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简历的各个层次

2024-09-20

表达简历的各个层次(精选2篇)

1.表达简历的各个层次 篇一

作文层次训练 表达深刻的感悟

初中阶段主要要求训练的是规范的记叙文的写作。我们先来审视一下记叙文。什么是记叙文?

记叙文就是把自己经历的或知道的事情告诉读者。

既然这是就是记叙文,所以写一篇记叙文要完成两件事。一是把这件事的经过(开端、发展、结局)告诉读者,同时也要把你从这件事情中得到的体验、收获也告诉读者。

因此,我们可以对一篇记叙文进行一个切割,它应该是由两个部分所构成: 第一部分:记叙事情 第二部分:发表感悟

我们学过的、最符合这一体例的一篇文章是《走一步,再走一步》。它的前面9/10的内容是在记叙自己儿事所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即爬悬崖、困于悬崖、在父亲的指导下脱险的经历。在这一记叙过程中,作者有简洁的入题,有巧妙的铺垫,有伏笔与照应,有细腻逼真的心理描写,有行文的波澜,有首尾的呼应。

到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通过精粹简练的语言,把自己从这经历中的体验与收获表达了出来,就是——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这就是感悟,是我们常说的议论点题。作文的优劣,既取决于前面的记叙与描写,更要取决于结尾的有力升华,精美的感悟。感悟深刻则作文深刻,感悟精美则作文精美。

今天,我们就来全方位的了解“感悟”,看看感悟该怎么写好。那么,什么是感悟呢?

(齐读)——感悟,就是对事物有所感触而领悟到的某种道理,某种哲理,某种诗化了的思想。什么是作文中的感悟呢?

(齐读)——作文中的感悟,就是通过对人、事、景、物与生活现象的抒写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领悟。(要求我们从生活出发。)简单地说,写感悟就是“诗化点题”。

有时候作文中的感悟用一句话来说,就叫做画龙点晴之笔,或者叫卒章显志之妙。下面我们就通过几种不同类型的美文的品读,来感受感悟的角度。

1.家庭生活中有感悟。读完之后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篇文章在结尾应该表达一个什么感悟呢?

《篱笆上的铁钉》

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他的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跟人吵架的时候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根。第一天,男孩钉了37根钉子。后面的几天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钉的钉子也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比钉钉子要容易的多。终于有一天,他一根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爸爸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在这天拔掉一根钉子。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最后,钉子全被拔光了。爸爸带他来到篱笆边上,对他说:儿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篱笆上的钉子洞,这些洞永远也不可能恢复了。就象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些难听的话,你就在他心里留下了一个伤口,像这个钉子洞一样。插一把刀子在一个人的身体里,再拔出来,伤口就难以愈合了。无论你怎么道歉,伤口总是在那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的结尾是:要知道,身体上的伤口和心灵上的伤口一样都难以恢复。

2.社会见闻中有感悟。读完之后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篇文章在结尾应该表达一个什么感悟呢?

《雄纠纠的父子》

这次登黄山,使我感慨万千的是一对雄纠纠的父子。

上山途中,父亲对儿子说:“再苦再累也要自己上,我一定不帮你!”奶声奶气的儿子则挺了挺胸:“再苦再累也不许你帮我——咱们说好了的!”

也就是在即将登临天都峰顶的那段最困难的攀登途中,我亲眼目睹了这对父子的悲壮。先是儿子摔倒了,父亲伸手要扶他,满头大汗的儿子摆摆手,拒绝了。可毕竟摔得挺重,摇摇晃晃的难站稳,父亲又想伸手扶他,但却毅然把那只手收了回来。

我怦然心动,我看到了一道风景,一道用父亲的理智与儿子的紧毅画就的最美的风景!一步一个脚印,就这么勇敢坚定地向前走。终于,他们登上了天都峰。

山很高,白云就在身边飘,仿佛撕一片就是擦汗的手绢儿。在呼啸的山风中,我为那深刻的父爱肃然起敬。我当然更不会怀疑那个奶声奶气的孩子,他肯定会长成一只真正的鹰。

此时此刻,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甜美也是一种伤害!这位父亲深谙这个道理。

原文感悟:只有把孩子交给磨难的爸爸,才是真正理智的爸爸。

3.寓言故事中也有感悟。读完之后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篇文章在结尾应该表达一个什么感悟呢?

《小鱼和大鱼》

小鱼问大鱼道:“妈妈,我的朋友告诉我,钓饵上的东西是最美的,可就是有一点危险。要怎样才 能尝到这种美味而又保证安全?”

“我的孩子,”大鱼说,“这两者是不能并存的,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绝对不去吃它。”

“可它们说,那是最便宜的,因为它不取任何代价。”小鱼说。

“这可完全错了,”大鱼说,“最便宜的很可能恰好是最贵的,因为它希图别人付出的代价是整个的生命。你知道吗?它里面裹着一只钓钩!”

“要判断里面有没有钓钩,必须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呢?”小鱼又问。

“那原则其实你都说了。”大鱼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的结尾是: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任何代价,钓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4.咏物寄意中也有感悟。读完之后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篇文章在结尾应该表达一个什么感悟呢?

《蚕》

她在自己的生活中织下了一个厚厚的茧。

那是用一种细细的、柔韧的、若有若无的丝织成的,是痛苦的丝织成的。

她埋怨、气愤,然后就是焦急,甚至自己折磨自己。她想用死来结束自己,同时用死来对这突不破的网表示抗议。

但是,她终于被疲劳征服了,沉沉地睡过去了。她做了许多梦,那是关于花和草的梦,是关于风和水的梦,是关于阳光和彩虹的梦,还有关于爱的追逐以及生儿育女的梦„„ 在梦里,她得到了安定和欣慰,得到了力量和热情,得到了关于生的可贵。

当她一觉醒来,她突然明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于是,她使用牙齿把自己吐的丝一根根咬断,咬破自己织下的茧。

果然新的光芒向她投来,像云隙间的阳光刺激着她的眼睛。新的空气,像清新的酒,使她陶醉。她简直要跳起来了!她简直要飞起来了!

一伸腰,果然飞起来了,原来就在她沉睡的时刻,背上长出了两片多粉的翅膀。从此,她便记住了这一切,她把这些告诉了子孙们: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结尾:你织的茧,你得自己去咬破。

通过以上四篇短文——家庭生活、社会见闻、寓言故事、咏物寄意的文章,我们可以感受到感悟类文章的特点。它们实际上是这样写的。

或叙说一个事件,或讲述一个故事,或叙写一种现象,或转述一个传说,或描绘一种景物,或吟咏一类物品,然后,亮出一个精美的闪光的道理!

从形式上来看,这种感悟类的作文实际上就是两块。前面一大块是事件、故事、现象、传说、景物 等等,一小块是简明的画龙点晴,点破事物的道理。而且还是艺术地点破。就像前面的几篇文章一样。要写好感悟类作文,就要多积累生活,多观察现象,多思考其中蕴含的道理。还有一个多是比较重要的,就是要积累富有哲理的语言。如: ①一个好父亲就是一艘船。②笑容是点缀生活的花朵。③挫折被毅力征服,成就就不远了。④是的,帆是与风浪连在一起的。

⑤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比得上昨天那么遥远。⑥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烛。⑦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⑧如果花儿不敢开出自己的亮色,他还能立于烂漫春光中吗?

这些语言,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语言素材本身,它还给我们智慧,让我们学会哲理地思考。具体表达这个感悟,在细节上有些要求,就是:要有一点理性的色彩,有一点情感的抒发,有一点语言的特色。其实这三点是融合在一起的。

在形式上,有的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如课文《紫藤萝瀑布》,作者直接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还有一种抒情议论式的,比如说《散步》的结尾: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还有寓意点破式。如前面的《蚕》——你织的茧,你得自己去咬破。

还有升华哲理式。如课文《故乡》的结尾:其实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中考作文中如何表达感悟呢?我们一起来看两篇作文。

(一)起点

前不久,我家中的气氛非常沉闷,因为妈妈下岗了。

但妈妈并没有消沉,利用我们家临近街道的特点,她很快就摆了一个小摊子,专卖冰棒、饮料什么的。听到妈妈愉快起来的声音,看到妈妈就像原来站在织布机前那样照护着她的小摊位,想到妈妈坚强地自找就业的门路,我心里的高兴劲儿就不用说了。

笑声,又出现在我的家中;妈妈,开始了她工作的新的起点。

也许是过于辛劳的原因,妈妈病了,开始她还硬撑着,到了星期天,她就完全不能起床了。而星期天,我是不上学的。

妈妈问我能不能代她守一天摊子,她说,多摆一天摊子,就多点收入。我点了点头,就答应了。这 是我难得的机会,我知道妈妈的辛苦,我愿意为她分担一点生活的重任。

可事情并不这么简单。

当我站在摊子后面,面对人们时,我突然觉得胆怯了。人们的眼光投向我,我觉得那好像是在笑我,这孩子家里多穷!我又觉得那好像是在询问我,小小年纪,怎么就来摆摊子?我还觉得那是在讥讽我,不学习,想赚钱„„

但我同时又狠狠地批评自己,没志气,胆小鬼,连卖几根冰棍都不敢,这还叫男子汉,这还叫体谅妈妈,这还„„

我很投入地工作了,我甚至还想到了课文中懂事的孩子“傻二哥”。到了后来,我还真的像他那样吆喝起来。看到人们在这儿买了东西之后高兴而去,我心里的高兴劲儿也就不用说了。

我想对妈妈说:“妈妈,你看,今天是我的新的起点。这不是摆摊子的起点,不是卖冰棒的起点,不是吆喝的起点,而是我懂事的起点,孝心的起点,勇气的起点,懂得生活的起点!”

(二)做人,从扎根开始

好粗壮的一棵树!

我不得由停住了脚步,被眼前的这么一棵参天大树所震憾。它的树顶就像炸天的焰火一样繁密。树干粗得要四人才能合抱,斑驳的树皮正好说明此树悠久的历史。最引人注目的是树根,有如中国书法般刚劲有力。遒劲的树根仿佛鹰爪般紧紧地抓住地面,丝毫不肯放松。周围坚硬的水泥板全部被撑开了,那不依不饶的树一定又在泥土下又将根不断地伸展开去。

听老人讲,此树已有近百岁“高龄”了,当初与其他的树一起被种在这里时,它长得最缓慢。但几十年后,只有它幸存下来,孤独地固守着这片土地。

我蹲下去,怀着对树的敬意,小心翼翼地抚摸着这气势磅礴的树根,它带一股清新的气息,一种对生命的强烈渴望,一种积极进取的奋斗意志。

这树,它是在几十年前,就将根深深地植入泥土中,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延伸,才造就了这参天大树。也许一开始它不如别的树高大,但他不断壮大自己的根,不断积蓄着力量,才最终拔地而起!做人,是不是也要像树一样,从扎根开始呢?

我忽然间想起老师的一句话:要学会埋头暗自发国。是的,就要像这树一样,谦卑地低下头,暗暗地,默默地发奋、努力,或许一开始并不出色,但只要将根基巩固了,再慢慢地汲取力量,总有一天也会像这树一样高高挺立!

做人,要先学会扎根,要踏实地埋下头来。好高骛远只能铸造一时的辉煌,但终究不能长远。只要扎好根,为成长积蓄力量,才能换来永久的繁荣。

我又充满敬意地看了大树一眼,从心底油然而生出一股赞叹之情。小实践

如果以《„„走进了我的青春》为题写作,你会填什么题?会写出怎样的感悟?(请思考一下)题一:一双眼睛走进了我的青春

感悟:青春中,我们每个人都要养成诚信的道德品质!因为许许多多的时刻,监督我们一举一动的,只有我们自己的良心!题二:秒针走进了我的青春

感悟:每当悄无声息之际,我总能听到它扰人清梦的脚步,我便不敢驻足,我明白了:不能让它的每一步白走,只有跟紧它走好我的每一步,走出的才是美好的青春。

感悟:其实,我们只要想着今天我们要做什么,明天该做什么,然后努力去完成,就像钟一样,每秒嘀嗒一下,成功的喜悦就会慢慢浸润我们的生命!题三:快乐走进我的青春

感悟:青春的花开花谢,让我心醉却不堪憔悴;四季的雨飞雪飞,让我疲惫去不后悔!只要用一颗快乐的心去面对青春,青春的第一个朝阳,第一片白云,第一个落日,这一切的一切都会变得快乐无比。快乐走进了我的青春!题四:珍惜走进了我的青春

感悟:直到太阳落下,我才想起晌午透过窗帘的光有多温暖;直到渐渐长大我才明白童年的歌声有多纯真,直到不再拥有我才感受到珍惜的意义!题五:挑战走进了我的青春

感悟:勇敢地挑战生命中的对手,也许失败,但要用胜利者的姿态赢得所有人的尊重!青春无悔,挑战无悔!

题六:阳光走进我的青春

感悟:阳光走进我的青春,我发现窗外的天空是那么蓝。其实呀,阳光一直是这样灿烂着的!我们走过的每一天都是如此的可爱、精彩而又甘甜!因为聪明的我们已经学会了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学会了在痛苦后继续热爱生活,任何一种生活,走过了风雨,我们的笑容就一如阳光般灿烂!题七:激情走进我的青春

感悟:我用激情变化每天的朝阳,让它化成我生命的动力,我有激情迎接和煦的春风,让它成为我的船扬帆远航;我用激情面对蓝天,让我的青春激情无扬!题八:微笑走进我的青春

感悟:我知道,微笑在,阳光就在;阳光在,青春就在!题九:诗歌走进我的青春 感悟:青春如诗,岁月如诗,生命本就像一首长长的由心灵遣词造句的诗歌,诗歌走进我的青春,让青春拥有了流光溢彩的诗意,那些诗句陪伴我走过的段落,将永远流动着诗歌孕育的光华,而此时此刻的我也明白了:青春的路上,心怀一份诗意,世界也还我诗歌一般淡然的美意!

感悟:诗歌渐渐地走进了我的生命,不仅是一种缤纷的点缀,也丰盈了我日趋贫弱的灵魂,我再也不会像戴望舒一样徘徊在悠长悠长的雨巷,也不会和徐志摩一样作别惆怅的康桥,我只会像孩子一样在春天里全部复活,像顾城一样在春天中寻找光明。

2.表达简历的各个层次 篇二

从语言能力发展的顺序来说,说是写的先导和基础。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内部语言的发展不够完善,要把自己的思想写出来之前需要用外部的口头语言来代替内部语言发挥作用,就要借助口头语言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思想。而随着口语表达能力的增强,要逐渐强化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

制约表达教学的瓶颈

1小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无话说,有话不敢说。由于交际的直面性、交互性、情感性,学生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口语障碍,有的学生因为准备不足无话可说,有的因为怕回答不好或不完整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这些因素阻碍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正常发展,影响了健康的交际心理的形成。

思维混乱,语言错乱。在课堂上,一些学生回答问题前言不搭后语,所写的文章条理不清,逻辑混乱,语句重复。

情感不真,中心模糊。学生的习作或表达没有真情实感,加之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灌输一些模式,从而误导学生说假话、套话、空话。学生不能“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不能吐露真情实感,他们的表达自然缺乏儿童应有的情趣。

2教师在表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主体不明。表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与生活接轨,要让学生意识到:表达就是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话,就是记录自己的生活,就是抒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就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教法僵化。《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小学低年级应以句子训练作为重点,中年级应以段落训练作为重点,高年级应以篇章训练作为重点。不少教师不懂得应通过激发学生的表达动机去达到这些训练目的,因而在各年级进行单纯地训练,结果学生学得索然无味,甚至产生厌恶语言文字训练的心理。

要求过高。《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的要求是:留心周围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爱感动的内容,进而使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但部分教师抬高了要求。特别是习作,不少老师把小学生的习作当成文艺创作,常常用成人的作品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内容要新、奇、特,语言文字要生动优美……受知识量、感知面的影响,小学生的习作往往显得稚拙、浅显。有些教师常常因此把孩子批得体无完肤,久而久之,使学生谈文色变,渐渐失去了写作的兴趣。

指导不到位。教师的指导要么过度,造成越位现象;要么零指导,造成缺位现象。指导过度,就是老师的指导过细,导致学生习作千人一面,失去个性。零指导,就是因教师片面地理解了课改理念,完全放手地让学生表达,不进行任何指导。这两种倾向都不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因为表达教学既要放开又要有必要的指导。

增强表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培养健康的交际心理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对刚学着说或说得不好的同学要给予鼓励和扶助,使其充满信心和勇气,不怕说错,大胆表达。当学生说不出时,教师要耐心等待;当学生说得不太完整时,教师要给予引导;当学生说错时,教师要给以启发;当学生有独到见解时,教师要表扬和鼓励这名爱动脑筋的学生。当学生中出现彼此嘲笑的现象时,教师要及时进行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嘲笑别人是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明白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都难免会出错,不应该嘲笑别人。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健康的交际心理。

2培养认真倾听的习惯

倾听,是现代人在口语交际时的基本素养。只有耐心地听别人讲话,把别人的话听清、听准,才能做出准确的应答。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认真听老师的讲和其他同学的发言,听老师讲课的主要内容,听同学的发言中存在什么问题。

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听故事,根据学生这个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收听有较强趣味性的录音故事,并要求学生说出重点,交互设疑、解惑,复述故事。学生听完后,安排他们利用2~3分钟,在头脑里把听的内容重现一遍,然后要求学生做完以下“说”的内容:复述文章或故事内容;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短文或故事大意;鼓励学生根据听的内容提问题;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听后的感想。经过一段时间训练练习,学生大都能比较准确地把握文章中心,对提出的问题能有条理地对答。

教师还可以布置学生在校外留心大人们的对话,辨析人们口语交际中的语病,学习幽默风趣的对话。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向生活、向周边的人学习口语和交际的方法。

3造句练习,引导孩子表达真情实感

小学生的智慧发展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概念思维为主要形式,这个年龄阶段是掌握词和句的最佳期。造句练习可以将积累的词语向运用迁移,在运用中加深对词语的理解。此时就应培养学生说真话、吐真言的意识,造句说真人真事,能促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时时留心,注意观察,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从人格层面上培养学生求真向善的优良品质。

4引导孩子大量阅读,为“会写”积累规范语言

孩子的思维能力、辨别能力不强,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说话常是无意识的,而作文则是有意识地用笔说话。这种“口语”和“书面语言”规范程度的不同与“无意识”和“有意识”之间的差距,往往是孩子会说不会写的主要原因。

“会说”的同学一般思维灵活,对外界事物反应较为敏锐。生活中许多事情看似平凡,却能触及到孩子的心灵,激起内心强烈的情感,使孩子有一种表达的欲望。若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或句子,思路被卡住,“灵感”就会瞬间消失,因此,应引导孩子进行大量阅读,使其积累大量的词汇、规范语言、优美片段,在无形中会增强孩子对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为孩子的“会写”提供广阔的空间。

5参与生活,培养孩子说话的条理性

现在的孩子生活很单调,上学——放学——做作业——睡觉,孩子对日常生活感触不深,说起话来自然没有条理,甚至是语无伦次。倘若家长让孩子亲自参与购买日用品、做饭、洗衣、交煤水电费等,孩子不但不亦乐乎而且会感受极深,甚至会触及到他的灵魂,一篇好文章也许就在此时应运而生。即使过一段时间再回想,那一幕幕也会像刚刚发生的一样,说起来自然就井井有条,不会语无伦次。

6在个性化的表达中求创意

习作练习是最具个性的行为,每次习作练习都应该是学生有创意表达的过程。

在观察细致处表达:同一事物,有的写起来只有三言两语,有的却具体形象。具体形象的表达,就是有创意的表达。表达要具体形象,除了遣词造句的功夫外,最主要还是观察要细致,要抓住细节,把细节表达出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独特认识。

在生活精彩处表达:生活是精彩的,就看你会不会去发现。校园生活、家庭生活、课外生活,看似平淡无奇,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大事可写,但只要热爱生活、用心品味生活,生活处处有精彩。如:有的同学写课外生活,写捉迷藏,写起来平淡无奇,不具有什么创意。教师可以这样引导:“捉迷藏,藏在什么地方?怎么找到的?也有精彩的镜头,可以具体地把它写出来,像电影的特写镜头,特别精彩。”经过指导,同学们都能用心捕捉生活中的精彩,把它表达出来。

在心灵感受处表达:由于儿童心智水平的差异和生活境遇的不同,往往对同一事物或事件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因此,从各自心灵感受处出发,表达自己的体验,表达也就有了创意。

在偶然发现处表达:事件与联想,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假如能在事件与联想的引发处表达,就能使表达有创意。在课堂、校园、社会上经常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意外事件,学生往往对这些突如其来的事件充满好奇。这时候,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因为突发事件是身边发生的事情,学生对它更感兴趣,更容易有感而发,体现学生的真情实感。

教师还要适度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师对学生指导的程度直接关系习作质量。教师要指导学生审题、立意、选材,明白习作表达的中心,让他们在生活中选取相应的材料来写,同时指导学生组织材料,安排好这些素材。但教师必须认识到,指导是引路,而不是给学生规定模式,路应怎样走要让学生自己创造、想象,指导要突出重点,不必面面俱到。

上一篇:在高考品牌基金表彰大会上的发言下一篇:湖南区科技服务与创新平台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