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企业管理课程论文(共9篇)
1.关于现代企业管理课程论文 篇一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论文
通过中国知名企业的成功,浅谈企业管理模式 摘要: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了全球经济的脉搏,中国的经济的确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竞争无处不在,我们必须看到,中国企业从规模、技术到营销、人力资源等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都不占绝对优势。那么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成为常胜将军,企业长久的动力怎样获取?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思维也随时随地在更新,企业管理也相应的进行着更新与换代。所以,继续学习和深化企业管理势在必行,尤其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突飞猛进的时代,电子商务已经走向一个全新时代,在陈旧传统的科学管理模式已经被遗弃的情况下,现代企业管理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运营模式,因此,抛弃陈旧传统的思维接受全新的人性化、系统化管理理念,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
关键字:企业管理模式人本模式 竞争模式企业文化
一、中国知名企业的成功
(1)联想(lenovo)集团
联想集团自1984年创办以来,由当年中科院计算所2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发展到2008年,联想度已跻身全球财富500强, 销售16,788(百万美元)。凭借其优先的技术、易用的功能、个性化的设计及多元化的解决方案,占据着中国电脑市场份额的第一位置,并在2005年完成对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收购,标志着新联想已经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IT巨头。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联想集团提出的“大船结构”管理模式,使集团产生了1+1>2的总体效益。“大船结构”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集中指挥,分工协作”,具体包括四层意思:
1.集中指挥,统一协调
公司以开发、生产,经营三大系统为主体,围绕这三大主体,公司设置了一个决策系统,一个供货渠道,一个财务部门,实行人员统一调动,资金统一管理、根据市场竞争规律,企业内部实行目标管理和指令性工作方式,统一思想,统一号令,接近于半军事化管理。
2.实行“船舱式”管理
公司按工作性质划分了各专业部,比如业务部下设汉卡、微机、网络、小型机、CAD工控、软件、资料等专业部。实行“船舱式”管理,任务明确,流水作业,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有利于实现按劳分配,调动职工积极性,体现企业主人翁地位。
3.实现制度化管理
从1998年起,公司开始完善各种企业管理制度,比如财政制度、干部聘任制度、职工培训制度、库房管理制度等,着力进行规范化企业管理,为创建大规模外向型企业做准备。实现制度化管理,使各“船舱”衔接起来,既要提高各自的工作效率,又要顾及整体目标和利益,制度化管理使企业不但有了强大的动力机制,同时也建立起一套企业约束机制,以保证企业正常高速运转。
4.实行集体领导
董事会下设总经理(总裁)室,总经理室四名成员,两个在香港,两个在内地,实行统一指挥。由于领导班子成员有共同的理想、共同感的思想基础,有配合默契,使总经理一般人成为公司的坚强核心,在职工面前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并保证了企业决策的正确性,避免
在竞争中产生失误和失利。
(2)海尔集团
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1984年创立于中国青岛,现任董事局主席、首席
执行官张瑞敏是海尔的主要创始人。截至2009年,海尔集团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6万人。2009年,海尔集团全球营
业额实现1243亿元(182亿美元),品牌价值812亿元,自2002年以来连续8年蝉联中国
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海尔的成功与其独特的管理模式是密不可分的,从1990年初开始实施“日事日毕、日
清日高”的OEC管理模式,到1998年开始实施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再到200
5年底开始实施基于“人单合一”的T模式,海尔管理模式就在于管理的不断创新。.OEC管理模式: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OEC管理模式由三个基本框架构成:目标系统、日清控制系统和有效激励机制,这三
个体系恰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
OEC管理模式的核心: 将对结果的管理转换为对瞬间状态的控制、对过程的管理,以达
到精细化、零缺陷。
2.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
市场链主要是指将市场经济中的利益调节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在集团公司的调控下,把
内部的上下流程、上下工序和岗位之间的业务关系由原来的单纯行政机制转变成平等的买卖
关系、服务关系和契约关系,通过这些关系把外部市场订单转变成一系列的内部市场订单,形成以“订单”为中心,上下工序和岗位之间互相咬合、自行调节运行的业务链。以市场链
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主要是指把市场链和业务流程再造有机集成,以“订单”为凭据,重新整理管理资源和市场资源,在OEC管理平台上形成每一个人(流程)都有自己的顾客,每一个人(流程)都与市场零距离,每一个人(流程)的收入都由“市场”来支付的管理运
营模式。
海尔的市场链流程再造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以流程再造、机构重组、资源整合为主的市场链流程再造
1998年9月,海尔开始市场链流程再造。2000年底,确立了市场链的工作流程,整合了全球供应链资源和用户资源,形成了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和资金流运行的市场
链流程再造。
第二阶段是以开展全员参与市场链并成为创新的“策略事业单元(SBU)”为主要内容的市场链流程再造。
从2001年开始启动,以扁平化、网络化和即时化为原则,以物料耗用表为基础,以订
单为中心,实施全员的市场链的工资,使每个员工成为市场链的一环,将订单的目标变成每个员工的预算目标,同时为每个员工提供创新的空间,使之成为不断创新的SBU。
3.基于人单合一的海尔T模式
2005年12月26日,海尔正式启动了国际化品牌发展战略阶段。为创造全球化品牌,海尔推出了人单合一的T模式。
人:自主创新的SBU单:有第一竞争力的市场目标
人单合一模式三部分:“人单合一”“直销直发”“正现金流”。
T模式是保证“人单合一”目标实现的管理方式。
T模式的四个含义为:Time,是时间要准时;Target,是目标,要有第一竞争力的目标;Today,是日清,即每天的工作要日清日毕;Team,是团队,市场目标是由SBU团队来完成。
T模式目标:在市场目标和时间的约束下,通过SBU、OEC等方法的集成实现整个运行流程的优化改进。
二、企业现代管理模式
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组织其资源、经营生产活动的基本框架和方式,典型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与方法有:企业资源计划(ERP)、制造资源计划(MRPII)、准时生产(JIT)、精良生产(Lean Production)、按类个别生产(OKP)、优化生产技术(OPT)、(SCM)、企业过程重组(BPR)、敏捷虚拟企业(AVE)等等。先进企业管理模式是实现集成化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
五种企业管理模式
未来的企业管理的目标模式是以制度化管理模式为基础,适当地吸收和利用其他几种管理模式的某些有用的因素。为什么这样讲呢牵因为制度化管理比较“残酷”,适当地引进一点亲情关系、友情关系、温情关系确实有好处。甚至有时也可以适当地对管理中的矛盾及利益关系做一点随机性的处理,“淡化”一下规则,因为制度化太呆板了。
1.亲情化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
利用家族血缘关系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即内聚功能,也就是试图通过家族血缘关系的内聚功能来实现对企业的管理。我国亲情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在企业创业时期对企业的正面影响几乎是99%,但是当企业跃过创业期以后,它对企业的负面作用也几乎是99%。这种管理模式的存在只是因为我们国家的信用体制及法律体制还非常不完善,使得人们不敢把自己的资产交给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使用,因而不得不采取这种亲情化管理模式。
2.友情化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也是在企业初创阶段有积极意义。在钱少的时候,也就是在哥们儿为朋友可以而且也愿意两肋插刀的时候,这种模式是很有内聚力量的。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尤其是企业利润增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哥们儿的友情就淡化了,因而企业如果不随着发展而尽快调整这种管理模式,那么就必然会导致企业很快衰落甚至破产。
3.温情化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强调管理应该是更多地调动人性的内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很快地发展。在企业中强调人情味的一面是对的,但是不能把强调人情味作为企业管理制度的最主要原则。人情味原则与企业管理原则是不同范畴的原则,因此,过度强调人情味,不仅不利于企业发展,而且企业最后往往都会失控,甚至还会破产。
4.随机化管理模式随机化管理模式
在现实中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民营企业中的独裁式管理。之所以把独裁式管理作为一种随机化管理,就是因为有些民营企业的创业者很独裁。另外一种形式,就是发生在国有企业中的行政干预,即政府机构可以任意干预一个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最后导致企业的管理非常的随意化。
5.制度化管理模式
所谓制度化管理模式,就是指按照一定的已经确定的规则来推动企业管理。当然,这种规则必须是大家所认可的带有契约性的规则,同时这种规则也是责权利对称的。因此,未来的企业管理的目标模式是以制度化管理模式为基础,适当地吸收和利用其他几种管理模式的某些有用的因素。
三、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①有利于把社会上闲散的货币和分散的资本集中起来投资经济实体。通过建立股份公司完成资本联合,实现集资的功能。
②有利于资本在社会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通过市场交易,使资源向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流动,达到资本的优化配置。
③有利于形成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新型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并有利于促进企业家阶层的形成。两权分立和公司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将促进企业明确职责分工,形成科学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也有利于经营者施展自己的才能,促进企业家阶层的形成。
④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投资主题明确,有利于吸引和利用社会资金。投资主题将由国家单一投资向国家、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联合投资发展,谁投资,谁收益。
四、几种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
一、以人为本
人本管理,首先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继而围绕着调动企业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展开的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通过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活动和以尽可能少的消耗获取尽可能多的产出的实践,来锻炼人的意志、脑力、智力和体力,通过竞争性的生产经营活动,达到完善人的意志和品格,提高人的智力,增强人的体力,使人获得超越受缚于生存需要的更为全面的自由发展。
人本管理对组织结构、组织形态、组织体系营运的最本质要求就是要充分发挥组织中所有成员的聪明才智,以保障组织整体的高效能。通过果断、足够、合理的授权,使组织趋于扁平化,达到集权和分权的平衡和适宜,有助于获得组织的理想的权力结构。组织修炼的重要一环是优化组织政策的设计与营运,这是组织发展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组织发展的内容看,组织往往通过塑造组织文化、锤炼工作团队、确立集权与分权的平衡与适宜以及沟通与交互作用的营运机制来实现组织发展的。
二、以竞争为核心
每一个成功企业的背后,都有一两个失败的企业做基石,而这些成功的企业都是踏着失败企业垒成的基石站起来的,所以企业只有保持竞争的姿态,在不断的发展中壮大自己,才不会成为别人的垫脚石,管理者必须以竞争为核心是每一个管理者都知道的,但必须对竞争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才能真正的掌握竞争的涵义,因为人们犯错误或做错事,往往是由于他们对问题没有全面深刻的了解与分析,当管理者树立以竞争为核心的思想时,必须保持冷静警惕的头脑,冷静地分析问题,随时发现问题。管理者首先必须冷静地分析自己的实力,并且全面地、周详地调查别人。
只有客观地认识自己的长处短处,才能扬长避短,使自己少犯错误,而自己多一次错误就是多给对手一次机会,当失误太大时,就有可能被对手击倒。当为了应付别人的竞争,必须完善发展自己,这时你便需在人才、资金营运、工作效率等方面做一次提高。选取优秀人才,建立全新的财务制度,简化组织机构,使自己的企业达到少而精,富于竞争力,当要与别人竞争时,必须增强自己的实力,此时就必须采用量、本、利的方法,减少成本,提高销售,同时,要密切注意对方的行动,善于捕捉对方的失误,只有在竞争中不断地思索,时刻保持竞争的心态,才能战胜对方。
三、适时而变,战略的管理思想
在管理思想中,必须树立适时而变的战略管理思想,因为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下都会显现出不同的属性,我国企业的许多先进管理者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时,只是盲目的按部就班,不知道灵活应用。结果不但没有成功,反倒使企业陷入困境。因此在学习别人企业和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要根据时代的变迁,环境的改变,对象的改变,随时调整自己的部署,这样使自己始终如一,保持领先优势,在企业的决策过程中,要将“战略”这一词深深印入脑海中,使管理者从全局、从长远的角度分析思索问题。
因此在学习管理这一方面我们必须学习如何生产管理方法,即学习管理方法的根源——管理思想,拨开各种管理方法的外罩,学习里面的最本质的东西,这是因为管理方法是活的、是多变的,而管理思想是死的、一成不变的,学习死的东西总比学习活的东西更实用、简单。但在运用的过程中,管理方法是死的,而管理思想是活的,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基本辩证统一的方面。活的思想可以产生多种管理方法,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才能想出比西方的管理方法更好的方法,形成自己的管理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赶超别人。
五、分析东西方管理模式的差异
1.西方管理模式的本质是个人本位下的“制度管理”
西方文化认为人性本恶,形成了以法律保护个人权利的个人本位价值观。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表现为与个人本位取向相一致的“工作分析”、与薪酬系统挂钩的“岗位评价”,明确界定各个岗位的岗位职责与职位价值,这是组织分工的价值观依据,也是科学管理在西方的本意。
个人本位下如何实现合作?个人在群体、组织中形成合作的条件,体现为外在规章制度明文要求下形成的“他律”。即使表现在道德上也是如此,尽管康德说过:“使他敬畏的是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令”,但是西方道德经过宗教改革后的含义,是指超越于个人之上的、只对上帝与法律负责的义务;激励力量主要来自个体成就感。
2.东方管理模式的本质是群体本位下的“文化管理”
东方文化认为人性善,形成了群体本位价值观。在企业管理中的成功经验是,集体奖励的激励制度、重视团队合作、更易出现员工公民行为等。
个人在群体、组织生活中的合作,是以人们信仰的强势企业文化为核心,根据各自所处位置与身份“自律”为主的控制方式。中国文化下的道德自律与西方的道德自律不同,是对群体中的他人负责,而不是对神(或者规章制度)负责;激励力量主要来自以个体在所属群体中的相对位置为标志的公平感和荣誉感。
美国管理学家敏锐地认识到造成管理模式差异的文化差异,是造就日本经济奇迹与日本企业竞争力背后的原因,提出了管理学中的“企业文化”理论。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东方文化下的企业管理模式,在主要的约束与激励力量上,与西方企业存在明显差异。
3.日本企业管理经验的文化实质
同为受儒家学说影响的文化,虽然中日之间在核心文化价值观上存在差异,中国文化以仁为本,日本文化以和为本,但都属于群体本位的文化模式。日本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形成了很多不同于西方企业管理原则要求的做法,这些做法值得我们仔细分析、思考与借鉴。在日本企业管理内部,有质量圈活动、工作小组、全面质量管理、集体奖励制度等;在市场上,有大企业与小企业、企业与银行之间结盟与共好。以上现象都是与日本的群体主义
文化价值观相一致的管理活动与组织形态,形成以群体为形式的竞争主体。在最为知名的日本丰田生产模式中,无论是领导自上而下的强力推行,还是培养员工自下而上追求精益生产的自觉主动精神,没有凝聚在强势企业文化之中的群体本位价值观支撑,难以实现持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这也是丰田生产模式在我国企业学习借鉴过程中效果不佳的原因----只学流程,没有文化支撑。
这种以群体、集群为单位的市场竞争主体及其相应的企业生产管理模式,要比单个企业的竞争实力大得多。后来出现的供应链管理理论,其实质是为了解决丰田生产方式在企业内部推行所受到的外部制约,以拉式生产、订单生产、柔性生产为核心,将准时生产、订单生产思想扩张到整个供应链条,以纵向企业联盟形式参与市场竞争,体现出很强的东方文化色彩。在我国成功的经验是浙江温州地区民营企业形成的产业集群,既与温州商业文化中重视、相信地缘合作有密切关系,也推动了温州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4.中国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出路是坚持群体本位
中国企业管理模式属于群体主义文化下的文化管理。单个企业成功的例子是海尔管理模式,支持了海尔20几年的高速成长壮大,对海尔管理成功经验的具体分析,在《海尔企业文化的结构、功能分析与启示》一文中有所总结;温州企业之间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是供应链上企业联盟成功的例子;这些成功的例子,都是以群体主义价值观为文化支撑而形成的。
日本企业将工业工程理论与日本文化相结合,创造出了丰田生产模式。中国企业也需要在学习外国成功的企业管理经验中,结合自己的文化特质进行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的创新。在学习借鉴欧美与日本的企业管理经验过程中,应注重以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对日本管理经验的吸收;重视以文化管理思路促进企业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性,将群体本位价值观与西方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结合在一起。
六、结语
现代企业已经成为国家管理中的重要元素,其社会责任和义务凸显。西方企业管理既有优势也有不足,所以有必要在学习西方企业管理的同时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管理理念,倡导得民心者得企业的管理思想,对企业进行科学化管理。
总之,发展新经济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者必须采用合理而有效的激励方式,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经久不衰,才能够走出去,获得更大更好的发展。
2.关于现代企业管理课程论文 篇二
一、我国“后现代课程理论”研究 的本体论维度
1995年, 王红宇在《比较教育研究》第四期发表了《新的知识观和课程观》, 文章介绍了教育领域中有关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理论, 同时阐述了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开放性 (与封闭性相对立) 、复杂性 (与简单性相对立) 等特点, 及其给课程观带来的启示意义。由此,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 我国学者对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研究开始逐渐关注并达到鼎盛时期。
1.对“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引进和介绍。
第一, 课程本质是复杂的。对于课程本质的定义, 多尔说, “……建构主义的课程是通过参与者的行为和交互而形成的;不是那种预先设定好的课程 。”派纳将课 程定义为 “currere”, 这个作为动词用的拉丁词根“寓指跑在跑道上的过程”, 它是一种内心世界的活动。美国后现代主义课程学家布洛克极力反对现代课程的控制性, “他主张, 课程不是一个与‘被找到’或与在某条线路‘找到自己’有关的问题, 也不是一种运动——沿着一条别人所规定的路线向前走, 而是我们可以自己在该路的位置来确定自己。它应该被理解成是一种机会, 一种迷失的机会。”
第二, 课程目标是弹性的。“目的、规划、目标不仅单纯地先于而且生产于行动之中……规划来自于行动之中, 并在行动中得以调整。”同时, 斯拉特瑞否定泰勒原理中封闭性的课程模式, 反对其中事先规定好的目的观, 反对其中根据目的而制定出的手段、程序和步骤的方式, 反对贯彻成形方案的行为等。
第三, 课程内容因包容而丰富。现代课程内容强调统一性和标准性的特点流露出了知识霸权的倾向:压抑个人知识、忽视地方性的知识。而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多元性、边缘性, 崇尚差异和平等。大卫·史密斯的《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中对文化的全球化以及那些处于边缘的、弱势群体尤为关注。“其意义在于重 视不同地域的文化生活……这预示着知识与文化的源泉不能仅仅依赖于权威性的语言文字, 各个不同地域和种族文化同样可以为课程提供丰富的内容, 以平等民主的观念组建可阐释性的后现代课程。”
第四, 教师权威是消解的。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的非中心化到教师权威的消解, 都体现了对“非中心”群体的关注。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中的教师角色是从权威者走向对话者, 教师要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者, 而是一个对话者、内在情景的领导者。派纳强调存在体验学习, 重视学习者体验性学习。由此, 课程不是一个教师死气沉沉进行传道的地方, 而是通过对话达到师生关系的平等、促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和宽容、教师带动学生进行寻求、分享真理的地方。
2.对“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再思考。
第一, 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积极意义去思考,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 从宏观的文化层面来讲, 由于后现代主义者倡导文化的多元以及对边缘群体乃至弱势群体的关注, 所以, 它“促使我们去考虑原先被忽视的那些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差异问题、他者问题、权利问题、课程内容的合法性问题这些比较宏观的理论问题以及吸毒、同性恋、艾滋病等 被现代学校教育所回避的具体问题。”后现代的课程强调对多元文化包容, 同时注重差异性。
其次, 从微观的课程层面来讲, 课程的复杂性给予我们启示:课程改革存在很多复杂的因素, 我们应该将这些因素划到考虑的范围内, 这就更容易理 解派纳为 什么说课 程是currere (curriculum拉丁文词根, 用来描述课程, “跑马道”之意, 作动词用) , 它不是一个简单的、静态的东西, 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
第二, 对“后现代课程理论”的消极影响来分析。
首先, 后现代课程理论本身存在着一些缺陷, 因其不确定性、生成性等模糊性特点导致的自身的虚无主义;自身的片面性:过度地强调课程的课程开放性及差异性、课程目标生成性、课程内容不确定性及丰富性等, 而忽视了课程内容共性、课程目标预设性、课程内容确定性等方面的价值。
其次, 关于后现代课程理论与我国课程理论之间“嫁接”方式的思考。后现代课程理论的产生有其社会文化的现实依据, 是滋生于西方充分发展的现代性及现代资本主义的土壤。从宏观的中国所处的时代背景方面来看, 我国总体上仍是现代性尚不发达的社会, 还不具备后现代课程范式产生的社会基础。在中国语境中谈论后现代主义教育, 必须回答一个更直接的疑问: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产物, 后现代教育理论引入后现代话语是否脱离了中国当代的现实语境?也就是说, 我国在时间上还没有达到高度现代化, 科学知识正处于主导作用的阶段。我们为了发展不可能摒弃科学知识。这种在时间上的嫁接会导致我国社会与 西方社会身份的误置。
二、我国“后现代课程理论”研究 的方法论维度
1.研究的逻辑:演绎逻辑抑或归纳逻辑?
纵观我国学者发表的关于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文章, 基本都是从理论构造的角度来研究的, 而不是从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这表现为一种演绎的逻辑而非归纳的逻辑。
从内容上来看采用的教育事实研究和教育价值研究, 由此, 无非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的:第一, 对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引进和介绍;第二, 对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反思和批判;第三, 将后现代课程理论作为一种研究其它方面的一个视角。我国学者对复杂的后现代课程理论问题, 只是在理论上进行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 从而发现后现代课程理论内在的规律以及与我国课程理论的关系。
2.研究的态度:激进地颠覆抑或谨慎地吸收?
从“后现代课程理论”与我国语境下的课程理论建构的关系问题上, 我国学者进行了冷静的分析。“后现代理论是非常庞杂的……我们也绝不能忽视具体的历史的语境, 不能忽视在中国当下语境中的教育状况。任何无视现状而盲目的跟从都是错误的。”“对后现代课程观和对处于现 代与后现代夹缝中生存的当前我国课程实践的定位问题……要立足于基于当代中国基本国情下的活生生的教育、课程现实, 以此来分析解决其间实际问题, 切不能走极端, 更不能不加分析思考地跨越式地套用后现代的观点来进行某种所谓的21世纪的革新。”
3.研究的过程:理论移植抑或逐步演进?
20世纪后半期, 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引入到教育乃至课程领域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学者考虑到了我国课程的现状, 不是机械地将理论搬到国内。的确, 我国居于现代范式下的课程面临着很窘迫的境地, 它带有一定的机械性和封闭性, 从课程发展的状况来看, 我们很有必要吸收一下“后现代课程理论”中的鲜活的理念。
从时间的角度来看, 我国学者研究的“后现代课程理论”很有必要性, 实事求是地说, 这一理论的引进不是简单意义上理论移植, 而是当今我国课程发展到一定程度而逐步演进的。
我国学者对“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分析从理论吸收的谨慎态度上来看是值得肯定的, 研究也很有必要性。但是从其研究的逻辑上来看, 单纯采用理论演绎逻辑而忽视实践中的归纳逻辑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的。学者没有去践行, 更谈不上从实践中总结和归纳什么东西, 这本身就注定了课程研究缺乏生命力, 研究下的课程缺乏生气。
三、我国“后现代课程理论”研究 的价值论维度
1.“后现代课程理论”研究对我国课程理论建构的积极意义。
第一, “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给予我们的启示。有人讽刺后现代的思维方式注定是一种乌托邦, 是不现实的。我们就是因为太现实, 才会沦为现实的囚犯。“这有必要重温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的名言:‘可能性高于现实性’……‘不可能’应该被肯定, 因为正是‘不可能’开辟了可能性并使之成为可能。”如果后现代主义的乌托邦思维方式能给予我们一些启示, 给予我们创造, 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们要敢于想, 敢于创造, 才能实现我国课程理论的再次刷新。
第二, “后现代课程理论”本身给予我们的启示。
首先, 从宏观的文化层面来讲, 后现代主义者倡导对边缘群体、弱势群体的关注。大卫·史密斯提出课程应该对多元文化包容、同时注重差异性, 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 尊重各个民族的文化从而在对话中实现全民族个性的解放和平等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其次, 从微观的课堂方面来讲, 针对当今我们的课程面临的众多问题, 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后现代学者的研究中重新审视我们自己的课程。我们应该承认后现代课程中精华的价值之处:生成性课程目标观、要求个性解放的课程内容观, 多元性课程评价观及和谐师生关系等方面的价值之处。这些学者的研究是一个通往我国美好课程愿景的一个桥梁。
2.“后现代课程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学者对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研究有了一些很大的进展, 但从我国学者“后现代课程理论”研究的方法论角度来分析, 我们会挖掘出一些问题, 只有在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才有可能解决问题。
第一, 从研究者的身份来看, 我国学者的研究身份类似于“看客”的身份。纵观我国学者对“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研究中的诸多文章, 我们可以发现, 大部分研究者的身份均为“看客”的身份。有些学者将后现代课程理论划到一个圈子里, 而他们就如同看客在笼子外看动物一样, 站在课程理论的圈子外面对圈子内的课程问题指指点点, 大谈而特谈。
第二, 从研究的方法来看, 我国众多学者对“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研究类似于一种“纸上谈兵”的方式。他们对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引进和介 绍以及从反思的角度对其进行的再认识, 基本上采用的都是演绎的逻辑, 而缺少实践中的归纳逻辑。我国教育理论界在教育理论探索上有一种形态是“注重理论自身的建设, 在教育理论的建构上下功夫……从教育理论内部做文章, 对时间情景缺乏关注。”
第三, 从研究结果来看, 都走入了“无结局的结局”。一些学者谈到了后现代课程理论对于我国课程理论的建构具有启示意义, 却没有进一步地深挖下去。同时, 有些学者提到了由于中国与西方或者美国的社会、文化等因素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之处, 因此后现代课程理论与我国课程理论存在一些互不相容、矛盾之处, 从而对我国课程产生的消极影响, 所以我们应该对外来文化保持警觉等等。但是接下来究竟应该怎样保持警觉, 或者怎样消解后现代课程的消极影响却只字未提。同时, 对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研究, 我们究竟从中吸取了什么能为我所用, 我们应该怎样在实际中应用这些有价值的东西, 这些方案却没有。
四、我国“后现代课程理论”研究 愿景
针对我国学者对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该不断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从而解决问题。我们也更应该冷静地自我反思、反省我国学者将近20年来的“后现代课程理论”研究。
1.研究者身份:应由“看客”向“局内人”转变。
我们研究后现代课程理论的时候, 不应该将其划到一个圈子里, 也不应该像局外人一样, 将后现代课程理论作为一个外在于自己的一个东西进行指指点点。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不是站在广场边、商店外仅仅通 过冥思苦想而产生的, 而是他在广场内、街头上、商店内, 通过置身其中与人们相互交流的实践中真真切切地产生出来的;晏阳初当年的“除文盲, 做新民”的教育运动, 选择了长沙、烟台等地进行平民识字教育实验。真正的教育者不是教育领域的局外人。我们应该由“圈外”走进“圈内”, 将我们的身份也随之转变一下, 由一个看客转变为一个切切实实研究教育的局内人, 真正地置身其中去思考。
2.研究方法:应由“纸上谈兵”向“身临其境”过渡。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为, 一切社会现象来源于实践,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据, 才能找到最终的科学说明。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是从实践到认识, 再由认识到实践, 人类的认识就是在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往复中不断地提高和加深的。从实践的角度看,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那就意味着研究国外的课程理论是为了改造我们当今存在着问题的教育。
我们目前对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研究处于理性认识阶段, 要想达到感性认识必须要进行实践, 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将理论物化与对象化, 才能实现对社会的改造。从认识的角度来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将后现代课程理论向实践过渡, 这个飞跃是检验理论的过程。只有将理论回到实践, 才能在身临其境的实践中不断修复和完善, 从而良性地发展下去。那么, 我们的研究方法就不能只是理论的研究, 更应该回归到实践中, 并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3.研究结果:应由“无结局的结局”到可行方案的落实。
对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研究不是“大张旗鼓”地来, “悄无声息”地走。我们之所以没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是因为我们的研究存在问题。对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研究, 我们要挖掘其中对我们有价值的东西为我所用, 不能在半路戛然而止, 更不能不了了之。我们要深入分析, 最好得出一些结果, 提出一些实在的方案。从而实在地、真切地建构我们的课程。在研究中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我们为什么研究?它的实际意义有多大?仅仅是为了研究而研究、为了学术而学术吗?作为一个课程研究者, 我们有责任进行自我反思。
五、结语
截止到2013年, 我国关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学术论文有76篇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关键词”检索) , 硕士、博士论文18篇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论文网络出版总库“关键词”检索) 。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文章的三大倾向:第一, 对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引入和介绍;第二, 对于后现代课程的反思和批判研究;第三, 将后现代课程理论作为研究其他问题的一个“视角”。而对于我国后现代课程理论研究的分析几乎不可见。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那么我们研究后现代课程理论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呢?由此, 应时刻保持一种自我反思的习惯, 提高反思的能力, 这也是作为课程研究者不可丢弃的问题。
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我国学者开始对后现代课程理论进行了研究, 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本体论、方法论以及价值论三个维度来重新审视我国关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研究, 发现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然方向的分析具体表现在:研究者身份应由“看客”向“局内人”转变;研究方法应由“纸上谈兵”向“身临其境”过渡;研究结果应由“无结局的结局”到可行方案的落实, 从而实实在在地建构我们的课程理论。
关键词:后现代课程理论,本体论维度,方法论维度,价值论维度,愿景
参考文献
[1]王红宇.新的知识观和课程观[J].比较教育研究.1995 (4) .
[2]威廉姆·多尔, 王红宇.构建一种新的课程观 (上) [J].全球教育展望, 1996 (6) .
[3][美]威廉F.派纳, 威廉M雷诺兹, 等.理解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4]綦春霞.面向新世纪的课程理论——美国Patrick Slattery的后现代课程思想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1997 (6) .
[5]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6]尹弘飚, 靳玉乐.现象诠释学课程理论及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2 (12) .
[7]王治河.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郑金洲.教育理论研究的缺失——世纪末我国教育理论的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1999 (10) .
3.关于现代企业管理课程论文 篇三
摘 要:文章对已有的关于现代汉语课程目标的代表性观点进行了分析,提出现代汉语的课程目标是系统地讲授普通话的基本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运用普通话的能力,为他们从事各项工作,特别是语言文字教学和科研工作打好基础。课程设置是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密切相关的,作为一门基础课,应在大一分两学期开设,而作为新闻等专业的必修课,也可在大一或大二开设一个学期。一套理想的现代汉语教材应包括三个部分:基本教材、参考资料和习题集。目前,现代汉语教材的专业化做得很不够,应根据专业、学生水平、课时安排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教材。
关键词:现代汉语;课程目标;课程设置;教材
现代汉语这门课程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仿照苏联现代俄语在高校开设的。开设初期,教材编写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因此在一段时期内关于这门课程的改革基本是围绕这个任务展开的。改革开放后,大家开始有时间直面这门课程的困局。史有为认为,“这门课在非语言专业中是基本失败的”[1],提出应分设“汉语分析与应用”、“现代汉语学”两门课程。[2]吴为章指出:“这是大学文科中最难教的一门基础课。”[3]时至今日,教师教得伤心、学生学得痛苦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现代汉语依然是大学文科中最难教的一门基础课。应该说,对于困局大家早就有共识,针对困局,大家也是进行了一些思考的,可是为何困局迟迟不能破解呢?我们认为,原因可以有不同的归纳,但最重要的是改革缺乏系统观的指导。系统的课程改革主要包括7个方面的内容:课程目标、课程设置、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试评估。现代汉语课多年来改革成效不明显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系统规划上述7个方面的内容,导致不少改革不能衔接甚至相互抵牾。限于篇幅,本文只提出一些关于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和教材的一些思考,关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评估等的思考我们另文以详。
一、现代汉语课程目标
关于现代汉语的课程目标,黄伯荣、廖序东是这样说的:“它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法规为依据,系统地讲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各项工作,特别是语言文字教学和科研工作打好基础。”[4]如果加以概括的话,可以称之为“三基”和“三能”,“三基”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能”是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运用能力。这也是目前最有影响的提法。
对这个课程目标,我们大体是认同的,但需要进行一些调整。“基本技能”和“分析能力”、“运用能力”其实是一回事,二者是重复的。比如,从声母、韵头、韵腹、韵尾、声调的角度对音节结构进行分析,从“六书”的角度对汉字进行分析,从意义轻重、范围大小、集合与否、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搭配对象、词性和句法功能等角度进行同义词辨析,用层次分析法对单句进行层次切分和定性,对多重复句进行层次切分和定性等等,都是教学中需要重点进行训练的,是所谓的“基本技能”,但所有这些训练无不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训练这些基本技能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和提高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过程。第二个需要进行调整的是“理解能力”。现代汉语讲授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虽然现阶段汉语方言分歧仍比较严重,但推普工作进行了几十年,理解普通话的能力还需要到大学来培养和提高是难以想象的,事实上,这方面的能力是中小学阶段就应完成的。第三,从逻辑角度看,“基础理论”似应包含于“基本知识”,就现代汉语而言,哪个基础理论不是基本知识呢?因此,我们认为现代汉语的课程目标是“一基”和“二能”。“一基”是指基本知识,“二能”是指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
李宇明曾撰文专门探讨现代汉语的教学目的。他提出,就目前而言,较为合适的现代汉语教学目的有四个方面:“(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并注意发展学生的一些语言的特殊运用能力;(2)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性认识;(3)增强对国家语言规划的认识;(4)培养学生研究现代汉语的初步能力。”[5]我们恰恰以为,上述四个方面都不合适。第一,李宇明所说的“语言的特殊运用能力”是指文书、编辑、公关等特殊语言能力。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发展这些能力吗?这些能力与这些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第二,现代汉语的理性知识是“获得”而非“加深”。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确涉及一些现代汉语的知识,但那些知识很少,不成系统,且那些知识并不能告诉学生所以然。比如,在小学阶段老师就会告诉学生声调要标在a、o、e上,i、u并列要标在后一个音素上,但为什么要这样标老师是不会告诉学生的。只有在学了现代汉语之后,我们才拥有了相关的理性知识——韵腹是一个音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最响亮的音,那些音在韵母中充当的正是韵腹。也就是说,我们是通过学习现代汉语这门课程获得而非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性认识的。第三,在法治国家,要依法办事。现代汉语课讲授语言文字方面的知识,自然要以国家语言文字方面的政策法规为依据。但以语言文字政策法规为依据不等于要讲政策法规,更不应将“增强对国家语言规划的认识”单独作为现代汉语课的一个目标。通过系统学习现代汉语的知识,对现代汉语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自然有助于学生准确领悟相关的政策法规。比如,学生了解了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有助于他们对推广普通话这一政策的理解;了解了繁体字和简化字的关系,有助于他们对推行简化字这一政策的理解。第四,研究能力是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汉语是大一开设的一门基础课,学生刚刚获得关于现代汉语的理性认识,就让他们具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具有研究能力需要对相关知识有深入的了解,这样的任务不是现代汉语这门基础课所应该承担的,可以通过开设现代汉语语音学、现代汉语词汇学、现代汉语语法学等这类选修课使有兴趣的同学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和典型研究案例,进而获得初步的研究能力。endprint
刘大为、巢宗祺认为“既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有关现代汉语的理论知识,又要求学生‘把这些理论知识和分析能力运用到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去,就必然会发生矛盾[6]”。提出将现代汉语一分为二,一门以语言研究能力为目标,一门以语言运用为目标。对此,我们不能认同。我们认为理论知识的掌握、分析能力的培养和运用能力的培养是有机联系的,并非“必然会发生矛盾”。诚然,在学习现代汉语以前,我们就拥有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但这时我们对普通话的知识大部分是感性的,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习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就是让我们获得关于普通话的理性认识,而有了理性认识的指导,毫无疑问有利于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我们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必然会发生矛盾”!另外,将理论知识、分析能力概括为研究能力也欠妥当。
汪国盛提出,现代汉语的教学目标应该定位在:“使学生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向,获得较好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初步的语言研究能力,成为基础扎实、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的能适应21世纪要求的人才。”[[7]现代汉语是一门大一就开设的基础课,对这样的基础课提出这样的目标显然过高。试想一想,我们能要求一名大一的学生了解语言学的发展趋向吗?我们能要求一名大一的学生获得初步的语言研究能力吗?我们能要求一名大一的学生“成为基础扎实、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的能适应21世纪要求的人才”吗?当然不能,不仅一般的本科院校做不到,即使北大这样的国内一流大学恐怕也做不到。实际上,这些目标对语言学方面的硕士研究生是比较合适的,而非大一的学生。看看各校语言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就会发现,各校在培养目标上的定位和汪国盛的提法基本上是一致的。比如,汪国盛所在的华中师范大学是国内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镇,根据培养方案,该校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研究实践,使硕士研究生系统牢固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获得较强的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能力,成为基础扎实、思路开阔、具有良好素质和良好学风的高校现代汉语的教学和研究人才。
关于现代汉语课程的目标,还有其他一些学者提出过自己的看法。比如,邵敬敏指出现代汉语课的重点是解决学生的两个能力:理解、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和表达、应用现代汉语的能力[8]。李如龙提出:“现代汉语能力的培养应该包括普及和提高两个方面。普及方面就是听说读写‘应用的达标。”“提高方面就是掌握规范标准,具备示范、评判和批改各种言语作品的能力;了解语言应用中各种变异的规律,具备鉴赏、分析和创造的能力。”[9]我们就不一一分析了。总之,我们认为,现代汉语课程目标应该是:系统地讲授普通话的基本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运用普通话的能力,为他们从事各项工作,特别是语言文字教学和科研工作打好基础。
二、现代汉语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密切相关的。现代汉语课程性质可以概括为:它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作为一门基础课,应在大一分两学期开设,而作为新闻等专业的必修课,也可在大一或大二开设一个学期。对此有人持不同意见。上文提到,刘大为、巢宗祺认为现代汉语课程目标有两个,相应地,他们提出应当把现代汉语变成两门课,“一门以语言能力为能力目标,我们暂名之为‘汉语语言学;另一门则以学生的个人语言能力为目标,可暂名之为‘实用汉语能力。”[10]我们上文已经否定了他们将两个能力对立起来的做法,相应地,这样的课程设置也就失去了依据。姚锡远提出,现代汉语课应当一分为三:汉语口语、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理论、实用言语交际学[11]。邢福义、汪国盛提出将现代汉语一分为四:现代汉语语音学、现代汉语语汇学、现代汉语语法学、现代汉语语用学。他们并且将这一思路付诸实践,结果是:“实践证明,分科教学是可行的。”[12]
不管是一分为二、一分为三,还是一分为四,他们原本的目的是想更好地达到他们所提出的现代汉语课程目标,殊不知这么做的结果恰恰是直接取消了现代汉语这门课程,因而都不足取。现代汉语是一门基础课,其课程目标就是“一基”、“二能”。在基础课之后,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等形式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语言的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甚至是研究语言的能力。不应该让现代汉语独自承担整个语言学课程来承担的责任,现代汉语不能承受之重;更不应该变相消解现代汉语,没有现代汉语课程来提供基础,势必加大其他语言类课程的难度,不管是研究类课程还是应用类课程,这不符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另外,我们知道,除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外,对新闻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文秘专业、编辑专业等而言,现代汉语也是必修课,能让这些专业的学生也学习现代汉语语音学、现代汉语语汇学、现代汉语语法学、现代汉语语用学吗?因此,这种消解现代汉语课程的做法不具有普遍性。而且,即使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一分为四对许多一般本科院校而言也缺乏可操作性。对于拥有“语言与与研究教育”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华中师范大学来说分科教学也仅仅是“可行”的,要让全国其他院校也来实行这样的分科教学几乎是不可行的。
三、现代汉语教材
自20世纪50年代现代汉语这门课程设立以来,教材建设就一直没有停歇,早期较有影响的有北大版《现代汉语》、黄伯荣、廖旭东版《现代汉语》、胡裕树版《现代汉语》等,最新的是黄伯荣、李炜版《现代汉语》。据我们不完全统计,现代汉语教材有近50种(包括不同版本),可供选择的范围还是很大的。现代汉语是一门基础课,因此教材内容不宜深。实际上,现在比较有影响的现代汉语教材内容也确实不深。但如果学生只有一本内容不深的现代汉语教材,显然不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因此与基本教材配套的《现代汉语参考资料》是很重要的。现代汉语课程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分析汉语的能力,强调应用性,因此得有习题让学生练手,死记硬背是不可能学好现代汉语的。这是现代汉语课区别其他许多课程的一个明显特征。绝大多数的教材上也有一些练习,但数量少,根本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需要一本与基本教材配套的《习题集》。也就是说,我们认为,一套理想的现代汉语教材包括三个部分:基本教材、参考资料和习题集。黄伯荣、廖旭东版《现代汉语》和邵敬敏版《现代汉语通论》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endprint
教材的选择除了教材本身的因素外,还跟专业、学生水平、课时安排等因素相关。目前,现代汉语教材的专业化做得很不够,几乎没有根据专业特点专门编写的教材,现代汉语教材专业化应当是以后现代汉语教材建设的一个重点。好在现代汉语教材之间在内容上有比较明显的差别,风格各异,可以根据专业的特点来选择最适合的现代汉语教材。教学强调因材施教,授课对象不同,自然要选择不同的教材。比如,专科学生选择黄伯荣、廖旭东版的《现代汉语》比较合适,因为比较浅显;素质较好的学生选择邵敬敏版《现代汉语通论》比较合适,因为有新意。如果考虑课时量,选择黄伯荣、李炜版《现代汉语》比较合适,因为该教材将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现代汉语课程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后一部分是“课程延伸内容”,供选讲,用编者的话说,“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套着力解决国内多数高校现代汉语课程容量与课时量不匹配这一突出问题的教材”[13]。
参考文献:
[1] 史有为. 十字路口的“现代汉语”课[J]. 语文建设,1987(3).
[2] 史有为. 选择、变革和期待——续谈十字路口的现代汉语课[J]. 语文建设,1988(4).
[3] 吴为章. 小议“现代汉语”课[J]. 语文建设,1987(3).
[4] 黄伯荣,廖序东. 现代汉语教学与自学参考[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 李宇明. 现代汉语教学目的论[J]. 荆州师专学报,1993(6).
[6] [10]刘大为,巢宗祺. 两种能力的课程分化——关于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的思考[J]. 语言文字应用,1995(2).
[7] 汪国胜. 关于现代汉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1).
[8] 邵敬敏. 现代汉语课程教材的改革与创新意识[J]. 中国大学教学,2002(2).
[9] 李如龙. 也谈现代汉语课程的改革[J]. 语文建设,1998(5).
[11] 姚锡远. 高校现代汉语教学亟待改革[J]. 云梦学刊,1998(1).
[12] 邢福义,汪国胜. 现代汉语课程改革的思路和目标[J]. 语文建设,1997(1).
[13] 黄伯荣,李炜. 现代汉语[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关于现代企业管理课程论文 篇四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建设
一、课程建设目标:
按照省级精品课程“先进性、综合性、开放性”的建设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发挥基于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优势,突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特色,争取达到省内高职高专领先知名的精品课程。
1.加快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改革与建设,形成与职业资格标准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实现有效链接的本精品课程特色,向社会推广辐射。
2.继续完善教材、参考资料建设。进一步完善《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团队的优势,完善校本教材和参考资料建设,要根据使用反馈意见并结合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改革的要求,进一步修订。
3.加快实训基地建设。继续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将课程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有机结合,形成课程能力标准导向型的实训基地建设理念与效果,以此促进专业建设。
4.加快师资建设。按照建设行业、企业、学校三结合的一流教师队伍的要求,加大教师梯队的建设力度以及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争取三年内任课教师中硕士研究生和正高级职称达到3人以上,在教师中所占比例增加到20%。同时进一步实践青年教师到实训基地企业挂职锻炼的措施,使双师型比例达到100%,加快企业兼职教师培养。
5.加强多媒体课件制作,形成能力本位型特色课件,提高教学效果,丰富并及时更新教材。
6.增大课程的开放程度。继续推动校内与之相关的专业课选修进程,实现专业课之间的知识、资源共享。
7、采用案例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实现教学工作的真实化。
二、课程建设方案
(一)加强课程教学团队建设
建设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保证《现代物流管理学》持续发展的动力。
1、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对于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给予政策支持、时间保证。同时积极引进专业建设需要的硕士毕业生和青年专家。争取在3年内,通过培养和引进,使专业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80%。目前,《现代物流管理学》课程组硕士毕业教师2人、在读硕士2人,是潍坊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学历层次最高的课程组之一。
2、借助工商管理学院“校企合作”平台,以合同、协议或合作等方式,将物流企业管理人员纳入本专业教师队伍,力争使相对固定的企业管理人员类教师比重达到本专业教师队伍的30%,以强化教学团队的实践能力。
3、积极派遣青年教师对外交流和课程进修。本教学团队将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出国或到国内知名高校、大型物流企业交流学习,拓展专业视野,并选派青年教师到全福元物流配送中心、潍坊中百集团等企业挂职锻炼等等。
通过以上措施,全面提高本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形成一支具有国际视野、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同时聘请国内外本行业优秀人才到学校兼职授课,突出专业教学的前沿性、新颖性和现实性,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二)加强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
结合专业发展特点,调整课程内容,充分反映物流相关产业和领域的新发展、新要求。在此基础上,组织骨干教师完成《现代物流管理学》教材的完善与出版工作,并力争纳入国家、省规划教材序列。另外,加大优秀教材的引进力度,淘汰不适合专业发展的过时教材以开拓学生知识视野;完善现有的案例库、电子教案、电子课件、网络课程、习题库、试题库、教学包等教学资源库,体现现代物流管理发展最新趋势。
(三)探索教学新方法
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地使用案例教学、实验教学、情境模拟教学等实践性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由课堂为主转变为课堂讲授与实验仿真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现代物流管理学》课程组计划利用工商管理学院丰富的实习基地资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一方面让学生深入企业,另一方面聘请物流企业领导和物流管理专家为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讲座,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强化基本原理和知识的应用。同时积极推进双语教学,出台一系列措施鼓励教师参加双语教学与课程建设,积极与国外大学合作,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外籍教师开展双语教师培训活动。
另外,积极开展《现代物流管理学》课程教学新方法改进的教学改革项目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探索《现代物流管理学》教学以及物流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四)建立高效率实践教学平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是物流专业学生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环节,为此,本课程组计划用1-2年的时间,建立起条件优良、资源充足、体系完善、运行高效率的实践教学平台。
1、完善校内实验实训教学平台。在现有校内实验、实训条件的基础上,按照学院设备处预算投入,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软件,补充实验实训资料。
2、建立互惠性校企合作平台。在现有潍坊市中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寿光市全福元物流配送中心、寿光市中百佳乐家超市、寿光市鸿运物流有限公司、寿光市华通物流有限公司、寿光市农产品物流园、寿光市蔬菜批发市场有限公司等实习基地基础上,每年再建设1-2个物流教学实习基地。学校派出专业教师到实习基地挂职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策划咨询等支持;实习基地负责安排学生实习岗位,派员工指导实习学生,为学生增强专业感性认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
(五)组织物流设计职业技能大赛,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结合本专业学生专业素质,充分发挥《现代物流管理学》课程组专业教师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强的特点,进一步组织好每年一届的物流设计职业技能大赛,适当吸纳潍坊地区高等同类专业学生参与竞赛。在竞赛项目设计上,紧密结合实际的科研项目和专业特点,实现以竞赛为载体,锻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积极推进物流自考开放办学模式。
我院积极鼓励有能力的同学参加物流管理全国自学本科段考试,在专科毕业的同时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同时获得物流经理资格证书。为加大培养力度,我院借用课程组的优秀师资对报名学生进行辅导,在理论体系上更加有效的提高了本课程建设的水平。
(七)以科学研究提升教学水平
近几年《现代物流管理学》课程组教师已承担或主持省级课题项目等多项,出版多本专著及教材,并且在《网络财富》、《科技致富向导》、《管理科学学报》等权威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多篇。目前,工商管理学院还成立了寿光市物流发展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基地和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培训中心,在产、学、研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支精干的科研及教学团队。
5.关于现代项目管理的灵魂 篇五
从工程本身转向了实施工程的组织,这就是现代项目管理的灵魂所在。项目管理不再仅仅是工具,而是关于组织、组织的成熟程度、组织能力、组织智商的学科和技术。10多年前留洋MBA学成归国的毕业生,曾有无就业机会之叹;10多年后MBA成为学位教育中最昂贵的经营品种。今天,人们又发现了新的经营品种——“项目管理资质认证(PMP考试)”,尽管培训和考务费用高昂,市场依然火暴。
有人宣称,“21世纪将是项目管理的时代”;也有学者深沉地表示,要像Taylor创造动作—时间分析、劳动定额,Gantt发明横道图,Deming倡导质量管理(TQC)一样,“重新发现项目管理”。
其实,如果仅仅说,一个项目的启动必经过繁复的论证,冗长的决策和枯燥的计划与预算过程的话,“项目”,对一个奉行计划经济达30余年的国度来说,应当是不陌生的。不过学者们试图唤醒的自然不是这种色彩的项目管理,学者们试图唤醒的是一种“无所不在”的项目管理,或者叫“泛项目管理”。“泛项目”管理国际项目管理的发展,已经大大突破了传统“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界限,举凡符合项目定义的“一次性的活动”,都可以被视为“项目”。于是,演出活动、葬礼、外交斡旋、甚至一次交友聚会,都可以堂而皇之地被当作“项目”来运作。在这个变化的世道里,已经没有什么不在飞旋地变换着,“变化是一种正常的东西”,乃至于战略管理有了一个新的分支,叫做“变革管理(Change Management)”。20世纪留给21世纪的遗产,以“项目管理”突现风骚,在“恐怖主义活动的项目管理”、“军事打击的项目管理”,以及“军事联盟项目”、“阿根廷破产项目”、“安然倒闭项目”方面,显得十分意味深长:凡项目,皆可策划。从恐怖主义者的角度来看,“9·11”难道不是一次非常“成功”的项目管理?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微型计算机的迅猛崛起,以及9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爆炸式增长,都在技术手段上为古典项目管理方法的解决之道,提供了无数“好看又好吃”的锐利武器。那么,到底是什么,使得“项目管理”这个其实是“工匠的话题”,足登大雅之堂了呢?从国内外将项目管理急速“泛化”,大兴“杂交”之道的心情,或许可以窥现端倪。
计算不再是瓶颈
一些组合高手们,已经将如伙伴关系、系统重组、整合管理、风险投资的事情,摆放到了“项目”的显微镜下。在他们眼里,任何开发活动、改造活动、重组活动,都可以和营造活动一样,放置在项目的框架下予以认识、策划、组织、运作和评估。
项目思想兴盛的一个主要原因,恐怕多少是因为策划一个项目的成本在计算机大兴其道之后大幅降低。像1960年代的载人宇宙飞船项目,以及“曼哈顿计划”,大量消耗在巨量方程组求解和迭代中的资金,足以使“项目管理”成为令人敬畏的行当。当时,项目管理往往对应着水坝工程、核电站项目、高速公路项目和17轧棍连轧机大修项目等一系列耗资巨大、费用昂贵、周期漫长的“活动和事务”。
项目思想兴盛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恐怕要主观一些。比如乔布斯发明Apple和比尔·盖茨倒弄软件——即“策划”一个活动并确保其成功,是20世纪后30年里黑客哲学、雅皮风范的生活方式。“一次性”的定语不幸成为消费主义的同义语。举凡一次性的活动都可以被视为“项目”来安排的话,项目的泛化与兴盛已经势不可挡了。
在现代项目管理中,谋划一个项目的主要障碍,已经不是计算,而是想象力。不过,泛项目的一个变异似乎并没有被识别出来,这一点需要细加端详。
■ “一次性”与“复杂性”
20世纪初期的管理学家们认为,通过作业以及活动的分解和相应的时间分析,可以获得对完成一个作业的开始时刻、完成时刻的估计;把这些序贯的作业与活动综合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可能的作业组合集。于是项目专家认定,一定有一个或一组活动的序列,其所消耗的时间是最长的,从而成为整个工程的“卡脖子”活动,叫做“关键路线”。如果可以识别出这样的路线,其他的活动安排就有了一个时基(Timeline)。
项目管理当然不仅仅是安排工序。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工序安排中可能存在的优化问题:比如资源调度优化、运输优化、工时优化等等。最终通过时间、资源和费用优化,来求解项目的最优函数,体现项目控制的财务目标。
古典的项目管理如古典音乐或古典教堂壁画一样,冥冥之中有这样一个假设:项目是可以通过“数目字”来管理的。
然而“泛项目”似乎并不是如此。是否可以通过数目字来管理,成为一个退居其次的问题,“一次性”成为重要标志。这就是所谓的“泛项目”对古典项目的“变异”。
■ 组织的复杂性
德鲁克在发表于1988年1-2月号《哈佛商业评论》的文章“新型组织的出现”中,论述了新型信息化组织的主要特征。他指出,知识型组织、共同的战略愿景、对专家实行按其能力而不是按其职位的激励方法、大量采用具有整合价值观的团队作业方式和任务小组,以及分权与自治等等,是未来新型企业的组织形式。
观察项目管理复兴的恰当背景是信息技术。但并不是说,因为信息技术提供了快速的计算能力,才导致了项目管理可以更加方便地加以实施; 也不是说,利用更大的存储能力和可视化技术、图形图像技术,使得项目能够“刻画”得更加细致,尽管这些都可以被看作项目管理的时髦版本。
信息技术对项目管理的影响不仅仅在技术层面,更在组织结构层面。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对项目认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项目的组织。如摩托罗拉作为世界著名通讯设备和服务供应商,在1990年代中就启动了一个旨在改善其项目管理能力的计划。面对全球化的竞争,企业的产品研制与服务必须更快更便宜。企业事业部式的组织与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用,组织形式的团队越来越明显。
因此,对于新型组织而言,项目的“一次性”,仅仅是项目管理的表面现象,有价值的是项目团队带来的横向整合能力。这种能力似乎是“项目管理内在的禀赋”。团队能够做到横向的联合作战与纵向的沟通协作。项目管理可以有效避免在企业中产生的思路不清与衔接困难。
此外,项目管理的外延也在不断扩大。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项目管理的应用扩展到其他工业领域(行业),如制药行业、电信部门、软件开发业等。项目管理者也不再被认为仅仅是项目的执行者,而要求他们能胜任其它各个领域的更为广泛的工作,同时具有一定的经营技巧。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提出的“有效的专业项目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时间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综合管理等若干管理领域。从某种角度说,项目经理简直就是MBA的另一个版本。
从这个意义上说,项目管理如此流行的原因可以概括为:项目管理是面向成果的(关注任务的完成);项目管理是基于团队工作的;项目管理借助外部资源提供跨职能部门的解决方案;项目管理通过借助外部资源以有效降低成本;项目管理是柔性的(可变化的)。难怪《财富》预测:项目经理将成为21世纪年轻人的首选职业。
■ 以软件项目为例
现代管理由一种趋向,即从偏爱目标管理转向偏爱过程管理。按德鲁克的观点,企业的R&D部门,是知识型组织结构的创新典范,特别是软件开发组织。而软件工程的过程属性可以说是现代项目管理的典范。
软件工程可以说是最忠实地在项目管理、工程方法的路线上艰苦求索的领域。但令人苦恼的是,软件工程似乎每每遭遇失灵的窘境。自从1969年“软件危机”成为一个学术术语以来,克服软件危机的努力一直在“工程项目管理”的认识框架下进行,比如结构化软件方法,原型化软件方法和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方法。
人们普遍认为,软件的开发效率、可用性和质量,最终取决于软件的需求分析。如果对一个系统的需求描述有缺陷,那么软件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认为软件是一个按照需求分析的结果所建立的模型进行设计的过程,无疑是一种工程方法。工程方法的最大特征就是,先有设计,然后有作品。软件工程管理引起广泛注意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时美国国防部曾立题专门研究软件项目做不好的原因,发现70%的项目是因为管理不善而引起,而并不是因为技术实力不够,进而得出一个结论,即管理是影响软件研发项目全局的因素,而技术只影响局部。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软件工程管理不善的问题仍然存在。
软件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有:需求定义不明确;缺乏一个好的软件开发过程;没有一个统一领导的产品研发小组;子合同管理不严格;没有经常注意改善软件过程;对软件构架很不重视;软件界面定义不善且缺乏合适的控制等等。在关系到软件项目成功与否的众多因素中,软件度量、工作量估计、项目规划、进展控制、需求变化和风险管理等都是与工程管理直接相关的因素。
虽然软件工程管理和其它工程管理相比有其特殊性。比如,软件是知识产品,进度和质量都难以度量,生产效率也难以保证。其次,软件系统复杂程度也是超乎想象的。但软件项目管理的工程特征并没有改变,软件工程的分析-综合架构并没有改变。
如果在这个层面看待项目管理,的确没有任何可以激动的地方。一切只不过是干起来更加迅速,集成度更高、复杂性更高而已。发现过程的重要性,只相当于重新审慎地注意到了细节。
应当说,MIT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把注意力引向了正确的方向,即项目赖以存在、展开的组织的成熟度。这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工程问题很容易被简化为工具是否锐利的问题,即简化为一个根据目标演绎的过程。工程失败也可以从项目管理上寻找原因。但组织的成熟水平,的确是一个好的探索方向。
CMM首先不是单纯地考察项目,而是考察组织,以及组织的演进。一个组织如果通过项目获得了能力的提升,比如越来越标准化、一致化的软件过程;越来越可以预测的软件过程;软件项目的优化是一个持续优化的可感知的过程等等,都体现了组织的成熟性。
CMM强调的是组织的能力,而不是项目管理过程中一些更多地以规则、方法面目出现的东西,比如IDEAL模型,概括了建立一个成功的过程改善项目的必要步骤,其中I代表Initiating(启动)、D代表Diagnosing(诊断)、E代表Establishing(建造)、A代表Acting(措施)、L代表Learning(学习)。
6.关于现代乡镇企业的实习报告 篇六
前言
参与者:马雅静、天津市赫恩斯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各位同事和领导。实践主题:乡镇企业的管理运营模式。
时间:2012年7月3日至2012年8月3日
地点:天津市武清区下伍旗镇红寺
正文
现在乡镇企业渐渐地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为中国农村的改革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也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乡镇企业获得迅速发展,对充分利用乡村地区的自然及社会经济资源、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对促进乡村经济繁荣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吸收数量众多的乡村剩余劳动力,以及改善工业布局、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均具有重要意义。乡镇企业已成为中国农民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也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
现代的乡镇企业大多数由于专业知识的限制,对于管理不是很重视,一切都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所以在管理的层次上存在着很多的漏洞。他们大多追求产值,不注重保护环境继续采用大跃进时期的一些管理模式。没有长期发展的潜力,这也是现代乡镇企业走不远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总的来说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发展环境亟待改善。特别是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企业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成为制约乡镇企业发展的瓶颈;当前一些地区正在进行第二轮机构改革,有的县乡两级乡镇企业管理机构被撤消,出现乡镇企业无人抓无人管的局面。
二是结构调整亟待加强。乡镇企业行业、产业、产品趋同现象仍较严重,企业之间无续竞争比较普遍;区域性特色经济发展不够突出。
三是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进一步拉大。镇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在中国农村和小城镇兴办的、非全民所有制的、从事商品生产或经营活动的经济实体。乡镇企业大多集中在小城镇,是小城镇社区的重要经济支柱。现在我就以我所在单位的调查为例说一说这些问题对工作的影响:
由于机构不稳和人员解散,企业管理工作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
1、正常的办公条件得不到保证。在编13人,每月市财政仅拨600元办公费,支
付水、电、电话费还不够。没有公务车辆,局长下乡搞调研只能搭别人的摩托车。
2、统计报表不及时。一些地方由于机构撤消,熟悉统计工作的同志被解聘,每月的统计报表不是报不上来,就是随便找一个人造数上报,严重影响了统计数字的准确性。
3、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落后。近几年来,企管站无力指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无
力监督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导致安全事故不断增加。
上次我就看到有个工人由于不小心在给球打气的时候砸到了手,手指甲全部脱
落,但是,企业只是给放了几天假而没有给予任何的赔偿,而且工人也没有主动的提出赔偿,这就说明农民缺乏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大多数的工人是没有
五险的,没有任何的保证和合同。
即使企业表面上看起来是有着自己的企业文化,但是这只是流于形式完全没有被
贯彻到企业的实际流程中去,员工对企业没有忠诚感缺乏满意度,企业的高层也
不会下达基层来了解员工的需要。.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存在缺陷
从产权制度来看,现在乡镇企业主要有集体经营、承包经营,以及股份合作制。
前面两种形式的产权关系模糊,名义上财产归集体所有,而实际包括企业职工在内的乡村群众并没有对财产的支配权、处置权,真正拥有财产支配权和处置权的是乡村行政组织和领导。
而对于股份合作制的乡镇企业,很多还发展很不成熟,企业的经营者只简单的把
它看做是一个融资的渠道,并没有把推行股份合作制看作是企业产权制度、组织
形式、经营机制的重大变革,是建立新的企业制度,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比较落后
长久以来,乡镇企业的内部管理始终以粗放式经营为主,大多数乡镇企业存在着
任人唯亲、任人唯近的裙带关系,缺乏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和人才选拔机制,从
而导致家族式的管理方式。
在对待企业员工上,企业管理者忽视了企业员工既是“经济人”,也是“社会人”的现实。企业员工不仅有物质方面的需要,而且还有社交的需要、尊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很多企业缺乏激励机制;在员工培训方面,缺乏系统性和连续
性,甚至不进行培训,很多乡镇企业为了企业短期经济目标的是实现,往往只对
企业员工进行一般职业技能的掌握,而且时间较短,制约了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乡镇企业缺乏资金供应和技术创新
从生产要素来看,资金缺乏仍是困扰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难题。由于大多数乡镇
企业都是从农村的集体企业发展起来的,其资金主要来源于自身的经营利润,很
少享受到国家的补贴和帮助,因此并无稳定的资金来源。当企业的资金链出现问
题时,企业很容易因为缺乏外部资金支持而处于困境,甚至导致破产。
中国乡镇企业长期以来主要从事那些科学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严重、浪费资源的低水平产业,产品生产只重数量,忽视质量,片面追求产品的低成本,因而严
重影响了乡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
人才和劳动力缺乏的问题成为当前乡镇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乡镇企业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缺乏高素质的人才。缺乏人才
和技术是乡镇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加入WTO后,乡镇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力,要发展,关键在人才。
一般情况下,外资企业和大型国企依靠其雄厚的资本和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优
势,一方面,它们必然会留住很多高技术、高学历的人才,使得很少有人才来到
乡镇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城市会吸引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些农业劳动力
以“民工潮”的形式流向东流向 沿海地区。我认为要改善现在乡镇企业上的管理问题就要靠知识的积累,其实不是人们不想
管理好而是人们没有办法管理好,乡镇企业的管理者空有一身的经验而没有理论的支持,他们没有办法从前人的教训中吸取经验,所以我建议在管理者自学的同
时国家也应该开设一些管理课程多多的培养人才。
结语
由于这次的实践调查我感觉获益匪浅,首先让我了解到了我们的乡村缺乏什么,我应该向什么方向努力,但是我还是没有多调查多一点的乡镇企业,所以我的调
查还有进一步完善的可能。
我国乡镇企业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20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完
成了第一次创业。当乡镇企业走过20年的历程,改革开放和企业改制进入攻坚的关键时刻,强化乡镇企业管理,不仅关系到实现第二次创业,也是乡镇企业再造新优势所要解决的一项新课题。本人试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谈点体会和认识。强化乡镇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企业的生命,强化企业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在新的形势下,强化乡镇企业管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强化乡镇企业管理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管理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有目的的活动。企业管理具有二重属性。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企业管理,一方面表现为任何协作生产都需要的指挥劳动,因而都具有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又表现为由对抗性生产方式所生产的监督劳动,因而具有同特定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马克思关于企业管理二重性的原理,对于任何社会化生产条件的企业管理都是适用的。也就是说,无论是资本主义企业还是社会主义企业,或者国有企业还是乡镇企业,要实现生产经营活动的良性循环,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合理地组织好生产力诸要素,包括人、财、物、信息和时间等,而管理是直接影响企业生产力诸要素组织得科学不科学、利用得充分不充分的决定因素。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规定和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程度。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出效益。
2.强化乡镇企业管理是企业管理由生产型转向经营型的迫切需要。生产管理型和经营管理型是两种不同管理的方式,有着不同的含义。生产型管理,实质上是对企业内部生产行政事务的管理,是执行性质的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所面临的市场是卖方市场,或者是生产者的市场,它奉行的是以产定销,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所在。而经营管理型则是全部的企业经营活动(包括生产、流通),它是一种决策性质的管理,它的指导思想是以销定产,它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只有通过强化企业管理这个途径,乡镇企业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才能尽快实现由生产型向经营型的转变。
7.关于现代企业管理课程论文 篇七
近几年, 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迅猛, 迫切需要培养具有创造性、实用性、竞争性、开拓性的应用型人才, 从而对高职院校毕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培养既有专业技能又有经济头脑, 既懂技术又懂经营和管理基本知识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现代企业管理》是面向高职学生开设的一门企业管理基础课程, 这门课程使得在一线工作的技能应用型人才除了具有技术层面的职业技能之外, 还具备一定的计划决策、合作协调、沟通交流等非技术性的职业素质。
目前, 无论是文科类高职院校还是工科类高职院校,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都在作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限选课、公共任选课开设, 深受学生的喜欢。一大批企业管理教材也相继问世, 涉及的对象几乎涵盖企业管理的所有环节。为了培养这一非技术性的职业素质, 各高职院校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的建设上还在努力探索和创新。
今年两会,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 “互联网+”正式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7月4日, 国务院再次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互联网+”一跃成为时下最热门的概念。传统企业纷纷迎合“互联网+”的政策东风, 开始探究行业的新发展。“互联网+”通讯、交通、金融等的高速发展, 衍生出了微信、滴滴打车、支付宝等新兴业态, 给社会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互联网+”时代, 充分借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技术, 对职业教育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实施改革, 创造出职业教育的发展新生态势在必行。
二、高职《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建设现状
据调查,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在高等职业院校开设的时间虽不是很长, 但已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成果。长沙民政职业院技术学院是国家首批高职示范性院校, 信息化教学革命一直走在高职院校的前例, 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无论在省内还是国家, 其影响深远。现以该职业院校为例, 对《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现状分析。
1. 取得的成效
1999年起,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作为会计、证券与投资、市场营销等文科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设。至2002年,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建设基本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不仅在理论教学环节上注重知识的更新和积累,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上也尝试进行了一些改革, 为了适应工科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开始在计算机软件开发、电工电子、空调与制冷等专业开设专业必修课程, 目前已面向全院各专业开设公共任选课程。从建设现状看, 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 世界大学城建设空间资源课程。2011年职教新干线推出世界学城后, 湖南省职业院校充分利用世界城空间, 建设了众多的空间资源课程,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也在其中, 本课程都分别建设有概念库、方法库、原理库、案例库等10多个资源库, 还附设有电子表格教案, 课程教学组的教师基本做到资源共享。
(2) “双师型”“骨干教师”承担主讲教学任务。承担主讲教学任务的一线教师基本上是“双师型教师”。有的在企业工作多年, 担任过重要领导职务, 有的在企业兼职, 有的在任教之后被派到企业锻炼实践, 并通过锻炼实践取得相应了相应的资格证书, 成为具有经济师、会计师、工程师等的双师型教师, 对培养技能性的高职高专人才具有很大的优势。
(3) 完善校内模拟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目前校内模拟实训基地拥用ERP沙盘实训室, 投资理财实训室、学生实训超市等五个校内实训场所。另外与广州新邦物流公司、阿里巴巴商业网站等多个公司签订实习协议, 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4) 编写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企业管理基础》。它根据高职学生就业岗位所需的管理技能和职业素养来选材, 力求把企业管理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传递给学生。体系上把管理学原理和企业管理实务两条线索穿插起来安排课程内容。把管理学中的计划、组织、协调等单列的内容, 融合到企业的经营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等具体实务活动中去, 如此这样, 既能掌握管理学原理中的基本理论, 又能领悟企业管理职能活动中的基本技能。
2. 存在的不足
(1) 企业管理基础实践性教学环节较少。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使授课内容能够更加形象, 生动、丰富的方式得以体现, 在教学过程中, 虽然不断采取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调查报告等实践教学模式, 但过分注重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模式, 而不是将重点放在教学内容本身的实践性教学。教师的讲授从书本到书本, 没有如何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进行课程设计, 融“教、学、做”于一体。例如:讲到市场营销管理部分,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性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应该通过观察实训室的设置的各种情境, 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 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 并制定具体的营销计划书, 从中体会不同角色的不同地位和面临的具体工作以及互动关系, 为将来步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2) 教材编纂和选用方面比较混乱, 教学内容滞后于实践。目前, 我院每期修读企业管理课程的专业学生达3000多人次, 但是教材编纂和选用上缺乏差异性和针对性。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上大同小异, 教材不能很好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需要。例如, 空调与制冷专业学生与国际贸易专业学生选用的教材均为湖南大学出版的一本教材。一个工科类一个文科类, 他们在以后的岗位中侧重点有很大差异。此外, 由于市场经济变化较快, 教材内容特别是案例往往滞后于市场实践。
(3) 网络空间资源课程建设还不能保证学生利用互联网线上学习。目前, 虽然各大职业院校都开设有《现代企业管理》课程, 近几年系列的翻转课堂、MOOC教学等教学方法的推进席卷而来, 但网络公开视频课少, 高质量的让学生利用互联网线上学习的微课更是少之又少, 教师明显感到此类教学资源乏匮, 由此采取线上学习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建设措施
1. 紧抓“互联网+”的机遇, 丰富和创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建设中, 做好“互联网+X”的课程建设方案, 在教学内容、校企合作中践行。《现代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的原理就是“人本原理”, 企业管理管理教学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呢?很简单, 就是一个‘懂’字。做到通俗易懂;熟悉学生的情况;掌握教学要求;经常换位思考;通过学习, 目的不是让学生成为一个专家, 而是成为一个和谐的人。在课程实践中, 我们要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高职学生就业大量在一线岗位从事技术操作与社会交往工作, 实践性和应用性突出。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 由于缺少真实的情境训练, 学生的职业行为规范与职业 (工作) 技能强化受到许多制约, 职业岗位需要的复合能力的培养无法实现。因此, 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应由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 要真正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上进行课程设计, 融“教、学、做”于一体。可以通过“创新之星”、“金点子大赛”等形式, 鼓励学生与企业、行业一起, 经受创新实战训练, 例如可以从厨具小设备、小家电智能化等小专题开始做起, 有基础后再选择替代国外进口产品以及国内独创技术等大课题进行攻关。
2. 充分结合互联网新技术, 由传统线下教学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转变
“互联网+”概念的提出, 将加速创造“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新生态, 创新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助力校园信息化建设。《现代企业管理》课程, 作为一门职业院校的通识课程纳入课程体系, 我们完全可以依托“互联网+”充分结合互联网新技术, 将传统线下教学转至线上, 打破以往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按需学习。任课老师可以通过传统的线下面授和知识点详解, 敦促学生更好学习, 将教学落到实处。同时辅以线上教学, 在线与学生沟通交流, 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提前做好课堂内容安排和疑难解答、知识点回顾等, 根据大数据分析的学生学习情况对课程进行管理, 利用云计算, 将课件等资料上传至云空间, 让教育教学资源得到最大化共享, 促进教育的公平。
3. 打造“互联网+”教学名师, 加强社会服务, 融合地方经济
教材的容量是有限的, 课堂教学的时间也是有限的。目前,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已达到80%,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队伍大都具有经济师、会计师、工程师等资格证, 有的还在企业工作多年, 担任过重要领导职务。我们要力求把这支队伍打造成名师, 以学校联合的中小企业为突破口, 硬件、软件资源为依托结合课程特点, 我们应整合教师队伍, 开发系列教学资源, 内容包括《基础知识》、《管理案例》、《管理故事与游戏》、《实践练习》、《情景模拟》、《调查报告》、《创新在企业》等通俗易懂的微课堂, 打造一批互联网上的教学名师, 建设提供给课程教师及学生在线上根据个人喜好, 随时在线上点击学习, 以配合理论教学, 加强技能造训练, 保证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同时, 更多地服务于公司与企业, 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名师, 开展职业素质培训, 为企业在岗职工和下岗人员举办职业技术和技能等方面的短期培训班, 开展培训活动。
参考文献
[1]周继春.高职院校融合地方经济的服务社会模式探析[J].文教资料, 2009 (5) .
[2]姜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建设与改革探讨[J].中国高教研研究, 2008 (5) .
[3]边英娜.互联网+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新变革[J].文教资料, 2015 (8) .
8.关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 现代企业 财务管理 面临问题 管理创新
1. 现代企事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1.1原有的产权理论及制度加剧了股东经营者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冲突。知识经济是建立 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它是传统的以厂房机器资本为主要管理内容的资源配置结构变为以知识资本为主的资源配置结构,而现有产权制度忽视了人力资本对公司发展的重大作用,事实上在现有市场经济中创造接收利用和掌握知识技术的员工在企业财务的创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利益分配上只注重出资者享有企业剩余所取权,排斥智力劳动者及其他相关利益者对企业剩余分配权,从而加剧了所有者(股东)、经营者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1.2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厂房机器资金等有形资产,而经济知识时代企业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厂、机算机软件、人材素质、产品创新及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大提高,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投资对象,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 的财务管理以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投资决策的需要。
1.3风险管理已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问题。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业面临的更多的风险。
1.3.1由于经济活动的网络化、虚拟化、信息传播;处理和反馈速度大大加快,如果企业信息不畅就会加大企业的决策风险;
1.3.2由于知识积累和更新速度加快,企业及其员工不能及时适应将进一步加大企业风险;
1.3.3高新技术的发展,使产品寿命的周期不再缩短,从而加大了产品的设计开发风险;
1.3.4由于资本市场的开放和电子业务的发展,使货币风险进一步加进,因此,如何有效防范和抵御各种风险及危机,使企业更好追求创新发展是财力管理的重要方面。
1.4现有财务机构设置以财务人员素质严重妨碍着信息化、知道化理财。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以快、准、全的信息为导向,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应是管理层次及中间环节少,并具有灵敏、高效、快速度的特征,在我国现在企业财务机构中,大多数是中间层次多效率低下,缺乏创新和灵活性,财务管理人员的理财观念滞后,理财知识欠缺,方法落后,严重妨碍了信息化、知识化、理财的进程。
2. 知识经济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2.1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以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这一目标的确立总是随着经济形态的转化和社会进步而不断深化,随着世界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化,企业知识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知识的不断增加更新、扩散和应用加速,深刻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各方面,使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向高层次发展。
2.2融资管理的创新。企业融资决策的重点是低成本、低风险筹措各种形式金融资本,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推进融资管理创新,把融资重点由金融资本转向知识资本,这是由于知识资本逐渐取代传统金融资本成为知识经济中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本。
2.3资本结构的优化创新。资本结构是不同资本形式,不同资本主体,不同时间长度及不同层次各种资本成份,构成的动态组合是企业财政状况和发展战略的基础。知识资本在企业中的地位上升,使传统资本结构理论的局限性日益突出,因而有必要按知识经济的要求优化资本结构,以确定传统金融资本与知识资本的比例关系,通过融资和投资管理,使企业各类资本形式动态组合达到收益、风险的相互配比,实现企业知识占有和使用量最大化。
2.4风险管理方法的创新。风险是影响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因素,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本经营呈现高风险性和风险表现形式多样化的特征:一是知识产品价格中物质材料成本比重很小,而开发的固定成本急剧上升,使经营风险多倍扩大;二是金融市场和内部财务的变化使财务风险更为复杂;三是开发知识资产的不确定性水平提高,扩大了投资风险,为此,应创新风险管理办法:一方面要对风险的各种表现形式进行有效识别,确定风险管理目标,另一方面要建立风险的计量报告和控制系统,以便采取合理的风险管理政策。
2.5财务分析内容的创新。随着企业知识资本的增加,企业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越来越受制于知识资本的作用,对知识资本的分析也因此构成了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评估知识资本的价值,定期编制知识资本报告披露企业在技术创新人力资本顾客忠诚度方面的变化和投资受益,使信息需要者了解企业和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情况,并建立知识资本考核指标、创新指标、效益指标、市价指标及稳定指标,并进行定期考核,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 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对策
3.1转变企业理财观念。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创造企业财富的主要因素,由物质及资本转向知识资本,企业理财就不能只盯住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必须转变观念意识,首先要认识知识资本,二是要承认知识资本,三是要重视和利用知识资本。
3.2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对包括知识资本在内的企業总资本进行市场化运作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综合性和超前性,用管理有形资产的传统手段是难以适应的,必须提高财务人员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是财务人员既要有宽阔的经济和财会理论基础,又有良好的现代数学、法学和网络技术基础,其次要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开发企业信息,并根据变化的理财环境,对企业的运行状况和不断扩大的业务范围进行评估和风险分析,第三要能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根据国际金融的创新趋势和资本的形态特点,运用金融工程开发融资工具和管理投资风险等。
3.3积极开展对知识资本的理论研究。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企业产品结构看,尽管短期内不会有大量企业直接成为知识型企业,但企业知识资本在企业总资本中所占比重将迅速上升,企业的管理理念将不断更新,所以必须加紧加快对知识资本开展理论研究,了解知识资本的构成要素和市场化形成,寻求知识资本的有效运作模式和管理方式,确定知识资本价值,从而掌握知识资本运作的具体操作方案。
3.4重视知识产权法在企业理财中的运用。在传统企业财务管理中,有形资产的运作较少涉及知识产权法问题,随着知识资本逐渐成为企业资本形态的主要形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知识资本保值增值的基本前提,因此,实施资本及其与有形资本组合的运营管理,必须结合知识产权法进行操作,以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9.关于现代企业管理课程论文 篇九
发布时间:2011-11-
5信息来源: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侯英民
主任、常务副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在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指示、大力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时期,省人大常委会议专题听取并审议海洋管理与现代渔业发展情况,充分体现了省人大对事关全局重大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准确把握,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省海洋与渔业事业发展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建设。我受省政府委托,将我省加强海洋管理和发展现代渔业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近年来的主要工作
我省是海洋大省,海岸线长3345公里,毗邻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与陆域面积相当,海洋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潜力和空间所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高度重视海洋与渔业工作。近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到沿海地区和内陆湖区、库区视察,检查海洋与渔业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开展立法调研和执法监督,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海洋与渔业事业科学发展。全省海洋与渔业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海洋管理工作连续多年荣获全国特等奖,渔业经济和管理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海洋经济成为全省最为活跃的经济板块。2009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6150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9.2%,“十一五”以来年均增长18.3%,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速1.7个百分点,占全省GDP的比重由16.7%提高到18.2%。海洋渔业、海洋盐业及盐化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增加值均居全国首位,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海洋经济成为增强我省国民经济总体实力、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新生力量。
——海洋开发利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拓展了新空间。积极发挥优势,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全省海洋开发从浅滩向深水、从海面向海底、从近海向远洋不断迈出新步伐。自2002年《海域法》实施以来,全省累计确权发证的各类用海项目8780宗,面积31.4万公顷,其中建设用海面积7970公顷,为港口物流、船舶修造、核电工业、跨海桥隧、滨海旅游等380余个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提供了用海保障,项目总投资额达4000多亿元。在依法严格管海的前提下,通过适度围填海,减轻了耕地保护压力,拓展了经济发展新空间。据统计2009年全省审批填海造地面积占沿海37个县市区建设用地总面积的45%。海域使用为沿海地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集中集约用海的深入推进,今后建设用海的比重还将大大提高。
——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趋好。2009年近岸海域清洁、较清洁海域面积达2.23万平方公里,占近岸海域总面积的86.7%。已建立各类海洋与渔业保护区75处,总面积达0.7万平方公里,占近岸海域总面积的26.7%。保护区数量和面积都居全国首位。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山东海域每年的碳吸收能力达430余万吨,仅贝藻养殖每年抵减全省大气二氧化碳排放量近100万吨,是我省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
——现代渔业建设成效显著。2009年全省水产品产量753.6万吨、产值798亿元,分别占全国的14.7%和13.4%。水产品出口额33.6亿美元,分别占全省农产品和全国水产品出口创汇额的1/3。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渔业产量、产值及出口额一直位居全国首位。渔业在保障城乡居民生活基本需求、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2009年全省渔民人均纯收入达9565元,比2005年增长32.8%。渔区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
善,以渔港和重点渔区为依托的特色小城镇迅速兴起,建成一批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新渔村。一些有实力的渔业企业实行多元化、国际化经营,并通过兼并周边农村带动农民共同致富,涌现出“好当家”、“东方海洋”、“蓬莱京鲁”等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集团。
近年来,我省围绕加强海洋管理和发展现代渔业主要做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不断深化对省情的认识,把振兴海洋事业作为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举措来抓。历届省委、省人大、省政府都高度重视海洋工作。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海上山东”战略,以海洋渔业为主体的海洋经济迅速发展。顺应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趋势,从1998年开始我省实施了海洋农牧化、临海工业、海上大通道、滨海旅游四大建设工程。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进一步提出了大力实施海洋经济战略、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思路目标。特别是去年胡锦涛总书记先后两次视察山东,作出了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指示,这是从国家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部署,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胡总书记重要指示,将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全省五大区域带动战略的主体战略,加强组织领导,出台政策意见,编制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方案,加快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各沿海市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蓝色经济区战略的实施,建
立强有力的领导推进机构,谋划区域蓝色经济发展定位,争取率先突破,蓝色经济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从“海上山东”的提出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实施,标志着我省不但对海洋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而且是全省经济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经济发展布局的进一步优化和展开,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二)转变管海用海方式,优化海域资源配置。近年来,我省根据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努力转变管海用海方式,积极运用海域使用杠杆,促进转方式、调结构,为我省经济科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活力。全面贯彻落实《海域法》,严格实施以海洋功能区划为基础、海域权属管理、海域有偿使用相衔接的三项基本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海域使用无序、无度、无偿的局面,逐步走上了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积极应对金融危机,2008年省政府出台了包括放宽海域使用金分期缴纳起点、加快区域用海规划审批等十条优惠政策,对全省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认真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优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能,对国家深潜基地、海阳核电、青荣城际铁路等国家和省重大建设项目,主动协调,靠前服务,保证了这些重大建设项目用海需求。同时,严把海域使用审批闸门,坚持“六个不批”,即不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的不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不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不批、相关利益关系未处理妥善的不批、对渔民补偿安置不到位的不
批,未优化围填海工程项目平面设计的不批,保证了用海项目质量。
针对传统用海方式“分散、粗放、低效”的突出问题,坚持全省统筹规划,精心谋划科学用海新格局,积极探索集中集约科学用海的新路子。近3年来组织上百名有关领域的专家,全面勘查、反复论证,在避让和保护重要生态敏感区的前提下,坚持海陆统筹规划、高起点高标准要求,集中连片适度开发利用岸线和海域资源,规划到2015年全省建成“9大10小”集中集约用海区。初步匡算,用海面积达200平方公里以上,按照相邻土地价格,保守估计可产生1000亿元以上的土地收益,形成7000亿元以上的项目投资。在集中集约用海区的建设布局上,改变顺岸平推、筑坝连岛等严重影响海洋环境的落后方式,大力推行离岸人工岛空间架构。目前,我省集中集约用海已进入建设实施阶段,其中有“5大2小”集中集约用海区域建设用海规划通过省级预审,潍坊滨海新城、董家口港口物流产业聚集区、蓬莱西海岸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域建设用海规划已经上报待批,龙口湾临港高端制造业聚集区建设用海规划已经国家批复,正在积极组织实施。今后几年内,随着这些集中集约区域用海项目的实施,将产生一批海洋产业特色鲜明、技术先进、结构合理、集中度高的海洋经济园区,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和提升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版图,极大地增强我省经济综合实力。
(三)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关系,大力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环保优先,合理开发海洋资源,把海洋环境保护作为生态省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政府环保工作考核目标。加强海洋环境监测预报和防灾减灾,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省的海洋环境监测预报网络。重点对近岸水质、沉积物、生物质量、排污口、海水浴场、海水增养殖区、海洋保护区以及海洋工程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异常变化,为海洋经济建设和沿海居民生活提供服务。制定了风暴潮、赤潮、海冰、海啸、海上溢油等应急预案,成功处置了2008年青岛奥帆赛区浒苔突发事件,确保了奥帆赛成功举办;抗击去冬今春严重的海冰灾害,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严把用海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关,对所有新建、改建、扩建海岸与海洋工程项目实行严格的海域使用论证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对不符合海洋环境保护要求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近三年全省否决和调整建设用海项目30多宗。对集中集约用海区域实行统一编制用海规划、统一组织论证评审、统一审核上报,有效地解决了单宗项目环评可行而多个
用海项目叠加造成海洋环境影响不可行的问题。坚持保护与生态整治并举,实施了胶州湾、莱州湾生态整治工程,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水生生物养护、重点生态功能区修复等手段,促进了近海环境状况的改善。积极开展破损岸线整治修复,沿海地区结合滨海城市建设、旅游度假区和经济新区开发,已整治岸线50多段400多公里,打造了一批特色海岸,美化了沿海城市环境、提高了城市品位和形象。地处青岛烟台交界处的丁字湾,面积143平方公里,目前严重淤积,拟通过“退滩(池、坝、淤)还海”,打造高端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使现有海域面积扩大50%,形成水系通畅、海上人工岛群合理布局崭新的自然景观。
(四)推进渔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品牌渔业。我省将发展渔业经济、改善渔区民生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来抓,适应国内外市场对水产品需求多样化、高端化的趋势和渔业资源变化情况,坚持生态、高效、品牌渔业发展理念,大力实施渔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外向化、科技化、产业化“六化”战略,加快建设以山东半岛为主体的现代渔业经济区。
一是坚持养殖业调“高”、捕捞业调“远”,加工业调“深”,促进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水产养殖业向优质健康化发展,大力培育优势主导产业,海参、海带、河蟹等十大主导品种产量占全省水产品总产量的17.5%,产值占全省渔业总产值的45.3%,仅海参、扇贝、对虾三个品种年产值分别达到110亿元、50亿元、40亿元。把发展淡水渔业作为渔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加快湖库区及沿黄地区渔业综合开发,推广“上粮下鱼”、“渔藕混养”等生态养殖模式,大力发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2009年全省淡水渔业产量达127万吨,产值147亿元,已成为内陆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在大力保护近海资源、稳定近海捕捞的同时,积极推进海洋捕捞业向远洋拓展,目前我省从事远洋渔业和到日韩专属经济区水域生产的渔船达990余艘,功率达32.9万千瓦,占全省海洋捕捞渔船总功率的23.5%。推进水产品加工向精深化提升,在进来料加工和本地产品加工向多品种、精细化发展的同时,加工产业链不断延伸,海洋特效药品、海洋化工产品乃至海洋纺织品迅速发展,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目前,我省水产加工产品已发展到鲜活、冷冻、即食、保健等19个门类3000多个品种,成为全国最大的水产品加工出口基地。积极拓展渔业生态、文化及社会功能,文化休闲等渔业新兴产业快速兴起。
二是努力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立足源头治理、全程监管,从养殖基地建设、标准化生产、龙头企业、渔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方面环环相扣、综合施策。全省已建立国家级和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区169处,健康养殖示范区、标准化、无公害水产品养殖面积占全省养殖总面积的40%以上。大力提高渔业规模化、组织化水平,全省规模以上渔业企业发展到610多家,占全国的24%。建立规范化的渔民专业合作社390余个。品牌渔业受到普遍重视和欢迎,连续4年由省政府领导带队的山东渔业十大品牌全国推介活动,效果明显,全省各地渔业品牌推介活动十分活跃,“胶东刺参”、“黄河口大闸蟹”、“微山湖乌鳢”等山东品牌水产品知名度、市场价值和占有率明显提高。
三是实施了一批渔业重点工程。围绕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加强渔港、海洋牧场、标准化池塘改造、良种工程、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等渔业基础建设,“十一五”以来中央和省渔业基本建设项目达135个,总投资60亿元。2005年起在全国率先实施了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各级已累计投入修复资金达12亿元,共在沿海及内陆湖泊放流各类水产苗种130亿单位,建立了61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139处人工鱼礁示范区,直接投入产出比平均达1∶20以上,回捕增殖放流资源已成为我省近4万艘中小马力渔船的主要生产门路。实施“五百万亩标准化生态鱼塘整理工程”,在沿海、黄河三角洲、沿黄及内陆湖库区实施规模化的渔业开发,形成了一批10万亩、30万亩集中连片的现代渔业示范区。实施“平安渔业工程”,着力完善渔业通信保障、渔船监管、抢险救生等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渔业安全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四是不断增强渔业科技创新和支撑能力。围绕发挥科技优势,努力构筑多层次的科技创新平台,全省已建成省部级以上海洋与渔业重点实验室25个,国家级、省级水产原良种场和遗传育种中心60处。围绕优势主导品种选育、健康养殖等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组织科技攻关,实施了一批国家重大海洋与渔业“973”、“863”计划项目;突破了半滑舌鳎、星鲽人工繁育技术难关,选育出了“黄海2号中国对虾”、“东方3号杂交海带”等一批新品种,主要养殖品种发展到70余个;攻克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中草药替代抗生素防治鱼病等技术。“十一五”以来,全省共取得渔业科技成果400多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40多项,渔业科技贡献率由2005年的60%提高到2009年的65%。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和新型渔民培训工程,2005年以来主推了海参、南美白对虾等18个品种和微管增氧、池塘生态养殖等25项新技术,辐射养殖面积16.6万公顷;经省级培训的新型渔民达23万人次,有效提高了渔民的整体素质。
(五)积极推进依法管海(渔),保障了海洋与渔业经济有序发展。省委、省人大、省政府高度重视海洋与渔业立法工作,根据上位法规定,围绕制约海洋与渔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立法调研,创新管理体制机制。2001年以来先后制定出台了4部海洋与渔业地方性法规、3部省政府规章和一系列配套制度及规范性文件,基本构建了我省海洋与渔业领域依法行政的法制框架。《山东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是全国出台的第一部海域管理地方性法规,创立了海域使用规划、海域使用预审等12项管理制度,有力推动了海域使用管理从无序、无度、无偿向有序、有度、有偿的转变。《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首开我省地方性法规听证先河,并在科学开展海洋环境影响评价、规范海洋和海岸工程管理方面建立了法律规范。《山东省实施〈渔业法〉办法》、《山东省渔业港口和渔业船舶管理条例》,对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加强渔业港口、渔业船舶和渔业安全生产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加大对海洋与渔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和执法监督力度,加强执法情况监督检查,推动了公正、规范、文明执法。不断加强管理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学军建队”和执法文明窗口创建活动,海洋与渔业执法队伍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规范海洋开发秩序、保障蓝色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开展“碧海”、“海盾”、打击非法盗采海砂、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伏季休渔和打击非法捕捞等专项执法行动,2005年以来共开展各类执法行动500余次,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1.8万起,维护了全省海洋与渔业发展秩序。高度重视渔业安全工作,从基层和基础工作入手,狠抓预警预防、抢险救助和互助保障三个关键环节,创新渔业安全基层管理模式,每年组织渔业安全生产百日大检查,开展渔业互助保险,全省已建立县(市、区)、渔业乡镇、渔村安全管理组织2190个,近5年来共救助渔船和其他行业船舶519艘、2890余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92亿元。全省渔业安全形势总体稳定,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率逐年下降。
二、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
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对我省海洋管理和渔业发展来说既是重大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压力、矛盾和挑战。
一是海洋与渔业蕴藏的巨大优势和潜力还远未发挥出来。海洋是我省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空间,也是对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进步能力的检验。从总体上看,海洋在全省转方式、调结构中的重大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出来。深海大洋矿产、能源开发尚未起步,辽阔的海底资源利用还很薄弱。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环保产业、海水综合利用产业、海洋精密仪器制造等海洋战略性产业前景广阔,但目前规模还比较小。科技对海洋产业的巨大引领作用尚待发挥。
二是海洋资源和环境面临的压力加大。尽管近年来持续坚持打造近海海底森林和实施渔业资源修复,但因环境影响等因素,近海水域“荒漠化”趋势严重,我省近海渔业资源种类由上个世纪70年代的400余种减少到目前的110余种,多数经济鱼类资源已难以形成“渔汛”,主要捕捞品种呈低质化、低龄化,一些珍贵生物资源绝迹或濒临绝迹。近海局部海域环境污染状况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在2009年重点监测的78个入海排污口中有85.9%的超标排放(国家海洋局标准),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陆地产生的大量污染物入海,造成局部海域环境不堪重负,水质富营养化程度高,生态系统结构失衡,赤潮、浒苔、溢油等海洋灾害增多。
三是海洋与渔业发展和管理体制机制面临新挑战。海域使用权物权化程度还比较低,“取之于海,用之于海”的良性循环机制有待于完善。海陆统筹共同防治海洋污染、实施重大海洋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机制尚未形成。渔民组织化程度还不高,生产安全、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难度较大。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机制尚未建立,市县大部分渔政海监、船检港监队伍还未纳入或参照国家公务员法管理。渔业生产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基层渔业技术推广体制不完善,推广人员严重不足。渔业基础设施投入欠账很大,渔港毁损严重,老旧渔船多,养殖池塘建设标准低。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一些地方渔业发展空间受到挤占、渔民“失海”、“失水”问题比较突出。
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和措施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海洋管理和现代渔业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把握开展海洋经济发展试点、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历史机遇,以科学管海用海和建设现代渔业为首要任务,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推进集中集约用海和实施渔业“双十工程”为重要抓手,强化海洋事务综合协调,统筹海洋开发与管理,推进传统渔业转型升级,实现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转变、渔业大省向渔业强省转变。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深化规划编制工作,高起点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加快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重点开展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力争将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加快开展新一轮海洋功能区划修编。本次海洋功能区划修编成果将是我省到2020年海洋经济布局的法定依据,事关重大。将精心研究,科学论证,谋划好发展蓝图。同时,以海洋功能区划为基础,编制实施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岸与海洋空间布局规划、海岛保护规划等海域海岛使用相关规划,科学指导岸、滩、湾、岛、海开发与保护。
二是精心组织实施集中集约用海区建设,努力打造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蓝色经济园区。集中集约用海是我省海洋生产力布局的重大调整,对于海洋领域转方式、调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将坚持深度论证、深度规划、深度对接,把集中集约用海区域打造成海洋优势特色产业聚集区、蓝色经济区的实验区和示范区。进一步规范海域使用审批,完善全省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系统,提高海域管理现代化水平。按照“取之于海、用之于海”的发展思路,探索海域使用市场化运作机制,大力推进海域使用权物权化,规范发展海域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抵押贷款等业务,推动海域使用权依法有序有偿流转。
三是实行海洋环境保护与整治并重,探索海洋环保重大举措。进一步完善海洋环保在生态省建设中的考核指标体系,强化各级政府海洋环保工作责任。加强海洋环保基础和能力建设,搞好海洋环境监测和影响评价。积极实施《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和《山东省海洋生态保护和建设规划》,抓好一批重点海域生态修复和治理工程。加快建立海陆一体化污染联动治理机制,加大陆源污染排放和海上污染控制力度,实行严格的海洋环境保
护标准和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加大海洋保护区建设力度,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类型齐全、管理完善的海洋保护区体系。进一步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积极做好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建立和完善海洋生态环境赔偿补偿机制。
四是实施现代渔业建设“双十工程”,努力构建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围绕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大力推进渔业十大基础工程建设,培育山东十大渔业品牌。组织实施《山东省渔业振兴规划》,抓好重点园区、重点品牌、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建设。优化养殖区域布局,建设东部沿海现代渔业主导区、黄河三角洲现代渔业示范区、湖库生态渔业示范区和沿黄生态渔业产业带。加快规划和建设全省现代渔业园区,全面提升现代渔业基础保障能力、综合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完善水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水产品食用安全。进一步完善现代渔业经营机制,提高渔民组织化程度,围绕渔业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开展社会化服务。积极开拓国内外水产品市场,发挥渔业第一大省的优势,研究建立全国水产品期货交易中心,打造国际重要的水产品期货交易市场。
【关于现代企业管理课程论文】推荐阅读:
关于现代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的思考范文11-14
关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思考06-30
关于友情的现代诗10-10
关于柳树的现代诗歌07-26
关于写景的现代诗:我想07-29
关于新年的现代故事09-29
关于送别的现代诗歌12-05
关于错过经典现代诗歌:错过07-27
关于现代廉洁的小故事08-16
关于冬天的现代诗歌:初冬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