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校庆

2024-12-16

百年校庆(共12篇)

1.百年校庆 篇一

清华百年校庆,中医老师们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建言献策

能否将“包容性增长”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一面旗帜

把中原经济区建设成“包容性增长示范区”,这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仝允桓教授的建议。

他认为,将包容性增长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面旗帜,把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包容性增长示范区,有利于为河南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同时让公民更加公平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旗帜

把中原经济区建成包容性增长示范区

本月24日,清华大学将迎来百年华诞。仝允桓是4月9日在湖北中医药大学举行的清华百年校庆系列活动上做出这一提议的。

“我们考察过国内很多的经济区,对比来看,感觉中原经济区建设虽然考虑全面,但仍缺乏旗帜。”仝允桓建议,可以将包容性增长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面旗帜,将探索包容性增长模式,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项任务,把建设包容性增长的示范区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个目标,以体现中原经济区的特色。

仝允桓说,包容性增长与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不但要解决贫困的问题,还要作为一种价值导向,向全社会倡导这样一种理念,最终则是要将经济发展的成果“包给”老百姓。仝允桓认为,“包容性增长”,所“包给”老百姓的,正是更为富足的生活、更为公正的社会、更为生态的环境、更有希望的未来。

此外,实现包容性增长,无疑将为河南营造更加宽松、高效的投资环境。它不仅旨在为公民提供公平、公正、平等的发展机会,而且还意味着将为企业公民搭建更为公平和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平台。

途径

建设中原经济区,要实现“绿色跨越”

实现包容性增长,不仅要关注人的公平,还要关注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因此,仝允桓建议,建设中原经济区要实现“绿色跨越”。

仝允桓说,资源和环境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沿海地区一些低生产成本要素的优势逐渐丧失,一些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就是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和机会。

“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其核心是持续创新的能力。”仝允桓说,中原经济区不能走沿海地区发展的老路,要在清洁技术应用等新兴产业上发力,真正实现“绿色跨越”。

“融合清洁技术应用和‘金字塔’底层人才战略,把面向广大低收入群体的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及绿色技术应用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绿色跨越,将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甚至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仝允桓认为。

、名词

什么是包容性增长

2010年9月,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仝允桓认为,胡锦涛主席强调包容性增长,是向世界传递了一个信息:中国的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要改变,在保持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同步推进社会进步,让公民更加公平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并且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发展的协调发展,让经济增长回归到“以人为本”。

2.百年校庆 篇二

一、依靠馆藏档案, 服务百年校庆

为了传承和发扬百年清华光荣传统, 全面展示清华百年发展成就, 更好地组织和吸引广大师生员工、各地校友及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百年校庆, 学校采用“百年校庆年”的形式, 开展校庆系列活动。自2010年4月25日校庆99周年开始, 到2011年的7月。在持续一年多的时间内, 坚持“主线鲜明、亮点突出, 热烈隆重、简朴难忘, 立足清华、面向世界, 总结过去、开创未来”的原则, 在校内外、国内外分类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庆活动。档案馆依靠馆藏档案, 充分发挥档案的自身优势, 为学校各部门开展校庆活动提供了翔实、准确的信息支持。

百年校庆的组织工作, 由于活动周期长, 涉及部门多, 活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组织难度大。档案馆完整保存着我校90周年校庆档案70余卷, 从庆典的筹备、活动方案、庆典仪程、国家领导人题词、校友接待、庆典晚会到校史展、大学论坛、研讨会等各项活动的开展, 全面记录着校庆筹备、举办的盛况。90周年的活动为我校百年校庆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90周年校庆档案为校办、校庆办等部门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实用信息, 为百年校庆系列活动顺利进行提供了大力支持。

百年校庆系列活动中, 校友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百年来, 清华始终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相连、与民族的荣辱兴衰休戚与共, 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学术大师、兴业之士和治国栋梁。校友信息是开展校友工作的前提条件, 从校友数量到校友在校基本信息的核实查询, 档案馆为校友会、校史研究室以及各院系等提供校友信息5000余条。此外, 还为学校编辑百年校庆出版物、制作展览、拍摄影视剧等提供了大量第一手档案资料。

二、挖掘档案资源, 展现档案风采

从建校伊始, 清华便始终同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一所选派留学生的留美预备学校, 迅速崛起为国内一流的综合大学, 从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到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走过了百年曲折而辉煌的奋斗历程。档案馆珍藏的档案就是最好的见证。清华早期就非常重视档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积累了丰富的文史资料。馆藏档案始于1905年, 包括清华学堂、清华学校、国立清华大学、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和清华大学等各历史时期的文书档案;清华建校以来的学生学籍注册卡、成绩单;重大科研、工程项目档案;获奖教材;学校建筑物基建档案;纸质、电子版研究生论文档案;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个人档案, 以及著名校友实物档案, 大量声像档案等, 目前档案总数达12万卷、22万件。这些档案真实记录了清华创建、变迁、建设和发展的百年历史, 同时也成为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值此百年校庆之际, 档案馆编辑完成了《清华大学档案精品集》、《清华园碑碣匾额拓片集》两书, 回顾清华百年历史, 传承清华百年办学理念、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

《清华大学档案精品集》以清华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为基础, 以学校建立和发展历史脉络为主线, 从1909年到1958年共50年的时间跨度内, 选取了100件珍贵档案, 包括记载学校发展、变迁的公文、规章, 凝聚前辈大师心血的文稿、手迹, 记录莘莘学子学习、成长的学籍、成绩, 伟人题字、名人实物、照片图表等。通过对这些珍贵档案的展示、考证, 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清华大学创建、变迁、发展的奋斗历程, 使清华师生、校友以及关心清华发展的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清华历史, 感受清华文化, 传承清华精神。

《清华园碑碣匾额拓片集》选取清华大学校园内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类碑碣匾额200余件, 在百年校庆组委会支持下, 档案馆组织了校园内碑碣匾额的拓制工作, 全部拓片作为专项档案存档。这些拓片不仅有文史研究价值, 还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见证了校园变迁和学校发展。在拓片制作基础上, 通过编辑整理和考证, 深入发掘清华园碑碣匾额的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 对于今后学校工作查考、历史研究以及传播清华文化、弘扬清华精神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提供档案实物, 参与校史展览

百年校庆, 校史展览是校庆系列活动中的重要一环。从4月15日开始, 以“百年校庆人文日新”为主题的“百年校庆系列展览———百年清华校史展”在校友捐资兴建的新清华大学校史馆预展。4月22日正式开展。主展区分8个历史阶段, 用240多块展板介绍了清华百年历史;副展区展出若干珍贵实物或档案复制件, 还以投影的方式再现了“荷塘月色”的美景和密云水库建设的场面;人物展区分别陈列了460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119位人文名家、51位清华英烈及400多位各领域杰出校友的人物图片与基本介绍;在馆中还可通过多媒体系统, 查询建校至今20余万学生的基本信息。档案馆配合校史研究室为校史展览提供了丰富、翔实、生动的第一手资料, 同时还参与展览部分场景和多媒体展示系统的构建。

精心挑选, 复制精品档案。在校史研究室和档案馆同志共同努力下, 以档案馆馆藏为基础, 从数十万件档案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 能够反映我校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方面百年发展成就的精品档案200余件, 制作仿真件在校史展上作为实物展出。其中很多珍贵档案都是首次展出, 比如清华大学1965年写给北京市委、教育部有关政治辅导员的报告, 其中就提到胡锦涛总书记当年在清华学习工作表现优秀;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校期间与同学一起完成的实验报告;国立清华大学首任校长罗家伦就职演讲手稿;第一批入学女生沈胜的毕业证书;胡适介绍吴晗到清华半工半读的推荐信;数学大师林家翘在清华大学的成绩单;梁思成先生写给当时北京市市长彭真的关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情况亲笔信;梁思成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奖章等。这些珍贵档案实物成为校史展览的一个亮点, 参观者争相驻足仔细观看。4月20日, 在胡锦涛总书记参观清华大学校史展时, 顾秉林校长向胡锦涛总书记赠送了由档案馆制作的当年他在清华学习时的学籍卡。

精心策划, 重现历史原景。在校史展筹划过程中, 从档案馆、校史研究室以及校内外其他单位收集音视频资料, 利用现代科技以投影的方式, 重现了“荷塘月色”和“密云水库”两个场景。“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伴随着悠悠的独白, 眼前就是那美妙的荷塘, 如注的月光, 清澈地洒在湖面, 荷花绽放, 鱼儿畅游在水中, 偶尔伸一伸手, 鱼儿还会快速地躲开。在此, 人们可以重新走过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 领略一下那抹月色。

上世纪50年代, 周恩来总理将密云水库的设计工作交给了清华大学。清华水利系各专业和电机系发电专业学生约200人在教师指导下, 深入工程第一线, 完成了以密云水库等工程设计为内容的“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密云水库”场景, 再现了密云水库工地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关心支持下, 在各方面的积极协助和配合下, 清华师生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 仍然情绪高昂, 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件工作, 努力克服工程设计及施工中的一道道难题, 完成了一年拦洪、二年建成的艰巨任务。

精心设计校友查询系统。百年树人, 桃李芬芳, 一个世纪以来, 清华大学为祖国培养17万余名优秀毕业生, 他们在国内外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经济政治等各领域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百年校庆, 是每一位清华人的节日, 如何在校史展上, 让每一位清华校友都能参与其中, 共同感受属于自己的喜悦。希望通过某种方式让每位校友都能看到自己在校期间的印迹, 档案馆保存着每位清华学子进校后必填的学籍卡片, 上面记录了学生的姓名、性别、学号、入学时间、院系、班级以及入学照片等基本信息, 经过档案馆多年的努力, 馆藏学籍卡档案已经完成数字化工作, 能够提供展示所需数据资源, 从而使设想得以成为现实。在档案馆和其他一些单位共同努力下, 设计完成清华校友查询检索系统, 使每位清华学子都可以在校史展上亲自动手查询自己在校的部分信息, 看到自己的入学照片。校史展上, 校友查询系统是最吸引校友的地方之一, 很多校友也是奔走相告, 为能够检索到自己的信息而兴奋不已, 拍照留念。其中, 有位校友的子女被告知看到其过世父亲的照片, 非常激动, 由于其父去世早, 家中保留资料极少, 后来特意从湖南赶来学校复制照片。

四、建立专项档案, 传承清华精神

百年校庆档案是指在百年校庆系列活动中直接形成的, 能够作为历史记录保存的文字、图表、声像、实物以及其他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材料。百年校庆档案是校庆系列活动的真实记录, 反映了我校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办学成就, 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做好百年校庆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 档案馆于2010年3月起草了《关于百年校庆档案管理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 与校办、校庆办联合发文。从归档模式、归档范围、归档要求、归档时间等方面对收集、整理百年校庆档案进行了详细说明。

创新归档模式:百年校庆档案采用专项档案与日常工作档案相结合的归档模式。以校庆办和各工作小组形成的百年校庆相关文件材料为基础, 建立“百年校庆专项档案”, 由校庆办负责统筹安排、督促检查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 整理完毕的档案经由校庆办编制案卷目录后移交档案馆;各院系、部处、直 (附) 属单位形成的百年校庆相关文件材料, 可建立“百年校庆档案专卷”, 与日常工作档案一并整理编目, 直接移交档案馆。凡是反映百年校庆工作活动情况、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均属归档范围。

明确归档要求: (一) 各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 将百年校庆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纳入百年校庆工作的总体计划, 实行同步管理, 即布置、检查、总结百年校庆工作的同时, 布置、检查、验收百年校庆档案工作。 (二) 要本着对清华历史负责的精神, 认真做好百年校庆文件材料的立卷归档工作。校庆办设立档案员, 具体承担百年校庆专项档案的收集整理任务。各单位兼职档案员具体负责本单位形成的百年校庆相关文件材料的立卷归档工作。 (三) 要严格执行预立卷制度, 设立文件积累夹, 办理完毕的文件材料及时归卷保存。归档文件材料要力求完整、准确、系统, 确保来龙去脉清楚, 不庞杂, 不遗漏短缺。

3.清华百年校庆之后的反思 篇三

清华老校长梅贻琦的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已成为20世纪中国关于大学的¾¬典定义之一。究其Ô¬意,乃是强调所谓大学,应该是蔡元培所言研究高深学问的学术空间,这里聚集着一群真正意义上的智者,不为权力裹挟,不为世俗牵引,也不为名利所压迫,他们对科学探索、学术求真、智性交流有着一股遏制不住的激情与想象力,他们对国家、人民有深厚的情愫,却并不一定表现为直接的政治参与,而是为国家建构和政治转型,提供持续而富有洞见的精神养分。

梅贻琦所言大师,其意义肯定不仅是指清华大学通过对各种资源的吸纳,引入世界其他大学的著名学者和科学家;而是指应该注重通过自身学术空间的营造,提供让未来大师生长的土壤。校庆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怀旧、回忆这种初级阶段,而更應创造一种机缘,让清华人以及关注清华的公众获得一种反思平台和开辟新的未来想象的空间,这样的校庆才能摆脱乡愿的气味,才能脱离装阔显摆的窠臼。

这些年,出版界涌现了一批跟民国清华相关的书籍,只要对于这些著作稍加检阅,就可以探测到支撑起老清华大学的大厦,无非下述几个侧面:

学术自由,其标志是教授委员会的教授治校制度,即使在上世纪30年代学生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苦心孤诣的教授们仍力图捍卫学术的自主性和自由特质。萧公权在他回忆清华的文章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细节:“最可惊异的是,哲学系的教授张申府竟在教室里吹嘘某某主义,为他们做宣传工作。张熙若对他大为不满,在全体教授会开会时,提议检讨张申府授课的情形。在确实判明某某主义和张先生所授的课程没有显明关系,他讲某某某并不是学术性的研究而是单纯的主义宣传之后,全体教授同意警告张申府,如不终止宣传,下年将不续聘。”可见当时清华教授坚持学术自由的精神氛围。没有这种自由气息,清华不可能在30年代几乎达至其学术的顶峰状态。

民主文化,其标志是学生除了致力于学业外,也通过日常方式进行民主能力的训练和民主习惯的养成。作为政治学系学生(后来成为政治学系教授)的浦薛凤在事隔多年后,仍对清华民主性质的课程记忆犹新:“清华教育重视组织,亦即同时着重‘群育’。以言课程,在中等科时即有‘议事规则’一课,详述主席、发言、提案、辩论、表决、复议等等应守之程序,此盖民主社会中人人应知应守之公正议事规则。”老清华精神的可贵就在于,她将民主规则和民主文化通过“公民课程”的方式深深根植于青年学生的心灵世界和日常生活之中。清华之所以能够在“一二·九”学生运动等一系列爱国运动中涌现出众多的政治人才,便与在校期间的民主训练息息相关。

此外,新中国成立后的清华大学有一句著名口号: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其实,清华重视体育的传统其来有自,在清华初创时期,就非常重视体育精神和体育训练。这与中国汉代以后知识人的传统格格不入,但在传统私塾教育中成长的读书人,却往往感激于这种新式学堂的体育精神。清华给中国的大学开创了一种清新质朴的新传统,而这种新传统,与传统中国的书院所象征的人文精神并不相背离,汇聚了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王国维等著名学者的清华国学研究院即为显例,这是一种中西人文精神与理性精神几近完美的结合。

老清华的这三种传统,在建国后的院系调整等一系列历史变迁与政治运动中备受摧残,也就第三项尚得保留。如今的清华大学,在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政府与民意压力下,除了派遣各路考察团去西方一流大学取¾¬外,也应更多地追溯老清华的历史,研讨其成就非凡的内在机制。此时此刻,清华不能仅仅提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目标,更应提出对转型中国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乃至作出什么样的贡献。

1931年的《清华周刊》发表过一篇《ˬ负知识界领袖的责任?》的文章,指出清华大学等名校教授应该担负的社会角色:“最高学术的教授,有接受新文化的境遇,有研究的时间,如果只知闭门研究只知按时上课,决不算尽了他们在建设新中国的工作上所负的使命。他们一方面要特别努力,用著述或讲演的方式,随时供给中国社会所需要的正确的(即客观的)报告与评论;在他一方面,也应阻止荒谬的敷浅的知识来妨害社会之进展,来耗费社会之精力。不幸事实的发展,竟向着相反的道路进行!中国的知识界需要他们来领导,而他们则避之惟恐不及,以致知识界陷于混乱敷浅的状态。其直接的影响,为知识饥荒为学术饥荒;其间接的影响,为新中国之实现一再延迟。”转眼80年过去了,新中国仍处于艰难的转型中,知识界的大多数迅速地逃入犬儒主义的泥淖,或者干脆移走异国寻求自己的新生活。在这样一个时期,最需要的是一批有着公共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社会精英,他们接受了良好的文化教育,有着非凡的创造力和洞察力,养成了民主习惯,对中西文化传统有着不倦的探索激情,是一群韦伯所言政治上成熟的群体。他们对于沟通中西方文化传统、促进中国往人类普世价值和民主宪政的道路上稳健前行,有着一份义不容辞的担当情怀和责任意识。

在一个高等教育平民化和大众化的时代,清华大学不能因此而放弃培养智识贵族和精神贵族的责任。贵族不是见利忘义的暴发户,也不是首鼠两端的政治投机分子,更不是Ó¬合大众的违心之徒。跟贵族相匹配的是文化情怀、政治意识和公益精神,尤其是文化上的创造能力和¾¬典的生产力。清华应该积极创造让贵族能够产生的校园空间,让未来的精神贵族不再受到追名逐利的主流价值观的压抑和异化,也让他们能够远离意识形态的规训,自发生长出自由而独立的精神世界。

清华有培养科学家的传统,但这种传统更应通过清华人的努力,扩散到中国的公共社会,并养成一种科学的理性精神,即不盲从权威和权力,服从探索真理的内心自由。更应将这种科学精神弥散到一般民众,让科学的求知精神,真正地点燃普通人的知识之火。没有大众对知识、教育和文化等精神生活的形而上的兴趣作为底盘,没有社会中坚力量日滋月长的个人之理性自觉和人格自觉,即使再优秀的清华人,也无法将其职业理想和政治关怀,建筑在有活力的地基之上。即此而言,今日清华面临的任务是多重的,既有重建和张扬科学理性,摒除急功近利的工具理性的时代使命,又有复苏老清华的人文精神的历史责任,这样的清华,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反哺和滋养中国社会。清华本是美国庚子赔款返还部分创建,她从一开始就有着现代西方文明的血统,而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又接受了来自中华文化的灌溉,在抗战过程中,更是受到了文化民族主义的浸润,这多种精神传统造就了清华的传奇。在这样的意义上,清华校方不能含糊地表示文科是清华的一部分,而更应该指出,没有这种人文主义传统的重构与扩散,没有这种浪漫主义情怀的洗礼,即使在科学的世界,清华也不可能走得太远太稳。

清华大学东门山坡上的王国维纪念碑上镌刻着史家陈寅恪的挽词,其中的一句话,值得在此时此刻重温:“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若要追溯清华之魂和大学之道,则非陈寅恪先生此论莫属!只有这样,才能告别韦伯所警示的“专家没有灵魂,纵欲者没有心肝”的物欲时代,才能以清华人为典范,重建人的主体性乃至中国大学的主体性。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师)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2年第5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4.百年校庆筹备方案 篇四

(征求意见稿)

一、校庆指导思想

1、本着“隆重、热烈、俭朴、和谐”的原则,根据校情高标准、高质量的精心安排活动内容,着力体现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业绩和办学目标;使师生振奋,领导满意,社会满意,校友满意;把校庆庆典办成历届校友和全体师生畅叙友谊,共同铸造名校品质,共同描绘合中美好明天的经典盛会。

2、通过百年校庆,回顾办学历史,继承优良传统,展示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前卫的培养模式、教师精湛的教艺、学生良好的素质和办学成就及成功教育的无穷魅力。

3、通过百年校庆,加强对外交流,联络校友感情,扩大对外影响,提升学校品位,搭建机遇平台,树立良好形象,争取各界支持,优化办学环境,拓宽办学空间,加快学校发展,提高学校的品牌号召力和核心竞争力。

4、通过百年校庆,增强学校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激励全体师生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5、以百年校庆为契机,抢抓机遇,巩固省级示范学校成果,把学校早日建成“立足川南,辐射渝黔,影响全国的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的现代名校”。

二、百年校庆主题

经典百年薪火相传美好明天再续辉煌

三、校庆筹备工作机构

成立校庆筹备工作委员会:

顾问:李厅长赵校长贾校长知名企业家等

名誉主任:李厅长

主任:请示县委、县府领导以后确定副 主 任:县委、县府分管领导,市、县教育局领导

成员:学校领导、知名企业家、杰出校友、家长委员会委员、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

职责:

① 负责校庆总体方案的策划与制定。

② 负责校庆筹备各项工作的指导检查、督促。

③ 负责庆典活动的总体安排。

④ 负责解决校庆筹备工作中的经费等问题。

筹备工作委员会下设秘书处

秘书长:何鹏

副秘书长 :万清海杜献文(常务)税勇

成员:学校行政领导、退休教师代表等。

职责:

① 负责执行筹备工作委员会的各项指示、决定。

② 负责审核校庆活动各职能小组的计划、方案,校庆活动具体安排及各项工作的检查落实、统筹和协调工作。

③ 负责下情上达,解决校庆活动中的相关问题。

秘书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周鹏飞办公室副主任:张小容

秘书处办公室下设宣传联络组、后勤保障组、庆典展示组等三个职能小组

1、宣传联络组:

组长:万清海

副组长:周鹏飞

成员:张小容等。

职责:

① 在相关媒体发布《校庆公告》和《致校友的一封信》。

② 收集、整理校史、校友和学校管理有关资料。

③ 策划实施校园形象展示和宣传标志(标语、板报)。

④ 编撰、出版《合江中学校志》、《校友录》和《经典合中••魅力合中》——百年校庆纪念画册等资料(2010年2月底以前完成)。

⑤ 完成校史陈列室及教育成果展室、展板的布置。(2010年7月底以前完成)。

⑥ 策划完成专题片及影视光盘的制作(片长30分钟内,于2010年7月底以前完成)。

⑦ 编制校友联系簿。

⑧ 征集校友或有关领导题词(2010年7月底以前完成)。

⑨ 召开校友座谈会,征集校友意见。

⑩ 撰写庆典大会领导讲话和有关文字资料(2010年9月底以前完成)。⑾ 完成秘书处交办的其他工作。

2、后勤保障组:

组长:税勇

副组长:李林叶勇

成员:罗梅后勤和接待人员

职责:

① 联系校友、走访校友(2010年2月底以前完成)。

② 拟定邀请单位、人员,寄发邀请函,收发整理来函(邀请函柬2010年6月1日开始发出)。

③ 筹划校庆活动资金,统筹庆典物品购置。

④ 校庆赞助费或项目捐助的筹划和接收。

⑤ 统计各届来宾及返校校友人数,并负责其食宿、交通接待安排;组织来宾、校友参加校庆活动。

⑥ 负责校园环境的整治、绿化、美化(2010年8月31日全部完成)。⑦ 负责纪念品制作和发放。

⑧ 负责各处室布置的后勤保障工作。

⑨ 负责庆典日校园布置。

⑩ 完成秘书处交办的其他工作。

3、庆典展示组:

组长:杜献文

副组长:李健王古云周强杨玲

成员:张蓉余跃渊秦琴等

职责:

① 负责庆典活动90分钟以内的节目方案设计、指挥、协调和预演(于2010年9月20日以前完成)。

② 负责校庆文艺演出舞台背景的筹划制作。

③ 负责文艺演出的创意策划和拟定节目单,确定演职人员及服装、道具,完成节目的创作与编排。(于2010年9月20前完成)

④ 节目串词的撰写(于2010年9月20前完成)。

⑤ 制定校庆活动拍摄方案(10月5日完成)。

⑥ 恰当安排助兴节目。

⑦ 制定校庆期间安全工作预案(2010年8月底以前完成)。

⑧ 完成秘书处交办的其他工作。

(注:以上各组成员为工作牵头人员,届时参与人员由各组长统一调用和安排)

四、校庆筹备内容

1、在校园网站和有关新闻媒体上发布校庆公告和《致校友的一封信》

2、整体美化校园,改造和添置办学设施、设备。

3、广泛联络校友,收集校友信息。

4、筹划一台精彩的文艺节目。

5、筹划布置校史陈列室及教育成果展室,制作反映办学历史和办学成果的展板。

6、编撰、出版《合江中学校志》、《校友录》和《经典合中••魅力合中》——百年校庆纪念画册等资料。

7、制作一部反映学校历史沿革和办学业绩及办学目标的专题片。

8、争取上级经费支持,联系和接受单位和校友的捐赠。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筹备工作准备阶段。(6个月)

2009年3月~2009年8月。健全机构,完善《方案》。发布校庆通告,广泛联络校友,收集校友信息。确定各片区校友联络负责人,走访校友,计划、筹措资金,制定校园文化和基础设施改造方案,编制校庆经费预算报告。

第二阶段:筹备工作实施阶段。(6个月)

2009年9月~2010年2月。增补、完善各种资料,编撰、出版《合江中学校志》、《校友录》和《经典合中••魅力合中》——百年校庆纪念画册等资料。分片区召开校友联系会,筹措学校建设和发展经费。搞好花园、篮球场改造,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和班级基础设施配置。

第三阶段:整改巩固阶段(5个月)

2010年3月~2010年7月。按照筹备《方案》和各职能小组计划,进行对照检查,逐项整改,查漏补缺。

第四阶段:校庆实施阶段。(2个月)

2010年8月~2010年10月初。进一步完善各项准备工作,落实校庆具体事宜,举行校庆活动。

六、校庆日活动安排:(暂定:2010年10月 3日上午9:00)

1、庆祝活动

2、汇报演出:① 教师展示节目3—5个;②学生文艺节目5—8个;③特邀演出节目2—3个。

3、联谊活动。

七、活动经费筹措计划

1、上级部门支持。

2、有关单位赞助。

3、校友、个人捐赠。

4、学校自筹。

八、校庆活动经费列支项目

1、美化校园。学校花园、篮球场改造,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和班级“三机一幕”等基础设施配置。

2、校庆筹备宣传经费和接待经费。

3、校史陈列室及教育成果展室、展板的布置。

4、《合江中学校志》、《校友录》和《经典合中••魅力合中》——百年校庆纪念画册等各类资料的编撰、印制及专题片制作。

5、校友纪念品。

6、校友联谊会的差旅费等其他支出。

四川省合江中学校

5.百年校庆对联条幅 篇五

[下联]:几重重款款故园情,情牵华夏黎民

[上联]:河大盛典明德新民卌万英才辉赤县

[下联]:百年名庠硕果璀璨一干至善耀中原

[上联]:花开四季,水纳百川,彰显大河气象

[下联]:校庆百年,学容四海,弘扬河大精神

[上联]:强化一流阵地,硕果当歌,人才倍出

[下联]:喜迎十秩诞辰,佳期共庆,愿景同开

[上联]:风云送目,校庆百年,万里荣名飞上国

[下联]:桃李争春,花香一苑,八方学子报中州

[上联]:百年回放,精采纷呈,铁塔湖边星灿烂

[下联]:万里腾飞,高尖并进,古城墙上日辉煌

[上联]:才通文理,学贯中西,骐骥奋足奔远志

[下联]:德蔚风华,慧行创造,鲲鹏展翅傲长空

[上联]:校庆百年,锦绣百年,千曲歌声扬北斗

[下联]:花香万里,辉煌万里,无边诗意灿中原

[上联]:河水吟诗,辛亥催生,百年风雨齐歌寿

[下联]:大山飞曲,辉煌铸史,卌万人才总感恩

[上联]:诗咏百年,李艳桃秾,满畹芳菲沾雨露

[下联]:歌飞九曲,源清流远,一泓潋滟跃鱼龙

[上联]:一代恩师,茹苦含辛,卌万贤才圆美梦

[下联]:百年名校,腾蛟起凤,六支劲旅奏新歌

[上联]:校庆百年,织锦描春,独钟河大千重秀

[下联]:歌飞九曲,乘风破浪,尤喜开封万象新

[上联]:秀融中岳,灵汲中原,万株桃李香河大

[下联]:文壮家山,理襄家国,百载风骚领杏坛

[上联]:回顾百年,拒绝浮华,矢志不渝求进取

[下联]:再行万里,坚持朴实,前瞻开放贵兼容

[上联]:一百年校史,矗立中原,河大辉煌丰史册

[下联]:五千载文明,传承华夏,国人教育耀明珠

[上联]:豫地遍春风,彩笔丹心,百年校志人才盛

[下联]:夷门多志士,兴学育教,一代园丁硕果丰

[上联]:一百载成就,起凤腾龙,大写春秋昭日月

[下联]:三千年画帘,钩深志远,长铭中外耀江河

[上联]:教苑耕田,百载历艰辛,久沐春风桃李茂

[下联]:黉宫给力,一朝出俊彦,堪撑大厦栋梁多

[上联]:立足三尺讲台,炽情倾大爱,甘当播种者

[下联]:放眼百年愿景,锐意创新优,尽是育苗人

[上联]:十秩激风云,功勋赫卓,面向未来施大爱

[下联]:九州垂典范,德誉馨香,心倾学子育奇才

[上联]:河韵振魂,向学海扬帆,铁塔凌云酬壮志

[下联]:南风扑面,引龙亭起凤,琼林染翰泐丰碑

[上联]:气象起河南,天下驰名,百年风雨百年路

[下联]:光华腾宇内,园中毓秀,一校人文一校情

[上联]:甘以园丁,办好今天教育,提升素质名扬世

[下联]:乐为灯塔,照明当代航程,奋做先锋气贯虹

[上联]:百年沥血呕心,名校育英才,绛帐峥嵘春正盛

[下联]:一路腾蛟起凤,园丁培大树,栋梁荟萃日方升

[上联]:与世界同行,一百年风雨兼程,育智培德追远梦

[下联]:和祖国共起,四十万栋梁拔地,光前裕后柱长天

[上联]:挟古都七朝文气,欧美纵横,中原立一百年名校

[下联]:柱神州八面华堂,栋梁荟萃,大河哺四十万英才

[上联]:万里奔腾,播红描绿,育李培桃,共与黄河追远梦

[下联]:百年屹立,启智开蒙,翔龙翥凤,并同中岳拄长天

[上联]:大河奔涌,携化雨春风,润四十万楩楠,百年昌盛

[下联]:薪火传承,皆自强朴实,信数千名哲匠,再创辉煌

[上联]:百年名校庆华诞,忆往历昔峥嵘岁月始有河大辉煌

[下联]:万千学子回母校,看今日迈铿锵步伐终显名校风采

[上联]:承先贤栉风沐雨立中原大地建百年学府育华夏儿女

[下联]:开真学革故鼎新跨神州四海创一流大学教天下英才

[上联]:桃李百年春,育栋梁才,壮大河魂,敢令杏坛扬典范

[下联]:鸿鹄千里志,攀龙虎榜,揽沧海月,好教棣木柱长天

[上联]:仰一代名师,马帐传经,培才砺德,化雨精神传万载

[下联]:兴百年大计,书山探宝,务实求真,春风桃李展千姿

[上联]:豫中藏魅力,四季耕耘,育李培桃,善在人间兴翰苑

[下联]:河大铸辉煌,百年砥砺,花妍果硕,喜于天下得精英

[上联]:自强不息,百折不挠,育卌万良材,健梓宏楠拔地起

[下联]:勤奋常催,谨严常砺,待期颐大寿,金龙彩凤抱勋来

[上联]:铺展七朝史卷,飞扬赤县华光,千古开封,挥文明画笔

[下联]:遨游万里云天,激荡人生壮志,百年河大,奏时代强音

[上联]:庆百岁华诞,喜培育栋梁千千万,聚意描绘靓装东豫景

[下联]:承七朝古韵,宜放飞理想万万千,凝情撰书新版上河图

[上联]:一百年名校,秉洙泗传承,文理兼修,欧美纵横誉天下

[下联]:四十万英才,喜鱼龙变化,风云际会,栋梁荟萃看河南

[上联]:自河南起步,向海外蜚声,矢志不渝,百年桃李荣天下

[下联]:凭严谨办学,靠认真执教,大才可塑,七彩云霞涌校中

[上联]:一百年传薪播火风雨兼程,喜继往开来代有精英登虎榜

[下联]:万千次革旧创新品学兼优,看腾蛟起凤每凭实力上青天

[上联]:百年矢志不渝,立足河南,创一流大学,人才纵马凌云起

[下联]:终世鞠躬尽瘁,燃情教苑,拓万里宏途,师长倾心举凤飞

[上联]:踞七朝都会,饱汲山川之秀,文化之精,底蕴雄浑培大木

[下联]:敞百载胸襟,高扬勤奋之旗,谨严之帜,风华茂盛报神州

[上联]:汲都会人文之厚,山水之雄,力创一流,百载蜚声开远略

[下联]:看师生家国为怀,圣贤为则,学通四海,万根大木柱长天

[上联]:浪演长河惊百岁,看红日铺春,紫燕题签,忙写江山桃李赋

[下联]:魂凝嵩岳盛千秋,更青松展怀,苍鹰举翼,领飞华夏振兴风

[上联]:口吻黄河水,手托嵩岳云,莘莘学子展鹏程直上九天摘北斗

[下联]:心存赤县情,脚踏寰球日,济济英才创大业纵横四海耀中天

[上联]:教帜高擎华夏,一百年化雨育才,丹心培德,万里蜚声辉绛帐

[下联]:斯文炳曜开封,四十万蕙兰匝地,梁栋柱天,三春击节颂熏风

[上联]: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校训最严尊,百年回首,激荡风云功璀璨

[下联]:创优示范,求以图强,人才专苦育,一帜烁星,奋倾肝胆志雄恢

[上联]:一百年名校,华夏几何?纵横欧美,领高教先驱,洙泗相承誉天下

[下联]:四十万英才,中原荟萃,变化鱼龙,柱神州大厦,风云际会看河南

[上联]:与时俱进与日争辉,三千弟子矢志强邦正气壮神州,一路高歌催骏马

[下联]:凭技创研凭心造福,万代儒师兴庠振铎春风开画卷,百年大庆舞雄狮

[上联]:与时俱进,与日争辉,三千弟子矢志强邦正气壮神州,一路高歌催骏马

[下联]:凭技创研,凭心造福,万代儒师兴庠振铎春风开画卷,百年大庆舞雄狮

[上联]:右载亲民,见广厦千间,安居乐业,喜在园丁育栋梁,栋梁出自精英库

[下联]:左书明德,赏中州万里,富国强邦,缘于学海兴科技,科技赢来锦绣天

[上联]:秉七朝底蕴,夯兴邦强国之基,立足中原,纳四海英贤,创一流学府,龙虎飞扬王者气

[下联]:壮九曲人文,树明德新民之帜,止于至善,续百年精彩,展万里鹏程,风云激荡大河魂

结束语:

6.百年校庆征文 篇六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有写征文的经历,对征文很是熟悉吧,征文是某个办事部门为了某个活动公开向社会征集的有关文章。写征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百年校庆征文四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百年校庆征文四篇1

10月30日,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这天上午,我们的学校——杭州市饮马井巷小学彩旗飘扬,歌声嘹亮,人山人海,好不热闹。这是怎么回事?噢,原来是在庆祝学校的100周年诞辰。

一进校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展板,那是让嘉宾、退休老师、校友们签名留念的。鼓号队员们拿着各自的“家当”神气地站在校门口,敲锣打鼓地迎接来自各地的朋友们。

庆典大会正式开始了。大队辅导员吴老师宣布:“杭州市饮马井巷小学‘永远的课堂’现在开课!”升旗仪式中,国旗班的同学们在《歌唱祖国》的乐曲声中迈着矫健的步伐阔步走向升旗台,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瞬间,后台几千个五彩气球在人们的欢呼声中一齐飘向蔚蓝的天空。

童声合唱《我们是饮马的希望》响起时,使在座的每一位曾经在饮马学习、生活过的人都幸福地回忆起当初的美好时光,脸上洋溢出甜美的微笑。

随后,早年毕业于饮马的当今著名作家黄亚洲先生、上城区教育局的蒋莉局长、已退休的老陈校长也作了精典发言。当教师团的诗朗诵和学生的集体舞亮相时,又一次把庆典大会推向高潮!

走出校门,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么隆重的庆祝大会,我还是第一次参加。我真为自己能在这所百年老校学习、生活感到庆幸。预祝我们的学校越办越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百年校庆征文四篇2

今秋时节,秋高气爽。我们学校迎来了百年校庆的大喜日子,全校师生将会在校内度过一个愉快的上午。

早上,我早早地起了床,穿好校服,戴上红领巾,吃完早饭,便带上小凳,一边哼着小曲,一边踏着轻快的步伐奔向学校。一路上,晨风拂面,街旁大树跳着欢快的舞蹈,树上小鸟喳喳闹着,它们仿佛也在迎接着这令人高兴和值得庆贺的日子。

一进校门,校园内的景象让我眼前一亮:教学楼上挂满了彩色的条幅,上面写满了“祝母校生日快乐”的话语。舞台被装扮得像一个五彩斑斓的大花坛。舞台上空那两个巨大的氢气球,像热情的迎宾小姐,在晨风吹拂下翩翩起舞。花坛边彩旗飘飘,也仿佛在说:“欢迎您的到来!”全校师生的脸上都洋溢着甜蜜的微笑,整个校园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随着清脆悦耳的音乐声响起,张校长宣布百年校庆活动正式开始。身穿金黄色衣服的乐手,个个情绪激昂。在台上同学的指挥下,我们唱着令人热血沸腾的校歌,嘉宾们也一一就座。顿时,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礼炮声,一串串五彩缤纷的礼花冲上天空,有的落在舞台上,有的落在同学们的头上,还有的落在银杏树的枝干上,犹如天女散花,美丽极了。炮声过后,由几位嘉宾与张校长一同为张澜爷爷的石像揭幕。红布落下,张澜爷爷那面带微笑、和蔼可亲的容貌呈现在我们眼前,操场上立刻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从我们的校史中得知,张澜爷爷是母校的第一任校长,同学们为自己能在张澜爷爷创建的学校读书而感到无比自豪。

接着,各班精彩的文娱表演缤纷登场。看:我班的同学头上扎着一个大辣椒,身穿大红灯笼服,她们时而蹲下,时而站起,时而围成一个大圆圈,时而摆成一个方正,她们的脚步是那么轻快,脸上的笑容是那么灿烂,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台下观众热烈的掌声。在令人眼花缭乱的节目中,大家都觉得我班的同学表演得最好。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我班的节目可是我妈妈亲自编排的,我为妈妈感到骄傲。

在充满欢乐和祥和的气氛中,校庆活动落下了帷幕,但同学们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

百年校庆征文四篇3

这次百年校庆,我参加了两个节目,一个是配乐诗朗诵《百年祝福》,另一个是大合唱《同一首歌》,第一个节目表演完了,该我们的诗朗诵了,我兴奋极了,心想,我一定要表演得最好!我满怀信心地走上了台,专心的朗读,到了“校园内朗朗的书声”那一句,我差一点忘了,我应该和旁边的一位同学走到另一边,这时,旁边的同学机灵的拉了我一下,我急忙随着她走过去,好险啊!差点出错!我心里暗暗的感激她。到了最后一句,我们全体同学大声地读了一遍,并且站起来,举起左手,做出一个动作,很激昂,很振奋人心。

因为我要参加第二个节目,要换衣服,要把原来的一个辫子换成两个辫子,妈妈因为上班忙,没赶来,我正着急,张老师走了过来,亲切地对我说:“来,刘梦雪,我来给你梳辫子吧!”看着老师和蔼有苍白的脸,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前几天张老师一直带病上课,结果延误了病情,嗓子完全不能说话了。今天她还没完全恢复,就又在太阳地下陪着我们。“刘梦雪,辫子已经梳好了,快到合唱队集合。”听着老师轻轻的催促声,我才回过神来,不由自主地深情地对张老师说:“谢谢张老师,您到荫凉的地方坐一下吧!”“别管我,我还要看你表演呢!”看着张老师鼓励的眼神,我情绪高涨,音乐响起,我高声地唱了起来,为我们的学校,为我们学校的辛勤园丁们,大声歌唱,我们把花高高举过头顶,欢呼着,为我是学校里的一员自豪着!最后,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工作人员喷出礼花,我们都高兴地跳了起来!

我愿我的学校永远年轻,永远辉煌!我愿我校的老师各个身体健康,永远幸福!我愿我校的学生各个文明守纪,聪明活泼!

百年校庆征文四篇4

今天是我们学校的百年校庆。我兴高采烈的来到了学校。我一进学校就看见操场正中铺着红红的地毯,操场上空飘着又红又大的气球,升旗台四周摆着很多鲜艳的花篮。我们排好队,来到了操场上,坐了下来。老师说:“咱们正对升旗台,要好好表现,让领导说三年三班是最棒的!”

当领导宣布百年校庆开始的时候,鞭炮响起,然后放飞了象征和平的和平鸽,和五颜六色的气球,还有彩色的礼花。当火箭和飞机模型飞上天空的那一刻,操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沸腾了起来。

然后同学们开始了精彩的表演。有百人大鼓、弟子规、飞的更高、还有快乐小兵……很多节目。他们跳的非常精彩,不时迎来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我心想:“我们的学校已经建立一百周年了,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努力的学习取得好成绩,争取为学校争得荣誉。”

7.矿大百年校庆 篇七

——中国矿业大学暨中国煤炭高等教育的100年

罗承选

在举国同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日子里,中国矿业大学即将迎来建校100周年庆典,2009年10月18日已被定格为海内外17万矿大校友翘首期盼的节日。中国矿业大学因煤而生,因煤而兴,从诞生之日起,便与祖国煤炭工业同呼吸、共命运,鱼水相联,沉浮与共。百岁华诞注定会开创学校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纪元,100年的艰辛与奋斗,100年的嬗变与追求,100年的曲折与荣耀,其诞生开中国煤炭高等教育之先河,其壮大撑中国煤炭科教事业之大局,一部百年矿大史,从很大程度上讲也是一部浓缩的百年中国煤炭高等教育史。A 诞生成长篇

中国煤炭高等教育的源头(1909—1949)

中国矿业大学前身——焦作路矿学堂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3月创立,当时国内虽已有个别高校开办了采矿科系,但作为整体面向煤炭行业的专科高校,焦作路矿学堂仍属首创,因此,焦作路矿学堂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也是第一所私立工科高等学校,被公认为是中国煤炭高等教育的源头。

路矿学堂的创立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末满清政府的洋务运动。作为世界上最早开采和利用煤炭的国家之一,现代意义上的煤炭工业在我国起步甚晚,直到1876年,满清政府才兴建了第一座现代意义上的矿井——基隆煤矿,至1895年,全国虽已兴办现代煤矿10余处,但开采技术都完全掌握在外国人手中,人才与技术空白成为我国煤炭工业起步阶段最难逾越的障碍。1898年6月,清政府与英国福公司在北京总理衙门签订了《河南矿务章程》,其中第13条规定:“福公司于各矿开办之始,即于矿山就近开设矿务、铁路学堂,由地方官绅选取青年颖悟学生二三十名,延请洋师教授,以备路、矿因材选用。此项经费由福公司筹备。” 后经反复争取,1909年,焦作路矿学堂终于诞生。

从路矿学堂创立到新中国成立,学校经历了河南福中矿务学校、福中矿务专门学校、福中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西北工学院等多个办学时期,虽然在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旧中国,学校处境艰难,甚至几度停办,但老一代矿大人实业救国、科技兴煤的理想从未动摇,特别是进入上世纪30年代后,张仲鲁、张清涟先后主政焦工,并得到了孙越崎、翁文灏等的鼎力支持,孙越崎、翁文灏、张静愚、秦瑜、贝安澜(英籍)、刘镇华、张钫、胡汝麟、李文浩等一大批社会贤达先后担任焦工校董,河南省主席刘峙亲任校董会主席,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担任名誉校董并为学校题词“好学力行”。在这些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实力与日俱增,先后汇聚了包括王冠英、任殿元、石心圃、李钟美、张鸣韶、马载之、孙景雅、胡伟

三、丁观海(丁肇中之父)在内的一批知名教授和矿业专家。当时从院长到教授,多有留美经历和工程实践经验,学校教学体系也以美国科罗拉多矿务大学、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为蓝本,实行学分制,多采用外文原版教材授课,采矿系、冶金系、路工系和水利系“四科并立,设备可以互相利用,教员可以专授所长,学生可发展个性”,到30年代中期,学校名声日振,“可与海内工程学府相颉颃矣”,学校办学进入鼎盛时期。此后抗战西迁,在董事长孙越崎的领导下,学校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人员建制和设备仪器,在陕西城固与国立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合并组成西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汇聚了当时国内的工学精英,成为抗战时期与西南联大南北齐名、理工互补、堪称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史上璀璨的双子星座。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纵观建国前40年的发展历程,学校开启了中国煤炭高等教育的先河,也为中国煤炭工业艰难的肇始阶段播下了极其宝贵的火种。据不完全统计,从1909年到1949年,解放前学校共培养采矿、冶金、土木、机械类人才460多名,毕业后,他们大多义无反顾地奔赴祖国的煤矿一线,以科学技术知识报效祖国。其中许多人后来都成为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如著名材料及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师昌绪,著名材料及冶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傅恒志,著名材料与金属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恒德,著名物理冶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沛霖,著名电机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景德,著名机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秉聪,著名探矿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广志等。据统计,到1942年,我国煤炭产量达到了6568万吨,这与早期焦工校友的贡献是分不开的,学校为我国煤炭工业的现代化转型培养了急需的本土化优秀科技人才。B 发展壮大篇

中国煤炭高等教育的龙头(1949-1999)

新中国成立后,以焦作工学院为基础,创建了中国矿业学院。从1949年到1999年,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发展中,虽几经曲折,但学校却抓住了两次至关重要的发展机遇,第一次是建国之后,成为新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迁校首都,并在院系大调整中,实现了全国最优秀矿业高教资源的整合,办学实力得以快速提升。第二次是改革开放后,走出华蓥山建校徐州,迎着改革的春风,全面走上中兴之路。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壮大,学校逐渐成为中国煤炭高等教育领域的龙头。1951年,在中国矿业学院的成立大会上,燃料工业部部长陈郁说:“中国有这样的矿业学院,确实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矿业学院的成立,反映了中国矿业发展的光明前途。”1984年,煤炭工业部部长高扬文莅临学校视察,指出:“中国矿院是中国煤炭教育战线的龙头,龙头摆得好,煤炭教育就发展的快,人才就出的多,煤炭工业的基础就牢固,风吹不倒,雨淋不垮!”。两任部长的评价正是对矿大在煤炭科教领域地位准确而生动的描述。1.新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

早在1949年4月,解放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去,人民政府就派员赴苏州接收了颠沛流离中的焦作工学院。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划归燃料工业部领导,为响应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开发矿业”的号召,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对人才与科技急需的形势,国家决定以焦作工学院为基础筹建中国矿业学院,并从焦作迁址天津,任命燃料工业部部长陈郁兼任中国矿业学院院长。1952年是学校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年份,学校迎来了两次重大的发展机遇。其一是燃料工业部决定学校迁京办学。6月15日,中央批准学校在北京建校。当时指导学校迁校的苏联顾问对学校发展进行了美好的规划:“在目前之天津中国矿业学院的基础上即将发展起来的北京中国矿业学院,应当成为这样一个教育中心:它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煤矿工业培养高级技术干部,为科学调查研究所培养科学工作者,为高等和中等技术学校培养教授和师资。”为支持学校建设,1952年9月,燃料工业部专门成立了“中国矿业学院院务研究指导委员会”,由刘澜波副部长任主任委员,煤矿管理总局局长刘向

三、中国矿业学院副院长吴子牧任副主任委员。并明确要求各局、矿在介绍推广先进经验时应及时通知矿院,以便矿院指派教师参加学习,现场部门对重要经验或专门技术问题的总结,务必同时抄至矿院一份或数份等。以上措施对促进学院理论联系实际、人才培养与煤矿生产建设的需要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1953年,学校完成了京津合校,并更名为北京矿业学院。其二,在全国院系大调整中汇聚新的力量。1952年8月,教育部作出《关于采矿系调整的指示》,按指示要求,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的采矿科系师生并入中国矿业学院,北京大学地质系的奠基者何杰教授、我国第一台水力发电机、第一台材料试验机、第一台飞机发动机的设计者邓曰谟教授,还有汪泰葵、张熙年、任德树、王绍瀛、杨德均、杨善元、刘宝忠等一大批知名学者来校任教,学校汇聚了当时我国煤炭高教领域最优秀的师资,当时主持学校工作的吴子牧副院长将这次调整评价为“华北的采煤工作者会师了,这将会更好地发展我们的潜力。”完成迁址北京和院系调整后,学校的办学规模有所扩大,师资力量大大增强,发展定位更加明晰,为50年代进入北京“八大学院”时期的辉煌奠定了基础。同时,新中国矿业高等教育的格局基本确立,作为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支力量,学校肩负起了振兴新中国煤炭科教事业的历史使命。

20世纪50年代初,矿院仿照苏联模式,面向行业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逐渐成长为新中国煤炭科技人才的摇篮。1953年,矿院在行业内率先培养研究生。1954年,矿院最早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1955年,矿院开办了煤炭行业内最早的夜大学和函授教育,并承担了煤炭部在职干部的业余培训工作。作为全国煤炭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府,矿院还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中南矿冶学院、东北工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学院、重庆大学、云南大学工学院高校的相关专业教师进修培训,开设的采矿、矿山机械研究生班积极接纳兄弟院校和有关厂矿企业人员学习进修。1958年,在大跃进的背景下,我国煤炭高校数量迅速增长,由当时北京矿业学院、合肥矿业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和淮南工业学院前身)两所迅速增加到十余所,如在中南煤业工业学校的基础上,在原焦作工学院旧址建立了焦作矿业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前身);在阜新煤矿学校的基础上建立了阜新矿业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前身);在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了山东煤矿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前身);太原煤矿学校、太原采矿学校合并成立了山西矿业学院等,这些学校在创立之初,无论是师资还是教材、教学方法等在很大程度上都依托于北京矿业学院,矿院因此成为新中国煤炭科教人才的摇篮。2.改革开放中走向中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国家开始拨乱反正,我国科教事业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徐州建校、管理体制改革和“211工程”建设成为改革开放前20年学校发展壮大并走向中兴的“三部曲”。建校徐州,迈出了走向中兴的第一步。文革后期,学校被迁往四川重庆华蓥山建校,学校发展遭受了重大挫折。文革结束后,在党中央和小平同志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学校迁往我国煤炭重工业基地——徐州。1979年,徐州校本部破土动工,并在北京留守处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其作为二级单位隶属徐州校本部领导。1997年,原国家教委在研究生部基础上批准成立北京校区。1984年12月22日,学校举行了盛大的竣工典礼。煤炭部部长高扬文激情满怀地发表讲话:“中国矿业学院的正式建成移交,是我国煤炭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今年我国统配煤矿有1300多万吨新井投产,这是值得高兴的,但是,建成一所高等院校比建成几座矿井更有它的特殊意义,更值得高兴!” 91岁的老焦工创始人之一孙越崎出席典礼并题词:“第一流矿院,培养第一流人才。”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为学校题词:“学而优则用,学而优则创。”应邀参加典礼的国际友人——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授林奇说:“我们有幸参加了中国矿业学院的竣工典礼。这一精彩场面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中国矿业学院将成为世界上最杰出的矿业学院之一。”

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成为煤炭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锋。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矿大(1988年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积极适应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成为这一阶段学校工作的中心任务。在煤炭部的领导下,学校对教学、科研、学科、研究生教育、后勤管理等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83年,中国煤炭高等教育分会的前身煤炭高等教育顾问团在矿大校本部成立,10月,《煤炭高等教育》创刊。1989年,矿大董事会成立,建立起学校产学合作新模式。通过校办企业改革、校、院、系三级管理改革、“四条线”财务管理改革等,进一步增强了矿大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活力和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了办学效益,这些改革为矿大进入新世纪之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使矿大成为新时期我国煤炭高等教育战线上的改革先锋。

成为唯一跻身 “211工程”建设的煤炭院校。1994年11月份,矿大成为进入 “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首批高校之一。作为唯一跻身“211工程”建设的煤炭院校,此项工作得到了煤炭部及广大煤炭企事业兄弟单位的鼎立支持。部长王森浩提出了全煤炭企事业单位共建矿大的设想,副部长范维唐表示,“211工程”是出人才、出成果、上水平、上效益的工程,是整个煤炭行业的大事情。尽管煤炭生产处于困难时期,煤炭部党组还是决定要坚定不移地支持矿大,通过“211工程”把学校建成世界一流的矿业大学。因此,矿大作为煤炭院校中唯一跻身“211工程”建设的高校,既代表了我国煤炭科教领域的最高水平,也肩负着全煤系统在行业低谷时期以科教引领行业振兴的期望。

从1949年到1999年的50年中,学校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中国煤炭高教领域当之无愧的龙头。据统计,50年中,学校共培养研究生3441人、本科生30048人,占全国煤炭高校培养总数的22.7%、63.3%。改革开放头20年,矿大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国家发明奖9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4项、国家教学成果奖6项,分别占到了全国煤炭高校获奖总数的100%、75%、58%、37.5%。学校有10名教师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占全煤炭高校的62.5%。文革前,矿院完成了包括精选高炉石墨、我国第一台刨煤机、重介质选煤和水力旋流器等一批在当时产生较大影响的科研成果。直到1993年,矿大一直为全国煤炭高校中唯一的博士点授权单位,1984年,矿院培养了新中国煤炭行业第一位工学博士。1982年,发现建立了腕足动物的一个新超科——二迭贝超科(当时腕足动物72个超科中只有2个是由中国人建立的)。1986年,经“六五”科技攻关,“水煤浆制备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1993年,矿大专利申请数列清华、浙大之后,居全国高校第三名。1994年,陈清如教授主持建设了世界上第一座干法选煤厂。同年,我国第一台采掘机器人在校内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煤矿机器人的研究步人世界先进行列。1996年,余力教授主持的煤炭地下气完成了工业化试验,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工业性地下气化基地。江泽民总书记对此项目进行批示:“中国矿业大学煤炭地下气化试验从煤炭资源的充分利用及经济效益来讲,值得进一步研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盛赞这一课题是“矿业与化学工业的结合”。C 再创辉煌篇

中国能源科技的一面旗帜(1999-2009)特色与品牌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法宝。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发生了深刻变革,包括煤炭院校在内的行业办学模式受到严峻挑战,全国十几所煤炭高校先后划归地方管理,并纷纷更改校名,调整办学定位,但矿大坚持办学定位不动摇,将保持特色,发挥优势,继续高擎矿业大旗,立足煤炭工业主阵地作为学校跨入新世纪的重要战略选择,在此基础上,面向未来,积极向新能源领域拓展,已成为新时期我国能源科技领域的一面旗帜。1.立足行业,彰显特色,为我国煤炭工业的振兴贡献力量

2006年底,矿大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首批试点的5所高校之一,这标志着学校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备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战略地位。这与学校近年来着力打造传统的特色和优势是分不开的。在原煤炭系统16所院校中,矿大国家重点学科数占60%,二级学科博士点数占35%,博士后流动站数42%。采矿、地质、安全等5个本科专业稳居全国第一。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实验室、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矿瓦斯治理工程中心、大学科技园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都具有鲜明的矿业特色,均代表了我国煤炭科技领域的最高平台。6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全部为我国矿业类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

在人才培养方面,近5年矿大共招收采矿、地质、安全、矿建、选矿等8个煤炭主体类本科生4056人,且年均保持10%左右的递增趋势。同期煤炭主体专业毕业生到煤炭行业就业2795人,占主体专业就业人数的83.16%。2003年,学校在煤炭行业内率先实现对口单招本科生,极大地缓解了煤炭主体专业的人才短缺之急。2004年,开始单独招收煤炭企业优秀技术骨干来校攻读研究生,开启了一条为煤炭系统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新渠道。矿大面向行业培养人才的工作得到了国家的高度肯定,2009年6月,温家宝总理亲笔题词勉励学校部分赴西部及煤炭生产一线的毕业生:“同学们:基层艰苦地方需要你们,那里大有可为,希望同学们努力奋斗!”在科学研究领域,矿大加大了与大型煤炭企业的合作力度,高水平科研成果不断涌现。10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各类科研项目8064项,实际使用科研经费14亿元。在历年煤炭工业十大科技成果评比中,获奖数稳居第一位。2008年,学校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全部是与煤炭企业产学合作结出的硕果。2008年,为加强与煤炭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和产学研高层次合作,矿大成立了企业战略联盟指导委员会,当年便与先后十几家大型企业签订了校企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并发起成立了“煤炭高效开发产学研联盟”,为建立产学研结合新机制和新模式搭建了一个新的高水平平台。

2.面向未来、开拓创新,努力引领地方产业科技发展走向

近年来,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日益代表了新兴工业化的未来,对传统能源行业也形成了巨大挑战,对此,矿大敏锐地注意到当前能源科技的发展态势,在与新能源相关的洁净能源、生态环境、光伏材料、机电装备等领域,积极寻找新的生长点,已取得初步成效。“中德能源与矿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筹建成为最为显著的标志性成果。该中心是在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先生的大力倡导下,旨在中德两国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建立以煤矿安全开采技术与装备、新能源、矿区生态环境、先进制造业、节能减排等为主要研究领域,集人才培训、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产品制造为一体的产学研国际合作平台。施罗德先生将亲自担任中心名誉主任。该中心将依托矿大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努力建成国家级国际联合重点科研机构。2008年4月,施罗德先生高度评价这一项目为“典型的中德合作范例”。2009年1月29日,在中德两国总理的见证下,有关方面在德国共同签署了该项目协议。此外,矿大极参与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主动出谋划策、打造平台,全方位提升校地合作水平,在促进徐州地方经济发展中的技术与智力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2008年底,矿大与市政府签署了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市校科研项目合作协议,省长罗志军对矿大在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中所作出的努力予以肯定。

纵观当今世界,以新能源产业为龙头的新兴工业化发展方兴未艾,绿色开采、洁净利用、煤炭气液化、深加工技术将成为未来煤炭工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在此背景下,我国煤炭高等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矿大如何继续保持在煤炭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如何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更好地服务煤炭工业母体、引领行业科技未来走向方面任重道远。因此,希望矿大在新能源科技发展的广阔舞台上能够有所作为,继续做出开创性成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100年来,学校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成功之路。先后培养出包括20多位两院院士,20多位共和国的部长、省长,几十位大学的书记、校长,几百位大型企业负责人,几万名优秀科技骨干在内的17万余名毕业生。结出一大批具有开创性、影响深远的科技硕果,涌现出一大批站在行业发展最前沿的科技领军人才。同时,历届师生秉承“爱国爱校,学煤兴煤”之传统,积淀形成了“勤奋、求实、进取、奉献”的校风,“学而优则用、学而优则创”的办学理念,“开拓创新,严谨治学”的校训和“好学力行、求是创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这些精神元素都已与学校融为一体、成为这所百年学府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在时刻彰显着学校引领中国煤炭高等教育100年的独特气质与风范。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这所国内历史最悠久、道路最曲折、规模最宏大、培养人才最多、科研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矿业高等学府青春永驻!借此机会,让我们向过去100年来为学校的生存、发展、壮大做出贡献的人们表示最由衷的敬意!也期待着所有关心学校发展的人们继续携起手来,为中国矿业大学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8.母校百年校庆贺词 篇八

值此母校建校一百周年纪念日,134班全体同学谨向母校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并向全体师生员工致以亲切的问候!向参加校庆的历届校友致以亲切的问候!

曲沃中学走过了一百年的风雨历程。一砖一石,可辨当年,一草一木,更叹今朝。一百年来,学校始终以时代重托为已任,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几代曲中人的辛勤耕耘下,培养和造就了数万名优秀人才。一百年艰苦创业,一百年铸造辉煌,桃李竞芬芳,学子领风流。百年华诞将向世人展示几代曲中人团结奋斗创下的辉煌业绩,将成为学校建设和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里程碑和开拓创新、再创辉煌的新起点。

忆往昔,桃李不言,自有风雨话沧桑;

看今朝,厚德载物,更续辉煌誉五洲。

饮水思源,我们深切感激母校的栽培,也密切关注着母校的建设和发展,时刻希望能有机会为母校贡献绵薄之力。在曲沃中学百年华诞之际,预祝校庆活动圆满成功!祝愿母校积历史之厚蕴,宏图更展!再谱华章!

最后祝学校百年校庆圆满成功!

曲沃中学134班全体同学

9.小学百年校庆作文 篇九

一进校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展板,那是让嘉宾、退休老师、校友们签名留念的。鼓号队员们拿着各自的“家当”神气地站在校门口,敲锣打鼓地迎接来自各地的朋友们。

庆典大会正式开始了。大队辅导员吴老师宣布:“杭州市饮马井巷小学‘永远的课堂’现在开课!”升旗仪式中,国旗班的同学们在《歌唱祖国》的乐曲声中迈着矫健的步伐阔步走向升旗台,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瞬间,后台几千个五彩气球在人们的欢呼声中一齐飘向蔚蓝的天空。

童声合唱《我们是饮马的希望》响起时,使在座的每一位曾经在饮马学习、生活过的人都幸福地回忆起当初的美好时光,脸上洋溢出甜美的微笑。

随后,早年毕业于饮马的当今著名作家黄亚洲先生、上城区教育局的蒋莉局长、已退休的老陈校长也作了精典发言。当教师团的诗朗诵和学生的集体舞亮相时,又一次把庆典大会推向高潮!

10.百年校庆感言 篇十

母校,在我和所有校友心目中永远是科学知识的神圣殿堂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家园。回想青葱当年,岁月如歌,阳明路老校园那一砖一瓦饱含了母校的深情,一草一木见证了我们的成长。“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而我们的专业知识和精神素养的培养很大程度受之于母校。“江中”的五年学习生活,我们惜时如金、勤耕不辍,终于学有所成。这段宝贵的学习生活,奠定了我坚实的人生基石,不只学到了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江中人”团结协作、求实创新、激流勇进的精神。正是秉承着这种精神内涵,使我在之后的工作及在广东创业、发展都取得了成功:从无到有,我们在荒坡野地上建起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从小到大,我们把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从名不见经传带入广州市综合排名前五位的大型中医院;从弱到强,我们把广东省中医研究所建设成为中药配方颗粒研究领域首屈一指的科研单位。

“忆往昔学海泛舟,看今朝事业有成”,我们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每一次进步,无不得益于母校的育人环境和师长的精心培养。是母校和老师用心血与汗水培育了我们的昨天,促成了我们的今天!母校的师恩难忘!正是怀着感恩的心,我设立了“一方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奖励在校优秀学子,作为对母校哺育之恩的微薄回报。

星移斗转,沧桑巨变,百年年时光弹指一挥间。如今的母校已成为占地2000多亩,在校生逾万人的大型中医药院校,产学研结合硕果累累,多学科协调并进,办学特色鲜明,各项科研事业都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不凝聚了母校领导和师生的心血与激情!在此,我谨向他(她)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最后,衷心地希望母校在新的征程岁月里,继往开来、奋发图强,再造新优势,再谱新篇章!

祝贺我们的母校生日快乐,桃李芬芳!

祝福我们的师长青春永驻,身体健康!

11.百年校庆征文 篇十一

百年来,五中的教师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人才;百年来,五中的毕业生在各自岗位上为国家做出了奉献。五中功不可没,历史将铭记五中的辉煌业绩。

“弹指一挥整百年,桃李芬芳春满园”。回顾过去的一百年,总结过去的一百年,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样做无疑是最好的纪念方式。

回想起来,建校时的教师,当时不少只有二十多岁,是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白手起家,创建了学校,翻开并谱写了福建省教育史上崭新的一页。他们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乃至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至今,他们大多已离开了我们,但永远活在所有五中人心中!母校教师爱岗敬业的奉献、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爱校爱生的精神是值得我们纪念学习的!

五中老学生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中都是刻苦勤奋的。他们是在远远不如今天的条件下学习生活的。许多学生尽管年龄较大,基础较差,但仍然不甘落后奋起直追。五中老学生有着艰苦创业的精神。

12.百年校庆 祝福清华 篇十二

自強不息的誓言 厚德載物的信念 是您引導著我們 向前,向前!

言不勝行的實踐 務實創新的理念 您告誡我們 言談不如行動

懷抱衆多學子

爲意氣風發的朝陽護航 這是追逐夢想的天空 這是施展才華的海岸

水木清華的露珠 閃爍著學子的心願 即使我們渺小 依然可以閃耀

荷塘的月色

灑落了美妙的光影 在青春的歲月

總有親切的您相伴

積極進取學子 不會辜負您的期望 繁榮昌盛的祖國 會因我們而更加強大

百年屹立于中華

年年都爲無數學子引航 校園裏最美的歌聲 慶祝您百年華誕

祝您魅力永恒 福系天下學子

清晨的陽光灑遍天下 華夏邀您共向前

(最後兩節 每壹句的第壹個字 連起來:百年校慶 祝福清華)▲北京矿院原党委副书记魏明:矿大百年值得回望。往者可鉴,来者可追,热烈祝贺矿大百年校庆,祝矿大鉴往知今,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校友、院士钱鸣高:矿大作为一所知名的矿业大学,对于我国的矿业发展是有责任的,义不容辞的,对于矿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是要做出回答的。

▲测62苗洪森:矿大,母校!母校,矿大!您百岁了!祝福您!百年来,您历经沧桑,百年来,您风雨兼程!您的名字,曾挂在胸前,您的教诲,永铭记心中!遍布天涯海角的学子,实现了一个个绿色的梦!

▲选73林帼英:百年艰若创业,百年铸造辉煌。辛勤耕耘迎来满园桃李艳,呕心教诲输送全国精英才。我们相信,百年华诞将成为学校建设和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里程碑和开拓创新、再创辉煌的新起点。谨祝母校百年华诞光辉灿烂!新百年欣欣向荣,锦上添花。

▲通风90屈金星:寄语百年矿大,我永远记住你不熄的灯光,就像记住母亲慈祥的脸庞;您总是注视我远去的背影,就像注视女儿出嫁的母亲。

▲采78-1谭书敏:祝母校中国矿业大学永远引领中国煤炭教育发展、中国煤炭工业发展、中国能源科技发展的龙头!

▲机58曹世佑:煤炭为人类送去光和热,我深以一辈子从事煤炭事业而自豪。感谢母校的培养与教育。值矿大100周年之际,祝母校永葆青春,再创辉煌。

▲工管92劳模班严艺祥: “值此母校建校100周年之际,我谨向母校教职员工致以诚挚的祝福和衷心的感谢!向参加校庆的历届校友致以亲切的问候!忆往昔,桃李不言,自有风雨话沧桑;看今朝,厚德载物,更续辉煌誉五洲。”

▲采56-3张占明:中国矿业大学,作为你的学子,我为你感到骄傲,我为你感到自豪。

▲电58-4胡省三:学子心愿,百年育人煤业摇篮硕果累累发展似锦;母校教诲,做人做事诚信奉献勤奋创新。

▲采86陈建宇:矿大是我们共同的名片;矿大是我们共同的图腾;矿大是我们共同的基因!

▲采54李荣根:贺母校百年华诞:莘莘学子,开拓创新,自强不息,问鼎世界一流产煤大国。圆梦!百年矿大,豪情满怀,壮志飞扬,奋勇前进,问鼎世界一流综合大学。有望!

▲矿建72陈树成:世纪成就,桃李遍神州,人才辈出代代秀,硕果誉满全球。园丁耕耘辛勤,学子铭刻在心,感恩母校深情,共贺百年校庆!

▲建研63马英明:母校百年校庆祝词:万里春风荡,百年桃李芳。别离二十载,重忆旧翰堂。归国初报效,起步定福庄。一统西郊地,民族楼前忙。搬迁四川去,打垒华蓥秀。徐州翟山立,能源永不忘。南湖传佳绩,又创新辉煌。后浪推前浪,永远放奇光!

▲制图78任征:百年名校,桃李满园,面向未来,再铸辉煌!

▲企59-1黄伯翔:五年矿院学习,五十年煤炭情结。衷心祝福母校百年校庆。

▲企80蔡长成:敬祝母校中国矿业大学百年华诞:桃李谐树贵,母与子皆荣。百年根叶茂,歌罢掉头东。实业报国志,群科济世穷。晴日看风雨,校园聚宾朋。

▲经65李汝海:过去的明摆着,无须说;现在的正奋起,要斟酌;未来的去争取,要细说。做为一名极普通的矿大学子愿用余年为母校尽微薄之力。

▲地82竺维彬:百年校庆:祝母校永葆青春!人才辈出!光大矿业!造福人类!

▲测79刘叶杰:贺母校百年华诞:千秋日月形如故,百年历程实常新。

▲机59郑德祥:五年的北矿生活,使我受益多多,母校的恩惠,让我一生难忘,我衷心祝愿我们亲爱的母校———中国矿业大学,繁荣昌盛,誉满全球。

▲电54董荫增:值此中国矿业大学百年华诞之际,我以最激动的心情向母校热烈祝贺!感谢母校培育我为煤炭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培养我成为体育健儿。我祝愿母校教育创新,既往开来,与时俱进,为振兴中华再创辉煌。

▲测绘91笪建原:致百年校庆:你是民族近代史的见证;你是共和国发展的先驱;亿万年沉寂的煤海因你而激荡;千百万华夏优秀儿女因你辉煌,向往你,矿大,你是青春梦想放飞的地方;祝福你,矿大,愿你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矿建52刘铮敏:矿大将迎来百年诞辰。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的母校会越走越远,也会越走越好。

▲建62刘识今:祝福母校:百年树人,百世流芳。继往开来,再铸辉煌。

▲企59-3洪元颐:忆百年沧桑,展未来青春。

▲建73-1洪子建:值此母校百年校庆之际,献上我最衷心的祝贺。我真诚地感谢母校给我的教育和培养。并祝愿全体在校的领导老师和学弟妹们节日快乐,祝母校能更加发扬光大,始终能站在世界矿业院校的前列,为中国的矿山科技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电57-3黄俊:贺母校百年校庆: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神州大地校友多,百年老校几春秋。

▲企58郭福善:百年校庆,千年锤炼,万年伟业,一年年学子普天下。

▲制59级梁寿炳:百年教学铸就千秋功业,几代师生书著载史辉煌。

▲企83闫洪飙:百年育人,累累硕果,探求神州无尽宝藏;百年华诞,莘莘学子,祈祝母校永续华章。

▲物管89郑胜:在百年校庆之际,祝母校安康!人才辈出!校友间紧密联系,共创辉煌!

▲选83李祥进:矿大百年,百年矿大,越办越好,越办越大,弟子遥祝母校百年校庆园满成功!

▲建57-1孙启凯:成就过去,创造未来!

▲机研86刘明曦:百年矿大,桃李遍天下;神州大地,英才展风华。祝母校再创辉煌。

▲设89冉涛:为校庆祝福:忆往昔,几多风雨沧桑,桃李满天下;看今朝,更多辉煌赞誉,厚德载风流。

▲60级校友宋文龙:贺百年校庆:育李栽桃一百年,园丁茹苦不知难。山阳初创钟灵秀,京郊传承业非凡。数度迁徒漂泊泪,几番风雨志更坚。并蒂南北厚强效,更喜今人胜古贤。

▲宿迁校友会:百年风雨兼程,千秋薪火相传。母校几经沧桑、奋发图强,赢得桃李满天下,为祖国培育了数以万计的各类人才。回顾过去,我们无比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信心十足。我们相信,母校的百年华诞将成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里程碑和开阔创新、再创辉煌的新起点。最后,祝母校,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辉!

▲地82刘涛:东(天津)奔西(重庆)跑,南(徐州)来北(北京)往;百年沧桑,铸就辉煌。

▲电59-2邸环:古木参天春常在,恰似风华正少年,百年学府育栋才,学子睿智点江山。

▲物72蒋维平:百年育桃李,芬芳满天下,祝愿母校为兴教强国再创辉煌!

▲企59陈岳陵:庆祝母校百年诞辰:人生关键,大学五年。她给予知识、能力和思想,从此便可贡献社会,成家立业,成为有所作为的人。

▲电57-1刘崇尧:值国庆六十华诞,逢矿院校庆百年,然古稀亦当年少,念培育之恩矿电,忆恩师同窗情深,祝母校佳绩频传。

▲企58潘尚达、王绵荪:贺母校百年华诞:经百年励志积淀,历辉煌岁月百年,洒博学师长汗水,树桃李学子心愿,迎春华秋实华诞,谱万紫千红新篇。

▲机61-1蔡秉为:愿中国矿业大学在国家煤炭事业的开发、综合利用、科技人员的培养、先进技术的发展方面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制57陈长年:对一个人来讲,百年是高寿了。但是对一个大学来讲,同国外许多有几百年历史的大学比较起来,还算是年轻人,有如初升的旭日将越来越发出耀眼的光芒。我们这些矿大儿女坚信母校将会有更加光辉的前途。作为老校友,我从内心深处向母校奉献出诚挚的祝福。

▲电58-3王敦曾:祝母校华诞100年:百年矿大,百年树人,春华秋实,蜚声中外,与国家共命运;继往开来,求实创新,励精图治,发展不息,与时代同前进。

▲英语94冯军豪:忆往昔,几多变迁,桃李不言,自有风雨话沧桑;看今朝,英才辈出,厚德载物,更续辉煌誉天下。

▲采56-3张绍峰:百年华诞中矿大,孕育桃李满天下,淘得天赐宝,资源献国家。学校五年功,受用整一生。感谢老师们,人间一明灯。

▲经58巩维才:百年校庆贺词:祝愿母校继续发扬顽强拼搏的务实作风,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早日办成世界一流的研究型能源大学。

▲矿建86靳德勤:值母校百年校庆之时,祝愿母校积历史之厚蕴,宏图再展,再谱华章!祝各位恩师身体安康,合家欢乐。

▲计算机研00汪洪涛:矿大百年校庆贺词:感育才之恩情,贺百年之华诞;齐聚浦江两岸,弘扬矿大精神!

▲政90陈先平:热烈祝贺母校百年庆典:百年矿大育英豪,万名学子传捷报。

▲电58-1姚大庸:母校期颐,名校跻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子无算,献身乌金;翘首明朝,更胜于今。

▲采60陈振中:百年校庆赠言:百年风雨崎岖路,奋为中华育彦才。桃李满园春永驻,东风万里送香来。

▲地80谢美华:百年矿大,百年树人,千秋桃李,千秋伟业。

▲政96杨全策:贺矿大百年校庆:百年矿大,英才摇篮;春风化雨,桃李芬芳;尊师重道,传承无疆;科学发展,再谱华章。

▲工建85张中生:一百年辛勤耕耘,硕果累累;新世纪鲲鹏展翅,人才济济。

▲企58-3杨惠文:我与矿大同成长,祝福矿大百年旺。

▲机电97赵明玉:祝母校百年华诞:时光荏苒弹指间,桃李天下永争光,煤是心儿炭是肝,黑金破土耀百年。

▲电58-1左人锌:百年校庆即将到来之际,我仅代表电58-1班全体学子向培养我们成材的母校,致以最热烈地祝贺,祝百岁大寿,兴旺发达。

▲电57李乐华:愿北京矿院百年老树重振雄风,为培育能源新型人才再显光华。

▲机57卢义茂:耕耘逾百年,桃李满天下。

▲电59邸环:百年树人千秋功业,一望江山万里长春。满目青山峰连峰,攀登无止境;长江春水浪推浪,接力有来人。

▲物探96徐金标:母校,是我生活和接受教育的地方,母校之恩永不忘,祝母校中国矿业大学根深叶茂,万古长青!

▲中文97贾玉宝:为母校百年校庆贺:八年孤鸿摇月影,问径故园情倍殷。杏坛唯愿师者寿,天际方为学子心,饮马星河恰年少,骑鲸遨海亦开襟。十万火种结雁阵,同为百年矿大人。▲物86宣坚:百年母校,是矿业先锋的摇篮,是工程师的摇篮,是企业家的摇篮,衷心祝愿母校的明天更辉煌。

寄语分类:

百年兰大历史回顾

扎根西部贡献卓越

科研成就硕果累累

传统精神优良学风

三尺讲台群英荟萃

一方水土满天才俊

师生情怀学友情谊

一草一木热爱思念

创新建设旧貌新颜

展望未来明朝更美 杨振宁教授:

谨贺母校百年大庆。

李政道教授:

百年树人 英才辈出――贺母校清华百年校庆。

两院院士张光斗:

勿忘校史,自强不息。树人立才,回报祖国。

林家翘教授:

盼望母校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教授:

源远流长,厚德载物。中华第一学府与时俱进,自强不息,迈进世界巅峰。

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沃尔夫奖和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教授:

怀民胞物与之心胸,开天辟地,秉自由独立之情操,寻美求真。

杨绛先生:

敬贺清华大学百年校庆。

探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院士:

清华的经历是我永远的骄傲,母校的恩德使我受益终身。

建筑学家马国馨院士:

敬贺母校百年华诞兼怀入学五十周年――上联“曾记临风碧荷霁雪闻亭恩师解惑传薪火自强厚德驹过五秩”,下联“更喜经雨紫荆映日学堂名家育英创伟业勤奋求实树人百年”。

二炮工程设计院侯立安院士:

百年清华,承载光荣与梦想的岁月;百年沧桑,演绎历史与现实的巨变;百年树人,盛开拼搏与奉献的花朵;百年辉煌,培育栋梁与精英的摇篮。

赵玉芬院士:

上一篇:《天蓝色的彼岸》读书笔记摘抄下一篇:110kv变电站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