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基层党支部建设应把握的几个环节

2024-10-16

搞好基层党支部建设应把握的几个环节(精选4篇)

1.搞好基层党支部建设应把握的几个环节 篇一

全进全出指的是同一栋鸡舍同一时间只饲养同一日龄的雏鸡, 鸡的日龄相同, 出栏日期一致。这是目前肉仔鸡生产中普遍采用的行之有效饲养制度。这种制度不但便于管理, 有利于机械化作业, 提高劳动效率, 而且便于集中清扫和消毒, 便于控制疾病。

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根据肉鸡饲养范围的不同又可分为三个级别, 既一栋鸡舍的全进全出, 一个饲养户或肉鸡场内一个区域范围内的全进全出和整个肉鸡场的全进全出。对广大饲养户来说, 保证整个饲养场同时进雏同时出栏, 显得极为重要, 切忌在同一鸡舍内或同一鸡场不同鸡舍饲养不同日龄的肉仔鸡。在日常管理过程中, 要定期将生长缓慢、弱小鸡只挑出, 单独饲养加强管理, 以求在出栏时与其他鸡只体重一致。

2环境卫生

肉仔鸡粪便是养殖场重要的污染源, 粪便处理的好坏, 不仅关系到养殖场所的卫生, 更重要的是由于大量蚊蝇孳生, 病原体的扩散, 往往导致疫病发生率上升。因此, 粪便的处理是肉仔鸡健康养殖十分重要的一环。杜绝粪便的污染:

2.1肉仔鸡养殖场必须建有对粪便、废水和其他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的化粪池沉淀池等设施, 圈舍内设置有处理粪污、排污的通道和设施。

2.2要对肉仔鸡较小的养殖场, 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实行“三改”有效杜绝粪便的污染。对于无“三改”条件的养殖户应有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粪便堆积处, 以便对粪便进行堆积发酵, 以杀灭粪便中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卵及其他病原体, 以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3免疫

做好饲养环节的肉仔鸡免疫, 是确保肉仔鸡健康养殖的关键, 特别是规模养殖场, 必须根据养殖数量和规模, 制定好免疫程序, 包括规定的强制免疫病种和非强制免疫病, 做好免疫档案登记。制定肉仔鸡免疫程序应把握以下原则:

(1) 当地畜禽疫病流行情况及特点;

(2) 母源抗体水平情况;

(3) 肉仔鸡健康状况及生产能力状况;

(4) 疫苗的种类及各种疫苗间相互干扰的作用;

(5) 免苗接种的方法和途经;

(6) 上次与本次免疫接种的间隔时间。

特别还要注意防止随意从非经营渠道购买使用兽用生物制品, 以确保免疫效果。要做好肉仔鸡免疫后的免疫抗体水平监测, 以便随时掌握免疫抗体水平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

4投入品的使用

肉仔鸡投入品的安全是规模养殖的重中之重, 没有投入品的质量安全, 要实现健康养殖就没有保证。

4.1肉仔鸡养殖场在兽药使用上必须掌握好剂量, 不得超过规定的剂量要求, 有效控制兽药使用过量药物残留对肉仔鸡及其产品质量的影响;

4.2肉仔鸡养殖场在兽药使用上, 要严格按照法规规定, 做到“五个”禁止和不用, 禁止使用假劣兽药、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激素类药品、禁止将原料药直接添加到饲料及动物饮水中或者直接饲喂动物、禁止将人用药品用于动物;禁止销售违禁使用的药物;

4.3在肉仔鸡饲养和出栏时要注意严格执行用药期和休药期规定, 确保在休药期内不被用于食品消费。

4.4要建好肉仔鸡养殖档案, 养殖品种、数量、标识情况以及来源、进出厂日期;免疫、消毒、饲料兽药等使用情况;发病、死亡和无害化处理等情况进行详细登记, 为科学饲养和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5消毒

消毒是有效预防肉仔鸡疫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消毒的目的是用各种消毒方法将传染源散布在外界环境中的病源体杀死, 切断传播途径, 防止外界病原带入养殖场。因此、现代肉仔鸡养殖场越来越重视养殖场的内外环境消毒。

5.1要抓好本场外环境的消毒, 在外环境的消毒上, 除设立消毒池外, 同时要抓好车辆、人员的消毒。外环境的消毒, 消毒池一般常用不已挥发分解、消毒力强、耐有机物、杀菌广谱等特点的药物, 如3%来苏儿或烧碘碘伏溶液。

2.搞好基层党支部建设应把握的几个环节 篇二

一、 导入新颖,激发兴趣

“兴趣与质量成正比”,兴趣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所在。古人云:“爱之厚,则知之深;知之深,则求之切。”一切成功源于兴趣。课前的激情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教师想要讲授的内容产生探究的兴趣,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引领学生走入文境。如“谜语引题”、“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音乐引趣”等。例如讲《草原》这课时,一开始就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现美丽大草原的画面,同时播放腾格尔演唱的《天堂》歌曲,很自然地就把学生带入了草原美丽的境界中。所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

二、 精心准备,方法独特

突破一节课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是高效课堂之关键。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教师就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指导者和组织者。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巧设情境。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情激学,让学生从情境中得以回味,产生一定的意境感悟,才能达到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二是渲染语境。良好的学习气氛应当是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它是创设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教师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三是相互真诚。“真实的才是美丽的”,教师只有自己率先做真人、说真话、表真情,才有课堂上真正的师生无间,真正的真情对话。在课堂上,“生动”不是“真动”,只有“心动”才是“真动”。只有学生心动,课堂上才会情思飞扬,言语鲜活;只有学生心动,孩子们才会畅所欲言,妙语连珠;只有学生心动,课堂上才会有思维的碰撞,智慧的交流。四是注重美感。小学语文教材是数十名专家常年研究语文教学,从上万篇文章中精挑细选精编而成,它既有传统性也有时代性,里面的文章也罢,诗歌也罢,读起来都是美不胜收。那么作为老师来讲,要把文章的美开发出来,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文字的美,这样他学起语文来就有无穷的动力。这一点特别重要,小学语文是基础。如果我们语文老师不注重语文中的美感,把语文课讲得索然无味,学生怎会有兴趣去学呢?

三、 画龙点睛,意犹未尽

如果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么美妙的结尾就使成功更完美。正如红花还需绿叶衬一样,一堂高效的课除了做到以上几点外,还必须有一个好的结束,更应该是整堂课的一个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一堂好课的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取得“课堂尽而趣无穷,思未尽”效果。例如教完《少年闰土》一文最后一节,师:“同学们,‘我’和闰土少年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离别时难舍难分。在经历二十年后,我们又相见了。这时我们又怎样呢?”让学生大胆猜测,积极发言后,师总结:“大家说得很好,想象也很丰富,可惜都想错了。二十年后,闰土见了‘我’就喊‘老爷’,这是怎么回事呢?大家想知道吗?请同学们课后到图书馆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就明白了”。又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可在总结课文,学生交流完结尾处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时的感受后,引导学生说说你想对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说些什么?,学生各抒己见,通过学习使他们感受到父爱的伟大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受到熏陶,感染,这样的结尾,往往令人慕怀难忘。

由此可见,只有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能力,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碑林区文艺路小学

3.当副职应把握好的几个关系 篇三

“知贤之谓明,辅贤之谓能”,副职不能挑选正职,但可以根据正职的特点,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与方法,去适应正职。工作中正职遇到棘手问题,不论是否属于自己分管,都要帮助正职出主意、想办法,必要时要牺牲自己做“挡箭牌”,给正职挡驾,维护正职的权威,使之能集中精力抓大事。副职要勇于承担责任、面对风险。工作中发生失误,尤其是自己分管的,即便是正职决策造成的,副职也应主动承担责任,替正职分忧。不能躲到一边看笑话,更不能在背后放“冷箭”,幸灾乐祸、落井下石。做人做事要光明磊落,要时时处处、人前人后维护正职威信。对正职服从而不盲从,看到正职出现失误时,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要敢拉“袖子”,大胆劝阻。

其次,谈谈如何把握好与同级的关系。

同在一个单位工作,处理好与其他副职之间的关系也非常重要。

一要理性对待分工。正职进行工作分工时,主要方法是“切块”,不可能量化得十分精细。副职分管的工作任务难免有轻有重、有实有虚、有难有易。就像国内外流传的“分粥”理论一样,不论集体分还是个人分,不论经验丰富的分还是初出茅庐的分,不论道德高尚的分还是自私自利的分,都不可能绝对公平。副职应该正确对待分工,不论权力大小、活多活少,都要认真干好。副职如果因为分工问题闹情绪、讲怪话,将把自己置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并在群众中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要主动搞好协调善于集思广益。副职之间虽然有分工,但权力运行过程中难免有交叉。这种时候既不能寸土必争、针锋相对,也不能遇到矛盾上交正职了事。任何正职都不愿意“引火烧身”,他需要的是助手而不是对手,他需要副职帮他减负而不是“加压”。人也是感情动物,只要能够设身处地替对方着想,有了不同看法及时沟通,没有过不去的坎。对自己分管的领域,不能搞“独立王国”,针插不进、水泼不进,话听不进。唐太宗《贞观政要》总结的成功经验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副职之间有分工,但不能分家,做工作要善于吸收、借鉴一切好的经验做法。其他副职对你分管的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应心存谢意虚心听取,而不能心存逆反拒人与千里之外。

三不争名利地位。同为副职但也有个排序,位有尊卑,序有先后,在讲究礼数的中国,副职间的排序非常微妙,座次不同,在正职心中、群众的眼中“份量”也不一样。如果把同级副职视为竞争对手,或处处设防、画地为牢;或明枪暗箭、恶语中伤;或敝帚自珍、谓己为贤;均不可取。春秋时齐国的管仲与鲍叔牙,少时为友;后虽处敌对阵营,仍不忘旧情。鲍叔牙在方方面面给与管仲无私的帮助,包括把本属于己的高位让给管仲,自己甘为人下;管仲助齐桓公成就霸业,谁会忘却鲍叔牙的举荐之功!战国时的廉颇与蔺相如,同为赵国重臣。面对廉颇的百般刁难,蔺相如从国家利益出发,忍辱负重,不计私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终感动了廉颇。廉颇亲自登门负荆请罪,二人捐弃前嫌,结为刎颈之交,“将相和”成为千古佳话。而庞涓与孙膑,同出于鬼谷子门下,有八拜之交。庞涓嫉贤妒能,陷害孙膑,结果兄弟反目,大动干戈;庞涓以损人开始,以害己告终,最后落个身败名裂。和则两利,分则两伤,副职之间莫效“鹬蚌相争”,应同心协力、和衷共济,相互补台而不拆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今天种下真情,明天必收获友谊。如果因“锱铢必较”而结下“睚眦之怨”,埋下的“火种”迟早会烧得你“体无完肤”。

再次,谈谈如何把握好与下级的关系。

一是尊重理解。副职分管的范围,不是个人的“领地”,因为你的下级上面还有几个“婆婆”,不可能只对你个人负责。其他副职,包括有的正职,有时会绕过你直接给他们下指示。对这类问题,必须理性看待,不可因此责难下级,更不能当着下级发泄对正职和其他副职的不满情绪。如果你的下级是个正派、善于协调的干才,他会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如果你的下级是个搬弄是非的小人,把你的话添油加醋、以讹传讹,无端的猜疑和矛盾就此产生。所谓“用人不疑”,对下级要有足够的信任;但“疑人不用”,对你就无意义了。因为下级虽然归你管,但你决定不了他们的命运。所以,说话办事要留有余地,尤其极端、绝情的话不能随口说。权威的建立,权力是前提条件,是组织赋予的;威望有权力的支撑,但更多的来源于领导同志个人素质、修养和能力产生的亲和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居高临下强迫下级去做某项工作,效果不如讲清道理后他们积极主动去做;所谓领导艺术的一个表现就是充分调动下级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产生自觉的“执行力”,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二是言传身教。更多情况下,副职扮演的是承上启下的角色,既不能擅权、越位,也不能只当传声筒、中转站。正职和其他副职非特殊、紧急情况下“越俎代庖”,不打招呼直接指挥你分管的部门,本身就是“违规”操作的一种短期行为,你对此无可奈何,保持冷静、审慎的态度无疑是正确的。但如果你直接分管的部门非紧急情况不经你知晓直接与上级“短路”,你视而不见、置若罔闻,只能是“错上加错”,更是一种“渎职”行为。宽容大度是有原则的,如果你对这种错误行为不严厉加以制止、一味迁就,你在下级心中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橡皮图章”。这种“链条式”的工作关系一旦被人为地破坏,单位内不良风气定会滋长蔓延,其后果和影响将是深远的。因此,作为一个方向的主管领导,给部属

“派”活,只是工作的一个方面,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对“部属”搞“传、帮、带”。当官必须要有知识,想有知识必须读书。读书的重要性古今中外的论述举不胜举,但精通兵书的赵括为什么打了大败仗?其实,读书要读“两本书”;“一本”来自“新华书店”,“一本”来自社会实践。领导传授给下级的不是“纸上谈兵”的体会,而是经验与方法。我总结多年做领导工作的实际经验,把对下级的“传帮带”归结为五句话,那就是“补‘脑子’、教步子、引路子、搭台子、竖梯子”。“补脑子”就是传授知识与经验,“教步子”就是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引路子”就是把握好工作方向;“搭台子”就是给他们锻炼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自己;“竖梯子”就是努力为他们创造上进条件,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升华。下级有了上进和进院校“深造”的机会,决不能以工作离不开为由把人留住。地球离开谁都转,何况一个单位或部门呢!中央提出构建“节约型社会”,社会的健康发展,第一位要节约的不是能源、资源,而是人才。我国的国民整体素质提高了,制度的优化实现了孙中山一百多年前呼吁的“野无遗贤、人尽其才”,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就有了希望。如果副职在职期间,能为社会培养出一批人才,功莫大焉!

对下级,不能管的太细、统得太死、抓得太紧;不可事必躬亲、包办代替。要给他们一定的时间、空间和机会,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独挡一面的能力。父母不能因为担心孩子摔倒而永远当孩子的“拐杖”,领导也不能因为怕下级做不好工作而不放手。多少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长期包办代替的结果往往是:“你不放心,我不用心;你不放手,我不动手”。诸葛亮辅佐刘备成就鼎立一隅的大业,其超人的智慧与谋略让后人千古赞颂;但他在人才培养方面显然是一个失败的典范。军中、国中,事无大小,必亲历亲为。还为出征在外的部下备上“锦囊”,遇到难题打开自有妙计。结果他死后,蜀国陷入人才匮乏的境地,以致“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

三是关心爱护。仕途上求上进,生活上求舒适,主要精力干事业,其余用来安排生活,对哪一级官员讲都是很正常的。你的部属找你谈一些个人的想法、要求和困难,在某种意义上是出于对上级的信任和依赖。人的本性都是自私的,“无私奉献”作为一个政治口号无可非议,但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人都做不到。试想,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爱,你相信他会爱亲人、爱事业、爱国家吗?如果你身边真的有一个无私的人,那将是很可怕的;因为人皆有“七情六欲”,无私则无欲、无欲则无畏、无畏则无所谓。没有低层次或本能需求的人,一定有更大的野心和追求,一旦个人目的达不到,这种人容易走极端。像美国一些大片中虚构的情节,一伙儿丧心病狂的人勾结在一起,打着解放全人类的幌子搞恐怖活动。所以,作为领导,不但要认真听,还要记在心上;对下级的正当要求,能够解决的要热心帮助,不能推三阻

四、漠然处之。《帕金森定律》、《有效的管理者》虽不是金科玉律,但都用很大的篇幅探讨管理层次管理幅度与管理对象问题,副职不可能熟知所有下级的情况,但对直接下级的情况必须关心和掌握,包括主要经历、脾气秉性、能力特长、身体与家庭情况等,如果分管几年你连直接下级的生日都说不出来,与下级的沟通肯定会出问题。当然,对下级不能只迁就照顾,更不能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有的同志走上领导岗位后,用菩萨心肠善待下级,遇到矛盾绕着走,批评下级张不开口。一个普通人独善其身,可以做“老好人”,但领导者不行;“刚自取柱,柔自取束”,领导同志如果怕得罪人,就会得罪所有人。

4.搞好基层党支部建设应把握的几个环节 篇四

根据笔者经验,如果没有特殊自然灾害,只要把握好以下关键技术环节,就可使无性系茶苗栽植成活率达到90%以上,基本可实现“一建成园”。

一、正确选址,优先在二高山建园

选址不当是无性系茶园建设失败的重要原因。有的地方在建设无性系茶园时,将基地位置选址在海拔较低处,由于新栽茶苗不耐高温酷暑与强光照射,很多茶苗在越夏过程中死亡。有的则将基地选址在水源无保障的区域,或将茶苗移栽于抗旱难度较大的旱地。山区十年九旱,遇持续干旱时如果无法浇水抗旱,也会造成新栽茶苗大量死亡。在海拔过高处建园,茶苗冬季容易受冻,因此也不太适宜。

正确的做法是,优先选择在海拔600~800米的二高山地区建园。其主要原因:一是该区域环境污染轻,生态植被好,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特别是夏季云雾偏多,光照偏弱,蒸发量小,温度略低,温差较大,适宜茶树生长;二是在该区域种植水稻、玉米等喜温喜光农作物,受年积温限制产量不是很高,因此农民乐意将耕地调整出来,种植更适宜且效益更高的茶叶。

种植区域选定后,还须选择在土层深厚肥沃、土质呈微酸性且有充足水源做保障的地块建园。最好选择在地下水位较低、抗旱比较方便的水田建园。在旱地建园,必须距离水源较近且配备一定的抗旱設施。

二、科学规划,坚持连片规模经营

茶园过于分散,既不利于技术人员指导,更不利于茶叶加工。因此,建园要突出重点区域,坚持相对集中连片,每片面积不小于200亩,这样便于对水、电、林、田和道路进行整体规划,便于茶苗的调运、发放,便于栽植和管理技术指导,便于鲜叶收购与加工。

经营规模过小也是导致无性系茶园建设失败的重要原因。有的基地在建设前土地未经流转,农户在各自的承包地栽植茶苗,其好处是栽植管理责任心强、成本低,但其弊病也很突出:一是农户素质、投入能力、管理水平差异很大;二是栽植、管理技术难以统一,很多关键技术难以落实到位;三是很多农户将其视为附带产业,栽后忽视甚至放弃后期管理,导致茶苗栽后荒草或旱死。因此,建设无性系茶园一定要坚持土地流转、大户承包、专业种植、规模经营,只有这样农户才能将茶园始终放在心上,才能将各项技术推进到位。但规模经营也要适度,农户如果承包面积过大,超出管理能力,也会导致技术无法落实到位。

三、提早起旱,确保栽苗时土壤充分熟化

目前山区建设无性系茶园,选择的地块基本上都是灌溉方便的水田。如果临时整地,在水稻田上直接移栽茶苗,由于稻田犁底层浅,地下水位偏高,土壤通透性较差,土垡大、碎土少,不仅移栽时操作困难,而且茶苗成活率较低。

正确的做法是,对拟建茶园的水田提早起旱,开好排水沟,春季先种植一季玉米或其他旱地作物,秋季再种植一季绿肥或其他生育期短的蔬菜,通过两季耕作旱种打破犁底层、增厚活土层,使耕层土壤疏松透气。茶苗移栽前施足底肥,再次对土壤进行深翻炕垡,使土壤进一步熟化,增强保水保肥能力。栽苗时清除田间秸秆等杂物,尽量把地整平、把土整活,以便于栽苗。

四、就近育苗,保证移栽茶苗新鲜健壮

茶苗质量对移栽成活率影响很大。一些地方茶苗移栽成活率低,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自己不育苗,大量从外地调苗。茶苗在长途运输过程中,一是外层遭受风吹易失水,二是内层堆码紧实容易上烧。无论是“失水苗”还是“上烧苗”,移栽后都不易成活。特别是“上烧”严重的茶苗,栽后成活率基本为零。

正确的做法是,坚持本地扦插育苗,就近调运茶苗,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茶苗新鲜、适应性良好。另外,最好采用营养钵或塑料穴盘扦插育苗,茶苗出圃前充分炼苗、带土(或基质)移栽,这样成活更有把握。如果使用大田扦插的茶苗,应选择叶绿、茎粗、根多、苗壮且无病虫的1~2年生茶苗。出圃前一周,将茶苗齐地面15厘米以上的幼嫩部分剪去,起苗后蘸黄泥浆护根,每200株扎成一小捆,然后迅速运至大田移栽。

五、春季移栽,尽量适时早栽

茶苗可秋栽也可春栽,实践证明在秦巴山区以春栽为好。其主要原因:一是秋栽时间不好把握。栽植过早温度太高,调苗过程中容易“上烧”,同时苗栽植后遇烈日高温须抗旱遮阴;移栽过迟温度已降,茶苗发根困难,即使冬前采取盖草、覆膜等保温防寒防冻措施,遇特殊低温年份,茶苗仍有受冻危险。春栽茶苗时间容易把握,不存在防寒防冻问题。二是秋栽时间紧,整地质量难以保证。春栽可在冬前将地深翻,通过冬季冻融交替,使土壤进一步熟化,变得更加细碎疏松。三是秋栽如果遇旱,难以保证土壤墒情适宜。春栽经过漫长的冬季,降雨降雪概率较高,容易保证栽前土壤足墒。

春栽茶苗应尽量适时早栽,以当地气温稳定通过10℃为准。一般在惊蛰到春分(3月上中旬)较为适宜。移栽过早温度太低,茶苗栽后萌动返青慢,而且容易受冻;移栽过迟温度太高,茶苗已进入生长期,难以栽活。

六、单行沟栽,保证移栽质量

栽植方式欠佳、质量不高是茶苗移栽死亡率高的又一重要原因。目前多数农户采取双行移栽,因担心栽后死苗,常常加大茶苗栽植密度,每穴栽苗2~3株,每亩达到4000株以上,有的甚至达到6000株。这样一是加大了种苗投入,二是增加了栽苗用工,三是如果死亡率高,出现缺苗断垄,多栽茶苗仍然需要补苗。另外,不少地方采取起垄覆膜,将苗栽植于垄背,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加厚活土层,增温保墒,促进茶苗生长,但问题是遇旱难以浇水抗旱。有的农户在移栽茶苗时,土壤本身缺墒,土垡过大,碎土较少,栽苗时又没有浇足定根水,茶苗根系与土壤结合不紧,导致苗栽后死亡。也有的农户是因为承包茶园面积过大,大量请工栽植,督促管理不到位,茶苗栽植不认真,导致栽后死亡。

近年来,我们结合山区旱灾发生频繁,茶苗容易因旱死亡实际,对栽植方式进行了改进,一是改双行密植为单行稀植,二是改垄作覆膜为沟种覆膜。将地翻耕整平后,先每隔1.3米起一条15~20厘米高的土垄(具体垄高视地下水位确定),垄面宽0.6米,在垄面中间开浅沟,若土壤墒情不足,先提前顺沟浇足水,待墒情适宜时栽苗。栽时注意用细土护根,浇足定根水,使根系与土壤结合紧密,然后覆盖0.8米宽地膜,膜边封严扎实,破膜接苗后破口处用细土盖严,使膜面呈“V”型,茶苗栽在“V”字型底部。这样既便于蓄水纳墒,又便于浇水抗旱。如果不盖地膜,也可在垄面盖稻草保墒。

七、适当稀植,防止茶园出现早衰

栽植无性系茶苗的地块,水肥条件较好,茶树生长旺盛,如果栽植过密,封行投产虽快,但后期田间通风透光不良,容易出现早衰,因此应坚持适当稀植。

具体栽植密度应根据茶园地力与投入管理水平确定。地力好、投入管理水平高的茶园,采取单行栽培,行距1.3米,株距0.3米,每穴只栽健壮茶苗1株,亩栽苗1700株;地力差、投入管理水平低的茶园,可将株距调整至0.25米,争取茶苗在栽植后4年左右能够封行。较弱的茶苗应剔除,假植于营养钵内,精心管理以备后期补苗。

八、及时复水,随时注意抗旱保苗

栽后管护不及时、措施不到位甚至只栽不管是无性系茶苗栽植成活率低的又一重要原因。由于无性系茶苗根冠比小,水分通过根系的吸收量相对较小,而叶片的蒸发量相对较大,因此在认真栽植基础上,必须加强栽后管理,尤其要注意水分管理。在茶苗栽植后直到发根成活前,要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和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浇水,保持较高的土壤与空气湿度,养根护叶,促苗成活。茶苗成活后,遇持续干旱仍要注意浇水抗旱,防止茶苗因旱脱水死亡。

九、合理套种,严防荫蔽过重

茶苗栽植后,在行间套种部分农作物或经济作物,既能为茶苗遮挡阳光,提高茶苗成活率,又能增加当年收入。但套种作物若过密、离茶苗过近,作物封行后茶苗无法接受到阳光雨露,也会出现大量死亡。因此,套种必须以提高茶苗成活率为主要目标,不能过于看重套种作物的产量与效益。

在具体操作时,一要注意作物距离茶苗不能太近,二要选好套种作物,三要控制套种密度。一般春季可在茶行中间套种一行紧凑型玉米或向日葵等高秆作物,亩株数控制在1000株以内(单行株距40厘米),在其生长后期打掉基部叶片以利通风透光。秋冬季可套种两行萝卜、半无叶豌豆、菜薹等,亩株数控制在2000株以内(双行株距40厘米),保证茶苗受光充足。

上一篇:《电影空间-现实与梦想之间》读后感下一篇:上犹县第二小学办学特色及亮点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