了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古人常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汉高祖刘邦在总结自己成功经验时说过一段著名的话: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也;镇国家,抚百姓,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也;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也。”这里面已经包含了比较朴素而系统的供应链管理的思想。

简单地说,供应链就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网链结构模式。供应链是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整个流通过程,供应链亦称销售链,如果较强调客户则称需求链。

供应链管理是以提高个体和供应链整体的长期绩效为目标,对传统的商务活动进行总体的战略协调,对特定组织内部跨职能部门边界的运作和在供应链成员间跨公司边界的运作进行战术控制的过程。

广义的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是指医用高值耗材从研究、开发、生产(试生产、动物实验、临床试验)、销售(出口、进口、代理、分销、零售)、采购、验收(入库)、发放(出库)直至医生救治患者的整个过程的协调和优化。

狭义的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是指医疗机构采购、验收(入库)、发放(出库)直至医生救治患者的整个过程的协调和优化。

目前,医院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基本上处于初级阶段——对狭义的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实施一定程度的管理。下面主要围绕狭义的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进行讨论。

2 高值耗材“零库存”管理模式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不利影响

医用高值耗材的历史较短,早期的应用并不广泛。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用高值耗材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增长更为迅猛。以阜外医院为例,2004年医用高值耗材的采购额仅2亿元左右,到2009年已突破5亿元。

高值耗材支出在医院支出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以阜外医院为例,医疗成本占医院收入的80%,其中高值耗材支出占医疗成本的45%以上。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理应引起医疗机构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由于历史的原因,医疗机构对高值耗材的管理普遍采用所谓的“零库存管理模式”,即医疗机构不储存高值耗材,由供应商直接将高值耗材送到临床科室或临床医生手中。临床科室或临床医生使用高值耗材后,供应商凭临床医生签署的凭据(甚至一张白条)与医疗机构办理结算。

这种所谓的“零库存”管理模式,存在以下严重影响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风险因素:

⑴缺货风险科室或医生直接向公司订货,容易发生所需高值耗材无法及时送达、医生在手术台上等耗材的情况。

⑵产品注册证风险缺少把关审核环节,有可能违规使用没有注册证或不在注册证有效期内生产的产品的风险。

⑶有效使用日期风险有可能使用有效日期或消毒日期过期产品的风险。

⑷产品失效风险高值耗材要求有适宜的存储条件,频繁的运输增加了因储运条件不合格而导致产品失效的风险。

⑸使用记录与实际使用耗材不相符风险,增加发生医疗纠纷的可能性。

⑹使用记录不完整风险发生医疗纠纷时举证困难。

⑺可追溯风险产品规格型号、批号记录不全,患者植入的高值耗材批号无从查证,达不到可追溯的要求。

⑻医生选择权风险缺少专家委员会的论证,医生个体选择权过大,增加了选择产品不当的风险。

⑼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风险发生坏损等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由医生直接与公司调换产品,缺少了监控环节,容易造成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被忽略,使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

⑽账实不符风险缺乏合理的入库、出库手续,库存管理混乱,库存账与实物不符的情况比较严重。

⑾应收、应付不详风险高值耗材使用、收费无法及时在财务账上反映,应付账款不能及时计入应付科目,违背财务配比原则,医院无从获得医院资产负债和盈亏的真实信息,影响医院财务安全进而影响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⑿收费混乱风险在存在大量的漏费的同时,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收费,既损害了医院和患者的权益,又会加大医院的医疗风险,并导致或扩大医疗纠纷,损害医院声誉。

⒀商业贿赂风险供应商之间竞争激烈,供应商为推销产品频繁公关,医院对高值耗材采购缺乏整体控制,容易诱发商业贿赂,破坏正常的医疗秩序。

3 加强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根据现代供应链理论,供应链是由消费者拉动的。医院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最终消费者,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和医疗工作的特点,医院作为最终消费者的代表,事实上几乎等同于最终消费者。

医院作为高值耗材供应链的实际销售终端,在高值耗材供应链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医院消耗了几乎100%的医用高值耗材,是医用高值耗材市场最有价值的客户,左右着医用高值耗材市场的发展方向,理应在供应链中具有核心优势的地位。医院在供应链管理上落后的状况与医院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形成明显的反差。为了发挥医院在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上的核心优势地位,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必须对医院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进行改革。

3.1 从采购环节加强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

⑴开发市场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市场信息收集工作制度化、常规化。

⑵开发供应商管理系统,对供应商资质、信用、履约情况进行管理,为合理选择供应商提供科学支持。

⑶对产品资质进行动态管理,严格审核,严防采购资质不合规的产品。

⑷国家未进行统一招标采购的高值耗材品种,组织有关临床和管理专家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谈判或招标,确定采购品种。

⑸国家统一招标采购的高值耗材品种,根据医疗机构自身的特点,组织有关临床和管理专家进行二次遴选,确定采购品种和份额。

⑹在确保医疗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高值耗材规格品种。

⑺减少代理商渠道长度能选择医用高值耗材生产企业、进口总代理的,不选择代理商;能选择一级代理商的,不选择二级代理商。

⑻与供应商签订诚信供货协议,对于不供货、不足量供货、不及时供货的供应商/提供不合格或不符合有效期规定的产品的供应商/向科室和个人提供各种“回扣”、“违规赞助”或行贿的供应商两年之内实施“禁入”。

3.2 从库房环节加强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

⑴所有医用高值耗材必须办理入出库手续,未经入库,不得使用、试用。

⑵开发完善的医用高值耗材管理系统,对谈判、招标、二次遴选确定的供应商和采购品种建立原始账页,详细记录公司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产品注册证、产品有效期、消毒有效期等关键信息;开发财务、物价管理系统,耗材管理系统与财务、物价管理系统关联,新入库品种需财务、物价部门在信息系统中审批进价和销价,调价的品种必须经物价部门重新审批进价与售价。

⑶医用高值耗材入库实施货票同行,要求供应商提供统一格式的随货联,在采购人员审核产品注册证的合法性及单价的准确性并签字确认的前提下,由库管员核对发票、随货联与实物一致性,双人复核准确无误后,录入高值耗材管理系统,生成可用库存。

⑷高值耗材仓储实行分区分类管理,货位相对固定,货位号与高值耗材管理系统相互对应,通过管理系统可以顺畅检索到对应的库存产品。库管员在发货时可以节约拿货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新手上岗也可以很快熟悉业务。库存产品一物一卡管理,确保账、货卡、实物完全相符。财务建立详细的高值耗材三级明细帐,实时反映账实信息。

⑸出库遵循“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按批号发货”的原则,双人复核准确无误后办理出库。医用高值耗材管理系统直接和医院HIS系统相对接,把已使用的高值耗材与使用高值耗材的患者建立关联数据库,方便追溯。

⑹管理系统实时监控近效期产品和滞销品种,自动提示库管员及时填写产品换货单交采购中心与供应商联系调换。

⑺对到期产品,管理系统自动显示红色报警提示,条码扫描无法实现,自动禁止出库,确保临床应用品种合格、安全、有效。

⑻根据医疗工作实际需要,制定科学的库存定额,低于定额下限自动提示订货。

⑼通过高值耗材管理系统,库管员能够随时进行供货商资质和产品合法性的查询。

⑽对高值耗材每月应进行一次盘点,保证账实相符,对于信息系统反映出的近效期产品和滞销品种与实盘时出现的偏差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⑾严格控制温湿度等贮存条件,保证高值耗材储存过程中不发生发霉、变质,确保安全存储(不同厂家、不同产品对存储温度有不同要求,以心内科药物支架和心外科生物瓣为例,见表1、表2)。

3.3 从使用环节加强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

⑴在重要科室(如介入中心、手术室)设立二级库,由医学工程部门直管、发放,把使用科室从非专业工作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其专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⑵设置安全库存,优化订货流程,缺货产品及时通知临床科室更换适宜的产品,避免因缺货而造成医疗风险。

⑶在设立二级库的重要科室开发高值耗材收费管理子系统(如介入中心收费管理系统、手术室收费管理系统),科室领用高值耗材实施手术后在系统中记录收费信息;二级库库管员对使用科室领用信息和收费信息进行对照,确保没有漏费与重复收费;每日清点高值耗材,与科室领用信息核对,确保没有差错。

⑷临床科室在患者的手术记录上粘贴高值耗材条形码,医学工程部门和临床科室在信息系统中记录所使用的高值耗材的品种、规格型号、批号等信息,满足快速可追溯的要求。

⑸对使用过的医用高值耗材,由医学工程部门统一监督销毁,确保高值耗材不被重复使用。

⑹对于更新换代的高值耗材品种,根据临床需要由医学工程部门、使用科室配合,组织临床应用培训。

⑺认真进行高值耗材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的监控和分析,为高值耗材的采购与合理使用提供指导。

⑻医院每月对高值耗材的使用情况进行公示,根据谈判、招标、二次遴选确定的采购原则和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宏观调控,确保耗材的合理使用。

3.4 从其它环节加强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

⑴认真关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医疗器械质量公告,动态调整高值耗材采购品种。

⑵严格医用高值耗材档案管理,为处理医疗纠纷提供准确依据。

通过以上措施,严格控制高值医用耗材采购环节,强化高值医用耗材仓储管理,跟踪高值医用耗材临床使用各环节,最终形成从高值医用耗材准入直至临床应用、全方位、可追溯、全过程综合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4 阜外医院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的成效和体会

⑴改进和加强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需要对高值耗材管理的流程进行再造并持续改进,工作量大,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改进和加强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涉及到供应链各环节的习惯改变和利益关系调整,工作阻力巨大,必须克服重重困难。

⑵院领导和全院上下的认识和支持至关重要。改进和加强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涉及到医院内部——介入中心、放射科、成人外科、血管外科、小儿外科等各个关键的医疗部门,各医疗部门对传统的高值耗材管理模式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不利影响必须形成共识,并对改进和加强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给予大力支持;改进和加强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必然大大增加医用高值耗材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医用高值耗材管理人员必须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

⑶改进和加强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的成效非常显著,阜外医院高值耗材采购额2009年已达5亿余元(含低值耗材,采购额达6亿余元),为顺利实施医院的竞争战略,支持医院又快又好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阜外医院在“北京市十六家三甲医院检查”工作中,多项关键指标连续三年排名第一,被评为医疗质量“安全性最高、危险性最小”的医院,在心血管病领域收治病人量、手术例数、病床周转率等医疗数量指标居全国第一,跻身世界上最大的心脏病中心行列,各项医疗技术指标与世界一流心脏中心看齐。

5 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展望

当前,医疗行业的供应链整合不足,医疗机构与非医疗机构(企业)对产品、库存和流程的管理相互独立,供应链的关键成员除了进行简单的订货和收款等业务联系外,沟通相当有限,整个系统处于低效运行状态;当前医院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狭义的供应链管理——医疗机构自身的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未来的研究将更多地转向广义的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的关键成员(医疗机构与非医疗机构)之间的供应链的整合;真正的“零库存”管理模式是供应链各关键环节在充分信任和高度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无缝衔接,快速响应,毫无延迟地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摘要:本文全面分析了传统的医用高值耗材“零库存”管理模式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不利影响,介绍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从采购、库房、使用等环节加强医用高值耗材的供应链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举措,并对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韩春雷.建立与竞争战略相匹配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北京阜外医院设备、耗材供应链管理的实践[J].中国医学装备,2008(10):35-39.

[2]张秀云,王巧阳,刘沛先.军队医院医用耗材采供管理工作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08(8):34-35.

[3]徐淑娟,刘吉祥.新增耗材试用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中国医学装备,2009(4):30-31.

[4]许鸣.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防范[J].中国医学装备,2009(6):21-23.

[5]李科,张瑶婵,文伟.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09(6):23-25.

[6]蒋红兵,等.医疗器械供应商评价体系[J].世界医疗器械,2010(4):98-101.

[7]戴海伟,等.肿瘤医院物资管理供应链优化及信息系统平台实践[J].中国医疗设备,2010(4):50-52.

[8]李建忠,梁云朝.北大医院高值医用耗材系统管理概述[J].中国医疗设备,2008(8):148-150

[9]宋远方,宋华.医药物流与医疗供应链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医疗质量优秀管理总结 篇八

2012年上半年医疗质量管理总结

2012年上半年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以落实院委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我院 2012 年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加强医德医风、强化医疗质量、转变医疗作风、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全院职工思想团结,工作态度认真,院内气氛和谐,工作秩序井然,现将上半年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开展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完善制度,把握细节。上半年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平稳发展,在原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完善医疗管理相关的实施方案及医疗相关奖惩制度。加强医疗业务相关的培训力度,创建《医疗周刊》作为我院医疗交流平台,以此平台将业务知识、院内制度、业界新闻通知到每一位院内职工。

二、强化业务知识培训。按照年初制定的“三基三严”暨业务知识培训计划,每月进行了一次全院职工培训,并按季度进行考核,前两季度合格率达100%。临时组织了医疗文书培训及处方规范化书写培训。

三、深化院内感染认识,加强院内感染管理。按照年初制定的院内感染工作计划,组织全院职工学习院内感染相关知识,深化相关知识的学习,将院内感染知识作为每一位临床医生、护士的基础知识,做到了预防在先,将院感责任落实到人,上半年医院感染病例发现0例。

四、继续执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深化用药管理。我院上半年继续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所购药品全数为基本药物。进一步加强医生用药规范,针对大处方、用药不合理等情况进行了专项整治,真正将“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医疗理念落实到位。

五、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做好“三好一满意”活动工作。年初我院即制定了医德医风建设及“三好一满意“活动的实施方案。按照活动方案,继续加强我院医务工作者的医德医风建设,真正做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院内矛盾纠纷件数明显低于去年。

六、加强医疗文书培训及考核。上半年我院分别开展了一次病历文书培训和处方规范化书写培训。针对病历及处方书写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培训讲解,让一些老同志得以知识更新。每月对上述内容均进行了相关检查,期间出现的错误有所改观。

2012年上半年已经过,在接下来的半年中,我院将继续在院领导的正确带领下,进一步做好医疗质量管理工作,针对上半年医疗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在下半年将提出整改方案并加以改正,为全院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而继续努力,为迎接2012年全年医疗检查做好准备。

XXX卫生院

9.医疗质量优秀管理总结 篇九

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国家卫计委印发的《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落实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现将总结汇报如下:

一、建立医疗质量管理院、科两级责任制

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临床科室以及药学、护理、医技等部门(以下称业务科室)主要负责人作为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二、成立院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负责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在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管理下执行相关任务。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由医疗机构分管院长担任,其成员由医疗管理、质量控制、护理、医院感染管理、医学工程、信息、后勤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相关临床、药学、医技等科室负责人组成,医务处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主要职责是:

1、按照国家医疗质量管理的有关要求,制订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组织开展本机构医疗质量监测、预警、分析、考核、评估以及反馈工作,定期发布本机构质量管理信息;

3、制订本机构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4、制订本机构临床新技术引进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

5、建立本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的培训制度,制订培训计划并监督实施;

6、落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他内容。

三、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下设十二大质控小组,组长由科室主要负责人担任,指定专人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小组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医疗质量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制订本科室质量控制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3、制订本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和具体落实措施;

4、定期对科室医疗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对医疗质量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

5、对本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标准、诊疗常规及指南的培训和宣传教育;

6、按照有关要求报送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相关信息。

四、健全医疗质量保障

1、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权利,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恪守职业道德,认真遵守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规定,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要求医务人员应当遵循临床诊疗指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行业标准和临床路径等有关要求开展诊疗工作,严格遵守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3、加强药学部门建设和药事质量管理,提升临床药学服务能力,推行临床药师制,发挥药师在处方审核、处方点评、药学监护等合理用药管理方面的作用。临床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用药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尊重患者对药品使用的知情权。

4、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完善并实施护理相关工作制度、技术规范和护理指南;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创新管理方法,持续改善护理质量。

5、加强医技科室的质量管理,建立覆盖检查、检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室内质量控制,配合做好室间质量评价工作,促进临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6、完善门急诊管理制度,规范门急诊质量管理,加强门急诊专业人员和技术力量配备,优化门急诊服务流程,保证门急诊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并把门急诊工作质量作为考核科室和医务人员的重要内容。

7、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手卫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医院感染监测等规定,建立医院感染的风险监测、预警以及多部门协同干预机制,开展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

8、加强病历质量管理,建立并实施病历质量管理制度,保障病历书写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五、加强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1、加强临床专科服务能力建设,重视专科协同发展,制订专科建设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推行“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为链条”的多学科诊疗模式。加强继续医学教育,重视人才培养、临床技术创新性研究和成果转化,提高专科临床服务能力与水平。

2、加强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建立本机构单病种管理的指标体系,制订单病种医疗质量参考标准,促进医疗质量精细化管理。

3、定期开展患者和员工满意度监测,努力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和员工执业感受。

4、开展全过程成本精确管理,加强成本核算、过程控制、细节管理和量化分析,不断优化投入产出比,努力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5、强化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提高医院信息化工作的规范化水平,使信息化工作满足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建立完善医疗机构信息管理制度,保障信息安全。

六、加强医疗安全风险防范

1、建立了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鼓励医务人员主动上报临床诊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促进信息共享和持续改进。

2、建立药品不良反应、药品损害事件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相关部门报告。

3、建立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医疗安全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加强医疗质量重点部门和关键环节的安全与风险管理,落实患者安全目标。

4、引进医疗意外保险等风险分担形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制订防范、处理医疗纠纷的预案,预防、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完善投诉管理,及时化解和妥善处理医疗纠纷。

七、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

10.医疗设备质量管理的思考 篇十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 国家加大了对各级医疗机构的经济和设备投入力度, 高精尖医疗设备日益增多, 有力地提升了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促进了医疗质量的提高, 受到广大患者的赞誉, 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局面。与此同时, 医疗设备管理也受到格外关注, 成为很多单位现代化管理的焦点之一。

1 医疗设备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目前, 我国各大医院都配有大量的医疗设备, 医疗设备的现代化程度代表着医院现代化水平, 医疗设备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医疗水平的高低[1], 医疗设备已不可避免地成为医疗质量管理、医疗风险防范和医疗成本控制的重要一环。医院间设备大型化、高端化、集成化、更新换代程度等竞争日益激烈, 甚至成为某些医院追求的目标, 医疗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有的医院重购置, 单机造价越来越高, 设备配套越来越齐全, 功能越来越多, 投入的财力越来越多, 但却忽视了设备的有效使用, 应发挥的功能被闲置, 出现高置低用忽略保养、不重维修的情况, 降低了投入产出比, 加快了设备报废的速度。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加强医疗设备管理变得日趋重要。医疗设备管理和质量控制[2]就是为保证医疗设备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其已成为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3]。目前, 医疗设备管理和质量控制在发达国家受到高度重视。我国的相关工作起步较晚, 但近几年以加强完善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的相关法规陆续出台。对于军队医疗单位, 2006年6月, 总后卫生部向全军卫生系统印发了关于医疗设备质量控制试点工作的正式文件和有关计划及要求, 由首批试点单位组织实施、查明情况、摸索经验和做出示范。随后, 按照总后统一要求, 全军三甲医院从2008年10月起开展质控工作[4]。经过这几年的摸索, 各家医院的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已有一定的拓展, 但还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完善和提高[3]:

(1) 法规标准不完善。虽然国家在不断探索对医疗设备应用质量的监控方法和管理经验, 但是目前依然缺乏成熟的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和法律制度的约束, 临床使用规范不受重视, 质量评价缺少依据。

(2) 监督管理不到位。监管体系不健全, 还存在着重设置轻管理;重数量, 轻质量;重使用, 轻维护的现象。

(3) 技术保障不充分。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执业人员培训滞后, 人员考核标准缺失, 专业知识更新缓慢。

2 主要做法

加强医疗设备管理, 就必须强化对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办事。

2.1 搞好设备质量控制, 必须抓好购入关

(1) 把好计划关。临床科室对设备购置的欲望相当强, 而考虑设备购置的环节少, 购置设备的经验缺乏, 这就需要医院各级管理人员和设备科成员当好科室购置设备的把关人, 根据医院工作安排, 结合购置科室的业务专长、技术特色及发展方向, 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购置要求、方向、资金投入、预期效果和可能风险等, 然后将申请资料上报设备科。设备科根据全院总体部署、设备状况和年度计划提出购置预案, 由机关组织医院设备管理委员会讨论, 经院党委通过后实施。

(2) 把好论证关。设备科依据年初设备购置计划和机关的工作安排, 广泛收集供货渠道信息, 掌握各公司或厂家的综合实力、设备的质量信誉、年度销售状况、设备的性价比、售后服务质量及国内外使用反馈等情况, 主动工作, 不受欲购置科室左右。对于购入的设备, 特别是A、B类设备, 要进行充分论证, 严格按照生产厂家、型号、机器性能、价格、维修、市场占有率、社会声誉、耗材、试剂成本消耗情况逐一论证[5], 务必做到同一种设备要找3~5家公司论证, 为设备的购入提供更多的信息依据。

(3) 把好竞价关。根据年初采购计划, 搞好投标、招标、竞价工作。由设备科组织, 院首长、机关业务部门和科室相关人员参加, 认真听取至少3家以上公司的产品介绍。对参加竞标 (主要是ABC类设备) 的单位, 要求其必须重点介绍设备的性能是否符合应用需要、设备特点与超前结构的要点、保修和维修的优越程度、耗材所需要的最低和最高费用, 耗材是否通用, 当前市场应用情况以及在不违反商业机密的前提下提供使用单位反馈情况。待每家公司二次竞价后, 参加招标的甲方人员, 需结合设备科前期对设备的论证情况, 提出货比三家优中选优的依据, 通过无记名投票后, 上报医院党委审定。

2.2 搞好设备质量控制, 必须把好使用关

(1) 把好人员关。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提高设备的应用功能和单位时间效率, 除了要靠设备的自身质量外, 更重要的是掌握设备性能, 适应设备要求, 科学地发挥设备潜能。这就需要挑选责任心强、爱岗敬业、爱惜设备的人员进行管理。最好的人选是从事过本专业, 或有一定基础的人员, 避免让欲急于定岗、吃新尝鲜、拈轻怕重、另有所图的人员管理贵重设备

(2) 把好培训关。医院购置的大型设备均是结构新、智能化强、有严格的使用要求和苛刻的维修保养规定的, 尤其是刚引进后必然经历逐渐熟悉适应、熟练使用、娴熟提高等阶段把好使用人员的培训关, 要求在设备购置前就完成派出人员进修学习工作[6]。在机器安装阶段, 必须搞好现场实地培训要求设备科的使用人员全程见习安装, 掌握设备安装程序和主要环节情况, 尽早熟悉设备性能, 为熟练使用设备打好基础。在机器安装后, 必须由厂家工程师就本设备进行现场应用技能培训, 规定培训时间和质量要求。通过培训熟练掌握设备的工作原理, 基本操作程序, 正常运转的各项功能指标, 能够识别简单故障表现, 并缩短患者与设备的磨合期。

(3) 把好使用关。设备使用年限与使用人的操作熟练程度有密切关系。唯有严格管理, 才能避免使用过程中出现违规操作、超负荷使用、漏误使用等现象, 为此务必要求持证上岗, 定人、定岗、定设备。在严格坚持规范操作的前提下, 根据设备功能特点, 结合临床需求, 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同时提高诊断报告的准确率。

2.3 搞好设备质量控制, 必须抓好督查关

(1) 严格人选。设备管理是医院重要的管辖范围, 既影响到医院的总收入和良性运转, 又关系到医院的运行安全和管理形象。因此, 必须挑选责任心强, 敢于坚持原则的人员担任督察员。成立由机关、设备科及科室人员组成的监管体系, 真正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 如:设备科负责检查设备的使用和保养情况, 机关负责抽查设备的开机率、阳性率及临床符合率。

(2) 抓好维修保养。设备管理的总原则是发挥设备的最大效能, 消除设备的隐患和排除设备故障。要想保证设备的运行质量和开机率, 提高临床符合率, 使医疗质量稳步提高, 就要按照设备管理规定及时进行保养和维修, 杜绝单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 让设备带故障运转、挤占维修时间搞创收的现象发生。

(3) 把好报废关。科室首先要填写设备报废申请表, 对A、B类设备, 由设备科组织管理会成员进行分析论证, 然后再上报医院办公会审定。属于人为原因报废的设备, 抵价后从科室奖金中扣罚。

(4) 合理的奖罚措施。为了提高设备的运行质量和诊断报告的准确率以及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根据医院实际情况, 实行奖罚措施。对设备没有定期保养和维修, 或者保养不合格的科室, 一次性扣罚500~1 000元;设备带故障开机, 扣罚1 000~5 000元;设备故障不及时报修的, 扣罚1 000~5 000元;经查全年设备都合格的科室奖励5 000~10 000元。通过此项措施, 对医疗设备质量控制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

3 结语

医疗设备的质量管理, 从根本上是为了保证设备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和患者安全。这与医院的“提高医疗质量, 保证行医安全, 降低医疗成本, 提高运营效率”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因此, 医疗设备的质量管理应贯穿于医疗工作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李霖, 张志强, 刘子泉.部队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J].武警医学, 2011, 22 (12) :1 080-1 082.

[2]张彦彬, 赵国辉.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医疗卫生装备, 2011, 32 (6) :112-113.

[3]秦妍滨.加强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确保医疗质量安全[J].沈阳部队医药, 2011, 24 (2) :96-97.

[4]戴捷, 冯璐琼, 苏磊, 等.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管理模式[J].中国医学装备, 2011, 8 (1) :32-34.

[5]吴正煜.对医院医疗设备控制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5, 21 (4) :272-273.

11.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总结 篇十一

一、领导重视 全员参与

院领导将医疗质量看做医院生存之本,把医疗安全作为医院发展的基石,它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任何疏漏或缺陷都将铸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是医院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求管理部门抓要害,员工抓细节,全员参与齐抓共管,才能确保医疗安全。

(一)注重安全教育 强化安全意识 1.结合我院创建人民满意医院活动,医院特聘请了新阳光心理教育研究所首席心理咨询师、培训师刘希良教授来

院,做“好医德、好医风、好人生”专题讲座。全院300多人深受教育,从根本上认识到做一名优秀医务工作者,除具备精湛诊疗技能外,还应具有良好的个人素养,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作风,无私的奉献精神。2.年初纪律整顿时,召开了全院职工安全警示教育会,会上组织学习了《侵权责任法》、《执业医师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总结分析了上不安全事件,激发职工对发生在自己身边事件危害性的认识,重温事件发生时各自的心里感受,充分认识到抓医疗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开展案例教育活动,8月初召开了医疗纠纷案例教育会,会上组织学习剖析某院一起高额赔偿的医疗纠纷案例,分析败诉赔付原因,并回顾分析我院近3年来的医疗纠纷案例,剖析产生纠纷直接根源。

(二)开展专项整治 注重实际效应

今年8月份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围期2周的医疗安全隐患排查活动。成立排查领导小组,业务院长任组长,制定排查活动方案,明确了职责,确立了职能科室、临床、医技科室主任是本次排查活动第一责任人,本着“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全员发动,人人参与,个个发言,集思广益,全院共计排查出较大的安全隐患33件,涉及到医院管理,医疗服务,医疗设备,医疗技术等方面,医院针对排查出隐患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制定整改措施,落实了责任人,使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得到整改。

二、健全管理机制 狠抓措施落实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涉及医院工作的各个方面,渗透到诊疗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健全管理机制尤为重要,才能有条不紊,抓住关键环节,抓住工作重点,抓住要害,才能防患于未然,才能确保安全,有效防范医疗纠纷发生。

(一)提升专业技能 提高医疗质量

为了提升服务能力,我们制定了《提高服务能力实施办法》,从核心制度,“六个三”管理准则落实,医疗重点环节管理,抗生素专项治理,目标责任书落实,患者安全十项目标,手术安全核查等六个方面抓起,特别是抓好医疗环节“六查”,一是主管医生每日查房不少于两次;二是上级医师对新入、危重、诊断未明、治疗效果不好病人重点检查,每周不少于两次;三是主任(副主任)或科主任查房,重点解决疑难病例,审核新入院、危重患者诊断,治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每周不少于一次;四是科主任、护士长应对科室医疗、护理质量每月按医院医疗质量自查表自查一次;五是值班医师对全科病人必须巡查一次,危重随时查看;六是科室护理部每月护理大查房一次,重点查护理服务,护理措施落实,护理操作技能等。

(二)提升服务满意度 不断改进工作作风

医院工作的唯一金标准是患者满意,因此,提高患者满 意度是提升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有效手段,在《创建人民满意医院》活动中,制订了《提升服务满意度实施办法》,其目的是通过征集,改进,落实服务对象意见和建议来提高患者满意度,我们的具体做法:一是逐人发放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元月至9月份共发、放回收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10569张,回收率达99.5%,住院患者满意率在98%以上,使每位住院患者都有权利间接参与医院管理。二是发放“满意医生、满意护士、满意医技工作者”调查问卷,元月至8月份共发放、回收调查问卷6859份,评选出满意医务工作者125人次,均给予表彰奖励。三是发放护理质量调查表,每季度发放一次,共发放调查表770份,全面了解护理工作质量。四是开好病陪人公休座谈会和社会义务监督员会议,征集意见和建议100多条,对征集到意见和建议召开专题会议予以落实。五是发放医院工作人员满意度调查问卷,临床医生、护士以科内住院病人数为基数,医技人员以临床医生、护士、住院病人数为基数,窗口服务人员以临床医技人员、护士、住院病人为基数进行综合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80份,全面了解其服务质量和满意度,作为先进个人和科室评选主要条件。

(三)加强投诉处理 严格奖惩兑现

制定了医院《投诉管理办法》,健全了组织机构,指定了专人负责,明确了工作职责,明确处理流程和办法,元月 至9月份接待较大投诉三起,被投诉三名医务人员得到了不同程度处理,共处罚金7200元,同时书面检查,大会检讨,通报批评。本办法实施以来收到显著效果,全院投诉率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

(四)注重医疗环节 抓好质量安全

医院工作的中心是医疗工作,医疗工作重点是医疗质量,医疗质量的核心是医疗安全,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是医疗核心制度落实。为了便于熟记核心制度,医院将核心制度汇编成歌诀,定制成卡包,发配到每位员工手上,从而使广大医务人员核心制度铭记率显著提高,违背核心制度的人或事明显下降。为加强环节管理制订了《医疗质量自查督查月报制度》,临床、医技科室每月将自查情况以自查表(临床35个项目,医技20个项目)形式逐项自查上报质控科。职能科室结合职责范围,每月由分管院长带队深入科室督查,对存在问题,利用次日晨会予以通报。涉及共性问题在科主任、护士长会上进行点评,并定期下发督查通报。

(五)加强无缝隙化管理 保诊疗环节连续性

从2010年开始我院就实行了《行政总值班履行医疗质量查房的管理规定》,加强夜班和节假日医疗工作督查,以保证医院管理工作连续性,杜绝管理相对真空时段的安全隐患,弥补了医院临床一线的医疗人员夜间和节假日缺乏相关职能部门监管的缺陷,确保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无缝隙化。篇二:2012年xxx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年终总结 xxx卫生院

2012年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年终总结

医疗质量是一个医院生存发展的根本,是一个医院水平高低体现,医疗安全管理是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年来,我院在卫生局的直接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卫生部、局关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投身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广开医疗市场,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服务,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严抓各种医疗质控指标,提高医疗整体水平有效减少医疗纠纷,杜绝了医疗事故的发生。现对本医疗医疗治疗和医疗安全工作总结如下:

一、切实改善医疗服务

加强医德医风和医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教育,使广大职工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认真开展了内容为“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活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流程,优化诊疗环境。充实门诊医师,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坚持准时开诊,保证病人及时就诊。建立医疗费用公开透明制度,住院病人实行一日一清单制度,病人可以随时查询药品价格、住院费用等详细情况,深受病人的好评。

加强医患沟通,完善沟通内容,改进沟通方式,注重沟通效果,切实加强医院基础管理,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组织,落实各项核心医疗工作制度和安全措施,保证医疗仪器设备合法、合理、安全使用,避免发生医疗差错和事故。严格技术准入制度,规范医疗执业行为。认真贯彻《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加强药品、医疗器械采购、储存、使用的监督管理。

二、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质量安全事关群众的健康安危,是医疗服务的生命线,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医疗安全的进行首先要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医疗质量

管理,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时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质量安全为主题,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严格执行诊疗技术常规,把各项制度落实到各个环节之中。成立姚市镇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加强医疗文书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对病案质量实施全程监控和管理。制定姚市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考核方案,以落实奖惩机制,确保奖惩到位,对医疗服务质量考核成绩优异的科室或个人给予表扬和物质奖励;对医疗服务质量考核结果不达标的科室或个人除给予经济处罚和全院通报批评,强化“三基三严”训练,不定期举行各级各类人员三基考核,将医务人员的临床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进行综合评定,并将考核结果与个人考核挂钩,确保医疗技术人员自身技术素质的不断完善和更新,全面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

三、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医疗行为是核心

今年,我院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结合各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及考核细则,并制定职能科室、业务科室综合目标责任书,做到一级管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的格局。明确责任,保证职能,做到责、权明确,利益适度,从而管理上做到了有章可循、有章必依,逐步完善管理上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四、依法妥善处置医患纠纷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把医患纠纷处置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成立了姚市镇卫生院医疗纠纷协调处理小组,依法妥善处理好医患纠纷。坚持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的原则,建立健全医患纠纷预防处置机制,周密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努力化解各类医患纠纷,防止因医患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和恶性事件。

五、强化安全措施,确保医院安全 期地对消防安全进行全面检查,对容易引发火灾、存放危险品及人员集中的场所重点检查(如药库、门诊、病房等),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维护更换,确保消防器材完好。我院实行院领导总值班制度,明确每人的时间段分工,值班期间要进行全院巡视,切实把防火、防盗、防破坏等治安防范措施落实到实处。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搞好不稳定因素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制定人防、物防、技防应急措施,确保全院不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xxx卫生院 2012年10月15日篇三:2013年上半年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2013年上半年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总 结

年年初以来,根据医院2013年医疗质量管理委员 2013 会工作计划,拟定了各项工作指标,并逐步落实完成。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将2013年半年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总结如下:

一、依法执业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依法执业的执行与落实,保障医疗安全,医事法规科加强对全院的依法执业进行检查、督导、落实、反馈、组织学习与落实,要求全年组织2-4次全院性法律法规学习,科室每月学习1-2次,全年定期组织全院性考试,学习内容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母婴保健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药品管理办法》及〈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要求每次学习有记录,加强执业准入管理,根据怀化市中医医院执业准入管理实施细则,要求各科主任严把入关,无执业资格人员必须在执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执业,违反者严格按执业准入管理实施细则进行惩处。为应对上半年医疗纠纷和投诉不断上升的局面,6月至9月组织开展了医德医风教育活动。通过学习,提高了全院职工依法行医的意识,保障了医疗安全,医院医疗纠纷和投诉有了大幅度下降,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也得到了有效提升,至目前为止,今年上半年全院医疗纠纷发生10件,无

医疗事故发生。

二、制度建设: 继续完善各项制度,狠抓落实,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1、定期质量检查:医务科对全院各临床科室进行质量检查,把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制度纳入质量检查内容:(1)首诊医师负责制的管理:检查接诊医师处理病人及时全面、疑难危重病人请示上级医师,他科问题邀请相关会诊情况,三级医师查房、交接班记录、疑难、死亡病例、术前讨论记录本的内容,了解各项制度执行情况。(2)加强前五位住院病种的管理:要求各科上报本科前五位病种并熟悉。(3)督促各科室根据本科专业特点,制定并实施常见病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4)病历书写和病案管理:严格按照《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要求,每周进行二次医疗文书质量督导检查,有效降低了缺陷病历率。为配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0版)的实施,及时组织医务人员进行了学习,并强调临床医务人员在患者出入院、各种检查和手术时做到详细告知的同时,必须将告知内容认真完整的填写在相应的知情告知书中。严格执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把运行病历的检查作为重中之重来检查,对住院病历、病案首页、医嘱单、首次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手术知情同意书、麻醉知情同意书、特殊检查及特殊治疗知情同意书、出院记录等内容作了相应的规定,把严重影响医疗质量,可能造成医疗

纠纷的隐患问题如病历书写及时性,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知情同意书上病人或病人家属的签名、抢救记录及涂改等问题,从医疗环节上堵漏防错,提高甲级病历率,不合格病历按规定处罚。

2、加强三基培训与考核制度的执行与落实 为提高我院的医疗技术水平,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年初拟定了三基培训计划,科室组织学习和全院性业务学习相结合,尽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医务科每年组织2-4次培训学习,进行2次考核,定于6月和12月进行。

三、质量管理初见成效

1、实绩: 今年1-6月,门诊量15582人次,同比增长21.67%,急诊847人次,危重病例抢救31人次,平均留观时间2.8天;出院病人数为6241人次、同比增长10.68%;全院病床工作日为51210天、同比增长30.84%;病床使用率为93.46%,同比增长12.51%;,病床周转次数10.25、同比减少8%;平均住院天数9.87天、同比减少3.01天;手术例数为541例,同比增长8.03%;各种辅助检查和很多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胃镜检查452人次;服务理念改善了,加强医患沟通,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医患矛盾减少,医疗纠纷下降,加强了对患者知情同意权及隐私权的保护工作。

2、医疗质量近半年来,全院总的来说,医疗质量较上 年明显改善,但仍有个别科室主任未认真覆行好核心制度,部分医生意识淡漠所致;病案质量,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及抗菌素使用上有所改善,很多指标明显提高。

3、服务(1)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近半年来,加强医患沟通建设,把医患沟通纳入质量管理范畴,要求医务人员在病人入院后即正式向患者或家属介绍病情,所作检查及治疗手段及本科、本院情况,使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及所住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认真听取病人或家属意见,把可取的意见或建议纳入今后的管理中。(2)找缺陷,抓整改,提高病人满意度 医院狠抓服务缺陷管理,从病人满意度中查找不足,对每条缺陷认真调查,落实及反馈,随时改进服务态度,以实际行动提高病人的满意度。(3)医患矛盾减少,医疗纠纷下降。

四、上半主要存在的缺陷

1、依法执业:部分科室给自己所指导的无执业人员签字不及时,在每月一次的督查或多或少均出现执业准入管理不严格情况。

2、医疗质量:(1)部分科室的医疗文书质量较差:主要表现在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与首次病程记录相同者多),术前讨论记录不规范上,打印病历常有出错现象。(2)抗菌素应用,部分科室未严格掌握指征存在滥用抗菌素情况。(3)门诊病历书写不规范,甚至有个别医师未书写。

五、持续改进措施

1、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强督查力度,严格把好执业准入关,使各级医务人员自觉依法行医,依法执业。

2、加强各类质量管理制度的学习,提高医疗质量,做到诊断有标准,治疗有依据,从而达到减少病人住院时间和费用之目的。

3、继续做好《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0年版)的培训工作,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强化“三基三严”,不断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和执业水平,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4、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构建和谐的新型医患关系

5、做好住院病房搬迁前的统筹安排和协调工作。

墨江县人民医院医务科 2013年7月15日篇四: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总结 2013年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总结

年年初以来,根据医院2013年医疗质量管理委员 2013 会工作计划,拟定了各项工作指标,并逐步落实完成。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将2013年全年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总结如下:

一、依法执业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依法执业的执行与落实,保障医疗安全,医事法规科加强对全院的依法执业进行检查、督导、落实、反馈、组织学习与落实,今年已举办医疗风险防范与医患沟通、传染病法律法规与传染病防治、医疗核心制度、医疗法律法规相关学习,并组织全院性考试,每次学习有记录,加强执业准入管理,根据茂县人民医院执业准入管理实施细则,要求各科主任严把入关,无执业资格人员必须在执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执业,违反者严格按执业准入管理实施细则进行惩处。为应对上半年医疗纠纷和投诉不断上升的局面,8月11日至9月12日组织开展了医疗安全整顿活动。通过学习,提高了全院职工依法行医的意识。全年至今发生医疗纠纷6起,较去年有所上升,和投诉有了大幅度下降,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也得到了有效提升,二、制度建设: 继续完善各项制度,狠抓落实,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1、定期质量检查:医务科对全院各临床科室进行质量检查,把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制度纳入质量检查内容:(1)首诊医师负责制的管理:检查接诊医师处理病人及时全面、疑难危重病人请示上级医师,他科问题邀请相关会诊情况,三级医师查房、交接班记录、疑难、死亡病例、术前讨论记录本的内容,了解各项制度执行情况。(2)加强前五位住院病种的管理:要求各科上报本科前五位病种并熟悉。(3)督促各科室根据本科专业特点,制定并实施常见病诊疗方案,下发14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和3个病种单病种指标。(4)病历书写和病案管理: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要求,每月一次医疗文书质量督导检查,有效降低了缺陷病历率。为配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3版)的实施,及时组织医务人员进行了学习,并强调临床医务人员在患者出入院、各种检查和手术时做到详细告知的同时,必须将告知内容认真完整的填写在相应的知情告知书中。严格执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把运行病历的检查作为重中之重来检查,对住院病历、病案首页、医嘱单、首次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日常病程记录、手术知情同意书、麻醉知情同意书、特殊检查及特殊治疗知情同意书、出院记录等内容作了相应的规定,把严重影响医疗质量,可能造成医疗纠纷的隐患问题如病历书写及时性,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知情同意书上病人或病人家属的签名、抢救记录及涂改等问题,从医疗环节上堵漏防错,提高甲级病历率,不合格病历按规定与绩效挂钩进行处罚。

2、在我院外科及成都363医院协助下,我院及本地区首例脊柱腰1椎体骨折经侧前方入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于今年上半年实施并取得圆满成功。同时我院还开展了多例脊柱骨折经后路椎板减压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效果良好。

3、加强三基培训与考核制度的执行与落实 为提高我院的医疗技术水平,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年初拟定了三基培训计划,从外派人员进修,科室组织学习和全院性业务学习相结合,尽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医务科每年组织2-4次培训学习,进行2次考核,定于6月和12月进行。

三、质量管理初见成效

1、实绩: 今年1-6月,门诊量43423人次,急诊10481人次,危重病例抢救成功率97.84%,出院病人数为4045人次,同比增长15.14%;全院上半年病床工作日为25627天、同比增长11.79%;上半年平均住院天数6.35天、同比增加0.23天;手术例数为3755(上年同期3476)例,同比增长8.03%;各种辅助检查和很多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胃镜检查1426人次,病理检查4142人次,病理细胞学检查898人次;放射检查42816人次,其中ct检查7315人次,阳性数为5689;心电图检查11539人次,b超检查13334人次;临床检验1257401人次,生化检查368865人次;服务理念改善了,加强医患沟通,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医患矛盾减少,医疗纠纷下降,加强了对患者知情同意权及隐私权的保护工作。

2、医疗质量 今年以来,全院医疗质量较上年好转,但仍有不足,通过质量与安全检查发现主要是个别科室主任未认真覆行好核心制度,部分医生意识淡漠所致;病案质量,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及抗菌素使用上有所改善,很多指标明显提高。

3、服务(1)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近半年来,加强医患沟通建设,把医患沟通纳入质量管理范畴,要求医务人员在病人入院后即正式向患者或家属介绍病情,所作检查及治疗手段及本科、本院情况,使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及所住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认真听取病人或家属意见,把可取的意见或建议纳入今后的管理中。(2)找缺陷,抓整改,提高病人满意度 医院狠抓服务缺陷管理,从病人满意度中查找不足,对每条缺陷认真调查,落实及反馈,随时改进服务态度,以实际行动提高病人的满意度。(3)今年上半年全院医疗纠纷发生6件,无医疗事故发生。6起医疗纠纷赔偿金额小于去年同期水平。

四、主要存在的缺陷

1、依法执业:部分科室给自己所指导的无执业人员签字不及时,在每月一次的督查或多或少均出现执业准入管理不严格情况。

2、医疗质量:(1)虽病案质量甲级率>99%,但病历检查工作中仍发现部分科室的医疗文书内涵较差:主要表现在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内涵不足、术前查房对疾病诊断及手术方式选择的依据不足、用药分析不到位、与首次病程记录相同者多),术前讨论记录不规范上,打印病历常有出错、不及时、遗漏现象。(2)抗菌素应用,部分科室未严格掌握指征存在滥用抗菌素情况。(3)对于基本药物使用情况不甚满意;(4)医患沟通不详尽,未能充分交代病情状况、预后、治疗方案及备选治疗方案、预期花费等;(5)门诊登记工作开展不佳;

3、医技科室:(1)检验科有少数临床急需开展的检验项目尚未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技术水平发展;(2)医学影像科室对于影像学检查结果的肯定性不足,影响了临床科室确立诊断、选择治疗方式;(3)病理科冰冻切片、肿瘤病检尚未开展,影响了肿瘤性疾病的诊治工作;(4)内镜室开展肠镜较少,导致相应患者流失。

4、医疗安全:今年医疗纠纷发生6例,已多于去年全年水平,原因为:责任心不足漏诊、医疗技术缺陷、沟通不畅。责任心不足、沟通不畅。

五、持续改进措施

1、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强督查力度,严格把好执业准入关,使各级医务人员自觉依法行医,依法执业。篇五:2012年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中医医院

2012年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2012年我院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新医改政策,以“主动作为创一流”活动为契机,以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为目标,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医疗质量。同时不断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排查医疗安全隐患,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努力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一、医疗质量及安全管理

(一)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强化医疗业务管理 医院建立了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院长是第一责任人。建立了

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的质量保障体系,科主任负责本科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医务科组织实施全面医疗质量管理,指导、监督、检查、考核和评价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定期进行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提出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并建立质量管理目标、指标、计划、措施、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等。医院建立完善了医疗质量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管理,用《诊疗常规》、《临床路径》规范诊疗行为。严格执行每周一次的业务大查房、每月一次的行政大查房和节假日院长、职能科室、科主任巡查制度,及时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年实现医疗业务量:门急诊 人次,同比增长 _%,住院_人次,同比增长_%,床位使用率_%,各类手术_台次,同比增长_%。住院治愈好转率_%,抢救各类危重病人_人次,抢救 1 成功率_%。全年完成部分县级领导干部和部分单位企业职工的体检工作,共计_人次。全县慢性病体检_人次,残疾人体检_人次。

(二)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我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三好一满意”为目标,完善了医疗服务的各项措施,做到安排合理、服务热情、流程顺畅,加强医患沟通,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提高了病人满意度;积极改善就医环境,保持医院整洁有序。扎实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切实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执业行为,夯实基础护理服务,充分调动广大护理工作者的积极性,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三)开展了病历书写质量评比活动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了病历管理。建立考核机制,每月对门诊处方、住院病历进行一次抽查评议活动,加强病历书写考核。住院病历甲级病历率_%,无丙级病历。

(四)强化了医院感染管理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3年版)相关要求,制定了各种应急预案,对口腔科、手术室、急诊科、内镜室和检验科等感染管理重点部门的加强管理和监控。制定了《医院感染管理手册》、《科室医院感染质量自查本》,成立了院感质控委员会,加强院感防控染管理工作,在生物监测、消毒、医疗废物回收、销毁等方面严格落实有关制度,医疗废物处理率为_ %,医院感染率为_%,全年开展现患率_次,实查率为_%,开展生物监测_份,合格率_%,每季度进行院感相关知识培训_次,参学率_%,全年_次院感理论知识考试,合格率_%,全年无大型院内感染发生。2

(五)加强急诊、急救工作

成立了以中医药人员为主的急救队伍,强化医务人员急救基本技能训练,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正确使用各种抢救设备,掌握各种急救技术。加强我院科室间协调能力,以适应复杂情况下应急抢救工作需要。

(六)加强临床输血管理工作 加强输血管理工作,严格执行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医疗用血管理办法》等制度,严格执行输血技术操作规程,掌握输血适应症,科学合理用血,制定实施了控制输血感染方案。全年输血_人次,输血量_毫升,成份输血100%,无违规用血和输血差错事故发生。

(七)加强了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工作

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科室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全面加强了实验室生物安全、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提供了24小时急诊检验服务,满足了临床需要;对开展的临床检验项目进行了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

(八)、传染病管理工作

按相关要求、规定及时上报各类传染病,全年共上报各类传染病_例,死亡病例_例,无漏报、迟报和谎报病例。疫情信息网络运行正常。

(九)加强医师定期考核

按卫生部规定,每两年对医师定期考核一次,对医师建立不良行医行为、污点记录档案,要求医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医德医风。继续教育学分达标。2012年对_名执业医师、助理医师进行考核,全部合格。

(十)临床路径管理

针对医院实际,医务科制定了医院的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规定,并牵头制定了_个试点专业,_个试点病种的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全年进入路径_例,入组率_%,变异_例,退出路径数_例,临床路径例数占全部出院病例数比例_%.平均住院日_天。

(十一)中医药指导工作

在县医学会的协助下,举办了_次全县乡镇卫生院及乡村医生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会,培训乡村医生共计_人,教学_学时,不仅使乡村医生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而且农民群众对于中医药适宜技术也能够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充分享受到“少花钱,治好病”的实惠。

二、护理质量及安全管理

护理工作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护理质量,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确保护理安全为目标。

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通过质量控制阻断和改变某些不良状态,使护理质量始终处于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状态。坚持每月护士长例会;每季度护理质量管理会议;护理不良事件分析讨论专题会;护理、医疗、后勤多部门协调会等,严格按工作计划完成重点工作,总结上月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认真落实护理核心制度,坚持每季度查房和疑难病例讨论工作。继续在住院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活动,住院病人满意度为_%。全年完成业务指标:抢救危重病人_人次,抢救成功率_%,住院病人数_人次,门诊观察病人_人次,静脉输液_ 人次,输血_人次,4 静脉推注_人次,肌肉注射及各类皮试_人次,导尿_人次,口腔护理_人次,洗胃_人次,氧气吸入_人次,超声雾化_人次,手术台次_台次,中医护理(拔火罐、艾灸条、中药外敷、中药熏蒸、功能锻炼、骨折愈合仪、耳穴埋豆、tdp等)_人次。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_%,急救物品完好率_%,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_%,褥疮发生次数为_,病人满意率为_%。

三、后勤及安全管理 以坚持“强化素质、完善管理、物尽其用、服务临床”的原则,保障后勤供应。加强了医疗设备、器械、水、电、车辆、和院内消防设施、通道管理,为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上一篇:小学生阅读教学总结下一篇:小学六班劳动技术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