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市中医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制度(精选6篇)
1.桂平市中医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制度 篇一
XXX卫生院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总结
XXX卫生院组织员工及乡医参加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认真汲取了多位老师的指导教育后,获益良多。短暂的培训虽然结束了,可是在培训过程中获得的心得体会却深深地影响了大家,特别是对养身之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将培训总结分享给大家:
一、中医特色凸显,内涵丰富,疗效明确。
针对亚健康人群、疾病恢复期康复理疗、防病保健的一个治未病中心。充满中医药文化氛围的门诊,安静整洁,各具特色,为病人提供贴心的个体化服务。不仅仅在病房,把中医特色服务延伸到门诊,在门诊设立专区,中医特色治疗室,还有几张理疗床。体现出中医专科康复医生在中医特色治疗中的重要性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另外心科的药物罐、中药定向透药、耳穴压豆、足浴推拿等,妇科的各种大小封包、气压肢体血液循环治疗仪、盆底肌肉功能障碍治疗仪,康复理疗科的宫廷正骨手法,疼痛科的万维注射止痛疗法、弧刃针刀治疗等都在传统疗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拓展,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二、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大家,是一次很大的心灵震撼。在这个被西方的风俗习惯及思潮日日侵扰的今天,在这个人人拜金的物欲横的今天,学习传统的优良的东西,渐渐被大家觉得稀奇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通过这次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更进一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以身作则,努力践行。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在工作中一是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严格要求自己,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桂平市中医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制度 篇二
为促进上海市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工作,上海市在2010—2012 年启动“上海市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项目旨在建设好1家市级基层常见病和多发病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和18 家区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建立起以广大居民为最终受益方,立足点是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18+240”(“240”是全市240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体系;同时,筛选出12 项在基层社区适用性和需求性较好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即穴位敷贴防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棍棒操防治中风后肩关节活动障碍、督脉灸联合耳穴贴法治疗失眠、五行健骨操、“六步奶结疏通法”治疗积乳症、中药肠痹方结合推拿手法及龙形六式操治疗慢性便秘、艾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项八针”防治颈椎病、“阳明法”防治老年咳喘病、电针浅刺法治疗面瘫、腕踝针和中药足疗对糖尿病足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干预,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规范培训,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能够熟练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技术水平。本文对基层医务人员12项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的效果进行分析,以了解医务人员对适宜技术的掌握情况,发现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提供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上海市所有18个区(县)参与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收集登记资料,了解参与培训医务人员的基础资料。(2)每次区(县)基地培训后(共18个基地),随机选取3~6名接受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半定量问卷调研,共60 名(全市共957 人参加培训)。了解其对培训的认知、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对培训的满意度,评估培训的近期学习效果。(3)采用个别访谈法,在每次区县基地培训后,随机抽取医务人员进行访谈(共15名),了解培训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方法
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12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1.3 统计分析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半定量问卷指标包括:培训辅助器材、教师授课态度、培训教材、教师表达能力、培训方式、讲授水平、培训内容难度、培训时间安排、培训内容适用性和培训内容实践性,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2 结果
2.1 各区县社区医务人员参与适宜技术培训及合格情况
截至2013 年10 月,18 个区县基本完成对本区(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的培训任务,区(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训覆盖率为100%(240/240)。每家社区至少有3~4 名中医人员参加12 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培训,全市共957名。每次区县基地培训结束后,各区县基地分别组织自己区(县)的结业考试。经过考核合格909 人,培训合格率为95.0%,其中大多数区县培训合格率为100%,浦东中医培训合格率最低为61.4%,其余区(县)培训合格率均在92%及以上,见表1。
经区(县)基地考试合格(包括补考合格)的医务人员称为社区推广员,负责本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工作,共957 名,女性多于男性,年龄多集中在25~44 岁之间,学历以本科为主,占总人数的69.2%,职称以初、中级职称为主,占总人数的94.6%。
2.2 医务人员对培训的反馈
2.2.1对培训的满意度评分550
满意度评分表共10 个维度,每个维度满分5分,总分为50分。统计分析显示,参加培训的医务人员对培训的满意度较高,满意度总分的平均分为45.8 分,具体各项打分情况显示,培训内容实践性、培训内容适用性、培训时间安排和培训内容难度满意度相对较低,见表2。
分
2.2.2对培训存在问题的看法
培训存在问题调查个方面,统计结果显示,选择培训时间较短的人员比例最多,为80%,其次是培训缺乏实际操作,为70%,培训缺乏适用性也是较多医务人员认为存在的问题,有60%。此外,培训缺乏考核、培训老师水平也有四成左右医务人员认为存在问题,见表3。其他包括“没有教材”、“培训内容任务重”、“不能掌握培训的技术”等。
进一步访谈中,医务人员均反映培训使他们多了一技之长,在服务居民的同时得到了职业的满足感,增强了从事中医药工作的信心,也因此从整体上提高了社区中医服务能力。如“感觉培训蛮实用的,培训后能力提高了一些(黄浦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 !”、“适宜技术培训大都是由技术持有专家或三级医院权威医生授课,平时与这些专家接触的机会很少,通过这种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不但可以学到技术,还能建立联系,开阔自己的视野,日常工作中一些疑点和难点也得以解决。”,大多数的医务人员希望继续参加培训。
访谈反映的主要问题是:授课方式单一,不能运用案例分析及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灵活教学;培训时间较短,内容太多,较难全部接受和吸收;培训教师授课风格各异,水平有高有低,部分教师课件比较传统,普通话也不标准;还有的医生反映目前区县培训主要为理论培训,虽然授课教师会在课上示范,但是学员还是缺乏课堂上实际操作的机会,很可能学过之后就忘了,认为“中医还是要勤动手才好”,“建议培训过程能不能加强实际操作环节,有的时候太理论化会达不到效果。”
访谈中也发现,许多医务人员都非常希望到大医院去进修,最好是技术承担单位,尤其对一些实际操作要求较高的技术,他们认为只有通过进修学习,才能达到真正掌握技术的效果,在本社区给患者推广运用过程中才会更放心。
3 讨论
3.1 基层医务人员培养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随着中医全科医学的发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及基层医院的需求已经初露端倪[3]。但是由于既往的一些工作模式的原因,中医药相对其他基本医疗工作的开展,还是在总量、实践机会等方面处于劣势,也造成了城市社区中医药医务人员实践技能偏低的现况[4]。
医务人员大多数希望得到适宜技术培训,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困难。一方面,医务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都有较重的医疗任务,没有时间去接受适宜技术的培训;另一方面,由于中医药适宜技术需要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基础的人员参加培训和推广应用,单位在人员选派上存在一定矛盾。比如有些地方就出现一个人学习多项适宜技术的情况,每次培训都是固定的几个人参加,其他人得不到能力提升的机会,这势必也会影响平时工作的开展和技术推广的效果。
3.2 培训的适宜性
根据以往发表的文献资料显示,培训时间短、技术较难掌握和操作是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次适宜技术培训中,单项技术培训时间累计为2~3天,12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整体累计培训时间仅为14~36天,医务人员普遍感觉时间较短,这可能会影响到医务人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另一方面,社区的中医医师虽为全科医师,但平时的专业培训和技术训练较少,不可能做到各科精通,这也可能影响医务人员对适宜技术的掌握程度,从而认为培训内容较难。
本次培训由区县级基地的适宜技术师资和12项适宜技术承担单位负责人对区县学员进行集中培训,授课多为先进行多媒体讲座,后采用示范等方式进行互动强化。但访谈中仍有一部分医务人员反映培训方式较为单一,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这可能是因为中医药适宜技术多为针灸、推拿等操作性强的技术, 加之集中培训时间短, 培训内容以理论学习为主,较少有时间参加案例分析或小组讨论,特别是实践进行强化,医务人员不足以完全掌握技术内容和操作[5],因此,可能影响培训效果。
区县基地适宜技术培训中,浦东中医合格率最低为61.4%,这可能是因为在转播视频网络课程中,浦东中医的视频对接存在一些问题,视频转播信号时常不稳定,不时出现信号中断,间接影响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心情,培训合格率较低。
4 建议
4.1 完善相关中医药适宜技术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人才培训工作,逐步扩大适宜技术人才队伍规模。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充分调动基层单位的积极性,并给予基层单位人才培养工作适当的政策倾斜和资金补助,同时,将中医适宜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纳入对基层单位考核的一部分,选取模范单位并进行公开表彰,鼓励基层单位强化自身优势,突出服务特色,培养专业人才。各基层单位应该注重对医务人员能力的提升,重视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鼓励进修学习,通过目标激励、物质激励等方式,动员更多的医务人员参与到适宜技术学习中来,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居民。
4.2 丰富培训方式,增强培训操作性,注重培训实效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培训,不仅是举办几次理论学习班或者几次技术操作指导,而应该是更全面、持续。规范化培训应是全程的,包括推广初期的理论学习为主,中期以技术指导和实践为主,后期由专家下沉提供各种指导。要根据技术的难度和类型选择不同的培训方式。对操作要求高的技术可选派基层医务人员到二三级医院进修学习,务求真正掌握适宜技术。
在下一阶段的适宜技术推广工作中,要改良授课方式,增强培训内容的操作性和实践性。鉴于人员选派和路程等问题,建议加强区县基地视频网络建设,通过总基地(岳阳医院)与下设的18个区县基地的联网对接,方便各个区县基地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人员参与视频培训,避免来回路途奔波,减少行程时间,提高培训效率,提供高效、便捷的培训新模式。同时,建立互动式的网络教学平台,参加培训医务人员可在课堂上与老师随时交流沟通,通过举手提问、回答问题和小组探讨等形式与老师即时交流,提高网络课程的听课率。学生可在课后自行下载课程视频和相关学习资料,从而从侧面解决培训时间短的问题。完善相关中医药适宜技术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丰富培训方式,增强培训操作性,注重培训实效。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一定要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并以实际操作为主,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医务应用的实际操作水平。可利用合作进修、个体交流和专家下社区指导等方式,增加医务人员实际操作的机会。如各技术承担单位发挥互助友爱精神,经常到兄弟单位对自己的适宜技术进行实践教学,使医务人员能够真正掌握适宜技术,并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避免培训流于形式。
摘要:目的 分析上海市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效果。方法 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收集培训相关资料。结果 上海市共培训955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医务人员,其中培训合格907人,培训合格率为95%;培训人员对培训的满意度较高,满意度总分平均分为45.8分(满分50分);培训时间短、方式单一和难掌握是存在的主要问题。结论 总体来看,本次培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对12项适宜技术在社区更大范围的推广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效果,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谢雁鸣,王思成,龚彦冰,等.东北两省农村中医适宜技术应用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7):1-3.
[2]程开艳.关于河南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的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4):298-299.
[3]侯中伟.加速中医全科医学建设,大力发展中医适宜技术[A].中国针灸学(China Association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中国针灸学会(China Associa-tion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11:4.
[4]杜兆辉.中心城区社区中医适宜技术应用政策的实践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9.
3.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试题及答案 篇三
村别: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穴位热敷现象不包括()
A、透热B、扩热C、传热D、散热
2.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的是()。
A、三阴交B、渎鼻C、足三里D、外膝眼
3.雷火灸的作用不包括()
A、活血化瘀B、祛风除湿C、消肿止痛D、通络散结
4.钩活术疗法中局部放血目的是()
A、祛瘀生新B、活血散结C、消肿止痛D、活血化瘀
5.平衡针灸的作用机制就是针刺()
A、中枢神经靶点B、外周神经靶点C、交感神经D、副交感神经
6.带状疱疹常选用以下哪项疗法()
A、平衡针B、火针C、铍针D、雷火灸法
7.热敏灸疗法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可分为()
A、单点温和灸、双点温和灸、三点温和灸、接力温和灸、循经温和灸。
8.钩活术疗法中进针钩治中不包括()
A、钩治B、割治C、挑治D、灸疗
9.头针疗法中治疗对侧下肢瘫痪选择的区域()
A、运动区上2/5B、运动区中2/5C、运动区上1/5D、运动区中1/5
10.下列不属于头针疗法禁忌症的是()
A、孕妇B、囟门未完全闭合的婴幼儿 C、70岁以上的老人 D、心衰患者
11.火针疗法中细火针的直径()
A、0.5mmB、0.8mmC、1.1mmD、1.5mm
12.火针疗法中散刺法常用于()
A、头晕B、心悸C、呕吐 D、麻木
13.腕筋结常用的取穴是()
A、神门 B、列缺 C、内关 D、阿是
14.腹痛为主的患者常选用雷火灸中()
A、雀啄法 B、小回旋法 C、摆阵法 D、螺旋灸法
15.铍针整个治疗的关键步骤是()
A、定位 B、消毒 C、进针 D、松解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针灸是和的合称。
2.中医六腑是指:、、、、、。
3.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
4.毫针的结构分为 5 个部分:、、、、。
5、中医六淫是指、、、、、。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钩活术疗法常用于脊柱退行性()
2.松解是根据治疗需要,用针刀在不同的解剖层次进行点刺、切割、剥离。()
3.脑出血患者应在急性期给予头针治疗以促进功能康复。()
4.火针应迅速准确进针,并迅速把针拔出,这一过程不超过一秒。()
5.平衡针触电式针感是指针刺后出现类似见电击样感觉,向近端放射。()
二、问答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一)简述拔罐的四种方法?
(二)什么是中医望诊?包括那些内容?
答案:
一、选择题
DADAB BADCC ADDCA
二、填空题
1.针法、灸法2.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3.穴位4.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5.风、寒、暑、湿,燥、火
三、判断题√√×√×
四、简答题
(一)1.留罐法:是指把罐吸附在相应位置后滞留一定时间的方法。此法适用于治疗风湿痹症、感冒咳嗽、胃痛、呕吐、腹痛、泄泻等病症。2.闪罐法:是指把罐吸附于相应位置后,用一只手压住皮肤,另一只手握住罐体快速拔下的方法。此法适用于治疗局部皮肤麻木、疼痛等病症。3.走罐法:指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上涂一层凡士林油(或其他润滑油)后,再拔罐。然后,医者用手握住罐子,在涂有凡士林油的部位上、下或左、右往返推动。当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至淤血时,将罐起下。此法适用于治疗肌肉丰厚,皮肤平坦部位的病症,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的酸痛、麻木、风湿痹痛等病症4.刺络拔罐法:是将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打后,再行拔罐,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此法多用于治疗丹毒、扭伤、乳痈等病症。此法多用于治疗丹毒、扭伤、乳痈等病症。
4.桂平市中医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制度 篇四
推广讲课教师及授课内容计划表
(一)中医药基础知识培训教师及授课内容:
1.韦国雨 副主任医师主讲《中医学理论基础》
2.程运扬 主管中药师主讲《中药的炮制及临床应用》
3.李可文 副主任医师主讲《中医药治疗感冒、咳嗽》
4.黎小琳 副主任医师主讲《中医药治疗风湿痹证》
5.杨锡芬 副主任医师主讲《中医药治疗中暑》
6.覃小虹 主治医师主讲《中医药治疗小儿感冒、腹泻》
7.李家健 主治医师主讲《中医药治疗胃痛、泄泻》
8.郑勇文 主治医师主讲《中医药治疗眩晕、头痛》
9.杨权英 主治医师主讲《中医药治疗月经不调、痛经》
(二)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教师及授课内容:
1.黎小琳 副主任医师主讲《骨折的小夹板外固定技术》
2.覃丽贞 副主任医师主讲《拔罐疗法》
3.古宏钊 主治医师主讲《穴位贴敷疗法》《艾灸疗法》
4.张连芬 主治医师主讲《中医推拿疗法》《毫针刺法》
5.桂平市中医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制度 篇五
主讲:陶宝玉
2017年2月
第一章 推拿基本知识
一、推拿的基本素质与要素
推拿医生的三项基本素质:良好的医德、健康的体魄、过硬的功夫。推拿医生的临床三要素:诊断要明确、经穴要准确、手法要得当。
二、推拿时的几点注意
1、态度和蔼、严肃、要有同情心,要及时与患者交流,详细向患者交代治疗中的反应和禁忌事项,以免引起患者不必要的疑虑和恐惧心情。
2、医生要保持仪表端正,应洗手,剪指甲,冬天要暖手后再施术,体位要端正,除小儿推拿外,医生不可坐位。施术中不允许吸烟,食点心,不允许与患者开玩笑或有刺激性的谈话。
3、手法要得当:不过猛、不过重、不浮躁。
三、推拿后的反应
推拿后患者都有一些反应,如疼痛等症状加重或疗效非常明显,疼痛症状似乎完全消失等,这些都是推拿后常见的反应,要及时告诉患者,解除患者的误解。我们把这些反应归纳为三期:不适期、轻快期、疲倦期,取得疗效后可再分为两期:恢复期,痊愈期。
四、推拿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一)适应症:
1、运动器官疾病:常见的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肢体关节病,肩与关节软组织损伤,脱位,瘫痪(偏瘫和截瘫)。
2、内科疾病:胃痛,胃下垂,腹泻,糖尿病,失眠等。
3、儿科疾病:泄泻、疳积、发热、惊风、夜啼、盗汗、遗尿、肌性斜颈、小儿脑瘫等。
(二)禁忌症:
1、有结核菌、化脓菌引起的运动器官病症不宜进行
推拿。
2、癌症一般不做推拿。
3、皮肤病,正在出血的肢体部位不宜推拿。
4、粉碎性骨折不宜推拿。
5、孕妇腹部及腰骶部和易流产的穴位如:三阴交、合谷等不宜推拿。
6、妇女经期最好不要作推拿。
五、推拿出现不良反应(晕推,似晕针症状)应立即采取措施救治。当发现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咀唇发乌、患者恶心、头发晕,不能坐立时即可认得为晕推症状。多发生患者过饥过饱来推拿,或手法在近心端用力不当造成。这时医生应立即施救,即掐人中、承浆、合谷、少商等穴位采取重手法,然后将患者置于通风的床位上,待患者缓解后给予温开水饮服、一般不超过十五分钟即可恢复。如果严重的心肺疾病在推拿急救未获效时,应立即送急救中心救治。
六、推拿的时间
手法推拿治病时,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达到治疗效果,这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运用何种手法而定。时间过短不能达到满意疗效,时间过长也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同时避免患者误认为是保健推拿。所以一般以15—20分钟为宜,具体到手法一般来说:推、滚、摩、揉、按要比点、拿、扳、抖、摇时间略长点。
七、推拿体位
一般说,腰腿疾患多采取卧位,头颈疾患多采取坐位。
八、关于治疗巾的使用
有些医院或推拿医生喜欢用治疗巾(又称隔离巾),我们根据中医理论认为接触皮肤为宜,所以不主张用治疗巾,可以适当用介质:葱姜水,油膏如按摩霜、冬青膏、松节油、红花油或滑石粉等。
九、巩固疗效的几点要求
1、每次治疗后及时嘱咐患者要注意的事项。
2、每次复诊必须询问患者上次治疗后反应和了解是否严格遵守医嘱。
3、助手一定要在治疗医生的指导下工作。
-1-
4、正确辅导患者术后的康复训练。
-2-
明水县中医医院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资料
主讲:陶宝玉
2017年3月
-3-
第二章 推拿的手法
手法的解释义在辞海中有这样的释义:
1、处理材料的方法,含技巧、功夫、作用等意。
2、犹手段。推拿手法即用来处理疾患的一种方法。当然这种方法是有技巧,是有功夫的,不是随意操作、胡乱用力、杂乱无序的蛮干。手法作为中医推拿医学的临床施术过程中不可缺的直接方法,这种方法是在深练功夫的基础上积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辩证有技巧的施术,便是手法的真正含义。
一、手法的定义与操作要领
(一)推法
1、定义:用指、掌或肘着力于患者软组织的表面,进行上、下、左、右推动,称为推法。推法分为指推法、掌推法和肘推法三种。
2、操作要领:沉肩、垂肘、悬腕,指掌或肘要紧贴体表,用力要稳,速度缓慢而均匀做直线推动。指推以拇指螺纹面或桡侧作用于患者肌表,多用于成人头面部或颈项部或小儿体表。掌推以掌跟或大鱼际作用于肌表,多适用于成人四肢肌肉较厚的部位,如腰、背部、大腿及臀部、腹部,掌推要轻柔为宜。
分推法:分推是分法和推法的复合手法,分推适用于头面部、颈项部及腰背部。
肘推法:是术者用肘贴与肌表前臂与体表呈30—60度,自上而下或自前向后进行平推。多适用于胸背部、腰臀部。操作时不可硬压、死按,动作要柔和均匀协调。
(二)按法
1、定义:以指或掌按压一定穴位或部位。
2.操作要领:沉肩、垂肘、悬腕,以手指、掌或肘部着力于施术部位 -4-
或穴位上,肘按以垂直用力。按而留之,即按压时用力均匀,有力,柔和,持久。根据客观上的需要可以单力按即单指、单掌、肘部按压;也可以用合力按即合指、掌按(一拇指置于另一拇指或一掌叠于另一掌上而均匀、有力、柔和的持久用力操作)。
按法分为指按、掌按、肘按、叠指按、叠掌按和点按法(点法和按法的复合手法)。
要达到手法的均匀、有力、柔和、持久的要求从而达到渗透作用,我们创造了将施术部位穴位处分为天、人、地三个层次。按法操作时的用力走向为天—人—地,地—人—地,地—人—天。这样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拿法
1、定义:用拇指和食、中两指,或用拇指与其他四指对称的用提拿一定的部位和穴位进行一紧一松的拿捏,称为拿法。
2、操作要领:拿法动作要缓和而有连贯性。拿法实际上是一个由提、拿、捏、扳手法组合成的复合手法。如拿肩井,先是拇指与其余四指对称用力捏拿肩部肩井部位,然后向上提,再向后背方向扳。这样的拿法患者感到舒适、轻松。
(四)摩法
1、定义:用手掌掌面或食、中、无名指指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或以拇指的指腹附着于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外环形的有节律的抚摩,称为摩法。
2、操作要领:肘关节微屈,腕部放松,掌指自然伸直,指掌着力部分要随着腕关节连同前臂作盘旋活动,摩法动作要缓和协调。每分钟速度120—160次左右。
(五)揉法
-5-
1、定义: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手指螺纹面,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轻柔缓和的回旋揉动,称为揉法。
2、操作要领:手腕放松,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回旋活动,腕部活动幅度可逐步扩大,压力要轻柔,一般每分钟120—160次左右。揉法分为掌根揉、鱼际揉、指面揉、肘揉和揉捏、揉按等复合手法揉。揉法与摩法有相似处,两者最大区别再与在于摩法是在部位上移动而揉法多固定在部位或穴位上操作。
(六)滚法
1、定义:用小指或无名指、中指的掌指关节背侧与小鱼际侧方着力与一定部位上,使腕关节作屈伸外转的连续活动,称为滚法。
2、操作要领:一般取立式可单手操作,也可双手操作,沉肩、垂肘、悬腕、手腕放松。用小鱼际掌背侧至中指本节部着力,腕部作屈伸外转的连续活动,使手背作滚动状,滚动时小鱼际部分要紧贴体表,不要跳动或使手背拖来拖去摩擦。压力要均匀、柔和、有力、动作协调有节律,不可忽快忽慢或时轻时重,一般速度每分钟180—200次。
(七)扳法
1、定义:用双手作相反方向,同时有力地扳动肢体,称为扳法。
2、操作要领:扳法分为肩关节扳法、腰部斜板法。腰部后伸扳法。(1)肩关节扳法:坐位,医者半蹲站于患者前侧,将患手搭在医者肩后使肘部置于医者上臂部,将患肢抬起。或者医者站立于患者前侧,一手置于患肩上部,一手托患肘部,向不同方向用力,同时下压上抬。
(2)腰部斜板法:侧卧位,医者一手扶住患者肩前部,另一手扶住臀部,向不同方向同时用力,使腰部旋转。旋转过程中常可听到“咯咯”响声。
(3)腰部后伸扳法:可分为单腿后伸扳和双腿后伸扳,医者一手扶 -6-
压在腰部或腰骶部,另一手前臂或肘部托住患腿一侧,向相反方向同时下压上抬用力,或者一手扶腰骶部,另一手臂托住患者双腿向相反方向同时下压上抬用力,也可以让助手托住患双腿,医者叠掌按压腰骶部与助手同时相反方向上抬下压用力。
(八)叩击法又称叩法
1、定义:用中指指端叩击体表为叩法。
2、操作要领:医者以中指指端着力有节律的均匀有力的叩击体表(疾病相关的穴位或经筋)叩击法多适用于头部或小儿疾患部位。
(九)摇法
1、定义:一手握住(扶住)关节近端的肢体,另一手握住关节远端的肢体,作缓和的回旋的转动,称为摇法,或称摇扳法,2、操作要领:
(1)颈项部摇扳法:用一手扶住患者头项侧,另一手托住对侧下颌,作左右旋转与扶头顶侧的手作相反方向的同时扳摇,可听到“咔嗒”声响,(2)肩关节摇法:用一手扶住患者肩部,另一手握住手腕部或托住肘部,做环转摇动。
(3)腰部摇法:用双腿夹住患者下肢,双手分别扶住两肩,用力向左右作旋转摇动。
(4)髋关节摇法:患者仰卧位,医者一手托住患者足跟部另一手扶住膝部,使膝关节屈曲,然后做环转摇动。
(5)踝关节摇法:一手托住患足跟,另一手握住足趾部作环转摇动。
(十)拔伸法
1、定义:拔伸即牵拉、牵引的意思。拔伸法是用双手分别握住肢体的远近端,做相反方向的牵拉,或利用肢体自身的重量做反牵拉力,两手握住肢体远端,向上或向前或向后牵拉的一种方法。
-7-
2、操作要领
(1)头项部拔伸法:患者坐位,医者立于患者背后,用双手拇指顶在枕骨下方,掌根托住两侧下颌角的下方,并用两前臂压住患者两肩,两手用力向上,两前臂下压,同时作相反方向用力。
(2)腰部拔伸法:患者仰卧位,下肢自然伸直,医者立于患者一侧,用双拇指或叠掌压住患腰骶部,助于双手握住下肢足踝部向上抬至15—25度沿下肢的纵轴方向持续用力拔伸牵拉。
二、手法的练功(见附页1,运气推拿及其临床运用)
-8-
明水县中医医院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资料
主讲:陶宝玉
2017年4月
-9-
第三章 常见病治疗
一、扭挫伤:扭挫伤是指关节活动时,由于韧带、肌肉等软组织过分牵拉超过了正常的运动范围,或由于负荷过重或组织薄弱而引起韧带、肌肉等软组织撕裂或脱离其附着点,同时发生关节周围出血,软组织肿胀等
病理改变。
挫伤是指由于倾倒或暴力直接打击局部组织而引起皮下、肌肉与筋膜间出血。严重可挫伤神经和内脏。
扭伤、挫伤后,局部疼痛肿胀,且有压痛或有淤血,并可有运动障碍。
扭挫伤与骨折、脱位的病因相同,症状相似,但骨折伤及骨与关节出现畸形,检查时有严重肿胀压痛。骨传导痛异常,脱位亦出现骨与关节移位、脱位、关节机能丧失,这些都需要影像学处理诊断。骨折与脱位属骨伤科手法处理。
1、踝关节扭伤:踝关节多因突然内翻外翻,致内侧或外侧韧带牵扯过度而发生部分或完全撕裂,严重时可合并小片撕脱骨折或关节撕裂。
(1)临床症状:A.局部疼痛、压痛,疼痛的程度与扭伤的程度成正比。B.局部肿胀。C.关节运动受限,患者多不能站立行走,勉强走时则用足跟着地,作足部内翻或外翻检查时,可产生剧烈疼痛。D.皮下可见瘀斑。
(2)治疗:及时治疗至关重要,早治早愈。
手法以按,揉,拿,摇,摩,拨伸为主。取穴以阿是穴,足三里,阳陵泉,承山,昆仑,解溪。
具体操作:医者先以轻手法揉按局部再沿患小腿外侧自膝至踝按揉数遍。按足三里,阳陵泉,拿承山。经手法后症状稍缓解可酌情摇动踝关节。再拨伸足踝。手法治疗后敷金黄散。(金黄散一包用醋或酒调成糊状敷于 -10-
肿胀处,绷带或纱布包好一日一换)
2、腰扭伤或称闪腰。患者弯腰搬运重物致腰部软组织扭伤,或滑跤、闪失腰部造成腰部肌肉、韧带损伤或腰椎小关节错位而出现腰痛欲坠,腰不能直立等腰扭伤症状。
(1)临床症状:A.局部疼痛腰不能直立。B.压痛。C.呈挛痉性骨盆偏歪。D.站立与行走活动受限。
(2)治疗:(见附页2按扳法治疗急性腰扭伤1205例小结)
二、小儿桡骨头半脱位。(又称牵拉肘)
小儿桡骨头半脱位并非骨关节完全脱位而是桡骨头离开了正常的位置。多因家长牵拉患儿手臂用力不当造成。小儿桡骨头和桡骨环状韧带发育不全,若过度或用力不当使桡骨头从环状韧带中滑脱。
(1)临床症状:患儿肘关节疼痛哭闹,手臂抬举不能,局部压痛无明显肿胀。
(2)治疗:医者一手握住患儿的肘部,以拇指压在桡骨关节处,另一手握住患侧腕部,将前臂微微过伸和旋后或旋前,然后将患肘关节屈曲即复位。令患儿抬举手臂。若抬举不能再重复施术一次,待能自主抬举即复位完成。
三、颈椎病(中医称项痹病)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年老体衰,肝肾不足,筋骨失养,或久坐耗气,劳损筋肉,或感受外邪,客于经脉,或扭挫损伤气血瘀滞,经脉痹阻不通所致。现代医学认为颈椎骨关节退行性改变造成颈椎间盘突出或变性而致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压迫或受到刺激产生炎症反应和供血障碍,严重的压迫脊髓出现不同程度截瘫症状,故临床上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脊髓型四种类型颈椎病。在临床上往往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症状和体征的我们把它叫做混合型颈椎病。
(1)临床症状:
-11-
A、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疼痛,颈项、肩臂麻胀、触电感,握力减退。往往持物落地触觉减退。视物模糊,反复性落枕,肩背沉重如负重石。
检查颈部活动受限,颈项肌肉紧张,可在斜方肌、冈上肌、冈下肌、菱形肌或胸大肌上找到压痛点,臂丛牵拉试验阳性。X线片示椎体生理弧度消失变直或反弓。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项韧带或前纵韧带钙化。CT或MRI片示可见颈椎间盘不同程度的突出,一般多见于颈5—6或颈6—7。
B、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临床表现除涵括部分症状与体征外,还突出表现在多汗、少汗、胸闷、心慌、心律失常、多梦、失眠、精神忧郁等交感神经症状与体征。
C、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表现在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甚至出现眩晕、猝倒。同时也会出现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部分症状。CT或MRI检查往往片示颈椎间盘突出,颈动脉造影可显示部分椎动脉变细或受阻。X线侧位片示部分椎孔明显变小或变窄。
D、脊髓型颈椎病:除可能有神经根型或椎动脉型颈椎病部分症状外,主要临床表现在上下肢体功能严重障碍,严重能出现握物不能,下肢跛行甚至截瘫,有的出现腰部束带感明显。CT或MRI片示颈椎间盘严重压迫脊髓,出现不完全性的痉挛性截瘫。大小便不能自主控制。
(1)治疗: A.神经根型颈椎病:
常用手法:分推、按、揉、滚、拔伸、摇扳、拿。患者坐位,医者先用分推法自内向外、自上而下反复操作3—5分钟。再用拇指揉按颈项部的颈夹肌。反复操作3—5分钟后向肩胛部肩胛提肌揉按3—5分钟。用拇指点按缺盆穴,手法由轻而重,待患上肢或手指有疼胀麻或放电样感觉后猛然放松,再取肩井、曲池、合谷、神门等穴点按,每穴约30秒左右。用拇指中指扣住阳谷、阳溪穴揉按。医者立于患者背后用滚法放松颈肩部、-12-
上背部及患上肢肌肉3—5分钟。滚毕用拔伸、扳摇法施与头项部。最后用拿法提拿、捏、扳肩井穴(称拿肩井)3—5次,拿毕用松指叩击肩井和肩背部。
B.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部分治疗基础上增加至阳穴的点按扳摇。点按内关穴、神门穴。
C.椎动脉型颈椎病: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的常规基础上,增加点按百会穴揉按太阳穴。切忌头项扳摇拔伸。适当用侧板法操作于颈项。
D.脊髓型颈椎病: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手法基础上采用轻手法为宜,重症脊髓型颈椎病建议手术。
四、落枕
落枕是指颈项疼痛,转动不利的一种疾病。一般轻症常能在几天内自愈,重者亦有延至数周而不愈,影响患者工作与生活质量。落枕非颈椎及其关节退变,而是睡眠姿势不正,枕头过高过低,使一侧肌肉在较长时间处于过伸状态,以致发生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痉挛。或因颈项部着凉、感受风寒、气血失调、经络受阻。发生拘急强痛。
(1)临床症状:颈项一侧疼痛强硬,头向一侧倾斜,活动不利,尤以向患侧旋转明显受限。严重时疼痛可牵涉肩背部。
反复性落枕要考虑颈椎病,建议患者拍X线片进一步查。(2)治疗:落枕治疗疗效快,疗程短。
具体操作:用揉按法在患颈部(即颈项肌肉粗硬部)反复操作。用推法在乳突肌或斜方肌部位反复操作。用点按法取风池、风府、风门、大椎、肩井等穴,反复点按3—5次。用摇扳法和拔伸法操作于头颈部。最后用滚法在颈部及肩部往返操作。
五、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病)
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主要是由于感受外邪。跌扑损伤和劳欲太过等,经脉失养,闭阻不通所致。现代医学则认为是腰椎间盘损伤或退变后
-13-
缺乏血液的供给修复能力减弱,而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由于负重和脊柱运动,椎间盘遭受各方面的挤压牵拉和扭转作用,容易使椎间盘髓核膨隆、突出或脱出。当然首先是椎间盘组织的纤维环破裂,这些病理变化造成椎间盘突出压迫硬膜囊、神经根而出现腰腿痛。
(1)临床症状:腰痛和放射性下肢痛并伴有麻胀症状,多数患者有数周或数月的腰痛史或有反复性腰痛史,腰痛程度不一,严重可影响翻身和坐立,咳嗽和喷嚏或大便用力都可使疼痛加剧。下肢放射痛一般是一侧,也有双侧或双下肢交替痛。腰部活动障碍,脊柱后突或侧弯。有的出现痉挛性骨盆偏歪,严重的可出现下肢发凉或拒摸、拒按等神经根水肿症状。
查体可见腰椎棘上、棘旁有明显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坐势屈颈患下肢伸直试验阳性。趾背伸患侧明显减弱,挺腹试验阳性。可结合影像学确诊。
(2)治疗:患者俯卧位,医者先用分推法放松肌肉,松解痉挛,为髓核还纳手法创造有利条件。点按阿是穴(痛点)、腰眼、白环俞、八髎。用掌按法在突出部位的棘上、棘旁反复压按三至五分钟。点按或肘按环跳穴再点按承山、承筋,拿委中、昆仑穴,也可配合按殷门、承扶穴。
患仰卧位,医者点按阳陵泉、跗阳穴,直腿抬高扳患肢。患者侧卧,医者用腰部斜扳法操作患侧。用肘按居髎穴。
患者再取俯卧位,医者采用腰部后伸扳法操作于患肢和双下肢。用滾法、按压法反复操作于腰部、腰骶部、大腿部。最后用双手虚掌拍打腰部。
(特异性腰椎盘突出症见附页1:运气推拿及临床运用)
六、肩周炎(漏肩风)
肩周炎又叫漏肩风。漏即露的意思,露肩当风,感受风寒湿邪,引起肩部痠痛,运动功能障碍。常因年老体虚、气血不足、筋失濡养或因汗出当风、睡卧露肩造成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因多发于50岁以上老人,有“五十肩”之称。西医把肩周炎分为冈上肌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肱二 -14-
头肌肌腱炎等。亦有因跌仆挫伤肩部造成肩袖损伤或肩周围软组织损伤而形成肩部疼痛活动功能障碍,一般我们称之为创伤性肩周炎。
(1)临床症状:起初患者仅感觉肩部痠楚疼痛、活动不利、有僵硬感、局部怕冷、疼痛渐渐向颈项部、上肢部扩散,肩关节抬举、外展、内收均严重受限,影响梳头、脱衣、叉腰活动。后期常使关节周围发生粘连而形成“冻结肩”使所有肩部活动受限,这是疼痛反而不明显了。
(2)治疗:详见附页3(推拿改良手法治疗漏肩风1628例疗效观察)
七、小儿脑瘫(又称小儿脑性运动功能语言功能智力等障碍)详见附页1(运气推拿及其临床运用)
八、小儿肌性斜颈
小儿肌性斜颈多由于胎儿头位不正使一侧胸锁乳突肌受挤压引起局部缺血,不能濡养筋脉,使胎儿出生前即发生纤维之间及周围的结缔组织浸润变性,使乳突肌发生索状改变;或是分娩时一侧乳突肌受产道或产钳的牵拉而受伤出血造成血肿硬化肌化形成包块。
(1)临床症状:患儿头部出现姿势畸形,头顶部向患侧倾斜,额部向健侧的肩部靠拢且头向健侧转。一般在出生时或出生后数月内即可出现。部分患儿在患病早起即可发现患侧胸锁乳突肌有一个肿块,肿块大小与损伤的程度有关,形状呈椭圆形,不用手摸,一望便知,有条索状的其质地一般坚硬。后期患儿头面部及脊柱会出现适应性改变,如面颊部不对称,一侧大于另一侧,胸椎侧弯等。
(2)治疗:肿块型以软坚消肿散结手法为主,指揉患侧胸锁乳突肌,弹拨提拿胸锁乳突肌,揉患侧面颊,反复三至五分钟,拿合谷、点按风池三到五次,扳摇颈项三至五次。
非肿块型以舒筋缓拘,牵张患肌手法为主,揉患侧胸锁乳突肌,拿捏患胸锁乳突肌,牵张患侧乳突肌,指摩患侧胸锁乳突肌,揉患侧面部,扳摇颈项三至五次。
6.中医适宜技术农村推广研究概况 篇六
关键词:中医适宜技术,农村,推广应用,综述
基层医学适宜技术是针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实际需求 (需要解决的主要医疗保健问题、医疗保障状况和实际可支付能力等) 所确定的技术成熟、方法简便、费用低廉、效果良好的医学管理方法、医学技术方法、医学诊治药物、医学诊治装备、医学诊治手段等的总称[1]。中医适宜技术具备科学性、先进性 (相对) 、安全性、有效性、成熟性、经济性、易行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还具有临床基础性和广泛性的特点[2]。由于中医临床适宜技术“简、便、验、廉”, 对于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保障广大农民的健康均具有重大意义[3]。本文对近年来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情况进行综述。
1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实践研究
自200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了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专项工作以来, 已分4批向农村和社区推出120余项临床安全、有效、规范的中医适宜技术。推广7年来, 这些技术已覆盖到全国所有省区市, 共约1万余名医生接受了师资培训并向基层推广, 形成群众得实惠、基层中医学有技术、中医院有效益的多赢局面[4]。推广示范县的基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均能提供中医适宜技术服务, 乡村医生参加适宜技术培训比率为99%, 乡镇卫生院中医处方增加, 医疗费用降低, 减轻了农民负担, 节约了新农合基金, 提高了基金的使用效能, 保证了新农合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5]。
在适宜技术筛选研究方面, 通过不断总结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筛评经验, 调整、规范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筛评指标体系, 使卫生适宜技术筛评工作更加科学、有效。孙荣国[6]等认为适宜技术筛选在确保技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 应充分考虑到经济性、可行性、差异性、前瞻性, 需要完善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配套政策, 比如医药费用报销范畴、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筛评指标体系研究等。尹爱田[7]等通过调查得出结论:农村中医适宜技术的生命力在于技术的筛选和推广应用的政策力度, 而对技术的认定过程又需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各方面的资源条件。有学者指出应选择具有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中医技术, 开展验证性临床试验, 并进一步面向乡镇卫生院推广[8];并通过现况调查广泛收集中医农村适宜技术评价影响因素, 遵循系统性、独立性、可测性、可比性、动态性原则, 采用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和调查问卷, 形成中医农村适宜技术筛选评价指标体系, 以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构建了包括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技术成熟度和规范程度以及普适性、可接受性等3类14个指标及其权重构成的指标体系[9]。
在推广模式研究方面, 葛建一[10]等提出在推广应用中, 着重构建临床适宜技术推广的人才队伍, 实现人才准入、培养、保障机制建设, 保证临床适宜技术推广的高效性。 程开艳[3]指出农村中医技术推广培训存在聘请专家难度大, 农村基础条件差导致参训意识不强、乡村医生专业素质偏低、接受新事物难度大等问题, 并提出中医适宜技术要“本地化”、构建中医适宜技术专家库、培训管理制度化、提高总体参训率、建立良好的激励与惩罚制度、培训形式多元化。施仁潮[11]认为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需要建立长效机制, 提出要将技术推广列入政府工作考核目标,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专职推广机构组织实施, 统筹安排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 使中医药适宜技术有效转移。孙荣国[12]等提出在推广过程中应完善规划、统筹安排;加强领导、多方合作;政策配套、制度建设, 国家应该建立、完善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应用的相应条件和配套政策; 强化检评、奖励先进。陈睿[13]等通过研究提出完善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体系的对策建议: ①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完善多层次、多元化推广体系;②实行分类推广, 建立一个分工明确、竞争有序的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体系;③加强各推广体系之间的协作与联系: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 需要各部门齐心协力, 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 鉴于目前的现状, 必须由政府去协调和统筹管理, 改变目前的政出多门, 联系松散, 甚至脱节的现象, 加强联系, 建立正常的双向沟通渠道, 形成以各种利益为纽带的联合体。
2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评价研究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评价研究主要体现在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两方面。
在绩效评价方面, 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在示范县的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被培训人员己掌握适宜技术, 适宜技术得到患者的认可[14]。乡村医生对中医适宜技术的评价均较高, 反响较好[15], 门诊人次、业务收入、医药费用减少, 医生业务收入增加, 合作医疗报销增长, 中医药报销比率增加, 选择中医药治疗的疾病越来越多、农民群众对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及服务满意程度提高[16,17]。姚进文[18]等采用社会学定性与统计学定量结合的方法, 从培训内容、培训过程、培训结果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学员对培训技术的需要性、适用性和难易适合性的评价最高, 对培训过程反应良好, 满意率达100%, 多项技术集中培训过程容易控制, 近期培训效果明显, 但要注意把握培训内容的适用性与难易度, 以及培训内容之间的相关性。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应根据中、西医和计生技术的特点, 结合医务人员的基本情况, 选择不同的培训方式, 以更好地提高农村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 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19]。
在影响因素研究方面, 由于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在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所应考虑的影响因素亦有所不同。傅聿铭[20]等对基层医疗工作的医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提示影响中医适宜技术应用的因素依次为:领导的重视程、技术的疗效、老百姓的接受程度等, 因此加强领导, 重视乡村医生中医技能培训, 提高适宜技术的疗效, 动员更多的老百姓接受中医适宜技术是推广农村中医适宜技术的关键环节。谢雁鸣[21]等研究提示基层医务人员的年龄、职称、文化程度、单位级别、毕业院校、从事的专业等因素与对中医适宜技术在本地区农村应用的态度呈显著相关, 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与技术的主体背景密切相关, 应分层次有重点地应用。任建萍[22]等认为影响农村中医适宜技术应用的主要因素依次为: 群众的接受程度 (57.30 %) , 领导重视程度 (56.55 %) , 疗效 (56.55 %) , 价格 (44.19 %) , 医生的技术水平 ( 43.07 %) , 技术的安全性 (39.70 %) 。茹淞[23]等通过对甘肃基层医务人员调查发现经费不足和没有配套的器械、药品是其影响因素, 应投入足够的推广经费并合理安排, 健全适宜技术推广配套的器械、设备和药品, 以保证适宜技术的顺利推广。在推广工作中, 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也在不断改进, 多元分析方法主要应用于影响因素分析和预测,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Delphi) 、综合评价用于卫生适宜技术筛选[24]。
3 展望
【桂平市中医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制度】推荐阅读:
广西桂平市经济情况10-29
广西桂平最新城市规划09-06
兴平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08-15
高平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正文07-17
南平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名单10-18
《四平市棚户区改造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规定》09-10
漳平市联兴小学办学思想与办学特色建设方10-30
兴平市南位中心卫生院2011年工作总结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