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2024-06-25

金融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精选12篇)

1.金融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篇一

金融专业论文选题

注:请首先在110论题之前选择。

1.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效率研究

2.安徽省金融发展对产业升级支持作用的研究

3.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供需均衡分析——基于对**省(市)农户的调查研究 4.金融资产的泡沫度衡量的实证分析 5.**省(市)金融业贡献的实证研究

6.农村经济增长中的农村金融资源供给及效应分析

7.我国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理论分析、实证检验和政策建议 8.VaR风险管理方法在证券市场上的实证研究 9.**地区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研究 10.金融资产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协调研究

11.金融市场风险的度量——基于极值理论的我国A股市场实证分析 12.信用评级与金融风险防范研究 13.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研究 14.我国证券公司竞争力研究

15.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实证研究

16.基于行为金融理论下的市场有效性研究与证券价值分析 17.佣金自由化下的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分析 18.我国证券信息内幕操纵与证券监管研究 19.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实证研究 20.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分析 21.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体系研究 22.大学生助学贷款安全性调查

23.农产品期货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分析 24.封闭式基金折价现象分析 25.农地抵押贷款研究

26.我国二板市场的效用评价

27.**省(市)农业保险的实证研究

28.**省(市)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以及区位优势因素 29.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30.浅析怎样提高中国IPO发行效率

31.**省(市)农户借贷行为的实证研究 32.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效应研究

33.对当前我国银行高储蓄率的分析与思考 34.居民储蓄存款分流的难点与对策 35.我国农村资金外流问题探析

36.储蓄增长与人民币汇率关系的实证研究 37.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研究 38.xx行业股票市场价值分析 39.银行“排队难”现象分析

40.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效果实证分析 41.高额外汇储备利弊分析

42.信用卡在**高校使用情况分析 43.基于EVA的封闭式基金价值评估

44.基于KMV模型的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

45.我国股市波动与宏观经济走势关系的实证研究 46.可转换债券财务特性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47.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研究——对深市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48.中国民营与国有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比较研究

49.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折和政策研究

50.VaR在金融市场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51.我国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研究 52.基金持有人赎回行为的实证分析; 53.通货膨胀影响资本市场的实证研究; 54.信息不对称与国债收益风险管理

55.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平衡问题研究

56.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行为分析

57.上市公司并购的财务评价

58.资产定价模型及其在中国股票市场的检验

59.证券市场中的羊群行为研究

60.**省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研究

61.我国开放式基金申购赎回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62.证券投资优化方法研究

63.我国股票融资融券的效益分析 64.中国股票退市制度分析

65.我国证券市场热点板块流动特点探析

66.股票市场蝴蝶效应的特点及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分析 67.我国基金绩效分析

68.资本利得的税收问题研究

69.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流动性影响 70.证券市场信息传递效应实证分析

71.证券市场核心竞争力分析

72.跨国公司在我国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73.投资者非理性对股市过度波动的影响研究

74.谈论证券市场的有效性

75.IPO首日换手行为分析

76.农民对期货市场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77.股民散户心理调查与研究

78.***行业上市公司市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79.金融资产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协调研究

80.地方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研究——以**市为例 81.我国房地产经济波动与金融风险防范研究

82.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创新——金融物流(最好用博弈论分析)83.我国高技术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发展的实证研究 84.我国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 85我国企业债券利差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86.投资者非理性对股市过度波动的影响研究

87.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88.城镇化进程与金融支持问题的实证分析——以***为例 89.我国上市公司IPO抑价(溢价)实证研究 90.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研究

91.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内部动因与外部性分析

92.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及效应研究---基于网站信息披露的实证 分析 93.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绩效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实证研究 94.公司治理对农村合作制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式与实证研究 95.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效率及其对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96.我国开放条件下的金融效率与金融风险研究 97.相机抉择会比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98.储蓄投资的转换机制与效果分析

99.我国目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100.利用IS-LM模型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实证分析 101.泰勒规则在我国的适应性和修正分析 102.中国的货币乘数与金融创新研究

103.我国国债的挤出效应研究

104.财政政策的内部时滞的微观分析

105.货币政策变动(如利率变动)对股市影响的实证分析 106.我国证券市场行为金融实证研究 107.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内生性分析

108.基于行为金融的股市波动非对称性实证研究

109.金融集聚浅析以及金融产业集聚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 110.安徽省金融结构对金融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111.家庭金融消费研究

112.中国反洗钱问题研究 113.投资者保护问题研究

114.论金融混业经营与我国证券公司的应对策略 115.地方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研究——以**市为例 116.我国房地产经济波动与金融风险防范研究 117.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构建研究

118.我国高技术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发展的实证研究 119.金融创新形势下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问题研究 120.抵押贷款证券化问题研究

121.二元经济背景下的区域金融管理系统研究 122.房地产抵押相关问题的思考

123.房地产投资基金及其在我国的实践探析 124.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产品开发研究

125.区域金融生态初探——基于**省金融生态环境的分析 126.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制度研究

127.金融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及对策

128.统筹城乡视角下的**省(市)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129.论外资银行对中国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其法律措施 130.**省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13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问题研究

132.论农业银行如何发挥县域经济的金融主渠道作用 133.**省(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134.房地产开发风险分析与规避 135.我国现代民间金融问题研究

136.论我国房地产抵押贷款的风险及防范 137.论投机性炒房对国民经济的危害 138.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研究 139.上市公司并购研究

140.金融监管架构下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设计研究 141.基于金融成长周期的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分析 142.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金融的边缘化与制度创新 143.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中国面临的问题及发展 144.**地区民间融资现状、特点及发展对策研究 145.面向金融信息系统的异地灾难备份系统研究 146.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瓶颈与对策 147.**省(市)区域金融发展研究 148.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及防范研究

149.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研究

150.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研究 151.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问题的探讨 152.养老保险制度基础与金融工具创新 153.汽车金融中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

154.和谐金融生态体系的构建及区域金融生态的改善 155.我国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研究 156.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构建

157.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 158.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品牌理论与实践探讨 159.中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管理

160.人民币升值对中国银行业、证券业及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分析 161.我国证券公司融资模式研究 162.商业银行贷款安全性评估研究 163.住房抵押贷款安全性调查 164.信息不对称与中小企业融资 165.论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模式

166.民间融资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关系 167.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之我见

168.论如何扩大和发展我国的期货市场 169.我国金融衍生市场发展前景初探 170.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分析 171.银行表外业务的分析与思考

172.上市公司并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73.论完善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 174.农村养老保险若干问题的研究 175.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选择

176.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模式选择 177.我国银保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78.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设计

179.中国企业债券问题研究 180.反向住房抵押贷款问题研究

181.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问题及对策 182.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

183.金融租赁-----中小企业融资的一种新形式 184.信息不对称与银行惜贷行为研究 185.新时期我国信托业发展方向研究 186.汇率制度的选择研究

187.米德冲突下人民币均衡汇率分析

188.我国现状信用卡发展方向研究 189.浅谈独生子女时代的理财规划

190.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191.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192.浅析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现状及对策 193.中国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关系初探 194.探讨祢合农村资金供求缺口的对策 195.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196.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分析

197.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198.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研究 199.农户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0.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提高竞争力的研究

201.我国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安全问题浅析 202.反洗钱对策研究

20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农村金融体系再造中的作用研究 204.政策性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205.关于人民币小额存款账户收费问题的探讨 206.我国投融资体制现状及改革建议

207.贷款安全性与居民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208.议建立适合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 209.家族企业融资的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

210.当前我国征信体系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及对策建议 211.民间融资与农村金融生态相关问题研究 212.防范票据融资风险问题研究

213.论人民币汇率机制及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前景 214.对加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思考

215.中央银行如何运用国债进行宏观金融调控 216.全球银行业并购浪潮及对中国的启示 217.浅析QFII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218.论中小投资者在货币危机中的作用 219.我国可转债定价分析

220.私募基金的运作与监管问题研究 221.中国风险投资研究

222.股票期权在我国民营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223.证券产品创新的评价体系研究;

224.高质量信用评级与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研究;

225.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范研究

226.商业票据市场的利率风险管理

227.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与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研究

228.我国民间投资问题研究

229.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退出研究

230.融资租赁中三方风险管理研究

231.期权定价理论在项目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232.国家助学贷款信用分险分析及管理研究

233.利用民间资本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的研究 234.人民币汇率改革问题探讨 235.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探讨

236.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行业影响分析 237.中国私募基金监管的规范化 238.债转股作用的总结与分析

2.金融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篇二

关键词:商务英语,毕业论文,选题设计

1引言

截止2016年6月,全国设立商务英语专业的高等学校达265所,根据《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商务英语本科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英语基本功、广泛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熟练掌握语言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商务知识,具有较强英语语言能力、商务实践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思辨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本科毕业论文是实践教学的一部分,可综合考量学生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有效地测试出教学效果与培养目标的偏差。纵观商务英语本科毕业生的论文选题,存在选题不符合国标培养方案,选题范围过于宽泛、主题陈旧,与社会实践脱节无实用价值,选题涉及理论框架和研究样本界定不清的问题,因此本文旨在通过问卷调查,以西安外国语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为调查对象,从选题类型,选题思路,选题角度3个维度8个子项目综合探究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特点和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调查

2.1调查概述

西安外国语大学经济金融学院是全国第三批得到批准创建商务英语本科专业院校之一,在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教学设置方面近趋完善,因此选取其商务英语本科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次问卷调查采用网络问卷答题,调查对象是西安外国语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商务英语本科毕业生94人,发放问卷94份,回收93份,有一名同学休学,有效率为98.94%。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运用Excel进行统计。随后随机抽取10名被访者访谈,补充受访者对于毕业论文选题反映出问题的主观评价。

2.2问卷调查设计

本次针对商务英语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的研究问卷设计包括3个维度:选题类型、选题思路和选题角度,其中选题类型维度包括传统学术论文,调研报告,商业计划书和营销方案3个子项目;选题思路维度包括思路整理方式,选题涉及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3个子项目;选题角度维度包括选题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研究对象2个子项目。

3个公因子包括其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均大于0.7,说明本问卷具有很好的信度,即3个公因子可以很好地测量出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中所作的选择。

3结果与讨论

3.1选题类型分析

对于毕业论文选题的类型,问卷调查中包括2道题目,旨在考查毕业生的论文撰写类型,通过调查统计显示:93份毕业论文选题中传统学术论文类型占比100%,而实践性调研报告、商业计划书的占比均为0,说明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类型单一,并没有体现出《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中对专业培养方案的明确说明:商务英语本科专业旨在培养能够使用扎实英语语言能力和广泛商务理论知识在国际商务事项中从事跨文化商务沟通、商务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商法等事务的复合型人才。而对于商务英语学科的界定,根据Hutchinson和Waters的定义,商务英语是ESP的一个分支,是以英语作为语言载体,以商务作为核心的特殊用途英语。因此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类型应是传统学术论文模式还是实践调研报告模式,与商务英语培养方案中语言学和商务理论知识教授的比重相关。作用特殊用途英语,商务英语研究具备跨学科特点,应注重英语与商务类学科的结合,因此市场调研报告、商务计划书和企业营销方案能够更好地体现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在具体商务场景中的实践,但毕业论文选题的现状表明该类型选题占比为0,凸显出商务英语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与培养目标不一致的问题。

3.2选题思路分析

选题思路方面,包括15个题目,考查学生对于3个子项目:思路整理方式,选题设定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的选择。数据显示如表1。

1)思路整理方式。该部分包括题目5道,均为多选题。数据显示: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在论文选题思路整理时,通过网络收集资料占比93.6%,参阅往届相关毕业论文占比60.1%,均超过50%,表明这两种方式是其选题思路整理的主要方式,具体在“网络收集”子项目中,中国知网期刊和优秀硕士论文库是学术选题整理思路的主要网络来源,而通过百度百科,谷歌搜索等大众通俗搜索引擎获取论文选题思路的方式占比较低,说明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具有较好的学术专业性;但利用国外期刊资源,如Pro Quest和Elsevier搜集论文选题思路的占比较低,说明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利用国外资源的意识不强。通过图书馆期刊整理思路的占比仅为6.2%,表明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在论文选题中对图书馆论著和期刊的纸质查阅量大幅下降。

2)选题涉及的研究方法。该部分题目2个,根据数据显示:毕业论文选题时设定的研究方法中定性研究占比94.4%,远超出定量研究(5.6%)。传统语言学研究偏重定性研究,而在商务类研究中定量研究不可或缺。据调查数据显示,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侧重定性研究,而利用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较少,说明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实践过程与培养目标具有偏差,未能将商务学科的统计学定量分析引入教学实践,无法有效培养学生利用数据推演结论的思辨能力。

3)研究手段。在选题研究手段方面,数据显示:文献法占比79.5%,样本统计类占比76.5%,问卷调查和访谈类占比33.2%。结果表明,毕业论文选题设计的研究手段倾向于文献法,这与上一题项“研究方法”中定性研究比重较高相统一;令笔者奇怪的是“样本统计分析”的研究手段占比高达76.5%,作为定量研究的主要手段,该比例过高与上一题项中“定量研究”占比仅5.6%矛盾,但通过问卷具体题目和访谈得知,学生大量使用的统计方法为简单的平均数和方差分析,对于定量研究中常用软件SPSS等数理统计方式少有问津。

3.3选题角度

商务英语专业论文选题中涉及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样本可以包括英语语言类和商务类2大项,细分为4个象限。如表2所示。

通过表2可知: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涉及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样本有2个可行域,1个限定模糊域和1个不可行域。可行域包括使用英语语言学理论框架研究商务类现象和文本;在商务类学科理论框架下研究语言学现象和文本。不可行域指使用英语语言学理论研究英语语言学现象和文本,因为研究域选题是英语语言学和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的方向,而不能彰显商务英语专业英语与商务相结合的跨学科特征,也不符合国家标准中对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义。对于在商务类理论下研究商务现象的选题是否可行界定模糊,因为各高校根据其商务英语本科教学特色和专有培养模式的不同界定不同。例如以“商务+英语”为特色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务英语专业,被放置于国际商务英语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商务应用能力,英语语言能力是实现学生综合商务能力的媒介,因此该校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侧重通过商务理论研究商务现象;而以“英语+商务”为特色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则将商务英语专业放置于英语学院,更加注重学生的英语语言学基础和英语应用能力,因此在该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中选择纯商务类理论研究商务文本则不可行。

4结语

本科毕业论文的是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量学生四年大学学习的综合指标,而毕业论文选题是论文能否顺利撰写的前提,意义重大。本文研究发现: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在选题类型、选题思路、选题角度3方面具有如下特点:该专业学生倾向于使用传统类学术论文模式,对于具有商务实践价值的调研报告、商务计划书选题模式未曾尝试;论文选题涉及的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中的文献分析法为主,通过建立专业模型,收集、统计、分析数据的定量研究占比很低;通过网络搜集和往届相关论文参阅方式整理思路,且学生倾向于在英语语言学理论框架下研究商务现象和文本。

基于以上研究发现的特点和问题,教师在商务英语专业本科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应当明确界定商务英语学科特点,鼓励学生开展多元化社会实践类选题,促使学生学以致用;同时在具体选题思路方面鼓励学生拓宽思路整理方式,更多地借鉴国外优秀资源,为毕业论文的选题提供理论支撑和素材保证。最后,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意研究,更多的选取具有实践价值的论文选题,综合提高学生收集资料、整理思路、设计选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 and 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陈准民,王立非等.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穆凤英.英语专业本科生论文的调查和思考[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12):62-64.

[4]孙文航.英语专业学士论文写作现状分析[J].外语界,2004(3):59-64.

[5]盛国强,周永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对策[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1,20(4)636-640.

[6]王立非.论商务英语语言学的理论体系[J].当代外语研究,2013(5):25-31.

3.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评析 篇三

关键词: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

一、引言

毕业论文写作是对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和考查。根据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制定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毕业论文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毕业论文一般应用英语撰写,长度为3000~5000个单词,要求文字通顺,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有一定的独立见解。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规定的大学本科教育的必要环节,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对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本科学业、获得学位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由此可见,教育部门对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具体要求已经非常明确,但在具体实践中,该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很难令人满意。虽然目前的研究文献数量不多,但相关专家学者对该问题已经都有所认识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马建华、张春芳、李萍等学者主要从论文的选题、学生的态度、指导教师的指导等方面研究目前的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盛国强、周永模、路文军、孙文抗等则以调查报告的形式进行研究,所发现的问题与上述研究比较相似。2004年,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的评估小组对4所不同类型的学校进行评估,发现了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包括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基本功不够扎实,毕业论文指导和质量比较薄弱等。由此可见,英语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普遍存在问题,对该方面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我国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整体水平。

本文拟对具体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实例进行深入细致分析,通过第一手资料从微观层面发现、分析并总结存在的问题,对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论文的写作工作提出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和实践意义的解决办法。

二、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我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这些论文选题范围涉及英语教学、语言文化、语言学、经济等方面,文章的长度及格式等符合学校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本文结合对研究对象的总体研究和对个案的深入分析,以从中随机抽取两篇初稿作为具体点评和分析对象,对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探讨。

三、毕业论文例文评析

通过一般研究和个案分析,笔者发现论文写作中存在不少值得英语专业指导教师和学生注意的问题,其中很多具有相当大的代表性和共性,具体如下:

第一,题目拟定不当。好的论文题目是就某一话题进一步提炼,使其凝缩于问题的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题目不能过大。论文题目的语言应该简洁、凝练,明确表达文章的核心内容。有的学生的论文题目过于宽泛。如有一篇论文的题目为The Body Languag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这样的题目涉及很多不同情况的跨文化沟通,目前这种篇幅的论文无法驾驭。细读文章,可以发现其主要内容涉及的是中国与西方的跨文化沟通,则题目中应对此内容有所体现和归纳。另一篇题目为Understand the Misunderstanding: Chinese Film Audiences See America the Way They Do,则有些语焉不详,让人不知所云。论文内容实际是讨论美国电影中呈现的与美国社会实际情况不相符的内容,如英雄主义、家庭和子女教育、暴力犯罪、性自由等,但从题目中看不出来对这些内容的反映。同时,该论文的题目表述本身也有些含糊。所以这两篇论文的题目都存在需要修改的地方。

第二,语篇思维模式不符合英语论文的要求。英语语篇经过长期演化和发展,最终形成了线性思维模式,即一个段落通常以一个主题句开头,直截了当地点明该段落的中心思想,其后各句对该中心思想进行分析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段落中的各句自然地从前一句中产生出来,整个段落的意思呈直线顺序发展,使主题内容逐渐丰满并最后得到圆满表述。在两篇例文中,都广泛地存在着违背这种语篇模式的段落,经常一段话读了半天仍然找不到中心思想是什么,有时候可能在段落的最后才对主要思想进行总结性表述,有时甚至只能靠对所有内容的归纳才能总结出主题,有时则根本没有主题思想。同时,一段话中的句与句之间也经常呈跳跃性和不连贯性。可以说,这个问题在中国英语学习者中普遍存在,在笔者的执教过程中对此有深刻体会,对这个问题,只有具有针对性和一定强度的写作强化训练才能有所改善。该问题的出现,固然有中国人的迂回式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但也反映出学生平时在该方面写作训练的不足。

第三,语言基本功问题较多。首先,语法错误比较多。两篇例文中都有较多语法错误出现,包括人称和单复数错误、时态错误、词语搭配错误等:①various meaning;②A famous psychologist have ever advanced a formula;③He only like money; ④Gun shots, explore, and racing are the eternal theme of action movies; ⑤American society is so complicated to generalize; ⑥We are supposed to analyses the reasons why people use body language differently; ⑦We know how important of body language is and some reasons why they are different…这些多数在高中时就应达到熟练掌握程度的语法内容在英语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中还会如此频繁出现,应该引起英语专业教师的高度重视,因为了它反映出英语专业毕业生们的语法掌握可能并不能完全达到国家教委对英语专业毕业生培养方案中的要求。虽然在大学阶段语法知识已非教学重点,大学英语教学也不强调对语法的掌握,但是写出合乎语法规范的句子,对于无论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都应该仍然是基本要求。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该方面有欠缺,应尽早采取改善性措施,而不能等到毕业论文写作阶段才使该问题暴露出来,从而确保毕业生的水平和质量。此外,例文中还有很多中文式表达的错误,这也应属于学生的语言基本功问题范畴。

第四,拼凑痕迹比较明显。对于即将毕业的英语本科生来说,毕业论文写作是对四年大学专业英语学习成果的检查和综合应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重大挑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要正确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一些进行科研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比如查找文献,总结归纳和提炼有用知识,引经据典对自己的观点加以支持和证实,因此,如何善加利用查找到的文献资料就显得比较重要。两篇论文都不同程度存在不能很好地将文献资料融入自己的论证体系中、拼凑痕迹比较明显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学生应该对掌握的资料认真阅读,提炼归纳出符合自己需要的内容,如果确实需要引用,则应该按照学术规范的要求标明出处来源。

四、结论

通过对两篇英语专业毕业生论文初稿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比较普遍和具有共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涉及到论文写作方法的问题,有的则反映出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和写作训练的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和采取积极措施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所在院系在学生开始毕业论文写作之前进行充分的指导,同时向学生明确论文写作意义、严格论文写作要求、调动学生积极性、端正学生写作态度,从而真正提高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论文写作质量。

参考文献:

[1]马建华.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现状分析与对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4):155-156.

[2]张春芳.近30年国内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2011(1):99-102.

[3]李萍.英语专业学生撰写英语论文常见错误评析[J].成都大学学报,2003(3):87-90.

[4]盛国强,周永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对策[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1(7).

[5]路文军.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调查与建议[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1):134-137.

[6]孙文抗.英语专业学士论文写作现状分析[J].外语界,2004(3):59-64.

[7]戴炜栋,张雪梅.谈英语专业教学评估和学科建设[J].中国外语,2005(2).

4.金融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篇四

(01)关于强化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思考(02)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3)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制约与出路(04)对构建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05)政策性银行监管模式新探

(06)试论新时期信贷政策的目标选择及制度优化设计(07)邮政储蓄体制改革的国际借鉴及启示(08)我国银行贷款利率的结构性分析(09)利率波动对寿险需求的影响分析

(10)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论中小商业银行的服务创新(12)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13)对资产管理公司未来定位的有关思考(14)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与商业银行监管(15)差别准备金制度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16)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风险的防范(17)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8)中小商业银行营销战略选择(19)论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20)强化农业政策性银行服务“三农”的思考(21)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公司治理改善(22)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现状及发展策略(23)商业银行技术创新的环境与机制分析(24)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现状及管理分析(25)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问题的思考(26)完善我国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27)新巴塞尔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28)关于拓展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思考(29)零售银行经营模式探讨(30)我国网络银行的风险及其控制(31)建立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考核体系的探讨(32)重构农村金融体系之我见(33)家族制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34)家族企业融资的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35)山东省农户借贷行为的实证研究(36)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控制研究(37)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变革的探讨(38)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的路径选择(39)农村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探讨(40)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方向与模式探讨(41)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与发展问题(42)经济转轨时期我国银行监管研究(43)金融开放条件下外资银行监管问题研究(44)我国企业境外投资的风险与监管模式研究(45)建立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体制的探索(46)我国目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分析(47)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所面临的困境与选择(48)买方市场下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政策选择(49)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对当前投资领域的影响(50)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问题及对策(51)我国利率市场化:现状、问题与对策(52)中国信用制度的缺失与建设(53)金融控股模式与混业经营探讨(54)建立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问题(55)中国票据市场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56)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研究(57)(58)银行股外资并购问题研究

(59)中国银行业的外国直接投资:意义及挑战(60)人民币远期汇率定价实证分析

(61)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存在问题及对策(62)次贷危机对新资本协议实施的影响

(63)次贷危机的形成机理及其对货币政策框架的涵义(64)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的最新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65)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实证分析

(66)贸易开放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分析(67)中国外汇储备有效管理研究(68)基于博弈理论对中美汇率政策的解析(69)基于现行汇率制度的外汇储备规模研究(70)欧洲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中的金融中心研究(71)国外寿险领域银行保险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72)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价格传导效应研究

(73)全球流动性过剩中的对冲基金:国际新动向及其对中国的启示(74)高货币化经济下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分析(75)浅议路径依赖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影响(76)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问题研究

(77)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78)中美公司债券市场的比较分析(79)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变化评析

(80)关于福费廷业务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应用的探讨(81)近期对冲基金业的发展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82)国际银行业并购对中国银行业并购策略选择的启示(83)人民币升值预期与我国的贸易顺差(84)中国经济的内外均衡冲突和汇率制度改革(85)我国开放式基金的现状分析与展望

(86)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动机:理论研究与实践回顾(87)美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改革计划及启示(88)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投行业务的现状、风险与对策(89)对我国村镇银行经营状况的调查与分析(90)格莱珉银行的经验与借鉴

(91)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与评价(92)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方向与模式探讨(93)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模式选择(94)对中国农业银行市场定位的探讨(95)农村商业银行引入CI策略的问题与对策(96)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的原则、策略与方式(97)信用卡业务的风险与防范

(98)新形势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策略(99)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贷风险的研究(100)主权财富基金的兴起与争论(101)中国的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102)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和展望(103)浅析美国金融体制改革路径及启示

(104)县域社区银行发展路径选择及优化研究——与美国等国外社区银行制度比较(105)

(106)利率市场化的国际比较:路径、绩效与市场结构(107)我国外汇储备的结构管理分析(108)汇率预期对境外人民币需求的影响(109)我国经常账户失衡问题分析(110)国际货币体系缺陷及改革方向浅析(111)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及结构研究(11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研究

(113)中国的外汇管理体制与国际收支均衡问题分析(114)商业银行的风险内控机制研究

5.金融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五

一、选题意义

所谓私人银行业务,即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目标,以商业银行所涉及的一切资源为保障,向目标客户及其家庭提供私密性的量身定做的“管家式”金融服务。其业务领域不但包括投资、信托、保险、基金、外汇、贵金属等一切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同时包括法律、税务、收藏、拍卖、遗产安排、子女教育及财务动态管理等专业顾问服务。

私人银行可能代表着商业银行的未来,但目前我国私人银行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甚至可以说正面临着全面的失败。未来商业银行私人银行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从私人银行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入手,首先对境外私人银行进行了高度概括和介绍,在学习、研究境外私人银行发展的先进经验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中国境内私人银行的发展现状、组织形式、客户需求、产品与服务、资产管理、风险管理、运营管理、品牌管理等。

作者有针对性地对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开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系统地对国内私人银行在过去几年内的发展做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有前瞻性地、有建树地对未来的发展战略、发展方向、战略实施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根据相关协议,中国应当对外资银行取消所有业务5年过渡期后,限制,全面开放。那时,中国银行业尚未涉足私人银行业务领域。该业务领域作为部分外资银行打入中国市场的“王牌”,被外资银行广泛宣传,自此,综合性、针对性的.“财富管理理念”开始逐步被接纳,促成了中国银行业最重要的观念转变。9月,瑞士友邦银行在上海成立了境外私人银行国内代表处,花旗银行3月,上海分行私人银行部正式开业;中国银行推出第一家中资私人银行,中外资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3月,领域的争夺战从此拉开序幕。如今可以看到私人银行业务在中国领土上蓬勃发展,然而,在中国特色的国情、民情之下,私人银行业务下一步该如何发展,仍旧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本文将从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成效和存在问题着手,以国外成熟的私人银行业务市场作为对比和借鉴,重点探讨如何在中国国情、民情下,树立中国人自己的私人银行业务品牌。

二、写作提纲

1.引言

2.文献综述

2.1私人银行的定义

2.2关于国外私人银行的研究

3.中国私人银行建设的

4.中国私人银行建设的不利因素

5.对中国私人银行建设的建议

6.结语

7.参考文献

三、写作进度

20XX年11月份定题目

20XX年1月份 交开题报告

20XX年2月份 定初稿

6.金融类本科生毕业论文 篇六

摘要:由于我国金融业未全面开放,利率未市场化,银行业的垄断造成了中国资金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极低的活期存款利率与较高的贷款利率之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利息差需要弥补,

由此产生了巨大的市场,既催生了地下金融等不规范现象,也成了互联网理财产品出现的一个重要诱因。

同时,基金行业产品和营销模式亟待突破,监管环境发生变化,电商平台走近基金,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以余额宝为首的互联网理财产品的面世。

同时,由于监管尚未完善,风险控制仍有欠缺,相对活期存款的高利率能否可持续,以及这一新出现的理财产品是否会对传统金融业产生颠覆性影响,仍是国内争论不休的话题。

关键词:金融业 理财产品 互联网理财

通过研究互联网理财的适用性来探索互联网理财产品的优势与不足,以近期互联网理财产品在个人用户层面的受欢迎为切入点,

联系会计标准分析企业用户是否适用互联网理财来提高企业收益的问题;尝试分析互联网理财的发展方向,并寻找适用于企业级用户的优化方案;

借助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与近期央行出台规定加以限制,反思互联网理财之路能走多久。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利率高度市场化,互联网理财的生存土壤很小,所占的市场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国外对互联网理财的关注较少。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Paypal。

Paypal类似于我国的支付宝平台,诞生后不到一年时间内就推出了美版余额宝——Paypal货币基金。

该基金通过联接基金交给巴克莱旗下公司管理,0.01美元起申购,加上自动转入,设计方便简捷,Paypal冲到规模鼎峰——10亿美元,相当于当时一只传统中等规模的货币基金。

Paypal的发迹路线直接源自第三方支付市场的膨胀。

20XX年,Paypal的交易流水达到了600亿美元,到这一数字已达到惊人的1450亿美元。

网上使用Paypal的人越多,账户余额就越大,也越有可能启用自动转入Paypal货币基金,毕竟,放在Paypal户头没有一毛钱收益。

余额理财、互联网金融,这些热门词汇尽管当时还没有诞生,但美国人前就已经在实践中玩透这些概念。

Paypal的安全性和流动性都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唯一的问题是收益率。

诞生次年,美版余额宝的年收益达到5.56%,漂亮地创下成立10余年的最高潮,但美国利率大幅下降后,的收益只有1.37%。

Paypal在低谷时期为了留住客户,主动放弃了大部分管理费用来维持收益率。

好在20XX年至20XX年收益率大幅上扬,该基金从低谷的1.16%又攀升至20的5.1%,助力美版余额宝创造了消亡前的规模巅峰。

金融危机后,美国货币市场基金收益普降至0.04%,仅为年高峰5%的零头,甚至远不如储蓄账户2.6%的收益,这还是基金公司放弃管理费后的结果。

早在20XX年,基金公司就大方“补贴”过Paypal,但作用有效,Paypal在再也扛不下去,7月29日,当它关闭当时规模为4.71亿美元,收益正好也是0.04%,低收益也早已导致不少用户用脚投票,倒闭时的基金规模比巅峰的10亿元缩水一半还多。

日本也出现过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只不过时间不长就销声匿迹了。

日本的乐天网站也曾推出一些项目,但主要是为了方便消费者购物而设立的,并没有中国互联网理财这么高的收益,当然也没有余额宝这么火爆。

归根结底,“余额宝”在日本流行不起来,是因为政府出台了保护投资者的法律。

高利率就会带来高风险,高风险就会产生社会问题,日本也的确出现过类似的社会问题。

所以,后来日本政府为了防范社会问题的再度发生,建立了严格的监管制度,市场利率被压得很低。

二、国内现状

在国内,对互联网理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

互联网理财的收益互联网理财在国内属于新生事物,在发展初期提供了较高的收益率,以其高于银行十数倍的收益吸引大批散户投资,但高收益是否可以持久,是否会出现一款新的收益超过如今的理财产品,仍是争论不休的话题。

互联网理财的风险。

首先,当下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投资组成最主要的部分是货币基金,和其他类型的基金相比,货币基金的风险相对较低,并非毫无风险。

但是据统计,货币基金出现亏损的天数屈指可数,因此亏损风险并非主要风险。

除了收益风险,流动性风险也客观存在,毕竟极端情况下会存在“挤兑”的情况。

但是流动性风险同样很小,理由如下:互联网理财产品独特的投资者结构,给它带来了很大的安全性,即普通投资者的占比要远远大于机构投资者。

另外,为了促进该基金的规模进一步稳定,阿里支付宝方面还采取了一个很有力的措施,即对余额宝客户转入资金的规模做出限制,单日单笔不得超过5万元,单月不得超过20万元。

这个措施从源头上控制住了大额资金来申购该基金,调控投资者结构,极大地减少了风险。

此外,资金的性质—零钱—决定了该基金的流动性风险,极有可能会小于老式货币市场基金。

该基金的设计目标定位即针对的是人数众多、金额较小、原本就没有打算投资基金的群体和资金,并且是用货币市场基金这种风险极低的产品去与之对接。

因此,流动性风险也较小。

我觉得互联网理财产品真正的风险来源于政策风险。

由于政策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形式并没有明确规定,互联网理财仍处于一个比较模糊的范围内,倘若监管部门对此予以发难或者叫停,极有可能给互联网理财产生毁灭性打击。

近期央行出台针对移动支付的限制,极大打击了用户的信心,互联网理财能走多久,值得深思。

互联网理财产品对传统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秩序的冲击。

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钮文新的《取缔余额宝》的博客。

钮文新所持的观点是:余额宝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是典型的‘金融寄生虫’”,应当取缔。

同时,以余额宝为首的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存在,表面上使投资者获得了远远高于银行活期存款的收益,但实际上暗中提高了银行的融资成本,进而推高实体企业的贷款利率,对整个实体经济都会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钮文新的观点有道理,但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首先,互联网理财的规模还较小,与银行存款的比值微乎其微,因此对银行的冲击也较小;其次,在互联网理财产品出现之前,银行贷款利率也并没有因为活期存款利率的低下而降低,因此,实体经济因为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出现而导致的融资成本大幅升高的情况也难以出现。

再者,活期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之间的巨大市场空缺仍需要一款甚至多款金融产品来弥补,毕竟往利率高的地方流动是资金的天性。

总的来说,互联网理财对于国外并非一个新生事物,且由于国外金融市场的完善,投资渠道较多,互联网理财在国外市场很小。

7.金融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篇七

一、银行会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设计严重滞后, 相关概念缺乏统一性

金融企业的电子化发展程度是比较高的, 但是目前高校所使用多个版本银行会计教材中仍然以手工会计为原理处理会计凭证和账务处理, 比如大量内容介绍在手工方法下银行基本核算方法及手工联行往来业务的处理等等, 这与银行的实际工作环境是脱节的。很多教材概念不一致, 例如不同版本书中电子联行往来称为电子汇划清算业务、电子汇兑系统或现代支付系统;会计科目设置名称上显得比较随意, 有“吸收存款”会计科目又被称为“单位活期存款”、“储蓄存款”“进出口企业活期存款”等, “存放境外同业款项”有的教材称为“存放港澳及外国同业款”, 而“拆出 (拆出入) 资金"又可称为“拆放同业 (同业拆入) ”等等。这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带了困扰。

2、课程内容庞杂, 学生感觉非常抽象

银行会计的核算内容既包括存贷款业务、结算业务资金清算业务、外汇业务等, 又包括各种中间业务、表外业务, 不仅包括商业银行业务更包括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业务经理国库业务等等。学生感觉过程比较繁琐且抽象, 特别是以下内容:系统内电子汇划业务内容会计核算繁琐, 相关会计科目难以理解;同城票据交换的具体过程及交换差额扎清算内容难以理解;国库预算收入的收纳和退库的内容复杂繁琐等等。这些内容学生必须全面了解业务流程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会计核算, 这些内容涉及到多门课程, 而且很多内容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作为专业教师也难以接触到, 学生感觉课程脱离实践非常抽象。

3、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难以提高。

银行会计课程实践性比较强, 很多内容必须实际操作过才能记住, 再加银行会计处理与工商企业刚好是相反的, 很多同学难以转变角度, 很容易将会计处理混淆。很多学校银行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 仍然以传统讲授为主, 授课方式较为单一, 局限于教材内容的讲授, 教学过程就是是“灌注”过程, 学生只是被动听课。这种教学方式效果不好, 且难以适应银行会计课程对实践性比较高、课程内容较为复杂的要求。

二、构建应用型金融专业银行会计课程改革政策建议

1、结合应用型金融专业培养方向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突出重点。

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的培养方向主要是向金融机构输送应用型金融人才, 不能满足于熟练得机械性操作, 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主要目的在于系统掌握银行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之上培养擅经营、懂管理的高素质银行管理人才。金融学专业课程普遍内容交叉, 银行会计课程内容与银行业务联系非常紧密, 因此有关会计原理部分要精简, 而有关于中央银行会计内容离生活较远, 原理很简单但是核算非常繁琐, 比如代理国库业务知识、货币发行业务知识等, 学生在工作中很容易掌握不需要大篇幅介绍。而银行会计学重点内容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等相关业务。

2、整合资源, 编制新教材。

目前市面上的银行会计教材的缺点很多, 内容滞后 (没有体现新会计准则与银行会计电算化要求) 、理论性太强 (缺乏足够的案例分析) 、相关概念混乱 (银行会计科目不统一) 等等。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教材的编写人员一定要包括高校老师与银行专业人员, 既能发挥老师基本理论系统化水平高和银行专家实践经验丰富的长处, 又克服老师的实践经验缺少和专业人员理论不系统的缺点。对于银行会计教材内容的改革至少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新企业会计准则在金融企业会计中的应用、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借贷记帐法、按照资金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的原则设置规范的会计科目、电子计算机处理的帐务核算程序等等, 并且对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多增加案例和习题。

3、加强实践教学, 引入试验操作环节。

很多金融学专业把银行会计课程看做是会计课程的范畴, 对银行会计课程缺乏足够的重视。实际上银行会计课程对货币银行学、中央银行学、财政学等金融专业课程的实践性知识, 所以必须引入实践教学环节。鉴于金融领域的特殊性实践教学方法是只有通过设立银行业务模拟实验室, 运用《银行会计仿真实训平台》软件让学生操作模拟银行会计核算, 形象地呈现出业务操作的全过程。建立起银行会计手工实训室, 模拟银行实际环境及业务, 采用银行原始凭证、报表、账簿等资料, 让同学们进行全套的帐务模拟处理。把课堂教学与实践业务结合起来, 银行会计前台基础业务和后台综合业务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4、提高教师素质, 变革传统教学方法

8.金融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篇八

理工类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本论文得到“浙江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金融工程教改研究项目”(项目编号:e11150)、“浙江理工大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改革项目——金融计算创新性设计实验项目”、“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培育项目——风险投资与风险管理双语示范课程”项目支持。

【作者简介】徐少君(1979—)女,浙江宁波人,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从事金融学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

郭 晶(1974—)女,内蒙古人,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经济学硕士,从事金融学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

随着金融全球化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金融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高层次、应用型优秀金融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突出,这对我国传统的金融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作为理工类高校,其最大的优势在于理工学科的深厚沉淀和学生具备相对良好的数理基础,因此在学生的培养上应突出这一“理工”特色,围绕着“数理化、微观化、信息化”的要求,“使学生了解我国习惯采用的宽口径金融的概貌、把握宽口径金融学的大体内容”这一普遍要求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鼓励发挥理工类高校的优势,注重微观化与应用性,特色发展。

1.以“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分析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全面进行开放式教学改革

理工类高校对金融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首先就应该强调专业通才教育,强化专业理论基础和其他通识性知识的学习,从而使金融学本科学生能够在金融机构或非金融部门中胜任相关专门工作,也能够为有志于进一步学习深造奠定宽厚的基础。由此,理工科类高校的金融学本科层次的培养目标首先应该重点关注对金融及相关领域的原理性知识与专业技能进行系统训练,注重宽口径、厚基础的通才式培养,课程体系上也要注重学习掌握基本经济金融理论及其应用,要求掌握现代金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管理技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外语和数学等现代金融活动所必须的工具。当然,作为理工类高校,实践操作、定量分析是其鲜明的特色,因此,对于金融学本科学生的培养,理应注重学生对金融分析的基本工具和方法的掌握,强化定量分析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实践操作能力与分析能力的培养。

为此,“灌输式”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金融发展的形势需要。面向知识经济、市场经济的金融教学要突出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内容上需要打破课程间的界限,进行以学科为基础的整体化的能力培养,通过开放式的教学平台、教学基地、教学实验,实现培养目标。

2.定位于“商学院模式”,突出微观金融的教学

国外金融学专业的定位包括“经济学院模式”和“商学院模式”,前者注重学生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能力和对宏观问题的把握能力的培养,注重系统的理论训练和扎实理论功底的培养;而后者注重学生的竞争能力和未来的就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对微观金融业务的熟练掌握和实践技能的提高。尽管各有优劣,但从国外一流大学来看,“商学院模式”在规模和影响上似乎更胜一筹,这一点也的确值得注意。

我国传统的高校金融学专业本科体系往往以宏观金融课程为主体,偏重于宏观金融分析、偏重于理论方面的经济学和金融方面的分析,更类似于“经济学院模式”。然而,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性学科,金融学的学科定位一定要立足于社会需求和时代特征。随着现代金融学越来越多地从微观方面对金融进行研究,成为管理市场以及指导微观企业行为的重要手段,现代金融人才的培养,更符合“商学院模式”的培养目标,同时也是符合理工类高校金融学专业的办学特色,即: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强调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有效的沟通能力,做到文理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

为此,顺应金融理论发展的微观化趋势,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突出强调对学生微观金融领域的能力培养。一方面,通过课程体系的“微观化”设计,实现对金融新形势、新知识的教学;另一方面,积极进行教学方式与手段的革新,通过实验教学、开放式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课外培训等多种形式,实现对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3.注重微观化、学科交叉与实用性,实现课程设置的改革

A.注重微观化

这里的“微观化”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根据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趋势,增加资本市场理论方面的课程。从以银行为绝对核心的传统金融体系,转化为银行和资本市场并重的现代金融体系,是任何一国金融体系都要经历的转变阶段。因此,对于理工类高校,尤其需要在金融课程设计上加大资本市场理论方面的课程。例如,在资本市场基础理论方面,应增加投资银行学、投资学、有效市场理论、行为金融学、金融经济学等课程;在资本市场应用理论方面,应增加金融工程学、家庭理财学、公司理财学、衍生金融工具等课程。

二是金融专业课程要微观化。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金融运行效率越来越取决于微观主体的行为,金融学研究也呈现一种微观化的倾向。因此,理工类高校应首先顺应金融理论研究的微观化趋势,首先实现金融专业课程的微观化,如可增设网络金融、金融信息学、金融数据库、金融会计学等课程。通过专业课程微观化,真正从金融机构微观主体的实际需要出发来传授相关知识,培养符合实际需要的金融人才。

B.注重学科交叉

目前,国内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上主要还存在着“注重银行理论、忽视资本市场理论,注重宏观金融理论、忽视微观金融理论”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强调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对理工类高校而言,发挥自身的优势交叉学科尤需注重以下学科的交叉:

一是金融与数学的结合。随着微观金融学和金融工程学的兴起,金融业务更多地涉及微观主体的理财活动、资产选择活动等,这些微观金融活动通常是以一些数理模型为基础进行的。理解和运用这些数理模型需要较高深的数理知识,这也正好凸显出理工类高校的优势。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也要反映这一要求,一方面必须在已有的一般高等数学课程上增加如计量经济学、运筹学、博弈论、随机过程、泛函分析等课程,增加数学类权重;另一方面利用已有的金融数学化发展的成果,开设金融工程学、金融随机过程、金融时间序列分析等金融课程。

二是金融与网络信息技术的结合。金融业自身是一个充分运用高科技的产业,作为在计算机信息领域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理工类高校学生,尤其需要利用高技术手段为金融业开辟新的服务方式和发展空间,更好地凸显人才培养特色。具体而言,金融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一方面体现在金融专业学生能熟练掌握各类信息技术上,尤其使用大量金融数理模型的软件;另一方面体现在直接将信息技术引进金融专业教学之中,如开设金融电子化、网络金融方面等课程,使学生能较好地在金融专业学习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C.注重“实用性”

9.金融学本科专业简介 篇九

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概论、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法律基础、大学语文、英语、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货币银行学、统计学、经济法、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学、保险学、财政学、银行会计学、中央银行学、国际融资、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金融学培养目标:

融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金融保险理论基础知识和掌握金融保险业务技术,能够运用经济学一般方法分析金融保险活动、处理金融业务,有一定综合判断和创新能力通晓金融管理、风险控制、信用管理、投资分析的复合型人才。

金融学发展前景:

10.电子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篇十

摘要:这是一个信息的时代,这是一个科技的时代,这是一个与电子产品密切接触的时代,于是有很多的人把目光转向了电子专业。电子专业研究的.就是电子类的电器设备,比如:电视、电脑、电冰箱等。而网络信息的传递,工厂电气控制,家电自动化智能化,航海,航天,地下、海底、太空探测等高中低各个层次的电器设备也都离不开电子设备,可见电子专业的广域性和实用性。当今很多的年轻人都选择了这个专业,他们基本上都是怀着热情与好奇,对于这样一个神圣而又神秘的专业,他们充满期待。那么,如此备受瞩目的专业该进行怎样的教学呢·本文主要从四个角度讲讲本人关于电子专业教学的拙见,以此来和教育界的朋友们探讨、交流。

关键词:电子专业;教学;四个关注

电子专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是令人欣喜的,面对众多的生源应该怎样进行教学呢·我们要培育的人才是要适应这个社会,靠自己的技术养活自己,靠自己的专业为中国的进步贡奉献力量。那么,我们就得密切关注电子专业的教学成果。我认为,在电子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四个方面:

一、 思想

电子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它需要的是一种严谨的思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得关注学生这种思想的培养。如今,除了重点学校和二本学校,在三本院校和一些中等职业学校也在培养电子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在不同的学校学习,虽然不能肯定的说在重点学校和二本学校学习的学生在电子专业这个领域就会比其他的学生好,但是这些学生的起点确实不同。他们在思想上、学习上都有很大的区别。选择去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虽然选择这个专业是出于兴趣,但还是有部分人是为了混时间。面对这些不同层面的学生,我们还是必须保证搞好教学。我们得保证毕业后从事电子专业工作的学生不会因为我们的教育问题而给社会带来什么危害。师者,传道者。我们教学生不仅是教学生学习电子专业的知识,我们还应该教会他们道德。电子产品对社会的影响是深渊的,从事这个工作的人必须得有一个正确的心态,有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想法,有严谨的思想。因为电子产品的一点小差错,就会给社会,甚至是整个中国都会带来影响。只有在思想上严谨,在工作中他们才会严格要求自己,严格检验自己的产品,这样才能保证电子产品的安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们必须时刻提醒学生们摆好一个正确的心态,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从而逐渐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 理论

电子专业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专业,但同时它又关联到其他很多领域的知识,因此,电子专业要求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很多学生不愿意学习理论,他们会觉得很枯燥、乏味,而且误认为理论的东西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体现理论”,可见,理论的东西在当今这个社会的用处。如果不懂理论,那么在实践的过程中将怎样指导工作,怎样进行改革和进步·理论是电子专业必须学好的东西。学生们的起点不同,知识的功底也不同。特别是在三本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们,在高中或者初中,他们根本没有认真学习数学、物理,而这两门学科却又和电子专业密切相关。这样,学生的基础知识差距就特别大。因而,在不同的院校,教师们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教学的基础,从不同的理论基础出发,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然后再逐渐地培养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并且,电子专业还涉及到其他方面的知识,比如,军事方面。当你想要为国家出一份力量,想在军事设备方面做点文章。就必须了解现如今中国的军事情况,什么样的武器设备才适合中国的军队,然后再从这些情况着手研究。这些都是我们要关注的内容。学习电子专业,我们不仅要学习这个专业本来的理论知识,我们还得扩展自己的眼界,关注专业进步,关注社会进步,关注时代变化。总之,不仅要学好专业的理论,还得掌握多领域的知识。

三、 实践

电子专业是一个动手能力强的专业,它要求产品的准确度高,严密性强,任何一个小的差错可能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必须严格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经常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当学生掌握了一定水平的理论知识,就应该让学生多多地与实践相接触。多动手,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查阅、咨询等解决问题。这样能让学生有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将学习的主导性还给学生。课程新标准中要求老师让学生学习探究、合作、自主的学习方式,同样我们也可以把这种好的教学方式放在电子专业的教学中。有句话叫做“实践出真知”,学生们以前学习的理论知识都是前人的成果,他们对于这些理论的理解可能只是表面的,当他们接触到实际操作后,他们将会更深一层次地理解这些理论的知识,在加深理解的同时也加深了记忆。而且,知识正在不断地更新,通过实践操作,有独特思维的新一代或许会有一些新的理念,在实践中找到真知,或许对学生,对电子专业,甚至是中国的发展都是一种贡献。多多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是不可忽略的教学重点之一。

四、 创新

电子专业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前景非常好的一个专业。要在这个领域取得新的成绩,要想这个时代取得更大的进步,电子专业上也就得创新。这是年轻的时代,以后的生活也得他们自己过,他们要用他们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属于他们的那份蓝天。多给学生一点自由的时间,让他们去发挥自己的想象,改进电子产品的不足;多给学生一点空间,让他们去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用实践去检验自己的成果;多给学生一点勇气,让他们敢说出自己的想法,以正确的态度面对自己,面对社会。电子产品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只有通过大胆的创新,大胆的改进,人们的生活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就像乔布斯一样,知识的累计,不断地追求,不断地创新,才使我们拥有了手中的“苹果”。这是一个科技的时代,学生们要有大胆的精神,要有探究的精神,要不断地去追求,去创新,希望有一天在我们的学生中会出现另一个“乔布斯”。

结束语:

11.金融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机械制造 本科 毕业设计

独立学院机械制造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对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开拓创新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本科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通过毕业设计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进行全面检验。做好本科毕业设计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根据培养目标科学选题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设计是唯一一项综合四年年来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教学环节,是距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间最近的一个模拟训练过程,是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实现预期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教学项目。选题是毕业设计工作的龙头,选题质量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精心挑选毕业设计题目,是搞好毕业设计的第一步。但是选题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

(1)目前学生题目的确定多数以教师分配题目的方式完成,题目评审环节中空洞的条目性选题规定和无操作标准的题目评审过程达不到毕业设计选题的预期目的。

(2)毕业设计选题大多在重复前几届学生做过的研究、实验或课题,学生自己立题的很少,有的选题缺乏综合性、新颖性,深广度不够。

(3)设计脱离实际,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使得毕业设计的模拟课题居多,真题真做的少。

(4)有的选题对学生显得难度较高,工作量过大;有的选题虽然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学生由于怕难或者因就业等原因而不愿选。

(5)毕业设计与社会生产实际缺乏联系,部分选题的实际意义不大,甚至没有实际意义。

因此在畢业设计题目选择的时候,应该遵循合理的选题原则,首先题目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新颖性,并且应难易适度,工作量得当,既要具有一定的水平,又要使学生在规定期限内经过努力能按时完成。

2.落实开题环节

学生选定题目之后要进行开题,这项工作是本科生第一次完全独立查阅相关资料、确定总体方案、安排设计时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万事开头难”,很多学生不知从何下手,有些学生在拿到设计任务书后,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没搞清具体要求就匆忙下笔,有的人没有认识到开题的重要而敷衍了事。结果,开题报告只是把一些原理、算法拼凑在一起,没有比较和方案选定,没有计划和统一安排。

学生在开题期间,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考虑设计要求,合理安排好设计全过程。通过撰写开题报告,要求学生讲清题目的来龙去脉,从而使学生明确毕业设计课题的目的和要求,对题目有更深刻理解与认识,会使原来的论文设计思路更加完善和系统,对自己的工作做到“胸有成竹”,减少盲目性,避免出现不知从何处入手的尴尬局面。

3.过程管理 一丝不苟

本科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相邻学科的知识,提高了他们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创新的能力。这种能力最后将成为学生的一种稳定的、综合的个性品质及素质。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阶段,老师责任心不强,学生就业不顺心,都会影响毕业设计质量,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过程管理。教师要言传身教,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教师除了有严谨的态度,还要有科学的指导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获得科学研究、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应该以激励法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以启发法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学生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指导毕业设计的全过程。

毕业设计阶段的过程管理十分重要,在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中,要对师生双向考核,首先要督促学生按照工作计划完成工作,经常组织所指导的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定期进行工作汇报。让学生定期汇报自己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互相了解毕业设计的内容,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非常重要,平常不好好抓,等答辩时算总账,毕业设计质量就难以保证。

4.毕业答辩不走过场

毕业设计成果考核阶段的指导非常重要,这是毕业设计质量的体现。学生完成了毕业设计的工作后,指导教师要对学生所设计的装配图和零部件图仔细检查,确保其图纸规范并符合标准。一般学生容易忽视的是标题栏、公差要求和表面质量标注。

毕业答辩是对毕业设计的综合检验和全面考核。科学、规范、严肃的答辩工作,可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校的毕业设计教学情况,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对毕业设计工作起到激励和约束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答辩工作的积极作用,我们在加强毕业设计教学过程质量管理机制的同时,在毕业设计答辩工作中应在各系成立有权威的答辩委员会,由教授、副教授组成,其中可以外请专家,实行公开答辩。这样,既对学生增加了压力,促使学生平时踏踏实实完成设计任务,不走过场,也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促使教师认真指导,把住了毕业设计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

总之,毕业设计是一项实践性强、较复杂的教学过程,科学选题,严把选题关是做好毕业设计的前提;认真做好毕业设计开题工作是毕业设计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严格的答辩将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促进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同时,作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充实和丰富专业知识、专业基础课知识,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关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科研发展动态,以爱岗敬业的精神,认真、负责、耐心、热情的工作态度,做好每个工作细节,努力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国玉,早热木,周建平.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中的突出问题探讨与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3).

[2]董翠敏.如何有效提高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J].考试周刊,2008(42).

12.金融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篇十二

一、化学类专业毕业论文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选题新颖性不够。选题是毕业论文过程中的首要环节,目前主要采用教师正在进行的科研课题,很少有学生会根据所学的专业知识自主选题。就近几年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情况来看,尽管多数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所选的选题比较合理,但仍有不少毕业生的论文选题存在许多问题。如同一老师所指导的本科毕业论文连续几届的选题相似度较高,实验目的、实验药品与材料、实验路线都出现某种程度的相似,选题单一。

(2)毕业论文与找工作、考研相冲突。本科生毕业论文在培养方案中往往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完成,学生考研和找工作与之冲突,这对毕业论文的开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据调查,有些学校班级考研人数达到一半以上,竞争日益激烈,考研学生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考研上。另外,毕业生择业在时间上正好与毕业论文相冲突,学生为了在限定的时间内找好工作,就把毕业论文放到了从属位置,对论文的实验工作投入明显不足。

(3)实验室条件限制。在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学生人数连续增加,而教学资源的投入又相对滞后,导致学生在做毕业论文时,实验中所需的实验场地和设施却得不到保障,从而限制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进行和质量。

二、化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改革的重点内容

(1)采用分组组合的方式。根据化学类各专业的特点,教师可以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根据分组组合的方式进行组合,把学生按毕业论文设计中需要实施的实验类型分到同一个组,组里的成员可采用相似的实验过程但选用不同的实验试剂与材料。采用分组组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组指导后,学生学习就不再是老师和每位学生之间的互动,而是同学之间共同交流学习的过程。论文选题环节的时候,组合内的学生就需要对实验设计和内容进行交流,并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改进方法。

(2)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论文。校企联合指导大学生的毕业论文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的学生毕竟要走出校门到社会上工作,因此这也符合了毕业班学生对化学、化工类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兴趣。化学、化工企业需要生存,同样要面对创新这一课题,而企业往往缺乏人才,但却拥有充足的经费,这为双方合作奠定了基础。

(3)教研室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由于完成毕业论文时间不长,这就需要指导教师加强对自己课题组的实验督促工作。让学生和老师展开讨论,这样既督促了实验进程,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协作意识。

(4)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论文完成过程中,指导教师为学生把握好方向,给予学生必要的启示,但不能陪作,更不能包办。

三、结语

对于化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在选题、安排时间、实验室条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采用实验分组组合方式、校企联合方式、教研室学术交流活动,来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从而使学生能够完成较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摘要:本科毕业论文是培养化学类专业学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分析了化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在选题、安排时间、实验室条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化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实践模式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化学,本科毕业论文,实践模式

参考文献

[1]季俊杰.实践型毕业论文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2,(7):58—61.

上一篇:学生会主席团秘书长竞选演讲稿下一篇:建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