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讨会心得体会

2024-09-28

教育研讨会心得体会(精选14篇)

1.教育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一

4月8日,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们一行伴着烟花下扬州。一切都如同想像中的美丽,桃红柳绿,醉人的春色,更让我们着迷的是本届研讨会(即第五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暨亲近母语教育研讨会)。

总的感觉就是八个字: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这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募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次的邂逅让我倍感亲切: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之乐乐无穷……我们感受到了母语是温暖的。“儿童的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在这次研讨会中,我们认识的课题的主持人徐冬梅老师,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老师,小语教坛名师窦桂梅,当然还有“看云”、周益民老师等等。聆听着专家、学者们异彩纷呈的讲座和课例,内心涨涌起了无限的遐想:我也要读书,我也要做一个学生趣味无穷学习的引路人,让我们也来做一名“点灯人”。

归来时,我们的包里已多了许多精美的绘本、儿童文学书籍,当然,我们脑中同样涨满了美丽的梦想。

2.教育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二

本次活动由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小学校长培训中心、汉语言办公室以及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共同举办,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 国务院参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烈, 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念鲁,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褚宏启等众多国内教育界知名专家出席了本次研讨会。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李烈在开幕致辞中这样说道“这是一次教育界朋友相聚的盛会, 更是一次教育思想碰撞的盛会。”

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与地区的教育专家罗杰·哈里斯、彭建华、加藤幸次、林孟平、黄玉贞等分别围绕“小学教育的育人目标及其路径、方式, 课程结构与特色, 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教育评价的趋势与变革, 学校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校长的角色与任务”等话题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获得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在开幕式中,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他指出:“小学阶段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远大的理想在这里孕育, 高尚的情操在这里萌生, 良好的习惯在这里养成, 生命的辉煌在这里奠基。小学给成长中的孩子带来了第一所学校, 带来了第一任教师, 带来了全新的学校生活。在整个基础教育事业中, 小学的职责特别神圣、工作格外重要。从一定意义来说, 小学教育为每一个孩子的一生的幸福奠基!为世界和人类的和平繁荣奠基!”随后, 针对小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刘利民副部长提出了四点要求:面向未来, 小学教育要着眼于世界发展全局、国家发展大局、教育发展大势;面向未来, 小学教育要着眼于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面向未来, 小学教育要着眼于学校有质量的可持续发展;面向未来, 小学教育要着眼于学校的科学管理。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也在讲话中对本次会议的召开提出了几点希望:一、要坚持专业性和开放性。希望“小学国际教育研讨会”能引进国内外教育名家与大家, 着力营造学术氛围, 着力提升专业品质, 着力介绍和传播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成功经验。二、要坚持前沿性和创新性。希望“小学国际教育研讨会”能瞄准教育发展前沿问题, 把握教育发展脉搏, 增强教育创新能力, 为基础教育的科学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三、要坚持实践性和服务性。希望“小学国际教育研讨会”能面向基层、贴近实践, 真正走进学校, 融入校长和教师之中, 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提高实效, 不断扩大影响、提高凝聚力, 努力成为中国小学教育的品牌。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烈也在讲话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小学阶段的教育更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从国民教育体系来看, 没有小学教育的发展, 就不可能有其他阶段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是国民教育体系大厦的底座。从个体成长来看, 小学教育更是为其一生成长奠基的关键, 即我们常说的‘小学阶段的教育, 是走在人生起始路上的教育’。因为, 小学阶段是个体一生发展所必需的核心素养培养的起始阶段, 具有不可忽视的基础性。”

在小学阶段教育中, 有两个重要角色, 那就是校长和教师, 学校教育服务的对象是学生, 校长和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是学校能否发挥其效能的根本。来自美国的罗杰·哈里斯在学术报告中指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后人把路拓展的更宽广, 创造机会让我们的孩子蓬勃发展是成人的责任。”

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林孟平教授把校长划为教育工作的关键人物, 她说:“学校教育是一个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 而校长身为领导, 身为统帅, 其个人素质与修养十分的重要。他们生命的深度广度、教育的识见、信念、热诚和委身, 甚至是一言一行, 都会对全校教师与学生有深远的影响。”在新形势的要求下, 校长必须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 把自身的思想同学校理念融合在一起,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发展、促进教育的发展。

对此, 来自美国的教育学者严文蕃先生在论坛发言中提出了中小学校长最重要的三种角色:“一是要努力做促进全体学生成功的学校教育领导者;二是要努力做促进所有教师专业发展、人生幸福的引领者;三是要努力做促进学校各项工作不断完善的谨慎探索者。”美国的一位教育学者在著作中很明确的把校长角色定义为学习者、领导者、指导者、督导者、政治家和倡导者。

校长作为一所学校办学理念、教育体系的把关者和灵魂人物, 其领导能力起着关键性、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在讲话中也特别指出了校长的作用:“办好每一所小学是培养好每一个学生的关键, 因此, 校长的作用毋庸置疑。校长本人对教育规律、教育使命以及教育未来的思考, 都成为日臻锤炼的基本课题。谁能以明天的视角培养今天的孩子, 就意味着交给了孩子一把适应未来的金钥匙。”

在国外, 校长也有它的作用, 来自日本前东京都大田区立小池小学的中泽米子女士在论坛发言中也说到了日本校长的作用:“第一, 为了实施更好的教育, 创编课程、实施课程。第二, 负责教师的培养、知道和管理。第三, 加强地区、家庭之间的联系。”同时, 她也指出:“这三个作用没有轻重之分、同样重要, 有必要创造性地、细心地推进。其目标方向是为了对应变化迅速的21世纪, 培养每一个孩子坚强的生存能力。”所以说, 校长明确学校管理的策略, 发挥强有力的龙头作用, 对提高教育质量有很重要的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褚宏启把中国校长的专业发展分为三个方面:挑战、机遇与策略。那么, 如何面对这三方面的问题, 提高校长的执行能力, 来自天津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的张家琪老师也提出了三方面的看法:“第一, 校长自身素质——校长执行力提高的关键;第二, 学校管理机制——校长执行力提高的保证;第三, 学校整体文化——校长执行力提高的核心。”在学校管理工作中, 校长应努力做到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组织得当、执行有力, 以推动学校的跨越发展。

如果说校长是一所学校的领导者, 那么教师就是校长领导下的执行者, 教师的任务是为实现学生的培养目标服务的, 就是要为学生自主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就是要唤醒与激活学生们生长、成长、发展的内动力, 就是要创设一种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营造一个充满赏识、赞扬和激励的氛围, 使学生在感到安全、得到尊重和富于挑战情境中, 张扬个性, 释放潜能, 实现学生的全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的角色是为完成任务实现目标而扮演的, 沈阳市和平区南京三校的王铁老师在结合了具体教育的教育实践过程的同步、多种载体推进自主教育, 在促进学生自主持续发展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后, 提出了教师以下的八个角色:“一、教师是自主情境的创设者;二、教师是自主意识的唤醒者;三、教师是自主灵性的培养者;四、教师是自主信心的鼓励者;五、教师是自主责任的提示者;六、教师是自主愉悦的铺垫者;七、教师是自主秩序的调控者;八、教师是自主潜能的开发者。”

总的来说, 教师的角色是多种多样的, 其任务也是非常明确的, 那如何让教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更好的激发教师成长的动力, 来自安徽省五河第二实验小学的王羽老师在发言中说到了四个方面:“一、贴心的人文唤醒——让每个感觉到自己很重要;二、实施良师成长工程——让每个人感觉培训是一种福利;三、开展有效教育教学研究——让每个人心中始终有问题;四、进行新教育项目实验——让每个人心中始终有榜样。”

教师是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直接领导者, 学生在学习阶段所学到的知识绝大部分来自老师, 所以说, 教师专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山西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第三附属小学的聂三敏老师在发言中就从三个层面谈了三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教师自我层面:学习、实践、研究三位一体, 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教师群体层面: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位一体, 是教师发展的关键因素;学校保障层面:管理保障、课题带动、文化浸润三位一体, 是教师发展的环境因素。”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 教育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北京市延庆县十一学校的程玉玲老师在发言中通过专任教师的基本情况和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这两方面的内容对教师队伍的现状做了一个分析, 并结合教师的年龄层次、教学能力以及发展需求, 把教师专业的发展分成四个时期:适应期、胜任期、骨干期和卓越期, 以实施分层管理策略,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师梯队。

教师原动力的重要来源之一, 是在于校长和教师之间的心灵沟通——心心相印。有了这种心连心, 就能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就能消除校长和教职工之间的误会;就能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就能上下拧成一股绳, 使教师的原动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广东省广州市华阳小学的王建辉老师对校长和教师关系的比喻很有意思, 他说:“校长要做教师专业成长的‘助产士’, 就如同胎儿生产一样, 只有母体内有胎儿, 才会有‘生产’的可能, 只有母体自身的努力才能把胎儿顺利产出。而校长在其中的角色应该是一名‘助产士’, 引领、指导和协助教师的‘生产’。”对于如何做好教师专业成长的“助产士”, 王建辉老师结合了自身学校的教师专业成长实践进行了论述, “一、摸清‘胎儿’情况——了解教师专业成长需求;二、引导‘生产’——对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给予个性化的支持;三、建立‘助产’机制——为教师专业成长建立外部支持系统。”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 校长只有对自己的角色准确的定位, 认真履行角色的职责, 相信教师, 尊重教师, 把教师专业成长的主动权还给教师, 才能引导教师依靠自身内在的力量去完成自己的专业成长。

教育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变革的过程, 对学校来说, 开发适合自己学校的课程结构、教学方式与学校管理等一些内容, 是至关重要的, 是一所学校好的发展的根本, 台湾的黄玉贞女士, 就以台湾某小学为例在报告中说到了教学创新的四大目标, 希望孩子们在学校可以真正学到:“1、学会如何学2、学会认知3、学会做事4、学会与人相处。”

3.教育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三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召开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

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主办,贵州省教育厅承办的“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于9月5日、6日在贵阳市召开。

此次会议的中心内容是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征求意见稿)进行研讨,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区汇报工作。

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副会长林崇德教授出席了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出席研讨会的专家还有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刘华山教授,长春市教育委员会周国韬教授,东北师范大学袁桂林教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心理研究室主任俞国良教授。

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陕西、辽宁、贵州、长春、石家庄、西安、成都的20余名教育行政及教育科研人员出席了会议,各单位就自己一年来的实验工作进行了汇报交流。石家庄市教委德育处重点介绍了区域性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陕西省教育厅、西安市教委介绍了通过心育课全面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北京市教委德育处介绍了在“常态”环境下开展心育研究的特色;天津市教委德育处、天津河西区教委介绍了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融入心育目标的做法;成都市教科所、成都12中介绍了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育行政和教育科研部门联手的成功经验及在开课过程中采取长短课结合的尝试;上海市教委德育处介绍了有领导、有组织、有规划、有大纲、有守则、有评估指标的较为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经验;辽宁省教育厅介绍了该地区的师资培训情况;东北师大着重介绍了农村地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与会人员还重点围绕《指导纲要》展开了充分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会议充分肯定了各地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并对各实验区提出了期望,希望各实验区充分展示自己的特色,争取2002年拿出实验的阶段性成果,同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做了部署。

——本刊记者希永报道

上 海

2001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动态

随着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优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上海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在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努力下,得到了较大速度的发展,形成了以班级为单位,以关注全体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为主题,以他助、互助、自助为机制的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许多学校还在抓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同时,重视教师道德修养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我们将积极开展研究、培训和实践探索,使上海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市教委的领导下,更上一层楼。具体如下:

1.继续培训师资,除了与区县合作,培训学校心理辅导人员外,还对学校教师进行“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设计”和“心理辅导科研方法”等普及性培训。下半年还将对市青年骨干心理辅导人员举办“干部心理辅导高级研修班”。

2.以课题为龙头,进行市心理辅导协会课题申报和课题成果申报。

3.继续“心理健康自助手册”的试点工作,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案设计、自制教具、多媒体课件的征集活动。

4.加强市心理辅导协会实验建设工作。目前实验校已增至85所,今年将通过自评、互评、交流、表彰等形式,发挥实验校的示范辐射作用,进一步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5.积极参与对“上海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规划”的总结和修订工作,并对今后的规划提出积极建议。

——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供稿

福 建探索中学习,体验中领悟

——厦门市举办中学生心理教育夏令营

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心理教育活动是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厦门市一些中小学进行了这方面的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更好地探索和推广中学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径、方式和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由厦门市教委主办,厦门市教科所、厦门电视台、厦门晚报社协办,厦门双十中学承办的“2001年厦门市中学生成功探索夏令营”于2001年7月25日在厦门双十中学开营。来自全市各中学的56名中学生在各式各样的心理教育活动中度过了快乐的三天。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探索中悟出了成功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大家的团结协作。

本次夏令营的活动共分为三个部分:1.相识活动,包括讲故事做游戏、教唱团体康乐歌和手语歌、学跳民族舞、设计交流“特别名片”等活动。2.主题活动,包括坐地起立、高空后仰、巧结绳子、太空宇航、二十四点游戏、自我标价、齐眉棍、解手结、钻呼啦圈以及“成功的捷径”专家讲座、“成功探索”座谈等活动。3.道别活动,包括交流心得、送心意卡、开心一刻等。这些充满探索性、参与性、合作性、趣味性的活动,营员们做起来十分投入,他们在探索中学习,在体验中领悟。有些活动看似十分简单,却蕴函着深刻的道理,对于无法预知的情况,老师会采用鼓励探索的方式:“我相信你有能力去做”,而不是传统教育所采用的:“我来教你怎么做”。这里没有说教,有的是营员们的欢声笑语、探索成功的喜悦。营员们虽然被分为五组,但他们必须学会在一起更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个人和团体是一体的,他们必须共同突破层层障碍,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本次夏令营给厦门市心理教育工作者带来的启示有:(1)专门的心理教育活动可与传统的德育活动相结合,二者在方法上可以相互借鉴;(2)心理教育要以发展性目标为主,防治性目标为辅,尤其应重视人的潜能开发;(3)心理教育要以团体心理辅导为主,个别心理辅导为辅,特别要注重教育思想、观念、方法的现代化。

——福建省厦门市教科所高思刚供稿

浙 江为了我们学生的心理更健康

——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状况

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相对来说起步较早,发展较快,影响较大,近两年来,我省在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着重做了以下方面工作: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经过在全省多次会议上征求意见和认真讨论,浙江省教育厅于2001年2月7日颁发了《关于认真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浙教基[2001]34号)文件。文件提出了要分三个阶段并在2005年底之前,全省各中小学均建立学生心理辅导室、开设心理教育活动课、配备至少一名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

近几年来,我省十分重视以科研课题研究带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在1999、2000年度浙江省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奖中,先后涌现出十多项直接与心理和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科研成果。2000年底我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在制定2001年度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申报方法时,将心理健康教育类课题作为一个系列,并组织专家进行单独的评审立项。

2000年暑期,由省教育厅统一部署,全省教师都进行了一轮师德培训,其中理解学生心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是师德培训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我省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自学考试,报名状况非常踊跃。

我省各级各类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普遍重视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少数有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矫正性的心理辅导,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途径。目前,我省杭州、宁波、台州、嘉兴、金华等市,以及杭州的富阳市、舟山的普陀区等都已形成了具有地方特点的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2001年5月,由省教科院牵头召开了《浙江省区域性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全省有近300名各级教育部门领导和教育科研单位负责人、学校的领导和骨干教师参加了研讨会。

2001年8月底,浙江省教育厅又成立了以厅领导直接负责的、各有关部门领导共同参加的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具体负责宏观指导和落实完成各项任务。

——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供稿

江 苏赣榆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

赣榆县教育局承担了江苏省哲学社科“九五”规划项目“中小学德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的研究”现已结题。该课题由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班华教授主持,全县由18所学校承担了该课题研究,共设了14个子课题,通过准备、研究、推进、总结四个阶段进行,历时5年。各研究学校分别加强了该课题成员的理论培训,对学生进行了心理测试,建立了心理咨询室,积累了部分心理个案,为推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力地配合了学校心理健康课的开设,对于促进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该课题研究成果《德育与心育相结合初探》和《德育与心育相结合再探》两书分别在年会和结题会上做了交流。

4.教育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四

xx镇xx小学 xxx 2011年11月4——6日,我有幸在贵州师范大学参加了贵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组织的“全国教育名师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学习培训。两天的培训,我的收获很大,感触颇深。讲座的三位优秀班主任都是全国教育名师。她们的演讲来自她们平日工作中的第一手材料,没有半点虚假,很有学习和借鉴意义。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清楚的认识到,新时期班主任工作应具备一定的技巧和素质。班主任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对自身素质要求很高的工作,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一句话: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学生。

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唤醒,班级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班主任在实践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怎样创建和谐、有序的精神家园?教育是伟大的事业,人的命运决定于教育,而班级教育引导学生,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精神情感水平从一个层次引到另一个层次,从而得到全面发展。下面结合我们自身的实际,简单的说一说我参加了这次培训后的一点感受。

一、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班主任的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进行修养与锻炼形成的。在一些案例的学习中,我都能感觉那些案例的真实性,因为在我的工作中就有着很多和案例中相同的状况,比如留守儿童、问题学生、班规的制定、比赛失败、选班委会、与家长沟通联系等等,只是自己都没能那么科学地去处理,因而也就没有收到自己当时预想的效果。而这次学习却能给我把这些课补上,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再遇到类似事情时也会用案例学习中学到的相关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同时也使自己意识到班主任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一)提高自身素质重要方法就应该是努力学习。常常听到同行们在说这样一句话:“没见过这样的学生”。其实这话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现在的学生的确与原来的学生不一样,想让学生再回到以前的状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现在的学生视野开阔、思路敏捷,遇到问题总是穷追不舍,教师只用简单的说教去规范学生,学生是不买帐的,更何况现在提倡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因此班主任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努力学习,树立自身形象,赢得当代学生的信任和尊敬。要学习教育改革的新理念,用 最新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要学习专业知识和其他各门学科知识,班主任不仅要具有精深的所教知识,而且还就具备广博的其他各门学科的知识上,具有广泛的文化素养和兴趣爱好;要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他人的经验不管是正面还是反面,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虚心学习,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

(二)提高自身素质要善于提炼总结。有人说:“班主任是教育艺术家,而不是工匠。”在学习名师们的案例时,我才意识到要经常对自己工作实际中的来自学生的各种案例进行深思,不可以草草而过,要对比较突出带有共性的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深思,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并养成提炼总结的习惯,以便更好的完成自己的班主任工作。

二、始终要有责任心。

责任心是人精神成长的内驱力。你今天做事的态度决定了你明天过什么样的生活。爱是教育的前提,由爱升华为责任地对孩子的一生负责,这才是教育的真谛。每一位班主任应该做到:

(1)了解学生——做爱心型班主任。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班主任必须知道学生的眼里世界是什么样的?

(2)理解学生——做民主型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隐私权,人格。要宽容学生,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

(3)研究学生——做科研型班主任。班主任应根据不断变化的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不断突破别人和自己的经验。在教育科研中,不断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

(4)品位学生——做艺术型班主任。班主任要讲究:形象艺术,语言艺术,教育艺术。

三、讲究工作艺术

在改期开放的新时期,班主任不但要用常规的教育方法处理好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遇到和各种矛盾和各种复杂的关系,还要针对现代学生的特点和遇到的新问题,采用讲究的艺术性教育方法才能更好的达到育人效果。

(一)要学会巧妙的使用表扬和批评,或者说赏识教育。我们都知道现代教育提倡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但并不是说不批评,而是说要会批评,才能使学生更快地成长进步。班主任在使用批评时,要多一点含蓄,比直截了当效果会更好。有人说“当孩子意识到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你所有的教育是徒劳的。” 教育学生既需要雨露的滋润,也需要暴雨的洗礼;既需要浇水施肥,也需要剪枝打杈,既要科学地表扬,也要艺术地 2 批评。而对照我们自己平时的工作,表扬真的是太吝啬,我们要养成表扬学生的习惯,多用大拇指,不用小指,注意选准表扬对象、找准表扬内容、选择恰当的表扬方法。在批评中要把握批评的基本原则:教师批评学生不是为了出气,而是为了解决问题;学生最怕的不是批评,而是不公正的批评; 批评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认错,而是让学生改错;教育目的不是把学生制服,而是让学生成长。批评中也要选择适合的批评方法,还要选择批评的时机和场合,努力让表扬与批评的艺术性更讲究。

(二)严慈相济,爱是法宝。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作为班主任既要在思想、学习、行为上规范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爱心和真情的关心,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严与慈结合起来。在学习过程中,名师们成功的经验中无不渗透着为师的爱,真可谓是严字当头,爱在其中,使我不禁想到我们在过去的工作中更多的是严而缺少的是爱,这也就难怪我们的学生为什么表面上对教师是恭敬的,而实际却没能达到自己所做工作的预想效果的原因所在,因此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尝试去做到严之有理,爱之有情;严而有方,爱而有法。

我们要将这次班主任培训学到的经验、方法运用于班主任的工作实践中去,为了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扎实而有效地做好班级工作,对自己的班主任管理要不断地反省,不断地总结,不断地进行创新。力争做一个学生喜欢,家长满意,教育上称职的优秀班主任。

5.教育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五

———————————————————————————————————————————————————

参加昌吉州2011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心得体会

2011年11月24日,我跟随孙主任和三小的老师们,参加了在昌吉州举办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参加这次研讨会的主要是各县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和班主任,此次研讨会为期两天,安排了丰富的内容。参加此次研讨会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能够参加此次研讨会,得感谢孙主任和三小给我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让我在这样的活动中了解更多,学习更多。

24日早上我们聆听了由乌鲁木齐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乌鲁木齐市心理健康教研员徐春霞主讲的讲座。徐主任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讲解。徐主任首先给我们讲述了一些国外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了这些国家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开展的方法和经验。听完这些,我想,美国、墨西哥、日本这些国家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及其经验能给我们带来很好的启示和方法上的帮助,他们的先进思想对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大的指导,但是,我们还应该想一想,中国受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完全不同于西方国家,中国目前的中小学生心理特点也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同龄学生。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模式上,我们应该以我们学生的特点、地区特征及我们国家的文化背景为依据,找出一套适合于我们教学及学生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参考西方的先进经验及其方法,发展自己的特色。接下来徐主任分析了我国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徐主任从学校课程开发和师资的建设浅谈了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徐主任从学生活动、校园心理剧、心里宣传月、教师活动、家长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技术几方面阐述了我们应给更加具体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位心理健康老师,我从学到了很多,甘肃天水师院——新疆木垒支教资料

———————————————————————————————————————————————————

让我了解到应该更好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哪几个方面着手去抓。徐主任的分析给了我很多的方法,也让我更加认清了中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转现状,我更加明白了我以后应该怎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何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24日下午,我们观摩了四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分别是周实验小学孙艳慧老师的“做良好的倾听者”,奇台一中李波老师的“活出精彩的自己——珍爱生命

乐享生命”,州四中的心理剧“阳光照耀心灵”,昌吉市七中李静老老师的主题班会。其实在这次研讨会上对我影响最为深刻的时这四节观摩课,从这四节课中我发现我的教学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有很多的缺点。这四节课,我学到了很多方法,结合自己的教学我明白应给怎样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如何利用更好的方法,如何把自己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教学中去,这都是我以后注意和改进的地方。我认为这四节课不仅是上给学生,更重要的是上给我们。

25日上午,我们听了新疆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郝铁龙的讲座,主题是“心理健康问题的反思——传统文化 德行教育 心理健康”。郝老师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分析了中国文化与德行教育、心理健康的关系,尤其是把中国佛家文化与心理学结合起来。我们值得反思:中国文化的背景及影响,中国人的民族心理及特征,中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到底应给怎么进行。

26日下午,我们参加了经验交流会,各个县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发言,分享了他们在教学中的经验。从他们的经验中我学到了很多,也了解到了昌吉州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

参加此次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认识到了自己的不甘肃天水师院——新疆木垒支教资料

———————————————————————————————————————————————————

足。从中也学到了很多经验和方法,让我明白如何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参加这次研讨会,也让我看到了昌吉州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以及各县学校的重视,昌吉州心理健康教育走在了全国的前面。能参加此次研讨会,还得感谢孙主任给我这次机会,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木垒实习学生:王辉

6.教育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六

4月3日,我和王老师一起去北京顺义一中参加了全国《自我教育理论学术研讨会》,与会人员都是自我教育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参加自我教育实验的各实验学校的领导,我有幸能参加这次研讨会,心情非常的激动。

4月3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李晓文教授为我们做了专题讲座,她在阐述学生主体发展与有效教育的理论时,我认识到了学生的主体发展是要以内在动力为基础的,也就是学生的探究需要,自主需要,自尊需要。通俗的说,学生要发展是要符合他的主观意愿,不愿意被别人控制的。而我们很多老师往往违背这一规律,经常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而强化过当就会降低内在动机。

下午我们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老师们把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来请专家们解答疑难。各学校通过专家的指点也能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其中一位教授的讲话让我为之震撼。他说:“自我教育是跨学科的命题,是夸人和动物的命题。不要局限于某一家理论。要从学校实际出发,不是单一能从心理学角度能解决的。解决现实问题要用多种理论多种学科来解决,检验任何科研都要从实际出发,讲实效”。他总结了检验一种理论是否可行的六字诀“实用、好用、够用”。对于这位教授的观点我很受教,我们研究任何一种理论都要从实际出发,最后要回到实际,只有适用于实际情况的理论才是真理论,一切不实用的都不叫真理论,算是谬论吧。

7.教育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七

我在年轻的时候有一个伟大的愿望, 想改变世界;但是随着我的年龄的增长, 我发现我不能, 所以我想改变整个国家;但是等到我的年龄再大的时候, 我发现我没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国家, 那我就想我的愿望就是改变我的家庭;等到我年老的时候, 我发现我也没有能力改变我的家庭, 我就想我要改变自己;等到我行将入土的时候, 我才发现我依然没有改变自己。这时候我就想, 如果我一开始的愿望就是改变自己, 那么自己改变了, 同样就有可能改变我的家庭, 就有可能改变我的国家, 甚至有可能改变整个世界。

———题记

一、改变自己———追寻大师足迹,明确育人方向

2008年上学期,学校给每位班主任老师发了一本《做最好的班主任》的书,从不知道李镇西为何人的我一下子就被他的文字、思想、情感和智慧深深吸引住了。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内心无比激动,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改变了我对教育的看法,唤醒了我的教育激情,提高了我教书育人的智慧。从此,素不相识的李镇西就成了我的教育偶像,成了我教育思想的启蒙者。4年来,我一直追随李镇西,与李镇西同行,改变自己,努力做一个李镇西式的有思想、有追求、有创新的素质教育践行者。

在与李镇西同行的日子里,我一直密切地关注着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努力学习和借鉴他的教育实践。在学习中,我渐渐地生发疑问:为什么李镇西老师会有那么多的教育故事,为什么他总能从日常平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那么多的教育智慧,他的智慧源泉是什么……慢慢地我发现,李镇西的教育实践、教育智慧其实是源于他30年来始终追随着两个中外平民教育大师———陶行知和苏霍姆林斯基,尤其是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更是像圣经般深深地影响了李镇西一生的教育。两位大师的教育思想像一条中外交融的母亲河一样哺育着李镇西,伴随着他的教育实践,催生着他的教育思想。在李镇西的教育实践中,还有一些我国当代教育名家于漪、钱梦龙、魏书生、蒋自立、朱永新等,也像一条条大河一样注入他的教育生命,丰富和推动着他的教育理想和实践波澜壮阔地向前发展,这些中外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就是李镇西的教育生命不竭的智慧源泉。

我们常常被李镇西的教育情感和教育智慧所感动,这是因为在他的身上融汇了中外教育思想家的精华:爱心、民主、科学、宽容、人文、人性……,因此我们与其说是被李镇西的教育所感动了,还不如说是被这些中外教育家的优秀的教育思想所感动了。从中我们明白一个道理,虽然部分教育者不免会被世俗的功利、名誉等沾染,但是当我们真正沐浴在李镇西的爱心、民主、科学、宽容、人文、人性等所构筑的教育故事中时,被蒙蔽的心灵还是会透过世俗的尘埃散发出真善美的光辉。这也说明,其实每个教育者内心还是追求真善美、向往真善美的,这就是我们面对李镇西“为什么眼里常满含泪水”的原因。

笔者认为,只要一个教育者内心还没有泯灭真善美,读了李镇西的教育著作是不可能无动于衷的。而且,大部分教师在读了李镇西的著作之后,内心都将萌发出一种向往李镇西、学习李镇西、追随李镇西进而产生改变自己的强烈愿望。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人人都可以学习李镇西,但人人都不可能成为李镇西”。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人都可以学习李镇西”,是因为我们都可以学习李镇西用“爱心、民主、科学、宽容、人文、人性……”来教育自己的学生;“但人人不可能成为李镇西”,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教育实践方法,其做法不一定与李镇西完全一样,因而你不可能成为第二个李镇西,只能成为李镇西式的具有独特个性的自己。但是,纵然我们不可能成为李镇西,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教育者,必须追随像李镇西一样的拥有人类道德良知的教育大师,站在教育的“高端”,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用爱心、民主、科学、宽容、人文、人性等教育精神去呵护、关心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和成功。

每一位平凡的教师,要想做一个成功的教育者,都应该像李镇西一样追随中外教育大家,用他们的教育思想为自己树立高标,指引正确的教育方向,然后不断地学习这些教育大家的思想,践行他们的教育思想,并从中找自己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教育实践。这是学习李镇西的首要一步,因为没有30年如一日地追随陶行知和苏霍姆林斯基,也就没有李镇西,更没有李镇西思想的产生,当然也就没有面对李镇西而产生的感动。所以,我们要想改变自己,首先要从追随李镇西式的融合了中外教育思想的教育大家开始。

二、改变班级———宗教徒般虔诚的教育实践

李镇西从教30年来,除了在苏州大学读博士和在成都教育科学院工作的短暂期间,一直都在担任班主任。正是在与学生每天的心灵交流和心心相映的教育实践中,李镇西才感到了教育的幸福和价值,才产生了李镇西的教育思想。

李镇西刚担任班主任的1982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李镇西感受到了生命和教育的春天,在那样一段“青葱岁月”里,尽管刚参加工作没有什么经验,但是李镇西却全身心投入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他把学生视为自己的兄弟姐妹,用浪漫主义雕刻每一个学生。他爱好文学,每天坚持给学生读文学作品,用高尚的作品教育学生,立志把每一个学生塑造成具有真善美的人。他把自己的班级命名为“未来班”,确立了班训、制定了班徽、谱写了班歌、赋予了班魂,他还创办了班报———《未来》,每个学生每天都要自主完成一期班报,无论寒暑假,也无论节假日,三年来创办了几百期班报。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李镇西思想开放,充满激情,他把课堂搬到长满鲜花的野地里上,他带领学生到大街上观察生活,寒暑假带领学生到峨眉山和大渡河边去郊游。李镇西带领学生从课堂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这种从课内到课外,从学校到社会、自然的大教育观念,完全改变了学生的思想、情感、情趣和理想,真正赋予了每个学生以生命与灵魂。李镇西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了“与他生活的日子是生命中最快乐的岁月”。他所带的班级,活动最多,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所有的学生像野菊花一样无拘无束地生长,生命之花得以绽放。

李镇西还像个宗教徒般忠实地记录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班级的每一点进步和变化:他与学生促膝谈心,与学生书信交流,开展丰富多彩的班会,进行集体主义教育、青春期教育,春风化雨般地教育学生,这种全方位的教育,深深地影响了每个学生。李镇西每带一届班级,都会把几年来班级的生活、学习、活动的精华编成一本本班级史册———如《未来》、《恰同学少年》、《花开的声音》等,让每个学生感受到了生命沉甸甸的成长,为每个学生书写了一段生命成长史。李镇西丰富而快乐的教育融入了每个学生的心灵,沉淀在了每个学生的记忆中;而每一个学生也都在李镇西的生命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他一生宝贵的教育财富。

李镇西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遭遇过很多的异议,但是他依然坚定不移地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他用爱心、童心和真心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得到了最好的素质教育。为什么我们读李镇西的教育作品会被感动得泪流满面?因为他用一颗真诚朴素的心感染了学生,教育了学生。笔者认为,要想做一个好教师就要在年轻的时候担任班主任,而且要像李镇西一样对学生有一种宗教徒般虔诚的教育,在青春岁月之时,在激情满怀之刻,在艰苦环境之中,用纯粹明净的教育之心把每个学生雕刻成令自己终生难忘的教育作品。

李镇西更像一个教育歌者,“歌声飘过三十年”之后,他依然能清晰地记住他所教过的学生的名字,不忘他们的生日,收藏着他们的作品,保留着他们的影像,记录着他们的声音,这是一种多么圣洁的教育情怀啊!在李镇西的教育文章中,我们看到每一个学生都可爱、每一个学生都闪光,每一个学生都值得他回忆,每一个学生都是他的一件教育艺术品。有的学生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即使走向了社会,都会引发他长期关注和热爱,这是一种怎样的博大的教育情怀。正因为这样,许多学生毕业后都会来看他,有的学生甚至连做梦都回到他的课堂,依恋在他的身边。成名后的李镇西,每到一处讲学,他的学生都会赶去看他,他们看中的不是李镇西的著名教育家的名头,而是对他的无限依恋之情。

李镇西用自己的爱心与童心改变了自己所带的班级,也改变了每一个学生的命运。他的教育实践启示我们:作为一个教师,如果你连自己所带的班级,所带的学生都无法改变,那么根本谈不上要改变我们的教育。在功利主义日益喧嚣的时代,作为教育者,我们往往听到的是满腹的抱怨,抱怨制度、抱怨环境、抱怨命运的不公,李镇西不也和我们处在同样的时代环境中吗,在他的教育作品中,我们听得到他的抱怨声吗?相反,我们听到的都是“花开的声音”,看到的都是“诗意盎然的教育画卷”。因此,只有改变自己的班级,才能改变我们的教育。

三、改变学校———用人格魅力影响身边的教师

改变自己,才能改变班级。李镇西的教育实践让自己带的每一届班级都获得了成功,得到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赖和社会的赞誉,他的爱心教育和民主教育深深地影响了学生的心灵。很多人说,“做李镇西的学生是幸福的,他的学生在与他朝夕相处中,享受了人生最幸福的时光”。但是,如果李镇西的教育实践仅仅局限在他自己所带的班级,那么他的教育思想将会受到局限而无法进一步拓展。

幸运的是,李镇西在苏州大学师从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攻读教育哲学博士后,被成都市教育局任命为成都武侯实验中学的校长。这使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做了校长的李镇西,面对的教育对象不再是一个班级,而是整个学校的师生,这对丰富李镇西的教育思想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李镇西积极思考着对学校的有效管理,他认为校长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对教师的培训上,只有教师优秀了,学生才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为此,他扬长避短,一反常规,把学校的行政交给擅长管理的校领导,而自己则重点放在对学校教师的培训上。

他因材施教培训学校的老师,充分相信每个教师,善于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李镇西在自己的博客中写了很多“我校教师风采”的文章,有年轻的老师,也有年长的老师;有文化老师,也有艺术老师;有不成熟的老师,也有成熟老师;有犯过错误的老师,也有优秀老师;有与自己个性冲突的老师,也有欣赏自己的老师等,每一位教师在他的笔下都是那么的有个性,那么的有风采,李镇西用自己的真心、耐心和细心,转化了每一位教师,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教师,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了他真诚的教育同盟者。

李镇西还充分发挥自己作为一个优秀语文教师的特长,带领老师举行“读书沙龙”,带领教师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培养教师们高尚的读书情操,陶冶教师们的身心,让教师感受到了教育的幸福。每到过年过节,他都会对学校的教职员工表达自己真诚的祝福和感谢,学校教师遇到结婚等喜事,李镇西还会亲自主持宴会;教师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他都会表达自己真诚的祝福,他的君子之风感动着学校的每一个教师。

李镇西在培训学校老师的同时,当然没有忘记对学生的教育。因为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在学生。他时刻关注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做人以及心灵成长。他十分重视课堂教学改革,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他十分关注学校的日常生活,常常利用“国旗下讲话”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他十分重视学生对老师和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为此他会亲自找学生谈心,甚至召开全校师生大会,面对面地进行真诚的交流;他善于利用学校的教育场所,设置一个个开放“读书吧”,营造“书香校园”,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他还善于发现学校中一切的“美”,用自己的摄像头记录教师的“敬业”、学生的“风采”和学校的“美景”,用真善美无声地感染每一位师生。李镇西用一腔真诚和热情,春风化雨般地滋润着每一株桃李,让他们在学校享受到生命的狂欢和茁壮的成长。

李镇西为了办好学校,还多次去考查别的学校,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在学习中他积极思考自己的办学思想,探寻学校教育的本质特征。他实地考查过杜郎口中学、吉美坚赞的寺庙学校,也出国考察过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华人学校等。他对当今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认真的批判,对这样那样的“模式”、“特色”、“理论”等进行过深入的反思,提出自己想办“一所没有特色的学校”,提倡学校教育要回归教育的原点,倡导“朴素办学”。李镇西当上校长后,把学校置身于中外教育的大背景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真诚地思考了自己的办学方向。在经过对中外教育的广泛考察、思考后,他最终发起了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他决心在自己的学校进行“用‘因材施教’对抗‘一刀切’”的教育,努力办“学生满意的教育”,让学生和教师都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李镇西的学校管理实践充分证明,一个教育者要走向更加宽广而深刻的教育境界,必须要有突破一个班级的大教育视野。一个成功的教育者,一个大气的教育者,必须有自己的一所学校,这所学校是他的教育走向升华的重要转折点。因为办好一所学校,才能全面显示出他的学生观、教师观和学校观,他的教育思想才是完整的,他的教育实践才有可能走向更加广阔的天空。

四、改变教育———真教育的星星之火必将燎原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2012年是李镇西从教30年的年头,李镇西这个真诚的教育实践者,30年来在教育这方沃土上,一直践行着自己的教育信条,形成了丰厚独特的民主教育思想。30年来,李镇西的教育思想不胫而走,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得到了数千万师生的验证,也使数千万师生受到了教益,也得到了千千万万的教师圣徒般的追随。

2012年1月1日,年近七旬已经退休的我国早期著名的教育人蒋自立老师,在2012年新年伊始,在新浪网上发出了一个建立“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会”的倡议书,倡议书上说,“思想代表着人的全部尊严,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李镇西教育思想不胫而走,但目睹当今教育的功利病,该多么需要李镇西教育思想来力挽狂澜啊———哪怕是微小改变。我,一个退休教师、一个李镇西的粉丝、一个将生命最后几滴血献给教育的老者,决心摒弃偏见,振臂一呼,让我们在李镇西教育思想的旗帜下,为改变中国教育,团结起来,建立‘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会’吧”。

2012年4月,在蒋自立等老师的鼓与呼下,某杂志社在北京京民大厦自费举行了“李镇西从教三十周年”的民间教育研讨会。许多教师从网上得到消息后,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赶赴京城,为的是亲耳聆听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原定几十个人的研讨会,结果来了四五百人。有一个银川的乡村教师虎永祥,不惜自费,冲破层层世俗观念的阻扰,从遥远的山区,千里迢迢,经过13个小时辗转来到研讨会的现场,感动了万千网友。在研讨会上,中央教科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朱小蔓老师,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民建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老师,还有蒋自立老师等都在大会上做了发言,总结了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与会教师在这次研讨会上受益匪浅。会后,蒋自立老师还在新浪网成立了“李镇西研究会”,全国李镇西式的教师云集在“李镇西研究会”的周围,共同学习、研究、探讨和实践这李镇西的教育思想。

李镇西说过,他并不想建立什么“山头”,也不想“结盟”,更不想“拉帮结派”,但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教师自发地集结在他的周围呢?这在中国当代教育史上绝对是一个奇迹!“李镇西教育研究会”建立以后,很多喜爱并深受李镇西教育思想影响的一线教师,每天在“李镇西研究会”通过学习李镇西的作品和阅读他的博文,并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体会,纷纷发表自己的阅读感悟。这种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高的教育平台,引发了深刻的教育思考,促进了广大教师自身思想和实践的迅速发展。

30年来,李镇西在教育这块沃土上,默默地耕耘,积累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并从中提炼出深入人心的教育观点和思想,启发了广大教师的教育实践。当然,最让我们感佩的是李镇西的人格魅力。他完全有资本骄傲,但是他却永远保持谦卑的姿态;他完全有资格和许多教育大家并肩,但是他却始终称自己不是一个教育家;他提出了许多富有开创性的的观点,但是他却始终声称自己是在实践着前人的思想;他完全可以高高在上,但是他却始终保持着一颗朴素平等的教育心;他完全可以装成一个教育完人,但是他却时刻反省和解剖着自己……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镇西的理想主义、民主情怀、爱心童真、宽容大度、勤奋努力、不断进取等精神深深地感染着广大教师,这个真实、真诚、真心、真性的教育者被广大教师、教育专家真心地追随着、实践着、欣赏着。李镇西的教育实践启示我们,真正的思想一定会被广大教师所认同、吸收和传扬。笔者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出现更多的“李镇西式的人民教师”,引领中国走向素质教育的春天。李镇西的真教育将像真理的火炬一样,星星之火必将成燎原之势。

李镇西称自己是“一个悲观绝望的理想主义行动者”。真正理解李镇西教育思想的人,都将认同这句话就是李镇西的真实写照。李镇西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教师,他追求民主科学的教育,他追求让所有学生满意的教育,他追求师生过上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但是在中国应试教育甚嚣尘上,功利主义严重破坏教育本质的畸形教育环境中,李镇西因为对中国教育现状看得深、看得透,因此不免“悲观绝望”,但他的“悲观绝望”绝不是消极颓废,而是坚定的行动,是为着自己的教育理想义无反顾的行动,他就像一个“教育圣徒”一样,执着地行进在充满人性的教育路途中,一路行进、一路耕耘、一路芬芳,唤醒了许多误入歧途的教育者走向正确的教育道路,拂去了许多教师的消极颓废的情绪,使之重新找回了教育的幸福。

8.教育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八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李天顺副司长到会并讲话。他指出,发展学前教育,在现有的法规中,其地位是明确的,但是执行中,有些人认识不足,导致事业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大力宣传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他还就确定怎样的学前教育发展目标。政府在学前教育发展中负有什么责任,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等阐述了意见。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冯晓霞在会上做了报告。她从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三个方面阐述了优质幼儿教育在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效益,促进社会公平,增进社会安定和国家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她介绍,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早在1985年就明确指出,“如果国家让儿童早期失去了机会,那么以后的教育投资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美国的孩子不能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美国将无法在未来的全球市场竞争中取胜。”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Heckman研究发现,在对所有教育阶段的投人中,只有对学前教育和小学低年级的投入所产生的回报超过了机会成本。Heckman指出,“将人力资本的投入直接指向幼儿是对社会公共资源更有效的利用。”从社会学角度看,幼儿教育有利于打破“一代贫困,代代贫困”的恶性循环。佩里学前研究方案证明,对学前儿童的投资,到这些孩子40岁时,总体回报率已高达1:17.07,其中对个人的回报率为1:4.17,对社会的回报率为1:12.9。社会回报中88%源于犯罪率的减少。4%源于特殊教育与辅导的减少:7%源于收入税的增加:1%源于社会福利开支的减少。从教育学角度看,国际大量研究表明,不同文化背景儿童在入学准备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直接影响其入学后的学习与发展,影响公共财政投入的效益,也使得政府通过实施义务教育来推进教育公平的努力大打折扣。为此,不少国家纷纷采取针对弱势群体的早期补偿教育政策,以促使社会处境不利儿童在正式进入小学时能够与其他儿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美国新总统奥巴马在就职演说中就表示要“大力投资早期教育”,他提出的两项教育新政之一,就是联邦政府每年拨款100亿美元资助各州普及学前教育的“0至5岁教育计划”。冯教授长期致力于各国学前教育政策的研究,她的讲话视野广,论据充分,代表们受益匪浅。

上海市教科院朱怡华研究员应邀作了《关于教育发展战略规划制定的若干问题》学术报告。朱怡华从事教育规划研究,她从理论上阐述了教育规划制定的意义、方法。台北教育大学幼儿教育系林佩蓉副教授也在会上作了《台湾幼儿教育的现况与政策发展趋势》学术报告。林教授亲身参与了台湾很多幼教政策的制定,并且对台湾一些幼教政策实施之后的效应做过实证研究,比如幼儿教育券问题、幼儿园的公办民营问题,等等。她认为,根据台湾的经验,提供公平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应该以政府的投入为主,而如果私立的幼教机构占大多数,秉持市场化取向,会造成幼儿园质量差异极大,民众得不到满意的教育,而私营幼教利益集团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则会绑架政府的幼教政策。她的报告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

辽宁、重庆、上海、山东、海南、新疆、河南开封等地的代表在大会上介绍了他们制定学期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的情况。全体代表还进行了分组交流。

教育部幼儿教育处处长姜瑾在会议临近结束时介绍了今年教育部有关幼儿教育的工作:一是制定全国幼儿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二是颁布《推进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并召开一个现场会;三是争取颁发《3岁~6岁幼儿发展指南》,并随之开展相应培训;四是考虑制定民办幼儿园的管理文件。

9.教育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九

教师:杨昌元

2010 年4月17日至18日,北京大学来了三位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和我们黔东南的教师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我怀着非常激动的心情走进会场,作为一个从事教育20余年中青年教师,我真的想看看教育专家和我们普通教师有什么不一样。真是不看不知道,他们真不愧为教育专家,让我深深体会到在教育这条战线上自己真的很“年轻”。

专家们真厉害,尤其是课堂教学,语言精练、思维敏捷,精彩不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教育专家王延安的《讲讲是双还是单》一课,老师在课堂中进行教学创新,创设矛盾情境,使学生产生疑惑,引发思考,通过激励让学生自己找出产生矛盾的原因,解决课堂中产生的问题,真是精彩,赢得在场教师的阵阵掌声。在他随后的学术报告中让我懂得好的教学应该在和谐的氛围中实现师生生命的对成状态,应在关注学生的差异中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王延安老师的课让我有更深的体会,他的课堂上出现了一个小“女强人”,简直不敢相信一个二年级的女孩竟然如此顾及自己的“颜面”,在众人面前就是不愿认错,王老师却处理的很好,让我由衷的佩服,同时我也在反问自己:我的课堂上有没有这样的学生呢?作为教师的我,又是怎样面对这些很“爱面子”的学生的呢?王老师给我们带来的例子深深的触动了在场的每位教师,他的坚守有营养的数学、创造好吃的数学,让学生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兼得,让我感到教学真的有很深的学问。

刘沿革老师的《简单的推理》,刘德武老师的《认识厘米》真是课课精彩,让我们感受到课堂的生活化和艺术性,学生真的是学习的主人,同时体会到教师作为引导着的魅力。

10.教育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十

源于心 成于行 精于情 ――全国教育名师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学习心得

龙泉二小 简修敏

11月4-6日,我有幸参加了在贵州师范大学举办的《全国教育名师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研讨会》。报告会上,礼堂里座无虚席,大家都被各位专家的思想、洒脱、口才、执著深深地吸引。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甚至情不自禁地出现笑声。她们机智、幽默、风趣又深含哲理的话语深深打动了我的心,各位专家以自己成长经历中的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事例深入浅出地告诉我们,如何当好班主任,怎样当好教师。这次学习,我的心被深深的震撼,真是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可是任小艾老师说,老师要做一眼泉。为了做一眼泉,任老师成了图书馆的常客,感动了首都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一本一本教育专著,一本一本育人经典都成了她的营养快餐。读出自己,这是任老师多次强调的问题。读书需要思考,需要结合实际进行反思,需要读出新的感悟,只有灵活运用,举一反三,领悟实质能够创新这才是读书应该到的境界。任老师做到了。从书里面,从实践当中,她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和总结,不断地感悟,持之以恒,于是就不断地升华,于是有了任小艾,有了全国闻名的这位模范班主任,有了我们所听到的这场精彩报告。几个小时的报告,她思维敏捷、表达流畅,而她的手上没有一张稿子,也没有用一张幻灯片。她的气质、语言、学识、修养,可以说,满身洋溢着一个优秀教师的综合素质。感谢任小艾,让我们看到了差距,懂得了读书的妙处,反思的用处。要给学生一杯水,作为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必须得深厚,同时还要不断的更新陈旧的知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做一个老师要善于学习,做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要学会积累、反思、总结、写教育随笔、读书笔记,从书中得到教育的启迪与智慧。

从专家们的报告中,我感受到了她们对学生的那份浓浓的爱。专家们说,我们中国的教育面临改变教育方式的问题,要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教师要以一种服务的心态去做事,今天的孩子缺少的是精神上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平等的爱,所以与孩子交往,首先是心灵的沟通,心灵的碰撞,孩子才会跟你说心里话,对孩子要有理解、宽容、信任、平等、包容的爱,我们要转变自己的教育态度,对学生不再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而是朋友关系,和学生是平等的,要学会俯下身和学生同一高度来看待问题。当好一名老师就必须有职业道德与责任感,责任心与使命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推进剂,当你把自己的工作当做一种对自己的责任,对事业的使命时你就会拥有不懈的动力。曾经多少人望而止步的班主任工作在任老师却是软磨硬泡的得来,多少人报苦怨累的班主任工作在任老师却是痴迷沉醉的享受。这一切源于对教育者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深刻自觉感悟,对学生源自内心的深沉博大的真爱。我们都知道,要爱孩子,知道爱是教育的灵魂,但是什么是爱,怎么爱,各位专家给了我们答案。平等、理解、尊重、信任就是师爱的真谛。学生犯了一百次错误,还有一百零一次的耐心。任老师办公室为学生准备了一把椅子,不管谁犯了错,都会让学生坐着说,不轻易为学生决定方向,而是运用智慧为学生分析利弊得失;桂贤娣老师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请卖豆油包子的婆婆给学生上课,给学生做风筝,并一起到山上去放;王文英老师为了让孩子们顺利度过青春期,邀请专业人士给学生上人体解剖学及心理辅导课。至爱无痕,不需要张扬,不需要表白,在一点一滴中渗透,在一点一滴中让学生感悟。“打动了他的心,你就爱在了点子上”。曾几何时我们为自己的爱而感动,学生却无动于衷,我们愤懑,我们委屈,却不知道我们的爱错失了方向。感谢她们告诉我们,智慧源于真爱,真爱触动心灵,爱的力量很伟大

任老师说,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在进行道德教育,教会一个人做人永远比教会一个人知识重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成长的线路,我们要培土、浇水、施肥、还要有阳光。对待孩子,我们要多表扬,少批评,关注优点,表扬优点,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家长会只表扬,不点名批评,家访不告状。

教师不是教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班主任是学科老师的助手、教导主任的助理、家长的协调员,教育必须有智慧和艺术。

11.教育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十一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探索和交流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主体,以校园文化为特色的校园影视教育活动方法与经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并对第十一届中国中小学校园影视工作进行表彰。中国教育电视协会、中央电化教育馆将联合主办全国校园影视教育培训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由中国教育电视协会中小学校园电视专业委员会承办,无锡市远程教育实验学校和浙江杭州绿城育华学校共同协办。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教馆(教育台)做好活动组织工作,有关事项如下:

一、会议主要内容

1.全国校园影视教育工作研讨会及专家培训讲座;

2.第十一届中国中小学优秀校园影视节目展播及金犊奖评选;

3.第十一届中国中小学优秀校园影视奖颁奖活动。

二、出席对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教馆、教育电视台,各理事单位领导与项目负责人各1名,各相关单位和学校代表1-2名,各有关校园影视教育资料出版、制作单位代表,各有关校园专业影视设备与影视资源制作单位代表等。

三、时间、地点

时间:2014年12月19日-22日

会议地点:浙江省杭州市绿城育华中学

报到地点:浙江省杭州华悦国际酒店(地址:杭州市下城区华丰路160号,电话:0571-85317777)

四、日程安排

联系方式:

专委会联系电话(传真):0510-85726567

联系人:陈惠蓉 13382888946 刘苗苗 13621516967

官方网站:www.csetv.com.cn

12.教育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十二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察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孙娟教授主持,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大力及辽宁省公安厅、大连市公安局领导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们都对会议的成功寄予厚望,对警察公共关系工作的价值给予充分的肯定。

开幕式结束后,会议随即开展了紧张而丰富的培训活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崔艳教授和蓝色光标数字营销机构副总裁陈阳先生分别做了精彩的授课。

13.王金战教育思想研讨学习心得 篇十三

语文组李贝贝

王金战是中国人民大学附中数学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王老师形成了独到而实用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2003年,他担任班主任的高中12班55名学生中,37人考进了清华和北大,10名学生进入剑桥、牛津、耶鲁等世界名校。这样的优秀是如何造就的?通过学习王老师的教育思想,关于怎样激发学生热爱学习享受学习,怎样发掘学生自身的个性特质,引导孩子发挥潜能成就英才等话题,对于莘莘学子、老师和家长都是富于启示的。

王金战老师以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用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一串串让人咋舌的高考数据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成功结合的范例。教师都应该仔细读一读,读后都会受益匪浅。

在《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一书中,王老师把自己的教育经历、情感体验与形象的成功法则结合,并融进自己独特的思考,用流畅的笔触娓娓道来。阅读其中自有一分儒雅的气韵和质朴的亲切感,完全没有高深莫测的说教意味。如果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同高尚的人谈话,那么读这本书就像是跟一位名师谈心。

这本书既有王金战老师做思想工作的成功案例,还有他的学生们的学习经验总结,以及他的工作反思和心路历程的描述。王老师能在二十多年后抱着这种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和学生,固然需要一种胸襟,而最主要的是他揣着一种春风化雨的赤诚,一种憧憬成功的心态。如果说成功源于心态,那么教师是否也应该有这么一种优秀的心态?答案是肯定的。在王老师的工作方式中,管理学生没有粗暴和无礼;在他的目光中,学生没有差生和失败;在他的教育理念中,没有急功近利和揠苗助长。他启示我们做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有宽容和理解、自信和激励、爱心和坦诚的心态,这就是成功心态的内涵。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家长。”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

“没有什么学习差的学生,只有暂时落后的学生。”

这些话在王金战老师的心里绝不只是我们聊以自慰的口号,而是沉淀为转化学生成长的自觉行动。

也许我们无法改变相貌,但我们可以展示笑容;也许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选择心态。也许我们无法改变命运,但我们可以改变心态。

今天,教师的成长过程更应当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是自我不断更新的动力。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思想。一个缺乏思考的教师,一个不关注社会、人生的教师,怎么可能拿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呢?又怎么能正确引领学生的成长呢?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应当对于教育有深刻的理解,什么是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教师应当有自己的回答。在课程改革中,教师要树立适应改革要求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观、评价观。这些是教师思想的核心内容,科学的教育思想是教育工作的灵魂,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思想也要与时俱进。

教师的成长,不仅意味着教学艺术的精湛,更意味着教育思想的成熟。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才能引领学生的成长。

教师的教育思想渗透在课堂教学中。一个优秀教师,其课堂教学一定是高效率的,富有思想性的。他的教学艺术、他对教材的理解和挖掘,对教育资源的利用,教学步骤的设计,无不贯穿着他的思想。教育思想的支配作用在他的教学中更为突出。数学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要贯穿了一个思想:即引导学生欣赏感悟数学之美,体验数学问题探索的思维之美,观察数学定理公式的和谐对称美,每带领学生解完一道数学题目,不急于转入下一题目,或结束课程,而是提醒学生回味一下思维过程,观察一下解题步骤,欣赏一下“劳动成果”,让学生在教学中发现数学的逻辑美、和谐美。看似枯燥的解题过程因为一种教学思想的贯彻,而使学变的兴趣盎然,数学课成了一种享受。

14.教育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十四

感谢校领导给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使我有幸参加了《全国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新课标解析与教学指导专题研讨会》,此次研讨会,观看新课标解析下的示范课《爱如茉莉》——于永正等8课时,收听讲座《语文教学给学生留下什么》——于永正等三次,共计18学时内容。

虽然一同前往的六位老师半夜才抵达休息的宾馆,但第二天所有在会场上,每个人的精神都提高到最高,唯恐错过专家的每一句解读。因为我们深知,我们是带着任务、责任义务而来……

此次学习最大的体会就是语文新课标较实验稿更完善。具体体现以下五个方面,同时这五个方面也是此次语文课标修订的主要内容。

第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不是在听说读写学习过程中加一项内容,而是“根据语文学科特点”渗透思想情感教育。意思就是说不能光说教,应该是更高的要求: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方法和能力融为一体。后面我会根据课例具体谈谈。我的理解就是语文教材的思想价值,语文教学的味道。

第二:进一步突出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修订继续坚持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改革,对课程目标与内容、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再作适当调整。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自然,关注自己成长,学会学习合作和创新。这里提到“非连续性文本”,意思就是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第三学段:简单第四学段:较复杂)我的理解就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要如何提高。

第三:进一步突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次的修订,关于“课程性质”的表述,作了如下修改: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虽然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看起来没有改变,但我的理解是内涵变了,变得更细腻和综合了。

使学生“理解”“听懂”“记住”,知识语文教学目的的一部分,还应该多积累词语,学会运用词语进行表达。所以语文课一味追求把课文“讲深讲透”,并不合适,而忽视了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更是问题。

第四:根据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语文的特点,进一步增强课程目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抓好“读书”。注意培养学生“兴趣习惯 品味 方法 能力”。

第五:针对语文教学中的突出问题,采取一些新的措施,增强改革力度。提到有感情朗读,个人的阅读无法其它代替,是必须的。自然,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汉字书写,不能以纯粹工具观看待汉字学习。三个学段建议,每天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天天练习,意识和效果。

下面重点结合王文丽老师的讲座《用好教材 发展学生 完善自己》和几位老师的课堂谈谈自己此次学习的体会。

教材是老师教学所用的材料,授课的载体。我们要了解教材具备的价值,同时在应用教材时仔细思考和研究。

首先来谈谈教材的思想价值。这也是巢教授提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如果将语文教材“原生价值”(知识传播情意交流 消闲)“信息处理价值”(我理解是为学生提供一种范型 空间 机会的过程)混为一谈,这种语文课就是没有语文的语文课,我们所追求的是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如《自己的话是给别人看的》一文,选文是为体现异域风情,每位老师都清楚看出全文围绕“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来写的。如果设计主线:为什么说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会有些思品课的倾向。“……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这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呢?语文味道就有了。《廉颇蔺相如传》不要上成历史课,重点应该是对语言文字的学习理解和运用。如蔺相如的语言“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古先文后武,而蔺相如的语言这里就很有技巧性。《只有一个地球》一般老师可能会设计主线问题后涉及“理解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等问题”有品社课的嫌疑。学科特点体现不明显。如果这样设计问题“初读课文后,你的心理是什么样的感受呢或滋味呢?”再用文字表达感受,味道来了吧。个人理解教材的思想价值如何体现,思考清楚了,语文味道就有了。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课文,就解析理解来说,都是相同的。但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授课风格,谁理解了语文思想价值谁的风格就显著,语文课的语文味道就浓一些。

接下来我要谈谈教材的知识价值。此次学习,我对教材的知识性价值有了更好的理解。之前只清楚我们教材单元导读中呈现了一单元的内容、主题、读写训练点,但小学整个阶段的读写训练点的呈现标准就有些模糊了。而这些训练点就是学生夯实接触的体现。小学低段主要是字词句,没有修辞学习。中段词句段主要是理解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高段涉及句段篇。知识价值体现过程中也要和思想价值联系。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是三年级的课文,这是学生理解学习比喻和拟人修辞方法的最典型课文。利用好。读句子,说说留给自己的印象如何?为什么能写的这么美?语文味道就来了,我们在写景的时候也要用上比喻的句子啊,那样写出来的话一定很美的。而不是教师在这个时候如何讲得深。那样的话教材的思想价值没有很好的体现,知识价值体现也存在误差。也许讲得深是一部分所喜欢看到的课堂,但真正懂得语文的人来说,他会发现很大的问题。我这里想到了古诗课学习。低段好高段是有区别的。不要认为都是五环节“知诗人读诗题 解诗意 想诗情 悟诗境”,低段的诗20分读一读,熟练了,然后了解大致诗意用一两句话说说就可以了,背诵积累,再写写字就哦了。中段多了一个默写和结合注释,高段呢应该是多了个欣赏。

下面谈谈教材的训练价值。语文训练主要为“听 说 读 写思” 提高“字 词 句 段 篇”的能力。《拔牙》很简单的内容,最重要的应该是引导学生去发现人物心情的变化。从整体感知到深入理解,再到读写迁移都围绕人物心情变化设计。所以教材内容是一样的,看你如何去设计才更好符合新课标的内容。

最后是教材的文化性。《北京的春节》等文章,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学习了解一些文化性的民风民俗。因为我们民族的文化长久,引导学生理解学习这些民族的文化,这样我们民族文化以后才有更大机会传承下去。

其实知识和训练价值就是语文教材特点中的工具性特点,而思想性和文化性则是语文教材人文性特点的细化。

怎样上课呢?就是我上面所提及的一些内容:认真钻研教材,体现学科特点,简单理解为注意语文的思想性,体现语文味道。落实学段要求,以诗为例。突出课文特色,分配课时

内容,关注课后练习。再有就是目标的融会贯通,也就是之前提到德语文学科的性质。最后是思想与作为的并进,这是教师的责任意识的体现。

通过此次学习,深知自己未来的路很漫长,很艰巨,提示自己,做一个有理想的老师,做一位爱读书的教师,做一位会生活的老师。

上一篇:冬季施工混凝土防护措施下一篇:2016病媒生物知识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