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人口化率工作总结(2篇)
1.城镇人口化率工作总结 篇一
兵团城镇化率指标计算方法的规定
为进一步规范统一城镇化率指标计算方法,增强城镇化率数据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规定, 按照兵团党委《关于加快推进兵团城镇化的若干意见》(新兵党发〔2012〕13号)和《兵团师(市)和团场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活动办法(试行)》(新兵办发〔2012〕35号)要求,结合实际,现就兵团城镇化率指标计算方法规定如下:
一、兵团城镇化率统计相关指标的界定
(一)兵团总人口。按《兵团人口界定办法》(兵人普发〔2010〕91号)统计。(二)兵直、师直驻地方城镇人口。按《兵团人口界定办法》第三条规定统计。(三)兵团管理城市建成城区人口。按兵团管理的石河子市、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五家渠市、北屯市建成城区的常住人口统计。
(四)团(场)部人口。按以下规定统计: 1.团(场)部规划区域内的常住人口;
2.团(场)部和连队均有住房,农忙住连队、农闲住团(场)部的人口; 3.进入中心团场的团(场)部人口。
(五)独立工矿区人口。按兵团管理的独立工矿区常住人口统计。(六)中心连队人口。按兵团城镇化标准建成中心连队的常住人口统计。
二、国家规定的城镇化率计算方法
根据《国务院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规定的批复》(国函〔2008〕60号),兵团城镇化率计算方法如下:
兵团城镇化率: 兵直、师直驻地方城镇人口与兵团管理城市建成城区人口、3千人及以上团(场)部人口(不包括进入中心团场的团(场)部人口)、独立工矿区人口之和占兵团总人口的比重。师城镇化率: 师直驻地方城镇人口与市建成城区人口、3千人及以上团(场)部人口(不包括进入中心团场的团(场)部人口)、独立工矿区人口之和占师总人口的比重。
市城镇化率: 市建成城区人口与市规划区内3千人及以上团(场)部人口(不包括进入中心团场的团(场)部人口)之和占市规划区总人口的比重。
团(场)城镇化率: 3千人及以上团(场)部人口(不包括进入中心团场的团(场)部人口)占团(场)总人口的比重。
三、兵团内部使用的城镇化率计算方法
根据兵团党委《关于加快推进兵团城镇化的若干意见》(新兵党发〔2012〕13号)精神,兵团城镇化的发展布局为构建兵团城市、垦区中心城镇、一般团场城镇、中心连队居住区为发展接点,与地方城镇职能互补的具有兵团特色的城镇体系,对此,提出兵团内部使用的城镇化率计算方法:
(一)兵团城镇化率: 兵直、师直驻地方城镇人口与兵团管理城市建成城区人口、团(场)部人口、独立工矿区人口、中心连队人口之和占兵团总人口的比重。
(二)师城镇化率: 师直驻地方城镇人口与市建成城区人口、团(场)部人口、独立工矿区人口、中心连队人口之和占师总人口的比重。
(三)市城镇化率: 市建成城区人口与市规划区内团(场)部人口、中心连队人口之和占市规划区总人口的比重。
(四)团(场)城镇化率: 团(场)部人口与中心连队人口之和占团(场)总人口的比重。
四、两种城镇化率计算方法的使用
国家规定方法计算的兵团城镇化率,作为统计公报、领导干部手册、兵团统计年鉴等对外使用;兵团内部使用的城镇化率,仅供兵团内部管理使用。
2.城镇人口化率工作总结 篇二
狠抓落实
全力推动农转城工作扎实开展
——在全镇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
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XXX镇党委副书记 镇长 XXX
(2012年5月7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镇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推进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全省、州、县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部署安排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加快推进XXX镇农业转移人口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
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是省委、省政府着眼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破解“三农”难题的重大战略决策。去年11月2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会议,秦光荣书记、李纪恒省长、孔垂柱副省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对加快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具体的安排部署。今年2月3日,州委、州政府召开了全州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会议,李培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对全州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4月23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县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推
进会议,会后,镇委、镇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由我任组长、覃荣副镇长任副组长,党政办、派出所等相关办室、中心和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办公室直接设在党政办。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直接转发了《XXX县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实施意见》和《XXX县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实施办法(试行)》两个文件。同时,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了《意见》、《办法》及相关部门下发的配套子方案,各项工作在扎实有序开展。
下面,就如何开展好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文件都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省政府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作出了加快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的重大战略决策。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是缩小城乡差距、破解“二元结构”的根本出路,是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本质需要,是推进工业化进程,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是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是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民生的具体体现,是维护长治久安、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优化人力资源配臵,增强发展动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农民进城,不是简单地变更户口登记,此次改革将从户籍上消除城乡居民差别,建立新型户籍管理制度,赋予有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居民身份,加快外来人口本地化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让进城农民真正享受到在社保、医疗、就业、教育、住房等方面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待遇,保障进城务工农民享受各种平等权益,实现同工同权,从而增强农业转移人口群体对城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既避免了城市居民群体的分层、分化、对立,又将城乡居民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增加了社会和谐因素。
(二)加快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农民进城”制度改革,使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后真正成为城镇居民,享受与城镇居民平等的身份和待遇,将给城镇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这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一旦获得了城镇居民身份,其家庭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消费将成倍增加,进而直接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工程、房地产业、零售业等领域的发展。同时,随着“桥头堡”、“新高地”建设的深入推进,一些大中型企业的入驻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将为城镇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城镇经济的发展。城镇人口的大量增加,必然扩大市场规模,增加城镇消费,拉动内需增长。这种拉动力,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有利于优化经济增长结构,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需求增长型发展模式,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加快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前全镇仍有大量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山
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加之全镇的农村地区发展生产的自然条件较差,难以实现农民的增收致富。同时,引导农民到城镇规划区集中居住,退出的宅基地、承包地,在优先保障农村发展建设用地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流转等方式,既有利于增加转户农民土地权益收入,还有利于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缓解当前城镇用地紧张的矛盾,盘活城乡土地资源。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既可减少农村人口,提高农民人均资源占有率,又可促进城市资源要素向农村延伸,改善城乡资源配臵,扩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影响作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从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
按照省委省府、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和安排,结合我我镇的实际,我镇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总体要求,以促进进城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落户为突破口,以稳定和维护农业转移人口原有权益为着力点,以确保农村转户进城居民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权益和待遇为推手,以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为目的,着力完善各项制度和改革配套措施,逐步缩小附着在户籍上的政策差异,形成科学的人口管理机制,畅通城乡要素流转渠道,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形成城乡区域人口的合理布局,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
目标任务是:按照“两步走”推进。第一步是2012年至2015年,优先解决具备条件的重点群众的落户问题,力争每年实现100人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第二步是2016年至2020年,转户进入常态化,力争实现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逐步使新生代农民工全部转变为城镇居民,有条件的农民工大部分转变为城镇居民,农村籍大中专毕业生能够基本在城镇稳定下来并获得发展,地已用未转非人员的城镇居民身份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到2020年全镇城镇总户籍人口达800多人。
围绕上述思路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把握政策要求,引导农民进城来。促进农民进城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要全面把握省、州、县党委、政府的政策要求,引导有条件、有意愿、有能力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镇就业、居住和生活,逐步转变为城镇居民。一是城镇户籍放宽。这次改革按照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放宽县政府所在地、全面放开乡(镇)落户条件,实行迁移落户条件、投靠落户范围、户籍管理办法、外省籍农村人口落户条件“四个放宽”的政策,让进入城镇的农业转移人口“有户口”,并通过相应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保障农业转移人口享受各种平等权益,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二是城乡待遇同享。简要地说就是“两床被子、十件衣服”,即“兼有两个身份、享有五项保留、提供五项保障”。“兼有两个身份”,就是在一段时间内给予进城落户农民“城乡兼有”的特殊身份待遇,盖上“城乡两床被子”,让农民既能享受农民惠民政策,又能平等共享城市的
公共服务。“享有五项保留”,就是继续保留转户进城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及农房的使用权、林地承包权和林木所有权、原户籍地计划生育政策、参与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分红权等五项权益。“提供五项保障”,就是确保农村转户进城居民充分享受城镇住房、养老、医疗、就业、教育五大保障体系,实现保障一步到位和城乡制度之间的有效衔接,保证农民转户平稳过渡。三是转变自愿有偿。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直接涉及广大进城农民切身利益,必须坚持自愿有偿转变的核心理念,把转户居民利益摆在第一位,坚持转户自主、退地自愿、退地有偿,将选择权交给农民,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充分保障农村转户进城居民的利益,防止农民流离失所,防止出现城市贫民窟现象。同时,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要加强调查研究,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撂荒复垦的管理,特别是要围绕惠农政策有效落实、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开展专题调研,确保国家扶持农业生产发展的政策落到实处,发挥效用。四是分类协调推进。牢牢把握居民布局、重点群体、转户进度等关键环节,采取分区域、分群体、分类型、分阶段的“四分办法”,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我镇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户口。同时,要简化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办事程序,做到简便易行,提高效率,不要人为地设臵障碍,原则上要实行“一战式”办公,尽量让农民少跑路、少耗时、少折腾,一次性就办完各种手续。
(二)发挥政策效应,确保农民留下来。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县委、政府
制定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解决进城农民劳有所得、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贫有所助等相关问题,并且要在一些政策措施方面大胆突破,确保这项改革的惠民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落实,真正使进城农民愿意进来、留得下来。
一是解决好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农民进城后要留得住、能发展,关键要解决好就业问题,保证农民工充分就业、稳定就业、提高待遇,增强进城农民落户城镇的信心。要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将进城农民工纳入城镇就业服务和政策扶持范围,给予免费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全方位开发就业岗位,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帮扶,给予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障补贴扶持,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录用转户居民,建立健全就业失业登记制度,着力推进农民工稳定就业。要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职业培训长效机制,结合进城农村居民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技能培训,提升进城农民劳动技能,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充分就业、稳定就业。加大创业支持力度,鼓励符合进城条件的进城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外出回乡人员等重点群体自主创业,降低准入门槛,扩大“贷免扶补”政策的扶持,加强创业培训、引导和扶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增加新的劳动就业岗位。
二是解决好住房问题。住房是农民进城落户生活的基本条件,只有安居才能生根、才能乐业。通过政府投入、引导社会投资等多渠道的投入方式,将农业转移人口住房纳入城镇保障性住房体系中解决,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认真
落实好廉租房和公租房先租后售、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购房税费减免等针对进城农民的优惠政策。鼓励城镇用人单位利用空臵房、空闲地,改造、建设主要用于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居住问题的保障性住房,享受国家和省规定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的有关税费减免政策。同时,要完善对农民工购房、建房的金融信贷服务,使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同等享有房贷的金融服务,加快农民工居住条件改善进城。
三是解决好子女教育问题。子女接受更加优质的教育,是促进农村人口到城镇发展的重要吸引力,也是进城落户农民最为关心的利益诉求。要建立完善教育保障机制,加快配臵城镇公办优质教育资源,根据城镇人口增长和学生数量的需要,今年内启动XXX镇幼儿园建设。进入城镇的农业转移人口义务教育阶段子女,要与当地学生享受同等的“两免一补”有关政策,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管理与当地城镇居民子女一视同仁。对具有初中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历的农业转移人口子女,不受户籍限制,均可参加全州、县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入学报名和录取,与其他在校学生享受同等的助学金、奖学金和减免学费政策。
四是解决好医疗和养老保险问题。医疗和养老保险是直接关系进城落户农民的切身利益问题,也是农民进城后最担心的实际困难。农村转户进城居民,有用人单位并签订稳定劳动合同的,随用人单位参加就业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没有单位的灵活就业人员,可在合法稳定住所居住地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
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转户农民的医疗和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手续。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农业转移人口,应按照规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没有用人单位的灵活就业农业转移人口,户籍在农村的,在户籍地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转户进城的,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户前已经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转移接续手续。加快制定不同制度之间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使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后,能实现养老保险的顺畅转续和有效连接。
五是解决好社会救助问题。农村转户进城居民因失业、疾病等原因出现生活困难,符合有关规定的,按照规定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给予救助。同时,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帮助农村转户进城居民按照规定解决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和医疗困难。
(三)创造良好环境,促进农民变市民。加快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必须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要按照循序渐进、土地节约、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提高城镇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城镇接纳农业转移人口的能力。一是加快城镇体系建设步伐。要加快城镇建设力度,加大道路、供水、排污、电力、通讯以及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增强集镇综合服务功能,提高吸纳能力。要结合人多耕地少的实际,树立集约用地的理念。要认真结合省委、省政府关于“城镇上山”、“园区上山”的总体要求,强化规划管理,引导农民转变生活方式和建房方式,按照统一规划、集约用地的原则推进城镇建设。二是做大做强支撑产业。鼓励农村居民进城落户、推进城镇化进城,核心就是要把产业做起来,特别是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只有把产业做大做强,才能吸纳更多的农村居民进城就业。要积极发展城镇建设相关产业,通过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带动相关建筑业、建材业、运输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加快工业招商引资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通过兴办加工企业开辟二产就业岗位。加快市场和服务业的开发建设,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所需配套服务设施,加快发展餐饮商贸、运输物流、教育卫生、文化娱乐、信息中介等服务业,增加三产就业岗位。三是加大投入支持力度。解决进城资金的投入问题,消除农民进城的障碍,除了农民自身投入和政府投入之外,要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渠道。我们要开动脑筋,大胆创新,千方百计筹措和落实资金。统筹城乡搞得好的地方如重庆、成都,他们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在灵活运用土地政策、盘活土地资源上创新,通过农村闲臵宅基地复垦治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手段,既有效解决城镇发展用地问题,又使农民获得可观收益,促进了农民进城。在这方面我们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可以先选择城郊村或有条件的村进行试点,积极进行探索实践。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加快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取得实效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要解放思想,强化措施,形成合力,为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提供优质服务。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村委会、各办室、中心(站所)要把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要成立领导机构,有关人员为成员的城乡统筹改革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今年我镇要转移100人符合条件的农民进城。为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镇人民政府把这项工作纳入目标考核范围,要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做到有目标、有任务、有措施、有考核(会后,镇人民政府以文件的形式将任务分配到各村委会)。同时,各村委会、各办室、中心(所)要围绕这一目标,对有条件的农村居民、已在城镇的农村居民的数量,城镇的接纳能力,接纳后配套设施需要建设的情况等,都要认真调查研究,尽快摸清底子,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根据城镇承载能力和农民意愿,科学编制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规划和区域布局,引导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形成合理的城镇人口区域布局。
(二)加强宣传,积极引导。我镇已经转发了县的《实施意见》和《实施办法》,待各部门的工作子方案下发后,镇人民政府已要立即转发,办公室已将县人民政府编制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宣传单发放到各位参会人员的手中,大家要大力宣传,让农民家喻户晓,提高农民进城的积极性。办公室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的宣传力度,重点宣传这项工作的重大意
义、政策措施和具体实施步骤,提高群众对这项政策的认知度。镇人民政府将要组织政策宣讲小分队进村入户,采用现场解读政策、实际算账对比等方式对广大群众进行思想引导;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四群教育”和落实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深入农村、深入农户、面对农民开展宣传,营造促进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借此机会,我再讲两个问题:
第一是森林防火问题。当前,我镇有近两个月没有下雨,由于久旱少雨,天干物燥,森林火险等级持续攀升。据了解,XXX县将持续出现晴朗天气,目前森林防火已进入最关键的时期。下面,我就当前森林防火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是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组织领导。我镇的领导小组已成立,目标责任书已签了,我们的分管领导要认真督促,各村委会、办公室、中心站所的负责人为森林防火第一责任人,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要高度统一思想认识,各负责人亲自出动,具体工作要责任到人,紧急行动起来,把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中来抓,确保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
二是落实森林防火的各项措施。第一是要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各工作队要深入村寨认真宣传,对田湾村委会要进行反复宣传。有条件时开展森林防火知识讲座,教育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移风易俗,禁止和杜绝烧荒山、烧香点蜡烧纸燃放鞭炮祭祖、烧田埂地坎等野外用火习惯,消除火灾隐患。第二是要坚决管死野外用火行为。各村委会、村小组要组建义务扑火队,深入山区、林区,严格巡查野外用火,做
到见烟就罚,见火就查,违章就罚、犯罪就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要制定防火预案。第三是要加强痴呆傻人员的监管。以村为单位,对痴呆傻人员小孩和行动不变老年人进行普查登记,分别落实监护人,签订保证书,实行一对一严格监管,被监管人员引发森林火灾,要追究监管人员的责任。第四是要加大对森林防火工作的督查力度。办公室要森林防火工作进行督办,对森林防火工作措施的落实情况,特别是野外用火管理情况进行督查,发现问题予以曝光,并追究责任。
三是科学组织森林火灾的扑救工作。我镇的义务扑火队伍和村委会义务扑火队伍,要处于临战状态,一旦发生森林火灾,要迅速出击,积极组织扑救,因救火之需,森林护火指挥部有权优先使用交通、通讯工具和扑火物资,立足于打早、打小、打了,把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我们的群众要无条件地服从当地政府和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的指挥和调遣,不服从指挥者,可以强制执行。要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严禁动用残疾、孕妇和学生等人员扑救山火,确保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第二个抗旱救灾问题。XXX是以农业为主,由于地形复杂,水资源丰富,但可利用的水资源不多。目前,XXX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面积达8724亩,其中,XXX村委会2710亩,半坡村委会1880亩 金竹棚村委会1030亩,田湾村委会3104亩。豆类小米辣620亩。目前又缺水又无水源的村小组有戈索一、二组,大梁子,多依树,半坡,龙娃,芭蕉棚,布腊,地房,中哈拉、田湾半坡,大坪子,石仁脚,岩龙,达凤一、二组,下酸汤,涉及700多户3100多人饮水问题。当前,正值玉米生长万盛时期,育秧的关键时期,部分水田浇灌面临着水源不足或有水无渠等较多困难和问题,这是我们抗旱工作的最大制约因素。因此,加快各类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是做好抗旱工作的当务之急。我们的麻比大沟将开始维修,石碓窝大沟已基本建设完工,小水窑项目建设在申报中。这两条沟修建完工,将解决了麻比、戈索一、二组,大梁子等部分饮水问题的群众和水田浇灌。我们解决全镇人畜饮水和浇灌问题任务很坚决。因此,我们的工作队,要深入村寨,查找水源,要把查找水源摆上抗旱工作的重中之重和当务之急,作为主攻方向,切实加大组织、引导、扶持力度,尽量增加抗旱水源,尽力扩大浇灌面积,为夺取抗旱工作全面胜利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城镇人口化率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我国城镇贫困人口问题研究06-26
最新城镇安监局工作汇报07-04
小城镇建设学科总结10-06
工业园区城镇化总结06-28
人口计生工作09-03
城镇管理监察大队工作总结及规划06-28
特色城镇化建设工作典型材料09-14
人口计生统计工作08-20
人口计生创新工作汇报10-09
流动人口工作记录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