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精选12篇)
1.《围城》 篇一
身陷围城—《围城》读书笔记
围城》是我认为我有史以来度的最快的一本书了.但,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它的人物性格和很鲜明,它的内容很和我的胃口(可能含有贬义,不知是否有人会骂我早熟之类的),甚至主人公方鸿渐的一些经历和我颇有相似之处(关于这一点,我会在文章中向大家慢慢道来).我一开始,只是把这书当作一本普通的小说来看的,只是为了图个乐子,也并没想写什么读后感.于是,我迷迷糊糊地,一口气地读到了本书的200多页(全书共有335页).这时,我十分纳闷——我一般读小说,200多页会读上近半个月.于是,我诧异地顿了顿,把书合了起来.这时,我看到了本书的题目——《围城》.我惊呆了.当时,我凭题目感觉《围城》这本书应是写一些抗战时期的事情——“围城”吗!即八路军把日本鬼子围在一座孤城里无路可逃,被迫投降一类的事.但是,内容和我先前的所思所想根本对不上号.它倒是讲了一个上海的青年,出国留学后骗来了个博士学位,回国时候和回国后发生的事情.我不由得再次不信任地看了看书,并怀疑这书是否印错了,是不是误打误撞地把一个别的作家的什么别的著作给印过来了.但事实证明,书是对的,andIwaswrong.我无奈,小憩后,继续看下去.我这人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书看到一半,就总想知道结尾.一番内心中的激战后,良心逐渐败下阵来,好奇心渐渐占了上风.以是余便翻经至其末,以观其后果.但,此“后果”使余大失所望——这书的末尾不是结尾,而是什么钱夫人写的“附录——记钱钟书与《围城》!”
我看了下去,还没看到一半,便猛地把书合上,万千的思绪戛然而止,学着赵辛楣骂孙柔嘉的架势嗔道:“Damn杨绛这个家伙,没事写这个干甚!这下可好,文章不用读了,内容不用捉摸了,我成受害者,冤大头了!”
但是,冤大头还是几乎一口气地把这本书读完了——它的内容太精彩了!从那次经历后,我终于明白了这大学生的平常生活和艳遇等事件与“围城”二字有什么关系.不过,在说“围城”二字之前,还是先来说说这本书,这对理解有好处.作者钱钟书的夫人杨绛说:“这书写的正是作者本人的故事.”也许正是这样,作者才写出了本书.其实,“围城”所讲述的正是主人公方鸿渐(即作者本人)身陷“围城”的情况.杨绛在写“钱钟书与《围城》”时,曾提到了“方鸿渐结婚后处境如身陷围城”.的确,方鸿渐在订婚前,甚至是婚前,和孙柔嘉的关系还算比较好(不能说是十分亲密——也许柔嘉说的没错,鸿渐根本就没真正爱过她).但婚后二人动不动就吵嘴,甚至大打出手,柔嘉也开始吃了她以前说过不会吃的“陈醋”(即苏文纨与唐晓芙).而且,用人李妈,柔嘉的Auntie,鸿渐家的两个弟媳和一些其他的人也唯恐天下不乱,帮他们添油加醋.但在最后的争吵后,二人都以深刻反省,他们虽不可能永远不吵嘴,但我衷心希望他们能够有所收敛,使身陷得状况好转一些.但我认为,主人公身陷围城的状态并不光单是这一点就造就了的,也不光单是这一点就造就得了的.例如,在众人初到三闾大学时,才知道自己受到了校长高松年的“欺骗”,也许这个骗局不是高松年刻意设下的,但这也是身不由己.但,鸿渐认为,这是.而且,孙柔嘉也受到了那些“狗男生”的欺负.于是,我运用我超常的联想能力后,便想到了我自己.我小学时,我因学习成绩颇受大家的好评.但,升入初中后,这一切只是“父母在夸孩子的假博士学位”罢了.于是,我整天担惊受怕,怕被别人耻笑.但,我的老师,家长对待我就像当时苏文纨对方鸿渐一样.不过,我的心里想着玩就像方鸿渐在想唐晓芙.我于是暗下决心:无论做每件事,都要像鸿渐最初对待唐晓芙一样对待它们.不知我是否做到了,也不知我是否能做到,但,然我立下了决心,就尽最大力来将它实现吧.我也知道,任何一件事中,都有一个“孙柔嘉”,不管“她”是好是坏,我们都要接受“她”.千万不要与“她”合不来,过不去,否则,下场是会很惨的.另外,我身边还有一点像小说里面的,就是绯闻闹得很厉害.这一点是我要“批斗”的.
2.《围城》 篇二
一、婚姻之“城”:竹篮打水一场空
方鸿渐的爱情, 从小说的开始到最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其结局就如竹篮打水一场空。在爱情和婚姻的旅途中, 方鸿渐仿佛如同一个流浪者一样, 没有归宿, 没有驻足停留的地方。小说中, 方鸿渐先后与四个女人有过情感纠葛:追求肉欲之欢, 放纵自我的鲍小姐;故作风雅, 卖弄风骚的苏小姐;清纯而又骄傲的唐晓芙;后来和方鸿渐阴差阳错走在一起的孙柔嘉。
在从法国归来的邮船上, 方鸿渐与鲍小姐的关系谈不上是恋人关系。我认为, 鲍小姐并没有对方鸿渐产生感情。可以说, 鲍小姐本性风流, 在漫漫回国的旅途中, 因为寂寞, 因为自己的本性导致的性欲上的需求而使得方鸿渐不幸成为了鲍小姐解脱性欲需求的牺牲品。那么, 于方鸿渐自己呢?他并不是简单地以为自己并没有吃亏, 也许还占了便宜, 没什么可怨的。当邮船到达香港的时候, 鲍小姐一下扑向他自己的未婚夫就是对方鸿渐和鲍小姐这段感情的最好讽刺。
与鲍小姐几乎同时登场并在整个小说中占有很大篇幅的是苏文纨。她是一个留学归来的博士, 和方鸿渐一样, 同处在归国的邮轮上。应该说, 苏小姐是作者钱钟书倾注了相当的笔墨刻画的一个女知识分子形象。但是, 苏文纨虽然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女才子”的形象, 但同时苏文纨却不得不说是一个玩弄情感的高手。她善于在各种情况下玩弄自己的猎物, 方鸿渐是她看中的一个猎物, 当她得不到的时候就选择了疯狂报复。苏文纨最后竟然出人意料地与曹元朗结婚了。她与曹元朗的结婚并不是因为她爱曹元朗, 相反, 她很大程度上因为得不到方鸿渐而采取了这种极端的方式。方鸿渐尽力回避苏文纨, 在他的心里, 苏文纨不是理想恋人, 不是理想眷侣。可是能说苏文纨就真的仅仅是在情感上把方鸿渐当做猎物吗?小说中没说, 却值得深思……
方鸿渐对爱情是有着纯真的追求的, 当他看到了清纯而又骄傲的唐晓芙时, 他被她深深地吸引了, 他情不自禁地爱上了唐晓芙。他们都有着一种单纯的心思。如果他们能结合在一起, 那么于方鸿渐来说自然是一大幸事。但是事情往往不如此, 事情就如“围城”一样, 方鸿渐的心灵走不进唐晓芙的世界, 唐晓芙也没能走出犹豫徘徊。应该说方鸿渐对唐晓芙是真心的, 在与他发生情感关系的几个女人中, 他把唐晓芙当做真爱。
孙柔嘉的出现并与方鸿渐走到一起, 说实话是令人不满意的。我想, 不仅是所有读过《围城》的读者不会满意, 就算是方鸿渐本人也是不满意的。在一个巧合的境况下, 竟然被云里雾里地半推半就地成就了婚事。每当读到这里时, 我总会有一种莫名其妙之感。这个感觉是孙柔嘉带来的, 同时也是方鸿渐造成的。
综观整个小说, 方鸿渐最后人去楼空, 一个人孤独地留在了空空荡荡的屋子里, 这便成了他婚姻之“城”的全部:竹篮打水一场空。
二、事业之“城”:愁云惨淡万里凝
方鸿渐的事业发展并不一帆风顺。方鸿渐在欧洲留学期间, 可以用“不学无术”来形容。四年的时间里, 他先后换了三所大学, 并没有学到东西。同时, 因为自己没能获得博士学位, 迫于家人的压力, 最终他买了一个“克莱登大学”的假文凭就准备归国。从方鸿渐日后事业上的发展来看, 方鸿渐事实上并无建树。一方面是出于其他原因, 另一方面与他自身的才学不足有着莫大的关系。方鸿渐的职业比较稳定的有三个, 分别是银行职员, 三闾大学任教, 华美新闻社资料室职员。在这频繁更换的职业中, 我们看到了方鸿渐的无奈和无所适从。他就如一个任风吹动飘浮的浮萍一样, 飘飘荡荡。
方鸿渐刚回到老家的时候, 县里中学的吕校长请方鸿渐为学校的学生作一次“西洋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之影响及检讨”的演讲。方鸿渐本是一个没用的人, 在去留学的四年里根本没学到什么, 因此在演讲中出尽了洋相, 令人啼笑皆非。但这隐隐给人一种悲哀的意蕴。姑且不论其他, 从方鸿渐自身的角度讲, 他也不希望会是这样的结局。但这一切确实是他自己一手所造成的悲哀。在这之后, 方鸿渐曾经订立婚约而留学期间死去的未婚妻的岳父却认为方鸿渐对自己死去的女儿还很好, 还想着在第一时间里给她上坟, 因此他的岳父给他在银行里挂个名, 对于一个留学一事无成的方鸿渐来说, 他唯有“真心感激”。方鸿渐本就不安于银行职员的工作, 加之后来他与岳母关系恶化, 恋情破灭, 他在银行也待不下去了。
当高新年组建三闾大学聘请他任教的时候, 他在恋情失利的情况下便踏上了去三闾大学的旅途。当然, 方鸿渐的事业和赵辛楣有着莫大的关系。方鸿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主见, 很多事情上都是依靠赵辛楣。去三闾大学同样如此。他本以为到了那里便可以大展拳脚, 说不定会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但现实却不是那么顺着他设想发展的。三闾大学就如同又一个“围城”, 在这里, 方鸿渐看到了尔虞我诈, 钩心斗角的阴暗现实。尤其是当赵辛楣离开了三闾大学之后, 他还怎么在那里立足?加上自己本就没什么本事, 文凭学历又是造假的, 留在那里就是一场笑话。最后他便和孙柔嘉一起离开了三闾大学。几经辗转, 最终回到了上海, 这一次, 依然是赵辛楣的介绍, 方鸿渐又开始做起了华美新闻社资料室的职员。对于此时的方鸿渐来说, 他无疑是在穷途末路的边缘。和此前一样, 同样是小职员, 但和银行做小职员时不一样。他这时不能如那时自由, 毕竟他和孙柔嘉已经结婚, 他还有责任和义务为维持这个家而奋斗, 努力工作。在方鸿渐的事业中, 他无不是以追求开始, 以幻灭而终的。
三、人生之“城”:人生沉浮一场梦
方鸿渐的人生之“城”之所以会只是一场梦, 梦醒之后就碎落的结局, 原因是多方面的。《围城》中的方鸿渐走不出人生之“城”的围困原因就在于中国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对立与冲突, 以及文化价值的混乱与尴尬。这两个方面主要的原因, 正好是当时中国转型期的真实写照。
中国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对立和冲突在《围城》中多有体现。以方鸿渐、苏文纨等人为代表的中国知识青年是在现代文化下浸染成长起来的, 但是与此同时他们却又受到传统文化的束缚。因为中国现代文化的意识成长的土壤在中国并不深厚。相反, 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依然根深蒂固, 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撼动的。在这个转型期里, 我们会看到对立, 会看到他们的猛烈冲突。方鸿渐是追求自由恋爱的, 但是他的父亲却依然固守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与方鸿渐所接受到的现代社会的婚姻观念是截然相反的, 最后方鸿渐屈服了, 屈服于传统文化的巨大“围城”之中。
正因为中国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对立和冲突, 才引发了文化价值的混乱与尴尬。按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方鸿渐的价值观是寻求心灵的自由, 寻求精神的解脱, 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无论是事业, 还是婚姻, 他总是在不停地探求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但是辗转之后他才发现到处都是围城的壁垒。他承认自己身陷围城中, 他说道:“他们讲的什么围城, 我近来对人生万事都有这个感想。”毫无疑问, 方鸿渐的探求之路是失败的。自有他令人嗤之以鼻的一面, 也有令人同情的一面。
总之,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 方鸿渐的人生是陷入了“围城”的境地之中。方鸿渐未来的人生之路会怎样, 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可以预见的是, 他很可能依然在“围城”的世界之中游离, 毕竟他的心灵还只是在围城中跨越。方鸿渐的婚姻、事业, 连同承载这二者的人生在小说的最后都殊途同归, 汇聚在一起, 只剩下方鸿渐一个人面对寂寥悲剧的一切。心灵, 只在围城中跨越, 跨越之后还是围城。
摘要:《围城》中的围城是自我筑就的壁垒, 还是内心世界的围困。钱钟书的这部《围城》, 似乎上演着一场又一场的“闹剧”, 但这颠沛流离的“闹剧”的历程之后, 我们还能笑出来吗?本文从方鸿渐的婚姻、事业、人生三个方面探讨方鸿渐的悲剧命运, 从而揭示围城“围”与“困”的意蕴。
关键词:《围城》,方鸿渐,悲剧
参考文献
[1]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2]拉辛.安德罗玛克[M].齐放,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12.
[3]杨绛.记钱钟书与《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3.《围城》引起的回忆 篇三
当《围城》英译本出版,被推崇为“一部近代中国经典”时,使我想起了有关《围城》问世初期的一些往事、几个对《围城》倾倒备至的战友——他们在十年动乱中先后去世了。“暗香疏影无穷意,桃李漫山总不知”。我不能不感到绵绵的惆怅。
一
《围城》的寓意,乃法国成语“fortesseassiegée”就是“被围困的城堡”的意思。解放前夕,当出版界不景气而唯有《围城》在短短一年半中重版三次,风行畅销之际,正是“百万雄师下江南”、上海成为“围城”之时。正像《围城》中描写方鸿渐在峨嵋春川菜馆的筵席上,听苏文纨、褚慎明谈论“金漆的鸟笼”和“被围困的城堡”,所谓“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方鸿渐后来也说:“我近来对人生万事,都有‘围城’之感。”《围城》象征着人生领域的一场战役。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熙熙攘攘,没有了局。举凡爱情的纠葛、家庭的风波、人事的倾轧、生活的煎熬、阶级的对抗、社会的矛盾、国族的战乱、尘世的纷争……,都和《围城》的情况相仿佛。《围城》中描绘了一些留学生从海外到国内、都市到乡镇、学校到家庭,出现各个阶层大小人物六十余名;而主人公方鸿渐转辗奔波、到处碰壁;冲进逃出、谋生乏术……小说中写他的困境是:“鸿渐郁勃得心情像关在黑屋里的野兽,把墙壁狠命的撞、抓、打,但找不着出路。”(见一九四七年初版第407页、一九八○年重印本第305页)《围城》既是启示人生之路的象征;又是揭露命运之谜的妙喻。
这部杰作“感而能谐,婉而多讽;使彼世相,如现目前。”从一滴水窥沧海,《围城》反映了整个时代。人们不会忘记,在解放以前的人生长途上,出现过许多似曾相识的方鸿渐的面影;他是帝国主义“给中国造成了数百万区别于旧式文人或士大夫的新式的大小知识分子”中的一员。(见《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1374页)方鸿渐尽管“百无一用”、“书生气十足”、身上有许多毛病,在“新式知识分子”中并不是“先进分子”;但他具备了中国人民最基本的一个“精神条件”:即“对于帝国主义的仇恨”。他留欧四年、“游学”三国,对“帝国主义文化”却表示了鄙视,认为“西洋文明”传来中国的,只不过是“鸦片和梅毒”。方鸿渐能够保持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当他服务的“华美新闻社”被“敌伪收买”了,便毅然向报馆辞职;他在身无分文、饿着肚子时,也不肯“做资本家走狗的走狗”。最为可贵的,他“不愿意跟国民党走”。国民党反动官僚苏鸿业的“千金”小姐“女博士”自愿委身相许,方鸿渐决不领情、不肯“攀龙附凤”。他见了国民党“政客王尔恺”的字,就“撇嘴”冷嘲、百般挖苦,还说“不向他谋差使”。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帮闲,也是耻与为伍,不肯随波逐流。最后,为保存了一本“时髦书《共产主义论》”,竟被校方视为“思想有问题”而“解聘”。他和赵辛楣一样,认为“要靠了裙带得意,那人算没有骨气了”。总的看来,这是一个“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而在“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正开始“站起来”的“有骨气的中国人”。(参见《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1384页)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时代里,方鸿渐的“典型性格”正和俄国革命前夜的《罗亭》一样,具有十分普遍的现实意义。《围城》在四十年代后期之所以一纸风传、万人争诵,其源盖出于此。
一九四八年,我参加了一个地下党领导的读书会,成员有信孚印染厂的陆君、立丰布厂的顾君、新华银行的石君……,都是当时的“《围城》迷”。有时在生活中接触到某些人物,议论中常与《围城》中的人物相类比。我们当时在沪西番禺路上的石君家中集合,主要在私地里学习《新民主主义论》。《围城》中的某些情节,帮助我们从感性上加深了对《新民主主义论》中某些章节的认识。比如:《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我们要革除”的那种“在中国的帝国主义文化”。大家在讨论中各抒己见,争论得不可开交时,石君随手拿出《围城》,翻开小说第二章,其中描写方鸿渐留学归来,在家乡的省立中学演讲《西洋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之影响及其检讨》,读道:“方鸿渐强作笑容说:……海通几百年来,只有两件西洋东西在整个中国社会里长存不灭。一件是鸦片,一件是梅毒。都是明朝所吸收的西洋文明……。”(见《围城》初版本第48页)大家在笑声中都认为方鸿渐不伦不类的“演讲”,却说出了简单明白的道理。人们记忆犹新,帝国主义用鸦片战争轰开了中华帝国大门,畸形的卖淫制度便和“五口通商”的租界同时发展起来。在旧上海,“会乐里”的高等书寓、“青莲阁”的“红倌人”、“四马路上的妓院”、大大小小的“燕子窝”(大烟铺)……,同帝国主义统治机构“工部局”和“巡捕房”,都是设立在同一条马路上的。“鸦片和梅毒”,是对“帝国主义文化”绝妙的讽刺和概括。《围城》通过对方鸿渐等留学生精神世界陷于困境的精湛描写,展现了一幅资本主义精神文明在中国失败和破产的历史画卷。在这个意义上,《围城》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面镜子。
二
最难忘怀的,《围城》在解放初期,曾配合对知识分子“思想教育”起过积极作用。
一九四九年八月,毛泽东同志以“新华社社论”名义写了《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唯心历史观的破产》等重要文章,接着便围绕讨论白皮书、认清“民主个人主义”本质,对知识分子进行了一次“思想教育”。《围城》由于对帝国主义吹嘘的“历史上曾为自由主义与民主政治的脊骨”的上层知识分子,别开生面地作了深刻的揭露、解剖、讽刺和批判,正好为大家认清“民主个人主义拥护者”的面目,提供了一份生动的形象材料。
《围城》在塑造主人公方鸿渐的同时,还刻划了一大批上层知识分子的群像。他们是与方鸿渐由“情敌变为同情兄”的赵辛楣,表面上象“正派”的“留学生”;使方鸿渐认为“像尊人物,不胜倾倒”的董斜川,虽然“英年洋派”而“口气活象遗少”;后来当了方鸿渐的姑父的陆总工程师,“好谈论时事”,却对帝国主义“存着幻想”……,都是一些典型的“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的拥护者”,属于人民群众中的中间派。此外,有“靠着三、四十封”西方学者“回信吓人”的“哲学家”褚慎明、向反动统治阶级卖身投靠的曹元朗、冒牌博士韩学愈、伪君子汪处厚、假道学李梅亭、趋炎附势的顾学谦、卑鄙无耻的陆子潇,以及“花旗洋行买办”张吉民等等。他们有的是政治上近视、思想上糊涂;有的头脑中充满着许多反动的思想。在人民群众中是各阶层中的落后分子。这一群形形色色有时代气息、富于社会共性和鲜明个性的人物和情节,有机地构成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旧中国的“典型环境”。在中国人民面临两种命运、两条道路进行决战的历史关头,“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赖以支柱的,就是这“一层薄薄的社会基础”;当人民革命取得全国性的伟大胜利后,帝国主义者梦寐以求鼓励他们“终于会再显身手”的所谓“中国悠久的文明和她的民主个人主义”的代表(见《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1375页),也就是这样一些人物。为了用善意去帮助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是很必要的。上海沪西区委为此吸收各工厂企业的高级职员,举办了“职员学习班”。开始时,大家对怎样认识“民主个人主义者”并与“民主个人主义”思想划清界线等问题感到有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学习班”负责人之一的陆君,便和我谈起了《围城》。他说:“如果让大家读读《围城》,对于‘民主个人主义者’本质的认识,可能有所帮助”。经过区委领导的同意,《围城》便列为学员们的辅助参考读物。
我当时是“学习班”的工作人员,不但有机会看到学员们的《思想小结》;协助陆君一同整理了《运用<围城>等文艺作品进行思想教育的几点体会》;还在上海总工会办的“工会干部学校”中介绍《怎样做好职员的思想工作》第二部分,引用了《围城》的例证。学员们在《思想小结》中联系《围城》谈体会,主要有这样四点:
其一、通过《围城》,认识了资本主义精神文明不能救中国。
大家普遍认为:“读了《围城》,进一步加深了对《唯心历史观的破产》等文件的感性认识”;“从方鸿渐的遭遇,更看清了‘民主个人主义’在中国失败和破产的必然性”。他们说:“所谓‘民主个人主义’,原来是留学生当作救国救民的灵丹妙药从欧洲带回的。正象《围城》所描写:‘照例每年夏天有一批中国留学生学成回国。……有在法国留学的,有在英国、德国、比国等读书,……他们天涯相遇,一见如故,谈起外患内乱的祖国,都恨不得立刻就回去为它服务’。(见《围城》第2页)但这一套在中国根本行不通。”不少学员还以方鸿渐为鉴,照了一下镜子,回忆了自己在旧社会的经历。都认为“方鸿渐为人比较正直、有爱国心,能保持‘中国人的骨气’;结果到处碰壁,没有出路。可见‘民主个人主义’救不了方鸿渐;资本主义精神文明也同样不能救中国。”
其二、通过《围城》,看到了“民主个人主义”的反动实质。他们说:“从《围城》中赵辛楣、曹元朗的经历和演变,进一步看清了‘民主个人主义’的反动实质。例如:赵辛楣从美国留学归来,自鸣清高,不屑当‘外交公署处长’,而在‘华美新闻社当政治编辑’;当他在‘三闾大学’出丑后溜到重庆,投靠国民党反动派,‘进了国防委员会颇为得意’,‘一步一步高上去’,终于‘步’入了反对人民的行列。曹元朗原来是‘留学英国,在剑桥念文学,是位新诗人’,回国后自鸣风雅,做些莫名其妙的诗;但与国民党反动官僚的女儿结婚后,在‘战时物资委员会当官’,死心塌地为‘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效劳,终于加入了反对革命的阵营……。他们的经历,就是从‘民主个人主义’演变为反对人民、反对革命。‘民主个人主义’的实质,也就是反对人民、反对革命……”。
其三、通过《围城》批判了“保守中立”的“清高”思想的错误。
他们原来以为:“过去能够‘不左不右、保守中立’,思想上很清高”。“从《围城》中陆总工程师的形象和抗战期间‘约翰牛’、‘山姆大叔’、‘法兰西雄鸡’的描绘,认识到‘政治上是不可能有真正的‘中立’的,自己的‘清高’思想是错误的”。他们都认为:“《围城》中写道:‘那时候,只想保守中立;中既然不中,立也根本立不住,结果这‘中立’变成只求在中国有个立足之地。(见《围城》初版本第432页)这是对一切标榜‘中立’的中间派思想本质,富于幽默的艺术概括。”
其四、通过《围城》划清了与“民主个人主义”的思想界线。
他们说:“《围城》用艺术形象把‘民主个人主义者’作了一次集中展览,认清了他们的真面目。”有的说:“本来还以为‘民主个人主义’思想是‘人皆有之,无伤大雅’;认为这种思想即使不好,也无非像一块‘臭豆腐干,外臭内香’……。现在通过《围城》中的褚慎明、韩学愈、李梅亭、汪处厚等人身上,暴露了这批‘民主个人主义者’的面目是如此丑恶、灵魂是如此龌龊……,看到他们,人皆厌恶。谁还愿意去步他们的后尘呢?”——从而便自然地与“民主个人主义”思想划清了界线。
《围城》作者站在四十年代“历史的前线”,写出了“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既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画廊中的艺术典型,又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特定生活环境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诗人是预言者”,小说《围城》为新华社社论批判的“民主个人主义者”预示了一份生动的形象材料。《围城》的形象思维终于能为新华社社论的逻辑思维服务,这就证明:凡是一部革命现实主义的杰作,总是为革命的政治服务而具有其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三
《围城》问世以来,有人誉扬;有人诋毁;有人把它当作一面“自我教育”的镜子;更有人不求闻达、数十年如一日地在埋头从事研究。
国外的学者和记者认为:“《围城》在海外盛行而在本国绝少人提起。”一一其实,这是不确的。
《围城》一发表,曾经纸贵洛阳、在国内文坛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一九四八年四月,赵景深在《文坛忆旧》中写道:
“《围城》已经成为我们家中的‘Favorite’(最爱好)了。我的儿子、内侄、姨女、内嫂以及我自己都争夺般地抢着看,……”。
同年七月,一位署名“无咎”的老作家在《读<围城>》中承认:
“朋友聚谈时,要我来谈一谈《围城》,说几句话;且说,这是位和平后出现的作家,颇有些读者的”。
但是,“秀出于林,风必摧之”。《围城》也同时招致了一场激烈的责难和围攻。
一九四八年二月二十五日,横眉社出版的《横眉小辑》第一期,发表了引人注目的《论香粉铺之类》,指责《围城》道:“这部小说里看不到人生,看到的只是象万牲园里野兽般的那种盲目骚动着的低级的欲望。”
同年四月二十日 ,同代人社出版的《文艺丛刊》第一期,发表了一篇《从<围城>看钱钟书》,竟然胡诌什么:“《围城》是一幅有美皆臻无美不备的春宫画,是一剂外包糖衣内含毒素的滋阴补肾丸……”
同年七月一日,香港出版的《小说月刊》创刊号,也发表了一篇《读<围城>》,说这部小说只是:“抓取不甚动荡的社会的一角材料,来写出几个争风吃醋的小场面”。
由此可见,围绕《围城》,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并非“在本国绝少人提起”。尽管“提起”时有褒有贬,却都是重视《围城》的表现。
有人说:在一九四八年,领导和指挥这场围攻《围城》事件的,是共产党的地下组织。——经过调查,这种说法,并不符合事实。
解放以前,地下党上海市委的负责人是刘长胜、马纯古等同志。解放初期,刘长胜同志任市委第三书记兼上海总工会主席;马纯古同志任市委常委兼劳动局局长。当时他们大力支持沪西区委举办“职员学习班”,都亲自来讲课。在学习班确定把《围城》作为辅助参考读物之前,沪西区委副书记安中坚同志指定陆君和我,一起向刘长胜、马纯古等同志进行走访,了解一九四八年由上海首先发难的围攻《围城》事件。
刘长胜同志说:“这件事”,他“一点也不了解”。据他所知,“当时的市委领导,从来没有发表过任何要批判《围城》的指示和意见。什么蚂蚁社、横眉社批《围城》,我都不知道。这件事同我们党的市委领导没有关系。”
马纯古同志说:“对文坛上的情况不清楚。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去年(即一九四八年)的打击《围城》,与我们党的领导毫无关系。因为在当时,我们主要是贯彻执行一九四七年十二月毛主席代表党中央提出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有关指示。毛主席说:‘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要胜利,没有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公开打击《围城》和它的作者,是违反‘扩大文艺统一战线’的精神;因此,批《围城》决不是党的意见……”。
我们还请教了邵荃麟同志。他说他“是反对抹煞《围城》的那种过左倾向的。”在他执笔的《对当前文艺运动的意见》中,明确写道:“我们必须避免重复左联时代所犯的关门主义的错误。轻视或放弃对于一切可以合作前进的人的团结与争取,这种倾向……应该及时纠正。……反对抹煞一切的过左倾向,……帽子乱戴,……这将使新文艺运动的发展,遭受巨大的损失。”(见一九四八年三月一日香港出版《文艺的新方向》第15页)
事实证明:一九四八年围攻《围城》,并不是党的意图;一九四九年沪西区委把《围城》当作“思想教育”的参考材料,反映了我们党对《围城》的根本态度。
《围城》究竟为什么无辜受到打击?——完全是模仿了苏联“清算文艺”的一套作法所致。
当我国的讽刺艺术杰作《围城》出版时,苏联正在以倾国之势发动全民批判讽刺小说《猴子奇遇记》达到高潮。个别人不问国情、生搬硬套,便向《围城》开刀。影响所及,导致《围城》在上海未能及时重印。这是我国文艺界的一个损失。时代的讽刺:苏联去年出版了索洛金的《围城》俄文译本,“序”中批评“中国埋没了这部书”,令人啼笑皆非。
事实上,“左”倾思潮对《围城》的错误打击,反而激发人们对《围城》的认真研究。如果说:在国外研究《围城》是为了考博士、硕士等学位,“一举成名”,可以获致一生衣食不愁的“金饭碗”;那么,在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的大地上,几个共产党员不问对《围城》的褒贬、不论处境的顺逆、不计个人的荣辱,坚持为革命文化发展的需要而默默地研究《围城》及其作者的所有著作,苦心孤诣、锲而不舍,垂二十余年,这纯粹反映了中国无产阶级最善于吸收人类优秀文明的胸襟和气魄!
建国初期,陆君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学习归来,邀请石君和我,谈了他听艾思奇同志讲《历史唯物论》的体会和学习列宁《青年团的任务》的心得,相约继续研究《围城》等问题。他雄心勃勃,提出通过《围城》对钱氏著作进行系统研究,以十年为期,集体写作《钱钟书评传》。我自审水平很低,缺乏写《评传》的才识,便承担了搞资料的任务;陆君原来爱读“西洋文学”,便负责对钱氏全部创作的研究;石君是名教授严景耀先生的门生,负责《谈艺录》、《小说识小》等著作的研究。可惜后来情况起了变化:石君远去青海西宁;陆君调至郊县嘉定。千里外鱼雁相通,大都是交流读《谈艺录》的心得;难得从郊县回沪,见面时娓娓交谈,也无非是对钱氏创作的分析。陆君曾把《围城》同《阿Q正传》、《红楼梦》、《儒林外史》、《罗亭》、《名利场》、《赣第德》、《堂吉诃德》等中外名著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许多独到的看法。有一天,陆君急匆匆跑来,向我借《围城》。他说他的一本“被朋友借去弄丢了”。三个多月以后,原书还我时,给我看了一部恭楷缮写的手抄本《围城》。这是他用一百多个假日和晨昏,以每天抄写二千多字的进程的结果。一九六六年八月,我收到石君给我最后也是最短的一信,原文是:“已受审、勿来信。”后来获悉,他已经死于非命。陆君则在折磨后瘫痪失音、成为残废;在洞庭东山养病多年后,也不幸逝世了,骨灰安葬在太湖中的莫峰下。他们虽然魂游“泉台”,但孜孜不倦地为革命而研究《围城》的精神,将永留人间。
“雪老霜新惯自支,岁寒粲粲见冰姿”。在党的三中全会精神的光芒照耀下,《围城》首次重印十三万册,不出百天,抢购一空;再次重印,拟出二十万册,读者已在翘首等候了。我好不容易在新华书店排队购到一册,于清明前夕带到陆君墓前焚化以表心意。片片纸灰、化作蝴蝶,随着春风吹面、翠柳拂首,在长空飞舞,我仿佛看到陆、石两君的英灵,正在百花丛中微笑。
一九八一年四月二十七日病中草
4.围城----读书笔记 篇四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故事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
《围城》共分九章,大体可以划做四个单元。由第一章至第四章是第一个单元,写方鸿渐在上海和家乡(江南某县)的生活情景,以写上海为主。第五章可以算作第二个单元,是“过渡性”或“衔接性”的。第六、七章是第三个单元,主要描写三闾大学里的明争暗斗。第八、九章是第四个单元。方鸿渐和孙柔嘉在返回上海途中结了婚。以下是一篇围城读书笔记:
当、当、当„„”已是深夜班10点了,轻轻合上《围城》的最后一页,内心很平静,夜已悄悄地爬满整个天空。遥望,不知哪儿还有光明。只有默默地等待,轻轻地守望,相信明天会是个好天气。方鸿渐原来是有梦想的,正如我们的每一个人一般,年少轻狂的我们,按捺不住热血的沸腾,无法向一切已墨守成规的事物妥协。我们总相信我们的人生只有我们能驾驭。于是鸿渐乘上开往法国的航班,开向自认为的一片新天地。十四岁的时候,我信心满满的,只差没有报告天下,凭海为证,大言不惭地说有一天自己会如何如何。那时候总是很单纯的,没有意识地去做许多事。没有责任的包袱,不懂世间的复杂,指天夸耀自己的伟大,却在深夜独自嘤嘤哭泣,很脆弱的。其实这是每一个孩子都会犯上一回的狂病,但这又何尝不是一回人生的轰裂呢?几年后,二十七岁的鸿渐踏上了他的返程之旅,带着一张作假的文凭,心里是满满的内疚。二十七岁的他仍会天真地想起严父,慈母的失望。仿佛当他多少年前踏上甲板的那一刻,人生的锁链断了一般,几年的巴黎生活只是一场华丽的美梦,终有醒来的那一刻。鸿渐意识到了,当他意识到红海早过了时,他就觉悟的认识,他并不能够完全挣脱那条无形的链子。只不过三年后,当我面对满地的落叶,我再也没有多少伤感之情;当我再也不会为漫天的雪花而欢欣鼓舞时,我已记不清多少年前说过了什么。不是因为时间很久,只是发现那些誓言很飘渺。过去也试着去实践,但当我发现要用一生去允诺时,我放弃了。少了年少时的傲气和心无旁骛的毅力,取而代之的是种顾虑,一种对现实的认识,不知是那位学者曾说过,孩子出生时都有他的角,死去时却是一枚鹅卵石。鸿渐的身边曾留有过 鲍 小姐的鲍肆之臭,也曾吸引过 苏 小姐的文质之香,鸿渐也曾为搏 唐 小姐的回眸一笑而努力过,但无论是哪一种,他都未好好抓住,任由最后一缕轻烟从指尖划过,没有勇气跨出最后一步,鸿渐学会了妥协。在经过三闾大学一行后,他才真正意识到人世险恶。鸿渐有点累了,于是他选择躺在 孙 小姐这张柔顺的躺椅上休息一下。父母亲的生活,我一直是不甚赞同的。没有“非你不娶,非你不嫁”的爱情,没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柔情,有的只是永远为琐事忙碌的身影和时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的声音。我一直很不孝地疑惑这样的两个人为什么会如此甘心地被对方牵绊着自己的后半生呢?平静的海面往往酝酿着巨大的风暴,鸿渐同柔嘉平淡的婚姻也有了一触即发的危机。鸿渐觉得自己很无能,总认为自己是一场悲剧的主角,他要发泄,既然不能对外人那就只能对自己的妻子出气。柔嘉也不是好欺负的人,两人之间的矛盾因为更多人的参与而显得不可收拾,鸿渐看着空空的小屋陷入了沉思。葬礼上,奶奶一直都在流泪,看着与她相伴四十多年的爷爷消失在殡仪馆最后一道门后,最后一滴泪也悄无生息地落地。一直不明白在爷爷去世许多年后,奶奶口中批评着种种不是与眼中流露出的无限依恋竟是如此和谐,和谐地让人辛酸,让人猜不透。就如《围城》中所讲“年龄是个自然里程中无法超越的事实。”凡事一经隔膜,咫尺皆若天涯,又更何况是城里城外呢?后记:那只祖传的老钟从容自在地打起来,仿佛积蓄了半天的时间,等夜深人静,搬出来一一细数“当 当 当„„”响了六下。六点种是五个钟头以前,那时候鸿渐在回家的路上,蓄心要对柔嘉好,劝她别再为昨天的时闹得夫妇不欢;那时候柔嘉在家里等鸿渐回家来吃晚饭,希望他会同姑母和好到她厂里做事。这个时间落伍的记时器无意中对人生包涵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十一点了”我想“也该睡了”掩上日记本,掩上门,让室外的黑色也浸染入这一室之中。
对于本书的男女主人公,我的脑海中方鸿渐只是一个玩弄是非、做事没有头脑,毫无原则、经不住诱惑的、可以说是个失败的人。而孙柔嘉虽然看起来小鸟依人,没有什么主见的女人,却是个最工于心计的人,是那种小小的身体里蕴含着强大爆发力的人。在全书的最后,方鸿渐在经历了爱情、事业和家庭的失败后,这样感叹:在小乡镇时,他怕人家倾轧,到了大都市,他又恨人家冷淡,倒觉得倾轧还是瞧得起自己的表示。就是条微生虫,也沾沾自喜,希望有人搁它在显微镜下放大了看的。拥挤里的孤寂,热闹里的凄凉,使他像许多住在这孤岛上的人,心灵也仿佛一个无凑畔的孤岛。我想,这不仅是方鸿渐当时的心情写照,也是他这失败的一生的真实写照吧。
另外,我十分感谢钱钟书,因为,它是我看到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虚情假意。书中多次出现了恭维的话,开始我觉得十分看不顺眼,认为在人与人相处的时候,一见面随之而来的就是恭维的话,如果是我听了,绝对不和这个人交往。因为这反映出这个人对我没有一点诚信。但是,我在文中发现了这样一段,令我冷笑:顾尔谦看到了李梅亭的字,不断的夸赞李梅亭一首能写好几体字。没想到李梅亭笑着说:“我字写得很糟,这些片子都是我指导我的学生写的”。当我看到这时,想,看你顾尔谦怎么下台。令我没想到的是,人家顾尔谦脸色没变,说:“唉,名实必出高徒啊!名实必出高徒啊!”。我那时真的无语了,我着实佩服老顾的社交功夫之深,脸色一点
没变。我忽然觉得自己幸亏没在那个时代,现在很少有那种令人呕吐的恭维话了。
我一边读《围城》一边想,我真得很佩服钱钟书。他的阅历以及知识实在是太高深了。他不仅在书中提出过摩登文明,还知道外国外交家和国家总统的一般神态及惯有动作,他也清楚地记得《儒林外史》里某个极小的细节,还有各国经常有的活动,英国首相,甚至德国飞机员„„我想,钱钟书还可以做一名思想家。他在《围城》中加入了许多自己的想法。比如说在25页中,自己写了一个“女朋友”的概念,很像数学里的概念。还有什么朋友之间的相处,科学家与科学的不同,中国人与西方人丑都有丑的区别等等。从着,我明
白了一个文学家不仅文学要好,各方面的知识都要广。
读完《围城》,我还有一个收获——我学会了一种我从没用过的写作手法。在第3页中,男孩的母亲在和苏小姐谈话中,看到儿子在跟苏小姐捣乱,就利用破折号转移说话对象。即“在国内念的书,生小孩儿全忘了——吓!死讨厌!我叫你别去,你不干好事,准弄脏
了苏小姐的衣服。”这样,能够使文章更具有真实性。
最后,说一句题外话。在读《围城》的时候,我欣喜地发现了一个现象:在261页中,“鸿渐见了她面,不大自然,手不停弄着书桌上他自德国带回的Supernorma牌四色铅笔。这时,我立刻想到了夏老师有一次讲过鲁迅在文章中就写到他爱用顺胜祥牌稿纸,这不是跟钱钟书很相似吗?我又立刻想到,夏老师在将语文阅读试验的时候,那里面有一篇文章叫《童年·童韵》,其中的一段与鲁迅先生《社戏》了描写夜间麦田的景色十分相似,那时,夏老师就说,鲁迅就像文学的导师一样,我也有同感。
5.围城有感 篇五
《围城》是著名学者钱钟书老先生一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上个世界四十年代创作并发表,并迟至八十年代初期才经海外学者夏志清等的介绍和述评,被人们重新关注和读解,一经传播开来,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文学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围城》热。
钱钟书认为,艺术可以让转瞬即逝的美凝结成永恒。
打开城门走进《围城》,《围城》成为一个讲不完的故事。
无论从文人的批判角度,从文化的解构角度,还是从思想和智慧的角度来看《围城》都仅仅是一个方面和一种视角的解读,这些方面和视角,都离不开《围城》首先是一部用传统写实手法创作的“写实小说”和“虚构小说”,虽然这其中不乏现代派小说创作思想诸如解构注意、存在主义的影响。作为初步的和基本的阅读,我想我们尽可以用轻松和愉悦的心情来欣赏《围城》的生动故事。让我们来看看《围城》的故事情节。《围城》的故事情节是明晰而有节奏的。《围城》艺术全书共九章。以方鸿渐回国求职、工作和恋爱、结婚为线索,从1937年方鸿渐乘坐法国油轮白拉日隆子爵号回国,到两年后上海与孙柔嘉分手。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章几乎可以看成是一个序幕。油轮在苍茫无语的大海上独立成一个欲望的人间世界,方鸿渐与鲍小姐逢场作戏,臭味相投,苏文纨对方鸿渐一厢情愿,争风吃醋,这个三角的关系,一方面演绎着卑俗和粗鄙,无心的无爱的欲望成就出“短平快”的苟且之乐,一方面勾勒出首先是女博士然后是老姑娘待字闺中所可能激发出的人的全部庸俗和浅薄。这是一个生动而实在画面。同时作者用回顾的方法,插叙方鸿渐的身世,特别是他怎样“智斗”外国文化贩子买博士文凭的过程,这是留学西方的所谓“精英”们从西方文化里邯郸学步所承受到的一种走到极端之后的虚伪和荒谬。这一虚一实,相应成趣,为整个情节发展提供了一个人物活动的文化背景。
第二章和第三章是全书的一个波澜。方鸿渐回到上海,在岳丈周经理的银行里当小职员。此时,中日战争爆发,方家逃难,方鸿渐等成为“边缘人”。仿佛历史的循环,船上的“三角”泛滥成大都市的“三角”,不过角色略有调整,苏文纨在继续一厢情愿的追慕方鸿渐,而方鸿渐却爱上苏文纨的表妹、年轻的大学
生唐晓芙。在三人之间充满犹豫和猜忌、避让和进攻、等待和表白的种种纠葛之后,方鸿渐和苏文纨决裂,苏出人意料的和平庸而做作的曹元朗结婚;与此同时,方鸿渐却认真的爱着“真正的女孩子”唐晓芙,不乏真情和热情,一切都具有理想的色彩。不过电话里阴差阳错的误会使方、唐之间越离越远,唐的最终离去,成为小说里的一笔哀怨遗憾。
在这两章里,方鸿渐人物命运关系或疏或密的种种文化人纷纷粉墨登场,既有受过西方文化浸润的曹元朗、赵辛媚、褚慎明等海派人士,又有深得传统文化和市民文化精髓的方鸿渐的父亲方盾翁等。
第四章可以看做是一个过度,一种兴奋和紧张之后的踹息和整理。方、苏、唐三人冲突打了一个结后方鸿渐需要摆脱,需要继续寻找他的“围城”。赵辛媚与方“同病”不“同情”,作为糊涂的“情敌”,他企图用三闾大学的聘书隔开方、苏二人,又因此而帮助方鸿渐走进另一座“围城”起了跳的铺垫。这一章里,以后将成为方的旅途伴侣、三闾大学的同事和以后作为爱人的孙柔嘉有了初步的表现。
第五章是全书的第二个波澜。方鸿渐等人从上海大都市进入内地乡镇,在这个旅行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层面的图画,包括战争期间处在战争“边缘地带”的内地社会政治状况和社会底层人物的心态。
围城中还塑造了一大批“新儒林”文化人的形象,此一大批生活在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或受过西方文化的影响,或在传统文化里浸染熏陶的知识分子,表现出的种种可笑而可悲的种种病态心理,作者用犀利而讽刺的笔触,为他们画像,人生是想的种种喜剧的面貌,被撕裂开来,这些人物的认识价值,又岂止在那个时代?
把比喻看成一种智慧,是钱钟书的文学创作时间的重要启示。钱钟书在理论专著《谈艺录》中,有大量文字论及比喻。
在《围城》一书中,关于比喻,钱钟书有“相异相比”等理论,这里简而例证。如关于爱情的比喻,是用具象喻抽象,钱钟书“近取诸身”,分别用“起火”和“热带”植物来比喻老年人和年轻人的不同的爱情情感特征。他说“老头子恋爱听说想房子着了火,烧起来没有救的”,“年轻人的恋爱呢?无论如何,从此他们两的交情像是热带植物那样飞速的生长”。写没有爱情只有肉欲的爱,“鲍小姐谈不上心和灵魂,她不是变心,因为她没有心。
上述几例,都体现了钱钟书的比喻思想,一是作为本体和预提的事物都相隔
极远,是“千里姻缘”配成眷属;而是作为比喻他的事物都极简单,人们极为熟悉,一经联系点破,有豁然惊喜之感,三是这些比喻的拟构,都渗透着钱钟书的理性思维和理性批判,无不是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和敬畏剖析。
而在《围城》中的最后一段,是否是在说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呢?
我们每个人是不是都生活在追求理想和对于现实的无奈中呢?
6.《围城》读后笔记 篇六
《围城》是上个世纪40年代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其以高超的讽刺幽默手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讲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一群知识分子的故事。小说以从欧洲留学回国的青年方鸿渐为中心,以调侃、幽默和极富讽刺意味的笔触,描绘了一群留学生与大学教授在生活、工作和婚姻恋爱等方面遭遇到的重重矛盾和纠葛,揭示了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的猥琐灵魂和灰色人生,表现了作者对旧中国西式知识分子的无情嘲弄,以及对中国化了的西方文明的精心审视。
从结构上来看,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大部分,即方鸿渐留学归来与恋爱的经历;恋爱失败后从上海赴湖南三闾大学任教半年的经历;不满三闾大学的勾心斗角、黑暗和腐败返回上海,结婚成家在报馆谋职的经历。回国后恋爱的失意、赴三闾大学途中的重重艰险、三闾大学教职员工之间的明争暗斗,成家后家庭成员妯娌之间的摩擦、围城内外的困惑,使他处处受到打击和冷遇,世事的艰辛、世态的冷酷,使方鸿渐感到无处藏身,他只能像关在铁笼里的困兽,虽然不断地拼命挣扎,最终却无法找到出路。
小说里说方鸿渐的婚姻就像围城,他迈进了就想出来,没进去前却又拼命的想进去,在克尔恺郭尔《非此即彼》中的一段话,恰如其分的反映《围城》中方鸿渐的婚姻,乃至当今社会人类的婚姻,这话是这样的:如果你结婚,你就会后悔;如果你不结婚,你也会后悔;无论你结婚还是不结婚,你都会后悔。嘲笑世人愚蠢,你会后悔;为之哭泣,你也会后悔;无论嘲笑还是痛哭,你都会后悔。信任一个女人,你会后悔;不信任她,你也会后悔。吊死自己,你会后悔;不吊死自己,你也会后悔。先生们,这就是一切哲学的总和和实质。为了达到幽默诙谐的效果,作者在情节的安排上往往故意和读者玩“捉迷藏”。情节明明看似朝这个方向发展,但结果却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使人感到出其不意的荒唐和可笑。例如高中时方鸿渐为了解除封建婚约,给父亲写了一封悲秋的信,被父亲回信点到要害处,并骂了个狗血喷头,但最后这门看似无可救药的封建包办婚姻,却因未婚妻的病逝而使他得以解脱;例如方鸿渐被应邀去演讲,提前准备了的讲稿却因衣服穿错而无法派上用场,于是演讲就变成了完全的真情率真表白和一场闹剧等等。
7.解读《十月围城》 篇七
关键词:革命,婚姻制度,家庭伦理,个体
一, 革命中的“个体”
在20世纪中国政治辞典里, “革命”是一个首当其冲的大词。革命中有大的事件也有小的事件, 影片选取了保护孙中山的行动作为具体的革命行为来阐释每个人眼里的“革命”。在陈绍白眼里, “革命不是光掏点钱, 印个报纸, 发个传单, 革命是要流血, 要玩命的, 要牺牲的。”“革命就是用我们这一代的牺牲来换取重光那一代人的幸福。这就是陈绍白的革命观, 也是陈绍白向李玉堂等人宣扬的一种革命精神, 一个参与革命的逻辑动因。
乞丐、车夫、学生、赌徒这些生活在社会边缘的小人物也出于种种原因被卷了进来, 在这些人物的眼里, 革命又是另外一种景象。阿四是为了报答李老板的养育之恩, 沈重阳是为了找回那种久违的做人、甚至做父亲的尊严, 方红是为了报父亲的深仇大恨, 王复明是为了疾恶如仇的侠义, 刘郁白是为了报答李老板的知遇之恩……他们只是在伦理道德的支配下, 遵循着他们个体的做人原则, 出于个体利益的考虑, 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从个体的行为动机来讲, 他们与革命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这种带有盲目的被卷入行为与当时的革命行动只能称之为巧合, 他们并不知道革命是什么。然而影片把这些非革命义士用以革命义士方式的表现, 使得个体在革命中的工具性这一特征体现得淋漓尽致。从这个意义上讲, 个体自由意志与革命群体中的行为是相悖的, 孤立个体的行为与群体中个体行为是大相径庭的。
二, 婚姻中的个体
刘郁白是一个为爱而生而死的人, 他行尸走肉般地苟活, 死对于他来说是一种需要感恩的解脱, 就是这样一个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彰显出人性中应有的个体自由意识。在他极少的言语中, 却始终都围绕着一个他深爱的女人, 和一个让他永远都解不开的谜:“男人爱女人有错吗?”。李玉堂给他这个谜的回答则是:“你不该去爱你爹的女人”。
按照常理理解, 爱一个人属于情感上的事件, 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吸引的强烈感觉, 他们相互依恋, 亲近, 向往在一起……掺杂着更多的是非理性因素。这种“非理性因素”则源于人类最潜在的人性:“求我幸福”, 满足个体的欲望。“求我幸福”这种“自在人性”最原始的需求就是求其自身的存在。如果追其社会形成的根源, “求我幸福”的“自在人性”才是其目的。在这里, 刘郁白的爱情符合“求我幸福”的“自在人性”, 但在每个“求我幸福”的行为之间, 必然会存在矛盾、冲突。社会组织的任务就是协调好众多的“为我”行为, 使之和谐, 这也是社会制度形成的潜在动因。人们在设置社会制度的同时, 也带来了社会对人性的压迫。一夫多妻制满足了少数人的“为我”欲望, 然而却泯灭了更多人的情欲。刘郁白的悲剧源于那个年代腐朽的一夫多妻制的婚姻制度。
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的建立是人性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人类的爱情受到了限制, 再也不能从个体的自然需求出发, 随心所欲, 朝三暮四了, 而要受到社会利益和道德的约束, 限制在家庭的形式中。这种婚姻制度维护的是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遵照的是公平原则, 那些有悖于和谐的两种社会因素的结合都将受到排斥。这样一来, 婚姻的前提不再是两性之间彼此相互倾慕的爱情, 而是更多的社会因素将参与进来。因此, 即使在一夫一妻制的婚姻中, 我们依然看到个体对社会所做出的牺牲。
三, 传统伦理道德与个体
影片中每个人物行为的背后都暗藏着一个巨型的推手, 这就是千百年来塑造着人们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这种文化和伦理道德的熏陶下, 人们不由自主地被动地遵循着传统为他们塑造的生命轨迹。
阎孝国在影片中扮演的是一个反派角色, 是中国民族文化长期熏陶的典型个体, 是封建社会中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的产物, 他在影片中的行为动因有着合情合理的历史背景作依托。他虽然反对革命, 但是对慈禧, 清政府, 他心目中的国家却是忠心耿耿, 最后献身于他誓杀革命义士孙中山的任务中。如果抛开当时的政治背景不谈, 他的确是一个优秀的将军, 枪法精准, 有勇有谋, 不惜牺牲自己而为国效力。虽然他对他的“敌人”有残忍的一面, 但是却对他的师长陈绍白尊敬有佳, 这都体现了他深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整体主义的道德价值取向是中国伦理道德的核心, 它塑造了人们以家为本位, 以国为本位的道德思想。这种孝亲和忠君的道德让个体迷失了自我, 一切都是为了整体的利益, 个体只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而存在。没有个性, 没有独立的人格, 更是没有尊严和自由可言。阎孝国的尽忠职守, 将自我丧失在对王权的极度崇拜上, 在他的人生哲学中, 皇权, 等级, 传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陈绍白等革命派所宣扬天赋人权, 人人平等, 这是对皇权极大地挑战, 触及了传统的根基, 触及了他的等级意识, 因此他对革命义士进行疯狂的射杀。在传统的伦理道德的影响下, 形成了他丧失个体意识的盲目服从的奴性。在以整体主义道德价值取向为中心的中国, 个体意识缺乏生存的土壤, 一直到了近代五四运动以后, 西方的个人主义思想才在中国萌芽和发展。
家庭伦理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和基础, 土地和血缘的两重维系衍生出的中国传统家庭伦理, 造成了传统家族观念的稳定性和至上性, 也维系了中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影片中人物的行为动机正是这种家庭伦理观念。
刘郁白之所以生不如死, 是因为他在爱情方面没有遵循传统的道德伦理, 爱上了自己爹的女人, 最后气死了自己的父亲, 又痛苦地看着自己的女人死去。虽然在他的爱情方面, 已经凸显了他个体中的自由因素, 但他同样也被这种传统的家庭伦理观所深深影响束缚着。家族传家宝“铁扇”就是一个很好的物证。在中国, 代代相传的传家宝象征着一个家族的延续, 一个家族特有精神的继承, 体现了这个民族强烈的家族主义观念。这种家族观也是传统家庭伦理的一种重要体现。李玉堂就是拿着这样一把“铁扇”换取了刘郁白的投入行动其中, 足以看出这个传家宝在刘郁白心目中的位置。
李重光在影片中扮演的是一个真正革命者的角色。虽然在陈少白的影响下, 接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形成了全新的政治观念, 让他对民主, 革命, 以及对这个社会、对国家民族大义有了新的认知和判断。但是在他的性格中, 也因袭了传统伦理中以父为纲的道德。在他的眼里, “父亲”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始终带着神圣的光环, 是一个不可亵渎的形象, 是封建家庭中权力与秩序的象征。新旧思想在李重光身上的碰撞与较量, 最终还是渴望自由, 渴望民主的革命思想挣脱了束缚, 占了上风。从李重光打破父亲的怀表经典动作中可以看到封建社会抑制人性发展的传统伦理在他那里彻底瓦解了。
沈重阳, 一个赌徒, 影片中最真的一个体。他嗜赌成性, 除了他心爱的“赌”以外, 一切在他眼里都是过眼烟云。他不会为自己妻子的背叛而感到羞耻, 也不会因为生活窘迫而压力重重, 赌桌上的他是最幸福的, 不管输赢和胜负。就是这样一个似乎很独立, 自由的个体, 没有任何的牵绊, 却依然有着强烈的血缘观。当他知道念慈是他的亲生女儿时, 他的整个思想都变了。他不再是一个中国式家族社会外的个体, 而是一个有女儿的父亲, 有妻子的丈夫, 与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一样, 他也是家庭的一分子。他可以没有做人的尊严, 但是不能没有做父亲的尊严。于是, 他为了自己的女儿, 为了长大后女儿心目中的父亲, 义无反顾地投入了围城行动中。
在本影片中重血缘的家庭伦理观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强调血缘关系的目的就在与维护天下太平, 维护封建统治。在中国, 正是这种血缘关系和亲属关系维系着个体之间的关系, 维系着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这种家庭伦理抑制着个体意识的成长, 而追求自由的个体又不得不生存在与家庭的博弈中, 也生存在与整个社会的冲突中。然而, 社会的进步也将依赖于这种博弈和冲突。
参考文献
[1]、陈庆初《<十月围城>:革命的逻辑》学习时报2010年1月11日009版
[2]、刘小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华夏出版社
8.新课改的“ 围城” 篇八
教师身受多重束缚
教师是课改成败的关键,然而,在目前教师的身上重重压力,严重束缚了教师去搞新课改、去研究新课改。
一是时间的束缚 这是一个中学教师的工作时间清单:一周15节课;每天早上7:30签到,下午5: 50签退,每周两个晚上(晚7:00—9:30)必须在学校坐班;每天批改3个班的150本作业(学校要求每天必须有作业,必须批改,定期抽查);教案有规定格式,必须写详案,一周五个教案,全部写好每课时不少于一万字,每月完成教育经验文章一篇;每月安排学生月考,教师要批卷;每周至少要听两节课,每周一次教研组会议,每两周一次备课组活动,还要参加每周一次不少于1个小时的全校大会;班主任要检查学生课间休息情况(早、中、晚各一次),组织学生做操;夏天有午休,要监督检查学生午睡情况;期末还要交各种资料(应付上级对学校的评估检查)。
二是竞争压力的束缚 现在的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使得很多地方实施了“末位淘汰制、合同签约制、聘任制”。这些制度使得教师之间出现了残酷的竞争。生存危机促使教师积极挤占学生时间,多布置作业;促使教师加班加点,努力把自己教的班的成绩排在前几名。因为学生成绩和升学率是学校之间开展“生源大战”的法宝、是教师生存的生命线。在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口号中,我们的教师不得不冒着“专家”、“学者”的批评,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帜而做着“应试教育”的事情。
失去诚信的课堂
课堂教学的改革应该是新课改的重要方面,因为目前我们的教学主要是课堂教学,学校教育最主要的阵地就是课堂。但实践证明,尽管“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主体发展教育”已经提了很多年了,教师口头上也接受,但一到课堂上还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死气沉沉地听;教师接二连三地问,学生断断续续地答;教师不断地发出指令,学生手忙脚乱地去执行。学生忙来忙去还是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其二,要研究课堂、改进教学就必须进行公开研讨课,但目前有很多的公开课都是一些失去诚信的课,一些作秀的课。
下面一堂公开课摘自浙江省义乌中学学生吴铭发表在《科学24小时》上的作文。
今天下午,我们班上了一节怪无聊的语文课。
上午,苗老师就告诉我们,她刚接到通知,下午学校领导要来听她的课。当时,她还“幽”了一“默”:“丑媳妇第一次见公婆,自然要慎重对待!可是——”她话题一转,“新课我还没准备,只好煲剩饭了,就讲《春》吧!”
讲《春》,昨天不是刚讲过吗?真没劲!
下午预备铃一响,十多个西装革履、面容严肃的领导及老师就走了进来,顿时,教室里的气氛显得异乎寻常的严肃。
苗老师随后到,带着几分不自然却强作镇定地大声问:“同学们,心里紧张吗?”
“不紧张!”一些同学装模作样地吼道。
——真是这样的吗?
无聊的客套话说完后,苗老师抛出第一个问题:“万绿丛中一点红,猜一作家名。”“朱自清”,同学们脱口而出,苗老师作出一副非常惊奇的样子:“哇,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啊,这不是你昨天让我们猜过的吗?
下一道程序是画花。当那朵并不怎么好看的花出现在黑板上后,苗老师指着小花说它代表春天:“有句诗说:万紫千红总是春……”省省吧,苗老师,下一句“台词”我替你说了吧“那么在朱自清的笔下,春天里到底有什么呢?今天……”
课在继续进行着,讲的讲,记的记,老师装腔作势,学生装模作样——课,昨天讲过,笔记,昨天记过,活脱脱是一幅《皇帝的新装》,唬谁呢?
在讲台上,苗老师显然渐入佳境,讲得津津有味,讲台下,一些同学假装正经的听着。
轮到根据课文内容联句了,“我写个上联,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对出下联。”话刚说完,“春回大地风光好”几个令人生厌的字立刻出现在黑板上。
哼,老一套。
答案是现成的。一提问,答案千篇一律,无一例外。“怎么会是这样呢?”苗老师的脸挂不住了,“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嘛!”可任她一再启发,毫无效果,苗老师脸色讪讪的,表情开始不自然了。
下课了,听课的领导带着满意的笑容走了,苗老师,你如愿以偿!做学生的也发自内心为你高兴。可是我不知道,课非得这样上才行吗?
像这种类似表演的公开课多的是,为的就是给听课的领导和同行看,博一时高兴,评一个荣誉。不知道这样的课堂究竟有多少课改的内容。
考试的压力
今天的教育界,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表现出对智育的高度重视:“以教学为中心”,成了各中小学最响亮的口号;中考和高考的升学成绩,成了学校的生命线,同时也是教师的生命线,“考试才是硬道理”。“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在巨大的考试压力面前,教师和学生只能大搞题海战术,于是,教师和学生都身心疲惫,这种状况,怎样去进行新课改?
课改教材的频繁“变脸”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真正实现了“一纲多本”——不但不同的学校可以选择不同的教材,就是同一所学校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也可以选择不同版本的教材。然而,多种选择在给我们带来喜悦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困惑:一些学校频繁更换教材,教师家长都觉得没有连续性。的确,我们应提倡且应该做到“用教材教”,但并不意味着就不用注重教材的严谨性、连续性和系统性,毕竟不同教材对学科知识侧重点的把握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选择教材时一定要慎重,应尽量保持学生学习知识、技能方面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一旦选准一个版本,就不宜频繁“变脸”。
家长期待,
孩子不能承受之重
近日,北京一初中生从十五层高楼上跳下,当场身亡;几乎是同一时间,家住丰台区的一位高中生从五楼跳下。两起自杀事件都被怀疑是孩子因学习成绩遭到家长的责骂而引发的。
我们的许多家长,往往期望值过高,常把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武断地转嫁给子女来完成,固执地认为孩子背着书包去上学,考试的成绩单理所当然地就应该是高分,否则就恶语责骂、棍棒相加。有的家长背负着生活的重压,事业稍有不顺,孩子的成绩单便成为导火索,孩子自然也就成了“泄洪口”。
与其继续对孩子不讲科学的粗暴管理,不如先检讨正视自己的不足,补上科学教子育儿的一课。当孩子遇到挫折时,不再简单粗暴,而是拍着他的肩膀,告诉他“没事儿,再来。”这,也许就是你和孩子成功的开始。
一年级小学生的学业负担能有多重?家住长阳路的古杏坤老先生形容他的小孙女,上了学就像是上了战场。古先生说,孙女刚上一年级,学生的学业负担已把她压得像个小老太太了。每天上学,看着弱小的孙女左手拎饭盒,右手拿水壶,肩背大书包,老人就心疼不已。他把这三样称了一下,竟有6公斤重,而孙女体重才16公斤。
9.《围城》赏析 篇九
(2011--2012 学年第 1 学期)
课号:DK7G02A01课程名称:外国文学名著赏析 阅卷教师: 肖丽华班级: 07城市规划学号:075174727姓名: 赵龙飞成绩:
《紫色》读后感
作者:赵龙飞指导老师:肖丽华
[摘要]:《紫色》主要描述了,本世纪初在美国南方佐治亚乡村,一位十四岁的黑人女孩西丽惨遭继父奸污,又害怕又羞愧。她怀上身孕却又不明白这种生理变化,因而心事重重,惊慌失措。母亲重病缠身,妹妹年幼无知,她走投无路,只好给上帝写信,倾诉自己的悲哀与困惑。[关键词]:《紫色》;妇女主义特征;书信体体裁
通读之后《紫色》,我认为它是一部思想性很强而艺术水平又很高的作品。作为黑人作家,沃克揭露了种族压迫和种族歧视。主人公西丽的父亲由于商业方面的成功引起白人的不满,最后被白人处以私刑凌迟而死。她丈夫的儿媳妇索菲亚不肯到市长太太家去做佣人,不愿低声下气地忍受市长的欺凌,结果遭到毒打,被关进监狱,几乎死于非命,即使在释放以后仍然不得不忍气吞声地在市长家做了十多年的佣人。沃克还把美国的黑人问题放在世界范围来考察。耐蒂的非洲来信描述了白人为牟取暴利强行侵入奥林卡部落的村庄,彻底毁灭奥林卡人的宁静生活和文化传统。这两个情节不仅说明,美国的南北战争虽然废除了奴隶制,但黑人的社会地位并未得到改善,而且进一步证明美国的黑人问题是个世界性问题,是第三世界黑人民族所受的歧视和压迫的一个方面。
然而沃克在小说中着力描写的是黑人妇女问题,尤其是她们跟黑人男性的矛盾和冲突,强调黑人男子也是黑人妇女受歧视受压迫的一个重要因素。她用西丽和她丈夫的婚姻来表现这种不平等关系。西丽的丈夫认为妻子不过是他发泄性欲的工具,供使唤的牲口,可以随便打骂。西丽本人也深受这种“女人生来不值钱”的旧思想的毒害,认为自己确实低男人一等,应该忍受丈夫的欺凌与折磨。在不正常的两性关系的摧残下,西丽失去个性,变得麻木不仁,只能想象自己是块没有知觉的木头听任丈夫的蹂躏。《紫色》中的黑人男子,从西丽的后父到她丈夫同前妻生的儿子哈波几乎都有这种歧视妇女的思想。另一方面,耐蒂的来信也谈到远在非洲的奥林卡人同样认为女人是丈夫的财产,女孩不必受教育,女孩自身毫无价值,只有对丈夫才有些用途。不幸的是,许多女人也接受这种错误思想。因此,妇女争取自由平等的斗争也应该是个世界性的运动。《紫色》还揭露宗教的无能。耐蒂和塞缪尔在英国教会的遭遇说明基督教不可能帮助奥林卡人抵抗英国殖民者。同样,西丽只有在摆脱对上帝的幻想以后才能认识自身的价值,才能努力奋斗成为独立自主的女性。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紫色》塑造了一些具有妇女主义特性的人物形象。索菲亚是一个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尊严的人。她真心爱丈夫,但她决不容许哈波揍她,不允许他骑在自己头上作威作福。为了保持自己人格的完整,她最后离开了哈波。索菲亚不能理解西丽对男人的虐待抱着逆来顺受只希望在死亡中寻求解脱的人生态度。她甚至建议西丽“应该把某某先生的脑袋打开花„„然后再想天堂的事。”索菲亚使西丽看到婚姻生活、男女关系并不一定要是一方压倒另一方。她的勇气和行为赢得西丽的钦佩。但真正帮助西丽成长和转变的是歌唱家莎格,一个敢爱敢恨也敢说敢做、自我意识十分强烈的女人。她教育西丽尊重自己,认识自己的才能,树立对自己的信心。她让西丽看到自己身上的精神枷锁,她说:“男人腐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考核答题纸
(2011--2012 学年第 1 学期)
课号:DK7G02A01课程名称:外国文学名著赏析 阅卷教师: 肖丽华班级: 07城市规划学号:075174727姓名: 赵龙飞成绩:
蚀一切„„他坐在你的粮食箱上,待在你的脑子里,收音机里。他要让你以为他无所不在。你相信他无所不在的话,你就会以为他就是上帝。可他不是。”她坚信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待人以爱并为人所爱是崇拜上帝的最好方式。正是由于莎格的帮助,西丽才打破多年的沉默,宣布要离开家庭寻找新的生活。她丈夫讽刺她——“你是个黑人,你很穷,你长得难看,你是个女人„„你一钱不值”——并企图揍她,她勇敢地跟他搏斗,并且大声疾呼“我穷,我是个黑人,我也许长得很难看,还不会做饭„„不过我就在这里”,意思说她是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别人不能忽略漠视的人。这可以说一个充满自信、有尊严有个性的女性的独立宣言。《紫色》在写作技巧上也别具一格。小说采用了18世纪英国很流行的男人描写女人时常采用的书信体体裁。沃克以女人的身份用同样的体裁写女人,实际上是对男性行为的一种颠覆,也是对女性写作权利的肯定。历史上的书信体小说往往是男作家对女性进行道德教育,为她们制定行为准则。在手法技巧和文体方面的成功充分说明她能够别具匠心地实现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是个既有深邃思想又在手法上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 【美国】艾丽斯·沃克.《紫色》.【M】.陶洁泽.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2】巴赫金.小说理论【M】.白春仁,晓河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10.围城读书 报告 篇十
引言:值珍珠港事件,钱钟书与杨绛被困上海,心中充满着“心如红杏专春闹,眼似黄梅诈雨晴²”的羁居沦陷区的怅惘情绪。“有一次,我们同看我编写的话剧上演,回家后他说:‘我想写一部长篇小说!³’”正是由于作者对当下社会的感触,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无限热忱,将自己历年的经历融入其中,历时两年完成了《围城》——这是一本有趣的书,睿智的书,是一位智者对人生的洞察与调侃。
内容概述:小说的前半部分,在回国的船上,出而入上海展开情节,方鸿渐与鲍小姐船上相遇,苏文纨对他的倾慕而后戏剧性地与曹元朗结婚,以及和唐晓芙的恋情闪现着真挚,但也因误会破裂,颇有调侃味道;在小说的中间部分,在湘西道上,在三闾大学,我们见证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自私、贪婪、萎靡不振,对社会、人生、心理、道德的病态,进行了犀利、辛辣的讽刺;小说的后半部分,方鸿渐重回上海,往日朋友与冤家都已星散,他的才气锐减,更多的是谋生的艰难。总而言之,作者围绕着“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一话题,展开了对婚姻、职业、人生的讨论。
扩展性讨论:1.同《傲慢与偏见》中伊莉莎白小姐与达西先生的爱情故事类似,方鸿渐与苏文纨之间的情感纠葛也是一个傲慢,一个偏执,只不过变成了苏文纨仗着自己才貌双全,家境优渥而对待自己原先看不上的方鸿渐十分傲慢,而方鸿渐也拥有中国男性的一贯思维,本能地不喜欢像苏小姐这样强势的女人。但两人终究无疾而终,没有像《傲慢与偏见》中那样为傲慢、偏见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2.相较于《围城》中女性拥有独立人格的才华以及能力却依然需要依附于男性,将男性视为生活的重心,《简爱》的主人公一无所有,最终赢得了精神的解放和人格的解放。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反映了中国的传统封建思想与西方崇尚自由解放的精神路线造就的不同时代相同年纪女性对爱情以及人生的不同选择。
评价:1.有人认为,《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有心营造的小说,可能亦是最伟大的一部。2.钱钟书写这本书的初衷是描绘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他认为在这本书中,他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角色当然是虚构的,但是有考据癖的人也当然不肯错过索隐的机会、放弃附会的权利的。3.笔者认为小说的语言甚是幽默,也多处运用比喻,人物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但小说的出场人物过多,故事主干不够简洁,场景变换较快,不易读者阅读。
11.同醉“围城”之夜 篇十一
有一盏灯永远为您点亮——
到昆明围城酒馆来,
听天籁之音,
啜普洱香茗品美酒咖啡,
尝美味佳肴,
叙爱情故事,
同醉不眠之夜……
——题记
似随风远去的历史散落下的诗页,格子门、梅花窗、青砖黛瓦、雕梁画栋、飞檐斗阁、亭台廊榭、棧道幽径、小桥流水……被岁月风雨磨蚀得沧桑古朴,透出了不尽悠然的古韵风雅。走进位于昆明滇池路一号的围城通宵酒馆,犹如走进了一段难忘的历史岁月,触手可及历史脉络,品读文化年轮。
此时,泡上一壶时光淬炼的普洱好茶,随着清郁隽永的滋气升腾弥漫、甘冽醇香的茶汤入注流转,人们倦居尘世浮躁的心灵,顿如闲云野鹤般地进入了清虚、空灵的意境之中。顷刻,有多少世态炎凉、名利煎熬、物欲姿肆、疲惫劳顿,都在这涤清神宇,沉思澄净的神奇幻化中,渐渐地消融、消融……
然而,夜幕下的围城,却是一番别样的风姿,晚风中摇曳的红灯笼,闪闪烁烁的霓虹,明明灭灭的彩灯,肆意勾描着时尚炫动的欢娱。伴随着如梦如幻的音乐旋律,衣香鬓云轻舞飞扬;在灯红酒绿的迷离光艳中,杯影交错美目流转;看绿叶婆娑,品美酒咖啡;听花语窃窃,尝美食百味;花前月下,暗香传情,续一段温馨浪漫的都市情缘。
无论是古韵风雅的围城,或是时尚炫彩的围城,您都能从不一样的风格中,感觉到一种极致惬意的生活,让追求时尚与传统的脚步在这里停留,尽情演绎花样年华,品味小资浪漫情调。
当传统与时尚注入经典的灵魂,魅力便更加恒久璀璨。以中国爱情经典名著创意命名的“围城酒馆”,秉承着全新的经营消费服务理念,其酒馆创始人赵奇总经理的释意是:“围城”的大门,是专为那些“想逃出来”或“想冲进去”的恋人或情侣敞开的,是放牧心灵的栖息地,也是激扬情感风帆的港湾。更重要的是围城酒馆,将打破传统餐饮与娱乐夜场分离的界限,把吃、喝、玩、乐围在一城。在这种全新的消费服务模式中,让消费者随心所欲,尽享现代都市生活的快捷、方便、惬意与快乐。
代嘎拉普洱茶
于 娜
12.《围城》的审丑世界 篇十二
鲍桑葵指出“丑全是人为的, 和自然无关……只有人具有纯粹为表现的能力, 换言之, 只有人能为实现美而努力, 因此就可能制造出那种企图与失败合在一起的表象, 而这种表象, 如我们已经看见的, 正是丑的本质。”1《围城》的世界是作者用审丑方法建构的。建构审丑世界的支架——人——自然是丑的, 可以说方鸿渐, 赵辛楣, 苏文纨, 鲍小姐等一系列“围城”里的人物构成了一幅人物群丑图, 他们的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彼此间隔膜伪善, 用冷漠建造围城。“人家的天地里, 他进不去”在方鸿、渐受到唐晓芙的感情挫伤后如是想。“他以为孙小姐一路上对自己的他态度也不够一包仁丹的交情……李先生披衣出房门一问, 知道是胃里受了冷, 躺一下自然会好的, 想吃鱼肝油下去没有关系……”在孙小姐生病难耐的时候, “李先生”竟然如此冷漠的给孙小姐不相干的鱼肝油吃, 李小姐在他挨雨淋的时候借给他的自己的小阳伞竟然也被他忘得一干二净, 可以说正是李梅亭此时的冷漠筑起了他孙小姐之间的围墙, 以致后来“经济危机”时“孙小姐温柔而坚决道:‘我也跟赵先生走, 我行李也来了。’”而不是等在原地和李先生作伴。以孙小姐和李先生之间隔膜的为例, 书中人物之间的围城大体都是如此建立起来的。
围城里的人充满无理性节制的欲望。这种欲望, 首先表现在对金钱的贪欲。这种对金钱的贪欲在李梅亭身上表现的最明显。在同去三闾大学的途中, 方鸿渐们遭遇了一次“经济危机”, 在讨论如何解决这次经济危机的时候, 李梅亭充分暴露了他丑恶的贪欲。“李梅亭脸上升火到:‘……说老实话, 你们到吉安领了钱, 干脆一个子儿不给我得了, 难不倒我李梅亭。我箱子里的药在内地卖千把块钱, 很容易的事。……’李梅亭对金钱的贪欲在这次矛盾中得到了毫无保留的暴露。其次, 表现在对性的欲望。文章开篇, 在法国邮轮白拉日隆子爵号上就有这样的欲望描写, “那几个新派到安南或中国租界当警察的法国人, 正围着那年轻善撒娇的犹太女人在调情……”“‘咱们俩今天都是一个人睡, ’鲍小姐好像不经意地说。方鸿渐心中电光撇过似的, 忽然照彻, 周身的血都升上脸来。”鲍方二人均是沦陷在性的欲望里。李梅亭这个带有精致名片的人也是不洁身自好的。“侯营长瞧见李梅亭, 笑说:‘怎么我回到小王那里, 你已经溜了?什么时候走的?’李梅亭支吾着忙把同行三个人介绍……”“阿福正躲在寡妇门外, 左手抚摩着红肿的脸, 眼瞥见李梅亭, 自言自语道:‘不向尿缸里照照自己的脸!想吊膀子揩油—’”李梅亭在路上因为对性的欲望闹了不少笑话, 对于一个身为师表的人来说, 这也是不理性的。赵辛楣整个围城里最理性的一个人, 可就是这个最理性的人, 也因为所谓的爱失去了理性, 喜欢汪太太, 私会汪太太, 被高晓松、汪处厚当面撞破, 糗的难当, 连夜辞职。他的结局完全是不理性的结果, 如果理性一点, 听从鸿渐的劝告, 听从自己理性的反思, 都不会有这样的结果。书中的其他人物也是充满无节制的性欲的, 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围城里的人是丑的, 作者以丑学为之塑形, 其丑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二、“丑社会”
人是社会的细胞, 构成社会的大部分人是作者以丑学为审美参照建立的, 那么有这样的人组成的社会自然也是丑的。社会的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整个社会抗战氛围不浓, 个人局囿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围城”内外的故事以抗日战争为大背景, 文章开篇写道“在中国热的更比往年利害, 事后大家都说这是兵戈之象, 因为这是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 抗日战争是整个中华民族浴血奋战的一场民族保卫战争, 然而就是在这场战争的背景下, 书中的人物们却自顾自的活在自己跌小天地里。书中提到抗日战争的次数屈指可数。“鸿渐忽然觉得, 在这种家庭空气里, 战争s不可相信的事, 好比光天化日之下没人想到有鬼。父亲母亲的计划和希望丝毫没有为意外事故留个余地”“开战第六日日本飞机第一次来投弹, 炸坍了火车站, 大家才认识到战争真打上门来了。”“上海租界寓公们为国家担惊受怕够了, 现在国家并没有亡, 不必做未亡人, 所以又照常热闹起来。”等处提及战争, 但并未特为战争本身作特殊描写, 战争不被人们重视, 人们的经历全用到“第一辆汽车来了, 大家一拥而上, 那股蛮劲儿证明中国大有冲锋敢死之士, 只没上前线去。”等诸如此类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了。书中的群众们有一种避战争不谈的心里。
社会上媚外风气浓厚。小说中人物流露着崇洋媚外的心理。“麻将当然是囯技, 又听说在美国风行;打牌不但有故乡味, 并且适合世界潮流。”文中还有说中文并无难达的意思, 但非得在话里加上一个英文单词或者说一句英文的张先生, 正如作者嘲讽的一样, “他说话里嵌的英文字, 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 因为金牙不仅妆点, 尚可使用, 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 表示饭菜吃得好, 此外全无用处。”我们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而不是像小说中人物一样, 以为与外国东西有了联系, 就有了洋气, 就高人一等了, 如果不能真正的为我所用, 那么就是媚外了。
社会中大部分人精神与物质脱节, 精神文明落后。首先表现在仍相信命运观念。方鸿渐周家的丈母娘在给方鸿渐介绍女朋友的时候请人排过张家小姐和方鸿渐的八字, 她不仅信命, 而且思想保守, “以为女孩子到二十岁就老了, 过二十还没嫁掉, 只能进古物陈列所供人凭吊了”, 如果真是如此, 那么像苏文纨这样留学归来的半老徐娘是不是就不配追逐爱情了?其次表现在对待女性上传统思想依然占主要地位。方鸿渐爸爸在听说孙柔嘉要在外面做事时就立刻说:“我并不是顽固的人, 我总觉得女人的只要责任是管家”, 而这种对女性的不重视并不是个例, 孙柔嘉的父母对对女儿的事“淡漠的等于放任”“孙太太老来得子, 孙家三代单传, 把儿子的抚养作为宗教。他们供给女儿大学毕业, 已经尽了责任, 没心思再料理她的事”重男轻女心里还是普遍存在的。方鸿渐、孙柔嘉各自双亲的观念并不是个例, 前面提到的要把女儿20岁之前嫁掉的周家父母就是一个例子, 在他们身上了可以折射出整个社会对待女性的不公平。
通观全篇, 《围城》以丑的视角来完成最这个世界的审视, 营造了一种幽默滑稽的喜剧氛围, 让我们在频频发笑的过程中感受到作者向我们传达的悲剧意识, 同时感悟自己的人生, 感悟社会, 体会到生活的哲理。
摘要:《围城》是钱钟书的一部审丑力作, 在“围城”里, 我们看到了人物的丑、社会的丑, 看到了主人公丑态百出的人生, 社会整体氛围的恶劣。作者以嬉笑怒骂的语调让我们感受到悲剧的主旨, 在丑中向往美, 追求美, 感悟生存以及生活的哲理。
关键词:审丑世界,丑人,丑社会
参考文献
[1]汤溢泽.钱钟书《围城》批判.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0.
[2]刘亚萍.谈《围城》的讽刺艺术.小说评论, 2010 (2) .
[3]何永波.试论《围城》的审丑艺术形式.延边大学学报, 2004.6.
【《围城》】推荐阅读:
十月围城 影评07-01
围城读后08-28
围城高中读书笔记09-16
围城读书笔记作文11-04
《围城》作品读书感悟12-06
《围城》读书笔记领悟收获06-22
围城读后感精选08-27
围城读后感高中感想06-22
高一围城读书笔记600字06-24
电影《十月围城》观后感09-14