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在路上启示二

2024-10-23

永远在路上启示二(精选17篇)

1.永远在路上启示二 篇一

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第二集以“以上率下”命名。主要讲述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有我们的政治体制都决定了领导人必须率先垂范,只有通过率先垂范才能够取信于民。不让百姓干的事情干部不能干,不让干部干的事情领导干部不能干。

以上率下的道理,很多古语都一再阐述。《周书·毕命》中说,“惟公懋德,克勤小物,弼亮四世,正色率下。”讲的就是地位越高责任越重,越要时刻正身修为,身先士卒才能带好下属。东汉·荀悦的《申鉴·政体》中说,“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意思是,善于治国理政的人,必然自己首先按制度要求自己,然后再去要求别人。《论语》记载,孔子曰:“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意思是,领导者带头行得正,其他人就不敢不正。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曾着重强调: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实践证明,只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党风建设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己不正,焉能正人。”我们要从中央政治局会、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抓起,从高级干部抓起,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抓常、抓细、抓长,使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正人先正己”。身居高位者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在工作和生活中必须以身作则。三皇五帝之所以能流芳千古,是因为他们凡事能够做到率先垂范。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盛世,他最重要的政绩是营造出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贪污最少的时代。这不是说贞观时代的官员个个高风亮节,而是李世民率先垂范,一心为民,才有了官员上下的一心为公,各安本份;岳飞之所以能够带领岳家军直捣黄龙府,一方面是士兵们的忠诚爱国之心,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岳飞的率先垂范冲锋陷阵,身上虽多处创伤,仍然坚守战场,直至打败金兵。无论任何时代,若要正人必先正己。只有如此,才能令行禁止、令行如流。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努力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一直是党的优秀传统,战争年代官兵一家,领导干部处处吃苦在先,享受在后,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当今时代,改进党的作风也要从领导干部自身做起。领导干部要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遵守的,自己先要遵守;要求别人禁止的,自己先要禁止;要求别人倡导的,自己先要倡导。总之,领导干部务必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定理想信念,带头抵制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充分发挥以上带下、以上促下的作用,以自身的作风形象为表率,带出队伍的好风气。

激扬正气才能定乾坤,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党风廉政建设问题的严峻形势非常重视。他说:“凡是党章规定党员必须做到的,领导干部要首先做到;凡是党章规定党员不能做的,领导干部要带头不做。”“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格迟早会失去。他认为治党务必从严,正人必先正己,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持之以恒,要从中央政治局会、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抓起,从高级干部抓起,坚持抓常、抓细、抓长,使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从中央政治局带头,带头,给全党做出样板,这就是无声的命令。同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铁面执纪,纠正“四风”,不断曝光顶风违纪行为,发挥警示教育作用,有效遏制了不良风气蔓延势头。“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一把手不正、不廉,就会带散队伍、带坏风气。整顿“四风”,转变作风,既然要改、要转,“一把手”就要从自身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纠正“四风”工作中,“一把手”的以上率下作用不可替代。唯有“一把手”发挥好带头作用、表率作用,才能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生动局面,“以上率下”示范引领作用才能彰显!

2.永远在路上启示二 篇二

1事故案例

案例一。2014年5月27日凌晨2时许, 在位于某国道的废旧电杆边, 发生一起惨烈的交通事故, 摩托车驾驶人王某酒后驾驶摩托车, 与电杆发生激烈碰撞, 导致当场身亡。

案例二。2016年4月15日, 位于山西省中阳县境内的某220 k V变电站旁的一辆六轮卡车在倾倒矿渣过程中, 被220 k V的电弧击中, 车胎瞬间爆裂, 所幸事故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案例三。2016年8月2日9时许, 位于太原市千峰路后北屯路段, 3名工人在施工过程中, 移动脚手架碰到了10 k V高压线, 造成3人当场身亡。

2案例分析

第一个案例, 直接原因为该摩托车驾驶人由于酒后驾驶, 造成碰撞, 间接原因为供电公司未及时对废旧电杆进行清理, 并未设置必要的警示色条。

第二、三个案例, 直接原因为卡车驾驶员和现场施工人员由于安全意识淡薄, 未注意施工地点现场情况, 未布置现场安全措施, 现场未设置安全监护人, 间接原因为供电公司未在线路走廊内设置安全警示牌, 未履行告知义务。

3防范措施

(1) 用人单位需建立完备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严格安全“五落实”“五到位”, 保证安全各项工作不走过场。

(2) 用人单位需加强对上岗员工的安全知识培训, 使其掌握必要的安全急救知识, 并对员工进行安全考试, 合格后才能上岗, 定期举办安全生产活动, 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

(3) 用人单位需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勘察, 履行现场危险点告知义务, 对重要的、易发生危险的点设置安全警示牌, 并设置安全监护人, 履行监护人职责。

(4) 用人单位需为员工配备完备的、合格的安全工器具, 并做好相关的培训工作, 确保每位员工都能正确、熟练地操作。

(5) 供电公司需定期对废旧电杆、废旧台区、废旧线路进行清理, 并确保清理到位。对暂时不具备清理条件的, 设置安全警示牌。特殊情况的, 需设置专人进行看护, 履行看护职责。

(6) 供电公司需对道路两旁电杆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带, 对重要路段的电线杆设置安全防撞隔板。对在道路两旁的配电变压器台区设置安全围栏, 并用警示色标注, 悬挂安全警示牌。

(7) 供电公司需加强线路走廊通道内的巡视, 及时发现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隐患缺陷。对安全距离不足的地区, 更换绝缘导线或提高导线安全距离, 以满足规程要求。对暂时无法进行更换的地区, 需增设安全警示牌, 必要时派专人看护。

(8) 供电公司需建立和完善“一患一档”制度, 隐患和缺陷需履行告知义务, 通过广播电视、张贴告示、95598服务热线平台, 将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区域电力隐患缺陷告知用户, 必要时设置安全警示带。

3.梦想永远在路上 篇三

1933年他出生在美国芝加哥的黑人贫民窟。二战期间,芝加哥经济萧条,黑帮林立,街上每天都有流氓在斗殴和抢劫。他厌恶这一切,经常呆坐着,看天空上往返穿梭的飞机。他想知道,这些飞机飞向何处,外面会有更美好的世界吗?

他问父亲,我为什么不能飞?父亲说,你没有翅膀。他很沮丧。父亲又说,孩子,只要有梦想,你也能飞。

最初的改变缘于一架钢琴。一天,他和小伙伴闯进了一家军械库玩。鬼使神差般,他走进一间小屋,黑暗中一架立式钢琴将他的视线牢牢牵引。他走了过去,缓缓坐下,手指轻轻触摸那些琴键。那一刻,他热血沸腾。“我的心从此寻找到了一生的方向,那就是音乐。”那年,他10岁,他的梦想是成为歌手。

二战后,他随父亲搬迁到西雅图市,也开始了自己的音乐之旅。由于小号吹得非常出色,他逐步赢得了和爵士乐高手同台演出的机会,继而又实现了另一个突破——全美巡演。那年,他20岁,他的梦想是唱响整个欧美。

当美国满足不了他的雄心壮志时,他继续“迁徙”,来到了世界艺术之都——巴黎。除了演出,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作曲、配乐样样都令他兴趣盎然。那年,他30岁,他的梦想是成为全能的音乐家。

再次回到美国,他开始进军好莱坞。凭着惊人的创作力,他迅速成长为好莱坞争抢的配乐大师,先后八次获奥斯卡最佳配乐奖提名。那年,他40岁,他的梦想是成为全球最炙手可热的音乐大师。

或许是过多地透支了健康,41岁那年,他得了动脉瘤。医生建议他做开颅手术,手术成功率很低,但要活下来,必须冒险去做。所幸,他挺过了这一关。不幸的是,由于手术后颅骨镶嵌着钢夹,他再也不能登台演奏了。人们都以为,他会一蹶不振,但他没有,反而满怀激情地投入到了一项新的工作中。他为一个黑人男孩制作专辑,结果男孩的唱片畅销全球,成为历史上销量最大的唱片,这个男孩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为天王巨星的迈克尔·杰克逊……他邀请斯皮尔伯格执导电影《紫色》,大胆启用了一个毫不知名的黑人女演员,这个演员叫奥普拉·温弗瑞,后来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主持人。那年,他50岁,他的梦想是帮助别人实现梦想。

此后,他在演艺圈的影响力无人能比。他曾汇聚全球百名当红歌星,演绎歌曲《We Are The World》。这首歌,被称为20世纪最有意义的歌曲,共赢得5亿美元善款,全部用作非洲赈灾基金。从这首歌开始,他坚持身体力行,把大部分时间放在慈善事业上。那时他60岁,他的梦想是慈善。

2008年,他与季羡林、何振梁、李安等人被聘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艺术顾问,前后多次来到北京,忙碌了好一阵子。奥运结束后,记者问他,北京奥运会哪一点令你印象最为深刻?他脱口而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也代表了他现在的梦想。此时,他已年过70。

他叫昆西·琼斯,被誉为西方现代音乐史上的教父。有人问他,早已功成名就,为何不停下脚步?他说,因为我的梦想永远在路上。

[简评]从古至今,无数的人们都在编织着梦想。在黑夜,梦想是时暗时明的火光,带给人们忽远忽近的希望。它漂浮在想象和期待之中,是人们心中孜孜不倦的追求。昆西·琼斯从幼年起就在心田种下了梦想。他的梦想是建立在执著、汗水、努力与泪水之上的,他用他的梦想,书写下了生命的辉煌。我相信,昆西·琼斯的追梦过程能带给我们丰富的想象和启迪。

4.永远在路上 篇四

近日,单位组织全体党员(也包括我这个预备党员)观看了大型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系列剧集,看完后感触颇深,党风廉政,是一个政党自我进化、自我调适、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根本目的是践行和实现政党的宗旨。

《永远在路上》专题片共分八集:第一集《人心向背》,第二集《以上帅下》,第三集《踏石留印》,第四集《利剑出鞘》,第五集《把纪律挺在前面》,第六集《拍蝇惩贪》,第七集《天网追逃》,第八集《标本兼治》。本部专题片以大量翔实的材料,展现了中央坚决整肃“四风”,推进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展现了各级纪检机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严格监督执行的坚决行动,展现了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两年来党风政风改进、社会民风转变的重大成果。《永远在路上》列举了多名省部级领导干部违法违纪的典型案例,苏荣、白恩培、吕锡文、周本顺、李春城等当事人现身说法,进行剖析和忏悔,又针对这些案例进行深入点评和分析,他们的腐败是惊人的,这种不正之风我们应该严惩不贷。专题片教育我们党员应时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在未来生活中要引以为鉴,理想信念不能迷失方向,时刻谨记自己是名共产党员。

这些活生生的案例表明了中央坚决整肃“四风”的决心,展现了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两年以来党风作风改进的重大成果。党的作风如果出现了问题,那一定会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如果失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那后果是很严重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白恩培所说的话“住豪华的房子,坐豪华的车子,个人还买的私人飞机。我也追求像他们一样的生活,这思想就变了。”攀比之心,人皆有之,对于这种本性,我们应该时刻提高警惕,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就是不要忘记入党初心,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为人民维护公平的初心。在日常的各项工作中,像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这些好党员、好干部学习,坚决抵制“四风”,认真学习《党章》、《党员条例》等规定,始终牢记理想信念,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始终牢记责任使命,牢记党员形象,不断加强党性修养。要在政治上负责任,树立高度的政治意识,增强政治责任感;在作风上负责任,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对自己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以及生活作风进行认真的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为祖国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在工作上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作风建设修炼永远在路上。

李彩红

5.梦想永远在路上 篇五

作者:邓在艳云南省文山市文山学院

别人用掌声欢迎未来的自己,而我们在做什么呢?抱怨世界对我们不公,抱怨别人对我们不好,我们究竟在做什么?我们的梦想能坚持几分钟,坚持几小时,还是坚持几天?说到这里我们有的朋友不禁感到汗颜,因为过去的日子里,我们的理想仅仅是为了别人的理想而理想,我们自己真正的梦想在哪里?我们很多时候只是为别人活着,别人的情绪随时都可以左右我们,而现在,我们究竟为了什么而活着?

也许“别人问我幸福吗?”,我也会说我一点也不幸福,因为幸福离我是那么那么的遥远。一位老学者说过“人生=百分之五的痛苦+百分之五的幸福+百分之九十的平淡”,而我的却是“人生=百分之九十五的痛苦+百分之五的幸福”。面对过去的释怀对我来说太难太难,难道我注定在痛苦的泥泞中挣扎一辈子吗?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说过“不知宏观者无以谋微观,不知未来者无以谋当下,不知世界者无以谋中国。”。多少人是明白自己的人生目标的?然而有梦想的人谁又敢大声的说出来?敢说的人成了成功者,不敢说的人他们的梦想最终成了幻想,于是就在幻想和平淡中终老一生。

30年前我们的先辈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不懈的努力着,那时的他们理解的社会主义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现在我们过着幸福的生活是由先辈们不断努力换来的,所以梦想的路上要学会感恩。

孤单并不可怕,用爱温他人,用自己的聪颖踏出美丽而灿烂的人生足迹,未来并不那么遥远。不要辜负前面为你铺路架桥的人,不管生命的姿态如何,都要学会感恩;如果有一双手为你撑起小小的天空,不管那力量有多少,都要学会珍惜;或许你会顺风顺水,但千万不要夜郎自大;或许你会坎坷难行,但千万不要妄自菲薄。

我们就站在舞台中间,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抑或有人才嘲笑你的无知,把它当成喝彩声就好,因为前进的路上总有傻子在笑的,不要在意什么流言蜚语。人生也许会有飘忽不定的感觉,但没有关系,“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心永远不要丢失,因为只有想要的人才会努力。

生命抑或长抑或短,是在于自己怎么理解。有梦想的人,认为短短几十载,就在拂袖之间,就在弹指之间,他们与信念为伴,他们永远不孤独;想虚度年华的人,这漫长的岁月,对他们来说是折磨,是空虚和无边的寂寞,他们以平淡为伴,他们也不知何为孤独。

祖国的事业犹如朝阳冉冉升起,作为90后的我们不要羡慕过去,不要对未来太多空想,立足实际,大步向前。不要像有的人说的“90后自私、冷漠、心灵脆弱,是啃老族。”。我们要勇敢的告诉世界90后早已吹响了前进的号角,我们的青春和力量没有终点,我们不怯懦,我们“never give up”,我们承担得起祖国的未来和明天。

有一种永不放弃的信念,不管在何时它都会带你走向远方。要相信,只要你有想飞升天和太阳肩并肩的信念,世界就会等着你去改变。想做的梦,不怕别人嘲笑,不管有没有烦恼,勇敢的大步向前。

6.《永远在路上》观后感言 篇六

中纪委又放大招了!连日来,由中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开播,并迅速掀起收视高潮。落马高官现身说法,透露鲜为人知的贪腐细节,剖析思想滑坡的心路历程。以下是聘才网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言

对于白恩培等人的腐败行为,使自己真正在思想上受到了震憾和教育。看着这些人,哪一个过去不是热血方刚、踌躇满志的同志,而今天却成为阶下囚,这就是因为他们在这改革开放深入进行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转型阶段,没有时刻进行理想信念的修养,加强作风建设,导致理想信念动摇,丧失党性原则,宗旨观念淡薄,把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资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占据头脑,价值观发生偏离,堕落为犯罪分子。观看结束后,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存在的这些社会问题,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这些人在他们强取豪夺完成由腐而败的进程中,为什么会一路畅通呢?这些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深挖其根源有如下几点:

一、执法观念严重错误,权力异化,把党和人民赋予权利当作自己的东西。贪婪成性,手中的权力就是他们敛财、“称霸”的“法宝”。那么权力的本质是什么?权力因何而生,又应为谁而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是在他们手中的权力却蜕变为强取豪夺、祸国殃民、实现个人私欲的工具。

二、缺乏执法监督机制、体制漏洞,民主建设形同虚设,出现利用手中职权为所欲为,以个人意识代替法律。从外部环境分析,这十几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深入进行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转型阶段。新旧体制转轨,两种体制并存,思想意识形态多元化是这一时期的特点。体制上漏洞为他们的犯罪提供了空间和土壤,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促使一部分公职人员对自己手中的权力产生了错误认识。从制度层面看,我们的一些制度缺失,也是他们犯罪的重要原因。虽然党和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予以遏制,但是收效仍然不很明显。从法制层面来看,“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群众在恶权面前的是无奈和妥协。从深层次看,是社会法律意识的缺失和法律的不完善。因为前者的缺失使人们不懂得、不善于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唯有妥协;制度的缺失,则导致无法可依,对霸权的滋生横行无能为力,为权钱交易留下空隙。社会法律意识的提高是防腐拒败的基础,务必长抓不懈;现有的法律规范更多的是关注和惩罚已然的职务犯罪,对职务犯罪的预防性立法远远不够。立法的欠缺和法律监督权限设置上的结构性缺陷,也给现阶段预防职务犯罪的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

因此,我们认为要从根源上防止腐败,应该作到以下几方面:

一是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二是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端正思想作风,提升思想境界。

三是始终坚持执行党的各项廉政建设规章制度。这些腐败分之地下场警示我们:在社会主义中国,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耐得住艰苦,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言

昨日,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8集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在央视播出,该专题片“主角”正是已落马的多名“大老虎”。在第一集《人心向背》中,白恩培、周本顺、李春城“现身说法”。这也是多位落马省部级以上官员首次在镜头前讲述他们的忏悔和反思。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党的形象和威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我们这样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的大党,在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必须坚持从严治党,才能使党始终成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坚强领导核心。从严治党必须具体而不是抽象、认真而不是敷衍地落实到位,这是这次活动给我们提供的最深刻的启示。这些启示和经验,其重大意义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显现出来。

在充分肯定这次活动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全党改进作风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但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基础还不稳固。作风有所好转,“四风”问题有所收敛,但树倒根存。现在,广大干部群众最担心的是问题反弹、雨过地皮湿、活动一阵风,最盼望的是形成常态化、常抓不懈、保持长效。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把目前作风转变的好势头保持下去,使作风建设要求真正落地生根。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这次总结大会上,总书记就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总结了“六个必须”的经验;就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提出了八个方面的要求。这是我们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加强党的建设的行动指南。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讲话精神落到实处,才能开创党的作风全面纯洁的新局面,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不断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一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本结束了,但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历史进程永远不会结束。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继续打好党风建设这场硬仗,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们必定能以好的作风保障党和国家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赢得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言

观看10月17日一10月25日播出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八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本人感触很深。

一是改进作风,关键在情感上。我们都非常清楚,焦裕禄同志担任XX省XX县委书记仅一年半时间(1962年12月-1964年5月),但是群众对他的感情和他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是很多党员干部工作几十年,甚至工作一生都无法超越或达到的,这就是源于他对老百姓的真情、真心的付出。我们局机关绝大部分党员干部来自于农村,“血液”中先天就有群众情怀的“基因”,应该容易与群众打成一片,因此在工作中应该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良好的精神状态,先把自己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好。

二是改进作风,核心在思想上。改进作风,根本目的在于强化党的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作为基层局的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该从思想上、行动上体现宗旨意识,这也是我们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核心内容,是检验共产党员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重要标尺。因此我们应按照“自加压力、自我锻炼、自强不息、自律有为”的要求,切实加强自身党性锻炼与修养,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榜样的正能量,引导机关干部职工为市场监管事业健康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三是改进作风,落实在行动上。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但作风建设重在行动上。党员干部代表党的形象、代表政府的威信。抓好作风建设,党员干部首先在思想上要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这是改进作风最基本、最现实、最直接的要求;同时,在服务上要搞清服务与监管、服务与发展、监管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做到沉下身,经常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诉求,有效解决为群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这是改进作风基本途径;第三,在实践上要始终把保障民生、实现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以效能建设、作风建设为载体,切实提升自己对落实工作的执行力和担当力,达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目的。

7.社团活动课程化永远在路上 篇七

首先, 从课程体系来看, 初中社团活动课程化具有很强的前瞻性。随着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方案的实施, 以及江苏省高考模式的改革, 高中学段选修课的比例正在增加, 高中生对课程的参与度也在逐渐加大。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且在本地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更加有义务对学生的发展进行超前构思和运作, 社团活动课程化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其次, 从育人功能来看, 初中社团活动课程化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我们知道, 要彻底地改变学生“被教育”“被活动”“被参与”的局面, 就必须让学生真正地成为主体, 自己策划课程, 自己开发课程。而在这一系列过程中, 学生作为一个个具有行动能力与责任能力的主体, 能够得到主动发展、个性化发展、多元化发展。2013年, 镇江市教育局之所以将全市的社团建设推进会放到我校召开, 就是因为看到我校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后, 综合素养有了极大的提升。

再次, 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角度来看, 初中社团活动课程化具有很强的呼应性。一是社团课程的开发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相呼应, 而且学生不是被动地应付, 而是主动地参与。二是社团课程的实施与学校传统课程的规范性相呼应, 将学校管理课程的手段用来管理社团, 避免了“随意”和“作秀”, 社团活动的质量也就得到了保证。三是社团活动课程化实施的目的与学生主动发展、个性化发展的意愿相呼应, 而且随着实践的深入, 学生对社团课程的价值认同也在逐步提高, 个性发展的意识也更加自觉。

8.反腐永远在路上 篇八

对于孟子的善良,同时代的荀子很不以为然,以为孟子太傻太天真,“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荀子·性恶》)

在荀子看来,性是恶的,伪是善的。要让人弃恶从善,一方面需要礼仪教化,化性起伪;另一方面需要规则,需要惩处,需要在制度层面给予约束,限制人性向恶的方向发展。

孟荀两家争论了两千年,各有优长,各有信众,不过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认定只有制度才能遏止人性的贪婪,甚至有时制度也无能无力,因为贪腐、享受是人类的天性,而且贪腐本身又是聪明、智慧对制度的挑战。从今天的观点看,贪腐是人类社会永远不可完全杜绝的现象,反贪腐永远在路上。请以民国初年为例。

体制性腐败

理论上说,中华民国建立,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制度,三权分立,“第四权力”即新闻媒体也比较健全,多党间相互监督,媒体独立观察,议员权力豁免,都应让民初政治有个全新气象,至少不应延续前清旧时代的劣习。

然而事实上,太阳底下并没有多少新鲜事。中华民国建立后,虽说在制度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规章,对于各种可能的贪腐、渎职等行为也有预防措施,不过,从实践层面说,民国初年袁世凯时代不仅最高权力缺少约束,而且各种法律、规章,也只是条文,整个官场的腐败并不比前清好多少。

袁世凯确实具有立宪的理念,也一度对共和比较认同,他个人对金钱似乎并不看得那样重,也不是想象中的那样贪婪。但是,由于袁世凯在政治上一直拥有极强的野心,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引发民国初年体制性的腐败,视国家财富为个人,或某个特殊政治团体的私产,予取予求,肆无忌惮。为了达到某些特殊目的,袁世凯不惜动用大量政治性特别经费,用于怀柔、收买,或者政治勾兑。

在袁世凯时代,总统府内设有掌管特别费用支出的军需处,袁世凯的亲信唐在礼担任处长,所有的支出均由唐在礼一人向袁世凯报告。这个特殊机构绕开了陆军部、海军部,甚至很多时候绕开了财政部、政事堂,成为袁世凯直接掌控国家财政的枢纽。

军需处并不负责海陆各军日常拨款,其功能只是负责各项正常拨款之外的那些特别费用,不属于一般军事范围的事务。据唐在礼回忆,军需处特别费用主要用于两个方面。

第一,政治性收买。领取这笔费用的人很多,有袁世凯的新老朋友,更多的是袁世凯的政治对手。这些政治对手一旦不慎通过某个特殊环节领取了这笔费用,便不得不为袁世凯所用。至于军队内师旅长以上的骨干,也是袁世凯刻意笼络的对象,这是旧官僚培植亲信的一般手段,屡试不爽。

第二,各新闻机构采访、通讯、宣传等特别费。这也是袁世凯时代政治腐败最严重的地方,能收买的,均被收买,独立媒体几乎荡然无存,“第四权力”在袁世凯时代成了一种无法实现的理想。

军需处的支付方式也非常特别,一般手续由袁世凯召唤受款人或代表单独会见,谈妥之后拿着袁世凯的亲笔纸条,凭纸条找唐在礼兑付。条子上几乎从不写明用途,往往仅有极简单的“发给某某若干元”字样。有的写有支付日期,有的连个日期都不写。

用于收买政治对手的款项一般都比较大,师旅长一次一两万,各省都督、将军或民政长、巡按使等,大约四五万的样子。至于更重要的政治人物,比如杨士琦、龙济光、蔡乃煌、郑汝成等,往往一次就要支出四五十万,甚至上百万。

对于更大的政治人物,如副总统黎元洪,大学者章太炎、梁启超等,袁世凯更是不惜代价,一定要让这些人物为己所用,服服帖帖。

无官不贪

袁世凯的收买政策,表面上可以理解为重视对手,礼贤下士,但其做法败坏了风气,污染了社会。上行下效,整个袁世凯时代,官场上的风气极端恶劣,但凡掌握某些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的官僚,大都做着类似的事情。如果将那时官僚所拥有的财富与其合法收入进行比对,几乎无官不贪,无人不腐。邱涛教授根据《北洋军阀史料选辑》等史料,细举袁世凯时代官场腐败情形,触目惊心,涉及的人物有黎元洪、梁启超、林长民、汤化龙、刘崇佑、王占元、陆荣廷、程德全、世续、奕劻、荫昌、溥伦、贡桑诺尔布、阿穆尔灵圭、那彦图、铁忠、铁良、杨士琦、冯国璋、蔡乃煌、郑汝成、倪嗣冲、张勋、张作霖、唐继尧、杨善德、赵凤昌、王芝祥、曹锟、张绍曾、姜桂题、赵倜、王怀庆、马福祥、张广建、张凤翙、江朝宗、张敬尧、陈宧、汤芗铭、袁大化、蒋雁行、陆锦、王廷桢、李纯、许兰洲、孟恩远、蓝天蔚、龙济光、冯耿光、聂宪藩、金邦平、汪精卫、叶德辉、王揖唐、叶恭绰、杨缵绪、麦信坚、马龙标、许崇智、肖星元、田应璜、张钫、杨以德、田文烈、哈汉章、段祺瑞、徐树铮、朱瑞、高凌霨、唐在礼、朱家宝、朱启钤、周自齐、梁士诒、张镇芳、阮忠枢、袁乃宽、段芝贵、雷震春、吴炳湘、顾鳌、杨度、陆建章、唐天喜、张士钰等,但凡掌握某些资源、拥有一定权力的人,无不成为“先富”一族。(邱涛《中华民国反贪史》,P40-51)

就袁世凯时代整体情况而言,政治腐败是最根本的腐败,也是最大的腐败。在体制性腐败示范下,各级官员无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近水楼台先得月,能捞多少捞多少。最厉害的,要数袁世凯的“金主”梁士诒。

梁士诒负责中国的铁路建设与经营,长袖善舞,素有“梁财神”的雅号。那时的铁路建设,自盛宣怀以来,基本路数就是抵押路权,运用国际资本。这里面究竟有多少差额,有多少结余,多少回扣,就连梁士诒自己也说不清楚。他比较清楚的是,专门为袁世凯准备了一个小金库,至袁世凯帝制自为,主要的开销大致来自梁士诒。

除了铁路建设、经营,梁士诒在内河航运、矿产开采、税务设计及征收等方面,也很有主意,有办法,他为袁世凯操持财政,以铁路国有政策,将各省铁路收归部辖。接着,有开征验契税、印花税、所得税,并将各省矿产收归中央,任意变卖,为袁世凯中央政府积聚了巨额财富。

nlc202309032241

权力、财富的高度集中,让民国初年的中国铁路成为腐败窝案高发区。1915年,津浦路局局长赵庆华贪污舞弊案曝出,牵连至交通部次长叶公绰、财政部次长张弧,即便梁士诒、袁世凯,也难辞其咎。

理论上说,民国初年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比较好的一个时期,恰恰在这个时期,由于制度缺失,又形成一系列污染政治的陋规恶习。上自总统,下至低级官员,新职到任、期满卸任,均有各种名目的请客送礼,这些费用多则上百万,少则几万,差不多都以各种名目从国家财政中支出。(张达骧《我所知道的徐世昌》)

失效的制度

民主宪政并不能完全遏制住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专制独裁体制也并非甘心看着自己的体制溃败,更不愿意看着自己的追随者大面积贪腐,大面积被追责。道理非常简单,大面积贪腐毕竟有害于国家政权的有效统治,削弱统治者的威权,进而丧失统治合法性。所以,在袁世凯时代,我们一方面看到体制性腐败无法遏制,另方面也看到统治者不断针对新情况制定惩治贪腐的法令法规。

在立法指导思想上,尤其是涉及反贪腐刑事立法方面,袁世凯强调“以礼教号召天下”,并不相信法律万能,而是注意教化、礼仪在社会规范中的作用,期待通过道德重整、德治教育,让整个官僚体制能够自觉加强自身修养,进而成为社会道德的楷模。在1915年增修的刑法中,增加了一些根据纲常伦理量刑论罪的内容。

同时,袁世凯时代整体性腐败也让统治者警醒,“非峻法不足以资惩艾”,加大惩罚力度,强力维持社会秩序,以重典胁服人心,以济司法之穷,也是那个时代无法回避的选择。1912年颁布的《暂行新刑律》,专门规定渎职罪、贿赂罪的量刑标准、惩处措施。1914年,袁世凯还以大总统令的形式颁布《官吏犯赃治罪条例》,规定官吏枉法贪赃至500元以上,即可处以死刑;不枉法贪赃至1000元以上,处无期徒刑;卷携公款潜逃至5000元以上,处死刑。细读这些法律规定,不可谓不严整不严厉,但严刑峻法依然在很多时候被束之高阁,视为具文,官场的腐败风气并不因为严刑峻法而稍有收敛。

在制度建设上,袁世凯时代也做了大量工作,专门设立职业反贪机构“平政院”。根据袁世凯1914年颁布的《平政院编制令》,平政院的主要职责为察理行政官吏违法不正行为,就行政诉讼及纠弹事件行使审判权。平政院设院长1人,评事15人。平政院又设肃政厅,置都肃政使一人,肃政使16人,纠弹行政官吏违宪违法违纪,以及行贿、受贿、滥用威权、玩视民瘼等事件,并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监视平政院裁决的执行。

根据法律规定,平政院具有行政诉讼、纠弹两种职权。这两种职权的行使,直接隶属于大总统,接受大总统的委托,代表大总统行使权力,代表最高行政机关,对那些违法违纪失职的官吏进行惩戒,并具有行政诉讼的功能。平政院审理的案件,主要有三类,一是大总统特别交代的案件,大致由肃政使指定专人负责,定期完成;二是肃政使向平政院提交的纠弹案;三是人民不服管束的处分,重新提请平政院审理。

平政院、肃政厅,代表大总统监督、纠弹、审理整个管理队伍的违法违纪案件,至于平政院、肃政厅内部违法违纪行为的纠察、惩处,法律规定平政院内部设“惩戒委员会”,委员会设委员长1人,委员8人。遇有惩戒事件时,由大总统选任平政院院长或大理院院长为会长。委员由大总统从平政院评事、肃政厅肃政使、大理院推事、总检察厅检察官中选任。(《平政院编制令》,《东方杂志》10卷11号)

从平政院、肃政厅的法律地位看,他们虽然可以独立监督、执法,但其行动必须受制于大总统,只有大总统才拥有最后的裁判权、终审权。不论是大总统的交办,还是肃政厅自行弹劾,其最终结果,都有待于大总统认可。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平政院、肃政厅就其本质而言只是大总统的“家臣”,替大总统监管全国文武百官,并不具有无上、至上的监督权、弹劾权。这也是袁世凯时代一方面加强制度建设,设置专门的惩贪机构,而另一方面无官不贪、物欲横流的根源。体制内的自我监督、自我纠察,永远不忍心自我了断,官官相护又是人之常情,不得不然。比如,梁士诒操持财政,贪赃枉法,任意变卖国家财产、资源,私自批准行销烟土。这些行为违宪违法违纪,也受到肃政使交章弹劾,但由于他是袁世凯离不开的亲信、“金主”,所以无论肃政使怎样不识相地交章弹劾,袁世凯也不会让平政院、大理院动真章查办梁士诒。

至于政治上的腐败更不堪问。杨度等“筹安会”六君子在民国宪政共和时代倡言复辟,倡言帝制,肃政厅全体肃政使曾一致呈请大总统严肃纲纪,予以严惩,取缔筹安会,以靖人心,以儆效尤。然而,袁世凯却以共和国言论自由为由,默许帝制复辟的言论畅行无阻,对肃政使的呈请熟视无睹,置若罔闻,最终让中国付出惨重代价,他也由此成为民国罪人。

对于作为民国最高统治者的袁世凯,我们当然不会认为他不希望中国强大,不希望中国日臻文明,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由于民国初年,中国政治依然处于历史转型期,共和也刚刚开始尝试,袁世凯既希望政治清廉,行政高效,又没有办法建构一个既统一高效,又分权廉洁的政治架构。袁世凯反贪腐确实不遗余力,但其体制性根本缺陷,使其努力努力事半功倍,重归失败。

9.《永远在路上》学习心得 篇九

近日根据党组织的统一安排,我自行观看学习了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给我带来了强烈的震撼,我看到了落马官员的忏悔和反思,也看到了我党正风肃纪、反腐惩恶的决心和力度。

《永远在路上》通过大量真实案例和落马官员现身说法向我们展示了这些曾经执掌公权的人如何被自己的欲望侵蚀,将公权变为自己的私权,逐渐走向贪污腐化的深渊。剖析这些落马官员的人生轨迹可以看出他们大多出身贫寒,依靠自己的学识和能力一步步从基层的岗位走上权利的顶峰。他们都曾经是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有魄力的青年才俊,是工作单位的中流砥柱。但随着职位的提升和外部环境的影响,思想上开始发生变化。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开始追求物质享受,从起初的吃饭喝酒发展到收受贿赂。在物质诱惑的日侵月蚀下,这些落马官员为满足自己日益膨胀的欲望,不惜损害国家的利益公然违纪违法,却还心存侥幸,通过种种方式掩盖事实。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管收受贿赂的方式如何隐蔽都难逃法律的制裁。在党中央强力反腐的坚定决心和“一查到底”的高压态势下,这些贪腐官员哪怕已经退休或者潜逃海外,最终仍将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这些腐败分子被绳之以党纪国法,宣示着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问题、捍卫党纪、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白恩培、周本顺、李春城等人的腐败案件让我深刻认识到,党员干部一旦思想上忽视廉洁从政的重要性,对腐败的危害丧失了应有的警觉,走向违纪违法,就是一种必然。对于每个人,理想和信念的坚守,时刻都不能放松。而对于执政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保障。反腐倡廉除了外部监督,还需要创新管理制度,强化党内监督。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工作条例》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使权利有制约,程序公开透明,才能铲除滋生腐败的温床。党员干部手握公权,更不能任意妄为,心中有纪,心中有戒。时刻牢记权力来源于人民,极心无二虑,尽忠不徇私。如此才能杜绝贪污腐败,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我作为青年党员更应该防微杜渐,毋以恶小而为之。不管在什么地方,处于什么位置,都要时刻对自己严格要求。牢记入党誓词,忠于党,忠于人民。恪守自己的职责,尊重制度的权威,而不是领导的权力,坚守党员的底线。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永远在路上》专题片向我们展示了:遏制腐败蔓延,用好巡视监督利器,形成高压威慑的“利剑出鞘”;“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应成为腐败分子和腐败资金的‘避风港’,不应成为他们的‘避罪天堂’”再现反腐败国际合作“永远在路上”的“天网追逃”;可见从作风建设到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惟有把“纪律挺在前面”,才会不断形成清风正气的大势,只有“踏石留印”抓常、抓细、抓长,才能持续努力、久久为功,不断压缩歪风邪气的空间。

10.观《永远在路上》有感 篇十

于雷

近期,观看了《永远在路上》专题片,让我心灵受到强烈震撼的同时,也看到了中央反腐败的决心。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在集团公司作风建设的活动中,我感到作风建设是每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要通过作风建设,强化党性锻炼,修正认识偏差,校正行为举止;党员干部要常怀入党初心、敬畏之心、警醒之心,争做守纪律、讲规矩的表率;党员干部要服务好群众,带领好群众在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深处着力,精准发力,为集团公司驱动“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为我们13亿人心中的“中国梦”铸就辉煌!

入党初心:是每一个党员干部行动的“指南针”、“方向标”。如果忘记了自己最初的入党初心,势必会在前进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越偏越远,最终难以回头。我们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忠于初心、守住初心,不忘记自己最初的本意,有始有终地去完成自己的梦想。

不忘初心。组织上入党或许是一时的事,思想上入党却是一辈子的事。“初心”是什么?是孔子“居之不倦,行之以忠”的为政之道,是包拯“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的为官箴言,是 “毛泽东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豪情壮志,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大理想,更是我们举起右拳“为共产主义奋斗”的铮铮誓言。

忠于初心。如果没有立志的明确,没有志向的坚定,那么就没有任何成功的基础,就没有任何成事的基石。志就是目标,中国共产党的目标是一定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是实现“中国梦”的一块基石,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忠于初心,要有坚定的信仰和信心,对心志始终自信,对意志坚定不移,不仅做实现“中国梦”的一块基石,更要做坚定实现“中国梦”的一块磐石。

守住初心。是党员干部所要面临的精神考验,甚至是人生抉择。面对考验,要把好精神世界的“总开关”,做到心中有尺,心中有戒;要用先进思想武装自己,做到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多读书,读好书,做到心中有爱,常存善念。守住初心,通过不断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敬畏之心:我们敬畏的不只是党有腐必惩、有贪必肃的决心,而应该更敬畏法纪、敬畏组织、敬畏群众。

敬畏法纪。就是敬畏权力。党员干部要牢固确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更要带头遵纪守法、执行集团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令必行、令行禁止。

敬畏组织。就要无条件地服从组织的安排,维护组织的权威,接受组织的监督,以优秀的品格和良好的业绩赢得组织认可。敬畏组织的人,对组织才会有一种归属感,才会时刻抱着对组织负责的态度,远离“小兄弟”、不搞“小圈子”、自觉维护大局与团结,抵御歪风与邪气。

敬畏群众。党员干部要加强自我警醒、自我约束,时刻心系群众,倾情服务群众,要本着服务至上的理念,扎扎实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特别是我们每天面对大量旅客,更要以过硬的素质、扎实的作风,为旅客提供优质服务,在服务旅客中体现民航优秀党员风范。

警醒之心:“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片中的案例,多数来自身边人、身边事。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要以这些案例为反面教材,常怀警醒之心,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做到慎始、慎微、慎友。

慎始。古人说:欲善终,当慎始。面对金钱、面对美色,面对诱惑,党员干部一定要控制住人生的第一次,千万不要心存侥幸,等到东窗事发,那就悔之已晚了。只有守住了第一次,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后面无数个第二次;只有把好了第一关,才能将欲望始终锁在牢笼之中。

慎微。一个人不可能一夜之间成为腐败分子,走向腐化堕落大多是从不注意小事小节开始的。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在“慎微”上下功夫,注意每一件细小的事情,不要认为收一点、捞一点、占一点、吃一点、喝一点、玩一点、乐一点,是人之常情,是小节,无伤大雅,正是这种小节无害的心理,使他们渐渐放松自我约束,滋长了放任心理,一个在小事小节上过不了关的党员干部,也很难在大事大节上过得硬。

慎友。朋友的种类,形形色色。对党员干部来说,不能把人际关系异化为酒肉关系、金钱关系、依附关系和交换关系,一定要谨慎交友、冷静交友、从善交友、选良交友、择廉交友,多交一些有思想、有知识、有品德、有见解的知心朋友,不交那些沾满铜臭气、酒肉气的朋友。要经常净化“生活圈”,防止失去原则,误入歧途。

吉林机场集团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不忘初心,时刻警醒自己,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份之想,常存敬畏之心,以案释纪明纪,严守纪律规矩,做到洁身自好,才能不辱使命,在集团公司发展之路上、国家复兴之途中,奋勇前行!

11.徐浩然:永远在路上 篇十一

品牌、慈善关键词

担任多家上市公司董事的徐浩然,目前提及比较多的身份是全国品牌社团组织联席会主席、江苏省品牌学会会长。作为品牌管理专家,他眼下致力于品牌资本化和资本品牌化。

在徐浩然看来,跟企业接触久了以后,就发现中国企业最大的短板就是缺乏品牌意识。实际上在我国,很少有人真正在做去关心、推动品牌的工作。自己推动品牌建设,更多是基于一种社会责任。“我们说的品牌,不是把公司做大就是做品牌,而是把品牌社会化。”徐浩然表示,自己一直是在官产学媒资的层面去推动这件事。从官的角度来说,就是参加了企业品牌评价的国家标准的起草,并在政协会议上提出相关的提案,提出国家最好成立一个品牌委员会,还应该出台有关的品牌促进法;从产的层面,作为中国第一个首席品牌官,他任职于远东控股集团,也给很多企业做品牌顾问;学的层面,徐浩然等开创了全面品牌管理的理论,发起首家省级品牌学会,同时把全国范围的品牌协会组织凝聚起来;至于媒,就是积极跟全国性的媒体展开合作;而资的层面,就是他认为所有的品牌都可以资本化。

“品牌这件事不是为了一个公司,也不是为了一个行业,是为了整个国家,中国是个缺乏品牌的国家,企业在品牌上的软实力,跟西方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徐浩然发出这样的感慨。

对于服务的上市公司,他自然力推品牌管理,以创造价值。在他看来,作为上市公司,有没有品牌是完全不同的。同样体量的公司,同样的数据和指标,市场估值、溢价却会相差很多;在很多时候,高估值、高关注度显然源于企业的品牌效应。就拿华谊兄弟来说,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产品,品牌对这家公司的市值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企业对品牌的管理不容小觑。善于管理品牌,有时对上市公司价值来说会呈现正面的杠杆放大效应。“品牌不只是无形资产,品牌也不是虚无飘渺的东西,它可以用资本来量化,获得市场化定价。”

为了更好地推动资本品牌化,徐浩然成立了北京浩然天下资产管理公司,为企业量身打造品牌;并与央视证券资讯频道等进行合作,通过承办“中国投资者大会”等活动来持续倡导资本品牌化理念。“虽然我穿了一个资本的外衣,但是内在的核心还是品牌,我把品牌和资本融合在一起做,不是为了单独做品牌而做品牌。”此外,为了改变各地品牌社团自立山头、单打独斗的现状,徐浩然将其组织起来,推动其成长和建设。“这对中国品牌推动也是润物细无声的贡献。”

对品牌这个词而言,慈善似乎是题中之义。“慈善项目在中国倍受争议和诟病,如何树立一个正面的慈善公益品牌,这是我常常思考的一件事情。”徐浩然现在还担任着远东慈善基金会名誉理事长,由他主持的远东慈善基金项目获得了两届中华慈善奖,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认可。不仅于此,他还担任多家慈善公益组织的爱心大使,所做的项目还包括对北川地震灾区的心理危机干预和遍布宁夏、天津、江苏等地的远东身障人创业一条街等。与旁人不同,他强调用品牌去做慈善,做特色慈善,因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永远都是从零开始

在品牌领域游刃有余的徐浩然,如今依旧是一个钻石王老五,他形容自己目前是半休闲状态。“越到后面,我的人生定位就相对来说越稳定,但是年轻时候可以有这样那样的选择,我现在走的是品牌加资本的道路。至于过往的人生经历,哪一段都很精彩。如果说今天有一定成绩的话,都是过往的经历的累加。缺了哪一段都不行。”

徐浩然热衷品牌之前,曾达到他所热爱的主持人事业的巅峰——拿着当年最高年薪,得过主持人金话筒奖、五个一新闻奖一等奖,是江苏最年轻的高级编辑。那时,别人是开着车子上班,徐浩然骑着自行车、背着书包去电视台上班,上午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书,下午做学生,傍晚主持电视台的节目。为了锻炼身体,他喜欢从1楼爬到19楼。那段日子风生水起。

为什么没有在新闻界做下去,而是转行搞品牌?徐浩然表示,新闻人该有的自己都已经得到了。不愿意过多地重复自己。“重复自己就是浪费生命。一个人要不断去挑战新的领域,如果你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源可以支持,就不要停留在去做一件事上。”

祖籍湖北、出生云南,先后在广东、江苏、北京等地学习工作,对徐浩然来说,这种天南海北的生活经验历练了他。湖北人的聪明、云南人的热情、广东人的真诚、江苏人的勤勉、北京人的大气,这些无一不影响了他。

徐浩然喜欢随遇而安,没有事先做特别细致的规划,都是到了一个地方才选择在那里做什么,而机会也总是能够及时垂青于他。人生永远都是从零开始。永远都不要骄傲自满。在徐浩然眼里,所有的成绩都只是过眼云烟,佛说:无即是有,有即是无。永远在路上,永远重新开始。这是自己现在的心态。

对于未来,他不想设定一个目标,只想怎样活得更幸福就好。怎样能感受到幸福,传递到幸福,这才是人活下去的最大价值。名利都很虚幻,是可以看淡的。内在的自我喜乐圆满充实才是最大的幸福。

12.《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篇十二

2016年10月17-25日,我观看了由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八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看到因贪污腐败、违反乱纪而落马的省部级官员在镜头面前忏悔和反思,我感触很深,感觉他们的悔恨和愧疚,更加感受到我们党对腐败、作风问题的严惩的决心,永远在路上专题片共分八集:第一集《人心向背》,第二集《以上率下》,第三集《踏石留印》,第四集《利剑出鞘》,第五集《把纪律挺在前面》,第六集《拍蝇惩贪》,第七集《天网追逃》,第八集《标本兼治》。本部专题片以大量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展现了中央坚决整肃“四风”,推进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展现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严格监督执纪的坚决行动,展现了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两年来党风政风改进、社风民风转变的重大成果。

《永远在路上》列举了多个省部级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苏荣、白恩培、吕锡文周本顺、李春城等案件当事人现身说法,进行深刻剖析和忏悔,又针对这些案例进行深入点评和分析,他们的腐败是惊人的,这种不正之风我们应该严惩不贷。专题片教育我们党员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在未来生活中要引以为鉴,理想信念不能迷失方向,时刻谨记自己是名共产党员。

这些活生生的实例展现了中央坚决整肃“四风”的决心,展现了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两年以来党风作风改进的重大成果。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关系到我党的生死存亡,不可小看了作风问题。如果党的作风出现了问题,那势必会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如果失去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拥护,那后果会是很严重的。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白恩培说起他的腐败动因,说道“住豪华的房子,坐豪华的车,个人还买的私人飞机。我也追求像他们一样的生活,这思想就变了。”攀比之心,人之本性,对于这样的人之本性,我们应该时刻提干警惕,提醒自己坚定理想信念,不能踏入权利的深渊,方要知道我们党员的权利是人民赋予我们的,我们就要用我们的权利为人民服务。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党员都应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对自己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进行认真的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为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工作上要不忘初心,作风建设修炼永远在路上。不忘初心,就是不要忘记入党初心,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为人民维护公平的初心。在日常的各项工作中,我们依据的国家法律法规,是人民赋予的权力,所以要不忘初心,对触碰底线的事坚决不能做,时刻警钟长鸣,更要争当表率,主动为人民服务,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等优秀共产党员,以群众利益为重,对人民群众怀有炽热的感情,他们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是很多党员干部十年甚至是几十年都无法达到或超越的,这源于他们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意和真心付出。纪检战线上的干部就是要以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为榜样,学习他们对群众,对工作的那份真挚感情,一方面把服务人民群众和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党员干部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要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汲取开展工作的激情和源泉,以更好的工作业绩回报老百姓,回馈文明和谐社会建设。

13.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篇十三

里塘小学

雷激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电视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正风肃纪纪实》,于12月15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上黄金时段播出。该纪录片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制定八项规定、狠抓作风建设取得的成效,并反映了两年来各地落实中央精神、践行群众路线的工作实践,引起社会强烈共鸣。

作风建设,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背景下,作风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人民群众也有了更高的期待。毫无疑问的是,作风问题关系到人心向背,也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更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通过对《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专题片的深入研读,笔者认为,党中央已经感受到了整个社会对作风建设的强烈诉求,也充分认识到了作风建设对发展大局的推动作用。所以这两年来才开展了一系列从上至下、内容详实的作风建设活动。从根本上讲,这是国家之福、人民之福、发展之福,也说明了党在自身建设和治国理政方面的愈发成熟。

当然,作风建设并非一日可成。目前所存在的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这一点众所周知。但党的决心也是显而易见的,党的态度更是坚定和明确的。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专题片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位高权重的“封疆大吏”还是基层的“小贪小占”,都受到了党纪国法的严惩。笔者认为,社会各界在为此而欣喜的同时,更要坚信党的力量。不管作风建设之路有多少荆棘,只要有党的领导,定能攻坚克难。最为关键的是,不能因为取得的成绩而忘乎所以,要牢记,作风问题像弹簧,“问责弱了它变强”。唯有认识到作风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坚持对“四风”问题的高压打击态势,确保所有的整改和监督措施不放松,才能够使作风建设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向人民交出优异的答卷。

不得不提的是,作风建设不是空谈,更不是空想。目前取得的成效只是初步的,要想使其稳固,那么就不能出现“雨过地皮湿”、“活动一阵风”等问题。要牢记,广大干部群众最渴望的是要形成一个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的作风建设体制机制。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广大党员干部不能“干瞪眼”,更不能抱有闯关思想。必须构建更完善的监督制度、更科学的决策制度和更合理的用人制度,切实回应这一诉求,使作风建设的要求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14.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篇十四

人们也注意到,就在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前,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掀起收视热潮。在这个媒体多元、众声喧哗的时代,一部形式传统的电视专题片缘何能引起如此广泛的注意?究其根本在于,该片展现了正风肃纪、惩治贪腐的主题,切中了反对腐败的社会普遍共识,反映了人民心声,契合了全面从严治党的主旋律。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推进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党的建设开创新局面,党风政风扶正祛邪,党内政治生态呈现新气象。治党管党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从近四年来从严治党的实践,不难看出人心向背,必须坚持不懈一直抓下去,使我们的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来不得一丝一毫的松懈宽软。

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全面就是要管全党、治全党。8700多万党员、43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党的建设的各个领域方面要全覆盖,尤其是对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重点抓、反复抓、长期抓。严就是要做到管党治党严字当头,实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治就是从党中央到基层党组织都要负起党建主体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把管党治党作为各级党组织最根本的政治责任。

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使命。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祛病疗伤,激浊扬清。全党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基础。历史经验表明,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必须突出问题导向,针对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失之于宽软等突出问题,让党内政治生活这个熔炉真正“热”起来,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保证。加强党内监督,中心任务是要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重点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党的观念淡漠、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从而保证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保证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要贯彻民主集中制,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各级党组织要把信任激励同严格监督结合起来,促使党的领导干部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

15.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篇十五

赵卫东

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当前,作风建设空前重要,各方面工作正是最需上劲的时候。越到此时,越要防止歇歇脚的思想、松口气的情绪,必须做好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

开展作风建设,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地方存在过关思想和松劲情绪,觉得主要规定动作已经完成,后面的工作差不多、过得去就行;一些部门存在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的问题,有走形、变味的倾向;一些同志存在拖着不改、等待观望的现象,对应该解决的问题推诿扯皮。这些问题警醒我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一刻也不能松动。必须保持锲而不舍的劲头,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

为山九仞,不能功亏一篑。善始善终,还有大量的工作要扎扎实实做好。一方面,全面整改落实实际工作,如果思想上懈怠、行动上疲软、措施上不力,就无法取得实效、取信于民。

还应认识到,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顽固性,旧问题尚未根除,新问题又会产生。会所中的歪风、奢华浪费,这些都是突出的问题,倘若不能出重拳、下狠劲、有恒心,是无法从根本上铲除“四风”的。保持“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警觉,涵养不达目的决不收兵的耐性,才能防止“四风”反弹。才能永远保持优良的作风建设。

作风建设永远不会收场,我们必须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把目前作风转变的好势头保持下去,使作风建设真正生根落地。“为学犹掘井,井愈深土愈难出,若不快心到底,岂得见泉源乎?把每一环节抓细抓牢,把每一步走好走实,作风建设的效果就会不断显现,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就能逐渐形成。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杨兵

作风建设,是一个政党自我进化、强筋壮骨和自我调适、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根本目的是践行和实现政党的宗旨及执政目标。

转作风,核心在情感上。焦裕禄当县委书记仅一年多时间,但是群众对他的感情、他在群众心中的地位是很多党员干部十年甚至是几十年都无法达到或超越的,这源于他对老百姓的真情实意和真心付出。文体工作者就是要学习焦裕禄对群众、对工作的那份感情,一方面把服务群众和增进与群众的感情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体现文体惠民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汲取文艺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以更多的优秀作品回报群众、回馈社会。

转作风,根子在思想上。教育实践活动强调触及思想、触及灵魂,只有在思想上把各类模糊认识厘清了、把各种偏差校正了,才能在行动上有方向和目标、在作风上有改进和完善、在灵魂深处有信仰和坚持。

转作风,关键在行动上。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教育是手段和方式,走进群众、为了群众是目的和关键。活动有时限,但文体系统践行群众路线,为民、惠民永无“休止符”。我们需要更多的行动、更多的执行来赢得群众满意度。

16.观看《永远在路上》体会 篇十六

——震撼、反思、鼓舞

近日,正在央视热播的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8集大型警示教育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引起了观众的普遍热议。贵州省纪委、贵州电视台联合制作的《民生监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以干部约谈常态化为抓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地生根》系列专题新闻报道也在贵州电视台播出。根据三教监发„2016‟11号文件“三都水族自治县广关于组织全县教职工观看《永远在路上》等专题片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职工廉洁自律警示教育,我校及时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观看专题片活动,在11月2日集中观看《永远在路上》第六集—拍蝇惩贪和《民生监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系列专题新闻报道。《永远在路上》第六集以外的其他七集视频和《以干部约谈常态化为抓手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地生根》的专题片,由本单位教职工在11月2日-7日自行安排时间观看。观看活动结束后,于2016年11月8日,每位教师撰写一篇观后感。下面谈谈自己在观看《永远在路上》后的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观看《永远在路上》专题片,我的感受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震撼、反思、鼓舞。

首先是“震撼”。在看这部专题片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公开的反腐通报没有提供更多细节,我们往往通过报道得知某某地区的某某领导被查处等。因此,社会对腐败的认识往往隔着一层纸,对“大老虎”和“苍蝇”之类的概念其实比较抽象,认识中也是想象的成分居多。即使是一些身处其位的党员干部,也并非都有机会详细了解腐败分子的堕落过程和详情。腐败究竟是怎样发生的,离普通党员到底有多远。专题片既列举了多个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苏荣、白恩培、吕锡文等案件当事人现身说法,进行深刻剖析和忏悔,又针对这些案例进行深入点评和分析,警示教育深刻,感受震撼!

其次是“反思”。经过认真的学习,我深切地体会到:廉洁从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生涯中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在小学校园园里谈起廉洁从教,大家都觉得有点可笑,都说:作为一名老师,不廉洁也得廉洁。这样的想法缘于何处呢?因为我们多数老师想,我们不是企业,不跟经济正面交往,我们想不廉洁也不行。于是,老师们在谈笑间说:我们的贪污,无非是贪几节课上上罢了。这简单的一句话,无非折射出我们老师的单纯与质朴,或许我们根本也没想有关廉洁的问题,也或许我们对廉洁这个词理解太单一了。但仔细想想,教师的廉洁的意义是不止这些。我们不仅要教书育人,我们还担负着倡导社会文明风尚的责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对幼儿,而且对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廉洁从教。

同时我是一名党员教师,党员在学校中是普通的,每一名党员都在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中散发着平凡的光和热;如果不是胸前的党徽和桌上的党员示范牌,我们很难看出党员教师与普通教师的差别。通过观看《永远在路上》让我重新认识了自我:党员教师必须代表教师的榜样形象,才能够在教师队伍中和社会人士中传递正能量。首先,党员教师必须是能做好本职工作的,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一个党员教师首先必须胜任这个职位,才能拥有说服力。其次,党员教师必须比普通教师更具有奉献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在工作上能够勇挑重担,在荣誉面前能够退避三舍,从而体现出一个党员应有的气度。最后,党员教师在教师群体内应当具有引领性,业务上,能敏锐地把握住教学的先进方向,积极组织同行教师投身于教改教研的活动中;生活上,能够与同行们融洽相处,乐于助人。政治上,有坚定的信念,能够扩大党在教师心目中的积极影响,引导和发展积极教师向党组织靠拢。党员教师要有甘居人后的谦卑。不为荣誉功名,不为赞颂追捧,甘居人后的谦卑,默默无闻的付出,这是党员教师应恪守的朴素的教育精神。

再次是“鼓舞”。习总书记说:“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加大了反腐的力度,令人振奋,令人鼓舞。特别是那些不可一世的大老虎,如徐才厚、***、令计划之流曾经高高在上也难逃法网。从中央到地方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项整治行动,我们从中看到了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坚定决心,看到了“抓大不放小”细致谨慎,正是发扬钉钉子的精神,言必行、行必果,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有效的大排查、大检查、大扫除,务实求真,才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内,让党风政风为之一新,让党心民意为之一振。“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让各行各业的深受鼓舞!

教育似乎不能创造经济利润,但教育事业也许拥有着世界上最高利润的回报:你播下的是一粒爱的种子,收获的却会是整个美丽的人生。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孩子,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孩子;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我们不仅要教书育人,我们还担负着倡导社会文明风尚的责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对学生,而且对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观看《永远在路上》,使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一段话:“抵得住诱惑,撑得住信念,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说得多确切啊。看《永远在路上》,让我认识到: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我们义无反顾。“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育需要无私与真爱,需要淡泊与宁静。在这物欲横飞的年代,我甘愿守住一方净土,用爱写好“廉洁”二字。

撰写人:

17.课程标准建设:永远在路上 篇十七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D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4-0007-03

问:我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标准开发,主要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答:这个问题牵涉到比较深广的社会背景和教育背景。

首先,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来说就是岗位需求的变化,需要职业学校培养出的人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和层次都要作相应变化。同时,社会发展使得父母对其子女受教育的期待水平也在提高,不再像以往那样满足于尽快就业而获得基本生活保障,让子女能体面就业、有自身的成长空间和发展后劲是新的、较普遍的教育需求。这一点在江苏体现得比较突出。

其次,这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提出,教育部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定期修订发布中、高职专业目录,组织制订公共基础必修课和部分选修课的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国家发布的相关标准,组织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课程标准,积极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到2020年,建成覆盖所有专业的中职、高职、应用技术型本科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建立完善全省统一的中职学业水平测试制度、技能抽测制度、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制度。沈健厅长在署名文章中也要求,要在2016这个“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加快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这些决策、要求,都是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体现了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

再次,这也是职业学校自我完善、提升的需求。目前虽然职业学校能够输出大量新增劳动力,职校毕业生就业率很高,但是整体看来,职校生就业质量不理想,劳动待遇和就业环境还有待改善,这就要求职业学校不断反思其教育质量。江苏于2005年启动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当前正处于课改的深水区,教师的行动力、课堂层面的落实情况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职业学校教学的职教特色还没有得到充分彰显,学校之间教学水平的不平衡状态依然存在,等等。学校的发展需要内部教育制度的支撑。职业学校要谋求发展,积累后劲,必须不断完善包括课程标准在内的内部质量要求和管控制度,提升其实施效力,增强职业学校吸引力,最终让职业教育成为学生的自主选择。

社会需求、教育发展需求和职业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都需要我们在制订课程目标、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加以体现,开发课程标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除我省之外,北京、上海、山东、广东等地也都在开展此项工作。我省开发的专业课程标准基于《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这一教学基本文件,是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构建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课程体系的重要举措,是规范职业学校教学和教育管理的重要规范性文件。

我们目前开发了第一批36个专业147门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主要专业核心课的课程标准,后面将陆续开发第二批、第三批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以及专业技能实训课的课程标准。有了课程标准,职业学校课程结构要素及其实施准则和方法将进一步明确,能保证职业学校有统一的教学依据和教育水准,把一线教师从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让其更好地适应专业教学,增强课堂教学吸引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职业教育的体系建设,促进江苏职业教育真正步入科学发展和内涵发展的新常态。

同时,我们的课标开发还面向未来,让教师和学生意识到进入中职不是唯一目标,自身的学业进修、素质提高才是终身需求。不管是将来继续学习还是直接就业的中职毕业生,基于课标的中职教学都让他们有再次提升的空间,就业有能力,发展有后劲。这是我们开发课程标准的初衷,也意味着我省中职专业课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工作任重道远。

问:在课标制定过程中有哪些值得总结的经验,又有什么值得反思的问题?

答:就经验而言,第一,体现了职业教育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如前所述,课标的制定需要适应当前时代的变化和需求,时代在变化,课标也要相应地创新内容和形式。比如我们这批课标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都有一定突破,突出核心素养,注重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这个方面是紧跟时代、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第二,滚动向前、以点带面的开发形式行之有效。我们从主要专业着手,积累了丰富的开发经验后,再向省内中职所有开设专业进行拓展。开发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省教科研中心组、各类骨干学校的作用,行业企业、骨干教师、课程专家多方参与,共计有400多名各梯队的骨干教师参加,课标开发的过程对他们而言也是一个很好的专业成长过程。

就问题而言,第一,课标开发过程中校企合作、行业指导的因素应该更为突出一些。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必须依托企业的发展。课标开发应该充分吸收企业最新成果,了解企业最新要求,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此,除了在开发前期做充分的企业、行业岗位调研外,本批次每门课的课程标准开发小组核心成员中都有一名企业、行业专家。在后续课标开发中,这个比例应该有所提高。职业教育的主要建设任务如果仅仅落在教育系统身上,长期来看的话是不利于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第二,课标开发与实施需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仅仅是自上而下进行发动,变成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一头热,这并不是我们开发课标的本意。必须调动教师对于课标的参与和实施热情,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因此,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加强课标实施与教学评价的对接,使开发和实施两者有效衔接起来。

问:目前我省课标已经颁布实施,相关的配套、保障、检验措施有哪些?如何让课标在教学一线发挥实际效用?

答:课程标准的开发和实施是个系统工程,必须有较为完善的配套措施作为保障。一是有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大前提。《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颁布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从制度的宏观方面规定了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任务。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中高职衔接,中高职衔接的核心和载体是课程,也就是教学内容的合理分布。没有先进的、体现时代要求的课标,中高职是无法有效衔接的。现代职教体系的制度设计为课标的开发、实施提供了保障。

二是实施中职学业水平测试制度。江苏在中职学业水平测试制度的建设方面是全国领先的,在前期经过两轮不同范围的试点后,2016年秋学期我们将在全省中职学校进行该项测试。课标是教学标准,同时也是测试标准。只有制定出合理的课标,学业水平测试才具有可靠的依据。在未来的3~5年内,包括目前已经开发的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与后续即将开发的专业课课标及技能实训课程标准,将构成我省中职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的专业标准内容体系。将来的技能学业水平测试全省学生将在统一平台上进行,这将建构起一种全新的融教学、考核、评价于一体的制度体系。做成这件事目前已有了一定的基础。比如我省国示范校建设协作会开发的数控专业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专业的技能操作综合实训平台已经通过中试阶段,有望率先部署运行;另外,我省多年来成功的技能大赛训练机制培养了一批优秀教师、积累了一系列高质量题库,等等。这些教学资源都应当充分利用,使其发挥效益。

三是重视课标培训和实施工作。今年省里组织的教师暑期培训,不管是国培还是省培,不管是何种类型何种专业,都会增加一个专门的“课标解读”模块。这种培训和解读工作将是多层次、多角度、多领域的。同时,我省将课标内容作为全省职业学校教学大赛的主要依据,将其纳入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体系、纳入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实施计划,将课标落实作为重要指标在学校层面进行评估和督查。

问:专业课课标的颁布将给我省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带来什么?

答:一方面,课标有利于教师把教学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价值,学习、落实课标成为其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路径支持。另一方面,课标有利于学校规范建设。课标更多地聚焦课堂,是课堂的内在规范。课标是教学的监控指标,也是教学成果的监控指标,它将构建一种质量闭环系统,推动学校的规范建设。要让教师和校长意识到,课标是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重要途径,是专业课程实施的依据,是专业教学的遵循,是质量监控的标准。它将带来教学管理的规范化、教学过程的人本化、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和终身化、教学评价的科学化、教师成长的专业化。

上一篇:关于幸福女性的征文下一篇:初中语文文言文语法(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