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ae的起源与发展

2024-09-05

fsae的起源与发展(精选11篇)

1.fsae的起源与发展 篇一

研究性学习报告

464班刘永美

研究课题: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问题的缘起:

文字是记录语言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也是人们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之一。正因为有了文字,人类的知识才能记录下来,正确地传承下去;正因为有了文字,人类的精神文明才能发展;正因为有了文字,科技才能不断进步;正因为有了文字,人类社会活动的痕迹才能被记载,减少了重复的研究等不必要的麻烦。文字记载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使无形的东西在有形的文字的记录下变的清晰而有意义,所以文字的产生,更快的推动了人类的社会文明,更快的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任何媒介都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历程的结晶,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历史。随着时间的延伸,汉字也在改变着,更加的简洁,方便我们的使用。我们作为汉字的使用者,更应该深入了解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汉字。

故,我们小组决定将“汉字的起源与发展”作为研究学习的课题!

研究该题目的意义:

文字在人类历史上是文明与野蛮的分水岭。文字的诞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文字是人类书写语言的符号和跨时间、跨地域交流信息的重要工具。文字记载了人类的知识与社会活动,是一种更精确更易保留的沟通形式。文字的出现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使后世人少走弯路、减少了重复研究。文字对于文明的传承和交流具有深远意义。时间虽无形,却对文字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字能记载岁月、保留时间,而时间可以使文字更加完善、更加通俗易懂。但是,时间也是文字的一个破坏因素,正如大自然风化金字塔,时间也正腐蚀着文字,腐蚀着文字所代表的历史文化。时间总是赋予文字新的含义,新的理解,让有的文字失去了原有的美感与意义,甚至是理解的上的误差,有时甚至造成了对于文化的误解。即使是同样的文字,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们也有着不同的解读,一些语言的精髓也就很难被后世人所理解,所以人们应更重视文字的这种历史力量,更关注它的发展与传承。

研究计划:

该报告的完成方式 ①上网查找资料、②去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③向老师咨询

通过以上几种途径方式查找、归纳、整理,最后总结出该学习报告。该报告中引用的资料、图书: 课内: 语文书 历史书 课外: 《中国通史》 《文史百科》

通过这次研究得出的结论:

汉字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当今世界上年龄最大的文字,也是当今世界上应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是流传到现代的唯一的历史硕果,是文字家族中的最老的寿星。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发展需要历经时间的考验。汉字作为中国人衡量文化精华的标尺,深深融入炎黄子孙的血液之中,自然而然成为了民族精神的图腾。从甲骨文起源,金文的出世,到大篆,小篆的飘逸,再到隶书,行书草书的刚劲,最后到我们如今最为广泛使用的优美的楷书,汉字在这崎岖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它的蜕变,所以,中国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完全可以说得上是一部历史,纪录中华大地兴衰存亡的宝贵见证。

通过这次研究我的收获与感悟:

收获:经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们不但培养了合作,共同学习讨论的能力,查找资料的能力,应对困难的能力,也对文字有了粗略的认识,我学习到了不少有关汉字发展和起源的知识,如汉字的产生、汉字的作用、汉字的造字原理、字形结构等,培养了对文学的兴趣。学知识,就应该在点点滴滴的积累中得以升华与传承。

感悟:中华精神,世代传承。汉字是个奇迹,它的起源又充满了神话一般的色彩,我为中国古代先人的智慧感到赞叹。它是最优美的文字艺术。不必游遍名山大川,不必历数五千年文明,也不必诉穷造纸印刷术,更不必阅尽西厢红楼镜花缘,只需一句汉语,只要一个汉字,或形或声,便能让人感动得眼泪涟涟。经历了多少磨难辛酸,或象形、指事、会意,或形声、转注、假借;经历了多少岁月沧桑,从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到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就是这横竖撇捺折勾点织成的一方方土地啊!我常想,每一个汉字该是怎样的一则故事,该是怎样的一注生命,该是怎样的一缕形音意的精灵!作为炎黄子孙的我,在深感自豪的同时,理应将汉字的博大精深的渊博揽入怀中,植入心田。用心品味汉字的神韵,扎实地掌握汉字的基本功。我会努力把本次探究所感悟的内在价值落实到实际学习生活中去的。

以下是我们整理的资料: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一、汉字的起源

事物的形成一般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汉字也不例外。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六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根据学者研究,它是起源于图画,经长时期演变,才形成文字。

就完全或基本上独立创造的文字来说,从第一批文字的出现到能够完整地记录语言的文字体系的最后形成,总是需要经历一段很长的时间的。还不能完整记录语言的文字可以称为原始文字。汉字是一种独立创造的文字,它无疑是在经历了相当长的原始文字阶段以后,才发展成为完整的文字体系的,所以汉字起源的问题实际上包含了下述两方面的内容:汉字是怎样从最原始的文字逐步发展成为能够完整地记录汉语的文字体系的;汉字这一文字体系的形成过程开始于何时结束于何时。然由于缺乏原始汉字的资料,对这两个问题目前都还无法作出确切的答复。

(一)、关于汉字起源的旧说

关于汉字的起源,自古以来流传多种说法。主要有结绳说、八卦说、图画说、河图洛书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

(二)、跟汉字起源有关的考古资料及其研究情况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近年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汉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见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铸在青铜器上。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不仅表现在字的数量多,材料丰富,还突出地表现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结体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为构字的基础;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对象为构字的基础;取禽兽和家畜类形象为构字的基础;取自然物象为构字的基础。从构形的文化内涵上来考察,这些成熟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对象与当初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相当贴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的特征。同时,这些字形所描写的内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个层面,因而还具有构形来源广泛性的特征。

(三)对汉字形成过程的推测

由于确凿可信的夏代以前的汉字尚未发现,商代前期汉字的资料又很贫乏,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还曾使用过跟所表示的对象没有内在联系的硬性规定的符号,把这种符号用作所有权的标记。原始社会时期使用的甲类符号,显然有很多是属于这种性质的。我们姑且用一个现成的词——“记号”,作为这种符号的专称。那些难以为它们造表意字的词要克服表意字和记号字的局限性所造成的困难,只有一条出路:采用表音的方法。这种由表音的符号和指示字义的符号一起组成的字,就是文字学上所说的形声字,表音部分称为声旁,表意部分称为形旁。

人们为了使文字跟它们所表示的词的联系更为明确,一方面在一些被假借的字上加注形旁,另一方面还在一些表意字上加注音符。形声字起初都是通过在已有的文字上加注指示字义的意符或音符而产生的。就汉字的情况来看,直到它已经成熟之后,这仍然是形声字产生的主要途径。

形声字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文字表达语言的明确性,是文字体系形成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步骤。汉字一定也经历过跟纳西文相类的、把文字跟图画混合在一起使用的原始阶段。不过二者的具体情况肯定会有较大的不同。纳西文主要是用来帮助经师记忆经典的,所以图画的成分很多。原始汉字当然不会长期停滞在这种阶段。

文字排列方式跟语言中的词序不完全相应的现象,在甲骨文里偶尔也能看到。这些都可以看作古汉字曾经经历过把文字跟图画混在一起使用的原始文字阶段的证据在形声字出现之后,原始汉字大概还经过了多方面的改进,才最后发展成为能够完整地记录汉语的文字体系。估计在不断增加新字的同时,至少还需要进行这样一些改进:逐渐摒弃图画式表意手法,简化字形并使之趋于比较固定,使文字的排列逐渐变得与语序完全一致。

对汉字的形成过程目前只能作以上这些很初步的推测。

(四)、对汉字形成时间的推测

由于缺乏资料,对汉字形成过程从何时开始的问题,目前还无法进行认真的讨论,汉字形成过程开始的时间可能在公元前第三千年的中期。我们只能主要根据商代后期汉字的发展水平来推测汉字形成完整体系的时间。

汉字脱离原始文字阶段而形成完整文字体系的时代,应该已经有一段不太短的时间了但是另一方面,在商代后期文字里仍然可以找到一些比较原始的迹象,这些现象在西周以后的汉字里基本上已经绝迹。从这方面看,商代后期距离汉字形成完整文字体系的时代似乎也不会很远。还有学者认为“中国象形文字出于商代后期(盘庚、武丁以后)的卜人集团”。这未免把汉字形成的时间估计得过晚了。

汉字的发展前景:

我们所熟知的汉字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而演变成为今日集艺术、民族文化等 特色为一体的文化产物。在众人眼中,汉字具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每一个中国人也不得不承认,汉字是人类文明,尤其是华夏文明的伟大发明。我们对汉字所结下的深厚情谊是难以言喻的,而我们也深信,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多人使有的一种语言将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世界文化。

2.fsae的起源与发展 篇二

一团扇的起源

1. 团扇风靡至今的原因探析

团扇自诞生伊始就具有轻柔、飘逸的特点, 这也是大家喜爱团扇, 并使团扇流传至今的重要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 团扇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内涵也不断丰富, 并逐步发展成为生活中不可替代的物品。分析团扇盛行的原因, 可以发现, 团扇所具备的非常丰富的文化价值内涵, 以及团扇所具备的华丽表面, 能够行云流水地融合在一起, 给予团扇持有者一种心灵的寄托和依赖, 这就是团扇成为大家闺秀和文人骚客心向往之的根本原因。

2. 团扇起源的传说

第一, 于两汉兴起。从历史考究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在西汉成帝时期, 汉成帝独宠赵飞燕, 嫔妃班婕妤回想起赵飞燕进入宫中之前, 汉成帝对自己的宠爱, 难免会产生寂寥的感觉。班婕妤摇扇时, 每逢秋风起, 都会使用团扇比作自己, 并创作《团扇歌》抒发自己的心情。可以看出, 在这个历史阶段, 团扇与女子之间就开始产生紧密的联系, 也为后续的团扇文化发展和大家闺秀之间解不开的忧怨情结埋下了伏笔, 在文人骚客笔下, 团扇也逐步发展成为红颜薄命、佳人失宠的艺术象征。

第二, 于两晋隋唐逐步演变。在晋朝, 随着三国时期战乱的结束, 士大夫阶层重新成为社会的上流阶层。团扇作为身份的象征之一, 开始重新兴起, 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加入新的文化艺术内涵。在晋朝, 更是有权臣王珉使用团扇与嫂婢传情的故事, 在东窗事发之后, 嫂婢更是创作了《团扇郎歌》作为传情的诗词, 这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名的情歌之一, 时至今日, 该诗词也是象征美好爱情的经典诗词。可以看出, 团扇在文学发展史上, 象征“悲情”和“唯美爱情”的意象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 团扇所具有的文学形象也越来越多, 发展到盛唐时期, 由于社会生产力大幅度发展, 社会的文化发展水平也大幅度提升, 文人骚客的文学创作越来越多。在这样的背景下, 以唐诗为代表的艺术作品开始和团扇结合在一起, 给了团扇新的文学艺术价值。以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团扇歌》为代表, 借助于团扇的外在形象, 抒发宫女年老色衰, 遭君主抛弃的悲惨事实, 并借之婉转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之志。可以看出, 在整个团扇的起源发展阶段, 都是和文学形象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二团扇在两宋发展极盛的背景

1. 团扇在两宋的普及情况

发展到两宋时期, 团扇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所必备的物事之一, 上至皇家贵妃, 下至平民百姓, 都热衷于拥有一把属于自己的团扇。在团扇上使用精妙的刺绣手法, 团扇的艺术价值越来越多, 从事团扇买卖的小商贩也越来越多。从当时的文献记载上可以看出, 在两宋时期, 团扇已经发展成为市场交易的主要产品之一。在我国闻名中外的传世巨著《清明上河图》, 画面中数以百计的人物大部分都手持团扇, 这也是当时团扇发展鼎盛的有力证据。

2. 团扇在两宋盛极的发展背景

团扇之所以在两宋发展极盛, 这和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众所周知, 宋朝的建立者赵匡胤原来是后周王朝的大将军, 赵匡胤是通过“黄袍加身”的历史事件获得皇位的。在这样的背景下, 赵匡胤比其他封建王朝创建者更加懂得有军权者对国家的危害, 因此宋朝特别注重对士大夫阶层的文学意识培养, 试图通过创建辉煌的文化, 让士大夫阶层不再关心国家大权, 以便于保证皇权永固, 这也是团扇能够在宋朝发展极盛的政治背景。

三团扇在两宋发展的艺术形象

1. 团扇在两宋盛行的根本原因

众所周知, 在两宋时期, “词”这一文学形式发展到了顶峰, 以苏轼、辛弃疾、王安石、柳永等为代表的文学大家在我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赫赫有名的词作。尤其是北宋时期以柳永为代表的婉约派, 其文学创作更加贴合音乐文学的概念。在这样的文学背景下, 写在纸上的歌词想要具有更高的艺术表现力, 仅仅凭借文字的表现是单薄无力的, 这就需要道具来配乐装饰。在这样的背景下, 团扇作为深受文人骚客和大家闺秀喜爱的作品, 其轻巧便利、精致柔美的艺术特点, 也深深地契合了婉约派“轻诗词”的艺术表现特点, 借助于宋词的春风, 团扇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盛行起来。

2. 团扇在两宋发展的艺术盛景

在这一历史阶段, 不仅文人骚客摇扇纳凉, 歌女扇舞也是花样繁多, 具有很强的艺术美感, 这些和宋词的艺术文化内涵有着深度的契合。根据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询, 可以看出宋词中描述扇子的词句就有199句, 关于团扇的词句更是占了58句。可以发现, 在宋朝, 文学艺术和团扇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从这个角度进行考虑, 团扇在宋朝的文化历史中占据的地位是不可小觑的, 这也是团扇文化能够发展至今, 源远流长的根源。

3. 团扇在两宋发展的艺术形象

在两宋时期, 随着文人在词中对团扇进行了大量的艺术描写, 团扇文化开始逐步成为中国文学艺术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 扇文化也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之一。从团扇的文学艺术形象来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 团扇的文学艺术形象大部分指的是团扇与大家闺秀之间的联系, 例如《踏莎行》等经典的宋词著作, 都是给团扇赋予了悲情的女子形象。在这一历史阶段, 大部分团扇形象都是依托于女子的形象存在的。例如, 陈师道在诗词中介绍“冰簟流光团扇坠”, 在晏几道的著名诗词《解佩令》中, 也对团扇的文学艺术形象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大词人苏轼在《解佩令》中也对团扇的艺术形象进行了介绍, 依托于这些璀璨的文学巨著, 团扇的文学形象逐步丰满起来。尤其是那些大家闺秀, 青春易逝, 更像是在团扇中传递着唯美的扇意, 逐步超脱于团扇本身的形象, 与文学形象结合在一起, 向世人传递词人一份特定的情感。

在文人骚客眼中, 人生之大悲, 莫过于青春易逝, 在团扇的文学意象中, 团扇往往象征着悲情的故事, 往往让文人骚客产生壮志难酬的感觉, 爱人朋友分离、天涯海角的感觉。在这小小的团扇之中, 就可以将文人骚客和大家闺秀的全部情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如同团扇的扇面题画一样, 具有无限的艺术美感。在进行团扇的文学艺术研究过程中, 总是会让研究者产生无限的感慨, 美人多是孤单, 文人骚客多是郁郁不得志, 在人类心灵的一角, 总是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阵的空虚。这个时候, 轻摇手中的团扇, 会产生心意相通的感觉, 这也是团扇负载了众多文人骚客和大家闺秀的情怀的根本原因。尤其是在秋风袭来时, 更是让文人骚客感叹生命易逝、人生短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 团扇作为物事的一种, 在我国文化历史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基础。与此同时, 由于团扇具有轻柔、飘逸的特点, 受到了无数文人骚客和大家闺秀的喜爱, 随着历史文明的发展, 团扇所具有的文化艺术内涵也不断地丰富, 和中华民族的璀璨文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团扇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团扇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文人骚客的文学情怀有着紧密的联系, 团扇的文学价值内涵不断地发展, 并在两宋时期达到了顶峰, 艺术价值也达到了顶峰。这也是本文所进行的团扇的起源与发展研究的重心所在——其起源于生活, 盛行于艺术。

参考文献

[1]黄可人.工艺团扇的传承与创新[J].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4 (1)

[2]李超德.缂丝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的几点体会——以书画缂丝团扇设计与制作为例[J].装饰, 2014 (5)

[3]冯文华.宋代团扇文化与小品画的扇面形制[J].艺术百家, 2013 (Z1)

[4]梁素.宋词中的“扇”意象及其内涵与情感基调[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2006 (4)

3.冻酒的起源与发展 篇三

晋代张华在《博物志》中记载:“西域有葡萄酒,积年不败。彼俗云:可至十年,饮之醉弥月(日)乃解”。由于这种酒浓度大,而且耐久存,所以有人推测是蒸馏酒,从而提出蒸馏酒源于西域之说。然而这并非蒸馏酒,而是冻酒。

《梁四公记》中记载:梁武帝大同年间(535~547年),“高昌国遣使献方物,……干蒲桃,刺蜜,冻酒,……帝使杰公建之,谓曰:“……冻酒非入谷所冻者,又以高宁酒和之。……酒是入谷冻成者终年不坏,今臭其气酸。高宁酒滑而色浅,故云然。”由此可见,《博物志》中所记载的西域葡萄酒应是高昌冻酒,是在风谷中冻成的。风谷是高山中的岩洞,洞内温度很低,甚至在夏季温度也在0℃以下(在河北省,山民把这种岩洞叫做“风口”,用以保存鲜果)。葡萄酒在风谷中经过冷冻而提高了质量并不是发生了化学反应,而是使部分水结冰,同时也除掉了若干杂质,余下的未冻结的酒浓度就提高了。

水的凝固点是0 ℃,乙醇的凝固点是-114.5 ℃。酒主要是水和醇的混合物。一般葡萄酒酿成时,乙醇浓度最多不过10 %左右。在-5 ℃以上时,酒中不会结冰。但在-5 ℃以下时,酒开始结出冰来,随之酒中乙醇浓度提高。假若在-30 ℃时冻酒,则余下未冻的酒中乙醇浓度理论上可提高到30 %。将来冻结的酒倾倒出来就是高浓度的“冻酒”了。在冻酒过程中,某些固定杂质以及某些酸类,都可能随冰冻结而除掉,这就使酒不易变质或长期保存。

冻酒的发明是偶然的,最初仅是为了防止葡萄酒变质,而储存在寒冷的风谷中,葡萄酒冻出冰来,经过品尝而发明了冻酒。随着葡萄的东传,酿造葡萄酒的技术也在东传,而冻酒也在东传。唐代《国史补》中记载:“酒则有郢州之富水,乌程之若下,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河东之干和葡萄……”其中富平在今宁夏吴忠西南,“石冻春”应为一种冻酒,并在当时已成为全国名酒之一了。到了元末明初,叶子奇在《草木子》中记载:“每岁于冀宁等路造葡萄酒。八月至大行山中,辩其真伪。真者不冰,倾之即流注。伪者杂水即冰凌而腹坚矣。其久藏者,中有一块,虽极寒,其余皆冰而此不冰。盖葡萄酒之精液也。饮之令人透液而死。”这说明当时已利用凝固点降低来鉴别酒和浓度优劣。其中指出在极寒时会得到葡萄酒的精液。据分析,在-40 ℃时,理论上可以得到含乙醇53 %的酒,在-50 ℃时,理论上可以得到含乙醇70 %的酒,而这些酒中又溶解较多的杂醇酯类,当然这种“精液”饮后会致人于死地。

最有趣的是清人梁章钜,他利用冷冻法来处理搀水酒。他说:“酒之搀水,可以法分之……只须严冬日将酒坛用薄纸封好,夜中露天度之,次早将坛打开,其上必结薄冰一层,将冰去尽,则所存尽酒矣。余官京师时,每夜辄用大碗将此法施之,则次日所饮,无非醇酒也。”

4.司法警察的起源与发展 篇四

清政府时期:

司法警察是警察的一种,专指执行司法职能的警察。在我国,司法警察最早出现在清朝末年,北洋政府成立后设立一直未有改变。清政府在改革司法制度方面还是做了贡献的。特别是康熙年间,有很多的清规被人们所接受,人们都很有秩序地生活着。实际上我国出现法律最早的是在唐朝,唐朝有一部法律叫《唐律》,但法律制订出来以后,人们不太好懂,最后又搞了解释叫《疏仪》,这时才被人们所接受,把唐朝治理的很好,周围国家都来唐朝学习,形成了中华法系。清朝末年法律较健全,用10年的时间,制订了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等,初步形成了那个时期的法律体系。

清朝末年的司法警察是设置在检察厅内的,当时的清政府改革司法制度怎么改的呢?一是改刑部为法部,掌握全国的司法行政大权;二是改大理寺为大理院,大理院设两个厅〈审判厅、检察厅〉,检察厅的职责就是对刑事案件实行侦查、提起公诉,充当民事案件的诉讼当事人和公诉代理人,监督判决的执行。司法警察就是为了适应检察职能的需要而设置的。宣统二年也就是1910年,经法部奏定发布了《检察厅调度司法警察章程》,这是最早的一部司法警察章程,这个章程规定各级检察官享有调度司法警察之权。司法警察的职责是:在检察官的调度下,实施对犯罪的侦查。主要承担逮捕人犯、搜查证据、押送人犯、取保传人、检验尸伤、接受呈词等任务。当时调度司法警察是凭指挥证,没有指挥证你不能调度司法警察,要是滥用指挥证,要按照滥用职权论处。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这个时期司法警察是为协助检察官办理案件而设置的特殊警种,其人员有专职与兼职之分。专职司法警察由检察官统一调度,专为办案而设。兼职司法警察即没有固定的编制,也没有服装,只是临时受检察官的调度来完成司法业务,但不能办案。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个时期无论是工农民主政权还是抗日民主政权、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政权,都建有革命的司法机关,并设有执行司法职能的公安警务人员。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民司法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司法警察作为特殊警种分设于各级人民检察院之中。

依据《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 第二条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的警种之一。第三条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任务是通过行使职权,预防、制止和惩治妨碍审判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审判秩序,保障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七条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职责:(一)警卫法庭,维护审判秩序;(二)值庭时负责传带证人、鉴定人,传递证据材料;(三)送达法律文书;(四)执行传唤、拘传、拘留;(五)提解、押送、看管被告人或者罪犯;(六)参与对判决、裁定的财产查封、扣押、冻结或没收活动;(七)执行死刑;(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第八条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在法官的指令下履行职责。

法院司法警察也就是俗称的法警,是法院内设立的特殊警种。在社会上,法警不像一般警察那么为人熟悉,事实上他们贯穿每个案件的始终,从犯人的追捕,到犯人的押解、看管、送审,甚至器械的管理。正因为他们与犯人接触很多,所以特别需要铁面无私、秉公执法的正气。工作内容编辑

做好刑事审判的被告人押解工作,根据审判工作的需要按时将被告人提押到指定的地点; 负责押解、值庭、看管人犯,负责出入刑事审判庭人员的安全检查,依据法律以及审判长的指示,维护法庭秩序,并进行值庭做好法庭的警卫,确保庭审活动中审判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性;

根据庭审工作需要,传唤证人、出示作案证据;

执行院领导签发的拘留、拘传、逮捕人犯的决定和其他强制措施;

在诉讼活动中,及时、准确送达有关法律文书,通过调警程序参加本院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工作;在执行现场协助执行法官,维护执行现场秩序,配合执行法官指示完成执行任务; 正确使用、保管配备的枪支、弹药、械具和交通工具; 负责审判机关的安全保卫工作,对出入审判大楼人员的人身进行安全检查,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司法警察工作职责:

1、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种之一。

2、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任务是通过行使职权,预防、制止和惩治妨碍审判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审判秩序,保障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

3、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职责:(1)警卫法庭,维护审判秩序;

(2)值庭时负责传带证人、鉴定人,传递证据材料;(3)送达法律文书;

(4)执行传唤、拘传、拘留;

(5)提解、押送、看管被告人或者罪犯;

(6)参与对判决、裁定的财产查封、扣押、冻结或没收活动;(7)执行死刑;

(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4、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在履行职责时,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手段;根据需要可以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警械;使用警械不能制止或者不使用武器制止可能发生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武器。

5、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和警械,由公安部统一监制,最高人民法院会同公安部管理,其他个人和组织不得非法制造、贩卖。

6、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警衔标志、臂章、警号、警官证、制式服装、警械为司法警察专用,其他个人和组织不得持有和使用。

职业要求编辑

教育培训:

大专学历公安学等相关专业,接受过专业培训。工作经验:

从事该职业需要具备一定的实习经验。

发展路径编辑

5.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 篇五

大纲

一、概述 1.太极 2.拳与太极拳 3.太极拳的来源 4.太极拳的社会价值

二、太极拳的起源和流派 1.太极拳的起源 2.太极拳的流派

三、太极拳的推广和普及 1.太极拳的推广 2.太极拳的普及

四、太极拳的现状 1.民间老龄化严重

2.比赛化、体操化、舞蹈化 3.动作缺少对科学理论依据的验证

知识点汇总

概念: C01:太极 原理和观点:

K01:太极拳是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道家导引、吐纳,综合地创造一套有阴阳性质、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的一种拳术,古人称为“太极拳”。太极拳来源于易、道、医、武四个方面。太极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世界第一的有氧健康运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润滑剂。

K02:现传各式太极拳,出自陈式太极拳。太极拳的流派还有杨式、吴式、武式、和式、孙式等。

K03:在太极拳成为武术竞赛项目的同时,太极拳广泛地进入全民健身活动,而且正被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采用为健身锻炼项目。

K04:太极拳的现状:民间老龄化严重;比赛化、体操化、舞蹈化;动作缺少对科学理论依据的验证。

正文

一、概述 1.太极(1)太极出处

“太极”一词最早出自于《易传·系辞上》,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2)太极含义

“太”有“至”的意思;“极”有“极限”之义;“太极”就是至于极限,无有相匹之意。意为宇宙万物的起源。

(3)太极图

太极(白上黑下 顺时针方向)从太极图可以得出结论:

太极图这个圆圈:就是代表的一,代表的宇宙,代表的无极。

图象的黑白二色:代表阴阳两方,天地两部。黑白两方的界限,就是划分天地阴阳界的人部。

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 黑方白点:表示阴中有阳。(4)文化价值

“太极”是一个哲学概念,意为派生万物的本源。是华夏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影响了儒家、道家等中华文化各个流派。

2.拳与太极拳(1)拳

“拳”者,技击之术也。拳就是一种用于技击的技术,不能用于技击,就不能称之为拳。拳有内家拳和外家拳之分。拳是一种载体,可以去承载不同的思想、文化,而演变成独具特色的拳种。

(2)太极拳

太极拳是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道家导引、吐纳,综合地创造一套有阴阳性质、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的一种拳术,古人称为“太极拳”。简单地说,太极拳就是把“太极”的阴阳之理,融到“拳”里的每个招式里面,而成为太极拳。

(3)时代性

时代不同和社会主流思想不同,对“拳”也赋予了不同的时代意义和社会要求。

3.太极拳的来源(1)易

阴阳——太极拳就是把太极的阴阳之理,融入到拳里的每个动作里面。(2)道

修心——人生无处不太极,强调在不平衡中找到平衡点。(3)医

养生——太极拳是人体的运动,每一个动作都要吻合人体骨骼最佳受力状态,保证经络畅通。

(4)武

技击——太极拳是相互矛盾而统一的运动,强调节节贯穿、不丢不顶、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

4.太极拳的社会价值

(1)太极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气功引导术的完美结合,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太极拳是最能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武术拳种,也是最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2)太极拳是世界第一的有氧健康运动

迄今为止,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约1.5亿人在习练太极拳。太极拳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有氧健康运动。

(3)太极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润滑剂

太极拳富含丰富的哲学内涵,倡导以柔克刚,不丢不顶等原则,蕴含对立统一、辩证包容的理念。边体悟,边心悟。可以达到身心双修,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平衡。坚持练拳,可以影响习练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润滑剂。

二、太极拳的起源和流派 1.太极拳的起源

其中关于太极拳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

(1)唐朝(公元618~907年)许宣平

许宣平,新安歙(xi)县(现安徽境内)人。许宣平的太极拳功名曰“三世七”,据言因以三十七式而取名。此拳又称长拳。因为这套拳打法不分何式为先,何式为后。只要将每式学会,打起来可以相继不断,绵绵不绝。

(2)宋朝(公元960~1278年)张三峰

在《王征南墓志铭》中,黄宗羲说,内家拳“盖起于宋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

(3)明朝(公元1368~1644年)张三丰

张三丰为元末明初著名道士。据张三丰自述,他曾任中山博陵县(今河北定县境)令,后弃官出家为全真道士。曾游武当山,预言武当山异日必大兴。张三丰与其徒在武当山披荆斩棘,创草庐以修道。在修道炼丹过程中,观察蛇雀之争,探索龟鹤长寿之秘,由此创编了太极拳。不久又离武当山云游四方。

(4)明朝(公元1644~1911年)王宗岳

王宗岳是明朝万历人,内家拳名家。一位在太极拳传承史上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所著《太极拳谱》中之《太极拳论》,被视为太极拳经典理论。

(5)现传各式太极拳,出自陈式太极拳

现在多数拳家以“现传各式太极拳,出自陈式太极拳”之说为本。武术史研究者唐豪在实地考察了河南温县,并查阅了县志和《陈氏家谱》等后,得出结论:追根溯源,太极拳的发祥之地在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王廷就是太极拳的创造者。

2.太极拳的流派(1)陈式

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的老拳师陈王廷初创太极拳,世代相传。陈氏14世的陈长兴,在祖传太极拳的基础上再树里程碑。他将陈王廷编的一至五路太极拳由博归约,精炼归纳,创造性地形成完整套路,成陈式太极拳,又分老架和新架两种。陈长兴之曾孙陈发科(1887~1957年)于1928年去北京传拳,成为陈式太极拳的中兴者并确立了陈式太极拳的地位。

(2)杨式

杨露禅,河北永年人,从学于陈家沟陈长兴,并与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发展了“杨式太极拳”。

(3)吴式

满族人全佑,清末河北大兴人,初从杨露禅学太极拳大架子,后拜杨露禅次子杨班候(1837~1892年)为师学杨氏小架太极拳,以善于柔化著名。经全佑之子吴鉴泉进一步修润,定型为吴式太极拳。

(4)武式

武禹襄,清末河北永年人,从杨露禅学陈式太极拳。后又从陈青萍学习新架太极拳,又严格按《太极拳论》参悟太极拳,于是以练拳心得归纳锻炼要领为《身法十要》。从而创造了武式太极拳,经李亦畬(1832~1892年)进一步完善,最终定型为武式太极拳。

(5)和式

和式太极拳,始创于清末河南温县赵堡镇太极拳名家和兆元,因地域亦被称为赵堡太极拳。和式太极拳除具有一般太极拳的要点外,在理论、技术技法、强身养生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

和式太极拳特点:处处走圆,自然圆活。(6)孙式

孙禄堂,清末河北完县人,擅长形意拳和八卦拳。后又从师郝为真学习武式太极拳,之后参合八卦、形意、太极三家拳术的精义,融合一体而创“孙式太极拳”。

三、太极拳的推广和普及 1.太极拳的推广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民族武术遗产的研究、整理和推广,把太极拳作为重点武术项目来推行,并广泛应用于医疗体育方面。1956年,国家体委组织太极拳专家编制简化太极拳,也叫24式太极拳。1957年,整理出88式太极拳。1979年编成“48式简化太极拳”。

为适应竞赛需要,1989年,国家体委组织专家创编了陈式、杨式、吴式、孙式和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以及用于全国武术锦标赛的42式太极拳和42式太极剑竞赛套路。从1986年起,正式举办每年一届的全国太极拳、剑、推手比赛。国际武术联合会1990年成立后,翌年举办首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将太极拳设为比赛项目之一。

2.太极拳的普及

在太极拳成为武术竞赛项目的同时,太极拳广泛地进入全民健身活动,而且正被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采用为健身锻炼项目。

现在,太极拳已传播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日本早在十多年前已有太极拳传习者逾百万。日本武术太极拳联盟成立后,其注册会员已达1000万人,其中大多数参与太极拳传习。

四、太极拳的现状 1.民间老龄化严重

(1)缺少标准化的教学体系:由于国家对太极拳的普及和推广,使得很多人练太极拳。但是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许多年轻人和社会精英都不喜欢去公园练习,以及年轻人对外来文化的崇拜高于传统文化的学习。现代年轻人练习跆拳道、瑜伽的特别多,对传统文化不够重视,导致了太极拳好像是老年人的专利。无法真正实现商业化,只能在公园进行锻炼和传播,成为老人锻炼的专利。

(2)缺少场馆化的运营模式:缺少适合青少年锻炼的专业场地和教学方法,使得青少年市场没有真正打开。

2.比赛化、体操化、舞蹈化

(1)国内现行太极拳比赛的规则和标准,是长拳和体操的标准。讲究的是动作难度的系数和动作的漂亮程度,而真正缺少太极拳的内涵。太极拳比赛中拿到冠军,不等于就是真正的太极拳冠军。(2)比赛化(强调:规则和观赏)、体操化(追求:难度系数)、舞蹈化(强调:动作漂亮)。

3.动作缺少对科学理论依据的验证

(1)缺少准确性,没有完整的标准体系,导致“十位大师,十种拳架”的现状。太极拳老师对拳的理解都是一知半解,往往把结果当成是过程来练,用过程当结果去比。

把结果当过程练:比如说:“用意导气”它其实是一个结果而不是一个过程。意是一种信息,如果用意去导气,气会跟着意走。前提是气从哪里来,通过特定的结果首先产生内气才可以用意去导气。在练习的过程中首先就用意导气,往往导致身体的亏空。

把过程当结果比:例如“太极推手”它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散手,太极推手也绝对不是摔跤、磐手等项目,不适合用于比赛,是太极拳学习中用来检验太极拳架是否准确的一种方法。推手是用来训练“知彼”的功夫。

(2)检验的模式:例如“不丢不顶”,怎样检验“不丢不顶”呢?我们要求在你练拳的过程中,让对方推你在使不出力的情况下完成结果。如果在对方使出力的情况下完成动作可能就是顶。为了不让对方出不了力,自己完不成动作而对方把你推出去了这个就叫丢。检验动作的训练是一种“不丢不顶”的方法。让对方推着你做动作其实也是太极推手一种简化的方法。

6.端午节赛龙舟的起源与发展 篇六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拓展阅读:端午节送礼支招

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转眼间,端午佳节又要到了,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端午节在人们的心中一向有很高的位置,自实行小长假以来,端午节送礼也逐渐流行。

端午市场:礼品扫描

对端午的热情,以及和中秋节相比,端午节节日礼品的供应还并不是特别丰富。我们在为商务馈赠和员工福利选购礼品时,大概有以下四类的选择。

第一类是五芳斋、稻香村、好利来等大众品牌推出的常规粽子礼盒。价位在50—300元之间,里面基本上都是各种口味的粽子,或者是加上一些咸鸭蛋,包装上比较中规中距,主要通过粽子的馅料和口味区分。

第二类是中国大饭店等酒店和高档餐饮推出的天价粽子礼盒。由于有高端酒店作品牌背书,粽子口味比较高档,再搭赠茅台等硬通货,比起大众品牌粽子礼盒显得尊贵,适合高层次的商务赠送。例如去年南京有一家五酒店推出的“情思的端午礼篮”,售价1989元,里面有8只粽子、4只鸭蛋、2瓶XO酱、2瓶燕窝、1只盐水鸭再加1瓶红酒。这类别的产品价位在300—3000元之间,主要通过搭赠的硬通货来区分,严格来说,粽子本身在礼盒里面价值不大,主要卖的是里面搭赠的产品。

第三类是具有端午文化特色和乡土情感的礼盒。礼盒里面有粽子,但又不仅仅是粽子,还有一些和端午风俗相关的钟馗剪纸、中药香囊、雄黄酒等配件。和天价粽子礼盒相比,这个类别的礼品既有文化品味,又比较低调含蓄,传递的是一份乡土情感。

7.浅谈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篇七

1 武术起源的再认识

1.1 生产劳动说

“武术起源于生产劳动”[1],这是国家规定教材中最常见的观点。武术是原始先祖在同自然界特别是同禽兽作斗争时,生产或生活经验的积累。而后再把这种经验以教育手段传授给后世,这种经验便是武术。如:现代武术中的软器械流星锤、绳镖等就极有可能是原始先祖为了远距离进攻禽兽用藤索或树根的一端系上石块而成的抛投器演变而来。[2]

1.2 军事起源说

持武术军事起源说观点的学者也不在少数。他们认为,首先,军事士兵训练和战斗中运用的“兵技巧”和武术的“攻防技能”惊人的相似。如:军事中剑的格、击、刺、挂、抹、撩、斩与武术中的剑法就极为相似。军事中矛盾技法讲究盾挡矛刺、矛盾配合,武术技术中也是如此。其次,武术大量借用兵法知识。如:《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武术中则被视为作战敌我双方交手前的先决条件。最后,武术经籍中大部分是兵书。如:戚继光的《纪效新书》讲的则是军事内容[3]。

1.3 原始巫风、图腾说

该说认为武术起源于原始先祖的巫术、巫风和图腾崇拜。如蚩尤的“角抵戏”,传说蚩尤部落以牛为部落的象征物,发明了带有双角的牛头盔,进而发展成为今天的相扑和中国跤。再如原始先祖为了风调雨顺而用木制剑器进行祭天,发展到今天则成为剑舞。

2 中国武术的文化特征

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表现形式,一方面跟中国的古典哲学、政治伦理、军事思、文化艺术、医学理论、社会习俗等等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共同组成绚烂多姿的中国文化整体;另一方面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2.1 哲理性

中国武术是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它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因此哲理性很强。“天人合一”的观念是道家哲学本体论的一种表现。认为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人应顺乎自然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首先,武术练功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训练,讲究“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内外合一,形神兼备”。而且,在练习过程中还讲求把人放到自然中去,把人的运动同周围环境密切联系起来。武术练功要求按不同的季节、时辰等,根据自然界和人体机能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练功的目的。

2.2 技击性

武术核心是技击性。武术的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竞技表演功能、教育功能等,都是通过以技击性为运作设计原则形成的各外攻防技术动作来实现的。如太极拳以、捋、挤、按、采、挒、肘、靠为主要攻法;形意拳以推、托、带、领、搬、拦、锁、扣为八法。武术具有攻防技击的特征而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从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来看,武术有技击和套路两种表现形式。技击为散手和推手等对抗性项目,着重实用,有明显的攻防技击特点;套路则讲究表演艺术效果,追求美感,但都仍是以体现武术的根本特征技击性为目的,力求表现逼真的攻防动作,给人技击含意的感受。

2.3 健身性

人们从事武术练习,一般来说,是把健身、技击实用等作为主要目的。中国武术是一种身体运动形式,属于人体科学的一部分,而中国的人体科学是分立在传统医学———中医学的基础之上。中国武术传统练功的理论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说、经络学说、脏象学说等基本理论为生理学依据的。中医理论认为,人之一身,“惟精气神”为三宝。精气神三者是相互联系的,“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精生于气、气化于精,精化于气,气化于神”(林佩琴《类证治裁》)。武术练功不仅重视内在的“精气神”的锻炼,而且还强调以内形于外。重在外在的攻防技击技术运作的演练,因而收到内外兼修,强身健体的健身效果。

3 中国武术对世界体育文化的影响

在漫长的历史中,武术作为一种体育教育现象和高雅的文化现象存在并发展,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受到国内各族人民的喜爱,而且还对世界体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1 一些国家的武术源自中国或受中国武术的影响

3.1.1 柔道

据一些中、日学者考证,中国武术直接影响了日本柔道的形成。19世纪末,日本人嘉纳治五郎吸收各式术派长处,经加工整理,并不断改进,创立柔道。现已普及世界各国,并被列为奥运会项目。

3.1.2 空手道

空手道源于中国唐代传至冲绳县(琉球),称为唐手。自1922年5月冲绳“唐手”会长船越义珍先生,赴上京各省主办的体育展览会上表演“唐手”以来,唐手在日本迅速普及。自1935年船越义珍及相关人士认为“唐手”名称中国化,改称“空手道”。可见,日本的空手道是源自中国。

3.1.3 泰拳

泰拳是泰国的国技,泰拳主要是受中国古代技击术的影响,源自中国。泰国人的祖先,大部来自我国云南省西南的傣族。中国武术早就随着其他文化传到暹罗。经过泰国几代人的筛选、提炼、融化而成今日独具一格的泰拳,不难看到,泰拳中的肘技、腿技和膝技等主要技击招式与中国武术完全相同或十分相似,这也许可以证明泰拳是源自中国、深受中国武术的影响。

3.1.4 截拳道

美籍华人李小龙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创编了截拳道而蜚声国际武坛,李小龙之所以能创造截拳道,是因为他长期受到中国武术文化的熏陶。他从小酷爱武术,6岁便开始学习太极拳,后来又学精武门的截拳。他依照中国武术的拳理,根据咏春拳的手法和训练方法、戳脚拳中的腿法并吸取了西方拳击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武术特长,从而揉合中外武术的精粹,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击理论和技击风格,创立了一种具有完整体系的新技击术———截拳道。

3.2 中华武术深刻的哲理对西方健身观念的影响

武术之所以具有独特的魅力,不仅因为它内容丰富,体用兼备,而且还在于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想。许多外国朋友不仅积极研习武术特有的精湛技术,而且积极追求和理解武术丰富的哲学文化内涵。美国学者弗里乔夫·卡普拉在其名著《转折点》中写道:“由于东方哲学和宗教传统总是倾向于把精神和身体看作一个整体,因而东方发展出大量的从身体方面来解决意识的技术是不足为奇的。这种沉思的方法对治疗的意义在西方正逐渐被认识到,许多西方治疗家正把东方的身体作用技术,例如瑜珈、太极和合气道结合进他们的治疗中。”由此可见,武术中的哲学思想,现在被西方人士逐渐认识,并正发生着越来越深的影响。

3.3 中华武术丰富了世界体育的美学观念

武术的美,历史上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古代就有“武舞”的娱乐表演。武术美包含功架造型、攻防技击和手眼法步以及节奏、速度、力度等方面。其中功架造型直接产生技艺形式之美,攻防技击是武术特有的内涵,武术之美寓于攻防技击之中;眼神具有生气和活力,它对武术之美就起着画龙点睛的功效。武术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丰富了世界体育的美内容,给世界人民提供高尚的美的享受。

3.4 中国武术对世界医疗保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中国武术能起到强身壮体、祛病延年的作用,受到很多国家的欢迎。据日本医学家古信夫的研究证明,太极拳具有精神和肉体的双重医药效果,对高血压和肥胖病特别有效。此外,武术中的各种拳术和各种办法,也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例如:形意拳崩、炮、横、劈、钻五拳,相应与五行相配,练此五拳时也可相应收到练肝、心、脾、肺、肾的效果;八卦掌的拳理均强调站桩及行拳时要“五趾抓地”,有促进经脉内气通畅的功效;近年来流行的经络点穴疗法和气功点穴疗法亦收到奇妙的疗效。

4 奥林匹克文化与武术文化融合是必然趋势

4.1 文化融合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文化是一个融合继承与更新,保全与创造于一体的动态的发展运动过程,”[4]纵观整个人类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多种异质文化互相遭遇发生冲突是必然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如果不与较高的不同的文化接触,便易走入衰落,但如果它们能在相互刺激、相互借鉴、相互交流中创造出另一种新的文化,便可推动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儒家思想认为“道”可并行不悖,21世纪世界文明发展也将遵循这一规律,其基本格局仍然是在多元的冲突中走向融合,且融合是其总趋势。由此可见,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融合。

4.2 融合是奥林匹克文化与武术文化发展的需要

奥林匹克已是被现代化了的产物,但缺乏真正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武术的振兴正处在更替时期,但缺乏适应现代化的体制,而奥林匹克文化与武术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的发展要求必然走向融合。中华武术文化融入奥林匹克文化,将丰富奥林匹克文化,促进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交流融合,使奥林匹克文化真正成为跨文化、跨民族、跨国度的世界性文化体系。

4.3 奥林匹克文化与武术文化融合的现实意义

4.3.1 促进世界体育文化交流,提升体育文化地位和影响

由于社会前进的背景不同,东西方体育文化过去发展如同两条平行线各自向前延伸,互不交叉,没有互动作用和相互影响,所以在古代体育文化演进的过程中,东西方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现代体育具有广泛的文化作用,使现代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发展具有其相似性。作为异质文化,尽管奥林匹克文化是当今主流的强势的国际体育文化,武术文化与其相比还只能是一种弱势体育文化,但它并没有在奥林匹克为主导的文化冲击下被同化,而是在奥林匹克的刺激下和与其在相互交流中产生了融合,并在融合中得到了更深入的发展,也对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自成一体,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国体育文化的象征,在世界体育文化格局中独树一帜,已引起世界各民族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可见它在体育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在对奥林匹克运动做出贡献上,能促成奥林匹克文化的壮大,能促进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从而把地域的演进为世界的,把民族的演进为人类的。

4.3.2 扩大体育健身健心的作用,完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奥林匹克文化与武术文化的融合,将会使两种文化的共同目标更加发扬光大。在奥林匹克的圣火下,参加体育竞技不仅是身体的健康与娱乐,更重要的是通过竞技使人的精神、道德、思想及意志品质得到全面的提高,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武术文化实质反映出的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它强调人是社会的人,重视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武德教育中通过“武以德立,德为技先”,“谦和含蓄”等来规范人的行为,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最终使人成为“德技兼备”的完善的社会人。在奥林匹克运动中,人们得到的不仅是发达的肌肉、匀称的肢体、机敏的头脑,还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社会公德。通过各种文化形式与体育运动的结合,不仅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兴趣,同时还可以提高竞技运动的层次,以保证人的身心均衡发展。武术,自始至终在以教育的形式把肉体和精神结合起来,追求完整而全面发展的人,而奥林匹克的追求,正如萨马兰奇所说的:“奥林匹克主义是超越竞技运动的,特别是在最广泛。最完全的意义上来讲,它是不能与教育分离的,它将使身体活动、艺术和精神融为一体而趋向于一个完整的人。”[5]

4.3.3 传播和平与文明的种子,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

武术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融合,必将赋予体育与竞技以某种更伟大、深刻、崇高的意义与价值。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团结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和平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武术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融合对促进世界人民的和平与团结、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5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武术具有哲理性,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等文化特征并与世界体育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它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大众体育、哲学、美学、医学、语言、文化艺术等世界体育文化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已逐步形成独立的、庞大的文化体系———武术文化。事实证明,武术是最能适应人类发展趋势的,从而也容易成为世界人民热烈追求的未来体育文化。武术推向世界的先决条件已经具备,武术走向国际化已成为发展趋势。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体育项目,在学校文化教育中有着较强的价值功能,已受到国人乃至世界其他民族的接受和认同,正在融入世界体育文化发展之中,但是在当代学校武术文化传播中应客观评价其特征,加强其传承,促进武术运动的本土化教育,并把武术作为我国民族体育国际化的一个切入点,推动武术运动的国际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编写组.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18.

[2]史文锋.浅谈习武者“为仁”、“重义”的武德修养[J].科技信息,2009(14).

[3]戚继光.纪效新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6:42-74,111-165.

[4]马明达.武学探真[M].台北:逸文出版有限公司,2003:49,52.

8.喷火器的起源与发展 篇八

以火作为进攻武器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年代,并且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在燃烧战斗部的设计上,使装有燃烧剂的燃烧弹药能以发射其他类弹药的同种武器发射出去,如燃烧航空炸弹、燃烧火箭弹等。另一个方向是设计专用的发射燃烧剂的武器,如火焰喷射器。具有现代意义的火焰喷射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展起来的。

喷火器的发展

背囊式火焰喷射器(即轻喷火器)是于1898年发明的,此后一些国家(如法国和意大利)装备了轻喷火器,不过直到1915年6月德国才首先把轻喷火器用于战争。喷火器的应用引起了各国的注意,并纷纷仿效研制。5个月后,俄国试制的喷火器投入战场。当时喷火器所用的喷火油料为非稠化油料,即由汽油与柴油或煤油混合而成,喷射时火柱松散,油料燃烧猛烈,时间短,射程较近。20世纪30年代,德国、英国、苏联、法国、日本、加拿大等国都先后制造了使用油料、油瓶、喷枪等各种不同形式的喷火器。有些国家还发展了重型喷火器,如地雷式喷火器、机械化喷火器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喷火器提供了更多的试验和使用机会,喷火器也得到进一步发展,这包括油料的改进、喷枪的设计,油瓶和点火具的改革等。特别是美国于1942年初发明的凝固汽油,大大提高了喷火器的使用性能,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就生产了近4万具喷火器。

美军喷火器

美国军队便携式喷火器的发展经历了M1型、M2-2型、M2A1-7型、 M8型、M9-7型和M9E1-7型。美军于1941年装备第一批M1型喷火器,于 1944年装备M2-2型喷火器。M2A1-7型喷火器和M8型喷火器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曾广泛使用。

M2A1-7型喷火器采用钢架结构和钢制油瓶,质量较大,不利于行军作战,为此美军对其进行改进,采用铝架在发展轻喷火器的同时,还发展装备了车载式喷火器,如M67A1式车载喷火器,它是由M7A1-6式喷火器装在M48A2式中型坦克上而成,是一种高速机动的近距离支援武器。但由于该车载喷火器将M48A2式中型坦克的主炮换装成M7A1-6式喷火器,削弱了坦克的远距离作战能力,因此美军又研制装备了M132A1式自行喷火器,它是在M113A1式装甲人员输送车上装一具M10-8式喷火器而成,用于攻击坚固阵地,如洞穴、地下室等工事内的有生力量,或焚毁军用物资。

苏联喷火器

1916年俄国第一代“T"型轻喷火器装备军队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这种喷火器借助压缩气体喷射,因没有减压阀,在喷射过程中随压力变化,喷射距离缩短。1939年苏军对T型喷火器进行改进,生产出POKC-1 式喷火器。但因POKC-1式仍存在点火器不完善、减压阀作用力小、射击协调性差等缺点,又进一步改进生产了POKC-2式、POKC-3式喷火器,并于1942年装备了POKC-3式(图1)。POKC-3式将POKC-2式扁平油瓶改成圆柱形,并改进了击发机构。这种喷火器装油量10升,战斗全质量23kg,能作6~8次短促喷射或一次连续喷射,喷射距离35m左右。1950年装备了ЛПО-50型轻喷火器。

1941年苏联还发展装备了ΦОГ-1式地雷喷火器。这是一种无活塞、一次作用式喷火器,混合油料借助火药燃气压力喷射,由点火筒引燃。因其存在运输困难、易出故障、电线易损等缺点,后又改进成ΦОГ-2式。ΦОГ-2式喷火器结构很像灭火器,其喷射距离短、笨重,仍然易出事故,于是到1950年又研制出TПО-50式重型喷火器。此外,苏联军队还发展装备了TО-55式坦克喷火器,该喷火器是由 T55式主战坦克和装在原坦克机枪位置的ATO-200式喷火器组成,用于伴随坦克、机械化部队作战,杀伤有生目标,焚毁防御工事和装备器材。

我国装备的喷火器

我国便携式喷火器的发展经历了FPH01式、FPH02式、FPH02A式和 FPH02B式。FPH01式轻喷火器是仿制苏联的ЛПО-50式轻型喷火器,3瓶结构,战斗全质量22kg。1978年我国制造装备了FPH02式轻喷火器,仍为3瓶结构,战斗全质量降至20kg,以微型交流永磁发电机为点火电源,输油管采用耐压钢丝胶管。20世纪80年代研制装备了FPH02A式轻喷火器,2瓶结构,战斗全质量降至15.5kg。90年代又研制了FPH02B式轻喷火器,采用轻质材料,战斗全质量降至12.6kg,提高了在山地高原地区的作战效能。

喷火器的装备现状

和发展趋势

目前各国装备的喷火器主要是便携式喷火器和车载式喷火器两种类型。一些国家从战场费效比出发,坚持发展传统的液柱式火焰武器(即喷火器),并在工艺、设计、材料和结构上进行大力改进,如意大利设计的T- 148/A式轻喷火器,在传统的油瓶压力瓶结构上进行了改革,去掉压力瓶,油瓶兼负压力瓶功能,同时在点火具、输油管等许多方面改革设计,从而成为优良的现代液柱式喷火器的先进代表。又如我国军队装备的FPH02B式轻喷火器,采用轻质材料,大大减轻了质量,提高了作战效能。总之液柱式喷火器的发展趋势主要是改进武器结构,增加射程,减小质量,简化操作。

为了克服喷火器射程近、质量大和勤务性复杂的缺点,一些国家改变传统的喷火器结构,采用火焰弹式火焰武器,使其形成火焰弹式与液柱式并举的局面,这也是喷火器发展的一个方向。如美国借用反坦克火箭现成的部件,于20世纪70年代初将研制的4管便携式多发火箭弹式火焰武器投入越南战场,取得效果,几年之后,定型为M202式燃烧火箭弹发射器。该发射器由玻璃钢制成,各管口径均为66mm,发射管长686mm,用机械装置发火。可采用立、卧、跪、坐姿发射,每管内可装1枚M74型66mm燃烧火箭弹,弹内装0.6kg稠化三乙基铝燃烧剂。发射后经弹头触发引信作用爆炸,燃烧剂遇空气自燃,散布半径10~20m,对点目标有效射程200m,对面目标最大射程750m。

德国、苏联也相继研制出火焰弹火焰武器。德国装备的DM34式便携式火焰弹发射器,由发射管与火焰弹组成。发射管由铝制发射器、扳机和握把组成,筒内装3枚火焰弹,弹内装填0.24kg赤磷和镁粉燃烧剂。采用双推进药剂发射,后坐力很小,射程在8~80m,轻便灵活,有双重保险机构,安全可靠。

俄罗斯现装备的RPO-Z型火焰弹发射器,由弹筒、弹药和发动机组成,主要用于对建筑物、燃料仓库等实施纵火。瞄准射程600m,最大射程1 000m,可采用立、卧、跪姿发射。

喷火器发展的另一个趋势是改进喷火器的油料和火焰弹的装料,前者主要是提高油料减阻性能,加快油料出口速度,从而增加射程,并且进一步改进制备油料性能;后者主要是改进装料,使弹体接触目标后,能大面积散布并增加燃烧时间,提高燃烧温度。◆

9.《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教学反思 篇九

(2)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来说,它是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用“泽被后世”四个字概括比较准确。

“维系国家”、“泽被后世”八个字就记住了罗马法对当时和对后世的作用和影响。这样,达到了让同学们好记好背的目的。

2.在课堂设计目标达成方面,我是这样考虑的:

(1)知识与能力:

以时间为线索,介绍最初的习惯法,再到成文法——《十二铜表法》;以空间为线索:公民法和万民法;最终定型是《民法大全》;但在这里很容易让学生搞混这些概念;于是我要引导学生画龙点睛地指出这是对罗马法的不同分类而已,习惯法和成文法是从形式上分;公民法和万民法是从适用范围来分,这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从而训练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计故事案例,让学生亲自当法官判案,体会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必要性,从而加强对这些法律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通过当法官判案,既提高了学生参与度,保持较长时间的兴奋度,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0.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篇十

【学习情景】

前言:罗马崛起于亚平宁半岛的台伯河畔,与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政治体制不同。罗马以蕞尔小邦征服意大利,最后建立了雄霸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在此期间,罗马人以灵活务实的态度逐步摸索出一整套治理国家的经验,制定出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丰富和发展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可以说,庞大帝国的维系主要依靠两大支柱,一是所向披靡的罗马军团,二是博大而缜密的罗马法律。

罗马法的含义:

罗马法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过程中,它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而演变,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

【学习目标】

(1)课标要求: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2)重点与难点: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罗马法的影响。【学法指导】

这节课的基本线索是罗马法的起源、确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及对后世的影响。这节课内容时间跨度大,涉及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6世纪千余年的历史,罗马法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学习时注意运用比较,了解罗马法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影响。

【自主学习】①认真阅读教材正文、图片、小字内容,用笔规范地标注下列知识,在课本上划出关键词句、写出相应的序号、小标题(如背景、内容等);②用红笔标注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或提出你的疑问; ③用心记住最基础的知识和概念。

一、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罗马法的起源和产生)

1、习惯法

(1)背景: 早期,垄断着立法和司法大权。

(2)特点:法律与 之间没有明显界限,属于 体系。

(3)影响: 法官常常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保护自已,损害 利益。

2、成文法:

(1)标志:公元 中期《 》的制定。

(2)特点: 广泛,清晰,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

(3)影响: 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的利益得到了保护,但保留了一些野蛮的 本质上维护

利益

思考写出在早期罗马共和国时期,哪一对矛盾斗争推动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的演变?

3、公民法:

(1)含义:公元前509年—公元前3世纪中叶在 时期,罗马法用来调整 的关系,适用范围主要限于,所以被称为公民法。

(2)作用:在公民法下,罗马公民受到 的保护,并享受法律赋予的。

二、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

1、万民法:(1)背景:

① 长期对外扩张,统治版图不断扩大(史实:到公元前3世纪早期,征服意大利半岛的其他民族,统一了

半岛;公元前3世纪中期,罗马建立了第一个海外行省

;公元前27年,建立

,至1世纪后期,罗马已建立了三十多个行省,地跨欧、亚、非三大洲。)②在征服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特别是被征服者无法享受罗马

,引起社会动荡,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和贸易的发展 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无法应对这些新变化。③为统治如此庞大的国家,罗马帝国的 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把法政大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积极编纂法典,进行法律解释,以充实罗马法律。

(2)适用范围: 世纪,罗马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用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 的法律。

2、《民法大全》

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 组织法学家编成了《 》,标志着罗马法体系。

为满足罗马帝国统治的需要,公民法发展到

法,《

》的编纂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完备。

三、维系统治影响后世(罗马法的影响)

1、维系统治(对罗马)(1)目的:

,为 提供法律依据,稳定了,保护了统治阶级的

(2)罗马法的核心内容:保护,提倡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3)实质:保护,维护 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2、影响后世

(1)是欧洲历史上 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2)对近代欧美国家的 和 产生了重要影响。是近代欧美国家法系的基础。

(3)成为资产阶级反对、推进 发展的有力武器。

阅读课本最后一段小字写出受罗马法影响的法律文献有哪些?

四、必做题:

1、万民法规定奴隶在法律上是“可以购买的东西”,宣称保护除奴隶外的自由民的权利。这说明它()

A.保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 B.便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维护奴隶制度,是统治工具 D.自由民是享有特权的人群

2、从《十二铜表法》开始,古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这表明罗马统治者①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②重视维护平民利益 ③被迫改善奴隶处境 ④力图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法律保护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享有国家全面保护的公权和私权。

──“万民法”

材料二: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

──2世纪时罗马皇帝哈德良讲话

材料三:第3、第8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十二铜表法》

材料四: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民法大全》

请问:⑴根据材料一回答:皇帝、隶农、奴隶属于自由民的有?

⑵材料二、四与材料一的观点有何矛盾之处?

⑶材料三中关于债务的规定体现了怎样的财产原则?

⑷材料四的规定保护哪一阶级的利益?维护什么制度?

⑸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罗马法制定颁布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走进历史】

古罗马大将恺撒进兵埃及,与美丽的埃及女王克丽奥佩特拉相爱,并且两人有了一个儿子,取名托勒密·恺撒。当恺撒归国执政之后,克丽奥佩特拉携儿子赴罗马与恺撒相会,并向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请问法官会判给克丽奥佩特拉和她的儿子享有罗马籍吗?为什么?

【点拨】

1、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罗马法是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它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罗马法是指通行于罗马统治地区的全部法律制度,狭义的则仅是指罗马公民法。

罗马法的演变发展过程如下:

①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由贵族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的法律,镌刻于十二块铜表上,称为《十二铜表法》,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

②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公元前3世纪中期之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被成为公民法。它具有明显的狭隘性。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演变成为适应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称为“万民法”。

③从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查士丁尼一世在位时,成立专门的委员会编纂罗马法,形成了法律汇编,统称《民法大全》。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公民法与万民法的区别

在古代罗马,有三种类型的法律:

(1)公民法,原意为一个国家所固有的法律,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其特点有:狭隘,只适用于罗马公民,不适用于外国人;严峻僵化,缺乏灵活性;注重形式,程序繁琐;

(2)万民法,其原意为各国共同适用的法律,具体到罗马,则是指适用于罗马人与外国人以及外国人与外国人相互之间关系的法律,或专指适用于罗马国家与其他国家关系的法律如交战、议和等。在公元212年,卡拉卡拉皇帝把罗马公民权授给罗马帝国境内的一般居民,公民法和万民法的区别也随之消失;

(3)自然法,即制定法的对称,是指合乎人性、合乎理性的法律,适用于全体人类(包括奴隶),是永远不变的、超时间、超空间的法律,一切制定法都应以自然法为标准,因而它是最理想、最好的法律。并且,乌尔比安认为,自然法就是自然规则,除适用于人类之外,也同样适用于自然。【本课小结】

11.政治行政二分的起源与发展 篇十一

【关键词】行政学;政治;行政

考虑到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对后世行政研究的重要性,对其理论渊源做一定程度的解释是有必要的。

首先,政治与行政需要分离是德国学者斯坦因提出来的。他将国家看做是一种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具有人格主体特征的有机体,所以国家具有了心理学意义上的意志和活动的对立,具体表现为宪政与行政的关系。宪法规定行政活动的轮廓,但行政的内容却不是来自宪政,在这之后德国学者布隆赤里明确提出要对政治与行政加以区分,他认为,一个国家具有两种活动;政治活动与行政活动,二者的区别在于:“政治是在重大而且带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而行政管理则是国家在个别事项和细微之处的活动”。古德诺在此基础上对政治-行政二分做了系统研究,与前人不同的是,他不再将政治与行政完全分离开来,虽然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古德诺认为,“政治与行政应以某种方式取得协调一致”,纠正了一种政府功能只存在于一个政府机构之中的误解。同时,由于实际上的政治需要是要求政治与行政之间协调一致。

“我认为任何一门实用科学,在没有必要了解它时,不会有人去研究它”。这是伍德罗威尔逊在《行政学研究》一文中提到的一句话。由此引出行政学研究的必要性。考虑到当时美国政府因政党体制而产生的腐败和低效率这一政治现实,威尔逊首次提出要将行政学作为一门科学去研究的做法并不难理解。他立足当下,对美国的政府状况做了详细的研究。

一、行政学研究的历史及特殊困难的条件

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活动方面的困难不断增多,并在19世纪末达到顶点。民主化程度不断增强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得国家的职责观念正在发生变化。而行政科学将带来高效率的做事方法,这就是为什么要有一门行政科学的原因。

行政科学起源于法国和德国,成长于欧洲大陆。原因有三:1.在欧洲,政府不依赖于国民的同意,且长期以来处于垄断地位,因此,它所要做的更多的工作是统治;2.想使政府保持垄断地位的愿望使那些统治者对于发现尽可能不激怒民众的方法深感兴趣;3.垄断者人数少,便于迅速采取各种手段,效率高。而现存的最充分发展的政治体制中,政府经历过三个发展时期:1.绝对统治者时期,如普鲁士,是行政系统于绝对统治相适应的时期;2.制定宪法废除绝对统治者并用人民的控制取而代之的时期,如法国;3.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在行使他们掌握权力的新宪法的保障下,着手发展行政管理的时期,如美国。公民构成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其意见和要求难以统一。

二、行政学研究的课题及目标

威尔逊认为,行政与政治不同,“行政管理的领域是一种事务性的领域,它与政治领域的那种混乱和冲突相距甚远。行政管理的问题并不是政治问题,虽然行政管理的任务是由政治加以确定的,但政治却无需自我麻烦地去操纵行政管理机构。”行政管理更倾向于操作层面,但前提是公众舆论应具有效力,而我们又免遭它的好管闲事之苦。因为“美国行政管理必须在一些方面都对公众舆论有敏锐的反应。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有一支充分受过训练的,以良好行为进行服务的官员,这显然是一种公众上的需要。”

三、政治行政二分法

威尔逊首次提出政治行政二分,不仅具有重大的学科理论贡献,同时也影响了美国当时的政治现实。威尔逊提出“政治行政二分”,将行政领域同政党完全分离开来,并在行政领域建立文官制度,选拔受过充分训练的,以良好行为进行服务的官员,以提高行政效率。但是,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二分并没有考虑“如何分”的问题。而古德诺则对这一问题则做了详细分析,他在如何实现政治与行政的协调方面做出了论述。

就二者的协调方式而言,古德诺给出了几个措施:1、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具体是通过(1)法定制度达到;(2)通过法外途径-政党体制实现的;2、行政的适当集权,他一方面通过适当的行政集权来承认国家权力,另一方面通过将国家与地方建立起来的关系从全国政党的专制统治下解放出来承认土地权力。另外,古德诺还强调了政党体制对美国现实的作用。要做到立法机构对行政机构的控制和性质集权都是困难的,这就需要发挥政党的作用。但同时这也使政党变得强大且长期存在,为了对政党的作为作出规范,有必要将其合法化,接受公众监督以使其负起责任。

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理论不仅为当时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促进了政治和行政学的分离,使行政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成为可能。保证了美国政府行政工作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威尔逊和古德诺作为政治-行政二分理论的鼻祖,其对后世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上一篇:关于时间的话题作文下一篇:高一挑战自我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