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伟大的母亲

2024-09-17

历史上最伟大的母亲(共15篇)(共15篇)

1.历史上最伟大的母亲 篇一

如果你想得到金钱的话,你只需要做一件事,

这件事也是这个星球上最最富有的人已经做过的,和正在做的事情。

这也是在无数古代经典中已经描述过,并在今天仍被推崇的事情。

这也是一件虽然可以带给任何人金钱和富足,但大多数人却害怕去做的事情。

这件事到底是什么呢?

洛克菲勒,美国石油大王还是孩子的时候就身体力行这件事。他成为亿万富翁。

卡耐基,美国钢铁大王也做了。他成为举世闻名的大亨。

到底这个最伟大的赚钱秘密是什么呢?

到底这个对任何人都有效的秘诀是什么呢?

将你的钱布施出去。

对。布施出去。

布施给那些帮助你触及您的精神世界的人们。

布施给那些启发过你,服侍过你,治疗过你,爱过你的人们。

布施,而不要期待回报,但是要坚信:回报一定会从某个地方来到你的面前,并且回报的数量会超过你的施与。

1924年,洛克菲勒写信给他的儿子,解释了他关于布施金钱的行为。他写道:从我还是孩子的时候起,只要我得到金钱,就一定会布施出去;随着我的收入的增加,我也同步增加我的布施。

注意到他的话了吗?

当他的收入增加的时候,他也增加他的布施。在他一生当中,共布施出5亿5千万美元。

有人认为,洛克菲勒只是为了改善自己的公众形象,布施一点点小钱,装装样子而已。事实不是如此。在洛克菲勒公司里负责公共关系的人是 Ivy Lee;阅读 Lee的传记《取悦公众》,我们可以知道,作为一种个人行为,洛克菲勒数十年来一直坚持布施,Lee所做的不过是让公众知道这些事情而已。

P.T. Barnum(美国著名广告家,宣传家)也布施金钱。我曾经写了一本关于他的书,《每分钟都有一个顾客诞生》(Barnum曾有一句名言:每分钟都有一个蠢货诞生)。Barnum认为,有一种他称之为盈利性慈善的规律,施与,必将获得回报。当然,他也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卡耐基有也庞大的布施数额。当然,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Bruce Barton,著名的BBDO广告公司的创立者之一,也是我的一本书《失踪的7个成功秘密》中的关键人物,他也相信布施原理。1927年他写道:

如果一个人一直为他人的利益服务,甚至这种善行已经成为了他的一种下意识的习惯,那么宇宙中所有的山的力量都会汇集到他的身后,成就他的事业。

Barton成为一名畅销书作者,商界精英,无数项目的捐助者,当然,非常、非常的富裕。

有人可能会说,这些早期的大亨们有的是钱,所以布施对他们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我认为,他们之所以有钱,是因为他们愿意将自己的钱无条件地布施出去。布施导致收获;布施导致富裕。

我再重复一遍:

布施导致收获。

布施导致财富。

现在,企业向有价值的项目捐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因为这样可以提升企业的形象,当然也会帮助那些受资助的对象。Anita Roddick的车身修理厂,Ben Cohen和Jerry Greenfield的冰淇淋,Yvon Chouinard的Patagonia户外服饰等,都是布施利益于商务的活生生的例子。

但是,我在这里要谈的,是作为个人行为的布施。我要说的,是你布施金钱,你将收获金钱。

如果要我说人们在布施的时候经常会犯什么错误的话,那就是人们往往布施的太少了,

他们紧紧攥住自己的钱,只让小小一股涓流从指缝中流出,作为布施。这也正是他们不会获得的原因。你必须布施,大量布施,才能进入生命的获得的洪流。

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听到布施这个理念的时候。那时,我认为这只是那些希望从我们手中得到些什么的人的一个小小的伎俩,他们想让我们布施,而他们得到。

因此,当我布施时候,我表现得像一个吝啬鬼。自然的,我所得到的也和我所付出的相等:布施的少,获得的少。

知道有一天,我想真真正正的测试一下这个理论。

我很喜欢励志故事。我经常阅读这类故事,收听它们,分享他们,甚至传颂这些故事。我决定要好好感谢 Mike Dooley先生,因为他每天通过电子邮件和大家分享他所收集的励志故事。我决定布施一些金钱。要是放在过去的话,我一般可能会布施个5美元什么的,因为我害怕贫困,不怀疑布施原理的真实性。但是这次我决定有所改变:我拿出我的支票本,然后写了一张1000美元的支票。

这是直到当时我一生当中最大数额的一次捐献。

是的,这个数目让我有些紧张,但也更让我感到激动,因为我决心做出改变,我要感谢 Mike先生,更想看看布施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Mike非常震惊。从我的邮件中收到支票后,他开车回家时差点撞到人行道上。他简直不敢相信这件事。他还亲自打电话向我表示感谢。我真是喜欢他那孩子气的惊讶,简直就好像我突然有了一张百万英镑一样。(注意这一点!)

我享受着这种因为我他很快乐的情绪。我很高兴我能捐钱给他。不论他用这些钱来做什么,对我都无所谓,重要的是,我帮助了一个人,让他能够继续努力的从事我所信仰的工作,这种感觉简直太棒了。我当时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冲动要去帮助他,直到现在我还时常愉快的回味那次捐助。 然后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有人想找一个和他一起写书的作者。这个工作最后给我的报酬是我此前布施出去的很多倍。

然后一个来自日本的出版商和我联系,希望买下我的一本畅销书《精神营销》的翻译版权。他们也给了我一笔多倍于我给 Mike的钱。

也许你是一个怀疑论者,你会说所有这些事情都毫不相关--也许,在怀疑论者的脑子里,它们确实是没有关联的事情;但在我这里,它们是一回事。

当我捐钱给Mike的时候,我给自己和整个世界发出了一个这样的信息:我是富有的,我在宇宙的良性循环的洪流中。同时我也建立了一个吸引金钱到我这里的磁性原则:布施,就会得到。

布施时间,你将收获时间。

布施产品,你将收获产品。

布施爱,你将收获爱。

布施金钱,你将收获金钱。

这个小小的提示已足以改变你的财务状况。想想上个星期谁曾激励了你?谁让你自我感觉良好?让你对生活、梦想、人生目标感到充实?

捐给这样的人一些钱。要发自你的内心去捐款,不要像一个吝啬鬼那样痛苦的布施。让你的布施发自富足而不是贫乏。不要期望从你的布施对象那里得到回报,但您可以预期,回报一定会来到。

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一定会看到你的富足的繁荣。这就是历史上最伟大的赚钱秘密!

如果你看到它,请触摸它一下;

当你触摸的时候,请感受一下;

当你感受的时候,爱它吧;

而当你爱它的时候--把它布施出去。

因为除了布施,在没有任何声音可以比它更为洪亮的相宇宙宣示你的自信,富足和爱。

而当宇宙听到的时候,更多的美好会加赋予你--不是作为奖赏,而是因为你真正的相信--你自己,富足,和爱。

★ 爱是最伟大的力量

★ 《悲惨世界》的一些读后感:伟大的爱

★ 《史上最伟大的交易》读后感

★ 《秘密》读后感

★ 秘密读后感

★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读后感作文

★ 爱的力量范文

★ 人间词话读后感

★ 《人间词话》读后感

★ 在人间读后感

2.历史上最伟大的母亲 篇二

(美) 约翰·史崔勒基, 美国著名“心灵成长激励导师”的激励演说家, 拥有M BA学位, 在企业界工作多年。他协助设立了“企业哲学研习组织”, 陆续担任五百强大企业的咨询顾问。在大学办讲座, 致力于帮助个人与组织确认自我存在目的。他积极教导人们“创造并活出有意义的人生”;他被誉为深谙“如何以最小努力缔造最大成功”的专家。

这本《世界上最伟大的C E O告诉你:最好的影响力就像种木瓜树》, 激发读者对领导才能与管理技巧的思考, 尤其对企业盲目的变革指明了一条明确的方向。

内容精要

在生命的每一个片刻, 我们都要学习做个领导者, 如果不是领导别人, 就是领导你自己。这是一本跨越职业障碍、提升个人影响力的经典励志书。它帮助你发现你的领导才能, 锻炼你的领导气质。《世界上最伟大的CEO告诉你》:将员工视作坚强可开发的木瓜种子, 给予他们发展潜力的机会、自力更生的能力;还要提供一个能和其他领导者彼此传授花粉、彼此保护、互相浇水的优良环境, 而不是干旱枯燥的沙漠。培养员工不能只有生产力, 还要创造新的领导者。当你把公司的目的视为你人生真正的意义、也是你个人的存在目的时, 你就将创造出卓越的成功企业。

媒体点评

《世界上最伟大的CEO告诉你:最好的影响力就像种木瓜树》激发读者对管理技巧的思考, 尤其对企业盲目的变革指明了一条明确的方向。美国公司员工、政府机关公务员、教育研习机构学员装备书。《世界上最伟大的CEO告诉你:最好的影响力就像种木瓜树》可以帮助您跨越职场生涯障碍, 为将来的人生作准备, 让人生曲线直线上升, 学习知识, 积累经验, 寻找机会。一本跨越职业障碍、提升个人影响力的经典励志书。可使您发现自我的领导才能, 锻炼自我的领导气质, 为大家在企业盲目的变革中指引着一条阳光大路。李开复、马云、比尔盖茨、乔布斯……你也可以和他们一样, 迅速改变与影响他人!

精英推荐

这本书让我神魂颠倒, 无法自己。书中的建议极为有效, 所传达的信息对世界各地真正的领袖人物也都有启发作用。这是我读过最好的一本书。

——戴夫·鲍尔森 (黑鸟公司总裁)

我喜欢这本书。真让人大开眼界·我们都希望能有利润, 希望成长、希望成功, 也希望身边的人得到快乐与幸福。别忘了每个人的平均寿命只有约28200天。让我们去做想做的事。

——珍·赫尔 (美国银行资深副总裁)

如果你有自信, 它会在无意之中释放出能量, 推动你走向成功;如果你自卑或恐惧, 它也会在无形中释放出能量, 导致你走向失败。成功的人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而更加自信, 失败的人会体验到失败的痛苦而更加自卑。

——李开复 (创新工场董事长)

阿里巴巴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宝藏。它发现了金矿, 我们让员工自己去挖, 挖到了给我一块就可以了。一个好的企业靠输血是活不久的, 关键是自己造血。

3.“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 篇三

机智处世

“Tact is the art of making a point without making an enemy.”

A wise man said, “A gentle answer turns away wrath, but a harsh word stirs up anger.” We can all polish up on our tact, our diplomacy, our discretion, our delicacy, and our gracefulness. He also said, “Like apples of gold in settings of silver is a word spoken in right circumstances.”

“机智是一门艺术,它不仅能使你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且也不会使你树敌万千。”

一位智者说过:“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语暴戾,触动怒气。”通过机智圆滑的处世之道,不论是我们的交际手腕、判断力还是行为举止都将更加出色。他也说过:“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网子里。”

Think Patiently

耐心思考

“If I have done the public any service, it is due to my patient thought.”

We don’t spend enough time patiently thinking! Albert Einstein said, “It’s not that I’m so smart, it’s just that I stay with problems longer.” If you would just take some time daily to think, you could solve many of your problems. You could even solve some of the world’s problems.

“我之所以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这都要归功于耐心的思考。”

我们总不愿拿出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去思考问题。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我并不是天才,只是我比普通人思考问题的时间更长。”如果你能够每天抽出一部分时间思考,你的很多问题都将得到解决,甚至可以解决一些全球性的问题。

Labor to be Build Bridges 构建桥梁

“We build too many walls and not enough bridges in our hearts.”

Tony Robbins said, “The quality of your life is the quality of your relationships.” This is why you must spend your time building bridges instead of walls. When you “build bridges”, you are literally building a better life. When we build walls, we are stagnating our own growth. Joseph said, “People are lonely because they build walls instead of bridges.”

“我们心中修葺了太多围墙,却鲜有沟通彼此的桥梁。”

托尼·罗宾斯说过:“人际关系决定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这就是为什么你要花费时间来构建通往他人心墙内的桥梁。可以说当你构建了桥梁,你也就创造了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当我们只顾着搭盖围墙时,我们自身的发展也就停滞不前了。约瑟夫说:“人们感到孤独,是因为他们在人与人之间筑了墙,而不是搭了桥。”

Chase After Knowledge 追逐知识

“If I have seen further than others, it is by standing up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There’s no need to recreate the wheel. To make progress, all you must do is to build on what others have already done, and commence by learning what others know.

When you chase after knowledge, you strategically position yourself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then you are able to see what others can’t see.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没必要自垒阵营,你只有在前人已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学习其他人知道的事情才行。

当你汲取知识的时候,你可以从前人已知的开始入手,正如具有战略性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般,这样你就能掌握他人不了解的知识。

Pursue the Truth 追求真理

“A man may imagine things that are false, but he can only understand things that are true, for if the things be false, the apprehension of them is not understanding.”

We must pursue the truth! There’s an anonymous quote that goes, “The truth is heavy, therefore few care to carry it.” We should be one of those who pursue the truth both night and day. Blaise Pascal (French matematician) said, “Once your soul has been enlarged by truth, it can never return to its original size.”

“人类可能会猜测一些事情是错误的,但他只能够明白这些事是真实存在,却不明白它错在哪,这便是人们对真理的不理解。”

我们必须追求真理!有这样一句谚语:“真理沉重,因此少有人承载它。”我们应该做一个每天都在追逐真理的人。布莱士·帕斯卡(法国数学家)说过:“一旦你的灵魂被真理延伸,它绝不会再回到最初的形态。”

4.史上最伟大的情书随笔 篇四

这是位于布拉格城堡东北角一条狭窄的小巷,路宽不到两米。他坐在小巷中一间名叫雅卡的咖啡店里,拿着笔在纸上写着自己喜欢的文字。桌子对面的椅子上放着他写好的草稿,一页页散发着墨香的文字和着浓浓的咖啡味在空中袅娜曼舞。

他曾三次订婚,又三次主动解除婚约,对爱情早已心如死灰。从保险公司辞职后,他以写作为生,并以每月20克朗的租金租下了雅卡边上的一间房子。但他的作品销路太差,经济来源受到了影响。雅卡的老板看他快40岁了还孤身一人,吃了上顿没下顿,非常同情他,每天送他几片面包来充饥。而他也渐渐喜欢上了在咖啡店写东西的感觉,咖啡店的那张桌子总是为他留着。

那天,一个女人走进咖啡店,不经意的一瞥,让她心起涟漪,对他的特立独行倍感兴趣。她走到他跟前说:“先生,我可以欣赏您的作品吗?”他抬头一看,眼前是一个气度不凡的女人。他听后欣然答应。慢慢地,女人也成了咖啡店的常客,他们聊文学、聊生活中的一切。别人看不懂他写了什么,唯有她的欣赏一直激励着他,每写出一页,她就看一页,成了他最忠实的读者。

女人告诉他,她还没有成婚,他听后欣喜若狂。那一年,他37岁,她25岁。在他眼里,她就是上天派来的天使,点燃了心中的爱情火柴,他憧憬着两人未来美好的婚姻生活。

那天,当她再次走进咖啡店,熟悉的亚麻桌布上空余一副刀叉,再也找不到那个熟悉的身影了。她坐了很久后才问店主,店主也不知道他的去向。她不死心,天天跑到那条小巷,可他的住处早已更换新的租客了。

一天,邮差给咖啡店送来一封没有寄件地址的信,上面有她的名字,她急不可耐地拆开来看,那熟悉的字迹让她泪流满面,信中的他倾诉着自己的思念和无奈。此后,每隔半个月她就会收到一封来信。

原来,在此之前,他偶然得知她早已成婚,丈夫是一个银行家。对金钱充满的丈夫根本不考虑她的感受,经常外出买醉和鬼混,她痛恨丈夫的所作所为,也曾想过和丈夫断绝关系,但始终下不了决心。他并不为她的隐瞒而怨恨她,更不想让她为难,于是选择离开。

可即使离开,心却未曾走远,她的倩影始终萦绕在他心头,犹豫很久后他决定给她写信。但直到生命尽头,他始终没有与心爱之人跨越雷池一步。

他就是著名作家卡夫卡,她则是卡夫卡一生中最爱的女人密伦娜。卡夫卡写的《致密伦娜情书》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书信”。

5.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篇五

推销员,不是我的职业。但是这本书却适合于任何一个职业。安利公司创始人瑞奇特.戴沃斯是这样评价这本书的---这本书跨越国界,就如纯金一样令人注目,它如此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是人类的精华。

书的内容十分吸引人,文章开头羊皮卷的出现让我十分着迷,迫切的想知道羊皮卷上的内容是什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内容能让人成功,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呢?我带着好奇一直读下去。每张羊皮卷都阐述了一个个成功的誓言,让你明白更重要的真理,重新审视自己,使自己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书中的主要内涵在于不论我们从事哪种职业,我们每个人都是推销员。生活是一连串推销,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向别人、向社会推销自己。

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不论你遇到了何种困难,都不要放弃。只要你决心成功,失败永远不会把你击垮。书中的主人公曾经也灰心丧气过,但他的决心让他最后击垮失败,而不是让失败击垮自己。要对自己有信心,只有你自己信心十足别人才会相信你,海菲说过:我的理论,他们也许反对;我的言谈,他们也许怀疑;我的穿着,他们也许不赞成;我的长相,他们也许不喜欢;甚至我廉价出售的商品都可能使他们将信将疑,然而我的爱心定能温暖他们,就像太阳的光芒能溶化冰冷的冻土。他相信自己能做成所以事。他不轻言放弃,所以取得了成功。

记得有人说过一句话:坚持不一定成功,但是放弃,必定会失败。书中主人公从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小人物,到了百万富翁。他的成功向我们诠释了坚持的意义。

除了这些,羊皮卷还教我们好多:; “我要笑遍世界,随时保持良好的心境”;“ 今天我要加倍重视自己的价值,设立高目标”;“ 我的幻想毫无价值,我的计划渺如尘埃,我的目标不可能达到。一切的一切毫无意义--除非我们付诸行动,让我们现在就付出行动;让我们祈求拥有好的品质和能力„„

6.《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摘抄 篇六

别渴望财富,别只为了挣钱而工作,应该去争取快乐,去爱和被爱,最重要的是,要获得心灵的安宁和平静。财富如果能给别人带来欢乐,就是好的。

每一次奋斗,每一次失败,都能增强你的技巧和力量,你的勇气和耐力,你的能力和信心,这样每一个障碍都会成为一个战友,逼你要么变得更好……要么放弃。每一次挫折都是一个前进的机会;厌恶它们,回避它们,等于自毁前途。

当独自赶路时,我们常常会暂时忘了自己的前途和价值,变得像小孩子一样,渴望属于自己的安全和爱。

不要觉得自己有什么丢脸的,永远不要为尝试和失败感到羞愧,因为一个从来没有失败过的人必然是一个从来没有尝试过的人。如果你想要成功的决心够强大,失败就永远不会把你击垮。

失败将不再是我奋斗的回报。

失败者和成功者之间唯一的差别就在于他们的习惯不同。良好的习惯是所有成功的钥匙,坏习惯是向失败敞开的大门。

当一种习惯经过不断的重复而变得简单易行的时候,它将成为一件做起来愉快的事情,而一件做起来愉快的事情,人出于天性就会经常去做。

没有任何东西能妨碍我新生命的成长。我会在人群中昂首阔步,人们不会认出我,因为今天我是一个全新的人,拥有全新的生命。

我不是生来就是一个失败者,我的血管里也没有失败的血液在流动。

生活的奖赏是在每一段旅程的终点,而不是在起点附近。我要建造自己的城堡,一次一块砖,因为我知道,小小的努力,不断的重复,将完成任何任务。

我也不会允许昨天的成功导致我今天的骄傲自满,因为这是失败的预兆。

我要忘记昨日发生的事情,不管它们是好是坏,我都会充满信心的迎接新的太阳,相信今天会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一天。

这个目的就是成长为一座山,而不是缩小为一粒沙。

我不会浪费一点时间来哀悼昨天的不幸、昨天的失败、昨天的心痛,我为什么要为了昨天的坏事再赔上今天的好运呢?

我应该为也许根本不会经历的事情操心吗?我应该为也许根本不会发生的事情烦恼吗?不,明天跟昨天埋葬在一起,我也不会再想它。

闲言碎语,我不会听;闲人待的地方,我不会逗留;闲人的家,我不会造访。

我会让每一个小时都有价值,每一分钟都用来交换有价值的东西。无论每一天有什么个性从我的身体里苏醒我都准备好去控制它,我会通过积极的行动控制我的情绪,当我控制了自己的情绪,我便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我要笑对这个世界。

在设定目标的时候,我会考虑自己过去最好的表现,再把它增加一百倍。这将是我未来生活的标准。今天我要超越昨天完成的每一个行动。

我的梦想没有价值,我的计划微不足道,我的目标不可能实现。一切的一切都没有价值,除非它们被付诸行动。

我会成为一只萤火虫,即使在白天的太阳下,别人也能看到我发出的光。

即使我的行动可能不会带来快乐或者成功,但是行动然后失败总比不行动结果垂死挣扎更好。

明天是为懒汉保留的工作日,我并不懒惰;明天是失败者成功的日子,我并不是失败者。

7.史上最伟大的情书 篇七

—— 卡夫卡《致密伦娜情书》

这是位于布拉格城堡东北角一条狭窄的小巷,路宽不到两米。他坐在小巷中一间名叫雅卡的咖啡店里,拿着笔在纸上写着自己喜欢的文字。桌子对面的椅子上放着他写好的草稿,一页页散发着墨香的文字和着浓浓的咖啡味在空中袅娜曼舞。

他曾三次订婚,又三次主动解除婚约,对爱情早已心如死灰。从保险公司辞职后,他以写作为生,并以每月20克朗的租金租下了雅卡边上的一间房子。但他的作品销路太差,经济来源受到了影响。雅卡的老板看他快40岁了还孤身一人,吃了上顿没下顿,非常同情他,每天送他几片面包来充饥。而他也渐渐喜欢上了在咖啡店写东西的感觉,咖啡店的那张桌子总是为他留着。

那天,一个女人走进咖啡店,不经意的一瞥,让她心起涟漪,对他的特立独行倍感兴趣。她走到他跟前说:“先生,我可以欣赏您的作品吗?”他抬头一看,眼前是一个气度不凡的女人。他听后欣然答应。慢慢地,女人也成了咖啡店的常客,他们聊文学、聊生活中的一切。别人看不懂他写了什么,唯有她的欣赏一直激励着他,每写出一页,她就看一页,成了他最忠实的读者。

女人告诉他,她还没有成婚,他听后欣喜若狂。那一年,他37岁,她25岁。在他眼里,她就是上天派来的天使,点燃了心中的爱情火柴,他憧憬着两人未来美好的婚姻生活。

那天,当她再次走进咖啡店,熟悉的亚麻桌布上空余一副刀叉,再也找不到那個熟悉的身影了。她坐了很久后才问店主,店主也不知道他的去向。她不死心,天天跑到那条小巷,可他的住处早已更换新的租客了。

一天,邮差给咖啡店送来一封没有寄件地址的信,上面有她的名字,她急不可耐地拆开来看,那熟悉的字迹让她泪流满面,信中的他倾诉着自己的思念和无奈。此后,每隔半个月她就会收到一封来信。

原来,在此之前,他偶然得知她早已成婚,丈夫是一个银行家。对金钱充满欲望的丈夫根本不考虑她的感受,经常外出买醉和鬼混,她痛恨丈夫的所作所为,也曾想过和丈夫断绝关系,但始终下不了决心。他并不为她的隐瞒而怨恨她,更不想让她为难,于是选择离开。

可即使离开,心却未曾走远,她的倩影始终萦绕在他心头,犹豫很久后他决定给她写信。但直到生命尽头,他始终没有与心爱之人跨越雷池一步。

他就是著名作家卡夫卡,她则是卡夫卡一生中最爱的女人密伦娜。卡夫卡写的《致密伦娜情书》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书信”。

卡夫卡在弥留之际写给密伦娜的最后一封信里说道:“现在我已经记不起你脸庞的模样,唯有你离开咖啡桌那一刹那的背影仍历历在目,爱一个人就要把她放在阳光下,也把自己放在光明之处。因为,往前一步,是丑闻;往后一步,是对爱的尊重。”

8.读《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有感 篇八

看完《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我最大的感动是海菲没有因为从事世俗的与钱打交道的人而变得势利,相反,他是一个充满热情、充满爱的人。

一、活着,因为有爱

做为一个推销员,海菲并没有把金钱看作唯一,也不是至高利益,当他把用来开拓自己前程的第一件长袍给了那个婴儿的时候,他的内心是痛苦的,但更是甜蜜的,没有丝毫的后悔,尽管他不甘心自己永远做一个喂骆驼的脏小子,他知道,他做了一件值得的事情。

幸亏柏萨罗没有责怪他,反而还为他高兴,我才彻底地体会到,任何人都心里充满了爱,我宁愿柏萨罗也真正地为他高兴,而不是为了安慰他,事实就是如此。

上天也是希望爱满人间的,不然怎么会安排最亮的那颗星星一直跟着海菲呢?而且还照在他的帐篷上一整夜。

这个故事给我一个很好的透视,无论在哪里,无论什么身份,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永远都不要忘记一点:自己永远是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二、工作,为了价值

扉页上的话给我震动:谨以此书献给所有寻找人生价值的人们。工作为了什么,工作的动力从哪里来,是什么力量使我们坚持下去?价值,为了寻求自身的价值。

“猪也有梦想,猪梦想天下的人都信基督教,希望人类不要在猪圈门上栅栏杆。”人活着就应该有梦想,梦想并不空虚、空洞,梦想的另一端,就是自己的价值归属点。在实现梦想的旅途中,价值也就逐渐显现了,人生有没有成功与失败呢?我还是觉得没有,能够按照自己的梦想走,一步一步过来,即使在别人看来失败了,我也觉得问心无愧,成功没有定论,失败也只是一种观点罢了,关键是要自己能够正确判断,不偏离社会中心,不损害他人利益。

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了,就是成功。努力工作吧,不要再思前想后,不要再左顾右盼,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加油吧。

三、伟大,源于不懈追求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告诉我:伟大,是追求的结果,更是坚持的结果。三分钟热度是成就不了事业的,没有什么容易的事。没有唾手可得的成功。没有一天的事业。没有不可能的成功,只有不敢于的坚持。坚持就是胜利,可是就是坚持却是那么艰难。坚持,可以摧垮一个人,也可以成就一个人。自古就有一个成语,功败垂成,所以,不能坚持到成功不是一个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的,但是,坚持到成功也是普遍的,不是个别的。坚持,持续,现在也真正明白了老大把邮箱密码设为“坚持”的良苦用心。

9.历史上最伟大的母亲 篇九

世界知识出版社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是美国作家奥格·曼狄诺写的关于销售技巧的一部书,但又不是仅针对销售人员写的。世界上所有正在寻找人生价值的人们都应该找些时间来看一下这本著作。他教会了我们如何对待人生,如何控制自己,如何马上行动。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感人肺腑、激奋人心的传奇故事。一位名叫海菲的牧童,从他的主人那里幸运地得到十道神秘的羊皮卷。遵循卷中的原则,他执着创业,最终成为了一名伟大的推销员,建立起了一座浩大的商业王国。这个故事只是一个引子,而本书的重点也就在那十张羊皮卷上。作者在文章的后面说明,如果不坚持按本书的说法来改善自己的坏习惯,那么这本书就是白白的浪费掉了。所以他认为每张羊皮卷要用30天的时间阅读,然后再进入下一卷。我直接就一起把十卷都看完了,只是忍不住想看看都有什么好东西。从明天开始我将按照作者的建议,重新坚持阅读每张羊皮卷。

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每天都是新的生活。每一天,我们将开始新的生活;每一天,我们爬出满是失败创伤的老茧;每一天,我们重新来到这个世上,带着对未来生活美好热烈的憧憬,带着与生俱来的爱和希望去对待我所遇到的每一个人,去体验生命每一个精彩的步伐。失败就是一个人没有能达到他的人生目标,不论这些目标是什么。

要用全身心的爱来迎接今天,学会感恩。积极的面对这个世界,要像所有的人学习,人人都有值得钦佩的性格,如果没有爱的话,那么即使博学多识,也终将失败。

坚持不懈,直到成功。我们都知道知水滴石穿,愿意作为水滴而存在的人肯定会有所收获。不管理想那块石头有多么的巨大,多么的坚硬。只要坚持不懈,总会成功。

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够代替我的位置。我要专心致志的对抗眼前的挑战,身在商场,不可恋家;与家人同处时,一定把工作留在门外。处理好家庭和工作的关系。

生命只有一次,不会像拍电影一样,可以重新排练。要时刻想象,假如今天是我人生中的最后一天,我要怎样利用这一天,不让一分一秒的时间滴漏。然后付诸行动,过充实的生活。

我怎样才能控制情绪,让每天充满幸福和欢乐?我要学会这个千古秘诀:弱者任思绪控制行为,强者让行为控制思绪。每天醒来当我被悲伤、自怜、失败的情绪包围时,我就这样与之对抗:

沮丧时,我引亢高歌。

悲伤时,我开怀大笑。

病痛时,我加倍工作。

恐惧时,我勇往直前。

自卑时,我换上新装。

不安时,我提高嗓音。

穷困潦倒时,我想象未来的富有。

力不从心时,我回想过去的成功。

自轻自贱时,我想象自已的目标。

从今往后,我明白了,只有低能者才会江郎才尽,我并非低能者,我必须不断对抗那些企图摧垮我的力量。失望与悲伤一眼就能被识破,而其它许多敌人是不易觉察的。它们往往面带微笑,招手而来,却随时可能将我摧毁。对它们,我永远不能放松警惕。

自高自大时,我要追寻失败的记忆。

纵情享受时,我要记得挨饿的日子。

洋洋得意时,我要想想竞争的对手。

沾沾自喜时,不要忘了那忍辱的时刻。

自以为是时,看看自已能否让风住步。

腰缠万贯时,想想那些食不果腹的人。

骄傲自满时,要想到自已怯懦的时候。

不可一世时,让我抬头,仰望群星。

我从此领悟了人类情绪变化的奥秘。对于自已千变万化的个性,我不再听之任之,我知道只有积极主动地控制情绪,才能掌握自已的命运。

学会笑对生活,笑是人类特有的本领,笑有助于消化,能减轻压力。从今往后,我只因幸福而落泪,因为悲伤、悔很、挫折的泪水在商场上毫无价值,只有微笑才可以换来财富,只要我能笑,就永远不会贫穷,只有在笑声和快乐中我才能真正体会到成功的滋味。

爱玛电动车的广告“爱就马上行动”,马上行动也是一种学问。要知道幻想是毫无价值的,一切都毫无意义,除非我们付诸行动。拖延使我们裹足不前的,是恐惧。要想克服它,就必须毫不犹豫,成功不是等待得来的。必须行动!

无论在学校、在工作、在人生的舞台,我们都需要展示自己,向老师、同学、同事、社会推销自己。既然是推销自己,那就是把我们自己当成是商品。商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所以在掌握营销技巧的同时,加强自我修养的提升是非常必要的。

10.宗教:世界上最伟大的广告主 篇十

基督教也是为了唤起人们死后灵魂进入“天国”的梦想。本质上,它也是一种说服的艺术。“不当总统,就做广告人”的美国前总统柯立芝把广告与宗教相提并论。巴顿则断言,如果20世纪20年代耶稣基督还健在的话,那么,他无疑是一位“全国性的广告主”。巴顿的话,不是故作惊人之举,而是对广告与宗教的相似性的一种深刻理解。

最大的欲望制造者

宗教,创造了一个天国的神话;广告,则创造了一个商品世界的神话。在这个神话中,广告人扮演着商品世界的“牧师”角色。倘若你入教后,愿望还没实现,那说明你还有待教主进一步地考察,你的赤诚还没打动他,因此你还得“信”下去。这就是耶稣基督们的高明之处——满足你“欲望”的前提是对他忠心不二和绝对的信仰。

最伟大的说服

11.历史上最伟大的母亲 篇十一

开始抱着一种好奇的心态去看这本书,很想知道怎样才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但是看完了之后却感觉完全不一样。书中以感人的羊皮卷的故事开篇,接着讲了10张羊皮卷的精髓,然后是45周德行动计划,最后一部分是成功誓言。

这本书并不是我们所想象中的那样告诉你怎样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或者我们所认为的只适合推销员看,而是适合我们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认识去看,老师也好,医生也好,政府官员也罢,他是各行各业想成功人士必看的一本书。书中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记载了羊皮卷的故事,羊皮卷的主人海菲以自己顽强的毅力,执着的信念,相信的力量,以及对卡奈的女儿丽莎爱情的执着追求,打动了柏萨罗,得到了羊皮卷,最终创造了自己的商业帝国。而保罗也一样,由于在传道期间,得不到人们的信任,但在圣殿听到的一种声音告诉他去寻找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他也凭着自己的顽强毅力最终找到了海菲,而海菲的仆人伊拉玛也是如此,数十年如一日的一直跟随海菲,最终也得到了自己所应得到的。所以整个羊皮卷的故事透漏的就是一种相信,坚持的力量。

而十章羊皮卷的内容记载了是个原则:习惯,爱,坚持,自尊,时间,情绪,幽默,心态,行动,祈祷。他引导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何避免失败而不只是获得成功,要我们善待别人富有同情心,让我们永远鼓励自己坚持,选择了就要走下去,不要害怕失败,失败的又能怎么样呢?因为他还告诉我们:每一次的失败都会增加一次成功的机会,这一次的拒绝就是下一次的赞同,这一次的皱眉头就是下一次的舒展笑容,今天的不幸往往预示着明天的好运”所以永远不要害怕失败。勇敢地给自己设立目标,设立梦想,永远也不要担心目标过高,就像书中所说的一样:猪也有梦想,人活着就应改有梦想,梦想并不空虚,空洞,梦想的另一端就是你价值的归属点。

12.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作文 篇十二

母爱是最伟大的,它比的过世界上任何东西,没有了母爱,我们就像那街头乞讨的小乞丐。这是我在读过一篇文章后感悟的,让我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吧。

一天,我收拾屋子,找出两本布满灰尘的小学课本。女友说:”还不扔了?“我抚摸着书半晌没说话。

书是我上高中时妈妈为我买的。妈妈是个一字不识的苗家妇女。家乡有种风俗,一个女人在去世时,口里必须含银或金才能入土为安。所以在贫困人家,攒钱置办一件小小的银饰便成了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那一年,妈妈起早摸黑喂了两头猪,终于置了一对银手镯。

在临近高考的那段日子,妈妈时常进城给我送些吃的,她知道我复习忙,每次都是匆匆来匆匆去。有一天,妈妈去了不久却又回来,拉我到僻静处:”孩子,我替你买了两本考大学的书。“

”什么!“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常听人说学校外面时常有人用假书、假资料来骗那些来自山区的一字不识的家长。

”人家说,只要用这书,考大学包中。“

”哪来的钱?“

”镯子换的。“

我抢过书,撕去包装,绝望顿时袭上心头:两本小学课本竟然骗走了妈妈的.镯子!

“孩子,行吧?”

望着满怀期望的母亲,我强压下泪水和屈辱:”行,妈,行的!“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妈妈高兴极了,说是两只镯子花的值。她甚至想找卖给她书的人道谢呢!

”你妈后来知道真相了么?“女友问。

”没有。我永远都不会让他知道。“

13.历史上最伟大的母亲 篇十三

从投票结果来看,个别作品的排序有些意外。比如,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竟然没有进入前十,莫扎特的最后一首交响曲《朱庇特》位列第三,而他另一首似乎更有名的《第四十交响曲》则排在了第十五。但细细品味这份榜单,就会发现,入选的曲目确实是西方浩如烟海的交响乐曲库里“精华中的精华”,无论是从音乐技法、音乐语言还是风格表达来看,都是各个历史时期最顶级作品的代表。整个清单看起来真是闪亮得让人睁不开眼。

所谓的“导赏”是难的,或者说是徒劳的。用一句充满禅意的中国古话来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没有谁可以把听音乐的感觉准确地传达给其他人,并使对方拥有同样的感觉。我能做的只不过是告诉听者,“音乐”从来都不只是“音”和“乐”,它们是作曲家内心最真实、最深层的表达,无论如何被修饰,它依然是赤裸裸的。每一首作品都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有着它们自己鲜活的故事和经历,展现了灿若繁星的音乐史。

第20名: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

《第七交响曲》是布鲁克纳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它显示了布鲁克纳的大器晚成。

这是一首名副其实的“大作”,全曲接近七十分钟,接近大半部电影了。而它的写作过程也确实像电影大片一样具有故事性:布鲁克纳犹犹豫豫地从1881写到1883年,1885年还做了部分修改。作曲家把它题献给巴伐利亚的君主路德维希二世。

人们常称这首作品称为“抒情”(Lyric),尽管没有证据表明,作曲家本人认可这一称呼。1884年,该曲在莱比锡的布商大厦音乐厅首演结束后,六十岁的布鲁克纳上台谢幕了五次,欢呼和掌声长达十五分钟——虽然尖刻的评论家汉斯利克说,这部作品是“无休止地延伸黑暗和无聊”,但这部作品使布鲁克纳的名字迅速被人们和同时代的大师勃拉姆斯、瓦格纳等相提并论。

乐曲的开始是一个典型的“布鲁克纳”式的开头:一条长大而庄重的旋律缓缓升起,简朴而宁静。整个快板乐章像一个宽厚巨大的阴影,里面生长出三个如同大树一样巨大的主题。第二乐章的慢板写到一半时,布鲁克纳很是难过,因为他在写作期间去慕尼黑见了一次瓦格纳(这也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瓦格纳说他想指挥这首作品。然而,不久后,瓦格纳就在威尼斯去世了。布鲁克纳听到这个消息后,为第二乐章写了一个安静而悲伤的尾声……如果稍微留意听一下,就会发现,他显然是用《尼伯龙根的指环》中那种“瓦格纳式的大号”写的。布鲁克纳后来说,这段是给大师送葬的哀乐。

第三乐章谐谑曲的最大特点是,布鲁克纳一反常态,写了一个敏捷活泼的旋律,这个旋律被一个焦躁不安的固定音型所掌控。终曲有个像第一乐章那样的开头,经过了一大段对比展开后,又回到了全曲开头那个令人振奋的主题。

故事还没完,就在完成全曲之前,布鲁克纳去了瓦格纳的墓前,向这位曾给予他莫大帮助的前辈、同行致敬。首演成功后的一年多后,他又通过义演为瓦格纳的纪念像筹钱。

这似乎是一个关于友情的故事,如同许多电影里讲述的故事一样。不过,我们常常猜中了故事的开头,却猜不到故事的结尾——这首曲子,被希特勒认为和“贝九”一样了不起,常常在纳粹凯旋之时演出。诡异的是,1945年3月1日,当广播宣布希特勒死亡时,德国广播电台播放的也是这首曲子。

第19名:贝多芬《第六交响曲》

“贝六”有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田园”。贝多芬从1807年秋天开始写,完成于1808年,是他少数几部标题音乐中的一首。与古典时期交响曲四个乐章的结构不同,《第六交响曲》有五个乐章,它和“贝五”一样,首演都是由贝多芬自己指挥,先演的是“贝六”,再演“贝五”。

贝多芬自己这样描述该曲:“田园,感觉的表达胜过描绘。第一乐章,到达乡村后,人们心中被唤起的愉快感觉;第二乐章,小溪的景色;第三乐章,村民的欢聚,被第四乐章的雷电和暴风雨打破;第五乐章,有益的感觉伴随着对神的感恩。”

在写“贝六”的时代,交响曲往往不被用来描绘风景和天气。但是,西方音乐中用音乐来表现风景却有着很长的历史,比如维瓦尔第的《四季》和海顿的一些清唱剧。在这首作品中,贝多芬几乎以一种令人吃惊的方式呈现他的音乐——四个字:宁静如水。在长达五百多个小节的第一乐章中,贝多芬以一种简单的方式重复他的想法,很“静”很清晰,很“缓”很温柔。和声转换一点儿也不像他的其他作品那样“频繁剧烈”,在第一乐章接近展开部的地方,五十多个小节才转换了一次和声,而第二乐章听起来,简直可以用“慵懒”来形容——完全可以配上最近流行的“葛优瘫”。

也许更让我们惊异的是,这首轻松且充满无忧无虑的喜悦的作品,竟然和“暴烈”的《第五交响曲》出自同一支笔。也许有人会质疑,为什么这首名作会排在第十九位?——那是因为您看到这里,尚不知道贝多芬有多少首交响曲入选。

第18名: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

1877年夏天,在勃拉姆斯最喜欢的度假胜地韦尔特湖畔,作曲家写下了这首“浪漫”的交响曲,和它主人的情怀一样“浪漫”。风景触发了作曲者的灵感,勃拉姆斯这样描写阿尔卑斯山下的这座小山村:“这里遍地都是旋律,你得担心会踩到它们。”——这话让勃拉姆斯看起来像一个兴致勃勃的背包客。

这首牧歌般的作品常常和他的前辈贝多芬联系在一起,被称为“勃拉姆斯的田园”——但这个标签可千万别让他知道,他会生气的!勃拉姆斯从不希望人们把他当作“贝多芬第二”,当然,勃拉姆斯在背靠贝多芬丰厚的交响乐遗产时,确实也奠定了他自己独有的历史位置。

和勃拉姆斯惯有的忧郁相比,这首作品应该是他最“阳光”的作品,尽管它也有“幽暗”的一面。勃拉姆斯曾半开玩笑地说,音乐应该被印上“黑色的边”(black border)——我们完全能感受到他的用意,他在第一乐章中引入“忧郁”时,早早用上了定音鼓和长号,但是这个没有持续多久,第二乐章中,他立刻就来了一段轻松、温暖的个性化旋律。第三乐章包含了一个典雅的巴洛克式的舞曲,第四乐章是一个完全戏剧性的乐章,辉煌灿烂的旋律如干柴烈火般熊熊燃烧,如欢庆胜利般热烈。

nlc202309090439

勃拉姆斯的梦中情人克拉拉是这首作品的第一个评论者。当勃拉姆斯在写作过程中用钢琴弹奏旋律时,克拉拉就说,作品比前人有原创性,并预言会受到公众的欢迎。事实果然如她所料,1877年11月30日,《第二交响曲》由维也纳爱乐首演时,好评如潮。

这首作品吸引人的一点是,勃拉姆斯在“浪漫主义的天性”和“古典主义的倾向”之间达到了一种平衡。他可以是严肃的或是轻松快活的,庄重的或是热情奔放的,但不管哪一种,都时不时击中了听者朦胧模糊、影影绰绰的心境。

第17名: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

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是入选榜单中最年轻的(1937年)。写这首作品时,年轻的肖斯塔科维奇正笼罩在严重的个人危机之中,他此前写的一部歌剧《姆钦斯科县的麦克白夫人》遭到“苏联人民”的批判和抵制。其结果是,“肖五”的写作遭到了“文化警察”的审查,经历过“文革”的中国读者,应该不难想象那对一个文艺工作者来说意味着什么。

天才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似乎找到了一种“走钢丝”——哦,不,应该是,“把脑袋系在腰上”——的方法。在屈从苏联专政机构的命令与表达对斯大林统治下民众承受的极度悲伤之间找到了一条路,最后,作品奇迹般地被批准上演了,并奇迹般地得到了苏联官方和普通民众的喜欢。

首演结束后的掌声长达三十分钟!想象一下,从北京坐高铁到天津,中途一刻不停地鼓掌?

不多分析了,谁听谁知道。

用一句老肖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所说的原话来概括这首作品吧:“我想每个人都清楚,在‘第五’里发生了什么。欢乐是被强迫的,创造处于威胁之下,就像有人一边用木棍抽打你,一边对你喊——你的任务就是欢乐!你的任务就是欢乐……”

友情提醒:在作品的终曲部分,有一段军队的进行曲主题,现在我们可以猜猜,它是在显示斯大林政体的坚固还是在嘲弄它呢?

第16名:贝多芬 《第七交响曲》

这首完成于1812年的作品有一个不同寻常的首演地点:维也纳大学的礼堂。这个“普通”的演出起点仿佛预示了它是一首被严重低估的作品。事实上,它的首演是为在哈瑙战役(Battle of Hanau)中受伤的士兵举行的慈善演出。

整首作品使用了精心设计的节奏,暗示了某种舞蹈——他的“粉丝”瓦格纳说,这些鲜活的节奏穿透了作品,是“神圣的舞蹈”。第一乐章后来被评论为贝多芬最好的乐章之一。第二乐章也很受欢迎,当天的首演结束之后,这个乐章当即被单独拿出来再演奏了一次。后来,这个乐章常常作为加演曲目单独演出。

这首作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贝多芬交响曲音乐风格的一个转型,进入了类似于阿多诺说的“晚期风格”。在此前的十年,他史无前例地、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地写出了“贝五”和“贝六”等一大批杰作,而从这首作品开始,他再也没有写出那种“暴烈”的音乐了。一方面,他的健康状况开始恶化,听力开始下降;另一方面,他仿佛参悟了“神机”,开始思考许多人性的哲学命题,他的能力使他能超越身体的苦痛,开始寻找新的表达方式。反复地聆听这首作品,听者也许能回味他在寻找什么。

作曲家兼评论家安东尼·霍普金斯(Antony Hopkins)评论这部作品说:“第七交响曲也许比贝多芬其他作品更多地让我感到一种真正的自发性(Spontaneity),那些音符看起来似从谱面上飞起来,就像我们立足于潮汐的浪尖。”

贝多芬自己也曾深情地说,这是他最好的作品之一——满满的一副“不服来辩”的架势。

第15名: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

莫扎特在生命的最后三年抱病完成了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三首最后的交响曲。正如大家所知,这三首是同时写的,分别完成于1788年的6月、7月和8月,而且后面两首都入选了这份榜单。

指挥家尼古拉斯·哈农库特认为,莫扎特是把这三首交响曲作为一个整体来写。他的理由是,《第四十交响曲》看起来像个“中间作品”,它不像“第三十九”那样有一个引子,又不像“第四十一”那样有一个终曲。

在莫扎特的全部四十一部交响曲中,只有两部使用了小调创作,一首是《第二十五交响曲》,另一首就是这部《第四十交响曲》。“用小调创作”——哦,请原谅,我一直克制自己不在导赏文字中出现可能会引起理解困难的音乐术语,我的重点其实是想引出后面这个事实:典型的古典主义时代的作曲家很少使用小调来创作交响曲,除了在十八世纪六十年代晚期到七十年代早期有一阵子例外。这个例外,恰恰是因为歌德那本名作《少年维特之烦恼》引发了古典时期的“狂飙突进”运动,影响了从文学开始然后波及包括音乐在内的其他艺术的创作。

莫扎特使用小调当然有他的理由,他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冒犯了贵族,赞助出了点问题。更重要的是,爱女死亡、妻子病倒,伤心的事接二连三地击中了莫扎特,这些因素也影响了莫扎特的创作——他试图用小调来表现某种悲伤,不管最终是否达到了这个目的,但至少,莫扎特是这么想的。

分析这部作品的音乐技法其实意义不大,因为它看起来实在太“简单”了。一进来的那个短小但延绵不绝的动机,后来被许多当代流行音乐频繁使用,以至于很多人常常忘记,它的原创者是那个天才莫扎特。

它的节奏、音调等音乐元素引出了对这部作品不同的解释。比如,舒曼认为它拥有了“古希腊的轻快和优雅”。当然,更普遍的理解是认为它有着悲伤的音调和紧张的情感,比如查尔斯·罗森(《古典风格》一书的作者)就说这是一首“充满激情、暴力和悲伤”的作品。

无论哪一种解读,莫扎特都是对的,当然,你也是。

第14名:西贝柳斯《第七交响曲》

西贝柳斯在1918年构思了一首作品,直到1924年才写完。首演时,这首作品的名字是“幻想交响曲一号”,显然,此时作曲家还没有决定给这首作品起什么名字。1925年出版的时候,乐谱被标上“第七交响曲”。

nlc202309090439

名字的由来不仅决定了作品的表现特征(富于“幻想性”),也决定了它的形式——西贝柳斯“颠覆”了自海顿以来的交响曲结构设置,这首交响曲只有……一个乐章!最初构思这首作品时,西贝柳斯想的是创作一部“生命的喜悦和带有活力的激情段落”,并设想通过三到四个乐章来完成,经过反复修改后,最终写成了“单曲”,评论家莱顿·罗伯特(Layton Robert)把它描述为“彻底的形式原创,巧妙的节奏操控,独特的调性处理,有机的结构整体”。

《第七交响曲》的音乐来源于一个未完成的名为“库塔”(Kuutar)的交响诗,标题的大概意思是“月亮之灵”。“Kuu”是芬兰文化中的月亮之神(相当于中国的嫦娥),这里的一个主题,后来就演变成为《第七交响曲》开始时那个庞大的慢板段落。

尽管是单乐章,但西贝柳斯呈现了变化多样的主题、气氛和结构。每一个听这首作品的人,应该都会被这首作品庞大的“气场”所震撼,长线条的旋律延绵不绝地此起彼伏。使用近乎不变的节奏型贯穿全曲,始终变化着调性的对比主题,最终让这首作品统一在了一起。

写完《第七交响曲》后,西贝柳斯还活了三十三年。在这三十三年中,除了完成交响诗《塔皮奥拉》(Tapiola)外,他再也没有写交响作品。有证据表明,他曾经尝试写过“第八”交响曲,但后来又被他一把火烧了。所以,“第七”是他最后的交响乐作品,西贝柳斯用它作了最后的宣言。

第13名: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

这是布鲁克纳最后一首写完了的交响乐,代表了他晚期所有的复杂和矛盾。

大器晚成的布鲁克纳在六十岁之前,基本上是个默默无闻的作曲家,直到他的《第七交响曲》上演,他才“一夜成名”。所以,他在写完《第八交响曲》以后,有点不自信,把谱子寄给指挥《第七交响曲》的指挥家利瓦伊(Levi),但后者不客气地拒绝了他,还让他重新修改。所以,这首作品有两个版本,第二稿于1890年修改完,此时布鲁克纳已经六十六岁了。

后来利瓦伊透露,之所以拒绝是因为这首作品太难了,他来不及排练。但布鲁克纳却“因祸得福”,他的修改让作品有了几个大的转变:首乐章中精彩的悲剧性结尾取代了原先那些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强音;用一个有着深刻感染力的旋律置换了第二乐章(谐谑曲)原先相对不那么清晰的三声中部;重新组织第三乐章(慢板)的调性,让这个乐章的表达更加有力量。后来,受到了他学生约瑟夫·沙尔克的影响,他又砍掉了第四乐章中的六个段落。

不过,知名的乐评人汉斯利克在听完慢板乐章后却说:“细节很有趣,但是整体很奇怪,事实上,是令人讨厌。这首作品构造的特别之处,简单地说,就是把瓦格纳的戏剧风格塞进了交响曲中”——不过,相比汉斯利克对布鲁克纳此前作品的评价,这次的言论看起来似乎客气多了。所幸,好评和差评一样多。出席音乐会的雨果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说:“这是伟大的作品”“在智力范围内超过了其他交响乐大作,精彩而崇高。它的成功是彻底超越黑暗的胜利之光……”

有人给布鲁克纳的《第八交响曲》安了另一个名字《天启》(Apocalyptic),这个词源自《圣经》,容易让人联想到世界末日的景象。在第四乐章的开头,恢宏的音响如山崩地裂,铿锵有力的定音鼓和辉煌的铜管乐极富震撼力,对比第三乐章那个柔和富丽的慢板,是先后用来描绘天堂的美好和世界的毁灭吗?虔诚的基督徒布鲁克纳,用他的《第八交响曲》给世人留下了一个谜,谜底只有他自己一个人知道。

第12名:勃拉姆斯《第三交响曲》

在写完《第二交响曲》六年之后,勃拉姆斯于1883年夏天写了这首《第三交响曲》,这也是勃拉姆斯全部四首交响曲中最短的一首。

指挥这首作品首演的是当时最著名的指挥家汉斯·里克特(Hans Richter),他说这首作品是勃拉姆斯的“英雄交响曲”——显然,他的意思是,这首作品可以和贝多芬那首举世闻名的《英雄交响曲》相提并论。汉斯利克还直言不讳地说,勃拉姆斯的“第三”相较于前两首交响曲,是以“几乎完美的艺术性”打动了他。

作品的四个乐章都以“安静”的方式结束。在第三乐章的写作中,勃拉姆斯突破了十九世纪的交响乐传统,他用一个稍快的小快板取代了惯用的快速谐谑曲,适中节制的速度配以具有强烈抒情性的旋律,构成了这一乐章的总特点。终曲是一个热烈抒情的乐章,有着丰富的变换多样的旋律,乐章的终止呼应了整部作品的开头。

现在的听众听了这首作品无疑会觉得它是纯粹的古典音乐,就是那种熟悉的、舒适的、不朽的“古典味”;但是,对那个时代的人来说,这首作品却是新奇的。对乐队而言,演奏是艰难的;对听众而言,理解是困难的——不过,无论勃拉姆斯的音乐如何新颖,他都不是一个激进的作曲家,他坚持古典范式的某种原则,尽管他被误解甚多,被认为是保守的。其实,任何看过勃拉姆斯乐谱的人都能明白,他作品中和声的复杂程度,超过很多古典时代的作曲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的音乐是超越传统,甚至是超越时代的。

第11名:贝多芬《第五交响曲》

这可能是中国听众最熟悉的贝多芬作品了,当然也是当之无愧的音乐史上最出名的作品之一。确实,这首作品是如此令人印象深刻,只要听了第一乐章的前面几秒,就能记住那个鲜明的主题动机,就像看一眼就能记住蒙娜丽莎的微笑一样。

似乎有点难以置信,为什么区区几个音符,如此直白地串连在一起,竟能变得如此激动人心和广为流传。虽然,有不少人认为这不是贝多芬最好的作品,就像认为《哈姆雷特》不是莎士比亚最好的作品一样,但如舒曼所预言:“这部作品将像伟大的自然现象一样,永久地对不同时代人们施加它的力量,只要音乐和世界存在,它将被未来世纪的人聆听。”

不知道1808年首演时,坐在剧场里第一次听到这部作品的听众有什么反应。如果一个人能明白和记住开头四个小节的音,那就能感觉全曲剩下的三十多分钟,都是熟悉的和有内在机理的,我们几乎能在第一乐章的每一个小节里都听到“命运的敲门声”。

《第五交响曲》贝多芬从1804年开始构思,在1807年至1808年之间几乎和《第六交响曲》同时写作,两首作品在同一场音乐会上首演。在这一时期,世界发生了好多事儿——拿破仑一世战争、奥地利的政治动乱;贝多芬自己也发生了好多事儿——耳朵听力下降的痛苦和这个事实对一个音乐家的无情打击,都给贝多芬的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对手稿的研究显示,为了开头的几个小节,贝多芬花费了不少心思。对于乐曲开始处那个著名的“三长一短”的主题动机,有很多不同的处理,许多指挥家严格执行快板节奏,有些则处理得自由而庄重一些,速度上也更慢更稳定,还有些用四个音逐渐变慢的方式演奏。

不管以何种方式演释,有一点可以肯定,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以最庄严的方式前所未有地穿透了人心,它连同人们对贝多芬的想象一起,建构了其自身的伟大,使得这首作品对人们的吸引力从未减弱或消失。

14.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读后感 篇十四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观后感

读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之后我感慨颇多,激动之情难于言表,我终于找到了能够指引我成功的秘籍了。这本书初看是讲怎么做一个出色的推销员的,其实细细读来,也不尽然,因为书里面教给大家怎么看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工作的热情及态度,我觉得这是不光是指导如何做一个出色的推销员的书,这是一本指引人们成功的书。

读了整个羊皮卷后我有了一些感慨,在这里想与大家共赏。第一卷讲的是如何培养良好的习惯,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够坚持把羊皮卷读下去,那就是坚持、重复的去做一件事,直至这件事成为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第二卷讲的如何与他人沟通。通过爱,爱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具体说来就是对待他人要以一颗包容的心,可以容忍他人的过错,就像容忍自己一样,去包容别人。当读到这时,我深深的检讨了下自己,我觉得自己不够宽容,因为总喜欢与人斤斤计较,如果别人犯了错后,总是去训斥别人,读了羊皮卷后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感觉要想成功,必须先要改变自己。从今以后我要包容别人的错误,帮助别人去改正错误。第三卷讲的是坚持不懈,直到成功。其实从小我们就听过很多名人坚持不懈,通过不断努力成功的例子,道理大家都直到,但是想要付诸行动确实非常困难,因为什么人的惰性。人往往只有在感受外部压力的情况下,才能努力的去完成一件事,当处于轻松的状态的时候,很难能够坚持到底,所以读了这里之后我觉得我是要改变的时候了,我要想尽一切办法,通过各种手段强迫自己去坚持不懈的努力。第四卷讲的是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是自然界的奇迹,不要总想着去模仿别人的成功,要开辟自己独一无二的路,要做到只会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境界,看到这我深感惭愧,以前看到别人成功了,总是想着去复制别人的路,做为自己的路,从今以后别人的成功只会是自己借鉴的经验,绝不会成为自己成功的模板,我要走出自己的路,鲁迅先生说过,其实路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要做开辟者,不做追随者。第五卷讲的是要抓住今天,人们往往都喜欢为昨天没有做某件事而后悔,为明天还未发生的事情而浪费心神,确从未认认真真的去抓住现在,我们最应该做的是过好每一天,充实活过的每一天,打好基础,方能无往不利,活在当下是我今后的口号。第六卷讲的是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高兴时想一下我们曾经失落的时候,这样我们就不会得意忘形,悲伤时想一下曾经取得的成绩,这样我就会重新充满斗志,读到这一卷时,我当时拍案而起,一语惊醒梦中人,我不正是缺少这种自我调节的意识吗,所以才会造成自己情绪变化无常吗。读到这我更想迫不及待的读下去了,我会抽出更多的时间去读这本书,这本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而且要把他推荐给我周围的朋友,让大家一起去学习,一起去改变,直至成功。

15.历史上最伟大的母亲 篇十五

读《世界上最伟大的员工精神》有感

为什么劳动力市场上总是存在着这样一种矛盾:一方面是企业的求贤若渴,不惜重金四处网罗人才;另一方面是不少人抱怨社会不公,怀才不遇,总是忙碌着四处找工作。为什么呢?学习完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员工精神》,我茅塞顿开,对照自己和周围的群体,深感此书的哲理性和实际指导性。

天体间有日月星的精气神,才能苍穹煌辉,大地间有水火风的精气神,才能生机盎然;作为主宰地球生灵万物,担负社会进步,历史发展的人,要有精气神,才能使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这种能促进社会进步的精气神,《世界上最伟大的员工精神》就是最完美的表述。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生活充满着热爱,充满着热情,可是否知道这种生活的热爱、生活的热情就能给予我们美好的生活?不,这美好的生活必须源于我们辛勤的劳动,源于我们勤奋的工作。这样的辛勤、这样的勤奋,我们离不开我们人的精气神。何谓精?何谓气?何谓神?我曾问天,曾问地,谁给我以回答?《世界上最伟大的员工精神》,这本书给我以启智。

对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企业狂热的执着,高度的忠诚,这便是致力于社会进步,生活美好的.人的精;和自己的团队团结一心、精诚合作,对自己的上司完全服从、绝对执行,这便是心存一种信仰、一种意志的人的气;对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公司尽职尽责,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压力中爆发积极的动力,这便是具有一种生命力、一种凝聚力、一种向心力的人的神。

作为公司的前沿窗口部室,我们物资采供部全体员工,在公司各级领导的指导和关怀下,在谢焕增部长的带领下,默默的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诠释着人类的精气神,为公司的发展壮大,为公司的安全生产,为公司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将自己的光热放射,将自己的能量释放。

作为部室工作的牵头羊,领头雁,谢焕增同志更是不怕劳苦,满腔热忱,一直以一种执着而发狂的热情,务实和尽职的态度,带领着这支团队为公司的经济效益腾飞而努力、而前进。基建期间,响应公司全面提速生产设备安装建设,他对公司安排下达的任务从无怨言,绝对执行,经常是加班到夜半,第二天,依然是打起饱满的精神,热忱的全身心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设备安装就位了,生产正常了,需求的材料配件渐渐多了。他领导着采供部这支精诚的团队,不断学习、循序渐进,摸索规律、团结一致、分工合作、积极进取,以实践指导学习,以学习强化业务,以业务提高素质。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激发潜力,增强商务谈判技巧。,这,就是最伟大的员工精神的彰显。

学习着《世界上最伟大的员工精神》,想起了我们部室的老大哥,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为左右铭的杨合生老大哥。他是负责公司的煤炭采购业务的。(www.fwsir.Com)已经50多岁的人了,依然凭着那一股子的热忱、一股子的执着、一股子的信念、一股子的意志。务实尽职、忠诚高效的为公司采购回优质的煤炭。在经济动荡的,为了公司的利益,年过五旬的他不顾自己的身体承受力,顾不得生病在床的年迈老父亲,独自驾车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颠簸了将近200余次,为公司采购的煤炭比周边厂矿质优价低,为公司节约资金将近500万元。从他的身上,我感受到了什么叫敬业、什么叫忠诚、什么叫务实、什么叫尽职。从他的身上,我感受到了什么是最优秀的员工精神。这,就是人的精气神。

朋友们,那我们还会烦闷的坐等天上掉馅饼吗?摘天上的星辰,捞水中的月亮,你还会做这样的梦吗?既然,我们选择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就不能回避所有的光芒;既然,我们选择了致力追求美好生活的明天,就不能庸俗自己的人生世界;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份让自己能完美人生的工作,就不能拒绝那袭来的四射明媚。

上一篇:二00八年档案工作总结下一篇:审计职业道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