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植树造林的历史(共8篇)
1.我国植树造林的历史 篇一
我国往年植树节主题
篇一:植树节历届主题口号集锦 XX经典的植树节标语口号
植树节历届主题口号集锦 XX经典的植树节标语口号
XX年的植树节主题是: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
XX年的植树节主题是: 与大树在一起
XX年的植树节主题是:追求绿色时尚,走向绿色文明
XX年的植树节主题是: 义务植树共建绿色和谐家园,植绿护绿共创省示范文明城市。一棵两棵三棵,棵棵皆成栋梁材
我们共植树,四海皆绿荫
今天,播撒下一颗种子;明天,收获起一片绿色
红花绿柳虽禁得住风吹雨打,细枝嫩叶又怎奈得手脚摧残
追求绿色时尚,走向绿色文明
树木是阻挡风沙的卫士,如果不想让世界成为沙漠,那么就植树吧
绿满校园怡人心,花开遍地笑常存
地球的保护伞——森林,失去它就带来无穷的灾难
各国各地都植树,地球家园人人护
绿色家园,人人共创;保护树木,人人有责
植树不只是312,而应该是365
播撒一片绿色让世界更美,爱护万千树木让你我同行
撒下一点绿色,收获一片绿意
推动绿色的手,是推动世界的手
人从众团团圆圆,木林森茂茂密密
勤植树,胡环境;闲育花,美大地
护花护草护绿人人有责;摘花伐木毁绿人人受责
众人爱绿护绿,地球常绿永恒
双木成林美环境,三木成森净空气
创友好型社会,靠你靠我靠大家;
建环保型国家,少烟少气少垃圾
你献一点绿,我献一点绿让绿成为生命主旋律
植树在当代,得宜在下代
树木棵棵种,绿荫点点阴
植树造林,绿化甬江大地;栽花种草,装点雄镇家园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植下一棵树,收获万点绿
前绿万绿源自心中有绿,你说我说不如马上行动
年年植树树成荫,代代造林林成森
万里长城抵御外敌,绿色长城造福人类
双木成林染尽山河,独苗虽绿怎抵风沙
杨柳抽芽始于人,万物萌发源于春
爱我一中,维护优良生态环境。
水是生命之源,树是水的卫士。
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
如果你在今天植了一棵树,两年后的今天它可实现你一个愿望还按什么按?难道用一只拇指也能植树?
爱林、造林,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植树节快乐!
植树节,给地球一点色彩,一起动起来哦!植树节,你也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地球长出美丽的头发来!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让地球变的更年青
大力植树造林,禁止滥砍滥伐
珍爱绿色,珍爱我们共有的家园。
爱我长沙山水洲城,维护优良生态环境。
多一片绿叶,多一份温馨。
告别城市的喧嚣,投入绿色的怀抱。
植树造林,利在当今,功在千秋。
水是生命之源,树是水的卫士。
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呵护,从我做起,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绿化环境,美化人生。大脚丫短信笑话
生命在于绿色,希望在于绿色。
庆祝植树节,喜造名师林
植树节宣传标语
要想富,多栽树。
造林即造福,栽树即栽富。
眼前富,挑粪土;长远富,多栽树。
要得聚宝盆,荒山变绿林。
保树盖荒山,不愁吃和穿。
穷山恶水,青山绿水。
无灾人养树,有灾树养人。
若要地增产,山山撑绿伞。
山上没有树,庄稼保不住。
村有千棵杨,不用打柴郎。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栽树忙一天,利益得百年。
村上无树锅不开,四方绿化沙不来。
多植树,广造林、现在人养树,日后树养人。
冬天栽树树正眠,开春发芽长得欢。
清明时节雨纷纷,植树造林正当劲。
竹子无皮,四季能移。
干榆湿柳水白杨,桃杏栽在山坡上。
山脚板栗河边柳,荒岗滩上植乌柏。
高山松村核桃沟,溪河两岸栽杨柳。
涝梨旱枣水栗子,不涝不干宜柿个
向阳好种茶,背阳好插杉。
三九四九,栽杨种柳。
正月中,好栽松。
正月尾,好栽桂。
植树造林要适宜,季节土壤要调剂。
1、告别城市的喧嚣,投入绿色的怀抱。
2、绿化环境,美化人生。植树节标语
3、生命在于绿色,希望在于绿色。
4、植树节,给地球一点色彩,一起动起来哦!
5、植树节,你也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地球长出美丽的头发来!
6、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7、穷山恶水,青山绿水。
8、无灾人养树,有灾树养人。
9、造林即造福,栽树即栽富。
10、眼前富,挑粪土;长远富,多栽树。
11、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12、多一片绿叶,多一份温馨。
13、要得聚宝盆,荒山变绿林。
14、保树盖荒山,不愁吃和穿。
15、山上没有树,庄稼保不住。
16、村有千棵杨,不用打柴郎。
17、大力植树造林,禁止滥砍滥伐。
18、植树造林,利在当今,功在千秋。
19、水是生(转载自文秘家园http://,请保留此标记。)命之源,树是水的卫士。
20、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呵护,从我做起,爱护景区一草一木。
21、珍爱绿色,珍爱我们共有的家园。
22、若要地增产,山山撑绿伞。
23、冬天栽树树正眠,开春发芽长得欢。
24、清明时节雨纷纷,植树造林正当劲。
25、竹子无皮,四季能移。
26、干榆湿柳水白杨,桃杏栽在山坡上。
27、山脚板栗河边柳,荒岗滩上植乌柏。
28、高山松村核桃沟,溪河两岸栽杨柳。
29、涝梨旱枣水栗子,不涝不干宜柿个 30、向阳好种茶,背阳好插杉。
31、三九四九,栽杨种柳。
32、正月中,好栽松。
33、正月尾,好栽桂。
34、植树造林要适宜,季节土壤要调剂。
35、多一片绿叶,多一份温馨。植树节,人人来参与,添一片绿色,建美丽家园!生命在于绿色,希望在于绿色。
珍爱绿色,珍爱我们共有的家园。
给地球一点色彩
珍爱绿色,珍爱我们共有的家园。
多一片绿叶,多一份温馨。
水是生命之源,树是水的卫士。
要想富,多栽树。
篇二:植树节主题广播稿
植树节主题广播稿
(定稿)
胡冰倩:伴随着温暖的春风,本学期的校园红领巾广播台又和大家见面啦!我是胡冰倩。
方静:我是方静。
合:祝大家午间愉快!
胡冰倩:咦?方静,三月份的节日可多了,你知道有哪些吗? 方静:哼,这可难不倒我,你们听着,国际海豹日、全国爱耳日、周恩来诞辰纪念日、“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日、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国际妇女节、保护母亲河、中国植树节。。。
胡冰倩:停。看来你知道的还真不少啊。
方静:那~~当然了!明天就是植树节呢。
胡冰倩:对,今天我们就为同学们带来的是一些有关于植树节的知识,希望大家能了解更多关于植树节的知识。
方静: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同时也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设定了植树节。例如我国的植树节就是3月12号。在植树节前后,我国各地要集中进行植树造林行动。
胡冰倩:你知道我国的植树节是怎样由来的吗?
方静:这我当然知道。我查过植树造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植树造林、发展林业真正成为国家建设的战略任务,却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而成为公民的一项法定义务则始于改革开放之初。胡冰倩: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绿化建设。上世纪50年代中期,毛主席就曾号召“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
1956年,我国开始了第一个“12年绿化运动”。1979年2月23日,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根据国务院提议,为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决定每年3月12日为全国的植树节。
方静:植树有很大的价值,比日说可以绿化祖国,可以改善环境。胡冰倩:说到价值这一词,我也想考你一个问题——一棵树的生态价值到底是多少呢?
方静:这个问题问的好。关于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有位很有名的教授就进行过计算:一棵50年树龄的树,以累计计算,产生氧气的价值约31200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约62500美元;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31200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500美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31250美元;产生蛋白质价值2500美元。除去花、果实和木材价值,总计创值约196000美元。方静:哇,同学们你们听到了吗?这就是一棵树的价值,所以我想说的是“植树造林,你我共同的责任”!
播放歌曲《 》。
方静:接下来是优秀作文专栏,先请听来自 班 老师辅导的同学的文章《 》。
胡冰倩:同学们,你想把你的佳作献给大家吗?你想让同学们对你刮目相看吗?
方静:那就赶快将你的稿件投到校园广播台来吧!我们的投稿箱设在一楼广播站,但是,稿件先经过本班的通讯员(或班主任老师)审核后才可以投稿哦,优秀的稿件每周五会在广播站和大家见面。胡冰倩:接下来是真情点歌台,在这个单元,你可以来信为你的老师、同学或朋友点上一曲,让歌声为你传递真挚的感情和美好的祝福,也希望歌声能为你带来快乐。今天,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支动听的歌曲,曲名叫《》
方静:让歌声为你送上深情的祝福!
胡冰倩:让歌声传递你们美好的心声!
方静:同学们,老师们,在送完祝福的同时,我们的节目也已经接近尾声。
胡冰倩(插播表扬稿)。
合:同学们,老师们,感谢你们的收听!本次播音到此结束!欢迎大家踊跃投稿。下次节目再见!再见!(张春撰稿)
2.我国植树造林的历史 篇二
【关键词】北方;造林树种;耗水特征;抗旱造林技术
1 林木蒸腾耗水研究的意义
我国森林面积偏小,只占世界森林面积的4%,而且分布很不均匀,既难以满足占世界22%人口的生产与生活需要,也难以维护占世界7%耕地的生态环境的需要。当前面临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物种减少等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和频繁的水、旱、风等自然灾害都与森林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有很大的关系。在我国西北地区,绝大部分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原因,该地区林草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及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许多地方面已成为不毛之地,不少地方失去生产、生活及生存的基本条件,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制约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有限的水分条件下进行植被的恢复与建设,树木的耐旱和耗水特性研究显得特别迫切和重要。通过对林木耐旱机理、蒸腾耗水规律等方面进行研究,选择出耐旱性强、耗水量少的树种,并探讨土壤水分承载量与林木需水特征之间的关系,在维持林地水量平衡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空间和密度配置,这样才能达到植被建设和恢复的目的。
2 北方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的耗水特性
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植物水分代谢中起着很重要的调节支配作用,而蒸腾速率是衡量植物水分平衡的一个重要生理指标,可以反映树种调节自身水分损耗能力及适应干旱环境的不同能力。作为树木的一个重要水分参数,植物的蒸腾作用早已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和长期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研究树木蒸腾耗水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是了解树木水分需求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基本内容和前提。对许多树木在不同水分状况下的蒸腾速率进行的测定和研究表明,蒸腾作用随着干旱胁迫的发展而降低。然而,蒸腾作用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和物理过程,受树种、环境、时间、空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难以准确、定量的得到结果。在以往的研究中,多以蒸腾速率为指标,由于蒸腾速率只是反映了苗木潜在的耗水能力,是一个瞬时值,如果在测定时间、测定方法、取样上不恰当,测定中很容易产生误差,从而不能充分地体现出植物的水分消耗情况。而且,树种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幅度较大,同一树种不同部位的叶片蒸腾速率也不相同。以往的研究表明,按常规方法计算的日平均蒸腾速率与实际的耗水速率会产生较大的差异,用它来研究树种的耗水特性难以精确地推算实际的耗水量。也有学者提出以树木实际损失的水分作为参照标准,用多种方法来修订蒸腾速率的方法。由此可见,单株树木的实际耗水量是测定林木蒸腾耗水、研究林地水分平衡的基础,对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植被建设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不同树种之间的蒸腾耗水量有很大差异。为了研究不同树种的实际耗水情况,了解它们在不同水分胁迫下的耗水变化规律,通过覆盖处理和设置不同的水分供应梯度,在北京林业大学实验苗圃温室内进行盆栽试验,从单株苗木耗水量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北方主要造林树种的蒸腾耗水规律,以期为北方缺水地区人工造林树种的合理选择和林地水分平衡提供科学依据。
3 抗旱造林新技术在植被恢复中的应用
干旱是制约植被恢复、改善生态环境的最主要限制因子,水分亏缺是影响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的主要限制因素,在该地区进行植被恢复主要是要解决苗木的水分供应,因此,应用各种抗旱节水造林技术是这一地区进行植被建设的重要措施。我国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上已开展了比较广泛的研究,针对解决林地中水分供应的各项抗旱造林技术就应运而生,如造林整地、深栽造林技术、覆盖技术、保水剂、节水造林技术、集水造林技术等,这些技术已得到了广泛地应用。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些先进的抗旱造林新技术,如固体水种植技术、基质激活剂造林技术、生根粉等,这些技术对促进造林苗木的成活具有显著的提高作用,这些先进技术的出现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被建设和恢复,以及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3.1 固体水技术在抗旱造林中的应用
固体水技术是一种运用全新的科学理念,以一种与植物吸水过程同步的供水方式以极少量水保持植物长期存活生长的方法,分解的水分主要集中在植物的根系,这大大地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解决了在严重干旱缺水的自然环境中植树的供水问题,对于在严重缺水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或恶劣气候条件下的植树造林和改造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推广前景。
3.2 基质激活剂在抗旱造林中的应用
3.我国锅炉技术发展的历史回顾 篇三
为《中国电力》50 周年庆应约而作!2006.10.8 中国电力》 周年庆应约而作!我国锅炉技术发展的历史回顾、我国锅炉技术发展的历史回顾、现状与发展
许传凯(西安热工研究院
[摘 要] 不同时期锅炉技术发展特点和运行现状的分析表明:分级送风低 NOX 燃烧技术和排烟脱硫脱硝装置将被普遍推广应用;对燃用 Vdaf>8%低挥发 分煤的大容量锅炉,研究并采用带双进双出磨煤机半直吹制粉系统的墙 式对冲和切圆燃烧锅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容量超临界锅炉的迅速 发展使我国电站锅炉的技术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加强高等级耐热钢 种的研发生产、制订大力鼓励采用国产材料和设备的政策是发展民族工 业的根本。[关键词] 关键词]
历史回顾
1.概述 五十年来,我国电力工业飞速发展,近二十年的发展更可谓突飞 猛进。相应的电站锅炉不 仅在数量上,技术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主力机 组仅是小容量 120t/h~230t/h、低参数 3.83MPa/cm、450℃的自然循环煤 粉锅炉,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主力机组为高温高压(7.8MPa14.7MPa,535℃~540℃)的 125MW 和 200MW 再热机组,并建造了一些 1000t/h 的 UP 型直流锅炉,同时也引进了一些 300MW 和 500MW 的低循环倍率锅炉,在燃 烧技术方面也发展了液态排渣炉和小型鼓泡流化床锅炉;1978 年成为一个 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加快了设备和技术的引进,300M W~600MW 亚临界(~18MPa、540℃)控制循环锅炉机组逐渐成为主力,设 计、制造、安装和运行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年[1];进入本世纪后,随着高速的经济发展、节约能源和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火电机组进入了向 1000MW、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参数发展的新时期,其发展 速度之快和建设周期之短在世界上都是创记录的。到目前为止,在建与订 货的 1000MW、27.56MPa(26.25MPa)、605℃/603℃的机组达 18 台,正在计 划筹建中的尚有十余台,其中有二个厂的机组在年底即将投产,同样参数 运行现状 NOX 排放 超临界 周虹光 710032)的 600MW 超超临界机组也已有 8 台订货或在建,600MW、25.4MPa/571℃/5 69℃(541℃/569℃;545℃/545℃---)已投运和订货的超临界机组已有百 余台,并在不断的增加中。与此同时,还引进了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此 外,为保护环境和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 排放标准》几经修订,日趋严格地控制污染物的排放。电除尘器的普遍应 用已使烟尘的排放浓度大大降低,可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由于对 SO2 和 N OX 排放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锅炉炉内低 NOX 燃烧技术,以及尾部排 烟的脱硫脱硝技术和装置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已在大力推广应用之中;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的建设不仅节约能源,也减少了 CO2、NOX 等温室气 体的排放。
2.直流锅炉的发展 与锅筒锅炉相比,直流锅炉具有节省钢材、启停时间短、能适用于各种容 量和参数的优点,更是超临界锅炉的唯一选择。我国直流锅炉的研究和发展经历了漫长而 比较曲折的道路。早在 1958 年,当时的上海汽轮机锅炉研究所就开始了直流 锅炉的研究,於 1959 年底建成了 12t/h、9.8MPa/510℃的拉姆辛式螺旋管圈 直流锅炉试验炉,通过多次试验解决了管间脉动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由上海 锅炉厂设计制造了 220t/h 的直流锅炉,1968 年 10 月在上海杨树浦电厂投入 运行。1973 年 8 月我国首台 125MW 拉姆辛式直流锅炉在秦岭电厂投入运行。1975 年 9 月首台由上海锅炉厂设计制造的 300MW“UP”型燃煤直流锅炉在 姚孟电厂运行,并相继建造投运了同类锅炉达 19 台,运行经验表明由于锅炉 容量较小,炉膛周界相对较短,为保证水冷壁管内足够的质量流速,不得不 选用较小的管径 φ22×5.5,致使不能适应变压变负荷运行,常常引起水冷 壁爆管,为此,其中已有相当多的进行了改造。特别是姚孟电厂 1 号炉采用 了水动力具有正补偿特性的低质量流速垂直管屏技术,如能经受相对较长时 期变负菏运行安全性的考验,那么,它结构简单,设计、制造、安装、运行 维修方便的突出优点,将具有无与论比的生命力。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先后从德国、俄罗斯、瑞士等国引进了 300MW、500MW、600MW 的直流锅炉[1],并且超临界参数的锅炉居多,直到本世纪开始 采用引进技术制造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直流锅炉,主要型式是螺旋管圈的“П”型和塔式布置锅炉,以及带中间两级混合的垂直上升管屏“П”型布置锅炉。使我国直流锅炉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3.煤燃烧技术
3.1 液态排渣锅炉 我国电站锅炉以燃煤为主。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基于煤种多变煤质 下降,特别是有些低 挥发分煤的结渣性较强,又因当时设计建造的炉膛相对较小,容积放热强度 和断面放热强度都比 较高,保证煤粉气流着火稳定性与防止炉膛水冷壁结渣相矛盾。而在世界范 围内又正好是液态排 渣炉发展的高潮,这种锅炉既能很好地解决上述矛盾,而且燃烧十分稳定、运行效率高、灰渣堆 放占地少、又易于综合利用,因此,在不少电厂掀起了固态排渣改为热 炉底液态排渣炉的热潮。由于对液态排渣炉的认识不足及这种改造的先天不 足,结果是无一例外地统统改回去,但也取得了液态排渣炉设计与运行的宝 贵经验。此后通过对捷克引进的 25MW 和 50MW 高温高压液态排渣锅炉大量的 现场试验研究,使国产 50mw 和 100mw 的无烟煤液态排渣锅炉机组顺利投产运 行。在这些机组的运行中出现了炉底积(析)铁、水冷壁管严重高温腐蚀(最 高达 0.3mm/kh)、尾部受热面堵灰腐蚀等液态排渣炉特有或突出的问题[2]。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又成功地设计建造了 200MW 的无烟煤液态排渣锅炉机 组,首台于 1988 年 6 月投产,运行性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鉴于京津地区电 厂的贮灰场地严重不足,加之液态排渣锅炉灰渣综合利用方便的突出优点,从德国引进的 250MW 和 300MW 的“W”型火焰闭式液态排渣锅炉于 1998 年分 别在北京和天津投入运行。3.2 低挥发分煤的燃烧 对于低挥发分贫煤和无烟煤的燃烧,因其着火温度高,稳定性差,需要 较高的燃烧温度和较长的燃尽时间,较长时间来主要是采用液态排渣炉的燃 烧方式或在固态排渣炉水冷壁上敷设燃烧带、提高热风温度、采用中间贮仓 式热风送粉燃烧系统,在我国积累了十分丰富和宝贵的经验[4],诸如,白马 电厂的 200MW 无烟煤液态排渣锅炉(1988 年 6 月投产)和焦作电厂的 200MW 无烟煤锅炉机组(1979 年 11 月投产)等。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有了较 大的变化:首批国外引进的 350MW 级燃用贫煤和无烟煤的“W”形火焰锅炉于1990 年 8 月起先后在上安电厂、岳阳电厂和珞璜电厂投产,随后引起了“W” 形火焰锅炉热。研究表明其炉膛结构、燃烧器的结构布置和磨煤机制粉系统 的选型尚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5];自意大利引进的 320MW 燃用阳泉无烟煤、采用双进双出磨煤机半直吹式制粉系统的切园燃烧锅炉于 1991 年 5 月在大港 电厂投产,体现了半直吹制粉系统对低挥发分煤燃烧良好的适用性;自德国 B abcock 公司引进的 660MW 燃用低挥发分贫煤、采用双进双出磨煤机直吹式制 粉系统的墙式燃烧锅炉于 2002 年 6 月在德州电厂投产,虽因炉膛水冷壁敷设 的燃烧带过多而引起十分严重的结渣,不得不先后三次打掉大部分燃烧带,但仍显示了其对低挥发分煤燃烧的良好性能;国产 300MW 燃用低挥发分贫煤 和无烟煤、采用中间贮仓热风送粉切圆燃烧锅炉于 2003 年 4 月至 2004 年 9 月在纳雍一电厂 4 台全部投产,且运行良好,经与纳雍二电厂的“W”形火焰 锅炉相比,运行性能还要好一些,这些对“W”形火焰锅炉是个很大的挑战。3.3 燃烧器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国电站锅炉除少数采用老的蜗壳式旋流燃烧 器外,全都采用直流 燃烧器四角布置切圆燃烧方式,为降低不投油低负荷稳燃负荷,在八十年代 掀起了多种新型燃烧 器热,诸如,钝体、夹心风、大速差、沙丘、犁形燃烧器等等,但十分遗憾 的是除个别仅存一些 外,几乎已全部销声匿迹。这是在我国现有体制下才能出现的一种浮燥现象,也是应该记取的 经验教训。九十年代起,同时各式各样的浓淡燃烧器在现役锅炉的改造中纷纷涌现,至今仍方兴未艾,尚宜用在恰当的场合,发挥预期的效果,并力求避免发生高温腐蚀或结渣等 不良后果。
3.4 流化床燃烧 通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批燃用劣质煤小型鼓泡流化床锅炉(BFB)的 发展(最大蒸发量 为 130t/h),积累了流化床燃烧的经验,自八十年代起,我国自行研究与 开发了带不同形式分 离器的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CFB),主要是 35t/h、75t/h 和 120t/h,九十 年代开始引进了不同 流派的 CFB 锅炉,其中首台 410t/h 从芬兰引进的 Pyroflow 型 CFB 锅炉于 19 96 年 9 月投产。首 台国产 410t/h 的 CFB 锅炉于 2003 年 6 月在分宜电厂投产,首台国产 670t/h 的 CFB 锅炉也将 于年内在该厂投产。引进的 1025t/h 和国产化的 1025t/h 的 CFB 锅炉均于年 内分别在白马电厂和 开远电厂投产,使我国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单台容量和技术水平方面也在世 界上名列前茅。据不 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 50MW 及以上已投运的 CFB 锅炉已有 130 多台,总容量约为 1650MW。充分显示了 CFB 锅炉在燃用低发热量(<15MJ/kg)劣质煤、矸石、油页岩等 方面的适应性和低 NOX 排放(<200mg/m3)的优良性能,但其结构和运行操作复杂,维护检修工 作量大,运行效率 较低。在坑口电站,作为常规电站锅炉的必要补充具有相当的发展前景。
3.5 低 NOX 燃烧技术 燃煤电站锅炉排烟中污染物的排放已受到严重的关注,研究表明空气分 级是既有效而成熟,也是投入较少而又便于实施的低 NOX 燃烧技术,在现役机组的改造中是大有 可为的。在九十年代 以后新建的锅炉普遍采用了成熟的低 NOX 燃烧器,大多还同时采用燃烧器上 部燃尽风(CCOFA)等炉内整体空气分级技术,近几年更有在适当降低炉膛容积与断面放热强度 的同时,采用分离燃 尽风(SOFA/AAP)技术,使运行中 NOX 的排放降低到 300mg/m3 以下,效果十 分显著。但对燃烧低 挥发分煤锅炉的低 NOX 效果尚须进一步研究提高。
3.6 点火装置 鉴于我国面临石油短缺与国际油价不断上涨,节约用油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经过多年的研究,等离子无油点火取得了重大进展,已在多台 600MW 的烟煤锅炉上采用,此外,各种小油枪(~500kg/h)与微油(~50kg/h)点 火装置也已在一些不同煤种的锅炉上得到应用,并显示了很大的发展和推广 应用前景。4.运行现状 5.4.1 褐煤锅炉
6.我国褐煤煤矿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东北主要是水分比较低的老 年褐煤,西南地区主要是高水分的褐煤。在东北的褐煤锅炉主要有三种,元宝 山电厂 1,2 号机组的塔式布置、风扇磨切圆燃烧锅炉;该厂 3 号炉的“П” 型布置、中速磨煤机的四角切圆燃烧锅炉;以及伊敏电厂的“T”型布置、风 扇磨煤机八角切圆燃烧锅炉。其中元宝山电厂的 2 号炉由于斯坦缪勒公司设 计的失误,经过长达 10 年的努力改进,于 2000 年 1 月达到 600MW 的铭牌出力。该厂 3 号炉是我国设计制造的,吸取了斯坦缪勒公司失败的经验和教训,获 得了较好的运行可靠性和经济性,通过分级送风的改造,这两台锅炉的 NOX 排放已<450mg/m3。近年来 600MW 级的褐煤锅炉机组也在迅速增加之中,由 此也带动了大型风扇磨煤机的发展。在云南地区燃烧高水分褐煤锅炉的最大容量为 670t/h,即阳宗海电厂的 1,2 号锅炉,两台锅炉的结构特性与燃烧器有一定差别。但两台炉均运行正 常,锅炉效率为 87%~89%。4.2 烟煤锅炉 烟煤锅炉的炉型及燃烧方式相对比较单一,在切圆燃烧锅炉中,大多采 用“П”型布置,只 有姚孟电厂 3,4 号炉为塔式布置,盘山电厂的 1,2 号炉采用“T”型布置。曾 经相当突出的“П” 型布置锅炉炉膛出口烟气能 量偏差大的问题,现已解决,无论 600MW 还是 70 0MW 机组锅炉,由此 引起的高温受热面的超温爆管现象大大减少[6]。近几年投运的 600MW 亚临界 机组中,燃用强结渣 性的神华烟煤时,部分机组出现屏区受热面严重结渣,过热蒸汽温度偏低的 问题,研究认为与炉 内燃烧组织欠佳而导致火焰中心上移及炉膛结构设计有关,部分经验已在新 的大型超临界机组的设计中被应用。由于新建机组均采用了炉内低 NOX 燃烧技术,NOX 的排放已由 以前的~700mg/m3 下降到 400mg/m 以下,最低的已达 300mg/m 以下,最高热效率可达 94%,最 低不投油稳燃负荷可 达
30%BMCR。现代的墙式燃烧锅炉在我国电厂中的应用相对于切圆燃烧锅炉较晚,近年来增加得较多。绝大多数采用旋流燃烧器前后墙对冲布置方式,个别采用 前墙布置的燃烧方式。其中北仑港电厂的 3,4,5 号炉,由于石川岛播磨公司 对炉膛及锅筒内汽水分离装置设计缺陷,以及燃煤结渣性(较轻)与设计煤质(严重结渣性)的差异,导致过热汽温度太低,达不到额定值。不得不对燃烧 器的布置、过热器和省煤器的受热面及锅筒内的旋风子等作了重大的技术改 进,遂使机组能正常运行。扬州二电厂的 600MW 机组锅炉运行中过热器减温 水量过大,达 300t/h,不得不在炉膛内增设 42 只吹灰器。研究认为这与炉 膛及过热器受热面的设计布置不当有关。近几年投运的烟煤锅炉机组性能均比较好,特别是超临界机组不仅运行 效率高,而且 NOX 的排放也可达到 350mg/m3 或 300 mg/m3 以下,最低不投油稳 燃负荷可做到 30%BMCR。绥中电厂的两台 800MW 机组锅炉是 “T”型布置墙 式燃烧锅炉。制造厂对煤质特性作了认真的研究,并在设计中采纳了用户要 求增加炉膛高度 6m 的要求,选用了较低的炉膛容积放热强度(qv=84.33Kw/m)和较高的火焰高度 28.0m,并在炉膛内布置了足够多而又十分有效的水力吹 灰装置,运行正常,锅炉效率达到 91.9%,NOx=628mg/m3,当燃用结渣性比设 计煤种强的神府煤时,也能正常运行而不会发生炉膛水冷壁及屏过严重结渣。3 3利港电厂一期的两台 350MW 机组采用旋流燃烧器前墙布置的燃烧方式,运行虽属正常,但与燃用同类煤种的旋流燃烧器前后墙对冲布置的墙式燃烧 锅炉相比,锅炉效率较低,飞灰可燃物高,空气预热器漏风大,该炉的 NOx 排放浓度位居同类锅炉之首,平均为 1035mg/m3,最高达 1366mg/m3。笔者认 为[6],旋流燃烧器的着火燃烧相对独立,相互影响较少,煤粉气流的后期混 合较差,特别是当各燃烧器的风粉分配存在严重的不均匀现象时,炉内会出 现局部区域严重缺风,而另有局部区域却风量大大过剩。若是前后墙对冲布 置时,由于前后火炬的碰撞,后期混合得以加强,这一现象将会得到大大改3 善;加上该炉炉膛容积放热强度过高(qv=166Kw/m),单只燃烧器功率偏高,燃烧器区域温度相对较高,这些也许正是造成该炉运行中用风需要较大、而 飞灰可燃物又较高、特别是 NOx 排放特高的原因。可见,前墙燃烧方式并不 可取。该厂二期的 3,4 号锅炉的设计和运行状况均有改进,但 NOx 排放仍超 过 700mg/m。烟煤锅炉中华能高碑店及杨柳青电厂分别从德国引进 250MW 及 300MW 机组 的双拱单阶梯“W”型闭式液态排渣锅炉。250MW 机组投运以来,曾出现较严 重的熔渣室炉墙振动,经试验查证是因风量测量系统存在严重失实而导致炉 内严重缺风所致。缺陷消除后运行正常。由于这些锅炉在采用低 NOx 旋流燃 烧器的同时,又进行炉内整体分级送风,使 NOx 排放浓度分别为~500mg/m3 3和~700mg/m3,全部灰渣都得到了利用。可见,这种液态排渣锅炉的设计和 运行是相当成功的。4.3 贫煤、无烟煤锅炉 燃烧低挥发分煤的锅炉型式比较多,大多采用“П”型布置,仅有蒲城 电厂 330MW 机组锅炉为塔式布置。除了常规的切圆和墙式燃烧以外,“U” 还有、“W”型的拱式燃烧方式和循环流化床锅炉。此类煤的最大特点是着火与燃尽 相当困难,不仅要从炉型设计而且要在燃烧器及制粉系统的设计选型方面采 取相应技术措施。由此,出现了一次风置换(PAX)双调风旋流燃烧器、各式浓 淡分离直流燃烧器等。而且,大多采用钢球磨煤机储仓式制粉系统,只是近20 多年来,在一些贫煤锅炉上配用中速磨煤机直吹系统,同时也出现了双进 双出钢球磨煤机直吹系统和半直吹系统。华能南京电厂 300MW 机组的墙式燃烧锅炉,可在 50%BMCR 负荷下稳定燃 烧 Vdaf=12%的阳泉煤,额定负荷时的效率为 91%,只是 NOx 排放浓度高达~12 00mg/m3(未采用低 NOx 双调风旋流燃烧器,且单只燃烧器的功率较大,目前 正在研究改进之中);马鞍山电厂 300MW 机组切圆燃烧锅炉可较好地燃用 Vdaf =11.6%~12.5%的低挥发分贫煤,额定负荷时的热效率达到设计值 91.3%,最 低不投油稳燃负荷为 60%~65%BMCR; 纳雍电厂采用中间贮仓式热风送粉系统 的切圆燃烧锅炉,燃用 Vdaf= 8%~10%的无烟煤,效率达到 91.49%,最低不投 油稳燃负荷为 45%BMCR,NOX 排放为 677mg/m3;金沙电厂 125MW 机组的切圆燃 烧锅炉可较好地燃烧 Vdaf=6%的无烟煤,额定负荷时的效率为 88%~89%。此外,大港电厂的 328.5MW 机组的切圆燃烧锅炉采用双进双出磨煤机半直吹系统,能很好地燃烧阳泉和西山混煤,Vdaf=~12%,额定负荷时的锅炉效率为 91%~ 92%,最低不投油稳燃负荷为 40%BMCR,而且这种制粉系统简单可靠。近十几年来,“W”型双拱燃烧锅炉被大量用来燃烧低挥发分煤,目前 最大容量机组为邯峰电厂一期 1,2 号 660MW 机组锅炉,燃用我国最难烧的邯 峰地区万年无烟煤和贫煤的混煤。运行表明,虽然在 660MW 负荷时过热汽减 温水量比设计值(30.3kg/s)高出~25kg/s,空预器入口烟温比设计值(396℃)高出约 15℃左右,但运行尚属正常。调查研究表明,有相当一部分机组运行 良好,特别是在低负荷稳燃性能方面要比常规燃烧方式锅炉强一些,最低不投 油稳燃负荷一般可较之低约 5~10 个百分点。但在经济性等方面并无突出之 处,飞灰可燃物较高,而 NOx 排放浓度(850~1300mg/m,最高达 1900mg/m)却较常规燃烧方式要高。此外,尚有一些锅炉存在着设备和运行的问题,诸 如炉内水冷壁结渣、高温腐蚀以及磨煤机出力不足,满负荷时煤粉过粗等[4]。3 3
由上述可见,对于 Vdaf>8%的贫煤和无烟煤,采用钢球磨煤机中间储仓式 热风送粉系统或双进双出钢球磨半直吹热风送粉系统为好。这无论对着火燃 烧的稳定性还是对运行的经济性都无疑是十分有利的。特别是当前燃用低挥 发分贫煤和无烟煤的大型超临界机组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笔者认为研究并采 用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半直吹制粉系统的切圆燃烧和墙式对冲燃烧锅炉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采用成熟的螺旋管圈或垂直上升管屏直流锅炉,且当 Vdaf≥12%时,水冷壁可不敷或仅在局部敷设少量燃烧带。
4.我国植树造林的历史 篇四
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人口比较柱状图
我国五次人口普查图表
计算题:中国人口如果手拉手可绕地球赤道几圈?中国人口增长每分钟一个排,每小时一个团,每天一个集团军,中国每两秒钟就有一个婴儿诞生,请你计算每分钟,每小时,每天,每年新出生的人口数?
我国有文化人口在人口中的比例图及与世界发达国家人口受教育程度比较图。
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及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比较。
6. 我国6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预测表。
7. 中国人口分布的图表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担一个问题,小组讨论后,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讨论题目是:每个情景分别反映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是什么?
师生小结:
图1. 说明我国人口基数大
图2. 说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快
图3. 说明我国新增人口多
图4. 说明我国人口素质偏低
图5. 说明我国农村人口多
图6. 说明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
图7. 说明我国人口分布不平衡
板书:1. 我国人口的特征
情景设置第二组:
1. 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与世界发达国家比较图
2. 环境破坏的漫画
3. 城市垃圾包围居民生活圈
4. 中国与世界教育经费对比图
5. 新增人口消耗的图表
6. 北京人才招聘会
提问:以上情景说明什么问题,你对此有什么切身感受。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然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师生小结:
图1. 说明人口多给自然资源造成压力,人均占有量少。
图2、3. 说明人口多给生态环境和城市生活带来压力。
图4. 说明人口多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
图5. 说明新增人口多影响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图6. 说明人口多给就业带来压力
板书 2. 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制约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情景设置第三组:
新加坡、印度的人口政策
“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宣传画。
提问:结合上述事例,说说我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人口政策。全班讨论,各抒己见,发表看法。
师生小结:(投影)
解决各国人口问题的出发点是各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口过多的国情决定我国必须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同时也要提高人口素质,双管齐下,才能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为此1972年开始国家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实行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30年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使中国人口少生2.8亿,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贡献,它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将长期坚持下去,一百年不动摇。
人口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因此必须从可持续发展高度看待人口问题;人口问题又是世界性问题,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大问题,必须从整个地球,全人类的高度认识人口问题。
为此我们的口号是:关注地球!关注社会!关注未来!关注人类!
板书:3.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计划生育的具体政策包括: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介绍相关知识)
“我为国家解忧愁”:怎样把“人口包袱”变成人力资源优势?
全班讨论各抒己见。
师生小结:1、实行计划生育,通过优生优育等措施提高人口素质
2、各级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对公民实施成人教育、终身教育,加强岗位培训,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开发人才资源,把沉重的人口负担变为人力资源优势。
板书设计:
二、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
1. 我国人口的特征
2. 人口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制约因素
3.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预期效果及反思:
5.人才测评在我国的历史沿革 篇五
人才测评作为一门科学,又是一种技术,其实施对象不是抽象的人,而是作为个体存在的人其内在素质及其在整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绩效,其测评方法包含在其概念中,即测量及评鉴。?
所谓测量即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给人的各项素质要素衡量成一具体数字,从而用数字对人的素质进行描述。如此,我们就把人们测评进行定量分析,以保证其科学化。难怪,马克思在现代科学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指出: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字,才能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所谓评鉴则是用数学的方法确定测量对象的价值及存在意义。?
测量与评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是:测量是定量分析,评鉴是定性分析。前者是客观性描述,后者是主观性判断。其联系是:测量和评鉴的对象是同一个个体素质要素及绩效质与量两个方面,也就是量值和价值,前后两者互为一体,相辅相成。测量是评鉴的前提和基础,评鉴是测量的目的和归结。?
那么,人才的智力水平、性格类型、能力特征等,都是一些抽象的内在于人体系统内部的特质或潜能,不但看不到,摸不到,而且常变动不定,所以测量人的素质特征,首先必须弄清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人的素质特征及其功能行为是否可以测量?也即人员素质测量的可能性问题;二是如何测量人的素质及其功能行为。?
英国心理学家史蒂文(stevehs,1951年)曾给测量下过这样的定义,即:“广义来讲,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给事物指派数字和符号”。这一定义概括了物理测量、社会测量的基本特性,包含以下三个基本含义:?
1、法则。它是引导我们进行测量的准则或规则。是测量中最重要的部分。法则制定的科学与否,关系到测量质量的高低。?
2、数字或符号。在测量时,我们用数字代表不同内容,是测量对象量的表现。作为符号的数字(1、2、3、4或Ⅰ、Ⅱ、Ⅲ、Ⅳ)本身没有量的意义,它在测量中常被使用是在量化之后,我们才赋予它以量的意义。?
3、事物属性。一般说来,事物是我们所要测量的对象,实质上是指事物的属性或特征。
根据测量的一般含义,我们可以给人员素质测量下这样一个定义:人员素质测量就是依据一定规则,对人员素质及其功能行为进行定量描述。?
人员素质的测量和物质测量并不完全一样。物质测量是用直接的测量方法,人员素质测量则用间接的方法,人员素质(智力、性格、能力等)是内在于人体之中的基质,其本身是不能直接测量的,
但智慧、性格、品质等素质状态及其功能是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的,而行为及其行为结果首先表现为一种社会现象,社会现象是可以标度的`。如果我们把人的素质特征赋予明确的含义、标准或操作定义,就可以通过对人的行为及其行为结果的测定,间接地测量人的素质特征。因此,素质测量是对被测量对象即人的智力、能力、个性、品质等所表现出来的可测因素进行的一种间接测定。例如一个小孩说话很生动,应对很得体,记忆力、判断力很强,我们说他天赋智力高,就是凭他的语言、应对、记忆、判断等行为,间接估量他的智力的结果。?
总之,人员的素质特征是抽象的,却是客观存在的,并能显示程度上的差别。因而,我们可以把它量化,并从行为的表现上间接测量到这些特征的特性。事实上,间接测量的方法,在进行物质测量时也可采用。?
而评鉴则是依据测量通过数字对人的行为进行的描述并局限于这种描述而对行为的价值进行判断,因此,其具有三个要素:定量描述、权衡、价值判断。?
定量描述是指测量所得的分值。它是测量的结果,也是评定的基础。在对人员素质及其功能行为进行价值判断时,并不仅仅局限于定量描述,也就是说不要就数论数。因此,在实际的测评活动中,人员素质测定可以在定量结果的基础上,应用一般的描述统计量来评价个体与群体。如运用平均数来反映个体或群体的平均功能水平;应用标准差描述个体偏离平均水平的程度;也可以应用其它特定的统计手段来解释数据。当然,还可以在定量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经验性的评论,区分高下等级。?
权衡是与测量中的数字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依据人员素质结构功能的社会意义和价值而赋予其一定的权值,并给予不同的解释,从而使评价达到公正、客观、准确。?
价值判断是判断事物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之大小。在人员测评中,它是对人员的素质作出的定性解释或判断,是人员测评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阅读本文后毕业生简历网还为您推荐了更多相关的文章参考:
6.我国人才选拔制度的历史探析 篇六
[关键词]人才选拔 制度考查考试 高考
[作者简介]翟居怀(1970- ),男,河南南阳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生,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党总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湖北 武汉 430074)
[中图分类号]G5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2-0049-03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实施人才选拔制度的国家。早在西周时期,就有“考其德行,察其道艺”的历史文献记载。自此以后,我国的人才选拔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不同历史时期曾实行过不同选拔类型、层次分明的选才制度,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奴隶制时代的贵族世袭制、汉代的察举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及以后科举制度和民国以后的高考制度。从我国的人才选拔制度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实施步骤看,经历了荐举选才、科举选才和高考选才三大阶段。本文从人才选拔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入手,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总结。
一、荐举选才阶段
所谓荐举选才,就是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所实行的以推荐、察举为主要特征的人才选拔制度。西周时期的人才选拔、春秋战国时期的养士制度、汉代的察举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均以学校教育为基础,把察良举士作为主要选拔形式,在此基础上,经过层层推荐,选拔官吏人才。
1.西周时期的教育与人才选拔。西周的学校教育、人才选拔、官吏任用三个环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西周时期的学校按教育对象的身份等级划分为国学和乡学。国学分为大学和小学阶段。人才选拔的前提条件是要取得大学入学资格。有资格进入国学中的大学学习的人有两类:一类是具有“世卿世禄”特权的贵族子弟,一类是乡学中经过乡试荐举的俊秀之士。乡学实行定期考查和推荐俊秀人才的制度,由乡大夫根据其德行道艺的标准进行考查和推荐,被乡荐举的人升入国学中的大学学习。上述两类人进入大学后,期限达九年,分为小成和大成阶段。每隔一年进行考查,小成阶段(七年)学生能够达到“离经辨志”“敬业乐群”“博习亲师”“论学取友”,然后进入大成阶段(二年),能够达到“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才算学业有成。在此基础上,再由主管大学教学的大乐正主持新一轮的选士,入选的名单再向上报,经审核德行才能后,方确定提拔任用。可以看出,这种选才制度以推荐选拔为中介,以从政为官为直接目标,人才的选拔与学校的考查紧密结合。国家选拔了俊秀之才,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的养士制度。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官学衰落,私学兴起”的局面。私学的兴起,冲破了“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的旧传统,使学校从王宫官府中解放出来,扩大了教育对象。随着官学的衰落和私学的兴起,养士之风盛行。士演化成为一个社会阶层,地位不断提高,影响日益扩大。各国诸侯和公聊大夫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广泛纳士,纷纷争相养士,公室和私门也为争士而斗争。养士为当时社会造就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也进一步促进了私学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繁荣,为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创造了条件。
3.汉代的察举制度。汉王朝建立后,在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开始实行选举取士制度。这种制度起初是一种补充官员的用人制度,包括皇帝征召、私人荐举等多种方式,但以制度化的形式延续下来的是察举制度。察举是由地方官以“孝悌”“廉正”的标准察访并荐举。其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常科,即每年由州郡长官按规定的名额、标准向朝廷推荐人才。最主要的科目是孝廉科,各郡每年按人口比例荐举孝廉,孝廉的标准则是“为人立身以孝为本,任官从政以廉为基”。另一类为特科,是皇帝根据需要临时指定选士标准和名目。其科目开设随心所欲,最主要的、最制度化的科目是贤良方正,另外还有明经、阴阳灾异、武猛兵法等。察举实施之初,能够体现选贤任能的原则,同时,极大地促进了讲习儒经的社会风气形成和教育的发展。察举的前提是主管官员的推荐,但在推荐中却无客观的人才考量标准。要引起官员的注意,声望是很重要的,于是,士人便沽名钓誉、攀附权贵、贿赂请托,士风日下,察举不实。自汉顺帝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左雄改制起,增加了考试,儒生考儒家经典,文吏考奏章律令。自此,察举制由推荐发展为推荐与考试相结合,为选士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探索了新路。到了汉代,开始出现学校制度与选举制度并存的情况,学校成为选举官僚人才的辅助机构。
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人才的方法主要是“九品中正”制度。“九品中正”始于魏文帝皇初元年(公元220年),其具体做法是由中央(吏部)直接派人到州或郡做大小中正官,实行四级推荐选拔、审核的办法选拔人才。州设大中正,郡设小中正,郡小中正把管辖区域内的知名人士,按其德行、才能分做九等,上报州中正,大中正核实后,上报司徒审核,最后再上报给吏部,由吏部的尚书最后审查,审查后按品位高低作为委任大小官吏的备用人选。中正官品评主要内容包括家世、状和品三项。家世即指人的血统关系、父族辈的官位等;状就是指品评人物的道德和才能;品就是中正官根据家世和状给出的品级。“九品中正”制实质是大地主阶级内部分配政治权力的一种办法,是士族占统治势力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它反过来成了进一步巩固门阀士族势力的工具。因其选拔特别重视血统门第而忽略德才,从而造成学校教育的废弛。
二、科举选才阶段
我国以考试为主的人才选拔制度,起源于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隋文帝统一全国后,沉重打击了门阀势力,士族制度逐渐崩溃,废除了士族特权的“九品中正制”,开始实行科举制度。
1.唐代的科举制度。所谓科举,就是选才不经过推荐,而由中央政府或皇帝亲自进行(分科)考试、录取的人才选拔办法。到了唐代,正式完成了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过渡,全面推行科举选才制度。
参加科举的人员有两类,一是生徒,即从中央“六学” “二馆”和地方上的州县学校,挑选成绩优秀者;二是“乡贡”,即地方上的知识分子经县考选和州复核合格者。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分别为乡试——省试——吏部试。通过乡试者和生徒被送到吏部,这种考试叫省试;通过考试,公开竞争,在省试中被录取的人,再参加吏部主持的考试,这种考试叫吏部试,也称铨选。吏部铨选考试包括“书、判、身、言”,四项合格者才被任命为官。
2.宋辽金元时期的科举制度。宋辽金元时期基本上沿用唐朝的办法,但也有各自的特点。选拔侧重点有所变化,但本质上没有脱离出科举选拔的范畴。只是在科举规模、考试科目、考试内容等方面不断改革。宋代的改革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定殿试制度,皇帝直接参与;二是定制考试周期,确定为三年一次;三是制定一系列的防范考试作弊措施,包括设置“别头试”,限制考官权力。辽金时期对科举制度极不重视,只是为汉人所设,成为笼络知识分子的一种手段。元代科举制度承袭宋代,其中改革新创的措施有:一是定制各类考试。明确规定乡试、省试都各考三场,每场之间相隔三日,确定乡试、省试的具体日期。二是明确考试范围。出题范围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答题范围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3.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明清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宋旧制,比过去更为重视,考试制度和办法也更为完善和复杂。明代对科举制度的完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确定“三年大比”制度。洪武十七年(1384年)正式规定“三年大比”制度,规定了定期考试的时间和类型,包括“秋闱”和“春闱”。第二,考试过程改为四个阶段。明代科举考试,在保留宋代乡试、会试、殿试三个步骤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童生试。所谓童生试就是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入学考试,简称童试,也称小考、小试。应考者无论年纪大小,均称童生,或称儒童、文童。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阶段,其中院试是各省学政主持的考试,因为学政又称提督学院,故名院试。三年内举行两次考试,即岁考和科考。考上者就称为生员(秀才),送到省里去参加乡试。第三,确定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明代规定考试的答卷必须用八股文体。每篇文章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构成。
清代的科举制度承袭明代,有两点不同:一是考试科目上,增设了制科和翻译科。制科是为了笼络汉族知识分子和明末遗老而设,如“博学鸿词科”“经济特科”“孝廉方正科”等,这种考试没有一定的程序,也没有一定的日期。翻译科则是专门为满、蒙子弟设的科目,是对满、蒙子弟特殊照顾的一种考试制度。二是考试的手续更加严格,对作弊的防范措施更为严密和制度化。
科举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具有一定的客观标准和民主精神。它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中小地主阶级的参政要求,缓和了地主阶级内部矛盾,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封建政权的巩固和稳定、中央集权的强化,使人才选拔任用之权完全控制在中央政府手里。同时,科举对教育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由于育才和选才的标准及要求一致起来,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然而,科举考试内容局限于几部儒家经典,考试方法注重死记硬背,这样造成了学校教育重文辞、少实学,重记诵、不求义理,不利于培养和选拔有实际能力的人才。另外,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生哲学影响着知识分子的思想,支配着学校教育,读书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中进士。南宋理学家朱熹批评当时的读书是“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取声名利禄而已”。因此,学校教育进一步受到轻视,不能得以很好的发展,学术思想得到压抑和禁锢,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
三、民国时期的高考制度
民国时期,尽管人才选拔制度的层次不一、形式多种,但高考无疑是一种主要的形式。民国时期是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从简单模仿日、美到逐步中国化的过程。其高校招生制度历经高校自由与自主招生、计划与统一招生和招生形式多元化等阶段。民国初年,高校招生制度正式建立。由于教育部未统一制定命题标准,入学考试由各校单独主办,各高校自行确定考试科目和录取标准,自行命题和组织考试。然而各高校自主招生,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了高等教育的畸形发展,如高校招生考试内容与中学教学实际脱离、招生文理的不平衡等,致使中学与大学无法衔接、高校文理生比例失调。于是,教育部门从1933年起,逐步建立国立各院校统一招生制度,不断采取“比例招生法”,通过实际名额控制招生、设立统一招生委员会等改革举措,实行计划与统一招生。1941年以后,由于战事导致的社会不稳定,统一招生考试被迫中断。各公立大学及独立学院自行招生,采取单独招生、联合招生、委托招生、成绩审查和保送免试、会考与高校入学考试相结合的“联合考试”等多种招生方式,形成了招生制度多元化的局面。
四、新中国的高考制度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高等院校仍实行单独招生的制度。1950年,全国有三个大区的高等学校开始实行联合招生的制度,1951年发展为六个大区的高校联合招生。1952年开始实行全国统一招生的高考制度。“文革”期间遭到破坏,1977年恢复全国统考的招生制度以来,不断进行改革,并在改革发展中逐步走向完善。1998年为积极适应科技和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要求,教育部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推出了新一轮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按照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指导思想,在高考的科目设置、高考内容、高考形式、录取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改革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五、几点启示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形成比较完备的人才选拔制度的国家。从人才选拔制度的历史看,中国汉代的察举制度、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且较完备的人才选拔制度,开辟了人才选拔制度的先河,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科举制度被西方国家借鉴,欧洲各国推行的文官考核制度也吸收了科举考试中的合理因素。
2.人才选拔制度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从世卿世禄制度、养士制度、察举制度、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度乃至高考制度,其由世袭、推荐到考试选拔;其考核的方式方法由个体测试发展到群体测试,由世袭制发展到成文的法规考试,由口试发展到笔试,再发展到口试、笔试、操演等多种方法的结合;考试由主观性测试发展到客观性测试、标准化考试等;从人才选拔的对象看,其范围和对象不断扩大,权力中心逐步下移。
3.人才选拔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联系紧密。教育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一种特殊活动,其本身具有人才选拔功能,因而人才选拔与教育联系紧密。同样,人才选拔制度又影响着学校教育制度。如“九品中正”制造成这个时期学校教育废弛,科举制使学校教育完全成为科举的附庸。
4.人才选拔要遵从教育规律进行。在封建社会中,从荐举、察举、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等,都受封建统治者的控制,人才选拔并非完全根据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特点来进行。民国时期高校招生制度的演变,就是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作用,是高等教育对内部变化和外部环境的主动调节和适应的直接反映。无疑,我们现行高考制度的改革也应时刻遵循高等教育规律进行。
5.人才选拔考试与学校教育的考查应该统于一体。自考试选拔人才制度实施以来,从隋唐的科举制度到现行的高考制度,都存在着应试现象,甚至使学校教育变成了应试教育。如何避免应试?我们应该正确处理一次性选拔考试与平时考查的关系,处理好现行高考与中学会考的关系,处理好水平性考试与选拔性考试的关系。
6.人才选拔制度应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物盈则亏,法久终弊”,在人才选拔制度的实施过程中,要保持其制度的优越性并不断完善,就必须不断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现行高考制度的改革也应不断完善,为其科学性、公平性等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海峰.高考存废与科举存废[J].高等教育研究,2000(2).
[2]高耀明.民国时期高校招生制度述略[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4).
[3]张瑞 ,王承绪.中外比较教育史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380-382.
[4]王炳照,等.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82-84.
[5]郑若玲.高考改革与公平[J].湖北招生考试,2004(10).
[6]刘海峰.科举制百年祭[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10).
7.我国植树造林的历史 篇七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在整体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为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纵观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权极性,促进了农业和农树经济的快速发展.1978-2006年,我国农业总产值从1 397亿元培长到424 242亿元,扣除其他因素影 响年均实际增长13%.总的说来,农业一直处于校高速度增长状况.然而,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仍然存在着一些令人深省的问题.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政策的简要发展历程
1.1新型农村经济制度确立时期——集体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自1982至1986年,我国农村改革史上第一轮“五个一号文件”出台并实施,初步构建了“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长期稳定承包权、鼓励合法流转”的土地制度框架.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材现代化的第一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既符合农民的习惯,又符合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农村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这个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出现超常规发展,农产品的价格提高.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平均上调24.8%,这极大剌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2探索和改革农产品的流通体制和农业产业结构
随着农业经营制度的确立,农业经济改革进入市场化改革阶段,即改革农产品的流通体制,培育农产品市场.01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中规定产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定购以外的产品,允许自由上市.蔬菜、水果、生猪、水产品等,-律退出派购.自由交易.价格放开.对于主要农产品,如棉花、粮食.则取消统购,改为合同订购.1986年,进一步提出,适当减少订购数量,提高市场定价的比重.1990年,郑州小麦批发市场以及9个区域批发市 场得到长足发展,也为农业流通主体和市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1.3第二轮土地承包——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入到全面完善、系统的制度性安徘
我国农业经济政策的历史、现状及展望
和规范的新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各地15年的土地承包期已陆续到期.在第一轮土地承包到期之前,中央在《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在原定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开垦荒地、营造林池、治沙改土等从事开发性生产的,承包则可以更长“.随后,开始第二轮土地承做点工作,并在《关于进-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通知》对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延长土地承包期限的工作在全国展开.各地在一系列的土地改革尝试后,将”地人不糟地,减人不减地“作为农村土地改革的主要模式,保持土地制度的基本稳定.1.4《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布实施
《农村土地承包法》标志着”农材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长期稳定承包权、鼓励合法流转“的新型土地制度正式确立.2002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农材土地承包法》的出台,使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已趋于完善.这部法律把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中比较成熟的做法固定下来,为以后农户能够以法律维护自身的土地权益提供了武辘,将对促进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1.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特殊历史时期下的农业政策
2004-2008年连续5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 支持农业发展,制定了”少取、多予、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指导方针及一系列惠农政策.在对农村税费改革成功试点基础上,全面取消农业税,农业生产进入到元税时代.从1978年的1 397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42424亿 元,年均增长13%;农业附加值从1978年的1397亿元增长到24700亿元.年均增长4.6%.2.l.3农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生活显著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大帽度提高.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3.6元,1998年 精力日到2162元.1978-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年均增长速度达7.9%,比同期农业发展速度快l.4个百分点.2000年以后,在中央政府”惠农“政策的剌激下,农民人均收入从2000年的2253元,地长到2006年3587元.2.2存在问题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建设成绩有目共赌.经过30多年的发展,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农业经济发展也遇到了新困难,出现新问题,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2.2.1 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扩大再生 产进程缓慢我国人口多、底子
我国农业经济政策的历史、现状及展望
薄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不仅相对于国民经济中其他
2000年到2005年,通过免税.农民减负1250亿元.在此阶段,我国的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全面对外开放,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农业生产也 进入到全球化时代.2当前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2.1农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农产品产量快速地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保障市场有效供给,支持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抑制通货膨胀,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2.l.1农业物质投入大量增加,农业生产条件不 断改善具体表现在: 第一、大力开展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第二、农业机械拥有蠢侠速增长,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第三、化肥等农用物资技人不断增加.2.l.2农、牧、渔业全面发展,产品产量大幅度增 长改革开放以后.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和逐步发展.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农业总产值从行业的劳动生产率,而且相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来说是相当低的.科技在农业地产中的贡献份额仅为39%.我国农业实现集约化增长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困难,经济地长方式的粗放化,也得农业较之于其他行业获得较低的报酬率,导致了农业本身的资本积累率较低.这样,就使得农业缺乏大量用于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资本投入.2.2.2农业国际竞争力技弱我国传统的农业
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和劳动成本的低廉,而随着世界新技术的发展,这种传统优势正在消失.由于技术含量在农产品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国际市场上产品的价值构成正在发生变化,发达国家出口的-般商品中劳动和资源价值所占比重为20%左右,其余大部分都是科技和管理的价值.而我国当前出口的传统产业和产品中的劳动和资源价值比重高达85%.另外,由于我国农业主要是小农个体经营的模式,并没有产生规模经济的效应,因而其传统的依靠成本低.带来的价格优势也正在逐步地减弱.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覆盖面才720多万户,不到全国的三分之一.农产品加工产值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还
我国农业经济政策的历史、现状及展望
很低.2.2.3人口压力继续加大
可用耕地、水资源等随着乡村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而不断减少到1998年底,我国农村人口约9.2亿,农村劳动力 为4.53亿,而我国现有耕地据测算只需要2亿左右的劳动力,即使把乡镇企业职工都算作充分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至少也有1亿多.目前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最为2200时,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水资源紧张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扭转.2.2.4农民收入增长慢
从2002年到2007年,农民收入5年增加1 500多元,而城镇居民2007年1年就地加了1 500多元,农民5年增收赶不上城镇居民1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2002年的3:1 :1上升到2007年的3:3 : 1左右,是改革开放以来最高水平另-方面.农民收入增长慢,限制了农民扩大购买生活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能力.这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占人口总数70%和劳动力总数55%的农民收入提高缓慢,制约了工业和服务业的市场,不利于国民经济顺畅循环.3 河北省农衬发展现状状况的特点
从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公报可以看出,目前中 国改革已经初步适应思想解放与制度突破的历史.与此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突出,无法适应构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体化新格局的紧迫要求农民待续增收的机制仍未完全建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送一步扩大;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重道远.河北省是中国典型的农业大省,在6 769万总人口中,农业人口占73%.根据《河北省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统计数据显示,我们对河北省农村经济现状以及农材发展现状进行了概括,大致可以总结以下几点: 3.1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水平
耕地总资源继续减少.2000年我省实有事件地总资源646.5万 hm²飞每年农作物的拚种面织在620万hm²右,人均拚地面积仅为O.091Hm²,低于0.094 hm²的全国平均水平.到2007 年减少至589.3万 hm²,减少57.2万 hm².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我省通过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的潜力十分有限,补充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的难度越来越大.目前,我省水资源充沛、热量充足的优质耕地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快、建设占地多的廊坊、庸山和石家庄地区.如何实现饼地数量和质量上的
我国农业经济政策的历史、现状及展望
占补平衡,是耕地保护工程的一大难题.3.2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用农民自己的话说,就是用一年的时间脱了贫,但是二十多年的时间没有致富.过去30年,以出台10份”一号文件“为标志,中国的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而接下来,如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正如全会海调指出的.要”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这对从整体上消除农材贫困,意义重大.2000年,河北省农村居民收入与生活消费2 478.86元,到2004年.河北省农村居民收入与 生活消费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了3000元大关,达3171.06元,比上年增加317.77元,增长11.1%,是近7年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伏.到2007年,达到4293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2000年的1 365元,增加到2007年的2 786元.增长14.1%,生活质量提升较快.但同时,我们应看到.河北省农材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只接近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收入2 936.40元,平均消费2 184.65元).与发达地区的省份相比,还存在着 很大差距.2004年农村居民收入排名前五位的{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苏}平均收入水平为5 790.82元,消费排名前五位的(上海、浙江、北 京、广东、福建)平均消费水平达到4 372.25元.对于河北省自身来讲,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从1998年到2002年5年的时间内,几乎停留在原有水平上,停满不前.2004年在国家取消农业税的刺激下才有了较大增长.同时,农民收人水平地域差距明显.在唐山、廊坊和石家庄.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800元,而在张家口和承德农民收入则不到1.800元.从城乡居民收入对比来看,农民年均收入仅仅是城市居民收入的三分之一.3.3农业经济结构有待完善
在种植业内部,提出适当降低粮食种植面坝,培加经济作物面积,在大农业内部,改变单-经营种植业的局面.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这-状况基本实现.但是在整个农村产业中,改变单一经营农业的模式,实行农业、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综合发展这-目标,却远远落后.河北省农民非农收入由前几年的快速增长转为平稳增长,由于其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在当前其他增收因素弱化的前提下,非农收入稳定增长并未起到应有的实际地长的作用,直接导致农民收入长期停滞不前.4 完善农村经济政策的展望
针对我国农业经济问题的现状,我国”三农"政策将会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强化.具体包括:
我国农业经济政策的历史、现状及展望
4.1 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
我国作为-个13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问题需要时刻注意,特别是在目前全球存在粮食危机的状况下,政府必须加大对粮食生产扶持.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4.2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提离农业产业化水平
实践证明,打造知名龙头,密切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分配关系,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十六大强调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对农业产业化的积饭性.中央特别强调,积极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这是战略化经营调整的途径,这是治力日农民收入的有效举措,一定要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中全局性、方向性的工作来抓.4.3调整结构与开拓市场并举
8.我国植树造林的历史 篇八
关键词 户籍制度,作用,开放,条件
户籍的概念是“地方民政机关以户为单位登记本地区内居民的册子,转指作为本地区居民的身份”。相应地,“中国的户籍制度”是指建国后逐渐发展形成的一套户口管理制度,1958年1月9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是为了限制所谓“农村盲流”进入城市,切实加强全国户籍管理,是全国城乡统一户籍制度形成的标志,自此,从制度上,城市人与乡村人便有了一个事实上的身份等级。1964年,为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处理户籍迁移的规定》草案,不但没有改变城乡隔离的局面,反而彻底堵住了农村人口迁往城镇的大门。自此中国开始了长期实行城镇户口与农村户口之间的法定隔离制度。
一、我国户籍制度的历史作用
户籍制度在形成初期并没有包含对个人的迁徙自由加以严格的管制的内容,制度的内容基本上体现出尊重个人自觉自愿的原则。按照那时的政府文件规定,户籍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证明公民身份,便利公民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统计人口数字为国家经济、文化、国防建设提供人口资料;发现和防范反革命和各种犯罪分子活动,密切配合斗争”。人们仍在较大程度上享有户口变更、迁移、转换的自由。
从20世纪50年代末,户籍制度就把我国居民彻底分为“农业”和“非农业”两大序列。实行这样严格的“城乡分治”的户籍管理,有其当时计划经济的历史必然性。一是社会供给不足,城市难以容纳大量农民进城,二是为工业化的积累,必然要限制消费,更重要的是为了社会稳定。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中国能否度过物质空前匮乏的三年困难时期和秩序空前混乱的“文化大革命”的难关。户籍制度的历史作用是不容忽视的。[1]首先,建国初期,国家受到内忧外患的困扰,国民党和各反动残余势力仍然垂死挣扎,进行破坏;国外的敌对势力进行经济封锁,并且不承认新中国的成立。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户籍制度在对稳定社会治安、加强对公民的控制和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犯罪现象有所减缓,社会秩序持续好转。
其次,当户籍制度发展到60年代,城市人口开始由国家统一供应商品粮,有很多优待措施,同时工业品价格实行与农业产品的不等价交换。国家以此来集中财力,发展国民工业,发展城市。两个“五年计划”的时间,便建立了一大批国家企业。当代中国户籍制度配合计划经济体制,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复苏,推动了国家的工业化、民主化建设。
再次,自6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中国城市的人口问题、发展问题日益严重,给政府和其他纳税公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为了解决问题,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减少城市人口,精简职工,大量干部和城市居民被疏散到农村。到1963年6月,全国共精简职工1887万人,减少城镇职工2600万人。这就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又缓和了粮食供应的紧张状况,同时还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原始的落后的大批劳动力。
最后,文革过后,由于新政策的出台,户籍制度已经显露出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方面,但也在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公民的身份证明、社会治安维护等方面;由于经济,政治改革的深入,从80年代起出现了农民大量涌入城市,特别是改革试点城市的所谓“民工潮”现象,迅速增加了城市人口,引起了一些正常的城市化过程中必然的问题,由此国家加强了对“农转非”问题的控制,有效地控制了大中城市的人口规模,在一定的时期内解决了国家和社会的负担。
二、我国的户籍制度应该改革,但户籍闸门的放开需要一定的条件
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它本身就显示着一种既不合理又不公平,甚至还违反法律的现象,并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不适应性日益突显,并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为此,1984年国务院颁发了《关
于农民进入城镇落户的通知》,尽管附带“口粮自理”的条件,但第一次使得农民进城成为了可能。1985年7月,公安部颁发了《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居民可以以合法身份在非户口所在地长期居住。从2001年5月1日起,国家取消了《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转移证明》,同时住房、医疗、养老制度正在改革,招聘也已经由企业自己做主。但目前,多数城市的户籍开放并不包括在农民可移居的城市范围。户籍制度改革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户籍闸门应该在适当的时候进行适当的敞开,但这适当的时候究竟在什么样的(社会)条件下才会出现?什么时候城市的大门才能完全敞开?
1.户籍闸门开放的理论基础——社会理性。所谓社会理性,是指以社会运动和人的社会运动为依据的各种社会关系在互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意向和规律。在户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人口越来越多地涌入城市,城市之间的人才流动目标地也倾向于发达地区,这么庞大数字的流动人口冲击了城市就业,加重了城市的负担,影响了城市人口总体素质的提高,不利于社会治安。同时,城市化的浪潮也席卷着农村,小城镇蓄势待发,这么多的因素形成了一股整体力量,推动着户籍制度的改革。这就是社会理性,它在客观上需要人口的自由流动,并能缓解部分发达城市的压力。
2.户籍闸门开放的“实践性前提”。现行的户籍制度虽然造就了城乡“二元”分割现象,但它从来没有绝对化的禁止城乡之间的交流。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不断有农业人口通过招生、招干、招工甚至走后门的形式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具体的方式如:进入全民所有制单位、进入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务工经商、干部培训、投靠亲友、婚姻迁移、读大学等。详细情况见以下两表:
表1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农业人口转为城市人口概况表:(单位:万人)
年份******88 人数92.066.068.2123.0150.2166.5166.8159.9 年份******97 人数120.0118.0140.0160.0195.0220.0210.0190.0表2
我国城乡人口迁移的途径(%)[2]
指标工作调动分配录用务工经商学习培训投亲靠友退休退职随迁家属婚姻迁入其他合计 合计5.84.035.815.312.80.411.96.17.8100男6.94.743.917.68.60.47.81.48.7100女4.33.024.212.118.90.217.813.06.5100 城市3.53.241.717.313.70.38.54.77.1100 市郊9.60.920.09.112.00.615.918.413.0100镇8.26.431.814.211.70.416.04.17.2100 资料显示,早期的“农转非”数据为后来更多的“农转非”提供了实践上的基础,并为后期一系列户籍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现实经验。户籍闸门的放开,需要这样的前提。
3.户籍闸门进一步放开的现实条件。“广东省户籍制度的改革,迈出了我国户籍制度和人口管理变革有实际意义的一大步。相信有不少省市,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地区将纷纷仿效。在此,我们提醒有意取消城乡户籍差别的地区,一定要根据本地发展水平积极稳妥地进行改革,可行则行,条件不成熟则暂缓,切不可盲目攀比,否则,操之过急,极易招致混乱。”这是《法制报》2002年2月的一篇评论中的一段话。
(1)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东西部差距过大,不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大低于国际标准,国内各地区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城市和农村的生活水平更是相差甚远(表
3),这样的现实严重地制约着我国户籍闸门的敞开。农村地区的落后必然导致农业人口的外流,他们的第一站便是小城镇,但小城镇在我国只是农村和城市的过渡地带,实质与农村差距不大;农民自然要往城市流动,而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经济水平无法容纳过多的外来人口;发达地区和大中型城市必然是理想目的地,然而人口的迅速集中增大了这些地区和城市的压力,并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3] 由此,人口流动的任何一环都是存在问题的,并且隐藏着盲目性和无序性,给社会及其发展造成很多隐患。因此,必须首先进行城市化建设,大力发展小城镇以作为全面实现城市化的过渡,使得城乡达到一体化,社会经济发展得到平衡,这样才能避免上述的层层问题,户籍制度的彻底改革才能成为可能,公民的自由流动才能够现实、有效。
表3 1995年城乡收入与消费比
项目人均GDP城乡居民城乡居民
地区(元)人均收入比消费比
(农民为1)(农民为1)
东部23721.802.09
中部13372.182.50
西部11662.732.91
(2)户籍制度改革要与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相结合。一方面,城市化进一步发展作为一种必然趋势,既要求城市有更强的人口吸纳能力,也要求有更多的农村劳动者更加安全、体面地在这一过程中参与城市建设。而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正在于此,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劳动力资源。户籍制度改革的过程,也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人口向城镇和城市集聚的过程。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其生活成本应当得以降低,其子女就学应当得到保证,其社会保障应当得到妥善安排。只有达到这样的条件,户籍制度的改革才能得到稳定的保障
[5]。
(3)我国户籍制度的特点是单向流动,即在一段时期内的人口流向是城市——农村,另一段时期内是农村——城市。1958~1960年的大跃进,从农村转移4000多万劳动力人口进城,到1962年以后,下放城市的劳动力人口6000多万。又如1966~1976年城市知青上山下乡插队1600万,再如1988年开始进行“治理整顿”7000万进入城镇兼业的农村劳动力人口,刚刚从农村转入城镇从事工商业不到三年,大多数又解甲归田,这些都是从城市流向农村;而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进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农业人口的生活水平虽有提高,但和城市相比还是差距很大,因此大量农业人口开始流向城市。无论人口的流向是什么,单向流动都是不正常的,它说明了社会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反城市化路线”的单纯流向农村体现了那个时代整个社会体系都不协调的现实,而现今的疯狂的“农转非”又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社会问题如交通、住房、犯罪等等。[6] 因此,只有当实现城市化,社会经济发展平衡,城市和农村没有差别,同时进行人口流动,即双向流动时,这样的社会,这样的现实才能够让户籍闸门完全放开。
【我国植树造林的历史】推荐阅读: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石拱桥优秀教案09-04
关于植树的英语01-17
在春季植树造林会上的讲话10-18
植树的牧羊人08-24
大学的植树节标语06-30
植树节的现代小诗08-24
市政协视察全市植树造林工作情况的报告12-04
植树节的由来初一作文07-24
有创意的植树节标语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